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案例及其理论分析

2024-08-16

班级管理案例及其理论分析(精选10篇)

1.班级管理案例及其理论分析 篇一

班级管理论文:班级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随着激励理论的不断强化,将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引入班级管理工作,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激励理论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强化理论、期望理论、目标理论、公平理论等。通过对多种激励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认识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善用以下激励手段:目标激励、民主参与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奖惩激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的灵活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合理的激励手段能促进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在激励理论的应用中需要兼顾到一些注意点:因人而异、适时适量、及时反馈、公平原则等。本文还通过对本班一部分学生的案例分析,力求在对该课题的研究中有所创新:在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善用激励手段。首先分析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基本表现形式,其次在激励手段的应用上,以情感激励为主线,辅以其他多种激励手段,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同时注意教育的尺度。综上所述,本文致力于对班级管理中多种激励手段的研究,以期在丰富激励理论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英文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tivation Theory, it’s necessary to manage the class using the theory of modern managerial science.Motivation Theory includes reinforcement

theory,expectancy theory,goal theory,equity theory,etc.By studying these theories, I realize it’s important to apply the following motivators to manage the class.They are target encouragement, democractic participation encouragement, example encouragement, competition encouragement, rewards and punishment encouragement, emotion encouragement and confidence encouragement, etc.Using the motivators flexibly can arouse students’enthusiasm, go-aheadism and creativity.The reasonable motivation mechanisms can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and scientific of class management, improve managerial efficient, form excellent culture, atmosphere and discipline of a class.It’s also good to form students’ability of self-management and self-education.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oints.They are varying with each individual, timeliness and right amount, feedbacking information regularly and the fairness doctrine.By analyzing the cases of students in my class, I make every effort to blaze the trail during the study.That is to use motivators while educating and managing the students from divorced families.First, analyze the basic manifestations of these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s.Then use the motivators flexibl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cale while educating.In a word, this

article explains what the motivators are and how to use them flexibly.Meanwhile, I can learn more about Motivation Theory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achieve marked results.【关键词】班级管理 激励 离异家庭 教师 学生

【英文关键词】class management motivation theory motivators teachers students students from divorced families 【目录】班级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研究【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

.....: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中文摘要4-59-16

Abstract5-6

第一章 绪论

1.1.1 选

1.2 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9-11题的理论依据9-10文献综述11-14趋势11-1212-1

41.1.2 选题的实践意义10-1

11.2.1 国外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情况以及发展1.2.2 国内对激励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情况1.3 本次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14-16

1.3.2 研究的内容

1416-21

1.3.1 研究的目标14法14-16

1.3.3 研究的方2.1 激励理论第二章 激励的基本理论的概念的界定1616-18

2.2 综合强化内容型激励理论

2.2.2 内容型激2.2.1 强化理论与管理16-17励理论与管理17-182.3 过程型激励理论与管理

18-212.3.1 期望理论与管理18-192.3.2 目标理论

第三章 班与管理19-202.3.3 公平理论与管理20-21级管理中激励理论应用的调研情况21-273.1 对教师在班级

3.2 关于学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认识和应用情况的调查21-22生对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认识和态度的调查22-233.3 对离异家庭学生的调查23-27

3.3.1 对离异家庭学生调查的社会背景23-24生的问卷调查2424-2727-5327-4027-2929-3030-3232-3434-3636-3838-40

3.3.2 对本班离异家庭学

3.3.3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第四章 班级管理中激励理论的构成要素及其实施4.1 班级管理中激励手段的多样性研究4.1.1 班级管理中情感激励手段的研究4.1.2 班级管理中民主参与激励手段的研究4.1.3 班级管理中目标激励手段的研究4.1.4 班级管理中奖惩激励手段的研究4.1.5 班级管理中竞争激励手段的研究4.1.6 班级管理中榜样激励手段的研究4.1.7 班级管理中信任激励手段的研究4.2 激励理论在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的4.3 激励理论应用在班级管理中的注意事项53-55

参考文献55-58

攻读学位

致探索研究40-4949-53结束语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58-59谢62-63

附录59-62

2.班级管理案例及其理论分析 篇二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价值

(一) 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改变企业员工的管理方法, 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 企业员工总价值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员工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要想实现企业员工价值的最大化, 则必须要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只有这样, 员工才能保证按时完成业务目标, 才能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而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以确保企业所有的工作人员上下一心, 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能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素质, 在这一过程其价值自然得到体现。

(二) 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为企业储备足够的人才, 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直接承载对象, 其也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实现者。企业员工通过企业的优化管理, 更好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 凭借自身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但是也要意识到, 由于个人的力量有限, 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将企业所有员工的力量组织起来, 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 也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从根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理论基础分析

(一)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理论基础的内在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实施必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理论作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涉及到很多方面。其理论基础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绩效, 影响企业的凝聚力, 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优秀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可以在企业内部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可以将企业各部门有机地组合起来, 通过与人员岗位分工管理理论、会计管理理论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 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管理, 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从而确保企业长久、健康发展。此外,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还可将员工的管理与绩效奖惩理论、侧面激励理论等联系起来, 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员工采取管理措施, 使得企业员工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实现自我的价值的最大化, 自然而然地带动了企业的效益发展。

(二)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功能

要想明确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功能, 则首先需要明确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法。而企业在进行员工的岗位调动时, 也可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作为依据, 以此来保证企业员工岗位职责分配的合理性。此外,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是企业会计财务工作的保障, 因为其对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要求较高, 而财务管理对其的依赖性也高, 两者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总之,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于企业其它工作的顺利完成起着保障性作用, 其功能性很强。

(三)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当前网络时代的深入,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当前的需求相适应, 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先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等。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来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为企业的人才流动以及生产经营注入活力, 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让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长期生存。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我国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挑战。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 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从而让企业员工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价值, 实现企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从内在联系上来说, 理论基础是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指导, 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的重要保障。而随着当前网络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因此, 未来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满足社会形势的新需要, 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的发展重心开始转移。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不再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标准, 技术和人才在企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人才的直接管理方式, 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开始, 对相关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向欣, 徐梅鑫, 欧结敏.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10)

[2]张娟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2 (18)

3.运用效应理论 完善班级管理 篇三

【关键词】效应理论 班级管理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188-02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稳定,班级管理的成效决定着班级的状况和学校的教育质量,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法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如今的学生生活条件好,身体发育快,生理成熟提前;他们思想不再那么单纯,时刻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他们张扬个性,崇尚自我,强调个人自由与权利,要求得到充分的尊重,但有些方面,他们又显得幼稚、缺乏责任感、任性、娇气、怕吃苦、眼高手低。面对这样一个学生群体,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仅有责任心、爱心、耐心和信心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认真学习德育理论,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经过长期实践,本人深深地体会到,自觉运用一些效应理论来指导德育工作,管理班级是卓有成效的。

一、借鉴破窗效应,及时关注学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一项试验,找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摘掉车牌并打开顶棚,结果这辆车一天内就被偷走了。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敲了个大洞,结果仅几个小时,这辆车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即使只是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一方面,犯错误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容易使其更加有恃无恐,今后其行为将更难以控制;另一方面,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其他学生便理所当然的接受了这种错误。久而久之,学生的认识混淆,是非分辨能力下降;即使学生对错误行为有所认识,由于班主任当时不明确表态、不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在学生心理会产生暗示作用,错误的发生就成了无所谓的事,在广大学生中将产生辐射作用。

二、学习羊群效应,注重树立榜样。

羊群是一个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羊也去哪里。羊群的这种现象称为“羊群效应”。

人虽不是羊,但也有很强的趋众心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如遵守纪律方面,有的同学自我控制能力较好,可以让他当纪律委员,帮助老师来监管班级,同时鼓励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在清洁卫生方面,有的同学勤劳、能做事、会看事,不仅能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能带动、安排全班同学开展活动,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领头羊,既锻炼了自己,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还帮老师减轻了负担。

三、运用南风效应,充分尊重学生。

一则寓言,讲北风和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暖,使行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称为“南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影响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克服马太效应,平等对待学生。

《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作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此现象,班主任凝视着一部分尖子生,给予他们越来越多的关怀和好处,让他们锦上添花;对于差生则采取漠视的态度,不关心他们,甚至采用不恰当的手段打击他们,让他们失去原有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雪上加霜。作为现代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班主任必须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和热,无私、公平、公正地奉献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茁壮地成长。

五、强化自己人效应,沟通学生心灵。

所谓自己人效应,就是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自己人效应”,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主任以长辈或兄长的身份将学生看作家庭中的一员,用亲情和爱心去教育、感化学生,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动机、诱导学生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奋斗。

六、应用期望效应,激发学生潜力。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都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期望效应。

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班主任平时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获得生动、活泼、长足的发展。

总之,班主任除了有责任心、爱心、耐心和信心、强调“抓反复、反复抓”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德育理论,自觉运用一些效应理论,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班级管理是可以进一步得到优化的。

参考文献

1 刘学廷.班级管理中可利用的几个心理效应[J].山西教育,2006(12)

2 刘正平.小议班级中的破窗效应[J].班主任,2004(2)

4.班级管理案例及其理论分析 篇四

人群关系理论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以“社会人”为中心,强调管理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为基础,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是科学管理转向人本管理的开端。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为提高生产效率开辟了新途径,对管理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是管理史上的一次革命,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群管理技术。人群关系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它从新的角度来考察员工劳动生产率提高,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强调必须关心员工在社会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从社会和心理方面来激励员工。在管理过程中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关注,增加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个人成就感,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人群关系理论的核心是发现了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内存在着的非正式组织使得企业中人群关系变得微妙。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形成了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有其约定俗成的惯例,其成员必须服从。梅奥认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影响很大。

3.职工的“士气”是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士气”是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士气”的高低又取决于工人在安全感、归属感、受人尊重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越高,士气就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

人群关系理论为世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提供了一个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班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是由人组成的,班级组织中人的因素更为突出。因此,人群关系理论对我近一年的实习班级管理具有很大的启迪。

一、班级管理要以学生为本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共同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信、协作互助的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每一位学生都是班级组织的主人翁,要树立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意识。教师是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关系的调节者。

1.关爱尊重学生。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爱为起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发现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兴奋点与闪光点,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凡是正当合理的要求,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尽力满足。只要教师真诚对待学生, 爱护、尊重、信任他们, 学生就会亲近教师, 对教师敞开心扉, 乐听教诲。反之, 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积极和学生交往或者态度冷漠,甚至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就会引起学生的厌恶、抵触。逆反心理一旦形成, 就成为管理与教育的一大障碍。

2.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主管理。中学生由于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班级的一些重大决策,由师生共同商讨,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老师放开手脚,让学生独自去做,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信任、理解。班级管理的原则就是每个学生都是决策者、管理者,注重班级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和情感的融合,让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调动学生爱班的情感和培养学生管班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中学生逐渐能运用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衡量和评判许多社会现象,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学生互相配合,制定出人人都须遵守且能遵守的班级管理目标。教师以平等、公正为出发点,本着宽容、严格相结合的态度和学生一起营造一个争先创优、团结和睦的班风,帮助学生树立班级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让班级目标成为大家的意志和行为的准则。教师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出自己的个体目标,和学生一起在班级目标和个体目标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当班级目标

和个体目标发生冲突时,教师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损害他们的自尊心。

二、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

班委会、团委会是班级中主要的正式组织。信任班干部和团干部,充分发挥这些正式组织的作用,是班主任工作的应有之义。同时,在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之间会积累深厚的友谊,基于共同的情趣、爱好,以友情为纽带,形成了班级中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是学生们满足自身社会和心理需要的重要途径。非正式组织有自己的“头领”或核心人物,有不成文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且常常是靠情感维系,成员间的制约性较强,稳定性较差,可塑性大。班级管理中应当尊重学生正常的需要,正确对待这些非正式组织。

1.正确认识,积极引导非正式组织。班级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的,是学生心理成长发展的需要。从整体上说,这些非正式组织对学生健康成长既有利也有弊。其利在于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彼此尊重,获得友谊和支持,缓解心理压力,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满足学生归属、依存和相互承认的需要,弥补班级正式组织在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的不足。其弊在于容易助长小团体主义,可能抵制班委会、团委会,甚至班主任的正常班级管理工作,不利于班集体的团结统一,可能损害和谐进取的班级文化。因此,班主任要密切联系学生,深入学生,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班级中各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活动的具体情况,根据具体情形,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地引导各种非正式组织围绕着班集体既定的目标健康发展。

2.大胆利用非正式组织,兴利除弊。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班主任对非正式组织积极的方面可以大胆利用,对消极的一面,要善于创造条件,化消极作用为积极作用,兴利除弊。首先,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可以转化差生。差生是指那些学习基础不好、纪律性较差的学生。处在竞争很强的学习环境中,差生往往居于弱势地位,是弱势群体。在心理上他们对非正式组织有着更强的依赖,他们的思想行为受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更大。所以,班主任可以利用非正式组织来转化差生。依据组成成员的不同,差生所属的非正式组织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优生和差生搭配构成的非正式组织。在这类非正式组织中,差生出于追求进步和得到尊重的需要,主动与优生交往,有意无意地以优生为榜

样,由于榜样的作用,差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化成优生。对于这类非正式组织,班主任要鼓励、要倡导。第二类是单纯由差生构成的非正式组织。这类非正式组织往往是班级不宁的发源地,是班主任耗费心力、高度关注的对象。对这类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转化班主任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进行:一是擒贼擒王,集中精力先转化其中的灵魂成员。二是化整为零,盯紧、孤立灵魂成员,对其他成员各个击破,逐步转化。

3.鼓励竞争,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主要以友情为纽带,成员们年龄相仿,经历相同,目标一致。直面考试竞争的压力,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们既合作又竞争。适当的竞争是学习的动力。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利用非正式组织,提倡其成员之间比、学、赶、帮、超,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使大家共同进步。

4.利用非正式组织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其他常见问题。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大都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解决,有时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处理学生早恋问题。早恋问题是中学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很敏感、不好处理的问题。任何陷入早恋的中学生都明白,早恋会影响双方的正常学习,会遭到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反对,是不可取的。同时,对异性之间的关爱的本能渴望又使他们难以自控。渴望、恐惧、兴奋、紧张、焦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极为复杂、敏感、脆弱的心理状态。这时,如果班主任贸然采取直接、强制的办法来处理,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反之,班主任通过非正式组织间接地做工作,往往事半功倍。这是因为,陷入早恋的学生的心理极为焦虑、脆弱,他们会百倍地依赖非正式组织,向其他成员倾诉、求助,缓解心理压力。他们往往只信任这些朋友,听从这些朋友的意见。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细心观察、详细调查、周密思考,通过这些非正式组织的其他成员对陷入早恋学生进行间接的说服、教育,增强他们的理性力量,使他们用理智战胜感情,自觉自愿地从早恋的泥淖中走出来。

三、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成长的摇蓝。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形态的形成,个性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1.建立规章制度,夯实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基础

所谓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一规一则,班规班纪都是对合格人才思想品质,个人素质的最基本要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规章制度,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活跃热情的课堂气氛,安静有序的自习纪律„„我想,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规矩,同学们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将来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集体主义责任感,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前提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才可推波助澜,掀起千层浪。同样地,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中,才能使其潜能得到发挥,一个不爱自己集体的人是谈不上爱祖国的。因此学生必须有集体主义荣誉观念。集体主义,也就是全班同学一条心,相互团结,互相帮助,齐进步,共发展,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但是90后的这批高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的家境,长辈的溺爱以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中许多形成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心理。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外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缺乏应有的爱心,更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为此,老师必须要求学生抛开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要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在班集中不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个人服从整体的意识。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即个人要服从集体,小集体要服从大集体,既要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又要维护学校这个大集体的荣誉。明确同学之间的团结是集体力量的源泉,没有集体的荣誉就没有个人的荣誉。为此,老师可以尝试一些让学生为集体争光的方式方法。如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班级之间的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等),争创优胜班级,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把班集体建设好。

3.充分运用舆论力量,推动优良风气的形成舆论是风气的向导,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班级舆论力量的有力配合。一个班集体,如果好事无人夸,坏事无人敢于批评,要形成良好风气,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当好风气还处在萌芽状态时,舆论力量应该为它“浇水、施肥”,使之更快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好风气已初步形成时,舆论力量应加大

宣传力度,帮助它发展、壮大、巩固;当好风气遇到挫折、干扰时,舆论力量应该鼓舞士气,用思想武器帮助排除干扰因素。当好风气已经稳定,成为一种优良传统时,舆论力量应该进行强化宣传,提出更高要求,使之发扬光大,更好地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

4.精心培养典型,树立身边榜样

5.班级管理案例及其理论分析 篇五

【关键词】教育惩戒班主任工作原则艺术

提起“惩戒”,很多老师谈虎色变,避之惟恐不及,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错误地把“惩戒”同“体罚”混为一谈。因此,很有必要穷源溯理,以正视听。

惩戒,是指教育机构、教师依法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惩戒,它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戒的行为为结果;而体罚是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的肉体和精神施加直接侵害,通常伴有损伤学生身体和侮辱学生人格的言行,它以惩罚为手段,以侮辱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结果。二者的性质截然不同,我们应坚决摒弃体罚,这毋庸置疑;但适度的教育惩罚在教育活动中是必要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在大张旗鼓宣扬赏识教育的今天,再提“惩戒”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惩戒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教育手段,其存在自然有它合理的一面。首先,学生是未成年人,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在其接受外在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外来的强制性规范不可避免;在其走向自律之前,他律是必经途径。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必然存在着多种失误,单一的赏识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惩罚的存在是必要的,符合教育活动发展规律;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学生知道自己犯错误时,内心都有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要,即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教育惩戒具有矫正功能和威慑功能,它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了学生对规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形成对错误行为的趋避意识,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它也是一种挫折教育,能帮助学生正视自身错误,并改正错误,磨练学生的意志。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偏低,责任心淡漠,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多表现为不受纪律约束、攻击他人、是非观念薄弱、承挫能力差等等,因此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如果教育者一味采取平等对话,容易导致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增强,催生新的问题行为。对学生的错误轻描淡写或相互推诿是无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虚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有害无益。

惩戒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应非常讲究尺度和方式,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合理、科学地适用惩戒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笔者认为,惩戒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惩戒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它不是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对学生的人格或生理缺陷的歧视和指责,不打击学生的自信,不让人觉得难堪,惩戒的核心应是浓浓的爱,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惩,是出于爱,惩,是为了戒。要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实实在在为他好。只有如此,学生才能自觉地接受惩戒教育,而不会产生抵触心理。

惩戒还要做到公正、合理、有统一的标准。只有在学生的行为违反了符合正当价值要求和合理的社会规范取向的校规校纪,并具有破坏性时才需要惩戒,同时,惩戒应是可以预见的,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惩戒也是如此。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就应明确:哪些行为会受到惩戒,会受到什么样的惩戒,并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不偏袒、不苛责,做到对事不对人。要特别注意惩戒不可受个人情绪影响,不能作为班主任发泄个人情绪的工具。简单、粗暴的惩戒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的敌对情绪,严重破坏师生关系。

惩戒要有理有据,切忌主观武断。班主任一定要充分了解情况,确认学生的错误行为,并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总是在试探性行为中获得经验、增长见识,因此犯错误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需要保护的权利,在惩戒学生的错误行为时,不能将他身上闪光的一面一概否定。有时他们是因为经验欠缺,年少气盛才犯下自己始料不及的错误。在出现问题时,班主任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细致地了解真实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惩戒措施,就像针灸用的银针,应扎在当扎之时,扎在当扎之处。同时,惩戒只能就事论事,注重当前,不要翻老账,抖“陈芝麻烂谷子”,否则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削弱教育的效果。

惩戒要合理使用,注意方式。惩戒的方式有很多种,班主任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比如,一个一向娇生惯养的女生每次劳动都不主动,一次值日工作没做好导致班级被扣分,于是我决定惩罚她连续三天打扫教室卫生并保证不被扣分,同时,我也亲自帮助她打扫,提醒她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激励她维护集体荣誉,培养责任意识,也锻炼了她的劳动能力。我班的体育委员活泼好动,但自我约束能力差,自习课上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多次批评无效,我就取消了他课外活动的权利,让他留在教室里自习,这种“剥夺”式的惩戒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从此他能管好自己,严格遵守自习课纪律了。苏霍姆林斯基曾教过一个任性的、胡闹的、没有约束力的男孩罗曼,为了让他认识到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是失去自由,苏霍姆林斯基用绷带将他的右手捆在衣袋里,使他在一整天的时间里都无法使用右手。这个孩子体会到了:如果有一天真的失去了自由,生活将是一种什么滋味。最终罗曼学会了约束自己。合理的尺度、恰当的方法是教育惩戒取得成效的关键。

“惩”只是手段,“戒”才是目的。惩戒应与说服教育结合起来。惩戒前要进行说理,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辅之以行为指导,惩戒后也要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反应,有没有引起误会等,这样惩戒才能富有人情味,也更有教育意义。

6.班级管理案例及其理论分析 篇六

期望理论是“罗森塔尔效应”的核心,也是该效应具体应用的起点.就高校班级管理理论来说,期望理论可以被当做是班级管理的指导性理论.一般而言,高校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核心,班委会具体执行,学生和班级环境作为管理对象,管理细则通常沿用普通规则或者在学校要求下重新制定,各班级往往高度类似,这是我国高校班级管理的传统模式,后续工作中,期望理论的使用要求班级管理人员对该模式进行调整[1].简言之,传统管理模式带有显著的“骑驴看账本”特色,即不以某种目标为要求,只提供一个管理框架理论.期望理论下,以班级成绩为例,假定某班级成绩长期处于中等水平,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班委会成员可以进行交流,针对成绩提出期望,再根据期望制订成绩目标,如当前数学平均成绩为70分,期望目标可以定为75分,在此要求下,教师可以布置稍多的作业,班委会一方面起到学习带头作用,一方面督促学生学习,从而使班级数学成绩逐渐达到期望.

3.2激励理论

激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主要手段之一,在1968年的实验中,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对激励的应用十分到位,两位学者激励的是教师、校长的自信心,教师和校长则激励了学生.我国各地的高校中,教师应作为激励学生的主体.具体而言,激励行为应与教学行为同步进行,以课堂环节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然涉及到与学生的互动,而学生在回答问题、分组讨论时,难免有不足之处.如题目为:人脑与意识、物质三者的关系.学生能否快速把握物质和意识的内在联系是该题目的中心,部分学生可能理解到唯心主义的部分内容,这时教师应进行引导,同时肯定学生思想的多元化,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认识到不足,心理上不会出现太多变化,更原因积极的进行学习.

3.3模式化与开放式理论

7.班级管理案例及其理论分析 篇七

一、班级管理中激励的理论基础

首先, 需求型激励理论。一是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从低到高排列, 人们趋向于逐步满足这些需求, 当一个人的需求获得满足, 就会让其充满自信和热情, 从中受到激励。可见, 在班级管理中及时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努力程度。二是双因素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 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认为在管理中存在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非本质因素, 如组织中人际关系、物质保障等;激励因素是本质因素, 主要与实施任务的内容与成果、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有关, 这类因素能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和成就的认可, 注意给他们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其次, 过程型激励理论。一是期望理论。该理论是心理学家弗洛姆1964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激励力的效果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 即激励力=效价×期望值。效价指个人对某一行动成果的价值评价, 它反映个人对某一成果或奖酬的重视与渴望程度;期望值是个人对某一行为导致特定成果的可能性或概率的估计与判断。只有当人们认为经过个人的努力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 所取得的绩效会得到奖励, 同时奖励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时, 他才会激发努力行为的动机。二是公平理论。该理论是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3年提出的。他认为组织成员会进行横向比较:自己所得/自己付出比他人所得/他人付出;人们还会进行纵向比较:现在自己所得/现在自己付出比过去自己所得/过去自己付出。这里的所得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等;付出包括教育程度、努力程度。当人们感觉不公平时, 就会采取措施, 降低努力程度, 减少不公平感。三是目标设置理论。该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洛克在196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某种目标驱使。因此, 通过给组织成员设置合适的目标, 便可达到激励成员的作用。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应适时加以调整、修改和补充, 最后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管理目标体系, 实现激励的作用。可见, 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期望, 重视公平, 进行可行目标的设置将形成较好的激励效果。

再次,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该理论是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38年提出的。他特别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当行为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 这种行为就会加强或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对自己不利时, 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停止。该理论提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对符合班级目标的行为要积极进行奖励或监督等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 对不符合班级目标的行为应及时进行消退或处罚方式将其减弱或终止。

二、班级管理中激励的原则

首先, 内部与外部激励相结合, 正向与负向激励相结合。内部激励是任务本身的刺激, 是活动进行过程中源自于组织成员内心所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等, 内部激励具有一种持久性的作用。外部激励是任务本身之外所获得的满足感, 外部激励表现为目标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等。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唤醒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帮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同时要辅之以恰当的外部激励, 通过两种激励相辅相成, 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管理中, 正向激励是对组织成员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的奖励, 目的是让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负向激励是对组织成员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 以终止这种行为。在班级管理中, 要坚持以正向激励为主, 正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符合班级目标的行为多进行奖励, 以调动其积极性, 同时对违背班级目标的行为进行惩罚, 达到奖罚分明。

其次, 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适时与适度激励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 可进行物质激励, 如学生家庭困难, 可给予物质的帮助;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 可进行一些物质奖励。同时, 对于德、智、体等有进步, 或学习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应多进行精神激励, 如口头表扬、颁发奖状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在管理中要考虑精神激励是主导的、持久的激励形式;两者要合理、有机地结合, 调整其比重, 灵活运用。在管理中, 选择好激励时机会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 要根据具体学生特性、具体情况在事前、事中、事后适时择机对学生进行激励, 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应有的作用。同时, 激励强度要适中, 强度过大和不足都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

再次, 人本与公平激励相结合, 个体与集体激励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人本管理, 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客观情况和自身的主观愿望, 重视、关心、理解、尊重、发展学生, 赋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权、话语权、表决权,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 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 对学生的评价、奖励等又要体现公平原则, 不可因人而异, 尤其是应构建一种公平竞争的培养机制, 让学生在公平、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在班级激励中, 个体激励就是针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有针对的激励, 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获得进步。同时, 每一个学生是班集体的个体, 应有集体的荣誉感、团队意识。因此, 还要重视集体激励, 如在班级中评选先进团队小组、先进学习小组, 通过集体共同努力获得先进班集体等[2], 让集体与个体两种激励相辅相成。

三、班级管理中激励方式的选择

首先, 目标激励与榜样激励。制定班级集体总体目标, 可激发学生向该目标奋斗的动机, 指引学生向该目标努力的行为。每位学生都应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具体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目标明确, 就会激励对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目标激励有较强的操作性, 学生能否实现目标较容易进行评估。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佳, 可为其制定能实现的目标, 如熟记多少字词、能流利阅读哪些课文等。一些学生有不良的行为习惯, 就可为其设立培养一些良好的、具体的行为习惯目标, 在一段时间后如果大家发现该学生改掉了这些不良的习惯, 他的目标就实现了。学生实现了一些目标, 可在成功之下激励其确立新的目标。在激励中, 目标设立要切实可行, 过高和过低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榜样有很大的激励力量, 很多成功的人士在成长中都有榜样的激励作用, 因此, 班级管理中要向学生提供积极教育功效的榜样。如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诗人、民族英雄等, 他们努力学习、精忠报国、良好的人文修养等都是教育学生的榜样;在现实生活中, 学校周围有许多可学习的榜样, 可邀请他们为学生进行先进事迹介绍, 让学生较好地领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 在班级管理中, 最好的榜样是班主任自己, 有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以身作则常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其实, 应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表率, 更具有真实性, 更具有影响力。学生中总有发展较全面的, 可以让这些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其自我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在交流中与同学们形成思想上的碰撞, 激发起他们努力向上的动力。班上也有许多有特长的学生, 可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示, 激励更多学生去发现自己的潜力, 促进自我发展。同时要树立学困生转化的典型榜样。一些学生是学困生, 但通过努力后实现了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的突破, 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应该将其作为其他学困生学习的榜样, 从而有效地通过榜样的作用, 实现个体的进步和全班全面的发展。

其次, 情感激励与竞争激励。情感激励就是班主任仔细观察学生行为, 探测学生的心理感受, 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诱导激励, 从而顺利推进教育管理, 增强教育效果, 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一种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3]在情感激励中, 一是要对学生投以期待的目光。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在学生努力的时候, 在学生困难的时候, 在学生获得成就的时候, 投去鼓励、肯定的目光, 会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到鼓舞。二是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微笑。微笑是一种雨露和阳光,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顺利的时候, 对其给予鼓舞和赞许的微笑, 会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激励, 而不感到孤独和无奈。三是要对学生报以温馨的鼓励。仔细观察学生, 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发现问题时, 用温馨的话语去与学生沟通, 起到帮助学生解惑、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作用。四是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帮助。例如学生学习困难, 班主任应积极联系科任教师, 帮助补课, 让其能与其他学生同步;有学生病了, 应积极帮助看病, 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如果学生家庭困难, 可到该学生家去调查, 为其家庭贫困发现原因, 出主意帮助其自我发展, 等等。在情感激励中, 要突出对学生的人格给予尊重与信任, 把学生当作人格平等的人看待, 把学生当作诚信的、发展的、充满希望的人看待。竞争是班级激励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班级管理中, 让学生承担一些事务, 到一定阶段进行评比, 学生为了获得较好的评比而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 从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如为了提高班级课堂纪律, 可让每个小组形成一个竞争对象进行评比, 看哪一组能更好地回答问题, 更好地遵守纪律。这样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高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 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班级也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竞赛来激发学生拼搏、进取、创新的能力。在竞争激励中, 要注意公平、公正, 否则会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不利;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让学生有机会、有权利参与, 在参与中去体验、发展自己;要注意合作, 竞争是必要的, 合作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通过竞争与团队的合作, 实现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再次, 参与激励与评价激励。参与激励是班级管理重要的管理方式, 要让学生具有自尊、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就要对学生授权, 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要让学生自己选出的班干部能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较有效地进行管理, 处理日常事务, 驱动班级正常运行;同时尽量让班级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集体日常事务中, 让其承担责任与义务, 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种活动中, 使其得到锻炼。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让其切实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 增强其积极性、创造性, 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 实现自我管理, 提高其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形成内部效应;同时还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促进整个班级各个方面的进步, 形成外部效应。在班级管理中, 正确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班主任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 让评价体现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一是评价要以素质为核心, 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的综合化评价。二是要实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成长可通过成长记录袋来展示, 在成长记录袋中放入学生平时的优秀试卷、一些绘画、手工作品、有代表的奖励记录等各种成长进步的痕迹。同时, 还可收录不同阶段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教师或家长写的评语等。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教师和学生认真总结反思记录袋中的资料, 给出对学生全面的客观评价。三是要以学生自主评价为重, 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 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班主任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自我评价的地位, 以多渠道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取消百分制, 可实行“等级加评语”方式。通过发展性评价有效地激励学生,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摘要:激励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激励理论有需求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等。基于这些理论, 在班级管理中应遵循内部与外部激励相结合、正向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适时与适度激励相结合、人本与公平激励相结合、个体与集体激励相结合等激励原则, 构建起目标激励与榜样激励、感情激励、竞争激励、参与激励、评价激励等多方式的激励,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理论,原则,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桂敏, 陈春红.激励: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 (3) .

[2]王嘉.谈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8.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理论运用 篇八

关键词:班级管理 心理学

1.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中高职时期是中高职生告别少年,准备跨入青年的“危险”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由于他们刚刚开始独立观察社会,思考问题,正确而成熟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往往感情用事,意志控制力弱,易于接受外来刺激,因此生活带来的许多矛盾常常不但不能妥善解决,甚至还会走向歧路[1]。这种复杂性特征,就要求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不能简单从事,不能固守以往的教育模式,用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教育学生,同时也提醒我们,引导教育学生是一项经常性的、特殊的工作。

班级管理是每个班主任的必要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发展动向。在管理班级的工作中巧用心理学知识可以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

2.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

2.1 互为心理

互为心理是指同学之间为了维护彼此的感情和利益,相互保护的一种心理特征。中高职学生现阶段已经懂得了友爱的意义,他们渴望得到友谊,不愿得罪朋友和一般相好的同学;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但是由于中高职生本身不并成熟,此外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很多学生的互为心理没有向良性方向发展。比如说有同学违反纪律,损害公物,沉溺网络等不良现象的,有的同学会视而不见,知情不报,甚至包庇护短;有的同学将“哥们义气”,去为朋友报仇出气,以致严重违反校纪。这种互为心理引起的行为,都会给班级管理带来许多麻烦。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这一现象,如果我们处理不恰当,逼学生“背叛”他的同学,就会损害同学之间的团结,也会损害师生的关系。

2.2 知觉暴躁心理

知觉暴躁心理,指学生面对事情没有理智控制自己感情的能力,立即作出猛烈的进攻或顽强的抵抗的行为的心理特征。常有这种心理表现的学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他们的父母脾气暴躁,或过于娇惯孩子,不可侵犯。在学校里表现为经常性相骂打架捣乱纪律,而且拒不承认错误,甚至与老师公开对抗。,这种学生很难教育好,需要花费教育者很大的经历。如果方法使用不当,情况会更加糟糕。

2.3 反感心理

反感心理指学生由于对某种现象看不入眼,而产生抵触情绪的心理。对于思想成熟的一般成年人,这种心理容易隐藏,会比较妥善地处理。但是中高职生他们思想简单,情感单纯强烈,自制力差,凡是自己看不入眼的人或现象,他们会立即做出强烈的反应而不会去考虑自己的做法对不对,该不该,不去顾及行为的得失,完全感情用事,以致违反纪律,影响班级团结等。

2.4 虚荣心理

虚荣心理,指学生有了过失希望老师保全其面子的一种心理,他不像前面几种心理那样,直接引发出违纪行为。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种心理。虚荣心很强的学生,男女都有,特别是女学生,更为多数。有的是班上的佼佼者,经常家长护着,老师捧着,同学敬者极少受到批评;有的是年岁大的,很爱面子,自尊心很强,一般都遵守纪律,受批评也极少。特别是女生,她们承受批评的心理能力差。人不可能没有犯错的时候,像这样的学生,当她们做错了,违反了纪律的时候,老师应该注意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更不能批评得太严厉,以免她们的心灵遭到过于沉重的打击。

3.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3.1 培养学生心理相容性。

学生“心理相容”是指一个班级的成员心理协调一致,是班级成员之间内在情感相互承认并接纳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相容有助于学生们在其特性上相互取长补短,作最协调的结合,提高活动的效率。心理相容,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发生,有利于人际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相反,心理不相容,就会带来学生中的一系列冲突和矛盾,不仅影响了班级建设,而且对班级成员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以及行为变化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在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要“多互助,少互斗”、“多学习,少批斗”。这样对他人、对自己、对集体都有好处。要向学生反复强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人”

3.2 激励教育:运用期望效应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站在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首先是成为人,而后才是才,毕竟人区别于一般生物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人除了生存本能外,还会独立思考,有着自我实现的需要。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期望效应。人们常用这样的话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2]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能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反方向发展。这种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而应用这一效应的重要前提是,一定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你的期望。就学校管理而言,我们的期望是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相一致的。

3.3 运用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3]。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由于现在学生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如果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能够真正地掌握学生的心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去管理一个班级,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效率将得到质的提升,学校德育工作也必将提升一个层次。

参考文献:

[1]佚名.浅谈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blog.163.com.

[2]李骏骑.试析皮格马利翁效应——一种教育社会学角度的思考[J].学科教育,2002-09-002.

9.期权理论及其功能分析论文 篇九

摘要:期权理论是近三十年财务与金融最重要的发展。期权与其他衍生工具相比有着自己独特之处。期权在现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财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两个方面。

关键词:期权理论;财务功能;管理功能

1、期权及其特征

期权实质上是一种选择权,是指期权卖方在收到一定的期权购买费用(权利金)之后,承诺给期权买方一份在特定的期限内以特定的价格从期权卖方购买(看涨期权)或卖给期权买方(看跌期权)一定数量相关标的资产的权利,而非义务的合约或合同。期权的价值包括履约价值和时间价值两个部分:履约价值是指期权被立即执行时的标的物市价与履约价格之间的差异,履约价值最低值为零;时间价值是由于标的物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超过期权履约价值以上的额外价值。期权价值主要受标的资产价格、期权执行价格、到期时间、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率、无风险利率、标的资产收益率等六种因素的影响,但不管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期权价值总是在一定的上、下限范围内波动。期权的下限是期权的履约价值;期权的上限分为买权价格和卖权价格两种,买权价格上限是标的资产的价格,卖权的上限是执行价格。

期权与其他衍生金融资产有所不同,其特征主要有:

(1)期权作为一种衍生金融产品,体现的是一种合约关系。期权的交易对象是一种权利,即买进或卖出特定标的物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一定要买进或卖出的义务。这种权利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超过规定的有效期限不行使,期权便会自动失效。

(2)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在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买方支付权利金后,就获得买进或卖出的权利,而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卖方收取权利金后,负有买方要求,必须买进或卖出某一确定标的物的义务,而没有不买或不卖的权利。

(3)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期权买方的风险是已知的,仅限于支付的权利金,不存在追加义务,但是其潜在的收益在理论上是无限的;期权卖方的收益是有限的,其收益值就是收到的权利金,但是风险损失在理论上是无限的。由于期权卖方承受的风险很大,为取得平衡,设计期权时通常会使期权卖方的获利的可能性远大于期权买方。

(4)期权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在期权交易中,买方面临的风险和损失是有限、可预知的,其最大损失就是权利金,因此,期权买方无须缴存保证金;卖方在期权卖出后至履约前,处于某种商品或金融资产空头,面临的风险是无限的,但只需向交易所缴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一般为合约金额的一定百分比,因此,期权具有较强的杠杆性和投机性。

2、期权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2.1期权的财务功能

(1)套期保值功能。

期权的套期保值功能是指通过设立一个与现货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权头寸:买进现货时,同时持有卖权(看跌期权);卖出现货时同时持有买权(看涨期权)。这样对冲组合的总价值将会保持不变。

资产保值的思路是:无风险状态可以通过资产权利与义务的分离来实现。其保值的公式为:无风险资产价值=看跌期权+风险资产现行价值-看涨期权价值。财务含义是持有风险资产与卖权多头、买权多头的组合,具有保险的功能,是一份无风险资产的复制品。

①买入套期保值:(又称多头套期保值)是在期货市场中购入期货,以期货市场的多头来保证现货市场的空头,以规避价格上涨的风险。

例:某油脂厂3月份计划两个月后购进100吨大豆,当时的现货价为每吨0.22万元,5月份期货价为每吨0.23万元。该厂担心价格上涨,于是买入100吨大豆期货。到了5月份,现货价果然上涨至每吨0.24万元,而期货价为每吨0.25万元。该厂于是买入现货,每吨亏损0.02万元;同时卖出期货,每吨盈利0.02万元。两个市场的盈亏相抵,有效地锁定了成本。

②卖出套期保值:(又称空头套期保值)是在期货市场出售期货,以期货市场上的空头来保证现货市场的多头,以规避价格下跌的风险。

例:5月份供销公司与橡胶轮胎厂签订8月份销售100吨天然橡胶的合同,价格按市价计算,8月份期货价为每吨1.25万元。供销公司担心价格下跌,于是卖出100吨天然橡胶期货。8月份时,现货价跌至每吨1.1万元。该公司卖出现货,每吨亏损0.1万元;又按每吨1.15万元价格买进100吨的期货,每吨盈利0.1万元。两个市场的盈亏相抵,有效地防止了天然橡胶价格下跌的风险。

(2)套期谋利功能。

套期保值功能是通过期权机制与期货机制相结合。对于期权买方来说,买权多头与期货空头的组合、卖权多头与期货多头的组合;对于期权卖方来说,买权空头与期货多头的组合、卖权空头于期货空头的组合。

套期谋利的公式是:看涨期权价值=风险资产价值-无风险资产价值+看跌期权价值。财务含义是负债投资与一个卖权多头、一个买权空头的组合,具有价值增值的功能,是一份看涨期权的复制品。

例:假设“龙山”的股价是20元,一张“龙山”的认购权证可以认购1张“龙山”的股票,认购价格为25元,而认购权证的市价(即期权费用)为5元。故拥有1张“龙山”的认购权证,等于是用5元的代价来投资25元(认购价格)的股票,今若“龙山”的股价上涨到38元,则其报酬额为38-25-5=8(元)(未考虑交易成本),即使去掉交易成本,也应该是赚钱的。

(3)价值定位功能。

价值定位功能是通过供求双方对标的物未来价格的预计来确定期权的执行价格,这个价格是双方达成的市场均衡价格,给现货市场的标的物价值定位提供了方向。另外,权利金的确定为资产所附属权利的价值提供了衡量方式,也为如何把不确定性转换为经济价值提供了可行性。

价值定位的公式是:风险资产价值=无风险资产价值+看涨期权价值-看跌期权价值。财务含义是风险资产价值由既定的无风险资产价值和风险行动的价值所构成,持有一个无风险资产与一个在买权多头和卖权空头上风险行动的组合,具有价值定位的功能,是一份风险资产的复制品。

例:4月,深万科发行总额为15亿、5年期、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1.5%、每年付息一次的可转换债券,债券契约规定债券持有人可以按转换价格12.10元降可转换债券转换位公司的普通股票并可上市流通。发行时万科的股价是11.57元,股价的历史波动率为21.89%,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为2.15%(以9905国债5月29日价格计算),与该可转换债券信用等级相同但不附转换条款的同类债券的市场收益率假定为5.5%(取同期的五年期银行贷款年利率)。

(1)万科可转换债券期权价值C的确定。

由已知得:t=0,n=5,P=100,r=1.5%,X=12.10,S0=11.57,σ=21.89%,rf=log(1+2.15)=2.13%,

d1=log(stX)+rf(n-t)+σ2(n-t)2σn-t=log(s0X)+rfn+σ2n2σn=0.3708

d2=d1-σn-t=d1-σn=-0.1187

万科转债每份期权的价值为:

c(t)=StN(d1)-Xe-rf(n-t)N(d2)=S0N(d1)-Xe-rfnN(d2)=2.534

由于转换比率R=P/X=8.26,所以每张可转换债券转换权在发行时点0的价值为:

C(0)=R×c(0)=8.26×2.534=20.94

(2)万科转债市场价值M的确定。

由假设条件可知r0=5.5%,万科转债在时点0的直接债券价值为:

B(0)=∑3i=1Ii+pi(1+r0)i=82.92

其中,pi,Ii分别为时点i时债券本金和利息的支付额。

万科转债在时点0的价值为:

M(0)=B(0)+C(0)=82.92+20.94=103.862.2期权的管理功能

(1)期权的激励功能。

现代公司典型特征就是公司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代理,经营者如何才能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在公司的管理中产生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股票期权制度中,经理人可以在规定时期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购买本公司股票,这个购买过程称为行权。在行权以前,股票期权的持有人没有现金收益行权以后,其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经理人员可以自行决定在何时出售所得股票。股票期权的收益主要取决于价格因素,股票未来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经理人的收益。可见企业引入股票期权制度以后,经理人员能够享受本公司股票增值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并承担相应的风险。这样经理人的个人收益与其经营业绩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建立起一种正相关关系,从而鼓励经理人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财务指标上。由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股东和经理人员的共同目标。

(2)期权的投资决策功能。

期权理论完善了传统投资决策的中的净现值决策方法和内含报酬率决策方法。在期权法下,管理者决策的价值将被考虑、得到评估,这正体现了期权理论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相结合的现实意义,能给投资者未来继续投资提供可选择性。因此引入期权后,投资项目的价值=传统的NPV+期权价值。传统净现值法孤立考虑每个阶段的投资,有可能使公司丧失许多宝贵的投资与成长机会。而现实中许多项目的建设需要多期投资才能完成,这类投资决策都可以看作对复合期权的选择,每阶段完成后,企业就具有了是否完成下阶段的期权。投资决策转化为如何最有效执行期权的问题,把整个项目各阶段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将使决策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邵函,苏海燕.期权理论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理财版),,(12).

[2]赵宁.中国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及思考[J].社科纵横,2006,(4).

10.现代化理论学派及其利弊分析 篇十

现代化理论学派及其利弊分析

现代化理论以研究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对象,总结了工业社会以来文明演进的过程与经验,提出带有普遍性的原则与反映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的思想理论成果.按照理论特点,现代化理论可大致分为结构学派、过程学派、行为学派、实证学派、综合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六大学派,而有些学者的思想实际是跨学派的,如帕森斯、布莱克和亨廷顿等.西方现代化理论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有所启示,但其理论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应当批判.

作 者:周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100080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3(2)分类号:B151关键词:现代化 发展 现代化理论学派

上一篇:爱国主义歌颂祖国话题演讲稿下一篇:作文:国庆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