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性学习

2024-10-27

情境性学习(精选8篇)

1.情境性学习 篇一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情境默写

1单元默写检测 《荷塘月色》4-6段。

1、《荷塘月色》中运用通感写荷香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泻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3、《荷塘月色》中运用博喻的修辞写荷花的晶莹剔透和纤尘不染的美质的语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荷塘月色》中运用比喻的修辞化静为动,写出荷叶动态美的句子是: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单元默写检测

(一)《氓》(《诗经·卫风》)(高考篇目)

1.表现女子对男子思念及深情的诗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3.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男子也许会移情别恋,劝解女子不要太痴情的句子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4.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5.表现女子勤劳贤惠持家的诗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6.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1)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2)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二)《采薇》(6章)(《诗经·小雅》)

1.诗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烘托士卒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名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诗经·采薇》中“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三)《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1.刘兰芝在离别焦仲卿时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磐石和蒲苇两个贴切的比喻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2.“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两句,写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告别时依依不舍、忧愁伤感的样子。

3.运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加上恰当的比喻,从手指、嘴唇、步态等方面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的诗句是: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四)▲《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1.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五)▲▲《离骚》(屈原)(高考篇目)

1.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2.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3.(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了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高尚美德。

4.(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描写当时社会流行投机取巧的时俗和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的恶劣风气的句子是: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6.用比喻写以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品行的两句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7.屈原在《离骚》中声明“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达了诗人嫉恶如仇,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决不愿意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8.屈原写自己坚持特立独行的品格,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心志的句子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表明人生各有各的乐趣,而自己却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0、(2015年重庆高考样卷)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许多小人嫉妒他的德行而且诽谤他淫荡的两句诗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1、表现屈原坚定信念,奋斗不懈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六)▲短歌行(曹操)

1.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2.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名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用设问与比喻的手法来抒发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引用《诗经?小雅?鹿鸣》里的诗句来表明自己热情礼遇贤才的句子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6、曹操在《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7、曹操在《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几句写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七)▲《归园田居》(陶渊明)

1.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3.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4.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5.《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6.《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八)与教材相关名句检测:

1、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6、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中用比翼鸟比喻恩爱夫妻,希望两人一生一世在一起永不分离,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理想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7、《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鸡鸣虽写动,诉诸于听觉形象,却分明让我们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幽静,正与王籍的五言律诗《入若邪溪》中“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会让你感觉到喧嚣和烦躁,却更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3单元默写检测

(一)背诵《兰亭集序》,完成下列默写。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静躁不同”,“静”指他在文中说的“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躁”指“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兰亭集序》中写兰亭集会盛况的两句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10.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1.《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2.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3.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二)背诵《赤壁赋》,并按要求默写下列语句。(▲▲《赤壁赋》(苏轼)(高考篇目)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引吭高歌,吟诵《诗经·陈风·月出》中古代咏月的两句诗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015年重庆高考样卷)

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诗句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9、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0、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I)

11、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驾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这一段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14、《赤壁赋》中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5.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6.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7.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的出路,表明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并从中得到乐趣。于是作者写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8.写作者与友人在一只小船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19.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0.王羲之感叹人生短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则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1.诗人在饮酒后,借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来明志的句子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2.写出曹操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长矛吟诗作赋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气势的句子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4.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可与《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相映成趣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9)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0)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1)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2)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3)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4)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5)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6)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7)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8)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9)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2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1)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2)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三)背诵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3、4段),并按要求默写。

1.作者用“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了“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了“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照应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毛浙东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游褒禅山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4.古语曰:有志者,事竟成。《游褒禅山记》中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7.有“力”而无“志”,未达到目的,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8.我们经常说: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9.《游褒禅山记》中,体现作者的观点的句子(主旨句)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表达治学态度的句子是: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附录:必修一重点背诵课文默写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1.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问题的诗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7.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8.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9.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10.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1.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

1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13.写江上景物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4.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雨巷》(戴望舒)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是: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4.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是: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5.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是: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6.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7.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的神态的诗句是: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8.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徐志摩)

1.作者轻轻离开,和康桥依依作别的诗句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3.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4.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5.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6.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状况的诗句是: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3.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美好的诗句是: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4.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的诗句是: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的诗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6.写我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6.诗人挥手作别,悄然离开,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只想留下深情的眷恋的诗句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

1.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复为慷慨羽声。

4.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士皆垂泪涕泣。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鲁迅)

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批判 “庸人”的句子是: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4.让作者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的语句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5.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鸿门宴》(司马迁)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5.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情境性学习 篇二

关键词: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涵义,具体方法,注意问题

创设探究情境、形成探究氛围,是实施探究教学的首要条件,因为情境是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有必要创设探究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体验发现的乐趣。探究学习有多种类型,本文着重探讨创设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短时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

一、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的涵义

教学情境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其特点和功能是能够激发和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等,能够提供学习的素材。[1]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从教学的目的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把一定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某种认知情境的情感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探究氛围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2]

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首先是在教学中创设导致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也就是让学生处在一种不能用原有的内部认知结构来同化新刺激的情境中,学生为了适应新环境就需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原有的内部认知结构加以修改或重建,提出疑问和各种可能的假设,从而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其次是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给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公开地表扬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保持对所探究问题的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布置探究性实践作业等,让学生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探究学习。

二、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的具体方法

依据以上对“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的分析,通过借鉴以往的教学经验,本人对教学中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对如何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1. 教师引导产生问题情境

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浮力产生的原因”一节时,教师先问学生:“如果把乒乓球压入水中,手放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一般都会回答乒乓球上浮,教师演示,证明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接着教师引导:“如果把乒乓球放入去底且口朝下的雪碧瓶中(瓶盖已打开),用手按住乒乓球,倒满水后手放开,结果又会如何?”许多学生认为乒乓球仍上浮,但实验演示乒乓球没有上浮,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想要了解其中的奥妙,由此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2. 利用实验

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变化性使其自身充满了探究的悬念,利用实验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中利用实验的这一特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热情。根据具体情况,为凸现探究任务主题,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所需要的仪器、药品,使学生拥有可以完成探究任务的实验环境。

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以后,可利用实验创设如下的教学情境:将一只新鲜鸡蛋放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中,鸡蛋下沉,一会儿又上浮,鸡蛋露出液面后,接着又下沉,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蛋壳耗尽为止。新鲜的鸡蛋会沉入水中的已有概念与实验现象发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关知识去解释原因:鸡蛋壳跟盐酸发生了反应且有气体生成,由于蛋壳的不同部位发生的反应程度不一样,产生的气体量不同,把鸡蛋托起,鸡蛋由于本身的重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又会下沉。这时学生需要重新建构新的认知平衡,教师便可趁机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蛋壳的成分是什么?如何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利用身边的仪器和药品来进行验证假设?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想到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容器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来验证。

3. 利用课前作业

利用课前作业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通常意义的提前预习课上将要学习的知识,而是通过一些课下能完成的学生活动为课堂上提出探究问题作铺垫。这些学生活动包括实际调查、收集资料、家庭小实验等。如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观察厨房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如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的表面会留下锈斑,用久了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会沉积水垢等),或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如利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面和碱面等),或就某个主题让学生通过查阅或调查访问等手段收集资料,写一些贴近生活的小论文等,教师把这些内容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上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分小组汇报作业情况,引出探究主题。

这种问题情境多贴近学生生活,探究任务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课内课外的结合,因此就不要留过多的作业,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4. 利用故事

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与化学有关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打破学生固有的心理平衡,也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故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探究,建立与已有认识之间的联系。有关的故事(如传说中的小故事、科学史和科学家的故事),既要取材于真实情节,又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具体的情况,故事素材既可以口述,也可以以多媒体形式呈现。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以故事“鬼谷的传说”引入:传说山谷里长着一种奇异的草,吃了能长生不老。此草白天与其他草无异,每至夜幕降临,奇异红光便环绕其间。草儿虽奇,却无人采而得之。月黑夜深,一农夫潜入山谷,四周寂寂,火光闪亮,犬声吠吠。行至途中,忽现异草,农夫大喜,抬足欲前,忽闻身后一声响,转身但见狗毙于脚下。农夫毛发乍起,俯身探望。火灭,惊叫,逃往无影……此后,该谷被称为鬼谷。教师质疑:鬼谷真的有鬼吗?究竟是什么物质保护奇花异草?狗死而人却安然无恙的原因是什么?

神奇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被激发了。学生踊跃发言:鬼谷中显然是没有鬼的。真正保护奇花异草的实际上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二氧化碳。由于植物只有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发生的是呼吸作用,产生出二氧化碳。山谷的地势决定了密度大的气体不易流动,会积聚在谷底。所以这个故事中狗死而人无恙的真正原因就是山谷底积聚了大量的不支持呼吸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所以靠近地面的狗因窒息而死亡。

以上是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常用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同时要注意及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如此才能积极建构出探究知识的意义。

5. 利用多媒体资料

多媒体资源包括:有关生活、生产实际、时事新闻的文字资料、声像资料;学生学习活动的声像资料;电子课件;化学实验录像等。媒体手段包括:教具(挂图、模版、模型、标本)、实物投影、大屏幕展示播放电子课件、实物、动画、录像等资料,甚至可以利用摄像、实物投影和大屏幕展示实验等。运用上述信息资料和媒体手段,展示特定的内容以引发特定的探究问题的方式称之为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

(1)播放联系实际的录像片或课前录制的活动录像,引发特定的探究问题。

如在讲授“几种物质的鉴别”时,可播放下面一段录像:教师正在实验室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所用的药品,即分装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三种白色固体,这时两名学生走进来问:“老师,您在做什么?”“正在为你们的分组实验做准备。”“让我们来帮助您吧。”“好,那我去准备其他的实验用品。”于是这两名学生边说边做,很快就将三种药品分完,一名学生说:“我们开始贴标签吧!”另一名学生说:“都是白色固体,怎么区分呢?还是问问老师吧。”教师接着问:“看完这段录像,同学们明确这节课的探究任务了吗?”即帮助这两名学生把三种白色固体区分出来,并分别贴上标签。

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场景———分装三种白色固体时混淆了它们的标签,将这个困难交给课堂上的学生们。这个场景虽然是虚构的,但非常接近学生实际,这种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明确的探究任务上。通过巧妙地利用录像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播放既节省了时间,又起到了创设真实情境的作用。

(2)浏览专门网站,引发联系实际探究类的问题。

如北京十二中的孙震老师在学生学习“空气、水”之前,帮助学生设计了水资源保护网站,主要内容包括水体的基本情况、水污染的图片和一些文字资料;在上“除去实验室污水中的有害金属离子”课的前一周,又布置了任务:请学生查找重金属离子污染水资源的有关资料。学生通过分组组合的方式收集了关于各种重金属离子在水中的污染情况,主要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

(1) 重金属离子如何进入水循环?

(2) 不同重金属离子对生物有什么危害?

(3) 用什么方法检验重金属离子的存在?

(4) 如何净化这些污水,合格排放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学生课下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后发布在学校的网站上,丰富了网站的内容。课上,学生分组展示资料,介绍铜、铝离子的污染及危害,古埃及城市的灭亡(铝管输水),污水合格排放的标准等相关资料。

教师先展示报纸上关于实验室未经处理的污水污染环境的报道,然后展示前面几次分组实验剩余的污水样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污水中主要含有铜离子、钡离子、汞离子。

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关注水污染中重金属离子的危害,感觉触目惊心,但同时也有几位学生低声议论说:“家里没有人开化工厂,污染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时有个学生反驳道:“以前几次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含有铜th、钡盐、汞盐的污水,如果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也会危害环境,这说明防治污染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

课前,师生共同建立了与污水处理有关的网站,学生在寻找资料、浏览各种专业网站的过程中,感受到水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了解很多化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其它相关的有待探究的问题。

三、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 充分挖掘学生进行探究的内驱力

相对于较多地关注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接受式学习而言,科学探究在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有所获取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体验和对科学方法的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显然科学探究的学习要比接受式学习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当前认知状态与探究目标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障碍,而跨越这种障碍,则需要学生有乐于探究的兴趣、敢于探究的勇气,这就需要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内驱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因此,使学生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探究欲望是探究学习进行下去的前提。

2. 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科学新教材的各部分内容都可以是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的重要素材,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不可能所有的内容都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表明,简单易学的材料,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需要他们经过探究而有所发现,只需要他们用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去同化、吸收,便可掌握它。一定难度的学习对象客观上要求学生去努力探索、积极研究,即采用探究学习,所以具体的内容决定了是否需要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知识的学习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理解、记忆就可掌握,如果一味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参考文献

[1]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

[3]王磊.初中化学与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3.情境性学习 篇三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性学习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6-01

“化学学习情境”指的是与一定的化学知识内容相关的文化、环境和活动等。化学学习情境中既有“情”又有“境”,是情境互融的。“情”是情景体验,是对意志、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动机方面的培养,“境”是学习环境、知识文化氛围、社会应用背景和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确切的说,化学学习情境中既蕴涵了具体的知识内容、问题解决和学习任务,同时又渗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今天,学习情境的创设显得非常重要,它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好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原动力和内在需求,是探究性学习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探究学习的开展源于“探究”契机的出现,即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激发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化学教师创设的化学问题探究情境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化学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出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真实新颖的探究情境,开阔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将课改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对待学生的兴趣是首要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创设问题情境能使活动本身产生的直接动机引起认识兴趣。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去独立思考,给学生以发展思维的空间。

2.培养问题意识 真正的求知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当学生经常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活动,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地调动其观察、注意、想象、思维、操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其创造力得到培养、提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思考。

3.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过程。没有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就很难有积极主动的思维和高效率的学习。《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尽量去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从中让学生感悟到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拓展其思维的主动性,增强其求知欲望。

4.促成创造性思维品质 教育者的任务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某个问题,记住某个结论,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项过程、体验某一结论。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给学生创设追求创新、发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种开放的教学情境,对其心智产生刺激,形成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在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探究性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1.利用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变化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利用实验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探究化学现象的内在规律。

2.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将解决学生从不知到知,从错误、片面、肤浅的认识到正确、全面、本质的认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条主线离不开师生之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目的明确、价值率高的问题,通过找出教材内容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来构建问题情境,学生情绪高涨,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训练,让学生在思维的偏差中自找反思,逐渐产生顿悟,顺利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3.运用生活经验 教师创设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更多问题。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日常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又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一系列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已有经验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矛盾,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4.利用化学史料 化学史和化学故事也是创设探究情境的重要资源。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回顾化学家们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的问题

十几年来的化学教学使我体会到,“问题情景”的创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要想真正掌握这门艺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与解决问题是一对矛盾,“无疑处需教有疑,有疑处却教无疑”,是关于创设问题的辩证处理要诀。2.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让学生一见到问题,便跃跃欲试,兴趣盎然。3.创设问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并非要处处设问,一堂课若尽是问题,必然穷于应付,有可能冲淡主要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创设化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一定还会产生许多新的方法。各种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吴俊明,倪志刚.新课程理念下的创设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耿莉莉,吴俊明.深化对情境的认识,改进化学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 教法,2004(3):72-76.

[4]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8(7).

[5]石鹏.化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J].广西教育,2009(5).

4.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 篇四

●自60年代以来,一直在有关人的思维、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观点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的认知的信息加工观点,今天已经受到情境认知理论的挑战。

●情境认知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

●随着知识的经济与社会形态的出现,认知与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开发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一、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的背景

在过去的1中,有关学习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范型的转变。世纪之初,以动物行为研究建模的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假设在心理学界占据主导地位。行为主义学习观虽曾受到来自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挑战,然而,终因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主张“学习是对理解的探索”的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假设终究没有能得到广泛的接受。直到50年代以计算机建模的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以及内涵更为丰富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认知科学”的创建才提出了基于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隐喻――“学习是知识获得”,形成了挑战行为主义学习观的新的学习理论。然而,在进入80年代以后,作为认知科学“长期战略”的两大目标受到了质疑,因为这两大目标均定位于“还原说”:其一将人类复杂的行为同基本的信息加工及其组织联系在一起,试图将复杂行为还原为一连串的简单行为;其二,在说明信息加工的神经基质时,试图表明人类思维可以还原为神经生理学。为此,作为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奈瑟和作为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倡导者的西蒙分别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后期都对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认知心理学应该作出更加现实主义的转变,主张以生态学的方法取代信息加工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情境中的认知,更多地关注环境对于智能的影响。进入90年代后,研究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以及情境化人工智能的热潮已在认知科学领域出现。这表明认知科学家正试图努力突破信息加工理论的局限,更多地关注社会、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对智能系统内部复杂的信息加工和符号处理的影响并力求将人类智能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可见,自60年代以来,一直在有关人的思维、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观点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的认知的信息加工观点,今天已经受到情境认知理论的挑战。

自80年代末以来,情境认知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脑科学有关人的高级认知机制研究成果的呈现,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基于知识的经济与社会形态的出现,学术界对人的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基于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开发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学习理论的研究首次参照人脑的认知机制构建学习隐喻――“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意义的制定”。这一隐喻的提出开创了真正意义上有关人的学习的研究。而且,与这一有关人的学习隐喻的建立相应的是有关计算机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也开始以人脑为隐喻。人与计算机隐喻的互换标志着人类正在长期以来分析、还原、简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直面世界的真实性与复杂性,其中包括正视人的学习的本质。在20世纪90年代,苏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的传播对整个世界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广泛意义的协作学习提供了物质与理念相结合最有力的支持。目前,正在形成第四种有关学习的隐喻,即学习是社会协商表明,有关学习是知识建构的隐喻正在被修正,认知-建构正在被纳入学习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之中,人的认识、认知与学习的情境性本质正在被逐渐揭示出来。

二、知识

[1] [2] [3] [4] [5]

5.情境性学习 篇五

2013年安徽政法干警面试:面试真题解析(考察应变能力的情

境性问题)

——来源:安徽中公教育(http://ah.offcn.com/)

推荐阅读:

2013年安徽政法干警面试课程体系 2013年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笔试成绩查询 2013年安徽政法干警面试专题

应变能力是指在有压力的情境下,思考、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而灵活的转换角度,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情境性问题是创设一种假设性的情境,考查应试者将会怎么做。此类试题的基本假设是一个人说他会做什么,与他在类似的情境中将会做什么是有联系的。情境性问题的优点是问题情境可以根据职位要求来任意创设,在安徽省的政法干警考试中此类试题一般都会联系警察工作的实际场景来设定情境,在近三年的面试中,考察应变能力的情境性问题的题量比较稳定,2010年为3题,2011年和2012年均为2题,也可以说是安徽政法干警面试的必考题型。

这种类型的题目的答题思路为

以下以2012年的真题为例,进一步说明此类题目的回答方法。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about/contactus/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小偷入室行窃,被群众发现,小偷在逃跑时不慎从楼梯摔下,你作为民警,想送小偷去医院治疗,被群众阻拦,你怎么办?(2012年12月3日安徽省政法干警面试真题)【试题分析】

在具体的情境工作下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民警,不仅要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辖区的正常生活秩序,同时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对于嫌疑犯也要保护好其的生命安全,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执法,也是符合现行的公序良俗和人道主义。

【解题思路】

首先,提出问题,阐述处理这件事情的立场和看法;其次,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最后,解决问题,拔高升华。【参考答案】

作为一名民警,保一方平安,为人们生活稳定保驾护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出现有嫌疑犯受伤的情况,我们也有责任先对其进行治疗,再按照法律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当出现题目中所出现的状况,我一定会把此事处理妥当。

首先,我会安抚好群众的激动情绪,疏散围堵群众,向大家对于小偷入室行盗的愤怒心情表示理解,小偷入室行盗的行为是不道德,并且触犯了相关法律,但是小偷从楼梯摔下受伤,从人道主义来说,我们应该有责任送小偷去医院治疗,同时每一个受伤的公民都是有被医治的权利,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与此同时,让同事进行现场急救措施并联系120,让其尽快派车和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其次,向群众保证,等小偷痊愈之后,我们也会按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审讯和相应的处罚,并且会把具体的处理结果向大家公布。

再次,等120的车辆以及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后,与同事一起送小偷去的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安排好我的同事做好现场笔录工作。

最后,我会把此次事情的处理情况以及结果向领导进行汇报,同时建议领导在小区经常性的开展治安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2、某化工厂生产出现粉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有群众围堵工厂,要求立即停产,如果你是辖区民警,你该怎么办?(2012年12月2日安徽省政法干警面试真题)【试题分析】

考察的是考生在出现具体的工作情境下的应变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辖区民警,既要保证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不被打扰,也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答题思路】

1、提出问题,找出我们存在的问题,一个是群众围堵,一个是工厂排出粉尘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about/contactus/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分析问题:两个矛盾存在的孰轻孰重,以及轻重缓急。

3、解决问题:意识到群众围堵是我们当下需要即刻解决的紧要矛盾,而主要矛盾则是工厂是否存在粉尘过量导致污染,最后还应该做好预防处理。

【参考答案】

化工厂出现了粉尘,以致群众围堵工厂,要求其立即停产,而我作为辖区民警,应该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好群众围堵的情况,可能导致形势的越来越恶化,甚至出现肢体冲突。为保一方平安,让人们生活稳定我第一定要将此事处理完善,还群众一个交代。

首先,我会立刻赶赴现场,疏散围堵的群众,安抚好群众的情绪,告诉他们围堵不利于立刻解决问题,所以请他们先回家休息,同时向他们表态,我一定会尽快解决问题,并且一定会将处理结果告诉大家,另外我会邀请几名群众代表参与此次的调查事件以保证事情处理的真实性,并且会联系领导,告知他这一情况,并且要求联系到环保局进行配合调查。

其次,及时联系到环保局的质检部门,并邀请其对化工厂排放粉尘进行检测,查看其排放量是否合乎标准,以及排放当中是否存在污染体。在于检测部门进行调查时我们需要暗访取证,并且拍摄照片留取相应证据。同时我们还需要找到该工厂的负责人,向他询问清楚相应生产情况,并仔细做好记录。在通过一番明察暗访中,我们一定会得到最真实的调查数据。

然后,在调查结果出来以后,如果化工厂的粉尘排放是合乎标准的,并没有出现违规情况,那么我们会及时公开信息,通知群众,让他们安心生活;如果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了厂家排放确实不达标,我们会将此项后期处理教育环保质监局,让他们对其进行停产休整,进行经济上的处罚,并且会将处罚结果公示于群众,让他们放心。

最后,将整个事情的处理情况以及后续发展都及时的向领导进行汇报,另外向领导建议接下来可以对辖区的工厂进行突击检查,对于存在污染情况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并且开通举报热线,让群众的监督切实走进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6.学习情境三——单元四 篇六

1、原始卡片录入与新卡片录入有什么区别?

答:①开始使用时间:前者为录入月份前已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后者为录入月份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②开始计提折旧的时间:前者在录入当月一般开始计提折旧(土地除外);后者在录入当月一般不计提折旧,录入下月一般开始计提折旧。③录入途径:前者通过“卡片∣录入原始卡片”;后者通过“卡片∣资产增加”。

2、立即制单和批量制单时,摘要有什么不同?

答:如果在业务发生时立即制单,摘要根据业务情况自动填入;如果使用批量制单 方式,则摘要为空,需要手工录入。引入新课:

3.日常业务处理

3.4应收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一、任务

增加王东的权限:系统服务∣系统管理,以admin注册,权限∣权限,选“002王东”,并选好自己的账套,[修改],“公用目录设置”前,[确定]。

王东注册“企业门户”,操作日期:2011.09.30。王东注册应收系统。

1、填制第1、2、3、4、5笔业务的销售专用发票

示例3.17: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1、2011年9月15日,向“北京天益公司”,销售“甲产品”2台,无税单价为1990元,增值税率为17%(销售专用发票号码:5678900)。(后删除该发票)2、2011年9月15日,向“伟达公司”,销售“甲产品”5台,无税单价为1980元,增值税率为17%(销售专用发票号码:5678988)。3、2011年9月16日,向“上海邦立公司”,销售“乙产品”2台,无税单价为510元(改后512元),增值税率为17%(销售专用发票号码:5678901)。4、2011年9月16日,向“北京天益公司”,销售“乙产品”1台,无税单价为520元,增值税率为17%(销售专用发票号 码:5678902)。5、2011年9月17日,向“光华公司”,销售“乙产品”200台,无税单价为490元,增值税率为17%(销售专用发票号码:5678906)。

日常处理∣应收单据处理∣应收单据录入,选择后[确认]。录入销售专用发票的内容,[保存]。

2、填制第3、4笔业务的应收单 示例3.18: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3、2011年9月16日,向“上海邦立公司”,销售“乙产品”2台,以转账支票代垫运费120元。4、2011年9月16日,向“北京天益 公司”,销售“乙产品”1台,以现金代垫运费120元。

日常处理∣应收单据处理∣应收单据录入,选择后[确认]。录完[保存]。

3、修改“5678901”号销售专用发票 找到“5678901”号销售专用发票,[修改],修改无税单价为512元,[保存]。

4、删除“5678900”号销售专用发票 找到“5678900”号销售专用发票,[删除],[是]。

5、审核本月录入的应收单据 日常处理∣应收单据处理∣应收单据审核,[确认],双击“选择”栏或[全选],[审核],[确认]。

6、对应收单据进行账务处理 日常处理∣制单处理,发票制单,应收单制单,[确认]。[全选],[制单],选择“凭证类别”,修改制单日期,[保存]。[下张],修改后[保存]。……

7、录入收款单据

示例3.19: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8、2011年9月22日,收到银行通知,收到“上海邦立公司”以电汇方式支付购买“乙产品”2台,货税款及代垫运费款1318.08元(后改为1500元)。9、2011年9月22日,收到“北京天益公司”交来转账支票一张,支付销售“乙产品”1台的货税款及代垫费用款668.4元。(后删除)日常处理∣收款单据处理∣收款单据录入,[增加],录入收款单的内容,[保存]。

8、修改收款单据

找到1号收款单,[修改],将金额改为“1500”,[保存]。

9、删除收款单

找到2号收款单,[删除],[是]。

10、审核本月录入的收款单据 日常处理∣收款单据处理∣收款单据审核,[确认],双击“选择”栏或[全选],[审核],[确认]。

11、核销收款单据

示例3.20: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10、2011年9月23日,核销1号收款 单,核销时按“1318.08”核销。

日常处理∣核销处理∣手工核销,客户:上海邦立公司,计算日期:2011-09-30,[确认]。在上半部分的本次结算金额栏录入“1318.08”并回车,在下半部分的本次结算栏的某一行录入“120”,在某一行录入“1198.08”并回车,[保存]。

12、对收款单据进行账务处理 日常处理∣制单处理,结算单制单,[确认]。[全选],[制单],选择“凭证类别”,修改制单日期,[保存]。[下张],修改后[保存]。……

13、填制商业承兑汇票,暂不制单 示例3.22: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13、2011年9月2日,收到北京天益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345612),面值为7020元,到期日为2011年11月2日。14、2011年9月3日,收到明兴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367809),面值为7020元,到期日为2011年9月23日。

日常处理∣票据管理,[确认],[增加] 注意:①票据生成的收款单不能进行修改。

②商业承兑汇票不能有承兑银行,银行承兑汇票必须有承兑银行。

14、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并制单 示例3.23: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 务 15、2011年9月30日,将2011年9月2日收到的北京天益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345612)到银行贴现,贴现率为6%。

在票据管理界面,选中票据,[贴现] 注意:①如果贴现净额大于票据余额,系统自动将其差额作为利息,不能修改;如果贴现净额小于票据余额,系统自动将其差额作为费用,不能修改。

②票据贴现后,将不能再对其进行其他处理。

15、结算商业承兑汇票并制单 当票据到期,持票收款时,执行票据结算。示例3.24: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16、2011年9月23日,将2011年9月3日收到的明兴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367809)结算。

在票据管理界面,选中票据,[结算] 注意:①结算金额减去利息加上费用的金额要小于等于票据余额,即票据余额+利息-费用≥结算金额。

②票据结算后,不能再进行其他与票据相关的处理。

16、审核收款单

日常处理∣收款单据处理∣收款单据审核,[确认],[全选],[审核],[确认]。

17、制单(结算单制单)日常处理∣制单处理,结算单制单,[确认],[全选],[制单],选择凭证类别,修改制单日期后[保存];[下张],修改后[保存]。

18、应收冲应收暂不制单

应收冲应收:将一家客户的应收款转到另一家客户中。

示例3.25: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17、2011年9月30日,经三方同意将9月16日形成的应向“北京天益公司”收取的货税款及代垫费用款728.4元转为向明兴公司的应收账款。(暂不制单)

日常处理∣转账∣应收冲应收,输入日期“2011-09-30”、转出户“北京天益公司”、转入户“明兴公司”,[过滤],在某 一行“并账金额”栏输入数据“120”,在某一行“并账金额”栏输入数据“608.4”并回车,[确认],出现“是否立即制单”提示,[否]。

注意:①每一笔应收款的转账金额不能大于其余额。

②每次只能选择一个转入单位。

19、预收冲应收暂不制单

预收冲应收:处理客户的预收款与该客户应收款之间的核销业务。

示例3.26: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18、2011年9月30日,经双方同意,将伟达公司2011年9月22日购买“甲产品”5台的货税款11583元用预收款冲抵。日常处理∣转账∣预收冲应收,在“预收款”页签,先选客户“伟达公司”,[过滤],再在“转账金额”栏输入“11583”并回车。单击“应收款”页签,[过滤],在“转账金额”栏输入“11583”并回车。[确认],[否]。

注意:①每一笔应收款的转账金额不能大于其余额。

②应收款的转账金额合计应该等于预收款的转账金额合计。

20、填制红字应收单并制单

示例3.27: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19、红字应收单

单据日期:2011-09-30;客户:大地公 司;金额:500 制单时,第二行科目:1001 日常处理∣应收单据处理∣应收单据录入,单击“单据名称”的▼,选择“应收单”,单击“方向”的▼,选择“负向”,[确认]。录完红字应收单,[保存]。[审核],系统提示“是否立即制单”,[是],生成红字凭证,修改后[保存]。

21、红票对冲并制单

可实现客户的红字应收单据与其蓝字应收单据、收款单与付款单之间进行冲抵的操作。两种处理方式:自动对冲和手工对冲。

示例3.28: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20、2011年9月30日,经双方同意,将期初余额中应向大地公司收取的运费500元用红票冲抵。

日常处理∣转账∣红票对冲∣手工对冲,客户:大地公司,[确认]。在“2011-08-22”所填制的其他应收单的对冲金额栏录入“500”,回车,[保存]。

22、制单(转账制单、并账制单)日常处理∣制单处理,转账制单,并账制单,[确认],[全选],[制单],选择凭证类别和制单日期后[保存];[下张],修改后[保存]。

23、处理坏账发生业务并制单 示例3.29: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21、2011年9月24日,将9月16日形成的应向明兴公司收取的应收账款728.4元(其中货款608.4元,代垫运费120元)转为坏账并制单。

日常处理∣坏账处理∣坏账发生,输入日期“2011-09-24”和客户“明兴公司”,[确认],在“本次发生坏账金额”栏的某一行录入“608.4”,再在某一行录入“120”,回车,[确认]。出现“是否立即制单”提示,[是],凭证类别:转账凭证,制单日期:2011.09.24,[保存]。

24、处理坏账收回业务并制单(先做一张收款单)

示例3.30:实验十二

应收系统日常业务 22、2011年9月30日,收到银行通知(电汇),收回已作为坏账处理的应向明兴公司收取的应收账款728.4元。

日常处理∣收款单据处理∣收款单据录入,[增加],录完收款单的内容,[保存]。

日常处理∣坏账处理∣坏账收回,①客户:明兴公司;②日期:2011-09-30;③结算单号:0000000004;[确认]。[是],凭证类别:收款,制单日期:2011.09.30,[保存]。

25、查询发票

单据查询∣发票查询,单击“发票类型”的▼,选择“销售专用发票”,[确认]。

26、查询结算单

单据查询∣结算单查询,[确认]。

27、查询并删除9月23日填制的收到明兴公司商业承兑汇票的收款凭证

单据查询∣凭证查询,单击“业务类型”的▼,选择“票据处理制单”,客户:明兴公司,[确认]。单击选中“票据结算”记账凭证,[删除],系统提示“确定要删除此凭证吗?”,[是]。

28、对全部客户进行包括所有条件的欠款分析

账表管理∣统计分析∣欠款分析,[过滤]

29、查询2011年9月的业务总账 账表管理∣业务账表∣业务总账,[过滤] 30、查询科目余额表 账表管理∣科目账查询∣科目余额表,[确认]。

31、取消对大地公司的转账操作 其他处理∣取消操作,①客户:大地公司;②操作类型:转账,[确认]。双击“选择标志”栏,[确认]。

32、将未制单的单据制单

日常处理∣制单处理,票据处理制单,[确认]。[全选],[制单],凭证类别:收款;制单日期:2011.09.23,[保存]。

二、知识

1、应收单据审核(1)自动批审

日常处理∣应收单据处理∣应收单据审核,未审核,[批审]。注意:自动批审不包括对现结发票的审核。对现结发票审核只能通过手工审核。

(2)手工审核

日常处理∣应收单据处理∣应收单据审核,未审核,[确认],双击“选择”栏或[全选],[审核]。

(3)弃审

日常处理∣应收单据处理∣应收单据审核,已审核,[确认],双击“选择”栏或[全选],[弃审]。

2、核销方式

三种:单张核销、自动核销和手工核销。一般用手工核销。

其中自动核销:日常处理∣核销处理∣自动核销。

3、票据管理

票据管理主要是对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日常的业务处理,所有涉及票据的收入、结算、贴现、背书、转出、计息等处理都应该在票据管理中进行。

4、计提坏账准备

上机实验采用应收余额百分比法。年末,日常处理∣坏账处理∣计提坏账准备

注意:只能在初始设置中改变计提比率。

5、凭证查询

通过凭证查询可查看、修改、删除、冲销应收系统传到总账系统的凭证。

单据查询∣凭证查询 注意:①只有未审核、未经出纳签字的凭证才能删除。

②一张凭证被删除后,它所对应的原始单据可以重新制单。

6、取消操作的类型

取消核销、取消坏账处理、取消转账、取消汇兑损益、取消票据处理、取消并账等。作业:

一、判断题

1、票据生成的收款单可以被修改。()

2、商业承兑汇票可以有承兑银行。()

二、单选题

1、在应收系统的应收冲应付的转账处理功能中,如果输入转出户及转入户的条 件,应单击()按钮。

A、过滤

B、全选 C、转入户

D、转出户

三、多选题

1、在应收系统的取消操作功能中,取消操作的类型主要包括()。

A、取消核销

B、取消记账 C、取消转账

7.从教学意识反思语文教学的情境性 篇七

对于大多数教学人员来说, 如何教学会学生进行思考, 是一个共性的话题。不同的学科, 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 不同的教学方法又来自于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的组合。对于语文学科来说, 是一种类本土性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式教学。正如部分学者所说的, 语文的教学重要性不在于能够给学生知识量如何丰富, 而在于对学生个体语文的重要性的认知和在具体语境下的现实事物的理解与自我意识的个体表达。然而, 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就这一问题, 通过逻辑分析法与文献等方法进行语文教学的反思。

1. 现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景意识的缺失

在中文语境下的教学环境, 部分教学人员更加显得自信而有余。由于这一语境都属于人们所熟知或者有些许认知的可见的知识。因此, 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 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所谓的知识性的“带过”式教学, 由于部分教学人员认为这么简单的知识, 不用讲述学生也是知道。然而, 这一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系列的学习“空白”期, 时间积累过长, 刚会给学生的理解与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这里所提到的是教学人员自我认知范围下的情景性教学的缺失所致的。也是教学人员的对教学的理解不够清晰所造成的。从现行教学来看, 这一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 在现实教学中, 还存在知识性的单一讲解, 而缺少情境意识创造。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人员更加注重, 汉语言的字、词组合与认知的较正, 而不注意用情景式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情景空间, 让学生从心理认知上进行的字与词相互关系的理解与熟知, 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有所提高, 也给现实生活的语文知识的应用, 提供一系列的认知性内容。然而, 缺少具体情境的布设, 学生处于单一的维度下的教学, 其教学成效相对较差, 甚至表现出不乐观的程度, 学生从而对语文教学失去兴趣。

2. 对情境化教学的重视与理解

2.1 对情境化教学的重视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大部分教学人员对情景化教学有所认知。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 现行的语言教学过程中, 情景化教学应用相对较少。并且, 其应用的时机与方式有所偏颇, 使得情景化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显得相对难以融入大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的具体方式应用之中。

因此, 加强对情景化教学的认知与理解, 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用。无论是语文学科教学如何者行, 或者通过那种理念与方法进行, 其语文教学的重要本质是给学生以一定情境下的情感与知识性的认知, 因此, 情境化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有的, 也是难以避开的重要生成点。

2.2 对情境化语文教学的理解

对情境化语文教学的理解要从多方面入手, 才能使得情境化教学获得真正的实际效果。首先, 情境化教学对象不是单一的课程教学内容, 要与社会生活常识相联系, 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的内容进行联系。比如说, 针对学生近期所关注的事物, 进行提问, 给学生以讨论的空间。通过对学生提问与回答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的情境的导入, 进而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

通过大多数个体的生活相关内容进入导课仅仅是情境化教学入手的初期阶段, 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在进入具体话题讨论的过程中, 提出个体熟知或相似的经历, 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的同时, 对学生思想感情产生一定的共同的经历的提醒。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有效, 学生的参与是第一位的, 否则, 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无效的。这一点, 是无可争议。对于大多数教学人员来说, 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人员来说, 这一点应该更为重要。

3. 促进情境化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3.1 提问思考法

对于拉动学生的学习性, 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 提问的方式则较为重要。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过程中, 有较多的想法, 但常常不具备系统性, 给现实的学习整合缺少空间。无论是优秀的学生, 还是相对较弱的学生, 这一点都是较为明显的。因此, 通过进行提问的方式, 使学生入境, 相对较为重要。提高的重要功用, 除了使学生个体思维有所提升外, 对教学人员来说, 也是促进其思考的方式之一, 配合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人员会提出相应的教学提问, 通过教学提问, 教学人员则会体现出的对问题有着进一步的理解或了解, 对情境的布设有着一系列的认知, 才能实现较好的提问方式和与学生进行良好地互动。所以, 提问与思考是相互的, 是互想促进的。

3.2 布设情境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教学人员来说, 布设教学情境也是较为重要的。需要较多的前期的设计与补充性的活动, 才能进行较好的课程学习与设计, 由于语文学科的性质, 更多的需要教学人员的良好的心态与激情, 来促进学习的学习与对语文知识的兴趣。通过情境化的布设, 给学生以学习为乐的启示性学习, 而不是单一的为学生而进行。通过对情景的学习与思考, 学生也在情景的学习过程中, 获得一定程度的认知性提高。

4. 结束语

语文学科的教学在所有学科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功用。也是文化记忆的重要表达方法的学习必要基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讲究文化的情境性, 因此, 语文教学的情境化学习与构建, 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陈静.语文与语文学科性质琐议[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1 (01) .

[2]余应源, 杨孝如, 余明辉.语文到底“姓”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 2001 (10) .

8.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境教学研究 篇八

【关键词】情境教学 记叙性散文 初中语文

引言

初中的学生对大多数记叙性散文情感把握不准,往往使得其对主体内容的理解与主体偏离。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文章内容的解读和思想情感的体会上去,更好的把握住文章的主体思想,丰富学生的情感,实施情境教学意义重大【1】。教师使用情境教学,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那么怎样有效合理的设置情境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有所成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情境教学,简单的说就是教师人为地创设原本没有的环境或背景,结合课本内容,辅助教师进行课文的讲解,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此情此景”的氛围中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情景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活跃课堂,用生动可感的场景启发学生的思维。打破传统的一味满堂灌输、单纯讲解和机械训练的模式,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情绪。情景教学通常分为模拟情境、实际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等类别,可以采用图片,物体,话语、视频、音乐等途径加以展示。

情景教学能释放学生的天性,因为情感参与认知活动,促成语言、形象、情感三者融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想象力得到提升,在提高文章理解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加深。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投入到课堂反映到学生的脑海中的。诸如现实社会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带给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有益或良好的影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对文本的中心理解不透彻

文本是实施教学活动的“灵魂”,脱离了文本的教学都是流于形式的无用功。情境教学也是如此,一种情况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理解有失偏颇,主观切入自己个人的理解,并把它带入到教学当中,致使学生也“跑偏”【2】。或者存在老师对文章理解太过片面,没有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等等,让学生无法理解其中心思想。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彻底舍弃了文本,一味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适宜的将文本内容与课堂情境结合在一起或者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阐发,把语文课上成了美术课或者游戏课,这归因于教师在进行情境的教学设计时对课文专研力度不够。

(二)教师忽略了情境教学的重点和本质

尽管情境教学已经被不少教师采用,但是课堂实施起来却是漫无目的的。假如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放几张图片,随意地观看视频,或者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自由表演发挥,或者口头随意阐述,再或者干脆照以前那样教,忽略了情景教学其本质的意义。这样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而喧宾夺主的教学形式,只会让课堂效果适得其反,甚至对后期的教学产生阻绊。另外在是否选用情景教学模式的选择问题上,很多教师也陷入盲目的状态中,没有清醒的认识。受多媒体教学热潮的冲击,教学设计脱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本来有的利用语言能讲清讲透的,错误地选用了情境设置,结果造成课堂的混乱,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初中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情境教学理念

首先要摆脱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思考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情境,在课前仔细研读文本,吃透教材,设计出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要思考什么样的课文类型适合需要情境教学,整堂课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等诸多问题。从而不断优化教与学的效果。真正让情境教学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其次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的时候要有充沛的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让情境真正感动到学生,如在教学《老王》这篇散文的时候,因为缺乏生活经验,教师仅仅只是通过文中几件典型事迹的归纳是没办法让学生具体认识到人物的闪光点,更不会给予深切的同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切换角色,通过假设自己的做法与作者的做法作对比,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领会悲悯的真谛。再次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从各种形式的运用上丰富情境。

(二)用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

可以用穿越或个性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的参与兴致【3】。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可以设计以下的导入:“昨晚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梦:我被周公送到了一个教室的外面,看到街上还有外国士兵,然而里面还在讲着法语。里面的学生呢,一个个坐得非常端正,凝神屏气地听着老师的讲课。我偷偷走近靠窗坐着的学生看到本上写着小弗朗士的名字,发现他正低声的哭着。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去课文找找答案。”教师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课文一开始就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在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文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话剧表演的任务,教师让台上学生说出不同作家的台词,让其他学生对着课本找出各自是谁,从而加深不同人物出场的印象。

(三)在对生活的感悟中强化情境

一切创作来源于生活。要运用好情境教学,最佳的方式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如在学习散文名篇莫怀戚的《散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和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在讲解之前鼓励学生回想平时与父母外出游玩的场景,然后把各自的经历说给班上其他学生听,学生在感受到爱的温暖的同时更加领会到课文阅读中那些关于父母爱的抒写。

结束语:情境教学对初中记叙性散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能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趣。

【参考文献】

[1]李继华.初中语文情景教学创设[J].软件:电子版,2015(7):

218-218.

[2]周明生.初中语文情景教学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旬刊,

2012(5):99-100.

上一篇:军人转业和复员安置落户所需材料下一篇:共创“平安城市”、创造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