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31期末测试

2024-09-23

高中物理31期末测试(精选5篇)

1.高中物理31期末测试 篇一

高一物理期末物理测试选择题

一、单选择题(每题4分;总分12分。)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

A、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其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做曲线运动,说明其受到合外力为变力

C、物体受到不变的合外力的作用,其加速度一定不变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受到的合外力为不变的力

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和加速度均不变B、速度不变,角速度为零

C、速度和加速度均改变D、速度改变,加速度不变

3、下列现象中,做了功的是---------------------------------------------------------()

A、人推墙而墙不动时人的推力

B、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受的重力

C、马拉车而拉不动时马的拉力

D、起重机向上吊起货物时悬绳的拉力

2.高中物理31期末测试 篇二

关键词:细胞灌注装置,核磁共振,31P NMR,能量代谢

核磁共振技术(NMR)可无损伤、连续地观察细胞和组织内能量代谢变化,是目前研究细胞内部能量代谢的主要方法[1,2]。其中,31P NMR灵敏度较高,共振谱线简单,已广泛用于各种细胞实验室研究[3]。31P NMR研究细胞代谢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如何获得细胞稳定的31P谱,因获细胞31P谱需要高密度的细胞,而高密度的细胞在短时间很快发生代谢变化,一般细胞正常代谢不能维持3小时以上,这要求实验操作必须快速准确[4]。黄荣清等[5]曾对细胞31P NMR测试条件进行了探索,细胞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时间长短及31P NMR测试条件等参数对获得好的31P谱有很大的影响,其缺点是细胞收集后需在短时间内进行31P NMR测试且不能在线监测。如要长时间的在线监测细胞内部能量代谢变化,需研制一套可获细胞浓度高、存活时间长的灌注培养装置, 并将该装置与NMR技术联用监测细胞内的磷代谢物,通过细胞31P信号变化来追踪药物有效活性成分并探索肿瘤细胞在凋亡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变化。

1细胞灌注装置的设计和制作

要维持细胞较高的浓度和较长的存活时间,灌注装置中的细胞必须处于无菌状态,适合的温度(一般为37 ℃)、酸碱度及有足够的营养物质[6]。本灌注装置通过温度控制仪、加热器及水循环器来控制水浴温度在(37±0.2) ℃;蠕动泵提供动力,使培养液在整个灌注装置中连续流动,为NMR内的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本装置设计了压力显示系统,通过装有水银的U型管来显示整个装置的压力变化,可观察灌注实验是否正常进行,系统还可在装置压力突然增大时自动释放压力,以保证整个装置能正常灌注;考虑到试管中的气泡会破坏磁场的均匀性,影响实验结果,装置在蠕动泵前的部分设计为负压,蠕动泵后的部分设计为正压,这可除掉灌注时来自培养液中气泡。本灌注装置设计如图1所示。

按图1制作一套细胞灌注装置,并将装有细胞的NMR管直接伸入核磁共振仪中进行联机在线监测。性能测试表明,该装置机械性能稳定,温度可恒定在(37±0.2) ℃,流量、压力稳定可控,无细菌生长[7]。

A—培养瓶; B—三支管试管(管1); C—温度控制仪 D—恒温玻璃水箱; E—蠕动泵; F—三支管试管(管2) G—装有细胞的NMR管; H. U—型管

2细胞灌注-NMR实验

2.1仪器与试剂

NMR仪:日本(JEOL)ECX—500,500 MHz;Agarose胶:美国FMC公司;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科学院上海细胞库;MEM培养基、胎牛血清:美国hyclone公司。

2.2实验方法和条件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消化后用培养液洗涤2—3次, 10 ℃左右以1 500 r/min离心5 min,然后完全去除液体层,细胞数约(0.8—1)108细胞/mL。将上述约0.4 mL体积的细胞悬液与等体积的低熔点Agarose胶混合制成细条状后进入5 mmNMR测试管。测试管装内细胞应全部处于测试敏感区,启动蠕动泵,用含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进行灌注,灌注速度为0.4 mL/min,培养液维持在37 ℃,灌注培养一天后进行NMR测试。测试条件:弛豫时间:2.0 s,采样时间:1.617 4 s,脉冲角:60.0°,脉冲宽度:8.9 μs,累加次数:1 200次,D2O锁场,NMR管不旋转。

2.3细胞灌注-NMR法测MCF—7细胞的31P谱

实验表明,细胞密度低(1×107细胞/mL)及处理过程时间长时不能测得细胞中的31P NMR谱图。用高密度细胞(0.8—1)108细胞/mL)但没采用灌注培养,也很难测出细胞中其它磷代谢物的31P信号,因对高密度贴壁细胞处理及制成细条状胶所用的时间一般在70 min至80 min,在加上31P NMR谱测试时间,通常要耗费2个多小时,而细胞在处理和测试过程中会发生代谢变化,所以不用灌注是不利于贴壁细胞31P NMR谱测试。而用相同数量高密度细胞,灌注培养一段时间[一般(15—25)h]后细胞活度有所上升,能迅速测出细胞中31P NMR谱(图2)。

1—磷酸单脂(PME); 2—无机磷(Pi); 3—磷酸肌酸(Pcr); 4—γ-ATP; 5—α-ATP; 6-β-ATP

以磷酸肌酸(Pcr)峰化学位移位值为0, 对谱图2各峰可指认为:化学位移-2.48的峰为γ-ATP;化学位移-7.57的峰为α—ATP;化学位移-16.73的峰为β—ATP;化学位移4.70的峰为无机磷(Pi)峰;化学位移5.80的峰为磷酸单脂(PME)峰。实验结果与三磷酸腺苷钠标准样品的31P谱及文献资料[2,8]提供的31P NMR谱一致。

细胞灌注-NMR法测人乳腺癌细胞的31P谱实验表明,要获得细胞较好的稳定的31P—NMR谱,除需高浓度的细胞外,灌注培养一段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细胞处理过程中要迅速且控制温度在10 ℃左右以减少细胞代谢及损伤,有利于细胞31P信号的测试。

2.4药物灌注细胞-NMR在线监测

采用上述实验方法和测试条件,将收集处理好的细胞(0.8~1×108细胞/mL)灌注培养一天,测得活细胞的正常31P谱后,换含有5×10-4 mol/L斑蝥素的培养液继续灌注培养,灌注速度为0.4 mL/min,监测药物灌注下MCF-7细胞在(2、4、6)h后的代谢情况,如图3所示。

1—无机磷(Pi); 2—磷酸肌酸(Pcr);3—γ-ATP; 4—α-ATP

在连续灌注下,斑蝥素作用乳腺癌细胞2 h后的 31P谱可知,化学位移为5.01及5.58的细胞内、外无机磷开始变化,逐渐变化为一个宽的无机磷峰,但γ-ATP及α-ATP的峰变化不明显,表明对药物对细胞已起作用。4 h后的 31P NMR谱可知,细胞内外的无机磷峰已合为一个无机磷峰,且γ-ATP和α-ATP的峰已减弱,可推知药物作用4 h后,细胞已发生能量代谢变化。在6 h后的 31P NMR谱可知,γ-ATP、α-ATP峰更弱,无机磷谱峰变窄,表明乳腺癌细胞代谢加剧,且随监测时间的增长细胞趋于死亡,细胞内的ATP会逐渐消失,只出现无机磷(Pi)峰。药物灌注实验表明,细胞灌注-NMR方法可监测药物不同时间的细胞能量代谢变化,可推知药物作用下细胞代谢的时间及最佳疗效范围。

3结果与讨论

本细胞灌注装置可获得相对浓度高、存活时间长的细胞,装置压力、流量稳定可控,装卸和使用方便,并采用循环灌注培养,克服灌注培养中培养液利用不充分的缺点。细胞灌注- NMR法不仅可获得细胞稳定的31P NMR谱,还可长时间的在线监测细胞的生长状态和药物作用下细胞的能量代谢变化过程,为筛选药物的有效活性成分提供一种检测手段,该方法克服了离体细胞需短时间内快速检测才能获得31P谱的不足。本实验中NMR仪只能使用5 mm的NMR测试管,该测试管有效空间内能容纳的胶固定后的细胞数量是有限的,这影响细胞31P信号采集, 导致细胞31P谱中有部分峰弱或不出现,如采用10 mmNMR测试管,容纳的细胞数量增多,可获得更好的31P NMR谱图,能更好地观测细胞的生长状态和代谢过程。因受仪器的限制,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外已用31P谱体内测定的方法检测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最适剂量和用药时间等[9]。细胞灌注-NMR方法对细胞等生物样品具有非破坏性、无损伤性,且能同时在线观察到细胞内PME、Pi、ATP等多种含磷化合物的信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广泛研究。

参考文献

[1] Huang Rongqing, Luo Chuanhan, Du Zehan, et al. Determination of intracellular metabolite and cytosolic free magnesium in HL-60 cells by using 31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Chinese J Analytical Chem, 2004;32(2): 129—133

[2] Huang Rongqing,Shu Rong,Yan Xianzhong.Analysis of phosphomo-noesters in leukemic cell lines by31 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2002;21(4):5—7

[3] Gorenstein D G. Phosphorus 31P NMR: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Academic Press, Orlando, Florida, 1984; 27: 549—591

[4] Si Yikang,He Wenyi,Chen Xiao-guang,et al.Cell perfusion and31 P NMR———a new method to study metabolite of cancer cells with drug.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1998;33(2):117—120

[5] Huang Rong-qing,Du Ze-han,Yan Xian-zhong,et al.Determina-tion of free magnesium in Molt-4 cells by using31 P-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1996;13(2):107—112

[6] Wang Dianliang,Han Meisheng.The bioreactors for cultivating ani-mal cells and its related techniques.China Biotechnology,2003;1123(2311):24—27

[7] Zeng Zao , Song Wei , Zhou Jianwei .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of cell perfusion culture device which could show pressure .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 2009; 27(2): 58—61

[8] Huang Rongqing,Yan Xianzhong,Luo Chuanhan.Study on Intracel-lular pH of HL-60 Cells by31 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y,2003;31(2):201—204

3.高中物理31期末测试 篇三

物 理 2018.1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深秋树叶挂上白霜 D.冬天热水周围出现“白气”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A.米(m)B.米/秒(m/s)C.千克(kg)D.千克/米(kg/m)3.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33A.B.C.D.4.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墙壁上的手影 C.瓶子在平面镜中成像 D.铅笔好像被折断 5.小明坐在沿平直铁路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小明乘坐的列车 C.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客 D.路边的树木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D.市区内要求汽车“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 18 7.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作参照物

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其他任何物体都可被选作参照物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D.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8.在听音乐时,要判断是钢琴在演奏还是小提琴在演奏,依据的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9.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 A.冰雹落到地面熔化成水 B.湿衣服中的水蒸发变干

C.洗澡时浴室里的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成小水珠 D.衣箱里的樟脑球升华变小

10.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反射角随之不断减小 11.我们通常说“刘翔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 A.通过相同的路程,刘翔比你用的时间长 B.通过相同的路程,刘翔比你用的时间短 C.在相同的时间内,刘翔通过的路程比你的短 D.刘翔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小

12.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时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当他向平面镜靠近1m后,则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 A.离镜面1m,像的大小不变 B.离镜面1m,像变大 C.离镜面2m,像的大小不变 D.离镜面2m,像变大

13.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已知三个杯子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甲、h乙和h丙,且h甲>h乙>h丙。对于甲、乙、丙三个实心球的密度大小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球的密度最大 B.乙球的密度最大 C.丙球的密度最大 D.三个球的密度一样大

14.对于同种不锈钢制成的饭锅、饭盒、小勺,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做出了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饭锅的质量最大,所以饭锅的密度最大

/ 18 B.小勺的体积最小,所以小勺的密度最大

C.饭盒的体积比小勺的大,所以饭盒的密度比小勺的小 D.饭锅、饭盒、小勺体积不同,但它们的密度相同

15.如图所示,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

B.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D.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二、多项选择题

16.下列生活中的一些措施,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保存

17.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位体重正常的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每节眼保健操的时间长度约为10min C.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dm 1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在阳光下能看到红、黄、紫等不同颜色的鲜花,说明阳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 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平静的湖面映出青山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9.下列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

B.将纸屑放到正在发声的喇叭纸盆上,看到纸屑在“跳舞”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 18 20.下表列出了不同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及0℃条件下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通常大于它在同条件下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21.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在t=6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2m处 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D.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0m/s 22.如图所示为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即通过频繁开启闪光灯在同一张照相底片上得到小车运动到不同位置的照片,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间隔时间均为0.1s,且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前轮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根据照片测得各相邻闪光时刻小车前轮与斜面接触点间的实际距离分别为AB=2.4cm,BC=7.3cm,CD=12.2cm,DE=17.2cm。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0.3s B.小车从A点运动C点通过的路程为9.7cm C.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为1.47m/s

三、实验解答题

23.如图所示,物体A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cm。

24.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某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记录不同时刻待测物质的温度值,并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态(选填“液”、“固”或“固液共存”)。

/ 18

25.为鉴别某金属块的材料种类,小明先将该金属块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中,右盘中放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此金属块质量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g。将此金属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密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kg/m3。如果该金属块的材料是下面密度表中几种金属中的一种,那么可以判断出组成该金属块的金属可能是_______。

26.小明和小刚组成的探究小组研究在液体中的小木块的运动规律,他们在长约0.5m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某种液体,把小木块放入液体中,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取一些橡皮筋在管上做出等距离(10cm)的记号,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小明把玻璃管倒过来并保持竖直,当小木块下端在“0”记号线(如图甲所示最低端橡皮筋位置)时,小刚迅速启动停表开始记录小木块经过每个橡皮筋记号时停表的示数,并把小木块运动的路程s和相应的时间t记录在表格中,如下表所示。

(1)小刚在记录时漏记了一个数据,请你根据小刚的实验记录分析,表格中空白位置的数据应该为________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乙中画出小木块运动的s-t图像____。

/ 18(3)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像可知,小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7.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

28.小明在探究某种确定的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他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式:m =_________。

29.现有如下实验器材(如图所示):长木板、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小明将长木板左端置于水平桌面上,把木块垫在长木板的右端,利用停表、刻度尺测量了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然后他将垫在长木板下的木块向木板的左端稍移动一小段距离后,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发生了变化,再测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发现与前面的测量结果不同。请你针对他的操作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小红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选用如下器材:铺有白纸的泡沫塑料板、薄透明玻璃板、刻度尺、4根牙签、6根形状完全相同的圆柱橡皮泥(其中3根为红色、3根为黄色)。实验前她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带支架的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前沿与直线

/ 18 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所示。之后小红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一根红色橡皮泥作为物体,放置在透明玻璃板前的白纸某位置上,在透明玻璃板后适当位置放一根黄色橡皮泥,改变黄色橡皮泥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黄色橡皮泥与红色橡皮泥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红色橡皮泥到平面镜前沿的距离u和黄色橡皮泥的高度h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②用牙签将2根红色橡皮泥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更高的新圆柱体,放在平面镜前更靠近平面镜的位置,同样用牙签将2根黄色橡皮泥连接在一起,调整这根新黄色橡皮泥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黄色橡皮泥与红色橡皮泥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红色橡皮泥到平面镜前沿的距离u和黄色橡皮泥的高度h并记录在表格中。

(1)请写出小红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

(2)请你针对小红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方法:____________。

(3)请说明根据测量数据如何判断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_________。

31.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竖直平面E固定不动,竖直平面F可绕竖直线ON前后转动,小平面镜M固定于平面E的底部且垂直于平面E,O点为小平面镜边缘中点与平面E右侧边缘的交点,A为带磁性的激光笔(可吸在竖直平面E上)。请你利用该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请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步骤: 记录表格:

四、科普阅读题

32.阅读《气凝胶,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气凝胶,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如图甲所示,把花朵隔着一层气凝胶放在3000℃的火焰上,几分钟后依然芬芳如故,保护它的神奇材料就是气凝胶。

气凝胶——它身轻如烟,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有一种“全碳气凝胶”密度仅为0.16mg/cm3,比氦气还要轻。如图乙所示为8cm3的 7 / 18 “全碳气凝胶”压在花蕊上,花蕊几乎没有变形的情景。气凝胶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100Hz~6300Hz频段内高效吸音,大多数人能够听到频率为20Hz~20000Hz的声音,因此它是很好的降噪材料。科学家们研制出的一种称为“飞行石墨”气凝胶,是由多孔的碳管在纳米尺度下交织在一起三维的网状结构,它虽然极轻,但弹性却非常好,它几乎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气凝胶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气凝胶能吸收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因此气凝胶的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多于一个)

A.质量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单位体积的质量小

(2)“飞行石墨”气凝胶几乎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所以它看起来就呈现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黑色 B.白色 C.无色 D.彩色

(3)下列关于对气凝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多于一个)A.气凝胶是一种质量很小的固体材料

B.气凝胶对超声波、次声波都有很强的吸音降噪效果 C.利用气凝胶的隔热性能可以制成建筑物的保温层 D.利用气凝胶可以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沙滩和海水

五、计算题

33.小明是一名跑步运动爱好者,只要条件允许,他每天都要坚持慢跑30min。如果他在一次测试中以平时慢跑的速度沿直线跑完30m,用时10s,求:(1)小明慢跑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若小明用以上的速度连续跑30min,他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 18 34.工厂用铁铸造零件时,先要用木料制成一实心的与待铸造零件大小及形状完全相同的模型,用这个木质的模型制造出一个模具,再将熔化的铁水倒入这个模具中,就可以铸造出所需要的零件了。已知所制成的木质模型的质量m木=3kg,所使用木材的密度ρ求:

(1)木质模型的体积大小; 木=0.6×103kg/m3,铁的密度ρ

=7.8×103kg/m3,不计铁水冷却过程中体积的变化。(2)所铸造出来的铁质零件的质量。

/ 18

物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发生凝华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D.冬天热水周围出现“白气”,“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物态变化的判断,需要明确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物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2.【答案】A 【解析】A.在国际制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故A正确为答案。B.米/秒(m/s)是速度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千克(kg)是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千克/米(kg/m)是密度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3.【答案】C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应将温度计的感温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为答案。4.【答案】D 【解析】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被折断,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5.【答案】B 【解析】小明坐在沿平直铁路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相对于铁轨、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客、路边的树木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所以以铁轨、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客、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以小明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小明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

点睛: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结果可能不同。6.【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为答案。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故C错误。

/ 18 33D.市区内要求汽车“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7.【答案】B 【解析】A.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故A错误。

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其他任何物体都可被选作参照物,故B正确答案。

CD.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故CD错误。8.【答案】B 【解析】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和形状的不同,就会构成自己特有的声音特色。在听音乐时,要判断是钢琴在演奏还是小提琴在演奏,依据的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为答案。9.【答案】C 【解析】A.冰雹落到地面熔化成水,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B.湿衣服中的水蒸发变干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澡时浴室里的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D.衣箱里的樟脑球升华变小,升华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10.【答案】D 【解析】A.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A正确。B.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故B正确。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

D.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反射角随之不断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11.【答案】B 【解析】我们通常说“刘翔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刘翔的速度比你大。AB.由可得,通过相同的路程,因为刘翔的速度比你大,刘翔比你用的时间短,故A错误,B正确。

C.由s=vt可得,在相同的时间内,刘翔通过的路程比你的长,故C错误。D.刘翔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故D错误。答案为B。12.【答案】C 【解析】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时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当他向平面镜靠近1m后,小明距离平面镜2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 小明离镜面2m,像的大小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为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于视角等因素影响,对像与物大小相等不容易理解,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 18 13.【答案】C 【解析】由题,三个杯子中水面上升的高度h甲>h乙>h丙,则甲、乙、丙三个实心球的体积V甲>V乙>V丙,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体积越小密度越大。故丙球的密度最大,C正确为答案。

点睛:正确判断三个实心球的体积是解答的关键。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球的体积越大,水面上升的高度越大,因此V甲>V乙>V丙。14.【答案】D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制成的不同物体,其密度是一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由题同种不锈钢制成的饭锅、饭盒、小勺,所以它们的密度相同。故ABC错误,D正确为答案。

点睛: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密度的大小等于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15.【答案】D 【解析】A.物理教材不能自行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D.由于教材表面粗糙,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故BC错误,D正确为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6.【答案】ABD 【解析】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与外界隔开,减慢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A符合题意。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可减小蒸发面积,控制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把蔬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保存,降低了蔬菜的温度,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答案为ABD。

17.【答案】AC 【解析】A.一位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中学生的质量小于成年人,所以一位体重正常的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符合实际。

B.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长度约为5min,因此每节眼保健操的时间长度约为10min 不符合实际。

C.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0.8m,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故C符合实际。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dm=0.2m,故D不符合实际。

/ 18 答案为AC。

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终再做出判断。

18.【答案】BCD 【解析】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太阳光是复色光,在阳光下能看到红、黄、紫等不同颜色的鲜花,说明阳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故B正确。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潭底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会看到变“浅”的潭底的虚像,故C正确。

D.平静的湖面映出青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答案为BCD。19.【答案】ABC 【解析】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产生条件,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B.将纸屑放到正在发声的喇叭纸盆上,看到纸屑在“跳舞”,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产生条件,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产生条件,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可以传声,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BC。20.【答案】ABC 【解析】A.由表可知,空气的密度小于铝的密度,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声音在铝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由表可知,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而声音在氧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C.由表可知,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而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在铝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通常大于它在同条件下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故D正确。所以ABC符合题意为答案。

点睛:像类似通过表格数据归纳结论的,可以用个例排除以偏概全的结论。21.【答案】AC 【解析】A.已知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

可知:;

/ 18 。

即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在t=6s时,s甲=1.8m,s乙=0.8m,甲车在乙车前面s= s甲-s乙=1.8m-0.8m=1.0m,故B错误。C.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

D.乙车的速度大小为答案为AC。22.【答案】BCD 【解析】A.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共两个时间间隔,所以所用时间t=2×0.1s=0.2s,故A错误。B.小车从A点运动C点通过的路程sAC=sAB+sBC=2.4cm+7.3cm=9.7cm,故B正确。C.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所,故D错误。,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故以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为答案为BCD。

三、实验解答题 23.【答案】2.34 【解析】由图可知,该刻度尺一个大格为1cm,一个大格又分为是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1mm,物体A长度的测量值是2.34cm。

点睛:长度测量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4.【答案】(1).69(2).晶体(3).固液共存 【解析】(1)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69℃。

(2)该物质凝固时,温度保持80℃不变,具有一定的凝固温度,所以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晶体。(3)由图乙可知,在第6min时,处于凝固过程中,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25.【答案】(1).53.6(2).2.68×10(3).铝 【解析】(1)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m=50g+3.6g=53.6g。

(2)由图乙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根据密度公式可得,该金属块密度的测量值是。

(3)根据密度表可以判断出组成该金属块的金属可能是铝。

/ 18

3,故D正确。26.【答案】(1).6.0(2).见解析所示(3).0.05 【解析】(1)根据小刚的实验记录分析,记录时间每次间隔2s,所以表格中空白位置的数据应该为6.0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用“描点法”画出小木块运动的s-t图像如下: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点睛:由图像可知,小木块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27.【答案】(1).不能(2).在(3).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4).可逆的

【解析】(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在同一平面内。

(2)①由题,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即入射角的大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变大。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点睛: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如题;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8.【答案】2.7(g/cm)·V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物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几倍,则质量也变为原来的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由第一组数据可得,其余各组数据均符合m=2.7(g/cm3)V。3由此归纳出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式:m =2.7(g/cm3)V。

29.【答案】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与木板的倾斜角度有关吗?

【解析】由题,他将垫在长木板下的木块向木板的左端稍移动一小段距离后,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发生了变化,倾斜角度变大,再测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发现与前面的测量结果不同。由此可提出问

/ 18 题: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与木板的倾斜角度有关吗?

30.【答案】(1).实验步骤②中,没有控制物体的大小不变(2).实验步骤②改为:仍用步骤①的红色橡皮泥,只改变它到平面镜的距离u,调整步骤①的那根黄色橡皮泥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黄色橡皮泥与红色橡皮泥的像完全重合,记录相应实验数据u和h记录表格中(3).若二次测量的像高不相等,则说明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有关;若二次测量的像高相等,则说明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无关。【解析】(1)实验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应保持物体的高度不变,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小红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实验步骤②中,没有控制物体的大小不变。

(2)实验步骤②改为:仍用步骤①的红色橡皮泥,只改变它到平面镜的距离u,调整步骤①的那根黄色橡皮泥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黄色橡皮泥与红色橡皮泥的像完全重合,记录相应实验数据u和h记录表格中。(3)若二次测量的像高不相等,则说明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有关;若二次测量的像高相等,则说明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无关。31.【答案】实验步骤:

(1)使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贴着竖直平面E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绕竖直直线ON旋转竖直平面F,反复调整竖直平面F且使两个平面E、F在同一平面内,这时就可以在E、F上同时看到反射光和入射光。

(2)入射光与竖直直线ON的夹角就是入射角α,反射光与竖直直线ON的夹角就是反射角β,用装置上的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α和反射角β并记录在表格中。

(3)改变竖直平面E上的入射光与竖直直线ON的夹角,保持入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O点的位置不变,即只改变入射角α,仿步骤①的方法找到反射光,用装置上的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α和反射角β并记录在表格中。(4)仿照步骤②再做4次实验,将α、β的相应数据记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解析】(1)对于设计实验同学们往往感到很棘手,可以从实验目的出发,实验目的是利用该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么需要的实验器材应该有光源,平面镜,用竖直平面E、F显示光的传播径迹,还要明确反射角、入射角的概念,有便于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工具---量角器。实验步骤如下:

(1)使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贴着竖直平面E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绕竖直直线ON旋转竖直平面F,反复调整竖直平面F且使两个平面E、F在同一平面内,这时就可以在E、F上同时看到反射光和入射光。

(2)入射光与竖直直线ON的夹角就是入射角α,反射光与竖直直线ON的夹角就是反射角β,用装置上的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α和反射角β并记录在表格中。

(3)改变竖直平面E上的入射光与竖直直线ON的夹角,保持入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O点的位置不变,即只改变入射角α,仿步骤①的方法找到反射光,用装置上的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α和反射角β并记录在表格中。

/ 18 为了得到普遍性规律,还要多次进行实验。

(4)仿照步骤②再做4次实验,将α、β的相应数据记在表格中。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科普阅读题

32.【答案】(1).CD(2).A(3).CD 【解析】(1)由题,气凝胶——它身轻如烟,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有一种“全碳气凝胶”密度仅为0.16mg/cm3,比氦气还要轻。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密度小。密度的大小等于单位体积某物质的质量,所以密度小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小。故CD为答案。

(2)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因为“飞行石墨”气凝胶几乎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所以它看起来就呈现黑色。故A为答案。

(3)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由

可知,气凝胶的质量还与体积有关,故A错误。

B.由题,气凝胶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100Hz~6300Hz频段内高效吸音,而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因此不能说明气凝胶对超声波、次声波都有很强的吸音降噪效果。故B错误。

C.因为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利用气凝胶的隔热性能可以制成建筑物的保温层,故C正确。

D.由于气凝胶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能吸收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因此利用气凝胶可以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沙滩和海水,故D正确。综上所述,关于对气凝胶的说法,正确的是CD。

五、计算题

33.【答案】(1)3m/s;(2)5400m 【解析】解:(1)由

(2)若小明用以上的速度连续跑30min,由

答:(1)小明慢跑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3m/s;(2)他通过的总路程是5400m; 34.【答案】(1)5×10-3m3;(2)39kg 【解析】解:(1)已知木质模型的质量m木=3kg,所使用木材的密度ρ由可得,木质模型的体积

/ 18

木可得,小明慢跑的平均速度

可得,他通过的总路程

=0.6×103kg/m3,(2)由题可知 V铁=V木=5×10-3m3,由由可得,所铸造出来的铁质零件的质量

答:(1)木质模型的体积大小为;(2)所铸造出来的铁质零件的质量为39kg;

4.高中物理31期末测试 篇四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

复习阶段综合测试题

〖复习建议与说明〗

1.期末考试题型:简答题和证明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

2.综合测试题独立必须认真完成;有些内容作为考核要求。

一、思考题

1.Dalton分压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Amagat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是什么?

2.有一种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pVmRTbp(b为大于零的常数),试分析这种气体与理想气体有何不同?将这种

气体进行真空膨胀,气体的温度会不会下降?

3.气体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是如何定义的?

4.当各种物质都处于临界点时,它们有哪些共同特性?

5.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火车,能否使火车的速度加快?

6.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的功,都可用公式WCVT计算,这两种过程所做的功是否一样?

7.在同温和同压下,一定量氢气和氧气从四种不同的途径生成水:(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爆鸣反应,(3)氢氧热爆炸,(4)氢氧燃料电池。在所有反应过程中,保持反应方程式的始态和终态都相同,请问这四种变化途径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是否相同?

8.对处于绝热钢瓶中的气体,进行不可逆压缩,这过程的熵变一定大于零,这种说法对吗?

9.四个热力学基本公式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是否一定要可逆过程?

10.什么是化学势? 它与偏摩尔量有什么区别? 哪个状态函数既是偏摩尔量,由是化学势?

11.Raoult 定律和Henry定律的表示式和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12.什么是稀溶液的依数性? 稀溶液有哪些依数性? 在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与食盐水溶液的渗透压是否相等?

13.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14.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总蒸气压,一定大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分压,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15.液态物质混合时,若形成液态混合物,其混合性质的数学表达式分别是怎样的?

16.什么是物质的解离压? 如何确定化学反应的解离压?

17.在一定温度、压力且不作非膨胀功的条件下,若某反应的rGm>0,能否研制出一种催化剂使反应正向进行?

18.沸点和恒沸点有何不同?

19.如何用相律来说明恒沸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20.低共熔混合物能不能看作是化合物?

21.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BC,能认为这是二级反应吗? 为什么?

22.零级反应是否是基元反应? 为什么?

23.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是否一定是基元反应?

24.催化剂为什么能加快反应速率?

二、单项选择题

1.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特征是【】。

A.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而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

B.各种分子间的作用力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

C.所有分子都可看作一个质点,并且具有相等的能量

D.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无体积

2.在一绝热的真空容器中,灌满373 K和压力为101.325 kPa的纯水,不留一点空隙,此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

A.等于零B.大于101.325 kPaC.小于101.325 kPaD.等于101.325 kPa

3.在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液体与气体无区别

B.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

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

D.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其气体越易液化

4.使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A.压力大于pCB.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C.体积等于Vm,CD.温度低于TC

5.在体积恒定的某容器中,装有一定量温度为300 K的气体,现在保持压力不变,要将气体赶出1/6,需要将容器加热到的温度为【】。

A.350 KB.250 KC.300 KD.360 K

6.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7.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Q >0, H =0, p < 0B.Q =0, H <0, p >0

C.Q <0, H =0, p <0D.Q =0, H =0, p <0

8.理想气体自由膨胀与范德华气体绝热自由膨胀的区别在于范德华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

A.Q=0B.W=0C.ΔU≠0D.ΔH≠0

9.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后,它的温度将【】。

A.升高B.降低C.不一定D.不变

10.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RTbp(b是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它的温度将【】。

A.升高B.降低C.不一定D.不变

11.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错误的是【】。

A.Q = 0B.W = 0C.U = 0D.H = 0

12.有一理想气体的γ =Cp/CV =1.40,则该气体为【】。

A.单原子分子B.四原子分子C.三原子分子D.双原子分子

$13.当某化学反应ΔrCp,m< 0,则该过程的rHm。(T)随温度升高而【】

A.无规律B.升高C.不变D.下降

14.盖斯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问题的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B.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

C.热力学第三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D.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

15.与物质的生成焓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焓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B.化合物的生成焓一定不为零

C.很多物质的生成焓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标准状态下人为选定单质的生成焓规定为零

16.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RTbp,b为大于零的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其焓H只是温度T的函数B.其热力学能和焓不仅与温度T有关,还与其体积Vm或压力p有关

C.其热力学能和焓都只是温度T的函数D.其热力学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

17.在绝热条件下,用大于气缸内的压力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气体的熵变【】。

A.等于零B.小于零C.不能确定D.大于零

18.H2(g)和O2(g)在绝热钢瓶中反应生成水的过程【】。

A.ΔH = 0B.ΔG = 0C.ΔS = 0D.ΔU = 0

19.在对N2(g)和O2(g)的混合气体进行绝热可逆压缩,系统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ΔU = 0B.ΔA = 0C.ΔG = 0D.ΔS = 0

20.在封闭系统中,若某过程的AWmax,应满足的条件是【】。

A.等温、等容、可逆过程B.等容、可逆过程C.等温、等压、可逆过程D.等温、可逆过程

21.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变化的孤立体系,其总熵【】。

A.不变B.可能增大或减小C.总是减小D.总是增大

22.理想气体在自由膨胀过程中, 其值都不为零的一组热力学函数变化是【】。

A.ΔU、ΔH、ΔS、ΔVB.ΔU、ΔA、ΔH、ΔV

C.ΔT、ΔG、ΔS、ΔVD.ΔS、ΔA、ΔV、ΔG

23.在298 K和标准压力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第一份混合物体积为2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1,第二份混合物的体积为1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5,化学势为μ2,则【】。

A.1>μ2B.不确定C.1=μ2D.1<μ2

24.关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程假定与固相或液相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B.该方程既适用于液-气平衡又适用于固-气平衡

C.该方程假定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D.该方程仅适用于液-气平衡

25.等温等压下,在A和B组成的均相体系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

A.增加B.不一定C.不变D.减小

2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稀溶液的依数性【】。

A.凝固点降低B.沸点升高C.渗透压D.蒸气压升高

27.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引起

A.都不对B.熔点升高C.蒸气压升高D.沸点升高

28.关于亨利系数,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值与溶剂性质、温度和浓度大小有关B.其值只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浓度标度有关

C.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D.其值与温度、溶剂和溶质的性质及浓度标度等因素都有关

29.影响沸点升高常数和凝固点降低常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和溶剂本性B.温度和压力C.溶质本性D.溶剂本性

30.真实气体的标准态是【】。

A.f =p的真实气体B.p =p的真实气体C.f =p的理想气体D.p =p的理想气体

31.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A.一般特性B.等电子特性C.各向同性特征D.依数性特征

32.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θθθθ

A.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B.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D.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33.违背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B.降低压力平衡向增加分子数的方向移动

C.增加压力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D.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减少的方向移动

34.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ΔrGm= 5kJ·mol-1时,该反应【】进行。

A.能正向自发进行B.能逆向自发进行C.不能进行D.不能判断

35.理想气体反应CO(g)+2H2(g)= CH3OH(g)的ΔrGm与温度T 的关系为:ΔrGm= -21660+52.92T,若要使反应的平衡常数Kp>1,则应控制的反应温度【】。

A 必须低于409.3℃B.必须高于409.3KC.必须等于409.3KD.必须低于409.3K

36.在298K时,气相反应H2 + I2 = 2HI的ΔrGm=-16778J·mol-1,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为【】。

A.2.0×1012B.5.91× 106C.18.9D.873

37.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表示的标准平衡常数随下列哪个因素而变【】。

A.系统的总压力B.催化剂C.惰性气体的量D.温度

38.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A.固定B.随温度而变C.无法判断D.随压力而变

39.对于相律,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

B.平衡的各相中, 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

C.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D.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

40.关于三相点,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B.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

C.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D.三相点是纯物质三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

41杠杆规则的适用对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适用于单组分系统B.适用于三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

C.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D.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任何相区

42.对于三组分系统, 在相图中实际可能的最大自由度数是【】。

A.F = 1B.F = 2C.F = 4D.F = 3

43.关于等边三角形座标的特点, 不正确的说法是【】。θθθθθθ

A.在过三角形某一顶点的任一直线上各点所代表的系统中,另外两组分的浓度比都相同

B.任意两点代表的系统组成新系统时,新系统的物质点必在原来两点的连接线上

C.任意三点代表的系统组成新系统时,新系统的物质点必在原来三点连成的三角形内

D.由三角形内任一点向三边作垂线,三垂线之和等于三角形的高, 且等于100%

44.分配定律不适用于【】。

A.浓度小的系统B.溶质难挥发的系统

C.分子在两相中形态相同的系统D.溶质在一相中全部电离的系统

45.N2的临界温度是124 K,如果想要液化N2(g),就必须【】。

A.在恒温下增加压力B.在恒温下降低压力C.在恒压下升高温度D.在恒压下降低温度

46.当Clausius-Clapeyron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A.p必随T之升高而降低B.p必不随T而变

C.p随T之升高可变大也可减少D.p必随T之升高而变大

47.在相图上,当系统处于下列【】时,只存在一个相。

A.恒沸点B.熔点C.低共熔点D.临界点

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AP,则在动力学中表明该反应为【】。

A.二级反应B.基元反应C.双分子反应D.无确切意义

49.某反应的转化分数y5/9时所需的时间是y1/3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

A.1.5级反应B.二级反应C.零级反应D.一级反应

50.某反应,当初始浓度为0.04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 s;而初始浓度为0.024 mol·dm-3时,半衰期为 600 s,则此反应为【】。

5.高中期末物理复习计划 篇五

还有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到了高一学习结束的时候了,本学期期末考试仍是全区统考,为了考出理想的成绩,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制订如下计划。

二、考试内容

高一物理必修一20%,必修二80%

试题结构6单选(24分)+6双选(36分)+2实验(20分)+2计算(20分)=100分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夯实基础,对所学知识要进行梳理,最好是做成框图形式,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和理解。

2、及时总结各类基本题型和解题方法。这一部分题目较多,题型较多,学生往往感到无法掌握,我们可以把题目进行归纳,把解题的基本方法进行总结,这样就可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了。

3、题目难度要降低,题型要全面。高一试题一般很简单,复习过程中少做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避免浪费时间,加重学生的负担。

4、定时训练,强调认真书写,规范解题,及时批改和讲评。

5、注意精讲多练,多给学生时间去做题、领悟和总结

6、实验是应该注意的一个环节,我们的学生没见过实验仪器,没做过实验,但是考试时实验有20分的题目,这是要重视的。

四、复习进度安排

6.11—6.14抛体运动

6.15—6.20圆周运动

6.21—6.26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6.27—7.1机械能和能源

7.2—7.5实验复习①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②探究动能定理③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7.6—7.10综合测试

发挥全体物理组老师的集体智慧,争取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有突破。

高一物理科组

上一篇: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整理下一篇:超市社会实践报告,毕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