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2024-08-28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12篇)

1.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篇一

失眠怎么办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事实上中医治疗失眠已经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并且效果还非常的不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以及效果。

失眠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特别是经过白天辛苦工作想要在晚上好好的休息休息一下,但却怎么也睡不着。想要治疗失眠,那么首先就需要身体中气血平衡、阴阳平衡,然后在使用一些药物来起到养阴安神的效果,最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失眠的情况才能够获得治疗。

具体的治疗失眠方法如下:

第一:调和体内气血平衡以及阴阳平衡

一般情况下,失眠我们都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实证型失眠二是虚症型失眠。实证型失眠是由于体内肝郁化火以及痰热内扰所引起的,这个时候可以使用龙胆泻肝汤以及温胆汤来调养身体健康。如果是属于虚症型失眠情况,那么就是阴虚火旺或者是心胆气虚等所导致的,这个时候可以使用交泰丸或者是朱砂安神丸来缓解。如果是顽固性的失眠情况,那么是体内则是出现了气虚凝滞的症状了。

第二:养血、养阴安神、镇静

想要通过中医治疗失眠,那么一定要进行辨证,这样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安神镇静的药物来治疗失眠。一定要弄清楚失眠的原因,然后选择益气安神、清心安神、养血安神还有镇肝安神等方法来治疗。

第三:精神调养失眠

除了通过药物的选择来治疗失眠的情况之外,也需要调节好自己的精神状况。平时生活中应该精神缓和不要过多的顾虑,同时也不要有紧张的心情,保持一个顺畅的心情。由于一些紧张或者是心情没有舒畅所导致的失眠情况,使用精神治疗方法来治疗效果非常的不错。

第四:针灸疗法

想要通过中医针灸的方法来治疗失眠,那么一定要了解神门穴、三阴交、内关穴、安眠穴、足三里以及后溪穴等,因为这些位置都具有调节心情促进睡眠的作用。

四神聪这个穴位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如果是心经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睡眠质量不好,那么就应该通过这个穴位进行针灸促进身体健康。而三阴交针灸之后的主要作用就是健脾益气,对于肝脾方面有着很不错的保健效果,如果是由于这些部位所导致的失眠情况,也可以针灸三阴交。如果是心脾亏损导致的失眠情况,那么就应该针灸脾俞穴还有心腧穴。

中药治疗失眠

上面我们和大家说了一些具体的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除了使用一些方法手段之外,我们也可以科学的服用一些中药材,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具体的失眠患者适合服用的中药材如下:

第一:酸枣仁

酸枣仁性平,服用之后对于心经已经肝经都有很不错的保健效果,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同时也适合便秘患者、盗汗患者、头晕目眩以及脸色不好等患者服用,失眠患者服用之后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疗效。想要获得最好的酸枣仁效果,那么应该将酸枣仁取出适量后捣碎,用水煎煮,每天睡觉之前喝上一次,就能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

第二:珍珠母

珍珠母和珍珠一样都是来自贝类,主要说的就是贝壳的珍珠层,中医方面认为性寒服用起来有一股咸味,进入身体能够有效的促进心经还有肝经的健康,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平时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头晕目眩、双眼干涩、头昏眼花、肋下疼痛以及心中烦热等症状,那么就很有可能身体出现了由于肝脏健康所导致的失眠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将珍珠母用水煎煮,睡前服用。

第三:百合

百合性寒,对于心经以及肺经都有很不错的保健作用,最为常见的功效就是润肺止咳,如果身体出现了睡眠不好、精神恍惚以及长期咳嗽等情况,可以服用百合,能够起到安养心神的目的。最有效治疗失眠的方法就是将百合用水煎煮,睡觉之前全部喝完。

第四:柏子仁

柏子仁对于身体的多个部位都有非常不错的保健效果,例如大肠经、心经以及肾经,长期服用具有安心安神以及治疗便秘的作用。平时如果出现了脸色不好、盗汗、便秘已经头昏眼花、失眠的情况,可以将柏子仁用水煎煮睡前服用。

★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

★ 中医怎样治疗失眠多梦

★ 失眠最好的治疗方法

★ 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方法

★ 中医治疗牛皮癣的方法

★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 中医治疗焦虑的方法有哪些

★ 骨髓炎要怎么治疗中医的方法

★ 中医怎么治疗耳鸣

★ 中医怎么治疗粉刺

2.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校门诊就诊的在校学生失眠患者, 共计108例, 其中男性41例, 女性67例, 年龄18~35岁, 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1.2 方法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将失眠分为五型: (1) 肝郁化火型:失眠, 烦躁易怒, 口渴喜饮, 目赤口苦, 小便黄, 大便结, 舌红, 苔黄, 脉弦数; (2) 痰热内扰型:睡眠不实, 心烦懊恼, 胸脘痞闷, 痰多, 头晕目眩, 口苦, 舌苔黄腻, 脉滑; (3) 阴虚火旺型:心烦不寐或多梦易醒, 头晕耳鸣, 口干咽燥, 五心烦热, 心悸汗出, 健忘或有腰膝酸软, 遗精, 月经不调, 舌红, 脉细数; (4) 心脾两虚型:失眠多梦, 心悸健忘, 神疲体倦, 食纳减少, 或食后腹胀, 面色少华, 大便溏稀, 舌淡胖, 苔薄白, 脉细弱; (5) 心胆气虚型:失眠多梦, 时易惊醒, 胆怯怕声, 心悸, 胸闷气短, 舌淡, 苔薄白, 脉细弱或者弦细。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进行频数描述、非参数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比例

性别方面, 108例高校失眠学生中, 男性41例, 占总人数的37.96%, 女性67例, 占总人数的62.04%, 女性多于男性。与我校在校学生整体男女比例 (26 711:12 543) 相比, 经卡方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5) , 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2.2 年龄分布

年龄分布方面, 18~24岁26例 (男性9例, 女性17例) , 占总人数的24.08%, 25~29岁41例 (男性16例, 女性25例) , 占总人数的37.96%, 30~35岁41例, (男性17例, 女性24例) , 占总人数的37.96%。经非参数检验, 男女患者在年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 (P=0.574>0.05) , 见表1。

(n)

2.3 学历构成

108例高校失眠学生中, 本科生24例, 占总人数的22.22%, 硕士研究生39例, 占总人数的36.11%, 博士研究生45例, 占总人数的41.67%, 硕士、博士研究生多于本科生, 与我校在校学生整体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比例 (15503∶15482∶8239) 相比, 经非参数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5) 。见表2。

2.4 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08例高校失眠学生中, 肝郁化火型44例, 占40.74%, 痰热内扰型11例, 占10.19%, 阴虚火旺型17例, 占15.74%, 心脾两虚型32例, 占29.63%, 心胆气虚型4例, 占3.70%。与文献[2]报道北京地区普通失眠人群中医证型分布相比较,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5) 。其中, 在校学生心脾两虚型比例多于普通人群 (P=0.027<0.05) , 而阴虚火旺型比例少于普通人群 (P=0.009<0.05) 。肝郁化火型所占比例最高, 达40.74%, 但与普通人群类似 (P=0.115>0.05) , 见表3。

2.5 常见中医证型及辨证治疗

高校学生失眠的主要证型有:实证以心肝郁热、痰热内扰为主, 虚证以心脾两虚为主, 具体辨证治疗总结如下。

2.5.1 肝郁化火型

因竞争激烈, 学习压力大, 就业压力大, 在校大学生常见焦虑抑郁状态, 进而导致睡眠障碍。《素问·举痛论》曰:“思则心有所存, 神有所归, 正气留而不行, 故气结矣。”《灵枢·本神》曰:“忧愁者, 气闭塞而不通也。”吴澄在《不居集》中提出“忿怒太过, 肝气上逆, 内邪蕴滞, 烦扰不寐”。[6]以上均提示思虑太过, 肝气郁结, 日久可肝郁化火, 扰乱心神。证候:失眠, 心烦头晕, 心悸, 情绪激动, 烦躁易怒, 胸胁胀痛, 口苦, 小便色黄, 大便偏干。舌质红, 舌苔黄, 脉弦或弦数。治法:疏肝泻热, 养心安神。常用药物:龙胆草、黄芩、山栀、莲子心、黄连、茯神、酸枣仁、远志、合欢花、夜交藤等。

2.5.2 痰热内扰型

年轻人喜食肥甘厚味, 饮食不节, 日久易酿湿聚痰, 痰热内蕴则胃失和降, 卧而不安。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不寐论治篇”言:“胃不和则卧不安, 盖胃气主降, 若痰火阻痹, 则烦扰不寐也。”[7]证候:失眠, 心烦, 胸闷气短, 头晕目眩, 多痰, 口干口苦或口中粘腻, 纳食不香, 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 苔黄厚或厚腻, 脉滑或滑数。治法:清热化痰, 和胃安神。常用药物:法半夏、橘红、竹茹、枳实、胆南星、山栀、茯神、夜交藤、川贝、黄连、荷叶、甘草等。

2.5.3心脾两虚型

高校学生因学习任务重, 经常熬夜, 且女性有节食减肥者, 日久均可导致心脾两虚, 心血暗耗, 心神失养而致不寐。现代医家王氏等[8]认为劳心过度、心神失养、纳食减少等可导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致使心脑神志不宁而不寐, 无邪不寐者以营血不足为主, 血虚则无以养心, 心虚则神不守舍。证候:失眠, 多梦易醒, 醒后不易再睡, 头晕目眩, 心悸健忘, 面色少华, 肢倦神疲, 女性月经量少色淡, 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治法:益气健脾, 养心安神。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茯神、酸枣仁、五味子、柏子仁、龙眼肉、石菖蒲、生龙牡等。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倍受社会关注, 年轻的失眠患者长期依赖镇静安神类西药有损身体健康, 且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 尤其是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探讨研究中医药对失眠的治疗, 有助于充分发挥传统医学治疗失眠的优势。

3 讨论

中医将失眠归入“不寐”“少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等范畴, 病位在心, 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主要分为虚证、实证两类。《黄帝内经》认为失眠与卫气运行失常、阴阳不交、营卫失调有关, 如《灵枢·口问》言:“卫气昼日行于阳, 夜半则行于阴, 阴者主夜, 夜者卧。阳者主上, 阴者主下, 故阴气积于下, 阳气未尽, 阳引而上, 阴引而下, 阴阳相引, 故数欠。阳气尽, 阴气盛, 则目暝, 阴气尽而阳气盛, 则寤矣[3]。”又如《灵枢·营卫生会》中言:“壮者之气血盛, 其肌肉滑, 气道通,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故昼精而夜暝。”失眠的病因复杂多样, 《景岳全书》中认为失眠与劳逸失调有关, 如《景岳全书·不寐》云:“劳倦、思虑太过者, 必致血液耗亡, 神魂无主, 所以不眠。”有医家认为失眠与情志失调有关, 如《沈氏尊生书》中指出:“心胆俱怯, 触事易惊, 梦多不详, 虚烦不眠。”《张氏医通》曰:“平人不得卧, 多起于劳心思虑, 喜怒惊恐。”长期情志不遂, 日久必肝气郁结, 疏泄失常, 魂不归肝而失眠[4]。有观点认为失眠与饮食不节、脾胃失调有关, 《内经》中有“胃不和则卧不安”, 现代医家杨氏[5]认为饮食内积, 易聚湿酿痰, 痰热内停, 致胃失和降而卧不安。

笔者对高校失眠学生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发现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 考虑与女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有关, 女生心思缜密, 情感丰富, 更容易受情绪影响而导致失眠。同时, 硕士、博士研究生患病率高于本科生, 考虑与研究生科研压力较大有关。高校失眠学生人群与北京地区普通失眠人群相比, 心脾两虚型比例多, 而阴虚火旺型比例少, 考虑高校失眠学生均处于青年及中青年阶段, 且由于学习、工作等压力, 常导致思虑劳倦太过, 损伤心脾造成血虚失眠;而普通失眠人群中, 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因年老体衰, 肾阴不足, 心火独亢, 火盛神动而失眠, 故阴虚火旺型较多。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86.

[2]袁拯忠, 戴春秀, 叶人, 等.913例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7 (26) :1587-1590.

[3]苏颖译注.黄帝内经·灵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4]梁晶晶.失眠从郁论治[J].山西中医, 2011 (11) :38.

[5]杨扶国.失眠的证治方药与验案[J].江西中医药, 2010 (1) :24.

[6]清·吴澄.不居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7]清·林佩琴.类证治裁[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7.

3.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失眠 篇三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该病分为6个类型,即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心火炽盛型、肝郁化火型、心虚胆怯型、痰热内扰型。下面就介绍一下各型失眠的特点及如何使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1.心脾两虚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心悸健忘、神疲乏力、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茯神、枣仁、夜交藤各15克,远志、龙眼肉、白术、党参、当归各lO克,黄芪12克,陈皮9克,木香6克,炙甘草5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有明显的健忘、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干姜。患者若有明显的心悸健忘、神疲乏力、不思饮食等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阿胶、熟地。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柏子仁、五味子。患者若有脘闷、苔腻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半夏、厚朴。

2.阴虚火旺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虚烦少眠、心悸不安、耳鸣健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滋阴降火、清心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龙齿(先煎)30克,生地20克,阿胶(烊化)、黄芩各10克,黄连、五味子各6克,白芍12克,鸡子黄1个。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有梦遗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肉桂。患者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天冬、麦冬。患者虚烦少眠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枣仁、茯神、夜交藤。此外,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还可酌情选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3.心火炽盛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心烦不眠、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清心泻火、安神宁心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黄连5克,黄芩、山栀各lO克,龙齿(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心烦、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连翘。患者若出现舌燥生疮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石膏、麦冬。患者小便短赤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淡竹叶、滑石粉、甘草、琥珀粉。患者若出现便秘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大黄。患者若只是躁扰不宁的症状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龙骨、生牡蛎。

4.肝郁化火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夜间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多梦易惊醒、性情急躁易怒、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清肝泻火、镇静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龙胆草6克,黄芩、山栀各10克,车前子(包煎)12克,生地15克,珍珠母(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急躁易怒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知母、丹皮。患者郁闷不舒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醋柴胡和郁金。患者夜间难以入睡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龙骨、生牡蛎。患者若出现头晕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天麻、勾藤、菊花、煅磁石。

5.心虚胆怯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虚烦不得眠、多梦易惊醒、终日紧张、心神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气短自汗、舌淡、脉弦细。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茯神、夜交藤各12克,炒枣仁15克,石菖蒲、远志各10克,珍珠母(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气短自汗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党参、五味子、茯苓。患者胆怯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柏子仁、当归。患者紧张心悸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牡蛎、生龙骨。患者心烦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丹皮、知母。

6.痰热内扰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胸闷、心烦不寐、口苦目眩、恶心嗳气、头重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化痰清热、和中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陈皮、竹茹、胆星、贝母、知母、山栀各lO克,珍珠母(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口苦恶心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半夏。患者若出现便秘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大黄。患者若出现腹胀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山楂、麦芽、莱菔子。患者心烦不寐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柏子仁、茯神。患者痰多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杏仁、橘红。

失眠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还可使用一些外治法进行辅助治疗,以取得更佳的疗效。常用于治疗失眠的外治法有以下几种:

1.外敷疗法。可将治疗失眠的中药碾成细粉,敷于失眠患者的手心和足心。所敷的药粉既可被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也可直接作用于手足心的穴位(如劳宫穴、涌泉穴等),通过刺激穴位和经脉起到治疗作用。可治疗失眠的外敷药物主要有生龙骨粉、珍珠粉、琥珀粉、黄连末、生半夏末、肉桂末、朱砂、大黄粉、五味子末等。

2.拔罐疗法。失眠患者可选择背部正中的督脉循行线路,用闪火法进行拔罐。可上下往返走罐,连续走罐10~15分钟,以患者的皮肤出现潮红或红紫为度。在给虚证明显的患者拔罐时应轻吸轻走,在给实证明显的患者拔罐时应重吸重走。拔罐疗法具有活血通经、补虚泻实的作用,可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睡眠。

3.足浴疗法。失眠患者可根据病情选用枣仁、生地、夜交藤、远志、红花、磁石、龙骨、桃仁、黄连、黄芩、山栀等中药进行足浴。可选取上述药物中的一种或数种,确定合适的药量,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将此药汁倒入水盆中,待水温适宜后,将双足浸于药液中,可在每晚睡前泡脚,每次泡30分钟。此法具有确切改善睡眠的功效。

4.失眠治疗中医的方法 篇四

一、中医疗法治失眠抑郁症标本兼治

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原理,主要是从根相上调理患者的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的原则,辅以疏通经络,养心安神,清热祛火,健脾益肾,舒肝理气的方法,来增强失眠抑郁症患者大脑细胞微循环,改善大脑的血氧代谢,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二、中医疗法治失眠抑郁症疗效稳定

治失眠抑郁症采用中医疗法,最大的优势在于疗效显着、稳定,无副作用,且愈后不易复发,远期疗效稳定可靠。

另一方面,中医疗法治失眠抑郁症,免疫双向调节大脑兴奋、抑郁、既能抑制白细胞介素干扰神经介质的合成及代谢。又能保护神经冲动正常的传导和传递。这是治疗精神障碍的一个突破。

5.治疗失眠中医药方有哪些 篇五

百合治疗失眠:干百合12克。将百合磨成粉,迟早分2次冲服。清心安神、养阴润肺。用于治疗伴有,心悸、健忘、七上八下的失眠。平常人久服,可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糯稻根治疗失眠:糯稻根60克。水煎,每晚服1大碗。治疗失眠。

芹菜根治疗失眠:芹菜根60克。水煎,睡前服。治疗失眠。

酸枣仁治疗失眠:酸枣仁15克。焙焦为末,顿服,每日1次睡前服。补肝益胆,宁心安神,治疗失眠、心陲。

莲子心治疗失眠:莲子心30个。水煎入盐少量,每晚临睡时服。清热泻火,宁心安神。治疗失眠、心悸,烦躁。

远志枣仁粥:远志15g、炒酸枣仁10g、粳米75g,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适量清水锅中,加入洗净的远志、酸枣仁,用大火烧开用小火煮成粥食用。此粥有宁心安神、健脑益智之功效,可预防老年人血虚所致的惊悸、失眠、健忘等症。

6.失眠抑郁怎么治疗 篇六

2、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

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胃酸过多者忌用)

4、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5、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红枣4枚,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6、干龙眼肉、芡实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莲子6克,白糖适量。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成米粒状;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莲子、龙眼肉、芡实及清水,煮成粥后调入白糖,每日1剂。

7、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凡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8、茯神15克,生鸡蛋黄1个。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凉加入鸡蛋,搅匀。睡前先以温水洗脚,然后乘热服下药液,时间不长即可安眠。

9、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7.中医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体会 篇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0例伴有慢性失眠症状的肝炎病例, 36例男 (51.4%) , 34例女 (48.6%) , 平均年龄 (33.8±2.6) 岁, 其中最大病例73岁, 最小病例21岁, 平均病龄 (4.3±2.2) 个月, 病龄统计范围2.8~6.1个月。病例主诉难以入睡, 睡眠质量差, 感觉头昏、乏力, 观察多导睡眠图发现[2], 潜伏期时间超过0.5 h, 平均睡眠时间低于6 h, 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0 d。中医分型:35.7% (25/70) 心脾两虚型, 14.2% (10/70) 肝郁化火型, 21.4% (15/70) 心胆气虚型, 17.1% (12/70) 阴虚火旺型, 12.6% (9/70) 痰热内扰型。

1.2 方法

采取中医治疗方案, 服用中药并施以针灸。①根据中医分型选择中药制剂, 心脾两虚型病例的方剂为:6 g人参、9 g白术、3 g甘草、6 g远志、12 g龙眼肉、9 g茯神、6 g木香、12 g黄芪、9 g 当归、10 g酸枣仁;肝郁化火型病例的方剂为:9 g黄芩、12 g板兰根、6 g甘草、9 g龙胆草、3 g龙骨、15 g连翘、9 g木通、6 g牡蛎、50 g银花、12 g泽泻、3 g香附、9 g生地、6 g郁金、9 g焦栀;心胆气虚型病例的方剂为:9 g党参、6 g远志、25 g龙齿、12 g酸枣仁、15 g茯苓、12 g柏子仁、5 g石菖蒲、2 g朱砂;阴虚火旺型病例的方剂为:9 g黄连、10 g石菖蒲、10 g甘草、10 g黄连、9 g黄芩、6 g郁金、15 g生白芍、20 g浮小麦、9 g阿胶、15 g炒枣仁、12 g炒生地、4 g朱砂、9 g 当归、9 g地黄;痰热内扰型病例的方剂为:6 g橘红、6 g山楂、6 g半夏、10 g神曲、6 g川连、3 g甘草、6 g莱菔子、10 g茯苓、6 g葶苈子、4 g生姜、12 g竹茹、10 g黄连、6 g枳实。每日1剂, 不限次服用。②针灸:主穴为三阴交、内关、安眠, 根据中医分型适当增加针灸穴位, 心脾两虚型病例需在主穴基础上增添心俞穴, 肝郁化火型病例需在主穴基础上增添风池穴, 心胆气虚型病例需在主穴基础上增添志室穴和百会穴, 阴虚火旺型病例需在主穴基础上增添太冲穴, 痰热内扰型病例需在主穴基础上增添合谷穴和中脘穴。在实施针灸的同时可在相应的穴位使用灸条, 视病例承受情况给予此项操作。1次/d, 30 min/次。

2结果

70例病例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有74.3% (52/70) 睡眠时间延长至7 h (与原来的睡眠时间比较平均增加2.6 h) , 25.6% (18/70) 睡眠时间延长至5 h (与原来的睡眠时间比较平均增加1.5 h) , 所有病例在睡眠中无多梦现象。

3讨论

睡眠对于人类身体机能来说是有重要作用的, 其对于机体的意义可排在心跳、呼吸之后[2], 尤其是患有疾病在治疗恢复过程中的病例, 睡眠时间和质量的保证能够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对控制病情有益。睡眠是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其功能性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记忆力的提高、不良情绪的控制等[3], 深入睡眠能够缓解疲劳, 恢复体力。肝炎病例常会因为脾虚导致心血亏缺, 影响心功能, 从而干扰神经功能, 不利于病患的治疗和修养。服用大量的安眠类西药会造成肝脏负担[4], 影响肝功能的药物改善, 服用中药并施以针灸, 可以减轻对机体的刺激, 同时能够很好的改善睡眠情况, 本文中74.3% (52/70) 睡眠时间延长至7 h, 25.6% (18/70) 睡眠时间延长至5 h, 说明采取中医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延长睡眠时间, 保证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娜, 谭玲玲.针灸治疗失眠108例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3 (10) :654-656.

[2]李冲, 贾福军, 杜好瑞, 等.失眠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0, 32 (5) :33-35.

[3]郭君华, 中医治疗慢性失眠的体会.四川中医, 2005, 01.

8.中医药治疗失眠66例疗效观察 篇八

【关键词】失眠;中医药;辩证分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6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52-01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属于现代医学中的躁郁症、忧郁症、神经官能症,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成为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我国失眠的发病率高达10%-20%[1],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失眠的特效药。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应用中医药治疗失眠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患者中,男29例,女3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38.2±7.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3.6±1.2)年。8例采用中药治疗,58例先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后改为中药治疗。58例服药期间失眠症状缓解,但有36例患者,出现头晕、嗜睡、乏力,6例出现幻觉,停药后患者仍然出现睡眠障碍,个别患者出现抑郁(5例)、易激惹(6例)。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把这些患者分为几个类型,其中阴虚火旺型20例,肝郁化火型12例,心肾不交型12例,心脾两虚型8例,痰热内扰型8例,心胆气虚型6例。所有患者不同程度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时睡时醒、醒后难以入睡,甚至彻夜难眠,并常常伴发头昏头痛,体疲乏力,心神不宁,心悸健忘,多梦等,符合失眠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排除器质性病变影响睡眠。

1.2治疗方法

1.2.1阴虚火旺型其特点是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腰酸足软、心悸不安、肝津少、伴耳呜、头晕、健忘、遗精。阴虚火旺治疗宜用黄连阿胶汤、浓缩六味地黄丸。

1.2.2肝郁化火型其特点为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口干而苦、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急躁、易怒。肝郁化火治疗宜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1.2.3心肾不交型其特点为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口干舌燥、心烦不寐、小便短志。心肾不交治疗宜用交泰丸加减。

1.2.4心脾两虚型其特点为舌淡苔薄、脉细无力、面色少柴、神疲食少、四肢倦怠。心脾两虚治疗宜用归脾汤加减。

1.2.5痰热内扰型其特点为舌红苔黄腻、脉动骨数、伴头痛目眩、胸闷心烦、暖气。痰热内扰治疗宜用温胆汤加减。

1.2.6心胆气虚型其特点为舌淡、脉弦细、多梦易醒,触事易惊、伴倦怠乏力、气短白汗。心胆气虚治疗宜用安神定志丸加减。

1.3疗效标准显效:治疗结束后,睡眠安稳,醒后精力充沛,无疲劳感。有效: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但醒后乃自觉有疲劳感。无效:睡眠时间及深度无明显改善,症法亦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显效20例,有效3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3.3%。

3典型病例

患者,女,42岁,失眠症状一年有余,夜不能寐,即便入睡,睡眠很浅,容易惊醒。临床诊断: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小便赤黄、大便秘结、盗汗、口苦、目赤、喜饮、饮食不思、性情易恕,是典型的肝郁化火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疏肝清热,佐以安神。具体药方:龙胆草20g,茯神20g,黄芩15g,车前子15g,生地15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龙骨10g,牡蛎10g,柴胡8g,每日一剂,文火煎服,15d为一疗程。方中龙胆草、黄芩清肝泻火,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肝经,去湿热;茯神、龙骨、牡蛎行镇心安神之功效;当归、生地养血和肝;柴胡兼疏肝胆之气;用药一周后,睡眠状况明显改善,每晚能入睡,用药10d后,症状基本缓解,每晚可持续睡眠5h左右,偶有失眠,但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用药15d后每晚睡眠接近7h,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基本达到正常睡眠水平。

4体会

失眠又称“不寐”,高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环境以及劳累过度都是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心神失养所致,多为劳逸失度,情志所伤,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能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不寐。各位学者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各异,徐氏[4]认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是总的病机,饮食不节、七情所伤、劳倦过度等是失眠病因,但以情志所伤最为常见;黄氏[5]则从痰瘀交阻论治失眠,认为痰热内扰,痰瘀互结,阻滞脏腑经络,心失血养,心神不宁而致失眠;王氏[6]则从肝论治,认为失眠的基本病理是肝的阴阳失衡,导致气血失和所致,而情志因素是引发失眠症的主要原因。

中医对失眠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但也存在一些特定的问题:

4.1临床辩证分型和疗效评定的标准不统一,疗效评定缺乏客观性。

4.2动物实验及药理研究明显不足,缺乏相应的毒性观察。

4.3个案报道多,科研设计不严谨,缺乏规范治疗手段。中医主张标本同治,我们在治疗失眠时要找准病因,辨证用药,综合施治,还要注意解除病人的精神因素,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避免刺激,不吸烟,不喝酒和浓茶等,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永远远离失眠。

参考文献

[1]张颖,吴旭东.失眠症因素分析与对策[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14.

[2]叶瑞繁.失眠的评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07-208.

[3]王翘楚.失眠症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J].中医药通报,2006,5(5):10-13.

[4]徐云生,邓铁涛.治疗失眠经验[J].新中医,2000,32(6):5-6.

[5]黃稻,钱伟忠.从痰瘀交阻论治失眠[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6-49.

9.年轻人失眠怎么治疗 篇九

莲心茶莲心100g,生甘草150g开水冲泡,如茶饮。每日饮数次。适用于心火上炎,烦躁不眠者。

百合粥生百合100g,梗米100g,洗净,加1000ml水,煮至米烂,日服两次。适用于心阴不足之虚,烦不眠,还有口干,干咳。

酸枣仁粥酸枣仁50g,捣碎,浓煎取汁。用梗米100g,加水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汁同煮,至粥成,趁热服食。另可根据个人口味加糖。

竹丝鸡炖桂圆竹丝鸡200g,桂圆肉15g加清水适量,同时炖2小时滋血安神、适用于血虚心悸,失眠。

牛奶煮蛋黄将鲜牛奶250克,鸡蛋黄2个同煮,临睡前服食,可治心烦失眠。

2、治疗失眠的水果

苹果

苹果可以治脾虚火盛,补中益气,无论是对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胆不和或肠胃不和所致之失眠症都有较好的疗效。苹果中的芳香成分中醇类含92%,羰类化合物6%。其浓郁的芳香气味,对人的神经有很强的镇静作用,能催人入眠。如果家里没有苹果,可以试试倒杯开水加入一勺醋来喝,同样能促进睡眠。除此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红枣

红枣性味甘平,养胃健脾,补中益气。失眠者单用红枣30-60克,加白糖少许煎汤,每晚睡前服。亦可取红枣20枚、葱白7根,加水煮,去渣后服。

桂圆

桂圆性味甘温,无毒。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等。失眠者可用桂圆肉和酸枣仁各9克,芡实15克,炖汤,睡前服用;亦可在睡前服用鲜桂圆数枚。

3、治疗失眠的偏方

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凡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中医治失眠偏方是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10.怎么治疗失眠的小妙招推荐 篇十

进行有节奏规律的呼吸,先快后慢,类似于催眠作用.逐渐放慢呼吸频率可以放松全身,一般做7分钟左右的深呼吸就可以进入深眠状态.

No.2 回想法

躺在床上努力回想自己的一天,尽量不要放过任何细节.这种方法是因为你在回想过程中,视觉和听觉都会高度集中,从而调节脑部神经到适合睡眠的最佳状态.

No.3 用左侧鼻孔呼吸法

你需要以左侧卧姿势躺在床上,用手指按压住右侧鼻孔再慢慢进行深呼吸即可,此法意在降低人的血压使之尽量处于平静状态,尤其对于那些天生体热或是更年期潮热的人们有不错的功效.

No.4 挤压放松法

平躺在床上用鼻子做深呼吸,同时并拢脚趾进行弯曲挤压动作,到达忍受顶点之后再慢慢放松,如此反复.此法是利用放松全身肌肉可助眠的原理,因为蜷曲脚趾的运动可进一步牵动你大腿、腹部乃至上肢的肌肉,直到你感觉疲倦而迅速入眠.

No.5 极力保持清醒法

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入睡,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睁大双眼默念“我不想睡觉”从而使自己保持清醒状态,此时你的大脑会对这种阻碍睡眠的行为进行反抗,你也会逐渐感觉眼部肌肉的疲劳从而进入睡眠状态.

No.6 转动眼珠法

闭上双眼,然后慢慢转动眼珠三次.据专家解释,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时,眼珠会不断转动,所以此法是模拟沉睡状态下的眼睛运动,它会刺激褪黑素(助眠荷尔蒙)的分泌,让你迅速入睡.

No.7 静坐暗示法

睡前找一处舒适的地方坐下,轻阖双眼,肩膀自然垂落,放松下颌,用鼻子做深呼吸,使之气沉丹田,并用嘴发出嗡嗡声.此时把全身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过程上,六次深呼吸后静坐一会,暗示自己已准备好入睡,之后慢慢起身上床睡觉.

No.8 按压穴位法

人的身体有多处穴位进行按摩可有助眠功效.如先用指腹按压眉心处2次,一次20秒,之后坐在床沿,右脚搭在左膝盖处,并用手按压右脚大拇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穴位,最后,再按压右脚第二脚趾趾甲正下方的穴位即可.

No.9习惯培养法

由于个体差异,人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助眠方法,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可快速入睡的方法,比如有的人在运动后会有睡意.一旦发现自己在做完某件事后可以快速入睡,就要不断重复这种方法,培养成为习惯.

No.10 备忘录法

很多人都会被工作或学习的压力困扰而造成失眠,尤其当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时更是无法安睡.所以不如在睡前写个备忘录,避免自己不断重复要做哪些事,这样看似不起眼的方法却能让我们放松下来,更易入睡.

No.11 联想法

11.关于失眠的中医调治 篇十一

一、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二、分证论治

1.心火偏亢者(心烦不寐、躁扰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宜清心泻火、宁心安神。选朱砂安神丸化裁(朱砂、黄连、生地、当归、炙甘草)治疗。

2.肝郁化火者(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痛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宜清肝泻火,镇心安神。选龙胆泻肝汤化裁(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泽泻、生甘草)治疗。

3.痰热内扰者(不寐,胸闷心烦,泛恶嗳气,伴有头重目眩、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宜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选黄连温胆汤化裁(法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甘草、茯苓、黄连)治疗。

4.胃气失和者(不寐,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嗳腐吞酸,或见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舌苔腻、脉滑),宜和胃化滞,宁心安神。选保和丸化裁(法半夏、陈皮、茯苓、山楂、神曲、莱菔子、连翘)治疗。

5.阴虚火旺者(心烦不寐、心悸不安,腰酸足软、伴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宜滋阴降火,清心安神。选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化裁(熟地、山萸肉、淮山、泽泻、丹皮、枸杞、黄芩、黄连、白芍、阿胶、鸡子黄)治疗。

6.心脾两虚者(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宜补益心脾,养心安神。选归脾汤化裁(人参、白术、黄芪、甘草、当归、远志、酸枣仁、茯神、木香、龙眼肉)治疗。

7.心胆气虚者(心烦不寐,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触事而惊,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选安神定志丸含酸枣仁汤化裁(人参、茯苓、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酸枣仁、知母、川芎)治疗。

三、调治失眠小验方

1.猪心一个、柏子仁15克、调料适量,同煮至猪心熟后服食,每日一剂。

2.大枣10枚,桂圆肉1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桂圆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服食,每日1剂。

3.酸枣仁10克。将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

4.磁石30克,菊花、黄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四、健康处方

1.养成放松就寝的习惯,如听柔和音乐,睡前洗个热水澡,勿做让人兴奋的活动。

2.按时就寝,按时起床。

3.不要在下午和晚上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如巧克力、咖啡、茶、可乐等。

4.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可疏通气血,使心情保持舒畅,以利于解除烦恼,消除思虑,提高睡眠质量。

5.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游泳等。

12.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篇十二

关键词:失眠,中医辨证,推拿治疗,护理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 轻者入眠困难, 或入睡后易被惊醒, 醒后不能再入睡;睡眠不深, 时寐时醒;重者可整夜不眠。失眠中医属“不寐”范畴, 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近年来, 失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2005年1月—2007年1月通过中医辨证推拿治疗41例失眠病人,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制订[1]:①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症状, 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 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 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②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3次, 并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 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 或妨碍社会功能;④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中医辨证证候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学》[2]中有关不寐的证候分型标准, 分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痰热扰心。排除因一时情绪紧张、环境吵闹、卧榻不适而引起失眠及发热、咳喘、疼痛等其他疾患引起的失眠。

1.2 一般资料

本组失眠病人41例, 男13例, 女28例;年龄25岁~60岁;病程3个月至11年;均为门诊病人。

1.3 治疗

通过辨证分型, 根据不同证候, 予以手法推拿, 每日1次, 每次20 min, 3周为1个疗程;穴位自我按摩操锻炼, 每日晨起及睡前进行穴位自我按摩操锻炼, 3周为1个疗程。同时加强护理。

1.4 疗效标准评定

痊愈:症状消失, 入睡迅速, 每晚睡眠时间7 h以上, 睡眠质量好, 体力与精力恢复正常;显效:失眠明显改善, 每晚睡眠5 h~6 h, 体力与精力明显恢复;好转:睡眠有所好转, 睡眠时间有所增加, 体力与精力恢复不明显;无效:失眠无改善, 不能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与精力。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好转) /总例数。

1.5 结果

本组病人治愈14例, 显效26例, 好转1例, 总有效率100%。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内经》云:“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从安来”。通过解释、指导, 使病人了解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减少不必要的预期性焦虑反应。指导病人入睡前进行放松训练, 加快入睡速度, 减轻焦虑。

2.2 手法推拿护理

2.2.1 操作前的准备

推拿前,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空气清新。病人稍作休息, 全身肌肉放松。操作时医护人员要修剪短指甲, 若是冬季还要注意双手保暖, 以免因指甲过长或手冷刺激病人皮肤引起肌肉紧张。

2.2.2 操作中的护理

①病人取坐位, 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向上印堂神庭, 往返5次或6次, 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推至太阳穴, 往返5次或6次, 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沿眼眶周围治疗, 往返3次或4次, 力求速度均匀, 动作柔和;沿上述部位用双手抹法治疗5次或6次, 同时配合按揉睛明、鱼腰;用梳法从前额发际至后颈部, 反复操作5遍, 推拿五经、风池、肩井, 时间约2 min。②病人取俯卧位, 在病人背部、腰部督脉及膀胱经路线施滚法3遍~5遍, 重点在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用掌根推法从肩部沿脊柱从上而下推至腰骶部, 反复6遍。③病人仰卧位, 医者用手掌先顺时针方向摩腹, 再逆时针方向摩腹2 min~3 min, 配合按揉中脘、气海、关元, 每穴1 min。

2.2.3 操作后的护理

推拿完毕, 嘱病人静卧10 min。推拿后如出现局部皮肤疼痛等不适, 予以点、按、揉手法按摩, 以缓解不适症状。

2.3 穴位自我按摩操的指导与护理

2.3.1 操作前的准备

病人修剪指甲, 若在冬季应注意双手保暖, 以免因指甲过长或手冷刺激病人皮肤引起肌肉紧张。教会病人人中、神门、阳陵泉、三阴交、风池、百会等穴位的简便定位方法, 便于其掌握。

2.3.2 操作的方法

①浴面:先将两手掌摩擦使发热, 然后摩擦面部50次~100次, 从人中、口角、前额、眉、目、鼻、颧、发际至耳后, 如浴面、洗头之状。②掐揉三阴交1 min~2 min, 使局部有酸胀感为宜。③推小腿内外侧:两拇指与四指分开, 大拇指放在膝下胫骨内侧上端的凹陷处 (阴陵泉) , 其余四指放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缘 (阳陵泉) , 对称用力, 自上而下推至三阴交和绝骨穴以下为止, 反复操作30次~50次。④擦腰:将两手掌放在腰肌两侧, 从上向下擦至骶部, 反复操作至局部有透热感。⑤掐揉神门穴:用两拇指指峰交替掐揉对侧的神门穴各1 min。⑥旋摩全腹:仰卧位, 将两手掌分别置于上下腹部, 然后两手交替作顺时针环形摩动2 min~3 min。⑦揉按百会穴:用拇指在百会穴上进行揉按1 min;然后两拇指揉按风池穴1 min;最后用屈曲的示指桡侧在眉棱、前额分抹8次~12次。

2.4 健康教育

①保持居室内环境安静, 空气新鲜、流通, 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30 min, 揉双侧涌泉穴各36次。②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临睡前不吸烟, 不喝茶以及咖啡, 不要看刺激性的书籍和电视, 勿做剧烈运动。可以在睡前静息, 平卧于床上, 进行调心, 调息动作, 可以采用气功导睡法的功能锻炼;必要时配以药物治疗。③适当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加重躯体疲劳感, 对睡眠有利, 但运动量不宜过大, 过度疲劳反而影响睡眠。④保持心情舒畅, 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睡前可适当听些旋律优美的轻音乐, 可起到放松的效果。⑤调整生活习惯, 如取消或减少午睡, 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

3 讨论

失眠的原因很多, 可与其他病症同时出现, 通过中医辨证, 审证求因, 不外乎虚实两证, 主要病机实内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因此失眠的治疗应着重在内脏的调治, 使气血调和, 阴阳平衡, 脏腑功能归于正常[3]。推拿治疗失眠, 从神经生理学观点看, 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有抑制作用[4], 当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 副交感神经处于优势, 利于睡眠。护士根据规范化穴位自我按摩操的流程进行示范操作与指导, 教授病人进行自我按摩操锻炼。该套自我按摩操简便易行, 实用有效, 操作不受时间、场地条件的限制充分体现中医学“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的思想。中医认为“三分治, 七分养”, 因此不但要重视疾病的治疗, 更应重视疾病的护理, 在推拿治疗失眠的同时, 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空气新鲜的易于入睡的环境, 予以恰当的健康指导, 做好心理护理, 必要时配合心理暗示治疗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 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94-95.

[2]周仲瑛, 金实, 李明富, 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56-157.

[3]沈蓉蓉.腹针结合耳针治疗失眠症32例[J].吉林中医药, 2005, 25 (8) :37.

上一篇:语文赏析句子方法下一篇:2022年四年级上期班务工作计划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