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

2024-08-27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精选8篇)

1.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 篇一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十分的激动,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高兴,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实习报告《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二、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悬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许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出现。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的中部丘陵和黄土覆盖的林州盆地。

2.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 篇二

关键词:地质实习,嵩山,中岳,少林运动,河南

1 引言

嵩山意为极高之山, 地处中原大地, 主要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 西起龙门, 东至新密白寨, 北依黄河, 南横颍水, 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嵩山以中岳、少林寺广为世人敬仰。

嵩山以五世同堂、三动隆升为地质特征, 成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是天然地质博物馆。众多地质学家在这里进行科学研究, 张伯声院士在登封市东北3.5公里, 嵩岳寺南一公里的小沟中, 发现泰山杂岩和五台山系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面, 并命名为嵩阳运动;张尔道教授观察到嵩山石英岩与出露在佛光峪以南变质较轻的五佛山系地层, 呈明显角度不整合, 并命名为中岳运动;王曰伦教授在搬倒井石灰岩层中发现三叶虫, 在少林寺岩组中发现藻类化石, 认为“下寒武统底部砂砾岩以不整合的关系超复在前寒武纪各种岩层之上, 这个运动暂称为下寒武系之前的运动, 不可称吕梁运动”, 而后在中国的前寒武系一书中正式把这一运动命名为少林运动。众多的高等院校也把这里定为野外地质实习基地, 如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许昌学院等院校。

2 嵩山地区地质实习优势

嵩山以五世同堂、三动隆升为地质特色, 具体地质实习优势还包括地层完整、岩类齐全、构造发育、矿产丰富、人文丰厚、生活便捷。

2.1 地层完整

嵩山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 华北地台南缘;地层出露齐全,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代的地层在嵩山地区都能见到, 故被誉为五世同堂。太古界登封岩群主要分布于石牌河、郭家窑、老羊沟等地, 主要岩石组合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片岩、石英片岩等;元古界主要分布于罗汉洞、五指岭、庙坡山、花峪、马鞍山、兵马沟等地, 构成嵩山的主体, 主要岩石组合为变质砾岩、石英岩、石英片岩、千枚岩、砾岩、砂岩、泥岩、页岩等;古生界在整个嵩山地区广泛分布, 主要岩石组合为砂质白云岩、钙质石英砂岩、页岩、灰岩等;中生界主要分布于大金店-告城一代, 为一套陆相碎屑岩系地层, 主要岩石组合为砂岩、泥岩等;新生界主要分布于大金店盆地告城-李家一带, 主要岩石组合为砾岩、砂岩、泥岩、冲积砂砾石层等。

2.2 岩类齐全

嵩山地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岩类分布广泛。岩浆岩主要有辉长岩 (登封市西) 、辉绿岩 (逍遥沟) 、闪长岩 (石牌河) 、花岗岩 (路家沟) 、伟晶岩 (郭家窑) 等;沉积岩主要有砾岩 (大金店) 、砂岩 (陈楼) 、粘土岩 (新新煤矿) 、碳酸盐类 (陈楼) 等;变质岩主要有变质砾岩 (罗汉洞) 、千枚岩 (中岳庙后沟) 、片岩 (郭家窑) 、片麻岩 (三皇寨) 、石英岩 (中岳庙后沟) 、混合岩 (石牌河) 等。

2.3 构造发育

嵩山地区前寒武纪三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 (嵩阳、中岳、少林运动) 形成了今天嵩山地区的主体地形地貌;嵩阳运动 (约25亿年前) 使登封岩群强烈褶皱, 形成了以东西向为主的线型褶皱和穹窿构造, 在鞍坡山、大塔寺、清泉沟、大仙沟、玄天庙等地均有明显的构造界面, 其中在嵩山主峰南坡界面最为清晰, 表现为嵩山群底部的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登封岩群之上;中岳运动 (约18亿年前) 改造了嵩山群, 使登封岩群遭受了强烈褶皱, 不整合面发生弯曲, 在少林水库西山脊、挡阳关尖哨、唐庄井湾一带均有明显的构造界面, 其中尖哨一带界面最为清晰, 表现为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底部砾岩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下元古界嵩山群五指岭组之上;少林运动 (约6亿年前) 使基底断块翘起, 南高北低, 在御寨山、嵩山北坡、尖哨等地均有明显的构造界面, 其中少林寺西山柏峪沟界面最为清晰, 表现为下寒武统辛集组与下伏震旦系罗圈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后期还有加里东 (奥陶纪末) 、华力西 (泥盆纪末) 、印支 (三叠纪末) 、燕山 (古近纪) 、喜山 (新近纪) 等构造运动。这些构造运动导致嵩山地区主要经历了基底、盖层、断陷三阶段演化, 其中基底演化阶段形成的褶皱构造主要有大塔寺复背斜、五指岭复向斜、御寨山复向斜、摩天寨-石门沟复向斜等;断裂构造主要有嵩山北坡正断层、王峪正断层、龙潭寺正断层、西窑村正断层、鞍坡山逆断层、水磨湾逆断层等;盖层演化阶段形成的褶皱构造主要有登封大背斜、大金店大向斜、登封大背斜南翼断裂带、大金店大向斜南翼断裂带、五指岭断层、唐窑-中岳庙断层等;断陷演化阶段主要形成了颍阳-大金店-告城一带新生代断陷盆地。

2.4 矿产丰富

嵩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现已探明矿产种类41种, 主要有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花岗岩、麦饭石等, 其中尤以煤炭、铝钒土储量为大, 煤炭保有储量31亿吨, 铝钒土2.4亿吨, 是全国15个商品煤生产基地之一, 是河南省两个铝钒土基地之一, 现代装饰材料花岗石储量30亿吨, 品种齐全, 质量上乘, 硅矿储量8亿吨, 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

2.5 人文丰厚

嵩山意为极高之山。《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 “崇高”之名缘结于此。《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君, 皆在河洛之间, 故嵩高为中岳, 而四岳各如其方。”嵩山主要分为太室山 (启母庙) , 少室山 (少姨庙) , 皆得名于治水泽民的大禹的第一个妻子 (涂山氏) 和第二妻子 (涂山氏之妹) 栖身地。另有儒释道三教荟萃, 北魏时建立的嵩阳书院 (太室山南麓) 是儒家的象征, 北魏时建立的少林寺 (少室山南麓) 是释家的象征, 秦时建立的中岳庙 (太室山东麓) 是道家的象征。历代儒士与僧道交游于嵩山, 在此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碑刻, 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等人文景观, 同时也有自然景观“嵩山十二胜景”:潭贯珠琼将流, 嵩阳洞天景色幽。少室夕照垂金钱, 御寨日落苍谷口。石池高耸云崖畔, 石僧迎实站山头。石笋闹林柏涛滚, 珠廉飞瀑震山吼。高峰虎踞云天啸, 猴子观天盼解咒。熊山积雪稍奇观, 峻极远眺天地悠。

2.6 生活便捷

登封市就在嵩山脚下, 作为以“禅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城市, 登封市交通便利、住宿便捷、物产丰富, 生活十分方便。交通有207国道与237、316省道贯通全境, 郑少洛、禹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 形成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住宿有禅武大酒店、鹿鸣山庄、少林国际大酒店、御寨山庄、天中大酒店、中岳旅社等。

3 嵩山地区地质实习内容

嵩山地区是天然的地质实验室, 有着十分明显的地质优势。众多高校把嵩山作为地质认识实习的基地, 而地质实习线路也众多。

3.1 路线一:登封市区—玉皇庙断层

由登封市区经中岳大街、嵩阳路、县道X048到玉皇庙村西的书院河西岸, 观察玉皇面断层、断层标志及性质, 侵入接触关系, 学习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采集新近系砂砾岩标本, 绘制地质剖面图。

3.2 路线二:登封市区—逍遥沟辉绿岩墙—峻极峰

由登封市区经中岳大街、嵩阳路、嵩山书院到逍遥沟, 观察辉绿岩墙侵入接触关系, 认识辉绿岩、混合岩, 采集两种岩石标本, 绘制地质素描图, 然后参观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和新建的嵩山地质博物馆, 经老母洞拾级而上, 考察嵩阳运动遗迹, 登“峻极远眺”黄河。

3.3 路线三:登封市区—陈楼煤矿—陈楼古生物化石群

由登封市区经国道207到大金店镇陈楼村, 观察大占砂岩、煤层、陈楼古生物化石群, 认识砂岩, 无烟煤、煤矸石, 腕足、珊瑚、海百合等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 采集砂岩、古生物化石标本。

3.4 路线四:登封市区—教练场—烈士陵园

由登封市区经中岳大街、嵩阳路、颖河路到教练场, 观察各种花岗岩及嵩山麦饭石, 采集各种花岗岩及嵩山麦饭石标本, 返回后瞻仰登封烈士陵园, 缅怀先烈。

3.5 路线五:登封市区—中岳庙—后沟

由登封市区经中岳大街、少林大道经中岳庙到达后沟, 观察少顶山背斜、共轭剪节理, 罗汉洞组石英岩、五指岭组千枚岩岩性特征, 石英岩中的斜层理、交错层理, 采集石英岩、千枚岩标本, 绘制少顶山背斜素描图, 返回后参观黄盖亭和中岳庙。

3.6 路线六:登封市区—三皇寨—少林寺

由登封市区经中岳大街、嵩阳路、大禹路到达三皇寨, 沿少室山西坡栈道至少林寺, 沿途观察太古宙片麻岩、断层角砾岩、远眺“中岳运动”、陡立岩层与尖棱褶皱、石英岩顺层节理, 绘制中岳运动地质剖面图, 参观少林寺。

4 教学考核评价

在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 除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 进行全方位教学。

激励方面有对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每天评选、中期评选、公开表扬、加平时成绩等措施, 具体优秀方面有: (1) 对野外地质记录规范完整同学的评选; (2) 对野外采集标准样品同学的评选; (3) 对野外素描图和地质剖面图绘制科学同学的评选; (4) 对每个实习点地质工作标兵的评选; (5) 对野外地质实习优秀同学的评选。

考核评价注重阶段性评价和综合评价的结合。阶段性评价主要包括: (1) 每个实习地点在野外工作方法、标本采集等方面表现优秀同学的评价; (2) 每日野外记录、图件绘制科学规范同学的评价; (3) 每个阶段野外地质实习综合优秀同学的评价。综合评价主要包括: (1) 野外地质实习表现 (30%) , (2) 野外地质实习记录 (30%) ; (3)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40%) 。

野外地质实习在注重培养学生对地质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的同时, 也应该注重对学生野外工作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野外工作精神方面包括: (1) 地质工作是探究自然奥秘, 为人类提供可利用资源的工作; (2) 地质工作应有不怕累、不怕苦、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 (3) 地质工作中注重安全和科学的野外工作方法。

人文素养培养包括: (1) 嵩山是三教荟萃之地, 天地之中, 荟萃人文精华; (2) 少林禅宗的武德在这发扬光大; (3) 嵩山自然风光雄美, 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尚情感。

总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嵩山这得天独厚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天然地质实验室的优势, 注重实习的激励措施和考核评价, 注重培养野外工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从而通过地质实习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 训练实践技能, 培养科学精神, 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3.水工专业地质实习改革 篇三

工程地质是水工专业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仅需要课堂讲授、实验课程,而且需要进行地质教学实习等多种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才能获得一些真知。但是水工专业学生在地质知识基础、专业认识上和地学专业学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分析水工程专业学生地质知识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在野外实习中摸索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水工专业学生地质知识现状

从学科上讲,水工专业学生地质理论知识相对欠缺,学生学习的理论课程难度要求相对较低,课时和内容相对较少,课堂上的认识鉴定实验时间有限,巩固的时间客观上较少;而且不像地学类学生有比较深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大量野外实习历练机会。所以水工专业学生,不仅对常见的造岩矿物、岩石类型陌生,对构造现象更是如此。

从思想上,许多学生对野外地质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认为野外地质实习与他们的专业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致不高。学生在实习现场,大多观察风景,东张西望,不知所措,并且对野外实习与专业的关系大小产生了质疑。学生从思想上缺乏对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总之,上述种种原因,使得仅有两周的非地质类野外地质实习变得相当艰难,同时对带队老师和现场授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消除学生们思想上的顾虑,而且要寻找一种有效的野外实习教学方式。

二、野外实习教学方法

(一)消除学生思想障碍

态度决定一切,在实习开始之前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必不可少。部分学生认为,每次实习都是与岩石打交道,枯燥无味,缺乏新奇感。这就要求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说服教育。抓好思想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摒弃“重专业课、轻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观念,提升实践性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而且因材施教也非常重要。例如与农水专业的学生讲解水文地质调查与专业的密切关系,与水电专业的学生讲解不同岩石类型的地基承载力差异以及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等等。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的饱满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重视基本知识的解析和讲解

每个学科都有其不同的学科特点。每到一个具体的实习考察点,都要从看到的地质现象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回忆课堂理论和实验内容的过程。例如在五大连池考察流纹岩的时候,简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的基本概念,其中岩浆岩又分喷出岩和侵入岩两大类,最后指出流纹岩是一种岩浆岩,而且是喷出岩,接着可以简述喷出岩的常见的一些结构构造特征,然后根据看到的现象逐个分析流纹岩细类的特征。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常见造岩矿物的成分差异及其鉴别特征。比如在对小岭镇进行岩层产状测量的时候,让学生回忆岩层产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水工地质罗盘的矫正以及使用其进行测量的方法。然后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讲解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记录方式,熟练使用仪器。这样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知识,完成了实习任务,熟练地掌握了仪器使用,效果较好。

(三)重视地质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地质思维和鉴别能力的培养是实习的核心内容,比如在考察小岭镇石发岩石断裂的时候,首先阐述断裂的概念和三要素,然后让学生根据标志层判断断层的性质。学生们直接参与其中,畅所欲言,在讨论中逐步明确了断裂的性质。另外在鉴定泥岩和粉砂岩石的时候,要让学生亲自感知二者手感的不同,肉眼很难区分,粉砂岩有粗糙感,而泥岩没有。并且针对北方农水专业的特点,适当加强了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对实习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基本烈度、自然地质现象、水文地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了解。通过实习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学到了知识,而且增强了技能。接着可以分析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判断的依据。比如,断层性质的判断的基本依据、不整合形成的原因等等。如果遇到类似的观察内容,可以跟学生一块讨论,在争论中逐渐明了野外观察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一些基本野外技能。

但是学生还是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实习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个分队中有的学生记录本上记得工整详细,有的则寥寥几笔。但最后提交报告的时候都内容饱满,这样难免抄袭。为培养学生养成现场记录的习惯,现场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的记录随即抽查和提问。每天回来之前让学生把记录本交回,可以督促学生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一旦领会了某些概念、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有很大提高。

(四)注意培养创新意识

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基本技能,明确基本概念。鼓励学生现场提问,可以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野外岩石的鉴定,没有了教师的提醒,没有了实验室中标签的标明,学生大多不知如何着手。也有相当多学生不知道野外如何区分“石英”和“方解石”“白云母”等常见的矿物。通过现场答疑,学生的基本技能有所增强,下次再看到的时候就知道从节理、形态等几个方面来鉴别。学生的问题可能比较浅显,但是只要跟专业相关的,都要耐心解释。如果真正学会了些技能,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步提高。兴趣就是在点滴中培养的。在实习的后期,从学生的主动提问可以看出他们的思考、认识也在深入。

三、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鉴于所从事专业的特殊性,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大二同学尤其重要。如何在完成艰巨的野外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成了带队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实习中会受到路程比较漫长、天气变化不定、山路比较陡峭、路段比较泥泞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有些体力较好的男生主动伸出友爱之手,这些都是实习中亮丽的风景。正如许多同学在实习报告结语中所写:此次实习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

诚然,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在野外实习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但是如果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真正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精神,必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刘勇健.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白明洲.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2).

[3]肖淑荣.基础地质实习之我见[J].中国地质教育,2007(3).

大学生网络创业要靠实力

09年3月,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历经半年,通过走访全国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85所高校,共发放1650份问卷,访问512名网络创业者,最终形成了国内首份《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

调查表明,71.57%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的专业背景为经济学、管理学、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理工类和文史类专业学生分别占11.22%、2.24%。这一方面说明该部分学科专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也较好地说明近几年高校特别是高职、大专层次院校在经管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开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报告显示,在大学生网络创业雇用人员数量上,61.65%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没有雇用人员,雇用1-2人的占23.54%,雇用3-4人的则占6.07%,雇用5人及以上的比例为6.31%。同时,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所雇用的人员75.90%为本校同学,11.65%为大学毕业生,14.86%为其他社会人员。可见大学生网络创业影响不小,在解决本人就业问题的同时能够有效影响和带动周边同学参与网络创业,还解决了一部分社会人员的就业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国内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特别是网络创业教育还刚刚起步,在大学生网络创业者群体中,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的仅占17.1%,有网络创业培训经历的比例仅为16.14%。创业类培训正在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获取网络创业所需知识、技能的直接补充和选择。

报告认为,网络创业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积极影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拉动经济等都具有较大影响,同时报告还认为大学生网络创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地质专业大学生个人实习报告 篇四

一 兴城

1 自然地理

兴城市位于葫芦岛市的东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地处东经120°06′至120°50′,北纬40°16′至40°50′之间。

在地貌上,该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的东部边缘,发源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红螺山一代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北西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实习地区处于北半球暖温带亚温润气候区。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 年平均降水量620mm。

2 人文经济

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辽宁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麻类等。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生产基地。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覆盖率29%。海产品丰富。兴城市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形成了立体化运输网络。以兴城市为中心,县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各乡。海滨建有小坞渔港。

二 秦皇岛

1自然地理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秦皇岛地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年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在400mm至1000mm之间,总体而言,气候宜人。该地区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戴河和洋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都是明显的季节性河流。

2 人文经济

秦皇岛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旅游业十分发达。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九种,未探明的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石英重晶石及非金属建材。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规模属于小型煤矿。水泥生产也有一定规模。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豆类等,山坡多种植果树,以桃葡萄苹果核桃最有名,还有梨山楂杏李子沙果海棠板栗等。海底地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虾海蟹质量最佳。此外,秦皇岛市交通发达,以水陆、陆路为主,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

5.大学生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篇五

一、矿物和化石的肉眼鉴别和表述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学习常见矿物岩石的特点观察。

我们在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的导游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开辟了五个地学展厅,分别是地球奥秘展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珠宝玉石展厅、矿物岩石展厅和矿产资源展厅,大体代表了地学学科的基本框架。

地球奥秘展厅从独特的行星、地球的物质组成、大自然的精华――生物圈、不安稳的大地、大自然的雕塑家以及人与地球等方面,反映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在这里观众可以领略世界首创、直径达1.5米、绕与黄道面呈23.5度夹角倾斜旋转的磁悬浮地球仪,还可以亲身体验人造地震平台所带来的大地的颤动,通过各种现代化展示手段中去真实感受地球的神奇博大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

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从生命起源开始,以地质历史中的生物进化为主线安排陈列,展现地球生命38亿年的进化历程,并且突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其中脊椎动物特别是恐龙的进化尤其引人注目,展厅陈列的9具恐龙骨架、恐龙足迹化石、6条电动的机器恐龙把观众带入到了奇妙的恐龙世界……

在这里观众可以亲眼“目睹”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以及用高科技手段制作的亿万年前的动物界栩栩如生的场景,了解生物进化过程的奇妙与艰辛。有兴趣的观众还可以一展身手与史前最大的动物――恐龙赛跑……

珠宝玉石展厅的内容包括认识宝玉石、宝石的奇光异彩、宝玉石世界、宝玉石鉴赏以及宝玉石趣话等。精美绝伦的宝石、五彩缤纷的玉石,让观众大开眼界、留连往返……

矿物岩石展厅力求用种类齐全、特征典型、精美独特的标本,让观众认识奇妙的矿物世界和岩石天地。

矿产资源展厅从走近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以及矿产危机与未来矿产5个方面展开。除了认识各种珍贵的矿石标本,在这里观众还可以观赏用声、光、电技术制作的海洋石油钻采平台模型、天然气采气平台模型、湖北大冶铁矿模型等,了解人类开发地下宝藏的恢弘画卷。

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参观我能简单的对矿物和化石的肉眼鉴别和表述,例如

磁铁矿:为氧化物类矿物磁铁矿的矿石。属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十二面体。晶面有条纹。多为粒块状集合体。铁黑色,或具暗蓝靛色。条痕黑,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不平坦。硬度5.5~6.5。密度5.16~5.18g/cm3。具强磁性。性脆。无臭,无味。常产于岩浆岩、变质岩中

高岭石:常呈土状、粉末状、鳞片状。纯净者为颜百色,如含杂质,则染成浅黄、浅灰、浅红、浅绿、浅褐等色。蜡状光泽。硬度极低,1~3度。比重2.6。吸水性很强,舌舔有粘性。为陶瓷、造纸、橡胶等重要化工原料。高岭石的来源,有粘土沉积形成,有长石、霞石等风化而成。

二、地质罗盘的使用

今天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的学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我们在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外面听老师的讲解和实地练习。

(1)罗盘的校对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应用这一原理可进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

(2)目的物方位的测量

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

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

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行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较这是因为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

为了避免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3)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1. 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方式通常采用下面的方式:

既方位角记录方式,如果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0,倾向为2200 ,倾角350,则记录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需要在岩层露头测量,不能在转石(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别露头和滚石,主要是多观察和追索并要善于判断。

测量岩层面的产状时,如果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上当作层面以便进行测量。

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地练习牢牢的掌握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对以后的实习和工作更好的帮助。

三、对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观察描述

今天一开始老师在主楼下平台处石凳处给我们认真的讲解的野外记录的要求及格式

1. 野外记录格式

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 如:自 经 至 )

手图号: 航片号:

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 断层(或 层)

人员: (记录); (手图与航片)

点号: (如:0066)

座标: X: Y:

6.地质实习实习报告中国石油大学 篇六

第一章 绪言

本次实习野外路线观察时间为7天,具体时间为7月8-14日,早上7点30分从润洁公寓上车,晚上5点前回来

本次主要观察路线有9条

线路1:下苇甸寒武-奥陶纪地层观察;

线路2:野溪构造地质观察

线路3:延庆燕山天池西侏罗纪碎屑岩、火成岩特征观察

线路4:延庆燕山天池东侧地质构造观察

线路5:十三陵天池-三合村岩性、构造观察

线路6:沟崖水库-十三陵水库地层接触关系、现代河流沉积作用观察

线路7:房山太平山南坡石炭-二叠系岩性组成、接触关系观察

线路

8、房山燕山晚期侵入岩特征观察

线路9:周口店遗址参观

自然地理概况

北京的整个地形和山势的骨架,基本形成于距今6000-7000万年的燕山凿山运动。北京的西部山地,从南口的关沟至拒马河一带,统称为西山。它是由一系列成北东—南西走向,并且大致平行的褶皱山脉所组成,属太行山脉。北京北部的山地,统称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这是一个镶嵌着若干个山间盆地的断块山地。在地势上,则是由平原呈阶梯逐级上升,尔后进入蒙古高原。

北京市地理坐标为:北纬经度39°28′—41°05′,东经117°30′—115°25′,南北跨纬度约1°37′,东西跨经度约2°05′。天安门地理坐标为:北纬39°54′27″,东经116°23′17″,是北京的标准中心坐标点。天安门广场海拔高度为44.4米。

第二章 地层

一、太古界

在线路6,沟崖水库西侧有一组太古界变质岩,细观察可看到片麻岩,麻砾岩,可以看到的矿物有斜长岩、角闪岩,所以可命名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颜色灰白,其表面有重结晶现象,岩石致密,有定向排列的特点。说明这个岩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高温高压环境,生成了新的矿物。和下层的元古界石英砂岩存在地层缺失,且两个岩层的倾向不同,可判断出地层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接触面倾向为140,倾角为54。图

二、元古界

在线路6,出现了一组中上元古界石英砂岩。颜色为灰白色,表面不含辉绿岩。属常州沟组,距今有17-18亿年。

在线路4,永宁至天池分岔路西侧约3公里处,有距今8-10亿年前的中元古界地层,其成分主要为白云岩、灰岩。推测白云岩是在古老地层中灰岩通过交代作用形成。在这些岩层表面发现了砂状颗粒、泥晶及鲕粒构造。其中鲕粒为同心圆,呈眼球状。其原因可能为有生物活动产生碎屑的关系,也可能为已固结的碳酸钙沉积被压扁压断产生碎屑。本地层还出现了初期小规模熔岩现象,有1-2米厚,原理是环境产生的HCO3-及H2CO3使碳酸型岩发生溶解。其成因有本身岩石关系,还有节理断层产生的裂缝,潮湿的气候天气等外因加速这种现象的发生。继续下去就会变成溶洞。这种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这些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称为喀斯特。

沿公路不远处有中元古界长城系石英砂岩(石英纯度>95%),生成于17亿年前左右,层状结构。其石英颗粒呈粒状。有些岩石含发绿部分为海绿石。判断为海洋相,因如果

为河流相,石英的纯度达不到如此高,且由此途径形成的砂岩受到河流形态的影响,这里观察到的为一大整块岩石。岩层上有些长度为7公分左右的条状物,是由泥裂形成,里面充满了石英颗粒。但规模不大,且无规律。

同样线路距溪水湾一公里处出现了中上元古界海相灰岩地层沉积,以波痕、印模现象为主。形成原因可能为海上碳酸盐发生造山作用形成。沉积面倾角为65,层面光滑,呈水平状。印模形成原因是下层岩石软,上层较硬,上层有痕迹的岩石压下岩形成。波痕可能是流水或风冲刷自然形成,也可能是压成,此时和印模类似。波痕如对称为双向水流,不对称为单向。波痕与印模区别为波痕具有方向感和定向性。(照片)

三、古生界

(一)寒武系

在线路1,沿铁路方向依次出现寒武系下统、中统和上统。

1、下统

该地层由上层毛庄组,中层馒头组,下层府君山组构成。厚度约80-100米。由紫红色泥岩和灰黄色泥质泥晶白云岩组成三个沉积旋回。每个旋回下层为含三价铁的紫红色页岩和泥岩,具有砂质结构,中层岩层显红、白色,上层岩层以灰色为主,为灰质泥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从下到上岩层粉砂质增多。

2、中统

该地层由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构成。与下寒武统的接触部分主要以灰色鲕粒石灰岩和绿色粉砂质页岩作为分界。鲕粒呈鱼子状,粒径0.2mm-0.6mm,含量60%-80%,发育较大,填隙物为亮晶方解石。该地层含泥质条带灰岩、鲕粒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砾屑周围没有红色氧化圈。照片

3、上统

该地层由长山组、凤山组构成。含白云质条带灰岩和竹叶石灰岩:前者在风化面上呈褐或褐红色,新鲜面呈深灰色。后者竹叶状砾屑常具有氧化圈,最长可达10cm,呈放射状、梅花状排列或平行层面排列。竹叶状石灰岩横向上呈透镜状,可能在形成过程中结实打碎、搬运、沉积,受到了风暴作用的影响。(照片)

(二)奥陶系(距今438-505年)

线路1出现下奥陶统,位置:下苇甸东南永定河东侧铁路旁。此处为冶里组,厚度有30-80厘米左右,主要由灰岩构成,与下层的上寒武统地层称整合接触关系。与上寒武统相比,这里灰岩的块状性增强。对冶里组灰岩进行细分为厚层块状灰泥石灰岩、豹皮石灰岩、白云质条带灰泥石灰岩。其中第一种灰岩岩质较纯,在当地常被开采作为石灰和水泥原料。豹皮灰岩其岩面呈斑点状(此处画图)

线路7同样为下奥陶统。在太平山南坡的马家沟组,厚度少则几十米,多达二百米多。岩性:底部主要为同生角砾状灰岩,下、中部主要为青灰色的中厚层状灰岩、结晶灰岩,上部主要为泥质条纹带灰岩或白云质灰岩。本统各个地层呈整合接触,(三)石炭系

在线路7中,出现了中石炭统本溪组,厚度50。岩性主要由泥岩构成,岩性偏细。在岩石表面有风化壳,土状松散,其中有铝土矿出现,说明这里发生风化作用的时间很长。整个本溪组底部普遍发育有灰绿色泥质角岩(风化后常为褐红色),为古风化壳产物;中、上部主要为黄褐色板岩(由泥岩变质而成)及少量红柱石角岩(俗称菊花石),夹有少量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及粉砂岩。其中红柱石角岩是由常见的粘土矿物脱水而成。

在同样地区,出现了上石炭统太原组,厚度70cm左右。和本溪组分界处为浅变质砂岩。本组旋回性强,表面含有不规则煤层。自下而上分为两个沉积轮回。第一段

底部为中厚层状中、细粒变质砂岩,中上部为灰黑色红柱石角岩,斑点板岩及黑色板岩,第二段底部为含砾变质砂岩,中上部为变质细砂岩、砂质板岩等,其中含有可采煤层。

(四)二叠系

在路线7,太平山南坡出现下二叠统山西组。厚度约30米左右。本组地层有一完整旋回。底部为灰黑色含砾变质粗砂岩(俗称“豆腐块”角砾岩,可作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分界标志),局部为细砾岩,中上部为浅灰色变质细砂岩,夹杂些灰色板岩及煤层。这些砂岩具有定向性排列的特点。

在此处又出现了下二叠统杨家屯组,厚度近百米,底部为灰绿色厚层状变质粗砂岩、变质砾岩(作为与山西组分界标志);中上部为杂色变质砂岩,夹杂少量含砾变质砂岩及黑色板岩。

四、中生界

(一)侏罗系

在线路3,燕山天池大坝西南侧3公里出现中侏罗统后城组黑色页岩。它处在此区域底层的下部,发黑原因是有机质多。细粒结构。中部是宽度为20-30cm的砂岩,极不稳定。上层同样为砂岩,与中层比抗风化能力较强。下层黑色页岩形成的环境应该是在沼泽,深湖或半深湖。因植物残骸较多,在石油方面可作为产油层。中层的砂岩孔隙度大,对油气的吸收好,可作为储油层。再上面的一层为盖层,防止油气渗透到地面

燕山天池宾馆正门西侧,有侏罗纪晚期后城组出现,距今135-150万年左右,与前者类似。

五、新生界

(一)第四系

在线路6,十三陵水库二坝东北侧,出现了第四纪现代河流沉积物,岩石排列松散,大小粗大。颗粒属中粒,分选性磨圆性都不好,归为砾岩。推测为冲积扇相。

线路9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人遗址位于周口店村西。有两座东西并列的山丘,东边的一座有一个大山洞,俗称猿人洞,1929年后,叫周口店第一地点,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在此洞中出现一层层不同的沉积,埋藏着北京人的骨头,生活用具等。

第三章 岩浆岩

由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岩石统称喷出岩,它包括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浆在侵入过程中变冷,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一、侵入岩

(一)正长斑岩(碱性浅层细粒侵入岩)

在线路8,盘云岭处出现燕山晚期正长岩岩床。大概于8千万年前侵入,由于其岩面发现斑晶,则为正长斑岩。它的形成过程是上层的侏罗纪沉积岩出现后再侵入的。围岩与侵入岩接触部分的烘烤边(围岩部分)岩性致密,冷凝边(侵入岩部分)结晶小。

(二)闪长玢岩(中性浅层细粒侵入岩)

在线路1中,位置:下苇甸东南永定河东侧铁路旁(39”59’35”,116’01”27)处有闪长岩岩墙,与周围的岩层呈浅层侵入接触关系。(产状测量)

在线路8中,发现了大量的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按含碳量大小划分,>20%为后者,10%-20&为前者,<10%的未含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呈灰黑色,岩性成分有角闪石(黑色),斜长石(灰白色),石英,云母(发亮)等。颗粒大小与岩石结晶时所处的环境有关。一般来说,结晶慢的颗粒粗,结晶慢的颗粒细。而由于岩体

边缘温度降得快,所以结晶也比岩体中心要快。所以我们常看到岩石从边缘到中心颗粒逐渐变大的现象。我们所观察到的颗粒小则1毫米,大到几厘米,沿路深入颗粒越来越大,大概是温度的关系。析离体,俘虏体大小不一,(画图、岩性)。花岗闪长岩成分类似,较石英闪长岩可以看到更多肉红色的钾长石,颗粒近厘米后称花岗伪晶岩。在官底村采石场中,还发现了一个面积为56平方公里的岩株,其成分有石英,钾长石,云母。

(三)其它

辉绿岩,属于基性浅层侵入岩,在线路3中天池半岛标志牌发现大型的辉绿岩侵入体。由于风化较厉害,我们是通过敲打出新鲜面来判断出。其内部成分包括辉石,角闪石等,观察到是细粒。

二、火山岩(喷出岩)

(一)熔结火山碎屑岩类

在线路8,燕山天池大坝西侧,出现中生界侏罗系角砾熔结凝灰岩,属中侏罗统后城组火山碎屑岩。其面为石英粗面质,紫灰色。熔结凝灰结构,似流动构造。由晶屑(钾长石、石英)、玻屑(未结晶的碎片)、岩屑(岩石碎块)、角砾及火山灰构成(二)火山碎屑岩类

火山碎屑岩是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是介于火山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岩石类型,兼有两者的特点

在线路5,蟒山顶出现的侏罗纪火山碎屑岩,颜色鲜艳,有紫,黄,红色等,无成层性及分选性,呈杂乱堆积。颗粒大小为中粒,直径2CM左右,色较杂,整体为紫褐色,磨圆性差,岩性以中性为主,块状构造。个别岩石颗粒较大,平均下来有4-5公分,最大有10公分以上。

在线路6,青松岭处有不同形态的侏罗纪火山角砾岩。主要有凝灰岩(灰黄色,白色,含有矿物:长石、石英,有少量的角闪石、辉石,粗细不均匀,分选差),中性的火山角砾岩,及集块岩,沿路从内向外碎屑岩大小逐渐增大。相比于寒武系灰岩,其抗风化能力差。这些火山碎屑岩可能为火山作用产生的固体喷发物。

三、变质岩

变质岩是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地壳运动或岩浆运动),地壳中已形成的三大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在原地固态情况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变,重新形成的岩石。

在介绍地层时已提到变质岩,这里不再讨论。

第四章 构造

一、褶皱

褶皱是指层状岩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曲现象。基本类型是背斜与向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上凸曲者,称为背斜,向下凹曲者称为向斜。相邻背斜之间为向斜,相邻向斜之间为背斜。相邻的向斜与背斜共用一个翼。按横剖面形态特点可分:尖棱形,圆弧形,扇形,箱型等

在线路2的妙峰山体,出现一个箱状(左侧)和尖棱状(右侧)背斜,(画图)两者中间夹着圆弧状向斜,体现了背斜与向斜常并存的关系。

在线路7,164背斜形态为箱型。“164”指的是首次测量的高度。因长年风化,实际高度已小于164米,长度有300多米(目测)。

在线路4,六道河处有大型背斜。其左侧岩石较为破碎,右侧呈馒头状。背斜判断理由为左侧岩石向左倾,右边岩石向右倾,两侧岩石倾向向背而离。其地层从下到上,从老

到新为常州沟组(石英砂岩,发白,个别为肉红),串岭沟组(页岩、泥岩,易破碎风化)、团山子组(白云岩)。

二、断层

断层是断裂面两侧发生明显相对移动的断裂构造。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分类为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

(一)正断层

正断层是指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即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在线路8,宾馆正门西侧出现两个规模较大的正断层,断层面倾角约60,倾向指南北方向。

(二)逆断层

逆断层是指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的断层,即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在线路2,,铁路隧道南侧出口处,发现了逆冲断层。识别依据是:

1、断层角砾岩碎块圆滑

2、通过阶步、擦痕等判断出断层上下盘相对滑动的方向,找出上升盘和下降盘,即可判断。我们绕过断层后,对岩层产状进行了测量:倾向112,倾角18。

在路线4,六道河背斜附近存在一些断层(画图),一般在沟处发现。

在线路6,在青松岭,猜测这里有一个关于寒武系灰岩和侏罗纪火山碎屑岩两地层的大型断层,由于证据不足,不好判断断层类型

(三)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脸盘基本上沿断层走向作相对水平移动,根据断层两盘相对滑动方向,分左旋和右旋之分。

在线路2,采石场北侧,出现小规模走滑断层。通过观察擦痕,可确定是右行。

(四)单斜

指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并向下逐渐过渡为水平产状。

在线路4,出现排字岭单斜,为距今1.4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粉砂岩和砾岩构成,其形状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一排排剑书似的山峰。(画图)下层为泥岩,粉砂岩,是当时河道的沙形成。此层又分为两个连续界面,其中呈灰黄色的是水相,紫红色的为陆相。上层层为中粒砾岩,最大颗粒大10厘米左右,其底面对下层有冲刷作用。这两层完成一个正旋回。在上层出现类似的一个旋回,最顶部由风化壳覆盖。每个旋回地层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在砾岩层可以看到一些交错层理、槽状层理。

三、节理构造

节理是较断层更为普遍存在的构造,节理的裂开面称为节理面。根据其走向的不同,相互平行者为张节理,交叉则为剪节理。由于张节理和剪节理易同时存在,则统一叙述。在线路2,位置:永定河右岸野溪铁路隧道上方。在箱状背斜的其中一个岩石上发现了2组张节理。节理面呈白色,长度长的有近50厘米,短则几厘米,宽度约20厘米,其条纹呈雁列式排列。总结两种节理辨别方法:张节理有填充物质,节理面大,不光滑且绕过砾石,延伸程度不大,剪节理没有填充物质,节理面光滑,排列紧密且切过砾石,延伸程度大。

其它与节理有关的现象现象

在线路8,采石场北侧发现了摇摆石(画图),其成型机理是先节理产生裂缝后,再球形风化而成。形成这种岩石一般需要三组及以上节理,如只有两组节理,只能形成柱状石。

在线路3中天池半岛标志牌发现大型的辉绿岩侵入体,其节理较为密集,长度不一,剪节理,张节理都存在。球形风化形成原因于上一个类似,不同的是由于辉绿岩为基性岩,抗风化能力强,球形风化程度不很明显。

第五章 认识与体会

一、主要收获

通过这次地质实习,亲身观察到了各种地质现象,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效果。

二、体会

地质考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又是对石油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何处有油,在哪可打井,打井深度应达到多少,都需要地质考察。举个例子,如果打井时在一个节理很多的地方,不小心处理,油顺着节理面渗到别的区域了。作为开井的前期工作,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更深刻的理解到其重要性。

三、问题与建议

致谢

鲜本忠老师对整个实习的全程辅导

参考文献

1、石油工业出版社《地质学基础》张琴主编 2008年版

2、地质出版社《普通地质学》(第二版)夏邦栋主编 1995年版

7.巢湖地质实习基地教学资源评述 篇七

关键词:实习基地,地质,实践教学资源,巢湖

巢湖凤凰山地区西以郯庐断裂带与华北陆块分隔, 南与大别造山带毗邻, 东与太平洋板块相邻。实习区三面环山, 一面临水, 南部为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巢湖。由于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典型的地质地貌和漫长的演化历史, 实习区地层发育齐全, 岩石种类众多, 生物化石丰富, 地质构造典型, 露头发育良好。近年来, 多所高校在此开展了地质实习, 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地质研究。尤其是下三叠统层型候选剖面、鱼龙化石和郯庐断裂带的地质研究, 为开展优质实践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和十分珍贵的地质资料。

一、地层和古生物

实习区地层区划上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下奥陶统、下—中志留统、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中三叠统、下侏罗统和第四系。志留系碎屑岩与三叠系碳酸盐岩分别构成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的核部地层, 其余地层依次分布在其两侧。

震旦系灯影组厚150m~370m。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厚层微晶白云岩夹硅质条带, 见燧石结核、叠层构造和葡萄状构造。

寒武系厚570m, 自下而上划分为冷泉王组、半汤组和山凹丁群, 主要由含鲕微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粉晶白云质灰岩组成, 夹灰黄色薄层页岩。白云岩中含葛万藻, 页岩中含三叶虫及腕足类化石。

奥陶系以仑山组发育为特征, 厚118m, 主要由细晶白云岩、硅质结核白云岩、含灰白云岩、亮晶球粒微晶灰岩组成。产头足类化石。

志留系缺失上统沉积。下统高家边组厚度超过380m, 以青灰色、黄绿色页岩、粉砂质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为主。含笔石、腕足类、双壳类、三叶虫、腹足类等动物化石;中统坟头组厚271m。岩性主要为黄绿色中、厚层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 夹粉砂岩、泥岩。发育大型丘状交错层理, 含鱼类 (多鳃鱼) 、三叶虫 (王冠虫) 、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化石。

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厚180m。底部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石英岩砾岩;下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上部灰黑色粘土岩夹细粒石英砂岩。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 上部含褐铁矿层及古植物 (亚鳞木、薄皮木, 见图1) 、叶肢介、腕足类化石。泥盆纪是陆生植物大发展时期, 生物界完成了从海生向陆生的转变, 开始了生物演化的新篇章。

石炭系下统金陵组厚5m。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 富含珊瑚、腕足类 (金陵穹房贝) 等化石。高骊山组厚12m, 岩性主要为杂色页岩, 局部夹泥灰岩、钙质泥岩、劣质煤与赤铁矿, 顶部为细粒石英砂岩。含贵州珊瑚、网格长身贝及双壳类化石。和州组厚25m, 岩性为灰—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 夹钙质泥岩、灰质白云岩, 顶部为特征显著的浅灰色厚层砾状生物碎屑灰岩 (炉渣状灰岩) , 富产袁氏珊瑚、始塔夫蜓及大长身贝。上统黄龙组厚27m, 岩性为灰色、带红色调中厚层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亮晶砂屑灰岩, 富含蜓类、珊瑚。

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厚175m。由灰黑色、深灰色薄层—中厚层泥晶生物碎屑灰岩组成, 含燧石结核或燧石层。分四个岩性段:臭灰岩、下硅质层、本部灰岩和上硅质层。生物化石有蜒类、珊瑚、海绵、腕足类。中统孤峰组厚25m, 岩性为黄、灰色薄层泥岩、页岩及黑色薄层硅质岩, 下部泥岩中含锰及磷质结核。生物以营漂浮生活的硅质放射虫和游泳生物菊石 (阿尔图菊石) 为主。上统龙潭组厚78m, 由棕灰、灰黑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灰黄色长石石英砂岩组成, 中、上部含煤, 顶部夹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 (压煤灰岩) , 含古植物 (大羽羊齿、美楔叶) 和腕足类 (刺围脊贝) 化石。大隆组厚21m, 岩性为褐、黑色页岩夹薄层硅质岩、泥灰岩, 富含菊石 (假提罗菊石、假腹菊石) 、腕足类及双壳类化石。

三叠系下统殷坑组厚84m, 岩性以黄绿色页岩、钙质泥岩为主, 发育韵律层理、水平层理, 富含菊石 (蛇菊石) 、双壳类 (克氏蛤) 。和龙山组厚21m, 岩性为灰色微晶灰岩、瘤状灰岩与黄绿色钙质页岩互层, 水平层理发育, 以菊石 (米克菊石) 发育为特征。南陵湖组厚170m, 岩性为中厚层微晶灰岩, 局部夹薄层泥灰岩、瘤状灰岩, 生物以游泳的鱼龙 (见图2) 和菊石为特征。中统东马鞍山组厚191m, 岩性为灰白色、紫色粉晶白云岩夹微晶灰岩, 含多层中厚层膏溶白云质角砾状灰岩, 风化后呈蜂窝状构造。东马鞍山组沉积后, 本区受印支期地壳运动的影响, 褶皱隆起, 整体抬升, 海水退出, 结束了该区的海洋环境。

平顶山和马家山剖面为全球下三叠统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 (251.5Ma) 的层型候选剖面。

侏罗系厚度超过450m, 岩性为陆相沉积的灰白、灰黄色中、粗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夹粉砂岩、泥岩, 含植物化石毛羽叶、苏铁杉及叶肢介、瓣鳃类、鱼类化石。

第四系为中更新统洞穴堆积及全新统的残坡积物, 由各色粘土、亚粘土、碎屑混杂物组成, 不整合于下伏各时代地层之上。

二、地质构造与岩浆活动

实习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北部, 郯庐断裂带东侧, 属半汤复背斜北西翼。印支期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 奠定了本区的构造格架, 形成NNE向褶皱, 并伴有一系列的断层发育。

实习区构造由三个二级褶皱组成, 自东向西分别为俞府大村向斜、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 (见图3) 。褶皱岩层由志留系—三叠系构成。俞府大村向斜核部地层为龙潭组, 翼部为孤峰组至高家边组。枢纽向北东仰起, 轴面倾向300°, 倾角84°, 属直立褶皱;凤凰山背斜核部为高家边组, 北西翼为高家边组—东马鞍山组, 南东翼为高家边组—龙潭组。两翼产状基本正常, 局部倒转。枢纽向南西倾伏, 轴面倾向300°~320°, 倾角80°, 为线性斜歪褶皱;平顶山向斜核部最新地层为东马鞍山组, 翼部地层为下三叠统—高家边组。平顶山以南两翼地层向西倾, 平顶山以北两翼地层产状正常。枢纽北东向仰起, 属直立、倒转褶皱。

郯庐断裂带是西太平洋东亚大陆边缘上一系列北北东向断裂系中的巨型断裂带。中国境内长达2400km, 总体走向25°~40°, 平面形态呈“S”形。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平移, 使中国东部前期的构造单元被左行错移。原先近东西向的大别—苏鲁造山带左行错移达550km。苏鲁造山带在向北错移中发生了牵引弯曲, 使两造山带之间沿郯庐断裂带残留了北北东向延伸的张八岭隆起带。

郯庐断裂带断层岩主要有两种类型:韧性走滑剪切形成的糜棱岩系列和拉张作用、挤压作用形成的碎裂岩系列。断裂带性质有三种类型, 即走滑期的平移断层、伸展期的正断层以及挤压期的逆断层。该断裂带经历了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的左旋走滑运动,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的伸展运动和新近纪以来挤压逆冲活动的演化。演化规律与中国东部大地构造演化一致, 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运动所产生的区域应力场。

由于多期构造活动, 特别是受青苔山断层活动的影响, 实习区主要发育北东向的逆断层和北西向的平移正断层。青苔山逆断层走向50°, 倾向北西, 倾角约60°, 上盘地层为灯影组, 下盘为高家边组。断层碎粉岩带宽1m~2m, 发育平行于滑脱面的破劈理, 可见擦痕和镜面。断层出露长度5km, 地层断距达1km;222高地逆断层走向20°~30°, 倾向北西, 倾角40°~45°, 上盘地层为和州组、黄龙组, 下盘为栖霞组。断层破碎带宽1m~2m, 原岩为和州组炉渣状灰岩。断层下盘近断层面栖霞组灰岩中节理密集, 并发生牵引现象。断层面见有擦痕和镜面, 出露长度超过1km;177高地右行平移正断层倾向20°~50°, 倾角45°~60°, 走向长约1km。断层破碎带宽5m~8m, 主要为碳酸盐岩角砾;断层带旁侧节理、劈理发育, 并发育大量方解石脉与断层线相交;局部见高骊山组与黄龙组直接接触。

区内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均为侵入接触, 除狮子口岩体侵入高家边组外, 其余岩体均侵入石炭、二叠系地层。岩体规模均不大, 侵入体面积为100m2~400m2, 呈岩株、岩脉、岩枝状产出, 属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侵入岩岩性单一, 为花岗斑岩的单相岩体, 侵入时代为晚白垩世。

三、矿产资源

实习区位于扬子、华北两大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 郯庐断裂带贯穿全区, 历经多次构造运动, 各时代地层发育形成了碳酸盐岩、粘土、煤、铁、磷等矿产。石灰岩、白云岩矿产资源丰富。

区内石灰岩主要成矿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矿层多、厚度大、分布广、资源丰富。工业用途为化工原料、冶金辅料、水泥原料及建筑石料。

白云岩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的灯影组及寒武系的冷泉王组、半汤组、山凹丁群。矿体主要由中厚层白云岩组成。矿石中白云石含量在90%~97%, 含少量石英、方解石和泥质;矿石工业类型为镁矿 (冶镁白云岩) 和熔剂用白云岩两种。

耐火、陶用粘土矿层赋存于五通组和高骊山组。五通组粘土矿以粉砂质粘土为主, 层位稳定。矿石成分主要为高岭石、伊利石, 少量石英和微量褐铁矿。耐火度1650℃~1710℃, 可塑性指数13~17;高骊山组粘土矿层不稳定, 矿体由杂色粘土岩组成。矿石耐火度在1580℃~1710℃, 烧结度1205℃。

含煤岩系有五通组、栖霞组、龙潭组及磨山组。有工业价值的煤层产于龙潭组下段含煤岩系中。龙潭组煤层平均厚0.5m, 局部厚达7.5m, 呈透镜状产出。煤岩类型以亮煤、暗煤为主, 含少量丝炭, 属高硫无烟煤。

四、结语

巢湖凤凰山地区地层出露完整, 化石类型丰富, 岩石种类齐全, 构造现象典型, 资源与环境地质现象独特, 是开展野外地质教学的优质场所。众多的地质研究成果, 尤其是下三叠统层型剖面、晚古生代的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郯庐断裂带及实习区的地质构造、马家山鱼龙化石及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和地质演化研究, 为开展野外地质实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实习基地每年接待的实习生超过5000人, 在学生野外地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地学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刘文中, 李宗海, 王来斌, 等.巢湖凤凰山地质填图实习指南[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4.

[2]王道轩, 宋传中, 金福全, 等.巢湖地学实习教程[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3]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巢湖北部凤凰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指导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7.

[4]童金南, Hans J.Hansen, 赵来时, 等.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剖面地层序列[J].地层学杂志, 2005, 29 (2) :205-214.

[5]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 等.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J].地质科学, 2004, 39 (1) :36-49.

[6]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7.

[7]安徽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安徽省巢湖市地质实习指南[R].1986.

[8]郭刚, 童金南, 张世红, 等.安徽巢湖早三叠世印度期旋回地层研究[J].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 , 2007, 37 (12) :1571-1578.

8.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 篇八

关键词:地质实习;基地建设;观测点;实践教学;玉泉地区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房屋建筑方向)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等专业本科教学实习环节中的必修课程。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让学生掌握野外科学考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环节。

一、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力手段。通过野外工程地质实习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明确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借助简易工具和试剂鉴别其结构、构造、性质及其岩石的工程强度、类别,运用地质罗盘仪测定各种地质构造的产状、识别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识别一般中小型地貌形态和常见不良地质现象,分析其对道路、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的影响,解决地基稳定性、边坡稳定、洞室围岩及地下工程等主要工程问题。

二、玉泉镇区域概况

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工程地质野外认识实习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玉泉镇地区,距阿城市区6.5公里,位于滨绥线上,国道301(绥满公路)经由此地,交通十分方便。该地区具有典型的地质条件, 区内3大岩类出露齐全,褶皱断裂发育,是公路建设和各项基础建设石料等原材料开采场地的主要地区之一,地质现象丰富典型,交通往来颇为便利,是黑龙江省各高校相关专业较为理想的地质实习基地。多年来该基地承担了我院土木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房屋建筑方向)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等专业实习,对培养高等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辦学效益。

三、地质实习基地原有观测点

野外地质认识实习基地原有观测地点主要分布在玉泉镇周围,主要有4处的地质地貌作为学生实习点。

1.小孤山滑坡观测点。玉泉地区在小孤山发现有产生于坚硬岩石中的滑坡。滑坡是沿基岩的节理面产生的,滑坡体、滑坡床及滑动面上的牵引台阶,都十分明显。小孤山滑坡观测点可以满足认识滑坡、了解滑坡成因,掌握测定滑坡构造产状方法的认识教学实习点。

2.小黑子河观测点。小黑子河的补给主要是由山上的地下水 (地势较高)补给地表水 (小黑子河)。本地大多为石灰岩,地下水主要存在于石灰岩的裂隙中,所以又属于裂隙水,其口感好,以至于玉泉的啤酒比较好。小黑子河观测点是观察河流的地质作用,了解冲积层的形成及特点,掌握河流地质断面的调查方法的合适观测点。

3.电缆厂后身断层观测点。在玉泉电缆厂后身有一明显的断层结构,基岩出露好、断层结构分明,非常适合学生掌握断层的野外识别方法及断层要素的测量,节理的类型及特点。

在威虎山上可以观测玉泉地区全貌,是学生充分了解玉泉地区山岭起伏、地貌特点、水系的分布极好的观测点。

四、地质实习基地建设

近年来,由于学科建设,自2005年我院开始招收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学生,《工程岩土学》《地质学基础》《工程岩土勘查》等课程是该方向的主干课程,与其相关的实践教学——工程地质实习尤为重要。就目前的地质实习基地的观测内容远不能满足岩土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需求。针对该问题,学校非常重视,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建设,达到实习内容齐全性、实习范围集中性、实习区域典型性、观测地点便利性的目的,决定重新选址, 增加实习观测点。经过艰苦的调研、充分讨论、反复论证、大量的实验后,现增设以下几个观测点:

1.威虎山风化壳观测点。该观测点位于威虎山公园二道门入口处,为残积不连续的薄壳覆盖在基岩上的风化壳,通过观测可了解如何鉴别变质岩,并认识岩浆岩及变质岩的接触关系,了解风化壳剖面的分带、成分类型及薄厚发育状况。

2.火车站岩层接触侵入观测点。经踏查,火车站附近有3处岩体呈现出新岩体穿插老岩体的接触关系。这些特有的岩层剖面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现象,属典型的教学案例,是难得的优质教学资源,设为教学实践和科考研究观测点,

3.冲沟。本地区冲沟分布较为普遍,铁路北侧之山坡均有分布,除个别地区发现有处于第一发展阶段的冲沟外,大部分冲沟处于第四发展阶段。冲沟一般长50~100米,宽5~10米,深1~3米。从目前看这种冲沟没有什么危险,但由于本地区处于缓慢上升阶段,因此,对于冲沟的复活现象应引起注意。

4.玉泉料场开采观测点。玉泉地区无论是天然建筑材料(砂、卵石、石块),还是人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砖、瓦)都比较丰富,区内有两家水泥厂、多家采石场、砖瓦厂。玉泉镇三面环山,工程地质条件良好,西部有一峡口连接平原,地质情况十分复杂,许多代表性的地形在此都能看到。

上述实习基地的各个观测点是经过实验分析、对比筛选而建立的,内容丰富,典型,有代表性,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地质实习的观测点,更可以成为教师科学研究工作的基地。

五、实习路线、实践及效果分析

实习队的全体老师认真总结多年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经验,并召集多位专家和资深教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又开发了多处地质实习的观测点,补充和完善了地质实习的内容,建设了教学实习基地。并于2009年5月-7月进行了增设实习基地观测点后的第一次实习的实践,实习基地在野外教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2009年5月-7月陆续有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房屋建筑方向)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等专业近18个班次6个循环的地质实习。通过对现场调查,我们重新调整了实习路线,统一规划,合理部署,将现场实习观测点分3条路线,分别是:小孤山滑坡观测点——小黑子河观测点路线;电缆厂后身断层观测点——火车站岩层接触侵入观测点——冲沟点——玉泉料场开采观测点路线;威虎山风化层观测点——威虎山玉泉地貌观测点路线。经过6个完整循环的地质实习,均达到了预期的实习目的,完成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习任务,使学生牢固掌握了相关实习应该掌握的实习内容和技能,收到了良好的实习效果,取得了预期效果,为以后各届学生的地质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六、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总结

我校的本科实习基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实习基地的质量也有所提高。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我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工程地质学实习作为岩土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实践环节教学重要部分,一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的改革和新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对岩土的地质地貌的判断能力,加强学生对不同地貌、岩石、矿物、水系分布等勘察能力,真正地解决隧道或地铁等地下工程的地基稳定、边坡稳定等主要工程问题,我们对实习基地建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扩充了4个实习观测点,修改了实习路线,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果,为野外地质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生动的实例。

参考文献:

[1]钱建平,余勇,陈三明,张晓虹.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CAI 2004.

[2]钱建平,胡云沪,庞保成,冯佐海,张晓虹.加强普通地质实习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实习教学质量.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第25卷第2期.

[3]时红莲,项伟.论深化地质教学实习改革.高等建筑教育,2007年第16卷第1期.

[4]王心源,张广胜.贾冠忠.等安徽省巢湖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与改革研究.中国地质教育,2007年第2期.

[5]徐先海,周葆华.高校地质学实践教学改革途径探索.科技信息,2009第1期.

[6]陈骏,胡文瑄,李成.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国地质教育,2007年第1期.

[7]路鹏,王根龙,赵晓燕,段玉石.地质学野外教学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03期.

上一篇:国际学校英语面试下一篇: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