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精神(精选10篇)
1.创业精神 篇一
创业者与创业精神论文
摘要:创业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其主旨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创业理想、激发创业意向、塑造创业心理品质、养成创业规范意识,使其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但创业精神的培养在我国的创业教育中受重视程度不够,无论从理论体系建立、教育模式设计、教育成果推广以及文化环境营造等方面都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创业精神、创新力
1.创业精神概述
“精神”是一个很难明确确定的概念,西方学者认为,精神是一种主观性的思想或者灵魂,是人脑的思维方式,代表着当下人内心的一种愿望。在本文我们尚且将“精神”定义为人作为一个个体,其内心对生命与生活的感受与追求。精神不是虚无的存在,其是有存在价值的体现的,人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才能激发自身进步,国有只有具备团结向上的精神,才可繁荣富强。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不是盲目采取的一种行动,而是在勇气与智慧引导下的自我价值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坚强、勇敢、细致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提与必备素质之一[1]。
关于“大学生创业精神”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个体方面的创业精神,主要是指单独应对创业中的一切问题,在自己自主精神的引导下进行创新。第二个是集体方面的创业精神,通过大家的力量,一同为创业努力,包括基本的创新和团结精神。良好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根本。国家在政策及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2.创业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2.1完善高校素质教育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创业活动的教育成为除基本文化课、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基本教学活动之一[2]。在文化课、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加入创业精神的因素,也可单独开设创业精神培养课程,聘请专门的心理及社会专家,或创业成功人士亲自传授创业经验。当代社会需要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本专业学术知识,更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与品德,在创业精神的培养中,可通过教育教导,引导学生改善三观,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2提高国家创新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发展的源泉是创新。科学技术之所以被研发推广,是因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勇于创新,勇于突破。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方面大学生以外的毕业后就业模式即为找工作,为单位打工,而创业便是就业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没有被社会上的一些迂腐思想感染,仍保持着对学术,对知识的原有灵感,因此培养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其在创业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从而对于国家创新力的的提升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大量创新性人才,高科技人才,所以目前国家在大学生创业问题上出台了一些列支持性政策,这些政策对国家创新力提高,社会形势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2.3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人是生活中集体生活中的个体,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属于社会群体的一部分。
大学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单使其增加书本知识,更是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的设计是大学生能够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能够使其开动大脑,激活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并且有利于形成和塑造正确的“三观”。创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创造社会生产力,同时能够反映大学生生产力发展,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培养大学创业精神的影响因素
大学创业精神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到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宏观环境,即外界因素,而是内部因素。在宏观环境中,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文化、国家政策、高校教育等,微观内部因素则是指大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家庭影响。全面分析大学生创业精神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利于高校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中创造便利环境,提高培养效果。
3.1 文化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样大学生创业精神也受到社会文化较大的影响。我国一贯崇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推陈出新的精神,在这些精神的熏陶之下,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自小受这些精神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创业初始阶段能够肯于吃苦,坚持不懈,奋发图强,利于创业取得成功。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负面思想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起着消极作用。首先“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大部分国人,尤其是北方一些省市人们心中仍然根深蒂固,按照传统思想,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工作单位时首选国家单位,因此每年公务员考试大军数量惊人。相反进入私企或者自主创业反而被人们认定为就业质量差的表现,此种思想无疑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思想与创业激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需要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社会各个领域与行业也需要大学生生源,自主创业并不是没有能力的表现,反而是大学生创新、勇敢的象征。
西方文化的入侵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首先西方文化中崇尚开发、大胆、随心,对于大学生勇于创业起着积极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有关对金钱、私欲的放纵对大学生的心理也造成的不良影响。关于在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上,要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其精华部分,并对其糟粕拒之门外。中西方优良文化的结合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3.2 相关宏观因素的影响
其他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宏观因素还包括所受教育、国家政策、周边氛围等。目前我国的学生教育从小学至高中主要是应试教育为主,这无疑在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前期培养不足。进入大学之后,在沉重的就压压力之下,各大高校开设一些有关就业的知识讲堂,为学生普及灵活就业即创业的一些基本指导。总得来说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家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特别是相关经济优惠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有关优惠政策如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利息减免,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相关企业审批程序最大化简易等。同时从周边氛围上来讲,当前大学生创业越来越热,尤其是在南方沿海省市,创业已经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之一,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勇于创业,并可以从已经取得成功的往届大学生那里获得创业成功经验。
3.3 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每个大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其成长环境,自由修养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其创业精神在心理上的地位也不同。有关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专家经研究得出,积极创业者具有以下几种特点:成就需要,普通大学生的需要一般定义在找到合适的工作,拿基本工资薪酬或奖金,此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欠缺。而有成就需要的大学生,其内心追求创业成功带来的精神享受,此类人的创业精神更加饱满。独立性,独立性包括思维独立性和行为独立性,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上会顺应大局,一股脑选择热门行业或者单位,思维独立的大学生不受别人思想的影响,顺从于自己的内心,更有利于促使其创业。创新性,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也是对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特征能够使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独辟蹊径,在创业过程中有关科学技术等问题利用创新性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要尽可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环境与支持帮助,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创业主体,需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科技人才。
2.创业精神 篇二
创业为何要从娃娃抓起?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说:“一株树在最初几年中, 就从树干里发出了它以后应有的主要枝芽, 以后它仅仅是繁茂起来而已。同样, 我们想赋予一个人一生所有的那些东西, 也应当在这个最初的学校中赋予他们。”
对西班牙来说, 从娃娃开始培育创业文化, 不仅因为面对着超过500万失业大军的严峻挑战, 也是中长期内优化就业市场的必要选择。西班牙创业学校2012年的一项统计显示, 只有12.4%的西班牙大学生希望自己创业, 高一学生中有92%的人不知道创业的含义。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企业管理系的一位教授感叹, 经济危机前他的教室里如果有50个学生, 其中40个都想当公务员。创业精神的缺乏, 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西班牙社会面临的挑战之一, 影响了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 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区政府把创业教育课引入校园。在小学, 它是一门课程, 主要向学生讲述创业基本知识。在中学, 它还是一个竞赛, 政府和学校会支持优秀项目发展为真实项目, 由本地优秀创业者担任课外辅导员, 用亲身经历讲述创业故事。为强化学生对创业的直观印象, 学校还组织参观优秀企业, 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面对面交流。此项创业教育计划还包括对教师进行培训, 让教育者们首先改变认识, 更好了解创业文化和创业知识。
可是, 若想提高全社会的创业能力, 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近年来, 西班牙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2013—2016青年创业和就业战略计划》和《创业者法》。这些举措在社会保险、资金支持等方面为创业者铺平了道路, 但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攀升显然需要更长时间的锤炼。
3.创业精神 篇三
一、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创业精神缺失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和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和本人实际,制定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创业教育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创业教育有助于广大毕业生更好地施展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或从容就业,或自主择业,或成功创业,在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过度呵护子女,家长尽其所能,无所不包,无意中处处制约着子女生存能力的养成;此外,由于中职毕业生年龄均未满20岁,心理断奶期所造成的茫然与不适使他们对刚刚踏入的社会心存畏惧,视野局限,对创业了解不多,不敢有创业之想,更无创业之举,缺乏创业动力。在家庭、学校以及中职生自身等因素的综合制约下,众多潜在的创造性人才难逃窒息与埋没的命运。目前,虽然大部分中职学校已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科学的课程规划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影响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中职生创业精神的缺失为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中职教育是一种针对职业岗位的专门教育。当今社会职业活动的竞争异常剧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且立于不败之地,中职生必须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是从业者在市场就业体制下生存、发展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的养成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准定位、恢复自信、树立目标、形成动力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预示一个毕业生未来走向的风向标。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现状显示,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根据年初我校一份问卷调查,只有51%的学生由自己决定选择专业,32%的学生了解或比较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91%的学生没有测验过自己的职业兴趣,只有53%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表示满意。从以上分析数据不难看出,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基本是空白,带着这样的状态很难在社会上有大的发展、大的贡献,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一纸空谈。因此,中职学校应将职业生涯设计能力的培养作为中职课程的必修课,并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方法改革。
首先,要加强职业生涯师资队伍的建设,选派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职业道德修养高尚、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担任职业生涯设计教学任务。
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用大量的国内外案例,身边人身边事,现场参观采访,现身说法等方式,阐述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开阔视野,身临其境,从思想上提高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再次,新生入学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和职业兴趣,引导学生做好专业选择,避免盲目和从众心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特长等因素中的积极元素,促成自我发展的最大化。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的改革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中职生分析职业需求、自我创业和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与客观的职场分析,挖掘自身长处,认清自身局限,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毕业时从容走向社会。
三、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要侧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
“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末所做的预见,并进一步指出,要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特别强调,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国际竞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中职学校应以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为载体开展创业教育,要让创业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目中,把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列为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一,要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大部分中职毕业生仍保持陈旧的就业观念,对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缺乏足够的洞察力,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志趣、能力与市场需要的关系。不少中职毕业生理想的职业生涯起点仍然定位在“大城市、大企业”、“关键性或技术性的岗位”。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多元选择的就业观念。
第二,要教给学生创业的基本技能。创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创业者除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即专业技术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夯实学生的职业知识基础,强化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创业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和生产流程、新业绩、新方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家、中小型企业主等成功人士。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回校为学生现身说法不失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材。他们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从社会最前沿带来了学弟学妹们所学专业的发展动向和社会需求行情。因为是校友,可比性更强、可信度更高、可复制性更大,产生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
第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一个策略和手段。美国《时代周刊》在一则评论中说:“在21世纪,上帝已不存在,改变你命运的只有你自己,别企盼有人会帮你,从现在开始,谨记‘学习、改变、创业,是通往新世纪的唯一道路。”目前在中职毕业生中,勇于创业的人凤毛麟角,有的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诸如缺乏资金、缺乏技术支持等,但多数是因为面对创业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心。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利用自己工作中积累的资金、人脉关系和客户资源,找准机会投入到创业大潮中。
总之,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重要宗旨和目标。在中职学校中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并把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作为重要内容是势在必行,而不断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水平也必将是中职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4.浅谈创业精神 篇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世界范围内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开展创业教育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成为困扰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自主创业就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方法之一。通过创业精神的培育,帮助我们大学毕业生认识到社会上有许多创业机会和有利条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不仅会减轻政府和社会压力,还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则富,节省更多资源。所以我们大学生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具备一定的创业者素质,这样才能走的更远更宽阔。
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中,我觉得创业者的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其中包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应变素质等。心理素质是指创业者的心理条件,包括自我意识、性格、气质、情感等心理构成要素。作为创业者,他的自我意识特征应为自信和自主;他的性格应刚强、坚持、果断和开朗;他的情感应更富有理性色彩。成功的创业者大多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体素质是指身体健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路敏捷。现代小企业的创业与经营是艰苦而复杂的,创业者工作繁忙、时间长、压力大,如果身体不好,必然力不从心、难以承受创业重任。创业者的知识素质对创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业者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要作出正确决策,必须掌握广博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创业者的能力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预见能力、应变能力、用人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激励能力。最后创业者的应变素质,以变应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当今市场千变万化,机会和风险并存,要抓住机会必须要有“先知先觉”,也要有冒险精神,不敢冒险就不敢前进,一旦疏忽机会就稍纵即逝。冒险精神就是要求创业者时时刻刻拥有对市场决断的勇气与洞察力,能审视度势地在复杂环境与情况下洞察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发展趋势,能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听取与分析各方面意见,并不失时机地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独树一帜的预见能力,是创业者战胜对手的法宝。
无论如何,这些创业者的素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里,必须得谈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首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指个人与社会职业需求相结合,通过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而对于身为大学生的我来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在于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以自己大学毕业后所想为职业目标,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为自己制定一系列的短期目标,并通过不断努力和调整来实现的过程。在大学的四年学习过程中,大一是试探期,我的任务在于尽快熟悉、适应新环境、新学习和生活;融入新的集体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明确大学的下一步——就业、工作。大二是定性期,我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确定合适的定位,制定能力提升计划,对职业环境和职位进行探索。大三是冲刺期,我必须在不断实践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有意识地进行能力、职业素养的提高和经验积累。大四是分化期,我得面对就业和考研的选择,检验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3年的准备是否充分,了解就业政策、学习就业相关的技巧和方法。创业是艰难的,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苦恼、挫折、压力甚至失败,但只要我们大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调整好心态,掌握好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抓住机遇,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艰苦的尝试,勇于在实践中磨练,成为新的创业者。自己要具备承受挫折、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不断增强自己的创业信心,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中找寻出路。在创业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自己的意志力和精神力量,拥有健康的体魄也是其必要条件之一,如果身体素质匮乏,会导致精神涣散,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下降,而想创业是无稽之谈,根本无法实施,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创业道路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动力,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为自己的职业
生涯发展道路铺设一条通往成功之道。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离不开他的应变和能力素质,将创新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预见能力、应变能力、用人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激励能力综合分配在一起,能够起到很大的功效,即使遇到难题也会通过这些综合能力将之迎刃而解,这无疑是自己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中的必备良药。而现在的我离这些能力素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可以通过一些有效地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创业者素质,比如:参加一个创业培训班或学习班,接受培训(如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办的“SYB创办并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大学生可选修有关创业的课程;制定未来的创业计划,增强你的创业动机,大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创业计划书竞赛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思考问题、评价问题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积极参加创业团队的集体讨论,如“头脑风暴”产生创意的过程;遇到问题时,要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并提高自己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能力;多与创业人士交谈或请教,做一个成功企业人士的助手或学徒等等。
在大学生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会选择自主创业道路,而我觉得自己以后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可能性也大。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了解到了创业精神和创业者素质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我自己来说,在创业精神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存在,面对这些差距,我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去加以改进和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业精神。
首先,创业精神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企业家精神),以创新为基础的做事与思考方式,发掘机会,组织资源,提供新价值的原动力。我对创业精神的理解是创业精神是一个过程,即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的和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不管这些人手中是否拥有资源。创业精神包括发现机会和调度资源去开发这些机会。要使自己具备创业精神并不容易,这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1. 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有学者认为,从“学会”、“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显然,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个人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传统人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工作靠国家、发展靠关系”等等就是这种依附心理的体现。而人格强调生命独立自主,有独立面对生活,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其中包括在不同环境中从事不同职业、遇到各种情况时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和处理的能力。
2. 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
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美国之所以能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美国文化中敢冒险、寻求变革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有关,这种精神使美国人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
3. 要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人,不应当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者,相反,他应当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义责任和责任,自觉履行这种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真正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熏陶的人,也应当超越现实功利,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不仅知道“何以为生”,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理解“为何而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原则。当然提升自己的创业精神靠内在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外在因素的培养。比如开展创业思想教育课程、建设有利于创业的环境、树立创业榜样进行引导、提供创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创业心理训练、培育创业人格等方面。
总的来说,创业精神是创业个体与有价值的商业机会进行结合的催化剂,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创业精神的培养和传承是当前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也是弥补传统教育弊端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每个人应该必备的品质。我们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独
5.“创业精神”的隐忧 篇五
随机应变、战术灵活和讲求实用,可能会帮助中资企业在短期内形成在本土市场中的重大经营优势,却需适时调整
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究竟有何区别?最近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EMBA项目60多名海外高级职业经理人组成团队,对上海30多家中资企业(WOCE)和外资企业(FIE)进行了考察,考察的结果既意外又引人深思,以下是其得出的结论:
1. 整体差别究竟有多大?学员报告的首要观察结果就是――“我们并未发现两类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别,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结论!”――这是第一个意外之处,因为仅在几年前这还是难以想象的事情。然而经过将近的真正市场化竞争后,中资企业的管理水准已达到与外资企业难分高下的程度,在世界上最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中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会弱于外资企业。
2.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最大差别或许在于,中资企业缺乏外资企业常具有的坚定的战略取向。这点并不出人意料,观察人士早就发现中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随机应变、战术灵活和讲求实用的策略,而外资企业则大多倾向于从战略角度研究趋势和环境变化以寻求机遇和迎接挑战。中资企业的实用主义倾向应该是由若干重大的历史因素形成:首先,传统的计划经济让企业多采取自下而上的结构和以项目为重点,而不是让企业从战略角度考虑问题;其次,在长期物资稀缺的市场中,所谓“战略”其实是无足轻重的;第三,中国归根到底还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做好事情 ”往往要比“规划做该做的事情”更重要,
毋庸置疑,如此战术灵活的策略必然可赢得短期优势(如在中国市场上中资企业的反应速度总是先人一步且中资企业会采取许多实用的方法将产品尽快投放市场),但这种策略也有实际的危险。长期来看,从战略角度考虑问题会受益匪浅,发现并利用市场趋势、招聘和培养自身人才,并规划和开展有效投资――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可能会影响未来市场的长期因素。若是过于注重短期目标和朝三暮四,那么企业终有一天会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
3.当然中资企业也可能用行动迅速和四面出击来弥补战略思维的匮乏,因为中资企业可比外资竞争对手尝试更多的不同方式。在考察的中资企业中,企业的劲头和活力都要超过外资企业。这种劲头和活力会给人身处“迅速变化的”环境的感觉,如果企业内部文化能剔除对于失败的恐惧,那么这种意识就会创造竞争优势。此外,专业的战略并不一定等同于活力和干劲。这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指标,能够解释外资企业存在的不利的制约因素与行为。
4. 中资企业在适应变革方面速度更快,其执行速度也要超过外资企业,原因一般同样被认为是中资企业所具备的独特活力和干劲。事实上,这也是中资企业在本土市场经营的较大活动自由所赋予的优势。外资企业常常需要向海外总部汇报并等候其批复,才能启动一项本地计划,由此行动受到严重掣肘。而外资企业所制定的中国市场方案几乎常要被那些对中国市场一无所知的总部高管修改。
5.中资企业在运用本土知识方面也要略胜一筹,中资企业不仅具有活力而且也有本土人际关系网络来获得知识。
总之,我们所观察到的各种全中资企业所具备的“创业精神”很可能会有利于在短期内形成在本土市场中的重大经营优势。当然也有若干隐忧,尤其是应尽快形成战略思维模式,消除“推诿扯皮”的企业文化等。
6.二次创业精神传达 篇六
(2012年1月6日)
正月初八(1月30日),泉州市召开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这是泉州规格最高、具有历史和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苏树林省长和徐钢书记两位领导同志的讲话中,根据南委办[2012]15号、16号文要求,现将两位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传达如下:
一、苏树林省长的讲话精神
苏树林省长主要讲了三部分内容:
(一)泉州民营经济敢拼会赢尽显英雄本色
去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泉州民营企业逆势而进、迎难而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会识“天象”、会看“风水”,赶走“夜路”、敢闯“激流”的特有胆识和能力。大家辨识“天象”,以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并顺应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供求变化,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主动、扩大份额。比如,南安水暖产业的一批龙头企业,往产业链的上游延伸,与日本TOTO、美国科勒、德国高仪等国际知名企业既竞争又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使南安水暖产业保持年均32%的增长,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大家查看“风水”,以高超的智慧,紧跟宏观调控的导向,研究并充分利用政策和自身的优势,择时而为、择优而上。大家赶走“夜路”,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把握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重要契机,加快合纵连横、做大做强。比如,在不少地方大谈“国进民退”之时,我们的泉州的民营企业却不声不响地加快了与央企的合作步伐,有的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合作建设全球性的南安石材物流园,在联手央企、链接大户中壮大我们自己。大家
1勇闯“激流”,以全新的思维和举措应对挑战,促进传统产业提升跨越、化危为机。比如,南安石材业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成功地实现了从分散到相对集中、从低端走向高端、从普通商品走向工艺品的三大突破,走出去经营,运回来原料,卖出品牌价值,成就了中国石材之乡的凤凰涅槃。南安石材业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泉州的民营企业已走上了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苏树林省长连续三次引用南安民营企业作为例子,并且是在其他兄弟县市之前,这是对南安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二)泉州要打造民营经济的发展乐园
省委孙春兰书记强调要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扶持民营经济,要求我们要“把环境作为对外开放的第一竞争力”。
1、给予良好的政策支持。去年,省里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29条意见、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10条政策、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6+6”办法和扶持小微企业的12条措施。今年春节期间,孙书记亲自审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民营经济发展的10条措施,作为这次会议送给大家的礼包,支持我们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在这次会议上,泉州也出台了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若干意见、推进产业转移的若干意见、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行动计划以及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意见,力求形成新的政策洼地。
2、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要更新管理理念,创造信息时代的泉州速度,满足泉州快速发展的需要。
3、培育良好的产业环境。我们的重点是引导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配套,推进产业集群建设,营造更好的产业环境。
4、提供良好的社会依托。良好的医疗教育条件和生态环境、社交环境,越来越成为吸引企业和人才的重要因素。泉州要瞄准厦门,学习厦门,打造出样板来赶超厦门。这样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企业就不会往外迁、不会往外走。
(三)泉州民营经济要谋求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我们推进泉州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就是希望泉州民营经济以变应变,长盛不衰,打造一个个百年老店。
1、咬定实业不放松。坚持发展实业,是泉州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坚持。都走高端不行,都走低端当然也不行,所以高中低端都是需要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有市场有利润有就业的行当都不能淘汰,都要保留发展好。
2、抓住机遇趁势而上。据估算,目前泉州民营资金有1000多个亿,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们加强项目论证,果断决策,莫失良机。
3、人的问题要早做考虑。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要及早谋划,精心开发。第一要把企业家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第二对核心人才要尽早拴心留人,第三政府和企业都要深入研究、有效应对用工荒问题。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民营企业必须跨越的门槛。家庭式民营企业一般情况是小的可以,大的不行,但跳出家族式管理还是必要的。
5、将研发和营销作为企业的生命工程。我认为研发和营销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刀把子。希望我们的企业家更加重视这两项工作。
6、抓管理首先要抓队伍。要紧紧抓住责任心和硬功夫这两个关键,不断强化“三基”工作。我曾经研究过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发现他们的“三老四严”(“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
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做得很好,岗位责任制很落实。那这是严。我也曾对大庆精神、大庆传统和作风进行过深入地思考,我概括就是六个字:责任心硬功夫。提高责任心和硬功夫的有效办法就是强化“三基”工作,就是讲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
7、做企业一定要有魂有脸。文化是企业的魂,品牌是企业的脸。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文化,它是企业家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企业家要亲自抓企业文化。你必须要把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所以这个企业文化,它属于意识形态,但是它会激发生产力,创造生产力。我认为,品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做产品一定要做品牌,尽管做成品牌很不容易,但是起码要作为一种追求。
8、既要“请回来”,又要“走出去”。去年泉州回归项目投资额1100亿,这里面,异地商会的同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要闽商回归,请大家回来。那么支持企业走出去,走出福建、走出国门,才能做得更大、做得更强,所以我们支持。但希望我们的企业将来在向外扩张的时候,要将树的主根留在福建,就是要把企业的总部和营销中心留在福建。
二、徐钢书记的讲话精神
徐钢书记的讲话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二次创业,正当其时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历了30多年的“一次创业”。这30多年的发展,泉州有了较为坚实的家底,形成了全省最大的经济总量,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
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二次创业”,就是要紧紧依靠广大企业,动员广大企业家,永远保持昂扬向上、勇往直前的激情和干劲,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冲敢闯;就是要让“爱拼敢赢”引领泉州永续发展,让更多的泉州人投身新一轮创业之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跨越发展,一波又一波、滚滚向前!
我们说“二次创业”,就是要着眼于转变提升,拿出过去30年积攒的财富,更多地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产业领域,我们说“二次创业”,就是要依托现有基础,让更多企业在“创新转型中创造新优势”。我们说“二次创业”,就是要鼓励更多的小微企业、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创业洪流中。我们说“二次创业”,就是要把泉州建成海内外泉州人投资兴业的热土,建成“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转变提升,开创未来
新一轮创业,要靠什么来往前走?
首先,专注实业。专注实业,很现实的,就是把最熟悉、最擅长的事,努力做到最好。专注实业,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产业“联合舰队”。
第二,永远创新。创新,最重要的是人才。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家,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上,舍得下“大本钱”。我们相信,这样的投入,一定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三,爱拼敢赢。泉州的企业家精神,最本质、最核心的,就是爱拼敢赢。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泉州企业家在一无所有中,一步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业。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小富即安。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一代又一代泉州人,秉承前辈精神,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涌现出更多的“创二代”、“创三代”。
(三)企业转型,政府转变
如果说,“一次创业”发端于农村,那么,“二次创业” 则要更多依托于城市。所以,“政府转变”,现时期首要的工作,就是把城市建设好。我们不但要建设好城市“商业综合体”,还要把园区建设好,努力为企业搭建更多的“产业综合体”。要着力抓好各类园区的改造、提升和整合工作,以“一区多园”的模式,把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政策优势,扩展到更多的园区。同时,要抓好重点小城镇建设,我们要按照“较强的产业依托、发达的交通联系、完善的城市功能、优美的生态环境、相对规模的人口集聚、较高水准的政府管理”标准,建设好省、市试点镇,使其具有小型城市的发展条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7.从“动物世界”想到的创业精神 篇七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要按照不同的创业阶段调整自己的创业精神,创业初期要有“狼性”,创业中期要有“牛性”,创业后期要有“蜜蜂性”。为什么呢?
狼的血性,让创业者血性十足
创业者白手起家,没有钱、没有客户、没有市场占有率,创业者只有拼命去打拼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此时创业者的“狼性”就会起到极好的效果。“狼性”可以提高创业者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洞察力和敢于冲锋的能力。一旦创业者具有狼的敏锐、狼的迅捷和狼的团队精神,就会让对手胆战心寒。如果创业者不愿意去培养“狼性”,他们就会失去撕咬对手的利齿,失去嗜血拼杀到底的精神,也会无法抓住机遇,团队也会缺失一种拼搏精神。虽然他们也在市场上全力奔跑,但常常疲于奔命,毫无收获,很难在市场中生存下去。
牛的韧性,创业者稳步发展创业中期,创业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生意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吸纳和同化新员工、如何积累更多的资本和人员扩大再生产、稳定成果和伺机更快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创业者急需解决的燃眉之急。此时创业者更需要坚韧、和谐、稳重的“牛性”。如果创业者还在用“狼性”来做生意,就会使创业者没有停顿和思考的时间,最终导致创业者的事业停滞不前和衰亡。
而“牛性”的创业精神可以让创业者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下一步发展,就像练气功一样,含而不发,默默打通周身经脉,最后凝成一股气,伤敌于无形。
蜜蜂的自我牺牲,让创业者放眼未来
进入了创业后期,也是创业者接近成功的时候,此时绝大多数创业者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创业伙伴的离开,老员工的集体跳槽等。这些问题的主导因素是创业者的目光短浅不高。创业者和自己的创业团队为即将到来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会失去以往的斗志,而且还会为一些小的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
如果创业者还在延用“牛性”或者“狼性”来解决问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好端端的生意迅速灭亡的怪圈。这个阶段的创业者如果拥有了“蜜蜂精神”就可以渡过难关。因为蜜蜂具有团结协作、很高的工作效率、忠诚、富有创新、勇于牺牲自我等特点。这些特点的核心就是勇于牺牲自我,来实现大家的团结协作。创业者通过牺牲自我小的利益,使自己的创业团队重新团结协作,并且通过各种奖励手段来培养大家的忠诚度,否则创业者很容易出现功亏于篑的结果。事实上,创业者所牺牲的利益只是眼前的利益,得到的却是未来长久的大利。虽然很多创业者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就是因为他们忽视了“蜜蜂精神”,导致他们放不下眼前的小利。
虽然我将创业分成了三个阶段,事实上这三个创业阶段是一个循环过程,每个阶段的时间或长、或短,交替的时间也并不明显,因此读者朋友们在选择创业前,建议按照三种动物的特性培养自己独特的创业精神,而不是病来了才想起吃药。
8.“创业精神”:通往富豪之路 篇八
我们都知道,靠固定工资不可能成为亿万富豪,即便金牌经理人也薪水有限,本次富豪榜排名即依据富豪们手中所持股票的公开交易收盘价而定,这是“老板”和“打工者”的区别。其次还必须区分的是,富豪里创业者过半不能得出创业者必然成为富豪的结论,创业的风险性决定了能够成功的必然是少数,能够成为亿万富豪的更是凤毛麟角。这里面有偶然性,但更与创业者本身素质有关,在此笔者提出一个“创业精神”的概念,希望通过对这些“创业型富豪”的分析,得出某些共性的东西,也希望引起创业者的探讨。
所谓“创业精神”是一个综合性的说法,是指创业者在财富理念、经营韬略、勤勉奋斗等之外,还要有创业者所独具的、非同于常人的眼光和魄力。资料显示,这691名亿万富翁的平均年龄为64岁,其中220人超过70岁,由此我们可以将大部分富翁的发迹上推至20世纪中叶,彼时二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格局重新调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资源整合、跨国经营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孕育了大批的社会精英、财富巨子。
在这样的形势下,“创业精神”就不仅是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等“传统智慧”所能概括的,它在新经济条件下对创业者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创业者必须能审时度势,对产业形势的变换有清晰的判断。以蝉居全球富豪榜首位11年之久的比尔·盖茨为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盖茨和现居富豪榜第七位的保罗·艾伦在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面世后,认为在“计算机像电视机一样普及的时代”,必然产生对各种计算机程序的需求,预见到了一个庞大的新兴科技领域的出现,于是合力创办了之后几十年稳居全球软件业霸主地位的微软公司,二人也因此成为超级富豪。
比尔·盖茨的成功是商业达尔文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联姻下的奇迹,也是自由竞争和市场强权双重杠杆游戏下的产物,而比尔·盖茨对产业形势的清醒判断和准确把握,是这个神话的完成的现实依据。同时,微软创办甫初即以配股方式激励所有员工,而非仅限于经理人员,因此随着微软的股票飞涨,它创造了几千个百万富翁和一打亿万富翁,在软件技术人才跳槽风盛行的情况下,保证了员工忠诚度。这同样是一个长远眼光的问题。
观看此次入围的富豪,其所从事的既有软件、证券等新兴行业,又有钢铁、零售业等传统产业。富豪榜前10位里,就有印度汽车大王米塔尔(250亿美元)、瑞典“宜家”家具创始人坎普拉德(230亿美元)、德国超市大王阿尔布来希特(185亿美元)、沃尔玛董事长沃尔顿(183亿美元)。如果说新兴产业出富豪有些“时势造英雄”的味道,传统产业领域富豪的出现,则更有借鉴意义,它提出的“创业精神”是“点石成金”的财富眼光。比如德国阿尔布来希特折扣店(简称“阿尔迪”)的创始人阿尔布来希特兄弟,从一家杂货店起家,实行微利零售扩张,最终发展至每年销售额达300亿欧元之巨的大型连锁超市。他们虽然一直采用传统的廉价销售策略,也从未采用现代的商战传媒手段比如广告,但“阿尔迪”将新概念引进商品销售:“便宜也是好货。”通过全球采购、自有品牌委托加工等成本和质量控制手段,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空间,据统计,在德国所有零售企业中,走低价路线的阿尔迪的盈利能力反而是最强的。
华尔街“股神”沃伦·巴菲特是世界上唯一靠股票暴富的富豪,他的净财富仅排在比尔·盖茨之后,身价高达440亿美元。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投资家,巴菲特在30年内,将名不见经传的波克夏公司发展成一家封闭式基金公司,进而成为股权公司,持有吉利、可口可乐、迪斯尼等诸多世界知名公司的股权。另外一个例子是中国首富黄光裕,1999年当国美电器在北京站稳脚跟,迈出建立全国网络关键一步的时候,黄光裕却将总经理一职托付给妹夫,自己另外创办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退居幕后充当资本操盘手,利用商业经营的现金流投资于房地产,获得协同效应。作为创业者来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仅仅是产品开发、市场拓展、销售渠道的建设等问题,而必须进行适当的资本运作,对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以求得更大效益。这是以上两个例子提出的对“创业精神”的要求,即创业者如何调整自己的“创业点”,将商业生产和资本运作结为一体。
9.创业精神 篇九
陈xx,男,xx职校1998级机电专业学生,现为浙江义乌玩侨虹玩具厂厂长。
成功,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很多人一生都在为这两个字奋斗!谈起自己的创业路程,陈xx感慨颇多!像千千万万创业者一样,一路走来,他确切付出了很多努力,经历了很多艰辛困难,但终究还是坚持下来,走上了虽不算成功但非常快乐、非常充实的创业之路。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假如前面有一个灯塔,路再远也会走下去。陈xx说,自己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由于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甘平庸的寻求!
陈xx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三兄弟,排行老大的他,自然从小在家就担当起照顾弟弟们的责任,在成长中他渐渐构成务实的做事风格,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乃至要先学会只耕耘,不收获。农民播种时要深耕细作,从事任何行业都一样。
1999年走出xx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门,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他步入了绿色军营。两年的军旅生活教会了他做人做事要有毅力,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在今后的创业生涯中,不管碰到任何的困难,都不会畏缩;面临挫折曲折,从未动摇。他深深感到,部队是一个大熔炉,让年轻不成熟的他在这里百炼成钢,绝不夸大地讲,这段历练使他毕生受益。
2002年从部队出来,生存题目很快就迫在眉睫,让他无暇去想所谓的理想抱负,在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最后回故乡当了一位治安队员。日子在不紧不慢的过着,时光如梭,转眼即逝,最初的踌蹰满志,雄心勃勃已被平静安逸的生活一点一点的泯灭。他不甘心这一生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虚度,但当时的他只有想法没有行动。2004年初,那年他22岁,他就对自己说他还这么年轻总不能一直这样平庸下去吧,因而就有了想自己出去闯闯的动机。在一番决定以后,他来到舅父开办的玩具厂学习工作,先是从最低层做起,那时候一个月工资很低,环境跟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但这类从底层环境锻炼造就的内驱力非常重要。挣扎于底层的人总会有一种自发的求生拼搏的意志,工作学习数月后他来到了浙江义乌一家工厂上班。义乌是小商品之都,当时的他还甚么都不懂,但是他不断的学习工作,认认真真的做好他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他总比他人多付出一倍的努力,两年多的历练后,业务上已经是如鱼得水,有了很出色的成绩,工资收入也不低!但他知道那些都不是他想寻求的人生目标,他喜欢思考且心底有一股强烈拼搏的精神,这些促使他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那时候心里萌生了想具有一份自己事业的动机。
10.把创业精神传染给员工 篇十
<强烈推荐>成功宝典:把创业精神传染给员工
2008年12月11日 17:33:59 作者: 品橱柜 知生活
孤独的创业者见得多了,我们都无法解开企业里的这个结——最忙最累最焦头烂额的往往是创业者本人或极少数人。而创业者同时还承担着企业成败的所有风险,即便他把家里的存折拿出来,即便他低声下气去借回员工的工资,拿着工资的员工对企业、对创业者仍是隔岸观火的心态,极少有人感同身受,更多人已在网上联络好了下一个企业和职位。我反对任何对员工的责怪或埋怨。创业者没有任何理由把自己的风险、挫败和低迷,强加给自己的员工,更不能因为员工的隔岸观火而觉得自己有什么委屈,员工没什么大错。但一家创业型企业要想真正走向成功,却必须改变这种状态,而且是彻底改变。否则,隔岸观火的员工也会失去观赏的兴致,那火也会迅速渐渐熄灭,创业者的一切都会随之灰飞烟灭。在长期对这种状况的思考中,我以为创业者在采取已有的众多方法措施同时,应该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创业精神传染给自己的所有员工,之所有用“传染”,是因为传染具有不可抵御性,而且无声无息于朝夕相处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这不是靠制度、措施、开会可以完成的。也许我们一直以为创业精神只应该自己具备,只应该属于创业者。不对,创业精神应该是一种广泛的气质,可以程度不同、多少不均、强弱不一地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固然重要而且必备,一个具备了创业精神的员工,一定会成为一名不可多得的好员工。因为创业精神的具备,他不但可以认同创业者、企业的价值,而且会把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热情和感觉。创业精神既不是创业者的专利,创业者还应该有意识地传染传播。因为这是一种高尚积极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让人充满激情,产生求知欲,精神振奋地对待现实生活和目前的工作职位。在很多成功的企业里调查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上下众口一词认同创业者、领导人的感染力、人格素养。这其实就是创业精神成功传染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对此,如果我们都有意识地去做了,相信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千万不要以为员工们都有了创业精神,就都会跳槽去创业,那既是对创业精神的亵渎,也是对员工的不尊重不信任。创业者在对创业精神的有意识传播中,还应该为有创业精神的员工设计适合的舞台、岗位、机遇,使其不断成长成材,成为创业的栋梁,成为企业的有力一分子。退一步说,跳槽是永远有的,而隔岸观火、埋怨、牢骚遍布的企业里跳槽率往往最高。再退一步说,几乎所有的创业者自己也曾是跳槽的优秀选手,就凭这点,可见传染的价值。
【创业精神】推荐阅读:
创业动机创业模式07-01
创业者创业素质07-29
创业协会创业先锋大赛策划书09-29
助你创业成功的创业箴言10-10
大学生创业比赛之创业“达人秀08-06
创业青年王用水农村土鸡创业的故事08-31
返乡创业农民工、自主创业农民等可申请创业贴息贷款的政策08-23
11个小本创业好点子-帮你创业成功06-15
第二届女性创业者大会-孙俪的创业经历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