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音为话题作文

2024-08-17

以声音为话题作文(共11篇)

1.以声音为话题作文 篇一

高考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议论纷纷的话题,大多数人指责它的不好,众多学子之间怨声载道,而我却有不一样的声音——高考与人生之间有着诸多联系

高考的条条框框笼罩了万千学子,在他人设计的游戏中,你必然会有所束缚,我们的手脚不能伸展自如,思想不能天马行空,只得被这些规则压抑着。我们喜欢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放,欣赏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时时都那么自由,许多地方都会抑制你的行动,压抑你的心情。古之圣人又何尝不是许多地方被束缚着,在发出爽朗豪迈的笑声之后,还不是留下不满、忧郁的神情来面对社会。既然如此,为何不以自己的方式,去迎合这些规则,以快乐的心态,去享受这些过程?借古人的中庸之道,以独特的舞步,踏出自己的旋律,而又不违反规则,尽显个人才华,绽放自己的光彩,这或许正是高考所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

高考也要求我们市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师问我们对该诗句的理解,我答:“需跳进去和站出来看待问题。”而他人一句“入境与出境”,直接让我感到了思想的肤浅与自身的渺小。有时候做一道题,以通常的思维解之,会觉得深奥难懂,且过程麻烦至极,这时应该“出境”,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通过严密的推理,曲径通幽,直击要害,将其一举拿下,看着那精妙的解题过程,你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释然,信心也会成倍增长。因此,想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无疑得转换视角,而如何转换到风景最美之处,或许这也是高考所教你的,然后将这过程中所领悟到的普遍规律应用到人生之中,你也会获得人生旅途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高考更要求我们的是一种收放自如的运筹帷幄,何一股无往不胜的王者之风。题海万千,有难有易,有时你会被简单却易错之题深陷其中,有时你会与深奥难懂的题目纠缠半天,收放自如,就是要以横扫千军之势战胜容易的题目,以步步为营、化整为零之法将难题各个点逐一击破,并最终以风卷残云的气魄克敌制胜。王者之风,是要我们一直以霸王的气概去看待每一道题,容易的题目,绝对不错,因为它们已被你完全征服,对深奥的题目,要怀有一颗崇敬之心,但毫不畏惧,展毕生之所学一心向前,只有胜利。人生岂不如此?收放自如,玩转出人生的惬意与精彩,怀王者之风,战胜所有艰难险阻,铸就人生的辉煌。

高考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学生生涯的重要一步,但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何止高考。高考是戴着镣铐跳舞,人生又何尝有过绝对自由。一次逃避,难道还能次次逃避?无谓的怨恨、恐惧,只会输了高考,失了人生。所以只有奋力向前,才能将高考踩在脚下,插上翅膀,带梦飞翔,让人生灿烂夺目。

2.以声音为话题作文 篇二

《好声音》到底好在哪里, 这是一个值得学界和业界深入剖析的话题。收视率一直是电视媒体衡量节目优劣的定量标准, 作为电视节目的流通货币有其客观之处,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收视率数据掺水造假案例的曝光, 收视率也并非完全可信可靠, 况且它也无法整体呈现节目的优劣, 收视率标准已经受到各界的质疑和批判, 要全面衡量节目的优劣, 理应跳出唯收视率论。笔者以为, 可以从节目的经营管理角度出发, 从爆发力、影响力、持续力和生产力四个方面对节目进行分析, 借此判断节目的优劣。这“四力”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不管是季播真人秀、纪录片或者是电视剧, 好的节目都应该具备这“四力”, 下文将以《好声音》节目为例进行分析。

一、爆发力

爆发力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节目具有爆发力的前提是要有好的内容, 只有好的节目内容才谈得上爆发力。好的内容首先要能打动观众, 电视节目制作者经常要换位思考, 假如自己是一名观众, 假如你身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同窗好友等看了节目, 会有何反应, 会被打动吗, 会拍案叫绝吗, 会被节目拴住吗?这是作品的第一眼效应或者叫首播效应, 好的节目往往首播效应好, 这种主观上的情感反应往往在收视率上也会得到呈现。一般而言, 好的节目前三期节目必须打响, 之后收视率一路攀高, 《好声音》节目开播后的收视便符合这个规律, 其前三期节目全国的收视率分别是1.5%、2.77%、3.09%, 节节高, 排名基本上都居于第一位, 到第四期站上3.34%高点后, 就再没有下过3%。9月30日, 《好声音》巅峰之夜以5.234%创造最新收视率记录, 而且将浙江卫视全天的收视率拉高到1.299%, 创造了该卫视单天收视全新纪录。 (1) 2010年开始在东方卫视走红的《中国达人秀》 (下文简称《达人秀》) 也符合这一规律, 首季《达人秀》前三期收视一路走高, 2010年7月25日晚播出的第一季第一期以1.37%的收视率在全国卫视排名第二, 8月1日播出的第一季第二期, 以2.1%仍然在全国排名第二, 第三期节目断臂男孩刘伟震撼登场, 以全国收视率2.11%的成绩仍旧排名第二。《达人秀》前三期的收视率小幅上升, 稳居全国第二, 这为后面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2) 因此, 节目很快就家喻户晓, 脱颖而出。反面的案例也有, 央视财经频道在2012年国庆长假推出的《小崔说立波秀》劣评如潮, 被不少媒体批其雷声大雨点小, 观众甚感失望。崔永元和周立波是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和演艺明星, 尽管是黄金搭档, 却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 节目推出后没有形成爆发力。

电视人已经深刻地感受到, 随着媒体平台越来越多样化, 节目类型越来越丰富, 要吸引观众的眼球越来越难, 因此, 没有爆发力的节目, 基本上就没有光明的未来。如今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无论什么节目, 头炮必须打响, 头炮如果是哑炮, 后面再要崛起则难度大大增加, 这就好比人的第一印象, 一旦定位了, 要改变其看法, 可能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二、影响力

好节目的爆发力一旦得以持续释放, 不但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收视率可观, 而且还能形成巨大的影响力、获得好的口碑, 甚至成为当下的热议话题和文化现象, 这是节目成功的另一重境界。

《好声音》播出后, 节目影响力与日俱增, 传统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 网络人气爆棚, 视频网站点击率和微博关注度急剧上升, 仅以其在新媒体上的反应即可以窥见其形成的巨大影响力。截至2012年9月30日, 《好声音》的网络视频点击总量达到13亿, 仅腾讯视频的点击量就达到了3.7亿次, 在搜狐视频的点击率为3.4亿, 爱奇艺是2.5亿。 (3) 此外, 微博的关注人群和话题数量也非同一般。《好声音》成功号召了一批明星成为节目的关注者和粉丝, 姚晨、冯小刚、马伊琍、海清、宁财神……许多明星在微博讨论, 由于这批明星本身又拥有大批的粉丝, 粉丝看过微博后再不断转发和评论, 这种病毒传播式的营销手段, 自觉和不自觉地在为节目造势。《好声音》在第一期播出后, 节目人气就呈现出飙升的态势, 据统计, 决赛当晚《好声音》的微博话题量达到5200万条。明星和公众人物关注、微博话题源源不断引发网络人气爆升, 代表着节目影响力的崛起。《好声音》如此浩大的声势, 大概也只有当年湖南卫视的超女可以与之媲美, 2004年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开始在国内窜红, 2005年以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为代表选手的第二届超女播出影响力骤升, 决赛之夜收看节目的观众一度直逼3亿大关。可以想象, 中国13亿人口, 平均每四五个人就有一人看这档节目, 几乎是万人空巷, 这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节目怎么可能会不成功呢?据统计, 湖南卫视2006年的“超女”仅短信一项的收入就达到5000万之多, 相当于当年一个二流频道半年的收入。

通常来说, 节目缺乏影响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节目确实不够好;二是没有想方设法告诉别人, 节目足够好。随着新媒体的加入, 媒体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 加之观众口味各异, 有的节目的优劣并没有如此明显, 或者说难分伯仲, 这就需要借助媒体造势树立口碑, 谁善于造势谁就能占据先机。宣传固然很重要, 通过人为造声势能够扩大节目影响力, 而节目内容本身健康可看是根本, 若确无可看之处, 观众从心底里不买账, 即便投入巨大的成本做宣传也未必能会有什么效果。

三、持续力

一档好节目在创下收视率和影响力新高之后, 要保持这个高度或者继续攀升新的高度, 是一件难之又难的事。从观众角度来说, 由于观众会有审美疲劳、心理疲劳, 如果情节老套、故伎重来, 他们逐渐会麻木、弃节目而去;从节目类型角度来说, 无论是季播节目还是周播节目, 节目都有生命周期, 相同的节目类型不断循环往复, 内容制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在原有的框架内不断创新, 最终必定缺乏新意。

首季, 《好声音》从国外引进版权在浙江卫视播出以来, 一路走红, 持续向好, 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是接下来各季能否延续既有的辉煌, 则需要拭目以待。从国外《好声音》节目收视情况来看, 不甚理想, 《美国好声音》今年已经遭遇了收视率滑铁卢, 节目收视率出现下滑。2012年9月, 第三季《美国好声音》播出遇冷。据相关统计, 第三季《美国好声音》第二期的收视率人次为1130万, 相比第一期再次下滑70万, 创下历史同期最低。《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刚迈出第一步, 接下来如何保持观众的新鲜感和节目的高收视率将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如果单单借助嘉宾的出格言行来炒作, 或者以低俗的内容来吸引观众, 这样的节目必定是昙花一现, 难以获得持续性发展, 只有长期稳定地发展, 才有利于树立节目的口碑和塑造频道的品牌形象。《快乐大本营》在荧屏上坚持了十年, 带动了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 《非诚勿扰》也坚持了近三年, 至今仍是所在频道收视率的领头羊, 东方卫视《达人秀》已经播出的三季呈现了高开高走的态势, 成功塑造了节目的品牌。

四、生产力

好节目最后要落实到生产力上。第一季《好声音》的冠名费、插播广告等让制作方和浙江卫视赚得盘满钵满, 接下来还要借助节目影响力不断推出衍生业务收入等, 这档节目不但刷新了15秒的广告记录, 而且也对音乐产业链进行重整, 从其他渠道挖掘新的收入。2011年6月22日, 东方卫视《达人秀》年度盛典广告招标会投标, 一举打破全国省级卫视15秒广告单价的纪录, 达到33万元, 创下全国省级卫视15秒广告单价新高, 该季《达人秀》的冠名费和联合赞助的广告收入超过2亿元。 (4) 而时隔一年这些数据就被刷新了。《好声音》插播的15秒广告由最初的20万元一路狂飙到50多万, 9月30日决赛夜15秒广告拍下116万元的价格, 创下中国广告单条价格之最, 刷新了卫视15秒广告新纪录, 决赛夜插播的14轮广告收入超过1亿, 加上加多宝6000万的冠名费, 《好声音》在节目经营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5)

总之, 好节目是“四力”的完美结合。一个好的节目模式, 需要有久经考验的内容创作队伍和精干的包装推广团队以及善战的广告经营团队, 三者有机结合打出组合拳, 才能实现节目最大能量的爆发。内容不行, 即便做再多的宣传也引不起观众的兴趣;再好的内容欠缺及时的宣传推广,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也完全可能会默默无闻;好的内容, 即便辅以强大的宣传推广, 如果经营不善, 最终也可能变成一桩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因此, 内容是基础, 宣传是手段, 效益是目的。现如今, 各家卫视竞争如火如荼, 为了应对竞争, 许多电视台投入巨资购买国外版权, 花样繁多的节目不断涌现, 其中不乏有好的节目模式并且制作精良, 但最终都没有像《好声音》一样形成影响力, 在经营上甚至是血本无归, 究其原因往往源于在激烈的竞争面前, 电视台心态浮躁, 同时缺乏经营能手, 不能把内容制作与节目推广很好地结合起来, 最终导致节目的失败。

注释

1 参见《〈中国好声音〉捧红浙江卫视》, 《重庆晨报》, 2012-10-06

2 《中国达人秀》收视数据来源于SMG内网

3 参见《中国选秀进入大片时代》, http://ent.qq.com/zt2012/voiceofchina/final.htm

4 《中国达人秀》广告数据来源于SMG内网

3.以视点来记录为声音而开机 篇三

我是在国外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回到中国的。

回国之后,面对着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事过境迁的现实与以往的记忆之间隐隐约约出现了裂痕,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载体来表达这种情绪。

在深圳,30岁的我第一次见到了父亲,他带我去了明斯克公园。明斯克原本是一艘俄罗斯的航空母舰,后经韩国转卖到我国后被开发为游乐场所。它的历史和现状给了我非常强烈的感触,为一直以来我心中的迷茫与困惑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

我是17岁离开的中国,而明斯克也在俄罗斯服役了17年;我是一个中国人在法国飘着,而明斯克则是一艘俄罗斯船在中国港口飘着,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命运。再者,一个如此庞大的战争机器居然转变成了一个挣钱的机器,这不仅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就我个人而言也可以作为一个恰当的隐喻,展示出我对中国现状的困惑和思考。于是我将个人的经历与思考和明斯克的历史与现状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这部片子,它是我对自身感受的一种深度挖掘和表达。

独特的视点成就一部纪录片

在中国的深圳,明斯克由一艘用于军事用途的航空母舰变成了一个用于赚钱生财的游乐园。这个罕见的题材本身就极富有吸引力,但它仅仅为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观点的平台。一部好的纪录片最终仍取决于创作者对于题材处理的视点和角度。人们对于DV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对原生态影像的捕捉,注重事件,而不注重视点。

同样一个题材的纪录片往往会有很多种拍法,不同的导演也会创作出不同的作品。作为一名导演,你必须有自己的视点,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要在作品中融入你自己的世界观。DV作为一种极为个人化的影像方式,更要求创作者敢于选择自己的视点,敢于阐释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囿于原生态影像的采集。视点越独特、观点越鲜明,就越能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明斯克》就是一部个人色彩很浓的作品,它所表达的就是我自身对中国现状的一种印象,我个人和中国的一种关系。我的这部片子就是想给观众提供一个空间,一个我个人故事的空间,一个能够想象的空间,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

作为一名长期旅居国外的华人,我力求自己的视点能够不同于单纯的国内和国外导演,进而可以展现出一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在题材处理和影像创作上,我也极力拓宽表达的空间。

在整个片子中,隐含了我一个三步曲式的章节构思,即:舰、秀、人。“舰”主要是介绍明斯克的经历及其与我个人的关系,“秀”则包括抗日展览、舞蹈表演、怀旧歌曲等明斯克具体情况的展示,“人”就是表现明斯克上工作人员的生活和追求。虽然在片子中没有明确划分,但在整体结构上仍依稀可辨,我希望通过三个不同角度的展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片中,我有一段较长的舞蹈表演画面,我认为这段它本身就需要长度。因为我不希望纪录片观众产生和明斯克游客共同的感受,只是将它们当作单纯的歌舞表演。拥有了时间的长度,观看就会变得审慎,观众就可以产生思考,相应的阐释也会发生变化。

片中始终贯穿着第一人称的画外音,这是我个人的感触和想法,但并不是要观众去接受,而是引导观众采取审慎的态度来思考。我认为画外音和画面一样,可以作为一个手段来拓展观众思考的空间。

倡导为声音而开机的创作理念

在传统的电影创作上,胶片只是用来收录画面,声音则是单独采集获得的,这种记录方式本身就为声音的后期创作留下了巨大的余地。但纪录片往往是缺乏这种优势和理念的,尤其是DV这种记录方式。由于声画是同时被采集在一条磁带上的,那么在拍摄过程中就可能以画面为主,而忽略声音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拍摄时,可能会为一个画面而开机,但未必会为一个声音而开机。

当然在现场拍摄的过程中,注重声音采集的效果难免会对画面的构图造成影响,但这不能成为忽视它的理由。我们不能觉得画面构图达到要求就过关了,还要同时考虑到声音的创作。

《明斯克》的声音采集是通过摄像机的附带话筒来同时完成的,但在拍摄时为了同时取得最好的声画效果我是下了很大的工夫的。而且,不仅仅画面的创作需要有剪辑的理念,声音亦是如此。因此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声音的重视也需要提高,我是专门请人在法国做了《明斯克》声音的剪辑和混录。

总之,我坚持作为记录片导演不仅要为眼前的画面而开机,也要为听到的有趣声音而开机。

个人简历

成晓星

70年代中期出生、旅法华人导演

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992年赴法国留学

1995年获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电影学硕士MAITRISE学位

1996年起以副导演身份参与多部法国与中法合作影片包括张元的《东宫西宫》

1997年获法国第九大学文化企业管理准博士DESS学位

2000年至2002年进入法国国家当代艺术创作中心,独立编导短片《收信人》和《等待罗密欧》

2003年担任法国影片《活着的世界》Le Monde Vivant 的副导演与剪辑师,本片参加当年戛那电影节导演双周

曾多次在法国影视作品中出演角色:主演法国导演Alain Mazars的影片《一半的天空》《La moitie du ciel》,法国电视二台FRANCE2连续剧《P.J》等作品。

主要作品

2001年编导《收信人》获葡萄牙Troia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协会奖FIPRESCI,法国电视三台FR3收购播出。

2002年《等待罗密欧》,21分钟,由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收藏

2003年《22号公路》故事短片。在法国电视四台Canal Plus播出

2004年纪录片《家庭录像阿根廷》DV, 2004年参赛巴黎《现实》电影节Cinema du Reel, 德国Oberhausen 电影节。

《一月的桔子》(剧本),获得法国国家电影中心2003年剧本新人奖Les Trophees de scenario du CNC.

2005年执导《教学/制作》,十集电视纪录片,将于今年十一月在法国蓬皮都文化中心进行两个月的展映。

2006年执导《明斯克》参赛巴黎《现实》电影节Cinema du Reel, 法国电视台ARTE收购播出。

与导演成哓星共话《明斯克》

8月24日(星期四)晚7点20分,旅法导演成哓星携其纪录片《明斯克》在北京之巅户外俱乐部与众多纪录片爱好者进行交流。这是由《大众DV》杂志社、北京零频道广告有限公司、《东方全纪录》栏目组(上海东方卫视)联合主办的纪录片沙龙系列活动之一。

“明斯克”是一艘退役航空母舰的名字,1998年被深圳明斯克公司收购并开辟成“军事题材”的旅游项目。导演成哓星从一个归乡游子的视角审视着这艘将“记忆和辉煌”转化为商机的庞然大物。在导演眼中,“明斯克”成为如今中国所呈现巨变的隐喻。片中处处渗透着导演对这一巨变所进行的具有时代性的思考和难以摆脱的迷惘。

4.以声音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篇一:以声音为话题的作文】

夕阳冲破浓密的乌云,挤进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城市像是在黑暗之中突然接受了隆重的洗礼之后而精神百倍。兰坐在窗台上,贴着窗户看着天边变幻莫测的火烧云想:夕阳也这么有魅力,让世界都烧起来,跟随她舞蹈。

兰是一个安静的女孩,静得奇怪:你如果让她上课回答问题不可能,她只是低头不语,你也许会想,她学习有问题,但每一次试卷上的100分又怎样解释呢?也因此,老师觉得她自大,同学觉得她好像是一只随时会扎到人的仙人掌,碰不得。

但这不是兰的错,兰始终坚信,世界上有那种能做出来但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人,因为她就是如此。

兰现在坐在六楼的楼梯间的窗台上,背靠着墙,接受猖狂夕阳的沐浴。此时的兰正戴着耳机听MP3,她喜欢声音,任何的,特别是音乐。她认为声音是最美的,因为它存在了,而且是有节奏的。人们也许不会注意到溪水喘气的声音,也许不会注意到狂风哭泣的声音,也许不会注意到松鼠说话的声音,但是兰爱听,听每一次溪流拐弯的声音,听每一次狂风发作的声音,听每一只松鼠对她的倾诉。

如果说自然之音是美妙的,那么歌曲中那明显的节奏,就是神圣的。那是每一位作曲家精心想出来的,兰总是这样想。但兰最喜欢的歌手,是周杰伦。她也会像其他歌迷一样爱他的歌,她也会像其他歌迷一样佩服他的才华,她也会像其他歌迷一样看他唱歌时心里激动万分。

但兰并不会像其他歌迷那样尖叫,她会安静地听;她并不像其他歌迷那样见到周杰伦激动地哭,她会安静地望着;她并不像其他歌迷那样天天念叨着周杰伦,她会在睡梦中轻轻吟出他的名字。

当最后一抹夕阳也消失在地平线下端后,兰才意识到该回家了,而且,好饿,想到这儿,她不禁微微一笑,跳下窗台,她才发现这里已经多了一个人,是同桌哀。“你……怎么……在……在这儿?”兰瞪大了那双并不大的小眼睛。“呵呵,没什么,就是无意中走到这儿,这儿真的很美,你眼光不错嘛!”哀笑着说,“好啦,我要走了,拜拜!”“等一下。”兰喊了一声。

“什么事?”

“你好,我叫兰,很高兴认识你。”兰伸出了手。

“嗯,我叫哀,也很高兴认识你。”哀笑着,“顺便说一句,你吃惊的样子很可爱,对,就是这样。”哀指着兰惊奇的脸。

当哀的笑声消失在楼梯之中后,兰就很奇怪:这么乐观的女孩,为什么叫“哀”?自己为什么以前没发觉呢?

“你转身向背,侧脸还是很美。”蓦地,兰想起这句歌词。

“好,同学们,放学了。”“喂,兰,你想什么哪,回家啦!”

“嗯?什么?!”兰突然回过神来,“哀,你知道吗?我想起咱俩第一次在六楼的情景。”“真的!”

哀是一个从来不会悲哀的女孩,天晓得她父母是怎么想的,自从那次“六楼事件”,兰才知道,哀也喜欢周杰伦,但哀不会像兰那样老老实实的,安安静静的,而且她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哀总是自己犯痴,说周杰伦如何如何……但你让她去尖叫,不干,你让她为见周杰伦而忙前忙后,投兴趣。有时兰也觉得哀很奇怪。兰一直想问:“你父母为何叫你‘哀’呢?”

两个人总是用歌声交流,当兰难过悲伤时,哀会静静地唱《星晴》,兰看那时的哀总觉得在看天上最明亮的星星;当哀为作业发愁时,兰则唱起《晴天》;如果两人情绪都不稳定,她们则一起唱《安静》《轨迹》《回到过去》……

就这样,两人并肩走过三年。初中毕业了,兰和哀也要说再见了。她们互相给了对方一盘磁带,兰听到的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溪水、风、松鼠、树木等的自然之声,她哭了,是高兴能有这样一个知音,足矣。

哀听到的是一阵阵的“哈哈”声,是兰的笑声,那干净纯真的笑声,“真难得啊!”哀感慨道。

兰与哀都在不同的学校换上了随身听,为的是能听到对方留给自己的声音。

【篇二:关于声音的作文400字】

走过金沙滩,来到大海边,听海哭的声音,记忆氤氲缠绵不散!

拾起一片记忆的枯叶,放在我的心中,一切思绪如潮水般涌来。而现在我就站在这一片海的面前,烟波萦绕,一片迷茫。

看着那株含羞草,茁壮成长。那嫩绿的芽和那羞涩的叶片,如一位腼腆艳丽的姑娘,寂寞心扉悄然打开。

她真的走了,彻底的走了。留下一株孤寂的含羞草。

金色的沙滩面前是一片无边无垠的大海,是一片记忆中琐碎的枯叶。海风肆无忌惮的吹来,吹散我那乌黑的头发。一个身影渐渐的消失在眼帘中,留下了我一个人,说好要伴我一起听海,却换来了一脸泪水。到现在我才知道海是会哭泣的。

听——海哭的声音!我静静的站在海边,望着一只只船离开码头,然后静静的远去,最后消失在海的另一端,曾经的一片喧嚣嘎然而止,只剩下一片阴霾永不消散。而大海此时正等待着,等待着曾经那一片喧嚣重来,好淹没自己那一片哭泣声。

听——海哭的声音!我拾起一片绚丽多彩的贝克,放到耳边。听到了大海细细的呢喃,我懂了,我懂了,大海!

【篇三:生活中的声音作文300字】

我喜欢听小雨滴答的声音,因为小雨滴答的声音就像小闹钟一样把我叫醒了,好像叫我去上学。

我喜欢听硬硬的糖果声音,因为,听着这声音好像心里很甜蜜。

我喜欢听小动物的声音,因为,我非常爱护小动物,也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它们都很可爱呀!

我不喜欢汽车按喇叭的声音,因为在星期天的时候,我正在睡觉它嘀嘀嘀的声音使我感觉很烦。

我不喜欢听那些狮子、恐龙等凶猛的动物的声音,因为听了那些声音,好像我在一个可怕的世界里成长。而且那些声音听了使人害怕。

我还不喜欢听的声音是修窗户的声音,因为,在我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那些修窗户的人搞得乒乒乓乓的声音把我和我们的邻居都从美妙的梦中吵醒了。

我觉得这个城市里面我们不喜欢的声音有很多,但是我希望这个城市能变成一个美妙、动听的世界!

【篇四:历史的声音】

滚滚长江东逝水,其间多少英魂,多少国色,几多血汗,几多叹息,历史湮没于此。浪滔滔,人渺渺,纵然是千古风流浪里摇。

战争的声音是血腥的,却雄壮浑厚。始皇帝的兵马俑,千军万马,栩栩如生,置身其中,仿佛能听到大秦帝国的铁骑踩着相同的节奏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夹杂着浑重的鼓声和冲锋号角,向我逼来,令人窒息。硝烟弥漫后是尸身遍野,血流成河,断壁残垣,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惨烈萧瑟。

文学的声音是沉默的,却震撼人心。听不到孔孟的谆谆教导,但学成了儒家经典;听不到太史公的历史评论,但了解了秦皇汉武的文韬武略;听不到李青莲的仰天长啸,但已神游了天姥和庐山;听不到易安居士的哀怨情愁,但《漱玉词>已记在心头;听不到曹雪芹的愤慨指责,但《石头记》已光照文坛;听不到鲁迅先生的呐喊,但《鲁迅全集》已翻了再翻……时间湮没了多少文人骚客的身影,涛声依旧,难复往日深情,但点点笔墨仍在教化人心。

美女的声音的动听的,却寂寞坚韧。褒姒终于开口笑了,却成了烽火台上最后一抹亮色;昭君决定离开了,忧怨的琵琶声中包含了多少宁胡阏氏的乡思;武周建立了,女皇的一字一句全是辛酸后的智慧结晶;《霓裳舞曲》响彻琼宇,玉环却全然不知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宋庆龄的鼓励和支持,使国父孙文坚持革命一生……她们是绝美的,是无奈的,是勇敢的,社会不希望她们站在前面,但她们却成了历史交响曲中最清丽的音符。

科举的声音辉煌过后成了一种负荷。仕途的声音模糊而嘈杂,隐士的声音清澈却无奈,爱情的声音甜美转为悲哀。于是乎,蒲松龄写鬼写妖,刺贪刺虐去了;嵇康与山涛绝交了,打铁声铿锵而起,《广陵散》此次绝响;陶渊明归隐田园,梦游桃花源去了;陆游和唐婉各作《钗头凤》互诉情衷,可最终还是错,错,错。

不尽长江无情流水,冲出了污浊的`泥沙,倒映出历史清晰的面容,掩盖了世俗的喧嚣,回响着历史厚重的声音。

历史的声音沉重庄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国色天香将其郑重托起,而又轻轻放下。

倾听历史,感悟生命。

【篇五:最美妙的声音作文】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因为它美。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因为它美。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亮的,因为它美。殊不知,声音也可以如此的美。在我心中妈妈的声音是最美的。

“孩子,通校证拿了吗?书都装好了吗?路上小心点?车多等等再过马路,晚上早点回来,妈给你做好吃的”“哦,知道了,都说几遍了。”我嘟着嘴,嫌妈妈墨迹其实,我的心里很暖,我喜欢妈妈的叮嘱,即使不计其数,我也很乐意,因为我知道那是母爱的体现。我喜欢这美妙的声音在我耳边盘旋。

每次我出去之前,这些话都是我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现在也可以算上是倒背如流了。上小学时,妈妈说我太小,送我上学,即使是这样,他也不会忘记和我说一些类似的话,唉,想一想,妈妈的记性还真是超乎人的想象。终于,四五年级时,我可以自己上学,自己回家。即使自己走了两年,妈妈还是会不放心的叮嘱我,虽然有时感觉真是耳朵长茧子,但我还是乐意的去接受,即使有时我也会冲他牢骚几句(那是因为我想让她明白我长大了)我的心里一样是暖暖的。

初一初二时,我是住校,这美妙的叮嘱仍旧没有中断。这种温暖的感觉仍旧没有停止。我半个月回一次家,虽说没有天天见面,但是现代的科技还是让妈妈有了发言的机会,我很幸运的在每次回到寝室时都接到妈妈的电话,“宝贝,寝室冷吗?晚上一定要盖好被,跑操时不要忘记把帽子手套戴上……”看这种美妙的声音依旧在我的耳边盘旋。

5.以声音为话题的作文 篇五

干涸的大地,宛若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庞,千沟万壑,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

风终止了我的旅行,将我带到这可怕的终点站。无助的我落在一个小小的夹缝中,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一滴水。

北风裹挟着暴怒的沙尘而来,很快将我掩埋,我被遗忘在这荒原中。干渴让我昏昏睡去,在沉睡中我祈祷着雨水的来临。

不知过了多久,一丝甘露流进嘴中——旱季终于过去了。我睁开迷蒙的眼,大大小小的雨滴从天空中坠落下来,我感到一股力量在挣扎。“咔嚓”,那枯黄的外套裂开了,我换上了一袭绿色的新衣。

雨又开始下。这荒原的脾气很坏,旱季眼成了雨季。越来越多的雨水灌进来,土壤中积满了水。我牢牢地抠住泥土,抵抗着泥浆的冲击,以免陷入无边的黑暗。

风呼啸着,在我四周盘旋。波浪一阵又一阵扑过来,拍打在我身上,让我头昏脑胀。几次我想放手,但我拼命地抓着,不让泥沙将我带走。终于,快要坚持不住了,我两眼一黑,便没了知觉。

是谁又叫醒了我?一只燕子站在我身旁,欣奇的看着——我立在水中,通身绿色,还有几片又长又韧的叶子。风吹来,无情的让我摇晃。我闭上眼,等待着被折断的命运。

可是,风停了,我居然还在站立。许久,当湖面如镜子般平静,我摇摇头,看见一些白色的绒花在水面轻轻飞舞。水中竟然倒映着一株开满绒花的芦苇!

6.以声音为话题的作文 篇六

夏日荷塘声

“呱!呱呱……”听,青蛙们又唱起了荷塘奏鸣曲,幕后“打杂”的“工作人员”自然也不能少了。“滴答滴答……”水滴宝宝们尽情地为演奏者们唱和,鱼仙子们呢,就用她们独特的节拍,为这场奏鸣曲加以节奏——“啪!啪!”猜出来了吗这是她们用尾巴拍击水面的声音。一朵朵溅起的小水花,更为这漂亮的背景添了一份动态美。蛐蛐受到邀请,也来参加了这场音乐会,“唧唧吱,唧唧吱……”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好不热闹的一场音乐会!

中国好声音

夏日炎炎中,除了吃冰棍,最享受的就是沉浸在凉爽的空间中,打开电视,看“中国好声音”。在那里,集聚了许多音乐界的高手:吴莫愁、姚贝娜、吉克隽逸、多亮、丁丁……他们的歌声都令我着迷。这些声音,有些高亢、有些温柔、有些摇滚……它们的到来,给无聊的夏日,增添了一份别有的乐趣。

大自然奏鸣曲

听到人们都夸赞“好声音乐团”的歌声美,乌云弟弟可不服气了!他马上召集了他的好朋友们——闪电姐姐、雷哥哥,还有风妹妹。他们筹划着一场“好声音”的到来——乌云弟弟悄悄爬上天际,唱起了美丽的歌谣——“沙啦啦!沙啦啦……”天空飘起了一场零零星星的小雨。闪电姐姐也到人间晃悠了一圈,雷哥哥紧接着在天空布好阵,“轰隆隆!”随着一声闷雷的响起,乌云弟弟更起劲了,“哗啦啦!哗啦啦!”瓢泼大雨哗然而至。风妹妹在人间左逛右逛,雨点们的方向也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演奏者们看着这架势,都跟着珠儿“滴答”落地的节奏唱起了动听的歌曲……

7.以声音为话题作文 篇七

声音一:老师, 您的眼里没有我

故事回放:

前段时间学校组织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 拟定通知时询问上课老师关于活动实施的年级和确定的主题, 老师首先报上了实施的主题, 再问上课年级, 那位老师犹豫半晌, 才嗫嚅着说:“我也不知道这个主题适合什么年级, 觉得四年级可以, 五年级也可以, 嘿嘿, 其实六年级也是可以的……”

给老师的便利贴:请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规律。从儿童心理学层面探知, 三、四年级的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 所以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主题要相对侧重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培养初步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上。如《水的认识》系列活动中, 三年级的定位是对“水的性质”的了解, 知道水会流动, 水能结冰, 水会突然蒸发等, 这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个实践活动:用一支笔和一张纸为小兔子或其他小动物设计制作一个“取水”的容器, 确保水可以流动也可以堵塞, 而且要使小动物学会使用这一方法。他们肯定是趣味盎然的。

五年级的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适合开展简单的社会服务活动, 通过自然环境的研究,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于是《水的认识》就可以升级为“水与生活”, 让他们在雨天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雨水, 学会测量降雨量, 分析雨水中的物质, 了解酸雨。还可以让他们设计一个“完美的雨天装备”, 可以使人不被淋湿的雨衣帽子和雨靴。孩子就会去关注生活, 跃跃欲试。

而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 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 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 许多练习虽然属于已学过的教材, 但其动作规格标准提高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开展有一定深度的“水系研究”, 实地走访、调查、绘制居住地的水系情况, 了解居住地的水环境, 一定会在太阳下、雨天中活跃在家乡的水系边, 然后交上一份对家乡水系研究的调查报告。

本着对学习生长规律的尊重, 三到六年级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水的认识”过程, 分解到每个年段, 老师介入的着重点又完全不同, 而这些着重点螺旋上升, 相互衔接, 于是孩子就对“水”有了一个综合的完整的概念。

声音二:老师, 您高估我了

故事回放:

一次参加教研活动, 活动地点是一所农村完小, 组织引领的是一位城里的优秀老师, 活动对象是该完小的四年级学生, 活动主题是《非洲原住民的调查和研究》。对于这个主题的选择我们当时都觉得非常奇怪, 因为它离孩子实在太远, 尤其是农村孩子, 在没有多大机会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尤其显得远, 于是请这位指导老师说说选择这个主题的缘由。这位老师说:第一, 农村孩子需要增加与外面世界的接触, 让他们知道世界原来这么丰富;第二, 非洲原住民的生活是很丰富的, 尤其是非洲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且他们的舞蹈尊重原生态, 不要求标准的舞姿。所以, 农村学生在舞蹈时要求不高, 跟着节奏动起来就行;第三, 四年级学生比较活泼, 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参与活动应该会好热情。听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我们按捺住疑虑拭目以待。

上课伊始, 学生确实如老师所讲, 看着资料中原住民与我们的差别那满脸新奇, 看着视频中疯狂大胆的原住民舞蹈充满向往, 但当老师邀请孩子和自己一起表演时, 不要说是跟着节奏动起来, 就是离开座位那一小步都没有可能, 看着殷切的老师羞涩着小脸——哎, 哪敢有这冲动啊!于是, 这位老师也是如意料之中铩羽而归。

给老师的便利贴:请尊重学生间的差异!

学生之间都是有差异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首先应该强调学生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 将需要、动机、兴趣置于核心地位。相对于城镇孩子能熟练地使用搜索引擎, 筛选、整理资料, 农村孩子的信息就显得比较闭塞, 但农村孩子对于家乡传统的认知和实践却是城里孩子不可比拟的。试想, 教师拿着“体验非洲舞蹈”的主题去农村学校开展活动, 孩子们如何理解这种非洲民族最古老、最普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哪怕老师自己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让草裙飞扬起来, 孩子们也只是一个看客而不会融入这个活动。但是如果我们的主题是“与狗交朋友”, 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农村孩子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他们与自己最忠实的朋友之间的故事。

所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 要时刻记住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对象是学生, 主题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有实用性地开展, 最大程度地将选择主题的权利下放给孩子自己。

声音三:老师, 我手才能写我心啊

故事回放:

一位五年级学生在日记《今天我不高兴》中写道:

“跳蚤书市”终于开始活动了, 这是我期盼了很久的活动。我早就计划了我能为跳蚤书市做的工作——我想在这个活动中担任销售员, 因为我家在小百货有摊位, 节假日我经常在那里帮忙, 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销售技巧, 趁这个机会要好好表现一番。

可是, 分配活动时, 老师要我们六人小组分组, 然后将六个内容分派给我们, 我们组是“设计海报”, 哎, 设计可是我最糟糕的本领, 最重要的是我不想设计我要销售啊!于是我举手跟老师说了我的想法, 可是老师说:那刚好, 可以用这个机会好好学习自己的薄弱环节。哎, 这样的结果我真的很不高兴!

给老师的便利贴:给学生最大程度的成功感!

所谓的综合实践, 它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 就是综合性, 它包括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力的综合学习。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价值追求之一。因此, 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活动经验, 实践能力在不断增强, 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指引自主设计与实施主题活动。比如这次的“跳蚤书市”活动, 面对五年级学生, 这时候的老师何不开放点, 从活动项目的设计、报名, 甚至整个运作过程, 让学生全权负责, 而您只需从旁关注, 适当的时候点拨一二, 省时省心, 何乐而不为呢?

结语

8.以声音为话题作文 篇八

简单地说,声音胶囊就是一个发送给未来的预言。用户可以为自己、家人、朋友录制现在想对他们说的话,并且指定一个未来能够打开声音胶囊的时间。未来的某天,他们就能通过胶囊电台、电话、短信、邮件、微博、站内私语等方式,亲耳听到你的声音。

制作一个声音胶囊很简单,只需注冊声音胶囊网站,用户就可以制作自己的胶囊。点击“录制声音”,填写胶囊的名称、开启时间,然后点击“指定好友”。目前用户可以选择电话、短信、邮件三种方式将自己的声音胶囊在指定的时间里发送给指定的好友,其中电话、短信这两种方式需要充值才能使用,不过通过邮件免费发送就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如果选择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那么在用户指定的时间内他的好友就会收到一封来自声音胶囊的邮件,好友只需要根据邮件中的链接进入声音胶囊,输入邮件中附带的提取码提取胶囊,就能收听到胶囊内容。

据悉,声音胶囊的idea来源于爱因斯坦的时间舱创意:人们把一堆现代发明创造的有代表意义的物品装入一个容器中,密封后深埋到地下,等到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后,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再挖掘出来以供研究。

9.以声音为话题作文500字 篇九

天籁,每个人赋予它的定义不尽相同,有人或许认为,老师授课的声音是天籁,又或许有人认为大自然的声音是天籁……那,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天籁呢?天籁,是美好的,是动听的,是优美的……对我来说,大自然的声音是甜美的。鸟儿,在树梢上叽叽的叫着,彷彿是在歌唱,也似乎是在与同伴沟通;小河,湍急的流动着,把鱼儿吞噬在它的肚子里,鱼儿游动的声音是悠扬的;老鹰,在空中找寻猎物,当目标确定时俯瞰下去,那对振翅的翅膀是震撼且激昂的……

这就是优美的声音。音乐,是人心灵上的寄托,心情不好时,聆听音乐,会使心情痛快些。这音乐的动听徘徊在身边,让心灵上的枷锁卸下。音乐,穿透人心,能够听见心底深渊的吶喊,音乐,抚慰了痛苦的灵魂,音乐恢复了我的欢乐、安静、坚定,音乐亦是全人类所共通的语言,这就是天籁!狗,汪汪的叫声,彷彿是想传递某些信息让我能知道、了解……

10.以声音为话题的800字作文 篇十

生活中有许多悦耳动听的声音,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只有那些有心之人才能采集到。听——那声音,多么动听呀。

——题记

情景一

马路边,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正在摸摸索索、犹犹豫豫,该不该过马路,该怎样过马路?这时,一个稚气的声音说道:“老爷爷,我来扶你过马路吧!”一双小手插入了老爷爷的臂弯,一步一挪,小心翼翼。生怕摔了老爷爷。突然,小孩脚一扭,摔倒在上,“哎呦。”他疼得叫了出来。“怎么了,小朋友?”老爷爷眉头紧皱,和蔼地问道。“没事,我的书包掉在地上了。”小孩连忙说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于是小孩一瘸一拐地送老爷爷过了马路。老爷爷抖抖索索地抚摸着小孩的头,嘴里一个劲儿地夸着他……

“老爷爷,我来扶你过马路吧!”小孩稚嫩的声音就是一朵散发着馨香的花儿,他让一个盲人感到了生活的阳光……

情景二

楼道中,一个学生拿着一大堆作业本匆匆忙忙的往楼上跑去。高高的书本挡住了他的视线。他没有看见一位老师正拿着尺子往下走。

“砰”,“哗啦啦”——拐弯处传来了一阵声响。书本掉在了地上,老师手中的尺子也掉在了地上。来往的同学看到这一情景,大家都为这个同学捏了一把汗。

老师赶紧扶起那位同学,“没摔着吧?”那位同学不敢出声,只是点了点头。老师帮同学收拾好了本子。“下次小心一点,知道吗?”说完,老师拿起地上的尺子就走了。

“下次小心点,知道吗?”老师宽容的话语就是一朵散发着芳香的花儿,它让师生之情亲密无间……

情景三

树荫下,一位母亲用手牵着自己的女儿。可女儿却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挣开了母亲的手向前跑去。“叭”,女孩摔倒了。

“呜哇~”母亲立刻跑了过去,掏出餐巾纸轻轻地擦着伤口,一边擦一边安慰小女孩:“乖哦,宝贝。”母亲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秀发。

“乖哦,宝贝。”母亲的安慰之声是一朵温馨的花儿,它让小女孩体会到了亲情的无与伦比……

生活中美好的声音无处不在。生活中的鲜花处处盛开,一朵,两朵,三朵,四朵……

愿生活因此而更美好!

春天的声音

走过冬天,走来春天。走出去,听一听春天的声音,让人倍感振奋。

听,雪落的声音,那是春雪在踏舞,籁籁地落在温热的大地上,不再长眠,只睡了一个上午便已苏醒。春天的声音落在枝头,有鸟儿开始歌唱,尽管声音瑟缩着,却也有婉的空灵。上游的溪水在宽大的河床上溅起白花花的碎屑,抚过光滑的鹅卵石,奏出清新的和弦。小河流水无声地淌过,内心充满了欢快,不再有寒冷的封冻,向大地挥挥手,自由地奔向远方。

春天的声音是小草苏醒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绿色的嫩芽已在枯黄的草丛中闪现,像点点绿色的星星缀满河岸公园;春天的声音是冬笋破土的声音,一个个粗壮的笋尖冲破了层层阻碍开始来到地面,在经历了重重挖掘之后,仍向人类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那种不顾一切迎接春天的力量;春天的声音是绵绵无期的细雨洒在身上的声音,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用心去听,它们在心灵深处荡漾起层层涟漪,我听到内心回荡着喜悦的声音,是呼唤我努力向上;春天的声音是花开的声音,迎春偷偷地含苞,又一下子大胆地显现着它的俏丽,一夜之间,在寒风中已报一年百花又来到;春天的声音,是和风吹拂的声音,暖暖地让人感动,托起孩子手中的风筝,它凌空起舞,拂过树梢,拂过山岗,拂过城市的天空,大地温暖。

最喜欢听春的声音,它在孩子们的口中,清脆的声音、自信的声音传来,告诉我新年里他们充满希望。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悄悄许下一个愿望:新的一年要不断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在洁白的纸上写下心中的声音:要自强、要自立,要做一个能站得正的人!大声地许下承诺:我一定会努力!荡漾在他们脸上的微笑是春天阳光的灿烂,是和春天赛跑的自信。

校园的早晨传来动听的声音,琅琅的书声犹如一支支令人振奋的晨曲,是无数颗心和春天一起跳动。又是一年春来早,桃花笑开了脸,柳枝笑弯了腰,河水笑出了皱纹,同学们笑出了智慧的光芒。

听,书的声音,那是新年的算盘珠,每一本书的翻过,就在新年的算盘上拨上了一颗子。听,嘹亮的国歌声,那是我们心中春天永恒的声音。

听,我们在队旗下唱出最美的春天之歌。

听,我们的誓言跟鸽哨一起,在蓝天上划过不息的嘹亮。

远去的声音

二十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由于他是外国人,只能欣赏音乐,听不懂其中的精华——吆喝。

偶然读到萧乾的吆喝那种幽长、淡然,仿佛从历史中走来又夹杂着浓浓京味儿的吆喝着实令人着迷。书中写道:“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在深夜要是能听到这样暖人心的吆喝,在吃上一碗香喷喷的馄饨,真是享受;“蒸而又炸啊,油儿又白搭,面的包来,西葫芦陷儿啊。”北京人就是实在,告诉你制作的过程,不瞒不骗;京城里的乞丐也来凑热闹:“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个)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我是很喜欢吆喝的,我小时候也听过这样美妙的声音。

我家乡的吆喝没有那么油嘴滑舌,没有那么生动有趣,反而有些枯燥,种类也单一。我以前住过的小区,面积较小,人又多,到处可以看到不用的废纸,废瓶子,它们疯狂的占据着地下室,既碍眼又堵心。那是一天下午,我和伙伴们在外边玩。“吱——吱——”什么奇怪的声音?我和伙伴们好奇的听着。只见有人从楼道里搬出一堆纸箱子和废瓶子,接着又听到“卖——破烂儿——不,卖——破烂儿_——不。”一声一声的吆喝。我静静的听着,那是一种很古老的声音,像枯木般腐朽,他的音调很低很低,低的不真实,尔后又高了起来,像喊劳动号子。我们都跑过去看,只见一个干瘦的老人骑着一个破旧的三轮车缓缓到来。他很黑,皱纹爬满了他的脸,显得无比沧桑。他用他那独特的淳朴和真诚打动了卖家,成功的做成了一笔生意。接着又骑上他的破旧三轮车走了。我也曾经仔细听过卖豆腐的吆喝:“豆——腐,豆——腐”平静里透着沧桑,那个声音极具穿透力,在家里也能听的清清楚楚。那种幽长的声音穿过小道,带走了我的童年。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充斥着“全场促销活动、跳搂价、甩卖价……”毫无感情,毫无艺术。

11.她的声音为我们作画 篇十一

在介绍CD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歌手KerenAnn。一个拥有法国、印度等多国血统的女子,从小学习吉他,后来得到Benjamin的赏识,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Keren Ann的作品以犹太诗歌风格的歌词和精湛的吉他技艺见长。曾发行过两张法文专辑《Ladisparition》和《La Biographie deluka philipse》,被音乐界冠以“咏絮才女”称号。之后的两张录音室专辑《Not going anywhere》和《Nolita》,因为其独立音乐的风格和讨巧的制作,在各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说句实话,《Not going any where》的确是干净清澈,却还不足以成为我的心中至爱,直到《Nolita》的同名曲《Nolita》出现,才让我真正有所惊喜。隐晦的弦乐铺陈,深入灵魂的喘息声,无一不在揭示着她求变的意识,这当然让我有了更多的期待。《Keren Ann》自然是满足这一渴求的,摇铃、击掌、电声这些新元素的运用,明显使唱片更加厚实和耐嚼。

这张专辑于Keren的巡演中诞生,她在以色列的游历中,切身体会到对于无休止的争夺的冷血,人民的无奈和呐喊,亲人爱人之间的思念。这些情感一一被她擷来,织进了她的画里。

《Keren Ann》在企划里说这张唱片就如同用声音来作画,天马行空,的确如此,单曲《Lay your headon》中,就充溢了醇和优雅的流畅线条,来自音乐的灵气,如点彩般缀饰着旋律。当然,这首歌绝不仅止于此,当你听到前奏齐整的贝司声效和击掌,是否嗅到了Beatles的气味?原以为Keren会写出首Brit-pop来,结果却是“改良式”的民谣。后半部依然是她轻车熟路的领域。繁却不杂的合声,绵长婉转的大提琴,完满地勾勒出爱人间的絮语。

很多人认为只需要灵性的歌词和梦呓的声线,什么旋律、编曲都可以撇在一边不谈,这样做确实可以起到净化听觉的作用,但同时也失去了音乐的可能性。在《Keren Ann》里,可以找到许多变数。描绘里海日出、薄雾弥漫的《Caspia》,欢快清爽的《Between flatland and caspian sea》,还有妩媚阴暗的《Its cuht crime》,都更像饱满恣肆的色块,在画纸上各自晕染开来,从粗糙乱颤的电吉他到沉重的鼓点再到断章一般的电音小号,再到迷离深邃的合成电声,无论是浅尝辄止的黑暗气氛抑或是迷幻的电声还是另类民谣,Keren的革新都在一幅幅不同画面里上演,先不论合适与否,都值得鼓励,

记得专辑出来的那段时间,许多“文资青年”一本正经地捧着腮帮子给它扣“帽子”。其实大可不必,《Keren Ann》依然有许多一脉相承的东西,干净柔顺的原声吉他是音乐的一贯主心骨;适当的钢琴铺底,诗歌般的歌词,梦呓般的唱腔,这些就像是巨大的幕布,把歌者的情感一一映衬。譬如《In yourback》里那个一生望着她爱的男子却又倔强得不肯接受他近似怜悯的爱情的女人,那些在黑暗中的孤独呢喃;《Where no endihy end》里在旷野中迷失的灵魂;《Liberty》里金色的海岸以及《The harder ship》里虚弱的愿望。不可否认,由于曲风的原因,情绪的表现力跟Rock根本比不来,却更有一种撼人心魂的力量,某一时刻的共鸣,成就了与歌者的神交,她的声音引导我们在音乐里寻找那些延展的画面。

上一篇:小语九班简报二下一篇:惠水思源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