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共12篇)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一
三年级上 按课文内容填空复习试卷
1替雏鸟给妈妈写,(),().2、我这儿的水很清很清,()。
3、(),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4、学,()。5、冰冻三尺,()。
6、智慧源于勤奋,()。
7、从山上唱到海边,()。(),张开喉咙歌唱。8 空山不见人,(),()复照青苔上。《鹿柴》 9读万卷书,()。
10、熟读唐诗三百首,()。
11、读书有三到(),(),()。
12、他的头发和胡须,()。他每一 次的呼吸,()。
13、这位和蔼的巨人,静静地躺了几千万年,(),(),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大地巨人》
14、当微风拂过,(),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
(),合奏出一首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大自然的声音》
15、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光辉,()。《五彩池》
16、敕勒川,()。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敕勒歌》
17、满招损,()。
18、三人行,()。
19、尺有所短,()。
20、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有的低着头,();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怀里,();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卢沟桥的狮子》
21、()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舟夜书所见》
22、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2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乐游原》
24、与朋友交,()。
25、言必信,()。
26、一言既出,()。
27、()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蜂》
28、一唱雄鸡()。
29、初生牛犊()。30、骏马蹄下()。
31、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山茶花》
32、原来山茶花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有一个月,()。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
33、重要的不是胜利,()。
3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
35、生活就像海洋,()。
36、人要有毅力,()。
37、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
38、湖水像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啊,()
39、小雪花给云杉(),云杉暖暖的;小雪花给麦苗(),麦苗暖暖的。40、梦见春天,(),在蓝天下跳集体舞;(),他们结满金黄的麦穗,()。
4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
42、身怕不用,()。
43、人要有三个头脑:()的头脑,()的头脑,()的头脑。
44、“消化”在煮书这篇课文中是指()。
45、说说
你
对
“
煮
书
”的理
解
:()
46、《大地巨人》中,作者把丘陵、盆地、草地、森林和风声比作大地巨人的()、()、()、()和()。
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二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两位教师同课异构《称赞》一课,他们的风格迥然,解读不一,分别演绎了属于自己特色的语文课堂教学。(下面分别用A和B代表这两位教师)A教师的恬静传递着《称赞》一课暖暖的爱,让孩子们在赞美中一次又一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谁赞美谁,赞美给人什么感受?然而,从三维目标的制定和课堂的落实上评价,A教师紧紧围绕着的是文本的内容与情感,课堂缺少扎实的识字教学和写字指导,不符合低段语文教学的特点。而B教师淡定而大气,更深层地挖掘了教材,真正实现了“用课文教语文”的思想,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虽有所“拔高”,但凸显了“语文本位”的特征。综观这两堂课,有一个共同的亮点,就是都关注了文本语言,抓住了文本语言文字的特点及现象,实现用课文教语文的理念。
[案例1]抓住题眼——“赞”
课伊始,B教师就板书繁体“赞”字,从“赞”的字理上解读,让学生明白“赞”的本义是指进献“宝贝”(钱财),以求谒见。由此引申将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揽于一身,从而受人称道。因此,“赞”为夸奖、表扬之意,如“称赞”。课堂尾声,教师再次重温“称赞”之意,提升文本内涵。
[评析]B教师站在“赞”这个字理上来解读教材,理解称赞的含义,然而,面对二年级的孩子,这似乎有所拔高。依笔者之言,可以适当渗透字义,无须过深解读,故事传达给孩子的是称赞的魔力之大,它既能消除疲劳,又能增强自信,给人带来快乐。这样的解读,更适合7-8岁的孩子。
[案例2]关注时间诵一—“清雇”与“傍晚”
B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分辨“清晨”与“傍晚”,找出写“清晨”和“傍晚”的段落。
师:让我们先走进清晨的森林。(理解“清晨”)
师(出示清晨图片):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清晨是怎么样的?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太阳刚刚升起,第一缕阳光温暖地照射在森林里,早起的小鸟偶尔叫几声,森林里很安静,这就是清晨。
师:带着安静的感觉,带着阳光的味道,一起来读第一段。(生读)
师:真是个美好的早晨!小刺猬带着美好的心情上路了。
......
[评析]“清晨”与“傍晚”这两个词,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不是特别清楚,B教师抓住了文本中的这一语言现象,利用图片让孩子知道了“清晨”和“傍晚”,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词,并提示学生为课文分段,理清课文脉络。类似这样的语言现象,A教师的课堂上也出现多处,如利用图片区别“板凳”与“椅子”,比较“板”与“椅”的写法等等。
[例3]抓住窗语特点,进行言语训练——“一个比一个好”
在A教师的课上,教师先从图片入手,让学生看看小獾的小板凳做得怎么样,这是怎样的三个小板凳,找出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粗糙)理解“粗糙”之后,教师又一次追问:“虽然粗糙,但是做得一个比一个()。”理解”一个比一个好”的意思。紧接着,教师出示句式:“一()比一()()。”孩子们在这样的言语训练下,一下子就掌握了“一个比一个好”这样的句式。
B教师的课上,教师带着孩子们整体感知课文后,让他们填空句式:“______称赞______。”或“______,得到了______的称赞。”这两个句式训练,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更锻炼了他们的言语能力,学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教师对文本的语言现象非常关注,言语训练做得扎实到位。不足的是:B教师偏离低段语文课堂的特性,过度开发教材,拔高了学习要求,与孩子有一定的距离;课堂中缺少朗读,缺少低段语文课堂的童真、童趣。而A教师设计得过浅,孩子们在课堂上没有真正地得到提高,仅限于课文学习之中,语文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训练。
鉴于两堂课的优缺点,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再次对这两堂课的设计进行了整合,重构了对《称赞》一课的教学设想。
[《称赞》教学重构]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10个生字,书写“板、椅”,理解“粗糙”“泄气”等词语的意思。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4次对话。
③学会由衷地称赞别人,体会称赞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和快乐。
二、教学预设
(一)课前交流
●表扬学生上课前的好表现,说说听了老师的称赞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称赞老师,给老师带来快乐与自信。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的课文,请同学们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称赞”。
2.齐读课题,正音。
3.给“称赞”找近义词。
(三)初读感知,读准生字字音
1.课文讲了谁称赞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树叶上的拼音宝宝帮忙,争取把它读正确、流利。
2.句式练习:______称赞______。/______,得到了______的称赞。(板贴刺猬和小獾图)
3.叫叫“刺猬”和“小獾”的名字,认识“刺、猜”两字。(课件出示生字)小刺猬和小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朋友,你们看看,都认识吗?
●指名学生读自己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开火车读,及时正音;齐读。
●指导书写“椅、板”(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木字旁,看看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师范写,生书空一次,再在本子上写一个;展示优秀的字。
师:小刺猬看到你们写得这么棒,给我们送来了大苹果呢!准备一下,看你能得到几个?
●摘苹果:刺猬板凳粗糙但是傍晚椅子瞧留下(课件出示)
指名读,齐谢看图,区别“板凳”和“椅子”)
(四)细读课文,体会“称赞”的魔力
1.分段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师:我们把苹果上的词语送回到课文中读一读,谁愿意试试?其余同学边听边画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话。
●齐读句子。
●谁想来做小刺猬夸夸小獾?(生读第一句)
●听了她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再请一名同学当小刺猬,其他同学当小獾。
●采访:小獾,你的心情怎么样?最想说什么?
引读第5、6自然段,过渡。
3.出示小獾的话。
师:是啊,小獾听了小刺猬的话高兴极了,他拉着小刺猬的手,说——
●读句子。
●理解“泄气”。
师:小獾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想泄气了?
●学习第2自然段。
用上“虽然……但是……”说话,抓住生成,体会小刺猬真诚的称赞作用之大。
●理解“粗糙”。(他做的板凳可能是……可能是……非常粗糙)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刺猬还称赞了小獾,使小獾有勇气继续做下去,不泄气,不放弃。
●再读句子“在我最泄气的时候……”体会小獾受到称赞后的快乐、自信。
过渡:小刺猬不但没有嫌弃小獾的板凳做得粗糙,反而称赞他一个比一个做得好,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给小獾带来了自信。(板书:带来自信)
4.体会小獾称赞小刺猬的真诚之情。
师:那么,小獾又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呢?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多么真心诚意的称赞啊!听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也高兴极了——(出示)
师:小刺猬得到小獾的称赞,又收获了什么呢?
想象:清晨,小刺猬出门摘苹果,傍晚,小刺猬才背着苹果回家。整整一天,你看他有多疲劳啊!(随机理解“清晨”和“傍晚”。师板书:消除疲劳)
师:瞧,称赞多神奇啊!它不仅会使别人感到快乐,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建立自信、消除疲劳!
(五)拓展延伸,巩固识字
师:同学今天学得真好,希望在生活中,每个同学也能多多称赞别人,因为赞美能带给人神奇的力量!老师送你们一首小诗《赞美》。
赞美
小小刺猬心意诚,故事虽小启发大,
板凳粗糙赞美真。暖人的称赞嘴边挂,
小獾听了更自信,自信涌,疲劳除,
傍晚时分椅子成,小事大事都能成,
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三
姓名
(一)金木水火土
五,金木水 土。
天 地分上 下,日 月 照今古。
(二)对韵歌
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三)秋天
天 气凉了,树叶黄了,一 片片叶 子 从树上 v 落下来。
天 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 大 雁往南飞,一会 儿 排成个 人 字,一会 儿 排成个 一 字。
啊!秋 天来 了!
四、小小的船
弯弯的 月 儿 小 小 的船,小 的船 儿 两 头 尖。
我在 小 的船 里 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 天。
五、江南
江南 可 采莲,莲叶何 田 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 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六、四季
雪 人 大 肚 子 一 挺,他顽皮地说:“我就 是 冬 天。”
七、日积月累
一 年之计在于春,一 日 之计在于晨。一 寸光阴 一 寸金,寸
4.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四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你好,陡峭的悬崖!,你高高的额头上。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山中访友》
2、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詹天佑》
3、每一处沙滩,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树汁流经树干,就像。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溪流河川中,也是。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那潺潺的流水声。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6、深蓝的天空中,下面是海边的沙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那猹却将身一扭。《少年闰土》
7、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志在流水,曰:“善哉,!”伯牙所念。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
5.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五
时间:姓名:
1、秋天来了,梨树挂起()的灯笼,()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高梁举起燃烧的()。
2、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帮您()一天的疲倦。老师-----()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
()深了,星星()眨眼,老师,()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
4、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地成长,不会在()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我一定给()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上奔跑,在草地上()。
5、(),林中谁最快乐?是()的小鸟,叽叽喳喳,(),一会儿(),一会儿梳理蓬松的()。
(),林中谁最活跃?是()的小鸟,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翠绿的树苗。
(),林中谁来得最早?是“()”来放鸟巢。崭新的木牌上写着:“请()小鸟!”小鸟在枝头高唱:“()”真好!
6、孩子如果()长大,就得告别妈妈,()。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们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孩子们就能去田野,()。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粗心的小朋友就得不到它。
7、田野献上()()的果实,()()举起()()的旗帜,蓝天()()()()的鸽子,大海()()()()的乐曲。()()亿孩子()()这()()的日子,()月()日——祖国妈妈的()()。
8、北京是我国的()(),是一座()()的城市.()()()在北京城的()(),()墙、()瓦,又()(),又()()。天安门()()是宽阔的()(),广场()()矗立着 1
()()()()()()()。
北京有许多()()()()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北京新建了许多()()()。立交桥的()()有绿毯似的()()和拼成图案的()()。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
9、我会()。太阳一晒,我就变成()。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有时候我穿着()()(),有时候我穿着()()(),()()和()()我又把()()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
10、我在空中()()着,碰到()(),就变成()()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有时候我变成()()()()下来,人们就管我叫“()()”。到了冬天,我变成()()()()下来,人们又管我叫“()”。
11、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里()(),在海洋里()()、()(),()()()。
12、小洁一边吃面包,一边()()两岸的()()。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的()(),这边的山石像一只()()()()的()(),半山腰()()、()(),好像正在赛跑呢。小洁看得()()()。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的()()()()住了,湖水像一面()(),映出了()()、()(),还有变幻的()()。她觉得自己像在()()(),又像在()()()。
13、荷()()()擎()盖,菊残犹()傲霜()。
()()()()君()(),()()橙()橘()。
这首诗是()写的《__________》。
()()离家()()(),()()无改鬓毛衰。
儿童()()()()(),笑问()()()()()。
这首诗是()写的《__________》。
()()()()将欲行,忽闻()()踏()()。
()()潭()深()(),()()()伦()()()。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写的《__________》。
14、()不是春,()春满园。
15、美对(),()对恨。()对虚假,冷漠对热忱。雪中送炭见(),()献()。
贫对(),冷对()。饥寒对(),索取对奉献。()()献(),()是()天。
16、填带数字成语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
17、精卫()女娲()后羿()人造()
()飞船()母舰尺有()寸有()
()流不息风景()美()楼大厦不约而()
()有所短()有()长坐井()天()苗()长
无()()踪
6.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六
一、整体性, 促进学生积累经验
在本单元内容设置上, 旧版本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认识角, 掌握角的特征, 然后再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 最后让学生认识直角。但是新的教材对于这一单元的设置除了让学生认识直角, 还让学生认识了锐角与钝角。这样, 在二年级就已经让学生把角的相关知识全部学完了, 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感受到不同的角。因为在执教旧版本的教材时, 在教学完直角之后就会有许多学生问, 三角板上除了一个直角外, 另外两个角叫什么角?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 总是说以后我们会学习到的。当学生在以后学习这些知识时, 我们又得重新回过头来复习这些知识, 学生不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角的知识系统。而新版本教材这样的安排, 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策略一:理清单元脉络, 尊重学生水平
目前, 有许多教师在教学时, 往往把教学落脚点放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上面, 没有从整个单元、整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出发, 造成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呈现脱节现象, 学生学习完后面知识之后, 前面学习什么内容都已经记不住了。所以, 在教学时, 我们要树立整体观念, 从单元整体出发, 理清本单元的编排脉络, 每一个知识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都要理清楚, 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设计合理的教学预案, 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发展。比如, 在教学这一节课时, 因为新版本教材出现了锐角与钝角, 所以在一开始让学生认识角的时候, 我们就要出示不同的角, 让学生在生活物体中找角, 也要找出含有钝角的角来。因为以前我们让学生找角, 学生找来的往往都是直角与锐角, 即使让学生画角, 学生也很少画钝角的。如果从整体出发, 让学生从开始就对钝角有个感性的认识, 学生找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时, 都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钝角来让学生感知, 学生在学习单元后面的钝角相关知识就会得心应手。
二、生活性, 立足学生真实生活
虽然以前的数学教材的编者也重视了所选取的材料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 让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知识, 但是所编入教材的生活素材不能兼顾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 有时所选的材料这一地方的学生非常熟悉, 而另外一个地区的学生就非常陌生。新版本的教材就注意了这一点, 所选的材料尽量是每个地方的学生都能熟知的。比如, 旧教材第38页的单元导学画面中, 只出现了教师拿的三角板去上课, 工人拿着剪刀在修剪花草, 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踢足球, 几个小朋友在做操, 从编排的角度上来看, 不太合理, 因为如果是在做操的时间, 不可能有学生在踢足球, 学生做操是在足球场上的。而新版本教材就注意了这一点, 单元引导图是以学生课间活动为背景的, 有的在踢足球, 有的在玩单双杠等等, 并且不同的活动是在不同的区域里。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更真实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可以一下子激活脑中的思维, 可以通过提示语“你能找到哪些角”来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再比如, 这一单元的例1, 旧版本教材安排的生活中物品是剪刀、饮料吸管、水龙头, 而新版本教材安排的是剪刀、钟面、三角板。这就是尊重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水平而作了调整的。因为剪刀、钟面、三角板无论是什么地方, 都是可以找到的, 但是相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 在他们生活中可能还不知道这些饮料, 也许从来就没有见过水龙头, 这样的安排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新版本教材所选取的三样是学生都能见到的, 所以就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带入到生活情境当中来。
策略二:创设生活情境, 营造乐学环境
新版本的数学教材内容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是学生经常见过或者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所以在教学时, 我们要创设生活情境, 营造学生乐学的环境。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 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来学习数学知识, 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中, 数学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所以, 我们的教学就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能够调动这些生活经验。比如, 这一单元的教学, 无论是让学生认角、画角、比较角都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内容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 可以迅速打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阀门。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快乐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连续性, 引导学生有效思维
旧版本教材安排学生学习新知时总是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往往会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材走。而新版本的数学教材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有序, 所以在每一单元的新授内容中, 总会插入一定量的连续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比如, 教学例6, 这一例题是让学生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并通过两个小朋友的一问一答形式, 让学生知道如何来拼钝角。从分析问题与条件、如何拼、拼后如何检验等连续的揭示语,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 即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 然后构思如何做, 最后做完了还要检查等好习惯。另外, 在问题设计上, 新版本教材也呈现了一定的连续性, 让学生的思维可以由浅入深, 逐步得以发展。比如, 这一单元一共安排了两次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首先是让学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接着在学习完直角、锐角、钝角的知识后, 就让学生找一找周围物体表面上都有哪些角。这样的找角活动比第一次找角活动就更深入, 更细致化, 体现了数学教学连续性的特点。
策略三:设置问题链接, 促进自主思考
在教材中安排一定量的连续问题链接是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 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加有序地思考, 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所以, 在教学时, 我们也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 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的角度出发, 设置一系列的连续性问题链, 估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什么地方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然后就在这个节点处设置一个问题, 以激发、引导学生有效思考, 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让学生的自主思考可以持续下去。
7.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七
一﹑设计思想: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提倡算法优化,并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材第86页例7教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题呈现的是学校图书室里购书的情境。题目要求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将两种算法进行对比,有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算法。教学时,可结合图片,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了解学生读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例题渗透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数量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独立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了教材中的两种算法,就请他们说一说计算过程,尤其是第二种算法,0×3这一步能不能省略?如果要省略,那么因数3应该移到什么位置上?这时书写积应该注意些什么?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上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为四年级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和两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教师要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我研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种类型题的简便算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使学生牢固掌握。同时,在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关键: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出发,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自主探索的数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多种算法,给予积极的评价;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想法。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1、出示准备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算,逐题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12×4
200×3120×4
×31200×4
2、提问: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3、讨论: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小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题复习已学过知识,将学生引进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习新知理清思路,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设疑,引入新课
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图书室。
问: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读书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2﹑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
(2)这道题怎样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这题应怎样进行计算?自己试一试。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80280
×3×3
840840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自主探索不同的算法,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再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概括,加深学生对简便算法的认识和理解,能够熟练正确进行计算。同时,鼓励学生能多发表自己的想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4、小结,揭示课题(板书)
(三)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第一关:首先来到的是速度快车,看你能不能搭上这辆快车。
420×6370×5130×9450×41500×3
2、第二关:进入数学王国,我们来到了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230×4时,积的末尾有一个0。( )
(2)计算25×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150×4=60 ( )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 )×( )=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师: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九﹑板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80280
×3×3
840840
十﹑作业设计:
1、《作业本》P.40
2、想一想,算一算。
电脑每台5600元碟片每张8元照相机每部860元
(1) 买一台电脑和50张碟片,一共要花多少钱?
(2)4000元钱买5部照相机,够不够?还差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解答?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1、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沟通联系,促进迁移”是否有必要,还是直接情境引入使这节课更紧凑?
2、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的机会?平时如何训练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参考资料】
8.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八
1、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的花园。那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不久,北风呼啸,()来临,()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地度过了()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
3、他不禁抱住那个孩子:“()寒冬的,是我那颗()、()的心啊!要不是你(),春天将()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4、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做出对人们()的事情。
5、老木匠说得没错,()是很重要的。不过,()只会笑,()远远不够的。
6、正月(),二月(),三月(),四月蔷薇(),五月(),六月(),七月栀子(),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7、雨中的树林是个(),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你还会发现很多()的事情。()的雨珠()在叶面上,蜘蛛吐丝个你串一串()。落花()的地毯(),还有青蛙()为你()。鸟儿在雨中也愿(),听歌的松鼠()着()的尾巴。()的浆果(),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8、学习了《巨人的花园》,我们懂得了()学习了《幸福是什么》我懂得了()
9、雾锁山头山锁雾()
绿水本无忧()()()
()处处()()时时()
9.人教版三年级课文填空 篇九
1.植物的开花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2.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有儿童挑促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试题是《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3.是的,谁善于__________集于一身,谁就是_______________。
4.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步子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百尺竿头,______________。耳听为虚,_______________。6.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_________是粉红的,一只是深红的。他
们在树林间_____________,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7.盘古倒下后,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___________和飘动的云;她的双眼变成了___________;
他的肌肤,变成了_____________,他的汗水,变成了___________的雨露…… 8.西沙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个可爱的地方。
9.妈妈总是用列宁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鼓励我要好好读书:
我决定“百尺竿头,______________。”是呀,正如《三字经》中讲的“幼不学,_________。”
读书的好处可多了,孔子不是也说过“学习是没有___________。”我还知道孔子说的有关学习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10.今年的重阳节,我又想王维诗中最能表现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____________,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_______的,一块
块,一条条,相互__________着。
12.《孔子拜师》的故事使我们懂得:学习是没有_________的;《一次成功的试验》中的小女孩
____________地告诉大家成功的秘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矛和盾的集合》告
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假期,妈妈带我游览长江三峡,我想起来李白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
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
14.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记住了:人之初,____________。性相近,____________。为人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礼仪。
15.新年到了,老师送到每位同学一句贺词。送给小甜的是:百尺竿头,_____________。送给我 的是: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________。
16.春天,树木_______新的枝条,长出_______的叶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___________ 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
17.我来到草地上,仔细________,发现蒲公英的______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 的_________,可以________、合上。
18.天对地,雨对_____,大陆对________。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玉不琢,___________。
人不学,___________。
19.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_________、同情和___________,以及一个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20.江碧鸟逾白,____________;峨眉天下秀,_____________。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这些诗句都是描写祖国风光的。
21.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_______(列宁);《三字经》也教育我们从小要好好学习:子不学,____________;书籍是人类_______________(高尔基);只有多读书,才会“百尺竿头,____________。”这学期,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是《_______________》。
22.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小组开展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我还做知道了农历2013年出生的孩子生肖是___________。23.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盒。……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____________。24.连一连,写一写
明月松间照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归来不看山
清泉石上流
我还能写一句本学期学过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一句本学期学过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一句本学期学过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这学期,我从课文中认识不少人物,其中我最喜欢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读过不少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欲把西子比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中的一句。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宜”应读作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之初,______________。性相近,_____________。玉不琢,______________。人不学,_______________。
29.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_____了,鸟儿_______了,蝴蝶________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围绕句中“________”这个词写的。
30.鲜花朵朵,____________,芬芳迷人。我们要留心观察,就会______,一天之内,不同的花______的时间是不同的。
30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读了日积月累,我还懂得了“_______________,眼见为实”;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天才在于积累。”我还知道了只有多磨砺,才能让自己更出色,正所谓“玉不琢,_____________。” 32.这学期,我们学的《_______________》是一个神话故事,据说人类的老祖宗,他用整个_______创造了美丽的_________。通过综合性学习,我还知道了别的神话故事,比如《_____________》。33.秋天的雨带着__________和温柔,趁你没_____________,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34.赵州桥不但__________,而且美观,是我国_____________的历史遗产。
35.可爱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_______________;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______________,也是一座的宝库;热闹繁华的香港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的________。
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晴天和_________时的不同美景。我积累的写景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从《孔子拜师》中,我明白了学习是没有_________的。在《矛和盾的集合》中,我知道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______________,谁就是____________。
38.做作业时,一道题难住了我,我直嚷着:“太难了,不做了。”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不是要当一名科学家吗?要知道‘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再说,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学习的黄金阶段,你一定要牢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______________’。
39.这个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知道端午节、___________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是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我还知道了______________也是中华传统文化。
40.我会选择下列人物相关的信息:列文虎克___________;祖逖___________张择端___________;盘古__________。
A.《清明上河图》
B.微生物
C.开天辟地
D.闻鸡起舞
41.俗话说:“上有天堂,______________”,妈妈带我去了杭州,游览了西湖美景。站在西湖边上,我不禁大声吟诵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妈妈夸我能学以致用,进步不小,还对我说“百尺竿头,______________。”我今后会再接再厉。
42.七点,睡莲____________________,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会这样写花的开放:清晨五点,蔷薇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因数中间又0的笔算乘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用课件呈现3幅图。
(1) 一天王母娘娘叫七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
(2) 七仙女到蟠桃园,只见树上一个仙桃都没有了,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吃桃子。
(3) 课本第83页主题图。小精灵问: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
二、探索新知
1、关于0的乘法
想一想:要算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用加法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0﹢0﹢0﹢0﹢0﹢0﹢0﹢0=0
用乘法怎么列式计算?
板书:0×7=0 7×0=0
想一想: 0×3=□ 9×0=□ 0×0=□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们想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吗?(学生汇报)
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练习“做一做”中的题。
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
3、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呈现例6的主题图
教师提问:老寿星为什么会长寿?(生命在于运动)
小精灵问:你能算出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吗?怎么列式?
教师提问:你能先估计算积大约是多少吗?
让学生各自独立计算,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请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算法一: 500×3=1500
8×3=24
1500+24=1524
算法二: 508
× 3
----
1524
教师提问:因数十位上的0应该怎么乘?(小组讨论并汇报)
小结: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里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
三、巩固深化
谈话:现在正是小朋友们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参加体育锻炼哟!你们瞧,聪聪就要去参加智力长跑了,我们也去参加好吗?
智力长跑第一关:比一比。
① 口算
0×2= 0×0= 0×9= 2×0=
0+8= 9×0= 6+0= 6×0=
智力长跑第二关:填一填。
② 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0○3=3 0○3=0 4○0=0
4○0=0 1○0=0 1○0=1
智力长跑第三关:算一算。
③ 笔算
506×9= 309×4=
智力长跑第四关:想一想。
④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两个算式那个得数大吗?
1+2+3+4+5+6+7+8+9+0=
1×2×3×4×5×6×7×8×9×0=
智力长跑第五关:玩一玩。
⑤ 游戏:小组合作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0~9”的数字卡片,从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要求三位数的中间必须有0)再算出来,看谁编的题多。
四、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5 0 8
× 3
------
1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十一
1、《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
2、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远上的意思是向山的远处伸展。句: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石子小路,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的有几户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句意:我停下车子,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的枫林晚景。被霜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要红艳。坐是“因为”的意思。“于”是“比”的意思。其中“霜叶红于二月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句意:月亮渐渐地落下去,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只有江边的枫树、晃动的渔火陪伴着我,难以入眠。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到是“送到、传到”的意思。句意:在这充满寒意的半夜,只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6、《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7、《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作者张继看到了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听到了乌啼和钟声,勾画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泊:停船靠岸。 到:送到,传到。
1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篇十二
一、《窃读记》作者:林海音(爱书如命、渴望读书的林海英)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我”每天放学急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的情景,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的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作者:张钫(循循善诱 博学多才的季羡林爷爷)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访谈录,写了小学生苗苗与季羡林的交流对话,从中我们知道了要多读好书,学习不能偏科,要学好外语和积累古诗文,强调了21世纪的青年应该具备广播的知识。表现了“我”和季羡林先生爱读书的品质,以及季林先生循循善诱,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
三、《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英国作家,尤安〃艾肯
中心思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的方法——“一遍又一遍地读”,充分阐述了读书的方式和方法,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四、《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 中心思想:本文中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特有的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告诉我们要博览群书,不断汲取营养,才能取得成功。
五古诗词三首
1、《泊船瓜州》(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写诗人在瓜州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产生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2、《秋思》(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3、《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纳兰性德 描写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六、《梅花魂》作者:陈慧瑛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读到思想诗时,总会落泪;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在我回国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绢这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七|《桂花雨》作者:琦君
中心思想:记叙了作者回忆故乡童年时代在家乡“摇桂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之情。
八、《小桥流水人家》作者:谢冰莹 中心思想:作者描绘了故乡如画的风景和闲适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热爱之情
九、《鲸》(常识性说明文)中心思想:本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激发我们热爱科学和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十、《松鼠》法国作家,布封
中心思想: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介绍了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通过描写它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十一、《新形玻璃》
中心思想: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形玻璃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反映了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
十二、《假如没有灰尘》作者:周元桂
中心思想:主要介绍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揭示出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的深刻道理。
十三、《钓鱼的启示》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只有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而获得: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终身的启示。
“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利益、荣誉…
十四、《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美国作家伊尔莎。斯奇 培尔莉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时,是父亲对我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事实。从中感悟到:“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十五、《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揭示了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十六:《珍珠鸟》作者:冯骥才
中心思想:记叙了珍珠鸟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只要彼此信赖人与动物是能够和谐相处的。
十七、《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美国作家马克〃汉林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讲述了1994年,美国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十八:《慈母情深》作者:梁晓声 中心思想:记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十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母亲的爱是:积极的鼓励。父亲的爱是:警告和提醒
二十、《学会看病》作者:毕淑敏
中心思想: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二十一《圆明园的毁灭》 中心思想: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
十二、《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沈重 中心思想: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峰顶杀敌;跳下悬崖。二
十三、《难忘的一课》 中心思想:《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二
十四、《最后一分钟》作者:李小雨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二十五《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
中心思想: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十六《开国大典》
中心思想:课文记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大会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典礼主体部分(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二
十七、《青山处处埋忠骨》作者:晓年 中心思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内容】推荐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13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词语听写复习内容08-1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10-25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07-2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搭配练习纸07-08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0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07-01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填空07-2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