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复习

2024-06-22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复习(共5篇)

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复习 篇一

综合模拟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一文属于(c)a.通讯

b.现场新闻 c.人物新闻 d.评述新闻

2.《从邮局的变化看》一文导语属于(d)a.设问式 b.引语式 c.直叙式 d.对比式

3.《滦河水向天津奔来》一文安排结构的依据是(b)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时空顺序 d.纵横结合

4.《抢菜记》一文结尾的特色体现在(d)a.总结评述 b.紧扣主题 c.尾笔点睛 d.设置悬念

5.《祁连北的旅行》选自(c)a.《萍踪忆语》 b.《萍踪寄语》 c.《中国西北角》 d.《范长江文集》

6.《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文的作者是(c)a.邓拓 b.范敬宜 c.毛泽东 d.刘少奇

7.《上海严寒》一文的导语最鲜明的特色是(d)a.引用 b.对比 c.评述 d.描写

8.《京郊出现科学热》一文深化主体的方法是(c)a.笔尾点睛 b.开篇点题 c.前后呼应

d.运用背景材料 9.《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一篇(c)a.事件新闻 b.背景报道 c.新闻素描 d.新闻特写

10.《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是一篇(d)a.通讯 b.评述 c.特写 d.消息

11.《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的主要特点是(c)a.言简意赅,情真意切 b.表达真切,语言生动 c.有评有述,评述结合 d.用事实说话

12.《抢菜记》一文运用的采访手段是(b)a.现场采访 b.现场观察 c.追踪采访 d.隐性采访

13.下列新闻属于国际新闻的是(d)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b.《别了,司徒雷登》 c.《京郊出现科学热》

d.《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14.《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指(d)a.港督别名 b.港口别名 c.港口专用桥名 d.英国皇家游轮名

15.《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篇(a)a.消息

b.新闻评述 c.新闻特写 d.现场新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对新闻综合性分析的几种方式是(a b c d)

a.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

b.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

c.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

d.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

e.分析一篇新闻作品 17.调查性报道的种类包括(c d)

a.多项揭丑式

b.全面揭丑式

c.单项揭丑式

d.综合分析式

e.全面分析式

18.在分析新闻作品的细节描写时,要注意(a b c e)

a.细节应真实典型

b.细节能说明问题

c.细节能反映事物的特征

d.细节应生动感人

e.细节描写要文笔简洁

19.《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中对比手法的作用是(a b)

a.抓住矛盾

b.揭示症结

c.表达观点

d.表明态度

e.体现问题的严重

20.《写在绢帕上的诗》一文中,邓拓的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c d)

a.以诗来扣题

b.以诗来展开情节

c.以诗来串联时空

d.以诗为线索来谋篇布局

e.以诗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新闻作品研究的客观性是怎么体现的? 答:客观是指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的新闻作品是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研究者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判断、联想,必须以新闻作品为基础,而不可离开新闻作品 这个客观条件,毫无根据的信口开河。22.新闻作品研究中的“经验论”倾向是如何表现的? 答:在新闻作品研究中,“经验论”轻视新闻写作和研究规律,否认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定式,认定“新闻无学”,“分析新闻没有必要”,“上级说好就好,上级说坏就坏”,认为 “不学新闻照样懂新闻”,把局部的,一知半解的经验当作普遍规律。如此等等,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不能帮助读者正确的分析、评价研究新闻作品。23.结合《英雄登上地球之巅》,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中国登山队员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意义和影响?

答:通讯《英雄登上地球之巅》报道了1960年5月25日我国登山健儿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英雄事迹。这在当时是一件震惊国内外的新闻。中国登山队员凭借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人类登山史上几十年来没能突破的复杂难关,从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我国的登山健儿登上了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4.结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指出焦裕禄的性格特点和写作特色? 答: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通过具体的材料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展示了焦裕禄作为党的优秀于部的光辉形象:坚强的党性、革命的胆略、艰苦相素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

人物通讯要善于从矛盾冲突中来刻画人物的形象。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常常能更鲜明地表现出内心世界。先进人物的思想品格、英雄模范的精神风貌只有在矛盾冲突中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具体显现。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写焦裕禄时,注意通过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写了这位英雄人物在兰考县一年半所经历的三个方面的斗争:一是与严重的自然灾害内涝、风沙、盐碱做斗争;二是同干部中在困难面前灰心丧气的错误思想做斗争;三是同自己的病痛做斗争。

文章正是在十分尖锐的斗争中显示出焦裕禄“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的革命性格。人物思想在矛盾冲突激烈的时间、地点最容易显现出来,把先进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写,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揭示人物思想,能够使文章波澜起伏、精彩纷呈、跌宕有致、引人人胜。25.举例说明对比手法在《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一文中的作用? 答:《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 文主要运用了事实对比、数字对比两种对比手法,其作用就是抓住矛盾、揭示症结。

事实对比主要体现在生产、调拨、批发部门都强调火柴是在增产、增销,零售部门却出现火柴脱销的局面,这就存在着明显的事实差距,必然有一方提供的事实不准确。

数字对比主要体现在账面上的数字与实际调拨、发放的火柴数的对比。比如在文中“零售部门的同志反映” 这个小标题部分,就存在明显的数字对比,公司统计科的同志说:“我们调进火柴的比重,占全市的百分之三十,如果说是增长百分之三十七点八,那我们今年头四个月就得调进3204件,而实际只调人2086件,差了一大截呀!”

通过事实对比与数字对比,记者抓住了生产部门火柴的增产与市面上火柴的脱销、账面上调拨火柴数的增长与实际下拨火柴数的减少之间的矛盾。通过这种一边市场上火柴脱销,一边仓库里火柴睡觉的对比,问题的症结也就被揭示出来:火柴脱销是人为造成的紧张局面,是我们的工作未落到实处,并由此得出经营作风有待改进的结论。可见,对比手法的使用,起到了抓住矛盾、揭示症结的作用。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

26、分析《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的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

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

「共同社北京1979年12月7日电」(特派记者松尾)“啊,新娘子,让我看看你的脸蛋吧!” 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7日下午访问了北京动物园,看望赠送给日本的熊猫“欢欢”。

因为日本首相夫人要来参观,所以熊猫房的周围,在夫人到达前三十分钟就挤满了中国孩子。“欢欢”由屋内走到外面的运动场上,注视着这么多人,背朝着大平首相夫人,久久安静不下来。

陪同参观的邓小平副总理的夫人卓琳笑容满面地说:“‘欢欢’还害羞呢!” 首相夫人说:“日本人在等待‘欢欢’的到来。” 可能是理解了首相夫人的话,“欢欢” 终于把脸转了过来,夫人非常高兴,说:“多么可爱啊。”并且眯着眼睛说:“今后务必生个小熊猫。” 约十分钟后,在向“欢欢”告别时,卓琳夫人问道:“新娘子,长得怎么样?” 志华于夫人深深地点了一下头说:“好极了。” 据北京动物园业务组长曾建珠说:“‘欢欢’何时去日本,还未定。冷倒不在乎,安排好专机就可以去。”“欢欢” 嫁给上野动物园的“康康” 的日子不远了.答:一条意义深远的外事新闻 这是一则关于中日关系的外事新闻。记者抓取现场活动瞬间情景,把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表现得十分传神而细腻。导语直接引用了大平夫人富有人情味的话语,其后的叙述完全由此展开,无论是引用大平夫人和卓琳的对话,还是描写“欢欢” 的出来与转身,都注意了体现人情趣味。这样情趣盎然的现场新闻,自然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新闻在传递审美价值的同时,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自然得到体现。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感染。如改成:“大平首相的夫人大平志华子,今天下午由邓小平副总理的夫人卓琳陪同,到北京国家动物园观赏中国人民的礼物——大熊猫‘欢欢’首相夫人希望’欢欢’在日本传播友谊的种子。”显然,索然寡味。采用拟人化手法,把呆板、单调的事实,写得真实、动人、亲切,而且激发了读者对熊猫“欢欢” 的喜爱之情。本文重视现场描写、现场对话,少过程叙述的写作特色,值得借鉴。总之,这篇新闻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传神、含蓄的笔法。

综合模拟试题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上海严寒》一文的表现特色为(d)

a.高屋建瓴,纵览全局

b.盎趣横生,活泼清新

c.盎趣横生,活泼清新

d.用事实说话

2.《京郊出现科学热》的新闻主体是(d)

a.廉教授的回忆

b.廉教授的直接表述

c.廉教授的工作现场

d.廉教授一周的工作日程

3.《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是一篇(c)

a.事件通讯

b.人物通讯

c.体育快讯

d.经验通讯

4.著《中国救荒史》的作者是著名记者(a)

a.邓拓

b.范长江

c.胡乔木

d.孟秋江

5.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现场报道的是(c)

a.《上海严寒》

b.《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c.《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

d.《夜宿车马店》

6.《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的作者是(b)

a.金凤

b.郭玲春

c.邓拓

d.范长江

7.成功的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作品是(b)

a.《菜价追踪》

b.《从邮局看变化》

c.《醒来,铜陵!》

d.《“飞天”凌空》

8.《抢菜记》是一篇(d)

a.背景新闻

b.经济新闻

c.社会新闻

d.现场新闻

9.《好啊!诚实永存》一文的结构特点是(c)

a.穿插大量背景材料

b.按时空顺序安排结构

c.段落简短,节奏感强

d.安排有序,层次分明

10.《分清主流和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是一篇(d)

a.消息

b.通讯

c.特稿

d.新闻述评

11.《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a)

a.散文式的结构

b.鲜明的时代感

c.语言、文风的独特

d.人物、时间的特殊

12.《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具有强烈的(d)

a.重要性

b.接近性

c.趣味性

d.时效性 1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的叙事特色是(d)

a.绘声绘色、形象生动

b.结尾画龙点睛、富有深意

c.立意巧妙、题材新颖

d.背景与材料紧密结合

14.《经济学家赶集》反映的年代是20世纪(c)

a.70年代初

b.70年代末 c.80年代初 d.80年代末 15.下列运用了对比式导语的作品是(b)

a.《上海严寒》

b.《从邮局看变化》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小城风光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6.《“一厘线”精神》中主要使用的表现手法是(a c)

a.叙述

b.说明

c.议论

d.抒情

e.描写

17.《并非鱼草之争》结构上的特点是(a b c)

a.层层深入

b.由表及里

c.采用递进式结构

d.采用并列式结构

e.开篇即设悬念

18.《夜宿车马店》一文的特色主要式(b c e)

a.文字优美

b.精心选材

c.巧妙构思

d.笔法轻松

e.多侧面、多方位地表现主题 19.《访“葡萄常”》的写作技巧是(c d)

a.小中见大

b.视角独特

c.因人写事

d.缘事写人

e.具体生动

20.《春夜》在写领袖人物时的写作特色是(a c d e)

a.另辟蹊径

b.描述简洁

c.独具匠心

d.不落俗套

e.别开生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大体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

答: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体现于整个过程,大体可以从感性与理性、共性与个性、主观性与客观性、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等几个方面来说明。

(1)感性与理性。研究新闻作品包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就是对新闻作品的阅读,从其形式到内容的直接印象的具体感受阶段。理性认识阶段就是对新闻作品的分析、评判的阶段。二者辩证统一,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渗透。

(2)个性与共性。个性就是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独特而又鲜明的特性。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共性和个性是辩证统一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对立统一体。新闻作品也同样如此,它既具有新闻报道真实、客观、新颖诸共性而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公文等其他文章样式。同时,每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新闻作品只有共性,没有个性,那么新闻报道就会陷人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僵化模式。

(3)主观性与客观性。研究新闻作品,不言而喻,它必须要有客观条件——新闻作品,还要有主观条件——研究者本身的各方面的修养。这就说明研究新闻作品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我们在新闻作品研究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对新闻作品做出确切的评价。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应力求对新闻作品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正确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传播意图及其社会影响等等。我们应力求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以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4)运用多种思维。知识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细,作品越来越个性,这就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发展,尝试从多种角度来研究新闻作品。

22.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从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2)从作品中人与事的特殊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3)从表现形式的求新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4)从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23.分析《华美窗帷的后面》一文的中心思想。答:《华美窗帷的后面》一文通过对作者在伦敦居住时,结识的三个小人物的生活境遇的描写,揭示了华美窗帷后面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脓疮”;一切并不像资本家所描绘的那样是人间天堂,使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华美窗帷掩盖下的社会现实。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4.简析《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中,导语的写作特色。

答:白色新闻中出色的导语就是写出感情,写出特点,以引起更多读者怀念。新华社记者郭春玲在《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导语中写道:“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记者以现场描写作导语,把读者带入肃穆的会场,情景交融,又巧妙地揉进了新闻要素。25.谈谈《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一文数据的运用。

答:此文从导语开始,几乎处处有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支撑可以体现作者严谨的态度和新闻的真实性。数字的不断增长变化体现了候鸟保护区的成就,数字的运用便于受众了解,且增强权威性和可信度。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26.分析《“老报童” 罗伊去世了》这篇新闻作品的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

“老报童” 罗伊去世了

[美]尼尔?夏思

罗伊?迈尔斯的追悼会将于星期一举行。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他是 帕由新闻》大楼附近的一个近乎传奇式的人物,也是不管年岁多大都被人叫作报童的那号人当中的仅存者之

《自由新闻》的一整代记者、编辑和其他职员都只知道他的名字叫“罗伊”的迈尔斯先生,本星期早些时候在他度过一生最后几年的疗养所中死去,终年六十七岁。

直到几个月以前,由于健康状况恶化而终于无法撑持下去为止,他一直把《纽约时报》和其他外埠报纸送到订户桌上,并且在《自由新闻》大楼外的人行道上叫卖上述报纸和《底特律新闻》。

去年有一个月他尝试了一下退休的滋味,但不久又重操卖报的旧业。他双目几乎失明,戴着一副象定量酒杯的底那样厚的眼镜,要把头往后仰起才能看得见东西。他形容枯稿,白发苍苍,体弱多病,吃力地背着笨重的帆布报兜,背带深深勒进瘦削的肩头。然而,在他衰弱的外貌下,却隐藏着强烈的自立精神。他对工作极为认真,也能滔滔不绝地神聊一气。“罗伊,你今天于得怎么样啊?” 一位打算买报的顾客会这样招呼他。“要买份时报?” 他会这样回答,声音粗得象是从沙石上崩出来的一样刮耳。

有一次,罗伊从《自由新闻》的电梯上走下来,正好赶上采编人员在那里开会。也许是由于他视力不佳,也许是由于他脾气倔强,反正他把报纸分发给了在场的记者。会议只好中断,直到罗伊把报纸分完。

“两毛五?” 一个记者有一次在罗伊对他说了《芝加哥论坛报》的价钱以后提出了抗议。“见鬼,罗伊,我花一毛五就能买到一份。” “是喽,不过你得上芝加哥去。”

有些记者在收报费的日子没有钱付款就躲着罗伊,这是大伙都知道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罗伊瞎得很厉害。只要订户的位子上有人坐着,他就去摧讨,不管那人是谁。有一次罗伊误把一个女记者当作一个长着胡子的男记者,因为他往常就是坐在那张桌子后边的。还有一个记者在刚参加《自由新闻》工作的时候,发现他桌上每天都有一份《纽约时报》,感到很诧异,但他以为这是由于工作需要而发给他的。然而到了月底,他终于发现这是怎么回事。“一共六块二毛五。” 罗伊粗声粗气地对他说。

罗伊死后留一卜一个女儿,德乐勒斯?塔尔曼夫人,还有一个姊妹和一个孙儿。追悼会将于星期一午后二时在红河区西杰弗逊街10783号格尔巴赫殡仪馆举行。他将安葬在河景区费思代尔公墓。答:

这是一篇人物特写。记者用简洁的文笔,勾勒出了一位常年卖报、生活艰辛且倔犟认真的老人形象。“他双目几乎失明,戴着一副象定量酒杯的底那样厚的眼镜”,“形容枯槁,白发苍苍,体弱多病,吃力地背着笨重的帆布报兜,背带深深勒进削瘦的肩头”。记者为读者勾画的是一个在衰弱的外貌下,却隐藏着强烈的自立精神的67岁老人。为了表现这位老人的性格特征,记者又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小镜头,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报童” 罗伊的艰辛忙碌,又充满自尊、自立的人物形象深深印刻在读者心中。人们从“老报童”奔波一生的凄凉晚景中引起诸多联想。

文中三次运用了人物对话,极富人物个性,如他的“粗声粗气” 和直奔主题的回答:“要买价时报,”。“是唆,不过你得L芝加哥去。”“一共六块二毛五”显示了他的职业性语言和认真执着的性格。

人物不同的经历、职业、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形象和气质方面各自独具特色。记者在表现人物时,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人物形象和气质的个性特点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现人物“非它莫属” 的个性特征。这篇特写为我们留下的就是“这一个” 的“老报童” 罗伊的个性特征。综合模拟试题 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是(c)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b.《共产党刘胡兰慷慨就义》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别了,“不列颠尼亚”》

2.下列属于有关外事活动的动态新闻是(c)a.《枫桥兴会扶桑客 子夜锺鸣百又八》 b.《相思正是吐黄时》

c.《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d.《并非鱼草之争》

3.“许海峰今年27岁,是安徽省供销社的职员”这句话是一篇体育快讯中的(b)a.导语 b.背景 c.结尾

d.新闻由头

4.下列运用了对比式导语的作品是(c)a.《上海严寒》

b.《从邮局看变化》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小城风光迷人》

5.结尾有背景材料的消息是(d)a.《抢菜记》

b.《一厘钱精神》 c.《经济学家赶集》

d.《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6.《春夜》中景物描写的特色是(d)a.渲染气氛 b.烘托人物 c.客观描写

d.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7.《“妈妈教我放鸭子”》一文中“矮禾经不起鸭子拖,禾密过不了麻鸭婆”属于(b)a.俗语 b.民谚 c.歇后语 d.民间传说 8.《“一厘钱”精神》是一篇(b)a.人物通讯 b.工作通讯 c.经验通讯 d.事件通讯

9.《春夜》的语言特色是(d)a.生动朴实 b.平易动人 c.幽默风趣 d.优美清新

10.通讯《并非鱼草之争》说明主题的方式是(c)a.边破边立 b.欲扬先抑 c.正反结合说明 d.用事实说话

11.《相思正是吐黄时》一文采用的散文笔法是(b)a.借景抒情 b.托物寄怀 c.以物论理 d.托物言志

12.《水城威尼斯》的作者是(b)a.邓拓 b.穆青 c.范长江 d.胡乔木

13.《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体裁是(c)a.工作通讯 b.经验通讯 c.事件通讯 d.人物采访

14.《飞天凌空》是一篇(c)a.人物消息 b.人物专访 c.人物特写 d.人物通讯

15.《水城威尼斯》是一篇(a)a.风貌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经验通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下面关于《小城风光更迷人》的表述,正确的是(bcde)a.这是一则事件通讯

b.这篇通讯报道的是四川乐山五通桥的一次端阳龙盘盛会 c.这篇通讯在很多部分运用了现场感很强的表现手法 d.本文的语言凝练生动,简洁而又传神

e.关于“三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的文字,属于细节描写 17.《“飞天”凌空》一文中采用修辞方法的作用是(b c d)a.调动记者丰富的想象力

b.增强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 c.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使文章有起有伏

e.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

18.《彭德怀印象》一文表现的彭德怀的崇高品质是(a c)

a.平易近人 b.淡泊宁静 c.艰苦奋斗 d.谦虚谨慎 e.耿直诚实

19.下列新闻作品由美国记者采写的有(a c d e)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b.《周恩来总理逝世

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 c.《日本签字投降》

d.《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 e.《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20.有的新闻作品为了叙述节奏的需要,常常运用双线式布局方法来安排结构。下列属于双线式结构的新闻作品是(b e)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b.《世界最佳急诊室》

c.《断电使纽约陷入一片黑暗》 d.《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 e.《奥斯威幸没有新闻可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试述新闻作品研究中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关系?

答:新闻作品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精神活动,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首先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读者对作品的认识是先有感性,然后才发展为理性。作品的本质是通过多方面的现象表现出来的,不透过作品的现象,就无法把握作品的本质。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对作品中的事实还停留在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认识阶段时,对作品的分析不可能有什么深切的感受,只有经过认真思考,将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补充、丰富,并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再现时,才能对作品所揭示的内涵有比较全面、深切的感受,从而达到理解与感受的统一,真正把握作品的本质。其次表现于它们的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难免有感性认识的东西。22.试述新闻作品研究中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关系? 答:分析新闻作品要从个别具体作品中探索新闻采写的普遍规律,从而提高新闻实践的能力。在分析过程中,离不开认识事物的一般原理?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亦既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由于个性之中包含着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人们可以通过把握个别典型,从中找出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一般。个性,就是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独特而鲜明的特性。个性最突出之处就是它的特殊性、个别性。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

任何事物都可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性。新闻作品也同样如此。如果新闻作品只有共性,没有个性,那么新闻报道就会失去了丰富多彩、色彩斑澜的面貌,就会陷入千篇一律、固定化、僵化、套话的模式。如果只有个性就丧失了本质属性。

23.指出《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一文中背景材料部分,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在最后一段中文章介绍了阿西和亚妮的父亲都是广西桂林地区文化馆的美术工作者 指出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紧接着又写了两个孩子受画家李骆公教授指导的经过。解答了读者心中的疑惑 “难道两个孩子是神童不成”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4.分析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消息中的作用。

答 文中引用了名诗人臧克家 1947 年那场严寒时做的“生命的零度”的前两句诗“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来叙述旧社会时那场严寒的后果。紧接着说“这几天要比十年前要冷得多” 可是“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人” 前后两种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老人与孩子是弱势群体对疾病灾难的抵抗比一般人要差因此用他们做比较具有典型性。在文末作者尤其提到了对老人与儿童的照顾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严寒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是教育局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期延至十八日。”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与照顾与旧社会政府对人民死活不闻不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5.《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来进行人物塑造,体现人物性格。大量运用人物对话,有助于突显人物的个性。在特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有点睛之语。正是塑造人物的重要一环。文中刘胡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由你吧,我再活十七岁也是这个样子。”短短几句话,刘胡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形象跃然纸上。另外,大量运用人物对话,简化了叙述程序,使叙述紧凑、条理清晰、节奏明快,并且富于现场感。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26.分析《夜宿车马店》的写作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

夜宿车马店 刘云山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粮食总产2.2亿多万斤,比去年增长M成;油料总产4000多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多。全旗350多个穷队,今年面貌都有很大变化。农村的繁荣,给集镇也带来了兴旺。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这个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生动地感受到了社员们丰收的喜悦。

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的时候,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庄户人爽朗的笑声和牲口的叫唤声。进店一看,宽敞的院子被进城来卖粮卖油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店堂里灯火通明,满屋子的人拉呱得挺热火。

车马店的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飞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于,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

“那算啥美气!”坐在菜案旁的一位叫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地说,“上一次进城来卖公粮,俺把儿媳妇、小孙孙、老姑娘一齐拉了来,饭馆里的烧麦、馅饼、锅魁,娃娃们想吃的都尝遍了。服务员一算帐,俺一次掏给他十几块。俺今年一家打了1万斤粮食,8000斤油料,光卖给国家的粮食油料就是1万斤,进钱3500块,那场面才叫美气哩!”

“贾大个子,如今你肚圆了,兜鼓了,可前几年记得你进城拉返销粮时,在店里光吃点窝头。” 车马店服务员丁大叔“揭底” 了。

这时,来自黄河边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后生高兴宽接上话茬:“过去队里年年不分红。有次俺爹进城,说要领俺去开开眼。到了街里,一不敢进商店,二不敢进饭馆,兜里空空,怕看了眼馋。这回俺进城,一次就卖了3000多斤油料。”说到这里,高兴宽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

“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不知谁这么说。

高兴宽倒实在。他打开一个大大的包袱,里边全是衣服,有媳妇的,有妹妹的,有老父亲老母亲的,什么涤纶、涤卡、弹力呢,都是时兴货。青年后生说他还打算买台切面机,给村里人加工切面,让庄户人也能吃上城里人吃的饭。

满屋子的人好像都是老熟人,越谈越起劲,越拉越高兴。车马店的火炕似乎也烧得分外熟,更显得店堂里温暖如春。答:这则通讯主要通过作者投宿乡镇车马店的一夜见闻,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以来农村的可喜变化。全文篇幅短小,但是精选体裁,构思巧妙,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先,通讯以第一人称叙事,从记者的视角出发,叙事农村的变化。记者在文中充当了显性叙事者,和一般通讯的隐性叙事者不同,更加真实,读者可以从记者眼中,了解、体会到默特右旗如今的幸福生活,仿佛就在眼前。第二段中明确交代,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老远就听到爽朗笑声和牲口的叫唤声,进店看到卖粮卖油 车辆挤得水泄不通,灯火通明,非常热闹。

其次,文章以对话形式展开,语言独具个性特点,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读来非常亲切。如车马店老炊事员周二旦乐呵呵地说,过去庄户上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瞟得脸上放光 人家就图个美气哩!瘦高个老汉贾满贵谈自己领一家人下馆子时说 娃娃们想吃啥的都尝遍了 那场面才叫美气哩!不知道谁说的,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这些朴实的语言,将农村人民真实地一面展示给读者,他们的话语里充满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满足之感。

通讯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今年面貌的变化之大。开头处粮食总产量 比去年增长了两成,油料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多,炊事员周二旦在谈到庄家户时说,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瞟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都拿着红黄面窝头,现在 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 通过这些衣食住行的对比,充分表现了生活的变化。

结尾处以环境描写收尾,满屋子人好像都是老熟人,越谈越起劲,越拉越高兴,火炕烧得分外热,更显得店堂里温暖如春。烘托了一个幸福温暖的画面,以此收尾,暖意浓浓。

2.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复习 篇二

一、《红楼梦》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 王熙凤在书中是一个重头戏的人物, 作者为了刻画她的人物形象, 可谓是用尽了心思。令人们难忘的可能要数她的第一次出场, 她出场的背景是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 她是最后一个到场, 还是慢慢悠悠的, 未见其人, 先听到她的笑语声。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只听到后院中有笑语声, 说:‘我来迟了, 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这来者是谁, 这样放诞无礼?’[1]”在众人及权威的贾母面前, 她可以毫不避讳的迟到, 谈笑自如, 这种超众的自信从何而来?

作者紧接着对其进行了服饰的描述“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 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璃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1]”多么华丽的服饰啊!

这些描写突出了她在贾府的地位不同, 此外, 服饰的描写又如此复杂繁琐, 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都折射出此刻凤姐的志得意满的心态, 显示出她在众人面前的自信。

作者为了表达她在众人面前的自信, 对其服饰进行了如此繁多的描写, 光颜色就有“金”“赤”“百”“红”“五彩”“石青”“翡翠……”“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项上戴着赤金盘璃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服饰多处用“金”来表现王熙凤的虚荣炫耀, 同时也突显她的自信与高傲。

二、《飘》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 读者们大都被作者所刻画的斯佳丽所打动, 作者为了表现斯佳丽的美丽, 高贵与自信, 多次与其服饰相联系。

斯佳丽在得知心上人希礼要和媚兰订婚之事, 消沉沮丧, 但后来计划着在野餐会上展现最美的自己, 让心上人回心转意, 她认为“漂亮的衣裙和清秀的面孔便是征服命运的武器。[2]”在野餐会上, 她该穿什么衣服好呢?“什么衣服最能衬出她的妩媚, 使她对希礼产生不可抗拒的魅力呢?从八点开始, 她就一直在试穿衣服, 可没有一件令她感到满意的。[2]”可看出作者认为女性自身的魅力需要服饰的衬托!最终她选择了一件“有点蓬秀, 领口开得很低的, 有枝叶花型的平纹布绿裙子。[2]”在会上, 她虽然没能让希礼回心转意, 但她的自信与美丽在服饰的衬托下大放光彩, 引起了在场的许多男士的轰动和女孩的嫉妒。

书中还有一处值得一提的是, 斯佳丽为了交三百美元的税款, 在走投无路的时候, 她想到了白瑞德, 她知道瑞德喜欢穿着打扮时髦而漂亮的女人, 她认为“如果她在最漂亮、拥有最靓丽的服饰的时候都无法硬从他嘴里逼出求婚的话语, 那现在的她又难看, 衣服又破旧不堪, 她怎么能指望他会向她求婚呢?[2]”作者把女性的美与服饰联系在了一起, 似乎没有靓丽的衣服就不漂亮, 同时从这段话, 可以看出斯佳丽的严重不自信, 甚至有些自卑。但是为了税款, 她可谓是费尽心思的将母亲的窗帘布扯了下来, 在众人的帮忙下, 总算有自信去见白瑞德了。白瑞德见了打扮靓丽的斯佳丽也不禁赞叹“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穿着天鹅绒裙子、插着羽毛头饰、戴着海狸毛手筒。思嘉, 你看上去太漂亮了![2]”他让斯佳丽转过身让他好好看看时, “她笑了, 隐隐有些激动, 踮着脚尖转了个圈, 手臂张开, 裙环往上旋转起来, 露出了镶着花边的裤子。[2]”从她的“笑”“激动”“踮着脚尖转了个圈”可以看出她在漂亮服饰的装扮下, 显得格外的自信。

三、《简·爱》

《简·爱》是由英国作家夏·勃朗特所著, 由于是一部具有很强的自传性的长篇小说, 作者对女主人公的服饰并没有做过多的描写, 但仔细品读, 依然可以找到关于服饰与自信关系的描写。

在得知罗切斯特就快带着他的朋友回来举行家宴时, “费尔法克斯太太穿上了她最好的黑缎袍子, 戴了手套和金表, 因为要由她来接待客人……阿黛勒也要打扮一番, 尽管至少在那天, 我想不大有机会让她见客, 但为了使她高兴, 我让索菲娅给她穿上了一见宽松的麻纱短上衣。至于我自己, 是没有必要换装的, 不会把我从作为我私室的读书室里叫出去, 这私室现在已经属于我, 成了‘患难时的愉快的避难所’。[3]”从这段原文, 可以看到费尔法克斯太太、阿黛勒为了在宴会上自信大方都在用服饰来打扮自己, 还可以看出简的无奈和一些自卑, 因为不会有人关注她, 所以她不需要换漂亮的服饰。而在后来“眼看我带着照管的孩子进客厅的时刻就要到来, 我心理惴惴不安。[3]”要出现在众人面前, “惴惴不安”是简不自信的心理表现, 而后“我立即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 (银灰色的那件, 专为参加坦普尔小姐的婚礼购置的, 后来一直没有穿过) , 把头发梳得平平伏伏, 并戴上了我仅有的饰品, 那枚珍珠胸针。[3]”可以从这段文字中看出, 自卑的简为了在众人面前提高自信心, 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 戴上了自己仅有的饰品。

四、《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所著, 书中所描述安娜是位有夫之妇, 她并不需要装扮更漂亮而取悦于他人, 所以在书中很少看到她通过服饰来提高她的自信, 但吉蒂小姐却不一样, 她最初倾心于帅气的伏伦斯基, 他拒绝了列文的求婚, 她向往者和伏伦斯基将来的幸福生活。在舞会开始前, 她就幻想着与伏伦斯基共舞, 为了让自己更漂亮, 更自信, 她精心于她的服饰打扮。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虽然这衣衫、发式和所有参加舞会的准备花去吉蒂大量的工夫和苦心, 而她此刻, 穿着她的玫瑰色的衬裙, 上面罩了件做工考究的网纱外衣, 那么轻松自如地步入舞厅, 似乎全部这些玫瑰色花结、花边和她衣饰的种种细节没费过她和她家人片刻的心思, 似乎她生来就穿着这些网纱和花边, 梳着这高高的发式, 头上还戴着一朵缀有两片叶子的玫瑰花。[4]”前面讲的花了大量的时间, 而后“那么轻松自如的步入舞厅”可以看出她的苦心对服饰的装扮大大提高了她的自信心。

紧接着, 作者又写到“当公爵夫人在大厅入口处想要给她整一整卷起来的腰带时, 吉蒂轻轻闪开去。她感到, 身上的一切应该自然而然是美好而优雅的, 根本不需要整理。[4]”这点不要说自信了, 更有些自傲在里面。

作者为了强调服饰给吉蒂带来的自信, 似乎有些一发不可收拾, 在后面他又写到“今天是吉蒂许多幸福日子当中的一个。外衣没一处不合身, 花边披肩没一处滑下来, 玫瑰色的花结没有揉皱, 也没有脱落;玫瑰色的高跟鞋不夹脚, 只让她的小脚儿感到愉快。浓密的淡黄色的假发髻像真头发一样贴在她小小的头上。长手套上的三颗纽扣全都扣得紧紧的, 没有松开, 那手套裹住她的手, 而又不改变她手的形状。系着肖像小牌牌的黑色丝绒带子特别轻柔地绕着她的头颈。这条丝绒带子真是美得很, 在家里, 对着镜子瞧着自己的头颈, 吉蒂觉得这条带子会说话……舞会上, 吉蒂从镜子里望见自己的头颈, 也不禁嫣然一笑……由于她意识到自己的魅力, 不能不微微含笑。[4]”作者通过对吉蒂服饰的细节描写, 之后又用“小脚儿感到愉快”“也不禁嫣然一笑”“微微含笑”等词汇无不展现出吉蒂的自信。

五、《包法利夫人》

文学名著《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者福楼拜所著, 就全书来看, 女主人公爱玛在追逐浪漫高雅的生活过程中, 最终因债台高筑, 走投无路才服毒自杀的。但仔细探究, 爱玛是因为与情夫私通, 为了使自己更加漂亮自信, 所买的大都是漂亮昂贵的服装和首饰。

细究, 昂戴维里耶侯爵邀请她去古堡参加舞会的时候, 刚进客厅门, 见到那些穿着华贵的太太们, 不由得有些自卑, 不自信, 在晚饭结束后准备舞会时, 作者是这样描写的“爱玛着手梳妆, 战战兢兢, 格外仔细, 就像一位初次登台的女演员。她按理发师建议的发型梳好头发, 再穿上摊开在床上的巴勒吉纱裙。[5]”从“战战兢兢, 格外仔细”可以看出爱玛由于先前的不自信, 进而转化为对服饰的格外重视想通过服装提高她的自信心, 在后面当夏尔想吻她肩膀时她的反应是“‘别闹!’她叫道‘看你把我的衣服弄皱了’。[5]”她是多么的在乎她的服饰, 这也为后文花巨债买昂贵服饰做下了铺垫。

总结

通过对这五本中外文学名著的研读, 在大量的论据面前, 可以肯定的认为, 漂亮的服饰与女性的自信存在这一定的关系。女性因美丽而自信, 又因自信而有魅力, 因此女性可以通过服饰的美来使自己更加美丽、自信而有魅力。

摘要:通过对《红楼梦》《飘》《简·爱》《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五部中外文学名著中对女性服饰描写的收集整理, 论证女服饰对女性自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中外文学名著,女性服饰,自信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17.

[2]、[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李美华译.飘[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71-122, 511-539.

[3]、[英]夏.勃朗特, 黄源深译.简.爱[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190-191, 195.

[4]、[俄]列夫.托尔斯泰, 智量译.安娜.卡列尼娜[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68.

3.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复习 篇三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试卷

(课程代码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新崛起的新闻报道()A.工作通讯

B.散文式报道 C.深度报道

D.大特写

2.以人所不能及的“理解力与文字之组织力”,为我国的新闻通讯开创了新局面的人是

()

A.黄远生

B.梁启超 C.范长江

D.邵飘萍 3.《中国的西北角》中的通讯文章,最初发表在()A.《申报》

B.《新闻报》

C.《文汇报》

D.《大公报》

4.包含全部“时、地、人、事、因”五要素的导语,一般被认为是()A.

http://

A.语言

B.结构 C.情感

D.主题

8.下列不属于新闻报导体裁的是()A.消息

B.特写 C.通讯

D.社论

9.下列报道中运用了设置悬念表现手法的是()A.《醒来,铜陵!》

B.《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C.《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D.《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10.对于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节可以突出新闻作品的现场感,因此在所有新闻体裁中都应该运用细节描写

B.细节是新闻作品的“最小组成部分”,应注意真实典型,同时文笔力求简洁

C.相对于叙述与议论,细节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不是突出作品主题的必要手段 D.消息报道以叙述为主,并不追求细节描写

11.西方在新闻消息写作中,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结构模式是()A.悬念式结构

B.金字塔结构 C.倒金字塔结构

D.并列式结构 12.《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 报道属于()A.解释性报道

B.调查性报道

C.宣传性报道

D.述评型报道 13.“报纸的主体”通常是指()A.消息

B.社论

C.通讯 D.述评

14.下列关于特稿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

B.在西方,广义上的特稿是指除了消息、评论以外的所有新闻文章 C.特稿不太注重可读性、趣味性

D.特稿往往从宏观切入,反映一个较大的主题

15.一般而言,西方新闻记者注重使用新闻背景来说明()A.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B.新闻事实变化的过程

C.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原因

http://

D.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向

16.关于新闻工作中的党性原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党性原则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各个环节

B.党性原则是阶级性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C.党性原则要求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实话

D.党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时事政治类报道中,而在体育、时尚等报道中则无法体现 17.下列著名记者中曾担任过晋察翼日报社社长的是()A.邓拓

B.范长江 C.穆青

D.周韬奋

18.下列作品中采用了纵向对比手法的是()A.《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B.《上海严寒》

C.《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D.《“飞天”凌空》

19.新闻作品《华美窗帷的背后》的体裁是()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问题通讯

D.风貌通讯

20.下列新闻作品中由通讯社首发的是()A.《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B.《“老报童”罗伊去世了》

C.《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 D.《日本签字投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影响,主要反映在()A.采访形式

B.内容

C.篇幅长度

D.表现形式 E.导语结构

22.在新闻作品实际分析、研究活动中,值得注意的错误倾向是()A.“事实论”

B.“唯理论”

C.“经验论”

D.“语言论” E.“作者论”

23.新闻作品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基本表现手法有()A.描写

http://

B.议论 C.抒情 D.叙述 E.说明

24.美国学者提出,通常构成解释性报道所谓解释的事实是()A.历史性事实

B.环境性事实 C.简历性事实

D.数据性事实 E.反应性事实

25.新闻作品研究者一般要具备的素养有()A.政治素养

B.理论素养 C.专业素养 D.知识素养 E.道德素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6、研究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

27、如何分析新闻主题?

28、什么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9、请分析《醒来,铜陵!》这篇新闻作品的形式特征。30、试析《好啊!诚实永存》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色。

五、作品分析(本大题共l小题。共20分)

这是一篇优秀的灾害报道,既有事件报道的全面、客观、详实的特点,兼有特稿写作的生动、具体和灵活的特色。请从表现手法和语言两个角度对本文做具体的分析和点评。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6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早报专稿(19/01/2006)42岁的维塔利没有想到,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索比想方设法让警察抓自己进监狱的一幕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当莫斯科的气温骤降到一40℃时,这个俄罗斯流浪汉使出了浑身解数——装醉卖傻、破坏秩序甚至攻击同伴,为的就是找个牢房来躲避这突如其来的西伯利亚寒流。

从1月16日下午开始,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气温骤然下降,从前几日的一3℃降到一28℃,到18日凌晨,市区气温已经降到一3 0℃,郊区气温则降到~35℃。气象专家预测,最近几天莫斯科的气温还将继续下降,严寒天气将持续到本周末。英国《泰晤士报》援引一些气象机构的分析说,今后几天内莫斯科的最低温度可能会达到一42℃,为194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这两天冻死冻伤的莫斯科人在不断增加,3位居民被冻死,30多人因冻伤而被送进医院救治。难怪像维塔利这样平时对警察避犹不及的流浪汉一定要往监狱钻。

“至少牢房里是暖和的,”维塔利说:“在这种天气里,如果睡觉找不到个暖和的地方,你就死定了!”不过他不用担心,莫斯科当局为了应付这种局面已经下令警察

http://

暂停将流浪汉驱逐出楼道、地铁站以及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行动。

为应付突如其来的严寒,当地医疗机构也发出了警告,要求年老体弱者呆在家中不要出门,部分学校也向学生建议说,他们可以根据情况自主选择是否继续上课。就连克里姆林宫卫队也将在长明灯前值勤士兵的站岗时间缩短到了每班30分钟。

极度严寒的天气也迫使俄罗斯当局采取了一系列久违的措施。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政当局不得不给公共汽车配备了特殊的“北极”柴油燃料;交通警察们也穿上了传统的俄罗斯毛毡靴。

不过在这场席卷俄罗斯东部和中部的严寒之中面临威胁的不仅是无家可归者、老年人和病人,整个莫斯科现在都处于对电力和热水供应可能被随时切断的担心之中。遍布整个城市为居民提供热水供应的加热站和管道都还是苏联时代的产物,人们不知道它们能否经受西伯利亚寒流的考验。

莫斯科著名的金斯卡娅医院在16日寒流抵达当天就遭遇了一次2个小时的停电。一位医生心有余悸地说:“感谢上帝,当时幸亏没人在手术台上,否则可能就死了!”17日晚到18日早晨莫斯科有多处电车电线断裂,致使约40辆电车无法行驶。

17日,为了保证医院和其他一些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用电,莫斯科当局减少了对200多家企业的供电量,受影响最大的企业所得到的电力供应只有平时的10%左右,街头的灯箱广告也被列入了限制用电的范围。莫斯科市供电局前局长谢里布里亚尼科夫称,限电对于这座城市来说还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其他一些地区也遇到了类似情况。

http://

http://

http://

4.中外新闻史复习资料 篇四

黄色新闻:一种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时间,以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量牟取利益的新闻报道样式。其直接来源于大众化报纸赖以发展的煽情新闻。

报章文体:指出现在报刊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带有感情,有时夹以口语和外来语。因这类政论文多“时务”,又以梁在《时务报》文章为代表又称“时务文体”、“新民文体”,是为适应新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而产生。

简答题: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报刊是独立自主的,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政府的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腐败紧密地附着于权力,无处不在。绝对的权力可能导致绝对的腐败,要消除腐败,除宪政安排的监督渠道外,报刊作为公开的大众舆论工具,能够发挥积极的监督功能。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与交换,正确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不断修正,并最终战胜虚伪和错误保存下来。

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2、如何评价弥尔顿的《出版自由观》

1、弥尔顿的天赋自由论具有神学的色彩,先验主义的特征。这种天赋自由论并不是科学的理论,但他作为反封建和神学的统治,还是一种有力的武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在意见的自由市场中,自由主义者经常看到真理居于下风,但他们并不在意,因为市场产生了利益平衡,重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3、评述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理论来源于“天赋人权”理论,其基本理念是:自由包括言论自由是一种“天赋权利”,不可剥夺,新闻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具体体现,因此应该得到保护;在保护自由特别是新闻出版自由的各种手段中,法律是最为有效最为可靠的。具体表现在: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立法;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和教化民众的意义;强调新闻自由对资产阶级政治秩序的服从,并坚持宽容的出版政策。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更多的是从发挥报刊媒介监督政府、启迪民智的作用出发的。他的新闻自由思想大大推进了美国民主的发展,为人类新闻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绝对新闻自由观

杰斐逊的新闻出版自由,不仅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和发表正确意见的自由,而且还包括说假话,造谣和诽谤的自由。杰斐逊在大力宣扬新闻自由行使民主监督的同时,也开创了美国报纸谩骂总统、批评政府的传统。杰斐逊的绝对自由忽视了自由是有界限的,忽视了绝对自由的负面影响。很显然,对新闻自由的美好信念与新闻自由的过度滥用、对彻底新闻自由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几者之间是很难协调,并且矛盾冲突不断。

新闻自由与政府之间,杰斐逊虽然选择前者,但他却强调新闻自由对资产阶级政治秩序的服从。这就使自由具有了阶级的特征。由此可见,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又是带有阶级局限性的。

4、大众化报刊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政治民主化的完成民主的政治秩序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均获得成功,“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学说深入人心。公民的言论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法制的保障。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出版自由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激发了公众对社会信息的高度需求。

民主的体验使公众更加关心时事和政治,更加关心周边环境的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爆发

(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体系建立,同传播事业相关联的交通运输、邮政通讯、造纸、印刷等提高改善。

(二)城市规模的扩张

大量破产的农民进城对信息需求增强。城市人口集中,降低了报纸的发行成本。

城市在数量、规模上的扩张成为信息交流中心。

三、工商经济的发展

广告是工商业进一步扩张的重要手段。

广告收入的增加是报刊降低报价、经济自主、政治独立的根本保证。

四、交通电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1、印刷技术的重大进展。手摇平版机

滚筒式蒸汽动力印刷机

2、交通电讯技术的发展。马车和帆船 火车,蒸汽轮船 有线电报

3、通讯社的出现及其发展。

通讯社延伸了报刊媒介的新闻采集手段。

论述题

评价日本二战后外科手术式的传播模式的建立

这种传播模式是有其建立前提的;1丧失内部改革的可能性,2、不改革会对人民造成紧迫威胁。

3、旧模式被打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被外来力量所政府。

4、这种模式由征服者这顶,被征服者无权干预。

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鲁迅 篇五

Most people remember the Kong Yiji who was the only standing drinker that wore long robes in the typical novel of Lu Xun 。He shaped lots of vivid and special characters like Kong Yiji。 Certainly, as a litterateur and translator, he was also the founder of New Culture Movement。

Lu Xun was born in a fallen feudal family in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At that time, our country was in a great panic。 Foreign invaders entered into our country。 The civil war was bound to break out。 Homeless people spread here and there。 It was in the period that Lu Xun aroused people’s awareness to fight against the enemy and look for a better solution to save our country

His primitive name was Zhou Shuren。 His popularity was proved by the fact that several of his works was entered in the textbooks of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What’s more, he was known by thousands of foreigners。

When he was a younger boy, he had to look after his poor family with his mother。 He experienced the hardship and the indifference and hypocritical of people。 He had the chance to come into close contact with people in low position and knew more about their life。

When he was 18, he left his hometown to enter the Nanyang Navy School。 Then he studied in the school of mines in Nanjing Street。 He was

excellent in all subjects。 In 1902, he had a state scholarship to Japan to study medicine。 At first, he spared no effort to learn it in Xiantai, for he wanted to improve people’s healthy condition and save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But he changed his mind totally after he saw a movie with his classmates。 In the movie, a Chinese person regarded as the Russian detective would be killed by the Japanese solider。 But some Chinese students did not show any sympathy for him and did not do anything。 Then the Japanese said that China was bound to be perished。 Hearing it, he was sad。 He consider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Chinese was to free their mind and change their spirit appearance。 After that, he made his mind to study literature to call on more people to protect our motherland。 So he returned to Tokyo to translate foreign works as well as to publish literary magazines and articles。 But he could not make him understood by most Chinese, let alone a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He came back form Japan in 1909。 He taught students in a college to make a living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 He pitched in the May Forth Movement。 Then he published his first vernacular novel, A Madman’s Diary in New Youth in 1918 After that ,he reported a couple of short novels including NaHan and PangHang to describe the life of the poor。 He also wrote some proses like The Weeds。 In the year of 1926, he was honed, so he had to leave for Xiamen because of his scathing voices。 He

had experience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national movements。 Persecuted by the KMT, he did not give in。 On the contrary, he regarded his pen as his gun to criticize the reactionaries。 In his later time, he published a novel named Old Tales Retold。 It came form an old Chinese legend。 In the meantime, he added his imagination and experiences to it。

上一篇:高二地理教学总结下一篇:小说《此间的少年》青春校园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