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比赛总结(通用12篇)
1.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比赛总结 篇一
在各科老师的努力协调下,班干部的积极组织下,本次诵读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参赛选手精心准备,组员热情互动,老师有效指导,活动氛围浓厚,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所选诵读篇章的内容对学生、老师都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再一次唤起了大家对经典的尊重,对教育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不少同学激动地写下了自己感受、心得;一些很少关注的同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接触《论语》。
本着“鼓励为主,奖励优秀”的原则,经过激烈的角逐,在七名选手中选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四名。希望这些学生能再接再厉,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深入解读论语内容,了解孔子的思想,并和自己的学习情况相结合,把孔子的思想学以致用,传承并发扬光大。同时希望以这次诵读为契机,让更多的同学喜欢《论语》,在诵读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拓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知识,照亮自己的人生。
由于时间的紧凑,这次活动也还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如活动范围小,仅限于本班举行,大家没有准备道具、服装,个别同学没有脱稿等。希望再利用早读、自习、课余等时间,让大家再去诵读,再去感悟,再去提升,以弥补这次活动的不足。也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自己能注意这些细节,做得更好。
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比赛总结 篇二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产物, 更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食粮, 将其发扬广大并流传下去, 是我们现代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速度的加快, 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程度的加深, 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何去何从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面对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 为了使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更是为了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 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于2007年联合推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基层等系列活动, 全国人民学习经典, 诵读经典的热情逐渐被调动起来, 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于是在2009年由教育部牵头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进高校活动正式启动, 并迅速在很多高校作为品牌得到推广, 如2012年3月2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广州大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与探究”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等奖, 有关领导表示, 此活动作为高校品牌活动, 会一如既往地推广下去。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阵地,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大学校园的举办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有利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完善, 值得广大高校作为品牌活动进入深入推广。本文就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的现实意义、品牌推广的有效途径及方法两大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鉴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中小学取得不错的效果, 同时也是高校自身所承载的重要使命, 自身发展双方面的内在需求,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进高校就成为必然趋势。
1. 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流传几千年的宝贵财富, 其传承和发展需要高校这样的载体, 由于高校本身具有中小学及其他社会团体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 各种方式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诵读的内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 唐诗、宋词、元曲、散文、诗歌等, 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只限于某个方面,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这样不仅违背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举办的初衷,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 据了解, 很多高校为了使传统文化在高校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也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更加有效, 更加深入师生心中而将经典诵读活动列为本校的必修课程, 要修够足够的学分才能毕业, 也只有这样, 才能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坚实的保障。
2. 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开拓视野。
我国文化内容广泛, 涉及很多领域, 如散文、诗歌、音乐、舞蹈、饮食、军事等等, 丰富多彩, 并能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随处可见, 很多文化我们的学生只知表面, 不知其里,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似懂非懂,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讲解传统文化的课程时, 不应该只是简单让学生背诵、诵读而已, 而是提前做好备课准备, 多查阅文化背后所蕴藏的历史知识, 然后把文化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知识都讲解给学生, 让学生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 不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积累更多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知识, 充实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品牌推广也就水到渠成了。如在朗诵朱自清先生的纪实散文《背影》时, 可以先向学生讲解《背影》的写作背景, 朱自清先生是从哪些角度来刻画老父亲的背影的?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让朱自清先生要写这篇散文呢?又是从哪些细节对父亲的背影进行勾勒描绘的呢?从哪些方面做了铺垫和衬托让父亲的背影如此感人呢?……只有让学生彻底领悟了《背影》更内在的含义所在, 学生才能在诵读时犹如身临其境, 更富有感情色彩, 带来意想不到的诵读效果, 还有让学生背诵节气歌时, 首先要向学生讲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是在什么时间产生的, 起源地在哪里, 又是由谁制定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又各代表什么意思, 各个节气的时间段又是如何划分的, 等等, 都是学生背诵、诵读之前需要了解的,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也能顺利进行, 何乐而不为?
3.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文化修养。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一般, 在非正式场合或和几个关系很好的同学在一起时经常口若悬河, 侃侃而谈, 而在正式场合, 面对着几十乃至几百的陌生面孔时, 讲话则是磕磕绊绊, 停停顿顿, 显然不符合现代大学生所具有的水平, 这主要是与很多大学课程设置有关系, 大学语文课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在台上讲解, 大部分学生在台下听讲, 教师讲课结束, 布置完作业, 教师的授课业务即算完成, 忽略了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的锻炼, 而这也正是现代很多大学生所欠缺的,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的举办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 接触到很多领域的经典文化, 同时吸收很多逻辑性较强、语言组织严密的句子, 领悟经典背后的情感因素, 久而久之, 就会转化成自身语言的一部分, 潜移默化地强化大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及层次性, 增强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其文化修养也大大提高, 这样演讲时不但可以流利地表达自身脑海中所储藏的语言信息, 还可以引经据典, 语气抑扬顿挫, 整个演讲充满感情色彩, 既锻炼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又能达到传承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目的, 两全其美。
三、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研究的途径探讨
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所产生的现实意义深远, 不容忽视, 但是如何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品牌进行推广, 具体的途径又有哪些呢?
1. 立足课本,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课本是教学的基础, 大学课程也不例外, 诵读、背诵, 听说, 读写是学校教学传授给学生的最基本的技能, 在我国的师范院校, 师专院校或其他大学的中文专业课程设置方面, 可以大比例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可以是从古至今的诗词, 也可以是蕴含浓厚民族精神的历史典故, 在立足大学语文课本为主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多讲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 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有了兴趣, 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就轻而易举了, 高校还可以把中华经典诵课作为必修课程, 使其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让大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 这样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的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2. 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竞赛活动。
学校应开展诵读表演比赛、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 把经典诗文诵读搞成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 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励志、奋进及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和宏伟志向, 歌颂祖国, 颂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人中的积极影响。此外, 经典诗文诵读应通过舞蹈、音乐、古词新韵的歌唱等艺术形式使呈现更加精彩动人。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广大师生更广泛地参与到经典诵读中, 从而能提升活动的整体水平, 进一步扩大经典诵读的影响。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也会给校园带来清新的空气, 使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精神风貌发生积极的变化。而且,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可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里找到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生命安顿之处。
3. 加强经典诵读师资能力建设, 提升教师水平。
教师作为班级的灵魂、学生学习的领航者, 其教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学生所学知识的深浅。自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进高校以来, 对大学教师的诵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想方设法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 责任心强, 语言表达能力过硬, 普通话标准的师资力量, 以便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模范示范作用, 纠正学生诵读过程中的错误, 进而提升高校整体的诵读水平, 高校教务处、办公室可以加强与本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单位的合作, 定期邀请普通话标准的主持人, 国家级、省级的普通话测试员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 每期培训结束之后再组织教师们相互讨论, 交流心得, 完善教师的诵读水平。学校还可以选拔一批语言能力突出、业务水平高、爱岗敬业的教师到国家语委或省语委开办的研讨班进行深造, 加强整体经典诵读师资能力建设, 从而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4.“经典诵读行动”周, 强化推进掀热潮。
学校积极开展“经典诵读行动”周活动, 要求各院系、班级开展“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诗歌、散文朗诵比赛。各院系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精彩, 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中文系注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组织学生开展普通话知识介绍活动, 举办语言文字知识现场咨询、经典知识展示等活动, 吸引许多学生咨询、参观、聆听。
四、结论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的开展既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也是时代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高校全体师生应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 共同促进这一品牌活动在高校的顺利推进, 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能操之过急, 只能根据本高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 才能最终实现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海霞.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途径与价值[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9) .
[2]王登峰.积极推广“经典诵读”,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J].语文建设, 2010, (78) :148.
3.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民族文化 篇三
关键词:诵读经典;文化积淀;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悠久的传统文化,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毅然决然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作为炎黄子孙,怎能丢弃?我们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心灵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诵读诗文活动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将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我校开展了“中国梦 爱国情 成才志”的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吸收经典营养,增加传统文化积淀,加厚学生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空间。
一、书香校园营造文化氛围
我校是一所新建的标准化初级中学,为将我校建设成美丽书香的校园,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经典古诗词在校园随处可见,前院是唐诗,后院是宋词,楼道见李白,橱窗见屈原,抬头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低头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餐厅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室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走进校园,阵阵诗意扑面而来。让学生在舒适、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习,处处让直观形象的事物耳濡目染,熏陶感染,久而久之,就会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去年我校成立了“校园之声”广播室,学校充分发挥广播站的作用,利用上下午放学及课外活动时间播放古诗词歌曲,《悯农》《春晓》《水调歌头》等在校园广为流传,古诗词每天陪伴着学生,不知不觉中经典诵读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走进我们的校园,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脑子想到的、就连空气中飘荡的都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
二、阅读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50篇古诗词推荐篇目。新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背诵的数量,特别是对古诗词背诵的规定。加强古诗词的背诵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我校的调查问卷表明: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诗词掌握较好,课外学习积累太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全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我们根据各年级古诗文背诵要求,确定篇目,每个年级每学期至少十五首古诗词,分年级由语文老师进行背诵检查。每个学生拥有一张“古诗文背诵”成绩单,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态度等。老师推荐一些经典作品,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自己积累,拓展视野。学校读书日,我们带领学生去阅览室阅读经典,抄录经典,赏析经典,背诵经典。每天语文课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并认真书写张贴在黑板旁;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每月全班举行一次古诗词竞赛活动;每月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交流,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比如,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展评、书写经典名句比赛等。通过活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诵读活动提升文化素养
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通过“中华好诗词”百人朗诵活动,让大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收听古诗文诵读及赏析,体会《滕王阁序》的报国热情,领略《钱塘潮春行》的美景,感受《会唱歌的鸢尾花》的淡淡忧伤。从听写大赛到成语大赛,再到好诗词对接比赛,一场场比赛精彩绝伦,在比赛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
在活动中发挥全体教师的力量,精诚协作,努力让学生的记忆背诵轻松愉快。比如,在《滕王阁序》诵读活动时,美术老师为我们绘制古诗文意境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古诗文内容,音乐老师给我们配上《渔舟唱晚》的古筝乐曲,快速将学生带入王勃的世界,电脑老师让信息技术发挥优势,为活动锦上添花。
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开展了学习传统经典《弟子规》活动,学生或朗读,或背诵,或歌唱,或者以黑板报等方式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并且我们还邀请区关心青少年工作委员会老师进行专题讲座,让这些古典精华经过反刍,逐渐被消化、理解,慢慢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内化为自我的思想精髓。学校开展此项活动后,学生在待人接物、感恩父母等基本道德意识和行为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班风、校风,都变得儒雅起来。《弟子规》让每个学生知道如何从小学会生活,学会为人处世。
灵活多样、活泼有趣、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学习形式点燃了学生诵读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我校师生在传统文化的海洋畅游,丰富了文化积淀,提升了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4.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比赛总结 篇四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
二、活动目的:
为了积极创建“书香校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通过读经诵典“同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增强文化底蕴。同时促进我校学生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提高,激发读书热情,加强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积累。特举办本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就比赛的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安排:
时间:4月20日
地点:各班教室
四、比赛形式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演讲比赛
五、比赛内容:
学校拟定的《小学各年级古诗词诵读积累篇目》中应掌握的诗文以及学过的应该积累的古文名句等,如《三字经》、《增广贤文》中一些必背的名句等。诵读表演比赛的内容也可以是以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为
主题的诗歌。
六、参赛对象:
全校三~六年级学生
七、比赛办法: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比赛
1.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比赛分“必选”和“自选”两部分。必选作品(比赛现场抽取)从小学生《小学各年级古诗词诵读积累篇目》中抽取一首背诵;自选作品由比赛选手事先准备好一首诗背诵表演,表演形式不限(可加乐器、录音带伴奏)。
2.每个参赛选手自选作品朗诵时间不超过3分钟。
3.比赛顺序采取抽签为序,赛前请语文老师选好诗文,认真辅导。
4.诵读表演比赛评分标准:
⑴普通话声,韵,调准确,语言流畅(4分);
⑵处理符合作品意境,感情丰富,有表现力(4分);
⑶现场效果好,包括语音语速,朗诵形式,整体配合,精神面貌等(2分)。
八、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本次比赛共设个人奖每年级取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5.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五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亲近经典,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在亲近中热爱经典,从经典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诚信”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比赛,为使活动有序高质地进行,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内容和形式参考
1、内容要紧紧结合主题,以班级诵读相关诗词为主。
2、形式可多样,可以是独诵、双人朗诵或小组朗诵、集体朗诵,适当配音乐和表演,形式尽量多样化,但要突出朗诵,朗诵可脱稿也可看稿,倡导脱稿朗诵,脱稿的将进行适当的加分。每个节目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活动的有关事项如下:
1、参加对象:一至五年级学生
2、比赛时间:(若天气不好,另定时间)
3、比赛地点:教学楼前
4、会场秩序:各班班主任及值周教师
5、评委:另行通知
6、统计分:闫伟鹏、王福荣
7、评分办法:本次演讲比赛中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判,要求正确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表达形式相统一。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评委当场进行分析评分,统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为使公平公正,前三位的节目统一打分,从第四个节目开始亮分。
8、奖项设置:比赛按年级分组进行。
五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四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三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
低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按时参加开会、抽签、比赛。
2、选手参赛必须使用普通话,倡导脱稿朗诵,并富有感情色彩及丰富的肢体语言。
3、每位选手比赛时间限定在4—5分钟内,如果超时或不足,评委将适当扣分。
4、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中途不变更顺序,比赛需紧凑进行,选手上场迟到2分钟视为弃权。
5、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若有疑义,由评委会裁定。
6、全体师生必须在赛前10分钟入场就位,遵守会场纪律,不起哄,不喝倒彩,做文明观众,对每一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不得擅自提前退场或中途走动。
亭口中心小学 2017.3.27
附:朗诵比赛评分表
序号: 选手姓名: 班级: 总分: 项目 形象与形式(3分)衣着得体,与朗诵
朗诵熟练,吐字内容相协调,精神
清晰,普通话标具体方饱满,姿态得体大
准,能很好把握方。
文章节奏。朗诵朗诵形式富有创
富有韵味和表现面 意,配以适当乐曲
力,能与观众产或以其他富有创
生共鸣
意形式朗诵。
奋人心
得
分 加分
减分
教育意义
挥出色、振
召力和思想
功扎实、发
上,富有感
内涵,基本
容积极向
反映作品的明突出,内
表情的变化
作品主题鲜
然,能通过挚,表达自
语言与表达(3分)
思想内容(3分)
综合印象(1分)感情饱满真评分备注:
1、脱稿朗诵的节目可视具体情况加1—3分
2、每个节目的比赛时间限定在4—5分钟内,时间不足或超时扣1—5分。
6.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比赛总结 篇六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千百年间,万古传诵。通过诵读经典诗文,能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
6月4日上午,我校的校园中诗声朗朗,琴筝悠扬,以“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终于拉开了序幕。活动中,孩子们充满激情地朗诵着,入情入境地表演着,声情并茂地演唱着,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中华古典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活动虽已结束,但精彩的片段历历在目,动人的歌乐余音绕梁。精彩纷呈的节目背后无不凝聚着师生们的心血与汗水。同学们用最真挚的声音唱出心中对经典诗文的热爱,用最优美的舞姿表达对诗文的理解,用深情的朗读表现诗文中的感情。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把演出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小小的舞台上演绎的是知识、是艺术,是人生。
通过此次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对推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文艺汇演比赛结果: 低年级组: 一等奖:一(3)班
二等奖:一(2)班 二(1)班 三等奖:一(1)班 二(2)班 二(3)班 中年级组:
一等奖:三(1)班 四(2)班 二等奖:三(2)班 三(3)班 三等奖:四(1)班 四(3)班 高年级组: 一等奖:六(2)班
二等奖:六(1)班 三等奖:五(1)班
六(3)班
五(2)班 五(3)班
****小学
7.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比赛总结 篇七
“祖国颂——中华古诗诵读比赛”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为了积极推广普通话。经学校研究决定,由少先队大队部、语文组共同负责开展此次诵读比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长:薛银广
成员: 苗怀岳 樊安元 语文教师
二、诵读内容
有关热爱祖国、歌颂祖国、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激励青少年蓬勃向上的经典诗词,各班级自选篇目,可以是诗文,也可以是其它的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是集体朗读。
三、参赛对象和形式
(一)参赛对象
1、全校各班学生,有兴趣的教师也可以参与。
2、每个班选拔3—4名或1—2组选手参赛。
(二)参赛形式:
分为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两种形式
1、个人诵读,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
2、集体诵读,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人数在4—30人之间,时间不超过7分钟。
3、表演形式不限,可将同类精短诗文组合成板块进行串联诵读,也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表演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
四、赛制和奖项设置
比赛将于10月13日下午14:15举行。
本次比赛设一等1名,二等2名,三等3名。
五、工作要求:
各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要积极组织和动员课任教师,本班学生参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开展诵读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参赛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并且请各位语文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各班将参赛选手名单及节目单于本月12号交到李玉涛老师处,节目顺序于13号中午到校长办公室抽签!
六、比赛评委:
赵俊平张建青李贞银郭庆先陶瑾宋学玲
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北才小学
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比赛总结 篇八
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工作。我校决定组织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征文大赛。
一、活动主题:让书香溢满校园
二、活动对象:3-9年级学生
三、活动目的。
1、让学生养成诵读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高品质感悟国学精华。
3、提高学生朗读和鉴赏能力。
四、征文指导写作时间:2012.12.10—2012.12.14(第14周)。
五、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五、活动要求:
1、征文写作要求。
①、以“让书香溢满校园”作题目进行作文,统一用作文本上的纸书写。
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④、征文不得抄袭,必须是原创。
⑤、字数要求:3-4年级400字以上;5-6年级600字以上;7-9年级800字以上。
⑥、获奖作文再用学校统一下发的稿签纸誊写,并张贴展览。
2、征文上交要求:第14周3-9年级的作文课,由语文教师对学生征文的撰写作专项指导,作文课结束后由语文教师挑选10篇优秀作文上交到德育处参评。3-6年级由高素梅负责组织人员评阅,7-9年级由宋文华负责组织人员评阅。
六、奖项设置:
1、3-4年级为低段;5-6年级为中段;7-9年级为高段。
2、分低中高三段设奖,每段分别设置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
3、根据班级获奖情况设置征文优秀指导奖5名.(奖励指导教师)
七、作品展览时间:2012.12.17日下午(第15周星期一下午),由德育处宋文华和高素梅负责展览工作。
八、拍照和摄影::张廷辉 宋文华。
九、颁奖时间:2012.12.31日(第17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颁奖)
9.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篇九
中华经典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校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积极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校全体师生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每一项活动都做到完善。实现了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诵读经典的综合能力。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文化资产。
为了搞好这项活动,我校领导在思想上极为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工大会、教研会、升旗仪式等各种途径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自习课向学生宣传,使学生明白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二、制定详细方案,组织健全
在活动前,我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多次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了活动的成效。
10.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篇十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为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使师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我校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每年的端午节,清明,国庆节,元旦,等大型节日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一、动员阶段
召开教师会议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召开班主任会议对活动作统一要求,具体安排,使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到班级要求扎实安排此项工作。
二、加强训练阶段
各班级从《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道德经》及古诗词中找出内容,利用上午早读前10分钟,下午上课前10分钟时间反复朗读,领导亲自督查,不定时抽查朗读情况。
三、比赛评比阶段
以各班为单位举行选拔赛,各班选拔出选手参加了学校5月23日下午组织的诵读比赛,大赛经过将近1个小时的角逐,最终评出以下同学荣获本次大赛的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张宇桐
二等奖:王丽娜 崔岩
三等奖:刘佳楠 冯程程 王怡博
四、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开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传承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我们一定会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地做好此项工作。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11.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篇十一
一、形成共识,全员参与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它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校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重大意义有明确的认识,高度重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并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予以安排落实。学校组建以校长为首的“中华经典诵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集体共识,突出全员参与。学校、年级、班级层层管理,不断加强日常巡课检查、定期评估、奖励等制度,从而推进诵读工作全面开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二、整合资源,营造氛围
随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创建中华经典教育特色学校被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为了让传统文化随时随地感染学生,学校努力营造以浓郁的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1、学校综合楼底层建有“古诗长廊”,墙面上分别悬挂历代诗人画像及作品;选择经典古诗词、成语、历史等故事,制作成精致的展牌,布置于走廊上、楼道内,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浸染;每个班级的黑板报、宣传栏、班级的展示板面开辟读经专栏,要求每周更换一次读经内容,体现“环境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2、利用校园小广播和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每天诵读课前几分钟跟着广播诵读经典诗文,让琅琅读书声响彻校园。
3、落实诵读时间。一至六年级每周设置一节诵读指导课,每天中午2:00—2:15分为常规性经典天天诵。活动中,学校加强组织与指导,要求老师事先进行朗读辅导,发挥特长生的领读作用,让每位学生都能读出诗味。同时,利用每天语文课前约两分钟时间进行汇报,每周六、日诵读给父母听,要求家长积极配合签字,坚持天天诵读,周周积累,月月展示,持之以恒。
4.学校图书室充实经典诗文书籍,图书管理员定期进行经典诗文书籍的推荐和指导借阅工作;各班图书角内丰富有关经典诗文的藏书,指导学生课余阅读。
5、各班建立亲子阅读联系反馈制度,倡导亲子共读,共享中华文化大餐,提升整个家庭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诵读内容,精挑细选
为了便于老师系统地安排诗文诵读内容,学校为全校师生订阅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弟子规《等书籍,每个级组语文老师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生活积淀、审美情趣的差异,本着“循序渐进”和有益有趣的原则,选择适合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作品推荐给孩子们。这样既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又使得学生在自己诵读和老师帮助下逐步养成积极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欣赏能力。
罗浮地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自古文风鼎盛,历代文人墨客以罗浮山为吟咏对象,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让国人认识名扬天下的罗浮山。经过两千多年文人墨客文化和精神润泽的罗浮山,而今已成为岭南人文精神荟萃的宝库。为了帮助学生领略罗浮文化的神韵,我们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中融入罗浮文化的元素,让它们有机结合一起诵读。为了进一步体现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学校组织教师选编了校本教材——《罗浮诗文选读》,通过诵读,我校学生对本地区的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促进了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逐步形成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
四、课题研究,强势打造
随着国学运动复兴,诵读经典是21世纪母语课程改革的共识。我校致力于课程发展,以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坚持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常规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与德育科研课题《新时期小学生养成教育多元化研究》和语文科研课题《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经典诗文诵读本土化策略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规范化管理,打造成本校的强势学科。5月我校被批准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验学校。
为了落实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地提高古诗文课堂教学,彰显课题研究的效果,学校决定走课题研究、校本培训、课堂探索结合之路。语文教师全员参与,实验期间每位语文老师每学年上一节古诗文教学研讨课,开展学科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对课题的研究方向、效果体现、方式方法进行评议。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努力探索传统文化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方向与途径,探索高效的经典诗文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索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格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推进学校传统文化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为丰富校本教研形式,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到东莞、深圳、佛山等地观摩全国新经典课堂教学,外出参观学习老师回来上汇报课,还聘请省、市、县教研室教研员到校进行课题指导等,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五、丰富形式,学以致用
学校坚持以中华经典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将中华经典教育与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等学科有机整合。语文教师负责组织学生经典天天诵活动;音乐教师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开展“唱古诗”活动;经典诗文配画或为画配上诗文,已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品德课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爱国教育、礼仪教育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教育熏陶,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我校除了每周固定的以班级为单位古诗文诵读活动外,每学年围绕创建特色学校举行一系列诵读活动:语文科举行古诗接龙赛、经典诵读我能行、古诗文综合知识竞赛、经典伴我成长征文比赛;音乐科举行经典诗词歌咏比赛;美术科举行中高年级古诗文手抄报比赛、诗配画比赛等展示活动。20元旦举行了“颂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诗文朗诵比赛,“六一”儿童节,举行了“弘扬传统文化,展我学子风采”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师生在舞台上通过诵、弹、唱、演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风采、兴趣特长,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中健康成长。我们把经典诵读活动引进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系列,评选“书法之星”、“诵读之星”、“礼仪之星”、“美德之星”。让队员从诵读中获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与培养,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做到知行合一,从而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完善机制,保障实施
1、建立活动保障机制。开展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否则就可能流于表面化,表演化。为了将古诗文诵读落在实处,我们建立了六个保障机制。一是定时间,每天15分钟经典诵读,每周一节经典诵读指导课,从时间上予以保障;二是定人员,每堂课有专人负责,师生共读,从教学人员上予以保障;三是定内容,以省编读本为主,以自编读本为辅,杜绝诵读内容的随意性,从内容上予以保障; 四是提供经费,对付出劳动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助,充分肯定老师劳动价值,对表现好的班级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保持师生积极性;五是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六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和环境营造,提高诵读活动效果。
2、建立总结交流机制。古诗文诵读,需要不断总结交流,从内容到形式需要不断改进,从而保持师生持久的兴趣,确保诵读效果。在交流方面我校坚持校内交流每学期一次,纳入教研活动计划之中。同时我们派教师代表到东莞、深圳、佛山、惠州参加学习交流,在与同行交流同时,还建立与家长,与社会各界交流机制,先后以召开家长座谈、问卷调查与专家对话等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改进古诗文诵读活动方式。
3、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古诗文诵读需要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激活师生内在热情, 以持久保持旺盛的兴趣,我校坚持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每周之星”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推出本周出色的同学,树立典型,引导学生赶学标兵;以“班级星”、“年级星”、“校级星”三级评比的目标激励式,引导学生不断冲击新目标,攀登新高峰;以“书香班级”评选,表彰优秀集体,鞭策落后的班级;以文艺表演,演讲等方式给表现出色的同学以展示的舞台。对各种标兵和先进用校板报,校园网对外发布宣传,当然更多的是诵读课堂,老师富有智慧的即时性评价。哪怕只是赠送一张小笑脸,一个大拇指,一颗小金星,都可唤起学生心中热情,保证了古诗文诵读热情持续高涨。
七、三年诵读,初显成效
以来,我校的古诗文诵读逐步走向深入。如今已融入学校的肌体,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引发着学校由内而外的变化,对学校儒雅风气的形成,学校文化的重建,学生的成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明儒雅的校风正在形成。走进园洲中心小学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目之所及,到处是经典古诗文;耳之所闻,名曲萦绕和配乐古诗朗诵。在古诗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师生的身上正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课堂上,活动中,校园外,经常会注意到一些同学在特定情境触发下,经典诗文脱口而出,学生语言能力有明显提高。
2、校园文化的氛围日渐浓厚。这种氛围建立在长期积淀基础上,让人感到那么真切自然。古诗文的浸润,使园洲中心小学师生更儒雅,更文明,更有书卷气。我校把诵读古诗文作为让学生明理、导行的重要手段,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03月13日,《惠州日报》对我校诵读经典,传承美德,打造校园文化特色作了宣传报道。学校年被评为“博罗县德育示范校”,年,被评为“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博罗县十大名校”。一个个荣誉接踵而来,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声誉日益提高。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诵的多了,运用经典语句的多了,教师在活动中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4、古诗文诵读最大受益者是学生。事实证明,古诗文诵读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产生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我们能切身感受到诵读好的孩子,表现出的是性格开朗、自信乐观,同学间、师生间、家庭成员间,关系也更和谐一些。古诗文诵读的益处还表现在孩子识字量增加快,诵读中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中自动识字,随着诵读活动开展,识字量水涨船高,特别是低年级表现更加明显。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古诗文诵读对提高学生记忆力,专注力都有一定效果。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语佳句,学生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表达方法运用于习作之中,从他们一篇篇获奖征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1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比赛总结 篇十二
各年级、各班级: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优良传统,加深青少年对祖国文化的理解,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展示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切实加强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举办“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华夏文明”学生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塑造美好心灵”为主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通过学习、诵读经典名著,引导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和文化品味。
二、参赛对象
一年级至八年级全体学生
三、竞赛时间、地点
时间:2015年10月27-29日上下午的大课间(视天气情况提前或推后)。每个课间进行两个年级。
地点:学生列队在学校操场观看,比赛场地在主席台。
四、比赛方法:
1、比赛分组:中学部:六至八年级为甲组。小学部:一至五年级为乙组.2、评分标准:(100分)
(1)创意:(40分):选材切合主题,组稿主题突出,整体设计新颖。学生可视诗文内容进行相应的服装及舞台站位设计。
(2)普通话(10分):普通话标准流畅;吐字清晰圆润,表达自然流畅;音量适中,语速得当,能正确反映诗词、散文文意。
(3)诵读技巧(30分)诵读语速、节奏、重音、音高处理有对比,有变化,不呆板;肢体语言丰富且得当;表情自然,感情真挚饱满,不做作。
(4)舞台效果(20分):上下场有礼貌,迅速,表演认真投入,具有较强感染力,总体效果好;配乐与诵读篇章的意境、节奏相符。
3、比赛形式及要求:(1)本次比赛以年级组为单位参加,每个年级一个节目,根据自定主题选择合适的诗文,时间限定在8至10分钟。(古诗、现代诗、散文均可)主题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即可。
(2)形式:全员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能够体现中小学生精神风貌。
(3)要求: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密切配合,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指导,编排队形,选择合适的朗诵材料并进行整合。
(4)上报材料包括:年级
节目名称
领诵学生姓名
整体朗诵的材料 包括中间的串词。
(5)材料上报时间:2015年10月20日以电子版的形式上传至廖琪邮箱。
4、评比办法:比赛采用评委打分制。
甲组评选出 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乙组评选出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两名 三等奖两名比赛加分 5、4、3。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比赛总结】推荐阅读:
连山区小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总结07-24
在主题活动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08-28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09-20
一年级中华经典诵读09-27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目录10-03
“中华经典诵读”主持词11-04
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11-13
中华传统文化数学10-18
中华八大传统文化11-08
【精华】中华传统作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