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探讨调研报告

2024-06-16

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探讨调研报告(精选9篇)

1.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探讨调研报告 篇一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xxxx8年以来,xxxx市先后选聘5批共xxxx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在岗大学生村官140人。为全面掌握这支队伍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状况,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近期,xxxx市委组织部成立专门课题组,采取集中座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做法和成效

为让大学生村官来有奔头、干有舞台、留有希望、走有收获,五年来,xxxx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方法途径,推动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1.严格管理加压力,确保村官“下得去”。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严格管理,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的时间。一是明确职责任务。市委组织部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为他们量身定制岗位职责,要求着重发挥好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调查员、群众事务代办员、市场信息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远程教育辅导员等“六员”作用。各乡镇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任务,并与大学生村官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加强岗位管理。制定出台了《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十条规定》,要求大学生村官周一至周五必须在村上班,每周住乡村的时间不得少于4晚,并填写好《履岗日志》。特殊情况必须书面请假,请假1至3天的须经村党组织书记审批同意,请假4至7天的须经乡镇党委审批同意,请假8至15天的须经市委组织部审批同意。具体出勤情况由村党组织每天进行一次登记、乡镇党委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市委组织部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三是规范考核办法。建立完善了市、乡、村三级百分制量化测评考核办法,对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均由市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任职村共同实施,按照任职村占50%、乡镇占25%、市委组织部占25%的比例折算最后得分,考核方式采取个人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测评、村“两委”班子评价等形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村官续聘、奖惩、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强化保障增动力,确保村官“待得住”。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着力从三个方面解决大学生村官的生活难题和后顾之忧。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市委组织部坚持优先将大学生村官分配到离乡镇机关较近、交通便利的村任职,并协调乡镇、任职村及时妥善帮助解决大学生村官的食宿问题。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工作例会、文体交流、联合调研等各种形式的交流、联谊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村官的精神文化生活。近两年,xxxx市委组织部召展大学生村例会31次,组织大学生官参与的调研活动6次、文体活动8次。二是落实待遇保障。按照财政部提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每年不低于2.2万元”的标准,全面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并为全体大学生村官统一办理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类保险,所有相关政策xxxx市坚持率先落实、顶格到位。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的年工资待遇人均超过了2.5万元。三是强化政治激励。对工作出色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在同等条件下,实行“三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发展为党员、优先推荐为后备干部、优先评先评优。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信任且自愿在基层工作的,鼓励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市在岗的140名大学生村官中,党员有64人,已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有41人。

3.尽心培养提能力,确保村官“干得好”。始终坚持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后备干部来培养,当作优秀人才来重用,当作自家孩子来关爱。一是健全帮带制度。建立完善了市级领导结对联系、乡镇领导结对指导、村干部结对帮教的三级帮带机制,通过工作上手把手传、行动上实打实帮、思想上面对面带,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该市明文规定,市级领导下乡进村,必须看望所联系的大学生村官,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乡镇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每季度必须主持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交流情况、释疑解惑。二是创设实践机会。定期给大学生村官交任务、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分批组织大学生村官到信访、综治部门跟班学习,提高了大学生村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从xxxx1年开始,该市先后安排6批次30名大学生村官到市信访局跟见习,让大学生参与接访处访、经受锻炼。三是搭建创业平台。市委组织部协调信贷、劳动、农业、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的生动实践中历练本领、增长才干、积累经验。马水乡湖德村村官肖志龙在获得10万元信贷支持后,自己带头种植烤烟100亩,并带领村里的群众种植烤烟800余亩,年创收入230多万元,被评为“湖南省创业富民之星”。

4.拓宽出口激活力,确保村官“流得动”。在引导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通过中央提出的“五条出路”有序流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村官的出口。一是定向招考一批。从xxxx2年开始,xxxx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5个全额事业单位编制名额,面向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进行定向招考,同时硬性规定,凡事业单位缺额补员时,优先从大学生村官中录用。目前,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具有大学生村官经历的共12名。二是择优选拔一批。今年,乡镇人大、政府班子换届时,xxxx市坚持用好用足有关政策,通过定向选拔方式,择优选拔了2名大学生村官作为乡镇人大、政府班子的提名人选,开启了大学生村官直接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先例,全市大学生村官备感振奋,深受鼓舞。三是留村任职一批。对服务期满但没能通过其他方式及时流动的大学生村官,及时与他们签订续聘合同,积极为他们继续留村任职创造条件,缓解他们二次就业的压力。目前,全市xxxx8、xxxx9年选聘的41名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已有29人考录为公务员,6人进入企事业单位,1人另行择业,其余的5人全部签订了续聘合同,继续留村任职,基本形成了有序流动、多元发展的局面。

二、问题及原因

总体上看,xxxx市在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培养和使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地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类报告1.聘用制度还不够完善。当前,xxxx市委组织部与大学生村官签订的聘用合同中,都是3年一个聘期,但对大学生村官是否要到服务期满后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招聘考试,因未能找到相关的政策依据而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致使部分村官任职不到两年甚至一年就考录到了其他岗位。调查中发现,xxxx市xxxx8至xxxx1年选聘的129名大学生村官中,任职不到两年考录到其他岗位的达42人,占总数的33%,其中,任职不到一年考录到其他岗位的达13人,占总数的10%。按照一般规律,一个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第一年基本上处于熟悉情况的阶段,至少要到第二年才能真正融入工作、发挥作用,这些任职不到两年甚至一年就考录到其他岗位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上是平白领取了一段时间的工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或者说发挥的作用不大,完全背离了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初衷,不仅打乱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计划,而且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财政的浪费,引起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不满。

2.管理职责还不够明晰。xxxx市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实行的是市、乡、村三级共同管理模式,但乡镇、村具体应承担什么样的管理职责,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统一的工作标准,更无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少数乡镇、村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显得比较随意、比较粗放、比较松散,不同乡镇之间、不同村之间,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使用力度和保障、服务标准还不平衡。此外,虽然为每个大学生村官明确了一名市级领导负责联系、一名乡镇领导负责指导、一名村干部负责帮带,但对市、乡、村三级负责帮带的领导,到底应尽到什么样的帮带责任,帮带效果如何考核,考核结果如何运用等,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个别地方的三级帮带工作实际落入了“市领导鞭长莫及较少管,乡镇领导精力有限不常管,村干部因嫌麻烦不想管”的局面。从对120名大学生村官调查反馈的情况看,认为负责帮带的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经常与大学生村官联系的仅占65%,认为只是偶尔联系的占22.5%,认为平时基本上不闻不问的达到了12.5%。

3.流动渠道还不够畅通。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出路问题,目前设计的出路主要是五条,即:留村任职、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但在与大学生村官的座谈中,多数大学生村官反映:“五条出路”中,最理想的是考录公务员;其次是留村任职,希望任期满两届后能解决全额事业编制;自主创业由于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能够创业成功的实属凤毛麟角,对多数人来讲并不实际;而对自行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很多大学生村官直言,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的本意就不是如此,若有这样的打算当初可能就不会报考村官岗位。从xxxx0至xxxx2年选聘的3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希望考录为公务员的高达72%,希望留村任职的占15%,希望自主创业的占7%,希望继续学习深造的仅占4%,而愿意另行择业的不到2%。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实际上都在挤“考录公务员”这根独木桥,而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村官的基数越来越大,但针对大学生村官选拔的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不少大学生村官表示压力很大,对前途比较担忧。

4.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村官由于所学专业不对口,加之刚刚走出校门,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对农村政策不了解,一时很难胜任自己的角色,开展工作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无处着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一些大学生村官的“跳板”意识较浓,仅仅是把村官岗位作为一个过渡,作为捞取一些特设岗位报考资格和加分条件的手段,没能真正把身子沉到农村基层、把心思用到服务新农村建设上,而且,现行的各种招聘和录用考试中,考试内容多是一些纯理论性的知识,大部分村官认为,在农村实际工作中学到的、用到的往往不会考,因此,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看书和背资料上,特别是个别“逢考必考”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上处于“备考—参考—再备考—再参考”的循环当中,鲜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作用发挥自然无从谈起。从对部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的调查问卷中发现,认为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特别突出的只有24%,认为作用发挥比较突出的占36%,认为作用发挥一般的占31%,认为没发挥什么作用的达到了9%。

三、思路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选聘录用机制,力求专业对口、人岗相适。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选聘机制。实践证明,在出生地任职的村官比异地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融入工作要快;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村官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发挥的作用要大。因此,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要进一步细化选拔条件和标准,坚持优先录取本籍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相关联的大学生、有农村生活经历和农村工作热情的大学生,力求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本土化”、“适用化”,尽量避免到村任职后出现“水土不服”或“学非所用”的现象。上级组织部门在制定选聘计划时,要加强与地方的协调沟通,由地方根据本地产业现状、发展规划、资源优势等,形成并报送选聘意向,客观准确敲定人数、细化专业、明确标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聘用机制。在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用合同时,必须明确界定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期限,在服务期未满之前,原则上不允许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否则,视为违约处理,避免大学生村官“当年来、当年走”的无序流动现象,力争多一些“永久牌”大学生村官,少一些“飞鸽牌”大学生村官。

2.进一步完善三级联管机制,力求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需要市、乡、村三级协同配合、共同发力,任何一级出现“缺位”,都会导致整个管理链的断裂,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级的管理职责,落实各级的管理责任。在对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的同时,也要与之相应地对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并把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结果作为考量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履行管理职责情况的重要依据,促使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真正按照市里的要求,贴心管理好大学生村官、细心服务好大学生村官、真心使用好大学生村官、尽心培养好大学生村官,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当好工作上的“导师”和生活上的“保姆”。要强化考核结果的实际运用,对在培养管理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履职到位、成效明显的乡镇领导和村干部,要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精神鼓励,反之,则要提出批评教育,作出组织处理,以此增强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3.进一步完善教育培养机制,力求以用促学、学用相长。抓好教育培训,是确保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适应岗位要求的前提。要在现有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教育、管理、培养、使用和服务相结合的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机制。按照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特别注重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经验、方法,帮助大学生村官掌握与农民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把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促进、管理与服务相并行的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邀请专家学者集中授课,请大学生村官先进分子和优秀人物介绍工作体会,请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现身说法、传授经验,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现场观摩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岗前培训、集中轮训和专门调训,确保把使用和服务相结合的培养机制贯穿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始终。

4.进一步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进一步形成“人才到一线去,干部从一线来”的用人导向,逐年增加面向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招考录用的岗位总量,激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建功立业、锻炼成才。在定向选拔和考录大学生村官时,可探索试行先考核、再考试的办法。在考核办法的制定上,要突出“重实绩、重民意、重公论”的导向,使那些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得到任职村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优先获得参加选拔或录用考试的入场券;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要紧贴农村工作实际,力求让“干得好”的大学生村官“考得好”,真正让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带民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率先尝到政策扶持的甜头,把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引导到干好本职工作、服务农民群众上来。要进一步畅通大学生村官的出口,着力为大学生村官在留村任职、自主创业、自行择业、继续深造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减轻大学生村官千军万马挤“考录公务员”这根独木桥的压力。特别是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要简化项目审批程序、降低小额贷款门槛、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真正把有志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扶上马、送一程”。

2.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探讨调研报告 篇二

通过对乡镇街道和村 (社区) 的深入调查, 我们也发现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有:

一是基层认识不足, 对大学生“村官”职责、任务安排不明。基层认为是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基层服务是上级强加的任务, 缺乏主体意识, 安排杂事的比较多, 主要是文秘、打字、复印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许多大学生“村官”长期被乡镇街道机关借用帮助工作。有些乡镇街道只有少部分大学生“村官”留在村里。大学生“村官”真正参与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社会管理等事务较少, 也不能进入村级组织的决策管理层, 成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或能成功创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同时, 农村基层把大学生“村官”看作“万能人”, 过高的期望值和使用的实际结果形成较大距离后就易把大学生“村官”边缘化。

二是基层对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缺乏有效举措。尽管目前全市已出台了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办法, 但大部分乡镇街道都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办法。乡镇街道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基层工作相关理论培训、工作心得交流和研讨的活动较少。乡镇街道对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也普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有的按照乡镇机关干部进行管理考核, 有的甚至走形式、跑过场。

三是大学生“村官”角色转换慢, 工作难以深入。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大学校门, 一下子到农村工作后, 从单纯悠闲的校园生活到繁杂琐碎的农村工作, 从热闹繁华的都市生活到偏僻冷清的乡村生活, 这种落差让大学生“村官”一下子无从适应, 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和依赖思想, 工作上思路不清, 理不出头绪, 生活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的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 自以为是, 眼高手低, 做事不商议、遇事不请教, 完全凭着感觉走, 以至出现不该有的工作失误, 造成工作被动或难以开展。有的把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当作唯一选择, 在基层工作和生活不安心, 不专注, 心态浮躁, 缺乏脚踏实地、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

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 我们提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一方面, 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认识党中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和关心大学生“村官”的良好舆论氛围。另一方面, 要让大学生“村官”清醒地认识到选派到农村基层工作是国家给的一个锻炼成才的机会, 农村基层是熟悉社会、了解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 是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发现人才的重要阵地,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选择。

2 建立机制, 强化培养

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必须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 应尽快让“村官”归位, 明确其工作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专人管理, 给每位村官配一名实践指导老师, 交任务、压担子, 通过理思路干工作、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优势设计并承担课题实施等具体指导来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勤学、勤看、勤听、勤干勤悟等“五勤”上下功夫, 在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上下功夫, 以工作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能力素质, 真正成为有较高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熟悉农村、懂得管理、善于发展的现代“村官”。

3 加强考核, 注重激励

一是政府部门可将大学生“村官”管理纳入乡镇工作考核, 用制度来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使用;二是乡镇村等具体使用管理大学生“村官”的部门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 定期对村官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记入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 对考核优秀的村官优先推荐入党和给予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 在事业单位招考中记入一定分值;三是建立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 每年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一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 (特别是乡镇机关公务员) , 对考核不称职或考核表现一般的, 三年期满可予以解聘;四是可进一步面向大学生“村官”加大招考力度, 乡镇现有的事业干部结构已经趋于老化, 可招考录用具有专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成为事业单位人员, 特别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还可推荐选拔为乡镇 (街道) 团委书记、妇联副主席等职;搭建平台、提供指导服务等积极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通过就业培训、就业介绍等积极引导另行择业。

摘要:选聘大学生“村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培养基层年轻后备干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建议。

3.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考察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2005 年 6 月 29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正式以文件的形式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国家计划项目,力争三到五年内实现一村至少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至此,全国各地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及规定,陆续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机制,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各地农村担任村官,有些高校毕业生甚至通过竞选,直接担任了村支书或村主任。

一、上海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06年开始,上海部分地方实行选聘大学生村干部到村任职。从2008年开始上海市全面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2009年上海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要求是必须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但必须是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才能报考。上海市共有6941人网上报名,经资格审查,经过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3918名高校毕业生,争夺上海市10个郊区(县)提供的279个“村官”岗位,平均供需比为14.3∶1。当年上海市共选聘大学生“村官”223人,其中女性占六成。原浦东新区选聘大学生“村官”23人。

2010年报名人数为1941人,报考录取比例约为12:1,较之2009年,报名人数减少七成。经自愿报名、高校推荐、考试面试和体检政审等环节,2010年共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167人。在2010年的村官招录过程中,各区县都加大了本区县毕业生的录取比例,这是今年大学生村官招募工作的最大变化。在远郊区县,语言不同,当地农民观念也和市区有很大差别,大学生融入有一定困难,而当选村两委班子更是很困难,这是大学生到村任职后两年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瓶颈问题。大学生融入难这个问题也是区县反馈意见中比较集中的一个,各区县都希望增加本地学生的招聘,以保证大学生村官更快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语言。为此,2010年招录时做了相应调整,40%的招聘岗位用于定向招录本区县毕业大学生。

(二)上海市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待遇

上海市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工作、生活补贴分为日常工作、生活补贴和政府奖励二部分发放。具体发放办法即:(1)每月发放2000元日常补贴,12个月为24000元;(2)政府奖励每年经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16810元。另外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上海市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补贴、政府奖励和一次性安置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社会保险包括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五险,公家出37%,每人16650元/年;个人出11%,每人4950元/年。公家出的社会保险费部分由市、区县二级承担。

(三)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培养情况

2010年下半年7、8月份,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成立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委员会,参照高校学生会组织模式,组建大学生村官自治性组织。与此同时,上海市还为大学生村官组建自我管理的“一网一报”,依托上海基层党建网,组建上海大学生村官网站,将大学生村官的动态情况、想法、创意、在农村的调查报告等内容放在网上进行交流;组织大学生村官自主编制简报,搭建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

在基层锻炼满一年后,通常被安排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综合部门进行3个月左右的轮岗,以熟悉村、镇两级工作情况。

二、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一)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总体特征

1、专业

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专业相对比较全面。有法学专业、有经济学专业、有生物学专业、还有刑事侦查专业,基本上理、工、农、医类的毕业生都有。其中,理工类所占的比例是32%,人文社科类所占的比例是68%。

2、学历

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吸引了不少高学历的大学生报考当地“村官”,最低的学历是本科。以2009年浦东新区选聘的23名大学生“村官”为例,硕士学历的共有10人,占当年浦东新区选聘大学生“村官”的43%。其中,当年唐镇选聘的5名大学生“村官”中,共有4名硕士研究生,占唐镇当年选聘大学生“村官”的80%。

3、学校及生源地

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基本都来自沪上各高校。2009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来自211院校的有9名,占39%。其中有2名来自复旦大学,且都是硕士研究生;1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也是硕士研究生。

2008年及2009年两届的大学生“村官”生源以外地生源为主,分别占到该届大学生“村官”的82.5%和73.9%。2010年浦东新区在选聘村官时,提高了对本地生源的选聘率,当年外地生源的大学生“村官”所占的比率下降至59%。

4、年龄与性别

浦东新区几年来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年龄普遍较轻,出生年份集中在1977年至1987年时间段,主要以1980以后出生的为主。

在大学生“村官”男女性别比例上,浦东新区女性大学生“村官”的数目稍多于男性,男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3%和57%,这与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于男大学生有一定关系。总体上来说,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男女性别比接近1:1,基本均衡。

5、政治面貌

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整体政治面貌以中共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主,其中中共党员为65.3%,预备党员为29.2%。另外1.3%和4.2%分别为共青团员和群众。

(二)浦东新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情况

浦东新区从区政府到镇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是比较重视的。区、镇每年都会对新入职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全封闭的统一培训。每季度区政府、镇政府都会各举办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交流各自的心得,及时向区政府反馈意见和建议。区政府一年还会组织五次以上大学生“村官”联谊活动,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还成立了自己的QQ群,作为各村大学生“村官”联系的一个重要平台。为了全方位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能力,浦东新区政府每年会给大学生“村官”们发放几本书籍,内容涉及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综合能力、如何更好地在农村服务等。

浦东新区政府及各个镇政府对服务期限满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到区、镇两级政府部门见习的措施。2009年和2010年年底,浦东新区为服务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举办了定向考录公务员的考试,共有9名大学生“村官”经过考试成为公务员。

三、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

(一)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的贡献

1、为农村生产建设出力

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学历比较高,他们在大学里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知识。而农村最缺乏的就是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各个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野里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们的到来,对于提高浦东新区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有一定促进作用。

2、为农村文化建设出力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指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就涉及到农村文化建设,在这方面大学生“村官”们利用他们的优势为繁荣浦东新区的农村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唐镇的刘沁佳、周丹、杨礼等几名大学生“村官”,一来到唐镇工作,就谋划着如何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她们自编自导了几个小品、舞台剧,并在唐镇的各个村进行演出,引起了轰动,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爱。

3、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出力

2009年10月至11月,浦东新区各个村进行了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各村的大学生“村官”均参与了这次选举,他们大部分成为村选举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对此次民主选举提出了许多有利的建议。他们还拿起相机,实地记录了这次选举的情况。这是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第一次全程参与村两委会班子的换届选举。据统计,这次选举的投票率和支持率是历年最高的,投票率达到95%以上,对新选出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支持率达到82%以上。

4、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力

浦东新区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在学校期间接受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相对比较深刻的理解。他们在农村工作期间,他们带领广大村民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并通过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使当地群众进一步拥护党的领导,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推动当地生产建设,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

5、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出力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村委会现有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更加陌生,这与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相矛盾的。大学生“村官”普遍掌握了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有些还是计算机高手,建立本村门户网站,处理各种计算机信息处理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因此,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可以有力推动当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2009年,上海市要求各个村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这使一些大学生“村官”有的用武之地。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各自建立起本村的网站。他们制作的网页精美,内容详尽,形式活泼生动,很好地起到了宣传本村的作用。普遍反应,大学生“村官”制作的村级网站更受欢迎,点击率更高。

(二)大学生“村官”对未来的期待

调查中得知,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们对未来有许多的期待。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期待能更好地在农村发挥作用

由于当前大学生“村官”是以空降方式去村两委任职的,这种“空降”方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所规定的村官产生机制,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不是公务员。这种身份定位的不明确限制了他们在农村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都是怀着一腔热血,希望以自己所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这些大学生“村官”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更好的体制让他们充分在农村发挥作用。

2、期待有更合理的流动机制

2009年4月,中组部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五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根据对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他们当中73%的人希望将来可以进入公务员队伍。愿意将来留任村干部的有5%,另行择业的有18%,自主创业的有3%,继续学习的有1%。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期待将来可以进入公务员队伍。而实际上,大学生“村官”经过几年在农村的实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基层的实际情况,他们进入公务员队伍,对于调整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也是一项有利的举措。但是目前真正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多。希望另外择业的大学生“村官”也希望将来可以有更好的工作岗位。总之,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期待有更为完善的流动机制。

3、期待进一步提高待遇

4.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四

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调研报告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经历了一个思想波动和心理调适的过程。思想上的波动主要体现在:

一是用非所学,理想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大学生“村官”往往怀着远大的抱负和美好的憧憬,渴望到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农村相对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的工作环境、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预期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开始不太适应。有的大学生“村官”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条件那么差,参与排涝工作那么苦。”

二是与在城市工作的同学相比有自卑感、失落感。农村的物质条件较差,社会交往范围较小,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尽管戴上了“干部”的头衔,但仍然是“泥腿子”干部,与在城市发展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村官”产生自卑感、失落感。

三是工作无从下手,不易打开局面。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对村情民情还不太熟悉,一时还难以进入村里的核心决策与管理层,大事难介入,感觉到自己游离于中心之外。有的大学生“村官”虽然跟在其他村干部后面处理一些问题,但只是听听、看看,插不上话,帮不上忙,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作用发挥感到茫然。

大学生到农村工作,都是有一个适应期的,仅仅有激情和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应该先当农民的学生,虚心向农民学习从小事做起,然后再寻找出制约农村发展的真正原因。重新制定自己的人生坐标,以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投积极入到了农村的工作中去。

一、做大学生村官工作,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修养。

一是心态要平和。我们选择了“村官”这一条道路,或许工资水平没有以前那些同学高,或许工作环境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或许有些亲戚朋友对这一身份有不认同或者不理解等等,但是古语有云:“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得安下心来,少一分羡慕,多一分努力,少一分抱怨,多一分踏实,少一点自我设计,多几分脚踏实地。安下心来,扑下身子,抱着乐观的心情积极勇敢的走下去,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而不是随波逐流,毫无人生价值追求。

二是工作要扎实。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树立的是这样一种意识:我不是来镀金的,不是来混日子的,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工作的、来服务农村大众的,并且要做得出色。爱岗敬业者,真正做到用心学习,用心钻研,干一行通一行,干一行爱一行。发扬责任意识,努力将自己分内事办好,不把主业当副业,不做赶热闹的事“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岗位和名利上的差别和得失,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岗位上的每一份工作。

三是学习要跟上。一要加强对处事的学习。多向老同志学习、请教,不断研究农村工作新的方式方法、学习沟通技巧、协调手段等知识。要不断把自己锤炼成为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三宽境界”的好“村官”。二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要想在农村基层站稳脚跟,打开工作局面,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学习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流程,学习干部系统、党员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学习组工信息、宣传信息的写作技巧等等。三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

二、做大学生村官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

一是必须加强双向沟通。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只有政府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情况,它才能进步;也只有群众了解政府的真实情况,群众才能给以政府有力的支持和合理的批评。”沟通的关键,先要弄清楚群众想要什么。一方面,我们要放不下架子,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时刻把村民想什么、需要什么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要主动告诉群众,村里正在做什么,最近有什么打算,()对他们会产生影响等等。总之,群众希望村干部听到自己的心声,也希望了解村干部个人的想法,村干部既要作被动的倾听者,也要作主动的宣传员,这既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更能有效避免产生隔阂和误解。

二是要创新宣教的形式。现在向群众宣传政策、决定,靠正式会议、公告栏是远远不够了。要把分散的农民吸引过、组织起来,就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生活习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比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载体,或适当印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单张,发到各家各户,实现宣教全覆盖。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抓好教育引导。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委员会、人民调解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近的、亲切的服务。

三是要改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位老支书说,村干部的威信来自三方面:农村知识、心理素质和群众基础。什么是农村知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适合农村的工作方法。一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贯彻上级政策、办一件事之前,要反反复复地宣传,让村民都理解、明白、支持这件事。二要注意把规矩立下来,对事不对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什么事先把规矩定下来,别人就无话可说了。三要学会说服而不是压服。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平等的交流,不能简单化,更不能靠所谓的“官威”去压制。否则,很难使群众心悦诚服,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5.大学生村官生活工作调研 篇五

稷峰镇西街村村委主任助理杨碧舟稷山县总人口34万,共有7个乡镇,200个行政村,1个社区。从2006年开始,稷山县先后接收省选聘大学生村官200人,在村官这个舞台上,具有高学历的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他们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赴村任职成效明显

大学生赴村任职,改善了村级干部队伍结构,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开拓了一条好路子,绝大多数赴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能够找准位臵,呆得住,蹲得下,干得开,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自觉放下架子,安下心思,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具体成效有以下几方面:

(一)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

1、提高文化素质。以前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最高是高中毕业,虽然,有一些同志拿到了大专、本科文凭,但只是通过函授等形式职得文凭,没有经过正规学校的培养。甚至一些树干部还是小学文化,文化偏低,易造成工作中目光短浅,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等。大学生下村任职有效地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转变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

2、优化年龄结构。近几年,村级干部整顿工作虽然在年龄结构上作了调整、优化,但是,由于人才资源的缺乏,年轻干部的推选比较困难,25岁以下的村干部还是偏少的,大学生村官填补这一空缺,有利于村干部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合理梯次结构。

3、充实专业人才。村组干部一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百姓,缺乏专业知识。经验也是在农村工作中积累的老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目前农村正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农村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如:农水、畜牧、渔业、蚕桑、税收、财会等,适合农村需求,有效地充实了农村专业干部队伍。

(二)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1、大学生村官素质较高,认真能干。大学生村官文化水平高,知识丰富,利用自已所学知识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很多村官在计划生育、产业结构调整、多种经营、科技信息、农业税收等工作中以得突出成绩,被计为乡镇先进工作者、优秀团员,有的被吸收入党。

2、大学生村官思想较稳,积极想干。绝大多数的村官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自己在人生中的一个崭新的转折点。在农村工作同样可以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更有发挥才干的广阔天地。他们思想解放,敢于开拓,敢于接受新事物,努力把聪明才干付诸实践。

3、大学生村官作风较实,埋头苦干。大学生村官们工

作作风扎实,埋头苦干,面对“早上起五更,晚上提马灯”、披星戴月不规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及工作辛苦而不被群众理解的苦恼,能够正确对待,排除困难,不怕吃苦,乐于奉献。

(三)大学生村官们在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

1、觉悟得到提高。不少村官到了农村工作后,看到农村在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也看到了农村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认识到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还应作出努力。积极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信念,树立了扎根农村,把青春年华献农村的理想。尤其是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的成立,更好地为他们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通过典型带动,使他们的思想觉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能力得到加强。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他们人生经历的宝贵财富,他们学到了书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工作能力得到提高,掌握了农村工作的方法,学会了如何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如何处理好于群关系,如何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今后干好高一层次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许多大学生村官深刻地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有威望的、彼群众所信服的农村干部,必须做到做到四勤: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3、意志得到磨炼。人生的旅程曲折不尽,要想在人生中

走得稳健,必须学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增强自身面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学会在困惑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增强本领。大学生村官面对流言恶语,困难挫折,都能正确认识,迎难而上,意志坚定,扎实工作,愿意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困难的挑战。思想上逐步走向成熟。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1、作风不实。许多大学生村官在校所学的专业与目前工作的专业不对口,学校学习的文化知识在工作中基本用不上,面对农村基层工作的琐碎性、复杂性,以及人际关系之间的难处理,老百姓的不信任,加上大学生的柔弱一面,容易导致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挫败感,心里压力大,工作积极性不高。

2、思想不稳。有小部分村官不能正确认识自身。部分大学生村官当时报考村官可能是为了解决一时就业的压力,把到村工作当做一时的落脚地,潜意识中可能并没有扎根基层的决心和毅力,面对农村艰苦的环境一时可能感到迷茫甚至有放弃的心理,这样就导致不停地流失掉部分大学生村官。

3、出路不畅。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对到村任职三年期满后的安排问题比较茫然,三年后的出路是什么呢,是继续留职呢还是另寻出路呢?这些是经常在脑中盘旋的问题。

三、建议

1、做好前期动员,打好扎根农村、奉献农民的“预防针”。许多大学生毕业生面对就业形势严峻,把当村官作为人生的跳板,作为就业的一种缓冲,对这一职业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因此,真正能伏下身子干事的很少,很多的村官都抱着一种等、靠的思想。

2、完善管理制度,打好自我防疫的“免疫针”。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关心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自我认知等,制定相关的措施制度来关心大学生村官,组织各类活动,让大学生村官们多互相交流学习,在各种活动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斗志,在工作中得到升华和磨练。

3、实行多措并举,畅通大学生村官的出口。大学生村官实行三年聘任制,对于大学生村官三年后的出路问题,省市应采取一整套的配套制度,为他们的发展指明方向,不管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继续创业,都能有相关的明确的优惠政策。

6.大学生村官生活工作报告 篇六

一年来,在村两委的正确带领下,我坚持以上级重要指示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认真配合各项政策的实施,大力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开展工作,使我村各项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现将本人XX年的工作情况简要概述如下:

1、努力塑造村官品牌。作为农村工作的新鲜血液,村官工作任重道远。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我始终把做好村官的本职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深入基层、了解村情民意的同时,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塑造好村官这一金牌品质。

2、积极克服自身弱点。加强对未知知识领域的学习,有效地做好职场充电工作,克服知识面狭隘的弱点;进一步提高日常工作的质量,面对工作量庞大的事务,分阶段、有计划地攻克,并及时改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精益求精,克服人性懒惰的弱点;不再做单纯的文字工作,认真参与村上重大事务的日常工作,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请教,克服经验不足的缺点。

3、做好相关创建工作。在做好各线条台帐的创建、整理工作的同时,高效、优质地完成村级荣誉的创建工作。康复社区、关工委、新农村新家庭的创建工作及卫生村的复查工作,我都一马当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软件部分,尽量避免这部分的扣分,为硬件部分争取更大的合格空间。

4、其他事项的完善工作。坚持每月按时完成党建信息的更新工作,将村内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或做好对应的文字记录,以备查询。除此之外,户口整顿、人口普查、村委会换届选举等工作,我均参与其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

5、新农村的建设设想。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以放宽新农村建设点宅基地的审批工作为突破口,采取宅基地以旧换新的办法,逐步、分批次地将破旧、人均住房面积不足的家庭拆迁至新农村的建设用地中。同时,在村委会的附近新建老年公寓,形成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建设圈。初步的建设计划,我已了然于胸。

7.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探讨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履职困境,培养,政策建议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 大批农村优秀人力资源不断地流向城市, 弱化了农村人力资源积累, 进而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农业科技化程度亟待提升。同时, 我国又是人才大国, 拥有丰富的人才供应, 特别是大批具有现代知识和理念的年轻人。然而, 由于高校规模扩张迅速、学生就业渠道不畅以及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 以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工作, 支持农村建设, 从而缓解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应运而生。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适应时代变化的产物, 在实行的过程中即受到当前中国农村自然条件的限制, 同时也受到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履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现实的困境。

1 大学生村官的履职困境

吕书良 (2008) 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背景和发展过程, 从工作、生活、前途等方面剖析了大学生村官的生存现状, 提出大学生村官履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待遇标准偏低、身份处境尴尬、工作推动艰难、专业技能偏离、前途发展困惑五个方面。待遇标准方面, 经调查发现, 大学生村官普遍的工资标准是1800元, 并且经常出现工资迟发现象, 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 生活水平相对较差。身份处境尴尬,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既不是真正的村官, 又不是真正的公务员, 只是辅助村干部工作的工作人员, 没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明确其身份地位, 导致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障碍。专业匹配方面, 现在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中, 学习与农村生产实际相关的农学、医学、管理学的学生并不多, 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和农村实际发展需要不对口, 导致大学生很难将自身所学知识应用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工作能力方面, 经调查, 现任的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很少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 对农村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 缺乏工作经验导致在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

[收稿日期]2015-01-07如:村民不认同、村民关系难处理等。未来发展方面, 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期满后还要面临重新择业等现实问题, 继续留任的大学生村官很少, 这导致大学生村官计划很难形成长效机制。陈俊 (2013) 在对陕西省H县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对当前陕西省大学生村官的实际状况、流失特征、流失原因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并提出应从国家政府、基层农村、高等院校、大学生村官等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杨雪英、李义良 (2011) 总结大学生村官的履职困境, 从思想政治建设的角度入手, 分析导致大学生村官待不住、干不好的原因, 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村官思想培养的对策建议。

2 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政策建议

2.1 建立以农村建设为导向的培训机制

2.1.1 设置贴合农村实际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设计对大学生村官培养有重要作用, 应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我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培训内容应根据农村的实际发展需要, 培训中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 又要有农村的实际情况的介绍, 包括乡土民情、农业生产等相关信息, 帮助大学生尽快进入“村官”的角色;培训要有针对性, 培训开展前应明确培训的目标, 根据此目标决定培训的形式、培训师资、培训时间。同时, 应该提高培训师资的水平, 培训师应尽可能了解农村生产需要的知识。村委会的干部也应参加培训, 通过培训了解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相应政策, 带领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村委会干部应积极听取大学生村官的意见, 组织大学生村官实际需要的培训项目, 如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创业致富培训、村民关系处理等。

2.1.2 建立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培训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改变以往“上党课”式的培训。国家对于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包括菜单选学、基地实践、案例教学等, 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差强人意, 有些地方出现落实难、实施差等情况。培训形式应该将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传帮带教育相结合, 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不同时期, 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需要, 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例如:通过访谈了解到, 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希望获得创业的机会, 政府应该多组织一些关于创业方面的讲座, 开展先进村创业经验分享会, 增加村官之间的交流互动, 提升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技能。

2.1.3 严格规范培训纪律。

培训过程中应规范培训纪律, 严格的纪律才能保证良好的培训效果。一方面要对培训实施机构加以规范, 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 组织培训的乡党委要把培训工作重视起来, 不能流于形式, 应付工作;另一方面, 提高大学生村官对培训工作的配合程度, 大学生村官应认真对待政府组织的培训工作, 利用培训机会认真学习, 提升自己, 严禁培训期间“开小差”, 杜绝利用培训机会擅离职守, 忙于私事的情况。同时, 纪律保障工作要跟进, 培训期间加强考勤制度管理, 对参加培训的大学生村官, 实行签到制度, 确保受训者都能如实参与, 保障培训工作有效落实。

2.1.4 加强培训的总结评估工作。

培训过后应该对整个培训工作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对大学生村官在培训过后的反应、学习、行为及绩效层次进行评估, 了解这次培训的效果。一方面培训过后实行考评制度对大学生村官认真参加培训是一种督促,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培训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 有效的考评工作也会有助于培训工作的完善, 所以培训考评工作也不能流于形式。同时, 要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 总结培训工作中的经验和培训的不足, 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培训情况, 形成书面材料留存, 为以后类似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2.2 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

2.2.1 建立分期考核的评估制度。

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考核工作也应该分期进行, 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考核。同时, 日常考评和年度考核相结合, 日常考评注重监督、年度考评注重业绩。日常考评可以对大学生村官日常出勤进行抽查, 避免大学生村官不到岗或被借调的情况, 保障大学生村官日常到岗任职, 考察大学生村官对于岗位职责的掌握情况, 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年度考核要在年度初期对大学生村官设立明确的考评目标和标准, 年终进行考评了解其在任职期间的工作是否对农村发展有突出贡献, 对大学生村官的整个任职情况做一个结论性的评价。

2.2.2 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评项目应该科学合理,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注重将实绩考评和社会评价相结合, 实际考评应包括重点工作、日常工作、创新工作和绩效问责, 社会评价包括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具体到考核项目应该包括大学生村官的政治素养方面、日常的业务性工作、重大工作业绩、群众认可度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等方面, 设计科学的考核评价表, 合理分配各项指标的比重, 逐项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核。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应注意清晰明确, 使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结果可以在横向上进行同类比较。

2.2.3 实行考评主体多元化的制度。

参加考评的人员应该多元化, 应采取360度考核和KPI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采取360度考核:让大学生村官自身、村委会干部、村民、乡党委领导多方参与对大学生村官的考评, 全面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情况, 通过年终大学生村官自述, 设计大学生村官量化考核评价表, 请当地村委会干部、村民和乡党委领导分别逐项对其进行打分评价, 科学设置各个考核项目和赋分标准, 综合打分, 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情况;KPI考核:在大学生村官入村开展工作前, 要大学生村官了解自身工作的几项关键业绩指标, 例如:村年人均收入、招商引资项目数量、解决农民群众矛盾纠纷情况等。通过对几项硬性业绩指标的考核, 了解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工作情况。

2.2.4 完善考评监督制度。

通过访谈了解到, 很多地区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考评工作存在流于形式等现象, 应该在考评前向大学生村官本人、村委会干部、村民和乡党委干部宣传实行考评的重要意义, 既是监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又有助于农村的实际建设, 各方部门不应应付了事, 考评工作应认真落实下去。考评工作应注重过程, 强化监督, 不断完善考评工作。为大学生村官建立业绩档案, 随时将日常的考评记录下来, 便于年终总结。建立大学生村官评价监督系统, 使大学生村官的考评工作得到实质性的开展。

2.3 建立保障与发展兼顾的激励机制

激励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2.3.1 按需激励原则。

大学生村官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时需求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首先, 了解大学生村官的需求结构,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村官的需求结构既包括物质方面, 又包括精神方面, 具体来说, 大学生村官的需求主要包括工资补贴、生活条件保障、角色确认、政策扶持、奖优罚劣五个方面, 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也应从这五个方面出发, 尽量满足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其次, 要满足大学生村官的主导需求, 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强度才会达到最好, 激励效度才强。对大学生村官实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激励机制, 会大大调动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前应该对大学生村官的需求进行深入调查, 了解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层次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坚持以人为本, 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激励。

2.3.2 保障性激励与发展性激励相结合。

保障性因素的提供可以给大学生村官各项保障, 免除任职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激励性因素会激发大学生村官的斗志, 促进其在农村的良好发展。保障性激励方面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明确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身份地位, 避免由于角色模糊带来的工作障碍。将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办法列入国家的法律条款中, 避免大学生村官总是处于“特殊群体”、“政府雇员”的角色。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待遇偏低、难于落实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首先, 政府应该落实相应的待遇政策, 保障大学生村官基本的生活、工作, 对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工资、生活条件应该给予特殊照顾, 使大学生村官可以安心工作;其次, 完善各项保障体系。例如, 住房公积金、各项保险的缴纳等, 这些政策的改善会排除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后顾之忧;最后, 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生活服务条件。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安全感, 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有归属感。发展性激励方面应该让大学生村官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 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政府应该多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的平台, 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开展创业的讲座, 提供创业方面的知识培训, 鼓励大学生村官大胆尝试, 不断创新。

2.3.3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

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还应该遵循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考评结果进行定向激励, 将大学生村官的年终考评结果分档定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根据考评结果, 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不同方向的激励, 如选拔晋升、流动发展、岗位调整、培训、奖惩、续聘、解聘、代偿助学贷款等, 考评的结果也是政府进行相应激励政策的主要参考。对于业绩突出、有扎根农村想法的大学生村官, 给予一定的正向激励, 推荐留村担任村支书、镇干部人才储备, 也可以享受参加其他考试加分、创业扶持等优惠政策;对于业绩不突出、工作能力差的大学生村官, 实行批评、淘汰退出的负向激励措施。奖励与业绩直接挂钩。同时, 在激励机制实施的过程中, 应该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巧妙地结合, 坚持以正向激励为主, 负向激励为辅, 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

3 结语

大学生村官政策符合我国的国情民情, 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策实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论文根据现代大学生村官履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 提出建立以农村发展为导向的培训机制、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保障与发展兼顾的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希望通过这些政策建议的实行可以对新时期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 2008 (03) :53-59.

[2]陈俊.当前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特征、原因及解决对策—以陕西省H为例[J].农村经济, 2013 (02) :126-129.

8.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报告 篇八

2009年10月,我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大学生村干部考试,很荣幸成为一名村官。于2009年10月中旬,到柘城县洪恩村任村长助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了。两年很短,弹指一挥间,两年很长,这段“心路历程”很不寻常,很有意义,无论今后在什么样的岗位上,这段历程都将是我人生中最浓重墨彩的一笔,为今后人生起航扬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年的磨练,实现了我思想上的转变,在与村民朝夕相处的时间里,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农村的认识和体会,学会了和村民打交道的基层工作方法,熟悉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培养了亲民为民的感情,树立了为民办实事的务实作风。这一切,都源于洪恩乡良好的工作环境,源于乡党委、政府各位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面是我过去两年的工作经验和不足,及对新时期工作的展望,希望领导能够给予指正。

一、工作回顾与总结

1、转变角色,加强学习

学习是本,唯有学习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立足社会。学习无处不在,处处留心皆学问。三年前,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对于我来说,自己就是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一切从头开始。怎么学,说说简单、做做很难,我始终给自己加压,向领导同事学习,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思考中总结提升。所谓“有为才有位”。仍记得,工作是从端茶倒水、打扫办公室、做会议记录开始的,随着“村两委”

领导和同事对我逐步的了解认可,他们开始让我接触一些村务工作,我也给自己加压,主动向村领导干部承担工作和任务,比如走访登记残疾人低保户、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村内的党务建设、协助村干部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计和输入、农村养老保险费缴纳、村庄环境整治等,每一项工作我都尽量去了解去学习去参与。

2、尽职尽责,亲力亲为。

在近半年的工作中,我立足实际,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尽职尽责,努力成为“党员群众的贴心人、方针政策的讲解员、致富信息的传递者”,逐步实现从学生到村民再到村官的转变,发挥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群众办实事。

今年开春以来,河南地区遇到了罕见的旱情。洪恩乡也不例外,在乡领导的带领下,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乡干部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帮助组织抗旱及发放抗旱补贴,最终把损失降到了最低。之后进入“三夏”,乡领导又把创丰收、保安全提上了日程。全乡召开了秸秆禁烧动员大会,由乡干部带队下村进行广播和发放明白纸的形式进行宣传。我跟随其他乡干部进村张贴标语和挨家挨户发放防火、禁烧明白纸,耐心的为群众讲解各项政策,为全村创丰收、保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通过这些繁杂的工作,一方面增进了我与村民的感情,村民们把我当成村委会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当成一名普通的村民看待,这对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我对洪恩村有了比较详细的认识,对全村的村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我协助村

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完善我村的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奠定了基础。

3、融入农村,深入群众

洪恩村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少,农业生产设施相对落后,以传统种植业、零散家庭养殖业为主,经济效益低下,增收困难,村里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是年老妇幼人员。经过对村情民俗短暂的熟悉后,我主动向支部书记请求,参与到各类村级事物中去历练。一个村委会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面临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繁琐的村居事务,想要融入其中,就必须低下身来向农民群众学习,尤其是向本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寻找融合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处理农村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服务农民群众的思路。

二、存在的不足

回顾自己到村任职以来的工作,虽然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改进。

1、思想认识不足。刚踏上工作岗位,缺乏社会实践,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常遇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体验,不能纸上谈兵,停留在口头上。只有提高自己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各种工作思路和计划应用于实践。

2、工作方法欠妥。因人生阅历少,社会实践不足,处理事情的方法比较简单。有计划不能下决心实践,对有些工作犹豫不决,造成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能力有待提升。村里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问题没有接触过,加之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方法欠妥,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考虑问题不周到。有时候对某一事情过于追求完美,犹豫不决,造成很多工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2012年工作思路与计划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我们大学生村官要深入学习“十二五规划”关于农村发展特别是惠民利民的各项政策,要充分认识农村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潜力。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下,利用自己掌握理论知识和开阔的发展视野,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提出更为科学的方向和建议。

1、积极探索发展高效农业

“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导向,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这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洪恩村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重点支持发展种植养殖业,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据新洪村实际,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以此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2、努力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能否持续有效和谐地发展。而目前农村农民普遍存在文化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将大量农村劳动力迅速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可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职业教育学校等有关部门进行开展农业实用技术

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搞好生产服务。通过园区建设、基地建设、试验示范等形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

3、发展创业项目,带动村民创业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反观其他乡镇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创业项目搞得也是有声有色。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主动向已经开展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学习,集思广益,积极开展创业项目甄选和实施,进而带动村民创业致富,这是我们新的一年的重要目标。

4、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积极配合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开展村级各项工作,认真了解村情、民情,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利用熟悉电脑操作的优势,通过网络和远程教育为村民提供技术信息、市场信息、致富信息。利用自身较强的民主法治意识和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主动作为,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活力,给农村带来新的观念和信息。

9.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报告 篇九

“农村村官”、“天之骄子”,这两个名词看似不协调甚至矛盾。但是,只要有心,只要能够在磨合期积极调整情绪,在成熟期积极投入工作,一个大学生便一定能够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村官在农村这块舞台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学生要在农村有所作为必须实现两个转变。而我们只要做好了两个转变,便能够顺利的度过工作的磨合期,成为农村工作的一块有用的人才。

一、2011年工作回顾与总结

不断创新,加强学习。一是放平心态,端正态度。以村民身份去定位自我,深入村里体会农民疾苦,将农民切身利益与自己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积极投身工作,锻炼自己。通过参与远程教育设备维护与使用、“新农保”和“新农合”、秋季秸秆禁烧、脱贫攻坚台账录入、村“两委”换届选举、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等工作,积累宝贵工作经验。三是努力做到“五个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村民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事学习。不轻视小事、琐事,不害怕重复、无偿,不拒绝平淡、平凡,力所能及为村民服务,不挑大小,注重总结与积累,更加注重用心学习和踏实工作,加强锻炼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四是加强工作协调能力,经过几个月的工作锻炼,能够很好地协调村居和镇政府之间的工作,保证村上工作如实上报,乡镇任务顺利下达。

融入农村,深入群众。黄鹤村经济薄弱,农业生产设施相对落后,以传统种植业、零散家庭养殖业为主,经济效益低下,增收困难,村里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是年老妇幼人员。经过对村情的熟悉后,我主动向支部书记请求,参与到各类村级事物中去历练。我了解农村人的艰辛,能设身处地的为村民着想,我能用更实在的语言与村民们交谈,用踏实的行动参与各项工作,不嫌脏,不怕苦,不怕累。一个村委会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面临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繁琐的村居事务,想要融入其中,就必须低下身来向农民群众学习,尤其是向本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寻找融合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处理农村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服务农民群众的思路。

尽职尽责,亲力亲为。在近两年的工作中,我立足实际,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尽职尽责,努力成为“党员群众的贴心人、方针政策的讲解员、致富信息的传递者”,逐步实现从学生到村官的转变,发挥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群众办实事。今年我参与负责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和两委换届工作,工作的复杂和任务的繁重既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也是对我工作能力的检验。繁琐的农村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与村民互相交流、增进互相了解的机会。通过这些繁杂的工作,一方面增进了我与村民的感情,村民们把我当成村委会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当成一名普通的村民看待,这对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我对黄鹤村有了比较详细的认识,对全村的村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我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完善我村的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不足

回顾自己到村任职以来的工作,虽然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改进。

1、思想认识还不足。刚踏上工作岗位,缺乏社会实践,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常遇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体验,不能纸上谈兵,停留在口头上。只有提高自己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各种工作思路和计划应用于实践。

2、工作方法欠妥。因人生阅历少,社会实践不足,处理事情的方法比较简单。有计划不能下决心实践,对有些工作犹豫不决,造成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能力有待提升。村里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问题没有接触过,加之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方法欠妥,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考虑问题不周到。有时候对某一事情过于追求完美,犹豫不决,造成很多工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2012年工作思路与计划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发掘农村的优势,通过规划、建设和管理,改进村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我们大学生村官要深入学习“十二五规划”关于农村发展特别是惠民利民的各项政策,要充分认识农村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潜力。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下,利用自己掌握理论知识和开阔的发展视野,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提出更为科学的方向和建议。

上一篇:2024重庆高考分数线下一篇:公司党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