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

2024-10-31

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共11篇)

1.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 篇一

第1期

陕西省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8月19日

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保密局《关于开展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的通知》(国测成发〔2011〕3号)要求,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省国家保密局成立了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领导小组,并要求各地市成立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领导机构。省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促进经验交流、提高保密检查工作成效,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编发《陕西省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工作简报》。各级测绘成果保密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本地区、本部门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及时上报省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 系 人:艾 勇 联系方式:029-87604082 邮 箱:aiy@shasm.gov.cn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陕西省国家保密局

联合组织开展全省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工作

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保密局关于开展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工作部署,2011年7月25日,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省国家保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的通知》(陕测成〔2011〕27号),集中组织开展陕西省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将覆盖涉密测绘成果使用情况,存储和处理涉密测绘成果设备管理情况,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情况等。检查自7月开始11月结束,分动员部署、开展自查、组织抽查、整改、总结5个阶段。

为加强对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工作的统筹部署和组织领导,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省国家保密局成立了由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武文忠任组长,陕西省国家保密局副局长吴瑞森、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王晓国任副组长的陕西省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省国家保密局有关处室同志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处。

本次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将覆盖全省各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单位和测绘资质单位,其中,省级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单位和甲、乙测绘资质单位保密检查工作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省国家保密局联合组织开展;市级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单位和丙、丁测绘资质单位保密检查工作由市级测绘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市保密局联合组织开展。

2.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 篇二

近年来,敌特窃密活动异常猖獗,泄密案件呈上升趋势。分析2000年以来的一系列泄密案件,可以发现这些泄密案件大部分是由于涉密人员主动或者不作为造成的。由此可见,保密的第一要素是人。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涉密人员管理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层次原因:第一、涉密人员管理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第二、涉密人员管理缺乏科学的风险预警管控手段;第三、涉密人员管理缺乏实施有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因此,基于涉密人员风险评估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它针对涉密人员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研究信息条件下涉密人员风险评估工作模式、方法,改进传统管理方式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进而实现保密人员管理可信、可控。

1 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需求分析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涉密人员管理信息化服务,就是要实现对业务的流程控制,使工作流程清晰可控,而不是事后的工作完成情况的填表系统,就是要实现为涉密人员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辅助决策,而不是简单的涉密信息统计反馈,就是要实现涉密人员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由涉密人员管理繁琐向业务流程规范化转变。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如图1。

系统是面向本单位涉密人员的管理信息系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需求,第一,系统应具备信息管理功能如信息浏览、查询等基本功能,提供保密管理过程信息的日志记录。第二,系统应满足政治考核、资质审查、定岗、定密等日常业务的开展,提供业务信息的流转平台。第三,系统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风险评估技术为涉密人员管理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1.2 功能模块设计

结合保密工作实际,本系统区分涉密人员、单位管理、科研任务等功能模块,具体内容见图2。

2 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SNA)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信息科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的研究分支。社会网络分析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关系论的思维方式,提供了联系宏观和微观的之间桥梁[1]。

在涉密人员领域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涉密人员之间因涉密信息流动而构成的涉密关系网络,主要考虑静态关系和动态关系两个方面,静态关系是指因涉密岗位、保密业务等相互联系产生的稳定关系,动态关系是指因科研任务、临时业务等结合而建立的关系。

涉密关系网络分析主要是进行中心-边缘分析。个人或组织在其网络中具有怎样的权力,或者说居于怎样的中心地位,是本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个体的中心度(Centrality)测量个体处于网络中心的程度,反映了该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程度。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中心度可以分为3种: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2]。

对涉密关系网络进行中心性分析,就是要找出以下三类节点,第一类是具有较高点度中心度的节点甲,第二类是具有较高中介中心性的丁,第三类是具有较高接近中心性的丙和乙。最后通过边缘分析找出涉密组织中处于涉密网络边缘的涉密人员。中心-边缘性分析重点是分析以下两类涉密人员,即处于边缘化的核心涉密人员和处于中心的一般涉密人员。涉密人员的中心边缘性分析,主要通过顶点度分布、凝聚系数、最短路径、网络直径和顶点介数相关统计量来确定。

2.2 涉密人员风险评估

人员风险是安全科学重点关注的内容。对涉密人员的风险评估不同于一般事物的保密风险评估,涉密人员的风险是由多项因素构成的,有因个人素质能力引起的主观风险,有因外部环境、管理水平、部门氛围引起的客观风险,不同涉密人员因其掌握秘密等级数量等不同,其相对风险也不同。此外,人具有突变性,接受的业务和事物是动态变化的,不同时期动态风险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本系统综合模糊层次和证据理论两种方法对涉密人员进行风险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评估过程数学化,为目标、无结构的复杂问题提供有效的评估方法,对涉密人员保密风险进行评估。第一步是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第二步是构造模糊判断矩阵,第三步确定初始权重,第四步是去模糊化得到最终权重,第五步是进行层次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评估结果[3]。

证据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推理方法,能处理由随机性和模糊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能将“不知道”和“不确定”区分开,适用于存在人为和不确定因素的评估,在不确定信息的表达及合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涉密人员的动态风险评估,首先通过对人员状态进行观察和测量,给出评语集的模型评价值和底层因素层各个因素的对评语集的确信度表示,然后由证据合成法则组曾合成,最后可得到涉密人员动态保密风险的量化值。

3 系统实现

3.1 信息管理功能

本系统作为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实质就是涉密人员管理思想的信息化实现,是面向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涉密人员基本资料管理,涉密实体信息管理、岗位信息管理和科研任务资料管理等基本信息功能

3.2 日常业务功能

作为单位的保密管理系统,开展保密业务是系统的基本功能,在传统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系统紧贴单位保密工作的实际,对政治考核、资质审查、岗位定人、岗位定密、脱密期管理、保密教育检查等基本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

3.3 辅助决策功能

决策支持系统(DSS)就是帮助决策者利用数据、模型、方法、知识推理等去解决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人机交互系统。此系统意在辅助决策者进行的决策,而不是代替决策。因此系统通过信息统计、网络分析、风险评估为业务开展提供辅助决策依据,并通过一定的规则限制涉密人员的行为,如考核不合格人员不能通过资质审查、政治考核不合格不能定密定岗、高风险人员不能定为核心涉密岗位。

3.3.1 涉密网络分析

涉密网络通过形象直观图示显示分析的结果,三种不同颜色分别代表核心、重要、一般涉密人员,连线的长度代表相互关系的强弱,图4所示是以红色圆形所代表人员为中心的涉密关系网络。

3.3.2 风险评估

系统通过日常业务采集涉密人员风险评估信息,做到评估过程零输入,主要依靠保密业务客观采集评估信息。通过风险评估,反馈涉密人员保密风险现状,为涉密人员日常业务提供辅助决策依据,主要体现在涉密人员保密风险预警、定岗定密信息反馈环节加强涉密人员管理,如图5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结合科研领域涉密人员管理的实际,在分析涉密人员管理的不足的基础上,吸收了优秀的管理方法和流程,并把风险评估和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到涉密人员管理工作中,研制了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系统,提供了涉密人员管理的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由于系统的设计还有不科学、不合理和界面不友好的地方,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进一步改进。

摘要:当前涉密人员管理还不够完善,有必要开展涉密人员风险管理。本文在分析当前涉密人员管理现实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功能模块设计,同时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系统的研制,将大幅提高涉密人员管理的效率,改进保密工作机构的人员管理方法。

关键词: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系统,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罗家德.社会网络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王瑞.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美国空军领导力建设中的应用[J].军队建设,2011,7:13-15.

[3]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24(2):80-88.

3.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国有企业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

.引言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是国有企事业单位保密工作中主要内容之一,是国有企业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良好的保密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国有企业广大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的保密素质,规范员工行为杜绝违章违纪,指导单位开展日常保密工作。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其涉密人员掌握与管理的国家秘密密级高、范围广、事项多,通常是境外情报机构拉拢和策反的重点目标,同时也是过失或故意泄密事件的责任主体。因此,加强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国有企事业单位只有不断研究完善符合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特点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加大对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全体涉密人员保密综合素质,逐步形成“人人懂保密、人人讲保密、人人会保密”的保密工作氛围,才能最终实现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核心目标。

2.目前国有企业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国有企业涉密人员由于所处岗位千差万别,接触和知悉到的涉密事项不尽相同,承担的保密责任和义务也各不相同,传统的保密教育培训方式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所有的涉密人员统一进行一种模式的教育培训,获取到的知识途径和内容通常有限,有的员工对所授课程已经进行了多次反复地学习,难免对保密工作产生厌倦感和麻痹大意的后果;有的员工只是囫囵吞枣的接受一些观念和做法,没有很好的吸收消化,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学习,经常造成保密教育培训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事倍功半。

2.2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形式缺乏灵活性

国有企业目前普遍仍然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以领导讲话、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单纯的偏向理论的填鸭式灌输方式为主,缺少典型失泄密事件案例剖析和参与互动讨论实践行为,使接受保密教育培训的涉密人员从始至终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容易产生急躁和疲劳感,从而丧失主动获取保密知识和技能的欲望,不能很好的激发和引导更深层次的主观能动性思考,使教育培训效率低下,保密教育培训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2.3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评估缺乏科学性

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保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将保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单位年度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计划,但实际每年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时,通常仍然只是参照上年度教育培训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没有很好的结合当前国家保密工作形势、保密法律法规和单位业务工作实际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保密教育培训内容进行调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保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评估机制,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到涉密人员参加保密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2.4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监督缺乏时效性

多数国有企业均没有对涉密人员接受保密教育培训进行有效的控制,涉密人員参加或不参加保密教育培训不实施严格管控,随意性和偶然性大,缺乏对保密教育培训实际运行情况的追踪。涉密人员的考核又流于形式,未与涉密人员绩效考核等切身利益相挂钩,缺乏必要的奖励和处罚,严重打击了涉密人员学习保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涉密人员对保密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未能给涉密人员接受保密教育培训实现自我增值,提供正向激励和正确引导。

3.关于做好国有企业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工作的解决对策

3.1突出重点,分层级加强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管理

3.1.1加强领导干部的保密教育培训。领导干部既是部门、单位业务工作的负责人,也是部门、单位保密工作的负责人,日常工作中接触和知悉大量国家秘密信息,同时对部门、单位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对领导干部保密教育培训要加强自身认知在保密工作中的地位和本职岗位职责,增加其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理清做好保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思路,协助培养保密工作的驾驭和指挥能力,提升保密工作管理水平。

3.1.2加强重要岗位涉密人员和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对重要岗位人员如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经常产生、使用、管理、存放较多高密级涉密载体的部门部位人员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保密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员所在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分期分批对涉密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对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应紧密结合业务工作,认清本职岗位应履行的保密职责,提高做好保密工作的执行力度;熟悉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所涉及到的各项保密管理、技术防范措施要求和保密审查审批流程。

3.1.3加强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重点是丰富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确保他们掌握第一手的保密法规和信息安全知识,将常规保密知识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保密业务素质,做到专业干部保密化,保密干部专业化。通过保密教育培训,系统学习保密管理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保密工作理论和实践水平,培养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主动为在单位内部贯彻执行保密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铺平道路。

3.1.4加强新进入涉密岗位人员、调离涉密岗位人员和出国(境)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涉密人员频繁变动和流动是当今保密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员工进入涉密岗位前应重点开展诸如保密形势、单位保密事项和保密规章制度等的教育培训内容,涉密人员离岗前应重点宣讲涉密人员进入脱密期后应继续承担的保密义务和法律责任,涉密人员因私和因公出国(境)前加强警示教育和保密提醒,回国(境)后进行回访。

nlc202309011817

3.2注重效果,分门类丰富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类别形式

3.2.1邀请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机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专题会议、作报告、举办专题讲座的方式,宣讲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解析典型案例,与涉密人员进行现场互动、答疑解惑。

3.2.2利用单位内部网站、宣传栏、展览、报纸杂志、广播等方式对涉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普及保密基本常识,快速全面准确传递保密工作信息资讯。

3.2.3采用流媒体形式播放警示教育系列片光盘、录播保密题材电影和电视剧等作品,直观获取保密工作知识技能和经验教训,树立和增强保密意识。

3.2.4举办保密知识竞赛、保密精英大赛和保密演讲比赛,开展保密宣传月,部署保密征文和发送保密短信等特色活动,有条件的单位还可组织保密文艺汇演,使保密工作深入人心,推动保密文化在单位的广泛传播,营造单位保密工作氛围。

3.2.5把握外出调研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保密意识、增强保密业务素质。组织涉密人员参观各地区保密警示教育基地,与友邻单位沟通交流学习保密工作先进经验,参加国家、上级机关单位组织的专业培训或攻读国家承认的保密学历学位。涉密人员具体保密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参考以下信息:

3.3按部就班,分步骤创建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评估体系

国有企业要加强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的跟踪调查,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达到预期设定的效果。根据国际和国内经典的教育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可将保密教育培訓评估分为反应评估、学习效果评估、行为影响效果评估、绩效影响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有企业可先侧重关注反应评估和学习效果评估两个层面,待今后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评估体系完善成熟后,再对行为影响效果评估和绩效影响效果评估两个更高的层面进行考量。

3.3.1反应评估主要是通过涉密人员的听课注意力、课程满意度、提问积极性等现场情况对保密教育培训效果做出评价,通过问卷或面谈等方式,收集保密意识、保密教育培训现状、日常保密行为等多维度反馈意见,及时发现保密教育培训中存在的盲点和误区,逐步完善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3.3.2学习效果评估主要是了解涉密人员学习掌握保密知识和技能的程度,通过运用保密知识考试等方式,以涉密人员考试整体成绩对保密教育培训效果做出评价,进一步验证教育培训内容是否适度和有效,是否能达到单位保密教育培训目标指标的要求。

3.4监督落实,分情况完善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考核与奖惩机制

为调动和激发广大涉密人员参与保密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保密教育培训的实际价值和功效,使保密教育培训工作走上正轨,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和体系化终极目标,国有企业要不断建立健全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的监督考核与奖惩机制,修订细化保密教育培训监督考核和奖惩管理办法,落实各级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将教育培训与监督检查结合,将考评结果与薪酬奖金挂钩,对保密教育培训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行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和处罚,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员工提职加薪的优选条件和主要依据。

4.结语

国有企业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要擅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保密教育培训形式化和空洞化,增强保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积极改进并创新保密教育培训方法,不断提高保密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不断完善保密教育培训考核与奖惩机制,促进涉密人员保密意识和业务素质的显著提高,使涉密人员真正实现从“要我保密到我要保密”思想观念转变,逐步孕育形成保密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风尚。

参考文献:

[1]王守信,等.保密工作管理概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3:44-48.

[2]朱宏斌,崔玉臻,等.精益保密与二次保密资格认证[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167-168.

[3]刘进.关于创新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C].∥保密法制论坛文集编委会.保密法制论坛文集(2008),金城出版社,2008:282-291.

[4]郭联发.保密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南昌大学,2010:39-41.

[5]姜新文,等.《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的探索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66-68.

4.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 篇四

为进一步加强涉密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专人负责本计算机的管理,维护计算机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接入网络或安装其他网络设备。

第二条 秘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联网(外网)的计算机中存储、处理、传递。涉密的材料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外网)物理隔离。

第六条 各室发现计算机系统泄密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规定在24小时内向县国家保密单位报告。

第七条 涉密的计算机信息在打印输出时,打印出的文件应当按照相应密级文件管理,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废页应当及时销毁。

第八条 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涉密计算机造成泄密事件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 本制度由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制度从印发之日起执行。

5.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 篇五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暂行)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局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本制度所称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是指用于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移动硬盘、软盘、优盘、光盘、磁带、存储卡等存储介质。本制度所称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指局内除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之外的所有移动存储介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由我局统一购置,做出统一的密级标识,统一编号,登记后配发到各部门使用。局内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范围应有严格的限制,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上使用。局内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确因工作需要带出办公场所的,应首先向局办公室申请,申请批准后,方可带出,并要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局内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存储涉密信息,严禁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我局内部相互借用或复制,应首先向

局办公室申请,申请批准后,方可借用或复制,并且要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第九条 非涉密信息如需导入局内涉密计算机,可采用设置“中间

机”的方法,“中间机”应单机使用,其非涉密信息经查杀病毒后方可导入涉密计算机,也可以采取刻录光盘后导入的方法。

第十条 局内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需要维修或恢复其存储数据的,必

须在局信息中心进行,并由使用部门派专人负责送取;无法修复,需要报废的,应按本制度第十一、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局内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报废前,应首先向局办公室申请,申请批准后,由局信息中心进行信息清除处理。

第十二条 局内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需要报废的,应经局办公室登记备

案后,送区保密局统一销毁。

第十三条 我局工作人员如违反本制度,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依

法进行处理;对泄露国家秘密的局内工作人员,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负责解释,自下

发之日起施行。

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6.5涉密会议保密管理制度 篇六

第一条 凡组织举办涉及单位商业秘密的会议,必须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进行,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不得在公共场所特别是涉外宾馆、饭店召开涉密会议。并同时对与会人员进行保密教育,严格执行保密纪律。

第二条 涉密会议举办前,单位保密部门应对会场扩音、录音设备进行保密检查。严禁使用无线话筒录音或以无线代替有线扩音设备以防泄密。

第三条 对与会人员严格把关,会前应将名单呈报企业分管领导审定,他人不能代替参加会议,并进行签名登记。严禁与单位涉密会议无关人员进入会场。

第四条 与会人员不得将手机带入涉及商业秘密会议的会场,因特殊原因带入会场的手机应取出电池。

第五条 涉密会议工作人员要用统一编号的记录本进行会议记录,会后按规定统一收回、保密或销毁。凡会议规定不准记录的,与会人员不得记录,不得录制声像制品;确需记录或录制的,须经主办部门批准,其记录本或制品按同等密级文件要求妥善保管;

第六条 会议印发的秘密文件、材料,要严格管理,标明密级,专人负责统一编号、登记分发和履行签收手续,会后按登记清单及时收回。严禁向与会议无关人员提供涉密会议材料; 第七条 为涉密会议拟定的文件草稿,用后统一由主办部门及时收回。需保存的,应标明相应的密级归档保管;无需保存的,造册登记后销毁;

第八条 涉密会议期间发现文件丢失或被窃,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追查,设法挽回损失。

第九条 会议结束后,要对会议场所、住地进行保密检查,不得有文件、笔记本等遗漏。

7.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措施 篇七

关键词: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的数量急速膨胀,信息系统软件的建设水平也日益提高,信息系统无论在政府、军队还是企业都是不可缺少的,涉密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也同时变得日益突出。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安全保密问题,将会引起泄密事件和网络被攻击事件发生,更会影响信息系统效能的发挥。分析现阶段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对当前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计算机系统安全保密措施

1) 安全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设计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从技术上讲有四种安全方法,如隔离控制、访问控制、信息加密和审计跟踪。操作系统采用的安全控制方法主要是隔离控制和访问控制。

2) 后门程序和漏洞

当程序员设计一个功能较复杂的软件时,都习惯于先将整个软件分割为若干模块,然后再对各模块单独设计、调试,每个模块的秘密入口即是后门。另外,程序员在设计系统时,虽然考虑了很多系统安全因素,但是总会有些不足的地方。系统本身的这些脆弱环节,就是通常所说的系统的漏洞。这些后门和漏洞的存在可能被程序的作者秘密使用,也可能被少数人发现并加以利用。为防止后门程序和漏洞,涉密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要及时安装漏洞修补程序和防火墙软件。

3) 病毒和木马

计算机病毒: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木马也叫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来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木马记”。特洛伊木马是一种隐蔽的远程控制工具。其实质是C/S结构的网络程序。木马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为此涉密计算机一定要安装经过国家安全部门安全认证过的正版杀毒软件。尤其以经过安全认证的国产杀毒软件为佳。

2 通信安全保密措施

1) 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通信安全保密的主要措施,加密通常分为应用层加密和网络层加密两个部分。网络层加密是实现信息偷不走,应用层加密是实现偷走后看不懂。通常两种加密手段结合使用。

2) 专网技术

目前人防多数都建设了自己的专网,专网技术能有效地将涉密信息与非涉密信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进行有效隔离。

3) 干扰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提升了日常办公和生活的便利性,但由于其开放性,也给信息窃取提供了渠道。干扰技术是防止无线窃密技术的重要手段。

4) 屏蔽技术

电磁泄露和电磁攻击成为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的一大隐患,而且是一项不易发现,不受重视的威胁,电磁屏蔽技术是抵抗这一威胁的重要手段。

5) 合理布线技术

布线系统是通信系统的重要部分,合理布线不仅可以减少敌方从电路层窃取信息的可能,还可以减少电磁辐射,方便日常维护管理。

3 网络安全保密措施

1) 网络拓扑结构

拓扑逻辑决定了网络的工作原理及网络信息的传输方式。一旦网络的拓扑逻辑选定,必定要选择一种适合这种拓扑逻辑的工作方式与信息的传输方式。如果这种选择和配置不当,将为网络安全埋下隐患。通常人防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层次化设计、层次化设计具有明显的优势:

(1) 层与层既相互连接, 又相对独立,层次结构清晰、各层分工明确, 各级设备的选择使用更有针对性, 网络/业务的管理更为便捷。

(2) 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影响降低只最小,接入层业务接入点的增减不影响汇接层的性能,业务的增加不影响业务接入层性能,从而使得网络的扩展更为容易。

(3) 层次化的设计也方便了管线的布放,一方面节省工程投资,另一方面减少因网络变化而可能带来的工作量。

2) 隔离技术

隔离就是在内部系统与对外连接通道上设置阻塞点,以便对攻击者进行监视和控制,有效地维持被保护网络的边界安全。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Internet之间逻辑隔离”,网络隔离技术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分为逻辑隔离(主要指防火墙)和物理隔离(主要指网闸)。隔离技术是实现计算机网络内网与外网有效隔离的手段,也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系数最大的手段,通常逻辑隔离没有实现真正的物理隔离,对一般的非涉密的网络,利用逻辑隔离技术可以减少内部网络受攻击的概率,而对于涉密网络通常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物理隔离分为主机隔离和硬盘卡隔离。随着窃密技术的发展,各种隔离技术的安全性也受到挑战。

3)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指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或一组执行控制策略的防御系统。它对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查,以决定通信是否被允许,对外屏蔽内部网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并提供单一的安全和审计的安装控制点,从而达到保护内部网络的信息不被外部非授权用户访问和过滤不良信息目的。

4 数据库安全保密措施

1) 备份问题

随着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充,数据容量的大量增长,系统要求有更为完备的手段保障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和系统交易的不间断性,用以对付类似系统崩溃,硬件损坏等意外情况的发生。系统需要一个支持各种应用、可以实时镜像、自动检测和切换的服务器容错镜像热备份工具。目前的双机(多机)容错系统可以分为共享介质下的双机容错和非共享介质下的双机容错,共享介质下的容错系统支持磁盘阵列设备,共享的磁盘阵列中被保护的数据无需要同步,非共享介质下的双机容错使用服务器磁盘同步镜像,共享介质的双机容错相对于非共享介质来说,数据同步基本不占用系统资源,切换时间短,数据传输速度快(相对于单机还快),但对于系统硬件的要求高,并需要额外增加磁盘阵列设备。

2) 服务器操作系统

商用操作系统是由于维护费用较低,便于操作使用,但是由于其考虑各种软件的兼容性和权限的开放性,其安全构架必然受到影响,尽管微软宣称Vista系统的安全性更高,但其整体构架并没有彻底改变。Windows自身存在的安全风险依然存在。为此,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建议使用安全性较高的Unix或者Linux。

5 附属设备安全保密措施

1) 数据恢复

通常有人认为数据删除了就安全了,其实数据删除了并不一定就安全了,这和磁盘的存储结构有关系。磁盘的存储结构分为五个部分: (1) 主引导扇区; (2) 操作系统引导扇区; (3) 文件分配表; (4) 目录区; (5) 数据区。文件删除只是将目录区中该文件的记录删除,实际上数据区中的数据并没有清除,如果没有新数据写入覆盖,就可以恢复。FORMAT操作,仅仅是将FAT表清零,表明该卷所有的簇可用,而未对数据区的数据清零。即使是数据被覆盖、复写,包括低级格式化(清零)之后,仍然可以利用剩磁原理进行弱磁的恢复。

2) 木马摆渡技术

很多人认为,指挥网和互联网进行了物理隔离,不存在泄密的可能,同一个U盘在两个网之间交叉使用。这种错误的做法为木马摆渡技术提供了可乘之机。所谓木马摆渡就是木马程序利用U盘作为中间载体,实现内网与外网之间的信息转送。当U盘插入互联网上的机器上时,木马就被种植在U盘上,当中毒后的U盘再次插入内网计算机上,木马就被感染到内网计算机上,内网机器上的木马被激动活后就将内网上的涉密文档打包隐藏发送到U盘上,当U盘再次插入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上,涉密文档就通过互联网被窃取。

3) 脱机运行技术

目前很多办公设备都具有脱机工作和联网工作的功能,脱机工作和联网工作的原理就在设备内部安装一个单板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其功能相当于一个计算机,能处理客户发送过来的任务,同时实现联网功能。正因为其有自身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件,为黑客进攻提供了机会。各种打印复印的内容也有遗留在存储器件内的可能。增大了失泄密的机会。

4) 安全保密措施

(1) 涉密存储介质淘汰报废或者维修,必须对秘密信息进行销毁。

(2) 安装必要的防病毒木马程序或者保密系统,实行专盘专用,严禁“一盘跨多网”。

(3) 购置、维修设备必须找正规厂商,并进行必要的保密检查。

参考文献

[1]陈志龙.人民防空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7.

[2]徐国爱.网络安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5.

[3]周学广.信息安全学[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8.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 篇八

机关、单位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并对参加人员进行保密教育,提出具体要求。

1、凡组织举办涉及国家秘密的活动(会议),必须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进行,并视情况设置警戒区域和警卫人员,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不得在公共场所特别是涉外宾馆、饭店召开涉密会议。

2、涉密活动(会议)举办前,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对会场扩音、录音设备进行保密检查。严禁使用无线话筒录音或以无线代替有线扩音设备。

3、涉密活动(会议)举办前,应将与会人员名单呈报分管领导审定。与会人员进行入会场必须签名登记,且不得带入手机等具有录音、录像功能的信息设备。严禁与涉密会议无关人员进行入会场。

4、会议开始,会议主持人对与会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并严格执行保密纪律。

5、涉密会议记录,要用统一编号的记录本指定专人记录,会后按规定统一收回、保密或销毁。凡会议规定不准记录的,与会人员不得记录,不得录制声像制品;确需记录或录制的,须经主办单位批准,其记录本或制品按同等密级文件要求妥善保管;

6、会议印发的秘密文件、材料,要严格管理,标明密级,专人负责统一编号、登记分发和履行签收手续,会后按登记清单及时收回。严禁向与会议无关人员提供涉密会议材料;

7、涉密会议期间发现文件丢失或被窃,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追查,设法挽回损失;

9.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 篇九

1 涉密档案概述

涉密档案指的是拥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或者是团体、组织亦或是个人机关在各种类型社会活动开展过程中形成的了备查的, 拥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档案, 并且对时间、空间与范围的限制都进行明确规定的原始记录。根据我国颁布的《保密法》相关内容来分析, 国家所规定的涉密档案保密期限, 通常划分为秘密、机密、绝密, 这三种保密期限在档案中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2 涉密档案保密工作的现行做法

涉密档案保密工作的现行做法主要有:

(1) 涉密档案的存放, 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来看, 涉密档案必须要存放在在带密码的资料柜中, 并且设定登录限权。

(2) 涉密档案的管理流程是: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保管-资料查阅。

(3) 涉密档案复制。涉密档案涉及到复制情况时, 必须要严格填写复制申请单, 而且必须要经过相关领导严格进行审批才能进行复制与使用。

(4) 涉密档案移交。涉及档案在移交的过程中, 必须要让移交双方进行签字, 共同确认之后才能进行涉密档案移交。

(5) 涉密档案销毁。部分涉密档案需要销毁时, 必须填写涉密档案载体移交销毁审批记录表, 相关部门领导必须层层审批之后, 由于专业部门负责进行集中销毁。

3 涉密档案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涉密档案保密工作的现行做法来看, 虽然一定程度能够防止涉密文件的泄露, 但是根据涉密档案保密部门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来分析, 涉密档案保密工作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

3.1 涉密档案保密规章制度需要完善

涉密档案毕竟也是属于档案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 保密工作无非就是“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的管理方式。所谓“同中求异”四根据涉密档案保密工作的特性建立的对应的独有的规章制度。然而“异中求同”主要是涉密档案也应该纳入档案管理的共同管辖范围当中, 并针对档案管理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这样才能确保涉密档案规章制度的完善。但是实际操作中, 对涉密档案规章制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仅缺乏共性, 而且还缺乏该有的个性, 这些因素非常不利于涉密档案保密工作的开展。

3.2 涉密档案保密与管理不清

涉密档案保密与档案管理其实在概念上却在一定的差异性。涉密档案保密四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建立库房对涉密档案进行安全有效的控制, 最终目的是安全。涉密档案管理主要是对涉密档案进行科学合理控制的手段、思想、方式方法的总称, 可以说涉密档案管理是要发挥涉密档案的真正价值, 满足相关部门、人员的具体要求。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 涉密档案管理是涉密档案保密的内容之一, 但是并非是全部内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 相关人员会将神秘档案保密当做涉密档案管理工作来实施, 形成的思想便是涉密档案保密工作就是做好涉密档案管理工作, 这种工作思想其实是错误的。

4 加强涉密档案保密工作的具体措施

4.1 对涉密性鉴定职责加强明确与规范

一般来说, 包含了两个方面:

(1) 管辖涉密档案形成单位;

(2) 事社会的统管。

由于阶段不同, 其主体责任也会有所差异, 并且鉴定职责也会有所改变。单位内观, 主要是进行如下职责分工:在档案保密工作中, 涉密档案形成单位属于单位的负责主体, 相对于围观鉴定责任, 也属于主要的责任, 主要是用于协助与报关单位, 能够基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其鉴定的结果, 从而对其合理性进行检验。社会的统管这一个方面, 就存在职责明显的差异, 其主要是以宏观的鉴定作为主体, 而微观的协助进行扶助, 社会统管出现极端, 主要是因为需要将涉密档案的价值全部发挥出来, 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所以, 这一个阶段, 社会鉴定才是核心, 也就是说, 地方涉密档案机关的鉴定才是最关键的一项, 形成单位只不过需要将其辅助的作用发挥出来即可。

4.2 加强鉴定, 提高鉴定的质量

根据鉴定队形的要求与内容来进行针对性的鉴定, 其过程需要考虑到人员所拥有的技术、经验和知识, 然后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与分析。在鉴定中, 对于技能、知识以及经验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 为了强化鉴定质量, 就需要考虑下述几个方面:

(1) 对涉密档案鉴定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将鉴定人员的素质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便满足高质量鉴定的规范要求, 以确保涉密档案保密工作物有所值, 为国家节约必要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充分实现涉密档案保密工作。

4.3 加强培训与交流

涉密档案保密工作主要是配偶新档案涉密性的鉴定技能培训, 提高涉密档案保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确保涉密档案保密工作信息的安全, 加强交流是共谋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 能够更好的实现双赢, 还能实现行业的整体推进, 促进涉密档案保密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涉密档案保密工作的交流与互助, 共谋涉密档案管理工作的美好未来。

摘要:无论什么档案都有属于自己的密级, 而且涉密档案的密级也不是一直不变的, 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文件贯彻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涉密档案涉及不仅涉及到个人隐私, 还涉及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内部机密, 因此, 如何做好涉密档案保密工作是目前非常值得研究的。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 针对当前神秘档案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涉密档案保密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涉密档案,保密,工作

参考文献

[1]皮序宇.新形势下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 2016 (13) :86-87.

[2]邱丽艳.如何做好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J].黑龙江档案, 2013 (04) :108.

10.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 篇十

第一章总则

一、为确保涉密项目的绝对安全,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促进涉密项目的顺利进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涉密项目关系到投资方和公司的权利和利益,依照特定的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的事项。

三、涉密项目实施现场所有人员都有保守项目秘密之义务。

四、现场保密管理制度实行既确保秘密又便利工作的方针。

五、对保守、保护秘密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现场实施人员实施奖励。

六、本制度由涉密项目现场办公室负责实施。第二章保密范围

一、项目投资的战略性和对社会的保密、安全性。

二、项目进展中重大决策的事项。

三、项目实施的图纸设计、技术参数等秘密事项。

四、项目的招标资料、合同、协议、意向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会议记录等。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改进的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六、项目财务预决算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七、项目实施人员的人事档案、薪酬待遇、劳务性收入及相关信息。八、一般性决定、决议、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资料等内容文件不属于保密范畴。

九、其他秘密事项。第三章保密密级

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一、项目实施中,直接影响投资方和公司权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 为绝密:

二、项目的规划、图纸设计、技术参数、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 要会议纪要等视为机密级。

三、项目档案资料、合同、协议、等为秘密级。第四章现场保密措施

一、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二、项目实施现场人员务必增强保密意识,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每天开工和收工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摄像器材进入工地现场。

三、项目实施现场项目经理主抓保密工作,各小组负责人为本小组的保密工作负责人。

四、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现场项目经理或委托专人执行。

五、对于密级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采取如下保密措施: 1.不经现场项目经理签批,不得复制和摘抄。

2.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所有资料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六、在对外交往合作中,需要提供保密事项的要事先报请现场项目经理签批。

七、项目实施过程中属于保密内容的会议,要选择具备保密措施的场所,限定参会人员的范围,依据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确定会议是否传达及传达范围。

八、现场实施工作人员发现秘密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要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现场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及时做出处理。第五章责任与处罚

一、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1.泄露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或经济损失的。2.违反第四章相关规定内容的。3.已泄秘密,但采取补救措施的。

11.涉密测绘保密管理制度 篇十一

为贯彻落实市保密局对涉密文件资料管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我院涉密文件资料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保密工作

1、保守国家秘密,确保国家安全和利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保密法》。

2、印制秘密文件按照规定标明密级,规定发放范围,密级变更按照规定处理。

3、秘密文件不得随便复印,如确需复印,必须请示领导,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并将复印件按原件要求管理。

4、严格执行保密文件,资料、档案的查借阅审批手续不得擅自扩大知密范围并只限于阅文室阅读,绝密文件应单独保管。

5、秘密文件不准通过普通邮政邮寄,不准在普通的传真机上传递。

6、严禁在亲属子女及其他无关人员面前谈论党和国家的秘密事项,不得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不得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中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

7、不得向废品收购部门出售秘密文件资料。销毁秘密文件须经领导批准,并登记造册,专人护送。

8、对造成失泄露事故的单位和个人,首先追究领导责任,并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二、定密工作

1、本院产生的秘密文件、资料及物品,依据国家保密法规进行定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定密工作。

2、定密工作的内容包括:确定密级;变更密级;解密;确定保密期限;密级及保密期限的标志等。

3、确定密级程序:定密人员当文件、资料起草完毕时,根据其内容依照有关《保密范围》进行对号入座,对上什么密级就确定什么密级,同时确定该密级的保密期限及标志,尔后,随文送领导一同审批。

4、单位定密人员,遇有疑难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与保密部门取得联系,以便解决疑难问题。

定密人员,要认真搞好定密工作。有密不定,造成失泄密故的要负责任,定密不准的,要及时纠正。定密工作成 绩显著的,单位要给予表彰或奖励。

三、密件管理

1、密件一律由保密人员签收,拆封、登记、清点。收文登记一定要在当日完成,及时分送有关领导和主办部门阅办,不得积压。

2、传阅密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传阅,领导之间不许横传,阅办后及时收回,妥善保管。

3、借阅密件、查阅档案要经领导批准,履行借阅和登记手续。

4、密件一般只能在办公室阅办,不准外带,确因工作需要必须把密件带出时,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办理借文手续,用后及时退还。借文人不准再把密件转借他人。

5、密件要由专人保管,存放密件要有专柜、专室(阅文室)。专室的门要用铁门,窗要安装铁栏杆,并安装防窃报警装置。密件柜要用保险柜。下班时,不准将密件放在办公

桌上。发现丢失密件要及时报告,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追查处理。

6、不经批准不得擅自翻印(复印)上级密件和领导内部讲话。

7、绝密件,要严格控制阅读范围,阅后立即清退,不得在个人手里过夜。阅读时不准摘抄。

8、凡到上级部门开会带回的密件、资料,必须交本院保密人员登记保管,用时办理借阅手续,用后交还保密人员,不准长期保留在个人手里。

9、不准利用工作之便私抄密件、资料,不准携带密件出入公共场所,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密件内容,不准向废品收购部门销售密件和内部资料。

10、领导阅处密件,要做到随阅随清退,不得积压密件。

11、在清退密件及立卷归档工作结束后,要将需要销毁的密件和资料逐一登记,送保密部门统一销毁。由两人在现场监销,严禁错销、漏销。不准个人私自销毁密件和资料。

12、领导和保密人员在工作调动时,要严格履行交接手续。工作调动前必须将密件开列清单,核对无误后,双方办理签字交接手续。

四、办公自动化保密

1、目前所用的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对讲机、无线话筒、扩音机、传真机、复印机、微机打字机、电子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等,绝大多数是不保密的。因此,严禁在无保密设施中谈论,传递、打字、复印、贮存国家秘密信息。

2、国家秘密进入办公自动化设备中,一定要有保密措施,要经领导批准方可进入。

3、无线电台、传真电报。要明电明复,密电密复,二者不得混用。

4、复印秘密文件、资料,要经制文单位批准才能复印。复印文件,视同正规文件一样保密管理。

5、存有国家秘密的磁盘、磁带及存贮介质要同密件一样管理;存放处要有三铁(铁门、铁窗、铁柜)及管理人负责。

6、不能使用本单位的通信设备与境外机构人员联系。

7、办公自动化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机要人员的条件审查录用,并保持相对稳定。一要坚持先审后用,先培训后工作的制度,二要先经保密机关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9、操作人员,要遵守保密法规,增强保密观念,不得向外界提供,透露设备中的秘密信息。

10、对办公自动化保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对不遵守保密制度,保密法规造成失泄密事件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查处。

五、保密工作人员

1、严格执行《保密法》,做到:不该说的秘密(指国家秘密下同),绝对不说;不该知道的秘密,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

2、经管的秘密文件资料必须存放在有保密保障的地方;对平时工作使用或传阅的秘密文件、资料在阅办后,应及时入柜加锁,并经常检查保管情况。

3、不用普邮寄送秘密文件、资料;传递、领取秘密文件、资料应派人专程往返,严格履行签字,登记手续。

4、外出工作必须携带秘密文件的,要经领导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严禁带秘密文件、资料参观、游览、探亲、访友、逛商店、下饭馆、办私事等。

5、不准擅自翻印、复印、传抄秘密文件、资料;不得携带秘密文件、资料回家;不得将秘密文件资料给不应知悉者阅看。

6、严禁在公共场所和普通电话中谈论秘密事宜;不准在私人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7、不准私自携带秘密文件、资料和记有秘密内容的笔记本参加外事活动和出国。

8、工作调动和离、退休时,必须把自己经管的秘密文件、资料全部移交清楚。

9、不准向废品收购部门出售秘密文件、资料和笔记本;不准私自销毁秘密文件、资料。

上一篇:母亲节黑板报下一篇:大型设备配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