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学(共8篇)
1.儿童美术教学 篇一
儿童论文: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
【中文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杭州市儿童绘本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在于:(1)当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和绘本教学的认识现状;了解当前教师进行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比较不同教师在认识绘本和绘本教学,开展绘本教学中的不同表现;(3)比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认识绘本及绘本阅读,开展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异同;(4)针对相应状况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分别从杭州市6所幼儿园和6所小学中抽取173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分别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问卷”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资料用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加以分析;并对2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对2个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和2个小学绘本教学活动进行实录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教师比较喜欢绘本,教师喜欢绘本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绘本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第二,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有一定认识,但程度不深。特别是在对绘本与其他读物的区别认识以及绘本活动独特价值的认识方面。教师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和深入;第三,不同背景的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有差异。不同教龄,不同学历,所带班级人数不同的教师在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或者组间显著差异:...【英文摘要】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reading in several prim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in Hangzhou.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realiz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comparison of kindergarten te...【关键词】儿童 绘本 绘本阅读 绘本教学
【英文关键词】Children Picture books Picture book reading Picture book instruc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7-813-2613-17ABSTRACT8
致谢
5-7
摘要第一章 绪论
图表目录11-13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3一、绘本与图画书13-16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析
二、绘本教学与其他阅
一、读教学活动16-17儿童绘本的教育价值18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17-1917-18
二、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18-19第四节 已有研究回
二、国顾及分析19-24内关于绘本的研究23-2
4一、国外关于绘本的研究19-2020-2
3三、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方案设计24-26
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2
4三、研究
一、研究目标2
4方法24-26第二章 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26-
51一、基本信息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26-3026-27
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27-30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2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1绘本教学的认识31-32教学认识上的差异差异32-3535-37
32-38
一、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园
二、从访谈结果看幼儿园教师对
第三节 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及绘本
一、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二、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三、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喜好程度与其对绘本及绘本教
37-38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
一、调查结果分析38-40
二、幼儿学认识之间的关系读教学的现状38-51园绘本教学课堂实录及分析40-49析49-
51三、幼儿园绘本教学实践分
第一节 小第三章 小学绘本教学现状51-70
51-54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
一、基本信息分析51-
52第二节 小学教师对绘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52-54本教学的认识54-56
54一、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难度的认识
三、小学教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环节的认识
5454-55师对绘本教学适用场合及形式的认识本适用领域的认识的认识565656-60
55-56
四、小学教师对绘
五、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目标和重点
六、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有利之处及难处的认识第三节 不同小学教帅对绘本及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一、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差异56-58
二、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58-60学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的现状60-6
160-70
第四节 小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三、小学
二、小学绘本阅读课堂实录分析61-68
68-70绘本教学实践分析比较70-76识之比较70-7370-7171-73比较73-7
4第四章 幼儿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
第一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
一、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比较
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比较第二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接触绘本及绘本教学程度的一、教师接触绘本程度上的比较73-7
4二、教师接触绘本教学程度上的比较74本教学实践的比较7
474-76
第三节 幼儿园和小学绘
一、教师对绘本选择的比较三、二、绘本教学的基本流程和内容的比较74-7
575-76绘本教学形式的比较来展望76-83教学现状76-77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与未
76-80
一、幼儿园绘本
三、幼儿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77-79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的比较79-8080-8
2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为儿童绘本阅读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80-8
1二、在教师群体中构建关于绘本和绘本教学的学习共同体81-82入研究82献83-8896 第三节 未来展望82-8
3一、关于绘本教学的深
参考文
二、关于绘本教学的实践探索82-83附录
88-9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儿童美术教学 篇二
场景一:某幼儿园的美术兴趣小组里, 一位老师给幼儿进行简笔画的涂色练习, 老师再三叮嘱涂色不可以涂到外面去, 可一位年仅5岁的幼儿还是涂到外面去, 而且是又黑又脏, 直接招到老师的严厉批评。
场景一是当下少儿美术教育及其真实的一面, 我们部分地区的少儿美术教学依旧沿用一种流行已久的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简笔画, 用抽象概括的线条方式将事物和人的轮廓形态描绘出来, 供我们的孩子摹仿学习。这种简单明了, 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孩子很有效率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实际上, 这里面有不少误区。
我们的幼儿园的教师把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 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就完成了任务。简笔画简单易学又容易出“成绩”, 自然会受到欢迎。
场景二:儿童美术教学的伤痛—低俗的模仿
某个培训班里, 一位美术老师在上课, 只见她在黑板上非常认真地一笔一画给学生作风景示范画, 下面一群10余岁的儿童无不统一步骤小心翼翼模仿老师的画, 学的象的学生洋洋得意, 学的不像的儿童哭丧着脸, 全班学生的风景作品都是蓝蓝的天, 绿绿的草地, 红红的花, 并以老师的画作为学习和评价的标准……
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质, 儿童画学习的目标, 是对不同年段儿童形象思维认知图式进行改造, 而不是低俗的模仿, 要引导孩子们逐渐从其死板、拘谨的线形表现的记录模式中走出来, 逐渐转化为奔放、自由、生动的形态感知和表现;让儿童明白自己在自然状态之下能够产生随意的、富有情感的形态表现, 而非照着成人表现模式低俗摹仿。模仿给了孩子一个标准, 严重限制孩子关于事物的想象, 扼杀孩子们的创造性, 阻碍艺术感受和才能的发展。艺术是独特, 有创造性的, 只有摆脱模仿, 建立儿童的意象性目光, 才能形成创造性的思维。
笔者认为生命应当是教育的原点。叶澜教授曾说:“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 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越位, 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 最终使儿童的立场异化为成人的立场, 最后只剩下成人的立场”。没有了儿童的立场, 儿童的生活就只剩下外在的目的, 而没有了提升自身生命质量的内在目的。因此了解生命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和每一个发展时期的需要, 是我们教育的基础。作为学前阶段的儿童美术教育更要关注这个阶段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尊重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才是我们教育的起点。儿童美术教学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从最稚嫩的表达开始, 鼓励他们探索、体验和创造, 经验垒实为潜在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修养,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心智成长的足迹!
一、关注不同时期儿童生命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我劝告低年级老师说, 给孩子们教比例、透视、相称规律这都很好, 但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幻想提供广阔天地, 切不可破坏孩子观察世界的那种童话语言。”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他们特殊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规律, 在艺术表现和创造中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幼儿美术教学应该重生命成长的认知过程, 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儿童的成长可分为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6~12岁儿童期、12~18岁少年期四个阶段。阶段与阶段之间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因而进行年龄阶段不同的美术教育。0~3岁儿童, 善于涂鸦, 感受运动与痕迹的快乐。3-6岁儿童善于心理投射从而进行主观的情绪表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大胆的独立地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创造出有象征性的图画。如“蝌蚪人”, 把圆圈当做头部, 两只大眼睛占据了头的主要部分, 用单线条表现手和脚, 创造出富有儿童本性的“蝌蚪人”。也特别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区分, 特别在意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个时候画我的爸爸、我家的小狗等题材启发儿童对物品所属感的追求从而激发创作的热情。儿童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观察、思维和表达方式。儿童总是以自己独特的眼睛看世界的, 因而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式与成人不同, 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也自然与成人不同, 根据不同时期生理成长的兴趣点激发儿童创作的激情, 重视创作活动中儿童的生理成长, 所谓童言稚语说的就是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激发儿童对多种物质媒介的探索
绘画是由材料体现物质媒介的创作过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艺术家创作的手段使将材料转化为有形的视觉语言作品, 通过媒介得以实践情感的升华和思想观念的表现, 多种物质媒介的运用是众多当代艺术所共有特征, 艺术家们用各种物质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思考, 重视形式并在形式上不断创新。而我们的孩子面对这个璀璨的物质外界, 亲抚身边的物质外界, 眼与手逐渐架设出孩子与生活世界的一条条“血管”。身边的一切, 成为孩子心智成长的渠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深入了解与消化, 渐渐地他们拥有了自己的行为方式 (抓、撕、摔、贴、扯, 扎、包……) 。其心智的真正开启就是源起于孩子对这个物质世界的属性认知。在美术教学的范畴里, 材料是完成表达或者表现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载体。那么美术材料就一定指望着美术材料店里的那些陈列材料?这始终是有限的范围, 而且承载育人的信息元素也是有限的。作为心智开启目的的儿童美术教育, 其答案肯定不是。我们的生活与自然, 其实早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而缤纷的材料世界, 我们只要把材料稍加处理、巧加利用, 进行加工与改造, 便会促动孩子对物质世界的一次深刻的认知与阅读, 当这类信息逐渐在心灵沉淀, 越来越厚实时, 孩子渐渐明晰物质的意义与价值, 也明白了物质的审美价值。那么他们所感悟的经验也就一次次升华。成长也就是必然。因此, 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性与功能性不仅仅在于美术本身, 而更应该有更宽广的领域。包括包装、雕塑、陶艺、雕刻、剪纸、染织、建筑、装置、设计、装潢、木工、铁艺、服装等等。这样的美术教育才可以展开一个丰富的世界。
三、唤起课堂创作对物的生命意识
(1) 游戏性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游戏似的。”儿童与游戏从来就是不可分的。我觉得美术课堂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设计成游戏的样式,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 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2) 故事性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是语言的艺术, 它以优美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儿童, 使儿童从中获得美的感受。而绘画是幼儿的一种特殊语言, 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二者虽具有不同审美形式, 但都是以塑造形象、表现情感为特征。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 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选择合适的故事内容。活动初期, 选择一些简单的故事。这些故事有重复的情节, 角色的数量一般在2个一3个, 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易于表现的形象。如童话故事《龟兔赛跑》, 《不爱洗澡的小猪》、《丑小鸭的故事》让幼儿发挥想象, 并利用适当的机会让幼儿参与表演,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用绘画形式反映故事情节。
(3) 情感性通过链式美术, 挖掘儿童身边熟悉的素材, 比如我的爸爸、菜市场等, 以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对绘画对象进行情感上的联想和关联, 画地域性的隆山塔, 对不同儿童情绪的采访和了解, 通过情感的宣泄与所表达的对象产生关联, 引导儿童画出《开心的隆山塔》、《愤怒的隆山塔》、《悲伤的隆山塔》等, 激发学生对物的生命意识, 感同身受的表现物象, 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四、提升儿童生命质量、保证儿童的幸福生活
罗恩菲尔德在其《心智的成长》一书中, 提到的教学的方式:扩大经验的范围。这句话的意思是: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 引领孩子的思维、情感的触角, 伸展到事物的特征、特性, 经验的认知迁移, 情感赋予上去, 使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达到饱满。在表达与表现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完成统整, 这才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实际上这就是教学的张力。当孩子的思维触角得到拓展, 其心智也就得以开启。
儿童美术教育走向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而且在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积极整合。儿童美术教育必须关注儿童, 关注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 儿童美术教育必须为儿童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必要的准备, 同时, 儿童接受少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也必须是幸福的、快乐的。美术一直以来是人类的梦想, 儿童也是这编织梦想的高手,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的想象和幻想, 使他能够保持着与众不同的眼光, 有了眼光, 就会有追想梦想的动力, 人类才会有看不见的竞争力, 作为美术教师, 我们要唤起孩子们的梦想, 关注不同时期孩子们的生命特征, 利用媒介材料、游戏、故事想象、童话、儿歌、产生情感的迁移和探究教学, 寻找适合儿童心灵、适合儿童生命特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关照童年、童心、童真和童趣, 让纯净、天真、质朴、自然等本质在孩子们身上重新回归美术课堂, 杜绝儿童画创作中的抄袭现象。让我们的儿童美术教学真正回到儿童生命本身。才能起到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 2007, (23)
3.儿童本位,让儿童诗教学更高效 篇三
[关键词]儿童本位 儿童诗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26
儿童诗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奏颂扬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童心之美,深受儿童的喜爱。儿童诗是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实现自我、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儿童诗教学,绝不能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要从儿童的视角,用最贴近儿童的方式引领他们与诗歌对话,与大千世界对话,让他们在赏读品味儿童诗的过程中,感受儿童诗的语言魅力。
一、用诗歌教学唤醒想象
诗歌教学应该是学生感知、感悟诗词美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获得文本思想和言语智慧的过程。要想让学生“悠然心会,妙处说与君听”,需要教师不断地唤醒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秋天》的第二小节时,朱惠慧老师在学生充分读诗,理解、想象诗歌情境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作者笔下的秋风吗?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让学生分享自己打滚或者奔跑的经历,然后再与学生聊当时他们的感受。这样设计,丰富了诗歌的形象,唤醒了孩子的诗心,激发了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诗歌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并以此来润泽他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二、让诗歌教学充满童趣
儿童诗教学是对生命的启蒙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儿童的视角,用最贴近儿童生活的方式引领儿童的心灵与诗歌、自然、生活对话。这种对话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滋养儿童的精神世界。
朱惠慧老师在教学《秋天》时,紧扣一个“嚷”字创设情境:“现在我们就是果园里的一只只苹果、一串串葡萄,秋风在你的身边奔跑,在你的脚底下打滚儿。此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嚷起来。请你也来嚷一嚷……”“秋天果园里的水果可多啦,可爱的小柿子在哪里?你也来嚷一嚷!”“还有橘子、梨子,咧着嘴笑的石榴……都来嚷一嚷!”这样入情入境的体验,以儿童的视角去还原诗歌的意境和情趣,使诗歌教学课堂产生独特的魅力。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就进入了儿童诗所营造的广阔而迷人的想象空间,领会了诗歌所传达的情趣和作者对秋天的情意。
三、让诗歌教学贴近生活
儿童诗的读者是儿童,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启发孩子体会诗歌中的童趣。因此,教师要赋予诗歌丰富的生活意义,引领学生走进诗歌,获得更多的生活感悟。朱老师在教学“桂子”“羊肠小道”“肥膘”“葡萄”“红缨”“柔韧”这一组词语时,在学生正确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质疑:“说说哪个词语自己还不理解。”有一个学生说不知道“红缨”一词是什么意思。朱老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说说“红缨”指的是玉米的哪个部分;并出示了一幅成熟的玉米图片,让学生在图上指一指,帮助学生在词语学习中认识事物。然后,朱老师还出示了戴在将军战马头上的红缨以及带有红缨帽子的图片,并且借助字典,让学生明白将军战马头上的红缨是荣耀的象征;让学生再联系诗歌中的语句,体会此时玉米举着红缨的高兴和自豪。
诗中有关玉米的描写只是作者笔下众多的秋天景物之一,但“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这一充满生活情趣的形象,有力地渲染出秋天的喜悦。这种联系生活的词语教学,让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阅读诗歌的愉悦幸福。
三、让诗歌教学远离功利
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不学诗,无以言。”诗词之美,在于感悟,在于阅读,在于传承。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领略诗词之美呢?教材中编入不少的儿童诗,主要是为了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可是,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做深入细致地分析讲解,以理解为目的,忽视儿童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儿童诗产生了高不可攀的畏惧感,继而谈诗色变,渐渐失去了学习儿童诗的兴趣。于丹说过:“要唤起孩子的好奇心,而不是每天强迫孩子必须学多少。”因此,诗歌的教学要做到远离功利。
在儿童诗的课堂上,如果教师心中不仅有课堂,而且还有诗,还有儿童,那么诗句就会从儿童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走进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魅力,引导他们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4.儿童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四
李曦曦
儿童美术是儿童的视觉语言,启发和培养儿童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途径。孩子们创作的儿童画体现他们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他们的情感,审美趣味和人格素养。由于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洁无瑕,所以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真实的约束,形成儿童画所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荒诞的特点。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培养儿童学习美术的几点体会,不需要手把手的教孩子们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下面谈谈从儿童美术教学中归纳几点教学的技艺。
一、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内动力,要学好知识,就要激发学生爱好的兴趣。课堂上我通过讲有故事、参观大自然、赏析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向往美、追求美、享受美。兴趣激发出来后,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一种愿学、乐学、好学的风气油然而生。美术课上,无论是临摹,还是写生或是进行创作,有了兴趣才有专心至志。如在上《一条深海里的怪鱼》一课,先让孩子观察,在课件里展示各式各样鱼,有见过的,没见过的,美丽的,丑陋的,让学生大开眼界的感觉,渐渐会产生对各种鱼类外感到有趣,从而进一步了解鱼的总体特征后,启发孩子想象,造型,想出“怪”在哪里,和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鼓励造型重点在装饰方面,提示线和形排列时的疏密变化。孩子的作品出来后造型独特,有创意。如陈小丹画了一条大头鱼,鱼的身体呈不规则 形状,鱼身用线做花纹装饰。麦定钧画了两条鱼,一条夸张了鱼的嘴和牙,身上长满了刺,还有象贝壳一样的尾,另一条小头大身体,长满花边一样的鳍,两条鱼身上都寄居了许多小动物。
二、坚持不懈的手头训练。
要孩子们学好美术,必须强化他们的基本功训练。美术造型的基础是线条和色彩。先要练习线条,线条有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之分,而且还能表现绘画者的思想情感,如简炼豪放的墨线如同书法一样流畅,表现了画家的气质。在上《由家到学校》一课时,教学中先让每个孩子尽量描述由家到学校的所见景物,引发回忆具体的设施和情节;不要求表现真实空间关系,允许多种形式的空间模式;创作中鼓励孩子做详尽具体的细节表现,使画面丰富,具有生活气息。如麦颖怡表现自己上学的路,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表现了各幢楼通向学校的道路。
练习色彩也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功,色彩有原色、间色、环境色之分。在进行具体配色时,还要遵循色彩的统一与变化原则。其色彩本身了传递某一种心理特点,反映作画者的内在性格,如红色:活泼、跳跃、有冲动感。在讲清绘画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反复练习。水粉的特性可以自由调色,孩子们学习水粉的过程可以凭自己的感觉去支配色彩,画出自我。在上《我的妈妈》一课时,鼓励孩子们用色彩对妈妈的感受表现出来。孩子的妈妈既然是五彩缤纷的,有的用黄色现妈妈的脸,妈妈有点累;有的用红色表现妈妈的脸,因为妈妈生气了;有的用绿色表现妈妈的脸,是因为妈妈喜欢绿色。孩子们的思 维活跃,对色彩是有感情的。色彩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感悟到色彩的真谛,享受运用色彩的快乐,从而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三、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儿童画体现儿童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儿童的情感。在儿童画的教学中,鼓励孩子们以单纯的思路表达内心的世界;更要从孩子们的想象思维中挖掘丰富的创造空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鉴赏多实践,如带领他们参观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讲解大师的作品、听音乐等等,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孩子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并陶冶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也没有丰富的审美欣赏。如上《一只鞋的想象》一课,每个人通过观察鞋的各个角度后,说说象什么?如象船、大山、飞机……启以构思,联想它像另外的什么,把它画出来,现时可以根据新的形态加上生活内容,创造一幅画。孩子们的心就开始放飞了,飞出心中的想象。如有个孩子把鞋画成了一架空中飞行的飞机,云彩、小鸟和它一块飞翔等等。另个孩子把鞋子画成了大嘴巴;有孩子画成了高山、公园……
四、将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等等的社会民主意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竞争气氛给每一位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展览评比、美术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参与和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性的建竞争意识。在第二课堂的美术兴趣班中,有件这样的小事:一次画作评比 活动中,让每个小画家作为评委,相互评选出得票最多的作品为金奖。,如个同学的水粉作品,他画了亲身经历的游玩活动,学校举办的“斗鸡”比赛,画面运用紫色调,突出两人竞赛中的主角,效果很好。所有孩子都投了此画一票,可是有叫李可的孩子没投,于是我就问世他:“你认为这幅作品得怎么样?”“……很好……,我也喜欢”他支支吾吾的说着,奇怪了,认为很好的画那为何不投一票呢,于是我就想找出原因,原来是学样在举行“斗鸡”比赛时,很想参加的他没被班主任选上去参赛,他心里对此比赛耿耿于怀。找到原因了,我得去开导他,让他知道在现实竞赛中应以和谐自由、平等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觉悟。从这件事上让我看到在教育中要尊重孩子,尊重和倾听他们的想法,要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学习和创作。
五、注重培养个人的全面修养。
我在美术教学中,始终把个人的全面修养放在首位,使学生练意志、练毅力、练技巧、练人格。如在教学中就有件这样的事情,李家豪是个热爱画画的孩子,他的画色彩运用大胆,对比强烈,画面效果不错,正是如此他以为自己了不起,有时会看不起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孩子必须给他正面的教育,及时让他走上思想的正轨,做到一个艺术家必备的个人修养。
5.《儿童美术教学法》复习大纲 篇五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纸工一般有 折纸、剪贴、撕纸 三种形式。
二、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 知觉、体验 与 反思、表达 这样一个流程。
三、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 明暗 程度。
四、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一般方法: 观察法、范例和演示、游戏练习、语言指导。
五、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阶段分为:涂鸦期(1-3岁)、象征期(3-5岁)、图式期(5-8岁)。
六、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 欣赏、绘画 和 手工 三大方面。
七、色彩的三要素是 色相、纯度、明度。
八、专门性的美术活动,主要指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以美术内容为主的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有: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
九、儿童美术造型活动设计原则: 综合性、适度性、连续性。
十、儿童美术按题材内容和形式分类可分为 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
十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绘画、手工和色彩 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十二、教师应该自觉运用教育评价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十三、1923年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十四、象征期美术作品构思的表现特性是:主观轮廓性、模糊性、简约性。
十五、大班剪纸课题设计是让儿童“自剪自贴”,重点在剪
十六、遮挡式 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十七、儿童更多重视的是造型,而不是色彩
十八、学前儿童一般不会用透视方法构图
十九、儿童早期画的人常被叫做“蝌蚪人”
二十、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二十一、午餐后带孩子在院内散步,和幼儿谈论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随机欣赏孩子们带来的新玩具等,都属于随机的美术指导
二十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1)审美性原则。在教学中,应以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为主,应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应注意审美环境的创设,审美特征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审美情感的陶冶等。(2)创造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其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为主要目标。(3)实践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二十三、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小班活动应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兴趣的事情,鼓励用简单线条或线条与图形组合的方法来表现。中班活动中幼儿观察过的、认识过的事物都可以选择。还可针对性选择运用图形组合、图案花纹等让幼儿练习。大班活动可以选择比较复杂的建筑物、动植物、生活场景和情节等作为创作内容。还可以安排写生活动。
二十四、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幼儿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手、眼、脑的协调。
二十五、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应(1)运用多媒体教学功能。常用的有图片,实物和师生具体操作的物质材料,如美术作品,实物教具,步骤图和示意图,演示和辅导等,还有电脑控制的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幻灯和摄像等。(2)合理使用社会美术教育资源。各级举办的美术训练班,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期刊,环保等都可以作为资源积极使用。
二十六、撰写教案
以《神奇的小手》为题,撰写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一份。要求:
1、活动能体现该年龄段的特点;
2、教学方式能引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3、能使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发展。
以《美丽的孔雀》为题,撰写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一份。
要求:
1、活动能体现该年龄段的特点;
2、教学方式能引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6.儿童简笔画教学 篇六
儿童简笔画教学
一、简笔画的表现方法与绘画技法
(一)表现方法
简笔画是一种利用简单的点、线、面等绘画要素来表现物象基本特征的绘画形式。
1、观察与分析。以删繁就简为原则,把复杂进行概括,简化成点、线、面等基本形。观察时,要从物象的结构、形状、比例、组织特征以及姿态、表情、线条、色彩等形色的美感出发,力求“看清全体,抓住特征”。
2、运用联想、夸张的手法。
3、用基本形概括物象。
4、抓住特征。
(二)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与步骤
(三)简笔画的画法
1.连线画法:连线画法又名“一笔成图”。是在熟悉、理解和掌握所画物象的形体比例、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用一笔或几笔连线去概括物象的轮廓,力求一气呵成、连贯画完的一种画法。其特点是用单线条的转折,突出表现物象的外形结构和特征,并根据各种物象的外形特征,巧妙、生动地进行夸张和省略,达到简练、形象、有趣的艺术效果。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2.直线画法:将人体的躯干、上肢、下肢、手和脚,均用长短不同的直线去概括地画出来的一种画法,有人称为“火柴棍式人物画法”。有时也先把畜、兽等四肢动物的头部简单地画出来,再将颈、躯干、四肢及尾用长短不同的直线去概括地画出来。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3.几何形画法:是将人体的躯干、上肢、下肢、手和脚,或畜、兽等四肢动物的头、颈、躯干、四肢及尾,或将禽、鸟的躯干(包括背、腰、胸、腹)和特有的翅膀,景物、花卉及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物体等的外轮廓、各个局部概括为各种形状的几何形的一种画法。
如用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多角形、扇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去概括外形特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点,即用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造型要素而不拘细节地加以概括和夸张,强调其特点。
在观察概括时,注意比例,多联想,充分发挥想像力,并要抓住典型特点。
4.线、形组合画法:线、形组合画法是对绘制人体、动物、植物或花卉等物体的简笔画时,把其比例较大的部分(或主要部分)概括为各种简单的几何形(如人体的头部、胸廓、臀部、动物的头部、躯体,花卉的花朵、树叶等),把“附属的部分”(如人的四肢、颈部,动物的四肢、颈部花卉的花梗、叶柄、细小的枝条等)概括简化为不等的直线,就可以简洁、灵活地表现所绘物象的活动与生动形态。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二、动物简笔画
自然界的畜兽、禽鸟、鱼虫等动物和人一样,其结构和体态千变万化。简笔画描绘动物形象,要抓住两个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关键: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畜、兽的主要结构有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巴。躯干包括肩、腹、臀部。畜、兽的种类繁多,形体比例也各有不同,形体差别很大。
画好畜、兽简笔画的关键:“多观察,抓特点,找差异”。在归纳概括中,对有些动物要夸张其外形的特点,有些动物则要突出灵活的动作。如画猪要夸张其肥圆的外形特征,画猴子则要抓住其灵活的动作等。
2.禽、鸟形体结构:自然界的禽鸟中,无论是体大的天鹅、鹤、鹰等,还是体小的麻雀等,都有一对能飞翔的翅膀,躯干和头都近似于呈卵圆形,直立时身体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禽、鸟的躯干包括背、腰、胸、腹。翅膀在背部的前方,腿足生于腹部的下方,尾巴生于躯干最后部。
3.鱼、虫的形体结构:鱼、虫的形体结构比较简单。鱼体可分为头、身、尾三部分,一般有背、胸、腹等;而金鱼还有尾大、眼大、身躯圆短的突出特点。
昆虫的形体结构分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三对足。有的昆虫两对翅膀左右对称。昆虫中蝶、蜂、蜻蜓等的翅膀发达,特别是蝴蝶的翅膀大且有各种花斑。除翅膀发达外,蜻蜓还有两个特点是头大,身躯细长。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二)观察分析动物特点
1.观察:各种角度观察各类动物外形特征,并加以比较与鉴别。大象有很长的鼻子和高大身躯,骆驼有突起的驼峰,禽鸟嘴的形状及长短因食性不同差异很大等。要画好动物简笔画必须深入观察,找出其各自的规律和共同规律,总结出图形特征,反复练习,达到随心所欲。
2.抓住动物的形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头、身子、四肢、尾巴、脖子、耳朵、毛色及斑纹上。为了突出动物的特征,可采用夸张手法进行艺术处理。如狐狸尾巴可画得长一些,兔子耳朵画得大一些。又如画金鱼时,要突出其尾大、眼大、身躯圆短的特点。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4、把握动物动态特点:抓住主要矛盾,画出动动态中关键部分。先画表现动物头、颈、躯体关系的动态线,一般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再根据对动物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理解,将其余部分画上;画好后,再修正那些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三)画法步骤
1.用基本形概括动物形体:例如牛头,呈倒梯形,躯体呈长方形;如老鼠,头身相连呈半圆形,耳朵呈半圆形……使其形象生动、简练。画简笔画时,删繁就简,抓住主要特点,省略次要部分,要力求画出精炼而生动的简笔画。
2.用基本形定位:在熟悉长颈鹿这种动物大体结构基础上,确定掌握动物的头、颈、躯干、四肢相应的基本形,并在画纸上进行上下左右位置的安排和布局。
3.定动态:确定动物的姿势,根据其特有的动态规律,画出动物头、颈、躯干、四肢相互之间关联的动态线。
4.勾画具体形象:在已确定的位置上画出头、嘴、眼、脚。必要时,补充动物头、四肢关节处不可缺少的部分,要特别注意把握动物躯体各部分的正确比例。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三、静物简笔画
静物简笔画以家用瓶罐器皿、花卉草叶、瓜果蔬菜、花布色布、丝绸呢绒、标本、小型工具等为描绘对象。
静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体上可以归纳概括为方形、圆形、半圆形、梯形、三角形等。有的物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如家具、家电用品大都是长方形,书、报、杂志是方形,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是方、圆的组合等。
只要掌握物体的外形特征,再仔细体会构成基本形体的各要素,然后归纳概括,画静物简笔画就比较容易了。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一)静物画的构图
静物是人工布置的物体,安排应宾主分明、错落有致,即集中饱满而不堆砌庞杂,或单纯雅致而不贫乏单凋。静物画的构图是实物布局的再现,布置若得当,则画面表现充实。
1.画面内容:画面内容首先是要做到“物体归类”。静物画选择物体较自由,并无固定的格式要求。
2.实物体积:实物要做到大小匀称、长短适度。静物在配备物体时,各物体的体积要匀称适度,彼此不要悬殊太大,入画才有美感。过大会有压抑膨胀之势,过小又有琐碎零星之感,体积悬殊太大,又有轻重不稳之弊。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画面上各物体形体比例应与实物同大,以增加物体的真实感;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应当适宜,各物体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都易失真。
(二)掌握形体构造
有的静物构造复杂,教师需分清楚形体结构关系。例如,电灯,由电灯头、灯泡组成;桌子,由桌面与桌腿组成。多数物体一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的。
(三)分别类型
为了便于概括,把静物类型归纳成三大类:一是类似长方形体、方形体;二是类似圆球体、椭圆球体;三是类似锥体、类似圆柱体等。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有的静物类型不易分清,如花瓶的颈部是柱体,而腹部是球体。此类静物应该细致观察、精心分析,才能得出该物体基本类型的归属。
(四)画法与步骤
静物简笔画,应该牢牢记住静物是由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要领。
用基本形体组合时应符合静物特点。按照静物的构造和长宽比例以及各部分前后、高低、穿插的关系去勾画。
有的静物简单,用基本形概括容易;有的静物较复杂,用基本形概括较难,应进行取舍,使它简约、生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四、风景简笔画
风景简笔画是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类改造大自然面貌的一种绘画。
可作为风景简笔画题材的有天空和云、树木、水和倒影、地面、山丘和山石、各种建筑物等。
风景简笔画无论视野的长短,其纵深度和空间效果都要大致有远景、中景和近景的空间感。
天空和云一般作为画面中的“远景”。早晨、中午或下午的天空是不同的;云有各种形状,变幻无穷。树木总的特点是:都有树干、树枝和树叶,树叶有针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画树,首先要抓住它的姿态,再概括地表现它。
树木一般作为“中景”或“远景”来处理。水和倒影作为“远景、中景或近景”均可。
大自然中山的形状各异,可用有节奏的线条概括山的起伏,使之有优美的韵律感。远山、山丘和山石的简笔画法,可以大胆地归纳、取舍、概括、移动和夸张。远山、山丘,一般作为画面中的“远景”来处理。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风景简笔画很讲究取景、构图、透视等,要对客观存在的景象进行提炼、取舍和概括,从作者的立意出发,表达绘画的意境和画面的主题。
(一)风景简笔画概述
1.取景
取景时要从立意出发,运用构图规律,勾画出适合表现一定情调、境界的画面,来确定画面的主题。风景简笔画,在于通过风景表现情调,归纳、概括是风景简笔画的重要特点。
美妙的自然景物往往不是十分完美地配置在一起的。取景时,视野要开阔,视线要对景物进行选择。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写生取景时视线要做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寻找能突出主题的景点,大胆舍去有碍主题的景物;或采用景物搬移法,将左右、前后的景物做相应的调动安排。当然,这种调动安排以不失去原来景物之风貌为度。
2.构图:构图是风景简笔画成败的
(2)十字形构图法。十字构图多以地平线为横线,以实景及倒影构成十字形。它在视觉上有严肃、静穆的感觉,在风景画中常用。
(3)“之”字形构图法。运用“之”字形方法组织画面,能把画面是点推向深度空间,增加画面容量。
另外,还有“U”字形构图法、辐射形构图法等,特点各异,不再赘述。
3.透视:透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画面上视平线的安排是构图的中心问题,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是采用平视、俯视还是仰视的构图视向。远景、中景或近景的安排都由视平线的位置而定。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l)视平线的画法。当眼睛向前平视时,视平线是一条与画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如在海面上向前平视时,便可看到水平线(海平面的最远处的一条线)和视平线重合。视平线在画面上代表极远的位置,画一条横线定为视平线,便可分出天和地或水的分界线,然后再画其他的景物。
(2)物象应近大远小。同样大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作画时,要求画面中的景、物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3)物象应近长远短。与视平线平行的同样长短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在视觉上感觉愈来愈短,但始终与视平线保持平行关系。
(4)物象应近稀远密。因远近的位置不同,距离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感觉愈远愈密。
(二)画法与步骤
7.儿童美术教学 篇七
一、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的被发现在西方不过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师范生未来工作的对象是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很有必要的。有人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儿童就是一张张白纸,教育者可以任意描绘蓝图。”并按照功利标准,把儿童简单分为聪明、听话的和笨的、不听话的两种。学校里,老师们把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生两种。小学课文里介绍得最多的,也让老师们感到骄傲自豪的是聪明的、听话的、懂事的孩子。如《怀素写字》中的怀素;《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梅兰芳学艺》中的梅兰芳;《沉香救母》中的沉香;《少年王冕》中的王冕等等,这些孩子的特点就是聪明、懂事、听话,俨然是个“小大人”。小学课本中最稀缺的就是顽皮捣蛋的孩子。这样的一种现象似乎暗示了:听话、聪明的孩子是正常的,顽皮、捣蛋的孩子是不正常。老师们也为能教导到“优生”而暗自庆幸,为教导到“差生”而自认倒霉。教育的功利性使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误入歧途,也催生了一些错误的教育策略,如“满堂灌”“题海战术”等等。那么,儿童是什么?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最先为儿童呐喊:儿童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独自存在,成人要懂得“尊重儿童”。他把儿童比喻成“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认为教育者应该尽到保护树苗的职责,避免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幸夭折”的命运。他认为教育儿童的过程其实是保护儿童避免受到文明中病态东西污染的过程,是保证植物能够有机地、自然地、健康地从内部生长出喜悦的果实的过程。这就是卢梭的“植物说”。它相信儿童降临人世,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带着上一代的生物遗传基因和文化基因而来的。每一个儿童都是一粒独一无二的种子,都需要得到尊重。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些种子,尊重它们,让它们自由成长。如作家笔下的长袜子皮皮,如果从教育的功利标准评价,皮皮九岁了,连最简单的加减算术都不会,在家长老师眼中应该是个“差生”“问题孩子”。可是九岁的皮皮却能一个人生活,力气大得能举起一匹马,有正义感,懂得分享,懂得生活,懂得宽恕,心态乐观,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孩子。虽然也有缺点:有时满嘴瞎话,有时开点玩笑,有时戏弄戏弄别人,但是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呢?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笔下的小豆豆,一年级的时候因为上课时爱掀桌盖、等待“宣传艺人”和跟燕子说话等行为,被班主任认为是“问题孩子”,勒令退学。后来转学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鼓励下,小豆豆快乐成长,成为一名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这些事实说明:儿童不是白纸,成人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儿童应该是种子,他依靠自己的基因成长。当桃子长大成桃子时,我们应该尊重它,而不是指责,妄想得到苹果。种子成长的过程需要的是物质和安全的保障,这些是家长和老师们该做的。
二、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让师范生认识儿童文化
挪威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认为,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他们自身拥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儿童世界具有不同于成人世界的特点,儿童文化自然也就有别于成人文化,以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存在于成人文化之中。成人社会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不断建构着文化意义上的儿童。朱自强先生把儿童文化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本能的缪斯”———儿童文化的艺术性,二是“儿童”:游戏者———儿童文化的游戏性,三是“天真的生物性”———儿童文化的生态性。下面,结合作品,认识儿童文化。
(1)儿童的世界充满了想象。儿童文学大观园中想象意味最浓的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神话传说、童话、卡通动漫等,这些体裁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根植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体现出强大的想象力,儿童读者最能从中产生共鸣。柯岩的儿歌《坐火车》写的正是儿童游戏的想象:“小板凳,摆一摆”就是火车,“我”坐上去手转转就是开火车,小朋友们坐板凳就是坐火车。谢采筏的幼儿诗《蘑菇》,描写“撑伞的我”通过森林时,由于森林的魔力作用会使“撑伞的我”变成一朵蘑菇,真是个奇妙的想象。彭俐的幼儿诗《长颈鹿》中描写小长颈鹿的脖子是因为不断寻找妈妈的原因才变长的,这样的想象令人忍俊不禁。还有大量关于天、地、人的神话传说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等,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魔力,它们撩拨着儿童的好奇心。童话中神秘的森林、可怕的咒语妖术、金灿灿的皇宫、美丽英俊的公主王子、丑陋歹毒的巫婆皇后、娇小可爱的拇指姑娘、滑稽善良的小矮人、拥有魔法的仙女、戒指、打火匣、金鱼……有惊无险的大团圆喜剧故事情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生存法则,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等等,所有这些都令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如痴如醉,如沐春风般幸福不已。卡通动漫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孩子们的新宠。它从诞生至今,塑造了无数富有创意的卡通形象,不断满足着孩子们的视觉想象追求。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卡通形象有: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海绵宝宝、蜡笔小新、多拉A梦、机器猫、维尼熊、柯南、奥特曼、巴比娃娃、灰太郎、樱桃小丸子、皮卡丘等等。这些经典卡通形象是儿童成长路上的偶像榜样,是精神家园的支柱。
(2)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朱自强先生说:“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游戏的意义即其生活的意义,游戏是纯粹的生活。”提到游戏,家长老师们大都谈虎色变,立马想到那该死的电脑,该死的网络游戏。其实,很多充满童真的游戏是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捉迷藏……这些游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团结协作、友爱互助,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交流合作能力,发展多种才能,教导儿童做人之道,还能愉悦儿童身心,养成活泼开朗的个性,是儿童生活的必需品。教育专家也强调,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童真游戏,让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孩提时代的身心健康往往影响着长大成人后身体、人格的健全,所以,孩子的生活是离不开游戏的。游戏能培养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游戏能培养儿童发现问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儿童自主意识;游戏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游戏能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游戏可以带给孩子体验:体验生活,体验情感等等。总之,游戏是儿童生活能力的一种演习。
(3)儿童与大自然最亲近。人类成长的过程就是由自然人慢慢成为社会人的过程。这其间,人类成长所付出的代价是远离了自然。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是人类的童年。在儿童的眼中,世界的万物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与人类一样会思想,有感情的。所以儿童管太阳叫太阳公公,管月亮叫月亮阿姨或月亮姐姐;认为星星和他们一样淘气调皮,喜欢眨眼睛;花儿会笑,草儿会点头;兔子、羊是善良的,狐狸是狡猾的,大灰狼是凶残的……金逸铭的《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写了字典公公家里的成员:感叹号、小问号、小逗号、顿号、省略号、句号也会像人一样争功劳争地位,争吵谁在文章里是第一重要的;郑春华的儿歌《轻轻地》中,“小青草”是和人一样会觉得疼痛的;朱丽蓉的儿童诗《瀑布》,描写了一幅快乐的亲子游画面:快乐的小溪妈妈带着淘气的小水珠向着远方游去。这些对于远离了大自然的成年人来说似乎有些好笑,可是对于儿童来说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儿童会为了维护大自然的和谐而努力。如张继楼的儿童诗《快住手》,诗中描写了猫欺侮小鸟,打破了大自然的和谐,孩子不同意,跳出来为小鸟打抱不平。为了维护大自然的和谐,孩子提出解决方案:“我”让奶油蛋糕给猫吃,由“我”陪猫玩游戏。儿童对大自然总是充满了爱。其实,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学会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并且懂得与大自然的其他生灵和平相处。可是,一些成年人自以为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就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俨然以万物之主的身份不断向大自然索取,不断砍伐树木,猎捕动物,态度傲慢野蛮,他们忘记了地球也是会哭泣伤悲的!从这一点来说,成年人应该向儿童学习,回归自然。
(4)儿童的心灵是天真无邪的。儿童的价值观和成人的价值观不一样,在成人眼中,成功的人生应该是名利双收,功成名就的,而在儿童心目中,则是不然。日本作家古川千胜的散文《其实有钱人可能很穷》里,父亲认为拥有金钱和财富就是富有,而儿子认为: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拥有自然、天空、奉献精神、劳动能力和友谊的人。儿童的价值观颠覆了成人的价值观。鲁迅的《少年闰土》中,迅哥儿敬佩的不是处在高墙里的四角的天空下养尊处优的小伙伴,而是西瓜地里,“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的勇敢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简直就是英雄!他能捕鸟,知道五色的贝壳、鱼儿也有青蛙似的两只脚,了解西瓜的危险经历……
总之,师范生对儿童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生理层面,应该深入到文化层面,解密儿童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儿童施加科学的教育影响,让儿童自然地、健康地成长。
三、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唤醒师范生沉睡的童心,将心比心,让教育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
人,是一种容易健忘的动物。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可是,当童年逝去,他就会忘却当初的希冀、快乐和悲伤。儿童教育的主角是儿童,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可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以成人为中心”,这值得反思。师范生应该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唤醒更多的童心,才能对教育对象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真心的爱,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成才。
总而言之,大专院校《儿童文学》的讲授,不能只重视“文学”而忽视“儿童”,立足合格人才培养,对儿童进行正确认识,应该贯穿整个《儿童文学》讲授的始终。
摘要:大专院校《儿童文学》这门课程的讲授,不能只重视“文学”而忽视“儿童”,对儿童进行正确认识应该贯穿整个《儿童文学》讲授的始终。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让师范生认识儿童文化;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唤醒师范生沉睡的童心。
8.写生是儿童美术教学的基础 篇八
在儿童美术教程中,多年来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临摹、添画的方法。孩子们搞创作,题材就是一大难关,老是画一些陈旧题材,造型上也受大量涌现的儿童读物、卡通画的影响,不管这些作品线条画得如何流畅,色彩如何协调,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或俗气感,因为它不是儿童对生活本身的感受。这样长此以往,反而会约束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抑制他们才能的发展,要画好儿童画就得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写生。
多年来,在从事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儿童写生画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培养观察和表现的能力
写生画的过程也是观察、感受、理解、反复探索表现对象的过程,通过写生画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感受能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要写生就得观察物体的外形特征、内在结构,观察物体的大小比例,观察物体的透视变化,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征及动态变化等等。不断写生、不断观察,观察能力在写生中得到提高。如:儿童在未写生之前,只知道画树干是长方形,树冠是圆形,在创作画中也是概念化地塑造形象,通过写生树,他们会发现树干的造型并不都是长方形的,而是很多不规则的形状,树冠也是千姿百态的。随着写生内容的变化,儿童的观察不断深入,观察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儿童写生不仅培养了观察能力,还培养了表现能力,儿童在写生中发现生活美,用他们发自内心的表现方法去表现他们的独特感受,使儿童的表现能力得到创造性发展。
二、解决儿童由客观写实期向视觉写实期过渡中存在的绘画“低幼化”问题
在低幼期,儿童的绘画是“画他知道的东西,而不是他所见到的东西”。作品往往带着明显的象征意味,构图也往往概念化、简单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岁过后,由于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这种简单抽象的画法,而是试图进入客观地描绘对象的写实阶段。他们对自己绘画中表现出来“低幼化”现象日趋不满,因而不少儿童到了八九岁时对绘画兴趣骤减,出现了停滞现象,多数人认为是正常的。据了解,他们仍然想画,但不满足千篇一律的简笔画,他们想表现生活、表现周围事物,确苦于没有办法提高表现能力,只好把浓浓的绘画兴趣埋在心里,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及时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上升的梯子,即给儿童提供与其写实需要相一致的表现方法和手段,而加强写生教学,就可以为他们提供一把梯子,为将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儿童美术教学】推荐阅读:
儿童美术教学理念07-31
儿童美术老师教学心得09-15
儿童户外美术写生课11-03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07-26
儿童画美术评语大全08-20
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07-08
小学儿童画美术教案09-10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10-17
浅谈儿童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06-26
儿童美术初级班初级阶段课程整理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