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组织机构、指标等(共5篇)
1.护理质量组织机构、指标等 篇一
2013年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计划
参照《护士工作手册》《护理实践指南》《医院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制订我院护理质量评价和检查标准,并组织实施。
一、护理管理目标
1、病区管理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0分)
2、急救物品管理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5分,其中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分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80分)
4、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40分,合格分≥36分)
5、消毒隔离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5分,其中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合格率≥9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80分)
7、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0分)
8、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5分,其中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9、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0分)
10、护理理论考试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80分)
11、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
12、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除特殊情况外,但需通过备案、论证)
二、实施措施
㈠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1、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护理质量评价和检查标准,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并组织实施。
2、加强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加强自我质量监控,自觉把好质量关。
3、充分发挥各级护理质控组织作用,加强护理质控,各级护理质控组织定期进行质控,平时随机抽查,严格把好质量关。
4、结合二甲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实施细则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活动,继续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落实临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工作流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护理安全。
5、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各级护理人员考评标准,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㈡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加大护理质量检查力度
1、继续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质量管理网络监控,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作用,做好环节质量和终未质量监控,规范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护理质量。
3、采取正常检查,夜查房,随机检查,定期检查,交叉检查等各种检查方式,进行护理质控,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4、汇总质控检查结果,做好每月小结,每年分析工作。
5、每季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对护理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控成效。
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1、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完善压疮管理规范和流程,实施危险因素的评估、防范和监控。
2、加强危重病人的管理,落实护理安全措施,执行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3、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时段护理质量、监控,规范护士执业行为,依法执业,严防医疗护理纠纷发生。
㈣强化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
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各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㈤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根据医院科室实际情况,完善各项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各类检查表格的填写,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外科 2013年1月5日
2.护理质量组织机构、指标等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评价指标的设置
1.1.1文献评阅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检索、近年来行政监督检查标准的评阅分析、筛选、整合等,完成了指标的初次筛选,形成“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
1.1.2头脑风暴法。依据《2012—2015“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生部大型医院巡查标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并结合近几年对本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大型医院巡查”等检查情况,课题组邀请了从事医院管理的三级综合医院的管理人员,对评价指标进行了两轮的专家访谈,对初拟的指标进行论证,基本形成四大类,共100项指标,包括基础质量、重点科室、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基本涵盖了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方面。
1.1.3调查问卷法。将通过头脑风暴法筛选的评价指标制成调查问卷,分别向全市18家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员及全市54家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人员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单独对问卷中每项指标给予重要与否的评定,回收问卷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认识结果分为卫生监督机构及医疗机构两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向卫生监督机构发放108份问卷,回收102份,有效问卷为102份 ;向本市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发放108份问卷,回收103份,有效问卷为103份。
2.1 基础质量类别(核心制度、病历质量管理)的各项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对核心制度、病历质量管理的各项指标重要性的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2.2 重点科室类别的各项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室、血透室等重点科室人员配备及科室管理的大部分指标重要性的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只对预检护士工作年限大于3年等3项指标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差异(P<0.05)(表2)。
2.3 重点项目类别的各项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手术分级管理等9个重点项目的大部分指标的重要性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只对建立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并开展技术审核等15项指标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差异(P<0.05)(表3)。
2.4 重点环节类别的各项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对手术室安全核查情况等重点环节的各项指标重要性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4)。
3 讨论
3.1 评价指标得到认同
在本次的评价指标设置中,我们对目前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因素等进行研究,抽取全市部分二级甲等以上的医疗机构及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本次设置的100项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中,卫生监督部门及医疗机构对82% 指标的重要性认识无差异,均认为该类指标可基本反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的好坏,可作为评价的指标,其中,二级指标中的核心制度、病历质量管理指标等12个二级指标被一致认为是衡量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及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核心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大型医用设备及医用耗材管理的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认识显示出了绝对的一致。
3.2 两组认识差异的指标及原因分析
在100项监控指标中,只有18% 指标两组对其重要性认识存在差异,主要涉及急诊、医疗技术、药事、院内感染、输血方面的管理指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造成了对指标重要性的认识侧重点不同。卫生监督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执业行为进行依法监管,对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较高[4],但对专业方面的要求和可操作性了解相对较少。而医疗机构被调查人员中除行政管理人员外,还有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则更偏重于对医疗专业技术的要求,对一些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重要性认识相对不足,且不同专业条线的人员对自身以外专业内容不甚了解也是其原因之一。
3.3 评价指标的完善和利用
医疗质量管理不仅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更是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5]。因此,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不仅可评价同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衡量成效、纠正偏差,更为卫生行政部门掌握全市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对医疗质量管理开展评估,实施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6]。依据指标开展卫生监督管理及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提高了卫生监管的质量和内涵。
3.3.1完善指标,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调查中一些指标没有得到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共同认可,除上述分析的认识差异原因外,指标本身还可进一步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权重和评分标准,探索出针对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最终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并实验性地应用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监管中,为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管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
3.3.2创新监管模式,实现动态监管。卫生监督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与改变,不断提高卫生监督管理的内涵和质量[7]。卫生监督机构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目前主要采取日常监督检查、举报投诉调查、许可或处罚后的事后监管等手段。利用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可创新监管模式 ;以信息化为支撑,运用政府信息在线互动平台,对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评价、监管,及时发现问题,通过预警平台进行风险预警,即可为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质量自身管理提供服务与参考,也能实现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时、动态监管[8]。
探索建立一个医疗质量管理评价的科学量化指标体系,是卫生监督机构按照《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动纲要(2011—2015)》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型医疗服务监管体系”的设想,强化各项医疗服务监管,提高医疗执业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监管,不断促进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持续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丹萍,何剑.医院强化医疗质量控制的实践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8):796-797.
[2]王家耀,张萌.我国医疗质量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24(9):49-51.
[3]张勘,罗旭,连斌,等.医疗质量评价的发展动态[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2):105-106.
[4]杨兰馥,徐蔚华,江春明.上海市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监控指标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7):507-509.
[5]段蕴铀,杨千湖,钱阳明,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探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3):207-209.
[6]宁燕.构建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J].现代医院管理,2008,4(25):18-21.
[7]刘向新.创新卫生监督工作模式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4(8):41-42.
3.护理质量组织机构、指标等 篇三
【摘 要】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和评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具体依据和准绳,制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回顾了托幼机构指标体现建构的阶段和方法,并着重分析了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的运用原理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输入与输出理论视角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三阶段模式,并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相结合,探索一种新方法——“层次矩阵对偶法”,用于判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值。
【关 键 词】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矩阵对偶法;层次矩阵对偶法
一、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的相关研究匮乏
近20年来,幼儿园教育质量及其评价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关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①刘焱认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标准与程序,对托幼机构的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调查,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因此,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应当具有适当的评价目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合理的组织实施。国内外的学者都试图编制出一套评价工具或标准系统,作为相对统一的尺度来评价各种不同类型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例如,1984 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颁布了一个关于高质量托幼机构的认证标准;1999年,德国联邦发起了《全国儿童日托机构系统质量推动研究》,试图订制日托机构的质量标准体系;1994年,澳大利亚对部分日托中心尝试推广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和评审体系”,到2012年此项评审体系形成了“早期教养国家质量框架”它标志着澳大利亚国家质量评价标准的全面确定。随着国外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我国在1989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和《幼儿园管理条例》,掀起了依法治教的高潮,地方政府则开始制定颁布幼儿园分级验收标准,标志着我国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进入探索、实践阶段。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质量评价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今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明方向。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标志着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得到深化和完善。
然而,设计一套科学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运用规范的方法。在教育类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中,台湾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他们在评价指标项目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立过程中都进行了比较有益的尝试,通过比较发现,他们采用指标构建的具体方法和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如闫自安在《高级中学全面品质教育指标》一文中,在初拟指标时采用采用文献分析法,然后在筛选、修订指标使用问卷调查法、专家意见法,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建立高级中学全面品质教育指标评价量表;黄建忠在《国民小学教育品质指标》一文中,使用文献分析法初拟指标,运用德尔菲法来保留、删除、修正、合并指标,最后建立国民小学教育品质指标体系;柳蕙瑜在《完全中学品质指标》一文中,选择文献分析法来初拟指标,用问卷调查、德尔菲法来筛选、修订指标,最后建立完全中学品质指标体系。而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也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的重视,教育领域的指标体系构建成为热点,学者在教育领域指标体系建构方面也进行了大量颇有成效的研究。如姚丰桥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一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拟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经过多伦次的专家意见选取修订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最后建立高效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罗环在《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一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拟指标,然后自编量表筛选指标,运用特尔斐法专家法赋予指标权重,建立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张丽在《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拟指标,运用特尔斐法修订指标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判定指标权重;薛建男在《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運用问卷调查和特尔斐法相结合来确定指标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指标的权重,建立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张琼在《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建构》一文中运用文献法初步建立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运用专家评价法修正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因此,可将指标体系的构建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拟指标阶段:指标体系构建者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来确定初拟指标项目,其中也有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法、特尔斐法来确定初拟指标项目;第二,指标项目的筛选、修订阶段:指标体系构建者主要采用特尔斐法(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作为指标筛选和修订手段,也有少量学者使用自编量表、问卷调查法来修订指标;第三,指标权重的确定阶段:指标体系构建者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每个阶段常用的方法有三种: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或矩阵对偶法。其中,特尔斐法是一种综合多名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方法,②在教育领域运用最普遍,通常同时用于教育指标的筛选和指标权重值的判定;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多标准的系统分析方法,③由美国学者萨蒂首先引进教育评价领域,④也适用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矩阵对偶法是通过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在一系列可供比较的指标中找出各项指标的优先顺序,从而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值的方法,它也是编制教育评价方案中进行加权的常用方法。⑤以上三种方法的共性在于构建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都可用于判定权重值,而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综上,关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关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的研究却极为匮乏。因此,本研究在建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主要借鉴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主要方法,并根据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特点对上述方法进行创造性吸收。
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三种建构方法运用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一)特尔斐法
特尔斐法也叫专家调查法,在国内外教育评价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基本思路:依据系统的程序,由组织者就拟定的问题设计调查表,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获得具有统计意义的专家集体预测的结果。⑥最大的特点是在整个专家咨询的过程中实质上是一个对各种意见逐步趋于一致的过程。它成为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有效方法,对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价值。在教育领域,学者往往把它运用于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权重的确定。当评价指标的筛选完成的同时指标权重也同步确定,指标的筛选和权重确定工作具有同步性。
特尔斐法的优点在于: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或得到文献上未反映出的信息;⑦采用外局专家咨询的形式,从而减少了内部人员因切身利益关系可能带来的偏差;“背对背”的通讯咨询方式,可以避免权威人士的威望影响和其他干扰;专家咨询的面更广、权威性也趋向于更高;有控制的多次反馈,对问题的探讨较为深入,使意见逐步趋向一致;咨询的结论便于定量处理。⑧特尔斐法的主要问题:参与咨询的所有专家都必须是长期从事与本课题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这是应用此方法的关键所在;此方法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的咨询方法,容易出现专家为了保持与其他专家意见的一致性而出现勾选指标项目的“趋同”现象;与前一种问题相反的情况是,由于专家人数在10人以上,也容易出现经过多轮次的专家意见征询后,分歧仍然很大的情况;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过于主观性,缺乏科学性。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学者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进教育评价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分析方法。它改变了以往最优化技术只能处理定量分析问题的传统观念,而率先进入了长期滞留在定性分析水平上的许多科学研究的领地,提供了对非定量事件做定量分析的方法。⑨这种方法在教育评价领域主要用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特别适用于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数据的情况。基本思路是:首先要求把问题(评价指标)层次化,即根据评价对象的性质把评价目标分解成不同类别系统和不同层次的指标;然后对同层次中各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相对重要程度,并把比较判断结果按给定的标准量化;最后通过统计运算,得出该层次各指标权重。⑩运用层次分析法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总体指标项目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在于:是一种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较好的科学决策方法。把经验认识和数理方法相结合,使得计算结果比较合理、科学,充分吸收了定性分析的结果,又发挥了定量分析的优势;在结构上采用层层分解指标的系统分析方式,充分体现了辩证的系统思维原则,也体现了整个过程规范性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是一种确定权重的重要方法。层次分析法的主要问题:指标两两比较的等级至少在五类,即绝对重要、确实重要、基本重要、略为重要、同等重要,在具体指标权重的分析出现等级过多以及复杂繁琐的现象;当同层次的指标项目偏多时,容易造成决策者做出混乱的判断,出现判断矩阵的不一致现象,造成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通不过,最终影响指标权重值的判定。
(三)矩陣对偶法
矩阵对偶法的数学基础是矩阵理论,被应用于教育评价领域后进行了简化改进,用于求解指标项目的权重值,与层次分析法相比,由层次分析法的五个判断等级标度或者九个判断等级标度简化为三个判断等级标度,大大简化了计算难度,给实际的教育评价运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同一类评价目标中的各指标逐条做两两比较,比较顺序不能随意改变,然后,按指标项目的重要性程度记分。最后,将各指标得分求和,再作统计处理,所得数值即为各指标的权重。若由两位以上的专家来确定权重,则将各专家对各指标的权重值分别求和,再取其平均值即是。{11}
矩阵对偶法的优点在于: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矩阵对偶法的主要问题:把所有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具有笼统性。特别在教育质量指标体系中,由于其至少是由三级指标构成,所以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项目放在一起进行两两比较就显得多余和浪费时间。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者认为上述三种方法在建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各有优缺点。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特尔斐法适用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项目的筛选、修改,而对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问题,特尔斐法凸显出专家判断的主观性,即科学性不强;层次分析法对于(文科类)教育研究者而言,计算方法过于复杂,不宜使用;矩阵对偶法中将所有指标均进行两两对比,不仅负责而且笼统。经过“去粗取精”、“不断提炼”的过程,研究者把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进行改进、综合并吸收层次分析法中对指标项目分层结构和矩阵对偶法的三级判断标度的优点,形成“层次矩阵对偶法”。本研究尝试将层次矩阵对偶法运用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中。
三、输入与输出理论视角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输入与输出假设理论
20世纪80年代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对本研究“输入与输出假设理论”的构想提供了思路。本研究中输入过程是教育质量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环节,获得科学性、广泛性,尤其是真实性即具有地域特征的指标对于下一个阶段的研究非常重要。为此,本研究提出“真实性输入”概念,据此输入假设为指标体系的建立依赖于研究者对当下当地实际教育发展状况全面把握程度的输入,同时结合教育质量评价已有研究结果是建构教育评价质量指标体系的两个重要变量。其中,第一个变量资料和数据的获得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实现,第二个变量数据和资料的获得主要采用文献法实现,两个变量资料和数据的实现过程是研究者不断与现实状况互动、与以往研究结果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越广泛越深入越有利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取。本研究中输出过程是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完善的环节,充分利用不同群体资源的智慧并激发不同群体观点间的相互碰撞而收获的对指标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度理解把握,从而不断修订和完善指标体系是该环节的重点。为此,研究提出“修订性输出”概念,据此输出假设为指标体系的完善与使用依赖于与该指标体系相关的政策、环境、工作人员的智慧与付出,以及研究者对指标体系及其关系的理解和技术性处理两个重要变量。其中,第一个变量资料的获得主要通过特尔斐法和行动研究实现,第二个变量资料的获得主要通过层次矩阵对偶法实现,两个变量资料的实现过程是研究者不断与指标体系相关的政策、环境、人互动的过程,是研究者不断加深对指标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逐步完善的过程。
(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三阶段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评价指标初拟阶段、评价指标筛选、初定阶段和评价指标完善、定稿阶段(见图一)。在评价指标初拟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开放式问卷两种方法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维度和具体的评价指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获取资料和数据方式的有机结合,能够较好地保证输入信息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针对性,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在评价指标筛选阶段,需用三把“筛子”考察和筛选第一阶段建构的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一把“筛子”为与评价内容相关的教育目标、教育政策等,从宏观视角把握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第二把“筛子”为托幼机构,即将评价指标体系在相关幼儿园进行试用,从中观视角把握评价指标体系的针对性;第三把“筛子”为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专家及幼儿园一線教师,即采用特尔斐法让上述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从微观视角把握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针对性。在评价指标完善、定稿阶段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统计软件考察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从而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三)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具体方法
1. 开放式问卷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初选中的运用。由于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的差异性,我国托幼机构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较大不同。如果运用全国统一的评价体系评价不同地区的托幼机构教育发展状况,无疑会掩盖或忽略不同地区托幼机构多有的文化特色,而放大其与主流评价指标的差异性,不利于各地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为此,各地区都应在我国托幼机构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指导刚要的引领下制定符合本地文化特征的具有针对性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达到上述目标,广泛地开展实地研究获取大量的一手数据和资料尤为重要,开放式问卷为此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具体方法。开放式问卷又称为无结构问卷,是问卷制定者设计的相对开放的、无标准答案的、需要填答者结合自身经验用文字填写的问卷,被调查者可自行构思自由发挥,按照自己意愿回答问题的问答型问卷。开放式问卷通常针对某些尚不清晰的问题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在探索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初选过程中运用该方法颇为贴切。开放式问卷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根据研究目的设定问卷问题,问题以开放式、低结构为主要特征,问题不宜过多,给填答者足够的填答空间;其次,采用分层整群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实地选取填答对象,指导填答对象完成问卷;最后,剔除无效问卷,对问卷资料进行类属分析,初步建构评价指标的三级维度。
2. 特尔斐法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筛选中的运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极为复杂且困难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一种公认的托幼机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所以这样,指标项目的科学性是其得不到公认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认为在托幼机构教育指标项目筛选阶段,使用特尔斐法具有其特有的优势。首先,特尔斐法有一套系统的程序,它通过“专家意见形成——统计反馈——意见调整”的过程,并且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和验证,因此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指标项目筛选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按照程序进行,充分发挥了信息反馈和信息控制的作用,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特点。其次,从托幼机构教育特点来说,它具有实践性、灵活性、时代性。而教育质量高低的评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在评判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实践性活动。教育目标又是因时因地在慢慢发生改变,特别是根据各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而在做适时的调整。
因此,选用特尔斐法可以充分发挥特尔斐法选择专家的这一特点来解决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因为特尔斐法中参与指标项目筛选的专家都是来自长期从事与本课题相关工作的理论专家、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他们当中有些精通于现象的综合描述,有些熟谙于现象的趋势预测,有些擅长于理论,有些侧重方法应用。而且他们在筛选指标项目时,都会从当下教育目标来考虑和做出抉择的,正好可以避免受时间、地域和工作侧重点不同而影响教育质量指标的调整,这对教育质量内涵与标准达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由此共同构成的咨询团队一定可以做出有效的决定,这对教育质量内涵与标准达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针对当前教育质量评价构建,使用特尔斐法,其参与专家人数一般在10~15人,在指标筛选的时候能够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抽象到具体等角度考虑以避免当前评价指标过于笼统,不够具体的现状。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因此适中的人数可以实现指标项目筛选最优化。
3. 层次矩阵对偶法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运用。层次矩阵对偶法是指通过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逻辑分层,在每一层次内对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在同层指标内部中找出各项指标的优先顺序,从而确定本层各项指标权重值,最后统计指标体系权重值的方法。运用层次矩阵对偶法确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基本思路:首先,对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归类处理,划分指标层次,即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把评价目标分解成不同等级层次的评价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其次,列出优选矩阵,编制权数调查表,对每一层次或者类别的评价指标逐一进行两两对比,按照指标项目的重要程度记分;最后,对各层次等级指标得分进行统计和归一化处理,所得分值为指标权重值。如果有多位专家参与判断,则先把每位专家的判断结果分别计算出来,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得平均权重值。由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有三级指标体系构成,其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更加适宜使用层次矩阵对偶法来判定权重值。层次矩阵对偶法不仅可以减少层次分析法中的复杂的数学运算,同时避免了矩阵对偶法的简单化和笼统化,充分体现了层次分析法在指标项目分层中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它也吸收了矩阵对偶法三级判断标度来进行指标间的两两比较,既提高了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的科学性,也方便了广大制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教育工作者。
四、结束语
本研究提出的输入与输出理论视角下托幼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三阶段模式,以及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相结合探索的一种新方法——“层次矩阵对偶法”,是对构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一次初步尝试和探索,既需要从理论层面不断审视和拓展,也需要在实践层面不断调整完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使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估工作更为科学、适宜,对于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的研究尤为必要。本研究初衷为抛砖引玉,期待引发更多更好的关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刘占兰.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1992年幼儿园质量状况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2):3-10.
②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统计科普,2006(9):57-59.
③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98.
④⑧金娣.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107-116.
⑤孙丽冰.德尔斐法在高职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的运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110-112.
⑥霍力岩.编制教育评价方案的一个关键问题——加权及其方法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0(1):35-40.
⑦周福.德尔斐法在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2012(3):38-41.
⑨李黎,谢敏芳.有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1(2):185-187.
⑩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23-129.
4.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篇四
组 长:苏玉梅
副组长:张银英 陆秀容
组 员:陈章姸 高佳华 杨春青 陈华芬 张桂琳 叶丽芳
李桂钰 周玉霞 张巧英 张宜淑 刘莉
组织职责:
(1)指导各级护理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2)审校科室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本科室护理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4)对重大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护理部汇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
(6)对院内有关护理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要求
组长职责:
在主管院长及护理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病区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副组长职责:
1.完善病区内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各班次的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等,并严格执行。
2.加强安全教育,使本病区的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各类群体突发事件和应急意外事件的处理流程。
3.正确使用护理部统一制作下发的各种标识以及护理安全的警示标识。
4.对高危人群实施监控措施并定期将结果上报。
5.及时传达护理部组织的安全教育、季度质量讲评及每月护士长例会精神,组织落实本科室护理安全讨论,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剖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检查,找出环节管理、流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组员职责:
1、了解负责病人的病情,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和指正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2.参与科室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检查。3.定期抽查科室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4.定期对急救物品、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提出书面意见。
5.实地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做到有记录、有反馈。6.参与护士的“三基”理论及技能考核。
7.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8.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9.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10.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1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12.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13.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护理质量组织机构、指标等 篇五
按《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工作方案》和《全国火电行业60万千瓦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技术方案(试行)》要求,全国火电机组技术协作网组织完成了2008年度年全国6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于近日公布了能效指标对标结果。
一、对标机组范围和总体情况
能效对标工作以2008年度机组运行指标为依据,机组范围包括全国常规燃煤火电50~100万千瓦机组,其中100万千瓦机组共7台,暂在60万千瓦级机组中参与对标。
参加对标的机组为189台,89家发电企业。在对标机组中,国产机组152台,进口机组37台;亚临界机组93台(含2台捷克制造机组),超临界机组87台(含6台俄制机组),超超临界机组7台;空冷机组23台,湿冷机组166台。
对标机组累计发电量6359.59亿千瓦时(上年度4522.65亿千瓦时),平均供电煤耗完成322.02克/千瓦时(上年度323.61克/千瓦时);平均生产厂用电率为5.47%(上年度5.27%);平均等效可用系数为92.03%(上年度92.55%);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为0.97次/台·年(上年度1.23次/台·年);平均非计划停运小时为54.61小时/台·年(上年度32.07小时/台·年);等效强迫停运率0.51%(上年度0.61%);平均利用小时5368小时(上年度5645小时)。
二、全国火电60~100万千瓦机组能效水平标杆
以下各类(项)标杆值均为实际值。
1、供电煤耗
分类条件统计台数供电煤耗(g/kWh
平均值最优值
俄(东欧)制机组8328.68322.09 空冷机组23346.98334.70 超超临界机组7300.18293.10 超临界机组(湿冷)81315.14299.77 亚临界机组(湿冷)68324.19311.352、生产厂用电率
分类条件统计台数厂用电率(%)
平均值最优值
湿冷机组1665.183.24 其中:闭式机组815.274.19 开式机组855.103.24 空冷机组237.504.623、油耗
分类条件统计台数油耗(t/台·年
平均值最优值
全部189550.550.00 油耗指标为机组点火和助燃消耗的总油量,其中15台机组实现无油燃烧。
4、水耗
分类条件统计台数水耗(m3/MWh)
平均值最优值
闭式循环冷却机组812.061.05 开式直流冷却机组850.330.085 空冷机组230.380.22
三、全国火电60~100万千瓦机组能效水平对标供电煤耗标杆先进机组
按《全国火电行业60万千瓦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技术方案(试行)》,在确定能效指标标杆后,按不同的分类边界条件和修正系数,对供电煤耗进行修正计算,确定供电煤耗标杆先进机组及其完成值、修正值如下:
1、亚临界机组
序号电厂简称机组编号供电煤耗(g/kWh)
实际值修正值
1沧东2311.35306.70 2滇东2321.5307.66 3沧东1313.03308.36 4韩城二1321.1310.12 5邯峰2320.59310.7
36台山2314312.28 7托克托2319.2312.85 8韩城二2323.94312.87 9邯峰1322.85312.94 10台山5318313.102、超临界机组
序号电厂简称
1沁北
2沁北
3华润首阳山
4外高桥二
【护理质量组织机构、指标等】推荐阅读:
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08-03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09-18
护理质量管理规范06-19
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记录07-09
社区护理管理质量标准08-10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案08-19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09-16
护理文书质量整改措施10-18
科室季度护理质量分析11-06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评分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