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2024-11-04

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精选8篇)

1.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篇一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合同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必要性和管理

自从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后,又有广东大学蓝庆庞、北京大学安然、浙江大学周一超、郭力维强奸女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灵魂工程师,在传授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灵上的抚慰,帮助他们心情愉快地度过校园生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和利用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一、建立心理档案的必要性

1.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入手,通过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为学校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制订工作计划、选择合理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同时可以动态地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可以早发现、早干预,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马加爵那样的悲剧发生。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查看孩子的心理档案,更好地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与教师或辅导员一起制定辅导的计划,发挥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力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有利于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2.学生了解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挖掘自我潜能的需要。心理档案的建立为学生自我教育创造了条件、找到了依据。学生通过心理档案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状态,了解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所处环境,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断地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从而了解自我、调节自我,使自我意识的水平逐步提高,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善自我个性,预防心理疾病,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3.因材施教、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的需要。现代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能直接为教师提供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征、学习心理等,提出适合该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减少以偏概全、盲目武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还有助于教师加强学生心理的研究。通过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还能总结出学生群体在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如人际关系障碍、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缺乏自信等,以及他们在人格特征、气质类型、智力等级等方面的分布特点,为学校心理健康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客观的第一手材料,有利3.因材施教、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的需要。现代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能直接为教师提供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征、学习心理等,提出适合该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减少以偏概全、盲目武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还有助于教师加强学生心理的研究。通过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还能总结出学生群体在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如人际关系障碍、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缺乏自信等,以及他们在人格特征、气质类型、智力等级等方面的分布特点,为学校心理健康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客观的第一手材料,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4.教育改革和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新时期下的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我们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有的学生走上了自杀、犯罪的道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要求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用心理档案记录下每一个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策略。

二、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

1.确定心理健康档案的建档内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生生活情况及对其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等,这些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分析学生心理,正确查找学生问题根源;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信息,包括性格类型及特征、智力水平、有无心理障碍、学习态度、职业爱好、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这些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辅导的重要依据。

2.学生心理档案的收集方法。

(1)个人总结。

通过每学期的总结,启发学生进一步剖析自我,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说出自己的兴趣、爱好、想法,并鼓励学生平时写心理日记,内心想什么就写什么,记录心理变化历程,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衡量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调查分析。通过让学生回答、填写心理健康调查表,做心理测试题和让学生对一些问题发表真实看法,从中分析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3)日常行为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习生活中会真实地表现出来。细心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多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记录好每一个细节情况,抓住学生的情绪变化,捕捉学生的敏感信息,了解过去的心灵创伤等。还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4)作品分析。借助学校的各种评定和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来获取信息,如学生的学习心得、日记、周记、作文、自传、绘画、各种作业、试卷、手工艺制作等分析。

(5)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法是建立心理档案最主要和最为常用的方法,其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测验,收集其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人性特征等信息。

3.整理建档。档案经过收集之后,重点在于整理。需要根据内容和来源渠道,进行科学、分门别类的整理,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为标准,将不同阶段收集的材料分类存档。对于其整理,不仅仅是把收集的数据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使这些数据产生1+1>2的效果,因此要及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应该考虑到对这些数据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才能使利用者利用起来更直观、更方便。比如在整理学生心理测试量表的过程中,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保证一定时期一个学生各类量表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应该力争使其能够体现在同类量表中不同学生的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利用者全方位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归档时,档案工作人员需要复查,详细检查全部档案,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齐全、完整。

4.保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必须由档案员专人保管,要恪守档案的保密性原则。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有的是学生的隐私,有的带有暗示效应,有的涉及到人际关系,也有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记录等,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向他人公布有些内容,规避学生个人隐私的泄漏。日常保管包括资料清洁整齐、排列有序、查找方便,也要注意资料安全措施的落实,避免资料的丢失和损毁,维护全部档案的完整性。

5.利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为此必须正确利用好学生心理档案。

(1)根据学生心理档案反映出来的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班、分组,选拔学生干部,制定教学计划和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依据档案,可以研究每个年级的学生在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特点,按照能力水平、人格特点等因素来进行分班编组。也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拔学生干部的培养锻炼。同时可结合各年级或各班的实际情况和智力特点来制定年级教学计划或班级教学进度,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按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2)依据学生心理档案,准确识别和确定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档案的鉴别与筛选功能,把存在严重心理疾病、遭遇重大创伤事件以及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等各类潜在或现实的心理危机干预对象正确识别出来,根据相关的心理预警指标对其心理危机的轻重程度及可能后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采取相应的咨询、辅导、追踪、监控、干预措施,以对心理危机做出准确预测、有效防范和正确处理。

(3)根据学生心理档案反映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教育建议和培养策略,指导学生解决各种成长性与发展性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完善为学校开展个性化、因教施教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条件,学生心理档案记录着学生的智力、人格、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借助学生心理档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问题提出具体的教育建议和培养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与咨询服务,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成长性和发展性的问题。在个性化辅导中,可以针对学生某一方面的问题或多方面或全方位地开展辅导,这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4)利用学生心理档案呈现的信息,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学生心理档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它反映了学生心理的成长轨迹。因此,借助心理档案,可以科学有效地判断和发现学生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主要困境和突出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评估和剖析,能从中发现和挖掘出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数据资料,这对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的研究方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拓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度、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篇二

一、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1. 高校实施科学化管理需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高校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品质, 在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及个性心理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四个方面有较大差异。从学校科学化管理的角度, 科学、详细地用心理健康档案记录下学生每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 就能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特征, 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 使学生健康成长。此外, 记载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也将对学生的后续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材料。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将帮助教育管理人员增进对生的了解, 以便及时制定并实施转换期的心理教育措施, 使学生安全度过学习进程中的关键时期。

2. 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需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一个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自我, 培养自信心, 提高挫折的承受水平,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直接影响着其个人的发展。目前, 学生档案记载的内容大都是学生成绩、班主任评语和一些奖惩记录等, 学生的心理状态记录却少有记载。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充分认识自我, 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维护技能, 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3. 社会选拔人才需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在信息时代, 激烈的竞争要求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能承受挫折、自强不息,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心理健康档案将有助于社会选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从革新选拔人才机制的角度讲,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既有利于社会选拔人才, 也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

二、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方法

1. 确定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内容。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包含学生的基本情况 (含成长环境等) 、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普查的测试记录 (含测试题目、学生答案、结果解释、发展建议等) 、学生咨询记录 (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交流的文字记录、建议及反馈) 等信息, 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加入学生家长意见等。

2.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

目前, 我国心理测评缺乏统一标准, 心理测量结果悬殊, 且旧标准也大多移植自国外, 难以符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现实心理状况。为此, 高校在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之前, 要精心筛选, 采用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测量表和先进适宜的心理测试系统, 并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实际需要, 科学设置测试内容, 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3. 分析测试及咨询结果。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心理测试, 并且及时给予反馈。在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咨询之后, 心理辅导老师要按照测验所提供的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对大众化的问题开展团体咨询、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调控;对于个别问题、特殊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处理, 制定适合的辅导计划等。

4. 整理资料, 装订入档。

在严格遵循保密原则的情况下, 应对学生心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 作出书面分析报告, 并按照档案整理的要求进行装订、立卷, 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成长记录。

三、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 原始记录, 力求真实。

原始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是档案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原始记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有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某一阶段内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而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时, 要力求做到材料的客观性, 努力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 少使用或不使用评价性语言, 多使用原始记录性语言。此外, 除了收集学生心理测验资料外, 还需获得教师和家长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的资料, 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方面的材料。同时, 我们还要注意材料的连续性, 即尽可能保持学生心理材料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有序连接, 以便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轨迹作出一个更为客观真实的评价。

2. 系统整理, 力求完整。

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必须具有系统性, 即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过程中, 要以系统的观点保证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有序性。一要以学校心理教育的总目标为导向, 结合各种辅助活动目标进行相关资料收集。要突出重点, 使收集的资料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并注意资料收集的计划性, 科学分类, 系统保管。二要双管齐下, 从纵横角度来收集整理资料。纵向资料包括学生的过去情况、目前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横向资料包括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表现, 以及与学生个人有关的背景资料、心理测验资料等。三要随时补充、调整和更新, 准确反映学生心理变化。四要保证心理测评工具的一致性, 使所得资料具有真实可比性。

3. 规范管理, 严禁泄密。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许多资料涉及学生个人隐私、敏感人际关系、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记录等, 必须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 确保学生心理资料的保密度。

4. 管理队伍, 力求专业。

3.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使用 篇三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解决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

1.有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多,学生承受的各种压力在加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在增多,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还能总结出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大量客观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措施,有效地帮助学生,以保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助于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需求、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提供直接的依据,从而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处于个性心理趋于成熟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却远未成熟。由于自我认识能力的局限,个人通常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我。通过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可以让大学生利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客观地认识、评价和把握自己。由于大学生心理档案记录了不同时期学生各项心理测试数据及其评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历史记录,为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态的监测手段,它是每一个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寻求心理援助和心理咨询,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善自我个性,预防心理疾病。

二、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1.学生基本情况

主要收集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正确诊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状况、家族是否有精神方面疾病史,学习生活情况、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

2.个性心理特征情况

指学生的人格、气质类型、需要动机、意志品质、性格特征、情绪情感、态度等,具体施测工具主要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测验》(EPQ)等。

3.心理健康状况

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测定,有无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程度如何。可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来测量。

4.学习心理分析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动机、意志力、考试心理、学习困难的诊断,学习认知因素分析、学习动力状况分析、学习社会因素分析,怎样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等。

5.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

主要是指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的诊断,分析其适合从事哪一类工作,从而为学生做升学就业指导。一方面可根据量表测得的结果来提出建议,如《职业能力自评量表》《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另一方面,则可根据其能力、兴趣、气质特点等来指导职业选择。

6.心理咨询记录

对前来心理咨询的学生,应记录每次咨询的日期、主诉内容、观察印象、交谈情况、心理问题的性质、咨询措施及效果评价、反馈信息等。

以上是学生心理档案的一般内容,在建立心理档案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除学生基本情况外,其余的都需要不断更新,一般一年更新一次。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要注意的问题

1.培训施测人员

主持测试者最好是身份“中立”的专业人员,而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实话实说”。施测人员事先应经过严格培训,必须具有实际操作心理测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接受严格、系统的心理测验专业训练,熟悉有关测验的内容、适用范围、测验程序、指导语和记分方法等。

2.选择合适量表

量表的选择首先必须符合测验的目的。由于每一个测验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和使用范围,所以施测者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的测验,而不能只是根据量表的名称盲目选择测验;同时还要考虑该量表是否经过了标准化,它的信度、效度如何,常模样本是否符合你的测试对象,常模资料是否太久而失效等等。

3.消除心理顾虑

心理测验至少应在新生开学三个星期后进行,这是由于学生初到陌生环境,易产生胆怯心理,新生刚入学时都会有自我防范意识,测评很容易失真,主要表现为在测评中不敢说实话。大多数学生对心理普查的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对真实表达顾虑重重。因此,在正式施测前要对被试者进行10分钟的心理测量的意义等的讲解。还要告诉学生测试结果不影响学生的评优、入党等,也不会记入学籍档案,尽量消除学生的顾虑,从而认真、客观地回答问题。

4.科学解释结果

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这些因素都会对测验成绩有所影响,使测验产生误差,从而影响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与使用就要慎重。不能用绝对化的态度来对待,要以整体而不是孤立的观点来解释结果,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测验结果。心理测验结果只是提供了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参考依据,而不是唯一依据,还必须结合其他方式收集的材料综合考虑。

四、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加强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有助于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档案的教育与辅导作用。

1.明确管理机构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必须明确管理机构和专人负责,通常应由学校的心理教育机构负责建立和管理。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一般的档案管理有所不同,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懂得档案知识,又要懂得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即使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也很容易流于形式,失去应用价值。

2.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心理档案工作的前提,为了做到严格规范、管理有序,负责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机构必须制定心理档案的管理制度。

第一,岗位工作制度。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人员要忠于职守、熟悉业务、掌握政策、坚持原则、严格把关、保守秘密、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学生心理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对心理档案管理的分工、收集、整理、供阅、保管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并落实责任措施。

第二,保密制度。大学生心理档案不同于学籍档案等,其档案资料中涉及学生隐私的内容必须保密,除经本人同意和特殊情况外,他人不得随意翻阅,否则会对学生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保密机制,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职业道德,只要是学生不愿意公开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和违反心理咨询工作原则的心理档案内容必须严格保密。当然,保密的心理档案内容也要有层次性,对有些心理档案的内容就没有必要作严格的保密,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

同时也需规定保密例外,即当学生的现状危及其个人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时,其个人心理档案资料允许向有关个人和组织提供。

第三,查阅制度。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资料不得随意外借或查阅,只有出于科学研究和帮助学生的需要时,才可以将档案让有关人员了解,但必须履行一定的查阅手续,并严格遵守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阅、批注、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未经专业人员和相关学生的同意,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内容。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档案有知情权,学生要求查看自己的档案时,管理人员要满足其要求,并对档案内容给予科学的解释,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测试结果。

第四,重点预防和监测制度。以保证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状况被随时得到关注和监控,对特殊个体实行重点预防和监测。

3.定期更新内容

心理档案是一个动态档案,也是一个发展的档案,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不断丰富其功能。应不断优化心理档案的更新机制,大学生心理档案不是一次性的心理调查结果的历史记录,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记录往往不能反应学生现时的心理实际。为此,要对建立的心理档案进行动态管理、持续跟踪,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真做好档案内容与形式的更新,应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补充或完善,平时要根据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情况的追踪,及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及时更新档案中的资料。

4.加强研究应用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价值,其核心在于为学生教育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不能束之高阁,只有在正确、有效的使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关键是如何加大对这些档案资源的利用力度。因此,专业人员应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共性和个性问题,研究明确教育对策,并在学生心理档案的相应栏目中记载教育辅导建议,以提高心理档案的育人功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根据全院学生的宏观心理状况进行科学的学生管理决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管理效率;在教学上,可以根据班级的学生性格特征、兴趣分布等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根据全院学生的人格特征、身心状况等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和内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4.问题学生心理档案及追踪辅导记录 篇四

一、个案介绍:

丁俊根,男,9岁,官窑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他的特点是好动、贪玩,对学习不感兴趣,喜欢看电视,喜欢打球、骑自行车。每天放学一回到家他就放下书包跑到楼下去玩,不让他玩,他就滚在地上哭,而上楼后他又会马上打开电视机看电视,不让他看,他就不吃晚饭。可一提到学习、做作业,他总是无精打采、打盹想睡觉,即使在监督的情况下,他总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去洗手间,摸摸这个,搞搞那个,眼看时间就要过去了,但作业却还未做好,真令人头疼。

二、个案分析:

通过长期的了解、观察,我发现丁俊根不爱学习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家庭教育和个体因素。俊根是独子(还有一个姐姐)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从小在爱溺和赞扬声中长大。俊根上学了,在学习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会放弃,不愿去学,不想学了。二是父母期望值过高。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俊根的父亲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在工作上很成功,因而对俊根的要求很高,希望他成绩优异,出人头地,为父母挣面子。可俊根偏偏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每次测验、考试完了后,父母看到他的成绩总少不了一顿责骂,可越骂他就越逃避越怕学习,结果学习成绩就越差,这样渐渐他对学习失去的兴趣,进而不爱学习了。三是长期的对比让他失去了自信。俊根的姐姐比他大两年,从小到大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读书以后每次考试不是考第一就是考第二,而他家又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家里人都望子成龙,因而总是拿他与姐姐比,在家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他不但失去了自信,更变得厌倦学习甚至仇视学习。

三、辅导过程:

1、与家长达成“共识”,帮助其战胜心理挫折,指导他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他能正确对待困难,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逐步形成真正自尊、自信的品格,具有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性格,从而能够战胜成长道路上的任何挫折。

2、劝父母降低要求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方式,劝说他父母为孩子减压,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我把俊根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俊根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克服望子成龙的急切思想,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

3、增加沟通

通过给家长打电话,建议家长对他多鼓励少批评,不要再拿他与姐姐比较,这样既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同时也能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从而不再害怕学习。

4、促同学关心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俊根对学习自信心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同学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他在学习中找回自信。重新促进他对学习的兴趣。

5、用爱心去温暖

首先为俊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乐于助人、成绩优秀的同学做他的同桌。这样当他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他,帮助他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其次,旁边有一位爱学习的好朋友,也能促进他对学习的兴趣,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了。这种同伴的力量往往比家长的说教、打骂更有效。

6、用信心去期待

在俊根接受全班同学的帮助,逐步树立自信开始对学习有了兴趣的过程中,有一次考试,他的成绩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及时在全班中表扬了他。全班同学自发地以热烈的鼓掌予以表扬,他当时就喜形于色,以后不但学习上慢慢有了进步,而且堂上更能大胆举手发言。

四、成效及对问题的思考:

5.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篇五

关于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思考

职业院校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比普通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指导和治疗已势在必行.本文对如何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了思考.

作 者:夏帅 作者单位:枣庄技术学院,山东,枣庄,277102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71关键词:职业院校 心理健康档案

6.学生档案管理制度 篇六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之一,为做好学生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和管理工作,实现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为学生工作服务,充分发挥学生档案在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特制订本办法。

1、学生档案是为了解记录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及表现,因此学生档案管理、保存工作极其重要。

2、班主任每在招生结束后认真按录取新生名单核对信息,并为新生建立个人档案。学生在校期间,档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并保证学生档案材料的完整、准确、安全。

3、学生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学籍登记表,学生成绩登记表,学生毕业鉴定表,团员资料,表彰决定,处分(未撤销)决定以及其它能反映学生信息的资料。

4、学生毕业时,班主任完成学生档案的整理、排序,并按照档案排序打印名册,名册中应有序号、姓名、性别、领取时间、领取确认签字以及备注等项(同名同姓应区分)。整理成册之后交学生科审核、办公室根据学生科审核意见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入库保存。

5、学生毕业后,凭毕业证来办公室领取档案,领取期限两年之内,含毕业当年,逾期按照20元每年收取管理费,不足一年按一年计算。

6、查阅档案时,需履行查阅手续,经领导审批后在档案管理人员的陪同下方可查阅。查阅时要爱护档案,查阅时不准在档案上划圈、涂抹、批注、删改。

7、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将档案内容泄露。

9、学生档案如有遗失,学校概不进行补建档,也不提供任何相关证明。

7.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篇七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总述及对策建议

1. 现状总述。

(1) 对当前高职生活不够满意, 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较感忧虑。大多数高职学生对当前高职生活的满意度不高, 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较感忧虑, 这种情况几乎体现在高职三个年级段所有学生身上, 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2) 就业焦虑症十分普遍, 浮躁心态致使不能专心学习。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身上。在国内外宏观经济条件不乐观的大背景下, 就业形势“压力山大”, 由于学历层次较低, 与本科生、研究生, 尤其是和名校的毕业生相比优势不多, 高职毕业生更是感到高度的焦虑, 并普遍认为毕业就是失业, 在社会竞争中, 由于自身优势不多, 与本科生、研究生不是一个档次的水平, 导致低人一等的心态, 甚至会自暴自弃。 (3) 抗挫能力不强, 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知所措。抗挫折的能力弱, 遇到困难逃避心态较明显, 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大一新生身上。他们均为“90后”, 绝大多数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里, 尤其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 在离开父母上大学之前, 很多事情都由父母代办, 独立去做事的时间很少, 所以经历实践锻炼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 致使抗挫能力弱, 缺少主见, 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各种任务, 遇到困难逃避心态就很常见, 甚至有时很是慌乱、不知所措。 (4) 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比较弱, 更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比较弱, 更喜欢独来独往、自由自在, 这种情形在三个年级的学生中均有体现。在人际交流沟通中存在心理障碍, 处理不当不但会触及个体的心情, 甚至对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不好的影响。 (5) 焦虑心态常态化, 自我调节能力不强。焦虑心态常态化, 自我调节能力不强, 这种情况在高职三个年级段学生中均有体现。同学们普遍认为由于现在的学习压力大, 就业压力更大, 学校又缺乏足够给力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 致使很多同学焦虑不安。面对这样的焦虑时, 家长、学校、老师给予的关心和关爱十分有限, 再加上自我调节能力不强, 心理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2. 对策建议。

(1) 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高职教育, 育人为本。高职学生的课业基础普遍较弱, 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强, 需要教师在学习、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辅导。在教育管理中既体现严肃规范, 又能以学生为本,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激励他们勤学苦练、矢志成才、创先争优, 对一些有心理困惑甚至疾病的“特殊学生”更应多加关注和关爱。 (2)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在高职教育中, 应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 以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基本遵循, 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因材施教,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1],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课内外活动, 以谈心、交友、倾诉、角色互演等体验式第二课堂为载体,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内涵,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在实践中锻炼心理健康素质。 (3) 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形成传递正能量的合力。政府、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和家庭都应行动起来, 做好宣传教育引导与激励感化工作, 倡导劳动光荣, 劳动者有尊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条条大路通罗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价值观、成才观。传统媒体、新媒体, 平面媒介、立体媒介, 网上空间、网下领域都应为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营造宽松和谐包容的舆论氛围。

二、心理健康档案的育人功能

1. 心理健康档案的育人功能之一在于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指出, 要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明显提高[2]。其中, 健康素质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 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健康素质不仅指的是躯体无疾病、无缺陷, 还包括心理健康、无疾病, 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高职学生应注重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当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组织支持和文化导引。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和记录, 提高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资料 (包括心理健康自测表、心理健康诊断报告、接受心理咨询情况、开展心理疾病治疗情况等) 整理归入学生档案, 实现该类档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 心理健康档案的育人功能之二在于能够有效鞭策学生更加关爱自身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 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调节自我,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主要目的在于将上述目标及要求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潜移默化入耳、入脑、入心, 由此转化为学生自觉行为模式, 让他们感受到接受教育的快乐、轻松和收获, 鞭策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努力奋斗成才。

3. 心理健康档案的育人功能之三在于能够及时督促学生更加自觉地接受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 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进而欣赏自己, 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 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 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属于“90后”群体, 是朝气蓬勃、大有可为的一代青年人, 他们生活成长的环境和条件整体上优越于前一代人, 成长、发展的起点和平台也都高于前一代人, 但是对他们而言不利因素在于所面对的就业、创业、立业的竞争压力却是超乎前一代人的, 加之客观的社会环境和人们对高职教育现状的普遍偏见必然会让高职学生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困惑、忧虑甚至是心理问题和疾病, 在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不知所云、不知所措的情况下, 及时地请教于心理健康辅导专业人员, 自觉接受心理健康辅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心理健康档案会客观真实地记录学生接受辅导的时间、地点、次数和内容等相关信息, 从而让学生感知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 改变接受心理辅导就会被视为“脑子不正常”的错误思想观念, 在自觉接受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体验专业启发、收获轻松快乐。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1. 规范化管理要求之一在于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

档案的生命在于客观真实, 只有客观真实, 才能体现档案存在的意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作为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全面地记载高职学生从入学、就学到实习、毕业等各个环节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成长成熟的情况, 不得弄虚作假, 更不能篡改编造,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独立成册, 按时间顺序或按照项目性质分门别类, 纲举目张, 连同其他档案 (如学籍档案、学生干部档案、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兼职档案、荣誉奖惩档案等) 一并归档保存。

2. 规范化管理要求之二在于保持全过程跟踪。

档案是过程的综合与反映, 具有历史感,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也应体现这一特点。分三个年级段, 每个年级段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救助等情况都应跟踪记录, 不能漏载, 不能断档, 这样才能真实全面反映该生的心理成长成熟变化情形, 有利于总结心理变化规律, 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和材料支撑。

3. 规范化管理要求之三在于充分保护隐私权。

随着人们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要求国家对保护个人私密信息立法的呼声日渐高涨。个人隐私是当事人不愿意向他人公开、包含着独特价值的信息, 如果该信息被公之于众, 有可能会对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名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生活安定感、活动自由度等造成不利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学籍、党团组织关系档案一样包含着该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重要内容, 未经允许, 非必要、非专门人员都不能随意查阅、公开、使用。由于具有独特性, 心理健康档案更是记录着大学生的私密信息,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尊重和保护大学生的隐私、人格尊严, 保守相关秘密, 不得随意向第三人透露大学生的私密信息, 如有违反进而造成严重后果,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者采取补救措施, 以消除影响[3]。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 2011-06-2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部, 2010-7-29.

8.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研究 篇八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档案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31-01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普遍重视。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中学生的学习质量、智能的发展,而且影响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品德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塑造。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查阅相关文献可知,以往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在使用SCL-90量表对某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上[2],实际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的比较少见,具体到遵义市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也鲜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并分析心理健康档案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着重在对遵义市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以了解遵义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为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以期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出一定贡献。

但由于各中学学生人数众多,心理档案要想做到客观、系统、适用,而且具有持久性,必须选择专业人员建构专业的建档队伍,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时机确定心理档案的具体内容,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1 建立专业的建档队伍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成功建立,离不开科学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这就要求从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都是不够完善的,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兼职”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建立一支较强的专业建档队伍是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所必须的。为此,我们举办了多场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帮助相关人员深入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在把握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专业疏导;此外,我们还重点为其讲述心理建档的相关知识,以确保遵义市中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顺利完成,并为其储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专业的建档队伍。

2 选择恰当的建档时间

中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我们认为新生入学中期进行测试比较合适,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应该已经了解与适应新的环境;而部分同学的不适问题也可能初露端倪,此阶段测查就可以在问题尚未明朗化、严重化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测试前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对其进行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让其了解心理建档的意义。在本次建档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三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作为我们的建档对象,选择了本学期中期作为我们的建档时间。

此外,我们还要清楚地意识到处在发展阶段中的中学生,其身心发展特点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中学生心理档案不是一次性的心理调查结果的历史记录。我们应持续跟踪、敏锐地发现问题,要定期、不定期地更新心理档案内容,加强对学生心理档案的补充和完善。

3 确定心理檔案的内容,多方位综合搜集资料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一定要适合中学生的发展,并且尽可能全面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因此,中学生心理档案不仅要涉及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还要包括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具体如下。

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背景资料,以及学生在校状况。具体包括“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在校学习状况、家庭生活环境、个人专长”等等用以帮助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诊断。

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普查的测试记录,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心理状态资料的搜集,包含心理健康状况,心智发展水平,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以及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在此阶段最为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在此次建档过程中我们选取了更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心智发展水平主要考察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可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进行个别测试,也可以采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和卡特尔团体智力测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应着重考察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于1991年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可以很好的反映与学习活动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至于个性特征的测验,大多采用卡特尔个性测验16PF和CPQ来建立学生的个性特征资料。在此次建档过程中,针对心智发展水平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我们主要是在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一部分进行定性考查,采取学生自评、相关教师及父母印证的方法,力求省时省力高效地取得有效信息。

学生咨询记录,包括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交流的文字记录,建议及反馈等信息,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心理异常或疑似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此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加入学生家长意见等。只有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档案,才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信息。

4 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教育对策

在采用多种方法搜集了学生资料后,就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解释,并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教育培养上的建议。

对心理测验所获得的定量资料,相关人员要按照测验所提供的评分标准及其常模进行客观公正的统计分析,并与其他定性资料进行统合,共同解释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仅要描述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对可能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价,最为重要的是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围绕如何发展能力、培养创造力、优化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成绩以及指导升学或就业等方面来提出教育培养建议或辅导策略。

5 整理资料,装订入档

学生心理档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电脑软件式,文本式又有档案袋和专项卡片两种方式。电脑软件的形式,可以减少差错,防止资料丢失,保证资料管理的准确规范、安全可靠,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次建档我们采取的是文本式,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专属的档案袋,档案袋中包含学生填写的各种心理健康档案调查表和测试表、学生咨询记录以及教育培训建议等等。心理档案建成后,由专人保管,切实做到严格保密。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7.

上一篇:听桂贤娣报告体会下一篇:论犯罪与刑罚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