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资料

2024-08-22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资料(通用8篇)

1.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资料 篇一

20世纪以来,中国几度被腐败问题所困扰。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屡屡将腐败导致亡党亡国的教训引为借鉴,腐败问题一度曾得到了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开始蔓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极端严重。近年来,腐败蔓延的势头有所遏制,但腐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的预防和惩治措施。以下是我对中国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社会危害以及如何反腐的简单分析。

当前中国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当前,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一些掌握了一定政治、经济、社会资源权力的腐败者正是利用体制缝隙和漏洞,通过各种手段侵吞、占有、攫取国家和集体乃至他人的财富。2.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以遏制腐败的蔓延。长期以来,中国的反腐败工作,特别是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往往集中在受贿者,即主要是党政官员的一方,并且,对行贿者和受贿者的惩治力度存在较大差距。腐败者所付出的代价太低,激励和促长了腐败行为,由此导致的腐败行为泛滥成为因对腐败惩罚不力付出的另一种代价。3.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心清则自正,无欲则自廉。”廉洁是从政之德的基本内容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利益冲突最激烈的时期,还是各种利益对处于“脱贫致富”过程中人们诱惑最大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可能发生扭曲,廉洁自律意识

就可能丧失。

当前中国腐败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有:1.腐败损害经济发展。不少研究成果表明,腐败从多方面会损害经济发展,腐败水平提高会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大大降低。由于权力腐败,政治权力不正当地介入经济领域,使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机制受到扭曲。权力对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作用,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了市场经营环境,扰乱了经济秩序,必然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2.腐败危害社会秩序。腐败所导致的贫富悬殊会直接导致社会不稳定。一部分人的腐败行为又使得现实存在的贫富差距在人们心理上更加放大,并产生“示恶效应”和法不责众的心理,从而危及社会稳定,损害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失范现象肆意蔓延,最终破坏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使社会陷入动荡和混乱之中。

个人认为,反腐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制度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筑牢反腐倡廉的政治基础;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夯实反腐败的法治基础。其次则是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筑牢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防线。反腐倡廉教育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标,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国法教育。还有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监督是关键。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促进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不犯或少犯错误的重要保证,是有效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

2.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资料 篇二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 保险行业的兴起, 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以及医疗纠纷事件的增多, 病案作为法律的重要证据, 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多方面的重视, 病案资料也是司法部门判决的重要证据, 更是解决医疗事件的重要依据。根据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明确规定, 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有权复印病案资料的客观部分, 体现了信息共享, 病案信息服务于社会。病案越来越多地在医疗行为、法律鉴定、医疗纠纷、医保费用报销、商业医疗保险赔偿、办理特病、慢性病、病退、低保、伤残鉴定, 医疗收费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也给病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更新的挑战, 随着病案复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对医疗机构的病案复印工作和病案管理工作又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和要求, 病案管理人员只有转变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法律意识, 做到学法, 懂法, 守法, 才能做好病案复印工作, 才能进一步发挥病案在医疗, 教学, 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2002年4月1日起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四条第八款:“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因此, 医务工作者必须确保病案的举证证据充分, 确保病案的管理万无一失。

1在病案复印时存在的问题

(1) 患者因姓名, 出生日期, 工作单位, 地址等个人信息错误导致医疗费用无法报销, 要求更改个人信息;

(2) 病案里缺少入院记录、出院小结、手术及麻醉记录单、手术及麻醉同意书、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化验单、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医嘱单、体温单等, 导致病案资料不完整;

(3) 因为病案没有及时整理、归档, 导致患者无法及时复印;

(4) 患者或其代理人手续证件不全, 不能正常办理复印;

(5) 患者因个人目的要求更改、替换病案的:有些患者因一字之差, 如既往病史时间长短、伤前饮酒、药物史、车辆种类、致伤环境等, 而痛失上万元的保费, 所以托人找关系要求修改病案的。

2解决问题的对策

(1) 针对前两个问题, 应该严格要求医务人员以参照《病案书写规范》进行书写病历, 并及时检查。在书写及整理时, 务必做到“认真”二字, 病案管理人员在回收病案之前也要做到认真检查, 并成立病案质量检查小组, 临床科室也指定病历质控人员, 明确任务, 层层把关, 对每份病历逐一检查, 及时给予修改、纠正。实行病案质量与奖金挂钩制度, 以保证每份病案的真实性、可靠性。保证病案的质量, 使患者及有关部门顺利地拿到真实的, 完整无误的病案复印资料, 发挥病案的信息作用。

(2) 针对第三个问题, 应该要求临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在病案归档要求时间内及时整理好完整的病案, 以供病案管理人员及时归档。

(3) 针对第四个问题, 由于病案不仅涉及医疗问题, 还往往涉及与个人隐私及权利方面的法律关系。临床医务人员在患者出院前, 应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代理人, 复印病案所需要的手续证件。为了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 规范管理病案, 对病人的信息、医疗情况, 医疗结果进行保密, 我们必须强化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素质, 加强病案管理监督, 对于手续证件不全者, 绝对不予提供病案复印的服务。

(4) 针对个别患者因个人目的要求更改病案的, 为尊重病案的真实性, 为维护医院信誉, 我们的原则是无论什么特殊情况, 原始病案均不予以修改替换。

病案管理人员肩负着保护医学信息, 担当医院管理助手的作用, 病案工作的价值是通过服务来实现的, 随着病案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 利用量越来越多, 使用的对象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 而是扩展到社会各阶层。病案室已成为医院的一个重要服务窗口。它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医院的服务形象, 这就要求病案管理人员要热爱病案管理事业, 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 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对于复印者应了解复印目的, 耐心解释复印的手续, 复印的范围及复印价格。秉着对医院负责, 对患者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病案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法律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 更好地做好病案管理工作和病案复印工作, 让患者得到满意的服务, 使病案信息更全面地为社会服务。

摘要:探讨病案复印工作的重要性, 指出目前病案复印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病案,作用

参考文献

3.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资料 篇三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腐败 政治经济学 管理制度

一、引言

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性质具体体制特征决定了腐败问题的特殊性:民主形式掩护下的公贿与贪污,集体共犯式腐败,带双轨制痕迹的腐败,行政垄断下的腐败蔓延。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国家法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其主观原因是在腐败主体的私利追求中收益大于成本。改革过程实质上是在官僚控制下的一个权力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过程,在把“公”权变成私权的交易中,权力主体的“代理人”和“买方”是腐败和贿赂的受益者,权力的大部分所有者是受害者。

二、腐败的含义和实质

1.腐败的内涵

凡是公共权利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就是腐败。构成腐败的内涵通常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腐败的主体,即与权力相联系的个人和组织;二是腐败的行为,即与权力被滥用为特征的社会行为;三是腐败的客体,即受到损害的国家和公民的利益。这三个密切联系又不可分割的要素,构成了腐败的本质和内涵。

2.腐败的外延

揭示腐败概念所指定的对象其适用范围即为确定权力被滥用的适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必须确认一种社会行为的本质属性,即构成这种行为的政治腐败性;二是要充分考虑公民对腐败的政治态度;三是应兼顾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背景。

3.腐败的实质

腐败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它的根本属性,就是某种权力的蜕化和变质。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一定范围的权力蜕变往往通过行政垄断下权利的官僚化、商品化和特殊化表现出来。

三、腐败的现象与特点

现阶段中国的腐败及其特点与当代中国的转型性质具体体制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属性,公有制是与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发展的。同时,当代中国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背景之下,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正在逐步让位于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处在重新定位时期。由渐进改革所进行的社会转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公贿与贪污

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性质上与资本主义的显著不同,在于它实行的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结构形式。但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把公有制简单化地理解为国有制,以为只有国家所有才是公有,把公有制的形式之一国有当成了公有制的全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演变为国家所有和单位所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被虚置,本属大家的财产也就成了与个人无关的公家的东西。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对国有制的股份制改造,这种虚置局面表面看来有所改观。但由于相应管理制度和措施的不完善和变形走样,劳者有其股的愿望并未圆满实现。这样,就使得当代中国的公贿、贪污和监守往往以民主(在股东代表大会和监事会的掩护下)和普遍的方式进行着。公贿不同于私贿的地方,在于它是典型的以公谋私,是拿公众的钱去捞取私利的零成本腐败,其社会影响可想而知。

2.集体共犯式腐败

前述产权虚置的弊端,不仅给公贿以可乘之机,而且还蔓延出一种新的腐败—集体共犯。集体共犯的特点在于,当揭开一个腐败案件的盖子时,涉及到的往往是一个群体。这是在以往所披露的有关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经济大案中所不难发现的事实。集体共犯既有体制性原因,又有其官僚特权基础。体制性原因在于产权虚置为腐败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产权虚置说白了就是公家的东西没管好,给腐败者以可乘之机;官僚特权成为当权者通向腐败蜕化路上的保护伞。

3.带双轨制痕迹的腐败

双轨制是当代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度时期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双轨制格局中,经济管理的双轨并非始终并行不悖,而是经常发生交织甚至矛盾,时而给经济运行造成阻碍。而且,在双轨制格局中,政企不分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既当球员,又当裁判这种无视市场经济规则的无序做法,为政企合谋、垄断交易、贪污贿赂提供了肥厚的土壤。

4.行政垄断下的腐败蔓延

最近国内有研究者利用寻租理论,考察了中国腐败中的一种独特现象—行政垄断。行政垄断是由一些政府部门力图通过行政垄断阻止市场竞争来保护部门及下属企业利益,其主要形式是地区和行业垄断。其一:地区垄断。表现在利用行政权力树立地区壁垒,从而阻碍了市场的开放性,扰乱市场竞争及合理的市场资源配置。其二:行业垄断。是中央部委或某些行业管理组织排斥竞争限制其他企业进入,而保护下属企业利益的表现。在中国,行业垄断所聚集的租金有两种:一个是垄断价格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另一个是由这些垄断行业通过各种理由非法收取的各种费用,借此把管理失误和投资的成本转由消费者承担。行政垄断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腐败之一,给国家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还导致民众的广泛不满。

5.卖官鬻爵的腐败现象死灰复燃

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销声匿迹半个世纪的丑恶现象又沉滓泛起。官场待价而沽、量“财”录用、卖官买官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少数领导干部卖官的胆量和手法较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能不说严重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或者说直接威胁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四、腐败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条件

在现代社会,公共权力和公共决策的存在及其与具体掌权者和决策人私人利益的矛盾是产生腐败和贿赂的客观基础。实行市场化是解决腐败问题的一个根本出路,但腐败和贿赂产生基础的广狭宽窄与滋生蔓延的现实终究是完全的两件事,这主要取决于经济运行机制和其他制度条件,包括政纪法制、道德约束和意识形态等广义的制度因素。改革过程中决策权力的高度集中,且改革启动了利益机制,地方、企业和个人获取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动机和激励明显增强,利益矛盾和利益争夺大大加剧,再加上其他条件,腐败和贿赂行为就会泛滥起来。

2.腐败和贿赂的成本与收益比较

腐败和贿赂是人们的一种理性行为,个人是否选择这样的行为,取决于腐败和贿赂行为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当腐败者以权谋私,进行权钱交易得到的收益大于这样做的成本,腐败和贿赂就会发生;净效益越大,就越容易发生,其程度也就越严重。反之,如果政纪法制健全而有力,道德约束良好而有效,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意识强,腐败和贿赂行为的当事人大都受到比较严厉的惩处,其成本代价大,则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地受到有效的抑制而较少发生。

3.腐败产生的形式与受益主体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集中计划经济制度走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改革过程就是一个权力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的过程。实际上,权力的转移和再分配通常只有两个途径:一是抢夺,二是购买。既然掌握公共权力和公共决策的人不肯轻易放弃和交出他们执掌的权力,现实的政治体制下又不允许从其手中强夺,就只能采取交易的方式进行购买,于是便形成了权钱交易。在这种一般的、共同的形式下,既有法律和政策允许的交易,也有法律和政策不允许的交易,还有法律和政策尚未涉及的交易,界限很难分清。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非法的交易往往打着合法的招牌,合法的交易往往要通过和借助于非法手段来实现。

五、中外防治腐败管理制度比较

西方国家如何反腐败,概括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推行政务与事务分开的透明政治和行政制度;其次,实行包括审计、司法、议会和新闻、公众等有效监督;再次,进行反腐败立法,建立弹劾制度;最后,实行集中采购、招标投标的制度。基于上述措施,一些国家成为“国际透明组织”每年公布的“最清廉的国家”。评论一般认为,现代国家大都建立了比较有效的反腐机制,能够“将一个筐里烂了的桃子挑出来,扔出去,从而保持了整筐桃子的新鲜”。

中国目前比较突出的举措大致有两类:其一,厚禄养廉。厚禄养廉的立论前提是政府官员之所以贪污受贿,仅仅是受贫困所迫。先不用说这种立论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和谐社会主旋律吻合的程度有多大,单是活生生的现实就可以让人耳目一新:在当今,被揭出的腐败案件中所涉及的款额之巨大有目共睹,这不好用“为贫困所迫而为之”所能解释的;同时,很难相信,这种养廉举措能把腐败消除到什么程度。其二,以道德教育消除腐败。至少在现阶段,人们的思想水平并未普及达到大公无私的境界,真是的人应该脱离不了追求物质利益的社会属性。这种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政府对道德教化在反腐败中的作用企望过高,将会误导人们反腐败的努力方向,延迟反腐倡廉的法制化进程。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单纯地提出“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这似乎于国于民并无太大益处。

六、几点认识和体会

腐败包括主体、行为和客体三个要素,其主要特征是:行政垄断的权力的官僚化、商品化和特殊化。当代中国的转型性质具体体制特征决定了腐败问题的特殊性:民主形式掩护下的公贿与贪污;集体共犯式腐败;带双轨制痕迹的腐败;行政垄断下的腐败蔓延。

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国家法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其主观原因是在腐败主体的私利追求中收益大于成本。腐败和贿赂的规模和程度取决于腐败和贿赂与反腐败和反贿赂两种力量的比较,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两种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改革过程实质上是在官僚控制下的一个权力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过程。在把“公”权变成私权的交易中,权力主体的“代理人”和“买方”是腐败和贿赂的受益者,权力的大部分所有者是受害者。而政府主动创租行为下的行政垄断是腐败最严重的形式之一,它源于经济接轨。

消除腐败的根本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和探讨,依笔者之见,应该借鉴国外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结合本国实际,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人治向法制转变,限制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使改革中权力的转移和再分配公开公平且以公平健全的法律监督为前提。

参考文献:

[1]胡安钢过勇:行政垄断、腐败和中国的经济转型[M].中国开创变革新纪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3~92

[2]建邦:乐观.吏治腐败是最大的政治腐败[J].检察日报正义网,2000年8月1日

[3]张曙光: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312~317

[4]石冠儒:中外防治腐败的管理制度之比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17(2):89~90

4.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篇四

摘要: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的反腐败也是非常关注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府都制定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制度,加强力量揭露腐败。但仍有领导干部凭借权力和工作便利条件,不劳而获获得经济自肥或其它好处,侵害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分析腐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除腐败分子理想信念动摇,廉政意识淡薄、权力观和价值观扭曲等主观因素外,有关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权力为民“缩水”的主因。痛定思痛,深刻的教训再次告诉我们,如果制度存在薄弱环节,有漏洞,容易让人钻空子;所以说,反腐败是关系国家发展、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

关键词:反腐倡廉 反腐败 侵害 监管 国家发展

正文:

一、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点

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一是以权谋私二是权财交易。总体来说,腐败行为就是腐败分子与腐败参与者之间为实现以权谋私、权财交易的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互动行为。腐败行为的主体是掌握一定权力的个人或组织,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侵害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是受权力和自己意愿支配的行为,具有权力性和职务性,是一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二、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思想根源上,最根本原因是因为个别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逆变。一是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三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第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一些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了,他们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第三,权力过分集中,而且缺乏严格的监督是导致腐败的关键。权力大而且缺乏监督机制,必然导致腐败。要防止权力的滥用现象,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体制,实现权力的制衡才能办得到。第四,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新旧体制交替,社会变革迅速,对外经济交往频繁,在这个过度时期无论是从政策上、体制上、管理上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漏洞,这样就给腐败分子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因此,治理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改革规范和控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二)、腐败产生的政治后果

1.腐败直接危及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地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动荡不定,内乱频仍,政权频繁更迭,那么它的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所以说,政治腐败直接破坏着国家的政治稳定。

2.腐败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

腐败现象的盛行往往会打断国家政治民主化地进程,出现向传统的政治体制回顾这种倒退现象。在腐败盛行的条件下,由于丧失了民众的信任,统治者只能依靠独裁专制和高压手段来维持其统治。然而实行独裁专制和高压统治往往扼杀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条件。

(三)、腐败产生的经济损失

三、腐败不利于国家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投资

腐败分子往往把公共财富作为目标,通过各种手段损公肥私。腐败猖獗意味着公共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私人腰包。同时降低了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阻碍了政府的发展计划和政策的有效实施。更有甚者,腐败的公职人员为了达到私人目的甚至直接破坏国家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实施。

2.腐败对收入分配产生严重的损失

腐败现象扩大了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既激化了社会矛盾,也打击了人们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正当收入的积极性。因为腐败分子的非法收入与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劳动贡献毫无关系,而是与他们利用公职聚敛财富的努力程度成正比。

(四)、腐败的社会文化危害

1.腐败造成人才的埋没或外流

腐败的盛行造成了一种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许多优秀人才因无用武之地而终生被埋没或留到国外。腐败导致社会流动方式的不合理和畸形的竞争,腐败还使公众中许多人产生消极悲观、愤世嫉俗的心理,这对于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也极为不利,这样就形成人才大量外流或被埋没的局面。2.腐败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

腐败消弱了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约束、抵制腐败行为的能力。当那些腐败分子从事以权谋私行为获得各种好处而又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的时候,腐败行为会对其他公职人员产生极大的诱惑力。腐败是在法律和纪律松弛情况下的大量发生的,它使人们公然无视和违反法纪而自行其是,人们为谋取私利而置法律政纪于不顾,我行我素,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三、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一)、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与频度

1.加大腐败的被查处概率

腐败行为查处概率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职人员腐败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它等于被发现的腐败公职人员与所有腐败公职人员之比;二是当公职人员腐败行为被发现后受到处罚的概率,它等于被发现同时被惩罚的腐败公职人员与所有被发现腐败公职人员之比1。而造成公职人员做出腐败决策的最关键因素是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概率太小,那么提高腐败的查处概率,就能使腐败真正成为一种“莫伸手,伸手便被抓”的行为,才能对公职人员有威 慑作用,杜绝他们的侥幸心理,使他们不能贪。2.加大腐败的法律成本

我国目前对腐败分子的处罚力度相对较弱,对于重大腐败案件也判刑较轻。另外,法律本身存在的立法滞后、应急性强的缺陷给腐败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出严厉、科学和可操作的《反腐败法》,用重典惩治腐败分子,增加司法部门的独立性,并使其在办案过程中有严格的法律可依,有法必依,充分发挥法律的惩治力、威慑力。3.加大腐败的经济成本

加大腐败的经济成本,也要提高公职人员薪金福利,使其不必冒险参与腐败活动。提高公职人员待遇,使公职人员的收入能处于社会的高收入阶层,或者至少是中等以上水平。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政府机关、公权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使公职人员十分珍惜自己的岗位,不愿冒险去从事腐败活动,从而间接地提高了腐败的机会成本,减少了公职人员腐败的动机。然而,更要尽快通过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提高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被查出后的经济处罚,加大经济退赔和经济处罚的力度。

4.加大腐败的政治成本

当前,我国腐败分子的腐败政治成本较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利都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对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应该更高2。因此,要不断完善国家公职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国家公职人员和各级干部的廉政行为标准,作为公务人员的最低资格。一旦发现其有贪污腐化行为,就要将其开除公职,并终生不得再进入国家工作人员队伍,并且还要将其绳之以法,杜绝以党纪政纪处分代替法律惩治。这样不仅可以净化公职人员队伍,而且可以使某些领导干部引以为戒,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

(二)、创新政治体制与监督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完善、充分发挥政治制度活力与优势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也进一步明确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一重要论断和明确要求,理所当然地成为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1.我们党是执政党,发展党内民主是推动社会民主的关键之所在,同时发展党内民主对于有效遏止“一把手”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党内民主,是指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其中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最为重要。

2.实现依法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促进执政方式法治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不应有超越法律之上的行动自由或特权。依法治党,依法执政,应当成为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3.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达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有机统一。司法腐败已经成为危害最烈的腐败形式之一。为了遏止司法腐败,司法体制改革需要向纵深推进,以解决现行司法体制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三)、依法加强党风与政风建设

党风政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它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然而要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就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深化改革,形成抑制不廉洁现象的社会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是减少和消除滋生腐败现象土壤,保持廉洁的根本措施。用制度规范纪检工作,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建设。

总之,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不断拓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领域;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使权力运行受到有效监督制约;继续加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贯彻落实党风政政建设责任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自身建设。

个人总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是政府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的承诺和重要保证,要顺应了人民追求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新期待。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反腐败工作只有充分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更广泛而真实地反映群众意志,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同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作斗争,让腐败分子无地可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好身边的腐败问题。

参考文献:

5.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资料 篇五

1.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

群体腐败是指整个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利用职务之便,以集体名义做出的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20世纪70年代前,特大经济犯罪基本属个体犯罪;20世纪80年代后,群体腐败越来越多,贪污、受贿、渎职等案件许多是窝案、大案、串案,往往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近年来出现的腐败大案,很多是以群体腐败形式出现的。

2.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

[3]从近些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例可以发现,一些腐败分子因为隐蔽性和欺骗性很大,往往是一边腐败堕落,一边还被提拔重用。

但是,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也开始出现公开化和制度化的趋势。腐败的公开化表现为腐败堂而皇之地公开进行,并被视为理所当然,例如:公款请客送礼、借考察学习名义游山玩水、利用公共权力获取部门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等等。

3.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

当前,腐败存在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的不良态势。一方面,腐败行为主体正在从基层向中层和高层领导干部蔓延,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甚至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因腐败受到查处的案件越来越多。从解放初期查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前,省级以上领导干部腐败犯罪者很少。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高层干部屡屡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这种现象的可怕之处在于,这是干部权力意识的腐败。[4]说得更明确一点,这些干部把任何一点点权力都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并且已经没有任何道德和良知的约束。

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6.浅谈中国腐败 篇六

十八大结束不到一个月,就有十多个官员纷纷落马:11月23日,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被曝不雅视频;11月26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吕英明涉嫌严重违纪;11月27日,广东英德副市长郑北泉涉嫌徇私枉法;11月28日,阳原市委书记 陈弘平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最值得一提的是12月6日,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他是十八大后首位落马的省部级高官,也是十八大上当选的中央候补委员。这些官员的落马,让我们拍手称好,暗示着中国的新反腐形势开始,展示了中国反腐的决心。虽然现在我国的反腐开始卓有成效,可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在得到的成果,要彻底的解决腐败问题,我们还需从根除起。导致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官员本身有关、法律制度有关、与中国的教育有关等等,要根除腐败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原因。

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的风俗习惯有关,在中国这个重感情的国家,送礼已经成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重要方式,朋友买车,朋友结婚,朋友搬新居都要送礼,以表示还“记得”他这个朋友,而往往又“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很多人就利用这一点,开始把这种送礼演化为行贿,手中有点权力的官员看着天上掉下的馅饼怎会不心动呢!于是就形成了现在严峻的腐败问题。

官场上官官相护现象加重了腐败问题。在官场上如果哪个官员不收点烟、酒,那就是官场的“奇葩”,就受其他官员排挤,很多人受于这种“压力”开始违背初衷,随波逐流。当有官员有机会有利可图时,他身边的其他官员会想方设法平分这块“肥肉”,出了事,他们就把自己可以用的权力全都用出来“屏蔽”消息,故当我们查到某一官员有违纪现象时,我们必定在他这起违纪事件上还能找出其他官员涉嫌其中,官员之间的“合作”,让腐败紧紧的埋在地下,也让他得以保身,继续恶行。

法律制度不完善让有些人钻法律的空子。每个人都有贪欲,我们现在都很痛恨那些贪官污吏,试想假如我们有机会也可以“收礼”,并且没有任何的束缚,那么我们有几个人能去拒绝?同样,在我们看到的那些正直、清廉的人,谁敢保证当“白花花的银子”摆在他面前时他不会心动,不会伸手?谁敢保证他在私底下,没有为利益而有“赌”一次的想法?建立更完善的法律制度,让犯罪与否的界限更加清晰,杜绝钻法律空子的现象发生,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官员清楚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也让他们知道违法法律制度的代价,让制度来斩去更多伸出去的黑手。

7.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资料 篇七

关键词:水库,水文,资料整编,对策分析

1 测站情况

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 红水河、柳江、黔江流经境内, 全市目前拥有中型水库12座, 其中:兴宾区8座, 象州县2座, 武宣县2座, 各测站基本情况见表1。

2 存在的问题

2.1 观测设施方面

来宾市水库测站大多设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观测设施不健全, 老化、损毁严重, 已无法达到水文测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测验精度。比如:象州县长村水库和丰收水库均有外来水入库, 但因引水渠无水位流量观测设施, 导致引水渠入库流量无法统计;另外所有测站均无输沙率观测设备, 无法对水库进行泥沙观测, 进而无法分析研究库内水沙运动、进出库泥沙变化、库内冲淤变化规律。这些年,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病险水库的加固力度, 对一些损毁严重的水文观测设施进行了补充替换, 但仍存在水文设施工程建设不规范, 多数完建的水文设施达不到竣工验收规定要求。

2.2 测验阶段

2.2.1 多数水库测站无水文专业技术人员, 水库工作人员存在观测不规范, 记录不规范的情况。原始观测达不到水文测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如:多数测站水位观测采用的是二段制观测, 汛期没有进行四段制观测, 水位变化较大时不按要求加测, 在降水量观测时不能严格按《降水量观测规范》 (SL21-90) 进行观测等。

2.2.2 受水利工程施工影响, 测站存在水位测次布置不合理, 无水位观测或观测次数偏少的情况。

2.3 整编阶段

2.3.1 在站整编没有严格按《水文资料整编规范》 (SL 247-1999) 中的要求进行整编 (笔者发文采用新规范SL 247-2012) , 整编质量较差、分析工作做的少、检查不出存在的问题。如:一日观测一次以上者, 应采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 工作人员为简化工作量仍采用算数平均法计算;水位有较大起伏变化时, 变化的转折点不能一一摘录到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中;资料整编中使用的系数、参数等没有认真考证, 没有对整编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 致使整编成果出现系统性错误。

2.3.2审查要求不严, 没有完全掌握测站基本情况, 定线时未认真分析测站特性, 资料合理性检查对照工作做得不够, 历年线对照工作较差、表检工作不仔细。如:没有对单次流量误差进行分析;雨量计资料未注意时间和降水量订正;Z~Q关系曲线点绘不符合规范要求等。

例如:在表2中7月1日、9月1日、10月1日的均只取2时数据摘录, 显然不符合规范要求, 规范要求水位变化平缓时, 应摘录每月1、11、21日的8时及最先出现的最高、最低水位及相应蓄水量, 翻看原始观测记录发现7月最先出现的最高水位是在2时, 但相应8时的水位、蓄水量、出库流量也要相应摘录, 9月、10月情况相同。此问题一校、二校、初审都未发现。

2.4 其他问题

老职工离退休后, 新职工对水文观测和整编业务不熟悉;缺乏应用成熟的水库水文资料整编系统, 现有的手算费时费力;水管单位对水库水文观测和整编的重视程度不够。

3 对策分析

3.1 认真贯彻、学习和宣传国家的法规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 努力争取各级领导对水库水文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力争在落实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3.2 制定水库水文资料整编管理办法

抓紧制定相应的水库水文资料整编管理办法。如:制定水库水文测验、整编质量评定标准, 起到奖勤惩懒的作用, 提高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寻求提高保证测验、整编成果质量的有效机制, 使水库水文资料成果质量进一步提高。

3.3 加强对测验整编工作的管理

各水管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水库水文测验、整编工作的管理,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落实目标任务和责任制;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测验、整编的指导力度, 能在测站解决的问题, 决不留到汇审阶段, 同时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责任到位, 保证整编质量。

3.4 加大水库水文基建投入

要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 努力解决来宾市水库水文基建经费缺乏、业务经费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水利的黄金时期, 抓住机遇, 提前做好部门财政预算, 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 争取地方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给水库水文工作更大的支持;同时在计划申报阶段, 符合条件的可以考虑列入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央补助资金项目计划, 利用这样的契机对水文基建设施进行养护、维修。

3.5 加强水文人才队伍建设

水库水文测验和整编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 经验性比较强, 要求技术人员一定要有综合业务水平, 既能熟悉测验情况, 又能熟练掌握整编规范, 没有一批水文专业人才是不行的。

3.5.1 尽快制定出水库水文人才需求方案, 报请当地政府, 请求给予增加编制或提高聘用人员福利待遇等来吸引区内外的人才;

3.5.2 加大对水库技术人员的水文业务培训力度。每年定期邀请水文系统的专家和高校学者来授课, 提高其水文专业理论水平和水文测验、整编水平;

3.5.3 注重对水库水文业务技术骨干的培养, 如:选送一批技术骨干到大中专院校进行再学习、深造等。

3.6 加强与水文部门的合作

应加强与水文部门的合作, 在测验阶段遇到问题可以请教水文部门的专业人士给予解答, 平时组织员工参加水文系统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对于每年的水库水文资料汇编审查可以邀请水文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审查, 以提高整编质量;在水文设施工程的建设和验收阶段邀请水文部门专业人员给予技术指导。

3.7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整编、校对人员要认真负责, 提高单次质量, 重视在站分析工作。在对原始观测数据进

行整编时一定要认真负责, 不要出现抄写、计算等类似的低级错误, 校对人员对资料的单项合理性和综合合理性检查、对比分析, 要做到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尽量把错误消灭在萌芽阶段。另外, 在表格的填写上一定要重视, 每一项都要严格按规范要求填写。只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严格把关, 才能确保整编质量。

3.8 利用先进的电算方法整编

现在电子工业迅猛发展, 仍旧采用手工整编, 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质量不好, 应着手对水库水文资料整编系统的研发, 采用先进的电算方法整编, 减少工作量, 提高整编成果质量。

4 结语

中型水库水文资料整编成果为来宾市水利和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水库测站收集的原始水文观测资料是瞬时值, 无使用价值, 必须经过整编才能服务于社会。只有整编成果符合测站特性规律、科学合理, 成果确定, 才能满足来宾市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水文工作者对工作有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扎实工作, 从最基础的测验、整编入手, 为来宾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SL247-2012, 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

8.关于中国官员腐败问题的探究 篇八

一杂志上这样写道:“早在十多年前,老百姓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中国的处级(其实应该从正科级一把手算起)以上官员全部枪毙,不会有几个冤枉的,但如果隔一个枪毙一个,就会有一大批漏网的。”也许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调侃说法,但也足以说明中国的贪官多得让人触目惊心。

一、官员腐败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中国官员腐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腐败对象的角度出发,大致可分为三种:集体腐败、个人腐败、家属渗透。

集体腐败不以个人为单位,遵循“利益均沾”原则,有福同享、有难同担,其表现形式有集体行贿、集体走私、集体贪赃等,以集体的名义进行经济犯罪或违纪行为。集体腐败因其“抱成一团”的作案特点,风险得到分担,成为当代盛行的腐败形势。根据1994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在福建闽江工程局集体受贿案中,原局长章椿宝、党委书记乔延龄等61名各级领导干部涉案,其中厅局级5人、处级25名。这个工程局全年利润为235万元,而违法的金融竟达340多万,相当于当时6000多闽江人辛辛苦苦一年半创造的利润。无独有偶,根据1996年最高法院工作报表,原丹东市市长常义,搞所谓为公谋利,经集体研究协调,从银行拆借400多万,投资走私,在港务局边防武警支队配合下,掩护市属5家企业,共走私汽车272辆,获利4171万元。在1991年案发的原宁夏烟草专卖局局长杨杰贪污受贿案中,杨杰把所属公司的主管都换成“圈内人”而形成了一个犯罪的独立王国,除一人外,各级主要领导全部涉案。

个人腐败的表现形式繁多,有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权色交易、挪用公款等等形式。不少官员深受贪污风气的熏陶,以致产生了及时行乐的念头,可往往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许多官员加速贪污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也就是所谓的“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轻则时常出入相关的色情场所,重则在外包养好几个女人,要想做到金屋藏娇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伴随着权色交易将会产生个人受贿、挪用公款、权钱交易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1990年被判死刑的原首钢北京钢铁公司的党委书记管志诚,贪污受贿150多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为了长期供养十余个“小蜜”。也有不少的官员甚至高级官员,曾经做过很多利国利民的业绩,但在关键的时刻却不能善始善终,最终落得个一无所有的地步。据1997年10月31日《南方周末》报道,头顶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优秀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等耀眼桂冠的陈铭,原是北京电子动力公司(75l)厂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本来兢兢业业、已年近六旬的他,却在临退休前的一年半内,贪污公款574.6万元人民币,最后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家属渗透是一种新型的腐败形势,这种腐败的渗透能力效果之显著令人发指,官员也难以抵挡。行贿人往往会抓住官员的拒绝心态,间接性地通过其家属劝说、受贿等等来达到行贿的目的。据中新社2000年3月13日报道,江西鹰潭市副市长魏时中原来一直很廉洁,为拒送礼,他甚至逢年过节带全家躲在亲戚家中,因为这样做既可以不收礼,又不伤送礼者的面子。在某些人的怂恿下,他的妻子侯水娥后来不干了,她对着丈夫嚷嚷:“你怕什么,别人都这样搞,不搞是傻瓜,有事我来承担,与你没有关系。”在侯的一再煽动下,夫妻双双接受贿赂,不久东窗事发,魏时中被判刑15年,其妻被判刑4年。据《南方周末》报道,原北京延庆县委书记刘金生就是先买通了陈希同的儿子陈小同才获得顶带花翎,最终获得更多私利的。报道说,此人曾先后送给领导干部子女7辆高级轿车,其中陈公子3辆、副市长王宝森的公子1辆。他还三次请陈公子出国,其中两次到美国、一次到泰国。此外,他也巴结这些公子们,光送礼就达85万人民币。如此手法,让官员们防不胜防、一个个成为了瓮中之鳖。

二、官员腐败对社会的危害

2006年1月18日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披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00多贪污犯罪嫌疑人携公款50多亿美圆在逃,其中有的已经潜逃国外,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使一些国有企业难以为继,社会危害十分严重。可见官员腐败已给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具体分析看来,这种不可逆转的后果可具体分为七点:

(一)国有企业资产大量流失。根据社会科学院的一个统计资料,“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各种主要类型的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平均每年在9875亿元至12570亿元之间,占全国GDP总量比重的13.3%-16.8%之间。

(二)降低经济增长率。经济学原理表明:投资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有利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的合作与竞争日趋激烈,投资者一般以经济增长率作为其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因此,人们除考虑市场、利润等因素外,还要求具有廉洁的政府、稳定的政局等条件。由于“贪污犯罪类似于一种不可预见的随机性税收”,必然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腐败和贪污受贿的程度越是不可预见,对投资者的影响就越大。“腐败对投资、人力资源配置、制度绩效、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都会阻碍经济增长,但腐败抑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机制是影响投资这个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三)损害市场竞争规则。许多腐败分子常常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将贪污受贿所得“入股”,以股金、红利作掩护,隐藏非法所得的收入。从而使这些有“股金”注入的企业常常有大笔的“非法”资金,可以以大大低于市场标准的价格补贴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以提供低于制造商成本价的产品,因此比从金融市场融资的合法公司更具有竞争优势。这就使得合法企业很难、甚至不可能和这些企业竞争,进而有可能导致把合法企业排挤出有关行业,严重违背了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

(四)破坏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贪污犯罪“产生于权力资本,而权力资本自身具有迅速扩张的递进倾向和极强的示范效应,这是权力资本的形成所需成本极低而收益率却很高的特点所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贪污犯罪所体现的分配原则是按权力分配,即按权力大小和滥用次数的多少决定分配的原则,贪污所得往往与权力大小成正比。

(五)减少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机会。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总是涌现大量的贪污犯罪,将会腐蚀人们对市场的信心,使得人们无法根据利润来判断一个企业的业绩。长此以往,腐败分子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不良名声除减少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合法机会及其可持续性增长以外,还会吸引国际犯罪组织前来达到一些短线目标,这些都将对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妨碍作用。

(六)危害公众安全。推进社会服务和进行公共建设时,若贪污则导致监管松懈,检验不严,便会严重危害公众的健康和性命。

(七)影响政府运作。政府如不能有效的打击贪污,甚至连政府官员也知法犯法,这必然会降低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使政府的威信荡然无存,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程序,使政令无法切实执行。

三、官员腐败的原因探究

(一)体制、机制、制度上的缺陷给腐败提供机会、条件。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跟不上形势的变化,许多改革措施还不到位,出现了法律空白和管理漏洞,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交叉,私有制和公有制混合,让贪欲膨胀者通过插手经济活动以谋取私利提供了机会。用人机制的不完善,选拔干部自上而下的“官主选举”,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制约机制的无力等等,导致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过分集中,让贪官提供了腐败的权力条件。

(二)大部分官员自律性极差,心态严重扭曲。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严峻考验和巨大诱惑面前,腐败分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荡然无存,心态严重扭曲变形。特权、侥幸、吃亏、扳本、敛财、好色、失衡、攀比、赌博、疯狂等等心态,不一而足。“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胡长清语),“50多岁了,不抓紧时间享受就没有机会了”(贾永祥语),“牺牲我一个,幸福几代人”,“查到了,算我运气不好”(李国蔚语)是典型代表。心灵的扭曲,使消极腐朽思想急速膨胀,使他们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几近疯狂。

(三)打击力度小。由于反腐人员素质偏低、执法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等因素的制约,加上立法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关系网干扰,处罚偏轻等等,导致打击不力,造成犯罪成本很低,使绝大多数腐败分子心存侥幸,胆大妄为。

(四)反腐队伍人员少,力量弱。全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50万余人,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903万余人,二者共为3553万余人。我国反腐败队伍由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组成,检察机关中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人员近5万人,加上纪检监察机关中专内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共约10万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比为1:355。队伍小,人员少,政治和业务双过硬的人员不多,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人员又不够稳定。加上体制、立法上的原因,造成检察机关办案力量上的先天性侏儒,基层检察院对副处级以上的职务犯罪无权管辖(实践中连正科级的都管不了),而有管辖权的上级院又无暇管辖。因此,反腐力量非常弱小,选择性打击便成为常态,使得许多案件没得到查处,留下很大腐败黑洞、真空。

(五)公民容忍度高,反腐败的民间基础薄弱。黑龙江省某区搞了一个调研,结果表明,八成的人对腐败沉默。广州市也搞了一个类似的调查,在最不能容忍朋友的十大缺点中,腐败排在最后一位。这两个调查结果与国际权威机构公布的我国公民腐败容忍度高达8.6相吻合(腐败容忍度以10度计,度数越高表示社会反腐败力量越小。全球腐败程度最低的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其公民的腐败容忍均不超过1.0)。一边是贪官们大肆腐败敛财,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群众保持沉默;一边是贪官们一手遮天,飞扬跋扈,一边是绝大多数人丧失批评之声、揭发之举。人们痛恨的不是腐败本身,而是能搞腐败的人。生活中当涉及私利时,诸如求学、职务升迁等,最先想到的是用腐败的手段进行解决。我国反腐败的民间基础相当薄弱,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三、官员腐败的对策探究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其本质是权力的滥用或不用,它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阻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败坏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下面,针对官员腐败现象提出几点对策:

(一)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牢固拒腐防变根基。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公民的自律是防止腐败的最有效手段。”我们必须将教育面向全社会,深入宣传党的反腐倡廉理论、方针政策、基本经验和工作成果,宣传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教育民众做好自身的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鼓励和支持民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活动。通过教育降低公民的腐败容忍度,提高公民的反腐败意识,是廉洁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例如,香港地区经过二、三十年的教育,公众的腐败容忍度由6.0以上降到1.0以下,对腐败的举报近100%,署名举报达97%,社会效果很好。

(二)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当前,最主要的是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健全党内监督制度,规范集体领导的体制。完善违纪行为惩处制度,健全对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公务员的纪律处分规定,制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人员的纪律处分规定。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制度。

上一篇:财务票据管理自查报告下一篇:美丽的花儿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