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2024-08-30

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精选11篇)

1.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篇一

EEPO有效教育激活了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

忻城县实验小学 陆海燕

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以实现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呢?通过对EEPO有效教学的实践, 我认为把有效教育的七要素灵活应用就能激活我们的课堂。

“优化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EEPO有效教育”思想的核心、灵魂,也是众多课程教学改革中最实用、最有效、最易操作的课改模式。它既重视对学生“知识性”的传授,又保护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让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EEPO有效教育的七要素方式是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里的变化特点,把经常性的七个基本要素“听、看、讲、想、做、动、静”单列或加以适当的排列组合,并适时地依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交替使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顺应学生心理、生理需求,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它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教育思想。它既重视对学生“知识性”的传授,又保护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让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回了自我,找回了学习的快乐!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为什么要进行要素组合方式? 原因有三:

1.多年前,西方人完成了要素组合的效果测试,证明要素组合能提高学习效率。

西方人进行要素组合测试的效果如下:①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看,效果只有20%。②传统的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与看,效果只有加30%。③如果学生讲、听、看结合起来用,效果可达50%。④如果讲、听、看、想加动静转换,效果可活70%。⑤如果7种要素都能巧妙运用,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2.人的专注时间有限。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动静转换,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只有7-8分钟,中学生专注时间12-15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限,学生注意力就会开始分散。分散的损耗率,第一时限为15%,第二时限为30%,第三时限为50%。因为课堂上能照顾到的学生一般只达到50%,所以加上不能照顾到的学生的损耗率,超时限的平均损耗率就会达到75%。因此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要强化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记住记牢。要达到一定的次数不能靠重复。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并组合运用五个学习要素。反复强化关键要素,才能提高效率。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强化基本量和理想量分别是:母语12-11次,17-22次;数学7-12次,12-17次;外语17-22次,22-32次;实验教学活动3-5次,5-7次。“要素组合方式”课型,还要求我们通过要素资源、人力资源、教室资源的利用,对关键知识点强化训练,训练要有梯度,多向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迅速打开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因此,要使学生把握知识,形成能力还得遵循教育规律,训练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每个学生都对美术感兴趣,那么上课不再是一件难事,绘画也不再被动,生活也会天天光彩夺目。那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呢?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情感,这个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喜欢了才会去听,去做,才会认真积极的参与课堂。理特点,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鼓励全体学生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实施有效教育以后,美术课被激活了,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而是自主学习。要素组合方式激活了美术课堂:

一、“听、看”环节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在美术课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引导学生从具体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东西出发,这种引导学生在观赏对象中“看”到美术知识的教学活动,理应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授美术“双基”,提高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课件内容的趣味性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它起到激发兴趣,传授知识的作用。要引导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得将资料准备齐,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投影仪、多媒体和文字资料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象、音乐这种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无须太多的语言,学生自主从画面里的形象上进行了“想”(思考、分析),激发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兴趣。

二、“讲、想、做”实现获取知识的作用。

在美术欣赏课中,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关键”。以往我们教师往往在课始出示范作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而通过教师的讲,学生充其量只是对作品作解剖麻雀式的理解而已。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如,在上《剪画瓶子和罐子》这堂美术课时,我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进一步体现瓶罐的形态特点,于是,不尽让学生摸一摸,再感觉它究竟是什么形状,有什么质感,从感受中想象它们的形状,学生们个个都好奇地皱着眉,积极思维,互相讨论猜测,这时再让他们立即剪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瓶罐不同形状,学生们兴致勃勃,剪好的瓶罐竟比原有的更漂亮、更奇特、更新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想、做、动静转换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乐画。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所以我们改以往的老师讲为学生“讲、想、做”,让学生在这系列过程中自主学习。

三、动静转化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要素组合方式”在美术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我们认为要上好一堂课,必须事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培训。其中,最重要的是小组学习方式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严格控制过程,要训练学生互相关注、互相倾听、互相接纳、互相启迪、互相尊重的素质,对学生有约在先,“动”则大胆地动,“静”则安然地静,确保课堂动而不乱,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 式,在我们美术教学中也经常应用到这一方式,如学生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上台展示作品等,从这一系列活动中使师生在轻松愉快形式多样的氛围中充分发展各自的创造力。

小学美术课有其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它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与素养。

2.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篇二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本真”可以理解为: (1) 正道, 准则; (2) 真实情况, 本来面目; (3) 天性, 本性; (4) 质朴。那么语文教学的本真也应该是还语文学科以本来面目, 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入手, 这该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准则吧;语文教学不需要过于华丽的外衣, 而需要务实的知识, 我们中职语文教学更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努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表达能力, 这应该就是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和天职吧, 这也是它质朴的一面吧。

带着这样的认识, 笔者查阅了诸多案例, 并对其进行了层层筛选, 大前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变师对生单方的灌输为师生双向活动, 甚至学生自主经营课堂, 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品质, 让其真正拥有听、说、读、写的能力;第二个条件是配合新教材的使用, 所以笔者选出了一些跟新教材篇目相同或接近的案例, 其中有古诗词教学案例, 有《与家乡文化的一次亲密接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有《祝福》《纪念刘和珍君》《沁园春·长沙》等经典篇目的教学案例, 还有“感悟关爱”作文教学案例。最后, 通过自主学习后集体讨论这十个案例, 又从中挑选出这样四课案例进行深入研讨, 它们分别是《沁园春长沙》《祝福》《雨巷》《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通过研讨, 得出以下结论。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教师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扶持者, 充当配角, 而学生是主角。如董水龙老师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案例就充分反映了这种变化。董老师改变了传统的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或老师提问学生答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去读文本、感受文本、体验文本, 自己提出问题, 再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互相讨论, 实现了思维碰撞。教师角色的变化, 延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从接受知识的容器一跃而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 燃烧出智慧的激情。

二、循序渐进地探索式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捡到筐里都是“菜”, 上课就是把这些“菜”一股脑儿地往学生“嘴里”塞, 课堂设计与人的认知本性完全脱节。我们的教学既要达到让学生学到新知的目的, 又要让学生在不违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 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知。

张志坚老师的《雨巷》教学案例设计和陈灵娟老师的《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都体现了循序渐进地探索式教学模式。前者从阅读入手, 采用“三读法” (初读——精读——研读) , 并充分利用媒体资源, 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参与到诗歌的阅读与欣赏中来;后者从意象入手, 从意象的选择到意象的表达, 再到意象的组合, 层层深入。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由浅入深, 即使语文教学具有应有的广度, 又使其具有相当的深度。

但传统教育观念的惯性作用在两个案例中仍然存在, 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 虽然从表面上看, 他们不同程度地摆脱了一言堂现象, 但实际上还是老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学生自主经营课堂的形式

而在这一方面做得不错的则是沈永廷老师的《祝福》教学案例, 他的这一课堂教学形式, 基本上属于我上面提到的学生自主经营课堂的形式。这一案例通过模拟法庭, 让学生既扮演《祝福》中的人物, 又扮演法庭上的控辩双方、法官、证人等角色, 进行了一场两个阶级的对话, 最终取得的效果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加深了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认识, 深入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小说的主题思想;其次是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尤其是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三是把课堂带入到生活中去, 使学生了解了招标、法庭审判的一般流程, 熟悉了校园生活之外的社会生活;其四是文本解读的个性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 教师对文章缺少个性解读, 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照本宣科, 这个本就是教参, 教师鲜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最终成为教参的传声筒。而本课对于鲁阿牛的处理就是一个创新, 形成了教师和学生自己的体验与见解。这些体验与见解正是语文教学中的“奇异果”, 应该大力提倡。

当然像这节课, 课余师生必定花费了较多的精力来准备, 拿此作为常态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很吃力的, 但偶尔尝试一下, 作为研究课实践一下, 还是很值得提倡的;另外这一案例还有令人遗憾之处, 我们没有看到课前师生的共同付出, 教师的引导, 只看到了课堂最后的呈现。

四、回归“本真”课堂的雏形

最后我还想重点谈谈《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一教学案例, 大家对它的评价都比较高。主要归结为这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学习方式有了根本性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 由于教师的绝对主导, 导致了教师的绝对权威;由于教师的绝对权威, 导致了学生的绝对迷信;由于学生的绝对迷信, 导致了学生的被动接受, 机械地吸收。而这一节课改变了长期的“填鸭式”教学养成的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 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呈现。教师把学生当堂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接着学生自由讨论, 交流看法, 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师只起到在其中适时点拨、引导的作用。这一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紧扣文本, 涵泳文本的原生态语文课堂, 这应该就是在学生已有语文能力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阅读欣赏作品的“本真”课堂。

二是课堂实现了立体化的互动。课堂实现立体化互动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全面且个性化的解读, 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在解读的基础上, 师生交流阅读心得, 共享阅读成果, 实现师本、生本、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立体化的互动。有些课堂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 甚至轰轰烈烈, 但效果却不很理想。是因为教师调动的只是学生的表层思维, 深层思维仍是死水, 波澜不惊。本课教师掌握了激发并调动学生思维的具体方法, 并且授以欣赏诗歌的技巧 (找关键词) , 所以课堂才能真正生动立体起来, 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

参考文献

3.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课堂 篇三

一、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情感的课堂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管它怎么变,但首先它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这是语文作为人文性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语文情感很浓的学科特点去发展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品格,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元素。语文学科肩负着要把学生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使命。

这也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课堂上感染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当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中涵泳品味、受到感染,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

二、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对话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这里所说的对话应包括:一是师生对话,即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二是生生对话,即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三是生本对话,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四是自我对话,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地与自己对话,丰富构建自己的语感和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认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是对话。于是,教学就变为一种为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而设计一些客观性的、模式化的问题,整个课堂热热闹闹,而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真正地展开,和文本没有产生共鸣,课堂也就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对话”。那教师如何营造多元对话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张扬个性,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呢?

(一)营造宽松的对话环境,让学生有话敢说

教师要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甚至责问,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愿意倾心交谈,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言说,质疑问难,产生对话,达成共识。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并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要善于进行角色换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使对话教学的课堂散发出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这样的交流,才是平等的,学生才有话敢说。这是对话的前提。

(二)保证充裕的对话时间,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课堂上要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文本、思文本、说文本。没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根本就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教师就让学生展开对话,这样的对话往往对不起来,即使对话,学生说得也很肤浅、生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变为问答、接话茬。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的。教师不要过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训练多维的对话角度,使学生有话会说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的局限,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完全自能的,要使得这种对话进行得更为生动、有效,需要教师的引导。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师生对话的时机、内容、深度,进一步拓宽对话的面。要引领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遣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等进行感悟、推敲和品味。

三、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是针对当前语文课堂的现状提出来的,也是我们所说的“大语文观”。它要求打破语文课堂时间的封闭,让课堂内的时间与课堂之外的时间自然衔接;要求打破语文课堂上空间的封闭,让教室成为学生放松的、自由的学习、交流、探究的场所,同时让教室外的天地也能成为语文学习的空间;要求打破课堂教学内容的封闭,让社会、自然生活中的内容溶入课堂之中;要求打破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手脚的捆绑,不仅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还要让学生的手脚也动起来;要求打破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思维活跃起来;要求打破语文课堂上对学生个性的压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得以张扬。开放的课堂包括时间的开放、空间的开放、内容的开放和学习方式的多样与开放。

我们主要谈一下内容的开放。语文源于生活。叶老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知识与学生的经验、经历形成联系,才有意义。实际上,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无非是自然中或社会中的内容。因此,学习课文时不能孤立地处理课文内容,必须尽量把自然、社会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这可以通过实物、语言、图片、录像、课件等再现自然或社会内容,或通过引导学生表情朗读、联想、想象、表演等表现课文情境。“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叶老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们应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

同时,开放的语文课堂要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说明语文虽然姓“语”,但语文决不单是语文,必须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四、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感悟的课堂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感悟能力,是指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一)重视读中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对一些学生不易把握且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要进行范读处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文中包含的意思读出来,让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

(二)研读重点词语,让学生品味词语使用的精妙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是新课标对高年级词语教学的要求。这就是说感悟词语要联系语言环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比如,《水》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母亲为什么把“渴”说成是“饿”呢?是值得玩味的。

(三)注重文本朗读,让学生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在读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智慧,读出情趣、读出思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是课标对朗读的基本要求。

(四)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把握住文章的脉络,要明白作者的思路,着力点可以放在读写的结合上。一是着眼于写法的迁移。每篇课文视其自身的特点以及该阶段作文教学的要求,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典型的句式、段式以及有效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二是着眼于语言的重组和扩展。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如何让范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呢?这需要反复诵读,需要活学活用。三是着眼于内容的生发。大家知道,习作内容无所依附,学生的练笔就必然落空。内容的生发点往往在课文的省略处、可变处、升华处……抓住它可以“借题发挥”。我们教师只要有了训练意识,只要肯“寻”,每篇课文都能找到好的读写结合点。

五、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探究的课堂

探究能力,是指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的能力,是感悟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感悟与探究是交织使用的,学生感悟不透,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然后再深入感悟。这样,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就得到了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教师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和启迪。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

(二)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珍视这一点。阅读是一个探寻、发现的过程。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智慧引领,内蕴丰富的情感能打动学生,充满智慧的哲理能启迪学生灵,富有情趣的语言能吸引学生。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课外阅读的内容跟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千万个接触点,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基本技能训练,它们之间都是相通的。苏教版教材在高年级的单元练习中安排了“诵读与欣赏”的阅读版块,其目的是引领学生由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应该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情感的、对话的、开放的、感悟的、探究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激活语文课堂的方法 篇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让课堂活起来,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乐于去学习语文。而心理学研究表明,“趣味”的事物尤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潜在的欲望。例如在讲授《陈情表》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学生讲了罗斯福总统拒绝向朋友透露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故事,罗斯福的那句有趣的“你可以保密吗?我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了说“不”的艺术,然后才回到课文,引导学生领会到李密以情动人的拒绝艺术。以这种方式走进课文,能够把学生领入一个他们喜欢的情境中,让他们愿意研读课文,愿意认真听课,愿意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才真正得以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以“新”激活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习以为常的事物,会产生感受的自动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愈是新鲜、新奇的事物愈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激活其“兴奋点”。墨守成规、千篇 一律的课堂只能使学生厌倦,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创新,时常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可以在导语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下功夫。例如我在上《项链》时,就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欲望”为导语。语文课上出现方程式可是新鲜事,因此这一方程式一写到黑板上马上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闹哄哄的教室安静了,学生都在等着我开讲,想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之时再走进课文,事半功倍。再如,在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和“惊涛拍岸”的图片导入,引出苏轼,引出他对自己的人生概括,很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活动”的环节中,把此词分为四个画面,要求学生充当导演,从拍TV的角度叙述这四个画面,再现情境。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讨论热烈,发言精彩,获得了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乐趣。所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语文也变得有滋有味。

三、以“情”激活

5.如何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篇五

摘 要:语文教学不可能限于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应根据语文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充满教师的幽默睿智,抓住青少年好奇探幽的兴趣,或以寓言、故事、题外趣闻、书面警句,作为旁敲侧击的材料,当作导火索,使学生爆出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艺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72-01

语文是学好各类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概括起来有三种:吸收(读、听、看)、表述(说、写)和思考。当然还有其他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等。这一切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好奇探幽,并将此自觉转化为独立的探索和追求。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如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达到课堂艺术的佳境,那就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讲课要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语文教学不可能限于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应根据语文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当代语文教学法正处在变革发展中,各类教学方法形式繁多。诸如讲读法、分析法、串讲法、比较法、直观法、畅想法、带读法、读议结合法、八字教学法、一次多文教学法、线索法、评点法等。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教学对象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中有的应重于欣赏、如:文学作品中的精品、有的应重于知识的传授或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应重于思想的开启,有的应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有的以讲为主、有的以练为中心、有的以导读为重点。总之要从实际出发,善于变通。否则,即使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法,亦不免流于形式。搞花架子教学,表面热热闹闹,其实空空荡荡,决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二、课堂艺术还反映在组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向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

一、放下老师架子,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习惯于用训斥口吻而不是用“导游”口吻,对于“俯身侧耳以听”,训斥后“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学生,表示欣赏。

二、放开学生思路,让其思路畅开而不凝滞,联想滔滔而不漫流,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后面再谈。至于“管”,一要管住自己,不烧野火,不随心所欲,不损害学生自尊心;二管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让学生任意喧哗吵闹;三管学生视听,有的学生上课,身在教室,神却游于江河之上。教师应以最快方式,凝聚学生的目视、耳听、心思。所以,教师既要重视讲课,又要善于组织教学。

三、充沛的精神是提高课堂艺术的保证

演员在台上演戏,如果没精打采,唱念做打,老是走神,观众就会“卷堂大散”。同样,教师在课堂上精神倦怠、有声无气或者精神不佳,学生就会恹恹欲睡。精神充沛不在于音高八度,声声震耳,那样易使学生过度紧张,造成疲劳。教书是细活,必须细水长流。侃侃而谈,娓娓动听易使人接受。教师的课堂精神,还表现在专注、敏锐和机智。无论讲、读或板书,应力避出现纰漏;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掌握火候。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置。

四、教师的吸引──讲课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风格,不同于其他职业应该凝重、含蓄、简练而带有深沉的哲理性;真挚、文雅、委婉而带有职业的文明性;清晰、敏慧、活泼而带有变通的灵通性。一个语文教师,应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有较深的语法、逻辑、修辞的语言功底。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要提高讲课的语言艺术,讲“活”一堂语文课,至少有三个方面不可忽视。

1、力求清晰明白。传授知识首先要使学生听懂,要有一定的透明度。那种含混不清的语言,那种故作高深的只顾死背概念照本宣科的讲课,只会使人模模糊糊,不知所云。清晰,一是指语音而言。必须咬字清楚,发音准确,字正腔圆,自然流畅,令人舒心悦耳;一是指讲述内容而言。那种表达含糊,词不达意的讲解,颠三倒四的叙述,模棱两可前后不一的分析,足以使学生坠入迷宫,这是必须避忌的。

2、力求简洁精当。罗嗦是讲课的大忌。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在课堂上,而语言精当、简洁、言简意赅,是教学语言的基本功之一。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抓难突重,要言不繁,切忌把课文嚼的太烂、太碎;归纳时,要以简洁鲜明的语言予概括,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把更多的课堂空间留给学生。

3、力求优美自然。形象的叙述,美妙的譬喻,和谐的节奏,亲切的语调,都可使教师的语言增加优美感。优美的语言从亲切自然的教态中产生,不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动辄骂人训人,决不会产生优美的语言。优美的反面是粗鲁。教师应以优美高雅的语言,“以风风人,以雨雨人”,使莘莘学子有“如坐春风”之感。

五、教活书的最佳途径―启发式

我想,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它说明三点:

1、教师讲课有吸引力。学生如同欣赏戏剧一般着迷;

2、教师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沉入知识的迷宫、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取知识。语文教师要进入此种境界,非运用启发式不可。运用启发式教学,谁也不会反对,但真正运用起来,差异却很大。启发不是机械的说教,而是在关键地方予以点拨,唤起学生的联想。启发充满教师的幽默睿智,抓住青少年好奇探幽的兴趣,或以寓言、故事、题外趣闻、书面警句,作为旁敲侧击的材料,当作导火索,使学生爆出思维的火花。启发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留有大量余地让学生思维的“野马”驰骋。启发,既要如同一石投如湖中泛起层层思维的涟漪,又要善于 创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6.我们怎样上好高中语文选修课 篇六

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无论在学习方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对传统的语文学习有所突破。选修课的开发,既涉及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理论问题,也涉及选题、教材、实施、考核等具体的实践问题;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都是新事物。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事物,我们在一线工作的教师,确实兴奋过,也迷惘过,甚至无所适从过。现在我就如何上好选修课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选修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必须根据学生兴趣和学科的专业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

(二)科学性、时代性。选修课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反映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

(三)多样化、特色化。学校要立足本校文化传统、发挥自身教育教学优势,开发建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体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独特性及差异性,培育学校课程特色。

(四)层次性、梯度性。选修课程要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不同个性的学生选课需求。

二、选修课开发的重大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势必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建立起丰富的课程体系,实行自由选课走班,让孩子能多学些自己想学、自己有能力学、自己学得好且对实现自己志向有用的东西,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多品尝一些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向着全面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样化人才。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如何上好选修课

如何上好选修课?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选修课的课堂是什么样的?从必修到选修应如何衔接和过渡?诸多的担心和疑问困绕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既然是选修课,就要考虑它与必修课的异同,既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重复,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讲座或随意的活动课,因为毕竟是上课,上语文课,而且还要面对高考。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实现从必修课到选修课教学理念的转变

我以为,必修课的教学理念应该主要以教师“教”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均衡发展。而选修课的教学理念则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要使学生借助于必修课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来选择性地学习,以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只有真正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的转变,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在学习选修教材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用以面代点的方法来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时代诗人的诗歌、同一诗人不同时代的诗歌等来重点突破对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如引导学生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屈原的《湘夫人》、鲍照的《拟行路难》、杜甫的《蜀相》以及陆游的《书愤》等诗歌,都是为了教学生学会如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诵读、相互探究和讨论、自主搜集资料以及举办诗歌朗诵会和尝试写诗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2、充分了解学生和学情。不管什么时候,学情总是第一位的。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作为教师,要能驾驭教材,对教材内容要作适度的取舍,那就是:要学完,未必要教完。

对文本的解读可以抓重点也可以抓难点,但一定要深、一定要透,不能每篇都蜻蜓点水,选修课的教材都是一些大部头巨著,内容多,量又大,篇篇都讲、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可以做灵活处理:有的重点篇目可以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有的课文则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则完全可以自学,不必在课内讲析;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愿意学的篇目就集体学,有的则可个别化处理。哪篇课文适于练的就练,哪篇课文适于讲的就讲,适于读的就读,不平均使用力量。

3、努力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选修课的教学需要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选修教材中的文章不必每篇必教,我们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教几篇,可以选教文章中的几个段落,甚至可以选教几个句子。有的要精读,有的略读。比如《先秦诸子》中,可以这样选教的:《论语》、《孟子》、《庄子》选段可以精读,因为,福建省高考中要求考查这三本经典名著的选段,我们精读这几章,也是与高考接轨。至于这本书中的其它几章节的内容,可以只选择一两节有代表意义的选段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下先秦中其它学派的各自主张以及散文特色就足够了,不必面面倶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比较思考、提纲挈领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应对高考,让选修课与高考接轨。

4、教师要积极学习,充实自己。我觉得这种学习需要较高的自我约束力,无论是各地组织的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还是各级各类的教研、讨论、培训,我们要真正的听进去,学起来。此外,学习的途径并不唯一,还可以自己参看、阅读相关的书籍、论著、网上资料,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形成思想上的碰撞,让我们能从中受益。很多老师会说:说得好听,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我说就是尽可能的去做。二是,不仅学习新课程的相关内容,还要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仔细规划必修课。我们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用我们的知识积累来进行选修课的教学。研读相关书籍,静下心来做学问,也请各校领导尽量为我们更好地开展课程进行工作量方面的合理安排,这样我们投入其中的精力才能充足。

7.怎样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篇七

一、课前5分钟精品文欣赏

我在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成绩下降是因为对升学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因而导致厌学、辍学现象的发生。我想: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都不抱任何希望,那颗强烈要升学的心都已经“死掉”的话,那么再高明的教师、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会取得任何效果。所以,我在每上新课之前都拿出5分钟来朗读精品文,引导学生赏析、讨论。

开学初,我读的第一篇也是对学生触动最大的一篇文章是《永远都不会太晚》。文中记述了一位高三学生距离高考还有251天,而他的成绩很不理想,但他没有悲观失望,经过一番刻苦努力,终于战胜自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升入重点大学。我借此激励学生:“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对自己有信心,永远都不会太晚。”此后,学生如同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似的,每位学生都树立起了各自的升学目标。在学生有了学习动力的前提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随后的教学中,课前我又陆续读了很多文章,如《给妈妈一双明亮的眼睛看自己》《老师的泪》等。

二、演课本剧,活化语文教材

如果一名教师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把他们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满堂讲、满堂问,势必造成学生反感,导致恹恹欲睡现象的发生。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激活课堂。

《<白毛女>选场》一课篇幅较长,属戏剧体裁。学生比较陌生,而且作品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学生对地主、恶霸的了解还只是存在感性的认识上。为此,我组织学生演课本剧,为了再现地主黄世仁“逼杨卖女”这一情节,我要求学生台词可以创新,主题要突出地主恶霸荒淫无耻、狡诈冷酷的特点来。学生情绪高涨,纷纷编台词、找道具、讨论剧情、分配角色等。我则由台上走向台下,把讲台变为学生演课本剧的舞台。由于是学生自编自演,因此,台上的“演员”演得活灵活现,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并不时地爆发出一阵阵热烈掌声。

表演结束后,学生仍然情绪激动,看上去个个愤愤不平,有话要说。于是,我马上组织学生转入到对戏剧的分析上,学生发言踊跃,连平时不爱发言的也站了起来,不仅分析了剧情,而且还进行了评论:“黄世仁荒淫无耻、人面兽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景我们看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这堂课,学生学得很投入,他们既理解和掌握了课文的知识内容,又从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教育。此后,我又陆续把《愚公移山》《陈毅市长》等课文让学生改编成课本剧来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把美术、音乐融入语文教学中

现行语文教材课文插图较少,彩色插图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课文没有朗读带。在这样一个没有色彩、没有声音、单调又乏味的“世界”里,哪个学生能不厌烦呢?所以,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把美术、音乐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例如:我在教学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课前我绘制了一幅彩色挂图。课上当我展示彩色挂图,并一一讲解古诗时,立刻吸引住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挂图中诗人与好友依依惜别的画面将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对诗句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爱好美术的学生更是兴趣大增,听课也更加积极了。由于古代诗词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所以我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从而体会古代诗词的韵律美。在指导学生背诵时,我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融音乐于教学中。即“旧词换新曲”,就是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演绎所学的诗词。我一宣布完,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都纷纷用自己会唱的歌曲给这首古诗配曲演唱。其中,一位同学用民歌《兰花草》的曲调来演唱这首诗,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另一位同学用影视插曲《雨花石》曲调来演唱,同样博得满堂喝彩。在暂时无人想出更好的曲调来演唱时,我用《锄禾日当午》的曲调来演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能激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朝着“讲是为了用不着讲,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境界奋进。

(作者单位:虎林市迎春镇中学语文教研组)

8.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篇八

摘要: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着用创设语文教学情景的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也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景;情趣;激活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于学生想象和智慧的课程,而语文知识则是学生进行一切想象、创造活动的前提。“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结合新《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想象和思维能力出发,学着创设适合学生知识能力相应的教学场景,采用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议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知识教学接受的瞬间,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创新的欲望,让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真正被激发出来,思维的认知也会被不断刷新。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每堂课都存在着个体认知领域的新发现,因此,学生在发现中就潜藏着创新的可能,而教师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就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良好手段。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质疑开始的。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创设语文教学情景的合适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在与学生的融融交流中使语文教学手段的应用得到了锻炼。

一、投之一石,溅出一池涟漪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语文课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每当上课开始,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教师教得起劲,学生也学得用心。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联系八年级所学的《变色龙》一文,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那我们为什么称他为变色龙?当学生回答之后,又适时提出让他们找找我们今天所学的文章中有没有类似于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变色龙”?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又如,在讲授名著专题《水浒传》时,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刘欢唱的主题曲《好汉歌》,随着高亢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生们情绪激昂,有的甚至跟着“吼”起来,显然他们已沉浸在歌曲的旋律中,思绪已飞向那充满侠肝义胆的剧情当中,这就创造了一种情境。播放之后,笔者故意发问: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它出自哪里?谁唱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淹没了笔者的话语,显然他们已被带入情境当中了。这样就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气氛的活跃就可想而知了。

二、倾之声情,感动几多情愫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常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本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这种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笔者在教授课文《三峡》时,首先通过观看三峡的记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三峡的壮美风光,产生一种心灵的愉悦和自豪。再通过与学生提前课下搜集的一首郭沫若的诗《蜀道奇》相对比:“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由此也让学生更深切领会到课文中有关三峡绵长、陡峭的特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这样一来,学生由对三峡壮美风光的喜爱、向往进而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学习效果相对于一上来就由教师来对文段进行泛泛的串讲、分析而言要好得多。又如教《听潮》,预习前,笔者让学生请教音乐老师,搜集以大海为主题的音乐资料,欣赏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海之恋》;在教《狼》这一课时,笔者叫了几位学生在教室里表演,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在教授《愚公移山》时,笔者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编写一个课本剧,同样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其中。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携之试水,徜徉无边学海

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像一个权威那样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着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其实效果可想而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种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

在学习《白鹭》一文时,笔者准备一幅白鹭图,先让学生欣赏白鹭图,并说说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七嘴八舌地在下面说开了,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郭沫若笔下白鹭的美。优美的散文自然要多读,学生深情地朗读,用心品读,找出自己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同学的优美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白鹭“被人忘却的美”。教师引领学生的灵魂沉浮于作者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的思路与情感,让心灵浸染墨韵书香,与作者互动,激起学生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激发学习的欲望与热情。于是,学生争先恐后抢读,好不热闹。再让学生分成小组互动品析课文,从不同角度赏析,探寻美在哪里?这样,整个课堂始终把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仅做课堂的驾驭者,一切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四、敢试牛刀,享受创新快意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绿》等写景优美的文章时,笔者就让学生动手画出文章中所描写的“春”,学生有些画的是草,有些画的是花……有些学生就从网上搜集符合文章描写的优美图画,再配上文字,真可谓“春意盎然”。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现有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抽象美,又可以通过图片欣赏来领略直观美,这样就使文章内容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另外,对有些“电脑小高手”,鼓励他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在学习《都市精灵》这一课时,笔者就让班级中的一位学生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在班上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学生反响热烈,且都跃跃欲试。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为语文教学烘托了扎实的基础。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学生的学习中,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现代教育涌现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不断实践过程中,笔者尝试着让学生享受在愉快教学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也使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着师生和谐教学交流带来的充实人生。参考文献:

9.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激活语文课堂 篇九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乐亭镇吉祥寺中心小学 魏秀英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激活课堂,提高效率。

摘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明显帮助;信息技术的参与,使语文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彩和新颖。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层次明晰、色彩绚丽。有了信息技术这双翅膀,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文件的颁发,探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充满活力,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势必将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变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着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层次明晰、色彩绚丽。有了信息技术这双翅膀,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我就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资源共享是信息技术运用的主要作用,互联网具有巨大的教学资源,它能够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小学语文教学营造知识多样化、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是任何单一教学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难理解的知识或者学生平时少见到的事物,只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栩栩如生的图画,把静态的变为动态的、把微观的变为宏观的,学生就能一目了然了。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人”字形线路图的设计有什么好处,这是教学的难点,只通过读课文,学生很难理解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采用的不同方法。如果把开凿的过程制成动画课件,学生会很快体会到詹天佑这种设计的妙处,从而体会詹天佑有着超人的智慧,问题不攻自破。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的主题也得到了很高的升华。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不仅激活了语文课堂,还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以多媒体、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把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问题变成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知道,写入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中的许多物体,孩子们都没有亲眼见过。究竟这个物体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像书中所写的,孩子们一概不知。如“琥珀”这个物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它,我在上课前制作了琥珀的动画,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由于是动画,孩子们兴趣很浓,观察得很认真,同时我让学生结合图片和文字来认识琥珀,加深了对琥珀的理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在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月食》一文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由于日食这种自然现象比较少见,大部分孩子从未亲眼见过,如果仅仅通过演示、讲解、阅读等方法,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后来我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再现月食这一天文现象,学生通过看微缩的太阳系运动,便很快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想,正是这种形象直观的影像视觉冲击使学生一下进入了文本设置的情境之中,才有如此深刻、如此多元的感悟。这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景象,就是得益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课堂,寓教于乐。

传统的语文教学用的只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薄薄的一本教科书,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课本,里面的知识面是非常有限,满足不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求知欲望,教材又不是教师照本宣科的工具,如何超越教材,教师掌握将尽可能多的语文资料和信息,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迎刃而解。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主动地去搜索、查找,充分获取与文本相关的信息,丰富了学生的已有认知。网络中有海量的语文资料,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利用这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利用网络信息,了解文中的时代背景、生活实际乃至包括作者的心理历程等等,拉近文字与学生心理的距离,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平台。丰富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快速查找功能,使语文教师拥有了浩瀚的知识宝库,能迅速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对学生尽量遵循“教为不教,学为自学”的原则,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在浏览课上查找相关资料。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收获信息,协作交流,研发项目的手段。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思考,在争辩中探索、创新。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洋溢着现实生活的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相关,而且能够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学生们学起来有较大的困难,但信息技术就能弥补此中不足。在教学中,我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利用大量鲜活、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内涵,把丰富的信息浓缩进短暂的课堂,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蝙蝠与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什么是雷达,雷达有什么作用,它是怎样工作的,小学生很难有个清晰的认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利用网络找到这些内容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一看便明,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多方面,而教学难点的突破往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直观性是教学的基础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语文教学中只能逐段讲解的繁琐活动,我们可以把一些难以通过口头表达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模拟等手段,创设情境,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合理运用多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优化了课堂结构,创新了教学模式,增大了教学容量,增强了学习趣味,提高了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更好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拓宽语文教学的领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还需要我们小学语文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学改革将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影响》

10.激活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十

【关键词】 主体 主导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8-063-01

高中语文课,很多的学生都是用来调节身心的,他们普遍认为,语文课听和不听没有什么区别,听多听少相差不大,考试成绩的高低与以前的“老本”关系最密切。因此语文课成了最不受重视的科目。语文老师精心准备的一节课往往也成了独角戏,缺乏认同感和成就感。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到语文的魅力,爱上语文课,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补给站呢?那就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 强调自主学习。预习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老师可以给与一定的预习要求和适当的方法指导,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同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

2. 加强小组合作探究。既要独树一帜也要百花齐放。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成绩、特长搭配起来分配小组,尽量做到各个小组力量均衡。小组内部分工协作,共同探讨,小组外部又能形成竞争势头,在评比中促进每个人的成长。“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老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

二、把握好教师的主导地位

一部精彩的电影离不开一位出色的导演,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同样也离不开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短短的45分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几十分钟显得尤为重要。

1. 课前老师要充分备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上课前要认真的预习,老师更要充分地备课。“教学目标要有预设性”。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仔细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因此语文教学要建立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要超越语文,学习教材是为了要超越教材的理念,要突破“文本”,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仔细研读文本,有整体观念,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不仅要用好、用实、用活教材,拿捏好细节,还要善于拓展课外阅读的空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2. 课堂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主要通过语言,而学习兴趣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上课时,老师穿插一些发人深省的成语、典故和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等,可以增强感染力,开启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 教学方式要优化、多样。不同类型和教学目标的课,不同基础和个性的学生要求老师在上课时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采用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高效性,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对于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普通话好的老师甚至可以范读,让学生在读与听的结合下,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领悟文章的主旨。

4. 课堂问题设计要新颖、有趣。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老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必须提出目标明确、难度适中、新颖有趣、精巧的问题,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一些质量不高的,重复的,与教学目标距离远的问题要能简则简,能删则删。简而精,抓中心。

5. 要有真挚的情感。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老师要用真情实感向学生传递知识。这就要求老师自己做一个感情丰富、充满正能量的人,并将这种能量传递给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另外。老师只有真心诚意地关心学生,学生才能把你当真朋友,愿意与你相处。信任你、依赖你。

6. 重视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学内容要比其它学科丰富得多。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地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切实提高我们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 参 考 文 献 ]

[1]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2010.

[2] 何志红.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3] 温晓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11.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篇十一

【摘 要】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文章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在这种意义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主要工作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会主动与作者对话。因此,在每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根据反馈的学情,对时间的支配应该有更大的灵活的处理空间,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学一篇课文后,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通过学情评估,能更准确地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帮助教师提高处理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关键词】 激活 诱因 策略

一、反思教学中“问”的现状 笔者曾在一杂志上看到这样两个案例: 案例一

一个美国科学教育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并在一所极有名望的重点中学听了一堂语文课。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法灵活多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相当活跃,配合非常默契。这应该说是一节不折不扣的好课,可美国同行的评价却令人始料不及:“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特别是学生又没有问题提出,这堂课上它干什么呢?”

案例二

刊登这样一份《风筝》的教学设计,整个设计是由如下几个问题组成的: ⑴自由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一:说说鲁迅和小兄弟都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做?

问题二:了解了围绕‚风筝‛发生的整个事情的经过,就此谈谈你对鲁迅和他的小兄弟的看法。

⑵问题解决和探究

问题一:先说鲁迅和他的小兄弟在‚风筝‛这件事情当中的做法(在文中找)。问题二:对鲁迅和小兄弟的看法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各小组记录然后投影。

①追问一:生长在同样的家庭中,为什么小兄弟喜欢‚风筝‛,而鲁迅为什么不喜欢,并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艺‛?

②追问二:你们认为鲁迅的粗暴冷酷受封建思想影响,这和鲁迅成年以后的伟大相比不矛盾吗?这是真实的鲁迅吗?年少时的鲁迅到底是怎样的?

⑶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成年后两兄弟的看法(小弟弟不记仇,鲁迅知错就改)。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⑷师生共同阅读《一件小事》,教师略加讲解。

引用张梦阳对鲁迅的评价,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人的自我反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我反省的意义,而鲁迅正是通过对自己的反省用笔做武器唤起整个民族的反省意识,这一点在今天同样重要。

这样的课例是经过认真构思,精心选择突破口,几个问题环环相扣,颇有新意。但有一学生问老师:“我们不知道您在课堂上会提哪些问题,您能不能告诉我们,课堂上我们怎样才能跟上您的思路?”学生的疑惑给上课的老师当头一棒!

怎样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难道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辛辛苦苦设计的课堂提问,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老师的思维中?就是牵着学生围绕老师团团转?就是让学生拿着课本,在一片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里“问路在何方”?

认真检讨一下这一类的课堂教学,这些问题与一张张试卷有何区别呢?与一道道试题有什么不同呢?这样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指导学生阅读过程,倒不如说是考试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倒不如说是以考代读。这样的阅读教学从其本质上说还是一种应试教育!主要反映出三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是阅读的主体性。阅读教学中主体是学生,教学任务是解决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解决老师的问题。但我们精心设计的课堂问题,并不是学生发现的问题,而是教师自己发现的,是教师自鸣得意的问题。所以这种提问,只是教师读的结果,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教师对文本的自我陶醉。在这里,不是教师围着学生转,而是学生围着教师转,课堂的中心和教学的主体,都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主体完全错位!

二是阅读的主动性。教师设计的提问,尽管在设计者看来十分巧妙,但由于往往不是在学生充分阅读与思考的基础上的提问,即并非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实际的、自然的心理需要,而是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外在要求。再说,每个人具体的阅读心理流程是不同的,阅读中产生的疑惑也是不同的,教师的体文只是教师阅读心理流程涌现的问题,这样教师只是在将自己的阅读心理流程强加给学生。教师为何有此一问,学生并不明白,又没有思想准备,只好糊里糊涂地寻找答案。有时,甚至一个问题没有想好,老师又莫名其妙地提出第二、第三个问题,学生疲于奔命。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哪有主动权可言!

三是阅读的真实性。真正的现实的阅读,有谁站在旁边不停地向我们提出一些问题?真正的阅读是一种独立的自主的阅读,只有文本的呈现,既没有教师的提问也没有思考题,甚至没有参考资料。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那种“试题式提问”背景下的阅读,实际上不是真正的文本,读的是教师的提问;读的不是文本的思路,而是教师的思路;读的不是作者对生活的感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悟,而是教师对文本的感悟;学生不是在欣赏文章,而是在面对教师的莫测高深而自叹不如。虽然也有学生的思考,但这是一种教师提问背景下的思考,只是对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结果的再思考,而不是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对文本本身的思考。因此,这种阅读说到底只是一种远离真实的阅读!久而久之,会养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养成思维的惰性。

二、“问”应该把握的准则

朱绍禹先生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领和学生发现而提出的富有一定思维含量、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所以,课堂上的“问”应把握四个准则:

1.主次要分明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从教学上加以改进,以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在语文课堂上,时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的问题层出不穷,一环套一环,一问追一问。有人统计过,一堂课的提问少则几个,多则上百个。笔者以为,关键不在于所提问题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做到主次分明。

一堂成功的课,教师一定清楚地知道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在执教《风筝》时,把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来领悟文章的多重主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围绕这一重点提炼出两个关键问题:“课文中一对兄弟因为风筝而产生了冲突,那么他们各自对待风筝的态度是怎样的?齐读三、四小节,体会他们当时各自的心情。”这样构成整堂课的主框架,使得整堂课重点突出,要点分明。如果整个教学过程仅设计这两问题,就显得呆板单调,而且学生因为问题太大而无从下手。因此,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又设计六个二级问题。这样的设计使课堂不仅重点突出,而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学生接受起也感到有梯度,有扶手,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2.虚实要相生

课堂“实”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方向,因为它能体现教师宏观把握的功夫,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了解的基础上的。“虚”问题的产生则可以体现出教师引领学生、点拨启发的水平,重要的是它能体现教师备课深入的程度,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心理和教材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只有虚实结合,课堂才能既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又有随机的点拨,师生才能更好地产生共鸣。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3.高低要错落

有经验的老师在提问时,还会注意高低水平问题的比例,力求使设计的问题兼顾学科各类能力要求,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切实使提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起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不是一堂课高水平的问题设计越多就越成功呢?当然不是。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课堂问题层级的复合性。

如《风筝》,前3个小问题(叙述的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长?文中涉及到几个人?他们是什么关系?)有识记性质,接下来3个问题则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悟情感,将低水平的朗读要求与高水平的阅读感悟结合起来。没有朗读不足以产生感悟,没有感悟不足以升华朗读,高低水平的问题交叉安排,交相辉映。后面几个问题水平高低穿插,呈层层递进之势,将人物性格剖析得细致深刻。可见,好的课堂一定是问题水平高低错落有致的课堂,一方面确保一定量的识记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丰富知识;另一方面要用一些高水平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发展其思维。

4.顺序有先后

无论是“虚实”还是“高低”,众多的问题要以一定的顺序呈现,但这个“序”并不是由低到高直线发展,因为问题的难度与高低水平并不是一致的。所以,教师安排问题的顺序时要作这样考虑:一是问题排列要遵循文本阅读的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小说的阅读应紧扣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组织问题,从感悟语言到感悟形象,最后理解主题。二要以实问题为主干,虚问题为枝叶;以高水平问题为旨归,以低水平问题为手段,虚实穿插,高低错落,适当铺垫,环环相扣。

三、激活“问”的诱因的策略

著名文艺理论家乔治·布莱说:阅读的过程“乃是一个主体经由客体(作品)达至另一个主体”(《批评意识》)的过程。可见,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文章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因此,在阅读中,读者必须主动激活文章的全部话语因子,让它们能代表作者与你说话,与你交流,通过它们去发现作者给你留下的问题以及对你的问题的回答。

在这种意义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会主动与作者对话,尤其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激活文章中全部的话语因子,通过这些因子,发现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就这些因子向作者提出问题,寻求作者的解答,从而发展与作者独立对话的能力。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去寻找并激活处于死寂状态的文本的话语呢?主要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1.在平常处激活

有些文本往往在看似平常处的语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刻的题旨,“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课文的主旨理解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个“平常处”询问作者,再到文本中去寻找作者对它的或明或暗的解释,这样,就可以与作者形成一种对话。

在讲习《背影》时,笔者要求学生朗读第一段,在这个关键性语句中寻找关键词。学生却根据教参编制的教辅资料回答,笔者感到很不满意,就向学生提了两个问题:为什么是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不是其他向外貌或体态或品德之类呢?要求学生到课文中去找。可是,学生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于是,我要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还是没有发现,再继续朗读一遍,直到第三遍,有五位学生举手:

生:‚但是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不相见‛是因为‚我‛不想见父亲。父亲认为‚我‛不好,但他却渐渐忘却了‚我‛的不好。

师:‚依照你的意见,也就是他们父子之间有矛盾,但错在儿子。‛ 生:‚不是,两人闹矛盾,肯定都会有错,只是他父亲错在先。‛ 师:‚何以见得?‛

生:‚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说明是父亲先前待作者很好,但后来就不好了,说明父亲先做错了。

师:‚读得很细心,想得很周到。‛

生:‚我来北平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让作者想起了父爱并原谅了父亲。

顺势将《〈背影〉背后的故事》、《〈背影〉何以成为经典?》和《爱,其实也需要理由》发给学生阅读。接着,讨论第二题„„

师:‚的确,父亲永远是父亲,只要他生养了我们,我们就和他有了不可割舍的关系。今天,我们学了《背影》之后,要明白,无论怎样,我们的父母总是爱我们的,但亲情也会有风风雨雨——甚至有可能是暴风雨,要经得起时间和风雨的考验。所以,不要总是把自己的父亲想象成是一个完人,只有存在缺点的一个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也才能最终打动读者的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开展教学。《背影》这篇文章里,哪些是学生已经了解到的,哪些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白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自己的感悟和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据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和国外相比,在中国,父母亲受子女欢迎和尊敬的程度不容乐观,排到第10和第11位,而在发达国家却排在第1到第3位的位置。所以,应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人生体验,这是借助课文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此外,针对“学生根据教参编制的教辅资料回答”的事实,及时修正教学内容,连提两个对课文主题理解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做到深入“这一个”文本,集体朗读三遍就是一个“深入”的过程。何况笔者还教了他们读书不但可以从头开始读起,而且还可以从末尾开始读起的思路。不但能读出父爱,而且还读出亲情也会有风风雨雨的磨难,交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人生体验。

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真正的感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教会他们读书及读书的方法,并教会他们“站着”读书,做一个始终站立着生活的大写的人。

2.在质疑中激活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

在阅读《一曲友谊之歌》中讨论“抒情”时,有位学生提出:“我看文章最后一段写得不太好,特别是‘忽然想到一句话’,似乎不太真实。”赞同声随之而来:“我认为抒情要抒真情,要根据当时情景来写,不能用一些假话。文章最后一段读了使人有点恶心。”

“我也认为这个结尾有点虚情假意,不够自然,有‘矫情’成分存在,下面请支持这个意见的同学动动笔,对这段文字进行修改。”老师顺势而说。

学生开始用笔改写:

①我望着师生们的背影渐渐在冷风细雨中消失,不禁感慨万千:人间自有真情在。

②师生们在冷风细雨中渐渐消失,而我心中充满了温暖,人间自有真情在。③我望着师生们在冷风细雨中渐渐消失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师生之间的情谊,同学之间真挚的感情深深刻在了我和儿子的心里:我似乎明白了,人间自有真情在。

④目送师生们在轻风柔雨中行走,风与雨丝将师生们的真情向四处发散,使得微风冷雨洋溢着甜蜜的温馨,久久不散……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⑤那群可爱的师生们走了,细雨打在我脸上,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啊,入秋了!但我的心里却是暖融融的。我想到了儿子脸上的笑容,肯定的是儿子将会在人间真情中成长。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很多人有感情,有真情实感,但不会用真切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更有甚者,无情而强说有情——“矫情”,虚伪做作,这更不是做人为文之道。我们的学生是天真烂漫的一群孩子,老师要正确加以引导,使他们能以“我手写我心”。课文《一曲友谊之歌》的结尾实属蹩脚,引导学生去探究,很有意思,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在记叙、描写基础上加以自然的抒情,也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去批判地学习教材。若一味地迷信书本,只是依据教参,照搬教案,按照常规去上课,就很难做到“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爱因斯坦说过:“产生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具有实质意义。”显而易见,一个从小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去思考,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人,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注定会“误尽苍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非但要教会、教懂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只有学生会问问题,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养成主动探索的态度和精神。

3.在比较中激活

“有比较,才有鉴别”。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历来就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文学鉴赏的“比较法”侧重于客观的理性评价。把一些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拿来,从不同的侧面,认真加以对照,或相近,或相反,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是灵活,而不是呆板的。

古诗词的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是因为语文教学鉴赏领域知识的贫乏与应有知识的长期缺席,以致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面临尴尬:教师因此不能透彻地理解文本,备课缺少“理”数,而即使肚里有“货”,也无法借助当下的语文知识来承载;学生因此没有学习支撑点,不能深入,学力难以发展,可一旦老师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时,却由于知识的长期缺席而感到突兀和陌生,由于知识是系统性的,尽管老师尽力地深入浅出和简化,学生还是感到有点“费事”。

记得,第一次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印象非常深刻: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亦步亦趋地教教材,而且是孤立地教,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在冷清、孤独中被动地学习《天净沙·秋思》。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以说一切皆死:“死”的教师用“死”的教材去教“死”的学生,以致产生“死”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的课堂!这《天净沙·秋思》真是教“死”了!又到了教该诗的时候,我苦思冥想:如何上出《天净沙·秋思》的神韵?突然,文中的插图映入我的眼帘,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诵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此问一出,学生的思考自然就有了具体的对象,方向立即确定,他们的思想、智慧和思考力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迎刃而解。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的表达是不需要别人教的,他们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清楚要怎么改,明白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设置“图文比对”这一环节,是不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进行诗歌鉴赏,而是在解决画画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自然围绕着解决画画的问题转,课堂所调动的是学生的生活意识。在讨论插图怎么改的时候,生活意识已经在自然地支配学生思维,就是想退出去都不能了,因为所改的是明摆在那里的现实问题,学生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改什么,为什么改,该怎么改,鉴赏已经进入自觉状态。而生活意识强的人,几乎用不着别人指点,自己就能判断改动的是否切合实际需要,哪里需要修改,怎么改。他们已经成了诗歌鉴赏的主人。

可见,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到讲课的突破口。再次,多问一问,多作些比照,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中求得作者为文的意图,从而辨别出孰优孰劣。这样,通过设置参照物,进行比较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逐步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又训练了学生细致、辨识的分析能力,从中学会比较研究的方法。

总之,笔者觉得根据反馈的学情,评估教学的效果,是教师处理教材水平的体现。教师每教一篇课文,在时间的支配上应该有更大的灵活的处理空间,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取向,让学生一篇课文后,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通过学情评估,能更准确地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帮助教师提高处理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参考书目:

1.《问题与对策——读中国语文教育》 江明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2.《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于漪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3.《语文学习》 包南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1至12期和2007年第1至12期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4.《语文教学通讯》(A、B刊)徐永平主编 语文报社 2007年第1至12期

5.《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用心 爱心 专心号编辑 年7月第1版

上一篇:民营企业转型创新跨越下一篇:我的老家记叙文初中初三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