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精选10篇)
1.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一
试论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作
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想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稳定立足,必须要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落实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电力企业要想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更加要做到这些,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去,以此作为企业工作的发展目标,才能保证不断加强我国电力企业的党建工作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并逐步加强,本文主要针对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技术革新;党组织
电力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持续稳定发展,但随着社会改革的脚步越来越快,各种新兴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了,以往的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已经不足以跟上企业的发展脚步,当今时代倡导的“中国梦”精神要求有日益增强的物质保证,更需要精神提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要想使企业具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必须要大力发展企业的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电力企业党建工作概述
电力企业的党建工作要想长久健康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党建工作中的精神文明工作的开展与执行[1]。党建工作的执行路线和落实情况对于党建工作政策方针的执行具有深刻的意义。只有党建工作稳定健康的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快的配合好社会环境的不断进步。此外,对于电力企业的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来说,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只有大力推行企业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够维护企业中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电力企业做好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也有利于不断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进步,从而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进步发展。
二、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企业的精神文明的建设的核心工作就是党建工作,而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决定这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进度。随着社??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技术引入到国内的企业运营中,这些先进的技术为我国电力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与我国实际国情并不相符的一些新的思想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吸收了“利益至上”的思想,而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确实应该将企业的经营发展作为首要关注点,尽可能大的为企业带来利润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必须保证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2],保持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建立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因此,党建工作的稳定开展,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保证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偏离轨道,为企业保持健康发展做好监督工作。
党建工作能够贯穿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能够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在党建工作的开展时应参考社会大环境的发展,配合企业的发展方向。保证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积极培养企业内部员工向着有理想、有目标、遵纪守法的人生目标前进。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整体效率,最大化的提高企业效益,通过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
三、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其在党组织宣传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尽最大努力发挥其职能作用,将精神文明建设中唱到的监督性,凝聚力,协调性通过党建传递出来。
(一)督促执行作用
党建工作的监督执行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精神文明建设[3]。党建工作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执行可以对企业进行监督指导,比如企业在用人方面,虽然企业有独立的自主权,但是也要遵守《劳动法》和《合同法》的实际要求,一旦出现触犯相关法律条款的事故时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件处理。
(二)吸纳人才作用
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核心部分,相对于管理和技术来说,人才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无论是企业的技术发展还是管理提升,都是需要由人来提出并实施的[4]。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只要做好企业中的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便能随之提高,一个企业中拥有一个好的党员组织能够影响一整个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而为员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充满正能量的工作氛围。
(三)指导协调作用
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集体必须要保证知法、懂法,企业优秀的党建工作能够使员工处于一个和谐、文明的工作环境中,员工思想的进步也预示着企业的整体进步,在这一底线上坚持科学发展,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领导企业,处理好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问题。引导员工面对任何事情要保持沉着冷静,为员工做好维权工作,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服务作用
党建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要做到以人为本,将员工的实际情况考虑全面,联系有关部门对员工的各类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忽视员工的合理诉求,针对员工集中提出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不脱不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全新的时代发展,电力企业在创新管理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境,而做好电力企业的党建工作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可忽视。一定要重视党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企业的 飞速发展中要通过党建工作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企业乃至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斌.如何在电力企业党建工作中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7(6):203-204.[2]付夏.试论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结合[J].低碳世界,2017(17):276-277.[3]李晓东.浅论发挥电力党建工作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J].科研,2017(3):00298-00298.[4]张喜菊.电力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结合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16):198-198.
2.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1) “社会管理”一词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 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管理即广义的社会管理。这种管理分为四个基本的部分: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管理即经济管理, 对社会的政治发展的管理即政治 (行政) 管理, 对社会思想 (精神) 发展的管理即思想管理, 对社会的社会发展的管理即狭义的社会管理。 (2) 从概念上可以看出,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在对象、内容、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但二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实际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 有着其他管理手段无法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管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硬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硬性管理以“事”为中心, 是一种依靠国家暴力、组织权威、规章制度、行政法纪的外在的管理。硬性管理的目的是达成组织绩效, 一般采用计划、组织、指挥、引导、控制等方式, 是一种程式化、有序化的强制管理。硬性管理更多地强调管理客体的服从, 而不关心客体的主观愿望。硬性管理包括行政管理、法制控制和国家机器的强力制约。柔性管理以“人”为中心, 是一种依靠威信、共同的价值文化理念等软因素的内在管理。柔性管理的目的是激发、调动管理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一种人性化、非强制性的管理。柔性管理是依据管理客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 通过关心、沟通、引导、熏陶、教育、感化等方式,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形成统一的价值文化理念, 使管理客体获得“家”的归属感, 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柔性管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大众传媒、舆论控制。
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 人是社会的主体, 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管理工作中只有给予人们足够的人文关怀, 才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力量, 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思想政治教育是柔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它运用沟通交流、比较借鉴、说理规劝、熏陶感染的方式, 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更容易达成共识, 形成建设社会管理的合力, 从而更好的是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
改革开放30多年,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但与此同时,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如何摆正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成为当务之急。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一) 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社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会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起制约作用, 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方面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要变革原有的上层建筑。
我国社会管理的变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在本质上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而进行的量上的变革,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内的自我扬弃、自我发展。而不能借改革的名义搞“西化”, 搞两极分化。因此,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使人们对不同的改革观、发展观能够有所了解、区分, 这对于坚定社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社会管理过程中, 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是关键。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等精神因素, 对于保证社会管理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如何估量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 是否认同社会管理的政策、目标和效果, 如何认识社会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等都直接影响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提供精神动力表现为:第一,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地进行社会管理。第二,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能够把分散的、不同的甚至互相排斥的精神力量凝聚在一起, 形成集中的、共同的、统一的精神力量, 共同为社会管理贡献力量。第三,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能够促使人们实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约束, 能够保证社会管理的有序开展。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提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社会管理的完善与变革根本无从谈起。
(三)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方面。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 能够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而且对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观念的革旧鼎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 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一般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不难看出, 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很多方面有相似和相通的地方,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密切联系的, 它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了它的作用可能发挥的程度, 它的作用发挥程度又实现着其相应的社会地位。
(一)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处过程中的一切关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期, 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均发生巨大变化, 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日益凸显。因此, 协调社会各方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既是社会管理的目标, 又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协调社会各方的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从根本上说需要依靠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却可以“间接”的起到作用。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 增进相互了解。很多情况下, 人们之间的隔阂、摩擦和矛盾是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各式各样的途径和活动形式, 使人们增进彼此了解, 起到缓和情绪, 转变态度的效果, 进而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人们克服认识偏差和心理偏差, 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由于每个人的年龄、阅历、知识面等方面的局限, 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和他人、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并且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作为衡量外部事物性质的标准。随之必然会产生认识和心理上的偏差。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交流沟通、启发、说服、感化等方式, 使人们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观念, 从整体上、全局上去考虑问题, 从而是社会关系、矛盾得到缓解。
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思想动态, 将其作为修订、完善社会管理决策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人民群众, 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 能够及时获得他们思想、情感、心理上的动态, 了解和掌握他们的需求与愿望, 为修订和完善社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也是检验社会管理政策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秩序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性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行为的有准则的重现和再现, 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它既是人类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实践的过程, 又是实践的结果。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维持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统一人们的政治信念。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关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 使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科学的认识, 坚定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统一的政治信念, 促进社会稳定。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能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面貌日新月异。面对我国如此快速的发展和变化, 有些人感到无所适从, 甚至产生迷茫、焦虑、恐惧的心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人们能够对国家的发展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交流沟通消除消极的心理,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和深刻变革。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人们的思想、行为有机地整合。有机地整合是在思想、规范统一基础上的行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宣传、教育、启发、说服、感化等方式, 使人们形成统一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在思想、价值观念统一的基础上统一人们的行为, 从而起到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
(三)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引导、启发和协调等手段来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提高其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完成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进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智慧和潜力, 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任何社会形态的社会建设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的宣传工作。同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以其亲和力、感召力等优势, 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中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更易为人们接受、理解和认可, 更容易使人们产生共鸣, 使其更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
参考文献
[1]童星.社会管理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
[3]项久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曾盛聪.试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 2002, (7) .
[5]王勤.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 2002, (11) .
[6]张友连.论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J].求实, 2003, (3) .
[7]徐建南, 施向荣.思想政治教育:大德育视野下的社会管理方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6) .
3.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三
多年来因考试制度的影响。高中阶段的提前分科,致使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有所下滑。学科选择畸形发展,理科学生缺乏人文知识,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缺乏。初中教育普遍重视语文、数学、英语主科,忽视辅科政治、地理、历史的教学现象极其严重。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自中招政治考试由闭卷到开卷的改革以来,中学生政治由辅科的少开、少讲到“负科”的不开、不讲的误区,造成学生不重视政治科的学习,甚至放弃政治科的学习,淡化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出现了“学优而品劣”的不正常现象,从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可见,加强初中政治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政治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
政治教育就内容而言,就是思想、品德和国情教育,就其目标任务而言,则是做人的理论教育,即不仅要向学生灌输思想理论,而且更重要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我党我国的教育方针早就规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这三方面,则以“德”为首。作为合格、优秀教师均把“师德”作为“师魂”,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无不把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因而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教育更应把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故政治教育应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先导。
二、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的举动证实,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必先改变其精神,就是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那么,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彻底改变学生空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的不良倾向。要培养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又能使知识实践化、技能化,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当今世界風云多变形势莫测,这就特别需要学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时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驾驭自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时刻牢记历史使命,牢记肩上的重任,努力奋斗,开拓进取,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向前发展,把自己造就成为“四有”时代新人。由此可见,中学政治教育在推动素质教育过程则起着助推器的巨大作用。
三、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是素质教育成败的检验标准
中学政治教育的好坏,已成为了素质教育成败的检验标准。近些年来,学生中的偏科、弃科、厌学、弃学现象,屡见不鲜,并且愈演愈烈,这已经成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共同大问题。尤其是近几年中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走向,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也不能不说于初中阶段的政治科教育不无关系。初中阶段一味强调分数教育,即为考而教,为考而学,而忽视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学生在校根本没有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更不懂怎样做人。结果是头脑简单,盲目蛮干,最终导致成为素质低下的甚至社会的罪人,这可称得上是目前政治教育的莫大失败。因此,今后高中生阶段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政治科的教学,而且要把政治教育的好坏作为衡量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检验标准。
四、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营养源
素质教育能否贯彻落实,真正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素质,一定要靠政治教育来充实和推动。学生只有通过政治教育,才能净化理念,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一旦有了科学的世界观,那么就会学习目的明确,兴趣激增。最终将自己造就成为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知识丰富、理想远大、富有创造力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营养源。只有搞好政治科的教学,素质教育才能顺利的推行和实施。部分教师因对政治学科缺少热情,对教学缺少热情,对学生缺少爱心,所以在上课时没有一个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同样在传授知识时,情感目标、能力培养目标也难以实现。这些教师一定要摆正心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明确政治教学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只有这样,教育教学才能走向成功。
总之,在我国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政治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改变政治教学为免科的教育思想,加强和重视中学阶段的政治教育,道德修养。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一半以上是人格的力量。事实上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就是引导别人走正确的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望,使别人的本质得以提高和发展,而他自己就应当首先实践和完臻这些优秀品质。正人先正己,人师当楷模。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树立起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良好印象,使说理更具有令人颔首的说服力。才能使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相信,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无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还是家庭,只要坚定信心,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实现。
4.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四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危害和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虽然我国经受住了考验,但逐渐暴露出的金融风险已直接影响着金融和经济的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经济金融界的重要任务.如何防化金融风险,有人提出“监管为上”,有人大呼“制度为本”,还有人建议“综合治理”.这些观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防化金融风险的方法途径.但笔者认为,防化金融风险应建立“人防工程”,紧紧抓住“人”这个中心,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和促进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作 者:高有存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华池县支行 刊 名:甘肃金融 英文刊名:GANSU FINANCE 年,卷(期): “”(8) 分类号:F8 关键词:
5.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五
试论加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在铁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岳 豪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第03期
以“高、大、半”(高度集中、大连动机、半军事化)著称的铁路企业,其点多线长的行业特点,决定了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运输生产经营的前沿阵地。在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解决运输集中性与经营分散性、企业社会公益性与自身效益性、行业垄断性与企业竞争性等深层次的矛盾,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这一形势,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班组思想政治工作,使之成为搞好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的驱动力。
一、加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终端操作者。班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班组成员的价值观念、责任意识、职业道德、行为取向等起到引导、调节、规范、优化的作用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经营手段。铁路企业点多线长以及全天候的作业,许多班组独自为战,工种工序之间串联式组合,每个环节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生产链条的断裂。因此,加强班组建设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对搞好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它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搞好企业经营的治本之策
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这是由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不会因为企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实现科学的管理,必须把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建立在民主化的基础上,使决策能充分体现职工群众的意愿、要求;必须把科学管理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使实施正确决策成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职工群众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主体,企业的管理,说到底是通过对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管理,实现和平要素的最佳配合。因此,搞好企业生产经营,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思想领先的原则,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参与企业管理、搞好民主监督的积极性,班组处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它可以直接获取来自职工群众的各种思想信息。对大量的思想信息进行梳理分析,有的放矢地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不断增强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责任意识,从而为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打下坚实的群众根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针对职工队伍中出现的雇用观念滋生的一切问题,以班组为阵地,在强化民主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进行“敬业、爱岗、奉献”的思想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自觉参与企业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深入开展“我与柳铁共命运,我为柳铁献良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
(二)它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的落脚点,铁路作为社会的公共设施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这一条,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需要实施经济的、行政的、法制的手段,更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教育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自觉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积极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多做贡献。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局在资金投入、技术设备更新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要使企业走出困境,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基点在于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立足自身,眼睛向内,练好“内功”,挖潜提效。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最终也要分解落实到班组才能实现。
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它能以理论的力量帮助职工群众正确地分析形势,克服困难;以感情的力量调节人际关系,凝聚人心;以道德的力量规范行为,弘扬正气。这些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注入了活力,保证了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它是营造良好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基础一环
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一是内求稳定团结。目前,由于改革的深入,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发生种种碰撞,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职工思想活跃,各种矛盾突出,不安定因素明显增多。要使企业保持安定的局面和良好的生产秩序,对职工群众中的“热点”、“震点”问题必须见微知著,从领导做起,层层负责,从基础抓起稳住一线,从苗头抓起防微杜渐。班组长对职工知人知心,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及时理顺情绪,疏导心理,使大量问题化解在基层,诸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为稳定全局奠定基础。二是外求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铁路是社会的窗口,相当一部分班组在“没有围墙的厂房”里作业,对社会的开放度高;铁路又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的宗旨是为人民、为国民经济服务,对社会的依赖性强。因此,优化外部环境对搞好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尤为重要。但是,在有些时候、有些区段,铁路运输还处于卖方市场的有利地位容易诱发一些以车以票谋私;对企业效益的关注容易导致对安全、路风和社会效益的漠视;企业的垄断性质又容易滋长官商作风,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企业行为的端正,也要靠个人行为的规范。个人行为是企业行为的基础。规范个人行为,必须把思想教育、制度建设、严格管理结合起来,提高人的职业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几年来,柳州铁路局在加强干部教育的同时,坚持重心下移,下大力气抓班组的整顿和建设。以落实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为目标,以客货窗口为重点,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加大思想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三新”教育活动,激励职工做到尊客爱货,优质服务,推动了路风建设的不断好转,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企业改革和运输生产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这一根本任务,做到自觉围绕、紧密结合,客观检验,注重实效。
(一)班组思想工作任务要根据生产经营目标来确定
根据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制定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实现企业的发展规划,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当年,为实现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服好务。为此,在年初层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班组建设和职工思想上的主要问题,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计划,路局宏观运筹,站段实施决策,车间具体安排。经过几年的探索,柳铁在班组建设中以“双达标一体化考核”为载体,深化了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双达标一体化”即班组升级达标,职工岗位作业达标,对班组的生产经营和思想工作一并考评。班组和职工等级标准、条件的确定,突出了安全、路风、综治、稳定、管理、效益和思想工作等内容,日记载、月考核、季评等、年定级,并与分配紧密挂钩。不同等级的班组、职工拉开收入档次。对未达标的班组、职工,实行包保,促其转化。这样,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效地促进了班组建设,班组建设的加强又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根据企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提出班组思想工作的具体任务。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季节性制约因素多,冬运、春运、暑运压力大,工作紧张,成为全局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为了切实做好“三运”工作,路局提前进行部署,并编写宣传提纲,利用职工政治学习时间,开展班组思想教育,动员职工群众为保安全、保畅通、正路风、增效益多做贡献,使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局的中心工作中经受考验,发挥作用。
(二)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活动要围绕生产经营实际来开展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围绕生产经营进行,各项活动必须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开展,增强服务意识,把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就在于它服务生产经营的实效性上。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生产经营揉在一起,结合起来一道去做,实行全方位结合、全时空贯穿、全过程服务。近年来,许多单位推行的班前预想、班中联防、班后总结走访和一班作业思想工作程序,以及机务系统开展的“百安赛”等做法,使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得更加紧密、服务得更加有力了。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大量的是做生产岗位上的工作。人的岗位责任增强了,就会尽力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根据各基层单位创造性的实践,柳州铁路局在行车主要工种实行岗位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经过充实、深化和完善,总结和推广了“点、岗、网、标、赛”的班组思想工作经验,即把生产经营的难点作为思想工作的重点,落实岗位安全生产“三控三重”机制。在加强岗位思想工作的同时,注意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党内“创岗建区”等活动,使党员成为班组里的“一杆旗”,带领职工群众搞好生产经营的先锋战士。增强保证意识,把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方向定在解决生产经营的关键问题上,围绕生产经营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发动职工群众,开展攻关活动,是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硬功夫任务。班组成员必须树立保证意识,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教育和动员班组成员主攻生产关键和经营难点,为排难攻关发挥保证作用。近年来,由于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受到了冲击,运输市场份额出现下滑。面对严峻形势,全局上下动员,围绕开发货源,责任落实到班组,任务分解到个人,层层开展思想攻关活动,动员干部职工把分散的货源集中起来,把流失的货源吸引回来,把沉积的货源挖掘出来,连年超额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安全生产也取得了好的成绩。
(三)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要用生产经营的成果来检验
班组思想政治工作,依据生产经营需要而存在,伴随生产经营活动而运作,在生产经营成果中体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评价班组思想工作的好与差,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用生产经营的成果作为衡量的尺度。结合铁路企业的实践,柳铁局确定具体的检验条件是:看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调动;看安全、路风是否稳定发展;看班组的各项管理工作是否进入有序可控状态;看生产现场和班组环境是否文明、整洁;看运输生产任务是否完成和超额完成。凡管理上混乱的,均列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合格班组,取消各种评先资格,并重点加以整顿。班组思想工作,是通过优化人的素质,然后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最佳配置。这种特殊的作用方式,使效果有时不能“立竿见影”地体现出来,这就要科学地区分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的关系,使对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检验和评价具有客观公正性。检验的目的在于改革,对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经常审视,注意总结经验,摒弃形式主义,讲求工作实效。
三、做好新形势下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改进创新
当前,铁路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利益格局、人际关系的调整,使职工传统的思维观念受到冲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的通行,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分配不公和少数干部的不廉洁,使职工群众容易滋生逆反心理;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又使职工的思想变化加快,等等。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求企业的宣传教育和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加强中改进,逐步走出一条有铁路企业特色的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一)强化基层,组织指导落实一个“活”字
铁路企业是一部大的联动机,柳州铁路局生产一线的班组就近万个,各个系统业务特点不同,班次不同,人员情况不同,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有所不同。如果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内容一锅煮,时间一刀切”的做法,适应不了变化的新形势。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柳铁实施的是“规划在路局,管理在站段,考核在车间,活动在班组”的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基本点在于搞活基层,突出班组属性,使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属于班组。实行这样的管理模式,减少了路局的“规定动作”,增加了基层和班组的“自选动作”。这样,基层单位和生产班组,就可以从实际出发,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班组成员的思想状态,确定重点突出、实效性强的教育内容;根据班组成员的结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根据生产经营的节奏,机动灵活地安排活动时间,从而使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增强了活力,收到了实效。
(二)重在铸魂,内容方法突出一个“新”字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素质取决于人的素质。人要有灵魂,这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企业要有灵魂,这就是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企业精神。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必须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和群众自我教育的原则,把一人一事、一
岗一责的思想工作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做到育人建路,铸魂创业。一是以理想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群众自我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只有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生动活泼。二是以优良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狠抓班风建设。优良的班风,是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体现,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形的感染。优良的班风具有导向的作用,引导班组成员进行正确的思维和行动;具有约束作用,它以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方式,规范人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具有凝聚作用,使班组成员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具有激励作用,鞭策人们按照优良班风的要求体现自身的价值,催人向上,建设优良路风,既要注意抓好系统的传统教育,又要从不同班组的不同特点出发,注意发现和培育班组群体意识中的“优质”风气,强化典型的示范作用,逐步形成有各自特色、群众认同的班组之“魂”。
(三)虚功实做,实际工作体现一个“实”字
6.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六
共青团组织在社会主义企业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改进和加强企业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带领青年职工的积极作用,对于搞好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真正发挥出共青团在企业中的作用呢?共青团又怎样才能确立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呢?要认清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必须首先了解青年的特点。
青年有着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着特殊的利益要求,在社会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青年既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后备队,又是革命事业的突击队、生力军,青年
是整个社会中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积极力量,青年总是站在革命和建设队伍的前面,发挥着先锋作用和带头作用。但由于经验不足,还需要向成、老年人学习,在成、老年人的指导下同成、老年人合作。
了解了青年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就应该针对这些特点开展工作。毛主席说过:“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跳跳蹦蹦,不然他们就不高兴。”许多单位的实践证明,要青年人干得好,就得让青年人玩得好,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要玩得好,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共青团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方能赢得党政领导的支持,并给予物质的帮助。
共青团在生产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许多人对此深表怀疑,笔者却不敢苟同。众所周知,目前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中青年所占比例是相当高的,他们在生产中所发挥出的巨大能量是众所瞩目的;青年科技人员在企业中的成绩也是令人赞叹的,他们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一支队伍,是科技战线上的一支尖兵。假如共青团组织不但致力于文体娱乐活动,而且更着重于生产科研,真正把青年人组织起来,就必定能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才能真正体现共青团的力量,真正取得企业领导的支持。
成人,成才,是青年最本质的要求,也是党和社会各界对共青团最殷切的希望。有了这个共同的出发点,也就有了共同的认识,搞好团工作也就不再会是一句空话,而将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那么共青团在企业中作用的发挥也将落到实处了。
有了作用,才有地位,有了地位,作用更大。解决共青团在企业中地位问题的关键,而企业领导对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更是关键之关键。只有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了青年的力量,重视和发挥出了青年的力量,积极落实了共青团的地位,“共青团工作的春天”才是真正的到来了,团工作也才有走出徘徊,走向飞跃的坚强后盾。
要想获得领导的支持,不但需要上级的重视,还需要共青团自身的努力。但由于当前共青团工作的水平各地参差不齐,有些还相差悬殊,导致了整体水平的低下,地位问题也因此迟迟得不到解决。
国内体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只有整体水平提高了,才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若仅一花独放,必将如昙花一现,不能长久。同样道理,共青团要想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团组织之间就必须加强交流,加强合作,少一点“保”“守”,少一点藏私。必要的竞争不能取消,但目的决不是击败对手,而是共同提高。对后进单位应该大力扶持,在干部配置、资金调拔、活动安排等方面给予全力帮助,促使早日进步。只有整体实力增强了,作用充分发挥了,才能谈得到地位问题。
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还需要各级团组织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个健全的领导班子;还需要抓好基础工作,提高团员素质、提高整体水平;还需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配合党政开展工作,在企业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中作出更多的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才能为提高自身的地位打好基础。
共青团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的先进性,同时也在于群众性,在于面向广大青年,适合青年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仅是指文化娱乐活动,还包括生产科研活动。当前青年积极参与企业改革、深化企业改革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共青团组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可低估。可以预言,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共青团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加强,共青团在企业中的地位将愈加稳固,团结、教育、带领青年职工的积极作用将发挥得愈加充分,也必将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继泽
7.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但社会建设和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与现在现代化建设存在着不适应的薄弱环节。诸如征地拆迁问题、物价上涨问题、下岗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等, 多种多样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制约着我国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要加强社会管理, 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 抓住和利用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顺利度过矛盾的“凸显期”。
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社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该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 既要恪守原则, 又要体现工作的时代性和灵活性, 这样更能结合我国的国情, 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为加强社会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有效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加快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1]。在社会主义社会,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整个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且是社会的工作。它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而且是管理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我国也步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和发展的攻坚阶段, 国际国内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需要我党去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根据新的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从现在的情况看, 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大体上落后于实践, 并且与社会管理工作的实践联系不够密切, 我们在谈到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对其要客观看待全面理解。
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适当的地位上, 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1944年, 毛泽东组织编写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曾指出:“政治工作在任何一部分革命军队中, 都应有适当的地位, 都应适当地强调它的作用, 否则这个部队的工作要受到损失。特别是在那些政治工作比较薄弱的部队, 这样的强调十分必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所摆位置恰当, 它就能促进革命战争或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反之, 如果位置摆得不恰当, 就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可见, 要做好社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必须对它的战略地位有一个科学认识[2]。
2.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加强社会管理的政治优势
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是无产阶级政党优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优势, 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政治优势,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 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 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特别是经历着挫折的低潮时期能转危为安, 究其原因正是我党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政治优势, 才能经受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才能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过了长期的革命实践, 党的领导人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毛泽东曾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3]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共产党有一条, 就是要把工作做好, 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 其中最主要的, 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就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应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传统, 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生命线”, 作为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 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 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党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本质上就是要做好群众工作,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 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解决人民矛盾, 管理好社会,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2.2 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
我国的社会管理模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嬗变过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 将社会管理纳入经济管理的范畴, 采用的是强制手段, 计划配置社会资源, 以行政手段进行社会整合值。在这种高度一元化的社会管控体制之下, 政府作为“超级大保姆”角色, 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进行一体化硬性管理。作为社会主人翁的人几乎都被纳入行政权力控制的范围之内, 主体性、能动性被忽视, 社会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随着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激发了社会的活力, 在党的十八报告中, 也多次强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构建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深化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促使政府将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以人为本, 就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可以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整合和价值导向达到提高社会运行效率、提高社会管理的韧性和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现阶段实行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管理格局下, 社会管理模式愈加切合社会的发展的需要, 也更有利于服务社会大众。
3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3.1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治优势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而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 离不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体系, 来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从而可以看出党委领导是关键, 政府负责是依托, 公众参与是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 政治领域是党活动的主要领域。但政党的属性不止于政治层面的内容, 还包括党的社会属性[4]。我们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渠道来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党的执政意图和主张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 被人民群众所认识、所理解、所掌握、所接受后, 才能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水平, 才能提高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化解社会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才能凝聚社会各方共识与合力,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打下良好基础。
3.2 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管理的开展凝聚力量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关键阶段, 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 因而, 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处理好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的社会管理问题, 必须把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 力量凝聚起来。否则, 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四分五裂。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是推动全民族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现阶段,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我们之所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 就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充分发挥传播科学理论的作用, 能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把共同理想普及和渗透到人民群众中去, 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 成为人民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思想政治工作很大一个作用就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促使人们自觉地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全民族的共同奋斗之中, 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充分施展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加强社会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基层、在社区, 因为社区是社会的底部基础, 是转型期社会各种矛盾的交汇之所, 是政府和市场博弈的缓冲空间, 胡锦涛同志曾强调构建和谐社区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以,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加强对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 贡献智慧和力量[5]。
3.3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管理的开展具有调节整合作用
社会管理体系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发挥好社会各阶层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作用, 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力为社会管理服务, 这就要依托思想政治工作的调节、整合作用。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个人、单位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 相互之间也难免产生摩擦, 可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 引导人们在社会价值追求上求大同、存小异, 做到互谅互让, 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调节、整合作用, 不仅能积极作用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人际关系的改善, 还能协调人们的心理状态。在人们面临困惑, 感到无助、缺乏信心的时候, 思想政治工作能帮助人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克服人们的认识偏差、主观性、片面性等, 使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发挥积极性, 有利于增强人民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气氛和环境,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4 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在党的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 是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 在社会管理中充当着宣传思想领域的基础性工作, 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也是强化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可以发挥教育引导、调节整合的作用, 为社会管理的开展打下很好的实践基础, 在今后, 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加要注意自身的创新, 深入到目前已成为社会矛盾的聚焦点的社区, 深入基层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 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着力点、支撑点,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摘要:指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在社会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软”权利, 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社会管理的治理模式。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具有很好的协调、协商、释疑解惑、凝聚力量、化解矛盾的作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在新形势下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适应新形势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N].人民日报, 2000-06-29 (01) .
[2]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6:91~92.
[3]毛泽东文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435.
[4]高新民.执政党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兼谈政党的社会功能[N].学习时报, 2011-12-14.
8.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八
一、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会计信息是企业对经济形势分析判断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决策和微观主体对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会计部门及会计工作人员,肩负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反映、监督、分析和咨询的任务,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围绕着信息工作展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又取决于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企业决策者只有利用准确的会计信息,进行全方位分析,才能确保生产与销售、市场开拓、产品定价、资金投入的协调统一,保证经营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企业抢占先机,掌握主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工作结果是企业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必须由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来检验。会计工作结果是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数量表现,通过对会计结果的信息反馈,可为企业决策提供新的决策依据,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企业会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突出。一是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是对指标变动现象的罗列,应用性不强,成因分析不够。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大多数反映的是一些显性指标,对于某些隐性指标如人力资本等却没能反映,而这些隐性指标恰恰是企业利润增值最为重要的因素。三是刻意掩饰不良信息。有些企业管理人员好大喜功,对于不良的会计信息采取掩饰行为。事实上要诊断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维护企业机体健康运行,必须反映真实情况、掌握真实数据,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挖潜堵漏、开源节流。四是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现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决策者必须能对影响其决策的因素事先做出调整策略。因此,对会计信息预测价值和及时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会计分析工作未能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会计人员大多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不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将会计数据上报以后会计工作就完成了,而没有认识到会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得到的会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对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如此一来,自然也就谈不上写出深层次、高时效、高质量的会计分析报告。
三、如何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改变观念,使会计能全方位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基础,会计的分析与观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保障,会计工作的结果又是企业决策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会计已成为企业领导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因此,企业各级领导和企业管理人员要关注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正确认识会计,重视会计工作,牢固树立会计参与企业决策的全新观念,提高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在人、财、物上给予企业会计工作以必要的支持;而且要学会或善于运用会计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决策。其次,会计人员要转变思想,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要有个飞跃,调整会计工作服务方向,由过去的报表型会计转变为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管理信息型会计,确保会计数据的质量,使会计信息成为企业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决策依据。
提高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企业要建立内部会计信息网络,使会计部门成为企业的信息库,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根据需要实现信息共享,使会计的信息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信息加工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质量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企业会计工作建立在精确、快速、高效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之上,这不仅能高质、快速地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会计报表任务,而且能让企业会计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出谋划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强化法制意识。为了避免个别领导为了政绩或小团体的利益弄虚作假、迫使会计人员编造虚假数据的现象发生,应将《会计法》的学习内容纳入到领导干部培训的内容中,使领导干部和各级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都能树立牢固的法制意识,维护会计工作和会计数据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从而使会计工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9.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九
这么说首先是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世界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正如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样。“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展的,太阳是在发展的,这就是世界。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99页)人类社会在发展,这就导致了思想理论也要同时跟进,否则就会影响到社会进步而必将遭到历史大潮的淘汰。
而在建国以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党和国家都在一直进行着理论上的创新与完善。下面就两个个例子中来证明这个事实。
首先举的例子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一决策,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还是分配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全社会都是只通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承认一切劳动以外的收入。这是因为当时马克思是站在劳动者的角度来看着个问题。这在当时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那个革命的时期需要这样的理论来支持。可是经过了3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党慢慢醒悟到,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以最大限度的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其实所指的就是曾经的资本家,也就是后来的民营资本家,更是后来被更名的“社会主义建设着”。由于他们掌握着许多生产资料和技术,如果不成认他们的收入合法性,那么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必须要通过理论创新来使这些曾经被看做的剥削所得被承认。
1982年,党的十二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坚持国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势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相结合的架构改革必然要求在分配结构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顺应这种要求,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为了解释何为“其他分配方式”。报告接着讲到:“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型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券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用一定数量劳动 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这里,实际上把资金利息、股份分红、雇工收入、风险收入等看作是作为补充 的“其他分配方式”,后来也一般统称其为非劳动收入”。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其通过的 《决定》 中指出:“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 收益分配。”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其他分配方式概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他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
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这里还要说的一点是为什么国家在鼓励民营资本的生产,收益分配的同时还要一再的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这是因为分配制是存在于所有制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即使不断的在鼓励私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的发展。但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从来没有改变。因为私有制虽然代表着高效益高增长,但是他却极大的忽略了只有公有制能带来的公平。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底线无论如何不能被击破。否则经济虽然增长了,国家却会面临更大的危机与挑战,那个时侯还何谈发展。
做出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大改革决策,不仅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但是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他和按资分配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更何况根据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现阶段这种分配方式能快速有效的带动生产,发展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正确的,就是应该采取的。而经过了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正式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论创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成就,连续6年GDP年增长高于百分之十。所以这就极大的证明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它对于实际发展中巨大的推进作用。第二个例子和上面这个例子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先引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伟在搜狐一篇文章上说的一段话来解释什么是效率优先,什么是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指的是什么?兼顾公平是指什么内容?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说清楚,讨论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不同观点。我的理解,效率用在经济学上就是劳动生产率。我国的劳动生产率高还是不高?实际情况是,虽然经济的盘子很大,但是效率低下。
公平指的是什么?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比分配公平范围广得多,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权利平等,不公平首先是指社会利用资源的机遇上不平等、不公平,由于政府的 设计和政策的制定而造成社会成员在资源利用上不公平,结果造成收入差距扩大,最主要的是垄断行业收入过高。行政垄断行业的设置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 元结构使城乡收入差异扩大,对于这些社会不公平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而不是废除效率优先。”(http://news.sohu.com/20060807/n244648539.shtml)
探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起源,《求是》杂志曾经2005年第23期刊登的社科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文章说:“我们1993年提出的口与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在当时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那就是‘平均主义’与‘大锅饭’,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才提出这个口号”。这表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在1993年14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
这个口号符合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要发展就要效率,就是要效率优先。并且这个提法在改革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没有这个提法,就不会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正是因为只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会有极大的示范带头作用。才会让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但是到了现阶段,随着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面貌已经大大的改变了。中国改革已经结束了初期的启动阶段,而进入了现代制度建设时期。这个时侯也许在依然强调发展第一位的同时,还要考虑许多由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些其他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在强调发展第一位的同时牺牲了许多弱势群体的利益。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了。如果不加以重视,让这种趋势肆意发展,必然会导致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众所周知,政治稳定是健康发展经济的基础的基础。所以这个时侯,公平问题必须得到重视。而也只有这样,才会积极推进和谐社谁的建设。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虽然情况和形势已经发展变化了,但是发展仍然是相当重要,这之间的度不是我所能了解把握的。所以也不在此继续说下
去了。
为什么说这两个例子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只有了前一个理论创新的成功,让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有的理论就需要再一次进行创新来与之适应,这也就是第二个例子的根本所在。而这两个例子联合起来来证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理论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起到推进党,国家,社会进步的核心作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用邓小平的一段话做结尾来再一次说明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1页)
艺术学院 新媒体艺术设计刘辰楠20072025942008/11/6
10.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十
西方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经济学家多用“物质”来界定财富,马克思哲学中,却认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保证生活、为了生活,又需要衣、食、住、行等各种东西,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的新材料,而并非物质生活自身”实际上就是生产财富的过程。因此,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应该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并使用财富。
在人学语境中,财富是对人们具有一定作用性,并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或者使用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无论财富是什么样的社会形式,使用的价值最终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因此,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物质产品是财富载体,因此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内容。马克思已经对财富分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两大类。同时又将精神财富又分为两大类:物质产品形式的精神产品、活动形式的精神产品。可见,财富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发展是沿着人的维度进行的。
三、“以人为本”的财富发展观念。
当初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主要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发达生产力”作为物质的逻辑起点与基础。由于当时马克思研究的主要是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因此更多关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而并不是生产力自身发展问题。但是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同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时期,面临了生产力严重不足问题,并需要加大发展生产力。因此,从财富对人的发展主体角度出发,再加上财富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中已成为现实问题。
马克思哲学从财富出发,体会人的发展;又从人的发展反过来理解生产力,最终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理解社会发展逻辑,这对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生产概念的提出,虽然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不再以个人发展为主,而是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主线。但是生产力自身的快速发展也要依赖于财富源泉,并真正开辟社会财富。正因如此,马克思已经在《马达纲领批判》中,将“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与“他们的生产力增长”
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并作为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从现实角度出发,当前“放手让一切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及资本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落实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实践。
以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主义通过大量生产并创造财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还应充分考虑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避免在生产资本主义财富过程中产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悖论、生产悖论及生态悖论,最终确立“以人为本”的财富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我国社会生产已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等,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更好实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这一历史任务,实现我国提出的“通过发展来提升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通过发展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奠定财富理论的基本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冒大卫。马克思财富观念的多维透视与当代价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赵峰。马克思关于财富与人的发展关系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2)。
[3]郑必清。论马克思关于自由时间与财富的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4]刘宗碧。财富的主体本质及其实现问题———从马克思的财富观看全球金融危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3)。
[5]莫凡。人学语境中的马克思财富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荐阅读: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电信企业中的重要地位10-02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06-22
困难企业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1-03
发扬传统加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建设10-24
Ipad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11-13
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09-08
切实加强交通运输系统一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06-24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