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9篇)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一
浅析未成年学生中特殊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是把双刃创,在为未成年学生中特殊群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时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严重影响未成年学生中特殊群体的健全人格的养成.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未成年学生中特殊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 者:崔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刊 名:黑龙江史志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年,卷(期):2009“”(7)分类号:G41关键词:未成年学生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二
1 社区老年人存在的健康问题
1.1 身体健康问题
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发展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 器官结构功能衰退, 患各种病的几率在增长, 疾病痊愈的几率在降低, 带病生存是老年人群的普遍现象, 有的老年人一人身患多种疾病。对老年人来说, 治疗疾病主要已不是治愈, 而是控制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防止因疾病而影响生活质量, 尽可能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期, 让老年人病而不残, 残而不废。
1.2 心理健康问题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危机理论指出, 老年期的任务是自我整合, 若不能够完成可致失望[1]。何流芳[2]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得出, 退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最大。老年人从繁忙的工作转为退休, 生理上的衰老变化、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和外界环境的变更, 使约1/3老年人感到各种不适, 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 如孤独、焦虑、失落、抑郁等负性情绪, 如不及时解决常出现脑衰弱综合征、忧郁症、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高楼综合征等心理和精神问题。
2 对策
2.1 根据老年群体的个体差异制订护理计划
在社区老年护理服务中, 针对不同老年人群采取不同护理手段。健康老人以健康促进为主, 通过集中讲座, 播放科普录像, 定期更换固定宣传栏, 根据季节不同印制常见病预防的小册子等形式, 传播现代健康观念, 使老年人自觉重视自我保健, 提高健康水平。对有发病倾向的致病危险人群, 主要是实行预防性教育, 指导老年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合理膳食, 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方式和运动量, 以减少致病危险因素, 预防和降低疾病的发生。对患病的老年人在制订护理计划、提出护理措施时, 应注意老年人的功能锻炼, 注重保持和增进老年人自己能胜任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如在脑血栓形成康复期, 注重病人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 指导病人及其家属按摩, 床上活动患肢, 提高肌张力, 诱导肢体主动运动, 预防关节挛缩, 随着病情好转、肌力的恢复, 指导病人逐渐站、立、走, 使病人树立信心。
要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 必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护理, 不应停留在传统的疾病护理层面上, 应该构筑无缝隙的老年护理模式[3]。在社区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可通过对老年病人进行定时家访、电话追访、定期随访等形式, 对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状况进行评估, 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其他健康保健服务, 并参与评估此类保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健康保健服务包括策划和安排治疗, 协调医患关系, 争取老年人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配合, 协调各类人员之间的合作。社区护理人员既承担传统的护理责任, 又承担着教育者、保健管理者、个人或群体的卫生顾问等角色, 有的还包括对老年人亲属的卫生保健指导, 以便改变不良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更能取得满意效果。
2.2 满足老年群体心理需求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源于心理需要的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可归纳为尊重、情感、社会交往、服务4方面。社区老年护理应从老年人的身心文化的需求出发, 以人为本, 使老年人身心愉快, 与老年人建立伙伴式的护患关系, 经常与其沟通交流, 应用暗示、诱导、示范、鼓励和家庭支持等情感支持疗法, 控制, 调节其负性情绪。引导老年人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参加老年书画比赛, 鼓励老年人到老年活动中心下棋、看报、健身, 使老年人生活丰富多彩, 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从空虚寂寞中解脱出来。对活动不便的病人, 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 因人施护, 首先应尊重病人, 注意言行举止, 仪表端庄, 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 做事要用建议和商量的口吻, 对病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的解答。其次, 要及时给予情感的疏导, 用亲切的语言, 多与之交谈, 同情、理解、安慰病人, 使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爱心、耐心及奉献精神的一支护理队伍, 并具备博专兼备的专业知识。老年人由于体力衰弱, 多患有一种或多种疾病, 而且心理状态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因此有更多的健康问题和需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 有预见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护理工作中注意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 以促进专业人员、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使他们能相互理解, 共同解决好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3 体会
21世纪的老年护理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匮乏, 社区护理刚刚起步, 社会保障机制在完善过程中, 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远远不如儿童, 随着社会的进步, 老年人由重视经济赡养逐步转向重视精神赡养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提升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还任重道远, 需各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戴玉慈.老人护理学[M].台北:国立空中大学印行, 1998:209-210.
[2]何流芳.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8, 18 (1) :7-8.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三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目标“重智力轻德育”
德育工作不够扎实深入,存在着教育制度上的偏颇。“学习好”是家长普遍对未成年人最具意义、最富价值的唯一期望和要求。甚至有的学校认为应试教育是务实的,德育工作是务虚的。然而由于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力度不够,一些未成年人缺乏法制观念,没有法律意识,加之受鉴别能力和心理偏差的影响,动辄结成团伙,打架斗殴,群殴群盗,甚至暴力相残。一部分在校学生“重智力轻德育”是教育目标上的偏颇,是教育理念上的扭曲。
(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责任是学校独担,存在着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承担的网络缺失
学校是主抓文化知识教育的,非“拿分”的小科如思想品德教育课,学校顾不上管;家长力不从心、盲目随意甚至束手无策、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不会管;社会上不重视、未形成合力没人管。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的教育网络缺失,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被忽视。
(三)家庭教育不到位,家教水平有待于提高
有的学生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闻不问;多数家庭由于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小时过分溺爱,致使独生子女怕苦、怕累、任性、不受约束等不良习性越来越突出;还有一些家长对教育孩子不讲方法,恨铁不成钢,孩子一出现问题,轻者训斥,重者拳脚相加,既给孩子的皮肉造成痛苦,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永久的伤害。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未成年人抓起。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后备资源。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认真开展思想道德素质课,并注意考核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学和做是否统一。同时,中小学校的运动场、图书馆、资料室、微机室等教育资源,在寒暑假期间向未成年人开放,发挥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另外,建立班主任家访制度,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家长沟通,及时教育、引导和纠正。
三是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以家庭、社区为切入点,以农村为重点,对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教育,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家长学校的阵地优势,对广大家长进行咨询、培训、指导。把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活动与未成年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小公民道德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创新载体以家庭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好摇篮”示范户评选等多种活动,普及科学的教子方法,使“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提高家長对家教的重视程度及家教水平。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四
问题及对策
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007-02-06 12:27:1
5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章的规定,老年人是指周岁以上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规定,一个国家老年人占总人口以上的,这个国家就进入老化。据此,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法律、家庭已经老年人自身十分关心重视的问题。
一、老年人权益被忽视和被重视的过程。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家庭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调整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等级色彩较浓的婚姻家庭关系,国家立的第一部法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明确规定要对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考虑到当时老龄化问题并不突出,故未将老年人的权益保护列入婚姻法。文化大革命的年,一些地区、一些个人在所谓“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下,抡起了践踏老人合法权益的拳头,致使一些老年人的子女以及他依法赋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尽或没有较好的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还有一些赡养人不明白什么叫赡养义务,什么叫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在修改宪法时第一次将禁止虐待老人写进了宪法,年在第一次修改婚姻法时将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写进了婚姻法。自此,老年人的
合法权益才真正引起国家、社会、法律的高度重视。
二、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老年人是国家的财富、社会的财富,他们含辛茹苦为国家、社会、子女奋斗了几十年,步入老龄后还在发挥着余热,他们的合法权益虽然得到了保护和重视,绝大多数赡养人对老年人尽到了赡养的义务,但不尽赡养义务,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和有些家庭还相当严重,其表现:
⒈赡养人赡养意识缺乏。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赋有赡养义务的人。在通常情况下,赡养人是老年人的子女。婚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从两个层面明确了赡养人:即通常情况下是子女,特殊情况下是孙子女、外
孙子女。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老人是指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照料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但是,有些赡养人没有认识到老年人的自身局限性,不去生活上照料,不在精神上慰籍,甚至不予经济上供养,使这些老年人感到孤独、心灰意冷、缺乏生活的信心。
⒉老年人受虐待、遗弃严重。
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未能读书或读书很少,无固定工作,老来没有养老金;有些老人子女多,住房紧张,以至在子女婚后仍和子女住在一起,在父母子女之间、翁婿之间、婆媳之间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后,有些很难缓解,往往导致矛盾激化,此时的老年人本身处于劣势,在见中受虐待是常有的事,个别老人受不了这份“气”选择了离家“出走”,被赡养人遗弃在外。
⒊老年再婚受到强烈干涉。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条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
涉父母再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可是现在社会上仍有两股不正常的势力,一是外在势力,如某位老人结婚了,遭到的多是非议,有的说这么一把年纪还结婚“干什么”,有的干脆说其没出息还找个老太;二是内在势力,即子女们的阻拦和干涉。致使很多老人裹足不前,甚至是结了婚也痛苦连篇,今年月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专门播送了子女干涉父母婚姻的节目,否定了子女们的错误做法。河南鲁山县土楼王村早年离婚的袁书荣,与同村已丧偶的景锡良再婚,袁的四个子女除横家阻拦外,还经常上门吵骂,认为袁的行为是伤风败俗的行为,并拒绝履行对袁的赡养义务,双方一度对峙,水火不容。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四个子女告上法庭,年月日,鲁山县法院到当地开庭,并当庭宣判,四个子女供给其母每月元赡养费。
⒋老年人财产经常受到侵犯。
我们的老人都是以一颗慈善的心来对待子女的,对子女的生活、婚姻、住房无不予以操持和关心,甚至是自己不吃要给子女吃,自己不住要让子女住,只要使有些子女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父母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房子,以至于自己不劳作向父母要钱,与父母在一起坐吃山空,有的要求父母把已购的所有房权过户给自己,还说父母死后继承时不交遗产税,致使一些父母尚健在时已两手空空,自己住的房子却是“子女的房子”。更有甚者有的子女还强行叫父母分家产。
⒌老年人权益受侵犯得不到有效制止。
我国已进行三个五年计划的普法,目前正在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普法,国家虽然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但发展不平衡,相当一部分人仍未能认识到什么叫老年人权益,应该从哪些方面保障,法律有什么规定,甚至有些组织、有些以及老龄工作的人员也知之甚少,向社
会宣传维权、组织老年人维权还仅在起步阶段。有些家庭成员侵犯了老年人权益还认为这是“家务事”,外人无权干涉。长期下来,老年人权益受到侵犯后本能有效地得到制止。
三、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对策。
老年人权益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人心工作,是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关系道德风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法律实施,做好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十分重要。为此,我提一些粗浅的见解,以供参考。
⒈发展社会保障。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重点是依靠社会力量来进行。一是要强化宣传,要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中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有关组织和家庭了解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定,尤其是让老年人自己了解这些规定;二是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社区文化生活和社区医疗,发展敬老事业,切实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三是大力宏扬社会正气,对老年事业成效显著的基层组织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对尊老敬老做的好的家庭要予以褒奖。对遗弃、虐待老人的当事人要积极取证、追究根源,动用民事、行政、刑事等各种法律手段,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制裁相关的违规违法人员。
⒉倡导道德保障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基础是运用道德手段来进行。道德是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这些理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保障老年人的权益,要靠道德的力量,让人民普遍的尽义务,讲义务不争权利,讲奉献不求索取。现在有一些不尊老敬老的人,常常怨恨自己的父母,责怪自己的父母“没本事”,以致造成没有劳保、家境穷、房子少,怨不得儿女对他们不孝,他们自辞其咎,这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对此,应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的学习和宣传,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公民道德的实践活动,使“不孝之子”们在实践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⒊严格法律保障。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核心是采取法律措施来进行。一是要落实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新《婚姻法》,对不尽赡养义务的要依法强制赡养人履行义务,让他们真正做到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实现老有所养,让老人们颐养晚年;二是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再婚权利,对干涉阻拦老年人婚姻的除进行劝导教育外,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治安和刑事责任;三是有计划地在老年人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除让他们认真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外,还要对他们进行《继承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依法来保护自己的再婚权、被赡养权、物权、增与权以及其它民事权利,在无撼中享受晚年。
⒋加强自我保障。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关键实际加强自我保护老进行。自己的权益掌握再自己的手中,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一是要克服“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思想,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情形,要行使《婚姻法》第二十八条赋予的权利,敢于诉诸法律来保护;二是对子女虐待、遗弃、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多做疏导工作,并可随时请求基层组织和单位进行调解,对工作无法做通的子女,要向司法部门反映或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慎重对待自己的财产,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财产赠与给子女,尤其对住房这样的大宗财产的赠与更应慎重,要善待自己的财产,一旦决定财产给哪位子女,可采取遗嘱的办法,可进行公证,完善自有财产处分的合法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社会的进步,老人的权益将会得到各界的重视,通过政府、社会、基层的共同努力,老年人的权益将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
老人们: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区司法局
5.网络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五
网络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技术推动了网络社会道德的进步.由于网络社会的特点,网络道德建设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广大德育工作者应及时研究对策,防患于未然,肩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
作 者:彭权群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广东,湛江,524048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分类号:B82-052关键词:网络 网络道德建设 对策
6.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六
【关键词】新形势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24-0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知敏感度,对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内容和形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容和形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辅导员,教师主要担任学生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辅导员主要担任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1.教师存在的问题。一些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热情,不去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动态,对一些思想政治领域的社会焦点问题不关心,也不去研究。还有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讲课内容空洞且不能和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紧密结合,这就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导致学生不愿上思想政治教育课。
2.辅导员存在的问题。有的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职业认同感,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安心本职工作,想调到别的部门。也有的辅导员对这项工作存在错误的认识,觉得从事这项工作个人没有发展前途。还有的辅导员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1.内容陈旧。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陈旧,一些教材长期沿用以前的旧材料,没有反映出新时代的特点,而这些旧内容,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了解或掌握。
2.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大道理多,说教多,缺乏学生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婚姻观、事业观和职业观等方面的指导材料和案例,这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受学生的欢迎。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部分教师简单套用国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表述,用国家层面宏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学校层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目标性。还有些教师在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未同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需求相结合,使得对学生政治思想的培养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
2.重理论轻实践。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过于强化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另外,由于一些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作用缺乏认识,不提供相应资金,使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以及劳动等实践活动没有开展。有些高职院校即便是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活动,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
3.学生缺乏应有的地位。一些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过程中主观地位过于突出,忽视了学生应有的地位,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采取说教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成了被教育者。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感到压抑,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4.评价体系不科学。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如在评价内容上,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主要用试卷考试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试卷考试难以真实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水平;在评价主体上,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辅导员,而学生、家长未被纳为评价主体。
二、对策分析
(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培训和管理
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第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高职院校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解读和教学方法介绍等,可以邀请思政教学专家介绍授课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师对思政教学工作的认知。另外,鼓励优秀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建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发表专业论文,攻读思政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第二,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展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网络评教,对排名靠后的教师找原因、提建议,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课教师定期互相听课,开教学研讨会,以达到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的目的。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第一,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使他们爱岗敬业。此外,高职院校应拿出专项经费派出辅导员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培训、学生管理方法和工作创新培训等,从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抓起,促进他们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二,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管理。要明确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职责,严格考核机制。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评,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
(二)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大力发掘新的红色资源。多数学生对现有思政教材中的红色题材已经没有新鲜感,因此,任课教师应大力发掘新的红色资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红色资源包括红色文献、红色景点和红色人物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红色文献,还可以带领学生瞻仰红色景点、拜访目前仍健在的红色人物。
2.补充对学生健康成长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同龄人法制材料。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材缺乏对学生健康成长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同龄人法制材料,教师可增加这方面的材料,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和林森浩案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讲解,教师要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遵守法律和维护公共道德。
3.补充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应该扩大,职业素养教育也应列入其中。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职业素养的内容,如如何建立同事之间的友谊、如何培养团队精神以及如何得到领导的信任等,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2.改变教学方式。其一,加强实践性教学。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组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性活动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其二,思政教学要以情动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答疑解惑,对知识掌握的作用片面夸大,忽视学生内心的情感状态和兴趣爱好等非理性方面的因素,而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动人,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其三,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将学生和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不能孤芳自赏、高高在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7.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七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企业的振兴与发展、职工的生活和安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曾令芬在《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讨》一文中提出以下观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最活跃因素的劳动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正因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发展历史中的功绩和现实需要, 所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加强”。而由于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形式、内容和方法落伍, 缺乏应有的感召力, 因此需要“改进”。企业经营发展靠人, 人受思想情绪支配, 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可焕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时, 不可否认, 在焕发人主观能动作用后的赢利扩大, 又反过来证明人的价值, 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 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因此, 只有正视并认真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企业发展。
二、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1.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缺乏平台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缺乏平台是我国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首要的问题。众所周知, 思想是引领人们进行言论、行动、工作、学习的原动力, 思想通了, 精神状态就好, 工作起来就有积极性和创造力, 反之, 精神就会萎靡不振, 没有工作积极性, 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甚至会影响到其他人、整个企业。因此,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 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缺乏交流平台成为该项工作取得突破的瓶颈。政治思想工作同职工脱节, 不能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同职工沟通思想, 排忧解难。
2. 企业对政治思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对政治思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是很多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从大局出发, 重经济效益, 轻政治思想工作的观念在企业中流行是造成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些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部门不能单列甚至设在其他部门之中, 主要工作不是从事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只是其附属业务, 没有真正开展过政治思想教育。由于政治思想教育不力, 没有构建健康、文明的企业文化, 造成一些企业不良思想时有抬头, 再加上有些企业领导工作作风简单粗暴, 甚至激化矛盾, 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出现, 甚至导致了某些企业上访不断的现象。
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对策
1.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政治思想工作
政治思想工作要有工作重心, 中共中央提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主张。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也要以中共中央的政治主张为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政治思想工作, 着力搭建政治思想工作, 加强同职工的思想交流, 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谋职工之所谋, 紧扣时代脉搏, 营造政治思想工作的氛围。科学发展观的对于职工个体来说就是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只有紧紧围绕这28个字开展政治思想教育, 才能逐步掌握政治思想工作的规律性, 搭建适宜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平台,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配齐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队伍, 开展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教育
所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政治思想工作, 为政工部门选拔和配备政治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思维敏捷、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人员充实到政工工作岗位, 对职工反映强烈的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耐心细致地做好职工的安抚及思想工作, 对所有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员, 以德才兼备、公道正派为依据, 坚持能者上、庸者让的工作思路, 理顺政工人员任用渠道, 设那些真正适宜能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脱颖而出, 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摘要: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企业的振兴与发展、职工的生活和安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简要分析了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相应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曾令芬:《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期.
[2]徐菁:《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及实施要点》[J].《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23期.
[3]任光耀:《新形势下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J].《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23期.
8.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思想道德 问题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13-02
在强调人才竞争、人才强国的21世纪,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十分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是振兴中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要力量。“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但关系到大学生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成才,更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民族的未来,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的职责。全面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深入研究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良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在日益重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环境的今天,大多数青年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自觉将促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视为自己肩负的责任;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关心国家政治,有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和赤子情怀;有鲜明的是非观念,是社会正能量的弘扬者和主要传播力量。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是令人满意的。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利益化
由于改革开放,国内外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潮一起向大学生涌来,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有的大学生由于受不良思想和言论的影响,信奉个人主义我行我素;有的不讲奉献只求索取;有的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精神财富;有的将投机取巧视为个人成功的手段,等等。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由一元向多元转变,价值观功利化、利益化明显。
(二)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用怀疑的目光看待、评判社会的一切,认为当今社会假恶丑多于真善美,有的甚至觉得无私、高尚、诚信已经不属于现在的时代,在思想道德认识和价值取向上存在较大的偏差。
(三)社会公德实践能力较差
相当一部分的青年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社会公德的实践能力比较差。表现在日常生活、日常行为中,有的不讲公共秩序,随意插队;有的不讲公共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有的不讲文明礼貌,不尊敬老师和父母长辈;有的口出粗言,视说脏话、下流话为时尚,以损坏公物为乐趣,等等。
(四)缺乏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精神
由于从小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比较优越,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坎坷磨难,有些青年大学生对学习没动力无兴趣,遇到一些困难就退缩,将大好时光浪费在打扮、早恋、网络、追求时尚上面;有的在生活中遭遇一些挫折打击就一蹶不振、垂头丧气,缺乏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勇气。
(五)诚信与感恩意识不强
有的青年大学生信奉“老实人吃亏”,做人做事喜欢投机取巧、耍小聪明,以诚待人则被认为“天真傻冒”;有的对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的关爱与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只顾索取不懂回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勇于担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日渐缺失。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伴随改革开放的各种思潮的涌入,国外的一些不良思想对大学生带来影响和腐蚀。同时,随着经济不断向市场化推进,一些商人的不良竞争、一些官员的腐败等社会上的消极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造成冲击。由于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有的大学生盲目崇洋,认为“国外什么都比国内好”;有的唯利是图,觉得“有钱就有一切”,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今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长辈的过分呵护溺爱,成长环境优越,生活顺风顺水,缺少逆境的磨炼,致使有些孩子不能吃苦,只会享受与索取,不懂感恩与回报,从而形成一些不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校推行的是应试教育,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教育,因而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多数高校尽管将“立德”作为“育人”的根本目标,但在实际中,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与教育实践不能很好地融合,多数高校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仍然存在注重理论、轻视实践,注重说教、轻视管理,注重形式、轻视内容的弊端,缺乏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的道德素质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削弱了学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四)网络环境的影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来自网络,而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那些不良信息会给涉世未深的在校大学生带来冲击和误导,致使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发生扭曲与偏离。
三、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建议
作为以培养社会建设人才为使命的高校,其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因此,高校应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为己任,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成长成才。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种形势报告、政策讲座等,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真正深入学生头脑、扎根学生心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将优秀的理论成果转化为自觉的行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开拓进取的人文精神。
(二)营造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
学校环境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充分重视校园环境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青年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首先,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在校园中要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思想、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大力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他们的道德素质进行培植和塑造。其次,在各学科教学中、在各种课堂上应努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平时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要注重将品德教育融入其中,使德育工作体现在课堂内外,让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同时,要充分重视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教师的思想言行对学生人格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直接而巨大的影响。高校应下大力气、坚持不懈地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品德高尚的教师风范,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育人环境。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在青年大学生言行举止、道德养成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特色鲜明、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如阳光雨露,陶冶着青年学生的情操;如春风化雨,滋润着青年学生的心灵。可以说,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和感染是潜在而持久的。因此,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例如,开辟道德讲堂,请名师学者为学生开展文明、礼仪、孝道、诚信的教育;经常性地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的讲座报告和以宣传道德、弘扬美德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板报比赛;利用各种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爱国教育基地、到美丽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农村中开展实践活动;开展各种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文艺、体育、素质拓展活动;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标兵等评选活动,发现典型,树立榜样,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争先创优、不断向前。
(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大学生自觉地将其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应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科技宣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学校,深入社区,深入社会,让他们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不断修炼和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能力。
总之,在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仕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34)
[2]戚艳萍,吕素霞.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
9.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九
摘要
网络营销是人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国际化、信息化和无纸化的特征,已成为各国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的网络营销,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道德——营销道德问题的挑战。
网络营销道德问题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的形成与网络营销的特点密切相关,其危害亦异常巨大。正因为如此,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更加需要政府、行业、社会、企业多方面的关注与努力来提高企业的网络营销道德水平。
本文在简要的介绍了“网络营销”和“营销道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中的信用问题、隐私权问题、信息发布问题、数字化产权问题、信息污染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道德问题的表现及其负面影响的阐述,结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网络营销中道德问题成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诸多不利条件下现实网络营销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望在当前特定经济环境下对切实提高网络营销道德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网络营销 营销道德 信息不对称
I
Abstract Network Marketing is the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natural products, international, and information and paperless features, has become marketing development trend.Network Marketing, as a new marketing approach, is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marketing ethic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Performances of network marketing moral issues, which can be of tremendous harm, are multifaceted.The formation of those issu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eatures of network marketing, and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ethical standards of network marketing.Based o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network marketing and marketing moral theory, this paper raised various performances of moral issues of network marketing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through credit issues, privacy issue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problem, digital property rights, information pollution, such as information security issues, analyzed the moral causes of its formation from both the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 and proposed solutions respectively in many adverse conditions, hoping to provide a effectiv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 the moral standards of network marketing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circumstances of specific..Keywords:Network Marketing Marketing Ethic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I
目录
一、概 述............................................................1
(一)网络营销的涵义.............................................1
(二)营销道德的涵义.............................................1
二、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表现及负面影响...............................2
(一)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表现...................................2
(二)网络营销中道德问题的负面影响...............................5
三、网络营销中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7
(一)宏观成因分析...............................................7
(二)微观成因分析...............................................8
四、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道德问题的对策..................................12
(一)总体对策..................................................12
(二)具体对策..................................................13 结 论...............................................................18 参考文献............................................................19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一、概述
(一)网络营销的涵义
网络营销是指为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借助于互联网、电子通讯和数字交换等系统进行的一系列商务活动,主要包括网上广告、定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及生产安排利用等利用Internet开发的商务活动[1]。
(二)营销道德的涵义
1.道德的涵义
“道”一般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德”主要是指人的品行、人格等。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2]。
2.营销道德的涵义
市场营销道德指消费者对企业营销决策的价值判断,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广大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的幸福[3]。这势必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取向,要求企业以道德标准来规范其经营行为及履行社会责任。营销道德则不仅指法律范畴,还包括未纳入法律范畴而作为判断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企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这两种类型的营销道德。
西方国家伦理学家提出了判断营销道德的两大理论,即功利论和道义论。功利论主要以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的道德合理性。道义论则从处理事物的动机来审查是否具有道德,而不是从行动的后果来判断,并且以道德责任和义务的履行与否来判断行为的道德性。在现实中,通常将功利论与道义论相结合来判断营销行为的道德性。
二、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表现及负面影响
(一)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表现
1.网络营销中信用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4]。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国际互联网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由于Internet的网络营销,交易双方并不见面,其交易完全通过网络进行,而目前信息的真实性、客户身份的合法性、支付信息的完整性、支付信息的不可否认性、整个网上交易的合法性等都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特别是安全认证问题和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还不能够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将严重制约网络营销的正常发展。
所以解决网上购物、交易、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建立网络营销各主体间信任的关键,只有具备足够高的安全性、可靠性的网络营销系统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欢迎。目前,我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还未普遍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由此可见,信用问题对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2.隐私权问题
隐私权问题是21世纪网络营销中最突出的道德问题之一。现将其细化为以下两个方面:
(1)非法获取消费者信息[5]。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软件的不断升级,致使企业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在网上很容易的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甚至包括个人银行账号等绝密资料。而在传统的营销活动中这些相关信息只能是经过消费者的许可后才可以获得的。
(2)非法公开、使用消费者信息。即使有许多企业在获取消费者信息时所采
取的途径是正当的,然而在对这些所获取的信息的处理和使用上却出现了不道德行为。部分企业为了短期的利益,违背承诺,私自公开或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极大地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3.信息发布问题
互联网的使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网络营销中商业信息的发布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网页、邮件、新闻组、BBS等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形式。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以及网络行为的匿名性,在网络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内容。
(1)发布或传播虚假信息。这既包括虚假承诺,也包括在网站上的以讹传讹。例如,营销企业在进行直接市场调查的过程中,为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通常部分企业承诺接受调查的人员有机会通过抽奖得到惊喜,许多时候,这些承诺得不到兑现。
(2)违背他人意愿强行发布商业信息。这类行为最典型的事例是发布垃圾邮件(SPAM),主要包括不请自来的商业邮件(UCE)和不请自来的群发邮件(UBE)滋扰邮件接收者。部分企业利用邮件搜集软件大规模地搜寻散布在网上的邮件地址,然后发出数以百万计的具有商业广告性质的邮件。
(3)不分对象地发布或传播受限制的信息。涉及到暴力、色情、迷信和违反道德法则的信息一旦被缺乏鉴别能力的未成年人阅读,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损害。但是,部分企业却在网络营销活动中无视道德原则。
(4)滥用客户跟踪和信息记录技术。现在网站广泛采用的客户跟踪和信息记录技术使访问者的隐私受到了威胁。美国电子隐私信息中心曾对100家知名电子商务网站作了调查,结果没有一家网站达到了《公平信息指南》(美国政府颁布的旨在保护消费者隐私的文件)规定的标准。
4.数字化产权问题
目前,由于在线法律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企业网络营销中出现的另一严重的道德问题便是数字化产权(Digital Property)的侵权问题[6]。这些产权包括:
版权(copyright)、商标权(trademarks)、专利权(patents)和其他数字产权。
(1)版权。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复制和修改数字化作品、上传及下载各种带有知识产权的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一些利用互联网进行分销和促销的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侵犯所有者版权的行为。例如,有许多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时不注意对版权的正式声明,甚至冒充版权所有者,严重地侵犯了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商业伦理道德。
(2)商标权。域名是确认一个因特网网站的特有名字,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商业识别功能,因此也可以说是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注册商标。目前,这方面所存在的道德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网络侵占。欺诈性地注册与现有企业实体或竞争对手域名及商标相似的域名;2)恶意抢注。恶意抢先将其它企业的商标、商号等注册为域名,然后高价出售以获取非法商业利益;3)不正当使用元标签及超级连接。这些行为都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商业原则,是企业网络营销道德面临的一个难题。
(3)专利权。与专利权相关的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侵权行为。有些企业对包括软件在内的用以指导企业商业活动的营销渠道和方法的商业专利进行非法使用;另一方面,企业过分强调对专利的保护,而损害了知识的共享权,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但阻碍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4)其它数字产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开始出现于更广泛的数字化领域,包括网络特许经营权(licenses)、商业秘密(trade secrets)以及数据所有权(data ownership)等方面。这也是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所必须面对的巨大伦理挑战。
5.信息污染问题
毫无疑问,网络给消费者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各种各样的信息垃圾也正污染着网络环境,危害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有些企业网站发布内容与形式不健康甚至是违法的信息,而成千上万的色情网站也令未成年人保护面临
新的问题。
6.信息安全问题
电脑病毒、黑客等网络敌人的猖獗对企业及公众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某些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利用电脑病毒或雇佣电脑黑客攻击竞争对手的网站,给对手造成极大损失甚至是致命威胁。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7.潜在问题
随着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的不断开展,一些潜在的道德问题也将慢慢浮出水面,如观念问题、配送问题、人才问题、支付问题等。
(二)网络营销中道德问题的负面影响
网络营销的道德问题危害很大,它不止损害本企业的长远利益,也损害竞争者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行业的利益,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利益。这可从信息经济学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出发,结合彼德·圣吉的学习理论可做如下分析。(以网上商场发布虚假信息为例说明)
图1 网络营销道德失范的危害机理图
如图1所示,网络营销道德失范主要的表现就是委托方通过网上商场发布虚假信息,欺骗广大消费者,以实现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7]。这一行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委托方和网上商场两者短期内获利。在营销道德失范的危害机理见图1中,左右回路说明,随着委托方企业委托活动的增多,网上商场发布虚假信息的次数也增加,消费者购买次数也将增加,企业的盈利也将增加,那么企业的委托活动又会进一步的增加,按这样的发展势头,企业会愈来愈好。但是实际上企业的消费者的购买次数不会无限增加,反而会下降,如图1的右边回路,消费者购买次数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上当次数越多,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消费者的不信任感将逐步增强,而消费者的购买次数也将逐步减少。而且,网络营销道德失范的危害决不仅仅限于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危害。因为营销道德问题不是一般性的道德问题,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委托方将业务委托网络营销公司,一旦网络营销企业被迫或主动作假,发布虚假信息的话,它影响的决不仅仅是一部分消费群体,通过它发布的虚假信息传播给某一部分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发现自己上当,而消费者又具有外部连带性,他们又会将上当的信息传播给其他消费者,这样虚假信息将呈几何级数扩散,网络充满了虚假信息。最终结果虚假信息驱逐真实信息,造成整个消费者和社会对网络营销的不信任,而这甚至可影响整个社会信任的“心智模式”,造成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的下降。
整体来说,网络营销中的道德行为的危害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8]:(1)网络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公众利益。
(2)网络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损害整个行业形象,使公众对新生的电子商务事业丧失信心,使新兴的网络市场难以健康成长。
(3)网络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破坏了企业和用户建立起的良好关系,使企业的长远利益会受到重大损害。
三、网络营销中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宏观成因分析
网络营销中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根本原因乃是网络营销界里的恶性竞争,电子商务界有一句流传颇广的格言:“赢家通吃(the winner takes all)”,这一信条加剧了行业里的恶性竞争。
究其根本网络营销中不道德行为的根源是——利益的驱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许多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时,以传统的“经济人”为理论指导,片面理解网络经济中“赢家通吃”原理,不惜一切手段来赢利,为了短期利益,不惜蒙骗消费者,不择手段打击竞争者,结果是虽然在短期有点赢利,但在长期里,不止损害了本企业、竞争者,还严重影响了整个网络经济的发展。
(2)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不对称信息,经过“虚拟”网络进一步放大,这给了一些网络营销短视者行使不道德行为的机会,因为在短期内,非道德营销的成本低,而且非道德营销有时能获得较大的赢利。
(3)网络营销是建立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上的,它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成长性。现在对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集中在技术、法律等方面,对其道德研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而,使网络营销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失范的问题,也使社会承担了巨大的成本,这一点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4)网络营销的跨时空特点就注定网络营销有可能和跨国营销一样面对着营销道德问题。甘碧群教授在“关于跨国营销道德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跨国营销可能产生的营销道德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跨国营销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问题都有可能在网络营销中出现。而各国文化的差异,为这种跨国界网络营销道德的判断带来了难度。
(二)微观成因分析
1.网络营销中信用问题成因分析
在交易行为中,信用又是一种工具,它本身并无风险或利益可言,而是在其运行过程中给信用使用者带来经济利益或风险。
从信用的经济运行过程看,它符合商品供求的一般规律即供给价格(成本)高,则需求减少,而供给价格低,则需求增加。信用被广泛用于日常的各种经济交往中,它不仅能起到媒介商品交换的作用,还可以减少货币使用数量和频率,加快流通速度。这样,交易各方都可以成为交易信用的受益者。
然而,信用的可利用水平,取决于由供求双方的利益对比关系所决定的信用的稀缺程度,信用的稀缺程度与交易双方各自的利益相关。市场主体实施某种行为或交易,是由该主体对其行为或交易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来决定的。如果其行为或交易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所付出的成本,该市场主体就必然实施该行为或交易。而守信和失信是经济生活中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而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失信的收益往往比成本高,甚至高出很多,失信比守信更容易获得。我国现阶段尚无健全、可信、公认的个人或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信用等级标准和社会信用约束机制[9]。因此,当稀缺的信用变得如此昂贵时,又有谁乐于付出高昂的代价来购买(即使用)信用呢?
2.网络营销中隐私权问题成因分析
在网络营销中,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的邮件地址、收入、职业和个人喜好等多个方面。个人信息可以从是否是私人秘密信息和是否对大众公开等维度进行划分,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对大众公开的非私人秘密信息;二是不对大众公开的非私人秘密信息;三是对大众公开的私人秘密信息;四是不对大众公开的私人秘密信息。在网络中,消费者的很多信息都是不对大众公开的私人秘密信息,特别是人们在网上购物过程中,购物者提供给购物网站的注册信息,对购物者个人来说是“不对大众公开的私人秘密
信息”。
网络营销中,主要在两个方面容易损害消费者的隐私权,一方面,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传统营销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主要是通过市场营销调查来获得,没有消费者的许可是很难获得这些信息的。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软件的发展,企业在网上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隐蔽。很多情况下,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被收集;另一方面,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违背收集信息的初衷。企业网站以注册名义通过网络消费者登记来收集信息是一种正常的手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企业则违背收集信息的初衷,除了自己使用这些信息外,还出卖它来赚钱[10]。
3.网络营销中信息发布问题成因分析
互联网的使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和信息发布者的隐蔽性,是谁在什么地方发布的商业信息,对网络消费者来说是很难判别的,这就为不道德的营销者发布违反道德的商业信息提供了机会。在网上发布商业信息中违反道德的行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信息发布者利用网上交易双方不见面、购买者见不到商品的交易特点,所销售的商品同网上广告宣传的商品相距甚远,有的商品甚至是伪劣品。近一段时期,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于网上发布的虚假广告投诉量急剧增加,网上虚假广告已成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的新热点。
另一方面是信息发布者利用电子虚拟市场难以监控的特点,在网上发布一些内容与形式不健康的广告。网络信息的发布基本上处于一种无人管、管不了的失控局面,甚至违反刑法的信息也时常出现在网络上。
4.网络营销中数字化产权问题成因分析
网络环境下,产品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后就难以甚至不可能加以控制,这样,数字化产权保护就成为一句空话,且数字化产品通过网络在国际间传递,使产权更加复杂化。
一方面,有版权的作品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后就难以甚至不可能对侵权行为加以控制,这样版权保护就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数字化作品通过网络在国际间传递,使版权问题更加复杂。目前,国际版权组织正式成立一些小组来寻求对数字化作品侵权进行控制和赔偿的办法。然而版权问题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比如“数据库是不断更新的,版权的保护期限是怎么个算法”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予以解决。
5.网络营销中信息污染问题成因分析
由于网络信息发布比较方便,只要通过对计算机进行一定的程序设置,就可以由电脑主机定时的向消费者或顾客发送信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消费信息及时快速的传达到消费者手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有一些网络营销投机人员通过网络,频繁地向顾客发送大量垃圾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能给消费者带来有用的东西,让顾客很难花时间去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假,不仅不能从网络营销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且还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间,最终顾客就会对网络营销的厌恶和反感。
6.网络营销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分析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它所采用的TCP/IP 协议和UNIX 操作系统本身也有安全方面的漏洞。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存在信息被截取、篡改和滥用的情况,最近几年关于上网用户的银行帐号和密码被人从网上窃取的报道很多,用户上网购物的记录被商家出售的新闻也不少。这造成许多用户不敢进行网上交易。
7.网络营销中潜在问题成因分析
(1)从企业管理层来看,大多数企业领导对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还没有认识到,甚至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网络营销,认为网络营销就是网上销售,而目睹网络商店亏损累累的现象后,更失去了网络营销的动力。实际上,网上销售是网络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企业通过网上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对外发布信息等都属于网络营销。
(2)从消费者来看,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一时难以转变。在传统商
业中,消费者通过感觉来判断与选择商品。而在网上购物,只提供了一种可能“看”。不规范市场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人们对网上购物产生疑惑,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另外,消费者对上网购物所持的态度也会因人而异。
(3)从配送角度去看,目前网络营销配送需求尚没有达到物流企业所需的最低规模化运作要求,加之互联网的无边界性特点导致了网络营销客户区域的分散与不确定性,少量的供给和过于分散的配送网络,使物流企业无法分摊较高的固定成本而难以降低服务价格。顾客支付的除商品价格外,还需支付运费,这使网上企业失去由于成本降低而带来的价格优势。若顾客由于物流造成的长时间等待,更使得网上购物的方便性、快捷性无从体现。
四、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道德问题的对策
(一)总体对策
遏制同网络有关的不道德行为可以有许多方案,如技术方案、法律方案和教育方案等,但对遏制网络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而言,建立起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才是最根本的途径[11]。
(1)技术方案最简单明了。专家们曾经指出过内容过滤器技术的十大缺陷,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致命的缺陷,专家们正确地指出,内容过滤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内在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的屏蔽技术落后的问题。
(2)法律方案的问题。首先是相关法律的出台往往滞后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次是通过法律来规范网上行为很容易会因为管制过严,而使互联网丧失应有的活力。总之,法律同道德不能混为一谈,法律规范不能代替道德规范[12]。
(3)教育方案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它可以有效提高网络使用者的道德意识。我国中小学中己经出现的“争当网络文明小使者”的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尝试。而教育方案的缺陷在于它是针对个人进行的,对有组织的行为作用有限。
(4)建立并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是遏制不道德网络营销行为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作法是由行业内最有影响、最有号召力的企业牵头组建行业协会,协会会员单位的义务和权利通过协会章程明确地加以规定,一旦发现成员单位有违反规定的不道德营销行为,则立即将其开除出会,这样该协会就成为同不道德的网上营销行为斗争的一个堡垒。在这一作法中,行业内占有最多份额的市场领导者肯定受益最多,因为行业内恶性竞争对它的损害最大,所以它最有积极性。
(二)具体对策
1.网络营销中信用问题的对策
我国必须加快信用环境的综合治理。积极倡导信用文化,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使人们真正领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原理,真正认识信用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信用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标准,也是一种资源,是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本,必须加倍珍惜和保护,有效地开发和运用。
对于网络营销而言,统一的网络公证平台的建立也是解决存在于网上交易的信用问题的最重要的技术举措。在网络营销中,由于人们对网上信用的普遍担心,使得网上的买家和卖家都面临着严格的信用考验,这使网络经营者对网上信用问题一向敏感。没有能够信赖的资信环境,网上交易平台就完全不可能形成,网络营销就无法做大。
解决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生活当中的信用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网上信用管理体系,利用网络信用管理体系打造良性社会信用环境。
建立信用制度必须以法律手段强制推行,国家应该根据网络营销活动的特殊情祝,尽快颁布、实施与信用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对企业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及行为规范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建立和实施信用制度有法可依。
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创建社会信用制度所需的法制环境,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1)国家要尽快颁布实施社会信用法律及其配套法规,用法律的形式对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记录与移交,信用档案管理,信用级别的评定、披露和使用,信用主体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用法律手段确保社会信用制度的健康发展。
(2)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专业的社会信用评估机构。我国需建立起一种规范、协调的市场环境,扶持、培育专业的社会信用评估机构。
(3)注重与国际行为标准接轨,建立科学统一的社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没
有科学的、统一的信用评估指标标准,各个评估机构做出的信用评估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也不利于与国家同业接轨。
(4)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起国家社会信用专用网络。我国所需建立的支持社会信用体系的网络需达到以下目标:在全国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都能查询到个人、企业实权人物的信用记录,以及信用评估机构所作的信用评价结果。
2.网络营销中隐私权问题的对策
网络营销商应该对顾客的个人信息建立一定的保秘系统,使顾客的个人信息不会在网上被他人随意的获取,使顾客的个人信息只能被顾客选定的营销商获取,而且只能由顾客自己可以进行修改。其他的个人或网络营销商不能获取顾客的信息,更不能随意的修理顾客信息。这一切就要求营销商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顾客资料网上认证系统,同时营销商还应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网络保秘技术,雇用高素质的网络管理员。
3.网络营销中信息发布问题对策
3.1 法律规范和舆论监督(1)法律规范
政府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的商业竞争法规,目前应就企业整个网络营销过程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企业的经营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从而有效防止流通领域的无序竞争[13]。例如,法国政府明确规定只有经批准的折扣商店才能实行价格下浮,其它商店不允许有讨价还价现象,因此法国的物价较稳定,每年物价的平均涨幅不到1%。
法律上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规范可从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把伦理道德问题上升为行业规章制度或者地方性的法规,这是用法律进行规范的第一步,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实现;二是把伦理道德问题上升为全国性的法律,这是用法律规范的最好的办法,它具有权威性。具体来说要加快电子商务的立法,加快完善广告法、合同法。当然仅仅是把伦理道德问题上升为法律问题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法律 的执行问题。
(2)舆论监督
1)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监督; 2)充分利用消费者舆论监督;
3)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监督。行业协会在发挥管理作用的同时,它也有监督的作用,可以对行业内的企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3.2 行业协会的管理
(1)及时发现营销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网络营销过程中,一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会不断地出现。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发挥其信息集中的优势,可以及时地发现营销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并且可以对未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做出预测和预警,把它作为行业道德纳入到行业道德标准中去;
(2)制定统一的行业职业道德标准,对网络营销活动加以规范;
(3)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行业协会是行业成员的聚集地,行业协会的道德规范和各种会议都是行业成员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发挥其道德教育作用。
3.3 企业自律
(1)树立全员道德意识,加强员工的伦理道德教育。企业教育全体员工树立道德意识是解决网络营销伦理道德问题所必须的,如有的公司明确提出“先做人,后做事”,引导广大的员工从思想上树立道德意识。
(2)建立网络营销伦理道德规章制度。把道德纳入到日常的规章制度中,国外的一些公司已经这样做了,于是,员工进行道德自律有了自己的依据。
(3)严格实施伦理道德规章制度。制定了伦理道德规章制度并不等于就已经有很好的道德,关键还是看在实际行动中如何实施。国外一些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执行机构,来负责实施。公司在实施伦理道德规章的过程中主要是要做到奖惩分明。如果公司虽然提出道德规范,但具体到行为时,特别是道德行为和公司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却对道德行为不予以鼓励,这实际是对道德规范的否定。
4.网络营销中数字化产权问题的对策
合理使用尽量用足版权法中所规定的权利。如“提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是合法的”之条款,以及类似“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存的需要,辅助本馆收集的资料是合法的”等条目。依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版权限制范围,充分用足版权法中所规定的各项权力。
促进版权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运作,网上的一切活动不可能等到法律完善后再去进行,而现行法律应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做出调整,数字图书馆的运作也将会在完成自身的目标中不断推动版权立法,使之更加完善。采取相应措施,对版权管理予以控制,如在网上建立使用收费制度,即用户使用某些数字资源需支付适当的费用,以作为支付作者的版权费用。
从技术上着手,保护数字化产权,在网络上使用权限设置方法,限制无权访问的用户进行非法访问和获取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使用加密与数字签名技术,防止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窃取。建立认证制度,未经认证和未经批准的用户不得非法利用。
5.网络营销中信息污染问题的对策
首先对网上发布信息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定期的对网上顾客对网上营销商的意见进行反馈,根据网上顾客的反馈对垃圾信息的来源采取一定的道德和法律上的约束措施。同时还应该由网上顾客定期对网上营销商进行评比,选出最受人们喜爱的网上营销商,进而激发那些通过发垃圾信息来营销的营销商改善自己的营销方式。最终形成网络营销信息的良性循环。
6.网络营销中信息安全的问题的对策
信息安全体系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系统来支持,没有信息安全技术就没有信息安全。在安全技术方面,涉及技术标准、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和安全技术管理等环节,而其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有关的安全技术及产品必须也只能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和国产化的。没有自主开发的安全技术、安全产品,也就没有真正的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不可能靠直接引进外部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
来实现,否则后果是灾难性的。二是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与采用和信息安全产品的采购与装备,也应纳入法制的范围。必须协调好国家信息安全体制与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及产业法制体制之间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其次是在技术方面通过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认证技术的应用或利用虚拟专用网来防止或减少信息被窃取和篡改的可能性[14]。
7.网络营销中潜在问题的对策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的网络营销是未来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引导和促进网络营销的发展是当前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1)加强对网络营销的宣传,提高全民族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一方面,要加快对网络营销的推广。政府要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推广计划,总结成功的经验,对技术上成熟、安全性较高的营销模式要先行推广,并分类指导,逐步实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扶持力度,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促进网络营销的发展。
(2)完善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强化网络交易安全管理。国家对网络营销的扶持既有经济上的帮助,也要在立法和执法上加大力度。只有健全法制,严惩违法者,才能保证网络营销的正常运行。无论网络安全、网上结算还是货物配送,都涉及法律法规问题。制定有关的网络交易标准和管理标准,规范买卖双方和中介方的交易行为,明确交易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
(3)企业加强网络人才管理[15]。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要组织力量,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交易安全技术,积极开发我国自己的网络安全产品。
结 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中国加入WTO后更广泛和深刻的参与全球经济的合作与竞争,网络营销活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在网络营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给社会、组织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这需要引起企业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加以认真解决。
本文通过对网络营销道德问题的分析和总结,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近年来,网络营销日益发展和完善,但营销道德问题却在其间悄悄滋长起来,在全社会关注网络营销体制的完善和健全的同时,网络营销道德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并且这些网络营销道德问题是多方面的,企业要想获得竞争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目标,必须要加强网络营销道德建设。
第二,网络营销道德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是多方面的,就需要有各种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建立起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是解决网络营销道德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
第三,改善网络营销环境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企业、个人的全力配合,共同打造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当前员工思想状况、存在问题、成因及对策10-17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2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调查问卷06-28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06-18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08-18
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09-06
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总结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