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2024-08-22

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共12篇)

1.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篇一

2.1 妊娠并发症有证据表明孕期的并发症如习惯性流产、妊高征、早产等都与孕期的情感因素有关。Philip研究表示孕妇心理问题是妊娠剧吐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对于妊娠剧吐的缓解有一定效果。而心理因素也可导致孕妇体内前列腺素增高,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早产的发生。战燕等[11]对自然流产的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发现,自然流产的妇女有较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恐怖较突出。而Dole等[12]研究表明与妊娠相关的焦虑可引起临产及胎膜早破,使早产的发病风险率显著增加(相对危险度3.3)。同时,妊娠期心理因素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性研究发现,焦虑、抑郁等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且对妊娠妇女有负面影响[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随着焦虑抑郁分值增高而增加[14]。妊娠并发症的出现也预示着妊娠结局的改变。

2.2 妊娠及分娩结局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越来越多,呈全球化上升趋势。由于害怕分娩带来的疼痛;或者不了解分娩,认为宝宝经阴道分娩不安全;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害怕自然分娩会造成体型恢复不好,所以选择剖宫产的方式结束妊娠。而其中有抑郁焦虑状态的孕妇占很大的比例[15]。抑郁和焦虑情绪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产程延长,甚至停滞。同时也增加了有指征剖宫产率。剖宫产率的增高相对的导致了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增多[16]。JC Raybum WF[17]研究表明孕期情绪改变可导致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的危险。Mei等[18]发现有焦虑症状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孕期的情绪改变不但会影响妊娠及分娩方式,而且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资料显示孕期抑郁焦虑对产后抑郁的发生有预测意义[19]。Lee等[20]研究表明孕期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提示孕期的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的预测因子。抑郁症的发生不但影响母体本身,而且会造成母乳分泌减少,导致母乳喂养率降低[21]。

2.3 对胎儿的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是由母亲血液通过胎盘供给的,母亲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内分泌和血液成分。孕早期孕妇情绪的过度不安,容易致胚胎发育不良,导致流产。孕妇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就会分泌过多,可能阻碍胎儿上颌的发育而形成唇裂及腭裂等畸形[22]。而过度的焦虑恐惧等,也会使胎儿血管收缩,减少脑的供血量,从而影响脑的发育,甚至造成胎儿大脑发育畸形。在妊娠中、晚期会引起胎儿心率增快或减慢,胎动增加,导致胎儿出生后体重低,心脏有缺陷,身体功能失调;还可造成难产及胎盘早剥、

出血,甚至导致胎儿死亡。调查显示,长期性抑郁的孕妇,血中营养成分不足,容易产下低体重儿和早产儿[23]。Rondo等[24]也发现妊娠期间的不良情绪与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有关。

当母亲情绪不安时,胎动次数较平常多几倍,最高可达10倍[25]。而胎动过频会造成胎儿脐带缠绕。其中以脐带绕颈居多。国内最近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出现精神刺激者,胎儿发生脐带绕颈危险性增加1.3倍[26],脐带绕颈病例组的SAS总分、SDS总分、焦虑发生率和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7]。提示抑郁焦虑情绪可能是导致胎儿脐带缠绕的危险因素。脐带越长,缠绕周数越多,羊水粪染的发生率越高,胎儿宫内窘迫及死胎、死产率越高,脐带缠绕尤其是过紧者由于脐血管受压,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或胎儿静脉受压,使胎儿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或新生儿窒息,如同时伴有脐带过短、扭转、打结等脐带异常,往往危及胎儿生命。胎儿在母体内长期缺氧,可造成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新生儿生存率低,死亡率增高。有报道说约22%的新生儿窒息,25%的重度新生儿窒息,20%的新生儿死亡是由脐带因素引起[28]。而脐带绕颈也会造成产程延长及手术产几率的增加,同时加重孕产妇的心理负担。国外报道脐带绕颈是胎儿宫内死亡第一位的原因[17],但是对于心理因素与胎儿脐带缠绕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只见很少文献报道,而国外尚无类似文献。

2.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篇二

1用药不依从的后果

可导致治疗无效, 重者危及生命;造成疾病迁延, 住院或治疗周期延长;药物耐药性增加;不良反应加剧;造成经济负担加重;扩大传染病的传播等。

2用药不依从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产生用药不依从的原因较复杂, 包括治疗方案复杂;服用药物种类过多;有的药物剂型服用不便;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医生、药师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交代不清, 患者没有明白用药方法等。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医院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以上原因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而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调查发现, 因为社会心理因素而导致用药不依从的现象呈上升趋势。应该引起笔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探讨

2.1 急于治愈疾病的心理状态

人们不论患有什么疾病, 都会产生尽快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心理需求,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 医生医嘱所制定的治疗方案, 患者会认真执行, 但往往表现为由于急于求成而加大用药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如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制剂, 治疗量3~4周才达到最大降压效果。有的患者开始服用几天后效果不明显, 自己就擅自加量, 轻者不良反应加剧, 重者引起药物中毒。而有的患者需长期或终生服药, 在疾病初期治疗心切能按照医嘱积极用药, 但在症状明显好转后, 就不再坚持用药而中断治疗。

2.2 对医院及医生不信任的心理

主要是由于个别医生开大方及药品回扣等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 使患者对医院及医生产生盲目不信任, 认为医生夸大病情, 言过其实, 害怕医院多收钱, 被欺骗。使得一些正确的、必须的用药被怀疑, 而不能按医嘱用药。有的因为治疗中途转诊, 或利益驱动频繁更换治疗药物, 使得患者反感, 产生对医生不信任。在现实诊疗工作中, 患者尚未叙述完病情, 有的医生已将化验单、检查单甚至处方开好的现象也偶尔会发生, 这些都势必会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

2.3 社会上不恰当的广告宣传对广大患者的误导

当前社会上对某些药品夸大的广告宣传, 虚假的医疗及药品广告, 是造成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另一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慢性病, 按医嘱用药往往治疗过程较长, 药物的治疗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而一些广告宣传把一些药物的作用夸大了, 又加上一些特殊的手段, 很容易使人相信, 并按照广告的宣传用药。形成跟着广告用药, 广告说什么药好就吃什么药。有的甚至用的是假药。使一些慢性病, 反反复复, 久治不愈。

2.4 有病乱投医, 轻信传言, 信迷信

一直以来患病后有病乱投医, 轻信传言, 相信偏方能治大病是很多人的习惯做法。他们往往按照亲朋好友提供的各种所谓的“秘方”“偏方”, 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而不依从医嘱用药。但偏方治病有一定的盲目性, 比如:咳嗽这一症状, 就会是多种原因引起的, 如果不按医生的诊断用药, 而只是用偏方治疗咳嗽, 就会贻误病情, 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大多数的偏方, 是无标号、无成分标识、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如:流传治疗哮喘的偏方, 就是粉状的三无药品, 药物的成份一概不知, 能看到的就是一些粉状物。用药初期会产生一些效果, 但长期服用不但病情无好转, 反而还会使病情加重。有的患者甚至信迷信, 求神弄鬼, 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5 害怕不良反应的心理, 对照说明书用药

在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当中, 在医院, 按医生开出的药方取药后, 自己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这是正确的做法。因为, 任何药物在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 都存在着不良反应, 应该引起重视。但是, 说明书往往只要发生过的不良反应都要写上, 有的患者按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 对照自己的症状, 就认定是此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 而自行停药中断治疗。有的患者甚至只要说明书上有的不良反应, 感觉自己身上都有。有的一旦引起微小不适, 如轻微的胃部不适、头痛、注射部位红肿等, 就换药、减量或停药。某些药物的应用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但长期用药的患者因顾及长期用药对身体可能造成损害而自行停药。有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 需要应用某种药物, 但该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而且它的不良反应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可以在严密监测下, 坚持用药。因为毕竟利大于弊, 可是有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 因为害怕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导致疾病难以治愈。如激素的使用, 由于对激素的偏见, 很多患者害怕使用激素, 医生开的医嘱不能执行。其实, 有些疾病是必须使用激素的, 而激素只要按正确的方法使用, 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危害的。

所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 导致了对药物不正确的认识, 造成了用药不依从。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3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用药依从性

导致用药不依从的社会心理因素复杂多样, 要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需要针对这些不利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首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才能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二是在诊疗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普及用药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呼吁, 引起全社会重视合理用药, 提高用药依从性;三是具体分析每个患者心理特点, 对有可能出现的导致不依从的因素, 进行疏导和教育, 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按医嘱合理用药, 提高疾病治愈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康林泉, 王丽.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与药学服务.中国民康医药杂志, 2006, 18 (11) :904-905.

[2]彭程, 孙浩.我院2003年度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分析.中国药房, 2005, 16 (4) :474-475.

3.论心理因素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 心理学;钢琴演奏;心理因素

钢琴演奏中很容易出现技巧上和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它们是你表现音乐内容的前提条件,如果缺少了技巧上的训练,那就无法再去表现乐曲。一首好的乐曲,不单单只为表现音符,更重要的是把这首乐曲演奏得有血有肉、有内容有意境,让人听了有感动和震撼,这就需要表演者不但有技巧上对乐曲的处理,更要把作曲家作曲的内容诠释出来,表达作品的本意。两者关系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开的。一般来说,钢琴演奏时易受以下三种心理因素影响。

一、情感与理智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钢琴演奏和人类的任何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题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所支配。钢琴演奏是由多种心理要素构成的综合心理活动。牵涉认识,记忆,情感,理智,想象,直觉,才能等各个方面,同时由于它的再创造性质,又使它具有与音乐创作和应上心理很不相同的一些特点,这里,我们拟从心理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角度,着重论述与音乐表演创造关系更为密切的几个心理学问题,它们是: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与理智,钢琴演奏中的想象与直觉中的临场心理。钢琴演奏中的情感与理智所要研究的问题是,钢琴演奏是否需要投情,即钢琴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时是否需要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且把这种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音乐表现悲则表演者也悲,音乐表现喜则表演者也喜。还有,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即钢琴演奏中的投情是否需要理智的控制。上述不仅是钢琴演奏,而且也是各种表演艺术所存在的共同问题。

二、直觉与想象

直觉是钢琴后演奏中的重要要素,所谓直觉,即直接感觉,从心理学说,是不依靠语言概念做中介,敏感地直接得领会与体验音乐的能力,有时人们也把这种直觉统称作音乐感。

在钢琴演奏中我们对音乐的直觉至少应该知道这一点。

第一,直觉是一种赋予音乐以生命力的音乐本能,它是钢琴演奏中的觉醒性心理因素。

第二,钢琴演奏中的直觉最基本的表现,应该是知道演奏得很美,或者说好的演奏是什么感觉,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一个音乐表演者,哪怕是初学者,对自己或别人的表演是否美缺乏直觉能力,将会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虽然有些自己一时还做不到,但是如果能够知觉到什么是美的,那就有可能进一步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要求。

第三,这种直觉虽然是获得美的钢琴演奏的基础,然而它需要经过系统而严格的训练,在更高的水平上加以锤炼,而这种锤炼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付出辛勤的劳动,只有在这之后才有可能攀登上钢琴演奏艺术的高峰。

三、临场心理因素

1.全神贯注

这主要是指钢琴演奏临场表演时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它不仅要求表演者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把自己的全部指挥,热情和才能,像激光束一样全神贯注于正在进行的钢琴演奏中,义无反顾地去完成音乐表演的创造。

2.自然流露

这里讲的自然流露主要不是指表演风度,即表演台风的自然和落落大方,而是从钢琴演奏心理的角度要求钢琴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既不要把自己的表演作为某种表现意图的生硬灌输,也不要把钢琴表演作为一种外在七窍的显示和夸耀,而是要使音乐从自己的心理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并且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

3.调节和克服怯场心理

钢琴演奏临场前的紧张乃至怯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有些成熟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曾对小提琴家中帕尔曼说,有许多演奏家力图使自己相信。他们是不会精神紧张的可是帕尔曼却回答:“不行,他们一定紧张的,事实就是如此,紧张是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情况,你必须与它相处,与它相处得越好,你就能把它控制的越好。”的确,问题并不在于临场时是否会出现紧张,甚至是怯场,而在于你怎样和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当怯场现象较为严重的时候,可采用一些办法临时调节情绪。用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如缓慢地深呼吸让气息沉下去。控制呼吸功能,使之均匀流畅,从而获得一种平和镇定的感觉。以钢琴演奏为例,有意识的活动手指肌肉,用慢速加大手指动作和力度的深触键方法,接着逐步的加快速度。让手指自然放松的跑动,用以提高灵活性和放松度,使神经系统保持与演奏需要相适应的兴奋程度和调控能力。

不管怎么说,心理素质和舞台经验是成正比的,做好一切的思想准备,冷静的发挥水平会让你有最大的提高。

从上面所述,我知道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只注意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解决是远远不够的,不去解决事物的根源就等于治标不治本,就很难彻底的去解决问题,所以真的想把钢琴弹好,想在表演的舞台上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话,那就只能彻底的去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除了我们知道的手指技巧之外可以影响到钢琴演奏,还有在手型、手指等技术动作的背后还存在着情绪、性格、心理、注意力等影响技术能力的根源。如果我们只注意训练学生的表面的技术动作,而不去注意学生情绪、性格、心理、注意力等方面的调整和训练,学生的技术问题可能永远都解决不了,就会经常反复的出现技术性问题。

4.论心理因素对校对工作的影响 篇四

论心理因素对校对工作的影响

论述了在编辑校对流程中校对工作的重要性,从心理因素方面分析了其对校对工作的.一些影响,剖析了心理的表现及作用,从多角度对提高校对工作效率及质量提供了途径.

作 者:杨娟林 Yang Juanlin 作者单位:学习周报社,山西,太原,030006刊 名:科学之友英文刊名:NEW TEMPO SCIENCE年,卷(期):“”(4)分类号:B84关键词:心理因素 校对 知觉 注意力

5.伪科学流传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篇五

伪科学流传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伪科学在我国形成流行的.态势,有深刻的心理学根源,具体包括:从众心理、选择性解释心理、随机强化心理和暗示心理.

作 者:严金海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 刊 名:科学学研究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年,卷(期): 20(2) 分类号:N08 C912.6 关键词:伪科学   心理   从众心理   暗示心理  

6.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篇六

摘 要:抑郁障碍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究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帮助青少年及早走出抑郁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社会心理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障碍;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94-02

抑郁障碍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是一类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伴随思维迟缓、意志力减退和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据有关资料显示,抑郁障碍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65%的青少年都有一次或多次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抑郁不仅影响情绪,也带动患者自杀意念,青少年自杀最大的危险因素是抑郁症。抑郁障碍对青少年的危害如此之大,因此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抑郁障碍主要与个人特质、家庭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童年期创伤性经历、人际关系、消极认知等有关。这些因素大致可分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1.人格特征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具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强迫、冲动等特质的个体易发生抑郁。刘建平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较正常对照具有低E 分、高N 分和高P 分的特点, 即抑郁症患者较正常对照在人格特点方面更倾向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及神经质 。Zuroff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抑郁的人格易感性进行研究发现,抑郁障碍是由于人格易感特质与外界压力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另外,个体的应对方式,也对抑郁障碍有所影响,王高华等人连续收集64例门诊及住院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 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 、儿童归因风格问卷( CASQ) 、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相应测查, 并同时对125例正常对照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应对方式中自责、求助、幻想及退避因子差异有显著性, 归因风格亦有显著性差异。

2.儿童期创伤性经历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儿童期的创伤性经历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弗洛伊德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各种神经症症状几乎无一例外的可以追溯至儿童期的创伤性经历。多项研究显示,童年创伤性经历和成人的各种精神障碍高度相关,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品行障碍、心境障碍、反社会行为、自杀现象等。程文红等的`研究发现,患有抑郁障碍的青少年小时候经历的创伤比正常同龄人多得多,其发生抑郁的概率是无创伤史者的3.79倍。凌宇等人的研究发现,童年期创伤性经历中的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对青少年抑郁的预测作用最为显著。有的人童年的创伤到成年都无法摆脱。像早期的母爱剥夺、打骂、虐待、抛弃、父母离婚等都会造成青少年童年期的不良经历。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硬环境和软环境,家庭硬环境是指特定的物质条件,它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家庭软环境是指笼罩着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氛围,它诉诸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时所形成的一种气氛。朱丽君等人采用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调查表对44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发现父母亲密程度不同, 其母子、父子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不良家庭环境与人格维度中精神质、神经质评分存在相关性。洪珊珊等人对重性抑郁障碍( MDD) 青少年56 例和对照组60 名的自我意识水平和家庭环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DD 组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低于对照组, 矛盾性高于正常对照组。罗新坚等人对98 例重性抑郁障碍儿童少年和125 例正常对照自评完成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使用Logistic 回归筛选儿童少年重性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分别为自觉学习压力大,父母关系差,父母婚姻状况不良,父亲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父亲惩罚分高,母亲受教育年限短。

2.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有不同分类法,目前常用的是把教养方式归纳为4种教养类型:权威型(高要求与高反应)、过度溺爱型(低要求与高反应)、独裁型(高要求与低反应)、忽视型(低要求与低反应)。其中独裁型与忽视型父母的孩子最容易出现抑郁。据唐登华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父母有较少的关心理解和保护,而有较多的惩罚和拒绝否认。这样的父母教养方式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无助感,进而发展出无望感,产生负性归因,导致抑郁。贺祖辉等人通过对照组的研究发现,父母教育态度与各自婚姻关系感受呈正相关, 研究组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达54.1%, 显著高于对照组。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会扰乱子女的认知形成,面对同一件事,母亲支持,父亲反对,或母亲反对,父亲支持,久而久之,青少年在这样的氛围中会产生无助感,负性的自我评价。

三、心理社会环境

1.应激性生活事件

在生活中,需要作适应性改变的任何环境变故,如改变居住地点,入学或毕业,改换工作或失业,及家庭重要成员的离别、出生和亡故,这类事件可能是致病的必要条件之一。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学习是其主要任务,然而学业压力首当其冲成为很重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据范春玲对淮北市区中学生抑郁障碍的调查分析显示,在生活事件的量表评定中,强度最大的前3位。依次是学习负担、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升学压力。俞杰等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并与其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几乎所有的抑郁障碍者在抑郁发作前的一个月遭遇至少一件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2.社会支持

从社会支持分类的方式界定,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客观支持、主观体验到的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认知支持、情感支持、行为支持。无论哪种支持,当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感受性较低时,便不能发展有效的人际关系,进而体验到焦虑和抑郁。庞英等对北京市494 名高中生进行了社会支持、自我认知和抑郁情绪的测试,结果显示低社会支持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高社会支持的孩子自我评价较高,较为自信,不容易发生抑郁;而低社会支持的孩子自我评价较低,自信心不高,更容易发生抑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抑郁障碍与个人、家庭、社会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了解了抑郁障碍产生的原因,对以后的预防及治疗都有一定的帮助。另外,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及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等问题,青少年抑郁症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问题已经被人们所重视。

参考文献:

Lew in sohn PM, HopsH, Roberts RE, et a.l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and other DSM III- R disorder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Abnor-

mal Psycho,1993,23(7)。

吴艳茹,肖泽萍。青少年抑郁症与应激相关的病因研究进展.上海精神医学,2006,(5)。

彭代辉,方贻儒。我国抑郁障碍的临床与发病机制研究现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6)。

刘建平。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与自杀风险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2)。

Zuroff,D.C.Mongrain,M.& Santor,D.A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personality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comment on Coyne and Whiffen.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4,28,(7)。

王高华,唐记华,等。抑郁障碍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归因风格及其相关性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6,(2)。

程文红,刘漪,等。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早期创伤史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5)。

凌宇,杨娟,等。童年创伤经历与自尊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

朱丽君,孙燕,等。抑郁症患者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

洪珊珊,金华,等。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的自我意识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7,(3)。

罗新坚,叶敏捷,姜德国。重性抑郁障碍儿童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探讨.医学与社会。2011,(7)。

程文红,王祖承。青少年抑郁发病家庭因素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5,(17)。

唐登华,潘成英,漆红。7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心理社会学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心理卫生,2003, (7)。

贺祖辉,陈惠珍,张英。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病前家庭因素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

范春玲,唐登华,等。淮北市区中学生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3)。

俞杰,徐美玉,等。农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4,(1)。

7.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篇七

1 政治因素对大学生创新力的影响

大学生政治心理是指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群体,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直观、具体、不定型、不系统的心理反应, 表现为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在我国, 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 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 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是唯法、唯实, 而是唯上、唯人, 在这种风气下人们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很大, 而在其综合素质中政治心理的作用尤其重要,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 就等于没有灵魂”, 这使得一些大学生放不开手脚, 不能开放自己的思维, 因此就很难创新。如何对大众实施全面、正确的心理影响是政府决策者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2 文化因素对大学生创新力的影响

文化心理主要指一个文化传统中的人们最普遍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理解的状况。文化因素深深地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展, 不同文化背景对个体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同的作用。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高位、高识, 而不重视实际对实际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培养出的大学生在动手和实践能力方面非常欠缺。以今年的市场就业状况为例, 文科的职位竞争是供大于求, 而通信电子、软件开发等职位却是供不应求, 一些用人企业普遍反应大学毕业生匮乏实际操作经验。

有利于创造发展的文化应当是全方位的、能兼容多种文化刺激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的价值理念摇摇欲坠,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辈其价值取向正逐渐向着现实理性转变, 一些学生开始讲实效重现实, 有的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实用性中还带有一定的庸俗性, 过分地看重享受、关系、金钱和地位, 甚至将申请加入团组织、党组织看作是获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大学生过份重视实效会制约大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逆向性, 也必定会影响其创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 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是以“法定文化”的课堂知识为主流。很多高校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 大学生的教育主要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出发点, 以知识的记忆和再现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教育, 主要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 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的目的, 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在这种文化观念的指导下,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重视。只有对大学生教育的观念进行创新, 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才能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3 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创新力的影响

经济心理是指经济变动对心理因素的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极大丰富了物质领域的发展, 一般来说, 发明和革新经常出现在物质文化领域中, 社会生产力是创造的重要环境, 生产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给创造性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而生产的发展, 又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推动人们去探索世界的奥妙, 新的创造就是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 越是发展生产力, 越需要科学技术, 因而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就越多, 人的创造能力就越能发挥;发展生产力也可以给创造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创新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 它贵在创新, 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 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 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创造性思维还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传统的经济心理的主要特征是保守、模仿、短视性和易满足性, 这种传统 (下转第184页) (上接第164页) 的经济发展方式制约着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方式。

4 伦理因素对大学生创新力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创新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科技创新就像“潘多拉魔盒”, 有时候会产生好的效果, 相反也可能出现负面影响。因此, 技术创新是受到多方面制约的, 有来自传统文化的伦理制约、有来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伦理制约。

礼让、尊重权威、谦逊等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之一, 这些个性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统一有利, 但是这种伦理观强调尊重权威、忽略个性, 重视内省、轻视实践等, 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的创新能力。权威在任何组织当中, 只要牵涉到公共活动、群体活动, 都需要某种权威。人们往往很难突破权威的束缚, 有意无意地沿着权威的思路往前走, 这必然会扼杀人的智慧, 阻碍人们以科学的精神去探索、去创新和发展真理。高校要努力培养大学生尊重客观现实, 不盲从权威, 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有向传统观念挑战的勇气, 实现创新。创新性人才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应该不满足已有的认识和现成的结论, 对蕴藏着无穷无尽奥妙的客观世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大胆的探索精神。创新人才的自主性意味着主体思想, 探索性意味着敢于质疑权威。大学生耳濡目染, 在传统的伦理观束缚下长大, 也必然受其影响, 制约着他们独特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5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力的影响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血缘宗法作为社会纽带的国家,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之大。一个人通过家庭教育而受到的熏陶与成长, 有时较之学校教育更为深远。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 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是人社会化的第一阵地, 所以说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早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由于中国国情, 我国大多数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 孩子承载了父辈太多的期望, 父母对子女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已屡见不鲜。而当今一些大学生是生活在一种压制性的家庭环境中, 同时面临学业的沉重压力, 自身的兴趣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加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 导致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就产生了依赖心理, 和独立性差的特点。一个善于创新的人必定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 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以应该鼓励孩子创造性的学习、探索, 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需要, 对大胆质疑和创新应该表示赞同、肯定。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 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需要。学校的围墙正在消失, 学生接触最广泛和最深刻的是社会, 这个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创造力的形成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要进行制度性的保障外, 也需要全社会采取更为积极地行动。

参考文献

[1]冯大同, 于文梅.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5 (2) :24.

[2]陈选华.大学生心理学基础[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晓萍等.心理潜能[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7.

8.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篇八

本文意义在于尝试分析幼儿不会问好的原因,将其分类,分析幼儿不会问好的心理障碍,从解决自身和环境入手,寻求有效的引导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幼儿;会问好;心理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和培养文明礼仪的关键场所,培养幼儿能有礼貌的对长辈、亲友、教师及同伴问好,是养成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一环。但“会问好”不该是一贯的“你提醒、我复述式”的问好,而是应由幼儿自发有意识的问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这些格言都告诉我们好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幼儿的终生。因此,如何培养幼儿“会问好”的习惯已经成为了现在幼儿教育中急需研究的课题。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带孩子来幼儿园时,当孩子还没和老师说“早上好”时,家长就脱口而出提醒孩子“宝宝,要对老师说什么呀?快和老师问好呀”,这样孩子原本准备的自发性问好,就变成了提醒式问好。同样的情况还常常出现在老师组织开课的时候,客人老师来之后,组织教学的老师都会有意识的提醒幼儿问好。有的孩子往往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家长或老师提醒而问好,长此以往就变得不再主动问好,这个孩子就变成了我们心目中“不会问好”的孩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家长和老师不适当的引导,使得幼儿在培养“问好”的习惯中,自己的认知和家长、老师引导发生冲突,反而幼儿承担了“不会问好”的“过错”。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分析孩子不愿意问好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思考应该做什么来帮助幼儿。

那么幼儿“不会问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实践,就幼儿“不会问好”的几个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影响幼儿“会问好”的心理因素。

许多幼儿存在“问好”障碍主要表现为:在运用“问好”礼仪上,要么不会主动问好,要么从不向人问好,或是故意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还有的用表情、姿势、眼神代替问好;有的是高兴时就问好,不高兴时就不问好;有的问好不规范,有口无心,漫不经心,不诚恳,不友善,没称呼,声音小,不使用礼貌用语,并且常常要由长辈或者老师提醒或暗示才向人问好,有时甚至像八哥学语似的模仿长辈的话向人问好。

笔者认为,造成幼儿不会问好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为自身、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

有一些家长,在幼儿遇到“问好”情况时就“代劳”,使孩子缺乏锻炼机会。家长带孩子出门时,遇到熟人或亲戚,家长往往会抢先一步催促孩子:“这是刘叔叔,问刘叔叔好”。这种情形多了,小孩会感到难堪并产生依赖心理,认为一切都有大人来安排,自己只是按家长的要求来做,当然就无需思考,自然就不会主动问好,造成了孩子在“问好“习惯上的惰性,从而不能养成会问好的习惯。

2.家庭的原因

一是家庭缺乏“问好”氛围。家庭成员文化水平不高,素质低,出言不逊,满口脏话,有时见面不问好反而骂人,常吵架、闹矛盾,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关系紧张。二是教育方法不对路。家长一味溺爱娇惯,一贯以孩子为中心,一直亲昵向孩子问好,虽然是示范了“问好”,但是单向的由上而下,没有留给孩子主动问好的机会,关心有余而教育不足,从而造成幼儿不想主动关心问候别人,养不成好的习惯。此外,对于一些內向的孩子,家长老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害羞”,给他贴标签,也常常使得孩子从心里回避和人问好去适应身上的标签。

3.学校的原因

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孩子的想法,在培养孩子“问好”的习惯上,需要耐心了解情况,静心对症下药,找到破解问题办法。笔者班上有个稍微有点结巴的孩子,一开始不愿意说话,为了促使他开口说话,我经常就强制他说话,但是他反而更不愿意说话了,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我就从侧面观察他,发现他愿意和小朋友说“你好“、”喂“的话,找到这一突破口后,我就特别为他设计开口游戏,通过和小朋友玩游戏,逐渐培养他“问好”的习惯,坚持了三个月后,这个孩子已经养成了开口问好的习惯

二、排除“不会问好”心理障碍的对策

1.在教学活动中,强调问好习惯养成的直接强化

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外部强化是对学习行为的一种直接强化,教学活动就运用了这一理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运用班杜拉的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的学习四阶段理论。利用各阶段性规律,对幼儿养成“问好“习惯进行直接强化。主要可以分两个步骤:

首先要说明问好的理由。老师可以借助讲故事、看图画书和在生活中的场景启发孩子。比如,熟人间打招呼是一种礼仪,表示一个人懂礼貌、有修养,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它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且,打招呼之后,问候和被问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

其次要了解幼儿的想法。老师不妨先问问幼儿是怎么想的,然后告诉他具体怎么做。比如,引导幼儿主动问候他喜欢的人,并要求幼儿下一次再见面时主动问候他,如果孩子能迈出这可喜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能拓展到一次向两个人问好,逐渐适应问候更多的人。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以转移话题的方式代替指令性的语言,引导不愿意开口的幼儿开口,用兴趣去启发引导,不要用反复的提醒和批评的方式去教育幼儿,因为这大有可能使得幼儿再也不愿意开口问好。

2.家庭要精心创设问好的心理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个良好的家长人格形象,将会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家长在培养孩子“问好“的习惯,应该善于运用陈鹤琴的教育观点:“小孩子好游戏的,小孩子好模仿的,小孩子好奇的,小孩子喜欢成功的,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小孩子喜欢合群的,小孩子喜欢称赞的”,树立正确的育子观,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走出爱的误区,不娇惯、溺爱、纵容,不剥夺孩子主动问好的机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科学育儿,要挤出时间和精力,利用适当的场合和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说理引导和渗透,帮孩子找原因,想对策,多鼓励,不需要婆婆妈妈,喋喋不休,点到为止,并且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关注孩子第一次主动向人问好的良好开端,及时真诚给予肯定赞美,要正视教育可能出现的反复,出现反复要因势利导提要求,并依次递减,做到耐心,不厌其烦,使之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后养成主动问好的良好习惯。

最后,笔者认为,幼儿“会问好“的良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集腋成裘。特别是对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重复训练尤其重要,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行不通的。“会问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强有力的“金三角”,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训练,这也是广大老师和家长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冒名芳.市场经济与家庭教育[J]. 江苏社会科学 1994年03期

[2] 薛焕玉.试论家庭教育[J]. 北京教育 1994年Z2期

[3] 王婷.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个性化教育渗透的初探[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22)

[4] 于璐.浅谈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9.浅析心理因素对员工离职的影响 篇九

浅析心理因素对员工离职的影响

摘要

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中20%的员工正在或者曾受到过心理问题的困扰,这必然对他们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员工的心理因素对于员工在离职方面打的影响越来越突出。通过本论文我们首先了解员工的心理因素包括哪些,又是如何影响着员工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通过分析员工心理因素对员工离职的影响,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使之成为企业成功的内在动力。

【关键字】 心理因素离职内在动力

一、影响员工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强度有关,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呈正比,与内、外压力呈反比。

1、外压力。外压力是指外界环境中存在着不良的应激源,形成一种压力,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它包括生理性、心理性以及社会性的应激源。生理性应激源有生活环境中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照明、空间和噪音等刺激,长期作用,会导致人的生理上难以忍受,并影响到情绪和行为。调查表明,长期高强度的噪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失调,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功能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嗜睡、乏力、智力下降等症状;在生活空间小的环境中人的侵犯性行为增多,焦虑水平高;室内气温过高,会使人头痛、恶心、多汗、视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等。

心理性应激源中,不良的人际交往是最重要的,人际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会导致人的心理不平衡,当遭受他人冷落、讽刺和漫骂时,心理压力加剧,如果对方也性格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更会使应激源的强度增加。

社会性应激源中,社会文化背景的不良或变化过分强烈,会形成巨大的压力,使人难以适应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社会性应激源有很多,如就业压力的增大、家庭的突然变故、亲人的去世、经济状况的改变、住房迁移、制度变更,等等。

2、内压力。内压力是指人的身心需要未能满足,产生了挫折感,形成一种内部压力,影响到情绪和行为。人的身心需要包括很多方面:在生理需要上,需要一定时间的睡眠和休息,需要合理营养,需要适当的运动,需要漂亮的着装;在心理需要上,需要一定的安全感和受到保护,需要情爱,需要自尊,需要追求高层次的理解和尊重,需要公正与合理的评价并被他人所接受,需要独立,需要成功。这些身心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行为的动机不能实现,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失败感,内压力加大,最后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3、自我强度。自我强度是指个体应对内外压力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人的身心素质有关。由于遗传和环境条件的不I司,人的身心素质在个体间差异很大,如躯体健康者能正确感知和判断外界刺激,作出恰当反应;而患病者体质虚弱,精神萎靡,感知与判断力下降,对环境不适应。个性中的气质特征对自我强度有明显影响,如有的人灵活,行动迅速果断,对周围环境刺激敏感,很快作出反应;而另一些人行动迟缓,反应慢,沉默寡言,或是注意广度和持久性低,反应强烈,手脚不停,易分心,也难适应环境。另外,性格、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都对自我强度产生影响。

二、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员工离职是雇员和雇主之间结束雇佣关系,员工离开原公司的行为。员工离职是员工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员工流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高的员工离职率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离职员工也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要善于利用这笔资源。员工离职在性质上可以分为雇员自愿离职和非自愿离职。自愿离职包括员工辞职和退休;非自愿离职包括辞退员工和集体性裁员。在离职各种类中,退休是对符合法定退休条件的雇员的一种福利待遇,在正常环境下其数量和比例具有可预期性,其发生对于企业更新人员年龄结构具有正面价值。集体性裁员只发生在企业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只能通过裁员降低成本的情况,是一种偶发行为,一般在离职分析中不予考虑。企业辞退员工往往是对行为严重违反企业规定或者无法达到工作岗位要求的员工惩罚,这部分离职由于其惩罚性,在离职整体中只占极少部分。

企业需要真正关注的是对员工辞职的管理。辞职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认为不符合企业文化或企业内竞争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绩效评定中处于被列人竞争淘汰行列的员工,企业往往通过较低的加薪、缓慢的升迁等制度或方式暗示员工主动辞职,从而规避给付员工经济赔偿金。另一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人才流失,即那些有利于企业运营和成长,是属于企业留才范围中的那部分员工的离职。

一般来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外部因素:社会价值观、经济、法律、交通以及求才市场竞争者因素。

2、组织内部因素:薪资福利不佳、不满上司领导风格、缺乏升迁发展机会、工作负荷过重压力大、不受重视无法发挥才能等。

3、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人格特质、职业属性以及个人成就动机因素。

1、益处。其他性质的离职,如竞争淘汰、退休和辞退等,虽然会在短期内构成一部分离职重置成本,但从长期来看,能够促进企业优化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个性结构,从而推动企业长期的营业利润增长。因而,对应不同性质的离职,必须区别对待,进而得到合适的管理结论。

2、弊端。离职带来的人才流失对于企业的运营具有直接的负面影响。企业为了填补员工离职造成的岗位空缺,不得不重新发布招募广告、筛选候选人、录用安置新员工,安排对新员工上岗前的培训。这些费用都构成离职重置成本。离职重置成本往往还包括员工离职前三心二意工作造成的生产率损失,离职发生到新员工上岗前岗位空缺的效率损失,为培训新员工以及和新员工和其他员工工作磨合损失的生产率,员工离职造成的组织知识结构不完整对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员工离职在职员中造成的人心动荡的效率损失,等等。人才流失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都对企业经营没有任何益处,人才流失造成的离职重置成本会侵蚀企业营业利润,造成企业营业利润下降。

三、企业员工心理因素,离职原因,心理因素居多

有许多统计资料对于人才流失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而透彻的分析,并将员工离职原因罗列出来。从统计资料来看,期望尝试新工作和对薪水不满是主要的离职原因,但是在考察员工离职的外在原因的同时,也有必要对员工离职的内在心理因素加以分析研究/深圳心理咨询,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防止企业人才流失有着重要意义。

企业人才流失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定的损失,特别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如果此类人才大量流失将使企业流血,其损失难以弥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离职的人员中超过50%的发展情况并没有原来公司好,这可能出乎离职员工的原本期望,究其深层原因,是离职员工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如果对其心理问题及早处理,企业和员工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员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忽视专业能力培养,希望寻找工作捷径。

许多员工,特别是刚刚进入企业不久的员工,对于工作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当升迁的过程过于缓慢,工资的增长幅度也没有达到个人期望的水平,在此情况下,心理素质不成熟的员工会考虑将工作重点放在寻找捷径上,例如个人的个性和魅力,注重工作表演和工作小窍门,而忽视工作能力的提高,在工作捷径上得不到突破时,员工可能会考虑离职,寻找并不存在的晋升快速通道。

2、过多注意薪水和晋升机会,忽视事业发展机会。

工资高低一直是员工流失的主要问题之一,员工希望得到较高的工资待遇并无可非议,但许多员工并没有对社会劳工市场的平均工资有详尽了解,带有普遍偏高的期望值,同时又对自身的能力和贡献不能客观评价,导致不平衡的“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心理/心理咨询。如果员工过度用金钱来衡量工作,将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而非有所作为的事业,其选择离职也不足为怪。

3、与企业制度为敌

虽然企业的许多规章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但企业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为企业有效运作而设计的。有些员工自视才高气傲,认为企业的种种规章制度是对员工的束缚,特别是有些员工在能力有缺陷时,并不是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反而埋怨是制度限制所致,不想方设法增长所需要的知识,用埋怨来代替学习提高,拥有这种心态的员工早晚会被竞争淘汰出局。

4、与上司或上级作对

直接与上级发生冲突和对抗的情况很少,但是企业中有些员工可能会标榜自己的独特个性,好像只有与众不同才更能得到别人的承认,这类员工的服从性较差,而常常攻击他人,其中也包括上司或上级,因为其心目中只有攻击别人,才能提高自己,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之一。只有真心地去赞美同事和上司的员工,才是具备成熟心理的员工。

5、缺少团队合作的精神

许多离职的员工都不承认缺乏团队精神,但多数离职人员只把团队精神当做口号,在工作过程中,只希望他人都能遵守团队精神和纪律,而自己不愿意成为团队的一分子,团体工作成了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手段,如果此类人多了,组织将成为一盘散沙,团队员工各自为政。

6、错误评价原有客户的忠诚。

有一些离职员工在原单位有着极佳的工作表现,并建立了一批忠实的客户,个别员工错误地认为现在服务的客户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如同自己办公桌上的文具一样,可以在离职时带走。但变换工作以后,发现原来的客户并没有跟随而来,业务依然留在原来企业,使其大失所望。其实是大多数客户不愿意冒险、懒于变化的心理起了决定作用,一般的客户忠于原有的企业多于忠于原来服务的个人,这是许多离职员工判断失误的重要原因。

7、对新科技和新技能有恐惧感。

有一些员工(包括没有离职的员工)对于新科技和新技能有着恐惧心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技术已经成为必备的技能,对外交流的扩大,也对外语水平有了新的要求,但有的员工,特别是中年以上的员工,由于多年疏于进修提高,对于新技术和新技能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和抗拒心理,偶尔有进修和提高的念头,又懒于付诸行动,越拖抗拒心理越强,极易被企业发展所淘汰。

四、提高员工心理素质途径

1、从心态培训上入手

心态是横在人生路上的双向门,人们可以把它转到一边,进入成功;也可以把它转到另一边,进入失败。心态的改变,就是命运的改变。我们不能预知生活和工作的各种情况,但正确的心态可以令我们能够适应它。拿破仑希尔曾风趣地说,“我们每个人都佩带着隐形护身符,护身符的一面刻着积极的心态,一面刻着消极的心态。”员工拥有积极的心态,就能拥有愉快的心境,就能有效工作、创造财富,追求健康、快乐和成功。

对员工进行心态培训就是帮助员工拓展观念、调适心态,建立有助于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态度的一种培训方式。可以说,这种心态培训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员工心理的健康发展。定期开展心态培训,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解除心理压力,树立起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

2、从改变心智模式上努力。

心智模式是根植于我们心灵的想法、看法、假设、图象和印象,就好像一块玻璃能够微妙地扭曲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演绎。心智模式的形成受人们所经历的环境、人的性格、人的智商、情商和逆境商的影响,并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例如,很多员工不愿意多付出,旁观他人,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结果时间一长,发现自己渐渐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这就在于在长时间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良的心智模式,因此,要想改变这种行为,关键就在于很好地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把企业作为我们的唯一来对待和呵护。

3、提高情商

情商大致由五种能力因素组成:一是随时了解自己的情绪,能立刻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是否正常,并能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二是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安抚自己,摆脱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三是激励自己,不为挫折和困难所左右,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和创造力;四是理解别人的情绪,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五是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要想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不仅应当具备很高的智商,而且必须具备很高的情商。情商与智商虽然各异,但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只有20%依赖于人的智力因素,即智商水平;而80%是决定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即情商水平。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制度,调节员工的情商。

4、提升员工自我察觉能力

自我察觉是员工通往全面发展的第一步,是成长的基本要件。自我觉察的品质不仅是客观的、诚实的,而且是没有偏见的。它不仅使人能觉察到“自我”,也能充分觉察到“他人”.它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承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接受事物的能力。它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与他人体会到同一种感觉,用他人的方法去认真思考,并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培训中要注重提高员工对外界生活的极强适应能力,以及对内心生活高度的自省能力,能明确地“自我定位”.5、提高自我领导能力。

“领导”(Lead)一词的英文释义比较有启发性和新意:引导一一引导自己往……(地方去);引导别人去……(哪里)/领导一一领导好自己;领导好别人/体验一一过……生活;使别人过……生活/通达一一通向(达到)……地方;导致……结果。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发挥员工的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将员工的自我领导意识发挥出来。任何严密的控制,如果得不到员工的理解,或代替了员工的自我控制,可能会使员工屈从,从而在员工中间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就要加强员工自我超越的修炼。做到要每个员工不断认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完成对自我的领导和指引。

五、良好的员工心理素质是企业成功的内在动力

员工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一个企业的员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毫不疑问,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的挑战,员工的“跳槽”将会变得越来越平常,如何避免企业的人才外流显然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浅析心理素质对员工离职的影响

姓名:柴艳峰

专业:工商管理2班

学号:071405011060

10.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篇十

更多精彩内容请详询武汉都市学堂——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监护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正式机构,学校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知识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引导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我国的教育还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在学校和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功利主义”思想。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与高考有关课程,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重智育轻德育和人格,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在很多地方,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没有愉快感,是被动的、被迫的。

11.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篇十一

一、影响聋生社会交往的主要原因

(一)交流方式的障碍。

语言沟通的问题严重妨碍了聋生正常的社会交往。聋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较多使用的交流手段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手语,在与人的相处中,聋生掌握的交流方式对健全人来说麻烦又难于理解,使聋生和健全人的交往面临很大的困难,久而久之,他们由于交往上的困难变为交往上的退却,逐渐不再与健全人交往。

(二)心理上的障碍。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总认为自己与健全人相比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孤僻、敏感、多疑等人格倾向,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交往的对象只局限于容易沟通的聋人之间。聋生生理上的缺陷,家庭、社会对聋生的偏爱和宽容,极易使聋生产生“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缺乏正确的是非标准,势必对形成理性道德认识产生不利影响,所有这些都会给正常社交带来障碍。如果聋生没有健康的心态,要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将会很难。

(三)客观条件限制。

我国很多地方的聋哑学校大多是封闭管理,聋生与外界处于一种隔离状态,与健全人交往的机会很少,交往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久而久之,造成交往上的困难。

(四)社会交往知识缺乏引起交往困难。

聋生由于听觉的障碍,很难了解外界环境,缺少与健听人的交流,社会活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往往造成社会阅历有限,知识经验不足,从而对人认识存在片面性。他们不知道怎样与别人融洽相处,不知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更不知道怎样才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二、解决聋生社会交往障碍的对策

(一)重视书面语的教学,让聋生掌握社会交往的工具。

聋人与正常人交往大多通过书面语来完成,聋校交际语言训练中,在强化听觉口语康复训练的同时,注重书面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优化语言训练效果,使聋生具备较强的交往基本技能。另外,要为聋生多创造语言交往的机会,我们要为聋生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多看多写,引导聋生积累语言材料。语言材料是书面交际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聋生语言材料的积累,营造聋生书面交际环境是提高聋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

(二)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

第一,加强对聋生的认知指导。聋生由于听觉语言的障碍,使得他们的交往圈变得狭小,社会阅历有限,知识经验缺乏,往往很难把握好角色的扮演和转换,从而影响交往的进行。因此,要教会聋生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等有比较合理的估价,同时,让聋生逐步消除对健听人的抵触、排斥和怀疑心理,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第二,培养聋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大多数聋生表现出固执、多疑、自私、心胸狭隘、认识片面等不良个性,从而影响了他们与健听人的交往。培养聋生的良好个性品质首先是要为聋生创造充满爱和赏识的心理环境,动员社会、家长和学校一起参与,让聋生在爱的呵护和热情的鼓励中燃起自信,激发潜能。其次是要为聋生树立可以学习的先进人物和榜样,让聋生形成正确的荣辱、是非观念。再次要从细小的习惯抓起,要教育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

第三,引入必要的心理矫正,扫除交往的心理障碍。对聋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封闭、嫉妒、多疑等心理,建立稳定的心理辅导机制,帮助聋生矫正心理上的障碍。

(三)进行社会交往知识教育,帮助聋生正确地进行社会交往。

聋生由于信息渠道的闭塞,对于社会规则和习俗的习得往往有限。针对聋生社会交往知识缺乏的问题,应充分利用学校各种阵地宣传文明礼仪知识,进行交往方法的指导。首先是必要的人际交往礼仪知识;其次是教给聋生交往的技能,讲究交往的艺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聋生的交往意识与能力。

要培养聋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让他们在较大范围的人群中训练自己的胆量,提高交往水平。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引导聋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集体活动,让聋生在活动中开拓思路、体验乐趣、陶冶情操。聋生在游戏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掌握了交往的技巧,学会了表达,懂得了关心、帮助他人,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学会了沟通,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从而提高聋生的交往能力。

(五)培养聋生掌握一项技能,为今后的社会交往作好准备。

聋生心理上排斥与健全人的交往实际上是自卑心理在起作用,总想把自己隐藏起来,对交往产生畏惧心理。如果聋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项过硬的技能,增强他们在其他人面前可以展示的实力,将会对他树立自信、克服自卑有重要作用。

(六)清除聋生社会交往障碍应得到家长的配合。

家庭作为聋生的第一所永久的学校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有利于聋生情感的归附和心理的调控,可以帮助聋生治疗受挫的心灵,协调不适和焦虑,减缓心理压力,从而培养聋生宽容、同情、合作、坚毅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聋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聋生跨越残障,实现社会化的必经之途。只要我们坚持普遍与个别、教育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多路着手,对症施治,就一定能够让聋生走出封闭,迸发潜能,顺利地回归社会的主流。

12.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篇十二

在Gardner(1985a)的社会教育模式中,认同作为一种语言学习的“非语言成果”,指的是“我是谁”的基本问题,具体来说,是指语言学习者对自我语言能力、价值取向以及社团归属感的主观评价。

早期的经典研究主要是从“语言与认同之结构观”探讨语言学习和认同的关系(高一虹等,2008)。近年来,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认同概念逐渐完善。加拿大学者Norton(1993、1995、2000)基于对五位移民女性在加拿大英语学习经历的长期跟踪研究,借用Bourdieu的概念,提出语言学习同时也是一种“投资”,从而取代了“动机”的概念。学习者希望通过“投资”得到更好的回报,这包括象征性(如语言、教育、友谊等)和物质性资源(资本货物、房地产、金钱等),从而提高自己文化资本的价值(芮晓松、高一虹,2008)。在该理论框架下,学习者的认同建构不再看作是单一的,而是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中,同时是多元的、动态的、多变的。

Epstein(2009)的“跨文化”概念同样是建构主义的。他认为,若是将认同仅仅依据学习者所在社团的种族、宗教和意识形态而定,那么往往会产生文化冲突。认同建构并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完全存在第三种可能,那就是“跨文化”。该理论主张认同建构应从自己的本土文化中解放出来,超越其文化堡垒,通过与不同文化的接触,穿越于多种文化之间。由此可见,“跨文化”更为强调开放性,主张文化自身的“不自足性”,因而需要与其他文化互动而弥补自身文化的缺陷。

在上述理论框架下,跨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涉及不同的内容和层次。高一虹及其课题组对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英语学习和自我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其研究自我认同包括六个类别:自信心变化、附加性变化、削减性变化、生产性变化、分裂性变化和零变化。其中附加性、削减性、生产性和分裂性变化归为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其中,高一虹、周燕(2008)和高一虹等(2011)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语言学习带来的“附加性变化”和“生产性变化”的积极效应。

除上述研究外,Zea et al.(2003)的研究对象是少数族群,将文化认同界定为指少数族群对其母语社团文化及所在国主流社团的文化依附感、归属感以及基于这种归属感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在上述两种不同文化的互动中,认同也随之逐渐融合。Robert et al.(1999)和Phinney(1992)研究的是族群认同,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所属社团的认同,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对自己所属社团的依附感和归属感。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侧重于认同建构的行为倾向,价值观认同涉及的层次更深,Kim et al.(1999)从服从社会规范、通过成就获得家族认可、情感自我控制、集体主义、谦虚、孝道等六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价值观认同相比前两者变化得更为缓慢,学习者在融入当地主流文化的同时,却始终固守自己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念(魏岩军等,2012)。

关于态度、动机与语言学习结果的关系研究已相当丰富。大部分研究证明,态度通过动机间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水平(Oller、Hudson and Liu,1977;Snow et al.,1988;Svanes,1988;倪传斌等,2004;闻亭,2009)。Gardner一系列实证研究大都证实了动机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融合型动机更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Gardner、Lalonde and Mac Pherson,1985;Gardner、Lalonde and Moorcroft,1985;Masgoret and Gardner,2003),然而,态度、动机与跨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却较少涉及(魏岩军等,2012)。

综上所述,文化、族群和价值观是影响学习者认同建构的主要要素,所学语言的使用范围和频率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的“跨文化认同”将从语言、文化、族群和价值观等四个层面进行考察,一方面考察来华经历和汉语学习时间对汉语学习者跨文化认同的影响,另一方面探讨学习者态度和动机与跨文化认同的关系,最后提出汉语国际传播的策略和对策。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分别来自美国、印尼和韩国,问卷调查均在国外实施,调查对象均处于外语学习情境下。美国调查对象来自爱荷华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美国东部和中部六所大学和高中,印尼数据来自慈育大学、建国大学、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国立第十九高中等,韩国数据来自启明大学。不同国家的调查对象在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等因素上基本保持一致。问卷在课堂发放,当堂回收,共发放456份,回收425份,有效问卷406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①。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语言根据调查对象不同翻译为英文、印尼文和韩文,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国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汉语学习时间、在华时间等。

2.汉语学习者跨文化认同的调查。跨文化认同测量依据Zea et al.(2003)的简明多维度量表,同时参照Robert et al.(1999)和Kim et al.(1999)关于族群认同和价值观认同的研究,将学习者对母语社团认同分为语言、文化、族群和价值观认同四个方面,每个方面8道题,共32道题。“语言认同”题目自编,主要体现为汉语学习者在不同环境下汉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度;“文化认同”指汉语学习者对华人社团的文化依附感、归属感以及基于这种归属感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Zea et al.,2003);“族群认同”指学习者对华人社团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对华人社团的依附感和归属感(Robert et al.,1999);“价值观认同”包括六个因素,即服从社会规范、通过成就获得家族认可、情感自我控制、集体主义、谦虚和孝道等(Kim et al.,1999)。各类认同题目举例如下:

语言认同:I speak Chinese as much as I can when I talk to my Chinese friends.

文化认同:I like reading books introducing Chinese culture.

族群认同:I would like to make Chinese friends.

价值观认同:Modesty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for a person.

3.汉语学习者对华人社团态度的调查。本研究关于态度的问卷借鉴Gardner(1985a)、Gardner、Lalonde and Mac Pherson(1985)关于态度量表的设计,并进行适当改编,具体包括学习者对中国(尤指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中国人以及汉语学习的态度,共24道题,每类8道。

4.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调查。动机的测量依据Gardner提出的融合型和工具型动机进行分类,同时参考了Gardner(1985b),Gardner、Lalonde and Mac Pherson(1985)和Svanes(1987)的动机量表的设计,并进行适当改编,最终形成16道题,每类8道。态度、动机与认同测量指标均采用Likert Scale 6点量表,并统一为积极的表述方式。

5.语言水平自测,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自测表是根据《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中“语言水平自测表”的四项语言技能评测标准修改而成(Council for Cultural Co-operation Education Committee,2001:231-243)。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可靠性②,我们对本部分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跨文化认同总量表信度系数为0.834,语言认同分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24,文化认同分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84,族群认同分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770,价值观分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48。因此,本次跨文化认同量表的信度系数是相当高的。

三个体因素对汉语学习者跨文化认同的影响

(一)来华经历对汉语学习者跨文化认同影响的统计分析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汉语学习者对华人社团的认同不能只凭空想象。因此是否来华会对学习者的认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表2列出了是否来华两种条件下美国汉语学习者认同程度的平均分③。

表2 不同来华经历的汉语学习者认同程度的平均分

方差分析验证,来华经历的主效应显著(F(1,196)=9.25,p=0.003),四项认同的主效应显著(F(3,588)=181.55,p<0.0005),交互作用显著(F(3,588)=4.09,p=0.007)。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语言和族群认同的水平上,是否来华之间差异显著(p=0.002;p<0.0005);在文化认同上,曾来华和未曾来华差异边缘显著(p=0.100),价值观认同不显著(p=0.933)。总体来看,曾来华的学习者比未曾来华的认同程度高,具体每一项认同来看,曾来华的学习者在语言、文化和族群认同上比未曾来华的认同程度更高。价值观认同上,是否来华对其没有影响。

(二)汉语学习时间对学习者跨文化认同影响的统计分析

汉语学习时间的长短体现了学习者与汉语的接触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汉语学习的持久力。这种语言经历上的不同会带来其跨文化认同的差异。表3列出了不同汉语学习时间美国学习者认同程度的平均分。

表3 不同汉语学习时间的学习者认同程度的平均分

方差分析验证,汉语学习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1,195)=9.45,p=0.002),四项认同的主效应显著(F(3,585)=235.12,p<0.0005),交互作用显著(F(3,585)=2.91,p=0.034)。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语言、文化和族群认同上,不同汉语学习时间之间差异显著(p=0.001;p=0.003;p=0.012)。汉语学习时间越长,认同程度越高。价值观认同不受汉语学习时间影响(p=0.950)。

(三)对影响汉语学习者跨文化认同个体因素的讨论

学习者的认同并不是固定的,认同建构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要经历持续渐变的过程。来华经历和汉语学习时间为这个过程提供了认同建构的时间,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输入目的语及其文化的机会(孙乐岑等,2009)。美国学习者来华经历和汉语学习使得他们更容易适应中国文化,而根据Schumann(1978)的“文化适应模式”,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统中。曾来华和汉语学习时间长的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方面比另一方更能融入目的语文化和族群之中去,因而更易产生对华人社团的认同(Zea et al.,2003)。

基于“语言与认同之建构观”的视角,曾来华的学习者、汉语学习时间更长的学习者对汉语的“投资”更多,即“支付的成本”和付出的精力越大,学习者所获得的文化资本就会越多(Norton Peirce,1993、1995、2000)。另一方面,语言学习带来了学习者“跨文化”能力的发展,在语言、文化和族群认同取向上变得更为开放(Epstern,2009)。

四社会心理因素与汉语学习者跨文化认同

(一)汉语学习者态度、动机与跨文化认同关系的统计结果

社会心理学领域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和认同,共同发挥作用对语言学习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影响语言学习的同时,彼此之间也互相影响。本文的汉语学习者的态度包括对中国的态度、对中国人的态度和对学习汉语的态度,动机则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我们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和认同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

表4 汉语学习者的态度和跨文化认同之间的相关系数

**在0.01水平上显著(双尾)*在0.05水平上显著(双尾)

表4列出了汉语学习者的态度和认同之间的相关程度④。从总体情况来看,三国学习者的态度和认同之间是存在相关的,但是相关程度高低不同。其中,学习者文化和族群认同与态度之间存在强正相关,语言认同相关较低,价值观认同相关程度更低乃至不相关。

表5 汉语学习者对华人社团动机和认同之间的相关系数

**在0.01水平上显著(双尾)*在0.05水平上显著(双尾)

表5数据说明的是学习者汉语学习动机和认同之间的相关关系。与态度和认同相关结果一致的是,学习者的文化和族群认同与两类动机之间表现出更强的相关,语言认同次之,价值观认同上存在弱相关或不相关。另外,从动机类型来看,三种文化背景的学习者,融合型动机与认同的相关程度普遍高于工具型动机。

(二)对汉语学习者态度、动机与跨文化认同关系的讨论

社会心理学领域一般把态度界定为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反应方式,这种消极或积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学习者的态度由三方面组成,认知是基础,情感是核心,意动是学习者的实际行为。而文化认同,基于Zea et al.(2003)的定义,指的是对一种文化、社团及群体的依附感、归属感,以及基于这种归属感所表现的行为倾向。态度中的“意动”是认知和情感在行动上的表现和倾向,这正好与认同的内涵相合,因而相关程度比较高。另外,Lambert的“社会心理模式”认为态度对社会身份自我认定的影响是通过动机和语言熟练程度来实现的。当学习者群体对华人社团持肯定态度时,就会逐渐形成对自己的社会身份的认定,向华人社团靠拢,因而态度和族群认同之间也表现出非常强的相关性。

Gardner等(1985a)的经典动机模式区分了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与“社会心理模式”不同的是,该模式认为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和认同共同决定学习者的动机。关于态度、动机和认同三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一直莫衷一是(魏岩军等,2012),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三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发现,与工具型动机相比,融合型动机与认同的相关程度更高,这得从两类动机的内涵来解释。Lambert和Gardner将融合型动机看作学习者所表现出来的对目的语社团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另一语言群体的文化或成员纯粹的、自身的兴趣,乃至融入该社团成为其一员的愿望。工具型动机更多的则是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可见,融合型动机与认同建构存在更大的一致性,Gardner(1979)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融合性动机与附加性双语现象相关,工具型动机与削减性双语相关。Lambert(1969)的研究也证实,对于中级以下水平的学习者来说,融合型动机更容易激发其在语言上努力达到并保持与目的语社团成员一致。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无论是融合型动机,还是工具型动机,都表现出了与认同取向比较高的相关,而融合型动机与认同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由此可见,工具型动机强烈的学习者更多地持有“语言工具观”,而融合型动机为“语言认同建构观”。“语言工具观”把语言看作交流的工具,学习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一种工具。而语言认同建构主张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就是在自己特有的兴趣、爱好和潜能等条件下与现有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最终建构自己的世界观,重塑自我意识。态度、动机和认同的关系探究,无处不渗透着一种语言工具之外的学习者个体在社会心理上的有意识选择,体现着“语言是世界观;语言是文化;语言是自我建构;语言是元世界观、元文化”(田贵森、郑月莉,2004)。

五基本结论与汉语国际传播策略

(一)基本结论

本研究以语言、文化、族群、价值观认同为视角,以美国、印尼和韩国三种不同文化背景的406名非华裔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影响非华裔学习者跨文化社团认同因素的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对美国学习者来说,汉语学习时间和在华时间越长,语言、文化和族群认同程度越高,价值观认同不受影响。(2)四类认同中,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与态度和动机之间的相关程度更高,其次是语言认同,价值观认同最低。(3)融合型动机与认同的相关程度普遍高于工具型动机。

(二)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和对策

把语言看成工具,就会注重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沟通;站在认同建构的立场上,就会强调语言的文化内涵。语言作为工具,作为文化,每一种视角都有其合理性(郭熙,2008)。如果只注重工具性,中国经济成就再大,也难以转化为真正的文化吸引力(Kumaravadivelu,2012)。如何将经济资本转化为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并且受到尊重的文化资本?汉语学习兼有工具和认同建构的两重性,是当前汉语国际传播迫切需要去实践的一大主题。

1. 在大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不能忽视“请进来”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孔子学院的大力创建,汉语国际传播大力提倡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然而,调查数据显示,曾来华的汉语学习者对中国的认同程度普遍比未曾来华者高,因此汉语传播很有必要在提倡“走出去”传播战略的同时,再把“请进来”战略贯彻起来,在国内大力营造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化的氛围与环境,也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大力吸引外国汉语教师和学生到中国留学;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让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参观游览;组织多种形式的讲习班、夏冬令营等活动,促进中外的交流与合作。“请进来”和“走出去”都是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两者之间彼此结合,共同促进其汉语的学习,加深了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

2. 加强语言教与学的核心地位,激发学习者内在兴趣和动机,增强其对中国的肯定态度,提升学习者对华人社团的跨文化认同。

汉语教与学不能只培养学习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应该触及学习者深层次的认同建构,积极的语言学习者和认同构建者总是秉承着多元、开放的社会心理和追求,主动去吸收本民族之外目的语社团合理的文化因素,不断地超越自我,积极发展自己的人文取向。高一虹的“生产性双语现象”就体现了认同建构下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之间积极互动、相得益彰,最终使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都得到提高。跨文化认同的提升,同样会作用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正面态度的增强,从而对中国以及其语言和文化产生好感。

上一篇:《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栏杆镇2010年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