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师工作总结

2024-09-14

小班教师工作总结(通用9篇)

1.小班教师工作总结 篇一

教师大都有声带小结的职业病,经常声音沙哑(不过俺自个觉得沙哑了也蛮磁性的呦,嘻嘻

不过这可不是光为拍视频,平日里我们都是这样做的,上课时要说,下课了更要主动找每一个宝贝说,因为这样才能建立起和宝贝们之间的亲密度和信任度。

自踏上工作岗位以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带小班的宝贝们,年龄不同,宝贝们的心理、生理特性和大班的孩子也不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谈谈一、二吧:

首先是良好常规的培养,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老师们的要求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整治纪律,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得老师能顺利正常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小班的宝贝自控能力比较弱,如何培养出孩子们的自控自理纪律的良好习惯是关键。可以想象如果老师在上课,有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还有幼儿不时的向教室外跑,老师怎么能进行得下去!所以要让孩子们养成在上课时能安静遵守纪律的常规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还需要长时间老师们认真的教导。

其次,沟通也是无极限。这一点我的感触最深了,每一天和宝贝们在一起,都要抓住机会尽可能的和每一个孩子说话,因为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能融入他们的世界中,能很好的洞悉他们的想法。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孩子的伙伴,使他们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生活洋溢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所以,在平日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我尽量与孩子们多沟通多交流,和他们说话,和他们嬉戏,了解他们的需求。

然后,要尽量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受新奇好玩的东西的影响,所以,要准备好每一次的活动,从活动内容到活动目标再到活动准备,都要充分,让孩子在活动中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以及语言、思维等都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此外,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和鼓励呦。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比如吃饭、睡觉、做操、区角活动、游戏活动等,捕捉宝贝们在园的一点点进步,用语言、动作、表情、奖励小果子等不同方式表示对他们的鼓励、肯定和表扬。: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肯动脑筋,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就一定会让他们越来越喜欢你,信任你,并喜欢上幼儿园的学习和说话的,呵呵。

2.小班教师工作总结 篇二

一、课堂观察——规约小班化教师行为的内在需求

课堂观察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由美国的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于1960年提出, 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 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 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 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 并依据资料所做的相应研究。这种科学的观察方法自然备受小班化教师的青睐, 小班化课堂观察留给教师最鲜明的记忆是精确、直观、简约、有说服力的数据, 它满足了教师对小班化课堂“精细化”反思的内在需求。

课堂观察帮助教师规约小班化课堂行为。在推进小班化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育关怀趋向公平化是焦点话题。国内很多学校都在推行小班化课堂教学五个100%:即学生发言100%、互动100%、展示100%、合作100%、激励100%, 这是高度均衡小班化课堂教学行为的规约, 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享有等量的爱。然而事实上, 这样的课堂却多有满堂灌、忽视个体、轻视差异的情况, 呈现出对概念片面理解与顾此失彼的状态。怎样改变这些伪合作、伪参与等现象呢?我们试图以小班化课堂观察为中介, 帮助教师加速对小班化课堂教学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 以下是笔者记录的小班化语文“课堂观察统计表”:

学生参与学习状态课堂观察统计表 (一)

教师提问类型课堂观察统计表 (二)

参考分析如下:

表一, 本节课学生回答问题总数42次, 其中教师5次追问, 能够很好的抓住教学时机, 引发了学生创造性回答问题2次。在课堂观察中还发现26名学生均获得发言机会, 覆盖率达到100%, 说明教师已在有意识地关注让每一个学生均获得参与发言的机会。

表二, 本节课教师设计低认知水平的记忆性问题16个, 占课堂提问的80%;理解性问题3个, 而属于较高认知水平的应用性问题1个, 仅占5%, 特别是属于高认知水平的创造性问题设计竟为零。

参考建议:教师要能够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由低认知到高认知不同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 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够在原有水平基础上有所提升, 使学生的参与有广度更有深度。教师有必要补充“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 将理论运用在教学设计中, 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因教学问题设计的不科学, 使课堂学生参与思维深度不够的现象。

小班化课堂观察是细致入微的“灵心慧眼”, 课后评议中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数据统计, 对现象具体细节的描述, 有理有据的分析, 敦促着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并倾听同伴对课堂细节剖析, 从而在反思与对话中不断修正与发展课堂教学的水平。

二、课堂观察——植根小班化教师专业内功修炼

课堂观察使教师追求精细化、高品质的小班化课堂有了行为的导向, 是小班化教师专业内功修炼的新途径。通过同伴协商确立观察主题, 并共同设计观测要点, 自然形成了合作研究共同体, 使教师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 建构自身的课堂, 实现教育方式的根本转变, 提升小班化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1.在课堂观察中让理念走向实修。课堂观察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更新的过程, 从理念到课堂教学实践要经历学习理解过程、认同接受过程和融合内化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每天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很难静下心来思考, 但当教师拿起课堂观察量表时会发现, 此表不是给教师打分, 不是评判一节课的好坏的“法官”, 而是为了教师能够读懂自己天天熟悉而又陌生的课堂。当教师沉下心来走进“精细化”为品质的课堂观察, 他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小班化的核心理念, 小班化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小班化教学突显哪些新课程观的教学观、学生质量观, 等等。课堂观察量表就是要紧紧围绕着以上核心观点, 来设计小班化观察主题与观察要点。通过观察课堂合作反馈与对话交流, 小班化理念逐步得到教师认可且被纳入到个体信念之中, 再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 从而完成小班化理念内化为教师课堂行为过程的实修。

2.在课堂观察中继承传统走向深修。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减少, 使得小班课堂内师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相对增加, 这就必然地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与要求。课堂观察方式是引导教师走向精细、高效的小班化课堂的有效载体。在课堂观察中观测点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维度: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是否体现面对全体、适应差异, 体现小班化教育注重个性发展的优势;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是否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学习资源, 拓展课堂教学的视野;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是否灵活运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并且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维空间。小班化教育引发了教师对教师的作用、教学中的角色、教学策略、教学组织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的再思考, 教师要能够通过课堂观察的手段做出选择, 恰当地作出适切性的判断, 这是一场在继承中创新的深修。

3.在课堂观察中进行小班化课堂文化的善修。小班化课堂有着优越的时空优势, 教师对课堂交流覆盖面的控制得以扩大, 师生交流形式得以多元化和立体化。为此, 教师的课堂观察重点应当包括:学生座位的排列是否多样化, 桌椅排放是否达到服务于师生有效课堂沟通的价值最大化;课堂氛围营造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使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静”——静坐、静听、静记, 变为小班化环境下有灵性的“动”——动口、动手、动脑, 达到“动情”与“动智”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环境是否更具人文性、开放性、情感性和生活性, 师生是否共同度过有生命意义的课堂;交往方式的选择是否是师生互动对话的课堂, 提问时是否多给了学生一点选择性思考与问答的空间;课堂教学评价是否每个学生都得到激励, 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不仅对学生凸显兴趣特长的评价, 也要鼓励对学生尚未显露的潜质能力进行评价, 等等。关注课堂文化的课堂观察是教师课堂行为的一次再造和更新的善修。

三、课堂观察——提升小班化教师教研内生品质

课堂教学观察是一种教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是一种研究活动。小班化课堂观察将教师群体悄然引入行动研究之中, 形成民主的、开放的、合作的教师专业研究共同体。由于课堂观察主题选择基于本校课堂教学的实际, 观察要点的设计基于教师可能发生行为的预判, 课中观察是集体的行动研究, 课后会用数字化、具象化的方式呈现课堂观察记录的结果, 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研究的主体, 并同时分享同伴的课堂研究成果, 从而丰富了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方式和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教研与科研“两张皮”现象, 即教学与科研互不相关、各行其道的分离局面, 实现了积极互促和共赢的合作研究。课堂观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具,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帮助教师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 探寻并解决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3.小班教师工作总结 篇三

一、待遇与环境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其原因是因为小班幼儿教师要担负小班幼儿的教育与保育的双重任务,不仅要教授幼儿知识,而且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自理生活能力差,还要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这无形中增加了带班老师的压力。另外在刚入园的第一个月,很多幼儿有明显的分离焦虑症状,总是哭闹不停,吵的带班老师束手无策。因此,相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而言,小班幼儿教师多数认为自己在幼儿园的工作比较繁琐,而相应的待遇却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相符合。所以小班幼儿教师在待遇与环境这个维度的压力感要大于大班幼儿教师。

二、角色任务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为大班的教学任务重,备课量大,检查多,各种竞赛、表演、运动会等活动多以大班唱主角。同时,大班小孩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学习时不听从指挥,不遵守纪律,大班教师在文化课教授过程中还要不停的维持纪律。所以大班教师在角色任务这个纬度的压力感要大于小班教师。

三、工作职责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表3工作职责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教育领域的矛盾日渐明显。教材更新的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教育学和深层理念得到广泛传播。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考虑,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展开各种课题研究。而且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一入园就受到良好教育。因此,家长对对幼儿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也有较高期望。这种高期望在教师身上的投射就成了一种较大的工作压力,尤其在大班更为明显,所以在这个纬度上大班教师的压力感要大于小班教师。

四、学生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表4学生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基本为3岁左右,年龄过小,大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经验不足,不听指挥,行动盲目,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把孩子交给了老师,老师就担负起了教育和保育的责任。孩子一旦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不管是否是老师的责任,有些家长总会迁怒于老师,认为是老师不负责任,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语言、思维、行动处于发展初期,很多事情难以沟通,小班幼儿教师在教授幼儿知识时也困难重重,这些都使小班幼儿教师的压力不断增加。所以小班幼儿教师在学生因素这个维度的压力感要大于大班幼儿教师。

五、结论

從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班幼儿教师与小班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在“待遇与环境”和“学生因素”这2个维度这个维度中,小班幼儿教师的压力大于大班幼儿教师,在“角色任务”和“工作职责”这2个维度中,大班教师压力明显高于小班幼儿教师。因此在今后对幼儿教师进行压力疏导的同时,要考虑不同班级幼儿教师的压力来源,为不同班级的幼儿教师提供符合实际的压力疏导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切实的缓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刘力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工作控制体验、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2]曹亚萍.上海市幼儿教师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饶淑园,王红椿.珠三角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压力调查报告[J].教学与管理,2009(2):26-29.

4.小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四

一、保教工作:

1、提高幼儿的自理潜力。我班老师和保育员密切配合,加强保育工作。在一日生活中,注意关照幼儿的冷暖、安全,及时提醒幼儿饮水、擦汗,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活自理潜力训练,如:我会自己吃饭、睡觉不用陪、我会穿衣脱衣、口渴了怎样办等,让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自己做,使幼儿构成初步的自我服务意识。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班级个别幼儿严重挑食的现象,我们三位老师坚持鼓励、引导和家园配合的原则,逐步帮忙其克服不良饮食习惯。学期末,班级幼儿挑食现象有很大改善,个性是刘铠源小朋友从刚开始挑食、食欲不振、吃饭呕吐,经过上个学期和这个学期我们的鼓励和培养,此刻已经能够自己吃饭了,而且饭量也大大增加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良好、礼貌的行为习惯是班级开展工作的保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注重多途径、多渠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首先,我们运用音乐来进行常规训练,把各种音乐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比如:听见《开火车》的音乐,每个小朋友都要收拾玩具材料,回自己的座位坐好;听见《摘苹果》音乐就是上课的时间到了;听到优美舒缓的轻音乐时,不管你玩玩具有多么开心,都就应把玩具收起来……这样,使我们的管理更加规范,常规更加好。其次,针对本班个别幼儿时而发生的争执、攻击性行为等,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首先,在集中教育活动中,透过组织“不乱发脾气”、“好东西大家一齐玩”、“怎样办”、“我们是好朋友”以及“我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好处及争执甚至动手带来的坏处。学习用商量的、礼貌的语言和同伴说话。再次,抓个别教育,针对班上有攻击性行为的突出个体,进行全面教育。最后,树立榜样,透过分发五角星,评选好孩子等手段,激发幼儿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的愿望。

3、重视幼儿的体育锻炼。我们利用早操、户外活动、集中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得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并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我们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预防手足口疾病的防治工作,在发现有手足口病例后及时隔离,做好停课消毒工作,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4、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扮家家”和“车子叭叭叭”“蔬果舞会”“动物朋友”等主题活动。在开展“扮家家”主题活动中,我们透过和孩子交谈,让孩子做爸爸妈妈,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辛苦,感受家的温馨,透过绘画、科学、诗歌、歌曲等明白家的重要,明白要关心家人,爱护家人。在“动物朋友”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家长一齐找资料、做调查,做手工等,感受小动物们的特征,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惯,明白要爱护小动物。在各种活动中,体验主题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5、在教育教学中能注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将新的教育观融入到工作中、。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个性注重游戏性在活动中的运用,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我们老师多以合作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以自身的行为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对小班幼儿来说,一次教学活动并不能掌握,而只有在直接的感知和体验中,透过不断的重复才能够稳定巩固。因此,同样的活动资料,我们会投放到区角活动、自由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中,透过老师实施个别化教育才能达成目标。情绪的外露、易感是小班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小班群众教学活动,往往需要教师充分激发幼儿情绪,透过群体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才能让幼儿体验参与群众活动的快乐。

6、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本班教育教学总目标和主题进展需要,有目的、有步骤、逐步铺开的提出各阶段的区域活动目标。开学初,我们根据上学期幼儿活动区的活动状况,先让孩子练习按标记摆放玩具;在孩子能够熟练的将玩具按标记摆放时,我们再分组去玩各个活动区的玩具,建立这个区的玩具只能在这个地方玩的概念;最后在全面铺开,让小朋友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这样循序渐进地帮忙幼儿建立区域活动的常规。同时在活动中注重引导,鼓励幼儿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用心地与材料相互作用,促进幼儿发展。同时,我们能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反思与调整,使整个区域活动呈现阶段性、连续性,从而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

7、小班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作为有思维潜力的个体,他们对环境有自己的要求。所以我们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环境,让孩子成为环境中的主体,比如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为每个主题都设计了主题墙,便于幼儿学习与操作。如:我们经常会设计一些调查表,请家长和孩子一齐完成,并布置在教室的主题墙上。小朋友经常会拉着同伴的手向同伴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一齐做的记录,既培养了孩子的交往潜力和语言表达潜力,又培养了孩子爱的情感。环境能育人,在布置环境中,我们也注重孩子各方面潜力的培养,让孩子与我们一齐美化生活学习的环境,将他们的作品都上墙,以此提高了幼儿各种剪、画、撕、贴等各种技能,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用心性,让幼儿在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8、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潜力的发展。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吃饭又快又干净、穿脱衣服比赛、故事会、庆六一活动、做小老师、拍球比赛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潜力、语言表达潜力和动作协调潜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家长工作

1、在开学初我们首先对新生和部分老生进行了单独会谈,了解新生状况,我们详细询问了幼儿在家的一些生活习惯,以及一些个性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并详细记录、整理。同时也让新生和家长对我班的三位老师有所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学期主要活动。同时,我们也针对班级个别幼儿和家长的状况进行了电话家访,向家长反馈上学期幼儿存在的问题,并和家长一齐探讨共同教育的方法,从思想上和方法上达成共识,促进孩子的成长。

2、在开学初,我班就召开了“新学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一日活动的资料和安排,班级各种的主要目标和活动,以及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细节,并将需要家长配合的项目编写打印出来,分发给家长。

3、充分利用“家园联系册”、电话、QQ群发通知等手段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状况和班级最新的活动状况,加强家园联系。我们坚持每一个月发放一次《家园联系册》,并在联系册里详细汇报幼儿的点滴进步,以及回复家长的推荐和意见;每周给不经常来园的小朋友家长打一次电话,交流幼儿在园的表现;透过QQ群的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等。

4、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用心开展“亲子活动”。我们觉得只有在情感上亲近了,了解了,才能有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及时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的教学活动中,并且拉近了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家长之间,以及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的感情。

5、定期更换“家园立交桥”中的资料,根据家长比较想要了解的,或近期出此刻我班幼儿身上的一些问题,选取相应的幼教文章,介绍给家长看。

6、透过幼儿园网站及时向家长传递班级的最新活动信息。我们平时重视收集幼儿每个活动的精彩影像,然后上传到班级主页上,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活动,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7、透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形式,以及孩子在园生活学习的状况。家长们对我们的工作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三、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成绩:

1、透过一学期的在园生活和师幼互动学习中,我班幼儿性格活泼、开朗,个性鲜明,有礼貌,能主动与人打招呼;在活动中懂得礼让;班级建立了良好的生活常规、活动区常规、课堂常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的开展。

2、幼儿的自我服务潜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有的孩子能够自己吃饭、独立安静午睡、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等,学会了收拾整理玩具等。个性在进餐习惯上幼儿十分大的进步。幼儿饭量增加了,有个别以前挑食的小朋友也在逐渐改变自己,在我们的鼓励下努力克服这个缺点。所以我班的幼儿这学期长高、长胖了许多,身体也好了很多。

3、小朋友能坚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出勤率较高,并能用心参加体育锻炼。

4、幼儿求知欲强,能用心参加教学活动,语言表达、动手潜力都大大提高。

存在的问题:

1、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如“三轻”:轻声说话、玩具轻拿轻放、走路轻。以及倾听习惯需要不断提醒,不够自觉。所以,应坚持不懈,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2、在学习习惯上,有的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有的幼儿乐意发言,但不爱动脑筋,依样画葫芦;还有的幼儿爱插嘴,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等。

5.小班保育教师总结 篇五

时间飞逝,一个学期已经结束。本学期,我班根据幼儿园的有关要求,按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制定了学期保育工作计划,并紧紧围绕计划,在班级教师的紧密配合下,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本学期小班保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做好自己的保教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幼儿园保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确保幼儿健康、愉快、安全的生活,才能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做到:(1)虚心的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学习她们在保育方面的长处和经验,借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保育水平。(2)毫无怨言的完成幼儿园的工作任务及本班的保育工作。

坚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幼儿心理学》和《幼儿卫生学》等有关保教保育知识,用理论联系实际,使班上的保育工作做得更全面。与此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向班上和幼儿园的老师学习绘画等技能技巧,努力得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根据班上幼儿的特点和实际发展能力,我们主要从行为习惯、自理能力、爱护环境、基本动作等方面进行培养,并将其贯穿于幼儿每天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一是通过每周轮流选举幼儿担任“小值日生”、“小管理员”等,让幼儿参与管理班上的卫生、自然角、图书角、整理玩具、区域材料等工作,教育幼儿互相提醒、互相督促,讲卫生、不随地扔纸屑、不在黑板和墙壁上乱写乱画,随时自觉地捡起地上的纸屑,培养幼儿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习惯;

二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主要是从整理携带物品、进餐、喝水、处理洒落的食物、擦鼻涕、穿脱衣服、穿脱鞋袜、洗手、正确使用毛巾、入厕等方面入手,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从而使幼儿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是引导幼儿规范基本动作。主要从走、跳、爬、钻、抓、串、夹、折、画、撕、贴、剪、穿、脱等方面进练习,以达到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

四是培养幼儿基本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幼儿按次序排队、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热爱集体等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认真抓好教学和卫生工作

一是做好教学工作。一方面上课时观察幼儿的情绪,提醒个别不太专心的幼儿和坐姿不正确的幼儿,让他们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来,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姿势和习惯,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使幼儿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协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认真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地面随时保持干净,在春季和疾病高发期,幼儿的毛巾保持每天消毒两次,擦手巾坚持天天清洁干净,提醒家长将幼儿的被褥每半月清洗一次,随时保持干净,竭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环境,让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努力做好幼儿保健及安全工作

积极配合医生经常对幼儿作身体检查,服预防药,每天对有用药的幼儿,进行严格的药品登记,并按时按要求指导服用。与此同时,随时检查幼儿游戏区、活动区和教室内的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的教学秩序,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自我保护,并教会幼儿怎样进行自我保护,不让自己受伤害,同时也不伤害别人。

五、家园互动

我知道要搞好班级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我能热情对待每一位家长,注意和家长沟通。接送孩子时和家长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幼儿在家的表现或者关心一下幼儿的身体情况,家长都感觉非常高兴和温暖。同时,我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建议。

6.小班教师个人总结 篇六

回顾这些日子与孩子们的点点滴滴,虽然遍布艰辛,却也是有滋有味。重拾每一个过程,从总结积累经验,期待下学期的我能更加努力出色的在自己的喜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幼教工作者,最首要的责任是先保障好孩子的健康、安全,继而才是保教结合的去开展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我们除了扎扎实实地做好班级卫生及消毒工作之外,还特别注意幼儿的日常护理。每天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多喝水,并随时留意每个孩子的身体和情绪,有什么反常状态,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孩子,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小班的孩子?处在,“我自己来”关键时期,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体验,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1做的事,虽不如成人一手包办省事,但这个机会正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作为老师的我们,压力是绝对有的。倒不是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而是担心自己的工作方式能否得到家长的认可。面对这些困难,我没有退缩,也没有怯步,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只要我们做好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孩子更好地进步而营造环境,随时和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联系,一定能谩慢得到家长的认可的。

其实。教师的工作是非常神圣而又艰辛的,很多的老师工作时,常常会因为有顾虑而不敢大胆地去做,工作我给自已总结的经验就是:工作是做出来的,只要你出发点是为孩子好,坚持用“三心”(耐心、细心、爱心)去对待每个一个孩子,即使面对不同看法的家长,我也是问心无愧,始终是能得到理解认可。

小班的工作计划

(一)、认真做好,细致保教工作

1、加强孩子自理意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建立良好常规习惯。

(1)、保持身体清洁,不咬手指和玩具等,不趴在地上玩。

(2)、能注意进餐卫生,尽量保持桌面、地面清洁,饭后会擦嘴和漱口并收拾餐具。

(3)、不挑食、不剩饭,并养成专心吃饭习惯。

(4)、养成饭前便后洗手,起床洗脸的习惯。

(5)、学习穿脱衣物鞋袜,并按要求摆放物品。

2、学习简单的社会交往技巧,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1)对人有礼貌,会主动打招呼,会用你好、再见、谢谢、请等礼貌用语。

(2)、学习和伙伴分享食物、玩具。

3、加强语言学习,迎过日常生活,课堂练习,家园配合等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较好的倾听习惯。

(1)、经常听讲故事,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听、喜欢听故事的习惯。

(2)、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言,养成用完整语言表达的习惯。

(二)、深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注重孩子们进行随机教育,捉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上,灵活地利用点滴的时间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渗透。积极创设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环境,在环境布置方面,更新观念,让孩子们成为这类活动主体,在环境布置中展现孩子的思想、愿望。

1、认真准备,组织开展好每一次的教学活动。

2、给幼儿自由游戏的空间,让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感受其快乐和习惯一些东西。、

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安全、卫生工作

1、经常检查班上各项设施,杜绝不安全隐患。

2、利用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随机进行安全教育,每次活动提前要求,比如:滑滑梯时不推不挤,拍好队,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3、每周定期做好口缸、毛巾清洗、消毒工作。地板的消毒工作。

4、提醒幼儿剪指甲,要求幼儿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保持衣服、手、脸干净。

7.小班教师工作总结 篇七

一、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 由于年龄小, 自理能力差, 自我服务的意识更是淡薄, 常常出现坐等的现象, 等着老师喂饭, 等着老师穿衣, 而单纯的口头说教对于懵懂的小班幼儿来说效果甚微。

经过一段时间的留意我发现, 这个阶段的幼儿, 好奇心强、爱模仿。根据这一点, 我选择了歌曲《不奇怪》, 并把这首歌曲分为两次来开展, 第一次我选择了第一段并根据歌词还制作了图片, 让幼儿直观的观察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知道王小乖这样什么都要别人帮忙是件不好的事情, 从而联想到自己。活动后我发现效果非常好, 之后的日子里, 幼儿们嘴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要当王小乖,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看着幼儿们的改变, 我又趁热打铁的进行了第二次活动。幼儿听后都为王小乖的改变感到高兴, 这时我适时的将幼儿拉回到现实, 让他们想想自己这段时间的变化, 幼儿们都欣慰的笑了, 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自豪”两个字。

从这件事例中, 我认识到:在幼儿学习生活技能时, 难点不在于幼儿如何学习, 而在于教师是如何的教授这些方法。老师应该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主动的学习, 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在音乐活动中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幼儿对于美的感知, 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音乐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想象能力, 同时还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感知。要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 就应根据幼儿好动、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 把幼儿对音乐的学习与游戏科学地结合起来, 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 把听、看、想结合起来, 把幼儿从呆板的课程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 在音乐世界里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了解音乐, 享受音乐美的熏陶。在此也有一些感触和大家分享下。

(1) 游戏的渗透, 选择的音乐游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游戏是开展活动的最基本形式, 音乐游戏具有教导幼儿对音乐认知的特点, 潜意识要求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从而体验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针对小班年龄的特点, 音乐游戏规则的制定不能过多、过难。因此, 在各科活动中都需要游戏的渗入, 我们要利用游戏的特点, 对不同时期的幼儿的特点和发展进行合理的实施。

(2) 教师的角色扮演是必不可少的

在小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使我更加明确了角色扮演的重要性。有时为了使音乐活动更加地生动、幼儿更加乐意参与, 我在课前不得不做一些角色的铺垫。例如, 我要开展《小松鼠进行曲》这堂音乐活动时, 我会戴上松鼠妈妈的头饰, 让幼儿明确我的角色身份和自己的角色身份 (松鼠宝宝) , 并以松鼠妈妈的口吻引导幼儿活动前的其他环节, 营造这样的氛围, 让他们深感自己的角色, 明确自己的角色。这样使整个活动不显生硬、呆板, 使幼儿的兴趣也能大大提高。

(3) 培养幼儿了解基本的乐理小知识

一听“乐理“两个字就感觉是和音乐家、钢琴家有关的, 至少也是小学生才搭得上边的事情, 但是我认为, 音乐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抓起, 包括“节奏的感知、图谱的认知、音准的培养”等。

模仿能力强是幼儿的最大特点, 相对成人他们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要快的多, 现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偶尔会用到图谱但是并不是很规范, 不过利用图谱来教学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

于是我开始尝试, 在每次开展活动前, 有意识的让幼儿模仿节奏来作为安静活动, 一段时间后当幼儿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节奏后, 再利用有趣的动物形象代替“|****|”的形式, 让幼儿根据黑板上的图谱来念节奏来练习。一段时间后, 我惊喜的发现幼儿们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 当我下次替换掉图谱上的动物时, 大部分幼儿们都能自己打出节奏来。

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是以幼儿情感体验为主的, 所以我们开展乐理小常识教学时, 应该要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 设置神秘有趣的氛围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从而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

三、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困境, 做个发现者

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 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 有时教师组织的活动幼儿不感兴趣, 在活动中“捣乱”是他们发出的信号, 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接受到这样的信号, 就会出现刚开始我提到的情景了。

因此, 我们教师不仅在设计活动前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更应该在活动中做个发现者, 及时发现幼儿遇到的困惑, 及时引导, 帮助他们解决, 同时调整自己的活动, 以确保活动目标达成的最大化。

实践证明, 音乐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情况。蒙台梭利告诫我们:“教师应当经常对儿童的困境进行反思。”我们更应该对造成儿童困境的原因进行反思, 从中找出自身及其他可能的原因, 积极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摘要:爱唱爱跳是每个幼儿的天性, 也是幼儿的一种语言, 很多幼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 这种表现正是幼儿对音乐的领悟, 更是他们艺术创造的源泉。《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何调动幼儿的兴趣, 培养幼儿喜欢音乐活动, 并乐于参加音乐活动, 教师的指导策略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音乐活动,自理能力,培养途径,发现困惑

参考文献

[1]王丽芳.幼儿的独立能力如何培养[J].早期教育家教版, 2008 (3) :27

[2]王联苏.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山西教育管理, 1999.Z1:40

8.小班教师工作总结 篇八

一、教师的适当介入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案例阐述:国庆结束后,老师们迎来孩子们最后一波的情绪波动,之后班级的各项活动均要“高标准严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于是孩子们就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区域游戏。

今天区域游戏终于开始了,今天老师重点指导的是美工区的涂丫丫,在老师介绍规则请幼儿参加游戏后,涂丫丫的区域里响起了求救声:“老师,我不会!”老师闻声而来,只看见蔡振宇手拿蜡笔,低着头一边说着:“不会,”一边剥着蜡笔的“外衣”,老师轻轻的问:“怎么了?”蔡振宇抬起头脸上一副犯难的样子,说:“老师这个怎么弄哇?我以前在家里从来没弄过。”老师听了心里有些不快,这家伙刚刚肯定没有认真听要求。于是老师再次耐心地给他讲解了一遍绘画的方法,请他握好蜡笔,在自己的画纸前,进行画横线,老师边说边画给他看,并握着他的手教他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蔡振宇的绘画水平不错,能够有序地画直线,老师发现后及时鼓励他说:“蔡振宇,你的线条画得很流畅哦,你画的直线长长的、很直,要勇敢点,大胆画。”听了老师的鼓励,他大胆地画了起来。

教师思考:蔡振宇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就是不愿意积极参与,每次老师请他活动,他总说:“老师,我不会!”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对绘画活动不感兴趣?还是不敢参与?

解决办法:为此在日常的活动中,我采取了心理暗示告诉他只要动手去做一点也不难,你能行你很棒,不断地给他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多给他在同伴面前展示的机会,请他在班级幼儿面前示范一些他会操作的活动并及时鼓励,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联系其家长,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配合多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多给他动手的机会,多鼓励提高他的自信心。几次之后成效显著,为此我还暗暗窃喜。

二、教师的有效介入及时提升了幼儿知识经验,更进一步建构了幼儿的知识技能

案例阐述:“王梓瑜快把盒子拿来,蔡振宇快点看我们的房子要盖好了。”建构区域内孩子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会孩子们盖了座小鸟楼房,一会他们房子里的厕所盖好了,这时王梓瑜说:“厕所终于盖好了,我来小个便!”说完她就蹲在自己搭建的厕所旁边进行小便。“我也要来小个便!”蔡振宇边说边站了过去。“赵老师,你也来小个便吧!”于是孩子们都纷纷来邀请我去他们所搭建楼房中的厕所去小便。“嗯,我现在还不想小便哦,谢谢你们!”我有些尴尬地笑着回答。孩子们看我笑也纷纷跟着傻笑。

教师思考:建构区域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终于热闹了起来,在建构区域活动的最初孩子们只会不停地垒高,在区域活动的前期建构区域活动一度受到冷落,我们班级建构区域材料丰富,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盒子和瓶子,这么丰富的材料孩子为什么不愿参与游戏呢?是不会玩?是不喜欢?还是材料过多无从选择?

解决办法:我和班级老师为此进行多次讨论与反思,寻找问题,改变方式。我又结合《小区域大学问》一文中对区域游戏指导策略提到小班的建构技能的学习目标:能用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建构造型简单的物体形象。对幼儿的建构技能的指导要本着兴趣为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不搞枯燥的技能练习,不压抑幼儿的创新表现。我不禁在想,单一的垒高练习是文章中所说到的枯燥技能练习吗?孩子们在掌握这项技能后我们是否要教授更高一级的内容呢?于是我开始指导孩子们通过架空、围合的方法进行盖楼房。慢慢地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尝试了架空、围合的方法盖楼房,房子盖好了,厕所是楼房中最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孩子们在盖完楼房后知道要搭建厕所,正所谓幼儿建构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对于自身现实生活中物体形象的认知经验的再现和迁移的过程,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应帮助幼儿梳理、整理与提升经验,并迁移运用到建构活动之中。

厕所的搭建也是他们生活经验的体现,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伤大雅,但是经验来源于生活、活动来源于生活。

三、教师无声的有效介入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宽松温馨的游戏环境

案例阐述:冬天了,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可是娃娃家里的娃娃们还是穿得很少。今天早上的区域游戏中,扮演妈妈的郭可欣正抱着一个洋娃娃,一边拍一边唱着“摇啊摇……”准备哄娃娃睡觉呢。这时候爸爸潘思成说:“哎呀,宝宝睡觉没被子盖,老师说不盖被子会生病的。”这一句话的影响可不小,这不,两个娃娃家的孩子们讨论起来了。做饭的奶奶说:“要不我把我的小被子拿来吧。”晒太阳的爷爷说:“那今天可不是要冻死了。”爸爸眼睛一亮,瞄到午睡室的床铺,说:“要不我们带着宝宝去我们的小床上睡觉吧。”妈妈抬头看了我一眼,小声说:“老师不允许去午睡室的。”我故意假装没听见,想看看他们怎么办。妈妈又说了:“今天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晒晒太阳吧,这样就不冷了。”就这样,孩子们带着他们的宝宝晒太阳取暖。不一会儿,爸爸在娃娃家的柜子里找出了一些小棉袄、小毛衣还有一些小袜子,对妈妈说:“我们先给宝宝穿衣服吧,老师说,天冷了宝宝是要穿衣服的,不能再穿裙子了。”

教师的思考:该不该介入游戏?什么时候介入呢?本次区域中的孩子是我们班级年龄比较大的,各方面能力都不错。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得出,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很想突破娃娃家这个小区域,到午睡室的床上来。但是也会想到老师的话,所以没有行动。我知道娃娃家里有棉袄等冬天的衣物,也正是因为在做观察记录,想看看孩子到底会怎么做,所以就没介入。首先孩子们没有放弃取暖,他们用了晒太阳的方法和穿衣服的方法,这些以前孩子们都玩过,我也做过提示,所以本次活动,他们会想到。其次,孩子们从自身情况延伸到宝宝身上,我觉得这是一大进步。虽然说,小班年龄段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但是在娃娃家游戏中,都很愿意扮演大人的角色,去把娃娃家里的娃娃,当做自己被爸爸妈妈呵护照顾,很有爱。

解决方法:投放一些小毛巾、小毯子和小被子。希望孩子们利用这些温暖的东西,爱护手中的娃娃。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爱真正是人性中最本真的爱。

通过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总结提升在小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介入方法,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素养,适度的介入才是最有效的介入,教师有声或无声的介入都应该成为幼儿游戏开展更好的载体。

9.小班教师年度总结 篇九

一、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一)、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途径,促进幼儿在健康领域的有效发展。

1、以“让幼儿愉快的度过在幼儿园的每一天”为每日工作的中心。所以我们关注个体情绪情感需要:如伟宸小朋友在晨间来园时,常会闹一些小情绪,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接近幼儿选择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与他交流,让他获得在园开心的第一步。

2、改善一日生活的个别环节,促进良好常规的形成。在入册盥洗、户外游戏、擦脸这三个环节中与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相结合,使幼儿的玩水现象、排队拖拉、不擦脸、在盥洗间乱跑的现象大有改观。

3、通过个别教育、个别训练使个别幼儿在集体中保有良好的自信心。采取了积极与家庭合作,合理利用进餐、午睡的环节,吴高翰的挑食的坏习惯没有了,使欣妍能穿脱-衣物了。

4、提高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与家长(特别是祖辈)的联系,让孩子早睡早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等生活习惯初步形成。

(二)、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1、鼓励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积极举手发言,重视幼儿的说话愿望。在个别发言的基础上,采取全体幼儿回答(说话),分组交谈、和朋友交流,满足幼儿交流、说话的愿望。

2、在允许孩子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基础上,帮助幼儿说完整话,说准确。

3、提供每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的机会。

4、做孩子积极的倾听者。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班内孩子会缠绕在我们身边和我们说话,这时我们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做孩子的倾听者。利用晨间、离园前的零散时间,提供语言交流机会。

(三)、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年度工作总结《小班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培养幼儿初步的社会性行为,学习在集体中遵守规则,逐步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指令,有良好地日常基本常规,乐意参加各种活动。

1、80%的幼儿能基本遵守各项活动中的规则,特别是在自由活动中的规则意识更强了。吕优能基本做到参加各项锻炼活动了。

2、在餐后活动、自由活动时间引导幼儿大胆、大方地与同伴一起共享玩具,同做游戏。在和同伴一起游戏,学习分享、等待、轮流中,体验与同伴、老师、亲人共处的快乐。

此外,利用的儿歌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进行自理、自主的尝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自我服务意识。组织日常保教活动时,除了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也重注幼儿保育工作。如:为幼儿扎辫子,提醒幼儿穿对鞋,活动时提醒幼儿穿脱-衣,活动后放松、喝水。

二、教育教学工作

1、积极为幼儿创设愉悦、温馨的环境,根据教室面积较小的特点,重点给幼儿营造一种“家”的感觉,促使幼儿以积极情绪情感,参与各项活动,关心他人、他物,体验老师、大家的爱。

2、重视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和幼儿适应各种环境的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动作的灵敏与协调,一方面坚持小场地开展体育锻炼,一方面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3、针对班内个别幼儿交往能力欠缺的情况,为幼儿提供一个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培养幼儿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初步懂得应互相关心和帮助的道理,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愿意帮助他人,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能初步做到友爱、互助、谦让。

4、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配合保健医生做好体检及预防各种传染病工作。

三、家长工作

1、本学期家长学校授课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体验浓浓的亲情,为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开辟了一条大道。

2、学期中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有选择的家访、电话访问,平时利用来园接送时间有针对性的沟通,解决家园之间的误会、幼儿之间的摩擦。做到一视同仁的`对待孩子,一视同仁的对待家长。

本学期本着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开放、温馨、主动的生活、学习环境的愿望,在机关幼儿园工作精神的指引下、机关幼儿园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进一步贯彻落实了《纲要》精神,探索了以幼儿为本的组织教育策略,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努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使孩子在机关幼儿园能得到身心的和-谐发展。回顾这一学期,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一)、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途径,促进幼儿在健康领域的有效发展。

1、以“让幼儿愉快的度过在幼儿园的每一天”为每日工作的中心。所以我们关注个体情绪情感需要:如伟宸小朋友在晨间来园时,常会闹一些小情绪,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接近幼儿选择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与他交流,让他获得在园开心的第一步。

2、改善一日生活的个别环节,促进良好常规的形成。在入册盥洗、户外游戏、擦脸这三个环节中与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相结合,使幼儿的玩水现象、排队拖拉、不擦脸、在盥洗间乱跑的现象大有改观。

3、通过个别教育、个别训练使个别幼儿在集体中保有良好的自信心。采取了积极与家庭合作,合理利用进餐、午睡的环节,吴高翰的挑食的坏习惯没有了,使欣妍能穿脱-衣物了。

4、提高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与家长(特别是祖辈)的联系,让孩子早睡早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等生活习惯初步形成。

(二)、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1、鼓励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积极举手发言,重视幼儿的说话愿望。在个别发言的基础上,采取全体幼儿回答(说话),分组交谈、和朋友交流,满足幼儿交流、说话的愿望。

2、在允许孩子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基础上,帮助幼儿说完整话,说准确。

3、提供每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的机会。

4、做孩子积极的倾听者。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班内孩子会缠绕在我们身边和我们说话,这时我们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做孩子的倾听者。利用晨间、离园前的零散时间,提供语言交流机会。

(三)、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幼儿初步的社会性行为,学习在集体中遵守规则,逐步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指令,有良好地日常基本常规,乐意参加各种活动。

1、80%的幼儿能基本遵守各项活动中的规则,特别是在自由活动中的规则意识更强了。吕优能基本做到参加各项锻炼活动了。

2、在餐后活动、自由活动时间引导幼儿大胆、大方地与同伴一起共享玩具,同做游戏。在和同伴一起游戏,学习分享、等待、轮流中,体验与同伴、老师、亲人共处的快乐。

此外,利用的儿歌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进行自理、自主的尝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自我服务意识。组织日常保教活动时,除了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也重注幼儿保育工作。如:为幼儿扎辫子,提醒幼儿穿对鞋,活动时提醒幼儿穿脱-衣,活动后放松、喝水。

二、教育教学工作

1、积极为幼儿创设愉悦、温馨的环境,根据教室面积较小的特点,重点给幼儿营造一种“家”的感觉,促使幼儿以积极情绪情感,参与各项活动,关心他人、他物,体验老师、大家的爱。

2、重视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和幼儿适应各种环境的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动作的灵敏与协调,一方面坚持小场地开展体育锻炼,一方面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3、针对班内个别幼儿交往能力欠缺的情况,为幼儿提供一个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培养幼儿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初步懂得应互相关心和帮助的道理,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愿意帮助他人,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能初步做到友爱、互助、谦让。

4、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配合保健医生做好体检及预防各种传染病工作。

三、家长工作

1、本学期家长学校授课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体验浓浓的亲情,为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开辟了一条大道。

上一篇:什么是品牌建设下一篇:价格的秘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