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共8篇)
1.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一
推进监狱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___省___监狱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监狱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一、对监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首先认识到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但并不是“虚”实力,文化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发挥的作用更是其它工作无法替代的。
(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当今时代,文化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吸引力、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上升到文化的竞争。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深刻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由此可见中央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视程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创新的持久推动,在竞争中就要落后,甚至被淘汰。只有高扬起文化管理的大旗,不断推进文化建设,才能确保持续创新发展。因此,___监狱认识到,必须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把握文化发展大势,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才能实现监狱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___监狱探索了许多创新性的做法,有的还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保持了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累计改造转化罪犯1万余名,监狱经济持续发展,这些都是过往的成绩。在当今群雄逐鹿的竞争中,在百舸争流的形势下,面对新局面、应对新问题,___监狱靠什么增强发展后劲,继续争创佳绩呢?通过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存在的危机。只有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增强危机意识,加大隐患排查、解决能力,才能逐步化解危机,发挥构建“和谐___”的战略优势。从长远来看,组织发展必须以团队学习为先导,事业辉煌离不开先进文化作支撑。要实现___监狱工作的全面发展与持续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和学习力的提升,首先要迎接一场文化意义上的变革,培养更开放、勤奋与自省的文化意识。
(三)抛弃错误认识。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同一些模糊
甚至错误认识割裂开来。一是无用论,认为开展文化建设没有用,不如多发些钱。二是速成论,认为文化建设很容易,要快出成果。三是活动论,认为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一些活动,搞搞培训,听听讲座。
二、___监狱文化建设的实践
正是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002年8月,___监狱借开展创业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契机,揭开了文化建设的序幕,通过有声有色的文化建设活动,响亮打出了“文化___”的品牌,有力推动了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强化组织保证,成立学习与文化中心。___监狱的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开展起来,坚持下去,越办越好,关键是组织保证。2002年12月,我们在全国监狱系统率先成立学习型组织与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学习与文化中心,并专门制定了“中心”章程和活动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为便于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又将“中心”成员划分为9个学习小组,把分散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构建了立体的、层次分明的组织机构,既能发挥整体合力,又具灵活机动功效。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成员发展本着个人自愿申请的原则,由最初的46人发展到400余人,发挥了巨大的感召力量。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使学习与文化活动,由分散走向了统一,由无序走向了规范,成为知识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文化建设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理念引导,确立核心文化体系。理念引导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没有了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只会在低层次徘徊,只会建成经不起竞争磨砺的短视文化,也不可能体现出单位的文化特色。因此,___监狱在总结、提升创业20年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核心文化体系,即“坚持创新才能发展,发展之上必有文明”的文化理念,“创新无止境”的监狱精神和“实在做人,认真做事”的监狱作风。这一文化体系特别是文化理念的确立,是在追索20年发展历程,沉淀20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文化体系一经确立,各级领导大会小会宣讲,警察职工自觉身体力行,监狱理念与精神逐步渗透到思想深处,监狱作风日益转化为自觉行动,核心文化体系的精神魅力与日俱增。
(三)加强载体建设,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大力完善文化宣传网络,构筑多渠道、多层面、立体式的宣传载体,处处营造浓厚的学习与文化氛围。一是重新设计规划了机关院楼顶宣传牌匾和灯箱牌匾,更新了宣传用语,把文化建设工作蕴含于日常生活之中。二是利用办公自动化条件,创办了全省监狱系统第一家电子期刊——《学习与文化》,现改为“学习与文化”专题网站,成为广大警察职工展现自我的平台。三是拓宽文化宣传渠道,成立新闻中心,集采、录、播功能于一体,开通了多媒体视频网络,在局域网上开辟了“基层风采”、“学习型组织之窗”等10余个栏目,办好了监狱综合壁报栏和电子宣传屏,加强了专题报道和动态宣传。四是编辑出版工作结出丰硕成果。2003年1月,《发展之上必有文明》一书的出版,展示了警察职工艰苦创业-建设发展-创建文明的历史画卷,提升了“___人”的文化认同。2004年8月,《迈向管理的文化阶梯》宣传画册的印制,确立了狱标、矿标,建立了有着鲜明“___”特色的视觉识别系统。2005年2月,《风正业兴》一书编辑出版,共收录监狱警察创作文章80篇,计35万余字,是几年来监狱文化建设工作的文字结晶,展现了文化建设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探索趋向成熟的历程,客观总结了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与基本经验,讴歌了___监狱2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和先进事迹,使警察职工深深体会到监狱走过的光辉历程,感受到先进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感召。
(四)强化人才保障,创新学习培训模式。为提高学习与文化中心人员的整体素质,扎实组织开展了各类活动,不断丰富学习培训模式。监狱不定期为“中心”成员购买配发有关书籍,使警察职工逐步养成自己购买书籍自我学习完善的习惯;举办学习交流会、座谈会10余次,《学习与文化》电子期刊刊登干警读书感悟、生活体验、文学习作等文章140余篇;开展了“十六大精神与___监狱实践”、“‘非典’时期非常情感”、“书中真味”等征文活动10余次,掀起了读书学习的热潮。2003年9月至12月,分四批开办了“学习型组织研修培训班”,邀请专家讲授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五项修炼以及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基本问题和方法等,所有参训同志都真切地受到了启发和教育,并且影响带动了周围很多同志,产生了良好的群体辐射效应。
(五)夯实群众基础,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自2003年6月份起,___监狱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监区、学习型科室、学习型家庭”活动,确定了创建考核验收标准,对申报创建单位和家庭进行了认真考核验收,并召开经验交流大会,对首批创建成功的三个“学习型监区”、四个“学习型科室”、四个“学习型家庭”进行了命名表彰。积极参与“___省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企业”活动,通过前期培训、调研活动、撰写申请报告、参加专题研讨会等,于2003年12月通过了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被授予“___省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企业”称号,《塑造学习型企业法人的研究与实践》被评为“第十七届___省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和优秀应用成果”二等奖。
三、扎实推进文化建设进程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再接再厉,更需要每一名警察职工培养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觉,积极投入到文化建设工作中来。
(一)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年初,___监狱提出构建“和谐___”的战略构想,为此,就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___”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崇尚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哲学、美学,还是文学、医学,无一不融入到和谐文化当中,从《易经》的“阴阳和谐”,到孔子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再到宋明以后的“太极文化”,都表达了和谐的思想,热爱和平、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和谐文化是一种哲学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对立统一,因此,全体警察职工必须以哲学的思维来处理事情,把握事物的联系性、整体性、系统性,注重协调关系、上下沟通,解决矛盾、和谐相处,做到求同存异、合作多赢。和谐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必须在全监狱范围内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德。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把和谐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热爱集体、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和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强调整体合力,培养团结意识,塑造团队精神,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相互信赖、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协作进步,进而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合力效应。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一要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安全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全体警察职工及服刑人员对各种安全制度落实能力的建设。安全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大家不执行,监督不到位,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因此,不管是监管安全,还是生产安全,都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实行问责处罚,切实在安全制度的落实上下功夫。二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要通过教育培训,真正能在工作中、生活中注重安全意识的养成,把好的安全习惯带到周围的环境中去,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事事注意安全、处处保证安全的文化氛围。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通过组织各类安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安全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四要完善安全防范机制,提高预警救援能力。
(三)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一要强化质量意识。不管是改造质量,还是生产质量,每一个环节无不涉及到人的问题。因此,加强质量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在广大警察职工和服刑人员中进行深入、广泛的质量文化教育,使大家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素质,大力弘
扬质量文化。二要提高工作质量。建设质量文化必须使质量管理真正成为贯穿和指导全体警察职工及服刑人员提高工作成效的灵魂。每个岗位都要求工作质量,只不过有的要求具体,有的要求不明显,但每个岗位都应该把提高工作质量作为自觉行动,自觉践行质量文化。只有大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为建设质量文化增砖添瓦,才能形成工作合力,真正建成体现广大警察职工及服刑人员质量价值观的质量文化。三要落实质量制度。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各种质量制度是培育质量文化的重要保证。要加强改造质量考核评估体系研究,制定科学的改造质量标准,为下步进行改造工作创新,不断提高改造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照标准,使改造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要借助监狱进行岗位量化的契机,力争明确各个岗位特别是服务岗位所要达到的工作质量,并严格考核监督,确保制度的落实力度。四要加大处罚力度。建设质量文化光靠强调自觉是不行的,对于没有形成质量习惯的单位和个人,对于违反有关质量规定的行为,必须通过处罚来督促大家形成追求卓越质量的自觉意识。___监狱建设质量文化,就是要把质量从管理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去经营,使其变为良好的质量氛围、警察职工的习惯和监狱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最终由制度的约束过渡到思想的自觉,由“要我搞好质量”变为“我要搞好质量”,彻底消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这也是建设质量文化的最高境界。
(四)加强执行文化建设。一要强化角色认知,明确岗位职责。强调执行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执行什么。每个警察职工都要弄清楚自己的角色,也就是要搞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要通过岗位职责量化,进一步加大考核监督力度。前段时间,我们制定了《关于量化岗位职责的实施意见》,每个岗位都对自己的职责进行了量化赋分,为确保统一性和客观性,又专门成立小组,组织人员进行审核把关,为全面进行岗位量化考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行能力。执行任务光有良好的愿望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执行过程中各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因此,___监狱强调,必须按照《关于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考核的意见》要求,针对岗位实际,搞好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执行能力,确保每项职责、每项任务都落到实处。三要把握执行文化的灵魂,坚持开拓创新。执行并不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任何职责的落实、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创新,都要在开拓中谋求新境界。只有在执行中保持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各项工作才有新突破、新发展,执行文化才有生命力。
(五)加强问责文化建设。问责的前提必须是有责可问、有错可究。现阶段,___监狱的发展态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监狱兴起问责之风,建立问责之制,在问责上下了很大功夫,大张旗鼓地向不作为、不敢为、不按规定作为的现象“开刀”。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问责制的暂行规定》、《队伍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对违规违纪现象明确了处罚标准,问责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仅有问责制度不足以形成问责的效力,问责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确保全体警察职工平时就对其行为充分负责。因此,开展问责不仅仅是对具体过错的追问和惩戒,更注重问责的警醒和预防功能。___监狱实行问责制以来,纪律作风有了很大好转,辅助监区、机关科室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这说明问责发挥了作用,警醒和预防作用也初步得到发挥。事实证明,同其它制度措施一样,问责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开展问责文化建设,实施强有力的问责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使广大警察职工真正领悟到责任的深刻内涵,使落实责任成为文化自觉。如此,才能形成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担其责,人人落实责任、人人敢于负责的良好文化氛围。
(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廉洁社区文化建设,形成警察职工遵规守法,诚实守信,崇廉尚廉的风气;二是廉洁政治文化建设,形成警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秉公用权的长效机制;三是廉洁职业文化建设,形成警察职工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干事创业的健康氛围。多年来,___监狱将廉政文化根植于“文化___”的深厚土壤中,突出廉政文化的广泛性,尽量使廉政教育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利用网络资源,创建了监狱纪检监察网页,设立了“公仆风采”、“清风文苑”、“以案说纪”等22个小栏目,通过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廉洁勤政典型,不断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监狱每年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发印有廉政警句、格言、图文并茂的廉政漫画周历,并通过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反腐倡廉报告会、警示教育大会、廉政论文评选、设立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将廉政教育寓教于乐,使之在广大群众中入耳、入脑、入心,不断生根、开花、结果,取得了明显成效。仅2004年以来,就有26名党员警察拒收现金、物品和有价证券74起,折款价值25.1万余元。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宣传教育只是手段之一,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形成廉政文化的长效机制尤其显得重要。一要创新机制。监狱各科、监区一把手,既是本单位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教育及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促进这些重要人员廉政执法意识的提高。在执法廉政方面,除坚持向在押犯家属寄发《致服刑人员亲属公开信》,向来狱接见的犯属发放《执法监督卡》,向社会作出“依法文明管理承诺”,实行监狱人民警察管教忌语、警察执法十六禁止等制度外,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不断开拓思路,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警察廉政执法素质,筑牢广大警察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形成长效廉政文化机制,为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及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2.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二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已达成共识。我们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于老龄工作有着广泛的覆盖力、巨大的影响力和有效的推动力,晋煤集团老年队伍作为拥有1 600多人的庞大群体,必须用文化的力量来引领和凝聚,而不能只注重物质层面的管理和服务,否则就无法解决更多深层次问题。
1 推进老年文化建设,必须首先推进具有晋煤特色的老年教育,使老年人群老有所学,做到思想常新
“离退休工作始终坚持四个创新”中,第一条就是推进具有晋煤特色的老年教育。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离退休职工队伍不断扩大,老同志对加强系统的老年教育也有着强烈要求。2008年4月,我们正式办起了老年课堂。老年课堂共设置综合、书画、摄影、音乐、舞蹈、健身、法律、保健等课程。初期参加报名的老年同志近1 000人,实际参加者达500余人,占总数的30%多。为了保证老年课堂稳固地办下去,我们除明确老龄工作部为主管部门外,还设立了教学教务工作站,配备了站长和工作人员,健全了相应的制度,从老同志中选拔聘请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把普及提高与参赛表演相结合,在参赛中选拔部分优秀学员组队,参加省市公司的比赛和表演活动,以此鼓励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老年课堂没有涉及到但老同志又很关心的内容,则通过专题报告会、专题讲座的方式,满足老同志的要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基层开办老年课堂。当年9月,凤凰山矿办起了基层第一所老年学校,为全公司老年教育开了一个好头。2012年初,我们下发了正式文件,要求、指导、规范基层单位开办老年大学。
老年课堂已开设三年多,它受到了老同志的肯定和欢迎,让许多老同志学到了年轻时没有来得及学习的才艺,为创办正规老年大学奠定了基础。
2 推进老年文化建设,坚持组织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
以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为载体,可提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品位,丰富老年同志的生活内容。人到老年以后,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失落、孤独、寂寞,因此对多样化的文化生活有着强烈需求。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成立了13个文体协会,依托各协会组织活动,实现老同志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注意举办有影响力的大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画比赛、书画展等。这几年来,大型文体活动每年达到3~4次,先后组织了两次健身展示会、两次老年运动会、五次老年文艺演出。在元旦、春节、元宵节、“五·一”、“七·一”、“十·一”、九·九重阳节等重要节日,都有老同志参与的各种大型活动面向社会展示。甚至我们还承办了山西省煤炭系统第十五届老运会,本公司参与的老同志达4 000余人,影响力十分巨大。在举办老运会期间,组织了迎开幕、庆闭幕等演出和比赛。全公司的老年文体工作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参与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初步统计达85%以上。我们还把外出参观旅游作为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就近、短途、长道、出国出境四种旅游方式。参与的老同志由原来的不足5%提高到15%~20%。老同志通过外出旅游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受到了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开阔了眼界,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3 推进老年文化建设,注重贯彻老同志是国家、企业、社会宝贵财富的思想
把老同志的余热发挥到服务企业、奉献社会上,并让广大老同志获得奉献后的满足和快乐。我们在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参加各种咨询服务。2)参加调查研究。3)担任社团职务,如参与老年学会、书画协会、老年体协工作、关工委工作等。4)发挥一技之长,如著书立说、文艺创作、学习研究、科学实验等,或到学校、机关、企业担任顾问。5)参与社区管理。6)参加学习培训。7)参加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
有技术专长、在外担任煤矿顾问、机电顾问、医院顾问、学校顾问的达到数十人。在小区戴着红袖章,担任门卫、巡查员、调解员的比比皆是。担任各类协会的正副会长、老年课堂教师、活动站和辅导站的站长、组长们,全部是从老同志中推选出来的。
我们还十分注重把老同志的余热作用引导到向社会作奉献上。在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玉树地震中,我们组织广大老同志踊跃向灾区人民献爱心。仅汶川地震捐款就达19.49万元。在玉树地震中,公司没有安排老同志捐款,我们召集基层党支部书记征求意见,大家慷慨陈词:“我们虽然退休了,可我们还是共产党员,我们的爱心没有退。”短短几天时间,集团公司机关就有近千名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为灾区捐款54 090元,充分体现了晋煤老同志关注灾区,心系天下的大爱情怀。
4 推进老年文化,必须建设一支具有文化传承作用的工作者队伍
职工队伍是深化老龄工作,做好退休工作的基础力量。无论是为老服务、日常活动还是大型重要工作,都是靠这支为数不多的队伍完成的。离退中心无论任务怎么重,头绪怎么多,我们都坚持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增强他们爱岗敬业、服务至上的意识。
同时,我们还注意抓典型,树榜样。五年中,四次对抢救老同志、服务老同志有贡献的人员进行记功表彰。2006年,职工李艳丽发现干部工人合并管理后存在着一些矛盾,及时进行汇报,我们将她树为典型,召开大会进行了宣传表彰。2008年,退休干部白云山在活动时出现急性心脏病,在场数名服务人员、司机以及老同志及时抢救,并送医院治疗,使其转危为安。事后白云山全家敲锣打鼓给我们送感谢信,我们对参与人员分别记了一、二、三等功。2009年10月份,中心职工燕成平同志远行千里,将46 000多元医疗报销款和丧葬费送到已故老干部倪志有亲属手中,并给他们调解纠纷,宣传晋煤的发展变化,使倪志有亲属和周围邻居感动不已,连声说:“晋煤集团真好,他们的工作做得真好”。其家属还拿出1 000元作感谢,被燕成平拒绝了;又拿出土特产,也被谢绝。其亲属和侄女、女婿从千里之外寄来感谢信,对公司、中心和燕成平同志进行表扬。2009年12月31日,在迎接元旦的活动中,76岁的赵茂林老人昏迷摔倒,医护站长藤晋梅同志发现后,一边大声呼唤同班人员,一边进行现场处置。医护室全体人员和在场的贺红魁、郎三米等老同志将老人抬进医护室全力救治,避免了一起不幸事故的发生。抓住这两件事,中心召开了“为老服务救死扶伤”表彰大会,为医护室记了集体二等功,参与人员均受到表彰奖励。此外,从2009年开始进行系统工作总结表彰时,我们还打破惯例,选拔树立了系统劳模。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我们的职工队伍始终做到了正气上升,上下齐心,埋头干事,不尚空谈,使离退中心成为受老同志欢迎的“老年之家”。
5 结语
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具有晋煤特色的老年文化。它的内容十分宽泛,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既有教育文化、服务文化,还有旅游文化、健身文化、养生文化;同时还创作了《晋煤老年之歌》,制作了晋煤老年标志性旗帜,形成了老年文化的标识,从而使我们集团公司老龄事业和离退休管理服务实现了新的跨越,展现出新的局面,连续五年获得集团公司“先进单位”和“先进党组织”,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并被晋城市推荐申报全国老年文明号,使我们离退中心成为了走在全省前列的老龄单位。
3.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整合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学校课程名目繁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重复琐碎,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品德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存在功能重合、目标重叠等问题,需要进行通盘考虑。所以,深化课程改革须在课程整合上下功夫。
自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越来越繁杂。教师多头备课、重复教学,还要应对方方面面的专题检查和督导,任务繁重不言而喻。同时,地方课程,品德、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功能重合,目标重叠,需要重新进行整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基于此,杭州市江干区进行了区域推进学校课程整合建设的实践。
一、基本目标
学校始终处于教学正在进行时状态,“整合”始终在行走的路上,不是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变成“文本”然后交给学校实施。整合应有阶段性目标,在初始阶段,课程整合主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一是通过梳理现有学科的相近或重复内容,以分散和集中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资源共享,并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渗透落实。其中分散在各学科中的教学不增加教学时间,集中形式的教学时间实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时段。
二是通过集中排课、主题活动等形式实现地方课程,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班队(团)、德育、心理等课程的初步整合。通过研读教材、整合教材、结合学校日常活动以及学校文化建设,提炼形成主题,设计课内外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并以活动课形式教学原有教材的相关、相近、重叠内容。
三是通过整体设计规划学校课程,明晰学校发展特色,挖掘地方文化与教育资源,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主题课程”,改变学校课程实施形态,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的学习资源。
二、主要举措
(一)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建立三个课程实施集成模块
1.第一个集成模块:半天社团课程
半天社团课程建议安排在周五下午。学校以原有社团为基础,提供更为丰富的社团供学生选择。社团活动的开设,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同时要充分利用家长、社区、民间艺人、社会团体以及各类场馆、基地等教育资源。社团开设应有校级、年级、教研组等层面。在社团门类上视域可以更宽广些,应有知识拓展、体艺特长、生活实践等多种类型,以便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学习选择。
学校应有社团活动安排表,包含时间、地点、人数、执教、内容、层级(即校、年级、教研组)等要素,而且应有评价方案。较成熟的社团,应有教材或教学方案,并向精品校本课程方向发展,包括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特别要突出课程实施部分,如师资、学生、教材、教案、活动等。社团实行学生自主选择、混龄、走班等制度。同一个社团可以开设不同层级的课,供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
2015年上半年,江干区38所中小学共开设以“社团”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拓展性课程824门,其中知识拓展类211门,体艺特长类464门,生活实践类149门。此外,外聘教师114人,建设校外场地11个。在所有课程中,179门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390门已初步形式课程体系。
2.第二个集成模块:品德与实践课程
在原来的课程结构中,每周有品德课2节、班队课1节、地方课程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节,每两周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节。此外,每月还有与专题教育相关的课程,以及与学校的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等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对此,我们梳理各学科中重复、交叉等内容形成资源模块,供学科教学中使用參考。如我们分“民风民俗”“交通桥”“名胜古迹”“经济科技发展”“各类名人”“文化艺术”“生活环境”等七个板块对语文、品德、小公民、美术、信息、科学等相近与重复内容进行了重整,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3.第三个集成模块:主题课程
很多学校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但是大多数校本课程体系比较单一,也未能很好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整合。我们从现有的校本课程出发,对其进行升级:在内容层面上实现多学科的融和,在学习方式实现多种方式的运用,在学习空间上突破狭窄无趣的教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选择。同时,我们还提出了主题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五个维度:充分结合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充分结合德育、美育等专题教育;有研究性学习专题;融和劳动技术、信息技术;有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二)结合各学科实际,推进“X+2”课程整合
4.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作为交通产业工会在构建和谐交通的进程中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的特点、热点和难点
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交通是在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实现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交通。这里面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立足点在后三者。
“十五”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全省交通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实施交通“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说交通建设如火如荼,交通运输兴旺发达,交通职工意气风发。但是,伴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改制力度的不断加大,交通“六大工程”建设乃至整个交通事业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各种矛盾的凸现与和谐交通的构建息息相关。
首先是交通企业职工。交通企业主要涵盖道路、水路运输、工程建筑施工、收费公路营运等,截止2005年底,交通全行业从业人数约100多万,全系统职工人数12.4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9.05万人(非公企业职工人数约占企业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二,非公企业中46是国有、集体改制企业,52是纯民营、私营企业,2是中外合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3.38万人。也就是说,73的交通职工、98的交通从业人员分布在各类交通企业中,是交通行业的主力大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国企改制和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省交通行业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队伍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利益分配、角色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成为变化最为深刻的领域之一,劳动关系矛盾的显性化和一定时期的高发率,也随之产生。当前,交通改制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调整重组引起部分职工失岗;二是分配形式多元化,职工个体之间收入拉开差距,使部分职工产生心理上的失衡;三是职代会期间,对很多议题只能审议,不需要通过,使职工代表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四是利益矛盾加剧和疏导协调乏力,引起部分职工情绪失控。纯民营、私营交通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家族式管理明显;二是个别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自主掌控意识很强烈,工会组织有名无实,或者没有;三是一线职工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工资收入低,社会保险没有得到全部落实;四是职工的自主意识和维权能力都比较薄弱。
其次是交通事业单位职工,随着人才强交理念的确立,近年来交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职工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这一群体虽然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小,但集中了大批骨干精英,是全省交通事业强有力的支撑力量。由于工作任务重,竞争压力大,他们对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有比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其中不乏产生很多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困惑。
二、工会推进和谐交通构建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的总体布局中,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工会推进和谐交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1、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在企业,重中之重在非公企业。按照马克思的辨证法思想,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类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因此,和谐劳动关系并非是没有利益冲突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不是无视利益差别和回避矛盾,而是在承认差别,正视矛盾的基础上,在教育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素质,把聪明才智融入企业发展的前提下,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以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抓手,进行依法维权、源头维权、契约维权,有效地化解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实现发展中的共享和双赢。
5.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五
工程公司 赵文涛
【摘 要】开展自主管理工作,班组建设是重要的基本点之一,要不断加强班组的工作学习、安全管理、劳动组织、创新创效、服务意识和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就班组自身,要根据自主管理实施计划和落实方案制定适应本班组工作实际的推进计划,明确责任到人、到岗,充分激发班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活力,全面促进班组的组织建设、生产任务、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改技革等各项工作的超额、超指标、超计划的完成。
工程公司第四项目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项目部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工作,突出解决制约项目部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班组学习不深入、工作落实标准不高、关键技能亟待提升、基础管理仍显粗放、全员创新根基不实等瓶颈问题,着力锤炼项目员工队伍素质和岗位贡献的基本功,全面提升项目部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对一些活动的做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班组建设 自主管理 实践 思考
【内 容】
根据局党委关于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活动的要求,第四项目部拟定的职工思想政治研究选题为“深入推进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项目党支部以此为出发点,积极联系自身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就职工群众关心的班组建设与民主管理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实践,并不断加大了调研力度,对项目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一、第四项目部概况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四项目经理部成立于2008年7月。目前项目部共有员工22人,其中正式员工10人,项目领导班子5人,外聘员工7人,包括技术员及部分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司机。正式党员7人,预备党员2人。
作为公司面向天津港东疆市场的区域性常设项目经理部,其任务是完成所承接的工程,并且在该区域进一步树立公司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稳固区域市场,不断抢占市场份额。2010年,项目部在经营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完成了产值和利润历史性的双突破,全年完成产值16400万元,毛利率5.8%,新签合同额20600万元,全年共签约地基处理面积约92万平方米,为项目部全面完成全年经济指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工程公司盈利能力排名上列第四位,正式迈入了项目管理新阶段。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活动,以局、公司制定的指导思想作为主导方针,紧密结合项目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项目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升项目部党建思
想政治工作水平,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综合素质,为实现项目部的新跨越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深入推进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的背景
第四项目部人员平均年龄30岁,是一支较为年轻的队伍。其中,80%以上管理岗职工为80后青年,他们有文化、有思想、有朝气、有个性,但在很多方面也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能让这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队伍尽快成长为一只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善于管理的“正规军”,从而能在天津港这片广阔的市场站稳脚跟,开拓市场。第四项目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123,321”(即:体现一种找差距、不服输、做最好的精神,努力实现质量和安全两个确保,达到业主、监理和公司三方满意;发挥好组织战斗堡垒、党员模范带头、自身主人翁三个作用,理顺项目部各部门间和项目部对外两个关系,打造一支再攀新高峰的团队)为抓手,深入推进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的实践。
三、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的实践
以项目部全面发展及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为立足点,把班组细化为管理的主体单元,坚持循序渐进、持续提升的原则,通过班组建设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并不断培养职工对管理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力与贡献力,从而实现全员自主管理的良好氛围。
项目部自主管理是以精细化管理为平台,以“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为核心,推行以“个人自觉、班组自主、单位自治”为内容的管理活动。班组作为最基层组织、生产经营最前沿的基本单位,班组的
运转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战略的进程。因此,开展自主管理工作,班组建设是重要的基本点之一,要不断加强班组的工作学习、安全管理、劳动组织、创新创效、服务意识和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就班组自身,要根据自主管理实施计划和落实方案制定适应本班组工作实际的推进计划,明确责任到人、到岗,充分激发班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活力,全面促进班组的组织建设、生产任务、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改技革等各项工作的超额、超指标、超计划的完成。
1.创建自主学习型班组
项目部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 “大学习”活动为载体,不断改善班组学习环境,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加大实践力度,提升职工自我价值。
在广泛征求项目职工的学习意见后,购置了40多册图书,主要包括管理、技术、规范和素质修养等四大类图书,满足了广大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要求。并积极开展“读书月”、“授书促学”等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员工制定学习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并定期上交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同时,项目党支部还组织开展了“管理经验大讲堂”和“应急处置大家谈”活动,从安全,质量,进度,现场管理,合同风险,物资管理,对外协调管理等方面确定了9项学习交流主题和4项大家谈主题。通过各管理岗位负责人归纳总结自身岗位的管理经验,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项目部全员传授本岗位的基本要领和经验技巧;围绕应急
处置大家谈的四项主题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员工以亲身经历的真实、生动的实例,讲述在发生类似突发或应急事件时,正确的处理方式和程序;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建立员工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发挥出集体的智慧,汇集成功的经验,共同分享优秀的管理方法,使得各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迅速再提升,缩短管理水平提升周期;在提升项目部的综合实力的同时,保证管理水平均衡发展;在现有的人力资源架构下,提高员工对其他岗位的认知程度,熟悉其他岗位的操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从而实现一岗多备,培养“多面手”的目的,拓展人力资源使用空间,为项目部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2.创建自主管理型班组
在项目管理中,紧紧围绕成本管理这一中心,坚持成本控制精细化,项目部领导班子与“四部一室”负责人组建成成本管控班组。①在每个项目开工前,都认真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案进行会审,提高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围绕成本控制关键点,制定了成本控制措施,落实到人。②对项目分包协作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严格分包协作准入制度,加强对分包协作模式的研究,逐步在一项工程中引入多个的分包协作单位,增强分包协作竞争,提高项目部的赢利空间。③通过技术创新重点解决施工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成本投入。④进一步完善工程计量制度,加强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工程计量,避免成本流失。通过执行“日出成本”工作,加强了对协作单位进行动态控制,将数据分析、推算,将其与成本滚动计划进行时时比照,及时反馈成本支出的具体信息和发展趋
势,并立刻解决问题或作出计划调整。
为提高本项目部软基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明确各岗位职责,促进施工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员工施工管理水平。该班组还利用施工空闲期,认真总结管理经验,初步探索标准化的项目管理程序和项目管理模式。在认真总结近3年完成的各项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工艺、工法和经验教训,并梳理事中控制的流程和规范,确定重点控制部位和方法,编制出了《软基处理标准化手册》。该手册包括合同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成本管理、人力管理、信息管理、工艺流程、工法分析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形成了一套软基处理标准化管理体系。
3.创建自主创新型班组
项目部在生产任务重,地基处理工艺多样化的的形势下,主动抓住机遇,积极组建QC小组,在出色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做好各项工艺的改进和应用,同时注重总结经验。
在真空预压工艺拓展方面,针对排水板打设底部泥层与排水板摩擦力较小,且不同地质情况的排水板与泥层摩擦力也不尽相同,造成排水板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夹带及回带现象,严重影响软基加固质量,制约施工的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的问题,QC小组积极探索,有计划的对排水板打设使用的桩靴进行试验,成功攻克浅层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中排水板桩靴选用的难题,减少因桩靴选取不当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在真空预压工序中,QC小组积极推进低碳新工艺的应用。在获得业主支持的情况下,大胆试用“高效软基处理装置”,通过改变气
体容量代替利用循环水形成真空,电能利用率由原来的20%-30%提高到70%-80%,较原始工艺节省电能约65.13%,且电缆布置单一,大大减少了电缆的投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系数并降低了工程成本。
此外,QC小组注重工艺的研究及总结,仅2010共完成技术论文4篇,工法2篇,QC成果报告2篇,技改创新1项,科技研发2项,申报2011科技研发项目1项。
4.创建安全文明型班组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在认真做好在建工程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DLEC”安全风险评价法,评估出重大危险源,以制定和完善项目中的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措施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类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安全领导小组对各项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内部测评,并上报公司安全部审批,提交监理单位复核后,在天津港质监站进行备案。
在此基础上,项目部适时开展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并做好演练后的评估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完善工作。通过演练使广大员工尤其是施工现场人员熟悉应急、报告程序和职责,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做到应急有序;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预案,使预案更趋于符合现场应急的实际,真正起到防止发生事故和一旦发生事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的作用。
针对软基处理工程中存在的重大风险源,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认真商讨安全控制措施,从切实加强现场安全准入管理工作、完善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加强人员和机械的安全管理、保证相关的安全投入、明确岗位安全责任等方面入手,狠抓安全管理不放松;引入“人人都
是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模式,从“我要安全”转变为“我为安全,我管安全”的全员安全管理。进一步使安全生产形势得到缓和,事故隐患检查整改率达到100%,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或事件,为顺利完成突击任务奠定了基础。
5.创建诚信服务型班组
2010年伊始,项目部就提出了“服务业主,尊重监理,践行履约,用心服务”的诚信服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想他们之所想,解他们之所难,帮他们之所困,真正把诚信服务落实的实处,受到了业主、监理等单位的好评,实现了全年生产零投诉。
①受2010年年初冰冻灾害影响,造成工期滞后的问题。为保证节点工期,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以落实责任管理为目标,以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地基加固工程一期(1标段)为平台,结合“大讨论”活动,分别以“齐心协力大干20天,保节点,创效益,达到四个满意”和“落实责任管理,明确生产目标,争取提前完成节点工期”为竞赛目标,开展了两次短途劳动竞赛。引导大家树立了“赶、比、学”的积极态度,认真落实了岗位责任制,贯彻落实了劳动竞赛方案,为工程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提高了管理人员“单兵作战能力”,进一步推进了项目部的班组建设,为保证该项工程提前竣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②东海岸体育运动主题公园地基处理工程于2010年4月19日被迫停工。一方面,项目部积极与业主单位进行沟通,从工程的后期规划用途、地基处理质量要求、不同施工方案的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配合业主单位,积极与东
疆公司进行沟通,根据项目部以往临海施工经验,向他们提供如何消除施工过程中对“半圆体”的影响的技术性支持,并积极与设计、监测等单位进行施工方案会审和论证。在项目部的积极努力下,促使业主单位和东疆公司就“半圆体”附近的施工的问题达成了共识,业主单位也最终确定了铺设土工布和黄砂垫层进行深层处理的施工方案,该工程于2010年9月16日重新复工,为项目部超额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6.创建文化引领型班组
项目文化是区域性项目部核心竞争力的土壤,是项目部发展的软实力。构建和谐文化体系、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放大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了项目部凝聚力和经营知名度。
第四项目部以“重养成,促成长”为文化建设出发点,以“明目标,增实效”为文化建设着力点,通过开展“文明宿舍”和“AAA办公室”评比,以养成教育为主,培养职工快乐工作的文化氛围;借助上级单位的宣传平台,做好项目部的生产状况、经营管理、党群动态和职工面貌等方面宣传,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宣传任务。同时,积极指导办好项目小报——《港湾旭日》,使之成为反映项目文化建设水平的窗口。
在此基础上,项目党支部结合“责任管理年”和项目人员结构新的特点,通过搭建学习的平台、促进人才培养、提高适岗能力、完善竞岗机制和开展文体活动等形式,不断强化广大项目员工对“崇尚品质,快乐工作”的文化理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的成效
由于方案落实深入,各项实践措施得当,项目部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自主学习,成就个人。近一年来,项目部先后有5人取得各类资格证书;7人获得各类品牌员工、优秀个人等荣誉;有4名管理岗员工职位得到晋升,其中有一名选拔进入了基层领导班子。
2.成本管控班组编制的《软基处理标准化手册》,标志着第四项目部软基处理标准化体系已经初步成型,实现了第四项目部主营业务(软基处理工程)的标准化,推动了项目管理工作的提升,填补了天航局在该项施工标准化中的空白。在该手册的指导下,有效控制了成本的流失,项目部利润指标完成率达到了105.3%。
3.《浅层软基处理桩靴类型选择》的科技研发项目,通过局公司的立项审查,作为第四项目经理部2011的重要工程实验课题;“高效软基处理装置”的引用,作为2010年全局节能减排立项之一,并获得局科技研发五等奖;《真空预压工程坡向地形地基处理》工法获集团级工法和局公司级工法,并通过中国水运协会鉴定委员会初审,鉴定委员会认为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坡向地形的排水板打设稳定分析和解决路径》科技论文,获局级优秀科技论文。
4.项目部承建的天津港东疆港区南部公共设施预留地软基加固工程被天津港质量安全监督站评为“2010天津港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 东海岸体育运动主题公园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班组被评为公司级“品牌班组”; 2010年公司季度安全考核中,连续三次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局安全检查中也获得了好评,最终保证了工程
建设零事故的既定目标。
5.在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地基加固一期工程(一标段)施工中,业主单位和项目监理单位分别向项目部授予了“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品质工程标杆企业”和“和谐共建”荣誉锦旗,并向公司发去了表扬信;在东海岸体育运动主题公园地基处理工程施工中,业主单位向公司送去了“精锐四部,攻坚克难;天航港湾,行业典范”的荣誉锦旗和表扬信,项目部组建的“旭日团队”,由于突击竞赛表现突出,还被天津团市委评为2010优秀青年突击队。
6.由于文化建设出发点好,文化理念选树和提炼得当,项目部成功编制并出台了属于第四项目部自己的文化手册,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广泛好评。
此外,项目部自主管理过程中按照“日事毕,日绩清,日误纠,日情通”的工作方法,在遵循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由民管会先后讨论通过《项目部奖金分配制度》、《项目员工月度考核办法》和《项目部日出成本管理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管理者单向约束被管理者转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利互动;由被动式管理转向实行主动式管理;由“人治”转向更多地运用制度、信念、价值观等引导提升规范员工的思想与品行。
五、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的思考
在开展班组建设与自主管理取得实效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待于在深入推进上述实践活动时不断改进和完善。
1.自主学习还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项目部的长远发展需要。面对市场竞争的多元化,项目部面对的经营机遇也是多元化的。那么就
需要项目班组的业务技能多元化、管理能力多元化。针对这一方面,项目部在自主学习上要尽量多元化开展,尤其是对天航局的传统疏浚主业要加强学习,通过外引内学的形式,邀请公司疏浚专家开展“大讲堂”活动,在内部广发开展学习交流,并选拔骨干到船舶上去学习管理知识和生产经验,以适应项目部综合性转变的发展要求。
2.日出成本工作做得不扎实,指导效果不显著,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磨合。首先,在公司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下,班组要继续严肃标后预算的刚性,做到标准要认清,执行要坚决,突破要重罚,确保固有利润不流失。其次,深入推进“日出成本”工作,提高成本反应速度和敏感性,对施工成本实行红色预警机制,使得成本负偏差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弥补,充分发挥其对成本控制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再次,我们要深入研讨项目的组织模式,有针对性的尝试新的组织模式,拓展项目的盈利空间,力争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做好新组织模式的下的风险分析和风险防控,避免因改革创新而造成的利润流失,确保企业利益。
3.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工法的研究力度仍不够,且未掌握核心资源,未对生产形成有效支撑。QC小组,一是要在不断总结优化主营业务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工法的研究力度,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要加强消化吸收,掌握其核心技术或工作原理,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力争2011年内有一项新的研究成果问世;二是要着力解决项目部生产类型单一,导致项目可利用资源和发展潜力受到严重制约的问题,必须在创新工作中有所斩获。通过自学、对标学习、参加培训等方式
学习并掌握新的工艺和工法,为项目部多元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也为项目部的深度发展进行专业人才储备。
4.项目生产管理水平仍需继续提高,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在生产中不断总结和纠正,使之最终闭合。在班组建设中,继续把安全管理作为第一管理去抓,要在已经取得的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标杆作用。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引领项目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管理经验介绍和管理工作要点等不同形式,开展部门间对标学习,将好的管理提高方法共享,缩短管理提升周期,为项目部各项管理均衡提高和发展做出表率和应有贡献。同时,在此基础上,要全面创新安全管理思路和模式,重点提高两项能力,即安全自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项目部发展质量。
5.项目部服务意识有所增强,但是仍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尤其是在完成“急、难、险、重”施工任务的劳动竞赛中的主动性不够。针对这个问题,项目部将在下一步的施工任务中,进一步细化班组建设,引入班组竞争机制,并与班组奖金分配挂钩,同时班组间要及时交流施工招法、经验教训,互助共进,形成比、学、赶、超的竞赛氛围,通过班组间竞赛推动项目部整体生产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升。
6.项目部团队意识有所增强,但主人翁的意识仍不强烈,还需进一步加强项目文化建设。要在项目文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项目文化体系在项目员工中的宣贯力度,使得全员对项目文化理念尤其是核心理念即“崇尚品质,快乐工作”的认识不断加深,并入脑力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不断拓展项目文化
6.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六
运用“星级管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就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全市新农村建设“十百千”创建活动的深化和提升,是考核新农村建设实效的量化指标。星级管理的实施标志着我县新农村建设由抓点示范转向全面推进,由一般管理转向推行长效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实践
作为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我县坚持管理工作服务于建设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在县、乡、村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星级管理6句话24字的基本要求(即标准量化、评星定等、梯次晋升、因村施策、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1、严格程序定星等。为了把评星定等这项星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我们把培训放在首位,在对全县17个乡镇233个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业务骨干分片巡回培训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两个结合”(即定量测算与定性评估相结合,自下而上的申报与自上而下的核定相结合),紧扣三个关键环节开展评星定等工作:一是把好自查关,各村对照标准,全面摸清底子,逐项自查打分,得出自定星级等次。二是把好初审关,各乡镇依据各村建设成效,逐项审查得分,逐村指导调整完善,对所属村归类排队,形成初审星级等次。三是把好复核关,由县新农办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和从农业局、基层办、广电局、综治办、交通局、计生局等相关单位索取各村主导产业、农民收入、有线电视、平安村创建、阵地建设等主要指标完成资料,逐村逐项复核,特别是对处于星级等次上下限的村,在复核的基础上,会同乡镇进行会商议定,最终客观实在地评出各村基础星级。全县233个行政村,初评五星级示范村2个,四星级重点村17个,三星级推进村59个,二星级推进村113个,一星级推进村35个,无星村7个。全县233个村累计总星数516颗,平均星数2.21颗,在全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扎实过细的评定使得各村星级等次比较客观实在,能真实反映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面貌。
2、高点起步定计划。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总体规划,依据我县新农村建设前期较为扎实的工作基础,坚持高标准、高起步,兼顾现实情况,突出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提出 “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效”的总体目标,分三个层次提出了总体建设计划:一是提出县上三年晋星计划和计划。即力争全县233个行政村中每年有35%的村晋升一颗星,三年达到村均晋升一颗星,两年消除无星村。每年至少有5个左右的村达到示范村(五星级)建设标准,20个左右的村达到重点村(四星级)建设标准。到2010年全县创建目标是:“示范村(五星级)”达到15个左右,“重点村(四星级)”达到60个左右,“推进村(三星级及其以下)”达到150个左右。2008全县晋星79颗,其中四星升五星4个村,三星升四星13个村,二星升三星42个村,一星升二星15个村,无星升一星4个村。二是各乡镇按照县上的总体计划,对县上提出创建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任务具体到村。三是全县233个行政村根据村情实际,都制定出了各自的晋星计划。
3、因村施策定措施。在晋星措施制定上,我县采取村拟定,乡初审,县核定的方式,分三步制定晋星措施:一是由各村结合村情,针对本村在评星定等中的弱项和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反复讨论议定,因村施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晋星措施。二是各乡镇根据全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展,及全乡项目建设的安排,充分考虑村级经济能力和建设实际和增分空间,查缺补漏,完善所辖村的晋星措施的制定,统筹定案后报县新农办。三是县新农办针对全县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导产业不甚明晰、农民培训不够经常、村级阵地建设有待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不够彻底等共性问题,对各村晋星措施进行复核完善,使晋星措施从制定上就要做到重点突出,对症下药。并做到抓硬件、促软件,两手抓,两不误。使得晋星创建工作与全县新农村建设整体工作统筹兼顾、相得益彰。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县上今年确定的79个晋星村共制订晋星措施338项,其中17个市列晋星村制定晋星措施71项。为了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落实好这些晋星措施,79个晋星村都统一制作了公开栏,与此同时,结合县上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其余154个村分别制定了增分措施。
4、齐心协力抓落实。抓好晋星措施的落实是星级管理工作的核心。为此我县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一是实行县级领导联点包抓责任制。由30 名县级领导联点、75个县级部门包抓、29个企业联建全县各晋星村,协助和帮扶上述村按期全面完成晋星升等目标任务。二是示范引路促落实。本79个晋星村中其中有15个是去年全县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目前各项工作虽然已经转入全面推进阶段,但对这些村我们仍然予以优先扶持,突出重点项目,支持其率先发展,为其它晋星村的建设起好步,带好头。对于17个市列晋星村,针对薄弱项目缺啥补啥,实行重点突破,务必实现年内晋星目标,使其在全县创建工作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对其余的晋星村,指导其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项目,学习和借鉴重点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完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建设。三是整合项目保资金。一方面县财政继续拿出300万元的建设资金,对在星级创建工作中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奖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整合农、林、水、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13类5000多万元,重点投向79个晋星村,极大地促进了晋星措施的落实。四是召开现场会力促工作出成效。针对全县各晋星村落实晋星措施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先后召开了三次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通过现场参观各村建设现场、交流工作经验、总结工作得失、议定下一步工作措施,使乡村干部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解决了乡村干部在抓星级管理上思路不清,方法不活等实际问题,从而形成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群众一股劲,争先恐后抓晋星的浓厚工作氛围。五是加大考核力度。县上把创建目标任务纳入目责考核,将分值由原来的20分加大到现在的100分。截止目前,全县79个晋星村已落实晋星措施305项,占338项晋星任务的90.2%,正在实施的有29项。17个市列晋星村目前完成63项,完成率88.7%,8项正在建设落实之中,11月中旬可望全面完成任务。一年来,通过星级管理,我们基本掌握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现状,乡、村两级干部也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并且充分调动了全县干部群众抓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村上发展有目标、干部工作有方向、农民干事有指望,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也能有的放矢,全面推进。总之,星级管理的实施,使我县新农村建设由以前的点上开花转向全面推进,整体工作跃了新台阶。
体会
我县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只所以能够快速起步、顺利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五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是关键所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多次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针对全县实际,结合市委实施意见,议定星级管理总体思路和工作思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及三次流动现场会,提出各阶段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建立完善领导包抓和部门帮扶机制,使领导联点、部门包抓、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落到实处。各乡镇和村组也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集中全力,多方突破,力促全县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实践证明,星级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首要先得益于领导的高度重视。
2、星级管理与抓点示范有机结合是有效手段。星级管理6大类23项指标体系对各村而言是相同的,但全县各村的建设现状、村情村貌确是千差万别,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星级管理全面推开的起始之年,仍然没有放松抓点示范,列入今年79个晋星村的26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我们继续发挥其在晋星措施落实乃至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其它村落实措施提供经验。今年晋升五星级的南指挥镇高庄村就在争取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项目,建设村民公共服务中心方面为全县其它村带了一个好头。糜杆桥镇竹园村在扶助群众巩固扩大双孢菇基地、提升壮大主导产业方面为其它村做出了榜样,横水镇尹稼坞村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方面探出了新路子。这些都为其它村落实措施推动工作提供了工作方法和经验,促进了晋星措施的尽快落实。在全面推行星级管理推动各村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各乡镇也分别确定了2—3个重点村,形成了梯次推进,全面提升的建设格局,实践证明,在新农村建设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全面推进刚刚起步的情况下,坚持星级管理与抓点示范的有机结合的确是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
3、突出工作重点,分期分段掀高潮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采取突出工作重点分期分段掀高潮的方法,县上集中开展了以生态家园建设为重点的春季造林绿化活动和秋季农村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活动。全县各乡镇均制定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提出具体整治措施:如柳林镇开展的“美化柳林镇,打造新酒城”活动,镇村干部背水一战抓整治,大干三十天,使镇区和柳林村环境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唐村乡索洛树村开展的“奋战20天,打胜突破战”活动,全面完成了村庄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墙壁文化工作任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尤其是8月份以来连续召开了三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流动现场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 “百日整治”活动,全县233个行政村个个都有整治任务,村村行动参与整治,通过集中开展整治,全县村庄面貌大为改观,亮点纷呈,带动了其他各项晋星措施的落实。实践证明,突出工作重点分期分段掀高潮是我县星级管理工作中成功的一项举措。
4、加大资金投入是晋星升等的基本保证。一是今年县财政继续拿出300万元的建设资金,对在星级创建工作中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及阶段性中心工作实行奖补。止目前,共兑现产业发展、道路建设、春季绿化、环境整治等奖补资金150多万元。二是整合农、林、水、扶贫开发、社会事业等涉农项目资金13类5000多万元,重点扶各晋星村创建项目78个。县上将90%的农村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项目安排在新农村建设晋星村,整合项目资金达4000多万元。全县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54396万元,支持扶助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资金的聚集带来了一大批项目的建成。止目前,全县生猪、奶牛、设施蔬菜、苹果、白酒等产业蓬勃发展,对农民增长贡献份额不断增大。全年新修乡村道路120公里,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2处,整修村两委会阵地18处,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处,建成农田水利工程10处,资金的投入为晋星措施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5、奖惩分明,建立激励机制是根本动力。县上对创建活动实行奖惩制度:一是通过召开流动现场会,对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较好,能为现场会提供参观现场的晋星村实行以奖代补,先后对20村奖励22万元。二是县上决定对创建为五、四、三星级村,分别奖励5、3、1万元,对已命名的五星村,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发展、新变化的村奖励2万元。对于工作没有进展、某些创建指标严重滑坡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追究乡镇相关责任。在此项工作机制的激励下,各晋星村干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你追我赶,争项目、跑资金、搞建设的热情高涨。实践证明,弓用力拉,劲从利来,激励机制是推动工作的强劲动力。
思考
在星级管理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这项工作量大面广,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凤翔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压力大、责任重,必须站在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的高度,把促进农民增收做为星级管理的首要任务,重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使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参与星级管理,真正得到实惠,使星级管理真正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1、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营造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的舆论氛围。一年来,我们通过各种培训和指导,使乡村干部对星级管理有了比较直观确切的认识,但还有一些乡村干部对星级管理工作理解不深、不透。对星级管理的指标体系(六大类23项考核指标)意义、体系等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对以星级管理推动本乡镇本村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找得不准,一些群众对星级管理还存在偏见和误解。为此,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升乡村干部群众对星级管理的认识水平,营造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开展星级管理有利于促进农村持续发展,有利于各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有的放矢,找寻适合于各自发展与建设路径;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项事业协调推进,统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各项晋星措施的落实中来,在全社会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农民主体、企业联建、社会参与星级管理的良好氛围。
2、把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晋星升等的首要任务。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是星级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落实星级管理其它五大方面工作的基础。今后,我们要在挖掘本地产业潜力,培育和壮大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上下功夫,按照县上突出果辣,强抓畜牧,做大劳务的思路。一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提质增效为关键,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以打造品牌为抓手,加快设施蔬菜进程;以拓展服务为切入点,提升“一村一品”产业化和畜牧业小区化。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使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总收入的50%以上。二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劳务经济,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培训、农业特色培训,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领域,不断扩大在非农领域的就业,向劳动输出要增收,使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以上。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城乡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消除农民增收中的体制性障碍。使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逐年有所增加,力争至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7306元。
3、站在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高度,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继续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即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规划,优先从农民最迫切需要的道路、电力、供水、改厕、垃圾处理、排水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入手,分类排队,加快建设进程,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巩固和扩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即在全方位、全覆盖、高标准地开展整治活动的基础上,彻底清理 “三堆”“三乱”,拆除乱搭乱建,使得村庄街道路直地平,排水畅通。使环境整治向纵伸发展。三是继续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把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治本之策。即要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坚持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四是结合其他创建,将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发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卫生村镇创建、平安村镇创建等各项建设工作有机结合,统一安排,有机整合,发挥协同效益,避免重复建设,朝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不断迈出新步伐。
4、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是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是星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在星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都要把农民的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支持不支持做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尺。使农民群众成为星级管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人,决不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不搞急功近利的政治运动。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星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群众成为项目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三是总结推广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已经探索出来的的好做法。如我县的周家门前村在村庄街道治理中探索出来的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尹稼坞村在组织群众筹工筹劳整修村组街道中组建的村民理事会以及索落树村、高庄村、齐村村在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方面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7.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七
一、强化预防理念, 铸牢文化根基
预防文化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灵魂所在, 预防文化建设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落实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预防文化具有警示教育的功能
惩处是最好的预防, 将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发人深省的意义展现给社会是预防文化的重要职能。近年来, 一批曾经为党和人民做出过贡献的党员领导干部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组织惋惜、社会痛惜, 也给家庭带来了无法弥合的伤痛, 因而预防文化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机关的高度重视。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同时积极开展个案预防, 所形成的预防文化就是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犯罪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从而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珍惜荣誉、珍惜岗位、珍惜家庭, 算好自己的“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等人生的“七笔帐”。
(二) 预防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
预防文化来源于现实生活, 又融入于现实生活, 反映了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深水区, 机遇与挑战同在, 各种思潮引发人们的心理变化, 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同程度的存在, 导致人们文化心理上的失衡与迷离。而职务犯罪预防则是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宣传法律知识, 讲述什么是违法犯罪, 通过文化的约束力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
(三) 预防文化具有营造氛围的功能
提升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是预防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职能。预防文化能够通过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反腐形势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条规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 引导党员干部加强文化修养, 升华自己的人格, 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二、搭建预防平台, 多方教育警示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文化建设, 搭建平台是关。该院把精力着重放在文化基础平台的搭建上, 下大力气努力做好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工作, 从而建立了多个反腐倡廉文化教育基地。
(一) 创建红色教育基地
充分发挥革命先烈英模事迹的感召作用, 利用当地革命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成立红色廉政教育基地, 在清明、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 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 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二) 建立预防警示教育基地
为实现警示教育“感同身受”, 该院将警示教育活动开展平台向看守所延伸, 把组织在职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走进看守所监区参观做为警示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环节, 把“观监区、听讲座、谈心得”贯穿警示教育活动, 形成“先感受、后教育、在提升”的教育模式, 由外到内提升受教育人员的法制意识, 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
(三) 成立家庭助廉恳谈室
家庭助廉就是以创建“廉洁家庭”为载体, 通过以德治家、以廉养家的预防文化建设, 让家庭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港湾、成为充满和睦亲情的温馨空间。通过反面典型案例讲述职务犯罪给家庭带来的切肤之痛, 展现合法收入与非法所得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反差, 帮助家属抵御金钱诱惑。拒腐防变的安全员, 家庭助廉的管理员。
三、创新预防形式, 彰显社会效果
在预防文化具有一定社会基础的前提下, 该院想尽办法出实招, 努力提升预防文化的社会效果, 进一步扩大预防文化的影响力, 使预防文化建设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
(一) 通过“监区参观”提升预防文化的震撼力
在看守所创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 将参观看守所监区作为警示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成为最具特色的亮点, 对前来接受警示教育的党员领导干部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观监区、听讲座、谈心得”贯穿警示教育活动的始终, “先感受、后教育、再提升”成为统一的教育模式。
(二) 通过“检察开放”提升预防文化的亲和力
在检察开放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进行参观。把办案工作区作为开放日期间预防公共宣传的重要载体, 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检察机关的办案程序, 积极宣讲职务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三) 通过“法制广场”提升预防文化的感染力
该院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社会法制宣传平台, 这些法制广场不限场所、不限面积, 通过整合法律援助工作者、法律志愿者、律师、公证员等司法行政资源, 利用车站、商场、广场等地设立法制宣传阵地, 为群众分门别类地提供系统专业的法律服务。
四、突出预防特色, 打造文化品牌
该院在加强预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努力打造自己的预防品牌, 形成自己的特色, 发挥其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 培植警示教育的特色品牌
该院依托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资源优势, 通过调查报告、检察建议的方式深入分析发案原因、案件特点, 总结犯罪规律, 积极推行“建议、座谈、整改、教育、回访”五位一体机制, 将传统的警示教育说教培植成具有检察特色的品牌。
(二) 打造预防教育的规范化品牌
该院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的职能, 将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引入到党校培训教育中, 尤其是在对中青年干部培训、新提拔的科级干部、科级干部培训班开展系列警示教育活动时, 把“开班时一场讲座、学习中一次参观、结束后一堂体会”变为必修课, 使学员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紧迫感, 远离职务犯罪的危机感, 抵制职务犯罪的责任感。
(三) 打造农民教育的专业化品牌
深入基层、走进农村、改善民生、服务群众, 利用各地兴建的各类新型农民学校, 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近年来, 该院先后编印了法律口袋书、法律服务卡、明白卡等, 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法律知识送到村头、地头、炕头。
五、整合预防资源, 增强工作后劲
创新是推动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推进预防文化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 该院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努力破解瓶颈制约, 增强工作后劲:
(一) 突出预防职务犯罪协会作用
该院不断探索预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从职务犯罪多发、易发、高发的领域和行业入手, 多方沟通协调, 在与相关单位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 联合成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协会, 并将其作为统筹、部署预防工作的重要平台, 从而有效推动了预防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和信息化建设, 有力加强了预防文化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
(二) 有效利用司法资源
警示教育进法庭活动对预防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该院将警示教育同法庭审判结合起来, 作为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举措。庭审过程中, 公诉人通过宣读的警示教育书, 将被告人过去的廉洁奉公和现在的徇私枉法、贪腐堕落形成鲜明的对比, 配合庭审现场的庄严肃穆使被告人和受教育者形成庭上、庭下共鸣, 充分发挥以案说法、现身教育对受教育者内心的巨大冲击作用。
六、结语
检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检察文化的成长, 而职务犯罪预防文化做为检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日益明显。预防文化建设虽任重道远, 却因与群众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前途光明。只要措施有力、落实到位, 预防文化定会快速成熟起来, 形成鲜明体系, 为推进我国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8.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八
【关键词】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 思考与实践
【作者简介】 徐德平,黄冈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副研究员。本文为湖北省高等学校2010年度党建研究立项课题、黄冈师范学院2010年度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编号为[10CJ063])的研究成果。
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加强自身党组织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优化了高等教育的地区布局结构。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承担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重任,因此,深入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都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他们当中有的是由老专科学校发展升格而成,有的是由几所专科学校合并而成,也有一批完全是新建的本科院校,还有一批是从老高校中独立出来的二级学院,这些统统称之为新建本科院校。截止2008年年底,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共有480所(其中独立二级学院315所),新建本科院校占本科院校總数的比例为45%。从整体上讲,新建本科院校有以下特点:一是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为地方高校。一般来说,政府投入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高校的财政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可以使用调度的资金远不如国家部属大学和省属大学;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有很多达不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合格标准;师资力量薄弱,而且缺少学科专业带头人,很多专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和教学团队。二是新建院校由于办学历史短,不少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而且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到位;由于是新办本科院校,对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还缺乏了解,基本沿用老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缺乏研究,人才培养缺乏自身的特点;由于办学历史短、综合实力差,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薄弱,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与政府、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核心和重要组成力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党的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高校作为基层党组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刻不容缓。
1.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和发展党的政治优势的根本途径。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是我们党始终传承的优良传统、政治财富,更是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正是通过不断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我们的党员干部才能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不断增强党的理想信念。正是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我们的党员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不断增强。正是通过不断学习,党组织执政为民的本领和自觉性才能不断提高,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历史经验表明: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巩固和发展我们党政治优势的根本途径。当前,全国各级基层党组织正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根据自身的使命和特点,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该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好学习型党组织,就是高校最好的创先争优。
2.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坚持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影响,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文化越来越成为侵蚀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因此,文化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对外合作,各种思想文化在高校中得以反映。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因此,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对于统一师生的思想意识,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干扰,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确保高等教育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当前,高校党组织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教育教学变革的需要:一是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发展需要,有的工作内容和领导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管理需要;二是党组织内理论素养呈下降趋势,创新思想缺乏、责任意识淡漠,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在推进教学科研和学习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弱化,致使高校党组织的领导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因此,高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使高校党组织深入研究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高校党组织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
4.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提升高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的发展实为人的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创新性与超越性,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促使高校党组织和下属党组织自身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进而提高党组织的整体创造力,确保党组织不断吸收新信息和新知识,站在高等教育大发展时代的前端,把握住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与时俱进地随时调整自身的适应能力。高校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现学习型党组织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从而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成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突出“四性”实践学习型党组织的探索
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把学习作为党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黄冈师范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学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突出“四性”,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1. 狠抓理论武装,不断在凸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性上下工夫。理论上的成熟是领导班子政治上坚定的基础。黄冈师范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为载体,不断促进“三个提高”,即对形势科学判断能力的提高、驾驭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能力的提高和总揽全局能力的提高。近两年,学校党委中心组围绕理论学习重大问题集中学习20余次,中心组成员分别到基层单位开展专题调研40余人次,撰写理论文章、调研报告40多篇。学校党委书记程水源撰写的《黄冈师范学院:坚持“五高三真四到”,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落实》、《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需要凝聚“六点共识”》、《就业至上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必然选择》等文章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刊发,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2. 注重开拓创新,不断在体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性上下工夫。创新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深入践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不断在体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性上下工夫。一是理念的创新。学校党委根据建设现代大学的战略任务,认真分析学校现有的条件和面临的机遇,审时度势,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二十字办学理念和“攀层次、上水平、创特色”九字发展观。在首届党代会上,学校党委又明确提出了把我校建设成为“省内具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省属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办学理念、发展观和发展愿景目标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学习方式的创新。学校党委领导班子通过采取集中专题学、深入基层学、围绕问题学、课题研讨学、交流互动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学习先进、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学校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管理方式的创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的创新直接促进了行动的创新。学校先后实施了办学机制改革与创新、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干部制度改革与创新、后勤体制改革与创新等五项改革。由于完善了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学校已基本构建了一个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实现了教学、行政、后勤三管齐下的局面,适应了学校事业的快速和协调发展,不少管理经验还被教育部、财政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同类院校推广。省内外许多高校纷纷来函索要资料和进行会议学习交流。
3. 落实学以致用,不断在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性上下工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重在学习,贵在实践。其中,学习是与工作紧密相连的学习,学习的成效要体现在推动实际工作上。学校党委十分注重学习的实践性要求,明确提出建设省属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紧抓发展机遇,用好机遇,不断发挥服务地方的优势。一是学校抓住“两区”(武漢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大别山经济改革试验区)机遇,找准了黄冈市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在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多次进行合作,积极调整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实力。在2010年,学校调整了13个专业的专业归属,组建了化工学院等一系列工科学院,以适应黄冈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为大别山经济改革试验区建设服务。二是依托地方优势资源,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多渠道服务地方发展。学校通过理论研究、项目开发与合作、咨询决策、资源挖掘、技术开发等方式,参与企业生产工艺改造以及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参与黄冈优质教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提升,为黄冈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与保证,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党委书记程水源撰写的《鄂东地区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两部专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学校还建成了以程水源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为鄂东区域特色农、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
4. 强调一以贯之,不断在贯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性上下工夫。我们将学习风气与文化传统相融合,通过“明珠讲坛”、“学术沙龙”等活动,将党员培训教育、科学知识传播与人文艺术素养的提高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学校自2007年开始就实施了对中层单位的绩效考核,以求落实学校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各中层单位都以绩效考核为抓手,不断提高本单位的效能。学校则在年终按照各单位的目标任务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各单位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确定目标考核等次,并对获得“优秀”等次的单位予以物质奖励。四年来,学校拿出6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年度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名次的单位,既达到了以评促学的目的,确保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性,又调动了各中层单位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总之,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没有终点、没有止境的过程,是一项庞大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把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一种政治责任,抓紧抓好,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程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9—28.
[2] 葛锁网.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3] 卢凯.新建地方高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4] 巩瑞波,常文峰.再谈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特征及意义[J].传承,2010,(12).
[5] 黄建军,魏佳.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若干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推进英山重大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推荐阅读:
英山县“春风行动”活动总结10-24
英山畈中心小学疟疾预防工作汇报06-18
关于深入推进法治监狱建设的思考07-20
2020年在全市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上的发言稿10-10
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几点思考08-12
加快推进我市民政部门法治建设的思考08-23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09-28
医院系统推进“五型”班子建设的几点思考10-26
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07-06
推进“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思考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