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摘抄

2024-09-29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摘抄(共2篇)

1.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摘抄 篇一

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

2011年04月02日 16:20清华网站【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使留学生陆续回国,到20世纪20年代末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都影响并启迪着梁思成,为他投身中国建筑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围绕2006年纪念梁思成105周年诞辰及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10日)国内陆续开展的几项活动,研讨并思考建筑界该如何从梁思成精神中获得对现代建筑创作有益的启示。

一、2006年,值得回味的三次建筑学术活动

自2005年11月《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外建筑文化研究小组赴四川李庄考察,全力组织《图说李庄》一书的编撰出版,到2006年3月、4月先后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共同策划开展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4月20日举行“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等,均在国内建筑界内外引起反响,从一定层面上构成了中国建筑学研究与普及的思想“地图”。因为这些“寻根”的建筑之旅,留下最多的不仅是建筑文化的印迹,还包括对现代建筑设计创作观的启迪与思考。

1.《图说李庄》一书讲述了什么“一首记载营造学社六载寒窗书写华夏建筑文化的宏伟诗篇,一幅描绘长江古镇千年荟萃中国学界精英的绵长画卷”是《图说李庄》一书封面上的导语。作为该书的策划与主编,要求我们力求该书要特别把握住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所作的突出贡献。因为2006年是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所以记载并传播李庄文化与李庄精神十分重要和迫切。从此种意义上讲,《图说李庄》是一本普及“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的建筑文化读物。

2.“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寻到了什么“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留给后人的不该仅仅是记忆,更要唤起一种精神及联想:这里有对逐渐消失的人和事的追念,更有对中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令人折服及感动之处的理解;这里有对传统建筑文化与工艺留存的迫切认知,也有令人扼腕痛心的现代“建设性破坏”的高速发展的商业之声;这里有无比丰富而细腻的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及固有的东方文化意义及美学价值,但不少现实无情地回答我们的总还是一声高过一声的无奈叹息!恰恰正是这种现实影响力,要求我们该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总括“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的建筑精神。

3.“纪念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昭示了什么

2006年4月20日正值梁思成先生105岁生日,来自建筑界、文博界专家们纪念这位世纪的建筑伟人。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发言道出来会议的主旨: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纪念梁思成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我们究竟该怎样从对梁思成的记忆中、吸取到对今天有益的思想;我们究竟该怎样采取措施和行动才能不辜负先哲对我们的期望。为此,要从古建保护与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不足出发,提倡应该继承和发扬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与文保精神,其核心就是要学习梁思成注重科学研究、对待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一丝不苟、学贯中西、具有远见卓识的精神。

二、我们该如何认知并理解梁思成的建筑精神

两院院士吴良镛指出,只有向学术巨人学习,才能迎接中国建筑科学艺术的伟大复兴。他认为,梁思成的一生有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的家学渊源以及坚实的国内外基础教育背景是分不开的,在学习他博大的胸怀及不倦的敬业精神时,很有必要从他身上发掘到更深层的蕴藏。那么我们该如何汲取一代宗师的精神力量呢?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估价并总括梁思成给中国建筑界所留下的建筑思想。这里试从六个方面作出归纳:

第一,要学习梁思成在国家危难情况下的勇于担当与默默坚守的精神。这里细分析至少包括如下含义:⑴中国建筑文化应该不应该面对伟大?⑵中国建筑文化可能不可能创造伟大?⑶如何去理解并把握伟大的中国建筑文化的标准和尺度?所有这些都需要去伪存真,正本清源。这种担当与坚守本质上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传承,它是要有远见与胆识的。早在1955年,梁思成便陷入批判“复古主义”到上个世纪60年代“文革”暴风雨的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然而,面对沉重的代价与压力,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执着及坚守精神仍令后辈折服。

第二,要学习梁思成高尚的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抗战时期的李庄,梁思成最担忧的是战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他曾应邀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编制中国华北及沿海各省文物建筑目录,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清地点,他同时建议美军在反攻日本时,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一位中国学者成为保护日本侵略国传统建筑的恩人,这太不容易!因为就在抗战期间,林徽因的弟弟是在对日空战中牺牲的,梁思成在痛恨日本列强的同时,仍认为保护京都与奈良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是梁思成先生崇高的国际主义建筑精神早在60年前绽放的光芒,所以日本人民称梁思成是保护日本文物建筑的恩师。

第三,要学习梁思成“学贯中西”的建筑“国学”的大文化精神。回忆并学习传统是必须的,重在要视传统文化为魂,但也切不可总停留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层面,必须寻求在继承中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就认为,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并“加以聪明的应用”,即可创造出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所以,今日的“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呼唤中国建筑师瞩目并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目的在于不仅体会到建筑背后的文化性,更便于找寻到属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之径。

第四,要学习梁思成主动开创中国建筑文化新局面的精神。在“国学”倍受关注的今天,我们尤其应树立起建筑上的“国学”榜样——梁思成先生的形象。因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将西方建筑科学方法引入中国建筑营造学社并做出了一系列的开创性的建筑成就。1953年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又提出了建筑的“可译性”与“翻译论”等观点,将中国建筑构图元素与西方文艺复兴时的建筑词汇作了对比性研究。

第五,要学习梁思成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意识与精神。“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让我们顿悟:一个失去记忆的民族,一个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一个没有了自己民族特色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是不会有美好的未来和竞争力的。建筑师不可作文化遗产的“破坏者”,而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及创作力做文化遗产的护花使者。如果说,文化品牌是最具生命力的企业资产,那么追求民族文化的企业成长将是对现代建筑文化的唤醒。因此,“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的完整意义恰恰体现在广泛的文化上,它是在新形势下对建筑文化的抢救、整理与发展;它是对建筑历史的高水准的语言与文化的记录及保护;它不仅是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法律认知,更是在全球文化大背景下文化与创意精致化的成功实践。所以,其意义不论对建筑界、还是文保界都十分重大和实在。

第六,要学习梁思成治学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求实精神。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在物质生活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先驱者的建筑学、文物保护工作者,尚且能开展那么多历史遗迹的调查、古代建筑的勘察测绘、文献资料的整理挖掘工作,留下这么多宝贵的遗产,这本身就表现出的是一种特殊的现时代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科学研究的精神。

第七,要学习梁思成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建筑创作理论的务实精神。早在45年前的1961年7期《建筑学报》上,梁思成发表“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理论文章,从现在的观点看,那是在非常时期的又一非凡的理论建树。由于文章对1959年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上讨论过的建筑设计中的理论问题一一涉及,并从实际出发解读了“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方针,所以今天读来仍感到很贴切。如其中对“传统与革新”的论述,很符合今日国家“文化遗产日”的基本思想。它对今天的启示在于,不仅要作历史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国的建筑精神中寻求答案,反对简单的形式主义的“西洋化”或“中国化”。

三、梁思成建筑精神留下的现代启示

追寻往事并非仅仅为了怀旧,因为历史与记忆中给予现代诸多启迪与借鉴;追忆学术前辈更非为了留存经典,重在要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找寻到先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巨匠的建筑精神,未来我们还应再做什么呢?建议应具体采取如下行动:

第一,“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作为国家“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已得到了准确定位,并且“四川行”获得学术交流上的成功,所以建筑界与文保界的合作是可能的,是有文化认同的,是会不断产生出好成果的。因此宜在“四川行”后认真总结其成果,适时地再举行“山西行”、“陕西行”、“云南行”、“京津冀行”等,使建筑界及文保界的专家们能尽快且较为系统地沿梁思成当年走过做古建测绘之路全面考察一遍,从而完成新意义下的《梁思成古建之路考察报告》(××卷)系列。我以为该系列书籍将在新形势下成为国内建筑界及管理界有用的参考书目。

第二,建筑测绘是建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它与摄影与素描不同。对于建筑遗产保护而言,不论是日常维修、损坏后的修复、乃至特殊情况下的易地重建都离不开一套完备的测绘图。但必须指出,如今还在教授建筑测绘的高校已不多了,学生们专门去做古建筑测绘实践的则更少,这是“国学”在建筑上的一个丧失。为此建议:全国各高校建筑院系要恢复古建筑测绘课程,《建筑创作》杂志社愿组织承办“全国建筑院校学生古建筑测绘大赛”,用最大的努力传承中国建筑“国学”的经典与精华。

第三,要花大力气倡导并提升中国建筑文化的公众普及力度。建筑作为一种极重要的文化载体要想产生社会效应及影响力就要加大对宣传及传播的投入力度。为此建议:各类传媒要为建筑、尤其是中国建筑及其建筑师开辟栏目,不仅要讲述建筑与建筑师的故事,更要开辟欣赏点评栏目,帮助公众走上品读建筑、认知建筑之路,使中国尽快从文化层面上步入建筑文化大国,而非“工地”大国的境地。

第四,建议筹备“中国建筑文化基金会”,以支持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挖掘及传播工作。“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前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已开始对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及梁、林故居的测绘与修复准备,但我以为这只是寻找梁思成建筑精神的一个方面,同时北京中山公园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的保护及宣传,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的博物馆,以及中国一大批老一辈建筑家的思想都有待于再研讨,这些基础工作都有待于一定基本数量的基金支持。就如同梁思成已成为中国20世纪的建筑巨匠一样,我们也要再推出对中国及世界有影响力的20世纪一批中国建筑学家及建筑师,而所有这些内容都必然以深厚的研究与充裕的基金作为保障,否则将难以在短期内将20世纪的中国建筑学人及其建筑思想尽可能完整地、全面地呈现给世人。

2.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摘抄 篇二

“梁思成的家学和教育, 注定使他成为充当中国第一代建筑史家领导者的最适合人选。”[1]20他拥有良好的教育, 自小就接受父亲对他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可以说是他的父亲对他的启蒙引导, 开创了其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之路。以及后来林徽因的影响, 两个有共同语言的年轻人一起研究建筑学, 也是深深地影响着他对建筑文化的研究这条道路的选择。

梁思成所处的时代, 正是处于水深火热的20世纪的中国, 在那个充满着民族危机、经受着战争考验、迎接着革命洗礼的既悲壮又激烈的世纪, 他深感国内的教育不能满足于他对于知识的追求。二十出头的他选择离开祖国, 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 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建筑硕士学位。接着, 他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想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建筑专业知识, 在那个时期, 具有远见之明的梁思成, 感到单靠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满足他对于建筑知识的追求, 他毅然离开哈佛到欧洲对具有价值的建筑进行实地考察, 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证明实践出真知。

纵观梁思成的一生, 他在中国建筑史研究、建筑创作理论、建筑教育以及文物建筑保护等学科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 作为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梁思成的建筑梦想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 他坚持自己的建筑研究事业, 以深厚的国学根基、浓厚的民族感情谱写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科的辉煌篇章。

1. 决心写出中国的建筑史。

中国的古代建筑在文献上的记录还是比较多的, 但是, 那些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记载, 并没有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剖析。梁思成离开哈佛游历欧洲的那一段时间, 他用心探究国外的建筑, 感受到意大利、希腊等的古建筑得到的妥善保护与中国的迥然不同。面对着拥有众多文化遗产的大中国, 特别是对中国的古建筑的情结, 梁思成逐渐意识到中国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并不完善, 这是中国的一大缺陷。因为在外国, 古建筑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从而使具有价值的古建筑能够长久地展现于世人面前, 中国地大物博, 其古建筑也是为数不少的, 所以, 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也是迫在眉睫的。

游历欧洲, 研究外国古建筑这个经历, 促使梁思成编写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的决心。他意识到只有符合中国人自己的古建筑现状的书籍, 才是适合的, 这样, 中国人才更有能力、资本去研究、保护古建筑,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931年秋, 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回到北京, 正式加盟中国营造学社, 营造学社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梁思成夫妇也在这里继续实现着他们的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的梦想。梁思成提炼出清代官式建筑的做法, 于1934年由中国营造学社出版了《清式营造则例》, 这是梁思成研究中国清代建筑的专著。这部著作第一次科学整理和分析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形制, 具有重要的意义。

1946年, 这是一个众多磨难的抗战岁月, 梁思成以他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 完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这部著作, 这是他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十五年”的研究工作的总结。外界也对这部著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而时间也证明了梁思成这用心血完成的著作是经得起考验的, 是对中国古建筑的完美诠释。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出版英文版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时写道:“他用英文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建筑的宝藏及其结构原理。在外国人看来, 他们自己专业中的成就几乎是无与伦比的。”这是费正清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评价, 也是对《图像中国建筑史》的肯定。

2. 坚持实践, 亲自考察古建筑。

做学术的就是应该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梁思成无论是写有关古代建筑的书籍还是做保护古代建筑的规划等, 他都是坚持实践出真知。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 他坚持亲力亲为,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 他也是坚持对具有价值的古建筑进行勘察、测绘、制图等, 并且要求测量要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格等, 坚持其所出的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

在梁思成参加中国营造学社期间, 为了研究好《营造法式》, 他开始了漫长而又艰巨的中国古建筑实地考察和测绘调研之路, 后来, 他回忆起这段艰难的岁月时说:“过去九年, 我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每年两次派出由研究员率领的实地调查小组, 遍访各地以搜寻古建遗构, 每次二至三个月不等。迄今, 我们已踏勘十五省二百余县, 考察过的建筑物已逾两千。”[1]28从这里, 我们就已经可以感受到梁思成当时为了古建筑的研究保护工作, 作了很多贡献。可以想象, 在当时交通以及生活环境并不十分好的情况下, 想要做好古建筑的研究保护工作, 往往是需要攀山越岭的, 遇上寒冷的天气, 还得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苦考察生活。但是, 梁思成始终坚持到实地参加考察, 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古建筑的研究保护工作。

3. 用心规划, 力保中国古建筑。

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保护, 是带有对祖国民族和人民怀有的深切情感的, 作为一名建筑师, 他不仅带有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知识, 还有更重要的社会良知, 社会责任感。他曾经很多次与掌握规划大权的政府官员据理力争,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古建筑。梁思成还说过, 建筑工作“必须根据国家的社会制度, 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 结合本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和整个城市人口的社会分析来进行工作。这时候, 建筑师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位社会科学 (包括政治经济学) 家了”[2]314。

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的时候, 梁思成曾经提出要保护古都里面有价值的古建筑, 但是, 有人认为那些城墙、城楼、牌坊等阻碍交通, 主要负责人不管梁思成的极力反对, 坚持拆掉具有历史价值的部分古建筑。当梁思成看到古都北京再也无法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时, 他感到痛心疾首, 面对着令人痛心的拆毁古建筑的事实, 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 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 就像剥掉我一层皮!”但是, 这样的呐喊声并没有起到阻止拆毁古建筑的作用, 那些具有价值的城墙、城楼、牌坊等还是随着一声声的命令而消失了。目前, 北京城只剩下了德胜门箭楼、正阳门城楼 (曾遭八国联军炮击倒塌, 后重修) 及其箭楼了。

4. 为人师表, 培养大批建设人才。

梁思成不仅专心研究中国古建筑, 他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1928年, 他刚从欧洲回国就到张学良任校长的沈阳东北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 并且在那里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一心要为中国培养新型建设者。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 梁思成回清华大学筹办了建筑系, 从此, 他把自己的后半生投入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在教育事业这一神圣的岗位上, 梁思成培养了一批骨干研究人才, 他严谨、丰富的学术思想启发了许多年轻学者, 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术研究道路上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研究, 并且热衷于中国建筑的研究事业。这些优秀的建筑领域研究者, 有王其名、傅熹年、王世仁、刘先觉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梁思成同样是用其做学术的严谨态度对待教学工作, 用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建筑、发展建筑事业, 真正做到了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

文化是永恒的, 建筑文化也不例外。作为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梁思成则是以身作则, 将中国古代建筑很好地传承下去, 做好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这一角色。正如他的学生张镈对他的评价:“一代名师, 在寿命上是有限的, 而他的思想作风、修养气质是永存的。他生前不少正确的观点, 已被发展中的历史证明是有英明预见的, 这正是一代大师的可贵之处。”

摘要:本文主要从梁思成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建筑领域的发展等方面着手, 简要介绍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这一学科的贡献以及他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研究等的影响。

关键词:梁思成,中国古代建筑,奠基人

参考文献

[1]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创先争优自查报告下一篇: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尴尬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