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鹅生活随笔

2024-09-11

白天鹅生活随笔(共12篇)

1.白天鹅生活随笔 篇一

墨黑白天的差距随笔

【白天】

其实以前也虚构过自己的生活。虚构的不是现实的,只好说目前生活是浮云,我为神马。吼吼吼,我是什么神马游走哪门子浮云,因为现实是这样的。

白天不管天晴不晴朗,更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刀子,我就是我。早晨眯着睡眼跑一算是锻炼身体。不吃早点算是减肥。如果听课算是实在找不出有意义的事情干,如果睡觉算是同情同桌一个人睡觉过于孤单,和他一起补习昨天晚上的睡眠,如果玩手机算是充实生活,如果是发呆算是在学校待久了扩大自己内心空虚的世界,如果课余看看学校的的.草坪和树木算是证明我也热爱大自然,如果……………总之,饭要饿了吃,生活要没事找事干。

【黑夜】

但到了黑夜,有种复活的感觉。其实又成了这样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从高中时我就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觉得这句话里藏着硕大的玄机。这也许是我喜欢黑夜以及黑色的原因吧。

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就得干活,这样说我觉得最为贴切了。但,万物皆有灵魂。如果一个人先做再去想,这是盲目的用感知引导着灵魂,殊不知有时候感知会出现偏差的。这是一节莽夫尔。则其反之才是有思想有预谋的。

话随这样说但感觉自己总是太过于轻浮。想来想去只好归过于年少的缘故。

现在的我本为随流的,浮躁的。也只有我在给夜里会想到这么多,也只有黑夜能给我黑色的眼睛,用它来想起很多事,用他来指引自己,也只有在夜夜里感觉自己是最真实的。

黑白天的生活如此,差距就是这么大。不管怎么样这就是我。黑白天里的两个自己。

2.白天鹅生活随笔 篇二

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的内容、内涵和目标定位于四个关键词 :“生活”、“随笔”、“写作”、“研究”。其中“生活”、“随笔”、“写作”这三个关键词是内容和内涵 ;“研究”是其目标界定。

生活是写作的本源和本原, 是体察的具体对象, 是逻辑起点也是逻辑归宿, 叶圣陶曾说“写作本质上说, 就是一种生活”, “生活”解决写作写什么的问题 ;随笔, 是笔之所随, 是意之所至, 再如叶老说“作文, 就是用笔来说话”, 追求笔的真和意的深, 追求具体、形象和生动、活泼 ;写作是表达, 是输出, 是对话, 立足写的过程和实践, 建构写的系列和序列 ;研究是态度, 更是目标, 用研究的态度深入生活, 用研究的态度剖析写作规律, 研究是使写作成为常态生活, 用生活激活写作兴趣 ;用兴趣激发探究写作规律, 用写作提高写作生活质量。

1. “生活”的内容和内涵界定。

生活是学生周围的生活, 是以学生为中心辐射和发散的生活, 学生置身于生活之中。观察生活, 学生不仅是观察者, 还是体验者、思考者 ;思考生活, 学生不仅是感悟者, 更是表达者。

“生活”的范围界定, 包括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等多个层次。“自己事 (自我事、家庭事、同学事、师生事、读书事) , 国事 (身边事、社会事、网络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自然声 (将目光投向广阔的自然和空间) 声声入耳。学生是生活的主人翁, 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 以主人翁的姿态体悟, 以主人翁的姿态理解, 以主人翁的姿态表达!

2. “随笔”的内容和内涵界定。

(1) “随笔”提倡内容的自由性。

凡生活所触, 皆可笔之为文 ;凡生活可感, 都可发诸情深 ;凡生活哲理, 都可辩论表达。随笔是独特的视觉体察过, 独特的心灵之光辉映过的鲜活的生活内容。是生活细节的叙述 ;是特殊景致的描写 ;是真挚情感的抒发 ;是情理的深化议论。多彩生活给随笔内容选择以丰富性。

(2) “随笔”具有表达的自由度。

生活需要诉说, 需要表达, 需要展现 :用自由的结构来呈现, 用生动的语言来表现, 是“个性化表达”的过程。

结构是自由的。结构不再是文体的形式化, 不再是僵死的模式化, 结构讲究“定体则无, 大体须有”。结构就是朴素地组织材料的问题, 是首先写什么、中间写什么、结尾写什么的问题。结构注意开头和结尾的点化、层次和段落的规划、脉络和线索的潜化、过渡和照应的明化。

语言是自由的。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语言表现生活, 即指语言适应生活的题旨情境。语言是浸透着独特生活体验和鲜明生命色素的语言, 是我手写我心、真文字写真性情的语言, 是有品位、有境界、有风格的语言。

3. “写作”的内容和内涵界定。

写作是指“写”和“作”的过程, 是“写文章”的分解动作。以“写”和“作”为要, “写”就是“作”, “作”即“写”也。写作的追求目标是“写文章”, 但写作本身不完全是“写文章”。写作是实现“写文章”能力螺旋性提高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写作把“写文章”的过程进行系列和序列的构建。写作不断推进“写文章”素材的积累、充实学生的认知结构 ;推进“写文章”思维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思维模式 ;推进“写文章”经验的积累, 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写作是“写文章”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写作是“写文章”的过程性体现;“写文章”是写作的总结性再现。

4.“研究”的内容和内涵界定。

把“研究”作为本研究的实现目标, 是把研究当作过程, 把研究当作态度, 把研究当作结果。这是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体现的是过程, 实现的是能力, 追求的是价值观。

研究生活, 写作不再是生活的浮光掠影, 而是向生活的更深处漫溯 ;研究随笔, 使随笔不再轻率地随笔而至, 而是个性的自由奋发“笔落掀起些许风雨”;研究写作, 写作不再盲目, 不再彷徨, 而是清晰、明了“下笔好像有点神灵”;研究“研究”, 把研究作为志向追求, 把本相作为寻求目标。

二、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的过程与策略

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的过程内容为 :研究“生活随笔写作研究”如何起始 ;研究如何运用教材实施教学构建 ;研究“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的研究结果。过程追求具体而详实、严谨而科学 ;结果追求系列而有序、真实而有效。

1.研究“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的起始。“学武术头三脚难踢, 万事开头难”, 启示我们“生活随笔写作”起始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作文”教学现状和学情研究。“实事求是”是基本认知规律, 我们使用的苏教版高中必修和选修教材, 是以“主题”单元组材为模式的教材, 教材主题丰富, 正是生活主题的丰富呈现 ;教材文章繁多, 恰是“生活随笔写作”天然写作的指导和借鉴。如何充分利用教材, 开展“生活随笔写作研究”是思考的首要问题, 另去建构阅读和写作教材, 对于一线教师, 难处不言尽知。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无序、散乱, 甚至虚化、虚无。作文教学基本是“考一篇, 讲一篇, 丢弃一篇”的大局面和“整篇作文如何开头、如何过程、如何结尾”的技巧、模式讲授的小格局。教师感其痛, 学生受其苦, 生活多无奈!

(2) 生活随笔写作研究起始的具体策略研究。

生活随笔写作研究起始的具体策略研究建立在对作文教学和学情的研究之上, 建立在对不同学段语文学习情况的研究之上, 建立在恰当使用“教材”的研究之上。生活随笔写作研究可以开始于任何学段, 可以作用于任何学生, 甚至可使用任何版本的教材。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的起始应以具体策略应对。以“必修五”学段为例, 略陈述之。

第一, 起始应走近生活, 体现写作的生活性。本研究起始就应走近生活, 写作是活生生的生活, 罗马哲学家塞尼卡尝言 :“如此生涯, 即亦此文词”, 当写作需求变成生活质量的诉求, 学生就会自主参与生活素材的开发、感受、领悟, 归纳和总结, 就会全程参与写作过程, 思考并进行思维训练, 围绕“生活”展开“主体间多维互动”。

第二, 起始应自然随意, 体现写作的随笔性。本研究起始就力求由传统作文教学过多地导向“文体”“技法”转向照顾学生的内在需要, 照顾学生的现实和文化背景, 以“自由随意”的姿态切入研究进程。如“必修五”学段始于高二分班后, 以“开学时分”为题写“生活随笔”, 研究“生活随笔写作岂可随意为之”的话题, 指出“生活随笔写作要有中心命意意识和表现意识”两个特征, 对生活随笔写作进行整体观照。

第三, 起始应走入写作, 体现写作的写作性。写作就是写作, 不能脱离写作而存在。本研究写作性首先体现在写作立场转变上, 写作本源 (话题、试题本源) 转向生活本源 ;从文以载道到我手写我心, 激励学生关注现实, 养成关怀的态度和情怀 ;其次, 写作以“写与作”为本, 初写、改写、再改写、升格写甚至再升格写等, 以“写”的步伐阔步在写作过程之路, 写作立足于过程, 形成写作过程。

第四, 起始应重在研究, 体现写作的价值性。起始重在研究, 意味既要有整体宏观的规划, 也要有超前微观的细化。既要宏观研究与教材使用的结合, 也要微观研究写作过程的真实路径 ;既要研究写作主体和写作动力问题, 也要研究写作训练和写作具体过程问题。研究是基本态度, 把“研究”作为本研究的实现目标, 是本研究的价值追求。

2.研究“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的系列和序列。研究要构建研究系列和序列, 本研究也入此“巢臼”。但因其随笔性, 系列和序列可同时或交叉从多条路前行, 力求条条大路通罗马 ;因其写作性, 可进行丰富的写作训练, 以训练的丰富性打破训练体系的单调性 ;因其研究性, 可以借鉴写作的研究成果, 根据研究实际和写作教学的最新成果不断地穿插、补充研究内容和调整、改变研究方向。

(1) “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系列和序列的科学性。

第一, 本研究系列和序列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对必修和选修教材的选择利用上。

这是打通“阅读和写作”的需要, 是打通课内和课外的需要, 是沟通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是课程选择和利用的需要。本研究以“教材”为“根本”开展研究, 是一线教师最直接、最简捷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如“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探索与发现”板块课堂研讨《物种起源》绪论, “生活随笔写作”构建“立论的科学性”写作专题, 可以从“科学技术说明”、“道德修养”、“中外英杰”;“校园聚焦”、“社会万象”等方面进行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和立论训练 ;“奇异的自然”研讨《斑纹》, 构建“描写的鲜明性”写作专题, 可以从“众生百态”、“宇宙繁星”、“自然奇观”、“本土风光”、“动物世界”、“植物王国”等方面进行描写生活随笔训练 ;“美丽的创造”研讨《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 构建“实用类文体”写作专题, 关于“本土名胜古迹的开发思考 (常州淹城的启示) ”, 关于“本土科技和人文的发展融合 (常州嬉戏谷和中华恐龙园的启示) ”, 关于“本土人文与经济的思考 (常州召开第八届全国花博会观感) ”等……

第二, 本研究系列和序列的科学性其次体现在系列和序列的同时甚至交叉构建上。

本研究强调 :写作不是把学生没有的东西强塞给他, 而在于通过系列和序列的构建让学生知道写作就在自己身上, 写是生命的流露, 写是以积累为材料、以情感为动力、以思维为方向、以语言为载体的写的活动。余秋雨说“作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 因此, 构建本研究的系列和序列, 既要具有同时性, 又要具有交叉性, 避免让学生再滑向“技法反复操练”之路。

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研讨《陈情表》、《项脊轩志》, 课外阅读《先妣事略》等文章。确立了“写人记事”的生活随笔写作研究专题系列, 单元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也与此相应。在系列的基础上, 构建写作序列。

1记叙性生活随笔写作——写什么就要是什么, 是具体对象的具体行为 ;更要像什么, 是具体行为的形象呈现。如《陈情表》扩写练习 :“祖母刘愍臣孤弱, 躬亲抚养。”和“而刘夙婴疾病, 常在床褥 ;臣侍汤药, 未曾废离。”以“祖母陪我走过悲惨的童年”或“在祖母生病的日子”为题扩写。

2记叙性生活随笔写作——动作慢化和细化是写好人物的关键, 运用修辞勾勒人物的个性特征。《陈情表》扩写练习的多次修改和升格写作。

3记叙性生活随笔写作——线索的重要性, 一条金线耀全文。“在祖母生病的日子”设置“风雨”情境和线索, “风雨”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风雨”象征祖母摇摇欲坠的身体 ;风雨暗示作者情感的推进过程。如“风来了, 雨淅淅沥沥……风忽如利刃般呼啸, 这是暴风雨的前奏……窗外, 狂风更加肆虐, 雨已经倾盆, 暴风雨真正到来了。”

4记叙性生活随笔写作——写好记叙中的环境, 故事发生在一定的环境空间。用环境烘托故事发生的气氛 ;用环境点染人物的心情 ;用环境衬托人物形象 ;用环境体现事件的过程等。

5记叙性生活随笔写作——“点和面”结合写作。如《项脊轩志》“归有光轩中读书乐”想象写作训练 :“面”是自然景色和社会环境的集中呈现, 是人物表现的“舞台”, 此处“面”指“项脊轩”的昼色夜景。“点”指众生相中独特的那一个或群物象中凸现出的那一物, “点”是描写的聚焦。此处“点”是归有光“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万籁有声”的读书情形。

6记叙性生活随笔写作——故事完整并力求生动。如以“某人事略”或“我的故事”话题自拟题目的随笔写作, 用时间定位故事的推进, 用空间让人物尽情表现, 使故事完整而生动。

(2) 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系列和序列的过程性。

本研究系列和序列的过程性是其“生活”、“随笔”、“写作”三个基本内容和内涵决定的, 也是“研究”这一价值目标追求的。是指把生活当作过程来认识, 把随笔当作过程去实践, 把写作和研究当作过程去把握。

生活随笔写作系列和序列的构建过程是和苏教版教材的研读学习利用过程紧密相连的, 研究的重点在于苏教版的单元主题与生活主题和写作主题的融合研究 ;系列和序列的构建过程是和写作训练 (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过程体系、评价体系) 紧密相连的。是立足感性, 走向理性, 自成系统的工程。

生活随笔写作系列和序列的构建过程是本研究最基本和重要的任务。研究立足教材, 立足生活, 立足随笔, 立足写作, 立足研究, 把“写作”与“写文章”区别开来, “按一般写文章的要求实施作文教学, 实在是作文教学的最大误区。”研究立要于系列和序列的交叉融合共建, 议论、记叙、说明、描写包括实用文写作都是系列和序列构建的应有内容和应该方向。本研究系列和序列构建的是“教材化”和“生活化”, “生活化”和“主题化”, “即时性”和“全程性”, “分解性”和“综合性”等结合为主的, 以“技法”、“体式”训练为辅的写作过程体系。

3. “生活随笔写作研究”的研究成果。

“正其宜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为了教师的发展, 当是继续为了学生的发展。本研究的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研究结果立要于学生学习所得结果的呈现。学生的学习所得是教育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本研究追求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过程, 对写作的认知过程, 对研究的理解过程 ;追求学生有一些意识, 体验生活是一种意识, 认知写作也是一种意识 ;研究生活, 研究写作更是一种意识。本研究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整个体验和参与过程, 希望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得以较大提高, 希望学生的写作生活趣味得以较大提升。

(2) 研究结果立足于教师教艺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立足于教艺水平的提高, 在对研究过程归纳总结中实现教艺的提高, 在本研究系列和序列的构建过程中实现教艺的提高。

三、结语

3.教育随笔记录生活真知 篇三

我有一个习惯,喜欢记下来平时一些值得回味的人和事,随时记录教育教学中有趣的东西。空闲时,翻开来看一看,我不禁从这些案例中领悟到不少道理。有时候,我感觉到与学生的关系有些紧张,可能对学生要求太高,可能教育的艺术还不够,也可能与学生沟通较少。我曾努力改变自己,也曾尝试一些方法接近学生,可是个别学生的违纪或班级的不良行为时常把我推到学生的对立面。我曾为此苦恼过、心灰意冷过,也曾为此吃不好睡不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学生包容心理的增强,我逐渐在改变教育教学的方法,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遗失的雨伞

上课前,我把雨伞放在教室里,开始正常教学。下课后,雨停了,我忘了拿雨伞,直接回到办公室。第二天上课前,我在教室找了一圈、问了一些学生,雨伞不知落到谁的手里。我心里有些郁闷,认为肯定有个学生故意拿了我雨伞,和我对着干。

那天刚好讲一篇阅读理解,故事大概意思是一个人丢失一把心爱的雨伞。他的一个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在当地报纸上登一个声明,“本人在公交车上遗失一把雨伞,如果不想上法庭,请您把雨伞送到***大街***路211号”。声明第二天,他没想到他家门口放了十多把雨伞,各色各样,可是就是没有他丢的那把雨伞。

讲完这个故事,我随后补充了一句,“昨天本人也遗失一把黑色雨伞,如果你不想找麻烦,请你于今天放学前悄悄放到我的办公室门前,过时不候。”说完,所有学生都笑了,我也露出难得的笑容。学生笑得更开怀了。

放学后,我没有看到哪个学生把雨伞送来;这个结果我早已料到了,我也不再指望看到我的那把黑雨伞了。

又是一个下雨天,上课前,我还在考虑怎样跑到教室,课上我还会旧事重提,但我不会再怪怨学生拿了我的那把黑雨伞。正在这时,班里最调皮的那个男生跑到我的办公室,“刘老师,外面在下雨,您没有雨伞,同学们让我来接您。”我看着这个平时让我头疼的学生,心里充满了不少愧疚,连忙说了声谢谢,发自内心的话语。当我撑着雨伞和他走进教室的时候,大家脸上洋溢着温馨的笑容。那天,我讲的课最投入,学生听得也最认真。

学生身上的人性光辉有的是显性的,但更多的是隐性的,这就需要老师去发现、去激发、去呵护,让美好的品性在学生身上尽量保存得久一些。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教师如何关心学生提出要求:如果您不了解儿童—— 自己的学生—— 如果您不与他们息息相通,如果您不能把自己的心灵献给他们,那您是不会有成就的。

很幸运,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了解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老师又请假了

由于某种原因一周内我班有两个任课教师请假,学校不好安排课务,班主任协调或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开始,我感到很高兴,正好利用请假老师的空课让学生多做一点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何乐而不为?

第一天,我上了两节正课,进行了一次强化训练,还有一节辅导课。我感到有些累,备课、批作业、阅卷、批默写等等工作,学生更累,一天多数时间花在英语上,乏味、无奈、昏昏欲睡。

第二天,老师继续请假。我又上了两节课,把其它空课分给了另外的任课教师。老师蛮辛苦,学生还是那么累,上课、做考卷、做练习等等。

第三天,老师还是没有来。我有些吃不消,害怕听到学生的抱怨声,害怕看到学生那不耐烦的表情。尽管两位任课教师没来,但是他们打电话给学生布置了相关作业和练习。

我走进教室,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沟通,“你们选择上自习呢,还是上其他课?”。学生看到我民主的姿态,一起回答上自习。我又接着说:“如果上自习,你们自己自觉学习呢,还是班主任坐在教室监督?”学生发现我给他们空间和自由,一起回答自觉学习,不吵闹。

我发了一份数学考卷,要求学生一节课时间独立完成。那节自习课,我偷偷地观察了几次,发现学生都在认真做考卷,没有说话声,没有抄袭现象。下课后,课代表很负责地收齐考卷,交到老师的办公室。

下午第一节课,语文老师打电话布置了阅读内容。同样,我以商量的口气征得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决心后,开始布置语文阅读内容。“请大家阅读课本P86哈利波特。”话音刚落,学生们哄堂大笑。我非常纳闷,准备生气。课代表说:“老师,应该看哈姆雷特,不是哈利波特。”学生们笑得更厉害了,我也笑了。一会儿,笑声停下来了,我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搞错了。语文老师要求上课看哈姆雷特,我要求你们下课看哈利波特。”学生们又是一阵大笑。

上课了,学生很快安静下来,开始认真看书,包括几个平时爱睡觉的学生也认真阅读。

回过头来考虑这件事,我们总认为学生自主能力差,教师需要每时每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经常提醒,经常督促,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孰不知,这样做却剥夺了学生的自主能力,无形中损伤了他们的自尊。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放开手脚,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走、自己学习、自觉竞争。

在现实教育环境中,学生对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和考试内容有不同的希望和要求,但是他们基本上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老师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学习自主权,满足学生的一些需要和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育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4.七夕随笔生活随笔 篇四

七月的初七,

牛郎今晚会织女。

一年一度的相会,

又象网友在偷情。

宽带比银河更宽,

网虫已多过了天上的寒星。

七夕织女有鹊桥渡呀,

当今的牛郎却用鼠标来寻。

每一次的点击、如同星星闪耀,

而织女已变成了宅女。

牛郎不再象传说那样美好,

因他已潮湿了宅女的心。。。

牛郎更牛了,

因有好多宅女眷养着他。

七夕的传说使他们更浪漫,

浪漫得近乎浪荡!

初七的夜晚,

让宅女们有更多的暇想:

博客中描绘着对牛郎的痴情,

日志里写满了给他的诗章。

呵!七夕。

在当今的`社会不再只有初七的晚上。

七夕之情调:

再高八度又有何妨?

宅女的情人不再只有牛郎,

周周相见好过一年一度。

月月相逢更令人消魂,

多么使人神往。。。

银河

还在我的头顶之上。

七夕的夜晚,

我独自坐在电脑旁。

我没有织女为我等侯,

5.感受生活生活随笔 篇五

时光匆匆逝去,周围的一切也在悄然改变,但我们却毫无察觉……

早上一如既往地被奶奶从柔软的床上拉起,努力把瞌睡虫赶出脑海,穿上奶奶准备好的衣服,去洗漱、吃饭。然后骑上自行车,背上书包朝学校奔去。在学校里听讲,写作业……

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如同白驹过隙,一天一眨眼就过去了。每天我们做着一样的事情,就像机器人一样,周而复始,只是日子从昨天变成了今天罢了。但是我们身边的事物却在默默改变,在上学的路上,不经意一瞥,看到原本荒芜的草地冒出了点点绿芽,盛开了几朵黄灿灿的迎春花。可是,如果不是这不经意的一瞥,我们会知道小草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吗?花儿是什么时候盛开了呢?燕子是什么时候回来了呢……面对这些问题,我哑口无言。

我们生活在快节奏中,吃快餐,用快递,坐飞机……做任何事都讲究快,并且正确百分百。但是,我们何时静下心来看过一件事物呢?也许……并没有过吧!我们什么时候仰头去看群鸟飞过?也没有吧!爸爸妈妈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是何时出现的,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解不开的迷案吧!(原创投稿 )

相传上帝曾让天使麦克带一只蜗牛散步,蜗牛动作缓慢,性情急躁的`麦克对它又拉有扯,却无济于事,最终,麦克放弃了努力,以几乎静止的速度跟着蜗牛。很快,他就惊奇地发现,自己天天行走的天地竟是如此美好,带着晚霞的微风,送来恬然淡淡的花香……他意识到,不是他带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带着他散步啊!有时候,真的需要放慢脚步,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走到放在窗台上的水仙花前,看着不知何时盛开的它,欣赏它美丽的淡黄色花瓣,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清香,一时鼻头酸酸的。

6.下雪生活纪实随笔:雪天随笔 篇六

想念一位朋友,发微信问候:“最近下雪路滑,出门上上下下,万万注意安全!”朋友回复感谢,说最近在家窝着,看完了《后台》等长篇小说。与其论诗,朋友有言:“没必要模仿他人”“一人一世界”‘“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以为箴言,心铭记之。

持帚扫雪,看到几个雪人,乃爱孙昨日辛苦所劳成绩。告曰“欲去之“,孙坚决不许,极力阻挡。余笑曰“爷故意与尔耍也”,于是开朗玩笑如常。

饭时,家人呼端饭,唯孙儿兴味盎然,站屋檐下,嬉笑盈盈,面向空中吃雪。又用手接之,大人呼吃饭,专注如未闻。孩童心灵之天真无邪,于此毕见也。

雪天不出门,收拾好炉子,炉膛正旺。然后闭户读闲书,感觉真人生一大乐事。可惜时下手机微信诱惑,实一大干扰,要摆脱,须下一番决心。

饭后午时,想睡一会儿觉。窗外甚亮,雪在下,静无声。想起今日难得的悠闲清静,胡思乱想,遂入梦中。梦里居然出现大的人物,情节荒.唐,一个多钟头醒来。几分钟过后,具体情节全已模糊。

未时,出门。天甚亮,有些阳光,微风,半阴,雪花变得飘飘洒洒,零零星星,落在地上就化为水。

时过小寒,在二九,天气将更冷。想起远方的亲人,想写一篇小说。几次动笔半途而废。感觉小说其难甚于诗歌散文。昨晚看毕飞于〈小说课〉,稍有收获。小说的结构,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处理,须认真研究一番。

申时,突然停电。出后门扫雪,看见太阳如一铜锣挂在混沌的天幕上,空中还零星地飘着雪花,轻轻柔柔地样子。墙外传来村道上人们断断续续的闲传话语,听不清楚说些什么内容。

下午,对着满院的雪堆,忽发奇想,古人雅致,“茶品梅花雪”,雪水到底喝了对人有什么好处呢?马上百度一下,知道雪水之所以有保健作用,是因为雪水中的重水成分比普通水的含量少百分之二十五,而重水成分对生物的新陈代谢有抑制作用。有意思的是,百度居然解释“雪水”一词出自于《红楼梦》。

7.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篇七

一、爱心呵护,让“丑小鸭”树立壮行的信心

“丑小鸭”壮行需要足够的信心。由于他们在音乐方面存在着某些不足,自卑心理往往夺去了他们的自信。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利用他们自身的优点来鼓励自信。

1、不让“丑小鸭”离群

离了群的“丑小鸭”会找不到回“家”的路,离了群的“丑小鸭”会势单力薄,危险重重。在授课过程中,我一旦发现“丑小鸭”的出现,就及时指点迷津,为他们铺设学路,树立信心。另外,针对不同的“丑小鸭”因材施教,例如:学生音准不够好,就让他们在琴房进行钢琴弹奏练习时,加入哼唱曲谱这一环节,或者用他们熟悉的歌曲,来分析旋律的走向,这对培养“丑小鸭”形成正确的音高感是有一定帮助的。有的学生节奏不太稳,就让他们多参加一些节奏游戏,并在课堂上多做一些节奏训练。教师的信任为“丑小鸭”壮行树立了信心。

2、不要打断“丑小鸭”的心声

心声需要吐露,吐露心声需要勇气。而“丑小鸭”吐露心声则需要加倍的勇气。当“丑小鸭”鼓起勇气表现自我时,不要因为他们不完美的表演而中途叫停。教师的叫停像似当头打来一棒,不仅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减退了学生的表演欲望,耐心地听完他们的演唱或演奏,然后对他们作出一定鼓励性的评价,找出他们可夸的优点,比如夸夸学生勇气可佳或者鼓励说:“真不错,比起前一次,你已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努力!”然后再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哪一方面的不足。让“丑小鸭”有一个完整吐露的机会,让“丑小鸭”感觉到:我能行。

3、不吝啬对“丑小鸭”的表扬

表扬的话学生都爱听。必要时,表扬的话可以夸大一点。不要把表扬作为少数优等生的专利,要习惯经常把表扬的话送给“丑小鸭”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离他们很近。需知,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紧紧抓住“丑小鸭”的一个哪怕是很小的优点,尽可能与音乐联系起来进行表扬。例如:某学生称呼教师的声音很甜、很响亮。鼓励学生说:“你的声音真好听,要是能把这甜美的声音好好利用到歌曲中,那一定会更好听!”学生经过一点尝试,就及时地表扬道:“你现在的歌声可真美,都能让老师陶醉!”教师要努力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赞扬中树立自信。

二、爱心呵护,让“丑小鸭”提高壮行的能力

“丑小鸭”壮需要实践,需要锻炼。就像婴儿学走路时需要妈妈抱着试走,到搀扶着走,再到独立行走,每一步都离不开妈妈的心血和汗水。老师要为“丑小鸭”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多听、多练、多唱,在反复的实践中提高音乐能力。

1、细化“丑小鸭”的辅导

教师要与“丑小鸭”真心接触,对其细心辅导,除了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去辅导他们,还须加强课外辅导。利用课余的时间,哪怕是课间十分钟,让他们把学过的视唱曲再唱一唱,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或者把做过的理论题再检查一遍,直到他们真正理解题的要求为止。

2、发挥“白天鹅”的作用

“白天鹅”优美的“舞姿”会给“丑小鸭”带来美的熏陶,尝试有效的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让“白天鹅”与“丑小鸭”携起手来,在团结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视唱教学中我就打破常规,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组,但要保证每组至少有一名“白天鹅”,这样,“白天鹅”不仅能发挥主导作用,带动组内其他人视唱的积极性,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的“白天鹅”还可以直接充当一下小老师,近距离地来教一教“丑小鸭”,让“白天鹅”与“丑小鸭”一起壮行。

三、爱心呵护,为“丑小鸭”开发壮行的潜能

“丑小鸭”也有灵感,也有悟性,他们的潜能亟待开发,教师应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和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

1、给“丑小鸭”创造的权力

对于“丑小鸭”在课堂上的回答或举动,不要轻易“不”,也许那微妙的回答或举动正是创造的火花在闪耀。有一次在视唱教学中,遇到了一条节奏很复杂的视唱曲,连唱了几遍效果都不理想,突然,一位平时节奏感很不好的学生用手敲起了桌子,一下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当时我很恼火,可当我看到她认真的样子,我把到嘴边的批评的话咽了回去,转而肯定了她的做法,又稍稍指出一点不足,又让大家试了试,效果居然不错,而这名“丑小鸭”也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自信了许多。我庆幸自己没有批评她,否则,那位学生的创造火花就被我轻易的熄灭了。

2、提供“丑小鸭”创造的舞台

8.生活的色彩生活随笔 篇八

有时,喜欢一个人出去散散步,喜欢看路上不同行人的表情,也喜欢从中去体会他们不同的生活姿态!

一次,在广场旁边散着步,一个人静静地!看着不同人们的生活和不同人的不同表情,忽然觉得人的生活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颜色!只是以前,从未用心去体会过,去感受过!

远处小孩子的欢笑,是那样的纯真,他们的笑里,透露着他们不为世俗感染毫无压力的快乐和他们对于生活的一种出于童真的向往!其实,其中也蕴含着一份对于生活的热情!也许,他们不懂什么叫热情,但是却像蓝天一样纯静而自然,一种对于自然的热情!

他们的周围,是一群热情奔放的青年!他们的欢笑,不露声色,但是明明已经拥有了出于生活的一种压力!只是,他们是生活的天使,不曾向生命和生活低头,依然在生活中选择挑战!如太阳,那样的热情似火,对于自然的一些磨难它可以不管不顾,勇往直前!

紧随着的是一些带着小孩子的父母们。他们的微笑中,没有一点生活的痕迹,似乎自己的孩子们就是生活最好的点缀,即使再苦他们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们,就什么也没有了!他们,如静静的河水,不停地向田里浇灌着营养,但是却从未因为一些污浊而切断他们对于田地的滋养!

还有一群老者,他们有的相扶相挽,有的`一前一后。可是,从他们的眼中所流露出的是对于生活在经历了波浪之后的一种平静,也有一种为子女们都成家立业后的自豪!他们,就如雨后彩虹,虽然经历了风雨,但最后所拥有的却是最美的!

9.生活小片断生活随笔 篇九

题记:无需长篇大论,只是只言片语。感动无处不在,诠释生活意义。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瞬间(一)

暑假的一个中午,我骑着小电车在街道上行驶。在一个红绿灯处,一辆洒水车缓缓驶来。我没有任何可以躲藏之处:一棵小树,一辆小车……甚至自私的认为:如果有一个同样骑车的人,我也能躲在他的身后。没有,什么也没有。我就这样完全暴露在它的喷洒范围之内。此刻我能做的,只是眼巴巴的看着两面瀑布嚣张地靠近。想象着“中彩”的狼狈相,心中无比沮丧,却又无计可施。就在水要洒向我的瞬间,竟然出现了奇迹:水停了,瀑布片刻消失了。扭头看着一人宽干着的路面,我竟然忘了前行,只是呆呆的停留在那儿,行驶的车辆绕着我疾驰而过。我忘记了在繁忙街道中行驶的恐惧,享受着这瞬间的关心,默默地在心中说了一声:“谢谢你,司机同志,我只是一名路人!”

感恩(二)

那是老公开车的第二年。当行驶到一处民宅区的时候,老公还担心的说:“别有迎头车呀!”真是怕啥来啥。对面刚好来了一辆轿车,这是单行道,必须有一人退回。深谙中国礼仪的老公慢慢的向后倒着。“咣当”,挡风板撞在了石头上,裂开了口,石头也倒了一片。我赶紧下来清除障碍,一切都在无声中默默地进行着,空气显得异常的.沉闷。

老公看着受伤的爱车,心中的伤痛也许更厉害吧!而整个近十分钟的过程中,对面的司机没有下车问候一声:没有给我们指挥着倒车;没有帮我们清除障碍;没有看一眼我们受伤的车;没有一声安慰……一切都好像理所当然的扬长而去。那一会儿,我真的很愤怒:没有人规定我们应该或必须倒车,我们也没有理由要求他帮忙,我们毕竟是陌生人,也许永远是陌生人,我们的损失只有我们自己承担。此刻我明白了什么叫互不相让,也明白了为什么互不相让。但也就在那一刻我理解了感恩的更深含义:我们要感谢为我们让路的人,指路的人;为我们关掉远光灯的人……我也要感谢这个无情的司机,是他让我对感恩有了新的理解。

承诺(三)

最近老公有了新的爱好:买蜂蜜。

身为农村的孩子,值得炫耀的是:身体倍儿棒。这是自小土里滚,泥里爬,上树摘杏,下河摸鱼,在不经意间锻炼的钢铁身躯,貌似弱不禁风,真正的身份是初中,高中的长跑运动员。唯一长期困扰我的病痛只有一个:牙痛。这也是孩童时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吃糖。

小时候身为供销社主任的爸爸 ,给我们不间断的糖的供应:白糖,红糖,麦乳精。吃饭添糖,吃馍夹糖,放学到家先抓一把糖放在嘴里。这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吃过糖不刷牙。因而自小就开始牙痛。前几天又牙痛,老公挑逗的说:“看还嘴馋不馋。”我白了他一眼说:“那也是甜蜜的生活。你能保证吗?”就为这句话,老公也是杠上了。出去转悠,只要碰上养蜂的,必要讨教一番:蜂蜜的种类,蜂蜜的好处,蜂蜜的最佳饮用时间。并在养蜂人的推荐下买回不同种类的蜂蜜。给女儿带,给儿子寄,要求我上班时常饮用。有时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喝蜂蜜了吗?”

10.白天鹅生活随笔 篇十

在刚当班主任的时候, 本人就注意所带班的后进生。他们的身上都有很大的潜力, 都能成为一个“白天鹅”。有一天他们变成了“白天鹅”那就是本人最开心的时刻。所以, 本人要用真挚的爱塑造美的灵魂, 树立转化一名“后进生”和培养一名“尖子生”同样光荣的信念。在树立正确观念的基础上, 加强感情投资, 要真挚热爱“后进生”, 真诚对待“后进生”, 以自己的爱打动学生的情, 让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 以自己炽热的心塑造美的灵魂, 让他们沐浴在爱的海洋里。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第一, 家庭原因。孩子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有的家庭父母文化素养较低, 行为不检, 家庭不和睦, 动不动便对孩子打骂、惩罚, 造成子女抵触对抗;或者父母因离异而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关爱。有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时多用物质刺激、金钱引诱, 极少关心子女的成长, 发现子女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卸给学校, 甚至不愿意与学校配合教育。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对孩子听之任之, 一切随孩子的意愿行事。

第二, 社会原因。一部分学生只看到社会的某些阴暗面, 产生了读书无用的念头, 认为现在有“劲头”不如人家有“来头” (金钱、地位的后台) , 大学毕业生失业者举目皆是, 一般老百姓的子弟读不读大学一个样;在农村, 有许多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 一些学生家长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 认为没有文化照样可以种田挣钱, 而且有时收入还很可观。这样的思维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

第三, 学校原因。有的教师教育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不当, 由此而造成的教育失误也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后进生缺乏信心。期望会在孩子心理上产生重要作用。缺乏信心会对学生的行为带来消极的影响。二是对待有缺点的学生不公正。他们对有缺点的学生感到讨厌或束手无策就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学生做得对, 认为应该如此, 不予肯定和表扬, 可是做错了照样批评和指责。三是“金字塔”形的各级各类学校结构使高中招生竞争越来越激烈, 给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带来过重的压力, 从而致使学校和教师集中精力培养几个尖子生, 放弃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 使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失去了求知上进的信心。

二后进生转化措施

1. 将关爱的目光倾注在后进生的身上

“爱”不仅是人民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 而且是人类道德的一个标志。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 我们知道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自尊心, 后进生也不例外。如果教师只偏爱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 而忽视了后进生并对他们动不动就指责、训斥, 那么会严重地伤害他们的心灵, 这样做对后进生的转化非常不利。因此, 要搞好教学, 转化后进生的思想观念, 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 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 以自己的情去激发学生的情, 以自己的爱唤起学生的爱, 只有这样才能疏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师的真诚公平对待下, 学生的学业和素质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2. 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有信心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素质较低的既定事实, 使他们失去了与其他同学较量的重要资本, 认为即使“好胜心”再强, 也无法实现其个人目标, 此时班主任的信念特别重要。班主任应相信他们和其他好学生一样, 外部世界对学生的所有热情关爱他们也会感受到, 他们也会有改变现状、要求上进的急切心理。

3. 发现后进生的优点

无论多么差的学生都有长处, 要扬长补短, 长善救失。例如, 班上一位学生由于迷上了上网, 导致迟到, 缺课, 与老师闹矛盾, 成绩一直下滑, 月考核排在后几名, 影响不好, 本人于是找他了解情况, 发现他的物理成绩很突出, 本人以点带面, 既提问又表扬, 肯定他身上的优点, 只要发展下去, 定能有大的突破。经过几次谈话, 该生自觉写好保证书, 至今从不迟到、上课认真, 并且主动承担校园后门的安全与管理, 成为一名进步很大的积极分子, 并且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后进生。

4. 对后进生进行“综合治理”

要动员与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家庭和学校中有关的人员一起帮助他。让后进的学生感到处处有人关心、处处有人帮助、处处有人管理, 力争将其所有的空间都能合理、有效地占用起来, 让他们感到无机可乘, 使之逐步克服不良习惯, 自觉养成良好习惯。这样就可以充分地、较好地体现出“综合治理”的作用来。在实践中如果真能调动起后进生身边所有的力量, 那么, 后进生转化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学校为社会所培养的合格人才也会越来越多。

三结束语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 在转化过程中, 后进生故态复萌, 出现多次反复, 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 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 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反复抓, 抓反复”, 因势利导, 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郭沫若在学生时代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 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 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好被拒于学校门外;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 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 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教育工作者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 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 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新技巧, 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白天鹅。

11.生活随笔感悟生活300字 篇十一

生活随笔感悟生活300字一

我的行走变成了一种欣赏,但是也是一种思考。欣赏的背后,我宛然一笑。思考的同时,更加淡然地看透。

与其他城市一样,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有步履不协调的人流,有那车水马如龙的交通,也有挽手、牵手的姗姗身影。无论怎样,千篇一律的景象,不一样的城市,同样的情景,不一样的情景。

不知为何,迷失着自我,也在贪恋着这种感觉。这是所谓的磨练,还是所谓的额堕落。朋友的笑脸依旧没有变,朋友的性格依旧开朗,可是也许,我变了。如果有一方变了,也便产生了距离。在一个城市时,我们是无所不谈的挚友,不在一个城市后,我们各自熟悉我们的城市,然后被影响,然后变化,然后产生距离。

是的,这就是距离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片段,或熟悉或陌生;人生有很多这样的眼眸,只是我懂却不语,你懂却不言。只是这样,我们便懂了对方,然后,默然分开,然后,走自己的路。

生活随笔感悟生活300字二

以出世之心为人,以入世之心做事。

在这一个纷纷扰扰的大世界里,看人来人往,如潮水般将我涌入。我是里面中的一颗渺小的沙砾。处在滚滚红尘当中,浸染于红尘,每个人都带上了一副微笑的面具。分不清楚谁是谁,也不知是真是假。每一个人都在改变,变得好似从未认识过他。

我想问你,亲爱的朋友,你的人已经变得我认不出你来了,但你最初的那一颗心,可有改变?你那一颗真诚的心,那一颗善良的心,那一颗美丽的心,有没有跟着你的节奏改变了呢?

我始终都知道,一旦我踏入这个大染缸,我将会彻头彻底的发生改变。如若不学会改变,将会被无情的淘汰掉!

许多认识的人都会跟我说,孩子,你太天真,太单纯,又太善良了;人心险恶,你如果不去改变,你会容易吃亏,容易上当受骗的,你将难以有立足之身啊。

生活随笔感悟生活300字三

打开一扇窗户,明亮一双眼睛。打开一把锁,照亮一个世界。

---题记

也许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小小尘埃,或许,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就会有一阵风将我们吹走。曾几何时,谁又能举手讲我们捧住?

也许我们只是这个小溪的小小水滴,或许,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就会被初生的朝阳晒干。曾几何时,谁又能撑伞将我们守护?

也许我们只是这个城市的一个人……

秋天的树叶又将我们带走了罢,冬天的雪花又给我们铺设了小路了罢?

我在这里等你,你知道吗?

山上有树啊,树上有枝条;我喜欢你啊,你却不知道。

年少轻狂,爱了便是爱了,就算是粉生碎骨又有何惧?

当我看到你时,短发飘飘。当我再见到你时,我长发及腰。

有人一辈子可能会爱上许多人,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有负了谁,那又有何重要?

你是高高在上的人,注定是让我在你的屋檐下苦苦等待?

你快点告诉我,我是谁?你是谁?

12.关于生活的随笔:生活随想 篇十二

我帮我的同事黏那个职称表格,一边粘着,一边聊天。但又害怕黏错。

我告诉她,“我对二中是很有感情的,我的青春都埋葬在那里”。

毕业到那里去,一个农村中学就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围墙,没有一切的设备。

如果星期一,要开会了。我跟另一个班主任,叫学生们下来,我们都坐在草地上,我就在那里讲话。讲得激情澎湃。血气方刚。

后来,即使我走出那个地方,但有些情感是刻骨铭心的。

我帮她,其实让我想起那段岁月。那段寂寞得可以拧出水的岁月。我跟学生打球,我跟学生踢球。学生拔河,我撕心裂肺得给他们加油。学校奖励了五十块钱,我直接拿给他们去庆祝。

一切的一切,都溜走了。如今已经变了样子了。回不去了。

那些毕业的学生,已经大都成家立业了。一个已经当上了小学校长了。

,我们师徒俩都被市评为“教坛新星”。我很是尴尬。我们拍了一张照片,后来一起去喝午茶。

也许,这就是岁月。岁月真的是一把杀牛刀。劈着我们面目全非。只有回忆,只有淡淡的忧伤。

一些事,过了也行,走了也罢,但,终究是一份缘。

这一个夏天来得这般猛烈。台风一个又一个,已经是第十三个的。吹着,吹着,吹着生命的号角。吹着大地的沧桑。

谁都没有想到它是这样的急,急得跑向秋天,跑向冬天。

今晚,去一趟书店。转一转。也许,作为读书人,最后一个角落了。可是。你们的管理者,不敢苟同。也许,这就是现实。

拼命的工作,就是为了生活过好一点,惬意一点,一旦因为工作,而影响到生活,那么这样的工作,本身就有问题了。

人生吗,一定要有活得像人一样的生活。

我进入了所谓的“新华书店”。说是新华书店,其实真正的书不多,都是一些纸和文字的混合物。所谓的书,是一定要有灵魂的,不是印刷品。

尽管如此,还是进去并且爬上了二楼。在现代文学的那个栏里,整整地站了二个钟头,最后买了三本书。一本是曹文轩的《红瓦》、两本分别是黄礼孩主编的《出生地》和《异乡人》的诗选。书,是人类的朋友。虽然一生读不了多少书,但是能够看多少算多少。随心随性。仅仅而已。

好久没有认认真真的看一本书了。

希望这几天能够把这几本书看完。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黄礼孩的这两本诗选我觉得很好,但是这样的书是很难卖出去的,因为它不实用。

诗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那是一文不值的。甚至,说到诗人很多人是把他跟精神病人连在一起的。往往是含有贬义的。也许是一个时代的无奈,也许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我一直认为,诗歌是所有文学里的精华。诗歌比其他文字更纯洁,更真实,更见性情。

真正的诗歌,不求时代的怜悯,也不投合公众的趣味,它孤立的存在本身,依然是了解这个时代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证据。

一个时代,如果写作是为了逢迎,而没有灵魂,这只不过是另一种精神造假而已。

而我们如今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越来越多地产生平庸与粗鄙的写作,这个写作大势一旦形成,一个没有灵魂的时代就诞生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诗歌呢?

我觉得正如谢有顺所说的,它是一根精神的刺,又如一把能防止腐败的盐,一直在时代的内部坚定地存在着。我想这是最生动的阐释吧。

它可以在你麻痹的精神里,把你狠狠地刺痛,让你重新精神抖擞,焕发活力。

它可以在你腐烂而堕落时,给你一把高浓度的盐,把你腌制起来,不会腐败得更快。让你自己慢慢的去修复。

诗歌是诗人真实性情的流露,是诗人生命的自然运转和发挥;它为此在提供注释,为当下想象未来;它为生命的衰败而伤感,为灵魂的寂灭而疼痛。

诗歌的存在就要告诉我们,在俗常的生活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在凝固的精神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精神的可能。

可是,如今又多少人愿意读诗歌呢,又多少人愿意写诗呢。因为它不能挣钱,不能改变窘迫的生活现状。

现代人觉得一切没有实用价值和传播意义的微妙感受,都不应该存在。这个以诗歌为可耻的时代,正被一种实用主义所驯服,被一系列经济数据所规划,被冷漠的技术主义所奴役。

因为缺少了诗歌,这个社会变得很粗糙,很卑劣。已经没有信仰了。所有的人都想一夜之间想暴富。一夜之间想成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命气息,而诗歌是最好的见证。

没有了李白,没有了杜甫,没有了苏轼,没有了海子,那么我们知道那个时代的真正的灵魂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诗歌最重要的是能够解析灵魂、直抵人心。我们写的诗歌不仅要与人肝胆相照,还应该与这个时代肝胆相照。这样的诗,才是存在之诗,才是灵魂之诗。才能触动我们内省深处拿一根微弱的弦。

社会在慢慢的改变,人和事都在改变。变得让你感到很陌生,就像玻璃里的影像,触摸不到,又离你很近很近。真的让你害怕,恐惧。

我突然想起了两个“名伶”。

就像梅兰芳和杨小楼,在国破了,家亡了,官员和将士们都跑了的情况下,两个“伶人”,还在唱最后一处“别姬”。

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两个人的内心世界,绝对是无奈的,绝对是心酸的。谁能懂得他们的心声呢,没有人懂。

正如杨小楼一句台词:“终不能演了一辈子忠孝节义,末了要在日本人的手里讨饭吃。”

可以看出他们那是对艺术的钟爱,对艺术的尊重,对祖国的一腔热血。中国有多少人能够这样。很少很少,几乎约等于零。

最后,我想到用余杰的一句心灵独白作为结尾吧,“‘异想天开’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成语。异想真能打开天堂的门吗?要想记载自己全部的胡思乱想,这篇札记永远无法结束。就此打住,因为‘异想’仅仅是我个人的”。

上一篇:探秘英国顶级大学申请下一篇:语言教案:小熊拔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