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2024-06-28

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精选8篇)

1.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篇一

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人生的路有许多,但关键时候只有几步。大学就是其中的一步,把握好了出路就在脚下,拥有光明的前途;把握的不好就是绝路,回头无岸。我想前一阵赵承熙大家都还没忘吧,或者说再久一点的马加爵,留给人们的伤痛至今还隐隐作痛。马加爵,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成了残忍杀害四名同班同学的疑犯。同学想不通,亲友也想不通——这名大学生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做出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马加爵曾在最后潸然泪下的说:如果我的大学有理想的话,或许就不是今天的结局了。

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人生理想即人生目标和志向的确立。许多事实证明,理想一经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少走弯路,不致盲目、迷惘和空虚。而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失去航标的无舵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撞毁在礁石,便是被潮水搁浅在沙滩。

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胸中燃烧着崇高的理想,受崇高理想所鼓舞、所激励。大学期间,除了继续学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什么人”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问题,是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还是做一个胸无大志、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的人?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要选择前者。那么,要想不虚度光阴,首先就要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而不是象马加爵那样,在入狱之后才感叹:“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没有理想,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情操志趣、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就会大不相同。人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会被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所迷惑,就不会被前进中的一些暂时的困难、挫折所压倒;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奋勇向前;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不断攀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

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 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需要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因此,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2.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篇二

一、严以修身对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作用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 提升道德境界, 追求高尚情操,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段话的社会大背景是国家经济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定会遇到新的挑战和抉择;中国共产党员必定会遇到无数的诱惑和遭到低级趣味的腐蚀。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背景是从课业繁重的高中应试教育转变到生活自由的大学全面教育, 这样的历史安排对于大一新生而言是翻天覆地的, 是让他们接受全新的生活理念, 是不留情面逼迫着大一新生从不适应中分娩获得新生的阶段。

整个大学阶段从新生入学到对专业课的认识、对校园人际关系的认识、对爱情的认识、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对工作求职的认识、对社会规则的认识, 程度由浅到深, 这其中大学生遇到的各种歪风邪气, 形成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违背或抗拒的观念和反文化。不少大学生听过或者认同“高中阶段是黑暗的奋斗阶段, 大学是自由散漫的享受时光”、“六十分万岁, 多一分浪费”、“必修课选逃, 选修课必逃”等等消极错误的价值观, 对大学四年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更缺乏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这都是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对大学生进行“严以修身”教育对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是有必要的、是科学的, 从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视角来看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态度是抗拒的、麻木的, 而大学生对于党的理论学习的态度则是好奇而神圣的。大学生进行“严以修身”的学习教育就是在校园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与周围的人进行良性竞争, 主动要求进步。树立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活的活力源泉, 大学生活不仅学业科研压力大而且误导大学生的诱惑也很多, 只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到内心想要的自己, 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价值、才能在科学研究中确立方向、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去除诱惑严格自律。

二、严以用权对大学生形成公民素质、责任意识的作用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 按规定、按制度行使权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对于党员而言, 严以用权是共产党执政延续性的保证,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国家, 执政党的权力来自于民众, 如果执政党党员滥用权力, 则是对民众的辜负和伤害, 最后结果一定是被民众收回权力, 丧失民众基础, 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共产党员思考的是全党、国家和个体自身的命运发展,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考的则是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对新时代的发展具有主人翁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权力对应的是国家资源的分配, 权利对应的是个人行为的指向, 权利和义务是永恒联系的一对概念, 孤立地声称权利之使用是没有合理合法之基础的, 大学生要“严以用权”就是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行为中所具有“权利-义务”观念。大学生是渺小的, 这样的想法被夸张放大就会导致大学生群体随波逐流, 对个体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割裂联系, 丧失主体意识, 往往在游戏和消遣中浑浑噩噩虚度青春。个人的存在是“权利-义务”的结合体, 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 但是作为家庭、社会、国家的一份子, 不可抹去的是“大学生”之名背后蕴含的期望和义务, 荒废青春在游戏和娱乐消遣中是挥霍个人权利, 不尽社会义务的表现。在过去, 大学生来到校园首先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其次是为了父母的期望和个人的发展, 因此如饥似渴地学习, 全方面创新寻求突破, 这种使命感促使了国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图景。党员不严以用权毁掉的是一个党, 大学生个人不严以用权毁掉的是个人的发展和大学精神。从契约理论看权利的起源是在集体生活中, 大学生旷课、不遵守学校制度就是对他人的一种侵害, 这样的一类学生往往也是缺乏合作精神或者丧失集体主义精神的群体。

三、严以律己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作用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慎独慎微、勤于自省, 遵守党纪国法, 做到为政清廉。党员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自我膨胀、得意忘形, 进而渐渐远离群众, 对自我缺乏约束, 这导致有些党员在个人出现个人专制表现, 做一些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事情。邓小平同志曾提出, “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 胆子太大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 总是好一些。”

古人云, 胜人者力, 自胜者强。说的就是战胜自己, 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困难, 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比战胜别人更难。管理学中“X-Y”型的人格理论指出人具有天然的惰性、享乐因子, 管理学建立理论的目的是提高效率, 创造经济利润, 因而企业可以采取严密而制约人性的管理制度;然而大学校园的管理方式与企业不同, 高等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 实现人的价值, 但是因为校园和工厂不同, 每一件“产品”都是不同的, 高校育人的效率和企业生产的效率不能同等类比。高校实现对人的改造必须是缓慢的, 润物细无声的,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严以律己”教育, 以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史来说明“严以律己”的重要性, 党正是因为能够不断反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道路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取得今天的成就。在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严于律己”就是要坚持住内心的梦想, 遇到挫折能够及时调整, 不能因为一次小挫折或者小诱惑就放弃整个大学, 同时还要悉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并善于进行自我剖析、用于承认错误。

小结

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主体之一是同辈群体, 而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式具有神圣光环的一个群体, 而普通大学生对于党的理论学习却是陌生的。“三严三实”的讲话是面向全体共产党员的, 共产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如何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身为模范表率如何带好头, 赢得更多群众更多方面的认可才是关键。通过“三严三实”学习教育, 不仅可以树立党员的先进形象、起到表率作用带头实践, 才能更好地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助其树立理想信念、形成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树荫, 石亚玲.“三严三实”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5, No.12303:11-16.

[2]刘华军.以中国梦指引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No.17705:140-142.

[3]彭玲.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4]徐泽洲.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践行“三严三实”[J].党政论坛, 2014, No.35409:4-7.

3.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篇三

1.中国梦具有历史传承性

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到:中国梦是历史的,是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充分说明了中国梦的历史传承性,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给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在以毛泽同志为领导的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革命斗争,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从此,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在党的十八大中描绘了两个百年的目标,构成了“中国梦”的基本蓝图,当代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

2.中国梦具有广瀚的包含性,它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因为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也因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发展壮大,为每一个公民的梦想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二、 中国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早在建国初,毛主席就曾对青年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代青年们的奉献与奋斗,成就了我们所见的辉煌。正如习近平主席说的那样,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那么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人生既短暂又漫长,学生时代千金难买。不畏浮云遮望眼,同学们既要树立远大志向,又要脚踏实地努力拚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如他所言,“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当人们为个人梦想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梦为我们每一位青年人确立了一个宏伟而可行的人生目标,因为这个目标我们的奋斗方向更清晰、更准确了。

2.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俗话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奋斗则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当代大学生都有或大或小的理想,都有追求,都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通往未来的路不可能一路坦途,很可能遇到磕磕绊绊、崎岖险途,甚至有时会找不到路的方向,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常怀自信,用勇气和毅力克服这些困难。因为要为自己的梦想、国家的梦想去努力前进,坚定方向。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客观来讲,人奋斗的动力是物质利益,但是利益不能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和追求。只有当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了,我们才不会仅仅为利益驱动的过程中的奋斗感觉到空虚。因为任何人在奋斗过程中都要有一种梦想和追求的支撑,也只有强大的精神的寄托和支持才能让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时刻认清自己的身份,不忘自己最初的梦想,不断勉励自我跨越层层障碍,实现人生价值。

三、 大学生践行中国梦之路

1.正确认识自我,激活青春正能量

众所周知大学是自由全面发展的地方,到了大学,周围群英荟萃,顿时感觉自己很渺小,更没有什么特长,变得很失落、很迷茫,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所以正确的认识自我尤为重要。通过自我认识,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努力克服弱点,挖掘潜在的能力。

2.汲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技能

大学是奠定学科基础的关键时期。科学调查表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是25岁到45岁,这正和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龄相衔接。所以,大学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打好学科基础。奋斗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坚持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加每次课堂讨论、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多读书、多和优秀的人交流、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要把每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一定不简单。喻丹出身在四川一个贫困的家庭,面对生活学习、体育训练的各种考验,始终都沉着冷静的应对,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将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到国人的体育梦,这正是榜样的力量。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之路定不会平凡。

3.脚踏实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国梦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诸如,“光盘行动”、“低碳生活”、“阳光体育”、“红色雷锋月活动”等等,都是将践行“中国梦”落到实处;我们还可以在班级、在社团通过读书笔记评比、文明宿舍创建、党支部进公寓等活动,对自己、对周围的同学予以鼓励。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确定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既是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激活“正能量”的根本。那么,就让这样的正能量一直为自我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中国梦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青年一代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是理想信念和实践能力的结合体,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当代大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篇四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同一阶段,同一时代人的理想也不尽相同。对于我们大学生,理想显得那么重要。转瞬间,一年的时光就这样流逝了,依稀记得去年此时备战高考的场景,那时的理想,也是唯一的信念就是:考上大学,有了理想就有了斗志,所以为了理想,就有而努力拼搏,最终考上了大学。而如今大学一年之后的我,却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标,慢慢的颓废着,彷徨着,所以拥有理想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浅谈一下: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清楚理想是什么?有人这样比喻理想:渐渐的我们长大了,目光由脚边的鹅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头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它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就是理想;理想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指挥器,它能正确指导我们面对“做什么人”的人生课题,指导我们沿着什么路走,并激励我们前进。对于大学生来说,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灯,失去了这灯的作用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终日迷惘和彷徨,远大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尔斯泰将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辈子的理想,阶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理想。可以说这是一种人生的规划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面对周围的各种影响,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分析和清晰认识各种事物的判断力,理想是给自己未来的定位,是发展的目标。

其次,理想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意义。“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句话是对信念最好的诠释。是的,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拥有那份信念,理想才会成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何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人可以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行动,为了实现梦想锲而不舍?答案不言而明,正是他们内心有着一股来自信念的汩胡活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理想和信念要相互统一,它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向前。我们是21世纪的大学生,应树立伟大理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当代大学生,应为理想信念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路艰辛,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乘风破浪,奋勇前进。我们大学生要追求远大理想 理想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每个人的理想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古人尚且懂得苦尽甘来的道理,何况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呢?难道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吗?现在的青年,就是吃不了苦,娇生惯养,但是在这里讲什么先进性教育,什么三个代表之类的有点浮夸,养成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美德,不仅仅是21世纪新青年们所需要的良好道德素质,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都应该共同树立的美德,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因此,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帮助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确立自己的目标,找到活着的勇气和信心,使内心没有缺失感,让有为青年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成就事业的动力。这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也是我们人一生永恒追求和探寻的主题!我们不一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和信念,即使知道未必表示我们能够做到,甚至做好,所以我们才会有人会在晚年的时候为青春而悲叹,为理想而祭奠!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崇高的理想,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我们大学生如何做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自己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我们会以什么样期望和方式去成就自身并且塑造和改造自然社会。

5.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篇五

摘要

一直以来高校的考风考纪的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也随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良好的考风考纪对于大学生树立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良好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探讨了大学生作弊的原因及预防作弊的方法论。关键词

考风考纪

大学生

成长成才

重要作用及方法论意义 正文

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每年考试作弊的不良现象履禁不止,至此,高校的考风考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每逢考试总会临时抱佛脚,企图通过作弊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直接导致的恶劣影响则是该生的人格受到人们的质疑,同时损坏了高校的名誉,亵渎了严肃的学术风气,最终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考风考纪的建设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致考风考纪日益不良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下:(1)争名求利。学生在感觉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为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奖学金的放发、贫困补助、等方面的原因,甘愿冒着被抓的风险作弊。另一方面,无论同学、老师、家长和社会大多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些学生为了得到更多的尊重就会选择为取得高分而作弊。(2)投机取巧,坐享其成。少数学生懒惰成性、贪图玩乐享受、不思进取,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平时不努力学习,凭自己的实力考试时难以及格,为能避免补考、重修,从而顺利毕业而甘冒风险。(3)不自信。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起来很吃力,自信心不足,总是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放心,因害怕成绩不及格会影响自身利益及以后的就业等,便想到以作弊的方法达到目的。(4)心理不平衡和虚荣心等不良心态。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

努力的学生成绩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学生,就会产生心态不平衡,认为不作弊太吃亏,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有些学生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总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对大家都非常看重的学习成绩更是如此,在自身实力达不到时就想通过作弊来获取高分。(5)是非不分,义气作怪。有的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维持自己平日的人际交往关系,面对同学或好友的“求助”,往往不加思考,毫不犹豫地伸出“友谊..”之手,结果当然是助长了作弊者的气焰。客观原因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1)评价体制的不合理性。在应试教育为主力军的社会形势下,应试考试自然就成了考查学生的重要途径。学生也不得不选择通过作弊的方法来抵抗这种教学制度。(2)监考力度不一。众所周知,各高校都有相关的考试规定,各学院对考生作弊有着严格的处罚措施,所以部分监考老师发现考生作弊时,会出现手下留情的情况,致使为考生作弊提供了可能。(3)不正之风的影响。社会上作弊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学校,它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各级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各类成人考试在学校中寻找替考、枪手等现象并不鲜见。学生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看到社会上一些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者得到好处而未受到制裁,便也学着在考试中作弊,以期考试过关或取得好成绩。..作弊者不仅丢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丢掉了人格中的诚信,没有诚信的人是无法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的。诚信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是立身处事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一个人一旦缺乏或丢掉了诚信,那么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受到世人的冷落,社会的唾弃。作弊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安,是羞愧,是丧失灵魂的躯壳;给社会带来的是失望,是愤怒,是一群没有希望的未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争做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在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我们学习的时光,尽量多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考试作弊,只能是给自己的人格抹黑,是对自己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没有真才识学,终究要被淘汰” 良好的考风考纪的形成需要每位考生的参与。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学风即为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风不是自发形

成的,要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下,使学生自主提高对学习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以崇尚真知,成就自我为基点,形成不断学习的观念。必须努力营造勤奋好学,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保持一种优良的学风,一种不断向上追求的精神,克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厚积学科知识的底蕴,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理性的远景性学习目标。

方法论意义如下:(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充分认识作弊的危害性考前应当做好预防工作,通过介绍考试作弊的处分措施来让学生明白,考试作弊一旦被发现,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可能失去学位和正常的学习机会;处分如果被记入档案,还会影响个人以后的发展;作弊行为是对自己诚实、正直人格的背叛,违反了考试公平的原则,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形象。考试不仅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检查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是要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使教学管理人员加强和改善教学管理。因此应当让学生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确考试分数不仅对他们自己、对教师和学校也有重要的督促作用和评价作用。虚假的分数会危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妨碍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最终危害的还是学生自己。(2)改变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是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在修满必备学分的前提下提前毕业,也可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制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能力来自主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减少考试作弊的可能性。(3)因教施考,因人施考,落实为评价而考试的观念考试的关键不在分数的多少,而在于这是对学生一学期、一学年的所学进行的评判,是为了以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教与学更有效率,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而进行的数据收集,是为了学院以后良性的发展而进行的活动。另外,人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人的发展也是多向的,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子”来要求人的发展。考试这把量尺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因人而异,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从学习中体验到欢乐,都能够获得各有特色的发展。因此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明白考试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评价。教师首先要改变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思维定式,努力争取建立教考和谐关系,以教为本,因教施考,以考促教,教考合一。(4)营造考试环境考试的本质也是为了学生的 3

发展而服务,那么在安排考场、划定考试时间、制定考试顺序以及具体的考试过程中也要充分为学生着想,创建良好的考试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减少或降低学生考试时思想、身体的焦虑和紧张程度,帮助他们发挥出应有的水平。(5)改革考试方法,注重过程考核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可以把所学内容改为分阶段、随堂考试,将随堂考试的目的定位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正。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将知识学得更扎实、更全面。而在期末考试时多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做法可以有效杜绝作弊。

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但是,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好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是整个集体的学风提升几个台阶。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输的精神。当身边的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我们会不断地反问自己,问多了,我们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于是我们开始努力,奋斗。在一个集体中都能有这种良好的上进心,那么这个集体迟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团体。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最后取得理想的成绩。“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良好的学风将是我们成功之路。

学风建设主要体现在考风考纪的建设上,为了营造一个好的考试的氛围,我院通过开展主题大会,来加强我们的考风考纪的学风建设。导员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校规校纪关于考试的内容,分析考试的重要性和考试作弊的后果,要求同学们都要认清考试的本质,明白作弊的可耻性和被抓的后果。认真的学习校规校纪,加深对校规校纪理解和认识。同学们一起交流谈论诚信备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同诚信光荣、作弊可耻,并积极的表示,一定要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在我们的大集体中发生,大家都要积极的准备考试,做到考试胸有成竹,诚信应考。大学的考试不仅仅是测试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也是对同学们诚信度的一次考验,因为大学考试可以说是开放的,不在是以前的那么严格了,正是这样,大家都越要 4

自觉,做到积极备考,诚信应考。只要做了充分准备,就不会出现不会答题的情况,不会出现不及格的情况;只要做了充分准备,考试其实并不难,是很轻松的。

最后针对考生积极备考,认真复习,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备考复习提倡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对待考试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敷衍,不能抱着一点侥幸的心理应付考试。要实实在在的去复习,一点一滴的积累。(2)勤奋刻苦、知难而进。勤奋是一切有成就者成功的诀窍之一。勤能补拙,一勤天下无难事。只有刻苦用功,勤奋不懈,独立思考,不做懒汉,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复习备考中困难与挫折是常有的。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能灰心、丧志,在困难面前要知难而进。(3)虚心求教、勇于探索、相互帮助,学习上既要谦虚,又要敢于探索。复习过程中,不懂之处虚心的向任课老师和同学们求教,在虚心求教的同时,还应解放思想,敢于求异,勇于创新,进行创造性学习。经常探求新办法,努力提高复习的效率、复习质量。

考试舞弊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件如此令人可耻而且可悲的事!考试只是一时的测验,诚信却是人一生的承诺!坚守原则,以自己真实的能力接受考试的检验才是应有的态度。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考风,自觉遵守考纪,做到诚信考试,诚信做人!参考文献

【1】 吴翠玉.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探析Ⅱ】.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09(5).

6.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篇六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总书记对青年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

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总书记对青年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

在2015年7月24日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总书记对青年提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

7.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篇七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而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中最重要的工作。

1. 教师不作任何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我设计制作的“教师评价对学生影响的研究”调查问卷第四题是“课堂上你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并回答后,老师未做任何评价,你的感受是什么”。被调查学生中,有51.5%的同学很想让老师肯定他,有35%的同学希望老师鼓励他。数据说明:如果教师对学生不作任何评价,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常会将此视为对自己的否定、藐视、忽略,缺少评价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失去努力的目标,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心理上产生了跟老师相抵触的情绪。

2. 教师否定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某些教师在评价时犯有“印象病”,用老眼光看学生,抱有较深的成见和偏见,也就是存在心理学上所说的“晕轮效应”;还有的教师以一己亲疏好恶为评价尺度,甚至借评价显示个人权威,给学生穿“小鞋”,发泄私愤。这样的评价,只能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逆反心理。这种不公正的评价行为,必然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不平等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将对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产生疏离作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要以尊重鼓励为前提,努力发挥激励功能。

3. 教师笼统性评价对学生的影响

在实际的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问题本身,而忽视了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课堂上,我们常见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后,老师就以简单的“对”“不对”“好”“很好”进行评价。特别是教师想要的答案学生没有按照预设回答时,就急忙找其他同学回答,没有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问“你是怎么想的”,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4. 教师评价语言不当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常见老师指责学生:“人家能学好,你为什么不能学好?”类似语言评价一个学生,即埋怨学生笨,恶语伤人。这种把失败归因于学生内在不可控因素的做法,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归因理论研究表明:当把失败归因于内在的不可控因素(如智商)时,会导致无助感和不愉快情绪;而将成功归因于内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程度)时,就会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使学生树立这样的信念:学习成绩好坏首先取决于努力,其次才是能力。

二、关于作业评价方面

作业评价存在的问题有:(1)过分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往往用同一个标准(正确答案)来衡量不同的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也即忽视了对情感态度的评价,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更容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2)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常见的就是“√”“×”、分数,或者是“阅”加日期,或者是“优、良、中、差”等评价方式。教师在作业评价时,缺乏鼓励性的语言。我设计的“教师评价对学生影响的研究”调查问卷第三题是“你希望老师怎么评价你的作业”。78.6%的同学都选择了“鼓励性的语言”这个选项。因此,教师在评价中更应该注重激励性语言的使用。教师常常没有把作业批改上升到作业评价的高度,往往把作业批改当成一件简单的、机械的劳动,作业批改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的错误得不到及时修改和指导,学生的作业被发回后也只是关心作业的等级,对造成错误的原因不加分析,对成功的经验也不总结。实际上,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可以加上一些特殊符号(如画一个笑脸)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也可以在作业批改中加上一些评价语言,如“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如果计算再认真一点就更好了”“通过批改你的作业,老师看到你付出了很多,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等。这样的评价拉近了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爱,也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关于期末评语

学期结束,孩子们都会收到学习成绩单。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成绩单上教师对孩子的总结评语了。这段评语,是孩子一学期以来在学校表现的“文字说明”,成绩单因此成了许多家长脸上的晴雨表,老师的一段温馨评语或许能成为学生和家长永久的珍藏。因此,一定要让个性化评语张扬学生的个性。班上学生多,老师工作忙,评语难免单调雷同。这就要求老师们每天抽空记下孩子们的表现和自己的感想,日积月累最终形成期末评语。教师要对“顽皮”“粗心”“好学”等不同学生下不同的评语。这样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更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成长成才。

教师的评语,或用建议的方式,或用朋友般的亲切语言指出学生身上的不足。从这些充满温馨评语的成绩单上,学生更能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接受老师的谆谆教诲,从而更好地成长成才。

摘要:对学生的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存在诸如评价方式单一、没有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即时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评价三角度重新认识评价的作用和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促进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

8.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理念;沟通;榜样

在教育界中经常会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主要是指像我们这样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在学校里能给予学生以知识上、道德修养上的塑造,让他们成人、成才,现代人从童年时代到青年时代大部分的时间都要在学校里度过,学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所有人来说自然也就非常的重要了,所以教师肩负着神圣的职责。这也是从狭义上所说的教育,即学校教育。

而广义上的教育即大教育则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这里就包括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对一个人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做为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首先,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次,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他的教育是琐碎的、细小的,通过家长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孩子。而学校教育则通过知识的学习、系统的渗透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凸显。二者是各有侧重,因此想要有好的学校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家庭的配合,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三字经中就曾说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而关于家庭教育,马克思也曾说过“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卡连柯还说过“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这些都体现了在教育中家庭的重要性。就像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这位天才神童如若离开了其父亲在其幼年孜孜不倦的引领和教导,不知道还是否会有那么多伟大之作的问世。

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在这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也接触了不少学生,对于不同学生的家庭也有所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大,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让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能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人和事,但如果家庭教育不当,则会给学生带来种种不良影响,也会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我总结不当的家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过分溺爱孩子。尤其在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孩子的所有需求,不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尽力满足,包办孩子的一切事物,孩子在家里要做的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且很多家长把物质上的满足看的尤为重要,不能让孩子受一点点苦,记得我问过一个学生在家里会帮父母做什么,他的回答是“什么都不做,只管花钱就好”,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学会了自私、脆弱、懒惰和冷漠,而却没有学会分享、坚强、勤俭和体谅,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和社会自然也就无法适应了,甚至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二,缺乏沟通下的严要求。很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犯错了,不问缘由,先打骂一顿,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或不知道该如何沟通,只是一味要求孩子的成绩、分数还有考上名校……,让孩子完全按照他们心目中优秀的标准去为人处事……觉得这样就是爱孩子、对孩子好,而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时就对孩子冷嘲热讽或绝对否定。此类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孤僻、胆小和没有主见,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只在意自己的成绩,觉得缺少家庭温暖和压力很大,而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往往心理上就会承受不了打击,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这些年来连连攀升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的工作很忙或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所以就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交给了学校,殊不知亲情在很多时候是教师无法替代的,父母的忽视也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孤独和自我放弃,曾经就有个学生对他的班主任就说过这样的话“我家人都不管我,要你管呢!”是啊,教师在这个时候也许更多的就是无奈。

第四,父母的错误言行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茹贝尔说过“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是的,家庭是个人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也许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

比如有的父母,给孩子很么都很大方,但对自己的父母却斤斤计较,老人生活困苦,而孩子却衣食无忧,这种现象会让孩子的社会认知变得扭曲,认为自己就是最重要的,其他人根本就不行,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再比如还有的父母言行不一,不守诺言,当着孩子的面就会堂而皇之的说谎,孩子问的时候还说这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用知道。这种情况下,孩子又怎么能学会诚实呢?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如何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呢?

首先我认为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思考,自己去努力,去探索,去了解生活的真谛。美国的儿科博士詹姆斯告诫孩子的父母说:“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爱子之心,人人有之。但如果是过分地爱,不给孩子一点独立空间,这样的父母无疑是在害自己的孩子,父母应该做到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去承担、去感悟,适当的去经历一些挫折,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了解生活、体谅父母、学会感恩。

其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默契的,而不该是对立的、专制的家长式关系,家长应与孩子之间多一些心灵上的沟通,这种沟通,可以通过暗示,来达到父母与孩子的共识,可以通过启发,让孩子自己进一步努力或重新认识问题,也可以通过交流指点达到孩子对父母意图的体会和理解。心灵沟通是一种思想、认识和情感上的融通,当孩子有了过失时,父母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真实情况,帮助孩子及时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和否定。当孩子有了成绩时,父母也要与孩子真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下一步打算,帮助孩子戒骄戒躁并确定更高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平时也要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谈心,多和学校、老师沟通,通过点滴的交流、观察去了解孩子的思想、性格和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这样也许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并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是自己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最坚强的后盾。

再次,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会深受父母的影响,特别是对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而由于对父母的崇拜和信任,由于自身的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这种模仿往往缺少鉴别能力,父亲或者母亲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在孩子眼里父母的做法总是对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榜样力量。如果父母树立好的榜样,长期影响孩子就会学好;如果父母树立坏的榜样,长期影响下去孩子有可能就会学坏,或者养成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所以,优秀的父母应该要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严于律己。并且父母还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心情舒畅,茁壮成长,裴斯泰洛齐曾说过:“孩子受到父母的照顾,感觉到愉快。爱的种子就在孩子心里发展起来了。”父母的和睦,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家庭的和谐气氛,也会使孩子的性情得到好的陶冶。

上一篇:商业广告进校园自查表下一篇:外国小说欣赏之《话题二场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