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读诗

2024-09-12

给孩子读诗(精选6篇)

1.给孩子读诗 篇一

自己关于唐朝那些事的拙知浅见,望斧正!

三叹读大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史从来都是前人的演绎,后人的明镜。逝者如斯,演绎的人们早已逝去,没有谁还能为自己亲历的历史再说些什么,后世的我们看历史必定是明晰的,我们早已不在此山中。旁观者的我们最能体味那一段段隽永的史诗。太宗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今日也可秉承着这一真知踏上溯源逐流之路,三叹大唐盛世。浅知拙见,发乎于心至于情,共同回味大唐磅礴的绚烂华章。

唐,拉开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华彰异彩的一幕,瀚海盛唐,包罗万象,文化繁荣,极盛一时。杜甫诗《忆昔》云:“忆昔日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大唐盛世可见一斑,大唐气象,何其博大,如此丰富且厚重的气象也唯有——唐,这个充满真性情的时代能够驾驭。此真性情便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这个观念应该符合本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标准,在封建社会,这种精神更多源于君王之道。

一叹君臣忠义铸盛世之功

贞观之治,太宗房谋杜断,以魏征明得失。太宗聚贤才之能,足显君王气魄。开元之治,玄宗明君贤相两相宜,开明之治,人才济济,君臣共谱升平之世。如此我们不得不仔细品味唐代边塞的诗歌,主要以那份刻骨铭心的家国情怀和相思难寄离愁的别恨两种情感为主线。

雄心壮志,豪情壮阔的忠义慷慨之情

气势从来都是最能震慑人心的力量。唐诗有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种置生死于不顾的气度足以震慑四方,勇敢无畏的爱国情怀足以表现出忠贞之士为国为民的忠义之气节,且看: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拔,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那凌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滴下的汗水都凝结成冰,战事的紧迫让战士们昼夜作战,就连战马身上的雪花也被汗气所蒸发,战马都快被冻成冰了,夜幕中写声讨敌人文书的砚台墨水都结成了冰,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将士们依然不畏艰险,出生入死,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不屈不挠的坚韧斗志,让敌人闻风丧胆,不敢应战,望风而逃。在此诗中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那种只有盛唐才赋得起的骄傲和气魄。这样的诗歌作品在唐代的边塞诗中并不少见,但无论采取了何种表现手法,所表达的情感都是统一的。再看: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的何其大气,雄壮的不只是战地的风景更是将士们的慷慨赴死的精神,接借景抒情,借悲怆之景烘托巨大的精神力量,把这份壮烈的情感融入了天地,至使后人读诗如观景,品诗如亲历,情景往现,激人心境,有一种莫名的张力,撑开了最不羁狂放。

边塞诗歌大气磅礴,淳朴雄厚,豪放悲壮,充斥战士们面对战争时奔涌出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无处不在的表现出了一股阳刚之气。包含着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更有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建立功名的壮志,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志士的忠贞,才铸出大唐气象——忠义慷慨的执着,真性情的狂放不羁,顶天立地的男儿气概。

家愁难诉,幽怨叹别离恨的惆怅之情

此情让人心痛难当。这是边塞诗的另一种情感,边塞闺怨情。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离愁别恨,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悲怆荒凉之景无不令人痛心疾首,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和为家国兴亡的征战既是对立也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悠悠千载。

品过那份激越高昂的崇高的情感后让我们在幽怨的离别恨中感受另一种坚定的魅力!面对现实,奈若何?既然无可奈何,女子唯有守住自己心中最真挚的那一份情感,把它在离愁中铸成金石,撑起一片寄望,坚定未归者的心。背井离乡的愁苦,生死未卜的将来,你的离开也许就是一世的决绝,望穿秋水的等待,落了多少花红,苦了几多容颜,远隔千里,心能齐齐动,可情未可圆满,无奈,无奈,无奈,叹息未有闲。一句“悔叫夫婿觅诸侯。”表现出的不只是女子的牵肠挂肚,更有她心爱男子的壮志雄心,如果说在征夫的世界里还有着勇武、豪迈的一面,那么在思妇的生活中则充满痛苦与哀怨。久戍不归的牵念,情寄边塞的梦魂,相思难寄的怨恨,如此的折磨使得闺妇满腔的苦闷和抑郁,以至于累积成怨。闺妇的情思发生了质的变化。闺妇的所思所恨没有明确的界限,二者互相渗透。闺妇的怨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怨恨丈夫为追求事功而宁愿舍弃结发妻子,舍弃两情厮守的甜蜜生活;怨恨他们只知在大漠边疆“力尽功名”,却不曾理会自己的相思之苦。当然,这种的怨恨绝非是一般小儿女的打情骂俏,而是其饱蘸了生命殷血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呐喊。且看:

施肩吾《古别离》

“老母别爱子,少妻送征郎。血流既西面,乃一断二肠。

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唯恐征战不远乡,母化为鬼妻为孀。” 这种境况多么痛彻心扉,悲凉的没有一丝温度,痛到心化成冰雪也不能罢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悲情是边塞闺怨诗永恒的基调,它与边塞诗雄壮基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紧紧扯着的心,成为一种伴着呼吸的痛。冷冷刀剑光,清清家居里,凄凄无所依,惨惨度年华,戚戚独悲怆。再看 沈佺期《杂诗》: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萋萋满别情,奋奋功勋志,再叹奈何奈何,苦了红颜,痛了征人。但这一切凄楚并未冰冷男儿热血,也正是因为这一份痛执念和纠缠,他们有了最坚毅的心,且待山河升平,与子执手忘天涯。男儿浴血疆场,精忠报国,女儿坚毅守家园,君王之道,民之福祉。忠义者非只男儿,女儿也坚强!铸功勋盛世的是豪情男儿,守家国兴旺的是巾帼英雄!

二叹情深爱切空余恨之痛

唐,一个极其丰饶的时代,杨家女,一抹极其丰饶的颜色,醉了君王梦,落了红花,谢了一世的情爱。这第二叹一曲《长相思》足以!从来都觉的用“红颜”二字来形容女子恰当至极,特别是那些有故事的女子,然而往往红颜都夹杂了些许凄凉,但一朝千古君王爱,仍不负往此生。爱情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节点,存在于人一生的经历中,也在每一段历史中。它是转折,也是终结。细品白居易《长恨歌》,红颜美,倾城倾国,君王爱,至真至切,家国变,痛心疾首。旷世恋,空余愁恨。美人自古都是在水一方,求而不得,朦胧情愫惹动的心正是最初的爱,但只有经历了风浪洗礼的爱才能称之为真爱,整首诗描绘段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之路,美人江山最是君王难为!空余恨之痛亦有二者:

痛惜——香消玉殒,情深缘浅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倾世之美,正如李延年所吟“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红颜惹人怜,几人能掩情,动心不可置否。“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由此可见君王之情深,繁华如三千东流水,只取一瓢饮。女子一辈子最愿能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能享看这绽放一世爱,她何其幸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唯有变化是才永恒,家国之变成就了这段悲凉的永恒。悲剧便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且细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此情此景,怎一个凄凉惨淡了得。月流伤心色,夜雨断肠声,悄然垂泪,生死别,徘回泪阑干,痛惜红颜不复。痛惜者:一惜红颜薄命,魂归泥土;二惜真爱难续,枉负深情!

痛恨——时世不易,催人心肝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相思之情尤可见,辜负了的爱最终还是酿成了苦酒,苦思,苦念,苦心!“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一缕香魂散,一朝痛心扉。至今,我们亦然无法忘怀“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揪心和无可奈何。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之人赴死而毫无办法保全她。恨时世不如意,更恨自己!如今看来杨家女此情只该如徐志摩所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不在期盼什么,爱过就是永恒!只愿“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情牵来生,再续前缘;“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正是伤心处最难留,伤心物最难舍,伤心人最难得,爱情,越痛越清醒,既然断了一世缘分,此情便成追忆。这份催人心肝痛,一恨有心无力,痛失所爱。二恨事世难择,帝王难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传了一段千古情!这段长恨之恋在盛唐的的史诗中是最浪漫的一笔,也是最为后人感伤的一段,真性真情才是最珍贵,大唐也是温婉柔情,情深义重!丰富且真挚的情感,坚定永恒的寄望,无不显示出人性的淳美,人性最真实悲欢离合!

一曲《长恨歌》毕,诉尽了帝王情与爱,深感情深爱切空余恨之痛。更感人真性情之至美至纯!

三叹家国兴亡苦惆怅之情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时代陨落必然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升腾,此青黄不接时便是世间最难熬!受与不受,完全不能由自己支配,情感的复杂,纠缠,催生了一种惆怅,家国不复的迷惘惆怅。惆怅着过去,也惆怅着未来,每一次抉择都是痛楚,都是无奈。

惆怅故国深情难割舍,怎奈归无所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纵然头可断血可流,家国落败,怎奈孤寂无所依,空有一身抱负却未能施展以报国,家国不复,漂泊的心没有了依靠,没有了方向,失落感萦绕在心头,这种惆怅的抑郁氛围笼罩着一切,心煎熬着,煎熬,最后沦为期盼,迷茫的期盼,且看: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这是写的不止是景色,流淌着的更是杜甫的感时伤世的感情,花溅“泪”,鸟惊“心”把这泪与心融入了天地万物,感伤的不只是人,就连花鸟也仍不住痛心,触景伤情之感赋予了花鸟,从“感”转变为“恨”,感情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源于战绵绵,烽火苦教乡信断。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愁苦的心境一直没有得到纾解,愁深白了头,常愁长愁,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春本是一片希望,春望却是一片失落,这种意象的反差深刻的反映出了那份孤寂和无望,怎奈归无所,家园故土是否还在?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颠沛流离的悲凉,无家可归的惨淡,生死难料的恐惧,这桩桩件件任谁都是不敢尝试的,家国在,苦其苦,不悲,家国没,苦其苦,苍天亦悲。无不盼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再看: 杜甫《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 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乾.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 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 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 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 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 塌然摧肺肝.”

时代的**气氛中,“垂老不得安”的遭遇和心情,语势低落,沉郁压抑。子孙阵亡尽,且不论老无所依,却还要投杖远行,暮年夫妻别,生死一生两茫茫,叮嘱时刻记心头,壮年已去,青春不再,眼看着家国危危,怎奈“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到狠下心真要和老妻决别离去的时候,老翁突然觉得五内有如崩裂似的苦痛。这不是寻常的离别,而是要离开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家乡呵!长期患难与共、冷暖相关的亲人,转瞬间就要见不到了,此情此景,将何以堪!感情的闸门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汇聚成人间的深悲巨痛。家国不舍,亲情难割,期望着有那么一片乐土,民能安居,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惆怅未来行路难踏足,无奈何所依

前路未可知,难,前路难行,难于上青天!岂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只是“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罢了,在乱世中,谁知明日事,放任自己,随波逐流,众人皆醉我也醉,独留我一人清醒,只怕痛至肝肠寸断!迟暮之年,无须执念。且看: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中不仅表现出了绅士迟暮之感,同时强烈地宣泄了对国事盛衰之悲。义蕴深厚,意境苍凉。只是“近黄昏”夕阳确实很美丽,很灿烂,但却只是刹那芳华,随之消逝,“无限”是诗人的向往,也是理想,再好的生命,在其没落之时,华丽只是虚幻。心情是无奈的,一个繁华盛世的没落,个人是无力回天的,只是觉得哀伤,对其怀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惋惜。迟暮之年的人,不必执念于什么,而后人则踌躇不已,难以抉择,一个陨落的时代造就一群惆怅不得志的志士,唯恐来世事难料,后人行路难踏足!

经历世事,倦怠归家,希望能有所依靠,得以抚慰。困苦无依的生活,疲惫不堪的心,无可奈何且无力回天的愁苦。情无所寄,心无所依,唯有诗书寄情,以表哀思惆怅,诗歌中蕴含着情感是需要悟的,看似无情却有情,且看: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拄思华年.

庄生晓蝶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歌许多人倾向于悼亡一说,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悼矣!但我却认为这是对家国不复的吊念。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幽约深曲的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而江山已不再,故国难寻,只有悔恨的追忆能多少安慰自己那颗空洞的心。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故国深情难割舍,蹉跎岁月中多了几份惆怅哀思。深深的思索和回念,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加深了人生的悲剧色彩和诗作的悲剧氛围。

惘然是一种心态,此诗表面是在咏物抒情,借咏锦瑟表达自己深刻的情感,在挣扎和苦楚中思考人生,最终淡然,这对于诗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但毕竟,有这份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何去何从何所依?迷惘惆怅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士将上下而求索!

每一个时代都书写着一段传奇,大唐盛世的华彰异彩中有太多的经典史诗,微乎吾心,难表穹苍之浩瀚。只窥一斑,表真情,抒己见。古人有云:“南北几离合,江山一古今。秋风驼卧棘,春雨燕巢要。家国兴亡梦,英雄胜败心。”壮志豪情已不复,英雄末路,且看一江春水向东流,待时势,朝天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古今共赏一轮月,古人飘然,后人犹在。且盼今人读史书,明理,明心,明志,看大千气象,尤从容!

2.给孩子读诗 篇二

一个小姑娘给飞机画了机长和乘客, 接着又画上了太阳、月亮、花草树木和游鱼飞鸟, 拿来给我看时说:“老师, 你看我的飞机多棒, 能载这么多的东西!”

“是啊, 你的飞机真棒, 你长大了可要造一架这样的真飞机啊!”我笑着说。

“嗯, 我一定会的!”她坚定地说完就跑去玩了。

没多大会儿, 不知小姑娘又想到了什么, 跑回我身边说:“老师, 我要好好学习, 长大了挣很多钱带你去法国看埃菲尔铁塔!”

我先是一愣, 接着高兴地说:“好, 你可不要忘记了啊!”

“不会的, 将来我一定会带你去看埃菲尔铁塔的!”

“你怎么突然想要带我去法国看埃菲尔铁塔呢?”

“因为你给我们看的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很漂亮, 还有战神广场、赛纳河都特别漂亮, 你还说法国是一个很漂亮、很浪漫的国家!”

“原来你都记住了, 所以你想去!”

“是啊, 我也要带你一起去。”

“可是我也说过那要花很多钱, 还要坐飞机啊!”

“所以我才要好好学习, 挣很多的钱, 造一架像我这样的飞机, 带你一起去啊!”

……

听着小姑娘童稚的言语, 我抑制不住地开心, 开心自己帮她找到一个美好的梦想, 更开心她愿意与我分享。

3.读诗感悟 篇三

芸芸众生既为名来又为利往,匆匆忙忙的心却为名利所累。身为当代青年,在激烈的竞争中时而彷徨时而呐喊时而沮丧,有一颗勇于闯荡远方的心然而灵魂却无处安放。幸好,我们还有诗歌为伴。让我领悟,生活不仅眼前和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是的,只有诗才能让不安的灵魂有一丝安全感。在人生不同阶段,读诗,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儿时读诗,懵懵懂懂;青春时读诗,却也多愁善感;而立之年读诗,却是多了许多人生真谛。

儿时牙牙学语,学的是唐诗宋词,只是知道回到家中背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见父母露出满意的笑容。儿时只知道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让父母开心,后来慢慢长大却慢慢体会到父母对在外闯荡儿女“意恐迟迟归”的不舍之情。

青春时读诗更多的是对人生梦想憧憬,总设想着自己像毛主席年轻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情怀。尤其是高中年代,每天都是在为高考做准备,一刻也不肯放松,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中,同学之间竞争也很激烈,自己的成绩时好时坏,由于太在乎学习成绩不免也是彷徨“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青春总是少不了懵懂的爱情,遇到喜欢的女孩也不敢和她说话更不敢向她表白,在当时向女孩表白可是十恶不赦的错误,当时也只能将心中还没有来得及发芽的爱情扼杀在摇篮里,只是剩下内心的多愁善感“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回想当年确实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

读诗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在大学时读诗多了很多对生活的理解,少了很多“为赋新词强说愁”。大学生活多了很多个人空间,每天有时间一定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到图书馆看书。当然,在图书馆里看了很多诗集,在求知的路上学会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孜孜不倦的求学;在爱情方面学会汪国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勇敢而真诚地向自己喜欢的女孩表白;在面对挫折依然能保持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份执着自信与洒脱。

人生路漫漫,不仅有远方的梦想,还有诗。以诗为伴,以诗明志,用汗水浇灌努力的花朵,谱写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

南宁分中心

4.读诗初三散文 篇四

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和歌的不同之处是:诗以诵为主,歌以唱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诗多为有感而作。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

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慧光彩都有诗的踪影。

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诗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好的诗可以将你带入至妙的灵境;拙劣的诗,则让你心情浮躁,但是对于诗本身而言,不需要我们枉自的评论,除非你是进行某种需要的特定性的学术研究.

诗是从情感里酝酿出来,滴在树叶上等待朝阳的夜露.它是一种情素,它是一种享受.寂寞的时候思绪满天飞,让你独步心中的芳草地,享受真实,享受憧憬的点点滴滴,诗中有恬静,诗中有温馨,诗中有笑,诗中有泪,品到深处,自有本善的心灵来主宰你.远离喧嚣,关上心窗,营造一片空间,让心灵浪迹于世界,潮起潮落,波涛泛泛,那鲜活的生命,品性的纯粹高尚,和自己倾心交谈---解脱,超凡---这是甩掉尘世的纯洁舒心.诗是茶,诗是酒,诗是调味.所以诗能使空虚的人寻到优美意境,忘掉孤寂苦楚;能使浅薄的人找到宽广豁达,冰冻浮心躁气;能使睿智的人发现光明盛世,消融阴霾沉重.

5.读诗先明“诗家语” 篇五

何谓“诗家语”?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宋朝王安石。

宋人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卷六载:“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健。’”在王安石看来,“日斜奏赋长杨罢”,是“诗家语”,“日斜奏罢长杨赋”,则不是“诗家语”。为什么?王安石语焉不详。对这一理论最先做出详尽解说的当数当代著名诗评家 周振甫先生。他在《诗词例话》里有一节专论。他说:“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由此可见,“诗家语”是相对于散文的语言而言,是对诗歌语言特征的高度概括。如果说,王安石提出“诗家语”是立足于写诗,不要用散文的语言来写诗,那末周振甫先生则主要是立足于读诗,不要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周先生提示我们,读诗、赏诗,首先就得明白“诗家语”。什么是“诗家语”?或者说“诗家语”具有什么特征呢?这个问题大得很,恐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根据周振甫先生的说法,我们现在暂且将其概括为三点:反常,精警,含蓄。说是“暂且”,这是因为这三点并不是“诗家语”的全部,比如诗歌语言必须是音乐的语言。音乐是无语言的节奏,散文是无节奏的语言,而诗是有节奏的语言,诗律是诗歌的重要特征,“诗家语”要受诗律的控制。诗词只有节奏和谐,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声调、音节、平仄、押韵等。我们说声情并茂,声是声音,情是情感,诗是抒情的文学,这情需要借助声音的旋律来拨动读者的心弦,可见音乐在诗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诗家语”反常、精警、含蓄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其音乐性的限制。但是,这个问题,我们另有专门介绍,这里便不再重复。

“诗家语”的特征之一是反常。所谓反常,是指“诗家语”不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常常有悖于常规常理。可以说,诗歌语言是一种最不科学、最不规范、却最具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的语言。不明白这一特征,诗歌鉴赏就无法入门。例如杜甫的诗《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今望苦低垂。

这是描写诗人当年游览长安的诗,借以表现长安的繁华。首联写游览的路线,昆吾、御宿、紫阁、渼陂,都是昔日长安胜游之地。颔联承首联第一句,写长安的富裕,颈联承首联第二句,写划船游渼陂,“佳人”指陪游的歌妓,仙侣指同游的诗人岑参等,尾联写自己当年文彩斐然,现在文思枯渴。

这首诗历来最受评家评议的是颔联,既没有生僻的字眼,也没有古奥的典故,但不懂“诗家语”的人读起来可能不知所云。其实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倒装的句式,按照一般的说法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作者把“香稻”“碧梧”提到前面,香稻是被鹦鹉啄后余剩的香稻,碧梧是被凤凰长年栖息的碧梧,通过稻粒的富足、梧叶的茂盛来反映盛世气象。这就是“诗家语”。如果按一般顺序描写,重心落在“鹦鹉”“凤凰”,就显得很平淡,不能把极盛的景象突现出来。

倒装有时不是因为表意的需要,而是音律的限制。例如,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词五十四字,其平仄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前后阕同。)

词最后两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引自曹操《观沧海》,原诗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由于平仄的限制,所以词把“萧瑟”放在第一二两字,“秋风”放在第三四两字。再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下阕全是倒装句。第一二句常用语序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词上阕月朗天清,词下阕阴云密布。改用倒装句式,可以突出山雨骤至的急迫。最后两句也是“诗家语”,结构和散文不一样。要是用读散文的方法,从叙次先后看,先茅店,次社林,次路转,次溪桥,好像是说过了茅店,再过了社林边,这时路拐弯转向,忽然看见一座溪桥。依此,词句当解作“路转忽见溪桥”。但词把“忽见”放在最后,正说明在“路转溪桥”以后才忽见,忽见的是“茅店”,这不是一般的茅店,而是“旧时茅店”,位于“社林边”。提前写茅店是为把它突出来,透露出作者“忽见”的惊喜。一场大雨即至,正愁没有躲处,走过溪头,拐一个弯,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脚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需要补充的是,词用倒装句,不全是为了抒情,也是为了押韵。只要找一找词的韵脚,也就知道了。

有时诗人故意把词语错位,是为了创造一种诗意的氛围,产生新奇的效果。例如韦庄《春陌》 二首(其一):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

这首诗写傍晚时分,一群女子和各自心爱的人春游归来,车子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可是一位女子却从早到晚站在仙子门前,一直到“白日斜”也没有等到她的情郎,大家回首向她道别,她的心如“断肠”般悲痛,但是她还在等待,其容貌如在寒雪中凝结的一枝梅花。诗的尾句很奇特,按理性逻辑应该是“一枝梅花冻于春雪”,但诗人却将“一枝”这个数量词修饰“春雪”这个名词。这种错位,完全违背了语法和逻辑规范,但却显得别致而新颖,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这姑娘好比是“一枝”卓然傲立在春雪中的梅花,她对爱情坚贞执着的形象顿时凸显在我们眼前。如果将诗句写成“一枝梅花冻春雪”或“春雪冻一枝梅花”,那就俗不可耐,索然寡味。清人洪亮吉有云:“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这个诗句是对洪亮吉论述的最好说明。

古诗句式因受字数、韵律、节奏、突出、强调等因素限制,其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差异甚大,这就是所谓的“诗家语”。现在回到王安石改诗的那个例子,王安石移一字而成“诗家语”,这是什么原因呢?

按照文法分析,“日斜奏罢《长杨赋》”似乎更顺畅也更合乎逻辑。但细细推敲,王安石的改动确是非常老到。首先,《长杨赋》本为汉朝著名赋家扬雄的名作,王仲至借此自喻,表现出他应试完毕后自鸣得意的心态,但“奏罢《长杨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宾结构,好似说话一般,缺少韵味,而“长杨赋”三字也过于直露。改动之后,“奏赋长杨”,形成了双宾语结构,增加了动作的层次感,使内蕴更为丰富。其次,“赋”与“罢”虽均是去声,看似于格律无碍,但“赋”字是“合口呼”,发声较为沉闷而短促,而“罢”字为“开口呼”,声音响亮而高昂,放在诗句末尾,与全诗的平声韵恰相应和,最能表现作者激动兴奋的精神面貌。一字之调整,显示了大诗人独特的语感,表现了“诗家语”与散文语的迥然不同。倒错,或者说倒装,是“诗家语”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诗词中俯拾皆是。不仅表现在词语的错位,而且也常常表现在句子和篇章。表现在句子的,例如,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一、二两句写魏万冒着严寒风霜北上京城。“初渡河”,把霜拟人化,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想象魏万旅途中的孤苦。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倒回去点出前一夜的景象,时空倒置,将后来发生的情事写在了前面,用的是倒戟而入的笔法。表现在篇章的,例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但粗读不易理解,因为全篇的时序不但完全倒置,而且诗歌的章法也颇耐人玩味。诗人是夜半时分听着钟声,停泊于姑苏寒山寺下的,飘泊羁旅的忧愁,使诗人面对着江桥、枫桥下的渔火难以入眠,就在这“对愁”之中,不知不觉“月落乌啼”拂晓来临了。诗把时序完全颠倒过来,所以此诗只要倒过来吟读,其意才明白晓畅。这种语序倒置的写法,在叙事文学中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它不符合叙事的逻辑性和顺序性,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却决定了它不但可以,而且用得好还是一种技巧的表达。又如,李清照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阕第一、二句写“昼”,第三、四、五句写“夜”,下阕忽然又写“黄昏”,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时序错乱?原来词人描写了重阳一昼夜的生活,先从白天写起,再回过头去,写前夜情景,然后再回到当天黄昏,用了类似插叙的写法,这样写,便于表现词人由愁—凉—瘦而步步推进的心绪。

“诗家语”不仅常以违背法理,不讲文法为能事,而且也常常违背事理,以无理而妙,无理而趣显能耐。例如杜甫长篇叙事诗《北征》中有几句诗: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坡陀:山岗起伏不平。鄜畤:鄜州原野。)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有人对最后一句提出质疑:“人非猿猱,何得行于树杪?”人怎么会在树梢上行走呢?看似无理,但细一想,这无理之处正是诗的佳妙之处。原来诗人归心似箭,“苍茫问家室”,因此,他行走迅速,已到了山下水边,而仆人却落在后边的山上,远远望去像在树梢上一样。这样 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主仆二人,一前一后在岩谷间互相出没的情景。再如李白《秋浦歌》(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白鹇:供观赏的鸟。罝:捕鸟兽的网。)

“采鱼水中宿”,能不能据实改成“采鱼船上宿”?不能,因为“水中宿”看似不合情理,却更能表现农夫为了生计而昼夜不息在水面上经营的辛劳。再如: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是王维很著名的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杂诗。一个羁旅异乡的人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开列一张长长的清单。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王维这首诗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细一想,又最有意趣。因为我们对故乡对亲人思念得越是深切,回忆的事情便也是越细琐,而忆念越细,思念也便越深,连窗前的这枝很平常的最不起眼的寒梅都在游子的深深忆念之中,其他的人和事还待多说吗?这就是无理而妙。所谓“无理”,乃是指违反一般的生活情况以及思维逻辑而言;所谓“妙”,则是指其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鉴赏者所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由于这种写法别具一格,虽有悖常理,却别开生面,饶有兴味,许多优秀的诗作也就是这样出来的。汉乐府里有一首诗,模拟女子口吻,描写忠贞不渝、誓死不二的爱情。诗云: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诗通篇都是“无理”、“不通”,然而,说起来虽近荒唐,细按则有趣味。诗中写了五种不能实现的自然变异:“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有了这五件事,“乃敢与君绝”。五件事纯属荒唐,根本无法实现,但正是因为它们悖于常理,才使末句包含的实际语意与字面显示的语意正好相反,有力地体现了主人公“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坚定、永不变心的坚强性格。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强调诗歌的“别材”“别趣”,就是指诗歌的材料与语言有别于散文。苏轼也曾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反常合道”,即“无理而妙”,所以,“反常”是构成诗之奇趣的原则之一,因而也成为诗歌中最常见的艺术手法,能使人获得一种别有洞天的新奇美感。上面说“诗家语”的第一个特征:反常;下面说“诗家语”的第二个特征:精警。精警凝炼,是诗歌语言最根本的要求。因为诗歌篇幅短小,“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写诗也如绘画一样,“笼天地于形内,错万物于笔端”,在尺幅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景象。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少胜多,用最精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怎么样达到这个目的呢?诗家方法很多,主要的有炼字、省略、剪裁。

下面先说炼字。炼字,又称“炼词”、“炼句”。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古人有许多关于炼字的心得:邱濬谓“诗中用字,一毫不可苟,倘一字不雅,则一句不工,一句不工,则全篇皆废矣。”卢延让谓:“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至于贾岛“推敲”的传说,王安石对“绿”字的推敲,更是有口皆碑。既然古人写诗,殚精竭虑,千锤百炼,那么,我们读诗当然也应当字斟句酌,细味细尝。不如此,焉能体会到诗人的良苦用心? 例一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此诗的中心在标题上已说得明白,留客;留客的目的是欣赏山中美丽的春光。因此,诗必须说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山中的景观美不美,客人值不值得留下来呢?二是客人为什么走?怎样才能打消他的顾虑呢?短短的一首诗,四句话,二十八个字,要说清楚这么一番大道理,有可能吗?我们读一读诗吧:“山光物态弄春晖。”多么动人的诗句!“山光物态”四个字,使人很自然地想起连绵起伏的群山,茂密翠绿的森林,青青的野草,淙淙的溪流,吱吱的虫鸣,斑斓的鲜花,舒翼的飞鸟,飘逸的白云,和煦的阳光,闪烁的露珠‥‥‥而那一个“弄”字,尤使人想象着它们都在春风轻轻的吹拂之下,争奇斗艳,竞秀吐芳,弄首搔耳,卖风弄骚,向你招手,向你挑逗,多么妩媚,多么诱人,一个“弄”字就这样把所有的景物都写活了,哪一个山中游客能不砰然心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客人还想离去呢?莫不是天上起了雨云?那么,我告诉你,即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你在这深山密林中穿过,露水也照例会打湿你的衣服。读了如此优美动人的诗,别说那个客人再也不会说一个“走”字,就连我们这些人,也恨不能插上双翅飞到诗人身旁!例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是唐朝一个伟大的文人,但却是一个很不幸的政治家。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唐顺宗继位后,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宪宗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

这首诗当是柳宗元在永州所写。当时,他处境危险,周围充满密探,随时都可能遭人陷害。而他昔日的好友,或者如刘禹锡,同样遭贬,远在天涯,音书难通,或者如韩愈,明哲保身,不敢往来,甚至还责备他参加王叔文革新是“不自贵重顾籍”。柳宗元“勇于为人”,不为恶势力所屈,也不因众叛亲离而懊悔,依然我行我素。但是,他也有满腔的怨愤要向世人倾诉,有无数的心曲希望朋友理解,他要回答好心善良的人们对他的质疑,他要反驳别有用心的小人对他的诬蔑,真是说不完道不尽。怎么表达?谁能有柳宗元这样的能耐啊,仅仅一首绝句,二十个字,便把内心翻滚的无限思绪抒写得淋漓尽致。

千万座崇山峻岭之上,飞鸟都龟缩不敢出巢,没有了它们的踪迹;无数的道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的影子。一切有活力有生命的事物统统被扼杀了,大地死气沉沉,绝无生机。这时候,唯那江中有一条小小的渔船,船上有一个小小的人影,他顶着呼呼的北风,冒着万里冰封的严寒,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高高地举着一根钓竿。他要干什么?钓鱼吗?钓权吗?钓利吗?或者沽名钓誉吗?不,都不是,诗人告诉我们,他是在钓雪!真是匪夷所思,高深莫测!在众人看来,这不是疯子吗?对!柳宗元正是要告诉你,他是疯了,他是狂了,他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逆潮流而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一个大勇之人就这样昂然挺立在我们面前。柳宗元用一个“雪”字还告诉了我们,是什么“灭绝”了一切生灵,使山河变色,使大地无光?是雪,是漫天飞舞的暴风雪。他“钓雪”,在与“雪”奋力搏斗!“雪”能够钓上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论语》),“义之所在,生死以之”(《孟子》),在这邪恶横流、罪恶滔天的世界上,为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为着神圣的事业,即便孤身一个也会不计得失,不顾后果,舍生忘死,奋斗不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柳宗元通过这个“雪”字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孤傲不屈砥柱中流的凛然正气,这是千古圣贤熏陶出来的正气。读着这首诗,你在深深赞美他的钢筋铁骨的意志的时候,也不能不叹服他的超凡绝尘的才能。“雪”,真乃神来之笔!

例三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是王维前期的作品,炼字炼句最见功力。清人沈德潜叹曰:“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

诗开头不说“将军猎渭城,风劲角弓鸣”,而用了我们在前面说过的倒戟而入的写法,未写其人其事,先写其弓其声。“劲”“鸣”二字最是传神,风声呼呼地吼,弓弦呜呜地鸣。风声与弓声彼此相应,让人想象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笔势轩昂,先声夺人。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

颔联,正写出猎。“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格外敏捷,体物极为精细。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再无遮碍,鹰的眼睛看得更敏锐了,诗人不说“锐”,而说“疾”,“疾”比“锐”更形象,鹰不仅迅疾地发现了猎物而且疾速地捕获了猎物。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不仅写出马的脚步轻,而且写出了马上的人也身轻似燕。此联妙在字面上写鹰写马,实际上是写人,写人的剽悍敏捷。

颈联写猎归,用典巧妙。王维《观猎》诗用汉朝地名来写唐朝事。渭城指咸阳。新丰,即今西安临潼县。汉高祖刘邦灭秦立汉之后,尊其父为太上皇。太上皇在长安城中思念故乡丰里,刘邦便命巧匠依故乡面貌建造此城,名曰新丰。“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本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诗中化用这两个典故,暗赞狩猎的将军乃国家擎天之柱,栋梁之材。新丰市、细柳营,两地相隔七十余里,诗人用“忽”“还”二字状其去之也速回之也疾,与颔联“疾”“轻”二字呼应。由于全诗从“快”字落笔,使人直觉“耳后风生,鼻端火出,鹰飞兔走,蹄响弓鸣,真有瞬息千里之势”,把一场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军事训练毕现眼前。尾联以写景作结。“射雕”语有出典,《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此言“射雕”,暗示将的膂力强、箭法高,与起句“角弓鸣”相应。“千里暮云平”,此景不仅遥接篇首,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

例四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这首曲子选自王实甫的《西厢记•送别》,是剧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名曲,前四句,一句一景:蓝天白云,黄花萎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构成萧瑟衰败、令人黯然的境界,衬托出女主公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空虚颓废的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在为离别而痛苦万分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血泪染红,痛苦的别离让莺莺流了血泪啊。一个“泪”字,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可以说“泪”是全篇精光之所在。曲中“染”“醉”二字也极有分量。“染”字不仅把外在的静态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把抽象的事物转化成了具体的事物,让人仿佛看见莺莺内心的愁苦正愈来愈浓。洒醉之后人会脸红,“醉”字描绘了“霜林尽染”,一片火红的景象;洒醉之后,人难以把持自己,又逼真地写出了莺莺此时内心的愁苦,使她如喝醉了的人迷离惝恍,不能自持。此曲短短25字,充分写出了时、空、景、情,而且紧紧交融在一起,这是画,这是情,这是血!人们从此曲可以看到,封建礼教的淫威,给封建社会的年轻一代带来了何等深沉的哀伤!清代梁廷楠《曲话》卷五云:“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西厢记》字字珠矶,句句真情,是作者呕心沥血千锤百炼之作。

古人炼字强调动词。认为把动词炼好了,诗句就变得生动、形象。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只有“随”字最合适。“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警觉。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但现在国破家亡,花香鸟语只能使人溅泪惊心。“溅”和“惊”正是以乐写哀的生动表现。这启发我们,赏读古诗,在动词上要多留个心眼,但也不能绝对化,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例如,我们在前面读柳宗元的《江雪》,重在一个“雪”字,取的是名词。但你也可以落在“孤”字,“独”字,取形容词,或者落在“千”字,“万”字,取数词,甚至还可以把“千”“万”“孤”“独”四个字综合起来分析,这些都没有涉及诗中的动词,但都可以写出自己的新鲜体会。见仁见智,各抒己言。读诗先明“诗家语”(下)上面说了炼字,下面说省略。有人说,诗词是省略的艺术。这话太酷了!因为省略是诗歌的重要特征,所以“诗家语”是跳跃的,跨越时空的,好比中国的水墨画,存在大量的“空白”,在诗词鉴赏中,需要读者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和补充。例一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如果补上省略的词语,则是:“国破(但)山河在,城春(故)草木深。(因为)烽火连三月,(所以)家书抵万金。(因)感时(所以)花溅泪,(因)恨别(所以)鸟惊心。(我)白头搔更短,(已)浑欲不胜簪。”诗中省去了起关联作用的虚词,把它一一补上后,就有点类似散文的语言。由此,也便从一个侧面明白“诗家语”和散文语言的差异。对诗中省略的词语,如果理解错误,则可能对诗产生误读。例二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对这首诗的旨意,有人是这样分析的:“突出的是坚强、不甘人后,但也没引起人们重视,有怀才不遇之感。”说诗表达了“不甘人后”的思想,那是对的,但说“有怀才不遇之感”,那就错了。为什么会错呢?原来诗的前后两联之间,省略了关联词语,现在把它误为了转折关系。其实这首诗前后是因果关系,用散文写,便是“我之所以不畏严寒,抢先开放,是因为害怕开在后头,别人就再也不会对我另眼相看了。”所以,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要做出头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例三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是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笔调跌宕而有致。其中“绿肥红瘦”一语最为清新,反映了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小女子伤春之思。从叙事的角度来看,这首词只是记叙词人与卷帘人的一番问答,但是词只写出卷帘人的答语,词人问什么?故意留下一个空白让读者补充。例四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一首诗比李清照的《如梦令》省略更多,全诗只有答的内容,却完全省去了问的内容。如果用散文的语言改写,当是:(诗人在)松下问童子:你的老师到哪里去了?童子答言:老师采药去。复问:老师采药在何处?答言:只在此山中。再问:在山中何处?答言:云深不知处。诗人把一连串的问答过程压缩在短短的二十个字里面,不只使语言特别精炼,尤其是突出了“云深不知处”的隐者的形象。

这是典型的“诗家语”,它是跳跃式的,压缩性的,鉴赏时我们必须对它进行补充、扩展。还有的诗句,通篇没有一个动词,全用表示事物的名词巧妙地排列而成,这在写景抒情的诗作中,尤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例五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首诗第三、四两句,连用了六个名词,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奇妙景观:天色未明,雄鸡一唱,旅客匆匆走出茅店,一勾明月挂在天角,走上板桥,踏着寒霜,留下点点足迹。景致描写得多么细腻逼真,旅客匆匆忙忙赶路的情景及其寂寞凄凉的心境,也充分烘托出来了。很明显,诗作中省去了大量的词语,如果不作省略,试试下面的写法: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月牙天边挂,雄鸡茅店唱。水流无声息,板桥有厚霜。行客匆匆过,足迹遍地上。

这样,诗句的语法结构是完整了,但是诗意却消失殆尽。可见诗歌中的省略,不只是为了语言更精粹,也是为了形象更生动。

例六

诉衷情

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吴激,北宋末年、金代初年诗人,建州(今福建建瓯县)人。北宋钦宗靖康二年,奉命使金,金不遣返,命为翰林待制。这首词大概是他晚年回归故里所作。

开笔写词人住在村野小店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眼看着窗外一钩残月,清冷的光辉映照着挂在墙上的马鞭。为什么睡不着?是因为“夜寒”被子薄?还是因为孤身一人太寂寞?词中一字未提,词人只告诉你,他心潮起伏,辗转难眠。忽然镜头“切换”到天亮,只见野外黄花盛开,细雨蒙蒙,此时“催上渡头船”。谁“催”呀?“催”谁呢?为什么“催”?让你猜,让你想,依然不言。来到渡头,“鸥似雪,水如天。”江南水乡的美丽图景使词人禁不住:“忆当年。”这幅图景为什么会勾起对当年往事的回忆,忆起了什么?词人又不说,只是一下子由对过去的回忆跳入对前程的憧憬:我到了家以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啊?应当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读到最后我们方才明白,原来词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离家越近人越兴奋思家也越深切,所以激动得“夜寒茅店不成眠”,好不容易捱到天亮,忍不住一迭声催促着随从的人员快上“渡头船”。站在渡头,思绪万千。多年流浪异乡,如今熟悉的江南水乡又重现眼前,于是既勾起他对当年的回忆,又激起他想象到家的欢乐情景。全词只截取归家途中夜难眠、催上船、忆当年,想到家这几个镜头来写,而把事件的来龙去脉统统隐去不说,写得精警含蓄,耐人寻味。这就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需要我们读者根据诗歌的语境,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题七

山中寡妇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税徭。

这首诗作于唐朝末年代宗年间,当时农民赋税繁重,除去正常赋税,还要缴纳丝税和青苗税。诗看起来明白如话,但有很多的潜台词,体现了“诗家语”的另一种风格。

首句写寡妇虽然因战争死了丈夫,但还是守在茅屋从事农耕,次句写寡妇的外貌,从她的穿着──麻苎衣衫,从她的容貌──鬓发焦黄,可以想见她是怎样的在饥寒交迫中艰难熬煎。颔联让人深思:她家的桑柘为什么都“废”得精光,田园为什么全都荒芜?是兵匪战火烧光抢光,还是虽然劫后余生,但承受不了繁重的苛损杂税,自家故意把它砍光?莫非二者都有吧。原以为“废”了桑柘,可以免征丝税,“荒”了田园,可以免征青苗,没料到仍然逃不出官府的魔掌,一个倾家荡产的寡妇尚且如此,由此可以想见,那些桑柘暂时未废、田园暂时未荒的家庭,赋税该又是多么繁重!我们读着颈联,很自然会提出一个疑问,寡妇挖到野菜,为什么还要临时去砍“生柴”烧火,家中怎么没有现成的干柴呢?原来这寡妇为了逃避赋税,早就不敢在那蓬茅小屋中居住了,她来到深山密林中,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居处,哪里挖了野菜就在哪里煮,她是山中的流浪人啦!

尾联更是含意丰富,实际上包含了诗人和山中寡妇的一串对话。诗人问:“你怎么会孤身一人来到这深山密林之中呢?”寡妇答:“我丈夫在兵荒马乱中死去,孑然一人。家里田园荒芜、桑柘废败,已经一无所有,可是官府仍然逼着缴纳繁重的赋税,那青苗税、蚕丝税,名目繁多,说不清,数不尽,逃到这里,就是想逃避那不堪重负的赋税啊!”问:“那你逃避了没有?”答:“没有啊,官府的爪牙天天逼过来狼嚎鬼叫呢。”问:“但是这深山密林之中,到处都是豺狼虎豹,随时都可能遇害,你就不害怕吗?”答:“怎么不害怕呀,可是那些官府的鹰犬比虎豹还凶呢!”问:“那你为什么不干脆逃到更深的山林中去呢?”答:“没有用呀,你即便逃到更深的山林中,也逃不出他们的魔掌,他们不会放过你的,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

以上讲的是词语和内容的省略,在叙事性质的诗歌中常常有故事情节的省略。例八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写诗人夜访李凝,从意义上可分为两层:

一、二联写前去访友,三、四联写访友归来。诗人(僧)敲门进去之后,在李凝幽居与朋友谈了些什么呢?诗中只字未提。但有“藏”也有“露”,从末句“幽期不负言”,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他们谈论的中心话题一定是对隐居生活的感受,并且激起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仰慕,故有“不负言”之说。例九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唐)岑参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读这首诗,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从题目看,诗人好像有什么急事,从外地匆匆赶回位于“高冠潭口”的家中,同行的弟弟也许暂时不在身边,他等不及了,于是写了这首诗留给 弟弟,说明不辞而别的情由。所以,这首诗应当是诗人对弟弟的说辞。但是,除了第一、二句,其余都看不出与题目有什么关系,而且家中农耕再忙,也犯不着和弟弟不辞而别。特别是第三、四句忽然冒出个“杜陵叟”“怪我还山迟”,“杜陵叟”是谁?他为什么“怪我”?没头没脑的,不知所云。至于下面“独向溪上酌”四句又更是莫名其妙。“东溪忆汝处”中这个“汝”字好像是指他的弟弟,诗人是不是告诉“舍弟”,与他分别之后,自己会很孤独,没有人陪饮,也无人下棋,会经常想念他?但如此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这首诗,就觉得前言不搭后语。所以,明朝钟惺读到这首诗大发感叹:“此诗千年来惟作者与谭子知之。” “谭子”,即谭元春,钟惺的朋友。谭元春是怎样读这首诗的呢?他说:“不曰家信而曰‘山有信’,便是下六句杜陵叟寄来信矣,针线如此。末四语就将杜陵叟寄来信写在自己别诗中,人不知,以为岑公自道也。‘忆汝’‘汝’字,指杜陵叟谓岑公也。粗心人看不出,以为‘汝’指弟耳。八句似只将杜陵叟来信掷与弟看,起身便去,自己归家,与别弟等语,俱未说出,俱说出矣。如此而后谓之诗,如此看诗,而后谓之真诗人。”

照谭元春的说法,诗中是信里面还有信。“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这是家信,劝诗人回家操劳春耕。“遥传”以下六句则是家信中又转述了“杜陵叟”给诗人的信。杜陵叟为什么“怪我还山迟”呢?原来杜陵叟和诗人本是朝夕相伴的朋友,自诗人离家之后,没有人陪他在潭边喝酒,没有人和他在树林里下棋,因此,一个人闷得慌,无聊得很,独坐“东溪” 看“鸬鹚”捕鱼,对诗人思念不已,也嗔怪不已。由此可知,“东溪忆汝”,不是诗人忆弟,而是杜陵叟忆诗人。这些话与题目“留别舍弟”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诗人看了家信,惦记“耕种时”,看了杜陵叟的信,更是惦记起朋友,归心似箭,于是等不及告别,丢下这封信给弟弟,就急急动身回家了。用不着说一句话,弟弟只要看了信,就会完全明白。“与别弟等语,俱未说出,俱说出矣”,所以,谭元春说,这就是“诗家语”,这样写诗“而后谓之诗,如此看诗,而后谓之真诗人”。

例十

鹧鸪天

辛弃疾 石壁虎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再次被罢官,闲居瓢泉(今江西省铅山县)时所作,内容写一次在乡村中的应邀赴宴。上片写沿途所见之景,春雨刚停,白雾笼罩山岗,溪水绕屋流淌,雨打花落,风吹草动。因心情愉悦,故花虽落去,犹爱小草。下片写野老招宴,读起来有些费解。玉友 指白酒,溪毛指生在水里的菜。先说又是吆喝家人上酒,又是吩咐赶快摆菜,显是客人已到,怎么接着又说殷勤好客的“野老”到诗人家里来苦苦地相邀呢?这便有点次序混乱,莫名其妙。下面来个“杖藜忽避行人去”,更好像前言不搭后语,接着冒出一个“翁来却过桥”,与“野老”又是什么关系?如此读来,如入迷宫之中。原来作者用的是“诗家语”,既有倒错,又有省略。“野老”先前到诗人家中苦苦相邀,在约定的日子里,他拄着拐杖(杖藜)又去迎客,走到桥边,忽然看到桥那边有一个老翁过来,他老眼昏花,看不清来人是谁,准备让那个老翁先过了桥(因为乡下的独木桥窄狭),自己再过桥去请客,但他后来终于辨认出,走来的老翁正是他要邀请的诗人,就忙不迭的抢先过桥前去迎接,把客人接到了家中,“呼玉友,荐溪毛”,殷勤招待。词把宴会喝酒放在最前面写,然后再倒回去写请客、迎客,与散文里“倒叙”的笔法有点类似,但是这中间没有任何的交代,而是一下子由这个场景径直跳到另一个场景;而写迎客时,又省去了许多的细节,不懂“诗家语”就难以解读。前面解说诗歌为了语言精警常用的两个方法,炼字和省略,下面说说第三个方法:剪裁。剪裁是文学作品中通用的方法,但因为诗歌受到篇幅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表现主题,必须“缩千里于尺幅”,在极短的篇幅里包容极多的内容,所以在剪裁上有一些特殊的手段,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理解“诗家语”,前人有过许多这方面的经验,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例一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杜牧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游览黄州赤壁矶,写的一首咏史诗。

一、二句,诗人以埋没于江边淤沙之中的残戟起兴,引发出对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联想。

三、四句,诗人转入议论,评说周瑜靠了偶然的机遇获胜。诗人以小见大,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暗指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短小精悍,构思奇巧。

但是,对于这首诗,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争论的实质是应当怎样读诗。宋人许顗在《彦周诗话》中说:“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士人)不识好恶。”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也说:“牧之绝句„„《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许、沈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诗歌评论家,但是在这首诗上却忽视了“诗家语”的特征,犯了读诗解诗之大忌。这首诗虽然是咏史诗,但终究不是历史,不能用读史的方法来读诗。就读史说,国家的 存亡,人民的命运,自然远远比两个女子重要。用读史的眼光来评诗,那末,诗人只关心两个女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自然大成问题。但诗和史不同,诗是文学,诗要用形象说话,要以小见大,从个别反映一般。而诗中“二乔”并非一般人物,大乔是孙策之妇,孙权之嫂,小乔是周瑜之妇,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的尊严。如果连她们都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铜雀春深锁二乔”,决非什么“轻薄少年语”,乃是富于形象性的即小见大的“诗家语”,是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例二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六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杜牧一首著名的绝句,非常有趣,它的命运也和《赤壁》相似,备受诗家争议。主要在两点:

一是“千里”“十里”之争。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清代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后人一般都同意何文焕的观点。这里也涉及到如何读诗的问题,杨慎的错误在于他把诗当作地理著作来读,因此要求真实。但是诗是文学,只求艺术的真实。艺术不是科学著作,不是如实地记录生活,而是把生活现象进行集中凝炼和典型概括,只可意会而不可指实,诗尤其如此,不能把“诗家语”当作科学语言来解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描写江南春天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江南风景画。“水村山郭酒旗风”,又高度凝炼了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描绘出了一幅生机蓬勃的江南风俗画。这两句高度赞美了广袤江南之蓬勃生机;若作“十里”,则其神韵荡然无存,也就大煞风景。

二是诗歌的主题。一般的说法,这是一首写景诗,“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以信佛著名,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南朝众多的寺庙楼台,现在还有多少掩映在烟雨迷蒙之中呢?”南朝佛教盛行,寺院数不胜数,现在幸存下来的已 没有几座了。诗既有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又有对南朝盛行佛教的讽刺。

愚以为上面两种观点都不妥当。这首诗既不是单纯的写景诗,也不是针对佛教的讽刺诗,而是一首咏史诗。这里还是涉及“诗家语”的问题。“诗家语”是艺术的语言,故必须靠形象说话;“诗家语”千里尺幅,收海于勺,缩龙成寸,故常常以小见大。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个特点,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诗意。六朝盛行佛教,那“四百八十寺”是六朝兴盛的象征,它们的消失则象征着六朝的灭亡。“烟雨”也不是实指自然界的烟雨,而是象征了社会政治中的“烟雨”。所以这首诗的深层次含意是,山河依旧,春光灿烂,无限美好,但是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呢,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之中,还留下了多少痕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个个都化为了子虚乌有。所以,这首诗通过对“寺”的形象描写,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感叹历代王朝的兴衰。上联写景,写得那么色彩绚烂,让人心旷神怡,下联写史,写得那么灰蒙苍凉,让人喜极而悲,无限凄惋,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诗有没有讽刺?当然是有的。但作者的本意不在讽刺佛教,而在警告唐王朝:当年六朝盛行佛教,一个个相继灭亡,唐王朝现在也是佛教盛行,难道还要重蹈覆辙?由此可见,作者咏史还是为了讽今。

杜牧当年写下这首咏史诗,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历经1200年,直至今天仍然被人们误读,如果他地下有知,也一定怅恨不已。

例三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作者要描写的主题是社日,但社日是怎么发起的?由谁主持?有什么人参加?有什么活动?宴席是一个怎样的热闹场面?社日结束后人们有什么反应?所有这些与事件有关的来龙去脉,作者统统省去,只是从中截取一个含有包孕性的片断,以收到以少胜多、以约博总的艺术效果。读者从那个个在社宴上喝得酩酊大醉,相互搀扶着回家的情景,完全可以想见出社日热闹欢乐的场面,想象出你想要知道的所有情节。钱钟书先生说:“莱辛认为,画家应挑选全部‘动作’里‘最耐寻味和想象’的那个‘片刻’,千万别画故事‘顶点’的情景。一达顶点,事情的演展到了尽头,不能再生发了,而所选的那个‘片刻’,仿佛妇女怀孕,它包含了从前种种,蕴蓄了以后种种。”王驾这首诗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它抛开了故事的高潮,选择了社日散场这个包含了“从前种种、以后种种”的“最耐人寻味和想象”的“片刻”。例四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在一个漆黑静寂的夜晚,敌军悄悄地逃跑了,将士们立即披甲上马,奋欲出击,雪光映射在将士们的刀剑上。作者选择这个将欲出击、还未出击的“最耐人寻味和想象的片刻”进行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将士们的高度警觉、坚忍不拔和一往无前。这首诗的写法与《社日》一样,都是截取了一个富含包孕性的片断,它把战斗的开头省去了,甚至把战斗的高潮也省去了,仅仅截取了战斗的尾声,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从战士们追击敌人时的精神面貌中,想象出他们事先英勇杀敌的场景。这种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写法,很为诗家称道。明代有一种诗歌理论,叫神韵说,它的基本观点是:“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意思是,诗不求完整,要求精粹,好比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虽然只有一鳞一爪,但我们却可以从这里看到完整的龙。可以说,钱钟书先生指出的截取那个“包孕性的片刻”与这种观点一脉相承。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华老不仅是一个大科学家,在文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但很遗憾,他却用了科学家的眼光来读这首诗,忽视了“诗家语”的特征。

“诗家语”的第一个特征:反常;第二个特征:精警。我们在前面已经作了简单的介绍。下面说明“诗家语”的第三个特征:含蓄。

诗贵含蓄而恶浅露,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所谓含蓄美,就如清人刘大櫆所说:“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论文偶记》)含蓄蕴藉的诗味可以补充深化诗意,传达言外之意,激发审美想象,取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司空图)的艺术境界。诗歌怎样造成含蓄美呢?我们在前面讲到诗歌反常、精警的特征时,实际上已经说到了这个问题,下面再通过具体的诗作体会其中的方法。例一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尤其是三、四句,诗人剪裁下临行送别中劝酒的一瞬给以动情的描写。老友即将远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是凝缩成一句话:再干了这杯离别的酒吧!再干了这杯离别的酒吧!所有的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都融进了这“更尽一杯酒”之中,一个“更”字表现出诗人劝酒的般勤。文字看似平常,却蕴含着诗人奇崛激荡的情思。这是炼字造成的含蓄美。例二

古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诗人描绘了一幅黯淡而凄凉的图画:满头白发的宫女在冷清的行宫中无聊地对着宫花,闲说玄宗遗事。“说”什么?作者引而不发,点到为止。但是,读者从诗中“寥落”“古”“寂寞”“白头”等词,完全可以揣测出来,她们说的是当年玄宗之时唐朝的繁盛,如今之时唐朝的衰落。“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这是省略造成含蓄。例三

乌夜啼(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古代著名词人。在位15年,974年,被宋太祖赵匡胤所俘,囚系汴京,后为宋太宗毒死。这首词是他被俘后所作,通篇运用比喻,表达了他失国之后无奈、怨恨的心情。上片“林花”比喻自己,哀伤失国如花落一般太快但却无可奈何,“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社会政治的风雨,暗指失国太快的原因。下片“胭脂”本指美人,此处比喻当年“留人醉”的君王生活,但是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长恨水长东”,怨恨水只向东流而不西归,比喻恨自己失国不能复国。词人不敢明言,而又不能不发抒内心的痛苦,故而借助比喻委婉地表情达意。这种诗由于用了比喻,而且常常用借喻,诗中只出现喻体,而没有比喻义,而诗的真正含义不在喻体而在本体,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例四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这首诗被列为2008年广东高考题,命题者解读此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但这是明显的低级错误。如果把这首诗压缩一下,则是“木芙蓉犹胜旧桃李”。“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她的命运任人摆布,而她对此竟然默默“无言”,俯首贴耳,没有任何的不满,显然,这是一个懦弱者的形象。而木芙蓉呢,“雨后霜前着意红”,环境越是恶劣,她便越显出英雄本色。诗通过这两种花的形象对比来暗示主题。吕本中,南宋诗人,以忤秦桧罢官。如果结合诗人的这段遭际,那末诗中的“旧桃李”可能是喻宋高宗和秦桧之类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而“木芙蓉”无疑是诗人自己和主战派的象征。命题者所以误读,是对这首诗内在的语法结构作了错误的分析。

例五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末二句运用双关手法,字面上是一种意思,字里面又是另一种意思,句子显得含蓄有味。双关有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本诗是谐音双关。“晴”与“情”同音。从字面上看,是指天气“无晴”与“有情”,而字里面则是说恋人的“无情”与“有情”。要说心爱的人儿对自己“无情”嘛,他用歌声向自己表示了爱意;要说“有情”嘛,他的态度又那么朦朦胧胧,叫人捉摸不透。语义双关的例子,如杜甫《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二两联均语意双关,既写自然之景,又暗示社会之景,既传神地写出了风云变幻、“萧森”骇人、寓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地暗示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黑暗。三联 “开”字语意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系”字也语意双关,既指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又指心念长安,系于故园。在“诗家语”的表达中,常常运用比兴、象征、通感、夸张、双关、借代等技巧,达到出神入化,变化无端的艺术境地,让读者有一种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审美感受。读这种诗,要在读出字里面的意义。

例六

即事

(宋)陆游 渭水岐山不出兵,却携琴剑锦官城。醉来身外穷通小,老去人间毁誉轻。扪虱雄豪空自许,屠龙工巧竟何成。雅闻岷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糁羹。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十一月,诗人自南郑抗金前线调至后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此次调职意味着诗人一生致力的抗金志向成为泡影,因此写下此诗,表达他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诗开篇点出本事,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把他调职。首句用的是倒装句式,渭水岐山,指陇右地区,当时处在金的统治之下。

下面三联运用典故抒怀。“穷通”,意指失意与显达。典出于《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毁誉”,出于《论语•卫灵公》:“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诗人以庄子、孔子之言行自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个人的潦倒与显达,别人的毁谤与赞誉,总之,个人的名誉地位,对于我来说都是无关轻重,微不足道!“扪虱”,据《晋书•王猛传》载:“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屠龙”,《庄子•列御寇》言:“朱坪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殚,耗尽)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意在暗示自己虽有王猛运筹帷幄的文才,又有上阵杀虏的屠龙本领,但是哪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呢?所以,只好效法苏东坡,用岷山下的山芋炖一锅鲜美的玉糁羹吧。“玉糁羹”语出苏轼诗:“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陆游用此典故,暗示他将仿效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听天由命,随缘自适。用典,是古典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不用典,就很难抵达这样的境地,因此,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读这类诗词,要明白典故的出处和本意,体会作者用典的意图,但因为诗人用典如盐溶入水中,往往看不出用典的痕迹,又有时诗人用典过于偏僻,造成语意晦涩,因此,读起来难度较大。例七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歌是抒情的文学,诗人把情感通过文字抒发出来,但是,感情的抒发不同于感情的宣泄,感情的宣泄是直露,而感情的抒发必须借助形象,通过形象的描写,打动读者,求取共鸣。所以,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诗歌怎样用形象说话?赏读朱熹的《春日》,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春日》这首诗,人们一般认为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像是这样。“胜日寻芳泗水滨”,在晴朗的日子里到泗水河边寻觅美好的春景,下面三句扣住“寻芳”二字,写其所见所得。“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春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等闲识得东风面”,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很容易辨认。“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春天里处处都是万紫千红灿烂鲜艳的景象。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起来,却另有深意。“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在山东曲阜,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那末,朱熹为什么说他是“寻芳泗水滨”呢?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指求圣人之道,读孔门之书。“无边光景”是形容孔学精深博大,“一时新”说他读孔子的书天天都有全新的感受和体会。“等闲识得东风面”,指他读孔学已经达到的境界,随便读一读都能领会孔学的精髓和真谛。“万紫千红”喻孔学丰富多彩,他读孔学之书如坐春风,仿佛沉浸在五彩缤纷的春光之中。毛泽东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给陈毅的信》)这首诗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例八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船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如果说,上一首诗是寓理于景,那末,这一首诗则是寓情于景。因为诗人的情感不是直说,而是寄寓在形象的描写之中,蕴藉含蓄,所以容易造成人们肤浅的解读。诗人早年隐居家乡,四十岁去长安求仕,失意之后,漫游吴越,这是他前往吴越途中写的一首抒发愁苦的诗。这是什么“愁”?游子在外,自是思念亲人,何况“日暮”时分;诗人求仕不得,怎能不郁结失望和愁苦,怎能不感到自己的仕途已是“日暮”途穷?历来的诗评家以为读到这一步,就 算是领会了诗的旨意。但如果仔细品尝一下,便不难发现人们都忽略了,“愁”字的后面还有一个“新”字,言下之意诗人本有旧愁,旧愁未去又添新愁。上面分析的“愁”,只是旧愁,即诗中说的“客愁”,是一般游子的客思之愁。但诗人现在抒写的不只是此愁,而是“客愁”之外还有“新愁”。这“新愁”是什么呢?诗人没有明说,只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旷野多么辽阔,远远的望去,仿佛天比树还要低;江水多么清澈,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与人是那么的亲近。面对这样的景致,诗人怎么会生出新的愁绪呢?原来此时此刻有一股思潮在诗人胸中澎湃翻滚:再高莫高过天了,但它也有比树低的时候;再远莫远过月亮了,但它也有近人的时候。那高高在上的朝廷呀,你为什么就不能低身折腰,听一听我的声音?那深居九重的君王呀,你为什么就如此地无法接近?因为“野旷”,天才比树低,因为“水清”,月才那么近人;原来朝廷那么高不可攀,是因为得势的都是一些心胸狭窄、污浊不堪的小人呀!“总为浮云遮望眼,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由个人而忧及朝廷,怎能不愁上添愁?这已经不只是为个人惆怅,而更是为国事忧心。例九

咏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诗人通过对物的描写来寄托感情,在语言上的标志便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字面上句句咏物,字里面则句句抒怀。鉴赏时要注意意象分析,既不滞于物,又曲尽其妙,透过外物的描写,体会内在的神韵。这首诗咏蝉,深层意义是咏人。“緌”(ruí),语意双关,字面上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实际是暗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饮清露”明指蝉(传说蝉“含气饮露,黍稷不享”),暗示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以此暗喻只要为官清廉,品格高尚,便一定声名远播。诗后两句转入议论,蝉能够“声自远”,是因为“居高”,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弦外之音是,一个人要有美好名声,全凭其德行高洁,绝不能依凭什么权势和邪门歪道。虞世南是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有博学多能,高洁耿介的名声,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深受唐太宗器重。他写《咏蝉》一诗,实际上是以蝉来自况,自策,自励。例十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它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意象生动而语言明快,令人一读不忘,百读不厌。宋代曾季狸《艇斋诗话》云:“人问韩子苍诗法,苍举唐人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予尝用子苍之言,遍观古今作诗规模,全在此矣。„„学诗者不可不知。”所以,诗怎样写得含蓄,这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诗写封建社会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对外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可是它不从正面写,却从侧面一件小事讲起,把黄莺儿赶走,不让它在枝上啼叫,因为它的叫声一次又一次把梦惊醒,使她在梦里到不了辽西和亲人相会。这个细节生动地表达了她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这种婉转曲折、以小见大的写法,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比明白说出更有味,能给人更深的印象。

6.撒一把快乐给孩子 篇六

我正给小朋友喂着早饭, 在家吃过早饭的贝贝来到我身边, 又开始哭了:“啊啊…”我一边给小朋友喂饭, 一边安慰道:“贝贝不哭, 我给你妈妈打电话让她早点来接你。”贝贝还在哭, 很着急的样子:“啊…啊…”我问:“你要小便吗?”贝贝更着急了, “啊啊”地哭喊着。我也着急了, 贝贝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要小便吗?于是, 我放下饭碗, 拉着贝贝的手, 快速向厕所跑去, 当我扶着她上了厕所, 帮她脱下裤子, 一看, 她已经把大便拉裤子里了。“贝贝, 要拉臭臭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我一边说, 一边和其他老师一起给她换洗、收拾。

第二天, 贝贝一样哭, 一样喊“奶奶”, 一样拉脏了裤子。

我找贝贝的奶奶交谈, 得知贝贝因为才两岁半, 说话不清楚, 要拉大便时, “拉拉”说不清楚, 会说“啊啊”。我恍然大悟。从和贝贝奶奶的沟通中得知, 贝贝其实是个很活泼的孩子, 爸爸妈妈工作忙, 她从小和奶奶在农村长大, 所以特别依恋她的奶奶。家长特别希望贝贝早点从“分离焦虑”中走出来, 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我请家长放心, 我们会携手搀扶宝宝, 让她感受到我们的爱, 慢慢喜欢这里, 家长表示愿意和幼儿园配合。

第三天早晨, 贝贝来到我身边, 学着奶奶事先“表演”过的样子, 拍拍我的胳膊, “啊啊”, 贝贝眼睛看着我。“你要拉臭臭吗?”贝贝点点头, 我说:“好, 咱们走。”来到厕所, 我为她脱下裤子, 扶她蹲好, 我温柔地说:“拉吧, 拉完了老师给你擦。”说来真神奇, 自从我带她拉完了大便, 贝贝就不再哭了。

我带孩子进行简单的表演故事《小鸟的家》, 小朋友戴上头饰, 变成一只只小鸟, 躲在“大树”里, 又飞出来。贝贝也想玩, 我给她戴上小鸟头饰, 她高兴地笑了。虽然贝贝还不能说出一句故事里的话, 但对她来说, 不哭, 就是很大的进步, 我们一起表扬她:“真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上一篇:武强县超限检测站公路执法专项整改自查自纠下一篇:餐饮企业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