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报告(精选8篇)
1.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
《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小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报告
高阳中心校善吉小学
一、小课题开展情况:
任何实践,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都只能是盲目的。为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为了确保我校英语教研组小课题的成功实施,本学期,我校英语教研组继续积极响应中心校的安排,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课题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为了使小课题能够顺利开展,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转变观念,提高理论水平,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请进来”,进行学习培训,学习方式采用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同时,定于每个星期二的下午放学后集中学习一个小时。还与兄弟学校缔结为手拉手友好学校,共同学习。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主要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尝试。下面谈谈我校英语教研组的开展进程:
二、小课题研究实施情况:
1.以旧带新,放手让学生学习
教师在出示自学目标后就必须指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已学过的旧知识,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新知的学习。
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让学生去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轻而易举的便能理解新句型的意思。比如,在学完单数句型的基础上,加上已有的认知水平,学生也很快能理解复数句型;教师给出图片等信息,学生就可以灵活应用新知自主操练,起到了以旧带新、知识的迁移。
2.小组讨论,合作自主 ①合理搭配小组成员
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搭配成4人的合作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
②明确要求,合作学习
针对学生年龄小,经验少,无意性、情绪性明显,感知的选择性较
差,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习前根据具体内容,出示明确的自主学习提示,根据自主学习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小组长组织组员有序试读。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组员推荐一人在全班展示。
③有效引导,积极评价
1、参与过程、了解动态。
2、及时引导、合理调控。
3、收集信息、调整策略。
4、有效指导、关注落实。
5、激励评价,激发兴趣。(可以小组评价也可分个人评价。奖励方法有加分或贴小贴画等)。
三、小课题开展效果
小组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
能力,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拥有自己的岗位,更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每个班的学生都是各有各的特长,有的擅长听力,有的擅长口语,有的擅长表演,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各个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特长,既实现学生学习的互补功能,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小课题开展改进建议
1.在教学英语对话训练时,可充分利用小组学英语的优势,根据每一课的具体情况,布置不同的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合作互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进取,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2.教师要把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
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实践、体验、感悟,去创造、应用,而不要什么都由教师灌输,什么都听任老师摆布。
3.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大胆探究、勇于自主创新的人。课堂40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时间就更少了。因此,必须在课堂之外为学生创造一个口语交际与应用的环境,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英语思维方式。开展课外活动,是给学生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人积极主动参加到这些活动中来,使他们学以所用。教师对他们的表现,本着鼓励加鞭策的原则,使学生信心自然延伸到课堂学习中去。
总之,我们英语教研组的小课题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会继续向完善、完美发展的!
2.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二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学习,教学实例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如何激发学生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点所在。当代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领域中,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研究以及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研究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总体已完成,并且取得了成功,在2009年7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放在首位,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向个性化,生态化以及通识化方向健康发展。
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网络化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作用下,各大专院校的自主学习中心和自主学习网站应声而建,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以校园网络环境为基础的课堂内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通过课堂环境与校园网络环境的紧密结合,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理论基础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我们可以得知,认知结构是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内部因素和基础。它指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心理结构。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布鲁纳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认识过程,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学习过程是复杂的认知过程。其包含着三个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新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和理解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知识的转化是对获得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目的在于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通过评价,可以核对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合适,分析概括是否得当,运算是否正确等。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要经过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种过程。就语言学习而言,学习者经历的学习过程比学习的产物更重要,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对意义的亲身发现。
对学习者“发现”途径的要求是,学习者能够独立或者较少控制地去认识学习内容的各种关系和解决有关的问题。在教学实际内容上,该途径要求授予学习者英语语言学科的基本结构,观点和学习方法。让学习者通过个人的意识去亲自发现,并获得知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组织课堂学习的内容,提供语言学习的情景,使学习者用自己的感观去感知和理解所学的材料内容。在实践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有效的促使学习者亲身去发现关系,解决问题。
2 自主学习课堂环境实施的前提条件
1)学习者了解自主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更新程度越来越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习者主动和独立地学习、认识和理解学习内容,获取新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现代教育理论提出,学习者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2)教师观念的转变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认识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清楚认识到,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哲学原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这一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外因,学习者是内因,教师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的作用才能改变课堂学习的环境。教师应设法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改变课堂的学习模式,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师不断引导、灌输和培养出来的。教学活动初期,教师就要让学习者自己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己独立的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意识的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自主学习课堂环境的特点
本文探讨的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课堂环境的构建,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以校园网络环境为辅,强调学习者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大量的信息来辅助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让语言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和灵活。就课程设置而言,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时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网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对学习者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程度要求都比较高,课堂教学内容应当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内容起到牵制和指导的作用。
随着网络环境在校园内的普及,学习者课后利用互联网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后学习方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优势十分显著,新的模式更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更能充分的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事实。学习者可以亲自主导学习的过程,有更多的空间来自我发展,使学习者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其在信息化时代里进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的另一特点是在课堂上为学习者营造和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教育学家布卢姆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由此可见,学习环境和学习热情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一个全班同学参与的,平等、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如建立学习小组,让学习者根据教师的要求讲解课文,自学自讲课本中的练习材料,组织课堂大讨论,辩论会等形式,让学习者从依赖性的学习方式转换成自主性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让学习者除了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之余,还能从展示平台上获得成效感。
4 自主学习课堂环境构建的教学实例
接下来用教学的实例讲述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实例1:
教师在本学期所学的单元中,选取某些的单元课文,布置给学生作为本学期的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集体准备,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对单词,课文的背景知识,到课文结构和主题内容以及语言形式等进行分析演示。教师要求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承担均等的展示内容,以确保学生演示的机会均等,从而杜绝小组内少数几人承担了所有人的任务。小组演示完成后,可以要求其他同学对此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情况,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的概况和补充,同时给今后小组演示的同学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完善今后小组学习的活动。
教师不应全盘抛弃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但是在单元内容适合的情况下,应当适当的注入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的授课模式,挖掘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在该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利用互联网,通过搜索、筛选、分析、整理相关的信息资料,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组员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小组准备的讲课资料以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身份呈现出来,由教师现场点评。由于课堂时间和每组的展示时间都有限,让各组的学生都有了紧迫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紧凑。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较少的开展群体的小组活动,而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可以展开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团体意识、团体的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各个小组争相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每个小组的课件都大相径庭,有的侧重以四级考试为中心的进行生词讲解,针对考试的高频词汇还列举了往年考试中,出现该词的具体考题;有的侧重词汇短语的拓展,与生词相关的涉及到所学专业的词汇短语,统统都呈现在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同样的生词,让学习者领略了不同的学法,课堂气氛生动有趣。
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学习者在自主学习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由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寻找答案,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难点问题,学习者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深自身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切实地发挥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实例2:
在使用教材教学过程以及历届四级英语考试中发现,学生在做选词填空这种类型的题目时,正确率极为低下。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词汇量偏低。笔者在传统的课堂上,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该题进行讲解总结时,学生的反应不大,大都不以为然,成效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教师的讲解,真正能够掌握该题解决方法,同时有效的解决题目,提高得分率的学生并不多。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笔者预先将该题的讲评,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班上的小组,结果在课堂呈现时,惊喜的发现,学生煞有介事地将解题方法到解题技巧,再到生词的辨析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经过几个回合的自主学习,即使是对英语不感兴趣水平偏低的学生也能清晰的掌握这种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自己亲自查找和多次的观看其他小组有关生词辨析的课件,无形中也加强了对生词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自身的词汇量。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但加强了对学习的责任心,而且逐步养成了从相互督促到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不仅开始关注英语学习,更加关注每单元的学习任务,尤其是学习小组的任务。从学生的演示课件来看,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与学习都能逐步领会和获得分析题目的过程以及解决方法。显然,与传统的单一课堂模式的教学相比,以学生小组活动为驱动力的自主课堂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变得忙起来。课堂内,学生既是很好的表演者,又是观赏者,同时也是评判者。
在这个不断发现、探索和总结过程中,学习者从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成主动探究知识的角色,当然这与教师以及同伴的激励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已经超越了课本的范畴,超越教师讲授的范围,让学习者以不断发现,不断创新的态度自主学习。对学习者而言,这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模式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在教学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从约束中得到了释放。
实例3:
作文批改几乎是所有教师都感觉艰巨的但又不得不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在批改堆积如山的学生作文时,教师主要注重的是一些词汇语法的错误,除此之外还有篇章的衔接与连贯,结构完整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作文。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错误,对他人的错误反而比较敏感。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提出让学生交换批改自己同伴的作文。要求学生将同伴作文中错误的地方标记出来,并且在旁注释出他们认为正确的修改。同时也将自己觉得写的好的句子,或者用的好的词汇在同伴的作文中,标注出来。在此之前,教师先有针对性的抽取班上,相对较好的作文和相对较差的作文,作为范本,在课堂上让大家共同来评价和批改,并给出修改意见。
这样的安排既能让学生在矫正同伴的错误时,也对自己的错误产生了意识;在修改同伴作文的同时,也巩固了自身的词汇和语法。建立在他人错误基础上的学习,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动力,更具竞争力。
5 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善于设计自主学习的任务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以教师为中心一味的满堂灌输,尽可能的做到抛出任务,让学习者多思考,亲历亲为的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有更好的展示他们成果的时间和机会。改变观念,善于探索,常常反思,在实践中总结符合学生兴趣,适合学生活动的教学程序。
善于揣摩和抓住学生的心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教学活动和布置任务时,充分的体现人性化的关怀,牢牢的把握学习者求知心理,让学习者在英语的课堂上充分找到“自我”。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使教学成为一种不断更新,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愉悦的交流过程。
6 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超越传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为培养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努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终身学习是一种无形的潜在学习能力,需要去培养、开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冬纯.构建立体化英语自主学习导学和监控体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0(4).
3.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三
【关键词】英语专业研究生 学习自主性 现状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98-01
传统英语教学强调向学生灌输知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不利于英语学习。此外,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施春华等,2008)。因此,英语教育应着眼于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主性。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着眼于高中生和本科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而很少有研究探索研究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
一、文献综述
1.学习自主性的定义
Holec(1981)把学习自主性定义为“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Benson和Lor (1998) 则认为学习自主性“包含了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控制时间频率、速度环境、学习方法等因素”。
2.国外关于学习自主性的研究
Rebenius (2003) 认为学习自主性能提高语言学习效率。Murphy(2008)指出,培养学习自主性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此外,还有许多学者认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是可以被培养的(Benson, 2001; Candy, 1991; Nunan, 1996)。
3.国内关于学习自主性的研究
郝钦海(2005)指出在中国,充分利用社会文化因素来提高英语学习自主性很有必要。郭继荣和戴炜栋(2011)提出评价学习自主性的三个维度和15个评估要素。华维芬(2003)认为构建英语学习自主性的自我学习途径是必要和迫切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1)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自主性的现状如何?
(2)影响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自主性的因素是什么?
2.数据收集和分析
选取英语专业研究生30人。采用访谈和课堂田野日志。30人中,6人为访谈对象。访谈过程录音,转写成文本。田野日志在英语口语课上实施,30人均参加,采用课堂录像,转写成文本。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根据访谈,所有受访者都有英语学习自主性并清楚为什么学和如何学。然而,五人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自主性现状不满意。此外,尽管大部分受访者都制定学习计划,但均不能严格执行计划。
访谈中提到的影响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因素有:性格、兴趣、教师、环境和考试。受访者认为性格和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例如,在口语课上,学生意见不一时,每个人都会积极地参与讨论。同时,所有学生都认为环境和考试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最大。如果周围的同学都在学习,或者近期要参加考试,那么他们会更积极努力。此外,五人认为教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观点。同样,在口语课上,如果老师调动课堂气氛,那么学生则会积极互动。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基于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英语专业研究生有英语学习自主性,但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自主性现状不满意。第二,对学习自主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环境、考试和教师。同时,兴趣和性格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本研究的启示是: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其次,定期考试是有必要的。考试可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Benson, P. (200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Harlow, Essex: Pearson Education.
[2]Benson, P., Lor, L. W. (1998). Making sense of 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ing. In English Center Monograph, No.2. Hong Kong: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Candy, P. C.(1991). 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4]Holec, H. (1981).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5]Nunan, D. (1996).Towards autonomous learning: Some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In R. Pemberton, E. S. L. Li, W. W. F. Orr and H. D. Pierson (Eds.),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pp. 13–26).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6]Rebenius, I. (2003). Discussing learner autonom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anarian conference on developing autonomy in the FL classroom. Tenerife, Spain: The University of La Laguna.
[7]郭继荣,戴炜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6):79-87
[8]郝钦海.影响学习者自主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启示[J].外语界,2005(6):39-46.
[9]华维芬.关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 2003(6):43-48.
4.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四
彰武二中课题组
执笔人:孟岚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意思就是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求自得,自主钻研所得的东西才牢固,才能活学活用。
1、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看:社会发展脚步之快,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从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看: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着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实施也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支撑。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追求课堂高效的首要任务。
3、从当前现行课堂会诊看:根据二中现行课堂诊断调研,目前课堂教学存在弊病主要是:为数不少的课,教师凭陈旧的教学模式施教,课堂上老师讲的太多,部分中下水平的学生跟不上。学生跟不上老师课堂内容的进度,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调控,内在学习动力不能被激发,久而久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抑制,随着年级段的升高,内在的学习动力渐渐消磨殆尽,学生的能力系统遭到破坏,厌学心理自然增生,学生学习的效果则表现出低效或无效。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困生和双差生的面就逐渐变大。
4、从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要经过漫长的锻炼过程,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会自发,也不会按照要求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没有教师的教学指导,学生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学习的效率=50%的学习策略+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由此可见,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的价值。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实施,要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策略的价值就不能低估。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心理操作,策略既是学生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实施自主学习,学习策略的研究就必不可少。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一)自主学习的定位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为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状态。这种学习状态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感性和策略性。它包括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要素。从学生角度来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同时能自.......纵学习行为,达到学生的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从教师角度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活动中主要是“导”的作用(导趣、导向、导疑、导法、导馈),通过研究探索出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应采取的正确指导策略(包括指导思想、途径、手段、方法)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的轻松的目的。本课题从研究类型来分析,属于应用研究,主要是运用认知学的理论及教学理论等研究的有关结论,探索落实自主学习的策略。
(二)研究的内容
1.研究目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主学习的现状及研究的现状。
2.研究有利于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为实施自主性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3.研究探索落实促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形成的指导策略。
本课题设计了三个子课题的研究: 1.初中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 2.教师指导自主性学习策略的研究;
3.以“学研案”为载体,课堂自主性学习活动方式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已有的知识理论和已经实验研究的优秀的课堂自主学习的策略,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2.调查分析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研究方法。3.案例分析法:对一些有效或低效,甚至高效或无效的个案进行有效分析,实时的推广和摒弃,探索规律。4.经验总结法: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选择应用已有的研究经验和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将初步形成的研究经验进行总结交流,相互学习。5.行动研究法: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调整研究的策略,实行动态管理。
三、研究过程
(一)理论学习
一项课题研究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看教师全员参与意识如何,所以必须做好参与教师的动员宣传工作,明确研究的意义和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为此,课题组召开全体语文教师参加的宣传动员会议,公布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案,落实研究人员,正式启动课题研究。没有现代教学观念就不会有现代教学,所以课题研究以学习理论,转变观念为切入点,在召开动员会以后,根据教研组的安排,在召开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研讨中,要求教师在学习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在全组中交流,从而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同时在学习理论时,学习有关自主性学习研究的有关文献,为本次课题研究作指导和借鉴,使本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现状调查
为了课题有效性和有针对性的,带着问题研究。最初,我课题组根据我校语文组的现状,教研组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制定了学生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选择题,主要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影响学习的因素。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对问卷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所面临的问题。教师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在教研组交流活动中,认识自身在开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找准课题研究中教师和学生的问题,为研究工作有效性服务。分析发现我们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不会听课。这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比较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上课时能让自己的记录与教师的讲述保持同步,但做不到让自己的思路与教师保持同步;课后不及时复习,听完课就万事大吉,等等。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大大降低了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极易使学生在心理上和学习上形成消极的“马太效应”。2.学习兴趣不大。兴趣决定态度,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那么他就不会积极地探究所学内容,其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大幅度地提高。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条件改善了,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大大降低了。3.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4.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使人们能够清晰得反映周围现实世界中的一定的特定事物。由于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特别是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学生。5.学习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是心中无数。他们考虑的是“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主动做什么”。6.缺乏学习动机。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7.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学习不足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听之任之,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试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课题组对调查分析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出了改变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所在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自主学习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据此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三)开展小专题研究
我们以课题研究与实施为核心,善于发现教学中的真问题,引导教师开展以解决各年级教育教学实践中重点、难点问题为主要目的小专题研究工作。有针对性的确定小专题。如七年级组《从积累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八年级组《从自读习惯入手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九年级组《学会归纳与分析》,整个语文组推广使用以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学习任务驱动研究为主的“学研案”教学模式。做到研究内容因班、因人而异,真正落实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这些小专题来自一线教师,来自于一线课堂,正是实验教师所急所想,这样全员参与实验研究的针对性和积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真正为课改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四)边实践研究,边收集研究案例
学习、解剖他人或自己的典型案例,就是以他人的成长经验为借鉴,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在教学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调整、改进教育教学策略与行为,提升课堂研究的质量。因此在课堂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格外重视案例的收集,从教师的案例分析中,发现并逐步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共性问题和个别突出问题。然后针对课例进行互动式评议交流,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案例的收集与小专题研究相辅相成,在研究中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活动模式和调控策略,为后期研究成果的形成积累研究论证的依据。
四、研究成果
(一)形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1.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入手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和责任,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就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为此,我课题组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为目的,以实现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为前提,采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如课堂上力求教学活动或知识内涵的直观演示,或教学内容的旁征博引,或问题设置的妙设悬念。与学生拉近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两年来在培养学生主动性方面成长最快的是青年教师蔡亮,刚开始时他对教材的理解处理都很到位,但“眼”中没有学生,他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昏昏欲睡”。而今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参与面广,在课堂上看到的是学生在他的引导下的忙碌。自然学生学习成绩也在逐步的上升。2.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如果主动性学习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独立性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品质。我们要求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正确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我课题组采用的策略是在教学中减少传授模仿的时间,削弱教师的帮助讲解成分,尽力增加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3.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控性
在自主学习的研究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引导学生对学习能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活动前,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监控的能力。在学研案设置的结构上我们力求一一体现出来,给学生加以引导。如“课时目标”把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细化成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要达到的要求是什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达到。教学过程知识的“探究活动”则以“任务驱动”,在一个个问题的探究解决中,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典型问题”和“自主测试”的设置是为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过程。“自我学习日记“的设置是想通过对所提出问题的回答,在回答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
(二)初步形成以“学研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授李炳亭提出:高校课堂主张“照抄照搬”的模式,因为他认为没有临帖就没有“破帖”,没有继承就没有“生成”,在“接受中质疑”,在质疑中生成属于适合自己特色的模式。学研案下的教学模式就是在不断临帖中的“破帖”而生成的。学研案与讲学案、导学案是不同的。具体来说:讲学案是在教师讲的基础上学生进行的学习,或是在学生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讲的一种学案模式教学。简写“讲学”或“学讲”。导学案是较讲学案而言,较为民主的一种学案教学模式,是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科学结合。学研案则是较前两种学案模式更加提倡学生的人本地位的一种学案模式教学。“学”是师生共同的学习,“研”也是师生共研。是以课前多数教师的学研为前提,在课堂上再根据不同的班情学情,教师和学生再共同学研的课堂学习模式。它是一种师生互学互长的教学理念支撑下的教学模式。
学研案使用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1.增效减负,增加课堂的有效性。不给学生课外负担为基本底线,能在课堂完成的绝不留在课下。下发学案的时间必须是课前几分钟。2.呈现给学生的学案一定是教师团队“学研”的结晶。预设不足,心里就不会有一个灵活的课堂;没有适度的精心的准备进行练习就没有思维巩固的成功。3.课堂上坚持“三凡三不”。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让学生全力展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4.每一份学研案必须是通过集体讨论修订后,有备课组长签字,方可以在课堂上使用。
5.使用时学研案分教师案和学生案两种。
6.每章结束后备课组长收集,将电子稿交给教研组长以备下一年研讨的材料。两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化茧成蝶,初步形成有二中语文特色的“学研案”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此小专题以文献研究为载体,以当前课堂使用现状为切入点,以实施优化策略为目的,形成研究成果。目前初步的研究结果是:
1.语文课堂笔记本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1)对学生严谨的学习品德的形成具有深远的作用
我们会在成人的书写笔记中有这样的发现,笔记做的有条理,清晰,这个人肯定也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笔记若做的混乱,书写乱画的人,做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一塌糊涂的人。如作家吴似鸿她的“笔记本”与她创作的关系。追溯这些就是学生时代的沉淀,就是学生时代做笔记习惯的延伸,或许还是学生课堂笔记本质量的体现。(2)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载体作用 课标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课堂笔记本的记录过程就是学生课堂教育学习过程成果的体现。一节课听的质量高低,通过课堂笔记本的比照,学生在个体评价或同学间评价中就会产生教育和启迪。
(3)对学生的知识巩固继而形成能力的作用
当学生把课堂上教师要求全体学生一起完成的习题做到作业本上时,其实学生已经在教师指导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题库,这样既杜绝了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随便扯张纸瞎做,或甚至根本不做的弊端。这些题目有易有难,从易到难,就是今后学生复习的最基本题库,即复习资料之“基本题库本”。
2.语文课堂笔记本对教师教育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教师关注各类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控学习进程 课堂笔记本是在课堂上使用的。语文课经常会以“写”为主,而且“写”更是能反应这节课的输出是否达到效果。有了课堂笔记本,在评讲练习,展示个别学生笔记本上的答案的时候,就能十分直观地知道学生的错误在哪,从而避免了学生口头回答的时候出现的那种似对非对的尴尬场面,同时也帮助老师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课堂笔记本的练习可以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运用知识的水平、出现的主要差错及其原因以及好中差生各自达到的水准、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甚至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情绪。这些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分寸,更加切实有效地采取补救措施。(2)有助于教师设置课堂的互动性 课上,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课堂笔记本反映的问题,个性的问题个体解决,共性的问题展示出来全班交流。同时,根据学生“写”的现象调控课堂节奏调整教学的内容。在评讲课堂笔记本的时候,批改工作由学生的前、后、左、右四位同学轮流完成。学生在这过程中先与老师互动,正确倾听老师的指令,并做出相应动作。接着与相应的同学调换批改笔记本。我们知道,学生在批改他人的答案时,总希望找到他人的错误,于是在听讲评的时候,注意力更加集中了,生怕他人改错自己,也怕自己改错他人。这时不但真正理解了做题的技巧,同时也学会对他人负责任的思想品德。
(3)有助于教师课后对教学的反思
上完两三节语文新授课后,可以把课堂笔记本收上来,查阅、记录下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调整或补充一些知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教授新知识,避免了让学生或自己重蹈覆辙地犯错。经过这一番工夫后的课堂,一定会更精彩,学生学得也会更有效。
3.研究中发现目前语文课堂使用笔记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生身边的最好朋友“课堂笔记本”却没有得到有效使用,我们的学生无视“笔记本”。根据日常的教学观察,学生使用“语文课堂笔记本”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问题一:随意性强,没有专门的本子
学生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抓到什么就是什么,随意一个本子翻到反面空白页就写,甚至手上、课本上、作业本的封面、课桌面上,只要是可以写字的地方,都随意地用来做老师布置的课堂习题。问题二:有笔记本,但本子的使用是各门学科的综合 在课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会用一个本子,记录着好几门学科。如在课堂上拍摄的一位学生的本子,他一个本子分别记录了语文、英语、历史、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点和练习题目。
差 设置了语文课堂笔记本,前面还能认真坚持,却因为老师的评价问题三:有语文课堂笔记本,但“虎头蛇尾”没有坚持,有效性和反馈没有及时跟上,学生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求知的欲望,“动力系统”无法打开,即使打开也难以持久。不用完之后,这个本子的“实用”寿命也就结束。老师不会提起,学生也不会重视,它的归宿就是“垃圾”。“学生的笔记本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笔记本身反映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成果。”既然是镜子,习惯的镜子,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会隐射在笔记本的上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课堂笔记本上除课上的知识点以外,基本上都是各种运算的式子和简单的课上几何证明的推理,很少看到用来帮助分析解题方法的线段图、几何图形。
4.小课题实践中的几种有效使用课堂笔记本的策略(1)培养学生使用语文课堂笔记本的良好习惯
“万事开头难”,在接班的第一件事就要给学生“立规矩”。要求每人专门用一个方便保存的本子,上课时先记下日期和需要学习的课题,课上翻开随时记录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和注意的事项,以及知识的探究和例题的完成过程。对书写的布局也做要求,规定从中间折出一天线,分成左右两部分,其书写顺序就如理科本子一样。特别要求的是对解题过程中的计算,思考过程的草稿也要在上面反映出来。如在今年刚毕业的学生中,通过三年的培养训练,无论是学习底子差的考几分的学生,也会在课堂上很认真的做着课堂练习,没有拿着一页纸或随意本子来做的现象。
(2)激发学习兴趣,体验使用语文课堂笔记本的快乐
兴趣是推动学生的直接动力,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课堂笔记本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达到养成习惯,发展能力的目的。在使用中可以让学生坦诚的谈出课堂笔记本的好处,尤其体现在本节知识未学透彻和复习的“回路”学习。当学生意识到课堂笔记本属于自己设计的学习“作品”的特点时,就会在平时把它做的更好。在所任的班级中,每到考试时间,学生复习更多看的研究的就是平时的课堂笔记本。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在毕业之际与我交流,她说“老师,我把三年来的语文笔记本全部留下来,那天我爸看了后,认为是我弟弟以后学习的参考资料,建议我好好保存”。
(3)教师示范,言传身教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表率作用比对学生下命令更具有教育作用。其实,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把黑板作为教师的“课堂练习区”。这样,当教师在教学中板书,一方面可以起到示范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规范”的含义。如我们常常说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4)定期观察分析,及时检查评价,课堂笔记本是有其发展性的,只有在教师的不断引导完善中,才会逐步走向成熟。一定杜绝“虎头蛇尾”的现象发生。在课堂笔记本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经历师生双方面的检测和管理。因为没有评比检查,学生就不会重视;没有反思分析,学生就不会发展,所以教师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价学生课堂笔记本,及时纠正不良习惯,表扬、展览优秀的课堂笔记本,引导大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的注重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才能达到能力的提升,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进一步打好基础。而优秀的课堂笔记本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字字页页都满载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要形成书写规范的语文课堂笔记本的习惯必须采取措施、加强训练,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有了语文课堂笔记本,就会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直面地照射出来,让我们都在无形中得到了帮助与进步。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中学生语文课堂笔记本使用发挥其最大作用,为每一个学生的优异成长奠基。
(四)取得的显形成绩 1.写成了论文
从研究初期,我课题组就注意收集老师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的不同阶段的教学反思和形成的自主学习方面的研究论文。
2.形成课程研究资料
高效课堂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离不开课堂,我们不仅在相互听课中研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而且有时还要把一些课堂进行实录,在不断反复的看着,一个个环节,一个个现象的分析。另外,我们也特别注意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因为我们坚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策略渗透。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两年来,对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形式化,一类是绝对化。具体来说形式化就是形式主义,重现象而不重本质,有形式而无实质,有些课堂上的自主体现为 “形”在,而“神”却游离于自主之外,学生参与了外在的活动而缺少了内在的体验。绝对化的实质是二元对立的,表现为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提倡新的就必须否定旧的。出现了所有知识点都想自主放手给学生,不去顾及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的特征,每一个内容的难易等因素绝对化的自主,造成学生学习的难度。另外,教师的实践受评价的束缚,行为的转变只停留在表象和肤浅层次,研究上没有系统的学习而缺乏理论的支撑。
(二)今后的研究设想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式,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完善研究的内容,扩大研究的对象和研究范围,发挥教师资源和与时俱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大时代中让我们的学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自觉自知的学习。
彰武二中语文科研课题研究组
5.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五
“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作者单位:九台市南山小学
作者姓名:常恕涛
“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常恕涛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培养学生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迫切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并不断更新知识的人才。新课改以宏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强调教学过程要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转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作为发现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学生有尝试的欲望、探索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展这种探索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基于此,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作为研究内容,旨在通过研究,摸索出一条“教是为了不教”的学习方法。总结经验,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二、课题的界定
课题中的“策略”是指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主动的、独立的元认知的监控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能学”。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采取的有效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三、假设与目标
1、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发展,减轻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意志毅力。
2、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身个性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结构和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使学生会学习而终身受益。
3、教师运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将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指
导,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教学改进和学法指导的统一和谐发展。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教学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课题研究过程
1、加强学习与结累,努力寻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课题研究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点点滴滴地记录每一步。为此,我们课题组专门装订了一本课题研究记录本,并在记录本上记下每一次学习、活动的内容,有总结归纳及相关数据信息,从而为研究与撰写科研论文积累了素材。如,在记录本的第一页,我们将实施方案记录在上面。在第二页,我们记录了课题研究的计划,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课题组人员,每人每学期上一堂实验课和一堂活动课,有阶段性小结,有心得体会。我们还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处理信息,整理数据,进行即时性总结。
2、关注过程,讲求实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要确定开课时间,以及共同课和个人课。共同课,就是上同一内容的课。个人课,就是讲个人认为比较好的课。课题组成员在开课前一周进行集体备课,修改与完善个人教案,共同进行听课与评课,写出课后反思。不仅理清了课中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使全体成员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如,在执教《分类》、《整十数加一位数》、《荷叶圆圆》等课时,我们精心设计教案,编排了自学探讨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自学潜能,而且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3、加强反思,对研究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析与总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是在不断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的。对于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我们不断讨论,反复推敲,进一步对方案进行论证,使其更趋科学合理且富有研究价值。
4、敢于争先,积极稳妥地推广实验成果。
教研、科研有分有合是我校课题研究的一大特点,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中,我们展示了自身的风采,交流了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成果。
五.研究成效
1、促进了课题组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多次公开研讨活动。通过研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对自主性学习有了充分的认识,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成效明显。同时,也使我们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更有针对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2、创设了良好的学生学习心理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率达95%以上,减轻心理压力,更多地体会了成功的快乐,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3、培养了学生学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课堂上精神饱满、热情奔放、注意力集中,使学生参与的状态达到更高的境界,学生在活动中人人参与,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3。
六、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1、如何调动老师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多数老师对自主性学习有了较深的认识,也尝到了自主性学习的乐趣,但也有个别的老师,不是积极深入钻研。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们要提出更高的追求目标,使我们的老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迈进。
2、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转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使学生能在自主学习这一发展的空间,更加展翅飞翔。
作者单位:九台市南山小学
通讯地址:长通路64-5号
邮编:130500
6.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六
东巩镇双坪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各国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实践中去,并有效地将其运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之中。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各校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探究性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深刻性和灵活性。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助,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扩大学生课堂学习参与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课堂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中的首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了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很多专家、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如下启示:合作学习应该是严密而有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多方位的交流与互动,即交互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有效的,即要求做到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当然,在探索和实践中,也有一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学生犹如天马行空,表面热烈,实际收效甚微;有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于格式化,合作学习成了学生开小会等。
有鉴于此,教师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了《自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并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我校在小组探究学习中创出一条新路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开展“自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全体教师能意识到自主课堂在现代教育中的决定作用,有了自主课堂才能既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才敢于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借此提升学生的素质,达到学习和活动相辅相成的良性互补。
3、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互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是高效的课堂,要求体现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提高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
2、“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认为,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在教育理论界,人们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和交往的本质论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共同活动中的需要,在交往中得到发展”。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和协调,因此,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合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特点,顺应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同时“学会合作”。
4、合作教育理论: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则是无限的。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促使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学、互助、互比、互励,通过学生之间的群体智力互补,不仅使学生学会关心和友爱,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自主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适应时代挑战的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互补性。在学生自主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实现由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转变。培养学生在合作中掌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组织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兼具了教会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有利于塑造身心健全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自主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里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建构知识,并获得社交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全部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结果整合、克服依赖心理、乐于合作、互相帮助,养成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态度,通过师生和生生的对话与交流,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创意和探究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我校自主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规律,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享受均等的、优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研究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并培养出若干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二)研究内容与重点
1、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1)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 具体操作如下:
①分组前: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如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背景。
②分组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将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并可以让小组的同学为小组起名。
③分组后:对组内的同学进行分工,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综合考虑,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计时者各一名,这个环节可由教师指出或学生自己选均可。其中组织者负责组内分工、组织纪律、监督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记录者负责本组实验操作过程的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发言者汇集本组的讨论结果、实验结论,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计时者控制好每个组员发言的时间,保证组内讨论按时有序完成。④课堂教学中设立组间竞争机制,把竞争引入课堂中去。⑤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组员进行必要的重复整合。(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设计的研究
拟通过以下环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设计的研究: ①在课前预习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②在预习反馈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③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中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④在当堂检测中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⑤在课外拓展、知识积累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3)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的研究
拟通过以下环节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①在预习反馈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②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③在当堂检测出现普遍性错误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④在课外拓展、知识积累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4)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操作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拟通过几下措施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操作的研究: ①备课时选择好2-3个有价值、最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
②教师努力把握好备课时备好的合作点及注意把握好课堂出现的合作时机。③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④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的空间。⑤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到各小组巡视,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有效率地完成合作的内容。
2、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主要是拟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拟从几下几方面对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进行研究:
(1)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会倾听、学会讨论的能力的培养 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2)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习惯
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间的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教师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慢慢敢说、会说,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地完整地说。
(3)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的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拟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也尝试用语言作出评价,对别人的发言的异议点说出自己的看法。
(4)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多给机会学生尝试归纳总结,那怕归纳到一点点,教师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并继续给予引导。
3、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
拟通过以下措施对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进行研究(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尽量让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通过学科实践活动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角度的研究(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方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课题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课题研究全过程的阶段安排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计划用二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2015年5月—12月)
①课题组成员充分论证这一课题在我校及语文这一学科开展的可行性。②参加教育研讨班的培训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教育的理论,用于指导实验。
③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2)研究阶段(2016年1月—2017年7月)
①具体落实研究计划。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落实到位。
②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长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客观性与真实性。
③示范课汇报,同行点评等手段,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④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并不断完善。
⑤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形成书面材料。
⑥积极争取科研部门有关专家、学校领导、相关任课教师和的指导和支持。(3)课题的总结阶段(2017年8月—2017年12月)在资料原始积累和每一个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汇总分析研究过程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
2、课题研究的方法
(1)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总结。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来建构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及具有校本、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
(4)文献研究法: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了解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为创造性研究奠定基础。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陈正权:指导课题组研究工作。
张检平:全面主持课题组研究工作,具体负责课题的理论研究及实施方案的制定,并协调各子课题研究进度,检查考核子课题研究情况。
张学军:协助做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档案收集,总体协调。李家斌:负责“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吴爱军:负责“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尤运芳:负责“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胡邦君:负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七、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开展课堂的小组合用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和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探究的条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学生课堂参与效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合作精神求知精神。
4、按计划举行实验探索公开课,做好个案分析,积累原始资料。
7.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七
关键词:英语自主学习,认可度,调查与思考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并强调必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的要求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校也纷纷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各种类型和规模的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但对自主学习中心的实际运行情况,目前尚无相关的研究。为此,本文就我校学生对自主学习中心的认可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在分析讨论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自主学习中心的完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理论基础
外语教学界已讨论自主学习二十多年,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下了定义。Holec (1981)认为自主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这包括获得学习策略、设定目标、选择材料、执行计划、监控评估等。Little (1991)则解释,自主学习主要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他强调,“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取决于学习动机和信心;学生能否独立学习取决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Dickson (1987)则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还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在外语学习中“习得”比“学得”更为重要,大量有意义的输入、自然习得是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语言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辅助手段,对语言信息理解、加工和意义主动构建的过程;建构主义重视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建构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在真实语言情境中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
三、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认可度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一是大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的满意程度;二是学生满意及不满意的原因;三是学生对学习中心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
由外国语学院教师拟定并统一组织问卷调查。学生不必填写名字,但要认真如实回答问题。问卷由10道多项选择题组成,每道题有5个选项,学生可根据要求选取一或多个选项;另外有些题的最后一个选项特意留出空白,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补充说明。这样设计问卷旨在取得较为客观、真实的数据。
(三)调查对象。
向本科大一、大二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0份。其中,大一年级回收了230份样本,大二年级回收了220份。抽样涉及了5个专业,共10个班。由于不同专业、性别之间在选项上差异不大,因此不考虑专业和性别的影响。回收率还是比较高的;在问卷回答的真实度方面,删除了部分敷衍了事、仓促完成的答卷,最终确定有效答卷436份,基本保证了此次调查所得到的结果真实可信。
(四)调查结果及讨论。
网络自主学习认可度情况:
经过统计发现,有30%的人对“网络自主学习”是满意的,“非常满意”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20%,选择“一般”的人数大约也占到30%,可见80%的人对于“网络自主学习”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认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心内环境优雅,学习气氛浓烈,提供了丰富的多层次的学习资料,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学习,采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学习系统题型多样,难度适中,富有时代气息,自主学习较课堂学习操作便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比较自由等。
不满意的方面:
第一,在软硬件设计上,自主学习中心还不够完善,机器数量不够,有时出现学生来了以后没有机位的情况,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系统运行不稳定,有时当大量学生同时提交数据时,服务器不堪重负,会出现响应速度变慢的情况;部分设备如耳机由于长时间使用,出现故障的频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第二,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是感到收获很大、听说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的人只占了15%,甚至有20%的学生感觉没有收获或收获不大,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开展“英语自主学习”目的本身就是让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而“感觉没有收获”与我们的初衷明显是相背离的。
第三,学生学习兴趣不稳定,少数学生出于应付,甚至出现挂机时、粘贴抄袭等不良现象。学生们提出的一些建议“希望更有强制性”“要求可以严格点”“管理严些和加强监督,对同学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等,也说明教师管理参与的程度还有待提高,对学生自主学习缺乏有效监控和真实评估。
第四,学习资源虽已足够丰富,但资源的时效性、种类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更新速度须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认可度调查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硬件建设。
从调查中得知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电脑数量的不足,学生经常会遇到“来后发现没有位置”的情况。硬件建设跟不上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已成为制约自主学习体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协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毋庸置疑,刚步入大学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较差的。他们习惯于被动的“填鸭式”教学,对于这种自主式的教学,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他们对于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要达到的目标还没有足够的清晰认识,他们一般不会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而没有明确方向或盲目的学习是费时低效的。此时,教师应协助学生客观分析自己的英语状况,定位自身坐标,了解自身需要,帮助他们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目标,设计长、短期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学习侧重点,让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就不会感到盲目和茫然,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三)加强监控,注重评估。
自学中心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监控工作。有些教师出于误解,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学,致使学生放任自流,影响了教学效果。实际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势,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并分阶段检验学习成果,作为最终考核的依据。评估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让学生客观、公平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提高自我评估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教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改变原来单一的测评手段,利用多样的检测、评估手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适时地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反馈,使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真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网上自主学习显示出了很大的优势,但是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也扩展了师生互动的空间,满足了教学相长的要求。虽然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使它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Dickson, L.Self-introd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Gardner, D.&Miller, L.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toPractice[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3]Holec, H.Learner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ramon Press, 1981.
[4]Krashen 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sistion[M].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83.
[5]华维芬.关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 2003, (3) .
[6]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J].外语界, 2001, (5) :42-46.
8.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八
【关键词】小学英语 自主合作 学习策略 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行自主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有利于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
自主合作学习就是自主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的相互融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学习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培养和锻炼。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被叫作小组学习方法,在学术界中,还被叫做团队学习方法和分享学习方法,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模式。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各阶段的教育院校都开始关注和重视自主合作学习策略,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该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
1.积极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意识,许多的小学生更多的是依赖老师进行学习,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英语老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英语学科的特征,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浅到深、有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例如,在課文《How can I get there》中,大纲的教学目标要求小学生能够利用相关单词和句型,对城市或者城镇的位置进行简单描述。同时,熟练掌握相关的问路方法与表达形式。为了使这一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结合音频资料,学习该课文中的词汇:hospital、cinema、post、office、bookstore..掌握这些词汇的读法和写法;其次,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小学生自由分组结合,进行相关的对话练习,然后邀请两名学生扮演问路者和指路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英语展示;另外,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元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该课文中,教材设计这设计了英文歌曲《Where is the hospital》,老师可以就这一首英文歌曲让学生自主练习,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小学生加强相关短语和句型的记忆,使小学生记住了“Where is the...”、“It is near the...”等句型的表达方式。
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英语教师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对话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歌曲唱响环节,让小学生在唱歌中学习英语,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2.组织小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型学习。有效的小学英语自主合作学习课堂,需要自主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紧密结合。因此,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新的小组建构,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条件。需要留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尽量做到同质异构。使每个组员之间都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和借鉴,从而推动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课文《My weekend plan》中,大纲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visit、film、trip、supermarket、evening、tonight、dictionary、comic、see a film、take a trip等词汇。还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句型的使用:“What are you doing tomorrow”、“I'm going to”、“We're going to”、“when are you going to”等。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老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一起进步。首先,英语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纸条,并在上面写上和课文有关的活动类词组。如:see a film、take a trip、go to the supermarket等。其次,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习情况的特点,将学生细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纸条中的内容进行活动表演。最后,小组可以选择演讲和表演的方式,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其它小组的成员在观看表演或者演讲的同时,还要对表演组成员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在互相合作中,快乐地学习有关词组和语法的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小组表演或者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性。同时,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自主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体验到自我探索与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英语老师要积极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小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型探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解桂蕊.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2,34:56+117.
【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推荐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报告06-26
2018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报告(英文)09-25
关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09-19
关于中学生教辅的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07-21
浅谈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06-24
自主学习英语论文07-17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体会08-15
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总结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