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4-07-26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共11篇)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一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大家呈现关于佛教的故事。其一是佛教的起源和传播;其二是佛教的创始人的故事及其发展;其三是佛教的思想和戒律;其四是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释迦牟尼、佛教传播、戒律、寺塔建筑、石窟艺术、小说文学 【正文】

一、佛教的起源和传播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不就,它既不适应中国社会,中国社会也不了解它。人们把它当作盛行于当时的一种“方术”来看待(佛,又被看作是一种中国装束的神祗)。它主要活动于以宫廷贵族为中心的上层社会之中,还没有能够广泛地普及于民间。由于当时朝廷禁止中国人出家,所以汉代僧人,除个别例外,都还只是一些外籍(天竺、西域)译师;寺院也少的很。当时虽然已经有了佛经的翻译,但为数还很少(共约50几部,70几卷),质量也很低。总之,汉代佛教还处于初传阶段。

魏晋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从曹魏开始,朝廷允许中国人出家为僧,到了两晋时代,由于朝廷的支持,佛教的寺院和僧尼逐渐增多起来;同时,也开始有了寺院经济,译经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这个时期,除了佛经的翻译之外,也有了专门从事佛教义理研究,即所谓“义学”的僧人,从而也就有了中国佛教的注释之学。佛教“义学”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开始了它的“中国化”的进程。由于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宣扬“一切皆空”的佛教的“般若”学说,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传播。这个时期里,已开始有中国僧人西行求法。他们有的(例如朱士行)到了西域,有的(例如法显)到了印度和狮子国——斯里兰卡,为法忘身,令人敬仰。

二、佛教的创始人及其发展 佛教的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姓乔达摩,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等。有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年,由于古印度典籍没有时确的记载,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都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座年推算。因此,说法不一,有60种之多。释迦牟尼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相互讨伐、并吞、阶级和名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在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佛教在南北朝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历代皇帝,都是崇佛的(其中,梁武帝尤为崇佛,汉族佛教徒们的“吃素”制度,就是由梁武帝规定下来的),因而佛教得以更为顺利的发展;在北朝,除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是反佛的以外,其余诸帝,也都是崇佛的,因此,北朝佛教也有很大的发展。随着佛教学术研究的开展,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佛教学派,这标志着佛教进一步的“中国化”。南朝佛教偏重于义理之学,而北朝佛教则偏重于禅修

隋、唐时期的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也是他的“鼎盛”期。最能表现隋、唐佛教特点的,是宗派佛教的出现,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的“成熟”程度,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进程,从此,它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为“中国佛教”了。从佛教发展史说来,盛唐时代的佛教,已经达到了它的顶峰,中唐以后,就多数佛教派别说来,开始走下坡路。宋元以后的佛教,日益衰落,但它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演变着。明代佛教具有较大影响的,是“方册”(线装本)藏经的雕刻,明代以前,佛教藏经都是“荚梵”本(即大折子本),携带、阅读都很不方便。明万历年间,由僧人真可等人发起雕刻《方册藏》,历时多年,雕刻全藏。从此就有了线装本的佛教大藏经。这对于佛教的传播,就更加便利了。

三、佛教的戒律和思想

从思想上来说,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两大系统。小乘佛教是早期佛教,大致说来,它还保持了佛教的原始状态;大乘佛教,则是后起的,较之小乘佛教,它已有很大的变化。从思想渊源上来说,大乘佛教是从小乘佛教中演化出来的;而就其社会根源上来说,大乘佛教则是古印度由奴隶制社会走向封建制社会的时代产物。大、小乘佛教于东汉时期,都相继传来中国,从汉代以至南北朝,某些小乘佛教学说,曾一度流行过。但是,自从隋唐时代相继创立了所谓“大乘八宗”之后,除了律宗还有属于小乘律者之外,在思想理论上,便是“大乘独尊”了。除了在大藏经里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小乘佛教的经、律、论“三藏”之外,小乘佛教的学说思想,除了在少数民族——例如云南的傣族地区之外,已几乎绝响于中国的佛教界。

从佛教思想史来说,佛教的各派思想,到了隋唐时代都已达到了“成熟”时期,达到了顶峰。中、晚唐以后,除了禅宗,都已进入衰落期;宋、元以后,则连禅宗在内,都是陈陈相因,重复旧说,再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了。

佛教戒律,颇为复杂。不仅有所谓五戒、八戒、十诫、“俱足戒”等差别,还有所谓小乘戒和大乘戒的差别。下面对佛教戒律,作简略的介绍。

五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们制定的戒条,它们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

在这“五戒”里,只有不准“饮酒”,没有不准吃肉。这表明,佛教原来并没有禁止吃荤的戒条,所以,现在各国的佛教徒,包括中国的藏、蒙、傣等少数民族的佛教徒在内,仍然都是吃荤的,而这一习惯的形成,是由于梁武帝采取强迫命令的手段,强制佛教徒不许吃荤,一律吃素。从那以后,就形成了中国汉民族佛教徒吃素的习惯和制度。

八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们制定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戒条。它们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7.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前为“八戒”,第九为“斋”(其实也是戒),合称之为“八关斋戒”(实则戒、斋合计,共为9条)。

受此“八戒”者,一般都要住在庙里,暂时过一过出家的僧侣生活,时间短者一昼夜,长者七天、半月。和受“五戒”不同,“五戒”是终身受持,“八戒”是临时性的。

“十戒”:即在上述的九条戒、斋之外,再加上第十条“不持金银宝物”,这是为出家的沙弥、沙弥尼们制定的一种戒条。

在戒、定、慧“三学”中,“戒”学为首,在经、律、论“三藏”里,律居其一。由此可见,戒律之于佛教,是多么的重要。

四、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里且就以下三方面略为叙及,以见一斑。

(一)、寺塔建筑。现在常见各种形式的寺院及塔的建筑,是佛教传入之后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而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的寺、塔等建筑物也就逐渐的增多起来。自从出现了寺、塔等宗教建筑物后,在中国的建筑史上,也就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从而使得建筑科学

更加丰富起来。现在,分布于全国的佛教著名寺塔,它们已不再是一些宗教建筑,都已成为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艺术结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达的历史见证。

(二)、石窟艺术。以云冈、龙门、敦煌三大石窟艺术为代表的中国的石窟艺术,可以说遍布全国,这些石窟艺术的倡始者,虽然都是出于宗教的动机,也就是为了“修福”,为了祈求佛的“庇佑”,而不惜花费浩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开凿石窟。但是,无数的劳动者和无名的艺术家的辛勤劳动,却创造出举世无双的艺术杰作,我们不妨这样说,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很难想象会有如此辉煌的石窟艺术。而这些石窟艺术,早已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宝藏,是传统文化的精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小说文学。佛教深深地影响于中国的古典小说文学者,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想象力;其二是出世以及因果报应的思想。如《西游记》、《封神演义》这类神话小说的产生,以及佛教的那种出世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古典作家,如《红楼梦》。由此可见,佛教之影响于中国古典小说文学者,是多么的深刻。

参考文献:

《当代佛教与社会》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唐五代禅宗史》杨曾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佛教史论》杨曾文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中国佛教思想史》郭朋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严耀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二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教育价值,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所创造的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的总称,其渗透在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内化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同时还体现在中华民族的饮食建筑、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中和”、“民本”等思想对于开展当代教育有着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主要从明确指导思想、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育途径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教育规划

新时期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在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保存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第二种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优化与整合,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文化更新能力,促使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尽管在过去的几千年发展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慎独、修身、讲气节、有骨气以及爱国主义等核心要素始终处于高度稳定的状态,这样就为我国的教育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指导思想。

二、积极拓展教育路径,丰富课程教育内容

在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特别少,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缺乏系统性。因此,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各高校可以通过积极拓展教育路径的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文化课程体系来将传统文化教学纳入到新课程教学计划当中,如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概论、大学语文、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等课程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这样不仅能够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还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学校要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另外,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教育功能和信息优势,从而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成为我国当前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在课余和假期时间,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暑期下乡、参观文化古迹和组织志愿者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国学院等相关部门来进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加强与国外其他院校的文化学术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吸收与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秀成分来为我所用,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三、加强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实际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改革和创新教育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实效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双向交流;第二,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文化传递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朗诵、讲故事和做游戏等方式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第三,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还要以开放性的原则来引导学生对外国优秀的文化成分进行学习,并通过对其改造来使其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摆脱自身的局限性,进而实现自我超越。

四、结语

3.浅析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三

摘 要:本文在简要分析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认为重视和发掘传统廉政文化对当下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对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实践价值,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浓缩了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重视和发掘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关于廉洁、廉政的思想,深刻解读其内涵,不仅可以为当下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还能有效吸收其精髓,发挥现实作用,做到古为今用。

一、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

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积厚流光、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关于廉政文化的的相关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反腐斗争涉及到的人群不仅有人民大众,还有为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统治者。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历史也称得上是一部反贪史。

1.明德修身

自古以来,人们就看重自身德行。“德,国家之基也。”一国无德难以立国,一人无德难以立身,可见“德”的重要性。既已明德,便要严于律己,修身养性。人们熟知的《大学》中的“八条目”,强调的也是修身。要学会内省和慎独,三省吾身。所以明德修身可以被视作官员安身立命的重要根基。

2.仁政爱民

自古以来,盛世贤君的出现都离不开仁政和爱民。如能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便会流芳千古,万世歌颂。如:孔子主张的“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都是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可见廉政节俭、施政爱民,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3.奉公尚忠

奉公尚忠是儒家的代表思想之一。仅单单一个“公”字,就可见其精妙之处。“公”强调的是个人要将私欲置后,尽个人最大程度去完成对国家的义务,突出的是公欲和公理的重要性。而“忠”也是强调了个人对国家和君主应尽的道德义务,当然也有忠于他人、忠于本职的含义。将“公”与“忠”相结合,提倡的便是先整体后个人的奉献精神和不侵占公共利益的效忠意识。

4.知耻崇廉

古人喜欢把“廉”与“耻”相连。欧阳修说“廉耻立人之大节。”可见自我修养,最早便是从知耻开始的。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了羞耻之心,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俗。而“廉”是每个官员都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政德的基础之所在。廉明的官员必然知晓何为羞耻,知道了什么是羞耻,就明白了清廉的重要意义。提出的基本道德规定,是为政道德的根本所在。官员之所以会演变为贪官,就是因为其缺乏知耻之心,忘记了廉耻。

二、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

无论是古代的廉政文化建设还是当下的廉政文化建设,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内在养分。纵观我国古代传统廉政文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上到国家层面、下到个人层面,都存在着传统廉政文化的痕迹,可见传统廉政文化内涵的影响深远。现如今,我们仍可以继续吸收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精髓,使其在当下的廉政文化建设中大放异彩,继续发挥现实作用并提供精神支持。

1.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价值

无可厚非,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廉政文化,为现当代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对其发展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领导干部正确的廉政理念的形成,需要传统廉政文化的发掘和弘扬。正确的廉政理念需要潜移默化地被灌输给领导干部,并在其工作中成为风行标。这就需要重拾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经典古训,利用文化特有的作用和力量浇筑于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之中,真正的起到导向作用。其次,整顿肃清反腐氛围。也需要传统廉政文化的支持和弘扬。用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传统美德去洗涤人们的精神污垢,从而形成一种崇廉知耻的社会氛围,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

2.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实践价值

反腐倡廉建设,不仅仅只是喊喊口号,更重要的是落实实处。在这一方面,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传统廉政文化长期形成的廉政和真实存在的历史教训,都有助于抵御腐朽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让官员自身意识到勤政廉洁的必要性,从源头上遏制住贪污腐败的苗头。就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而言,首先,传统廉政文化为其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借鉴。比如多层次监察意识的加强、设官分职的制度等。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方面,合理调整并规划当下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制度,做到查漏补缺。其次,传统廉政文化为其开展提供了多种表现形式。我们不能只拘泥于利用新媒体等媒介传播工具,将反腐倡廉的核心精神以文本的形呈现在群众面前。还可以利用比较接地气,更为生动形象的公益剧、戏曲等表演形式。這些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宣传了廉政思想。

3.为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借鉴价值

党风廉政建设历来是我党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建党初期,毛泽东就开始思考关于党员干部素质、党纪等相关问题。可以说,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廉政理念,对于我党内部的建设是具有借鉴意义的。第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二者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落脚点。而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也就是密切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我们所熟知的群众路线,也是在吸收传统廉政文化的“重民”思想,并结合中国特色总结而成。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是必须要为党员干部所强化的群众观念。第二,传统廉政文化中的个人理想抱负与共产党员廉洁为公的标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身处江湖之远还是立于庙堂之上,众多的仁人志士都将改造社会、治国安民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我党老一辈领导人将这一人格理想中所包含的精神,进行合理吸收和继承,并最终将此精髓纳入了党员廉洁为公的标准之内。第三,“吾日三省吾身”与我党内部的道德教育和自我批评。我党在每个历史时期开展的整风运动及一系列教育运动,并在会上开展自我批评。这与“修身”“自省”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乔德福等.廉政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

[2]谭东华.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J].新视角.2011(6).

[3]李钢,姜国维.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廉政文化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8).

4.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四

11月21号下午,我校有幸邀请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玉堂研究员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讲座。参加此次讲座的有校党委副书记刘丰林、校团委书记王雪峰,副书记陈丹,学工处主任苏维佳及相关领导和老师。各院分团委学生会主席团及校学生会、校青协、校社联、校科创、广播台等八大组织的主要成员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伊始,刘丰林书记为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刘玉堂教授。刘教授将本次讲座分为三个板块: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的比较以及讲座的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其中他将重点分为六个小点进行剖析,它们分别是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文化知识、提升道德修养、发展文化经济、创建和谐社会。无论是讲到英雄人物、各省份的宣传方式还是对于文化强国的建设,刘教授都多次提到了“创新”一词,也正是有了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跟随时代发展,并在当代依旧拥有巨大价值。刘教授用其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吸引着在场的同学们,使整场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着。

互动环节,现场同学积极发言,向刘教授提出了政府青年等应对网络造谣应该如何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如何、当代青年应当怎样看待中国文化遭受他国抨击等问题。刘教授一一作出了解答。

本次讲座利用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却未得到更好的挖掘以及利用的现状,以创新为根本途径,将我国文化流传下去,发扬光大,激励并引导我校学子积极培养创新精神。

5.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五

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调查研究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系别:应用化学

班级:08(1)姓名:卢佳惠学号:08233120

调查题目: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调查研究

调查的对象范围:在校学生

调查的时间地点:学校

调查的主要方法:问卷、查资料

中国有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公、善、诚、义、孝、仁、忠等等,都是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传统的中国道德。

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了特有的义气:对国家民族——尽忠义,对父母长辈——行孝义,对亲人——重情义,对朋友——讲信义。人们义不容辞、见义勇为、伸张正义、施行道义直致舍生取义。“为义”已成为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信条,“舍生取义”的高尚境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捐躯、为民献身。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很多优良传统道德,如: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

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近日,我在大学生这群体里展开了一次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调查。为了在将来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抓住机遇、取得有利的地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新事物最迅速的、思维最活跃的知识群体,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外,还应该努力地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现状的主流是好的,其中绝大多数人是思维活跃、目光远大、乐于助人,廉洁自爱的,他们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的作用有清楚的认识,努力地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一个知荣辱、讲道理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例如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当中,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经常”让座位给老,弱,病,残人士;而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乱图乱画的现象表示否定等等。从一定程度上看,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还是比较高的。

然而,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部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却偏离了主流的发展方向,与主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要表现在: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热情,上课经常迟到早退,课堂上不专心听课,睡觉,敷衍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出现随便逃课现象,这对任课老师极不尊重,不识尊师重道之礼。在生活中,社会公德意识较差,有部分大学生在公共场所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财产,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不雅信息,在公众场合行为举止不得体,特别是一些大学生情侣,他们毫无顾忌地在大街小巷里亲热,一幅幅异常令人肉麻的画面真是不堪入目!另外,勤俭节约意识淡化。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社会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有些大学生的生活便开始奢侈了,他们生活不节俭,铺张浪费,穿名牌衣服,买高档手机,根本就把他们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私人取款机。在处事上,缺乏应有的诚信,有的大学生在考试时作弊,例如,传纸条、发短信等,这些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就算是拖欠助学贷款等违反国家法规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了。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是促使国家未来能够繁荣发展的生力军,面对着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有所下降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去改善它呢?

第一,以人为本,推崇“仁爱”原则。

要使大学生明确道德风尚的内涵,就要他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本是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人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样必然导致对他人利益的损害。理解人、尊重人才是可贵的。

第二,怀有感恩的心。

作为一个学子,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每一个曾经施恩于自己的人,学会知恩图报。父母饱尝艰辛把我们拉扯长大,我们应该记住父母的恩情,发奋学习,好好孝顺父母,但是感恩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父母,我们可以感谢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人。有了这颗善心的支撑,才能在走向社会后处处散播爱的种子,才能回报社会和他人,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完善我们的道德品质。

第三,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应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引导自己能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推进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对荣辱观的理解和认识,能够让大学生知道做什么事是光荣的和做什么事是耻辱的,通过自身不断地反省、批判

与激励,使荣辱观逐渐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6.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六

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杨文华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本。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无不依赖于对人力资本的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掌握人力资本的开发规律,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机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人力资本的价值提升机制由人力资本的开发机制、流动机制与激励机制三部分组成。

一、人力资本的开发机制

人力资本开发是人力资本价值增殖的有效方式之一。人力资本的开发机制是以人力资本开发的规律为依据的。人类的开发活动最早指向自然界,转而指向技术和工艺,现在又指向了人类自身的智力、能力和品德,开发活动由外而内、先外后内是人力资本开发的第一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派生的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最初的发展是不自觉的开发,而后的发展是自觉的开发。

人力资本开发的第二规律是:物力资本的开发程度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开发程度。舒尔茨用收益率的方法计算了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丹尼森进一步定量研究了人力资本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自1994年起,世界银行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国家财富进行了初步计算,结果表明,除中东和少数资源型国家外,其他国家的人力资本在国家财富中所占的份额都在60%以上。

人力资本开发的第三规律是:人力资本的开发活动是没有止境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开发的进程永无止境。

人力资本开发的一般规律在当代中国具有了新的特殊意义。当代社会生产力发生新的飞跃,引起社会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力资本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当今高技术而言,它不仅是对掌握和运用最新技术能力的挑战,而且是对复杂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对市场竞争趋势的预测能力、对敬业精神的挑战。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挑战已经在各个领域全面提出,不容任何一个谋求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回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迅速变化的阶段,经济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定位,就要求高起点地开发人力资本。因此,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增加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是符合我国的人力资本开发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要求的。

增加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关键在于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全民对教育与人力资本的重视。只有重视人力资本开发的民族,才是重视国家未来的民族。我国人力资本开发的机制应该是一个包括四个层次的系统。

第一个层次是自我开发。自我开发强调人才自身的觉悟性和主动性,人的自身既是开发的主体,又是开发的客体,通过自身有意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第二个层次是培养性开发。培养性开发是指教育与培训,它以教育部门和培训部门为开发主体,通过教育与培训的方式,达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传授者与被传授者之间的互动,实现双向的信息交流。对人力资本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指出,对儿童和成年人的教育,是一种资本积累的过程;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育有多种形式,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在职训练等。由于学校教育可以形成人力资本生产的规模效应,并突破专业的限制,最有效地提高一般知识水平,从而成为一般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途径。第三个层次是使用性开发。使用性开发是指“干中学”,它以用人单位为开发主体,是生产中的边干边学、工作中的实际训练和经验积累。卢卡斯认为,舒尔茨的通过正规或非正规教育获得的人力资本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内在效应,而阿罗的边干边学获得的人力资本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这无疑拓宽了人力资本的开发途径。在他看来,内在效应表现为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提高了投资者的知识或人力资本存量,但更重要的是外在效应,因为在高人力资本环境下,每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即专业技术知识通过向他人学习或相互学习从个人扩散到另一个人,在人们之间传递,使人们的平均技能水平或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因此,每一技术层次上的人都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同时人力资本亦增加了劳动和物质资本的生产率。因此,在生产部门已存在一定水平的人力资本基础上,在生产实践中是能够不断形成新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由于这种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识不适应生产要求的问题,使人力资本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不仅如此,如果将“干中学”的思想贯穿于学校教育中,还可以使学校成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的良好途径。

第四个层次是政策性开发。政策性开发以政府为开发主体,具有全局威力和总体效应。政策符合人力资本开发规律,则人才辈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否则,则人才凋零、经济萧条、社会危机。这是历史多次证明了的真理。政策是人力资本开发的杠杆。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人力资本投资者只能从中获得部分收益,还有一些收益则由其他个人、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获得。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多样性和弥散性,将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减少,经济也就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要求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干预。一方面,政策性的人力资本开发在于弥补私人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由于人力资本产权不能与其拥有者相分离,私人投资的风险很大,政府创造好的政策条件就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政策性的人力资本开发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需要,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投资;同时政府干预可消除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劳动力迁徙、流动、职业自由选择上的各种障碍,必须由政府来清除。人力资本开发四层次逐级递增,开发范围越来越大,从人的自身,到教育者、培训者,再到单位管理者,直至政府决策者,层层负责,构成人力资本开发的系统工程。

二、人力资本的流动机制

人力资本流动是人力资本价值增殖的有效方式之二。人力资本配置状况的优劣,不仅决定其他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的价值实现,而且决定人力资本自身的价值实现与效益。而人力资本的配置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市场流动过程来完成的。人力资本的市场流动是一种深层次的资源流动,是智力、知识、技能的注入、运营及其价值保值、增殖的过程,它直接表现为劳动者的流动。人的价值实现的最高经济形态,不仅仅是薪酬报偿,而是通过流动机制实现价格定位的智力、知识、技能等的资本化、股份化及其资本的收益。因此合理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的有效流动,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

合理的人力资本流动,是在客观经济规律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通过人力资本供求双方的双向选择,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流动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标志有四:首先,人力资本市场主体明确到位。

使人力资本市场主体到位,一是要实现人力资本的信息化,使人力资本的供求双方都能比较容易、比较经济地获得有关的市场信息,并达到信息对称。而且,这种市场信息必须覆盖面广、准确性高、更新速度快。二是实现人力资本的社会化。人力资本的社会化,体现在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清晰化,通过确认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将人力资本清晰到自然人,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创造人力资本的社会需求及其行为,变人力资本的单位使用为社会使用,进而实现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和人力资本的社会化。

其次,价格杠杆发挥作用。

市场的价格信号,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薪酬水平,调节人力资本的流动方向。价格作用的灵活程度和有效程度,反映了流动机制的形成程度和完善程度。人力资本的市场价格调节人力资本的市场化配置。

再次,人力资本市场秩序正常。

理顺人力资本市场秩序,必须依靠政府的法律法规和综合政策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直接从事人力资本的计划配置,而是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与政策来调控人才市场,促进人力资本市场的形成并完善其配置人才资源的功能。

此外,人力资本市场中介活跃、有效。

强化人力资本市场中介的功能和作用,规范其职能。人力资本市场中介是供求双方的桥梁,也是人力资本市场信息的渠道。人力资本市场中介在流动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流动机制逐步走向成熟,人力资本市场中介的需求程度会大大提高,而市场中介本身的职能也会逐步完善。我国人力资本市场建设应坚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方向,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本市场管理体制,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健全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力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健全与政府公共服务相互配套的人力资本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人力资本市场的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

三、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激励是人力资本价值增殖的有效方式之三。激励机制是由人力资本的特点决定的。人力资本是经过长期投资形成的,作为稀缺资源,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而且,其个性化极为突出。因此,合理的激励机制既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也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认可。对人力资本实行经济、社会、政治的激励机制,将对提升人力资本价值起到巨大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应该是多层次的,不仅包括经济激励,还应包括社会激励和政治激励。首先,经济激励的本质是保障人力资本产权。

经济激励以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为基础,鼓励把知识、管理、专利、商标、科技发明和原创科研成果等有形和无形的资产转化为货币或股权,作为对人才进行激励的依据,充分体现人力资本的创新价值,使个人有充分的积极性去积累知识,开拓创新,提升人力资本。并根据市场供求

状况调节人力资本价格,使之具有市场竞争力。

其次,社会激励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

物质激励并不是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唯一手段,收入高并不意味着人的各种功能可以得到更好的实现,人应该将其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于社会事务中,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因此,社会应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通过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实施公民平等的社会政策,提高个人的社会自由度,以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到提升。联合国1993年的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健全公民社会和实现权力下放,而2000年的人类发展报告已经明确强调公民自由是公民授权的重要手段,表明社会激励的重要性,它有助于完善人力资本的功能,因而受到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

再次,政治激励则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

经济的成功必然带来对政治认同的更高要求,把人力资本有效地吸纳进政治体制中并为之提供发挥作用的空间,将提高整个体制运行的绩效,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政党是人力资本进入政治领域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入政党,在政治上有进取心的人可以担任公共职务,这既有利于其在政治体制内表达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要求,实现人力资本价值,也有利于加快政治体制内部的人员更替,提高行政效率。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国家要实现发展,必须提高治理型人力资本的素质,而治理型人力资本就是以政治激励为主要的价值提升渠道的。治理型人力资本就是领导型人力资本,他们是各自领域的管理者,也是新规则的倡导者和实现者,他们可以提高制度运行的效果,推动各个领域人力资本的开发。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对治理型人力资本的开发是当前许多国家的工作重点,美国的“高级行政服务体系”,英国的“高级公民服务体系”以及荷兰的“高级公共服务体系”等,都是运用政治激励机制来提升懂得国际规则和熟悉国际交往的治理型人力资本价值,以进行全球治理,协调全球市场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美国政府制定了一套“行政核心资格”的标准,通过集中选拔和分散性寻找的方式发现治理型人力资本,并将之吸纳进行政体制中。

7.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七

1 衣食住行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衣食住行是所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最基础的环节, 可以说任何人的一天都是从柴米油盐开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衣食住行上时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一身身漂亮的旗袍, 把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也让外国影评人惊叹中国旗袍的端庄靓丽。旗袍, 作为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 从民国时期, 由宽松肥大变为窄瘦, 并有长短袖之分。一般款式为紧贴腰式, 直领开右大襟, 两开衩, 钉扣绊, 长至膝下略掩足, 款式高雅, 清新大方,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至今仍深受欢迎, 并成为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从满汉全席到民间小吃, 传统文化在饮食上的影响力更是巨大, 饺子、元宵、月饼、京八件、沙琪玛等更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电影《满汉全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中国饮食文化热潮, 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来到中国品尝地道的中国传统美食。以故宫和拙政园为代表的传统中式建筑, 在雍容华贵中不失娴静优雅, 展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至今仍为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在出行方面, 虽说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车马舟船, 但是在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比如说, 人们都喜欢在私家车中悬挂保佑吉祥的饰物,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出行方面的物化表现。

2 文化娱乐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娱乐是社会生活的另一个主要方面, 也是社会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享誉世界, 齐白石、张大千更是世界级艺术大师, 在2013年12月2日的保利秋季拍卖会上, 中国书画大师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以1.288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人们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喜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国粹京剧更是蜚声海内外, 深受群众喜爱, 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的精彩唱段余音绕梁, 业余票友的精彩唱腔也是功力深厚, 夏日的公园里、广场上经常可以看见票友们在一起切磋技艺, 你方唱罢我登场, 尽情享受中国传统文化为人们带来的快乐。此外, 杂技、下棋、抚琴、扭秧歌等其它文化娱乐活动也深受群众喜爱, 经常在民间的街头巷尾出现, 这些文化娱乐活动都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 体育活动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体育活动是群众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 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十分丰富, 武术、荡秋千、太极拳等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最为人们熟悉。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源于商周时期的军事训练, 至秦汉形成流派, 并有著作记载, 在宋明时期达到巅峰。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荡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 因其设备简单, 容易学习, 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 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 现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 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 中医经络学, 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 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 流派众多, 群众基础广泛, 在公园、广场甚至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练习太极拳的人们。

4 医疗保健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如果说到医疗保健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就不能不讲到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人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 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 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 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 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 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 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 通过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的方法, 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 进而得出病名, 归纳出证型, 以辨证论治原则, 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 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现在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除了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这些隶属于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外, 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逐步认可欢迎中医。可以说, 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正在以另一种形式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

5 人际交往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也不时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特质。谦虚礼让, 诚实守信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原则, 中庸则是中国人在骨子里透露出的处事方法, 而中正平和、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个人休养和个人品格, 注重人的精神追求与身心和谐, 注重人的道德情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老吾老及人之老, 幼吾幼及人之幼”, 这些传统的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行为准则, 不仅要求邻里之间、朋友之间讲求礼仪、互相敬让, 也有利于保持整个社会和谐有序。此外, 儒家思想注重团体意识、注重集体利益, 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 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 这些优秀思想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解决当代各种社会矛盾, 医治片面现代化冲击下出现的种种弊端与趋向, 均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生活, 在今天,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在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独特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 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的文化价值不仅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中国社会, 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也有很深的影响, 并蕴含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8.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八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教育;关系及应用价值;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29-03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加强,现代化教育逐渐朝着高科技化、国际化、精英化的教育模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更趋向于出国留学或在国内接受国际化教育,却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必然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融入实际生活,一方面是对历朝历代人的智慧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开创新的文化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当代教育不仅传授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以适应时代和发展的需要,还不容忽视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晦涩难懂,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现今,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教学方式,迎合学生和时代需求,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凸显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教育课堂的趣味性,以实现凸显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检验和实践证明了的,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自炎黄时代始,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农耕文化基础上的[1],不仅包括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生产生活经验等,还包括日常形成的一些生产工具、语言、文字、思想、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创造。如炎黄时期的生产工具,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望闻问切四诊法的使用,汉朝时期的儒学传播和发展以及地动仪的发明、《九章算术》的撰写与传播、唐朝时期的长安城,五代时期的各种建筑……简言之,传统文化的发展涉及农学、地理、数学、建筑、医药、思想、文学作品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通过人的加工,外显为物质资料如农作工具、生活用品、手记、书籍著作等,内显为生产经验和思想,如春耕秋收、日出而坐、日落而息、尊老爱幼、首孝悌等。

由于传统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应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产生的,因而在当代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并非都是优秀的、科学的、先进的,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开国门,开拓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及价值

当代高等教育绝不仅仅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高等院校发展、管理经验,而应是更多的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我国发展实际需要,在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打开国门,借鉴和学习西方。自京师大学堂建立以来,我国的近现代教育一直处于模仿甚至是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的状态之下,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就曾提出“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传播救国思想,以奕为代表的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对西方资产阶级制度的学习,包括后来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的思想的学习和传播等[2]。通过学习西方科技和思想文化,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与此同时,对于西方的发展经验,我们并没有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甚至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诸多高等院校忙于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开设一些具有浓厚西方色彩的课程,忽略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3]。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相应地,通过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讲授、学习、研究,将赋予我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特点,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当代教育教授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思想和传统科技方面的教育为我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论语》、《孟子》、《中庸》等促进了学生的“尊师重道”、“不耻下问”等的求学学风,处世态度,这些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历朝历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入课堂,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种价值一方面表现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地学习,有利于提升自我文化素养,提高道德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琴棋书画”、《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无论是思想还是各学科的技术知识融入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一方面诸如医学、建筑、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诸如《论语》、《孟子》、《诗经》等文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而现代化的教育不仅强调知识的学习,更应讲求高尚道德素养的培养[4]。一个知识的巨人确是一个道德的侏儒,那么这个人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财富还可能危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粒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罕见。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实现途径

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更加强调人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5]。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主要是为了开发人的智力,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技能,因而也只能成为义务教育[6]。中高等教育则是在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但依旧是浅显的学习,而真正对知识的研究和真理的探索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开始专业化、系统化、更加深化。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化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需要专门地系统地研究和探究,尤其是在用词用句上,以及在一些物品的考定上。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地忽视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晦涩难懂,文言著作居多,很多材料资料残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耐性不够。此外,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再者,政府以及教育部门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福利学校、学生、教师、社会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课堂通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极少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和教师解疑环节,因而学生极少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现代化的教学更加强调借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视频播放、情景模拟、师生互动等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减少了教师讲授时间,但教学的知识量并没有减少,学生任务反而有增无减,因为在课堂上互动环节的设置使得学生必须在课下做课题工作,搜集材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或驳斥其它人的观点意见。另外,情景模拟,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也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尤其是对细节的掌握上。如对于林黛玉进贾府的文学选段的讲解中,如果让学生在线演绎整个过程,可以考察学生对贾府结构的构造,也考验学生对传统礼仪的熟悉程度。通过实践演示加深学生印象,进而勾起学生对作者语言及写作技巧的分析,领悟文学作品的真谛。

(二)政府及其相关教育部门应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划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和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还带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旅游业、古董收藏、历史遗产保护等。产业的开发必然免不了文物的破坏和倒卖,对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整体利益出发,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拟定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方案和发展规划,在对传统文化遗迹进行开发时,也应采取保护政策。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学校与文化地或文化场所的合作与联合,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考究历史文化遗迹,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验证自身的猜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为文物保留地输出专门人才。所以,传统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坚持几个原则:适应和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即规划一定具有战略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快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文化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绝不仅仅是对原有的继承,还应包含文化的创新,原有的文化反映的是文化所处时代的特征,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应有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以说,文化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民族不断演进的民族史。可行性。发展规划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密切联系实际的。

(三)学校应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课程一般为校选课,学生虽然有选课的自由,但学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并没有实现学生在选课方面的绝对自由。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四年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几乎填满了整个学校给予的最高学分限制,亦或者学生不想上多余的课程来增加自己的课业负担,因而绝大多数专业学生很少或没有机会进行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学校作为教育的管理实施部门,应对学生的学分设置和课程体系做出适当的修改,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接触专业的、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

文化的演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真实写照[7]。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同于美国文化,首先,从进程上看,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积淀;再者,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不同,我国经历了原始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因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我国现代化教育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体现在文化课程设置上,在大学,传统文化课一般多作为校级选修课进行教授,学生有选择自主权。因而,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着手,辅之政府及教育部门的辅助、指导,同时,社会媒体、各界人士应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把传统文化的学习扩张至整个社会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朱萌.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1):17-18.

〔2〕李国强.传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现代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9,04(02):34-35.

〔3〕曹南燕,徐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理论月刊,2009,10(10):85-86.

〔4〕胡琳,邹林军.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J].内江科技,2010,05(05):47-48.

〔5〕杨瑞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四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12):47-48.

〔6〕许武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山东大学,2012.05-07.

〔7〕李彦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4.22-24.

9.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九

当代中国社会主体转型的价值取向及其困惑

面向世界的开放性、面向现代化的自主性、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体转型的三大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的确立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符合当今社会现代化要求,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然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当今主体转型面临着种种困惑,包括主体转型的不平衡性和主体转型的时空复杂性.应努力创建社会转型的良好的人文环境.

作 者:贺善侃 He Shankan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刊 名: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3) 分类号:B2 关键词:主体转型   价值取向   开放性   自主性   创新性   主体转型困惑  

10.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 篇十

摘要]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仅使我国在经济上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催产了新的价值观。尊重自我,尊重个性,执意表现“自我”成为青年一代新价值思潮的代言人。并由此形成了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价值观,使青年盲目的追求世俗文化,过分关注关系,人情和面子,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取向弱化。这一演进过程,把青年的价值观带入了迷惘,不安,彷徨的困惑境地。如何确立一种具有驱动和导向作用的正确价值观,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知识性探索,也引起了每一个社会人的深思。

青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中国历史的命运,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价值尺度对实践的规范,驱动和导向作用是通过人们的价值观念确立起来的。如果我们立足于这样一个前提来讨论当代青年的价值观问题,其意义就不止是一种观念上的设计,还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引导一种更新的,更为合理的价值取向,一种贯穿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理论探求。这对于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来说,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

1)从价值观的主体角度考虑,它是个体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的结合体。(2)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3)价值观有对主体行为起指导作用的功能。(4)价值取向是个体内化了的价值观,对人的行动起调节和定向作用,是个体内心关于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倾向。

由此可见,一种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既受自身民族文化积淀的影响,也受社会体制、政策及自然环境的变革的影响。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无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对传统的体制,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一结果也必然导致价值观的巨大转变,在此过程中受冲击最大的当然是成长过程中的青年[2]。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中国的巨大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变革给青年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它给青年带来价值追求新境界的同时,也给青年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价值观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促进青年主体意识成熟的同时,也诱发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意识的滋生和膨胀;实践方式的变革在推动了青年发展,求知观念的更新的同时,也淡化了他们的人民群众观念和祖国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引起青年个性追求丰富化的同时,也会使一些人产生享乐主义和消费上的盲目攀比的意识;在全方位对外开放进一步实现的条件下,青年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全球意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诸如抽象人性论,西方的民主和人权观也会随之在青年中传播等等。把以上现象归纳起来分析,可以看出,价值观的转变对当代青年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冲击

(一)、以己为中心

中国社会转型以来,青年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已成为社会认可的价值观。然而,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岗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有永久的最大利益。况且,有些社会美德,社会公德性的行为也是不可能用利益来衡量的。在社会发展中,利益是转移的,波动的,然而以利己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的出现,就会使价值认知失调,价值认知的失调会使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出现矛盾。

总之,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出现社会浮躁心理,社会整体责任心下降,公众意识下降,并有可能在思想和行为的相互影响中形成恶性循环,使这种社会的恶性发展

诸如贪污腐败现象难以遏制。最为严重的是影响青年一代科学人生观的形成。因此研究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机制及其特点,对社会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追逐世俗文化

由于经济生活上的富足和受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在当代广大青年的思想当中,有一种物欲化倾向,粗俗化倾向。所谓物欲化就是对物质过分崇拜,重物质,轻精神。使中国的传统美德,诸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逐步弱化,出现了重利忘义,物质欲、金钱欲压倒一切,精神反而成为物质的奴隶。对一些精神财富,对一些民族文化的精髓,却越来越被当代青年所冷漠。他们盲目追星,追求时尚,赶潮流,但却很少在塑造自我价值上下工夫。

这种追求世俗文化以为时尚的社会现象一旦在青年人中泛滥开来,后果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一代或后几代人的命运,决定中国整代人的价值观倾向,并影响着在此决定下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关系、人情、面子

在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体系中,关系、人情、面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使自己推及扩展到家庭、亲戚、朋友,甚至家族和宗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广大的人际关系网、社会关系网、家族关系网。

这种注重关系的价值取向已经深入影响到了青年一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把关系当成调节社会生活的主角,从而理所当然地忽视了对自身的培养。现在很多青年在找工作时首先出示的不是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而是关系这一有力的招牌式工具。这样就使广大青年受制于寻求相互间的依赖,从而使自身在知识才干方面得不到长足的发展,长此以往,必将使社会的良性发展受到阻碍甚至中断。

关系人情面子的价值模式可以说是中国已经存在并逐步强化发展的一种价值倾向,并且中国现在不断滋生的集体腐败现象,家族官僚体系的庞大无疑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这种价值倾向在青年一代中广泛传播,后果将是对中国用人体制造成极大的冲击,把中国的发展寄托于一种人际关系关系网络,而不是人才网络,把青年人的成长推向一种寻求关系寄托而不是知识才能寄托。这不能不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3]

(四)自身价值取向的弱化

所谓价值取向就是个人内化了的价值观,它对个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定向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人都有明确的,较高的价值取向。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就向世人宣布了他的奋斗方向.因此,理智选择和方向确定的介入使得价值取向具有了动态性的特点,也更容易导致某种相应行为的产生。在当代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中,自身价值取向的弱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如果大学生能够有更高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自己的知识、才能,打造自己的人生品牌。那么整个青年一代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能力就会不断上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才生机盎然,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才有希望。[4]

二、中国青年价值追求的新境界

如何摆脱价值观对当代青年的困惑,近几年来探讨甚多。许多学者从道德、法律、心理学等领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在此,我们将从综合的层面提出两点对策。

(一)转变自我实现方式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一个人在实践中为自己设定满足自己需要,发挥自身才干和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和社会价值的价值目标,并通过实践实现这一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要引导一种合理的科学的自我实现途径,就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树立鲜明的主体意识,平等和自由的交往意识的人格,以社会的客观需要为根据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使自我实现逐渐走向成熟。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个人价值,使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和平等协作的追求价值,完成价值,最终实现自我。

2.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取向。不要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实现之中,使其被动的满足自身需要。而应该努力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找准自我发展的主要价值尺度和实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途径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从而自我价值的更好实现。

3.青年一代应该把创造财富而不是拥有财富作为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主要不再金钱和财富,而是知识和能力。商海沉浮,股市起落,社会需求日新月异,只有知识和能力不会贬值,拥有知识和能力,就拥有财富。于是,青年也应该将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和实际的社会贡献看作是衡量自我成败的尺度。

总之,科学的,健康的自我实现的价值观的形成将引导21世纪的中国青年成为一代高素质,高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新型人才。

(二)树立社会价值观和人类价值观

前面两个方面都是从个体自身出发,要求和引导青年如何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但是,青年是社会的青年,也是人类的青年,青年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青年的价值观培养也要兼顾到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要求。在青年的价值取向中,要增强全球意识和人类,要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5]要突破民族国家的狭隘视野,用世界的眼光来看问题。21世纪的青年必须有更鲜明的“全球”,“人类”的眼光,必须更善于把握全人类文明发展的走向。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即发展自我,又对全球,人类的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带来全球意识,人类意识的同时,也更要更新和加强民族国家意识,祖国意识和人民意识。在注重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精神,用先进的文化来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类价值观,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适合祖国需要,人类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方立天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2日第4版2,陈 强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1期

3,曹 群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社会化》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6期

4,曹劲松 《人格塑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点》《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1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十一

一、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影视文化自觉

随着强势的好莱坞“帝国主义文化”电影在全球的扩张和渗透,消费文化观极大地冲击了各民族的传统艺术和审美文化,娱乐性大众文化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商业性成为影视创作不可抗拒的力量。中国影视剧传统的艺术追求和审美价值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并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比较中西影视剧文化观念的差异,考察中国叙事艺术的传统文化观念,能使我们在一个纵横交错、深远开放的文化视野中,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电视剧在消费时代的文化意义,深刻认识在全球化背景中,电视剧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传统和艺术品质、保持文化趣味和艺术精神的多元性与独立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使电视剧能够在好莱坞电影的压力下,在“文化帝国主义”垄断的国际影视文化市场上,为中国影视文化争得一席之地。

西方文化对事物本体的关注,使他们强调电影和电视剧传播形式、音像效果、欣赏环境等物质本体层面的差异,并视之为本质性区别。西方电影文化传统观念对逼真的视听效果的追求,对电影院独特的观赏环境、仪式化的观影经验和观影快感的强调,使电视剧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只是一种枝节繁冗、漏洞百出、没有结局的肥皂剧,或是作为电影的延伸和泛滥的劣质仿制品。因此,电视剧只是一种非正式随意性的文化形式,而不是正式的需要严肃对待的艺术。

对于西方国家的观众来说,电视剧只是家庭里的一件普通家具(电视机)提供的千百种节目类型中普通的无足轻重的一种。是在没有别的正式文化活动安排的情况下,呆在家里的一种随意的消遣和调剂。而在西方批评家眼里,戏剧和电影是高尚的需要严肃对待的艺术,因此需要有汗牛充栋的理论著作来强化其重要性。与之相比,电视剧是等而下之的肥皂剧或无足轻重的情节剧,甚至“不能算是具备了传统意义的形式”,不具有完整独立文本的可分析性。

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轻“器”的观念,以及整体直观的审美型思维方式,使人们不去细究电影物质本体的差异性。正如当初把电影称作“影戏”,只注意了其“戏”以连续运动的人物造型叙述人生故事的艺术特质,而忽略了人物形象是实体或是影像,忽略了影像是人物实体的逼真再现或是假定性模拟等涉及艺术本体差异的问题。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人生真理,人类精神才是“道”,“戏”之大“道”则在于展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文化理想,在于“教化民众”,使其能独善其身或兼济天下,完善人格情操。至于“戏”实现的物质形式,无非小“技”,不值得特别强调。电影、皮影、舞台戏莫不如此,更何况如此接近的电影和电视。影视一家的观念认为,电视只是以其技术上的优势拓展了电影艺术的叙事潜能。

二、中国叙事审美文化传统赋予电视剧独立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品质

家庭化的生活方式,“瓦肆”听书的文化传统,以及传统叙事艺术的文化观念,也使电视剧在中国与在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影视观念很少厚此薄彼地偏执,在影视理论家看来,电视剧承载着中国传统叙事艺术(包括小说、戏剧和电影在内)所有的文化意义和美学功能,是以“适俗”的大众趣味,实现“导愚”的教化功能,以“奇”思“妙”想的叙事形式,讲述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是“穷巧极工”,“传神写照”人物性格心灵的艺术形式。

而对于中国的普通观众来说,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个是短篇叙事一个是长篇叙事,相当于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区别;至于观赏环境,正如当初看戏听书得去“勾栏瓦肆”,而有钱人则愿花钱把说书人或戏班请到家中。对于中国人来说,“家”是最方便最理想的享受“故事”的环境。无论是电视批评家还是普通观众,都把电视剧看作独立完整的叙事艺术文本,插播的广告无非是中场休息时的茶水瓜子,每日几集的时间间隔,也有“且听下回分解”的心理准备。于是,电视剧在中国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叙述故事’和‘消费故事’的渠道”。

自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以分账形式进口外国“大片”以来,美国电影更加直接和迅速地进入中国市场。《星球大战》、《阿凡达》等好莱坞电影创造的高科技奇观、个人英雄主义叙事原型,享乐、欲望、宣泄、叛逆、刺激等商业性类型元素,在使消费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的同时,与贯穿好莱坞电影的美国神话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一起,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的意识形态和影视文化观念。当好莱坞电影通过刺激中国观众的观影快感,强化影院文化意识,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好莱坞观众的时候,在政治性、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夹缝中挣扎的中国民族电影,却很难在宣泄与宣传、叛逆与认同、个体与集体之间,探寻一条通向世界的民族电影之路。好莱坞电影将更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民族电影的生存显得前景堪忧。

与此同时,电视剧撇开好莱坞超越现实的欲望奇观,在广泛吸纳融合世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和叙事艺术传统。以一种对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古老民族现实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状态的热切关怀,展现着风云变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生命运的悲欢离合,叙说着一出出回肠荡气的中国人自己的人生传奇,形成对中国人生命、生存和心灵的观照。中国观众选择了电视剧作为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和虚构性叙事形态,因此,电视剧的意义不仅是在电视节目中,还在于它在所有大众娱乐叙事文化形态中占有的至为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电影、小说、戏剧等其他叙事艺术。

研习传统,转成新鲜,中国电视剧以当代人文精神改造叙事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把源于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的出奇制胜,于庸常之中见神奇的叙事传统,作为贯彻始终的叙事策略和叙事风格,获得了无人不“奇”,无事不“妙”的审美效果。同时又超越了从道德伦理和正义善恶的价值判断出发编排人物情节的传统叙事模式,以张扬个性、质疑传统道德、质疑传统善恶价值、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等当代意识为叙事动力,寄寓着对人性弱点、对鄙陋的文化传统的批判。

上一篇:税务筹划的原则和方法下一篇:六年级语文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