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学反思(共9篇)
1.回乡偶书教学反思 篇一
古诗是我们祖国优秀文学遗产的瑰宝,古诗中有许多诗句,已成为千古名言。那么怎么教孩子们学古诗,并将一堂古诗课上得生动又有新意?这一直是我在积极思索和探求的问题。而今天,高姗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以读为本,以读悟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初读”这个环节,课上为学生做声情并茂地范读,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多读,特别是指导学生划节奏读很有意思。我们说,古诗词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散),均衡。因此,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词流溢着音乐的旋律。高老师这堂课朗读是贯穿始终的,有的孩子已经熟读成诵。虽然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中的情感,但是一遍遍古诗的朗读,就是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从学生的朗读声中,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情感,那么教学到这里也就成功了。
高老师在教学《回乡偶书》时,把知诗人,解诗意,读诗句为教学主线索,期间以读贯穿始终,通过初读理解诗意,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整个课堂扎扎实实。
教学时引导学生想像诗中的意境,深刻地领悟诗中蕴涵的诗情,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古诗之情节与现代的孩子相隔甚远,孩子更没有这样浓郁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终于成为现实时那百感交集之情涌上心头,孩子更是难体会。如何让学生读出真挚的深沉的情感,让古诗丰韵起来?我想高老师如果再在情景的创设和情感的渲染上多下点功夫,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比如可以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
先介绍贺知章回乡的背景:贺知章在天宝三年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时已86岁,距他年轻时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同学们想象一下家乡会有怎样的变化,诗人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是啊!50年后,朋友大多离去,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再也不见身影。读——
50年后,亲人大多离去,往日一家人团圆欢乐的景象再也无处找寻。读——
50年前风华正茂,50年后却老态龙钟,真是人生易老,物是人非啊!读——
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
如果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能让学生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读到作者的内心里去,试着把“感悟”变为“感动”。那么我们的教学课堂就真正进入了理想的境地。
其实像这样成功的例子又很多,例如在教学《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时,有人大师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
第一次“以情引读”
教师问道:同学们注意到这个“酒”字吗?“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1:离别的酒。生2:友谊的酒。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们说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这是一杯离别的酒——”“这是一杯友谊的酒——”“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的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内里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到此老师又接着第二次“以情引读”
问道: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生: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生: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生: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生: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师: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客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部分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上课的老师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和引读,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第三次“以情引读”
教师问道: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屏显:元二出使安西图。)
经过老师提示,学生不禁惊叹发现: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而此朋友远去不远千里,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生答:黄沙满天!
师: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生答:满目荒凉!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生答: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总之,教师大胆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读中悟情”,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二、自主学习,理解诗句。
高老师让学生带着要求,自己读诗,想想诗句的意思。学生带猜带想,相互启发,在加上教师适时点拨,很轻松地理解了全诗的意思。而在现实的课堂中,一些老师还在用教学参考书的诗句解释照搬给孩子,取代了孩子的多元理解和个性解读。不但没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慢慢助长了孩子的惰性思维习惯。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初读古诗理解诗意”环节中,我们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互帮互学,借助注解或请教工具书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对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好记号以备讨论。然后通过反馈,对学生普遍不解的语句进行集中讨论、释疑。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突出课本中释义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想象演说,感悟形象。
古诗精练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采用表演的方式可以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高老师教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两句时,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老师请一个同学做诗人贺知章,又请几个同学做村上的孩子表演当时的情形,这样就促使着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同学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的色彩。表演中学生情绪迅速提升,印象深刻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适度的`课堂表演使得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不仅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文本语言,也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和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此外,我们教学诗词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例如在教学《长相思》这首诗词时,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这样问道:通过想象,同学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画面。但是,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背景播放《琵琶语》音乐,学生写片段。)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
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但是现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大大的“碎”字,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就这样,在音乐和王崧舟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王崧舟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在“故园”想象中,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身”和“心”的对话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两次想象的对比使词人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通过朗读与想象,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保家卫国的高大鲜活纳兰性德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四、立足课本,拓展阅读。
高老师在课的最后,出示另一首《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让学生来学习,这是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又能让学生在进一步地学习中,更深地体会第一首《回乡偶书》的情感。再次,学诗贵在积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贺知章浓浓的爱乡之情。
2.回乡偶书教学反思 篇二
学习古诗有什么用?习得语言, 感悟情感, 享受审美, 体验文化等等, 最高境界是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强大、丰满。
小学语文课上怎么教古诗?不是深刻透彻的鉴赏, 不是给学生灌输教师个人的文学体验。而是先要关联生活, 激发兴趣, 在古人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其次, 依照文体, 指导学生诵读涵泳, 体验声律之美。再次, 引导学生理解背诵, 适当运用。最后, 使学生走近古人, 迁移情感, 学会“同情之理解”。
古诗有很多要素特征, 它们是古诗课的课程目标, 也是教学资源。我选了一些要素, 以几首古诗为载体, 设计了相关的教学片段。里面有我的学生观和语文教学观。它们只是片段, 只是例子, 不求全, 只求说清一个方面的情况, 仅供参考。它们也是一些方法, 是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从不会到会的方法, 是让学生今后能自己读懂古诗、喜欢古诗的手段。教方法是教师的核心工作。
如此, 就是为让学生成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尽到自己的心力了。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解读分析】
《回乡偶书》是贺知章八十五岁时辞官返乡后所作, 一共写了两首, 这是第一首。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古代, 高寿是不多见的, 更何况贺知章一直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是皇帝的高参和智囊, 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社会里, 能够平安退休得终天年, 更是非常不容易。这首诗完全用写实的手法, 把一个宦游他乡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游子回到故乡的第一感觉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古人的乡土观念是很重的, 这么多年来诗人一直在异乡做官, 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故乡。而今, 终于踏上故乡的土地, 激动、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少小离家老大回”, 一“离”一“回”, 时间的年轮已经悄悄滑过了漫长的几十年, 星移斗转, 沧海桑田, 故乡是那么的熟悉, 有记忆中温馨的缕缕炊烟, 有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土话乡音, 有村人闲散自在的欢声笑语。故乡又是那么陌生, 山河依旧, 一草一木也似曾相识。而当年的发小、朋友、熟人怎么都不见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未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 非常准确地刻画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乡音无改鬓毛衰”, 岁月染白了鬓发, 压弯了曾经挺拔的脊梁, 变化的是外貌, 始终未改的是那一口原汁原味的乡音。乡音根植于千百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明之中, 传承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 是祖先宗族的符号和根本所在。因此“乡音”才能永远超越时空之上, 哪怕离家千里万里之遥, 哪怕离家几十年之久, “乡音无改”就意味着烙上了家乡特有的印记, 就意味着游子没有忘记故乡。“儿童相见不相识”好像说的是废话, 此时的儿童算起来应该是当年发小的孙辈了, 他们怎么会认识一个远方来的陌生的耄耋老人呢?不认识本来也不要紧, 但他们淡淡地一问“笑问客从何处来”, 言尽而意止, 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本来这就是自己的故乡, 此时此刻却被当作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诗人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欲说还休。全诗在这里戛然而止, 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想。
《回乡偶书》的“偶”从字面上看似乎得之偶然, 但这种偶然不是灵机一动随意写下就成, 而是回乡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最敏感最柔软的地方。全诗虽然都用白描的手法, 没有议论, 没有抒情, 但谁又能够否定这首诗没有“不着一字 (议论) , 尽得风流”的奇妙效果呢?
讲古诗, 尤其是格律诗, 平仄问题是否要讲, 怎么讲, 是一大难题。我觉得, 诗歌的学习和赏析一定要从形式与内容两个角度入手, 缺一不可。形式美、声韵美是诗歌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能够学一点诗词格律的知识, 在上课时为学生做一些浅显的介绍, 将为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意蕴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平仄有规律, 但依照规律为小学生详细讲解, 则无必要, 毕竟平仄对学生而言不是轻易可以弄懂的。特别是小学生在学校里都说普通话, 不少字音已不是古音, 有了这个变化, 了解平仄就又多了一层难度。一方面是要讲, 另一方面又不能讲得太深, 如何把握好分寸呢?简便的做法是只讲到第一、二声为平声, 第三、四声为仄声。平声长, 仄声短。个别入声字或特殊情况, 遇到时重点提一下。并且告诉学生读诗时把诗句中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 因此五言诗的停顿是二二一, 七言诗的停顿是二二二一。第二、四、六个字就是节奏点, 他们如果是平声就读得长些, 如果是仄声就读得短些。 (当然有时也可以结合内容按二一二、二二一二停顿。但是初学时, 我以为还是选择前一种方式停顿为好。那样更能体现格律诗的音律特点。) 然后再组织学生反复练习, 在诵读时辅以想象, 将抽象的字音和形象的画面组合起来, 使平仄更容易地被学生接受、理解。
指导学生学习正确诵读古诗, 最好要选择耳熟能详、词义清浅的。《回乡偶书》就是一个好素材。
【片段设计】
一、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回乡偶书》, 一边读一边猜测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读)
二、教师范读
1. 邀请学生个别读或者集体读。评价时, 给予积极的鼓励, 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情绪铺垫。
2. 听了大家的朗读, 老师也想为大家读一读。请大家在听的时候比较一下, 老师的读法与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按照二二一的节奏朗读。可以多示范几次, 便于学生辨别。每个停顿处, 根据平仄, 或长或短, 须明显一些。)
三、辨析异同
1. 指导学生讨论, 在讨论中适时归纳, 并板书要点。
在讨论中, 尤其要关注理解不当的发言。应基于不当之处引导, 使学生互相指正, 最后得出答案。
2. 小结:
朗读古诗, 通常是两个字一个停顿。这首诗我们用二二一这样的方式来停顿。
如果第二、第四个字是平声 (即第一声和第二声) , 可以读得长一些, 舒缓一点。
如果第二、第四个字是仄声 (即第三声和第四声) , 可以读得短一些, 急促一点。
四、逐句指导
1. 出示标有停顿记号、平仄符号的古诗文本 (PPT课件) 。
谁能看着课件, 用老师讲的办法来尝试朗读第一句? (学生朗读, 教师及时指导反馈, 尽可能组织较多的学生参与。通过朗读, 引导学生自悟诗意。比如, “家”字要读得长一些, 边读边体会对故乡的念念不忘之情。)
刚才大家读得很好, 下面谁愿意读第二句? (学生练习时, 除了给予鼓励纠正之外, 还应发现掌握得较好的学生, 让其示范, 并组织学生点评。同时也要将朗读形式与体会诗意结合起来指导。)
4. 接下来, 我们增加一些难度, 谁能试着把第三、第四句连在一起读?愿意读的, 请站起来。
五、巩固练习
1. 教师再次示范朗读。
2. 配上音乐, 全体学生齐读。可以练习多次, 以帮助学生体会音律特点。
3. 组织讨论, 按照二二一的停顿方式来读, 你能感受到什么吗?
(第四个环节组织学生通过模仿, 改变之前不正确的读诗方法。第五个环节则是通过讨论, 对读诗方法有一些理性的认识。经过反复练习, 使学生以后读诗时, 有意识地用正确的方法读。)
【知识链接】
贺知章 (659—744) , 字季真, 会稽永兴 (浙江萧山) 人, 少以文词知名。知章性放旷, 善谈笑, 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3.《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篇三
《回乡偶书》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5课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在诗中既抒发了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又充满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在诗中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百感交集。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衰”也可读“cuī”,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之意,为儿童不相识而发问做好铺垫。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偶、鬓、衰、客、何”等5个生字,会写“音、客、何”3个字;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理解领悟诗意、想象诗的意境中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谈话、激趣、质疑
1.谈话引出课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古诗,谁读过贺知章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课题。(突出“乡”字的笔顺,提醒“偶”字的部首及右下部的笔顺。)
3.引导质疑。这首诗写谁回乡?诗人为什么离开家乡?他回乡后遇到了什么事情?(偶:偶然;书:写。)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二年级学生喜欢背诗,更喜欢比赛谁背诵的古诗最多。简单的谈话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质疑问难能快速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二、指导看图——交流、倾听、感知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思考并回答。
(1)“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唐朝诗人贺知章三十多岁出去做官,到了八十多岁告老还乡,离开家乡五十多年。牵着马的是告老还乡的诗人贺知章,他正与几个孩子逗乐,孩子们不认识他,笑着问他从哪里来。)
(2)学生观察插图,同桌交流。
3.归纳小结。插图中的主人公是贺知章;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自己还乡的事情;诗人一路快马加鞭可见思乡之情切切;乡里的孩子们都不认识这位鬓毛斑白的游子。
4.看图讲故事。先让学生把从插图中捕捉到的零碎信息连贯起来,说几句通顺的话。然后学生看图,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古诗大意:诗人三十多岁时离乡,到八十多岁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诗人的,他们笑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观察、同桌交流、个人展示、教师小结、听故事等环节,突出指导看图的效果,旨在加深学生对古诗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在交流与倾听中了解古诗背景,为进一步学习诗文做好铺垫。
三、初读古诗——正确、通顺、流利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通顺,同桌互相练读,互相纠正字音,把古诗读流利。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拼读并扩词,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偶ǒu、鬓bìn、衰shuāi。(2)重点交流以下生字的识记方法:偶、衰、客、何。(用换部首的方法区分“偶“和“遇”;强调“衰”字的口部有横画,若没有横画便成了“哀”字;“客”字在生活中接触很多,可引导学生多扩词;“何”字扩词有一定难度,可帮助学生记住“何处、何时、何人”等词语。)
3.学生再次自由练读古诗,用“/”标注出古诗的朗读停顿处,让学生说说标注理由,教师加以指导。(板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反复练读古诗,保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节奏。(同桌互读、小组内赛读、全班展示读,以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个性化解读古诗之前,脚踏实地的初读不可缺少,想要拥有异彩纷呈的阅读体验,就必须让学生先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让学生通过牢记字音、辨析字形、扩词练习将课文中的生字读正确,再让学生标注停顿号读出古诗的节奏,以多种形式诵读古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感悟古诗——朗读、理解、熏陶
1.教师范读古诗。(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诗人离乡之久和回乡之晚,朗读时要把语速放慢点儿。“乡音无改鬓毛衰”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朗读时可突出语音语调的变化,“无改”读得昂扬一点,“衰”读得有起伏一些。后两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可以读出儿童般的天真烂漫。)
2.让学生谈谈听教师范读后的收获并模仿读一读。(可以让学生从朗读技巧上来谈,也可以从情感体验来说;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关注点还是要集中在读得正确、通顺,有适当的节奏感,有突出的情感体验。)
3.出示古诗及插图,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1)想一想。哪两句诗写了插图上的情景?(古诗的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与课文插图相对应。)
(2)说一说。贺知章回到自己的家乡,可为什么会“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呢?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用古诗中的原句来回答。(因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所以乡里的小孩子们都不认识他。)
(3)读一读。①当诗人千辛万苦回到家乡,看着家乡的一景一物,想到自己“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他又想到了些什么?该怎么读呢?(“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唯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②回到家乡,却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刻诗人会想些什么,该怎么读呢?(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4.有感情朗读。(同桌互读互听,提出建议;小组内比赛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师生配合读,共同感受诗人的情感。)
设计意图: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必须以“整体把握”、“诵读为主”、“熏陶感染”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进行体验和感悟,让“不可意会”的情感因素渗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和理解古诗。
五、背诵古诗——激情、巩固、落实
1.出示背诵辅助练习题。
(1)少小离家______回,乡音______鬓毛______。儿童相见______,笑问______。
(2)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2.落实古诗的背诵情况。同桌互相背,小组内比赛背,全班展示背诵,师生合作背诵。
3.抄写古诗,指导写字。(“鬓”字可用拼音代替。要做到正确、工整、清秀;重点指导“音、客、何”三个字的书写:“音”的第二横较长,“立”部取扁势;“客”字的折文旁撇捺舒展,“口”部为扁形;“何”字的左部比右部稍高,“口”部较小。)
4.分层要求。(背得快,抄得好的同学可安排默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这一理念应该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中,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上,只有这样,读书与积累才不会成为空话,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才能尽量避免“课堂说得热闹,课后总不开窍”的现象。
六、拓展古诗——点拨、引领、积累
1.引导语:“贺知章最著名的诗文是《回乡偶书》和《咏柳》。《回乡偶书》还有姐妹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同学们想读读第二首吗?”
2.介绍《回乡偶书》系列诗中的第二首。
(1)出示古诗《回乡偶书》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诗意: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回乡偶书》的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3)对比两首诗的异同。(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传达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4)练习朗读、背诵。
3.鼓励学生使用工具书、利用网络自学古诗,加强对古诗积累。
设计意图:“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之一。课堂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习的起点。拓展、延伸、点拨、引领,让学生走上自主的学习之路,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
4.《回乡偶书》教学反思 篇四
当我执教《回乡偶书》这首诗时,一开始我想用语文课常用的诵读、品味、赏析等方法进行教学,后来想到“国学欣赏”课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它应该区别于语文课,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于是,文学欣赏课陷入了一种绝境。
怎样走出这样的绝境,真正深入学生心灵?通过我上完这堂课,证明我后来的设计是成功的。首先我精心设计了精美的课件、优美的动画、动情的朗读、悠扬的乐曲和以李白的<<静夜思>>导入课题来创设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现状,不一味求全,不整堂课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诗歌的精髓,让文学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再者,本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有以下几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
一、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特别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1、渗透学法:从扶到半扶,学会自学。
2、创设情境:激发想像,融入诗境。
3、理解表演:引导合作,再现诗意。
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把诗句读通读顺,感悟诗歌情境,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我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分析﹑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其间穿插了多种形式地读,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表演读,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动脑动口,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升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目的。
三、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品质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古诗精练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象,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如从学生想象
“贺知章”与儿童的对话,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把古诗的意境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惑与困难。
1、如今的社会和家长始终抱着分数来对待学生的学习,尤其面对考试的压力,在对这样的非考试学科,学生和家长都不可能、也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
2、相对于严肃的评论和赏析,学生更喜欢一些无厘头式的搞笑,歪解作品,曲解作者,并以此称能,这不得不让人感觉到经典文学的悲哀。
5.《回乡偶书》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五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加上题目和诗人,简简单单35个字,一下子就读完了,这样的文体到底应该怎么教?有的老师觉得诗还不容易,读通、读顺、读出诗的节奏,大概了解意思不就行了?于是,这样的课堂,很是枯燥,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完后高年段的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解释,甚至抄下来,低年段的,几乎是老师一句一句地解释,最后背一遍,万事大吉。
听过 于永正老师的《草》,这首孩子们幼儿园就会背了的古诗,于老教了整整一节课,没有课件、没有投影仪,端正有力的粉笔字、随手几笔却很形象的简笔画就把孩子们带进了草的世界,他通过让学生给“原”组词,最后带着学生判断诗中的“原”的涵义,非常自然,一节课下来,我们不得不感叹:名师到底就是名师,但我们也不禁疑惑:古诗都得这样教,都要挖得这么深、这么透?
在教这一课时,我还是按照一贯的作法,先解诗题,知作者,介绍了一下作者当时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读诗。
第二步:抓字眼,明诗意。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大部分早就能读甚至能背了,所以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结合图片先理解“鬓毛”“衰”的意思,再来猜 “老大”是什么意思,通过让学生说家乡话加深对“乡音”的理解,这么一来,这两句诗的意思就不难了,最后两句非常浅显,也不用多加解释。
第三步:多诵读,悟诗情。这是最难的一关,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一步。我花了很多时间引导学生去设身处地去想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先引导他们回忆了自己对老家的感觉,让他们说说家乡的哪些人或事物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手把关键词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告诉他们,诗人很小的时候也像他们一样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多少年了一直没有回来,在外面游离奔波了几十年,头发都已开始花白,终于能回家看看了,想一想,当他来到村口时,他的心情如何?他会想些什么呢?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学生们在这时畅所欲言,由景到物再到人,说出了诗人的激动与兴奋;然后一个“可是”转折出了岁月的无情,想象与现实的冲击在孩子们的心里烙下了印迹,诗人此时的心情在一系列的“再也看不到了、再也听不到了”的句子中凸现,学生再读这两句时,也显得沉重了起来。
花了那么长时间的感悟,也许在应试上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听到连陈鑫洋都能回答出像“他多么想再吃一吃小时候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可惜再也尝不到了”这样的句子,不说心底的触动,光从语言训练上,我就觉得这时间花得挺值的了。
6.《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篇六
范县第二小学 崔东利
教材简析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第一学段应该“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低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据此,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应用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将教学设计成四大板块:情境导入——朗读感悟——情感升华——拓展延伸。学习目标
1.认识“偶、鬓、衰、客、何”等5个生字,会写“客、何”两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3.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懂得热爱家乡。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读一读。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静夜思》,谈话:李白在思念谁?(家乡、亲人、朋友……)
2、是啊,“月是故乡明”,所以,每当看到天上的明月,李白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就会吟诵起——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漂泊在外的游子,谁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公元744年,一位86岁的老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时,距离他中年离乡已经有50年了。五十年了,踏上故乡的土地,他思绪万千,随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回乡偶书》。
4、简介作者,理解诗歌题目的意思。板块二:朗读感悟 1.范读。
2.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强调生字读音,相机指导书写“客”、“何”。4.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5.学生交流。
6.指导诵读、表演。板块三:情感升华 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又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二)。
2.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板块四:拓展延伸
1.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李白的心里,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里。从古至今,正是这盏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
2.齐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泊船瓜洲》。
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 乡音无改
7.《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篇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读题目。读准“偶”字,问:我们在哪里见过?
2.读作者名,背《咏柳》。
3.朗读整首诗。(重点夯实诗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指导读好“鬓” “衰”,了解“鬓毛”的意思)
【评析】
联系熟悉的词语复现,能强化生字的读音,加深“字不离词”的印象;以学生已学过的诗加深对诗人和诗作的认同,增加亲和力;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已经有基础,甚至耳熟能详,因此正音的重点就落到难读的第二句上,避免平均用力,凸显难点。
二、扎实识字,端正书写
1.过渡:一首诗会读了,并不等于所有的字都认识了,有的字可能换一个地方就不熟悉了,敢不敢迎接挑战?
2.出示生字词语,以多种方法认读。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客”字。
【评析】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容忽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流程的方便,往往会将识字、写字环节后置,如果课堂时间把握不好,写字容易成为“家庭作业”,得不到教师的具体指导和师生的评价交流。为了扎实有效地识字、写字,将这一环节安排在课中,并在字形的指导上有所侧重,不面面俱到。
三、猜测年龄,理解诗意
1.过渡:生字会认、会写,让我们把它送回诗句,再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读全诗)
2.猜诗人年龄。小朋友能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真不简单。现在请你猜一猜,诗人贺知章写这首诗的时候,大概是多少岁?(学生猜测年龄)
3.引导:猜要有根据。贺知章到底多少岁,黑板上哪个年龄最正确呢?请小组内互相合作,用心读一读课文,不要放过一个字、一个标点、一幅画面,找到一个理由就做上一个记号,试试看,看你能找出几处依据。(学生自学、小组内互学)
4.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以感情朗读来展现)
“老大”说明年纪很大;“乡音无改”说明他家乡口音没有改变。即使离开了家乡,仍然很想念家乡,忘不掉,也说明他离开家乡很多年啦;“鬓毛衰”指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稀疏疏,有的都变白了。(看插图:背都有点驼)说明人已经明显老了;“不相识”就是“不认识”。儿童见面了都不认识,也说明他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
5.解谜:通过大家的发言、讨论,我们知道,贺知章的年纪应该很大了,诗人到底多少岁呢?(补充资料:贺知章30多岁离开家乡去做官,直到85岁才告老还乡)
6.评比。谁猜得最准?(请得胜者吟诵课文)
【评析】
猜年龄,是理解诗句的一个突破点,也是一个转折点,将学生从静态的写字中激活,课堂好玩了,学生就投入了。不过,“猜年龄”也容易造成信马由缰,为猜而猜的现象,考虑到教学效率,板书时写出年龄的`区间,注意收放度的把握。激活思维后,让学生独自品读诗句,观察插图,就是理解诗句、展示推理的过程。当学生有了交流的欲望,再进行同桌或小组合作,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处于愤悱状态的合作,才是真正的合作。推敲诗句的字里行间,都能品味到这是一位长者写的诗。如果学生通过“少小”“儿童”误以为贺知章是个孩子,可以引发争论,体现言语的冲突和智慧,促进对诗句的理解和领会。这样的猜测和揭底,让课堂充满了趣味,充满了挑战,语文课堂仿佛成了一部“开心辞典”。
7.口语交际:“笑问客从何处来。”⑴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孩子,遇到这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你会怎么问啊?(生问)⑵如果你是诗人,你会说什么?
【评析】
这里的口语交际,一是明确“笑问”,二是活化诗句,让诗句读起来更可亲、更可感、更有味。
四、了解诗人,拓展补充
1.过渡:一别就是五十多年,离开家乡的时候是年青人,回来已经“鬓毛衰”。这五十多年里,也许无数次梦回家乡,无数次凝神远望。可是,诗人为什么一直不回家,是不是不想家?(想象说话)
2.指导背诵:年纪大了,终于回到了家乡,你猜,作者会是什么心情?(激动、难过、高兴,百感交集)你能带着自己领悟到的心情背一背吗?
8.《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10 篇八
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如何让孩子们有滋有味地品读诗、悟诗、赏诗?让“诗”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丰厚他的情感世界,积淀他们的文化底蕴?这是我设计《回乡偶书》这一古诗教学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偶、鬓、衰、客、何”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
3、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
难点:理解诗意,领会作者的感情,培养想像力。
教学方法
采用讲读法,即讲解的阅读,由学生自己多读、熟读和背诵,让他们在读中自己感悟,思考、分析、概括、巩固、运用所学内容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让学生说说想家的体会,老师引入诗题:你们离开家几天就开始想家,那么,一个人离开家几十年后又回到故乡,该是怎样一种心情啊!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首诗。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解释课题,理解重点字。
偶:偶然书:写
4、介绍诗人(播放课件)。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回乡偶书》就是写他辞官告老回乡,回到阔别几十年的.家乡时的感情。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通诗文,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纠正字音。(重点纠正“鬓、衰”的读音)
3、指名朗读,老师指导朗读。
4、你体会到诗人这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三、交流学习,感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行诗。
⑴指读诗句。找出句子中意思相对应的词语。
少小——老大离——回
⑵ “老大”具体在哪里表现出来?(鬓毛衰)
让学生指指“鬓毛”在哪里,说说“衰”指什么。
⑶除了“鬓毛衰”之外,诗人的模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么多年不变的是什么?
引发学生想象:诗人“少小”时的样子(活泼可爱,充满青春活力),再看插图(播放课件),用几个词语来形容诗人“老大”时的模样。(老态龙钟、步履缓慢、两鬓斑白)
引发学生思考:诗人不变的是什么?乡音——思乡之情
解释“乡音”:家乡的话。让学生说说家乡的话。
(借不变的乡音和衰老的容貌进行明显对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情感。)
⑷介绍贺知章回乡的背景。(播放课件)
贺知章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辞去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86岁,这时,距他年轻时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⑸让学生想象一下家乡会有怎样的变化,诗人会发出怎样的感慨。(物是人非,同龄的人几乎都不在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此诗。)
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诗人年轻时候离开家乡,86岁才回来,离家时风华正茂,回来时却老态龙钟。他的心情如何呢?带着这种感慨的心情朗读诗句。
2、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诗人没有忘却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回归的游子吗?齐读三、四行诗。
⑴想象这群嬉闹的儿童看见诗人会问些什么话,带上表情问一问。
⑵“笑”能改成“请”吗?为什么?
⑶儿童的“笑问”使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抓住“笑问”这一关键词,通过想象、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与诗人,文本对话,体会诗人的情感。)
⑷指导朗读。读出儿童的天真、热情。
⑸想象一下诗人与嬉戏的孩童碰见时的场面,并演一演。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诗的内容,深入理解诗的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四、配乐吟诵,升华诗情。(播放课件)
1、播放优美的古筝曲,老师充满深情地吟诵。
2、指句学生吟诵,老师指导吟诵的节奏。
3、师生共同满怀感情地吟诵。
五、阅读续篇,深化感情。(播放课件)
出示: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老师感情朗读,感动学生。
2、学生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3、在这首诗里,你又体会到诗人的何种心情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品质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古诗精炼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从学生想象“贺知章”与儿童的对话,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把古诗的意境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以读代讲
9.回乡偶书优秀教学设计 篇九
知识目标:
会认“偶、鬓、衰”三个生字。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重点:
1、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体会古诗平淡的描写中隐藏着的诗人淡淡的悲伤。
教学难点:
1、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体会古诗平淡的描写中隐藏着的诗人淡淡的悲伤。
教材分析:
《回乡偶书》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贺知章在早年离开家乡,晚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后,发现人事的变化,面对孩童的不识与陌生,心中荡起无限感慨之情。本课学习中一共有5个生字,字形结构都不太难,学生易于识记。本课的难点是通过对词语的理解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回到家乡后的万分感慨之情。古诗不同于语体文的阅读课文,它结构严谨、语言简练,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年代久远,字词和句型与语体文都有区别。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在这首诗中重点需要学生理解的词语有“少小、老大、乡音、鬓毛衰、笑问”等词语,只有对这些词语理解了,才能把握全诗的感情。学习古诗,理解后还要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有丰富的想象力,本课的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想象体会、创设不同的情境,以情引读使学生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回到家乡后不被认出的万分感慨之情。
教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都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吗?可是文老师就没有那么幸福了!老师离开家乡来深圳学习工作已经6年了。这6年老师每年只回家两次。老师可想念家乡了!”看(出示幻灯片:回家),“每年春节人们都会赶着回家过年,为了买一张回家的车票甚至不惜整夜守候在车站,多么感人的思乡之情啊!”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从小生长的故乡非常依恋,有着浓浓的故乡情结,人在外地而常常心系故乡。”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描写回家的古诗《回乡偶书》。”(边说边板书诗题和作者。事先板好“回乡”和“书”三字,此时补上“偶”字。)
2、教学“偶”字,师板书偶,边释字形,学生跟着书空右半边;读“偶”。学生齐读课题。
3、理解题意:偶,偶然的意思,偶书呢,偶然间写下的诗。
“偶然间写下的诗常常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时的感受,诗人贺知章回家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就要来细细地读一读他写的这首诗。”
二、自主读诗,整体感知。(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初步感受诗的情感及韵味。)
1、介绍诗人。(“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的情况。”)
2、自由读通诗,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课件显示朗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读通诗句。2、借助课文插图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划上横线准备提问。)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 带拼音读:认读“鬓”,强调发音,认读“衰”
(2) 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3) 出示词语:偶然、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衰老、相识、笑问、客人、何处来。学生认读。
(4) 说说你已经理解了古诗中那几个词语的意思。(估计学情:少小、老大;回、相见、相识、客、何处、笑问)在这个环节中相机指导“客“字的书写并让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
12334下一页(5) 说说哪个词你实在想不明白了?(估计:乡音、无改、鬓毛衰)读“鬓毛”,理解“鬓毛”(图片帮助理解);理解“衰”的意思。解释:“衰老”(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吗?那形容怎样的人,比较合适?);出示“鬓毛衰”词组,学生认读,理解“鬓毛衰”的意思;
(6)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说一句,幻灯出示一句诗意)用“虽然……但是……”接“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个句子。
4、齐读古诗。“理解了诗的意思,我们应该比刚才读得更好了。”
三、感悟诗意,读中悟情。
1、指名读,师生评议。(读准确,读连贯)
2、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情感及韵味。(大家读得这么好,我也想来读一读,同学们给我这个机会吗?)“谢谢同学们的夸奖,老师能读得这么好可是有诀窍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拿到诗后,大家认真读,用心读,多读几遍就能把它读好。大家有信心读出诗的韵味吗?现在我们就来一句一句地读。)
(一) 指导第一句
1、学生自由读第一句。
2、出示年老而归的画面。显示年少与年老的对比图,出示两行诗。
3、指名读。通过观察对比两幅图,说说你想带着怎样的情感读这句诗呢?——难过:离开的时候还是小孩子,而回来的时候已经头发都白了,很伤感。(“听了你的朗读,我知道诗人他终于回来了!”“听了你的`朗读,我知道了诗人真的很老了!”)
4、体会情感齐读第一句。“这时候的贺知章老爷爷看着家乡的变化,听着家乡话真是悲喜交加啊!他不由地发出感叹——“少小……”
过渡:诗人已经激动得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乡,心中无比激动高兴的诗人回到家后受到怎样的对待呢?
(二) 读第二句
1、出示儿童与诗人相见的画面。
2、请同学们观察图画,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你会对贺知章爷爷说些什么话呢?
3、教师扮演诗人,学生们扮演孩子们,师生互动理解诗句。
“离家五十年,终于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结果孩子们却把我当作了外来的客人!唉!可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你们能明白我的感受吗?”
“是啊,离开家乡的日子实在太久了,以至于孩子们都把我当作远来的客人啦。这是贺知章老爷爷深深的叹息啊!你们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吗?”
4、指读,教师评一评。(听到你的朗读,我知道诗人的心情是多么难受啊!听到你的朗读,我仿佛听到贺知章老爷爷的声声叹息……)
过渡:《回乡偶书》把诗人急切重回离别了数十年的家乡时那种又喜又悲的感情,表现得亲切自然。让我们再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把作者的又喜又悲的情感读出来。
5、齐读。
6、小组探究,想象体会。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贺知章爷爷该是多么得思念家乡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每当中秋月明时,贺知章会怎样思念家乡?每当九月重阳,贺知章会怎样思念家乡呢?一年过去了,又是除夕了,贺知章又会怎样思念家乡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讨论,把你的想法轻轻地告诉你的组员。”
7、以情引读,读中悟情。
“是啊!贺知章爷爷如此的思念家乡,今天,他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可是家乡已经不是以前的模样,同学们想象一下家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朋友?亲人?诗人自己……”
8、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创设情境,以情引读。
“是啊!50年后,朋友大多离去,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再也不见身影。诗人不由感叹起来——(引读全诗)”
“50年后,亲人大多离去,往日一家人团圆欢乐的景象再也无处找寻。诗人不禁叹息起来——”
“50年前风华正茂,年青力壮,50年后却老态龙钟,白发苍苍,真是人生易老,物是人非啊!诗人不由伤感起来——”
四、配乐吟诵,升华诗情。
“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
1、学生学习吟诵。“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
2、指名吟诵,师生评价。(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诗人终于能回到故乡的兴奋与高兴。还听出来诗人不能被家乡人认出的悲伤。)
3、配乐朗诵全诗。(教师一边创设情境,旁白配乐,学生投入朗诵。)
五、阅读续篇,深化感情。
(你们已经能像诗人一样把思乡之情表达出来了,就像诗人的知音一样。诗人还写了另外一首表达他思乡之情的诗,也叫《回乡偶书》,是第二首。请大家借助拼音自己把它读一读吧!)
1、出示《回乡偶书》第二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学生自由朗读。
六、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回乡偶书》的第一首,通过吟诵诗句,体会了作者眷恋家乡以及忧伤之情。第二首《回乡偶书》就请大家回家跟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好吗?
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教学反思:
古诗语言精练却意境悠远,“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发”,每首诗都有着特定的创作背景,而这些背景离现在的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实在是太久远了。他们可以琅琅地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却想不通为什么那老爷爷年纪那么大了,还要独自一人在冰天雪地里钓鱼,那种清高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体会不到了,因此古诗中有些情感的感悟只能成为也应该成为空白,等待以后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补白。
《回乡偶书》这首诗学生能体会到哪个度呢?能体会久别家乡后回到家乡的那种高兴,却不能体会那种叶落归根的安然;能体会到少时离家老大才得以回来的难受,却体会不到物是人非韶光不再的伤感;能体会村口儿童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情境,却体会不到作者心中那又喜又悲的复杂情感。
那种浅层次的高兴和难受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通过诗句意思的理解来让学生体会,例如我在揭题时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久别家乡思念故乡的感受,再通过春节火车站人们赶着回家的图片让学生对“思乡”有了情感上的共鸣,为下面的古诗教学作了铺垫。在课中,设置了 /article/“每当中秋月明时,贺知章会怎样思念家乡?每当九月重阳,贺知章会怎样思念家乡呢?一年过去了,又是除夕了,贺知章又会怎样思念家乡呢?”这样几个问题,让这首古诗所蕴含的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化作了具体的一个个情境,如此一来久思家乡而不得回,终老才得以回乡的无奈与伤心就不难理解了。并且我以情引读,通过让学生想象家乡朋友、亲人的离去以及自己的变化来引领学生体会诗人情感进而投入地朗诵诗歌,达到感情的升华。但这些环节也只是帮助学生理解了这首诗中的作者当时是既高兴又难过的,至于百感交集、悲喜交加的这种深层次的情感是怎么也不能感同身受的,只能留待于长大以后的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体悟“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伤感吧!而此刻在课堂上,天真、纯洁如一泓清水的心怎么可能有那么苍老而无奈的感受呢,因此不能体会也不觉得遗憾了。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06-16
乡音-《回乡偶书》改写09-18
古诗回乡偶书教案09-10
贺知章《回乡偶书》教案07-29
能人回乡创业支持10-21
事业单位春节回乡调研报告范文07-03
回乡创业大学生电视专题片解说词09-21
2017年春节期间党员干部回乡调研报告(区项目办)11-04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1-02
关于物理分组教学的反思物理教学反思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