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的科学

2024-09-24

运动中的科学(共11篇)

1.运动中的科学 篇一

运动人体科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它是适应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而产生的运动与医学交叉的新型学科,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备良好的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及康复指导的专门高级人才。

2、研究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运动解剖学,02运动生理学,03体育保健学,04运动生物化学,05运动生物力学,06体育统计与测量。(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所属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为教学、训练、健身等实际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6、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体育学原理、体育教学论(必选)、现代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生理运动学、动技术运技能教学与训练(必选)、应用数理基础(必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电生理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方向必选)、运动创伤及检测方法(运动医学方向)、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方向)、运动系统的生物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应用数理基础2(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大强度训练基础概论(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医学方向必选)、健康心理学、细胞生物学、非运动创伤医学(运动医学方法)。

二、就业前景

运动人体科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发达国家,这一专业无论是培养人才的机构还是研究领域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广泛的就业口径。目前在我国从事这一学科研究的专业人才还很少,从1990年至今,拥有该专业的院校全国仅达36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本应越来越大。但从全国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就业率不很乐观。主要是因为目前人们对其了解认识都还不够,但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全民健身必然成为新世纪的一大主题。

近年来,各种大大小小的俱乐部,健身中心也都应运而生。但是,健身者要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还需要根据体质状况和健身目的选取合适的运动内容、形式,而对于多数减肥者来说,还需要一定的饮食指导。另外,随着我国进入老

年化社会,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老年人体质也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在体质监测的基础上开启运动处方来使老年人口的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化。因而,各健身中心配备具有专门知识的健康指导就是必不可少的。而以目前状况来看,各健身中心健身设备先进完备,健身教练也不少,健康指导却十分缺乏。因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将得到改善。

三、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主要为教学单位、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保健康复和健身俱乐部、体育器材公司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指导运动训练、保健康复和全民健身、器械推广等工作。

四、推荐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招生单位有: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

以上信息由跨考教育考研培训为您提供。

五、为什么要考研

本科学的知识有限,深度也有限,接触的专业方面的实验、课题什么的也少,这也限制了对专业的认识。如果实在没有思路,可以主动承认以前对这个问题关注不够,希望老师能够帮忙指点清楚、流利地介绍本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兴趣爱好、研究专长自我介绍的形式更胜于内容,真正看重的是考生的谈吐和举止自我介绍的过程中,不必始终正视考官,可以在言谈过程中环视一下其他老师时刻保持一种镇定自若、自信冷静的心理状态为什么会报考这个专业,以及今后的打算

2.运动中的科学 篇二

1 水在体育运动之中的生理功能

(1) 水在人体之内有具有润滑的作用, 体腔和肌肉关节的润滑剂是水, 因为水粘度在人体内较小, 可以减少摩擦面在润滑的运动时的损伤, 同时对人体内的器官、组织水还起到保护和缓冲的作用。

(2) 水在参与人体内许多代谢的过程之中, 水的溶解性也非常大, 可以使人体内物质流动性、溶解性曾大, 并加速其生化反应, 这将有利于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从食物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到生物的氧化和运输再到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以及废物的排出, 都将在人体内水的参与之下进行, 在体育运动之中, 机体能量的需求也将依靠人体内水的给予和运输才能得以保证。

(3) 水在人体内参与人体体温的调节。水的冷化热度高、比热较大, 人体蒸发少量汗水时就能散发出大量的体热, 运动中代谢释放出的大量热被人体内的水吸收, 而机体内的体温又不会有明显的波动。在运动的过程之中, 人体要稳定身体体温就是靠这种机制, 各种组织在人体内产生代谢的强度不一, 热量也不等, 要使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的保持最基本的一致, 就是通过人体内水的导热, 这也有利于人体内体温可维持在正常血液之中的水, 可以随着血液的循环来调节人体的体温, 使人体的体温不会因机体的体育运动而产生机体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温度发生改变而产生明显的变化。

(4) 水可以维持人体内脏器的机能和形态, 体内蛋白质粘多糖结合水和磷脂等等, 在相结合之中形成胶体, 使人体内的脏器可以维持在一定的坚实性形态之下, 人体的心脏之中结合了水使其在形态的坚实之下形成固体, 游离水在人体内的血液之中有利于人体内血液的循环性流动。人体内的水是仅次于人体内的氧在维持人生命之中必备的物质, 运动者在体内的水分尚还充足之时, 才能有效的调节人体体温和维持住人体内良好细胞的功能, 从而获得人体最大的身体机能和体力。

2 体育运动中体内失水及其危害

2.1 运动导致人体体液损失的重要因素

运动员每次在参加比赛或者平时的训练时, 会因为体育运动的强度、气候的状况和运动者自身训练的体形、水平、排汗率和着装等等因素而影响到运动者体液的消耗量。但就总体来讲, 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时, 人体内就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人体内的内分泌机能将有所提高,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将会活动紧张;新陈代谢功能会较旺盛, 人体内的酶系统也将会非常的活跃;单位时间之内的人体内能量的损耗将倍增;体内热能的代谢比平时将增加10~20倍, 运动者在训练中肌肉进行收缩的时候, 人体肌肉的能源物脂肪、质糖、蛋白质在燃烧时所产生的是人体化学能, 人体的机体要将此类化学能逐步的转化为人体的机械能, 这就意味着人体内其余75%将转化成为热能并积蓄在人体体内, 使人体的体温不断升高。人体肌肉之中的热能也由血液转化到体表之上, 再通过人体的汗液随着运动蒸发将体内的热量散去。一次较强烈的运动量, 大强度的训练而导致的排汗量也可达到7000L, 据科学分析, 而人体内每蒸发出1g汗液, 就可散出热量570J, 所以, 人体在运动时出汗也是调控人体体温非常重要的方式。

2.2 运动中人体脱水对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影响

运动者在运动前没有充分地补充水分, 在运动的过程之中又不注意科学的补水, 那么就会导致人体的脱水。人体的脱水程度也将会伴随着体育运动的时间不断延长而导致加重的。人体的大量出汗将造成人体的体液和体内电解质的严重损耗, 就会造成人体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和人体正常的水平衡被严重破坏, 人体脱水的状况也将随之产生。如果是专业的运动员, 这不但有碍于体育运动的成绩, 而且还会破坏自身的身体健康。

在脱水后, 人体的血量会减少, 这是机体循环所致, 心脏每次搏出的血量也会减少, 运动者要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就要通过心脏不断的增加心率来维持人体内心血输出量来达到。因此, 此时就会加重运动者心脏的负担。减少人体的机体血量循环, 而导致减少了皮肤内部血流的供应, 在运动时汗液的蒸发散热也会减少, 导致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 而增加蓄积的热在体内存储量, 就会损伤运动者的机体。与此同时, 营养物质和氧气对于人体肌肉所需的供给也会不足;人体内代谢的废物也不利于排出。这将非常严重的降低运动员训练时的效果。

3 体育运动时科学补充水的最近时机

体育运动开始指前30min左右, 应先补水300~500m L;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之中, 每20min应再补水100~200m L;体育运动之后, 再充分的进行补水。对于体育运动中科学补水的整体而言, 在体育运动时应及时的把握补水的最佳时机。体育运动中科学的补水是以避免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体内热过高来作为主要依据的。人体内部水分不足时会导致“口渴”机制变得极为的迟缓;但是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之中, 人体内水的代谢反应却是立即需要人体供给的。人体在体育运动中对于水的补充虽然看似简单, 但是科学的补水在人体运动时正常的运作却是非常重要的。

4 体育运动过程中需要科学的补水

为了确保在体育运动之中人体内水分的平衡, 所以我们一定要科学的补水。科学补水需要以科学来作为原则和理论指导。在体育运动之中, 要保持人体内水平衡, 就要使得人体对水分的摄取量要满足失水量, 同时, 运动强度、项目及个体之间的差异, 还有周遭的条件和自然气候等等都要考虑到, 在训练或者比赛中, 要让运动人群获得最佳的竞技状态和在心理与生理上承受最大的负荷, 就要在科学补水的方式之上, 还要采用多次少量补水的方式。可以在体育运动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根据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来进行及时的补水。

4.1 体育运动之前科学的补水

体育运动之前, 大约在15min之内饮用300~500m L的水。这是人体内“预留”的水分。尽管在补水的时候, 运动者不会有口渴的感觉, 这些水分还是会在人体运动过程中, 开始出汗时被转化进人体的血液之中, 对于一些锻炼耐力的体育项目运动者来讲, 这时是最重要的科学补水时机。

4.2 体育运动过程中科学的补水

体育运动的过程之中, 科学的补水应少量多次, 间隔20~30min1次, 每次补水量应在150~200m L之间。这种科学的补水方法, 可使水分不断的进入到人体体内, 使人体内血容量在不发生太大变化之时, 是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 也可以不增加人体内肠胃和心脏的负担, 这将有利于人体运动和生理过程的有效进行。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之中, 切忌一次性大量的补水, 因人体内部胃肠所能吸收水分的速度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一次性补水量过大, 那么过量的水分将导致骤然的进入到人体的血液之中, 使人体血液变得稀释, 血液的容量将迅速增加, 就会导致心脏负担的增加, 反而会降低人体的运动能力。

4.3 体育运动后科学的补水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之后, 要及时补充在体育运动过程之中所消耗的水分, 在体育运动的20~30min之内, 补充150~200m L的水量最为适宜。此外, 运动后还应注意人体内对钾、钠、镁的及时补充。

5 结语

运动过程中只有养成良好的科学补水习惯, 在运动之中科学的做到合理补水, 才能够保障身体的健康, 维持住较好的竞技发展和竞技能力完美发挥。科学补水不仅是保障人体机体可以进行正常运动的必要品, 也是是维持良好生理功能的必需品。因此, 在参加体育运动的同时还要科学、有效、合理地补充人体内所流失的大量水分, 以减少人体内的血流阻力, 增加人体血浆含量, 提高心脏的正常工作效率来保障人体技能的正常和生理的正常功能。来达到在体育运动中科学增强体质、锻炼身体、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广兰.营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段桂华.运动营养学[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 8.

[3]杨则宜.运动营养师培训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4]张均, 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

[5] (澳) 格伦·卡德维尔.运动营养金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6]曲棉域, 高云秋, 浦钧宗.实用运动医学[M].1996.

[7]朱志明, 杜庆喜.合理营养在延缓和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重要作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8]梁世杰, 丁克芳.运动饮料配方设计概论[J].饮料工业, 2003 (3) .

[9]尹晓霞.运动营养的合理补充[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3 (3) .

3.运动中的科学 篇三

摘 要 体育教学是高校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人体科学是高校体育的基础以及应用学科,是高校体育实践的支撑学科。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以及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指出运动人体科学的对于高校体育实践的重要性,并从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对高校体育的作用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运动人体科学 高校 体育实践 应用 作用

一、运用人体科学与高校体育

(一)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

运动人体科学是我国高校体育学类的一门本科专业,它是一门新专业,其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它要求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知道与了解相关的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有关于体育事业和体育科研的相关政策、方针以及法规,并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等。运动人体科学体现了体育与医学的紧密结合、运动与健康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以及组成内容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高校体育教学主要包括学习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全面的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以及学习体育运动技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运动员等主要内容。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以及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可以将高校体育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其主要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体育科研。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其面对广大的全体学生,运动训练则主要针对高水平的一线运动队。

二、运动人体科学在高校体育实践中的作用

(一)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对高校体育的作用

1.有利于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运动人体科学为高校体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最后一站,它衔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利于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更新了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使得体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更加符合适合的发展与需求。体育教师不仅仅使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教练者,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以及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都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为其提供支撑。

2.有利于高校高素质运动人才的培养,为高校体育科学训练提供了有力保障。运动人体科学对于竞技体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有效运用,有助于帮助教师在训练运动员时得到比较可靠的数据,是他们能够进行科学的训练。例如,通过测量血乳酸来判定运动量的方法,它由德国人首创,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教练员的问题;运动生物力学科学研究者通过分析海豚转身制定了新的训练计划。运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把训练和科研组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运动人体科学有助于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而科学的训练离不开营养和伤病防治等手段,因此,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有助于高校高素质运动人才的培养,为高校体育科学训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有利于高校体育科研工作的发展,是体育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人体科学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兴奋剂的检测方法和手段、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儿童和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体质的鉴定、运动损伤及其治疗的方法、运动营养以及各种营养补品和训练过程的肩宽指标以及实施监控的范围等内容。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于人体科学的学习与研究,有助于高校体育科研工作的发展。

(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运动处方的有效运用。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即为增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处方为发展和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教给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方法,解决了科学健身的问题,实现了运动与健康的结合,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2.运动生理学的有效运用。运动生物学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以及运用数字化技术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评定等等一系列的运动生物学科学研究成果对于体育竞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是适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门新的学科,新的专业,它对于高校体育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立足于当前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发展的现状,提高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秋萍.人体运动科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42.

[2] 高维伟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保健推拿》课程改革的阶段研究报告[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4):73-75.

[3] 黄山等.对普通高校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教材改革的研究[J].宿州师专学报.2004.19(1):129-131.

[4] 姚鸿恩,李宗珊,周军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1-5.

4.物质运动的科学理论 篇四

而实际两个主要的物理理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相互之间争议太多,相互矛盾。

宏观物理和微观粒子没有统一的认识。

本篇通过对布朗运动的研究,用绝对论重新解释物理运动的科学理论。

关键词:布朗运动 量子力学 物质场 波动函数

引子:这篇论文是洗衣服时出现的一些现象,让我很好奇,所以我开始了对布朗运动的研究。

布朗运动: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说明一下:永不停息是不存在的,长时间或较长时间,人们是可以接受的),很对不起大家,刚开始就要括号说明,只是现在的定义,真是永不停息。

布朗运动的例子特别多,大家很容易见到,如把一把泥土扔到水里搅合搅合,或在无风的情况下对着阳光观察空气中的尘粒等等,现在这些类似运动都称为布朗运动。

1827年,植物学家R·布朗首先提出发现这种运动。

在他之后的很长时间,人们对布朗运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观察。

最后古伊在1888-1895期间对布朗运动提出自己的认识:

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运动,而是从分子运动导出的一些结果能向我们提供直接和可见的证据,说明对热本质假设的正确性。

按照这样的观点,这一现象的研究承担了对分子物理学的重要作用。

古伊的文献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后来贝兰(我们第一个实验测量原子大小的人)把布朗运动正确解释的来源归于古伊。

实话实说,古伊的文献太重要了,在我看来:一语中的。

太对了,古伊是归纳总结的天才,也是真正从实验的角度来解释布朗运动的第一人。

古伊的话有三个重点:

一、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

二、说明热本质假设的正确性(下面会专门论述热的本质问题)。

三、利用分子布朗运动的结果来承担对分子物理学的研究。

19爱因斯坦根据分子运动论的原理提出布朗运动理论,同时期的斯莫罗霍夫斯基作出同样的成果。

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指出:按照热的分子运动论,由于热的分子运动大小可以用显微镜看见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必定会发生大小可以用显微镜观测到的运动,可能这里所讨论的运动就是布朗运动,观测这种运动和预期的规律性,就可能精确测量原子的大小,反之证明热分子运动的预言就不正确。

这些是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

现在人们认为这是对布朗运动的根源及其规律性的最终解释,我认为不是。

这是爱因斯坦成功的利用布朗运动的原则创造性提出热分子运动论,利用这一理论可以测量分子原子的大小,把布朗运动近似为热分子运动论。

或许是天意,爱因斯坦的论文我怎么看都有绝对论的意思。

“有大小可以用显微镜看见的物体悬浮在液体,必定会发生大小可以用显微镜观测到的运动”。

运动的绝对性,不过这里他说的是发生相对于物质本身的运动,可能这是相对论的名称来源吧。

我的评价:初级的绝对论。

在绝对论中只要有物质存在就有物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

爱因斯坦的热分子运动论:舍本取末,换句话说他把布朗运动等同于分子运动了,认为热分子运动引起了的不规则运动,就是观察到的布朗运动。

既然相对论是初级的绝对论,我今天提出绝对论,那么所有爱因斯坦做过的事情,我可能都要去做一遍。

布朗运动不是热分子运动,但是可以引起热分子运动,爱因斯坦的成果只是利用了布朗运动引起的热分子运动,他没有分析布朗运动的根源:物质为什么会存在布朗运动。

当显微镜越来越清晰的时候,爱因斯坦的扩散统计方程就不能适用了。

现在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量子理论对真空涨落的认识不断加深,量子理论也对布朗运动的根源给出自己的看法,同样今天绝对论也给出自己对布朗运动的认识:

一、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或者说不是单个粒子间的运动。

二、布朗运动是一个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点的运动形式。

三、布朗运动是与波动函数有关的物质运动的一个特性。

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或者说不是单个粒子之间的运动,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滴水融入大海永不干涸(永字应为长时间,不过人们习惯认识,所以没有改为长时间)大海汹涌澎湃,一盘水很容易平静。

相比之下,为什么有如此巨大反差:物质场运动的叠加效应,滴水穿石的道理也是如此。

简单的一滴水为什么能够融入大海呢?正像洗衣服为什么能把衣服洗干净,洗不干净会在衣服干后留下许多渍迹一样。

液体的形态对物质运动产生了如何的影响呢?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这里我引入二个概念:物质场与波动函数。

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滴水的运动比如一个粒子的运动,大海是一个物质场,一盆水也是一个物质场,同样一滴水也可是一个物质场,那么一个电子也可是一个物质场,也就是说一个量子可以看作是一个物质场,量子的运动可以当成物质场在运动。

其实为了研究布朗运动,引入物质场这个概念,把物质现实中的.存在状态看成是一个物质场的存在,相信大家能够理解。

把物质形态存在的状态不去看它把当成一个独立的物质场存在,比如一块铁、一块钢、一块砖,我们都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物质场存在,那么这个物质场中的电子、原子、质子等粒子都是这物质场的一部分,那么这物质场中的一切物质都应是这物质场的一部分。

一个统一的物质场。

对于运动而言,物质场有整体的运动,也有物质场的内部运动:质子、电子、中子等微粒之间的运动,比如我用力去拿一件东西,我的全部身体都在运动,手的运动和身体内部的运动时截然不同的,但作为一个整体,我把东西拿了起来,而东西作为一个完整的物质场表现是被我拿了起来,整个的分子、原子、电子构成的物质场共同被我拿了起来。

诸如这些运动是整体的完整的物质场,对另一个完整的物质场的作用,牛顿力学已经很好的应用到多个方面,宏观物理研究的物体很明确,运动也很明显,都可以准确测量计算。

为什么这里一定要强调完整的物质场呢?一滴水进入了大海之后,这一滴水的完整物质场依然存在,而变成大海的物质场一部分,这一滴水所有的运动,所有的信息都变成了大海物质场的一部分,大海的每一滴水都是一个完整的物质场,但都是大海物质场的一部分,大海有每一滴水的信息 ,但当空气蒸发水蒸气时,大海不会单独让哪一个完整的小水滴去蒸发,而是大海整个的一个物质场在做蒸发这件事,与个体的物质场的状态关系不大。

可能从小水滴到大海大家觉得不直观,在量子力学把电子看成小水滴,把一个物质粒子看成大海,或者几公斤的金属板看成大海,相信这样我们的科学人士都能够理解。

光电效应的原理:把光子看成一个物质场,把金属板看成一个物质场,光照到金属板上,放出电子(当然需要一个极限频率)是一个物质场对另一个物质场的反应,那么释放的电子是物质场的整体行为,不是单个电子吸收能量而释放出来。

极限频率,用水吸收80卡的热量才能变成水蒸气来说明吧,80米的水位永远流不出100米的大坝。

每个物质场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超过这个频率的东西来破坏它,这个物质场就发生变化用大锤去打东西,物质会反应不同的。

另一个问题:固体微粒之间结合很好,但是一个个的原子又是相互隔开,可是这一个个原子又构成统一的物体。

为什么?:波动函数,物质的特性是一个个小的原子共同表现出的特性,两块铁融化后能够形成一块铁,人类有无数的合金材料以及其它合成物质,为什么这些材料表现出了原来不同的特性呢,物质场的特性为什么变化呢?

物质的特性变化了,那么每一个小的物质场的特性也会变化。

一般情况下原子不可能变,合金状态的原子也未变,那么什么变化了呢?量子的运动方式变化了,也就是电子和质子以及其它的微粒运动形式变化了,整个的物质场的量子波动函数变化了。

波动函数是为了形象说明布郎运动的本质引入的一个物质特征,一个物质场的波动函数体现物质作布郎运动的能力,也体现了物质场内部物质运动能力。

波动函数是物质场与物质场之间结合(叠加)能力的一种体现。

一个物质场中会有很多不同的波动函数如:分子之间,原子之间,电子之间,质子之间,原子于分子之间,电子与原子核之间,质子与中子之间等等许许多多的量子之间。

波动函数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能力的体现。

当然这个概念也很符合量子力学的波动方程的需要,那就是所有的物质场都有自己的波动函数,而且不止一个。

当波动函数达到一定数值,物质场之间既可融合。

这样虽然原子之间的距离是分开的,但是电子之间的物质场却可以是融合在一起的(当然还有比电子更小物质,那它们的物质场更会融在一起)

波动函数越高,物质融合的越快,反之越慢,诸如扩散现象,渗透等等,固体之间的波动函数低,所以最好融化或锻打成液态式的结合,需要外部的力量加大它的波动函数。

波动函数是物质作布郎运动的一种能力,我更愿意认为波动函数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能力(在绝对论中运动是物质的生命)。

与物质本身的温度有关,与外界的干涉有关。

例如:加热气体,溶液或用力搅拌溶液等等会增波动函数值。

(下面我们还要专门研究热的本质问题)

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吧。

H值=H℃温度+Hoi外部干涉,H:波动函数。

其实我的波动函数和量子力学中的的物质波不是完全相同。

波动函数是物质场的特性,是物质生命能力的一种体现。

表现在粒子上,粒子就具有波动性,同时物质运动一定需要能量的,也一定出现物质的波动。

所以不是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而是物质场具有波动函数。

就象一整铁的内部具有轻微的布郎运动,也就是说这块铁的所有原子、分子、电子等等一切粒子都在做一定的布郎运动。

所有的粒子都具有这块铁的物质特性。

也就是所有的粒子都有自己相应的波动函数。

这与这块铁的运动和外界条件都有关系。

就比如大海是所有的水滴和水中的悬浮物体构成一个统一的物质场,是所有的物质场的叠加效应,如果你取出一滴水,那么这一滴水就不属于大海了,它和大海就毫不相干了,完全是不同的物质场了。

说到这些,大家可能会乐了,我也很乐的:这就是我们量子力学上著名的不确定原理和测不准原理,因为你要对这一个量子测量,那你就要破坏这个粒子在物质场的状态,你永远不能无法精确测量一个量子系统。

因为你测量一滴水的结果就会脱离大海这个物质场。

这一滴水在大海里就和大海一样大,除非有测大海一样大的仪器,否则无法测量这一滴水在大海中运行状态。

但是我们可以运用统计学对整个的物质场的运动进行统计。

我们可以计算大海每天蒸发了多少吨的水,但不可以说是那一吨水。

其实量子力学碰到的最大问题,不是实验不能证明。

而是无法说明粒子为什么不可测,而且无法确定位置,因为任何一个物质场都是一个面,一个量子只是一个点,而运动和变化是物质场与物质场之间发生的,与单个的粒子运动关系不大。

当然也不能说一点没有,就象人与人打架一样,是两个物质场在运动,打在手上,而全身都难受,手痛得最厉害。

是整个物质场在对外界的物质场共同的感受。

可不是只是手不舒服,所以我们能够精确地确认各个量子运动叠加之后统计结果(宏观物理),但我们不能很精确一个物质场内部的那一小点起作用。

物质是整体运行的,当外部的物质变化时内部的物质也会有相应变化的,量子运行方式会发生一些改变。

量子力学从来没有从一个面去研究物体,只注重了一个点,而经典物理只注意宏观物理现象的规律性,也就是注意面了。

量子力学注重研究了物质场的内部运动:单个粒子的运动(点)。

经典物理学:牛顿力学,相对论只注重了物质场与物质场的外部运动(面)。

而布郎运动是把物质场的内部和外部运动结合一起的表现运动,是点到面,再面到点全过程,所以对布郎运动的研究也是一个科学研究物质运动史的一个缩影。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渐近的,按照绝对论的原则,弧立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系统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所有的运动都是宇宙生命的一种体现。

现在用量子理论中的概念说明热的本质问题:热量只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热的来源一般是:化学反应,物理作用(包括核反应),能量转化。

等等的这一切源于:量子运行方式的改变。

量子运行只会一个场,一个场的变化,也就是说量子运动只可123456 不会连续不断 没有0.1,0.2,0.3,0.4等等。

量子的运行方式改变只可这个场直接到那个场,要么吸收一定能量,要么释放一定能量。

水分子或者是固态,或是气态,液态,没有中间的状态。

能量有许多表现形式,而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可以测定温度等等现象。

量子运行方式改变了,物质的特性也就改变了。

烧火做饭,木柴变成灰烬,原子一个不少,电子一个不少,可是它们之间的运行方式改变了,能量或释放了或吸收了,物质也就变化了。

再说一个问题:质能方程E=MC2,先说一下一定是不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物质释放能量一定是量子级别的。

不是连续的,物质不同的量子运行方式会释放不同的能量,同质量的物质可以释放不同的能量。

一公斤的质子和一公斤的电子释放的能量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至少会相差几十万倍的,大家可以用实验证明这一点。

所以如果有质能方程的话,那也会有N个质能方程,一个一定不行的,绝对不对。

一个一百多斤的瓶子可以容纳一个恒星的能量,其实并不夸张,只要你能够改变恒星的量子运行方式或你改动瓶子内部的量子运行方式,这就可以轻松实现。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以认识的,科学的发展是一步一步的,这篇论文是杂乱无章的,其实我很想写的条理,可是做不到。

我尝试了很长的时间,因为量子理论的不确定性和测不准原理和经典物理相互矛盾。

而大家又都是对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5.运动中的科学 篇五

不一样的科学史-评《科学与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启蒙运动则为之传播并提供了发展方向.托马斯・L・汉金斯的.著作《科学与启蒙运动》,将十八世纪的科学放置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再现并剖析,见解犀利而独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科学发展的真实画卷.

作 者:李泳涵 LI Yonghan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062 刊 名:安康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19(3) 分类号:N09 关键词:《科学与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6.四年级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篇六

4、小车的运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测量小车通过给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2.知道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3.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小车、各种木板(有长短不一的,有表面光滑程度不一的,有相同的)、尺子(或皮卷尺)、垫木块等。

2.小车、尺子、垫圈若干、计时器。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

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

二、观察并提出假设

.师做小车从斜坡滚动实验,让学生观察。

2.师质疑: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

(1)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越远;

(2)与斜坡长短有关,斜坡越长,冲出去越远;

(3)与坡面有关,坡面越光滑,冲出去越远;

(4)与车子重量有关,车子越重,冲出去越远;

(5)与车型有关……

(6)与轮胎有关……

……

……

……

(注意:此处让学生自行假设,学生假设的内容可能会很多,教师要注意选择所作的假设,要尽量适合所准备的材料能够操作验证)

三、实验验证假设

.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注意:教师要根据所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课堂上可以实验验证的假设,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加以方法上的正确指导,尤其要让学生知道每种实验哪些是要变化的,哪些应该不变?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第37页下图所提供的实验报告记录让学生逐一讨论各种实验时应保持不变和需要改变的条件。)

3.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实验,领取相应材料,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做几次,以防数据出现的偶然性,数据测量时要做到认真、准确、记录真实)

4.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让全体学生弄清小车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5.布置课后任务:同学们,我们刚才做了一些实验去验证了我们的假设,但还有一些假设我们还没验证,课后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选择一些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并做好记录。(教师课后可作适当指导)

四、研究影响载重汽车行驶快慢的因素

.我们研究了影响小车从斜坡上冲出去的距离因素,现在再让我们来研究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

与动力有关,动力越大,走得越快;

与路况有关,路况越好,走得越快;

与货重有关,货物越轻,走得越快;

……

……

……

3.实验验证:

(1)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实验方法,教师指导。

(提醒学生汽车的动力可用加垫圈的方法,如课本第39页上图所示,定好起点和终点,确定好行驶距离,指导学生使用计时器,用好计时器。)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

(4)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4.布置课后任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假设,但有些假设我们还没去验证,课后也请同学们选择一些假设去做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

五、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两大项的研究:

一、研究了小车从斜坡上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7.糖友运动要科学 篇七

那么, 糖友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科学运动的方法呢?

1.运动安排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为宜。运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在药物作用高峰时应避免运动, 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例如, 使用正规胰岛素者, 应避免在注射后2小时前后运动。清晨未注射胰岛素前, 体内胰岛素很少, 运动可引起酮血症而加重病情, 也应避免。

2.从静止到运动, 身体需要逐步适应。因此, 运动前要有5分钟的准备活动, 如活动上下肢、腰部和腹部。跑步, 要从快速步行逐渐转入小跑。划船或游泳前, 应作上肢、肩部和颈部的准备活动。结束运动时, 不要立即停止, 因为运动时大量血液聚集在四肢肌肉组织中, 突然停止运动, 血液不能很快回到心脏而产生暂时性脑缺血, 会引起头晕、恶心甚至虚脱等不适症状。因此, 在运动结束时, 应继续作一些行走、缓慢跑步等放松活动, 一般应历时5分钟。

3.运动后不要马上说话或进行冷、热水浴。而应把汗水擦干, 待脉率恢复到正常时再进行温水淋浴。

4.应密切观察运动后个体反应。如果每次运动后感到食欲和睡眠良好, 精力充沛, 清晨脉率平稳, 且有逐渐减慢的趋势, 说明运动适宜。反之, 运动后食欲、睡眠不好, 应停止运动, 接受医生的检查。

5.严格遵守规定的运动量和进度。不要过度劳累, 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刺激交感神经, 引起肾上腺素反应而使血糖升高。

6.运动必须与饮食、药物治疗相结合。合理安排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获得最佳疗效。

7.胰岛素最好注射在腹部。若注射在肢体上。运动时可使胰岛素吸收加快而出现低血糖反应。

8.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应减少运动前胰岛素的剂量。或在运动前适当摄入食物。还应携带饼干、糖果等食品, 以备发生低血糖先兆时食用, 防止运动中低血糖的发生。

哪些糖友不适合运动?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适当运动来控制血糖, 延缓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进展, 但是某些糖尿病患者或在某些特殊阶段并不适合运动:

1.1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功能的下降, 胰岛素严重缺乏, 运动会使血糖升高, 脂肪分解增加, 在缺乏胰岛素的情况下, 不能氧化分解酮体, 从而增加酮症酸中毒的危险。此类病人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之前, 不要参加运动锻炼。

2.近期有明显的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者, 应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参加运动。

3.有糖尿病肾病, 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者应主动减少运动量。

4.血压明显升高, 大于170/110毫米汞柱者应暂停运动。

5.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应中止运动。

8.科学运动预防损伤 篇八

出现低血糖症莫慌张

由于运动后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加,容易发生低血糖症,而低血糖症继发的运动意外如晕倒、跌伤比低血糖本身更严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空腹运动,也不要在降糖药物作用的高峰期运动。如需注射胰岛素,则应该避免注射部位参与运动。运动时可以携带糖果、饼干等含糖食品备用。低血糖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伴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症状。此时应立刻停止运动,安静平躺,吃些含糖的食物,症状即可缓解,必要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严格呵护双足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要注意保护“娇气”的双脚,防止足部溃疡。首先要选择合脚的鞋袜。鞋应宽松、舒适、合脚、透气性好,能使足趾在鞋内完全伸直,并稍有活动余地,以软底布鞋及运动鞋为宜。提倡穿棉线袜子,袜子要软、合脚,脚尖部不能过紧,不宜穿紧口袜子或修补过的袜子,并勤换洗;其次要注意运动的方式,禁止进行跑步、跳跃、登山等高撞击性运动,这些运动会使足底的压力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受损的机会。

方式选择要合理

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运动时更应多加注意,特别是运动方式和强度。应以中低强度的运动为主,避免高强度、高撞击性的运动,如球类比赛、登山、爬楼梯、举杠铃等。运动时尽可能避免憋气,特别是并发有高血压的患者。不要做头部位置的变换,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或倒立等,这对并发糖尿病眼病的患者非常危险。以散步、健步走、骑车、打太极拳以及一般家务劳动为宜。

正确应对意外情况

骨骼肌肉的损伤在运动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如果突然发生摔倒、手腕扭伤等,应停止活动进行仔细检查,一旦出现肌肉和关节部位疼痛、肿胀,皮下瘀血,活动受限,甚至异常活动、畸形时,应考虑有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甚至骨折的可能,须马上到医院就诊,切莫自行处理。如果出现皮肤擦伤或破损,要到医院进行消毒处理,并且预防感染,切不可掉以轻心。

科学防范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重在预防。运动前要有充分的热身活动,不要一开始就投入正式锻炼。采用一些柔韧拉伸操作为活动的开始,预热机体,时间不要太长,1 0分钟左右即可,可以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后要做整理运动,伸展、放松肌肉,防止运动后血压下降出现头晕、晕厥。运动时最好穿运动衣和运动鞋,选择干净、平整的场所运动,避开场地不平、过硬、过滑、地面碎石杂物较多、器械老化的运动场所,凹凸不平的石子路是对足底极大的伤害。锻炼时集中精力,不要让别人分散你的注意力,更不要漫不经心,边练边聊。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适应一段时间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更不能有攀比和逞能的心理而使运动量过大。最好选择集体活动,既可以提高运动锻炼的乐趣,当意外发生时又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只有多了解和学习运动健身的知识,科学地进行锻炼,有效地预防运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和损伤,才能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9.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篇九

排名 方向 占比
1 医疗设备/器械 27%
2 娱乐/休闲/体育 15%
3 批发/零售 14%
4 计算机软件 7%
5 贸易/进出口 7%
6 制药/生物工程 6%
7 机械/设备/重工 6%
8 医疗/护理/卫生 5%
9 学术/科研 5%
10 新能源 3%

10.大班科学活动昆虫运动会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 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二) 昆虫运动会

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三) 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活动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活动反思:

11.让幼儿科学运动 篇十一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体育在教育领域、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幼儿时期身体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适宜的开展体育活动能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加快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使大脑皮层兴奋达到最高点。专家研究表明:凡活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孩子,其社会的发展也好,凡活动能力发展较迟的孩子,其社会性也欠缺,依赖性强。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中从身体素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由此可见,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敏性、力量和耐力都是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有的幼儿虽然个性活泼,好活动,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跑、跳等游戏活动中不稳定,碰到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常常中途放弃,面对这样的幼儿,就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求科学性,特别是幼儿体育活动,更要掌握他们的基本体能全面发展和体质增强的规律,才能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增强其体质。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安排体育锻炼。

幼儿的运动,不能为了达到要求而不科学的锻炼。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轻度而容易做的活动开始,渐进开展。例如:立定跳远的活动,大班幼儿能跳70cm;中班幼儿跳50cm,小班幼儿几乎25cm左右,我们可以看出:三个不同年龄组的幼儿全身各部分肌肉力量的发育不同,神经系统的平衡、协调、控制能力也不同,因而,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活动能力也不同。为此我们一定要科学安排每日体育活动锻炼。幼儿年龄小,持久性差,如果活动量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开展,会使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厌倦,因为时间长,幼儿容易疲劳,有效的锻炼时间就少,不利于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经过近几年的带班,我发现小班的孩子对带有游戏性质的情境活动尤其感兴趣。而老师的引导应角色化,所以老师应以孩子能接受的角色语言,适时介入指导,减轻孩子持久性差、疲劳;让幼儿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从心理素质的发展出发,科学组织各年龄阶段的体育活动。

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每天必要的生活环节之一。随着我园成为体育特色园,我们对体育活动也有更深的理解。积极地开展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而且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如何有效的开展体育活动呢?

(一)培养小班幼儿喜欢体育活动

1.选择安全舒适场地,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小班幼儿的大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加快速度跑,容易受伤,因此,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比较平坦的塑胶地毯或草地上比较安全。

2.以扮演角色吸引幼儿

对于小班幼儿,可以增加一些愉快的情绪来感染气氛,如"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猫们,跟着妈妈一起去钓鱼吧……"幼儿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模仿着儿歌中的小动物愉快地运动起来。由此可见,教师要以愉快地情绪去感染幼儿,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内在的需求,才能开展他们喜欢的户外活动

3.以新鲜的内容吸引幼儿。

新鲜的玩具更容易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如我在和孩子们玩沙包游戏时,我不断变换游戏方法,一会让幼儿抛接,一会让孩子顶在头上,因为小班幼儿易疲劳,注意力易转移,针对这一特点,在每天的户外活动时安排不同的游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中班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应体现“互动性”。

进入中班后,孩子的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

1.经常提供一些探索的机会,鼓励中班幼儿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2.在活动中教给幼儿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如:在过河中,让孩子自己想方法怎样通过器械来过“小河”,让孩子自己思考,以培养独立性。

3.鼓励、接纳幼儿,充分信任他们,培养孩子自信心。

(三)大班幼儿需要新鲜的、有趣味性的,竞技性较强的游戏

1.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一物多玩,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如玩盒子:孩子饮完学生奶的废旧奶箱子,幼儿用来制作房子、长长的火车、粘贴到一起变成坦克车玩,孩子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幼儿也更乐意去玩,老师也能更好的去组织。

2.开展平行班游戏。在户外区域活动时,由于不受场地的限制,让大班2——3个班级的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扩大了他交往的范围,并且拓宽了个人游戏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自主和责任心。

三、掌握幼儿个体差异,科学地进行体育煅炼。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就是同年龄段的幼儿体质、个性、能力也不一样。有的幼儿体质好,有的幼儿体质弱,有的性格开朗,有的内敛;有的活动量大;有的活动量小。因此,体育活动也要因材施教。

(一)在体育活动中,要随时关注体弱幼儿。活动时,针对体弱的幼儿,降低活动目标,进度慢一些,时间也要短些。

(二)在发展幼儿运动能力的同时,发展幼儿的良好个性。

幼儿的运动能力是他们的体质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有的幼儿虽然个性活泼,好活动,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跑、跳等游戏活动中不稳定,碰到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常常中途放弃,这时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四、利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科学地引导体育锻炼。

(一)体育比赛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让孩子分组参与体育竞赛,让孩子在游戏比赛中喜爱体育活动。

(二)游戏法: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活动,把幼儿喜欢的游戏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孩子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三)情境教育法: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在主题墙上、多媒体、挂图上,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的同时认识汉字。

上一篇:《散步》教学实录过渡句下一篇: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