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教学论文

2024-07-10

小提琴教学论文(共8篇)

1.小提琴教学论文 篇一

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

摘要:小提琴演奏是音乐表演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小提琴专业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对小提琴演奏表现和心理素质的启发和引导中,探求小提琴轻松、愉快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完成小提琴专业训练的目的,是器乐演奏教学中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提琴;愉快教学;演奏技巧;心理素质

小提琴常常被认为是所有器乐中最难掌握和演奏的一种。自十七世纪意大利克莱蒙那的提琴工匠制造的优质小提琴取代了古提琴之后,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在作曲家、演奏家努力下得到了飞速发展。时至今日,小提琴的演奏艺术更是丰富多采,达到了辉煌、完美的境地,令人叹为观止。在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少东西都可以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手段来实现。计算机可以模仿出任何一件乐器的音色,可以编排出精确、完整的音准和节奏,却代替不了人们在演奏中的情感表达。因此小提琴演奏的训练,虽然经过三、四百年的总结和提高,人们掌握了演奏的规律性和科学性,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要用最原始的办法---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的起落,一弓、一弓的空弦这样极其枯燥的训练来完成。这对于年轻的、学习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如何采用一种轻松而有兴趣的办法,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小提琴技巧的各种训练,抒发和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是我们小提琴专业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这里,我想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谈谈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发展中的愉快教学

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发展好比是一座金字塔,它需要有宽大、稳固的基础。小提琴专业演奏的程度越高,其难度也就越大。如果没有扎实、稳健的专业基础,很难达到高级的演奏水平。然而,小提琴的基础训练是极其枯燥乏味的,尤其是有些手指、弓法的机械性训练.更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和信心。因此,在小提琴专业教学中,寻求愉快、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理念则具有重要的意义。1. 1因材施教,选择灵活、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小提琴教学的体系中,常常会提出一些规则和要求,让每一位小提琴演奏者严格、刻板地按这些要求去做,当然,这也是学习小提琴打好基础的必然需要。但如果这些规则是强求的、一成不变的,这就违反了自然的法则。小提琴和其他任何艺术一样,要适应各种具体的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生理、心理上的不同特点和他们对乐器、音乐的态度。教师要善于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困材施教,选择灵活、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曾经对我班上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材施教,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①善于激发学生的演奏能力:对能力强的学生给予大量的乐曲和练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能量和创造力;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则给以相应的训练曲目,“精读”重点作品,帮助他提高演奏质量,提高其举一反三的演奏能力。

②音乐的产生与作曲家所处时代、地区及其民族、情感相关,必然会形成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性格优势,给不同个性的学生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对其专业技巧的发展会产生许多有益的作用。如给性格热情、奔放的学生演奏风格浓郁、情感夸张的乐曲,给性格内向、细致的学生演奏优美流畅、感情细腻的作品,有助于发挥他们的性格特征,将乐曲表现得完美、感人;反之又可以弥补他们性格的不足,使学生演奏风格更为全面、完善。

③客观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演奏程度,给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阶段性要求和近期目标。在小提琴专业学习漫长、艰难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过高要求学生,会使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最终导致“望而生畏”的不良后果。教师要提出的是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近期目标,使学生有能力完成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那么,通过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会很有信心地走向专业学习的更高层次。

④在指导学生学习较难作品时,要采用一些“以大化小”、“以难化易”的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和把握乐曲中的技术难点。通常一部结构庞大、技术复杂的协奏曲、奏鸣曲或大型独奏曲,其包含的技术难点都可以在音阶、练习曲等基础练习中找到,采取“以大化小”、“以难化易”的办法,帮助学生层层解剖技术难点,找出关键.使学生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掌握并完成他们原本不敢演奏的大型曲目。

1.2

改变教学理念,以掌握新的演奏技术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掌握得是否准确、规范,是决定演奏者的技术能否提高,并达到更高的水平。基础阶段训练中形成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毛病,似乎不会影响学生近阶段的演奏,但它确实是一块“绊脚石”,最终会成为其技术攀登中不可逾越的障碍。在专业的小提琴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在考入专业学校前,都已经有了五至十年的业余训练,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在训练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带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毛病。面对一个在演奏技术上有许多毛病的学生,按照传统的教学习惯,你会对他说:“你这不对,那也不对,必须停下来,改掉这些毛病。”学生便会不知所措,思想背上包袱,甚至造成心理障碍,对学习小提琴专业失去信心。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教学的理念,从“学本领”的角度来启发学生,在让一位学生在学习一种新的演奏技术的同时,克服和改正其存在的问题和毛病。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演奏时右手抬大臂压手腕,整个手臂紧张、僵持,发音压抑而失去光泽;有的演奏时呈敲击状态,几乎每几天就要拉断琴弦。我采用了“寻找好的发音”的办法来纠正他们的紧张状态,发音好其运弓的动作、感觉一定是正确的,因此只有右臂的放松、下沉才能找到好的发音。通过帮助他们寻找和辨别好的发音,使这些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运弓,右臂一旦松弛、下沉,音色更加优美、自然,由于有了正常的震动,琴弦也不断了。对于演奏中习惯压手腕,腕部硬的学生,我运用控制跳弓的训练来解决这个问题,控制跳弓需要右手手腕抬有一定的高度并十分松弛,这正好可以纠正右手“压手腕”的毛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比较明显。在学习一种新的演奏技术的同时.克服改正存在问题和毛病,会有利

于学生产生掌握、驾驭“新本领”的愉悦,从而使他步入正规,增强对演奏专业学习和攀登的信心。1.3保持放松的演奏状态,追求音乐演奏的合作关系和完整性

小提琴(小提琴家教: http:///l-c1-n108/)演奏需要保持放松的演奏状态,这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小提琴演奏技术因素是多么的重要,但更重要的仍然是要有放松的演奏状态,即身体各部分器官的互相依赖、协调平衡。美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格拉米安在《小提琴演奏和教学的原则》一书中指出:“演奏的良好成果由三个因素决定,生理因素、精神因素和美学的感情因素”,而其中的生理因素就包括人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别是演奏的形体、手臂、手指和肌肉组织的柔韧性。这里的“柔韧性”指的就是放松。但我们知道,在演奏中,绝对的放松是不存在的,我们要求学生体会形体的松弛、手臂的下沉和左手指的起落弹性,则是保持放松演奏状态的基本条件。小提琴演奏的姿势被认为是音乐表演艺术中最优美的一种,协调、平衡的演奏状态能充分体现小提琴演奏的形象美感,这正是音乐表演艺术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此外,小提琴还是一种以主调音乐为主的单旋律乐器,除无伴奏小提琴音乐外,演奏中需要有乐队协奏或钢琴伴奏,因此,演奏者对他的伴奏部分必须有更多的了解。匈牙利小提琴教育家卡尔·弗莱什在《小提琴演奏艺术》中说过:“只单纯研究一个作品的小提琴独奏部分,而不知其(整个乐曲)的和声结构(指伴奏部分)等于一个扮演罗密欧的演员只知道背诵他自己的台词而从来未见过朱丽叶。”因此,作为小提琴的专业教学,在演奏协奏曲、奏呜曲、大中型独奏曲等经典作品时,不能只注重小提琴独奏的部分,要尽可能地合上伴奏地去演奏。在帮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的同时,全面了解作品的和声结构和整体效果。器乐作品的主奏和伴奏是支撑乐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之间的合作常常是独奏乐器和乐队(或钢琴)之问的互补。每当学生完成——首乐曲,我都会创造机会指导学生与钢琴伴奏合作,并参加各种演奏会。每次演出成功,无论是小提琴学生还是钢琴学生的情绪都会变得十分激动,他们在完美的合作中感受到一种不可抑制的成功喜悦。

2小提琴演奏表现及心理素质的启发和目导中的愉快教学

音乐表现是所有器乐研究的最终目标,而演奏技巧则是为达到这个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是用来完成艺术性表现内容的工具。一个成功的小提琴演奏者,仅有高超娴熟的演奏技巧是不够的,他需要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通过自身的乐感和有创造的想象力来表达音乐的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音乐气质。才能演奏出完美的、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而演奏者表现及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也必须在教学的不断启发和引导才能达到。

2.1 了解和把握小提琴演奏作品的背景和风格

小提琴诞生于意大利,但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西洋乐器,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几百年来,世界各国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为小提琴这件优美感人的乐器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不乏有协奏曲、奏鸣曲、组曲、浪漫曲、叙事曲,各种大、中、小型的独奏曲以及无伴奏小提琴音乐。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个人所处的地位、经历各异,其音乐作品会形成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充分了解和把握作品的背景和风格是能否演奏好一部作品的基础。巴赫、亨德尔是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代表.为器乐脱离声乐成为形式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小提琴作品具有和谐、均衡、方整、匀称的风格特点;尤其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作品更是融和弦、复调为一体,把小提琴这种单旋律乐器扩展到和声、多声部的领域。古典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小提琴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特点明快、欢愉.具有典型的主调和声风格。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以其丰富、强烈的个性在其作品中倾诉内心情感.表达自我意识。现代作曲家的作品更是追求调性、节奏的变异,表达现代生活节奏带来的刺激、狂燥的精神气质。小提琴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多听、多读作曲家的同类和其他作品,把握好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使学生在完成这部作品的同时.掌握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并从中感受到小提琴专业学习的乐趣。2.2激发小提琴演奏表现的乐感和欲望

小提琴(http:///l-c1-n108/)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奏者通过演奏把乐曲以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以实现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由于在乐谱上的音乐作品是静止的,它需要通过演奏才能赋予生命,这就需要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在小提琴作品的“二度创作”中,乐感的发掘和发展则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乐感是演奏者体验音乐感受、表达音乐情感语言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心理过程,它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存在天资上的个体差异。教师要仔细观察、研究每一个学生在演奏中的音乐感情处理,使用相应有效的途径去培养和激发他的乐感,以更好地完成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小提琴演奏的乐感培养和激发可以从作品的内容、风格人手,也可以通过作品的意境、气质进行分析,鼓励学生从作曲家创作意图出发,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人们常说:“演奏者只有感动了自我,才能感动听众”。当学生能够相当投入而且非常成功地演奏一部小提琴作品,那种自我陶醉、自我成功的感受就会引起表演欲望的产生,大有在听众面前“表现”、“炫耀”的愿望,这正是我们从事音乐表演专业所需要的激情和表演欲。

3.3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小提琴演奏的心理素质问题也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由于演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演奏中各种心理因素如:想象、情感、意志、思维等等对演奏的成功于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教师还必须是一个好的心理医生。一般来说,小提琴专业学生通过七、八年的专业训练,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术,能够很好地演奏大、中型的小提琴作品。但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不同,他们中间有人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思想分散、心理负担加重,甚至出现脑子空白、忘谱.最终导致演奏失败。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用极端的语言去刺激他,而要象一位心理医生那样,设法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问题。在选用曲目方面,尽可能挑选技术难度适中、演奏效果较好的乐曲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在正式演出前,努力寻找机会安排他们参加多种形式的演奏会。有时还故意邀请一些听众,甚至在边上架上一台摄像机,让他们适应各种环境,尽可能地不受外界的影响,集中思想、排除演奏中的胆怯心理。演奏会后,让学生观看自己的演奏录象,加以总结,以利提高。学生每次演奏有所进步,教师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要知道,“一句赞扬的话可以胜过十句批评”。表扬和鼓励可以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奏兴趣和热情。

小提琴演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其优美的“线条”和协调的“运动”给人们构成了视觉的美感,演奏者那丰富的情感通过美妙的音色给人们以听觉的享受。为达到演奏者完美、自如的演奏,我们要采用愉快、科学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机械性训练中解放出来,激发出学生的演奏热情和表演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演奏中把小提琴艺术的表演“特性”展示出来,让听众在音乐的共鸣和震撼中领悟的音乐作品给我们留下的无穷魅力。参考文献:

[1]伊凡·加拉米安小提琴演奏和教学原则[M]北京:人

民音乐出版社,1981 [2]卡尔·弗莱什小提琴演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

版社,1995 http:///l-c1-n108/

L3]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

版社.2000

2.小提琴教学论文 篇二

我始终觉得对小提琴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意味着让儿童们亲自到音乐活动中去获取表达、交流、创造的经验;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音乐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净化心灵, 激励热情, 感化生命。我从开始就制定了要带给孩子们最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目标, 通过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由衷热爱, 哪怕长大以后不能成名成家, 他们仍然能够具备最好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终生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万事开头难, 孩子天生对音乐有亲近感, 但是要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 整个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一开始让孩子接触小提琴的时候, 我主要从他们的个性、心理出发。不同的孩子有着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 便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性格, 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又会养成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 这就需要老师针对各个学生, 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 多了解孩子, 做到知己知彼。

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它是孩子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助动剂。儿童就是儿童, 在教学中我通常会以此为基础, 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因素, 选择孩子们最熟悉最易接受的儿歌作为切入点。小提琴具有动态的特征, 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学习演奏儿歌的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可以加上歌词歌唱或舞蹈, 他们很放松并且觉得很有兴趣, 通过自己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很容易找到共同点。之后我再慢慢的加入一些小练习曲, 孩子们也就很乐意学习。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从培养兴趣入手, 同时从第一节课就附带进行最基本最规范的乐理知识的教学, 随着曲目的深入仔细讲解, 各种各样的节奏型, 时值不同的各类音符, 包括意义不同的表性记号……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 启发儿童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让孩子们简单的切入点接受教学, 逐步加大专业知识的渗透, 循序渐进。

儿童器乐教师是基本的要求应该是对孩子有耐心。我常用的方法是先唱一遍给他们听, 接着详细讲解整首曲子中所存在的不同的节奏音符, 然后要求他们打着拍子跟我一起再唱一遍, 最后让孩子自己回家视谱。我一直坚持沿用对孩子较高要求的起步方法, 这也是我的教学特点之一。他们一旦坚持下来, 会取得显著的进步。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很多孩子一开始根本无法视谱、对音准节奏也没有任何概念。通过训练, 现在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 基本音级也可以唱得大致不离。

其实任何学习都和孩子的性格密不可分。有的孩子性格急躁好动, 比较外向;有的则安静少语, 偏内向。针对不同性情的孩子要制定不同的要求。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重根据孩子的能力、学琴目的来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规程。我要求他们听各种类型的音乐, 古典、流行、通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等等, 让他们去听不同的音乐究竟带给了他们什么样的变化。因为音乐的精髓是感受力和感染力, 是情感, 是每个个体对音乐感受到的不尽相同的表现力, 乐曲通过演奏者这座桥梁进行传播, 使每一个听众从中得到不同的精神感受。基本功技巧的训练是为音乐的表现力服务的基本条件,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肯定无法很好的表达对音乐的诠释;而如果只有技巧, 那么人演奏出来的音乐和机器演奏出来的音乐基本无异。这就好比技巧和基本功是音乐的框架, 而感情的释放和升华是音乐的真正灵魂所在。再好的本本功只能保证你成为一个熟练工, 而在此基础上富含情感的内心流露才能成就真正的大师。

每个人的性格、成长环境、经历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产生千差万别的感受力, 没感受力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必然有着各自的特点。每首乐曲代表一段情感的宣泄, 而演奏者只有投入了内心的感情, 首先感动了自己, 才能去感染听众随着你的情绪经历音乐所要表过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首曲子也许只有几张乐谱, 而演奏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加工。同一首乐曲, 有的人能使它升华感染听众, 而有的人则只是平淡机械性地演奏, 这一切源自演奏者内心的情感, 音乐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流淌。

从事教学辅导多年, 自始至终坚持按照专业素质去要求自己以及我的每一个学生。从我的经验和切身经历看来, 如果没有从小高标准的专业素质要求, 孩子会在音乐学习认知的黄金时段失去最宝贵的正确引导, 从而导致未来音乐道路上无法弥补的缺憾。我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有时候某些知识他们理解起来相对年龄来说比较难, 但是这只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我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让他们从一知半解到完全理解, 让孩子们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达到具有专业素质的标准, 现在达不到没有关系, 但是通过不懈努力, 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尽量往这个目标靠近, 不能偏离, 这样培养出来的才会是与众不同的、专业的人才, 才能以独特的优势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3.浅谈业余小提琴教学 篇三

关键词:业余教学;节奏;换把;持琴姿势;选材问题;音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78-1

在今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学习器乐演奏的学生越来越多。小提琴也是众多业余爱好者学习喜爱的一种乐器。业余小提琴教学是一件细致复杂的工作,学习者的条件、年龄、才能、基础等等各有不同,并且悬殊还相当大。既不能像专业音乐院校那样根据年龄和教学大纲来教他们,又不能像专业学生那样在练习时间上来要求每个人。所以必须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符合业余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教学是包括教与学的两个方面。不论业余或专业的学生,教学上的严谨性是一致的要求,由于训练不严,基础不好,不正确的姿势方法长期存在而影响发展的例子是不少的。小提琴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乐器,不经过严格训练和勤学苦练,是很难达到一定水平的。因此教师不能因业余学生而放松要求,学生也不能因业余而放松学习。对业余小提琴训练来说,在选材和进度上可以与专业有所不同,但严格训练是不可因此而降低要求的。

现在我就我自己所进行的业余教学中的有关基本方法上的问题综合起来谈一谈:

一、持琴姿势

持琴的姿势没有根据个人的生理条件,有些手臂较短的人持琴角度过大(过分偏向身体的左边),有的手臂较长的人则又偏向左边不够。两者都影响弓的拉直。有的持琴过低,不但影响用弓,还影响左手工作。

二、夹琴姿势

夹琴姿势也是一样。有些人的姿势十分难看,头是歪的,肩和颈部的肌肉是紧张的,有的甚至把下颚夹在扣弦板的右边。其实只要我们很好地利用肩垫和腮托,是可以自然地夹住提琴的。

三、持弓

右手持弓过于紧张,手臂动作不自然,有的手指分得太开,有的又过于并紧,有的手腕与手臂僵成一片,有的又手腕摇摆过多,有的手臂抬得过高,有的又过低。这些不正确的姿势都会影响演奏。究其原因,是他们对持弓和运臂没有明确的概念,错对搞不清楚。

四、手指动作

手指动作的独立性、正确性和灵活性都不够,这是由于没有进行足够的手指锻炼的缘故。很多人疏忽了音阶与练习曲中手指保留的要求。这可能由于没有受过足够的手指训练,对手指保留感到困难,甚至做不到。但也可能是由于平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五、换把

换把方法不对,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方法错误,另一种是对换把的动作概念不明确。因此换把时左手臂肌肉紧张,移动困难,动作不均,缺乏把握性。

六、音色问题

音质不纯,发音粗糙。一般是弓在弦上压力过重和没有注意到弓在弦上的接触点所造成的。这是运弓不正确的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对音色缺乏正确的概念。所以教师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辨别音色好坏的能力,并使他们有追求美好音色的欲望。

七、音准问题

按音能否正确是与左手动作的把握性有关。可是辨别音准毕竟还是自己耳朵的事。唯有仔细听,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准的音,才能提高自己的听觉能力和手指按音的正确性。音准上得严格要求是没有程度深浅之分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程度,在他们的程度范围内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果平时要求不严格,久而久之便养成听觉马虎的习惯,那自然就音准就不会敏感了。

八、节奏问题

音乐是时间性的艺术,没有节奏就谈不上音乐了。可是有些人对这方面注意不够。所谓节奏感虽然是指天生的感觉,可是只要经常要求严格是可以锻炼和培养的。相反,如果训练不严重视不够,这方面的才能不但得不到发挥,甚至会遭到破坏。一个八分之一拍的音符奏得长一些,一个三拍的音符而没有奏足它的时值;一个感到困难节奏没有先加分析,或用放慢、分组等方法来练习;在演奏一首练习曲或乐曲时,不注意全曲速度上的统一性,多半是重视问题。当然有些是由于学生的不重视,不过无论如何教师是有责任督促学生并向他们提出严格要求的。

九、选材问题

小提琴教材可分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的,如音阶练习曲;一类是音乐性的如各种类型的乐曲。两者如何恰当地配合,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两者都必须循序渐进。

小提琴最初的文献是只有乐曲而没有练习曲的。为了解决乐曲中某些困难的片段产生了练习曲。因此练习曲是为乐曲作准备的。为此,一般说来,乐曲的程度应该不深于学的练习曲(有时可以例外),可是对业余小提琴学习者,常发现他们所学的乐曲大大超过了他们的技术程度和音乐理解能力。超过技术程度则演奏起来负担沉重,许多困难片段无法克服,超过音乐理解能力则无法表达乐曲的内容。选材越超过学生的能力,他们的困难就越多,也越容易发生错误。如果一个学生在基本方法上存在问题的话,那么更要注意选材。

选材不仅要注意到练习曲与乐曲的关系,还要注意到练习曲与练习曲之间的配合、练习曲与音阶的配合、各种音阶之间的配合。恰当的选材是、与学生的进步有密切的关系。

十、弓的分配

调度弓在弦上进行的快慢,或者说弓的分配,是和强弱变化、乐句处理等表现手段紧密联系的最重要手法。弓的分配艺术也包括善于根据弓的各部分的不同特性来运用其各部分的才能。我们所指的特性是:弓尖的轻巧性与稳定性;中弓便与换弓位及演奏弹性的跳弓法;弓根的重量与坚实性。要指出的是许多小提琴学生们在用弓根演奏时遇到困难他们就避免用它,这样就使小提琴声音资源大大地贫乏了。

以上这些情况当然不是发生在一个学生的身上,并且各人又有程度上的不同。不过为了提高业余小提琴教学水平,我们还是有必要重视这些情况的。

作者简介:

4.中班语言《梨子小提琴》教学反思 篇四

最后在活动过程中,虽然我能够利用课件来吸引孩子,但是在活动中出现了几点失误:

1、在第一遍讲述完故事后,教师没有根据故事的内容来提出问题,只是匆匆带过。应对幼儿提出相应的问题,再让幼儿带着总题,边看边思考:什么原因使得动物停止了活动?

2、幼儿的课前经验准备不足,因此在提问梨子像什么时,孩子都打不出来,虽然我一直想把孩子往小提琴这方面去引导,但是效果却不是很明显。

3、活动中问题的设计缺乏层次性。这个是我应该再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如何针对故事内容科学有效的设置问题。

5.小提琴教学论文 篇五

本次教学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注意力一直都非常集中,没有出现游离的幼儿,说明孩子的积极性还是被调动起来了,中班梨子提琴反思精选3篇。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首先通过“小哥哥拉小提琴”的照片引出话题,“照片上的小哥哥手上拿的是什么?”一下子就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因为活动前已经认识过了,所以孩子们都积极地回答出了小提琴的名称。出示相应的小提琴实物供幼儿认识,再进一步引导幼儿欣赏小提琴拉奏的美妙音乐。幼儿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氛围营造的非常好。故事欣赏又是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动听的故事配上美妙的音乐,幼儿的神情都十分专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欣赏完故事之后我就故事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出示了小图书请幼儿边再次欣赏故事边找找故事中所说的内容都在图书中的第几页。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为复述故事做准备。同时也是对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幼儿能够去关注小图书中的图像,并进行讲述。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发言积极性一直都很高,回答得也很好。相比较孩子而言,倒是我的表现不是很好,比较急于过到下一个环节。这里我应该给孩子更多说的机会,把每一幅图书说透,说得更加好。这是我觉得本次活动很遗憾的地方,孩子们原本可以说得更好。最后一个环节启发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想象部分进行的很顺利,孩子们想出了很多,有给小宝宝拉琴的、有给病人拉琴的、有给爸爸妈妈拉琴的等等,“梨子小提琴”图片的赠送对激发幼儿的发言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反思二:中班语言活动《梨子提琴》教学反思

语言《梨子小提琴》活动结束后,虽然我班小朋友在活动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课后我也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我制定了两点,其中只有第一点达到了,第二点的定位不够准确,其次在活动准备上,我准备了实物、课件、图片、头饰、音乐等材料来为这个活动的开展而服务,可是实物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反而显得多余。在这一环节上还要再多加考虑如何使实物出示的更具意义。

最后在活动过程中,虽然我能够利用课件来吸引孩子,但是在活动中出现了几点失误:

1、在第一遍讲述完故事后,教师没有根据故事的内容来提出问题,只是匆匆带过。应对幼儿提出相应的问题,再让幼儿带着总题,边看边思考:什么原因使得动物停止了活动?

2、幼儿的课前经验准备不足,因此在提问梨子像什么时,孩子都打不出来,虽然我一直想把孩子往小提琴这方面去引导,但是效果却不是很明显。

3、活动中问题的设计缺乏层次性。这个是我应该再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如何针对故事内容科学有效的设置问题。

虽然在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是通过这次的听课活动,让我反省到了自己在平常的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资料《中班梨子提琴反思精选3篇》。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有努力,一定就会有所收获。

反思三:中班语言《梨子小提琴》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的经验准备,我首先通过“拉小提琴”的图片,让幼儿初步认识小提琴。一下子就激起了幼儿的兴趣。

活动导入时,教师出示小提琴另外的图片,因活动前已经认识过了,所以孩子们都积极地回答出了小提琴的名称。出示相应的小提琴实物供幼儿认识,再进一步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放松心情,欣赏小提琴拉奏的美妙音乐《梦幻曲》。请幼儿说说刚才听到的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拉的?幼儿很快回答出是“小提琴”。再次欣赏小提琴演奏(录音机轻),教师朗诵故事跟着音乐,动听的故事配上美妙的音乐,幼儿的神情都十分专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欣赏完故事之后我就故事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幼儿回答出“梨子琴”时,我就对幼儿的回答加以引导:“某某小朋友听到了梨子小提琴,你真还听。”这时幼儿对梨子小提琴有了初步的印象,我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梨子,用刀把它切成梨子小提琴,请幼儿说说没有弦怎么拉?幼儿的答案很多,我就采用一个幼儿的方法,用手指拉,幼儿跟着我学拉梨子小提琴兴趣很高。

第二部分教师分段讲诉,教师跟着音乐(轻)分段讲诉,并提问,幼儿在这里被故事的情节吸引,所以抛出去的问题,幼儿都能回答。这里我抓住了请幼儿表演对话的机会,孩子们纷纷举手,第一遍表演,孩子们说狡猾的狐狸的话:“你别跑,我一定会抓住你的。”孩子们语言还不够,我就示范一遍,让幼儿感受到狐狸是这样说话的。第二次表演就很好,语气也很像。虽然这时兔子没有语言,但是看到狐狸那么追它,兔子的害怕心理,再引导下幼儿也非常成功的完成。接下来狐狸听到了琴声,语气的大转弯,我也能抓住这点,让幼儿学说,进行对比,感受音乐的魅力。但是这段上下来,我觉得如果请幼儿连起来表演狐狸听到音乐前后的变化会更好。我觉得本次活动很遗憾的地方,孩子们原本可以说得更好。教师在角色表演时最好再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小松树拉梨子小提琴,这样设置我觉得会更加生动形象。分段讲述好,我就请幼儿假装拉着梨子小提琴,听故事。教师提问:“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时?”有很多幼儿都用上了梨子小提琴这个题目。对于回答,我给了幼儿鼓励。

6.小提琴演奏教学中要注重文化内涵 篇六

摘要:在小提琴的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只教演奏,让学生只会拉几个曲子,而要从小提琴的发展历史,小提琴演奏家及其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等多个方面,体现小提琴演奏教学的文化内涵,既让学生学会演奏,又要让学生感悟小提琴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教学文化内涵

在中外名目繁多的乐器当中,小提琴有“乐器王后”之称,它是以运弓为主要演奏条件的弓弦乐器,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多少年来,中外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和经典曲目浩如烟海,举不胜举。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维尼亚夫斯基的独奏小品,为世界提琴乐坛增添了无限的光辉。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小提琴的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只教演奏,让学生只会拉几个曲子,而要从小提琴的发展历史,小提琴演奏家及其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等多个方面,体现小提琴演奏教学的文化内涵,既让学生学会演奏,又要让学生感悟小提琴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小提琴演奏教学达到真正的深度。

一、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学生熟知小提琴的发展历史,进而热爱小提琴,培养学习兴趣。

小提琴的文化源远流长。要让学生学好小提琴演奏,就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到小提琴的历史,因此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不急于让他们演奏一些中外名曲,只是单纯的练功,而是让他们静下心来,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他们讲解小提琴的发展历史。

通过多种方式(如挂图、幻灯、音频、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小提琴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和演变的脉络。特别要让他们知道小提琴是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传入我国的。通过这样的讲解,不仅使学生了解小提琴的历史,也从深层次上感受到小提琴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习兴趣,也对提高演奏水平产生潜移默化的帮助。

二、以浅显生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提琴演奏大师和经典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伟大意义。

伟大的时代必将产生伟大的艺术家和经典作品,作为主教小提琴的音乐老师,如何真正让学生了解中外小提琴演奏的艺术大师及其经典作品,尤其是大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应该成为小提琴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小提琴演奏教学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中,每让学生练习一个作品,首先为学生讲授这个作品的作者和作品产生的背景。

比如在讲授意大利小提琴大师作品时,就特别要讲“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恩格斯称之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最早源于意大利,意大利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义走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级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就在这个时期,进入了小提琴(violin)的时代,塔蒂尼(1692――1770)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创始者之一,笔者在讲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时,不是想讲他的作品,而是先讲他所处的时代,然后再讲解他的作品的诞生,通过他,再讲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诸多小提琴家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讲述完外国小提琴家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还可再讲国内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比如在讲授沙汉昆作曲的《牧歌》时,可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改变了极贫极弱的落后面貌,祖国各条战线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然后再讲解这首小提琴曲作于1953年,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曲子,乐曲根据内蒙昭乌达盟民歌“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白云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所展示的意境,呈现出草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幸福生活。在讲解《梁祝》时,先讲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美丽的传说,然后再讲小提琴作品。

通过对作者和作品时代背景的讲解,不仅受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些中外作品的理解,演奏能力和演奏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三、重点讲解中外作品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掌握中外小提琴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奏技巧。

要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体现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奏技巧也是重要的环节。近四百多年来,欧洲小提琴音乐无论在体裁、形式还是演奏技巧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进步。我在讲授时,重点讲解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和作品。

在讲授17世纪意大利作曲家韦塔里所做的五乐章小提琴奏鸣曲以及他儿子托马索.安得列亚.韦塔里时,侧重讲解他们在奏鸣曲和协奏曲方面功绩,特别讲解《g小调恰空舞曲》和《佛里亚变奏曲》。

在讲授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提琴艺术的蓬勃发展时,特别要讲解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六首,要重点讲授他的复调技巧。

在讲授十八世纪后半期独奏提琴音乐时,特别要讲解奏鸣曲,尤其是独奏小品,重点讲解莫扎特的四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和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在讲解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时候,侧重讲解作品的接近社会性、戏剧性和讲究小提琴与钢琴之间乐句的和谐。

在讲授19世纪的作曲家和作品时,重点讲解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尤其讲授他采用的双音、拨弦、跳弓、泛音等多种艰深的手法。

7.成人小提琴入门教学方法探讨 篇七

小提琴是一种技巧性相当强的乐器, 学习小提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绝大多数的小提琴演奏者和演奏爱好者是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小提琴的学习的, 因此针对儿童小提琴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讨论很多, 有关儿童小提琴的入门教学方法已相当成熟。成人学习小提琴是近年来才开始普遍出现的新现象, 成人的小提琴入门教学基本上采用了儿童入门教学的方法, 而专门针对成人小提琴入门教学的讨论和研究甚少。众所周知, 成人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很大的差异, 在成人小提琴的教学 (入门教学) 过程中, 如果不加扬弃地完全照搬儿童小提琴的入门教学方法, 不仅有可能事半功倍, 更甚者会逐渐消磨掉学琴者的积极性, 放弃继续学琴。有鉴于此, 本文从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分析出发, 结合作者自己多年儿童和成人小提琴教学的实践经验, 就成人小提琴入门教学的方法做一探讨。

一、成人学琴的动因分析

一般来说, 绝大多数小提琴的成人学习者, 是出于对小提琴的强烈喜欢。这部分人中, 有的在小的时候接触过小提琴, 也练习过一段时间,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 现在在工作或学习之余有一定的闲余时间, 又想重拾中断了的童年学琴之路。这部分人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小提琴和基本乐理基础。还有一部分人从小一直喜欢小提琴, 但是一直没有条件和机会去学习, 现在有了学琴的条件和机会, 因此就想圆自己儿时的梦想, 学习演奏小提琴。

另外, 还有一些成人学习小提琴的人, 是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学习小提琴拉奏的。这部分人中, 绝大多数是由于自己孩子在学习小提琴, 为了协助和鼓励孩子, 由陪练而开始学习小提琴的。还有一些是因为周围有朋友在拉小提琴, 受朋友的感染后决定学习小提琴。

二、成人学习小提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一套好的教学方案, 必须是基于学习者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的。因此, 研究或讨论成人小提琴入门教学的方法, 首先要分析这类群体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显然地, 从成人学琴的心理和生理来看, 当然是显著不同于儿童的, 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特点, 成人与儿童各有优劣势。

就生理方面来说, 一方面, 儿童正处于发育的阶段, 骨骼尚未发育成熟, 可塑性强, 因此, 手指的弹性和灵活性较易于训练;成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已经发育成熟, 因此身体各个器官的灵活性与柔韧性较差, 所以, 通常成人学习小提琴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姿势僵硬, 容易造成紧张。另一方面, 儿童的体力相对较弱, 一般不能较长时间的坚持练琴;而成人体力充沛, 对一次长时间的练琴容易坚持。

就心理方面来说, 儿童的理解、认知等能力都还处于发展的状态, 注意力较容易分散, 持续时间不长, 情绪波动大, 自控能力弱, 但儿童学琴的时候能够唯命是从, 按照老师的要求脚踏实地, 循序渐进。而成人在心理水平方面已经成熟, 理解力、逻辑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都较强, 可以自觉地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虽然成人接受能力强, 容易与老师沟通和交流, 能更好得理解老师上课的内容, 但是成人学琴往往急于求成、好高骛远, 基础不能打的扎实。

三、成人小提琴教育的特点

成人小提琴教育是我国业余小提琴教育的一部分, 它和少儿音乐教育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要想有效地开展成人小提琴业余教育, 需要深刻地认识成人音乐教育的特点。总体说来, 成人小提琴教育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 成人音乐教育的娱乐性大于功利性。大多数成年人学习小提琴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为了能让自己更好地享受音乐本身带来的乐趣。他们学习小提琴演奏不是为了考级, 获得几级考级证书, 也不是为了以后能够从事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职业, 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能得到乐趣。因而, 成年人小提琴的教育一般具有娱乐性大于功利性的特点。

成年人学习小提琴的第二个特点是人文艺术性大于技术性。成年人学习小提琴演奏, 更加侧重于精神方面的需求, 对小提琴演奏技术本身的要求程度有所降低。成人学习小提琴是在最求人文艺术素养的自我完善, 而不是太在意在学习中是否能够对技术掌握的精准程度、

成人学习小提琴的第三个特点是理想性大于音乐性。成年人学习小提琴演奏具有很强理想性的特点, 主要是在追求自我满足。成人往往希望通过学习一两种乐器 (包括小提琴) , 一方面实现自己少年时所没有实现的艺术梦想, 弥补自己少年曾经的缺憾。很多成年人学习小提琴, 往往是在实现自己少年时所没有实现的音乐梦想, 让自己能够通过现在的学习弥补曾经的缺憾。相反的, 成年人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 对是否能够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精确掌握程度不是非常在意。

四、成人小提琴入门教学方法探讨

不论是成年人, 还是儿童, 学好小提琴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套好的教学方法是融技术训练、音乐素养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三位一体的综合方法或方案。

(一) 小提琴基本功的训练

小提琴基本功包括手功、耳功和眼功。所谓手功, 指的是左右手基本技术的练习;所谓耳功, 指的是音准的辨别;所谓眼功, 则指的是视谱能力。

首先, 左右手基本技术的训练, 是练琴的基本和核心。正如上面的分析, 成人手指的灵活性和柔韧性都比较差, 因此成年人学琴初期最大的毛病就是对动作的模仿能力差、动作僵硬。基本功很重要, 但基本功练习也很枯燥。成人练习基本功本来就有些困难, 如果再反复不停地对某一个问题“较真儿”, 恐怕会打消学琴的兴趣。因此, 对于成年人的基本功练习, 采取放长线的办法, 慢慢调整和解决, 不要过分由于某个问题影响学琴进度, 毕竟大部分成人学琴的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 而非为了搞音乐专业。但是必须把握的一个原则是不能使这种错误定型, 否则以后慢慢调整就比较困难了。

其次, 音准的训练, 是小提琴技术进阶的关键。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音准是小提琴的生命。要拉得准, 就必须听得准, 听准音才会主动去调整。主动去修正练习中自己认识到的问题, 这是成人的特点。当然, 从来没音乐基础的人也谈不上良好的音高辨别能力。儿童对音准的把握, 基本上是在长期反复拉琴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对于成年人, 除了在反复练琴时候自然形成音准, 也可以做一些专门的练习。在老师的帮助下, 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曲目, 在练之前要反复唱熟唱准;另外, 平时还可以多作些有关的基础训练, 例如听唱音阶、琶音等简单乐曲, 促使自己的听觉越来越敏锐。

第三, 视谱能力是练琴必备的基础。由于成人小提琴学习者一般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因此这部分的学习, 老师可以帮助挑选一些适当的基本乐理知识的书,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这部分。再加上现在网络资源发达, 学习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来学习, 老师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必要的答疑即可。

(二) 学琴练琴兴趣的保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能推动人们主动练琴。对于儿童来说, 学琴的关键是如何去激发孩子学琴练琴的兴趣。而对于成年人来说, 学琴大部分无不源于对其强烈的兴趣。但是成年人在准备学琴时往往对小提琴学习的困难性认识不足, 期望一蹴而就, 期望速成, 这是普遍的心态。随着学琴练琴的进行, 由于短期内难于见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往往容易打退堂鼓, 甚至半途而废。因此, 与儿童不同, 成年人学琴的关键是如何保持学琴的兴趣。

首先, 在开始正式学习拉琴前, 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 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白学琴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另一方面, 帮助学生确定一个合理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让成人学生明确自己学琴的方向, 自信自己也是可以练好小提琴的。

第二, 成人刚开始学琴的时候, 热情很高, 每次恨不得练一两个小时。可是过一段时间热情消退以后, 练琴时间越来越少。其实, 练琴开始切忌一次用力过猛,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当每天多练几次, 但每次练琴时间不宜过长, 这样练琴的兴趣才不致被消磨, 才能够始终保持下去。

第三, 从练琴内容的选择上, 音阶、练习曲、乐曲的学习要穿插进行。音阶和练习曲的训练对于掌握发音、音准和基本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单纯的音阶和练习曲的训练往往比较枯燥, 特别是对成人来说, 对音阶和练习曲往往提不起兴趣。因此, 根据学生练琴的水平和学琴的进展, 适当多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旋律优美的乐曲穿插于音阶和练习曲的练习过程, 这样既增加了练琴的娱乐性, 也容易激发学习音阶、练习曲的积极性。

第四, 在基本功的练习方法上, 要少“较真儿”。成年人学琴大多是出于爱好, 而爱好是要为人带来快乐的。学琴不要为了死扣技术问题而打消练琴的兴趣, 要让学生把学琴当做是一种娱乐, 基本功的练习尽可慢慢调整和解决。

(三) 音乐素养与欣赏能力的提升

成人小提琴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小提琴的技能学习固然十分重要, 但是许多成年人学习小提琴的初衷是希望藉由学琴, 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的能力。首先, 在教学时, 特别是在教学乐曲的时候, 老师要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的注意乐曲的情感、节拍、节奏和旋律, 让学生逐步学会从音乐的节奏、韵律等角度去欣赏音乐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学生在练琴的同时掌握了这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后就更能体会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行与意境, 获得音乐欣赏的能力和快乐。其次, 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 推荐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自己去聆听、去体会欣赏。要鼓励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 多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当时的历史文化知识等, 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华伟.与成人学员谈小提琴发音技巧与训练.中国成人教育, 1994, 11:34-35.

[2]乐玫.浅谈成人小提琴教学.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5:126-128.

[3]石志佗.谈谈成人的小提琴教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04:129-131.

8.小提琴教学论文 篇八

一、加拉米安的小提琴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和创造性

从小提琴艺术发展历程来看,有关小提琴演奏的教育理论研究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已初见端倪。第一批以专业小提琴演奏者为研究对象的演奏指导论著,如杰米尼亚尼(Geminiani)的《小提琴演奏艺术》(1751)、莱奥波德·莫扎特(Leopolf Mozart)的《小提琴教程》(1756)、法国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拉贝(Labbe 1e fils)的《小提琴演奏基本原则》(1761),这三本是18世纪小提琴教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重要论著。当时小提琴教学研究崇尚技巧和音乐素养两个方面,但对于技巧的诠释仍是各抒己见,自成体系,未形成共识。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小提琴艺术发展呈现出一个阶段性高峰,涌现出大批才华横溢的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小提琴教学处在对传统教育理论进行总结和拓宽的阶段。为世人瞩目的理论家有匈牙利的弗菜什、比利时的伊萨伊、罗马尼亚的艾涅斯库、捷克的舍夫契克与俄罗斯的奥尔。他们均形成了各自的小提琴艺术理论体系,对后来的演奏与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学著作如弗莱什的《小提琴演奏艺术》、舍夫契克的《小提琴左手技巧练习》、奥尔的《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学法》等。其中,以弗莱什在该时期中影响最大,他将小提琴学习分为发展技术、应用技术和作品演绎三个阶段,并阐述对应的训练、认识和艺术表现的关系。

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对演奏技术细节的深入分析,在宏大框架内全面构建体系化的演奏原则与方式,为20世纪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奠定丰厚的理论基础。

到了20世纪,加拉米安是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俄罗斯学派和法国学派的优秀成果,少部分也采纳了弗莱什的观点,提出开创性的独特见解——统筹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并寓音乐美学于教授过程中,在提琴艺术方面形成一套教学体系。尤其在心理学方面,对传统教学思想提出质疑。其小提琴教学思想可归为三大方面:一为自然性,“所谓‘对就是指对某个具体学生来讲是自然的东西,因为只有自然的东西才是舒服省力。墨守成规,强制学生和自然相对抗,要他们使用违反自然的方法,在这样的挣扎中从来没有人能取得胜利”。二为整体协调,身体各部分器官的相互依赖和动态平衡至关重要。三为脑手结合,即“头脑对生理动作的控制,头脑指挥和肌肉反应之间的程序迅速又准确”。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创造力,与同时代或后来的柯达伊、奥尔夫、达尔克劳斯、铃木和戈登五大音乐教学理论比较,加拉米安创建了小提琴教学领域较全面的体系,其人性化音乐教育思想可作为一种理念指导教学和学习,但未尝试将其小提琴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升为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人们进行音乐实践,也未跳出小提琴范畴而拓展到其他器乐领域。进一步讲,加拉米安教学理念与上述五大音乐教学理论是相通的,都强调创造性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而决不是要学生只做被动地模仿。近二十年来,小提琴生理和心理教学模式研究崛起,加拉米安不断改善的“相互关系”(头脑指挥肌肉稳步快速反应)是其掌握技巧的关键论点。因此,加拉米安关于生理和心理方面教学原则阐述在演奏者主体最内化的因素剖析透视和挖掘研究方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加拉米安的小提琴教学方法:脑手结合和高质量练习

关于小提琴的教学和演奏,加拉米安的方法可谓是最实用的一种,他系统性地论述了技巧与表现的辩证关系、左右手演奏方法以及练习的态度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技巧和表现的辩证统一

加拉米安教学实践的最大特点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并发挥其个性特点,这首先体现在他关于技巧和表现的辩证统一的论点上。一般而言,小提琴演奏在其文化本质上是“技”与“艺”的统一。“技”是技术、载体,是表现的手段;“艺”即音乐表现,或者说是对音乐情感(艺术、审美、文化)的把握。加拉米安认为,表现是所有器乐研究的唯一目标,技术仅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然而,对演奏家来说单具备技术工具毫无意义,技术上过关不是表演艺术的最高要求;作为专业人士,演奏家必须要充分理解音乐的整体含义,具备再创造的想象力和个人对作品的深入探讨,还必须学会避免将自我个性强加于作曲家之上,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讲,音乐表现是不能完全直接传教的,只有使用个性化、创造性的方式来对待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另一方面,最高要求的技巧就是准确而有控制地完成各种最精细的音乐表现要求的能力,具体来说,演奏者在头脑中形成作品的意象后,演奏技巧就能将这一概念在实际演奏中体现出来。这种完美表演的技巧就是小提琴演奏最根本价值所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加拉米安更为强调卓越的技巧,认为其是通向最高艺术成就的首要条件,学生必须充分掌握各种技术手段,以充分地表现其艺术想法,而音乐表现则可由此逐步“习得”。

此外,最富有强烈时代特性的便是加拉米安指出的针对大厅中的音响因素提出的关于“母音”与“子音”的平衡理念,强调轮廓雄浑丰厚而优美的声音。

(二)左、右手:绝对价值的演奏技术

上一篇:锅炉事故应急演练方案事例下一篇:商场部门职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