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人生故事

2024-07-15

名人人生故事(8篇)

1.名人人生故事 篇一

作者:铁凝

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认识已久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不久之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省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使我对沽源产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绘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地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到后来竟然达到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字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在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在这里肆虐,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挨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多有耐心和爱。

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8点半开会,汪曾祺6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诚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地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排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使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个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收藏起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短暂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锅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于是我又常想,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孤独,从塞外凛冽的寒风中快乐地朝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是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这使我始终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2.名人人生故事 篇二

大凡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 都不免面临一种童年的困惑、青春的烦恼, 乃至中年的郁闷和晚年的焦虑。好奇多动、随兴任性与家法世规的纪律束缚, 大概都曾严重地困扰过每个人。阅读传记佳作, 则足以令其通过别人的镜子照见自己曾经的郁闷, 让受创的心灵获得一定的疗愈。

出生于湘西凤凰县一个多民族之家的沈从文先生 (1902~1988年) , 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祖母刘氏是苗族, 母亲黄素英则是土家族。他先后上了私塾和新式小学, 到14岁时投身行伍, 浪迹于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 著有《边城》等名作。上世纪30年代起先后在中国公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

1934年出版的《从文自传》, 记录了他活泼多动而又颇让师长失望的乡野童年, 精神蜕变的少年时代, 以及经历坎坷的青年生涯。其中不难感受到他对于自己双亲的无限感恩和些许忏悔:

我的母亲姓黄, 年纪极小时就随同我一个舅父在军营中生活, 所见事情很多, 所读的书也似乎较爸爸读的稍多。我等兄弟姐妹的初步教育, 便全是这个瘦小、机警, 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担负的。我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 她告我认字, 告我认识药名, 告我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决断。我的气度得于父亲影响的较少, 得于母亲的却较多。

我爸爸平时极爱我……他以为我不拘做什么事, 总之应比做个将军高些。第一个赞美我明慧的就是我的爸爸。可是当他发现了我成天从塾中逃出到太阳底下同一群小流氓游荡, 任何方法都不能拘束这颗小小的心, 且不能禁止我狡猾地说谎时, 我的行为实在伤了这个军人的心……在各样教训、各种方法管束下, 我不喜欢读书的性情, 从塾师方面, 从家庭方面, 从亲戚方面, 莫不对于我感觉得无多希望。我的长处到那时只是种种的说谎……二十年后, 我“不安于当前事务, 却倾心于现世光色, 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 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分性格的形成, 便应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的逃学习惯。

1942年出生的亮轩 (马国光) 所写的回忆录《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 在台湾出版时本名《坏孩子》。全书17万字, 分为《出生前后》、《生死情缘》、《重庆, 北碚, 合川》、《嘉陵江到淡水河》、《失落的童年》、《逃啊逃》、《别有天地》、《异样人间》、《此恨绵绵》九章, 叙说了曲折的家世、破碎的家庭、分裂的社会所造就的令人唏嘘的童年人事, 内涵十分丰富。作为单亲家庭的男孩, 他从小因不能好好上学听讲做功课而饱受家庭暴力。他在书中痛苦地回忆说, 早年在人世间遭遇的, 是一个身心都曾“失落”的童年, 从未享受过家庭的亲情和长辈的慈爱:

我庆幸没有让这个世界上我仅有的血亲长辈给打得屈服了, 幸好心智一直健康无碍, 天生的好学深思没有折损。我还是我, 没有让他们打成他们要的什么样的孩子, 多么庆幸我依然读我自己想要读的书, 从来没有因为是个功课差、不列名 (指学校通报家长用的《儿童手册》上三门功课不及格者———引用者注) 又留级的学生而自卑自贱。我知道他们为了我好, 但是却用了我无法接受的方式。我知道他们活着也不容易, 但我从来没有同意过, 这就可以成为打孩子的理由。

不论打我的是我的亲人还是老师, 我至今痛恨体罚, 痛恨暴力, 痛恨任何人以暴力加诸无抵抗力者的行为。我之痛恨任何形式的蛮横专制, 与痛恨体罚息息相关……我后来写了多年时评, 对不公不义表现出非常的反感, 此与自小受到“家暴”必然有关。我也可以很骄傲地说, 我一生没有跟人打架的记录, 起先是不敢打, 我身体瘦弱, 没有打架的本钱。后来, 我总想证明, 不用暴力, 依然可以面对“问题”。

他回忆说, 当年其父亲对他的期待只是“要好好读书”五个字。可事与愿违, 几乎自打入小学一年级起, 他就遭遇了一个极其严重的学习障碍:每当新学期将一大摞教科书抱回家通读一遍后, 那些书从此“对我就再也没有吸引力, 上课又很少听到有意思的事情, 非常无趣。因此, 凡是教科书空白处, 都让我画得满满的漫画, 跟很多一页页急翻过去就能看出来的卡通动画, 这些都是我在所谓听课时的‘杰作’……我一辈子爱随手画画, 应当跟不爱读教科书构成消长相因的对立关系”;“我不爱读教科书, 尤其不爱读课文之后的许多也要背下来的注解跟练习。我无法接受历史课本里远远不如历史小说精彩的内容, 而只要不是学校老师指定我们在课堂读和课下背的书, 却‘无不读得津津有味’”。于是, 不断因读“私书”而被老师责罚, 课业差到数度留级, “因为我是个手不释卷的坏学生。什么是‘坏学生’?考试差者也。” (第五章《失落的童年》)

作为学龄少儿, 以“记问”为主要方式的“月考”、“周考”却在持续, 成绩考不好就只有挨家人打。在自暴自弃的心理驱使下, 他从逃课到逃学, 从撒谎到偷摸, 终因父子矛盾不可调和而离家出走, 辍学流浪在外。而当他步入成人社会后, “小不如意则小逃 (如跟太太有意见, 便躲入书房关上房门不言不语) ;大不如意则大逃 (如留书辞职或是干脆转身而去) ……随时随地都可能生出逃意, 也不见得有什么生死大事”, 竟成为了其社会化生存的行为, 可见其心灵受当日“家暴”伤害之深。

不过, 千万不要认为作者命苦, 错投到了一个门风浅薄的家庭。其实他的生父马廷英先生 (1899~1979年) , 是一位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海洋地质和海洋生物学家。可是对于这样一位成就非凡、受人敬重的父亲, 作者为其子40年, 却因一个学校课业成绩不好的问题, “面对面少, 话对话少, 理解的少, 表达的更少”, 因为“ (教科) 书读不好, 父亲的耐性就没有了, 但我不会反抗, 只有逃……然而, 人生其实逃也逃不掉, 最后依然承受了痛苦, 一点都没有省略的痛苦。”那是在他的老父亲于贫病交加中因病弃世后, 他才感觉到自己真正长大成人了, 自己的内心其实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父亲的———“那个一辈子也没通世事的老教授。”因此, 他在回忆录中得出一个椎心泣血的人生认知:“要爱一个人, 一定不可以用对方不会同意的方式去爱, 否则与恨无异……人间许多悲剧, 不是没有爱, 而是爱得太专横、太霸道, 爱得跟冤冤相报没有两样。人生苦短, 何必如此苦苦折腾?”

“水深鱼极乐, 林茂鸟知归。” (杜甫《秋野》)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沈从文和亮轩在上学期间曾成为所谓“问题学童”的经历, 除了昭示天下的父母、师长要充分宽容、理解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之外, 更要让多数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找到心灵慰藉, 原来“问题”不在于自己表现是如何的不堪, 而在于是否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领悟中, 让自己的心智不断健全。

三、鼓舞青春志气, 教人励志进取

鼓勇气, 励壮志, 教人进取, 是传记佳作阅读的最为传统的价值。因为无论是自传的主人, 还是被作为传主的人物, 他们无不是在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 克服了人生不断的艰难险阻而胜出的强者。因此, 我们提倡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不妨阅看为自己所心仪的人物的传记, 从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所为中, 以获取不丧志、不气馁的精神“正能量”。

鼎鼎有名的上海锦江饭店创办人董竹君女士 (1900~1997年) , 当年出生于上海洋泾浜贫民区。在13岁时为替家里还债, 被卖入青楼卖唱, 次年被人赎出火坑为小妾。29岁时, 她因不满夫权统治及封建家庭桎梏, 抛却荣华富贵生活出走, 独立抚养四个儿女, 一时有“中国的娜拉”之誉。35岁时, 她在友人资助下创建锦江饭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响应当时政府的号召, 将全部资产捐献, 被誉为“红色资本家”。1966年开始的“文革”中却饱受迫害。她在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中说, 她的人生体会是:“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 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人生几十年, 酸甜苦辣, 什么样的事情, 大大小小都会遇到的, 看你怎么去对付它。随心所欲做不到, 随遇而安不会做不到的”。

再以晚年担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萧乾先生 (1910~1999年) 为例。他出生在北京东北城区一个贫寒的蒙古族之家, 童年时代就不幸成了孤儿, 在他穷困的母亲为人缝补浆洗的微薄报酬支持下得以艰难上学, 读书成才。他通过不断地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寒潮和逆流, 在20世纪的人事是非和社会曲直中, 终成一个对社会和时代有所贡献的人。作为世界新闻界知名的中国记者, 卓有成就的作家、文学翻译家, 他一生著译了《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作品300多万字。有《萧乾文集》10卷传世。他晚年在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先生协助下, 完成了自己的口述自传《风雨平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本书共34题, 26万余字, 是从其特别艰难的童年生活讲起的。其人生道路的坎坷和曲折, 足以为读者提供诸多的心智启迪和人生感悟。

因此, 朱永新先生在《我的阅读史》一文中回忆说, 上世纪70年代末考入江苏师范学院 (后改称为“苏州大学”) 政治、历史系后, 他充分利用校图书馆的藏书, 如鱼入海, 求知若渴, 进入了博览名著、旁收杂取的状态, 度过了一段珍贵的“精神充盈的岁月”。他体会到, 中外名人传记的阅读, 对于启迪一个人的抱负、追求人生的理想, 有着非同寻常读物的励志作用:

林肯、拿破仑、罗斯福、居里夫人、马克思、海伦·凯勒……从每一个人物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成为我为自己充电的必修课。后来, 我又读完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传。给我影响特别大的一本人物传记, 是日本医学改革家德田虎雄的自传《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 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青年译丛》的一种, 讲的是德田虎雄怎样从一个日本农村的普通孩子, 成长为优秀的医学改革家的故事。这本书告诉同是农村普通孩子的我, 追求自己的梦想, 任何人都能够创造辉煌;追寻伟大的灵魂, 我们也可以走得很远。

3.名人的人生败笔 篇三

您可千万别以为白居易老眼昏花、分不出高下了,其实他是有私心的,他早在心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看出张祜的诗作已经不亚于自己的了,日后无疑将是自己的文坛劲敌,所以他是出于嫉妒,才有意贬损张祜的。

少不更事的张祜心高气傲,对于白老前辈毫无道理的指责与批评自然是心有不甘,当面进行了辩驳。他的辩驳句句在理、无懈可击,这让白居易无言以对,下不了台。如此一来,白居易就更加不喜欢张祜了。

杭州任满后,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不久后,他被召回长安,位居高官。这时的张祜就更无出头之日了。白居易心里很清楚:在以官显贵的封建社会里,张祜只要进不了官场,名声就不会大到哪里去,盖过自己那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了,文坛霸主的地位就还非自己莫属。白居易为此很是沾沾自喜、自鸣得意了一阵子,但很快,他就觉出情形有些不大对劲儿,那些文坛后生似乎都有些瞧不起他。

最为张祜抱不平的是人称“小杜”的杜牧,他很瞧不上白居易对张祜的“打压”,甚至有“吾恨方在下位,未能以法治之”的不敬之词。

最让白居易意外的是,就连曾受到他褒奖的徐凝都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张祜忿然而去之后,徐凝“亦鼓木世而归”。张祜、徐凝此后“终身偃抑,不随乡试矣”。可见,这徐凝也非市侩之人。

有心报国却陈力无门的张祜只好“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千年狂走酒,一生癖缘诗”。

张祜谢世后,太常博士皮日休送挽诗:“一代交游非不贵,五湖风月合教贫,魂应绝地为才鬼,名与遗篇在史臣。”

张祜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在仕途上却坎坷不达,这纵然与他性情孤傲、狂妄清高有分不开的关系,但白居易对他的嫉妒与排挤也难辞其咎。

一生清正为官、谨慎为文的“诗王”白居易在唐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晚年却因为对一位文坛后生的嫉妒与排挤而晚节不保,这不能不说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

其实,纵观古今中外,类似白居易白老先生这种晚节不保的例子并不鲜见。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的朴学大师。鲁迅笔下的章太炎,首先是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个大学问家。他张扬国粹,却坚决而激烈地反抗权威、反抗一切束缚。他的确是一个道德主义者,强调道德的力量,却反对社会对个人的压抑,主张个性的绝对自由。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谁都敢骂的“章神经”“章疯子”,竟然有攀附权势之举,这不能不让人大跌眼镜。

章太炎晚年索居苏州,空有一肚子的学问,却无权无势,“门前冷落车马稀”。一次,章太炎的侄子在上海与人发生了一宗官司纠葛,向他求助。爱侄心切的章太炎情急之下,修书向上海黑帮老大杜月笙求助。结识学届泰斗正是杜月笙朝思暮想的,没想到章太炎竟自己找上门来了。杜月笙喜出望外,没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把事情给摆平了。他趁热打铁,亲赴苏州拜访大名鼎鼎的“章神经”。见章太炎生活拮据,就顺水推舟地送给他一张银票,解除了他在生活上捉襟见肘的尴尬和窘迫。从那以后,白花花的银子就源源不断地从杜府流入章府。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道理章太炎再明白不过了。所以,他投桃报李,亲自为杜月笙修家谱。就这样,一位声震寰宇的国学大师与一位地痞流氓之间,就因为一笔肮脏的交易而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

一个是久负盛名的学界泰斗,一个是臭名昭著的黑帮老大,按说这两个人物的一生是不该有交集的。然而,谁也不会想到的事情就那么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一生磊落的学界泰斗因为趋炎附势而晚节不保,留下了其人生最大的败笔。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能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与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他的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1533 年,蒙田出生在一个拥有买来的贵族头衔的家庭里,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他从小就被送到德国,在图卢斯学习法律。其父为他买了一个职务,后来到波尔多议会任职,他工作认真但无热情。1570 年,他回到出生地,关在书屋里写散文、随笔。1580 年,他的最初一批随笔发表。他开始到意大利和瑞士进行奇特的旅行:不按任何既定路线,随心所欲地行走,目的地是罗马,一路留意各地风俗人情。到罗马后,他整个冬天都呆在罗马,在那里他才知道波尔多议会已于1581年把他选为市长。两年后他又再次当选。1585 年,波尔多市流行鼠疫,时任市长的蒙田竟弃一城百姓于不顾,举家逃离,同僚们连连发信,催他回来主事,他却始终不予理睬,直到大疫过后才姗姗归来。

当我们读着蒙田充满人文思想的《随笔集》,却无意间看到他渎职当了逃兵的时候,我们能对此不心生芥蒂吗?

我们坐在肯德基餐厅里,手持鸡腿和汉堡大快朵颐的时候,可以不去打探“肯德基之父”哈兰·山德士上校的德行;我们拿着最新款的手机,和心爱的人通话的时候,可以不去考虑“手机之母”海蒂·拉玛曾是名震一时的好莱坞艳星,她19岁时就因在捷克电影《神魂颠倒》中演出裸泳的镜头,而成为史上第一个露两点演出的女星,从而声名大噪。然而,事情总有例外的时候,你有兴趣去听一个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人向你宣讲个人卫生吗?你有耐心坐在台下听一个品行不端、无恶不作的人,在台上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地大谈特谈做人与处世的艺术吗?

4.名人故事:江一燕的支教人生 篇四

在众多的支教者中,她不是累计支教时间最长的,也不是所到之处条件最艰苦的,但她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浙江宁波,她聊了一些对支教的一些回忆和思考。

“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去小嘎牙村,不是我第一次去山区拍电影,但那里的孩子和村民给了我很多感动。

看树上长着野木瓜,我就随口说了一句,“哎,你们怎么不吃?”第二天再去村寨时,有一盆野木瓜放在那里。

山里缺水,没有田地。玉米种在悬崖上,一个崖上种一两棵,这种悬崖不是很高,但是很陡。这种条件下种的玉米,村民会煮一筐给我们吃。

我在博客写了一些东西,很多人看到了,于是就有了网络募捐,后来开始正式带老师去山区上课……

最初的念头并不是像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决心支教很多年”,其实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当我走出大山,不停会去想:这些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能给这些孩子们带来持续的快乐和满足感吗?我们离开后,他们怎么办?

这样就开始慢慢地,每年回去。对招募老师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每次去学校都会发现新问题。

我曾经给孩子们一个承诺,“你们如果好好学习,小江老师一定回来看你们”。后来发现,这成了他们的一个动力、一个信念。我也慢慢发现,孩子心理上的信念,比物质来得更长远。你给了他一个好的价值观,即使他在山区条件艰苦一些,也能克服很多问题。

“不爱说话的山里孩子”

山里的孩子其实不太说话,但我喜欢和他们交流,因为他们和我很像——我是独生子女,从小比较孤独,平时生活当中,不太会用言语表达感谢和友好。但他们会用眼神、笑容和他们做的事,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心意。

村子里没有年轻人,老人不会讲普通话,孩子们呢,是一群人在一起很快乐,但有些时候,非常脆弱。

比如山里阴着,下雨了,小孩早上起来就看着大山。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应该会有思念,会有渴望。天气变冷了,应该会想妈妈,这大概是他们特别脆弱的部分。

知道我们要离开时,他们就会害怕,会问:“小江老师,你们要离开了吗?”这种状态大概就像他们的父母要离开时,那种惶恐。

我们的支教,不只是给孩子上课。是先了解他们,然后做真正适合他们的项目。语文、数学,当地老师都会教。我教的偏重于怎么照顾自己、怎样保护自己。

孩子们不爱讲话,或许是他们想讲,但是讲不出来。我们现在就用做调查的方法,孩子们愿意写给你,会比他们口头表达的多。

比如,学校的住校环境是五六个孩子住在一张床上。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孩子住在一起,好吗?你们有不舒服吗?”很多人写:“不好”。有人说:“有一个小朋友感冒,我们就一床小朋友都感冒了”。有人说:“我身上一直痒痒”。我单独把这个孩子叫出来问情况,可能是他们长过水痘,因为没有药,一直没有好,而一个小孩长了之后,一群小孩都会长。

当地因为缺水,日常喝的都是“天水”(天上下的雨接起来的水)。有孩子写给我说,自己一喝“天水”就拉肚子,现在学校总算有烧的热水喝了。还有孩子写:“老师,我不舒服。”我单独问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说,“老师,我有心脏病。”我问,“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心脏病呀?”孩子说,是听其他孩子说起得心脏病的症状,觉得和自己很像,一运动就会特别喘气。

“去孩子生活的地方”

我每年大约用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去小嘎牙村,和孩子们待在一起。这次(20)我去的时间,是从元宵后(2月末)到3月中旬之间,就几周。和从前主要关注孩子相比,这次每天都和老师开会,了解老师的想法,如何做互动。

这次特别有意义的是做了家访。我每次都在想怎么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这不是靠听别人语言介绍的,只有去到他们生活的地方,你才会知道。

家访走了两个学校、两个村子,六七户人家。不是不想多跑,实在是太远了。两个学校,从一个走到另一个,十几公里,因为路比较难走,步行了3个小时。

有一天的晚饭,我们是在四个孩子的.家里吃的。村里孩子基本是隔代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这家是上初中的姐姐带着三个弟妹,四个人生活在一幢空房子里,父母过年都没有回来,也没有给他们寄任何生活费。他们的奶奶住在附近,孩子的生活费来源就是奶奶卖稻谷和他们自己种玉米换的钱。

姐姐当时邀请我们,我说:“那就摘一点你们自己种的菜一起吃。”我们出门先干别的事,结果回来时看到几个孩子蹲在后院的地上,就着他们囤的小缸水拔鸡毛。当时我的心都碎了,我在想,是不是我不该来家访?

吃饭时,读小学二年级的弟弟因为很久没吃鸡肉,多夹了几块。上初中的姐姐当时就哭了,说弟弟很不懂事,应该把这个留给老师吃。这么小的孩子,心里要承受多少东西?当时我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和这个姐姐说,这也是让我们回来思考的事。

这家有个妹妹,画画很好。她送给我一张画,全是瑶族的民族服饰,画得很棒。我就和支教老师商量,能不能培养这个妹妹?每次支教老师去,单独为她上一些课、寄一些颜料?

现在很少有孩子会唱瑶歌,有一个小女孩会。她叔叔说,学校离村子很远,七八岁的孩子,家长能放心他们每周走两三个小时去上学,平时寄宿在学校。但学龄前的孩子只能待在村子里,爷爷奶奶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这些孩子每天就坐在那里发呆,一旦进入小学跟不上,就会自卑,不想学习,上完小学就会辍学——这批孩子怎么办?在山村能不能建一些学前的学校,类似幼儿园。

他反映完这个问题后,我找了巴马教育局。教育局的人说,小江老师,你是能出钱来建幼儿园,缺老师的问题怎么办?这确实是个很难的问题。

“每年都在进步”

但我们每年去,每年都感受到进步。

最早别说体检,孩子连鞋都没得穿。这次去另外一个学校,正好在给孩子们打疫苗。

原来学校没有食堂,是孩子们自己带饭。饭盒打开,都是黑黑的米饭,他们在地上生个小火,煮一煮。很多孩子没有带饭,大孩子吃的时候,小孩子噌一口。

现在有了免费午餐,学校有一个小小的食堂,阿姨来烧饭,两素一荤、有肉有菜。这一点真的特别好。因为吃的条件远胜家里,孩子们爱来学校,家长也特别愿意把孩子送来学校。

从前我们问孩子,“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都不说话,就瞪着眼睛看你,不知道未来是什么。现在很多人给我写小卡片说,虽然现在条件艰苦,我一定会很努力,以后像你一样做个山区老师、做明星。

每次我们回去的时候,那些已经小学毕业到初中去读书的孩子们,都会回来看我们。这些原来非常害羞、不敢说话、不敢表达的小孩,现在主动来给我做助教。

我们自己,每年也在进步。我最早是很悲观地离开,到现在微笑着说“明年再见”。孩子们因为知道你会再去,也乐观很多。

“没法洗澡,还是有点难受的”

这些年,累计去支教的时间,大概七八个月吧。因为工作缘故,时间不能太固定,我尽量提前安排。

第一次去,只待了两周都不到,因为没地方住。我们这次去,学校也没地方住,住在隔壁一个小卖部的阿姨家里。到另外一个学校,只能和一个女老师睡一张床,我俩刚认识……对我而言还是有点尴尬的。

遇到的比“半夜去山边的老式茅厕”更困难的事,可能就是不能洗澡吧。有一年去时,正好遇到干旱,那些孩子一个多星期都没洗过脸,除了喝的,都没沾过水,所以鼻子周边都黑黑的,我们到了就先帮他们洗脸,清理完了发现自己也没法洗。

现在条件好一些,学校会修公共厕所。也有一间房间供老师和学生洗一下。不过我也尽量不洗,因为实在没水,要节约。

我不是专业学过幼师的人,我参加支教,动力、经验主要来自于我的经历。

作为独生子女,我特别幸运的是,小时候虽然没有很多小伙伴,但是遇到很多特别好的老师。

在我学摄影时,摄影老师带我上山下乡,告诉我看世界的方式,告诉我“认认真真做事”,“你可以少说话,但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到我读电影学院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吃亏是福”,很多事情没有必要一定要争一个理,只要自己认为是好的、对的,那就默默去坚持做。

我的启蒙舞蹈老师,是我成长经历中很重要的人。1995年8月29日,我还在读小学,她因为白血病离开了。她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坚持”。

……

这些老师教给我最好的,是人生的道理。

5.名人人生故事 篇五

松原泰道是日本的佛学大师,今年101岁。

65岁那年,他发表《般若心经入门》,因说法精妙,一举成名。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四方讲学,开专栏,年年推出新作,迄今著述超过130部,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个奇迹。

日本的和尚与我们有别,像松原泰道,他是龙源寺的住持,却能像俗人一般结婚、生子、吃肉、喝酒,百无禁忌地享受人生。原来,日本从明治时代开始允许和尚结婚,当时百废待兴,各种宗教空前活跃,清规戒律都取消了。

问到松原泰道此生的成就与作为,他说:“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以我的经验来说,五六十岁是人生的转折点,由此人生可分为两段:50岁前,是打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往往为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基本上是为别人活着;50岁以后,经济基础已经奠定,职责也已完成,这才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最有价值的阶段。”

在传记《我的航迹》一书里,松原泰道说,他平生所求,就是“说别人听得懂的话,写别人看得懂的字”。在漫长的传教和写作生涯里,他悟出了“大道至简”的规则。

当日珍问他,你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他爽朗地笑起来:“哪有秘诀?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能活这么久!”他的长寿并没有遗传因素,母亲在他3岁时病逝,父亲在他30岁那年也因脑溢血猝然辞世。他小时候总是病怏怏的,到成年还是体弱多病,身体差到连参军入伍的资格都达不到。大学时,他还得了一场肾病,差点命丧黄泉。

这么一说,日珍越发好奇,进一步探询他的生活习惯。

于是,松原泰道娓娓讲述他每日的起居饮食细节:

每晚七八点睡觉,第二天凌晨3点起床,起床后对着佛像,盘腿念经一个小时。普通人即便不念经,学着坐禅也很好,坐禅可以加深思维,把自己的.感觉磨得很尖很尖,敏锐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声息。

凌晨4点开始写作,到7点吃早餐,早餐一般就是一汤一菜一碗粥。早餐之后稍事休息,然后继续读书、写作。中午12点是午餐时间,吃一碗乌冬面,然后继续书斋生活。

傍晚5点晚饭,晚饭是一天最讲究的一餐,有鱼有肉有青菜,再喝一杯日本清酒,或者喝一小罐啤酒,偶尔会喝中国的绍兴酒(非常喜爱)。

晚上7点临睡前,再喝一小杯葡萄酒。

整天呆在书斋里,不运动,不下地劳动,不吃保健品,还喝酒、吃肉,松原泰道的长寿显得不可思议。也许,只能从精神层面寻找长寿依据。果然,他说,他一向看重精神养生法。

关于精神养生法的由来,他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三个故事:

大学那年,他得了肾病,气息奄奄,却遇到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医生。这位医生诚恳地对他说:“孩子,你太忧郁了,你的病很大程度是心理导致的。我们能不能来个分工合作:外面的病由我来治,心里的病由你来治。”这番温暖人心的话鼓舞了他,他开始建立信心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肾病很快就好了。

这次康复给他一个强烈的启示:心态健康最重要!

去外地讲学,午间到一间餐厅吃了一个便当,便当里有一个装筷子、牙签的纸袋,上面印了一阕歌词:“见也难,别也难;有哭泣,有欢笑;时光像秋风匆匆吹过,一生只见了这一回。”当时,有三个艺妓表演这阕短歌,优美而感伤。第二年,他再去这个地方,已经见不到这三个人了,就像歌里说的那样。

他意识到:一切稍纵即逝,对人对物都要用心珍惜。

1954年,北海道有一所寺庙请他去讲经。临出发前,天气预报台风登陆,对方来电话通知他不要上船。于是他退了票,换乘另一艘船。没想到,原定的那一班船,果然被台风袭击,全船沉没,死了1200人。听说船上有一个美国牧师,自己有救生圈,看到一个女人怀抱孩子却没有救生圈时,他把自己的救生圈给了女人,女人和孩子获救,他却淹死了。

这场悲剧震撼灵魂。从那时起,松原泰道觉得,他的生命是别人给的,他要学着多舍少取,回馈他人,要“用忏悔和布施之心创造万物共生的世界”。

他的精神养生法就这样形成了。

精神养生法还有个“三不原则”:不勉强,不浪费,不懒惰。

不勉强,指的是不好高骛远,做脱离常规的事;不浪费,指的是珍惜时间、珍惜身边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不懒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让别人去做,不管年龄多大,都要鼓足热情继续学习。中国有个名叫百丈的和尚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说得很有道理。

我问日珍这次拜访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日珍说了两个字:感动。为什么?她说,她原以为,一位百岁老人会枯萎得如同核桃壳一般,没想到松原泰道的面容如此润泽、明朗,他的笑容如冬日阳光般温暖,话语间有一种与万物共生共荣的欣喜和感激。

6.名人名言 人生 篇六

人生〃命运

人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

——柳青

人生并不以金钱为对象,因为我们的对象是人群。

——普希金

世上只有真理:忠实于人生,并且爱它。

——罗曼〃罗兰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

踏上人生的旅程,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能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有岛武郎

人生的意义的人生,就像没有舵的船。

——池田大作

人生行路就是连续不断地跌倒。

——英国谚语

人生好像一盒火柴,严禁使用是愚蠢的,滥用则是危险的。

——芥川龙之介

人生,对痛苦的人来说,是漫长的岁月,对幸福的人来说则是短暂的片刻。

——培根

人生是一出悲剧,我们作了一会儿的旁观者,然后扮演其中的角色。

——斯威夫特

人生如一出戏: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表演的出色。

——塞内加

每个人的一生是一场战役,那是一场长期的、多灾多难的战役。

——艾匹克蒂塔

人们往往在回忆过去、抱怨现在和害怕未来中度过一生。

——A〃里瓦罗尔

人生是介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瞬。

——卡莱尔

人生的最大悲剧不是人们的死亡,而是他们不再爱人。

——毛姆

人生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刹那,既受过去影响又影响着未来。要想人生过得有意义,惟一的办法就是高瞻远瞩放眼量。

——威〃埃〃钱宁

人生的第一要义,在于发展自己所有的一切,所能成就的一切。

——莫罗亚

有劳动有欢乐,有好景有坏运,这就是人生。

——汉姆生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陈独秀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撑持暗天无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顶,无人能比。

——松下幸之助

不要用悲伤的音符对我说:人生只是一个空虚的梦!因为沉睡的灵魂没有生命,一切事物并非像它们看来那样。

——朗费罗

人生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可能扮演乞丐,而拙劣的演员却可能扮演王侯。

——福泽谕吉

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因为其他的艺术和学问,到处都可以找到很理想的教师。

——塞内加

人生是什么?难道它不是在不断变换?——从忧愁到忧愁?——结束一个烦恼,又开始另一个烦恼?

——斯特恩

人生总是不尽合理,而且往往充满痛苦,可是归根到底它仍然饶有趣味。

——门肯

人生就是意志与青春结伴,勤奋同壮年联袂,智慧和老人相随。〃〃〃〃〃〃

——纪伯伦

人生当中鲜花盛开的时间短,但凋谢的时间长。

——乌兰特

人生是个舞台,所以你得学会演好自己的角色。

——帕拉达斯

人生中既有暴雨,也有大雪,但只要自己那博大的心胸中常是一片美丽的晴空,常有希望的太阳存在,就可以了。

——池田大作

人生是多少次的死亡和多少次的复活的一连串的延续。

——罗曼〃罗兰

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生活形态:使黄金时代藏在未来的老年里,而不藏在过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时期里。

——林语堂

人生就是人间的喜剧。

——巴尔扎克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跌一跤,就会增加一道皱纹。平静的心境,只在渐入老境中产生。

——石川达三

胜利和眼泪!就是人生!

——巴尔扎克

人生不售返程车票,一旦出发了,绝不能返回。

——罗曼〃罗兰

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

——雨果

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诲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

——歌德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汪国真

人生如下棋,深谋远虑者获胜。

——巴克斯顿

人生由患难与欢乐所组成。

——陶行知

人生入顺境好过,却险;处逆境难过,却稳。

——高攀龙

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却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

一本完美无缺的生活史,就像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生一样,难以寻求。

——卡莱尔

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是有独立精神的人。

——易卜生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生每一寸时刻都应该有它高尚的目地。

——高尔基

人的一生在我看来就是一个长途的旅行。

——纪德

人生是一所学校,在那里,比起幸福,不幸是更好的老师。

——弗里奇

人生的道路布满了荆棘,我所知的唯一的办法是从荆棘中迅速通过。

——伏尔泰

因为我也是一个人,就我所知,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一个人的一生。

——海明威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提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爱迪生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生命

我们全都是短命人,回忆者和被回忆者全都一样。

——马可〃奥勒留

生命在前进的同时,也就是在走向死亡。

——富恩特斯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人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真诚的生活,那么你的生命将是一个伟大而崇高的信条。

——H〃博纳

生命如同故事,重要的不是它有多长,而是它有多好。

——塞内加

生命是航程,生命之风从各处强劲地吹来,每阵风都将加速你的航程。如果你在暴风雨中稳稳地把住舵,就能保持航线正确,一次也不会迷失方向。

——T〃威廉斯

要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尤其是当青春已经逝去,一个人必须感到自己不只是个时日将尽的孤独的人,而是生命长河的一部分;这长河从最原始的微生物一直流向遥远而未知的将来。

——罗素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歌德

记住,人的生命在于现在,因为它只是瞬间的片刻;至于其余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可能永远没有;因此,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他居住的一角土地也是狭小的。

——马可〃奥勒利乌斯

无用的生命等于早期的死亡。

——歌德

生命总是以创造出更好、更多、更没、更强有力、更有价值的东西为目标。生命就是运动、就是成长、就是变革自己和周围的一切使之耀然生辉,它要超越现实,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感所未感地预示未来。

——浜田正秀

我是这样珍惜生命,这生命我只能得到一次,我要好好干一番事业,绝不能将光阴虚掷。

——契诃夫

弓弦拉得越紧,生命之箭射得越远。

——罗曼〃罗兰

生命最多也只是在很多事物之中求的一个粗疏而不完美的平衡〃〃〃〃〃〃

——德莱塞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就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

——孟德斯鸠

生命是一支箭——因此,你必须知道瞄准什么目标和如何运弓——然后把弦拉足,让箭飞射出去!

——H〃范戴克

如果要充分利用生命,年轻时应有年长者的经验,年长时应有年轻人的活力。

——斯坦尼斯劳斯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是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

——瞿秋白

生命的涵义是简单的,但生命确实是生成这个世界上所有不可思议的现象的原动力。

——武者小路实笃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促使人们活下去的,是对生命的爱惜。他们把全部身心都灌注到这个念头上,用意志力维系着生存,这种意志力延长了他们的生

命。

——福楼拜

短暂的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疾驰而去,正当我们热衷于鲜花、美酒和女人的时候,老境却已逼近我们。

——玉外纳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

“正因为这样,要做什么事情就需要赶快行动起来。”

——显克微支

生命犹如昙花一现,因此,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华仔本来就令人怀疑的神的存在上,应该把全部精力用来使生命更美好更愉快。

——房龙

不必悲伤,虽然生命之路程是痛苦的,目的地也看不到,但是没有哪一条路不引向终点的。

——哈菲兹

奥知道生命原来就是坚强、向上的,就像大地经过天灾人祸的摧残,元气还是未损,还是会生生不息一样。

——班生

必须把生命的尊严看作为最高价值,并作为普遍的价值基准。就是说,生命是有尊严的,比它在高贵的价值是没有的。

——池田大作

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

数字能使总数有所增加,而对于生命只会渐渐减少。

——大仲马

只要活在这世上,无论衰老、病痛、穷困和监禁给人怎样的烦恼苦难,比起死的恐怖来,也就像天堂一样幸福了。

——莎士比亚

如果生存比死亡更难忍受,难么敢于生存就是真正的勇气。

——T〃布朗

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死亡就已经开始。

——塞涅卡

一个人的死,与其说是他自己的事,不如说是他活着的亲友们的事。

——托马斯

所有地上的东西,都有一个死的命运,一如你们自己;有的东西似乎能够久存,其实是个人的生命太短了。

——但丁

有的人感一项工作,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它,结果完成了,那么对他来说死亡就不是终结,他相信自己活在事业中。

——武者小路实笃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陈寿

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

——柳宗元

当我们无用生命的时候,生命并无价值,而这努力是只得的。倘若活着并无价值,死掉毫不足惜。

——狄更斯

一个自由人思考得最少的就是死,他的智慧是对于生而不是对于死的沉思。

——斯宾诺莎

可以这么说,疾病通常是一个等式的开始,完成这个等式的则是死亡。

——约翰逊

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从物资的消耗

中谋求欢乐,才是人生真正的悲哀。

——裴多菲

生命在闪光中见出灿烂,在平凡中见出真实。

——法胡里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了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

——蒙田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生命是一页白纸,我们各自可以在上面写下一言半语,然后夜晚来临了。

——J`R`洛厄尔

价值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

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

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冰心

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

——巴金

一个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视和轻视,取决于他的行动,取决于他自己。

——泰戈尔

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众某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人。

——马克思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志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况

谁能比这种人更痛苦呢,他们人虽在世,却已亲身参加了埋葬自己名声的丧礼?

——培根

谁经历的苦难多,谁懂得东西也就多。

——荷马

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是最有独立精神的人。

——易卜生

人生里有价值的事,并不是人生的美丽,而是人生的酸苦。

——哈代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列夫〃托尔斯泰

思想活跃而又怀着务实的目的去进行最现实的任务,就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事情。

——歌德

如果市场的变迁决定人的价值,那么,人的尊严感、自豪感就被摧毁了。

——弗洛姆

一个人的价值,也体现在对抗垂死与腐朽的生活模式中,以及建立生动和欢乐的新生活中所具有的才能和力量。

——高尔基

一个人的价值惟有与其他人相对照才衡量得出来。

——尼采

所谓人生的价值,是一种如何生存的质量的问题。

——铃木健二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脱出来。

——爱因斯坦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单靠争论可以获得的。

——泰戈尔

人和价值由精神力、精神的浓度决定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得知其到达的精神境界。

——武者小路实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席勒

要探索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就必须去追寻能是自己值得献出生命的某个东西。

——武者小路实笃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即使一块低贱的石头可以砸坏一个金杯,它的价值也并不会因此增长,金子的价值也并不因此而减少。

——萨迪

应当以事业而不应该以寿数来衡量人的一生。

——塞涅卡

在生活中是没有旁观者的。我爱生活,并且为它而战斗。

——伏契克

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

——辛尼加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的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

生活的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标的本身——这种理论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我们的人生随我们花费多少努力而会有多少价值。

——莫利亚克

有人可能一百岁时走向坟墓,但是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

——卢梭

没有爱的光辉,人生便无价值。

——席勒

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应当使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具有崇高的目的。

——高尔基

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

——杨朔

男儿得所死,其重如山丘。

——屈大均

人最重要的价值是你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约翰逊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之如归。

——欧阳修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飞蛾爱灯非恶灯,奋翼扑明甘自损。

——魏源

生命如逝水,流去的日子是不会回来的。为了不让生命毫无痕迹地流失,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把握它,利用它,填满它。至低限度,让它留下一点对得起自己的痕迹。

——罗兰

人生当作江上岛,人生莫作江上叶。江岛逆流存千古,落叶随风顷刻灭。

——陈法轼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

——鲁迅

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体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巴金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鲁迅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人们只能要求我们如此,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点快乐。

——居里夫人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些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人生的价值是有自己决定的。

——卢梭

只有在宏观世界中,人类才能发现自我的真正价值。

7.名人人生故事 篇七

1月14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当这位老人缓步走上主席台, 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鲜红的获奖证书时, 全场掌声如雷鸣般响起, 但他依然笑得那么平静而坦然。

“中国高温合金之父”, 这是国外同行送给他的称号, 因为他, 这一涉及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我国从无到有, 并摆脱国外掣肘;也是他, 开创了我国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 倡导材料科学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相结合。“作为一个中国人, 就要对祖国作出贡献, 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常常这样说。

他, 就是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

“美国人能拿出来, 我们就能拿出来”

郑重承诺的背后, 是改变我国空军实力和国际形象的巨大压力, 以及没日没夜争分夺秒的实验突破。时至今日, 师昌绪仍然无法忘记47年前发生的那一幕。

196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 辽宁沈阳, 中科院金属所。师昌绪一家人刚刚吃过晚饭, 正在轻松地聊着天。突然,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空心叶片, 你能不能做?我已经拿脑袋担保了。”门一打开, 航空部六院的副总工程师荣科就急匆匆地冲进来说。

师昌绪有点发蒙,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 老朋友荣科说的一定是飞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涡轮叶片。

47年后, 讲起这段故事, 他的表情很平静, 讲述也很缓慢, 但记者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当年的那种惊心动魄。

当时, 我国军用飞机制造用的是前苏联1959年提供的米格飞机图纸。由于技术和材料的差异, 我们的飞机有如“照猫画虎”, 速度和承载能力远比不上前苏联的样机, 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空军实力和国际形象。

改变, 迫在眉睫

困难无疑是巨大并难以想象的。当时除了美国, 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能力做出空心叶片, 中国大多数科研人员更是见都没见过。但见过美国样品的荣科认准了这条路, 他的脑子里也早已有了承担这一重任的人选——师昌绪。

“我们都是学材料的, 他了解我们的工作, 认为我能做。”冬日的暖阳映射到他的身上, 格外地温暖。师昌绪不经意地望了望窗外, 思绪又飘向远方, “荣科拿着根据回忆画出的草图问我, ‘美国有了, 你敢接吗?’”

“美国人能拿出来, 我们就能拿出来。”没有过多的迟疑和考虑, 师昌绪当即做出了郑重承诺。

“当时您心里很有底吗?”面对记者的问题, 师昌绪坦然地笑了, “没底。一点底都没有。”就在这种无法形容的巨大压力下, 他立即开始组织上百人的研究团队展开了试验。没日没夜、争分夺秒, 一次次的试验, 不时地陷入僵局, 各种可能的办法和材料每时每刻都在师昌绪的脑海里“交战”。

苦心人, 天不负。师昌绪带领课题组很快做出了第一片铸造涡轮空心叶片, 并通过了试车。从此, 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研制这种叶片的国家。

“人活着为什么”

在师昌绪的心中, 个人荣辱系于国之盛衰, 在美国时他就说“回去吃窝头我都愿意”。“尽管时代背景变了, 但爱国主义的内涵永远不会改变, 个人荣辱系于国之盛衰。”这是师昌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随着他的讲述, 一幅跌宕起伏、精彩斑斓的人生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 一位老人心系材料、情牵祖国的赤子情怀次第彰显。

1948年8月, 师昌绪来到美国学习。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期间, 师昌绪就曾参与美国空军课题“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 并取得了比较出色的成果。但就在师昌绪准备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时, 1951年, 美国政府下令, 所有来自“红色中国”的理工科留学生一律不准回国, 还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师昌绪到处收集关于新中国的消息, 并找同学商量回国的事。波士顿玛布瑞街457号——师昌绪住处成为中国留学生联络的“聚点”。他还把大家写的信印出来到处散发, “一封写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一封写给联合国。控诉美国无理禁止我们回国的行为。”五十多年后, 师昌绪谈起那段斗争仍然十分感慨, 他甚至形容当时争取回国“犹如一场战争”。他的导师柯恩也热情挽留, 师昌绪如此回答:“我的祖国需要我!我是中国人, 我一定要回去!”

没有经历过劫难的磨砺, 不会懂得强国的期盼;没有他乡思归的漂泊, 不会理解返回祖国的渴望。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救国强国, 这个愿望其实已经在师昌绪的心里埋藏了太久太久。

师昌绪1920年出生于河北徐水一个“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的大家庭。但他平静的生活随着1937年7月卢沟桥的枪声而改变, 17岁的师昌绪和全家一起逃离了家乡。逃难的路上天天都要面对生死离别的场面。师昌绪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 同行的人时常唱起《松花江上》, 心中不免痛楚。

“当时就觉得中国被日本人欺负得不得了。”师昌绪说, 终于等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我们又怎能不急迫地返回自己的祖国。1955年6月, 35岁的师昌绪终于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记者问:“您回国之后, 发现当时的条件可能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 会不会有些失落?”

师昌绪如是说:“在美国时我就说, 回去吃窝头我都愿意。”

“智慧平平, 绝非一个聪明人”

“智慧平平, 绝非一个聪明人。”这是师昌绪自述中的一句话。所以, 他自己定的学习工作准则是:勤奋刻苦、亲力亲为。直到今天, 师昌绪依然保持着亲历亲为的习惯, 各种科技报告从不让别人起草, 他自己亲自查阅资料, 一笔一画地写在纸上, 再请秘书打出来或做成PPT。

在《人生道路八十载》的一篇自述中, 师昌绪谈到他幼年时“智慧平平, 绝非一个聪明人”。还说:“我有一个不太高的资质, 但知道刻苦努力, 善于利用时间, 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由于长期处于十分艰苦的环境, 养成坚忍不拔的性格。”

1960年冬, 师昌绪率队与抚顺某厂共同攻关。当时, 他的妻子正怀孕需要照顾, 他每天早晚乘铁闷罐车往返于沈阳到抚顺之间, 每天到家都是夜里10点钟。即使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中, 师昌绪仍然每天早晨都会准时出现在抚顺某厂的高温合金车间里。

1975年, 国家将生产空心涡轮叶片的任务, 从沈阳转到贵州某厂, 师昌绪和工作组一起住在简陋的工棚里。一位曾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回忆说, 那里条件十分艰苦, 饭菜如果不用力去嚼, 根本无法下咽。可是师先生毫无怨言, 非常乐观。而且, 从原料的准备到验收标准的制定, 师昌绪都亲力亲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从工艺开发到实际应用, 一种新合金要经历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几年的试验周期, 师先生都能锲而不舍地坚持到底。”

在祝贺师昌绪八十华诞时, 曾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朱光亚如是说:学习师老从事科研工作坚忍不拔、“一竿子到底”的精神, 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进程。

“什么都好, 就是爱管事儿”

“什么都好, 就是爱管事儿。”爱人郭蕴宜牢骚的背后, 是师昌绪只要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有利, 便努力为之的韧劲儿。

1月7日, 国家自然基金委的会议室里坐着几位师昌绪的同事和学生, 听着大家介绍他的成就, 老先生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抿着嘴, 双手转动着桌上的纸杯和杯垫。可爱的表情和动作让他看上去像个“老小孩”。

“师先生是个特别热心的人, 不管和他有没有关系, 只要对国家有益的事, 他都管。”老同事李克键提了个新话题。可和师昌绪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老伴儿郭蕴宜对这点“很不满意”:“什么都好, 就是爱管事儿, 到现在都停不下来。”听到这里, 师昌绪放下手里的纸杯, 憨憨地笑着。

2000年初的一天, 李克键接到师昌绪的电话, 来到办公室。师昌绪希望他找几个熟悉情况的人, 认真研究一下过去碳纤维搞不上去的原因和今后应该怎样去做。师昌绪说他已近80岁了, 80岁以后要少管点事, 但“想抓一抓碳纤维”。

李克键吃了一惊, 此时正是碳纤维研发处于最困难的低谷时期, 许多研发单位基本退出了这一领域, 师先生这么大年龄, 怎么琢磨起这个和他没什么关系的研究?

原来, 在参加的各种会议上, 师昌绪经常听到国防迫切需要碳纤维的状况, 多方了解情况后他下了决心。“我们是做材料的, 碳纤维做不上去, 拖了国防的后腿, 我死不瞑目。”随后他开始召集会议, 争取各方支持, 为研究单位申请经费、到生产厂家现场调研。如今, 经过科技人员多年的艰苦努力, 我国碳纤维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 虽然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攻克, 但已不再受制于人。

1984年以后, 师昌绪从沈阳调到北京任中科院科学技术部主任, 之后担任自然基金委副主任, 开始了他二十多年的科研管理工作。他高瞻远瞩, 为材料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战略性的建议。在镁资源的开发利用、碳纤维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方面都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

“乐天派”的师昌绪自认为是个“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的人, 只要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有利, 便努力为之。回忆起这些往事, 已过耄耋之年的师昌绪指着自己谢了顶的脑袋, 笑着说:“我这些头发啊, 一半是在筹建腐蚀所时掉的, 另一半是来北京以后掉的。”

针对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他1982年、1992年两次与张光斗等几位院士联名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 并参与筹备建设;2000年前后, 看到纳米科技作为新兴前沿学科领域, 将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师昌绪又向国家建议组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国家纳米工程中心;生物材料成为全球研究热点, 师昌绪又联合我国多个学会成立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 成功争取到2012年在中国召开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

“迟暮夕阳余热暖, 情真意切育英才。”这是师昌绪与老伴儿郭蕴宜合写的《寻梦》长诗中的最后两句。师昌绪这样告诉记者:“我希望今生能为祖国科技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师昌绪:金属学家, 材料科学家。河北徐水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2年获美国欧丹特大学冶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学部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合金钢、高温合金及材料强度的研究工作。领导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气冷涡轮叶片, 为中国航空工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8.名人慈善故事 篇八

感恩之心,慈善不可或缺,社会不可或缺。

王秋杨:坚持做下去,应该会有好结果

位于西藏西部的阿里是一个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地方,从拉萨到阿里首府狮泉河最近的路线也有16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很多路段都是没有修过的路基和荒滩。每年11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山,阿里便几乎成了与世隔绝的代名词。

王秋杨对阿里的感情不是冒险家对目的地的征服之情,而是游子对心灵故乡的深深情义。“我前世好像是西藏人”王秋杨说到,“在阿里我会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真实的存在。”2003年王秋杨在西藏阿里地区投资500万建立两所小学,2005年有着太阳能浴室的小学在喜玛拉雅山边建成。

西藏地广人稀,牧区没有固定的医疗点,阿里地区全年只有几个月的通车时间,很多人没办法看病。王秋杨登山经常路过一户人家,第一年,那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快乐地和他们打招呼;第二年他在咳嗽,第三年他的家人告诉王秋杨他已经死了。亲人微笑地说到他的死亡,神情纯真得好像那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从那以后,王秋杨每年去阿里登山都会背个装满常备药的大箱子。

一个晴朗的六月天,背着药箱的王秋杨正站在草地上在给一群藏民分发药品,突然,一个老年藏民拉住她的手,在她手里放了一个小铜牌,上面写着L154。原来这是两年前一个下乡医疗队发给他的排队看病牌,但医疗队还没有看到他就走了,老人则一直保存着铜牌。

于是她启动了乡村医疗队的计划,从当地的牧民选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送到城市的医院或学校集中培训,有了基本医疗能力后返回当地,并为他们提供摩托、马匹、药品,完善医疗体系,让危重病人能通过这些乡村医生的指导转八足够治疗水平的医疗机构。另外,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王秋杨还有个心愿,就是协助阿里地区培养女性助产师,帮助那里的产妇们。

王秋杨所在的今典集团决定每年拿出500万给苹果基金用作在阿里地区援助教育,“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做下去,十年下来应该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李静:善心不只对陌生人

十年前,李静就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媒体资源做善事了。当时她是电视栏目《心连心》的主持人兼导演,她会在每一期节目里说服一家企业为一个贫困地区捐赠十万元建立一所希望小学。每一期,她都会亲自先到贫困地区视察当地状况,然后抓住一切机会动员她所遇见的企业人士,并把他们带到贫困地区“受教育”。所有被李静游说捐资助学的人,最终都会热泪盈眶地慷慨解囊。在李静的努力下,为期三年的电视栏目已在全国十多个贫困地区捐赠了希望小学。

上一篇:实验比赛作文下一篇:你的委屈我的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