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5操作规程

2024-10-12

20160725操作规程(精选14篇)

1.20160725操作规程 篇一

2008年我县共发生工矿企业死亡事故4起、死亡6人,其中因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引发的事故2起、死亡4人,占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的50%和67%。今年1—8月份我县发生的唯一一起工矿企业死亡事故也发生在建筑施工工地。而就在9月9日下午,台州市路桥区富士路南侧房地产开发项目“幸福人家”工地发生一起泥浆坍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3人受伤。虽然事故发生的原因目前尚未查明,但从电视画面和照片新闻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起因建筑施工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前进,给建筑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这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建筑业事故多发,既有因行业因素影响,也有因人为管理不善造成。

一、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

1、高处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多。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目前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械共同施工生产,上下左右多层次的立体交叉作业,造成不安全因素多。

2、施工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变化大。建筑施工行业的每一项工程都有一定的工期,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但这个时间是相对短暂的,每一部位的作业也是短暂的。这就容易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产生临时观念,对施工中出现的防护设施落实不到位等安全隐患麻痹大意,认为凑合凑合就能过去了。而每栋建筑物从地基打桩、主体工程到屋面装修,不同时段的不安全因素要随工程的进度而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施工安全防护设施也要不断地改变、补充和完善,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3、人员流动性和施工季节性明显。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高空作业多,劳动对象的规模大以及工人须经常露天作业,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临时工和农民工所占的比例大,人员流动性强。据统计,目前施工工地中农民工约

占50%-70%甚至有的高达95%。同时,高温和严寒等施工环境使得工人体力和注意力下降,雨雪天气还会导致工作面湿滑,夜间照明不够,都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二、建筑施工行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高处作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工艺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变化多端”等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这些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给死者家庭带来灾难,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行业违法承包现象普遍。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方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现场物料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单独承包也时有发生。这些承包方往往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存在违章指挥和盲目施工行为。而建设方和建设主管部门对这种违法分包行为往往未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整改,这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定的制度内容不能切合实际,并且不能认真执行。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内容得不到落实,不能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对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等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的作用。甚至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施工单位对员工教育培训造假,根本不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也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存在检查前无计划,检查时无具体依据,检查出的问题不能整改到位等,特别是对存在重大隐患或由于条件所限安全措施不能防护到位的分部工程未予重视。

3、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据事故调查,施工单位从上到下各级人员往往存在着侥幸心理,在检查安全隐患时走过

场,不能真正做到检查到位、整改到位。对安全检查不重视,甚至存在项目经理不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只是口头上强调安全,但真正落实到工作上却应付了事,有的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见不予重视,认为是小题大做。有的企业法人对法定安全责任不能履行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安全措施、防护不到位,安全劳保用品发放不到位等等。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行业成为该行业的主要力量,给建筑业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一方面由于企业往往迫于工期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各项措施执行得不到位,使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检查、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因受到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的影响,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建筑施工的了解甚少,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违章作业时,并不清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给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往往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5、监理不到位。监理单位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监理工作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建设方、施工方的违法、违纪行为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不及时向有上级汇报等等,致使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消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6、安全监督不到位。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到位。

三、如何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1、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建筑行业来说,只有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三大规程”的要求,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二是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重点检查工地用电、塔吊、物料提升机等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检查“三宝、四口、五临边”中的楼梯口、进出口、洞口、井口和预留管道口等安全防护工作。

三是建立施工现场班前交底制度。建筑施工不同于其它行业,具有“深基、高空、负重、临边”作业等特点,每天开工前班组长履行交底制度时,要针对不同情况,实行普遍交底和个别交底相结合,做好交底记录。交底双方都应履行签名手续,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四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把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部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不整改的相关责任人要严厉处罚。五是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切实加强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首先农民工进场要有安全生产浓厚氛围。施工现场要建安全生产宣传栏、事故案例警示图片、安全生产的醒目标志等,使新进场的农民工能感受到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坚持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农民工上岗前,要严格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把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放在首位。公司、项目部、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后,要严格考试,考核合格才能持证上岗。上岗后,遵章守纪情况、安全生产情况、事故及不良操作行为等,都要记入个人安全档案。随时掌握其思想行为动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和制止各类不良行为和安全隐患。第三建立健全常年培训计划。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阶段性和临时性强的特点,制定常年培训计划。做到现有员工定期培训,新来员工随时培训,重点岗位重点培训,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2、监理单位

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施工质量隐患往往导致施工安全事故,而不安全因素又可能造成质量事故,从某种角度上讲控制质量就是控制安全。所以监理单位在对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同时,应介入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违章操作,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施工过程,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对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

3、政府部门

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施工企业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方案并严格执行,严禁擅自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或者简化工序流程,严肃作业纪律。二要定期开展建筑施工场所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要重点围绕分包、转包、挂靠施工队伍管理以及拆迁、地下施工等安全生产薄弱环节,采取拉网式检查的方式,深入查源头、查隐患、查“三违”,督促各级各类施工企业强化施工基础管理,有效扼制高坠、坍塌、机械伤害等易发事故。三要强化执法联动与执法信息互通,进一步拓宽群众与社会监督渠道,加大违法违规行为、重点违法企业的曝光与打击力度。

对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建筑施工企业,安监部门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进行调查处理,加大事故问责力度,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对连续发生事故的企业要加重处罚,并对有关责任人从严处理。对每一起建筑施工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相关部门和企业都要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查找存在问题,吸取事故教训,落实整改措。(作者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20160725操作规程 篇二

1 疫苗保管

1.1 保存

各种疫苗应保存在低温、避光及干燥的场所。灭活疫苗、油乳剂灭活苗应在2~10℃下冷藏, 防止冻结;弱毒疫苗应在0℃以下冷冻保存, 如禽流感、新城疫重组苗, 猪瘟苗等应在-15℃以下保存。

1.2 运输

各种疫苗要求包装完整, 防止碰坏瓶子, 散播活的弱毒病原体。运输途中要避免高温和日光直射, 尽快送到保存地点或预防接种地点。弱毒疫苗应装在保温箱 (包) 中运输, 防止反复冻融。

2 疫苗准备

2.1 用前检查

疫苗在使用前必须详细检查,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使用: (1) 没有标签或标签模糊不清, 或没有经过合格检查的; (2) 过期失效的; (3) 疫苗质量与说明书不符的, 如色泽有变化、发生沉淀、疫苗内有异物、发霉及有臭味的; (4) 瓶塞不紧或玻璃破裂的。经过检查, 确实不能使用的疫苗应立即废弃, 作煮沸或深埋处理。

2.2 稀释配制

疫苗稀释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所用注射器、针头、瓶子等必须严格高温消毒。稀释液使用灭菌的蒸馏水、生理盐水或专用的稀释液。疫苗与稀释液的量必须准确。

3 疫苗使用

3.1 注射针头的选用

注射器及针头经严格煮沸消毒后方可使用, 注射时每头动物须更换一颗针头。针头的选用应根据注射动物的种类、膘情或体型大小情况来选择。一般2~4周龄猪使用16号针头 (2.5 cm长) , 4周龄以上的猪使用18号针头 (4 cm长) ;牛使用12号针头 (4 cm长) ;山羊使用9号针头 (4 cm长) 。在疫苗的瓶塞上固定一颗消毒过的针头, 上盖酒精干棉球。吸液时必须充分振荡疫苗, 使其均匀混合。

3.2 注射时的注意事项

疫苗注射应按照“胆大心细, 认真观察, 及时处理”的原则进行。

3.2.1 做到心细胆大。

一要心细。事前要询问了解, 近距离观察, 做好动物健康检查。对牛、羊进行口蹄疫苗注射时, 凡是患病、瘦弱、怀孕后期的及断奶前幼畜 (6个月以内) 不能接种;对患病、瘦弱、临产前2个月及长途运输后的猪只不能注射, 待其恢复正常后方可注射。二要胆大。现在使用的疫苗都是政府统一采购的, 其生产工艺和流程是可信的, 质量可靠, 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

3.2.2 注射部位要正确。

对于猪来讲, 注射部位太靠后, 将增加疫苗沉积于脂肪的危险, 由于脂肪组织血液供应差, 吸收缓慢, 局部可能会出现炎症, 甚至糜烂。注射部位太低, 则可能将疫苗注于腮腺、唾液腺, 由此导致的严重疼痛将影响猪只采食。正确的注射部位是耳根后5~8 cm处;牛的正确注射部位是颈部肌肉丰满且无大血管的地方。

3.2.3 做好注射记录。

同一个圈内注射过的动物要做好记号, 避免重复或遗漏。

3.2.4 疫苗现配现用。

活疫苗应随取随用, 并限时用完。一般气温在15~25℃时, 6 h内用完;25℃以上, 4 h用完;需要注意的是, 禽马立克氏疫苗必须在2 h内用完。

3.2.5 免疫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3.2.5.1 观察有无免疫副反应。

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和严重反应, 一般反应可见注射部位局部肿胀, 体温稍有升高, 精神沉郁, 跛行, 减食或停食1~2日, 生产性能下降, 一般在注射疫苗3日后即可恢复;严重反应偶见于个别牲畜, 因品种、个体差异等可能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 如呼吸急促, 焦躁不安, 肌肉震颤, 呕吐, 口角出现白沫, 鼻腔出血, 倒地抽搐, 失去知觉等, 甚至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怀孕母畜注射疫苗后可能导致机械性流产。

3.2.5.2 对严重副反应的处理。

迅速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 牛5 mg、羊1 mg、猪1 mg (过敏猪应立即肌肉注射肾上腺素, 25 kg以下的猪注射0.2 mL, 25~100 kg的猪注射0.5 mL, 100 kg以上的猪注射1 mL) , 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 牛30mg、羊10mg、猪10 mg (注意:妊娠母畜不能用) 。对已休克的牲畜, 还应增加血容量, 建立静脉通道, 将去甲肾上腺素 (牛10mg, 羊2mg, 猪2m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 (牛1500 mL, 羊500 mL, 猪500 mL) 滴注;待牲畜苏醒、脉象恢复后, 撤去此组药, 换成5%葡萄糖注射液 (牛2 000 mL, 羊500 mL, 猪500 mL) , 加入VC (牛5 g, 羊1 g, 猪1 g) 和VB6 (牛3 000 mg, 羊500 mg, 猪500 mg) 滴注;然后再用5%氢氧化钠滴注 (牛500 mL, 羊100 mL, 猪100mL) 。

3.2.6 某些疫苗的联合使用和间隔使用问题。

猪瘟疫苗和口蹄疫苗可以同时分点注射, 间隔7~10日后, 再注射其他疫苗。

3.2.7 其他注意事项。

首次使用某一种疫苗的地区, 应选择一定数量的动物 (如家畜约30头) 进行小范围试用, 详细观察接种后的临床反应, 确定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扩大接种面。

3.3 对免疫接种人员的要求

预防接种人员在免疫注射时应遵守养殖场隔离、消毒等防疫制度, 工作服、器具、车辆等应勤洗、勤换、勤消毒。接种人员在更换衣帽和进行必要的消毒后, 方可参与疫苗的免疫注射。

4 几种常见的免疫接种方法

4.1 禽饮水免疫法

在免疫前, 一般应停水4~6 h (夏天可以缩短) , 以保证每只家禽能饮用到一定量的疫苗液。要求用清洁水稀释疫苗, 最好在疫苗中加入疫苗保护剂或加入0.15%的脱脂奶粉, 并注意掌握水温。免疫前后24 h不得饮用含消毒药的水。

4.2 鸡点眼滴鼻法

将疫苗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稀释、摇匀, 操作者左手握住鸡体,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其头部, 右手持滴瓶将疫苗滴入鼻、眼 (同时应按住另一侧鼻孔以防流出) , 待疫苗进入鼻、眼后放开。

4.3 刺种法

一般用于鸡痘, 用刺种针蘸取疫苗, 刺种于鸡翼内侧无血管处的翼膜内。

4.4 气雾免疫法

3.肉羊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篇三

本技术适用于规模养羊户、配种专业户和绵(山)羊人工授精站。

二、器械、用具的洗涤和消毒

1. 新购入的用具、器械,要先将其表面擦干净,用2%~3%碳酸钠溶液清洗后,再用温水冲洗几次,并擦干或晾干,备用。

2. 集精杯、输精器、吸管等用65%酒精棉球擦洗或煮沸消毒。

3. 假阴道先用65%酒精棉球擦洗(连续使用时,可用96%酒精棉球消毒),再用0.9%氯化钠棉球擦洗数次,直至酒精气味完全消失为止。擦洗假阴道时注意不要将凡士林和污垢残留在橡皮内胎皱褶内。

4. 金属器械可用65%酒精擦洗或用酒精灯火焰消毒。

5. 凡士林应每天带瓶隔水煮沸消毒20分钟,瓶盖下垫滤纸,瓶底垫脱脂棉或纱布,以防煮沸时破裂。

6. 工作服、纱布、毛巾等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并用蒸汽法或煮沸法进行消毒。

7. 凡是接触精液的器械和用具,使用前必须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两次以上。

三、精液的采取

1. 采精前的准备

①种公羊的选择与饲养管理。种公羊年龄应在1.5~6.0岁之间,或体重在50千克以上时方可,要求体质结实,生产性能好,生殖器官发育正常,有明显品种特征,而且精液品质优良。公羊采精前1~1.5个月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标准,每天每只供给0.75~1.5千克混合精料。若采精次数多,每天再补喂2~3个鸡蛋。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应对公羊进行驱虫、修蹄,并坚持每天刷拭羊体,每周进行2~4次采精训练。种公羊在配种前需排精15~20次,以排除陈旧精液,促进鲜精生成和提高其性欲。

②台母羊的选择。采精用台母羊应选体格适中(根据种公羊体格而定)、体质结实、性情温驯、健康无疾病的羊只。采精前应对台母羊后躯进行擦拭消毒(避免用有气味的消毒剂),并提前2~3天注射雌激素诱导发情。若有发情的母羊更好。

③假阴道的准备。将假阴道内胎套在外壳上,要求内胎舒展平整、表面光滑,再将集精杯插入假阴道一端的内层,深入2~3厘米。采精前用漏斗向假阴道的夹层中注入50~55℃的温水150~180毫升,保证采精时内腔的温度在38~42℃。用消毒过的玻璃棒蘸取灭菌的凡士林,由里向外均匀涂抹在内胎前1/2区域,使之润滑。从气门活塞处向假阴道夹层内吹气加压,使之松紧适度,一般以假阴道内胎呈三角形为宜。

2. 采精方法

采精员蹲在母羊右侧后方,右手横握假阴道,活塞向下,中指和食指压住集精杯,其他手指和手掌握紧假阴道,安装集精杯的一端倾斜向上,假阴道与地面呈35~40度。当公羊爬跨母羊伸出阴茎时,采精员右手将假阴道推向母羊臀部与公羊阴茎相平行,左手轻轻托住阴茎包皮,细心而迅速地将阴茎导入假阴道内。当公羊耸身向前完成射精后,随公羊自母羊身上跳下时,采精员顺着公羊的动作将假阴道慢慢向后移动,轻轻取下,立即将集精杯一端向下,竖立假阴道,打开活塞,放出空气,取下集精杯,盖好杯盖,送精液处理室检查。集精杯取下后,立即将假阴道夹层里的水放出,拆卸清洗,消毒备用。

3. 采精次数

种公羊采精次数要根据羊的年龄、体况和种用价值来确定。青年羊(1.5岁左右)每天采精次数以1~2次为宜,采精1天休息1天。成年公羊每天可采精3~4次,个别情况下可采精5~6次,每次采精应有1~2小时的间隔时间。频繁采精时,要保证成年种公羊每周有1~2天的休息时间,以免因过度消耗体力而造成体况明显下降。

四、精液品质监测

采出的精液,应立即进行品质监测,监测方法采用肉眼监测和显微镜监测两种。肉眼监测主要是评定射精量、颜色、状态等,显微镜监测主要是评定活力和密度。体质结实的公羊平均射精量为1~2毫升,精液外观为乳白色,比较浓稠,带有精液特有的气味,并呈回转滚动的云雾状,精子的密度越大、活力越强,则其云雾状越明显。精子活力是评定精液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一般对采精后、稀释后、输精前的精液应分别进行活力检查。方法是用已消毒的干净玻璃棒取出原精液1滴,或用生理盐水稀释过的精液1滴,滴在擦洗干净的干燥载玻片上,并盖上干净的盖玻片,然后在室温18℃以上条件下,用400~600倍的显微镜观察。根据在显微镜下所能观察到的直线前进运动精子占视野内总精子数的百分率来评定精子活力。如果精子全部呈直线前进运动,活力记为1.0,如果有50%的精子向前直线运动记为0.5,其余依此类推。活力0.3以上的精液方可用于输精。为了确定稀释倍数和输精量,还要对精子密度进行检查。精子密度监测一般采用评定法。评定法依据显微镜视野内精子的稠密稀疏进行评定,操作简单,应用广泛,适用于羊群比较分散的地区。密度评定一般分为稠密、中等、稀薄3个等级,以“密”、“中”、“稀”表示。“密”即在显微镜视野中布满密集的精子,彼此间没有空隙,难于看出单个精子的活动情况;“中”即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精子,彼此间有1~2个精子长度的空隙,能清楚地看到单个精子的活动情况;“稀”即在显微镜视野中仅能看到少数精子,分散于各处,彼此间空隙很大,稀疏零散。用于输精的精液必须是密度评定为“密”或“中”的精液。

五、精液的稀释

在温度20~25℃和无菌条件下,用吸管将稀释液沿集精杯壁缓缓注入需要稀释的精液中,用玻璃棒轻轻搅匀。稀释液两种配方如下:①脱脂奶粉10克,卵黄10克,蒸馏水100毫升,青霉素10万国际单位。②柠檬酸钠1.4克,葡萄糖3.0克,卵黄20克,蒸馏水100毫升,青霉素10万国际单位。按以上配方配制时,分别将奶粉、柠檬酸钠、葡萄糖加入蒸馏水中,经过蒸煮消毒、过滤,最后加入卵黄和青霉素,振荡溶解后即制成了稀释液。稀释液应新鲜,精液和稀释液的温度应一致,一般可做2~4倍的稀释,以供鲜精输精之用。

六、精液的保存

1. 常温保存。精液稀释后,在18~20℃的室温环境中,可保存6小时。

2. 低温保存。将经过品质检查和稀释的新鲜精液,盛于消毒过的干燥试管中,覆盖一层经过消毒的液体石蜡,然后加塞盖紧封严,在常温的基础上逐渐降低温度至2~5℃时进行暂时保存,降温全过程为2~3小时,一般可以保存24小时以上。经过保存的精液,使用时必须逐步升高温度,在38~40℃温度下检查,合格的方可用于输精。

七、精液的运送

近程运送时可将精液在双层集精杯中盖好放入保温瓶里,周围用纱布包好,也可用灭菌小试管,将精液装好封严,放入保温瓶中运送。远程运送时将降温后的精液注入消毒过的试管内,上面覆盖一层消毒过的液体石蜡,管口用橡皮塞塞严,周围裹一层药棉并用纱布包好,试管外面贴上标明公羊号、采精时间、精液量和精液品质等的标签,装入保温瓶内,保温瓶内放置一些冰块或井水,即可运送。运送精液要尽量缩短时间,防止剧烈震动,同时,避免温度、光线、化学药品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八、输精

1. 输精时间

比较适宜的输精时间应在发情中后期(即发情后12~16小时)。如以母羊外部表现来确定母羊发情,上午开始发情的,可在下午配种1次,间隔8~10小时再配种1次;下午和傍晚开始发情的,在次日上、下午各输精1次。如母羊继续发情,可再行输精1次。

2. 输精量

绵羊和山羊每次输精时,应输入前进运动精子数0.5亿个。对新鲜原精液,一般应输入0.05~0.l毫升,稀释精液(2~3倍)应为0.1~0.3毫升。

3. 输精部位

母羊的输精部位应在子宫颈口内1~2厘米处,但由于母羊的子宫颈细长,管腔内有5~6个横皱褶,因此需要仔细操作,才能在深部(0.5~1.5厘米)输精。

4. 输精方法

①子宫内输精。将待配母羊牵到输精室内的输精架上固定好,将其外阴部和周围擦洗干净并消毒,输精员右手持输精器,左手持开腔器,先将开腔器慢慢插入阴道,再将开腔器轻轻打开,寻找子宫颈。如果在打开开腔器后,发现母羊阴道内黏液过多或有排尿现象,应先让母羊排尿或设法使母羊阴道内的黏液排净,然后将开腔器再插入阴道,细心寻找子宫颈。子宫颈附近黏膜颜色较深,当阴道打开后,向颜色较深的方向寻找子宫颈口,可以顺利地找到。找到子宫颈后,将输精管前端插入子宫颈口内1~2厘米深处,用拇指轻压活塞,注入原精液或稀释精液。

②阴道输精。如果遇到初配母羊,阴道狭窄,开腔器插不进或打不开,无法找到子宫颈时,只有进行阴道输精,但每次至少输入原精液0.2~0.3毫升。输精前,将装有精液的塑料管从保存箱中取出,放在室温中升温2~3分钟后,将管子的一端封口剪开,挤1小滴镜检合格后,将剪开的一端从母羊阴门向阴道深部缓慢插入,遇到有阻力时停止,再剪去上端封口,精液便自然流入阴道底部,然后拔出管子,把母羊轻轻放下,输精完毕。输精后的母羊应保持2~3小时的安静状态,不要接近公羊或强行牵拉,因为输入的精子通过子宫到达输卵管受精部位需要一段时间。

5. 配种记录

①种公羊采精记录。主要记载采精日期和时间、射精量、精子活率、颜色、密度、精液稀释倍数、输精母羊号。

②母羊输精记录。主要记载输精母羊号、年龄、输精日期、精液类型、与配公羊号、精液稀释倍数。

4.20160725操作规程 篇四

一、塔吊工作人员上机前首先检查核机配电电源控制保险系统,有无疑现象和上下电源线完好情况后,才能上机。

二、进入操作室,一看转动电源部件绝缘层、二查各路指示灯、三试各部件控制器、四听警告音响装置,有问题时及时解决。

三、走出操作室,检查摇臂各转动提升装置及钢丝绳、限位自动器、滑动电源线等,在确保完好的情况下,方可回室开机。

四、在升降过程中,上下工作人员必须配合密切、吊钩下挂卸人员,要用红、绿示意警告旗,红停绿升、口令,手势结合和塔上人员联系,超过高度要使用对讲机操作。

五、工作提升任何物体,必须锁闭吊钩,待机上人员认可响铃后,人员离开现场,才能起升。

六、吊件提升后,开机人员视野要注视物件运行、升高与操作人员视线平行时,开转吊臂,前后调节滑动、瞄准落后、响铃警告后,慢慢落下。

七、塔吊臂上的各滚动、滑动升降部件要经常保持润滑,滚筒钢丝绳要保持无毛刺,光滑平整。

八、地面所吊物件,存放点必须达到机上人员视线清楚、目的明确、严禁视物中间有障碍物。

九、停机、吊钩严禁悬挂物体,提升到和工作人员视线水平,然后向内拉滑距工作室三米处为宜。

十、下班后,应转动吊臂工作室门外对准上下扶手,如遇暴风雨,吊臂应顺风方向停止,严防意外。而后关闭电源锁好操作门。下塔后,拉下总电源锁好配电箱。

塔式起重机操作规程

一、作业前,应将轨钳提起,清除轨道上障碍物,拧好夹板螺丝。

二、作业时,应将驾驶室窗子打开,注意指挥信号。冬季驾驶室内取暖,应有防火,防触电措施。

三、多机作业,应注意保持各机操作距离。各机吊钩上所悬挂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米。

四、起重机行走到接近轨道限位开关时,应提前减速停车。没有限位开关的吊钩,其上止点距离臂杆顶端必须大于1米。

五、作业完毕后,塔吊就停放在轨道中部,臂杆不应过高,应顺向风源,卡紧轨钳,切断电源。

六、自升塔式起重机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吊运物件时,平衡重必须移动至规定位置。

2)专用电梯每次限乘3人,当臂杆回转或起重作业时,严禁开动电梯。

3)在顶升中,必须有专人指挥、看管电源、操纵液压系统和紧固螺栓。顶升时必须放松电缆,放松长度应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固定好电缆卷筒。

5.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 篇五

生产线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

1.每次开机前,必须检查主机检修口是否关闭,防止主机里面有人作业的情况下,盲目开机.2.每次开机时,对于前皮带电源应首先点动数次,每次点动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秒,然后再启动,不得一次启动电机.3.生产钱检修时,应在维护人员填写《安全登记表》后,关闭控制台所有电源,拔下控制台电源钥匙;将控制台和配电柜的钥匙交给维修人员.按下主机旁边的红色紧急制按钮,并在生产钱台上,摆放警示牌.4.生产线检修时,如机修或电工要求操作员开动生产线时,操作员应通过对讲机重复对方要求,在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后,方可开机.5.生产线清理混凝土结块时,应在普工填写《安全登记表》后,关闭控制台所有电源,拔下控制电源钥匙;关闭配电柜的电源,拔下配电柜钥匙;将控制台和配电柜的钥匙交给普工.按下主机旁边的红色紧急制动按钮,并在生产线操作台上,摆放警示牌.且在任何情况下,如需打开砂石中途缸、或转动主机、或开关放料口斗门,都必须普工在《安全登记表》上签名确认.6.遇生产正在检修或清理混凝土结块时,操作员应坚守工作岗位.确需离开生产线时,必须经调度同意.

6.20160725操作规程 篇六

一、目的

为确保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指导实际生产,努力创新,不断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玉华煤矿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以下均用《规程措施》说明。

三、职责

(一)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规程、措施的管理工作。《规程措施》的最终决定、审批必须由矿总工程师负责。

(二)生产技术部相关业务科室负责技术参数的确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以及《规程措施》中技术要求内容的审批及监督管理。

(三)生产技术部相关业务科室负责提供地质说明书及相关图纸、资料。

(四)生产技术部相关业务科室负责《规程措施》中顶板管理、“一通三防”、机电运输等内容的审批及监督管理。

(五)生产技术部相关业务科室负责《规程措施》中安全技术措施内容的审批、开工许可证的签发及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六)区队技术员或兼职技术员负责《规程措施》的编制、贯彻学习。

(七)区队负责人负责按《规程措施》要求组织现场生产与安全管理。

四、工作要求

(一)《规程措施》的编制

1、生产科根据矿采掘接替作业计划,于计划施工前7日内向有关单位下达《规程措施》编写通知单,并提供各种技术参数及相关资料。编写通知单必须注明编制完成时间,由区队技术员编写工作面作业规程。如遇现场条件变化等特殊情况,区队应及时将信息传递到生产科、安质科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写补充措施,经相关单位审批后贯彻实施。

2、区队技术员接到编写通知单后,按专业到相关科室领取所需图纸、资料,技术员根据科室提供的资料,在3天内按照要求的格式完成《规程措施》的编制,将复印件报送各相关科室。

3.生产科、地测科向施工区队提供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及相关图纸。

4.区队技术员或兼职技术员接到生产技术部业务科室的通知,及时传达机电副队长,当日到动力科落实施工所需机电设备,7日内,结合各科室提供的相关资料完成《规程措施》的编制。

5.补充措施应于生产技术业务科室通知下达1日内,由区队技术员或兼职技术员完成编制。补充措施作为作业规程的补充内容,应符合现场实际,有针对性。

6、《规程措施》的编制要求满足下列要求:

(1)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

(2)《规程措施》编制力求“先进、科学、合理”,能够切实指导实际生产。

(3)《规程措施》内容齐全、面貌整洁,采用统一的字体、字号„宋体、4#字(标题用小3#字)、A4纸‟、格式编制、并附图。

(4)《规程措施》编制要求无错、漏字、语句不通及漏页现象。

(5)统一采用AutoCAD绘图软件进行绘图,标注齐全、符合设计要求。

7、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新编写《规程措施》或编制补充措施,经相关业务科室审查,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1)地质条件和围岩有较大变化;

(2)掘进巷道规格和支护形式、施工工艺、主要工序安排发生改变时;

(3)作业规程和现场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4)掘进巷道贯通前或掘进工作面遇地质变化带,过断层,遇顶板破碎;穿过老空、老巷;接近含水层、冒顶区、地质钻孔,老窑、老空、火区、高瓦斯区域等。

(二)《规程措施》的审批及复审

1、《规程措施》编制完成后,先由区队主管负责组织对作业规程编制的内容进行查看并签字;后由生产科组织施工单位、安质科、动力科、通风科、地测科等单位及副总工程师、矿总工程师参加会审,由区队技术员根据会审意见进行修改整理,再由各科技术负责人签字,最后由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签字后生效;(如总工程师不在,由副总工程师代签)。

2、补充措施应于生产技术部业务科室下达通知2日内,由生产科、安质科依次审批后(如补充措施涉及“一通三防”或其他专业的内容,应同时送交生产科和相关科室审批),报总工程师审批后生效。

3、《规程措施》在审批结束后,在施工前,由区队技术员或兼职技术员对区队所有人员进行贯彻解释,保存贯彻记录,并组织所有人员考试,成绩不合格者要进行重新贯彻并补考,直到成绩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相关记录要保存完好。临时调动人员必需补充贯彻并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区队技术员或兼职技术员凭审批后的《规程措施》、贯彻记录和考试成绩到安质科申请办理开工许可证,由调度室组织其他相关业务科室到现场联合验收合格后,签发开工许可证,由安检科盖章后生效。区队领到开工许可证后方可组织生产。

5、生产科每月组织有关科室对《规程措施》进行复查,并由总工程师及相关科室技术负责人签署复审意见,留有《规程措施》复查记录,记录由区队负责保存。

6、补充措施在审批完毕1日内,区队技术员或兼职技术员应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贯彻,并填写贯彻记录。

7、《规程措施》最终在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生效。

8、《规程措施》每个月必须进行3次复审,由技术员每旬将规程措施根据井下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并于旬终日进行会审。

9、首个采用新工艺的采掘面、综采、综放工作面以及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水害、火灾威胁严重的采掘工作面设计,必须报矿业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10、采煤工作面投产前、掘进工作面及其他工程开工前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

11、有煤与瓦斯突出、自燃发火、水害威胁、冲击地压的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防治灾害的专门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12、制定非常规作业管理制度,非常规作业必须由分管副矿长组织安监、生产、技术部门人员和作业单位的区队长分班负责现场跟班指挥,直至工作结束。

(三)《规程措施》的贯彻

1、《规程措施》必须在施工前由区队技术员组织全队干部及职工进行学习,必须参加作业规程内容的考试,执行签字制度,不许他人代签。凡考试不及格或不听传达者不得参与施工。

2、针对已审批通过的《规程措施》,施工单位必须每天组织职工进行贯彻学习,要求值班干部在班前会上根据本班作业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同时每次学习后必须由学习人员签字方可入井作业。发现未学习规程和措施而下井的,追究技术员及区队主管相关责任。

3、参与工程施工的生产管理、安全监察、地质测量及有关业务科室人员也要认真学习《规程措施》,并对《规程措施》的落实负责。

(四)《规程措施》的落实

1、《规程措施》经总工程师签字生效后,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不按规程和措施施工的,要追究施工单位负责人和技术员的相关责任。

2、《规程措施》的执行情况由安质科人员监督检查,由相关专业人员每旬巡回进行一次不定期的抽查,每月由分管矿长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以隐患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将问题整改后反馈给相关科室并存档。

3、生产科对《规程措施》的现场兑现负直接技术指导责任,按《规程措施》规定的安全技术原则抓好落实,施工现场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

4、在现场执行中发现特殊或重大问题时,生产科长必须及时与业务科室联系,同时向总工程师汇报批准,采取对应措施并严格执行。

(五)《规程措施》的管理

1、审批、贯彻、考试工作完成后,区队技术员或兼职技术员将《规程措施》按统一标准打印三份,并交生产科、安质科各保存一份。

2、补充措施在审批、贯彻完成后,交生产科、安质科各保存一份。

3、当施工工程结束后,区队技术员或兼职技术员负责将该项工程的作业规程收齐,单独存放。

五、处罚办法

(一)区队技术员编制《规程措施》或补充措施不及时,每次罚区队技术员(兼职技术员)200元。

(二)编制《规程措施》或补充措施的编制出现错误或者漏项,每次罚区队技术员(兼职技术员)100元。

(三)《规程措施》或补充措施审批完成后,区队技术员应及时对本队人员进行贯彻学习,并有记录,发现无记录及记录造假者,每次罚区队技术员(兼职技术员)200元。

(四)审批后的《规程措施》或补充措施应在2天时间内及时交到生产科备案,不交者或迟交者,每次罚区队技术员(兼职技术员)200元。

(五)审批过的作业规程或补充措施未经生产科允许严禁随意更改,每发现一次罚区队技术员(兼职技术员)500元。

7.水稻常规种子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篇七

一、水稻良种繁育方法

1. 优良片选, 除杂留种

片选法是在农作物虫害较少、生长势头较旺的一块地上选取种子。根据水稻种子的特点, 在水稻抽穗初期就要选择标记了, 根据水稻的株高选去劣汰的品种[1]。到了水稻的成熟期还要进行复选, 这时候选择的标准是水稻稻穗的颜色、稻穗紧密程度、芒的长短和光泽、以及着粒的数目。这些种子要单独的贮存, 成为来年的种子。

2. 抽穗选择, 脱粒贮藏

经过反复的种植以后有些水稻的优良特性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退化, 在这种地上, 就要进行抽穗选择, 选择特性优良的品种, 期望来年取得很好的收成。淘汰那些空穗少穗的植株, 这个过程也可以在回家之后进行。在水稻田内选取长势优良的单株和单穗分别进行培养, 最后选取优良单系水稻种子进行下一年的培育工作[1]。

二、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1. 繁殖用地和水稻品种的选择

为了方便检查和指导工作的进行, 繁殖用地最好选择交通相对较为便利的区域, 可以随时进入田地进行观测, 同时所选土地最好土质较为肥沃、方便灌溉、地力均匀, 此外还要做到科学的布局, 合理搭配。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要去专业的部门购买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要请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

2. 育苗和插秧技术

首先应该选择一块靠近水源、土地肥沃的无盐碱土地, 再用腐熟的粪便和已经选择好土壤进行配比, 将配好的土壤p H值控制在4.5~5.0之间。在播种前两天要浇灌底水, 然后就是种子的晾晒、盐水选种、消毒和催芽过程。播种的时间一般是在4月5号到15号之间, 这时的气温较为稳定, 在播种时要做到稀播种[2]。出苗前要做好保湿保温工作, 出完苗后要及时撤掉地膜。

3. 合理施肥和灌溉

水稻的施肥没有固定的安排, 要根据水稻和土壤的情况灵活决定, 并且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可以来确定水稻浇灌的时间, 在孕穗前后10~15天和施洒除草剂的时间要建立水层, 其余时间可以采用喷洒式的节水型灌溉方式。但是水稻停水的时间应该在成熟前10天左右, 停水时间太早容易出现早衰现象[2]。最后还要做好病虫的防御, 和杂草的清除工作。

三、种子的检验和筛选工作

1. 种子的检验

品种的检验分为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两种, 一般我们以室内检验为主, 田间检验方式为辅。田间检验就是依次对每块种植田的种子进行检验, 要求水稻较为整齐一致, 对于有病虫害的田地的种子不再使用, 以防感染其他的种子。室内检验是对种子的纯度、发芽率、含水率进行的检验, 这三种检验的都是先从收成的所有种子中随机的选出一部分, 一般我们选取500~1000粒的种子两份。纯度是从这份种子中选择出不是本品种的种子个数, 用这个数字除以总的种子数目得到一个比值, 一般这个比值在小于0.01的情况下这批种子才算合格。发芽率是3天内在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情况下发芽种子和总种子数目的比值, 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之间, 发芽率要大于0.85[2]。最后是含水率, 含水率直接用相关的仪器进行测量即可, 含水率不应大于0.145。

2. 筛选种子

筛选种子时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进行筛选, 以防出现机械性混杂的问题。在包装袋内要标明合格证、生产日期、电话。同时在种子的储藏期间, 在仓库内要安排专业的人员, 以控制仓库的含水量以及温度, 在种子的储存时间, 含水量和温度都应该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同时也应预防仓库内出现虫蛀、鼠灾等问题。

四、结语

水稻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之一, 如果水稻的产量出现问题将会对很多的国家和人民产生不同程度上影响, 所以其育种技术的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水和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要及时的给予水稻水分, 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 雨季时有水库蓄水, 旱季时开库放水, 所以一般在灌溉上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在病虫灾害的控制问题上不要仅仅去依靠农药, 要多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进行控制。总之, 水稻不仅对农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还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严格的把握其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姚兰, 刘研.水稻常规种子繁育技术操作规程[J].北方水稻, 2012, 02:58-60.

8.绿色食品平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篇八

一、生产环境条件

1.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绿色食品环境NY/T391的要求

2.生产条件

根据平菇生长期和对温湿度的要求,选择春季栽培。

3.原料使用条件

平菇生产使用的原料应符合绿色食品原料NY/T393、NY/T394的要求,在原料中不应检出违禁物质和残留超标。

二、平菇棚的建造

根据平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我县多选择建造棚室作菇房,采用一场两用,即是菌丝培养室又是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出菇室。

菇房采用百叶窗式,棚高3.0m,棚内培养架可用木杆、竹杆分.层搭设,一般架高18m~2.0m,宽0.6m,底层距地面0.2m,层架间.距03m~0.4m,以设七层为宜,中间留0.8m走道。

三、平菇生产工艺流程

平菇生产采用发酵料栽培、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发酵料的配制→建堆发酵→装袋→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1.发酵料配制

发酵料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发酵料配方:木屑50%、玉米芯(粉碎)47%、石膏2%、过磷酸钙1%。

2.建堆发酵

将要发酵的原料按配方配制,加水拌匀,堆积在水泥地面上,堆高1m~1.5m,堆宽lm。用温度计插入料堆内40cm处测料温。当料温上升到60~65℃时,保持12~24h,立即打开翻堆,下倒上,里倒外,再堆积发酵,达到上述温度后,再翻两次料堆。当培养料呈棕色,颜色一致,有浓香酒糟味,料内有一定量的“白线菌”时,说明发酵完毕,即可散堆降温,调节料内含水量达到60%~65%,pH值为7.5~8.5,即可装袋。

3.菇房消毒

菇房消毒要求在接种法菌前7d进行,菇房外环境主要做好场地清洁消毒工作,清除垃圾杂物,清理水沟,并保持环境清洁,以减少污染源。菇房内每立方米用40%甲醛17mL和98%高锰酸钾晶体14g混合产生气体消毒,密闭8h。地面抛撒石灰,改变地表酸碱度,抑制杂菌生长。

4.装袋,播种

(1)菇袋的规格

采用20em宽聚乙烯或聚丙烯筒料装袋,将筒料裁40cm~45cm长,一端扎紧。

(2)装袋、播种

当培养料发酵完毕,料温降至30℃以下时即可进行装袋、接种。先将菇袋底部放一层菌种,厚约2cm,然后装入发酵料,最后用菌种封住,扎口。摆放在床架上。床架南北排列,床床架之间留60era宽的走道。上下层床面相距50cm,下层距地面20cm,床面宽不超过60ca。

5.发菌期的管理

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d之内,棚温要控制在15℃以下。播种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培养温度控制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65%~70%,通风避光。为使菌丝生长旺盛,加大通气,可在菌袋菌种层扎眼通气。播种20~30d后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6.出菇管理

当菌丝全部长满菌袋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放风1h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根据湿度进行喷水,使棚内湿度调至80%以上。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遇到事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就扭结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状的菌霍堆。这时可向空间喷雾,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一般每天喷水2~3次,切勿向料面上喷水,以免影響菌蕾发育,造成幼菇死亡。温度控制在18~22℃,加强通风,增加菇棚内的散射光。待菇蕾长大后方可直接向菇体喷水。

7.采收

(1)采收标准

当平菇菌盖基本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将弹射时,是平菇的最适收获期。这时采收的平菇,菇体肥厚,产量高且味道美。采收方法,用刀子在菌柄基部紧贴料面处割下。采大朵留小朵,一般情况下,播种一次可采收4~5潮菇。

(2)采收后处理

平菇采收后,先处理料面,将菇根、残菇及死菇、烂菇去净,室内停水1~2d,相对湿度达80%,温度20~24℃,以利菌丝恢复,按前述方法管理,可采4~5潮菇。

8.贮存

9.计算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九

1、上机前,穿戴好劳保护品。

2、使用计算机前,首先检查稳压器,保护电源是否联机,然后接通电源,调整稳压器,待电压稳定后,打开主机。

3、关机前,一定要使用退机命令。部分微机在关机时,需用PARK命令退硬盘磁头。

4、中途关机后,需5分钟以后再开。

5、打印机接通后,不准许手动。

6、打开计算机,开始使用,必须进行病毒检查。在计算机正运行时,不能重新启动计算机。

7、保持良好的机房卫生,要配备空调、加湿器。

8、计算机要经常保持清洁,机房内禁止吸烟,穿拖鞋入内。

9、经管理人员的许可,检查后,方可上机。

10.20160725操作规程 篇十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香生产的名词术语、环境产地条件、原料使用条件、栽培香菇的工艺流程及出菇管理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华北地区绿色食品香菇生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三、生产条件要求

1.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2.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

(1)茬口安排

结合我县环境条件,我合作社采用春茬栽培,气温在8℃以上的早春季节,播种期为3月中旬。

(2)品种选择及菌种选择

①品种选择

根据香菇出菇温度和栽培季节的不同,我合作社选择耐高温出菇的兴香1号品种。

②菌种选择

选用菌种时要求不退化,不混杂,从外观看菌丝洁白、绒毛状,生长致密、均匀、健壮、无污染的适龄品种。

(3)香菇菇棚的建造

根据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我合作社选择建造棚室作菇房,采用一场两用,即是菌丝培养室又是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出菇室。菇房棚高3.0m,棚内培养架采用木杆、竹杆分层搭设,架高2.0m,宽0.6m,底层距地面0.2m,层架间距0.3m~0.4m,以设七层为宜,中间留0.8m~道。

(4)栽培工艺流程

培养料的配制一装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管理一越夏管理一出菇管理一采收

①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培养料配方:木屑78%,麦麸17%,玉米面3%,石膏1%,糖1%,将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搅拌均匀,加水量可根据原料的干湿,使含水量达55%,以手握紧成团,渗水不滴下,手松料微散为宜。

②装袋灭菌

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料,规格为折径20cm,厚0.04em,长40cm。装袋前先用绳折扎袋口一端,以不漏气为准,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松紧度适中,扎紧另一端袋口。装袋与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刺破菌袋引起杂菌污染。装袋时速度要快,装完立即上锅灭菌,料袋顺码式堆放。灭菌时使锅内温度在3~4h内达到100℃,维持10~12h后停火、停汽,当灶内袋温降到70℃左右时出锅,运到经消毒的冷却室冷却,待播。

3.菇房消毒

③菇房的消毒

菇房消毒要求在接种法菌前7d进行,菇房外环境主要做好场地清洁消毒工作,清除垃圾杂物,清理水沟,并保持环境清洁,以减少污染源。菇房内每立方米用40%甲醛17mL和98%高锰酸钾晶体14g混合产生气体消毒,密闭8h。地面抛撒石灰,改变地表酸碱度,抑制杂菌生长。

④接种、发菌

㈠接种

当袋内料温下降至28℃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前一星期用甲醛对菌种室进行熏蒸消毒,用量为5~10mL/m3,门口放置石灰粉,进出人员要脚踏石灰粉消毒。当灭过菌的菌袋、菌种、酒精灯、接种工具等全部放入接种室后,用气雾消毒盒熏蒸30rain即可接种。接种人员要穿戴经过消毒灭菌的工作服、工作帽,手臂要用75%酒精棉擦拭消毒。接种工具必须用75%酒精擦拭和火焰灭菌。菌种瓶及封口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接种时菌种瓶口和菌袋接种口要在酒精灯火焰无菌区内,以防杂菌污染。每个菌棒接种4~5快菌种,菌种块大小以直径2era~3em为宜。接种时动作要迅速。

㈡发菌

a.菌丝萌发定植期管理

华北地区香菇接种安排在3月中旬完成,此时棚室内温度应控制在在22~26℃左右,袋内料温不超过28℃,尽量做到恒温培养,温差不超过4~6℃,保持棚室内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菌棒摆成“品”字型,垛高8层以下,要求五至七天倒垛一次。

b.转色管理

菌丝发满袋后在菌袋内菌丝体出现有皱褶和隆起的瘤状物且逐渐增加,长满整个菌袋,形成了有弹性松软感的原基,末端稍有褐色,表明菌丝已达生理成熟,逐渐变成褐色的菌皮,这时应控制室内温度在24~27℃,空气相对湿度70%~75%,适当通通风,给予温度刺激,利于菌袋转色

c.越夏管理

香菇进入转色阶段,采取安装双层遮阳网遮阴,加强通风管理为主,控制棚室内温度在32℃以下,防止温度过高出现感染霉菌和烂袋现象发生,不可过多翻动菌袋。发现菌袋吐黄水较多时,应及时刺孔放出,但不可刺到原基。并且在所有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棚室内插黄板捕杀成虫。

5.出菇期管理

8月下旬,菇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控制在8~10℃,拉开10℃以上的昼夜温差,保持棚室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调节空气相对湿80%~90%,使菌袋的含水量达到50%~55%为宜。

(1)催蕾方法

温差刺激:通过增减遮阴物,通风等方法拉大棚内昼夜温差达到10℃以上,连续5~10d天便会有菇蕾发生。

(2)幼菇期管理

当菇营长至0 5em~lem时可用刀片割袋,割成“人”字形状。让菇蕾自行从割口处长出,为便于提高菇质,每袋留6~8朵菇形好、距离均匀、大小一致的菇蕾。保持棚内温度8~18℃,调节空气相对湿度80%~90%,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通风,透进散射光,不可大量通风,以免造成菇蕾被风催死。

(3)催花期管理

一是温度控制。保持菇棚内温度8~16℃,提高昼夜温差10℃以上。这样的菇质好,肉厚,产量高;相反温度高于20℃,菇质次,薄,低产,所以应加厚遮荫;低于8℃拉开遮荫物,增加棚内温度。二是湿度控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50%~70%,可通过揭盖薄膜来调节湿度,如阴雨天、雾天应盖严薄膜,晴天后打开薄膜通风。三是调节通风、光照。菇蕾长至2cm时加大通风量,将棚膜两头打开通风,做到白天揭膜,夜晚盖膜,促使花菇形成。提高棚内散射光刺激,可有效增加花菇白度,提高花菇等级。光照强度为2000LX。

(4)转潮管理

每采收一潮菇后要进行休菌,使采过菇的穴里菌丝变白或稍有转色,积累养分,可以利于下潮菇生长。提高棚温20~25℃,相对湿度为75%~85%,养菌7~10d,不翻动菌袋,加盖棚顶遮荫。养好的菌袋应及时补足水分再催菇,使菌袋含水量在50%~55%为宜。

四、病害防治

1.常见病害

主要有绿色木霉、青霉、根霉等霉菌。

(1)预防措施

切实搞好环境卫生,作好菇房、床架、工具、器具消毒。严防培养料带菌,必须做到灭菌彻底和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使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适龄良种。凡退化种、老化种、杂菌污染种均应淘汰。培养料中,按比例添加木屑、麸皮、玉米面、石膏、糖等营养物,不宜过量。接种时必须在低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发菌时适温培养,最高不超于32℃。栽培环境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夏季地面撒一层石灰粉灭菌、防潮。

(2)防治措施

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发现杂菌作如下处理:一是加强通风,降低环境温度、湿度。二是药物处理,可用75%酒精注射污染点

五、常见虫害及防治

1.常见虫害

主要有菇蝇和菇蚊等。

2.防治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菇根、烂菇及废料要及时清除,并远离菇棚。菇棚门窗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菇棚内经常撒石灰粉,以灭菌杀虫。采用黑光灯、黄板等诱杀办法除虫。

六、采收

11.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 篇十一

1 适用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蟹鳜同池养殖的池塘准备、苗种投放、饲养管理和捕捞收获的具体要求。该规程适用于阜阳市池塘蟹鳜混合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该标准的引用而成为该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该标准。但鼓励根据该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该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1—2001) 》《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 (NY5064—2001) 》《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NY/T5065—200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1—200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072—2002) 》《无公害食品鳜养殖技术规范 (NY/T5167—2002) 》。

3 技术规程

3.1 池塘准备

选择面积16 675~20 010 m2、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NY5051标准规定的池塘。并清整池塘: (1) 清淤。利用冬闲季节, 将池塘中淤泥清出, 干塘冻晒。清除杂草, 加固塘埂, 使池塘具有保持水深1.5 m以上的能力。池塘坡比为1∶2.5~3.0。 (2) 消毒。清淤后, 用生石灰1 125~1 500 kg/hm2化浆全池泼洒[1,2]。 (3) 施基肥。施腐熟有机肥1 500~4 500 kg/hm2。在蟹种投放前20 d进水, 水深达到50~60 cm。进水时用60目筛绢布过滤。

3.2 防逃设施

应采用聚乙烯薄膜作为防逃设备, 薄膜厚度0.8~1.0 mm, 宽度不低于80 cm。用直径为5.0~5.5 mm的聚乙烯绳作为上纲, 缝在薄膜的上缘, 缝制时纲绳应拉紧, 针线从纲绳中穿过。选取长度为1.1~1.5 m的木桩或毛竹, 毛竹应削掉竹节、毛刺, 沿池埂将桩打入土中50~60 cm, 桩间距1.5 m左右, 并使桩与桩之间呈直线排列, 池塘拐角处呈圆弧形[3]。将薄膜的上纲固定在木桩上, 薄膜高度不低于60 cm, 薄膜下缘埋入土中10~15 cm, 形成平整的薄膜防逃墙。进出水口用网眼不大于1.0 cm×1.0 cm的铁丝网制成防逃栅, 以防止鱼蟹逃跑。

3.3 培育生物饵料

3月10日前向池塘中投放规格为20尾/kg左右的当地鲫鱼45~75 kg/hm2, 清明前后投放鲜活螺蛳4 500~6 000 kg/hm2。7月补投鲜活螺蛳3 000 kg/hm2。

3.4 围蟹养草

蟹种投放前应用无结网围拦池塘面积的15%, 用于强化幼蟹培育和保护水草, 待水草丰盛时 (4月中下旬) 撤去围网。

3.5 蟹种投放

应选用长江天然苗培育或人工繁育的中华绒鳌蟹种。规格为160~200只/kg。蟹种要求体色鲜亮, 无病无伤, 活动力强。投放长江天然蟹种, 放养6 000~9 000只/hm2;放养人繁苗, 可放9 000~12 000只/hm2。蟹种放养前应进行消毒, 用10 g/m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蟹种10~20 min。应在3月底之前完成蟹种放养。

3.6 鳜鱼种投放

鳜鱼种投放时的规格应在6 cm以上。鳜鱼种放养时间应在6月10日前后, 投放225~300尾/hm2。

3.7 水草培植

一般播种苦草, 移栽伊乐藻、轮叶黑藻及聚草等。从4月10日开始分批播种苦草, 每批间隔10 d, 水面用种量1 500~2 250 g/hm2, 播种期间水深控制在50~80 cm。水草难以种植的塘口, 可在3月移植伊乐藻。整个养殖期间水草覆盖率应控制在池塘总水面积的60%~70%。

3.8 饲养管理

5月以前水深保持在50 cm左右, 以后随着水温升高, 水深应逐渐加深至1.5 m。进入7月后, 每5~7 d注水1次, 保持水深1.5 m;有条件的池塘, 可保持长流水。进入高温季节, 应进行防病, 防病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5071—2002的规定[4]。科学进行饵料投喂, 注意饲料种类的搭配, 植物性饲料有豆饼、花生饼、玉米、小麦、土豆、各种水草等;动物性饲料有小杂鱼、螺蛳、河蚌等。投饵方法具体如下: (1) “四看”投饵。看季节: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饵料比为60∶40;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65∶35。看天气:天晴多投, 阴雨天少投。看水色:透明度大于50 cm时可多投, 少于30 cm时应少投, 并及时换水。看摄食活动:发现过夜剩余饵料应减少投饵量, 蜕壳时应增加投饵量。“四定”投饵。定时:每天2次, 6:00—7:00、16:00—17:00各投1次。定位:沿池边浅水区定点“一”字形摊放, 每间隔20 cm设1个投饵点。定质:青、粗、精结合, 确保新鲜适口, 应投配合饵料或全价颗粒饵料, 严禁投腐败变质饵料, 其中动物性饵料占40%, 粗料占25%, 青料占35%[5,6,7]。定量:日投饵量的确定按3—4月为蟹体重的1%左右;5—7月为5%~8%;8—10月为10%以上。每日的投饵量为早上占30%, 傍晚占70%。

每日巡塘, 检查水质, 观察河蟹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大风大雨过后, 及时检查防逃设施, 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如有蛙蛇等敌害, 应及时清除。3.9捕捞收获

进入10月将河蟹捕捞上市。11月后, 可干塘将剩余的成蟹一次性捕捞上市, 鳜鱼可上市或转塘。

参考文献

[1]周宇芳, 张龙韬, 胡杭娇, 等.青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 2012 (3) :211-213.

[2]刘玫.湖面养蟹有奇招[J].农家致富, 2012 (7) :20-21.

[3]管卫兵, 蔡天成, 杨牧川, 等.河蟹的生态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 2012 (2) :116-119.

[4]纪竹.鳜鱼高产养殖五措施[J].农家致富, 2012 (7) :36.

[5]李广军, 唐玉华, 郭兆俊, 等.池塘河蟹、龙虾、鳜鱼多品种高效生态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 2012 (3) :18-19, 34.

[6]褚方钢.鳜鱼养殖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12 (3) :21-22.

12.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十二

1、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检验。

2、现场施工用高压设备及线路,应按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

3、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4、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后,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砂灭火。

5、安装高压开关,自动空气开关等有返回弹簧的开关设备时,应将开关置于断开位置。

6、多台配电箱(盘)并列安装时,不指不得放在两盘的接合处,也不得触摸连接螺孔。

7、电杆有小车搬运应捆绑卡牢。人抬时,运作一致,电十不得离地过高。

8、人工立杆,所有叉木应坚固完好,操作时,互相配合,用力均衡。机械立杆,两侧应设溜绳。立杆时,坑内不得有人,基础夯实后,方可拆出叉木或拖拉绳。

9、登杆前,杆根应夯实牢固。旧木杆杆根单侧腐朽浓度超过杆根直径八分之一以上时,应经加固后方能登杆。

10、登杆操作脚扣应与杆径相适应。使用脚踏板,钩子应向上。安全带拴于安全可行处,扣环扣牢,不准拴于瓷瓶或横担上。工具,材料应用绳索传递,禁止上、下抛扔。

11、杆上紧线应侧向操作,并将夹紧螺栓拧紧,紧有角度的导线,应在外侧作业。调整拉结时,杆上不得有人。

12、紧线用的铁丝或钢丝绳,应能承受全部接力,与导线的连接,必须牢固。紧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单方向紧线时,反方向应设置临时拉线。

13、电缆盘上的电缆端头,应绑扎牢固,放线架、千斤顶应设置平稳,线盘应缓慢转运,防止脱杆或倾倒。电缆敷设到拐弯处,应站在外侧操作,木盘上钉子应拨掉或打弯。雷雨时停止架线操作。

14、进行耐压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须接地,被试设备工电缆两端,如不在同一地点,另一端应有人看守或加锁。对仪表、接线等检查无误,人员撤离后,方可升压。

15、电气设备或材料,作非冲击性试验,升压或降压,均应缓慢进行。因故暂停或试压结束,应先切断电源,安全放电,并将升压设备高压侧短路接地。

16、电力传到装置系统及高低压各型开关调试时,应将有关的开关手柄取下或锁上,悬挂标示牌,防止误合闸。

17、用摇表测定绝缘电阻,应上有地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或设备。测定容性或感性材料、设备后,必须放电。雷电时禁止测定线路绝缘。

18、电流互感器禁止开路,电压互感器禁止短路和以升压方式运行。

19、电气材料或设备需放电时,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用绝缘棒安全放电。

20、现场变配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不准超过遮拦和从事修理工作。

21、在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人与带电部分应保持安全距离,并需有人监护。

22、变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停电作业时: 1)切断有关电源,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示牌。2)验电时应穿戴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在设备两侧各相或线路各相分另验电。

3)验明设备或线路确认无电后,即将检验设备或线路做短路接电。

4)将设接地线,应由二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拆、接时均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5)接地线应使用截面不少于25㎜2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6)设备或线路检修塞北,应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临时短路接地线。

23、用绝缘棒或传动机沟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处,绝缘棒应防雨罩,并有人监护。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24、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同一供电网不允许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25、电气设备所有保险丝(斤)的额定电流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禁止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

26、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一般调试应不低于2.5M,易燃、易爆场所应用防爆灯具。照顾开关、灯口、插座等,应正确接入火线及零线。

27、穿越道路及施工区域地面的电线路应埋设在地下,并作标记。电线路不能盘绕在钢筋等金属构件上,以防绝缘层破裂扣漏电。在道路上埋设前应先穿入管子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防被辗压受损,发生意外。

28、工地照电尽可能采用固定照顾灯具,移动式灯具除保证绝缘良好外,还不应有接头,使用时也要作相应的一,应放在不易被人员及材料,机具设备碰撞的安全位置,移动时,线路(电缆)不能在金属物上拖拉,用完后及时收回保管。

13.金属锯床操作规程 篇十三

金属锯床(弓形、圆盘、砂轮锯)安全操作规程

一、起动前准备

1、调整好虎钳位置应平正、紧固可靠。

2、控制杆手柄应放在静止或升起位置。

3、锯割物料应在锯弓行程的中间位置。

4、下料长度超过300mm或原料长度超过500mm时,应加设托架。

5、装夹两件以上物料时,应夹紧牢靠。先空转正常后再开始锯料。

6、检查锯条装夹时位置正确,如有歪斜应及时校正,检查锯条的松紧度,锯齿应向锯割的后面。

7、砂轮安装应符合有关规定。

8、锯片必须平整,锯齿尖锐锋利,不得使用有连续两个缺齿或有裂纹的锯片。

9、砂轮锯、圆盘锯的主轴有晃动时,不得使用。

10、进给量要适当均匀,不得突然加大进给量。

11、切割中发现工件松动,应立即停机使刀具离开工件,重新夹紧工件。

二、运转中注意事项

1、锯割时,要随时检查锯条是否歪斜,必要时退出进行校正。

2、在锯割加工中,及时注意加注冷却液。

3、锯条中途折断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更换,同时将物料或工件翻转180℃,重新开锯口。

4、锯割刚开始时,应采用弱走刀,待锯至适当深度后,方准采用强走刀。

5、锯割中,不准用手接触滑枕。操作人员不得站在和面对与砂轮或锯片旋转的离心力方向。

6、在被锯割物件将要切断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断料下落砸伤人,切断大料时,应留有余量,卸下后砸断,切断小料时,不得用手接。

三、停机注意事项

1、停机后,应断开电源,清理铁屑,清扫场地。

14.20160725操作规程 篇十四

1 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基本程序及阶段的划分

目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阶段常见的划分方式为:将项目建议书及投资估算编制和报批,方案设计比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项目概算编制与报批等划分为项目前期阶段;将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建设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划分为建设期阶段;将工程竣工决算,工程资料整理归档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质量保修期内的相应工程划分为后期管理阶段。

按政府规定需实行代建制管理的,项目立项后,项目业主与代建单位签订《代建合同》,代建单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从签订合同开始至工程质量保修期满、工程尾款支付完毕为止。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采用自管或代建制以及代建单位的确定方式(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或直接委托),由市发改委在项目立项批复中予以明确。

2 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⑴立项报批。项目建议书由业主单位负责编制并报发改委审批(项目建议书的内容是通过业主单位自身及其委托的工程咨询单位,开展相应领域内多种形式的调查、论证、征询等活动,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着重对项目提出的必要性,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式,项目进度安排,经济和社会效益估计,环境影响初步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性阐述和说明)。

⑵确定代建单位。符合下列四个条件之一的,可不实行代建制。 (1) 市财政性资金投资低于5000万元; (2) 市财政性资金投入占项目总投资的50%以下; (3) 涉及国家安全、保密、防灾抢险等特殊情况; (4) 项目业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同类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力量,且要求实行自管的申请事先得到市政府授权的主管部门或投资主管部门批准。

代建费用估算超过50万元的,必须以招标方式确定代建单位。

项目工程管理实行代建制,项目使用单位发生的前期费用会记核算账目,项目使用单位应认真整理形成书面报告材料,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移交项目代建单位统一核算管理。

⑶方案设计比选。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规划设计条件、功能设置需求等具体内容进行详尽、系统的论述后,以公开招标、方案征集、公众展示等形式,面向社会通过技术与经济的综合比选,确定项目的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是后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重要依据和蓝本。

⑷确定勘察、设计单位。在工程建设前期阶段确定勘察、设计单位,有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有利于项目的投资造价控制,有利于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对勘察、设计单位的招标文件中必须包含以下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勘察(包括初勘、详勘等);规划总平面图;规划设计要点;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修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和管线综合平衡设计;编制工程概算、编制施工图预算;现场指导与监督、编制竣工图。

⑸到规划部门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设计要点。

⑹到国土部门办理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报告书。

⑺到环保部门办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

⑻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发改委审批。

⑼若需办理征地报批手续以取得土地使用证的应在项目开展早期同步进行。

⑽到规划部门办理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业主单位向规划部门提交规划总图和规划设计条件,经公安消防支队、公安交警支队、教育局、农林水利局、城管局、环保局、园林局、文化局、人防办对建设工程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后,规划部门确定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并对规划总图进行评审,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⑾到国土部门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并取得土地权属证明。

⑿编制初步方案设计文件并报市建委审批(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报批的初步方案设计文件应包含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工程概算。初步设计工程概算总投资不得超过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估算总投资的10%,否则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重新报批。项目建设过程中,因设计变更、项目实施环境变化等情况,确需调整项目概算总投资的,由报送单位提出调整方案,报市发改委批准。

3 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期阶段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⑴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预算)。

⑵报建设局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公安消防支队进行消防设计审查;报人防办进行人防设施审查;报市政部门、园林局、环保局、卫生局、气象局、地震局、城管局、墙体节能办等办理相关专业内容的审查。

⑶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缴纳人防易地建设费。

⑷到建委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⑸到规划部门对变更部分的规划设计补充核准规划设计条件,并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⑹及早做好施工现场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达到场地平整,水、电、路通具备施工条件。

⑺办理工程施工、监理招标,确定施工、监理单位,发中标通知书,签订施工、监理合同,办理合同备案。

⑻前期绿化设计,办理绿化审批手续。到园林管理部门办理城市绿化工程规划审批。

⑼到质监站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及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手续。

⑽办理建筑垃圾处置、余泥排放、商品混泥土供应协议等手续。

⑾缴纳社会劳动保险费等相关费用。

⑿到建设局进行工程报建,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⒀工程开工,到规划局办理临时实施规划许可,办理规划放线、测量、验线工作。

⒁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工程质量、造价、进度控制。期间分阶段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分部及单体竣工验收办理。

⒂办理工程综合竣工验收及备案。

4 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后期管理阶段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⑴办理工程竣工结算。

⑵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

⑶办理工程档案资料移交手续。

对采用代建制管理方式的工程项目,总体竣工验收合格后,代建单位应尽快向项目业主移交有关图文资料、账目,以及政府投资所形成的设施和库存物品,并按有关规定办妥全部移交手续;自工程项目总体竣工验收之日起,代建单位应在三个月内按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价值向项目业主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⑷工程保修期内相应的保修问题。

5 结语

上一篇: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下一篇:乡镇10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