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小抄(共6篇)
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小抄 篇一
名词解释1社会调查研究2定性研究3定量研究4普查5抽样调查6个案调查7变量8命题9假设10探索性研究11社会测量12信度13效度14抽样15总体16样本17概率抽样18非概率抽样19文献20文献法21文献搜集22文献定性分析23文献定量分析24问卷法25量表26访谈法27结构式访谈28非结构式访谈29集体访谈30观察法31结构式观察32非结构式观察33参与观察34非参与观35实地观察36实验法37对照组实验38单一组实验39经典实验设计40资料整理41定性资料整理42定量资料整理43资料分析44资料定性分析45资料定量分析46资料理论分析47调查报告
简答题1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3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是怎样的4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则5什么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二者关系如何6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7调查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方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8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9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10什么是探索性研究?如何进行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11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12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具备哪些条件13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14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16如何确定样本规模17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如何18什么是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有哪些特点?19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20应该怎样搜集文献21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22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23什么是量表?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量表24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25怎样进行问卷调查26问卷法有哪些优缺点27问题设计有哪些原则28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29简述访谈法及其类型30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1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31选择访谈者的具体标准32什么是观察法?有哪些特点33进入实地观察现场34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35什么是实验法?实验法有哪些基本要素36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7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38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如何39如何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40什么是资料整理41资料整理的原则是什么42怎样进行资料整理43什么是资料分析44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45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46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47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48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49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50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51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
1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2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3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4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5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6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的类型7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都是变量8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9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10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11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12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13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14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15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的集合16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17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18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19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20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21所谓文献搜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22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23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24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25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26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27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28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29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30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31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32非结构式观察也称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33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34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35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36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37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38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39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40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41定性资料是指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和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42定量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数字及其组成的图文、图表资43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44它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45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46它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47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这些基本理论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具体科学原理是指逻辑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科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常用的大量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都来自这些学科,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突出地表现在方法和技术层面2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它们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3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4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应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实践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抽象过程。伦理道德规则,是指使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使调查更加人性化,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51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在调查方式上多通过大量个案调查获得资料,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只能向人们展示被调查事物的基本性质,若想了解具体事物的状况还需进行更为细化的调查。此外定性研究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它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2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6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7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2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3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4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5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6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7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实用性;系统性;时效性;经济性;弹性等8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函数式,即y是x的函数,若x发生变化,则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亦然。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这种形式。第二种是条件式,即“如果A,则B”,说明A和B是相关关系或者是因果关系。第三种是差异式,即“A和B有(无)差异”。社会调查研究中多使用后面两种陈述方式9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三种1逻辑分析,即用理论的逻辑方法检验研究设计的可行性,主要适用于对命题和假设、变量和指标进行检验,对其他方面作用则有限2经验判断,即用以往人们的实践经验来判断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适用于所有方面。但是由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而人们往往只能通过以往的经验判断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每个人的阅历又总是有限的,所以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3试调查,即通过小规模的实地调查来检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并根据试调查的结果修正和完善原方案。这是对方案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尤其在大型的调查实施之前,试调查必不可少10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11前一问见名词简释。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量表)和卡片等;测量规则,即测量所依据的标准和规定;测量对象,即社会现象的属性与特征;测量数值,即赋予测量结果的数字或符号。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可直接观察到的、具体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比较简单易为,而一些抽象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就比较复杂难订,需要反复斟酌121准确性,是指所赋予的数字或符号能够真实、可靠、准确地反映测量对象在属性和特征上的差异2完整性,是指测量规则能够涵盖测量对象的变量的各种状态3互斥性,是指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各个变量的取值之间互相排斥,决不兼容13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在上述四种测量层次中,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即它不仅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而且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能够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直接作为低层次测量使用,可以说,高层次测量也必然是低层次测量141调查者的问题: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工作作风不认真、深入等2被调查者的问题:被调查者样本选择不当等3测量的长度:项目数量过少或过多4测量的难度:测量题目太容易或过难15抽样指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广场,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方法。述语1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2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3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抽样分子”或“个体”。4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5抽样框。它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6参数值。它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7统计值。它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样本值是从样本的所有元素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总体值的估计量8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因为抽样本身的特点而引起的。由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所抽取的样本有多大,都无法涵盖总体,所以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抽样误差的大小是可以在样本设计中事先进行控制的161总体规模:根据抽样原理,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越接近,样本值与总体值就越一致,抽样误差就越小,样本的代表性也越强。但是当总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样本规模的加大就不是那么必要了。2抽样的精确性:从理论上说,样本的精确度越高越好,但相应的样本规模也要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调查者的时间和人财物力的消耗也要增加好几倍。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要达到同样的精确度,在同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样本规模可以小一些;反之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尽管从样本的代表性、抽样的精确性考虑,样本规模应尽可能大,但一般调查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样本规模的大小必须与之相匹配,否则或抽样无力完成,或根据抽样结果所做的调查研究无力进行171偶遇抽样:又叫自然抽样、方便抽样,是调查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作为样本的方法。偶遇抽样的优点是方便省力,缺点是没有保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偶遇抽样常用于探索性研究中的试调查2主观抽样又叫目标抽样、判断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印象判断抽样,就是纯粹凭调查者的主观印象抽取样本;经验判断抽样,就是根据调查者以往的经验和对调查对象的了解来选择样本。主观抽样省略了编制抽样框等前期程序,直接抽取样本,但能否采用主观抽样,主要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条件和调查的总体规模3定额抽样:又叫配额抽样,是先根据总体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主观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定额抽样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目的在于抽出一个总体的“形似物”,各类间的异质性与同类中的同质性不一定高。定额抽样方法的缺点很明显。由于它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而且是从方便出发进行主观的抽样,所以往往照顾不到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异性4滚雪球抽样:它是指先找少量的、甚至个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访问,然后通过他们再去寻找新的调查对象,依次类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达到调查目的为止。滚雪球抽样适用于总体的个体信息不充分或难以获得,不能使用其它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的调查研究18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三个特性1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2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3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当今社会的文献的特点1数量急剧增加2类型日益丰富3速度快,失效快,寿命短4内容重复交叉5质量良莠不齐19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特殊地位1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2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201应当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所需的文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主要有个人写的日记、信件、自传、回忆录等文献,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内部文件、规章制度等。只能根据已知的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所有的各种类型的正式出版物和仅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献,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文献检索工具。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若属于个人收藏品,可以根据线索,主动联系,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或者官方不宜公开的内部资料,则可按照一定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法搜集,某些特别的历史档案则可到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去采取借阅、复印等方式搜集。对那些虽未正式出版发行,但已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献,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复制的方式来搜集211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2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3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
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4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22问卷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前一问见名词简释。问卷法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它适用于1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问卷法通常与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以及资料的定量分析相联系。许多社会调查都是抽样——问卷——定量分析三者的结合体2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问卷法的适用性通常会受到调查对象总体构成情况的影响。在单一成分的总体中,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因素较多,问卷设计相对容易。比较而言,成分较为复杂的总体中,人们社会背景中各种因素差异较大,要设计一份适合每一类人的问卷就非常困难。因此问卷法在成分单一的总体中更为适用23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241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2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3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4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251设计问卷:是在先期完成的选择调查课题、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等几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进入设计阶段之后,需要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原则,认真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这项工作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2选择调查对象:调查者要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3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采取何种方式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4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还必须认真审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261省时省力省钱2有利于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3便于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4避免偏见、减少误差。问卷法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调查对象的范围有一定限制2有时回收率难以保证3调查结果有时并不可靠271客观性原则。这主要是指作为主体的调查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主观成分和影响2目的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不能枝蔓横生3必需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4对象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5自愿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6具体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7单一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在一个问题中,不能同时询问两件事情,或者说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281简捷性原则。答案必须简捷明晰,避免使用冗长和夹缠不清的语句2相关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与问题具有相关关系,不能所答非所问3同层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属于相同层次(类别)4穷举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穷尽所有的可能5互斥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互相排斥的6可行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也愿意回答的29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30,即与会者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不允许对别人的意见品头论足。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预测性调查中被广泛应用的“头脑风暴法”,就是这种访谈类型的代表。其主要做法是: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并严格规定讨论问题的范围。要求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附和或反驳别人的意见。鼓励与会者汲取别人的观点,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意见,提出新观点。要求修改或补充自己观点者可优先发言。主持人不发表意见和表明倾向,以免妨碍会议的自由气氛2讨论式的访谈,它是常用于对初步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一种会议形式。其主要程序和做法与头脑风暴法有许多一致之处,但核心规则却截然相反:禁止会议的参加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确认论证,而只允许提出各种质疑或批评意见。质疑和批评的内容主要是提出原设想、意见、方案不能成立或无法实现的理由,与会者既可互相研讨,互相补充,又可互相诘难,互相争论,一直到没有可质疑或批评的问题为止。最后,要归纳各种质疑和批评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估,形成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统一结论311要有诚实的品质。这是访谈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2要有综合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等3要有活跃开朗和谦逊的形象气质4要有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5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6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7要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而且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越复杂,学历要求就应越高。特殊条件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性别、年龄、籍贯和知识结构等32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它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特点1它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2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3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4它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33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方式有隐蔽和公开两大类,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者是否让观察对象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自然地、直接地、公开地进入现场当然十分理想,但往往比较困难。因此,观察者有时需要采取逐步进入和隐蔽进入的方式。逐步进入是在刚开始时,并不向有关人士介绍观察的全部内容或者观察的最终目的,以免对方因困惑不解或配合难度过大而拒绝观察者进入。在以后观察有了一定进展、对方习以为常时,再提出扩大观察范围或延长时间等要求。有时,观察者也可在观察的开始阶段先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观察,再自然而然地逐步建立与观察对象的关系,由浅入深地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以后随着观察对象与观察者关系的加深,再逐步暴露自己的身份。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地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这种方式较为适用341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
工作作风。观察者的能力、知识与经验。观察者的心理素质。观察手段。2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被观察者的反应。人为的假象。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观察者,然后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统一思想,掌握有关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要按照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行事。通过这种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35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也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要素:1实验主体,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验调查的实验者2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即实验调查所要认识的客体及其所处的各种社会条件3实验活动,即改变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实践活动,它们有一个专门称谓是“实验激发”。四是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查和测定36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37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381准备阶段: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确定实验课题及实验目的;提出理论假设;选取实验对象;选择实验方式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2实施阶段:工作主要有前测;引入或改变自变量,对实验组进行实验激发;后测3资料处理阶段:工作主要有: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实验报告391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多、个体之间同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少的情况2主观挑选,即由实验者根据实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了解,有意识地挑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验。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少、个体之间异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多的情况。多数实验调查采用前一种方法,以使各实验组成员的构成及其状况尽可能均等40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411真实性原则2合格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完整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是指整理后的资料应尽可能条理化,系统化6统一性原则7简明性原则8新颖性原则421选择分组标志:指分组的标准或者依据,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进行分组。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还可以用以上四种基本标志组合出其它多种复合标志2确定分组界限:指划分组与组之间的边际。分组界限包括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等内容。在很多情况下,组中值可以作为该组的代表值3编制变量数列:变量即各个标志的具体数值。编制变量数列实际上就是把各数值归入适当的组内。分组完成后,就可以按照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编制变量数列。文字资料的整理步骤:审查、分组、汇编43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441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设计调查方案时,已经规范了所用的概念和变量。但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是问卷调查中,会发现对个别概念的不同理解,对这些概念,需要结合调查资料,再做斟酌或修订2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以便求得更准确的定性分析3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45一类是对初步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人们称其为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及相关资料,对总体进行推断,人们称其为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46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SPSS是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咨询等功能于一身的巨型服务系统,统计功能非常强大,操作界面漂亮柔和,表格和图形的制作方便美观,特别是操作简便,利于初学者使用,因而倍受人们青睐,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系统。它在我国的影响尤为巨大。SAS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与SPSS功能类似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Excel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一种软件。其统计功能虽然比不上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但也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统计分析的需要。与专业统计软件相比,Excel的最大优势在于:本身价格不高,非常普及,因此便于一般用户使用;便于与Office的其他软件配合使用。正由于这些优点,Excel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7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2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这两类调查报告依据不同标准又可划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调查研究非常普遍和频繁,所以调查报告成为一种特别常用的文体,特点:1真实性。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结果2针对性。必须是针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所作的有实际意义的描述、分析和建议;必须针对具体的调查报告的阅读对象3典型性。无论是观点还是事实,都应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4指导性。调查报告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理论研究的参考,即使是描述式调查报告,也要做到给人以启示5时效性。调查报告必须及时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需要48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1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2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3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4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5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49类型: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1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的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身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及彼的横向联系,从中体现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2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它或者以调查过程为序,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为序。这种结构多见于内容较为单一的调查报告,有利于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3交叉(混合)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往往是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这种方式容量大,更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写法方便、灵活,因此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比较复杂或重要的调查报告,大多采用这种方式50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1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2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3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4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511选取可靠资料。所谓可靠资料,一是指资料的来源可靠。二是指资料的内容可靠2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这是从量的角度对调查资料进行选取,要以必须、够用为度3选取有力的资料。这是指从质的角度,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全面分析和反复比较,选取最适合和最典型的资料4选取新鲜的资料。新鲜的资料首先是指调查中发现的社会新事物、新行为、新思想、新事件和新问题;其次是指早已存在,但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应有注意的问题;再次是指人们比较熟悉,但从新的角度可以显现新的特点的问题5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素材一定要具体、详实,而且应与多数人的理解能力相适应。
2.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小抄 篇二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上的发展与应用, 是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实施大语文战略的重要一环, 属于广义的研究性学习。它与狭义的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一种学科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 而后者则是一门课程, 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因此, 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研究性阅读教学, 便可发现它具有不同的内涵, 具体来说, 我们可将其内涵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人文化内涵。
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力”, “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 这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人类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厚的精神养料, 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取向去关注人生, 关注社会。在交际中学习捕捉、筛选、加工和再生信息, 以此来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 逐渐掌握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工具, 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生命质量”。换言之, 研究性阅读教学就是要深入挖掘语文课文中的人文特质, 获取丰厚的人文素养,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2. 方法化内涵。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语义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手段和技巧, 它灵活贯穿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它因时而异, 因文而变, 更因人而宜;但是学生主体自始至终的对问题的深入探究, 并由此渐变为阅读活动的自觉行为, 这一点是不变的。
3. 信息化内涵。
阅读首先是以获取文章信息为目的的活动,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 对文章信息的检索、筛选、分析、综合 (整合) 利用等一系列信息处理手段, 构成研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操作性方式。应该指出的是, 由于阅读教学固有的主观性特点, 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出现意义指向的多维性, 即有可能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并由此导致对文本理解的偏差, 这其实正是对文本阅读的创造性思维的外在表现。
二、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特征
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过程性等特点, 而研究性阅读教学由于带有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特性的缘故, 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具体说来,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探究性
探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就是指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探究有其内在本质特征, 即“不直接把构成教学内容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 取而代之, 教师创造一种智力的和社会的交往环境, 让学生通过探究, 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这样看来, 研究性学习对探究教学的实施似乎比较侧重于理科科目的学习, 而对于像语文等文科类的学习则不大注重, 事实上也的确有人这样认为, 但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隐含在字面意义之内的深层意蕴。
2. 主体性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了一层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相对应的意义, 即在学生提出问题实施研讨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调控。教师当然要改变原先那种主宰课堂的角色, 但要依据教材本身及学生的实际, 对需要探讨的问题适时给予选择、定向和帮助, 使学生少走弯路, 少做无用功, 也就是说, 学生要在一定的轨道里充分发挥他的主体作用。
3. 互动性
由于研究性阅读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堂上, 这就往往使得问题的解决成为整个班级的讨论对象, 而不像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那样只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专题研讨。由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使得彼此之间互助、互促、互动, 从而达到师生在知识、能力、人格上的共同升华与提高。
4. 整合性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喜欢追求“面面俱到”, 容易导致整篇课文被搞得支离破碎。而研究性阅读教学是针对某个问题而动, 它包括三个环节:吸收信息、分析总结、表达交流, 实现多种语文能力的整合。不仅如此, 研究性阅读教学的这种整合性还表现在它是对语文学法指导的扩展与提升, 是对研究性学习思想理念、习惯意识等的注入与融合—即研究性阅读教学还是一种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课堂教学方法和自身学习方法、一篇文章内容和多篇文章内容等等的整合, 是知识、方法、理念的整合。
三、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 组织管理策略
在中学生的研究性阅读中, 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 教师的介入要把握好尺度,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注重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健康个性, 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师的组织管理主要体现在充分动员学生上。”
学生是研究性阅读的真正主体, 必须使他们接受与理解研究性阅读。由于学生长期处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之中, 对研究性阅读缺乏感性认识, 认为科学研究是陌生的和遥不可及的。要提高研究性阅读的有效性, 充分动员这一环节非常必要。动员的内容包括:教师向学生介绍研究性阅读的性质、背景、目标、步骤、意义等, 使学生有一个概括性认识;向学生介绍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 最好结合实例, 要通俗易懂;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使他们不至于盲目无效的去阅读。在动员过程中, 还要让学生明白, 研究成果的评价也凸显过程, 还要请教师鉴定, 综合评奖, 编辑论文集, 学生有兴趣有信心, 就为整个研究性阅读活动奠定了基础。
2. 过程指导策略
(l) 选题方向的指导。众所周知, 随意提出一个问题并不困难, 然而要提出一个具有科学价值的问题, 确实是相当困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选择专题是研究性阅读的突破口, 是研究工作的真正起点, 对研究性阅读能否有效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它关系到研究性阅读的发展方向、价值、方法、效果, 是研究性阅读取得成效的关键。
(2) 搜集资料的指导。所谓搜集资料是指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的过程。搜集资料并不是盲目的简单综合, 而是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 从中提取出对研究有用的信息。教师要传授学生资料搜集和整理的方法。如:制定阅读计划、编写书目索引、重视摘录提要、笔录思索质疑等。
(3) 成果表达的指导。在研究性阅读成果表达这一环节, 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 形成较完整的研究成果材料, 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表达。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提出自己的疑惑, 倾谈自己的感悟, 大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活动的形式出现, 也可以个体自述成果的形式出现。
3. 方法指导策略
(1) 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性阅读方法。有一种研究性阅读方法叫“设身处地”, 就是在阅读时将作品中旁人的痛苦变成亲身的痛苦, 让旁人的情感占据自己的情感, 忘我的去想“旁人”所想, 思“旁人”所思。尽可能的挖掘出文字所包含的信息, 这便是研究性阅读灵活运用设身处地原则, 读尽读透, 使文中形象完整丰满。
(2) 帮助学生形成研究性阅读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研究性阅读的最终目标之一。传统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一直偏重于求同思维, 其结果导致学生思维刻板, 盲从于权威和老师, 怕出差错, 怕危险, 过分追求确定性, 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少学生面对搜集的众多资料, 提不出问题, 提炼不出自己的观点来。因此, 有必要向学生介绍研究性阅读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要求在研究中有意识地运用。例如:
归纳和概括。就是把读物或资料中某些相关的内容加以分析归纳、综合概括, 从而有所发现, 并提出有价值的看法。
引申和发展。就是对于读物或资料中的正确内容予以吸收, 并予以补充完善, 从而阐发新的思维观点。
否定和批判。就是对读物中的谬误有所怀疑, 从而深入研究、多方考察, 最终予以否定, 这常是新思维、新观点萌生的重要前提。“学则须疑”就是告诉学生, 在阅读中产生怀疑甚至否定的想法, 这往往是求得真知的前提。
消化和运用。就是对读物或资料中的思想观点融会贯通, 并联系生活中其他事例加以阐发解释, 从而提出新颖的见解。这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研究性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元清.高中研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版。
[2]顾之川.与时俱进推进语文教材的改革[J].语文教学之友, 2002 (9) 。
[3]马燕明.阅读指导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0 (10) 。
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小抄 篇三
1、概念:是全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通过各种经济纽带紧密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
2、世界经济三要素:各国国民经济、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整体的问题和规律。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始终处于一个变动和发展的过程;它与国分工、世界市场相伴而产生和发展。
3、形成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至今。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内部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矛盾:
1.帝国主义者出于追求高额利润的需要,一方面无限扩大本国的工业生产,另一方面极力把亚、非、拉地区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使他们的经济成为只生产少数几种作物的单一经济;2.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出现了国际垄断价格;3.由于资本输出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了;4.随着资本输出,特别是借贷资本输出的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概念的内涵也扩大了;5.殖民地附属国作为帝国主义的资源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意义,作为帝国主义生存条件的意义日益增大;6.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资源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又使各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各国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三、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
1、产业结构概念:指整个国民经济内部各部门的组成与相互联系,以及各部门内部各个门类的组成和相互联系。
2、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1)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各产业的资本额所占比重等;(2)各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3、影响产业结构形成和变化的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2.)历史形成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水平;3).劳动力和资本拥有状况;4.)已形成的生产技术体系以及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结构;5.)科学技术进步。
4、战后科学技术进步创造了第三产业大发展的条件:1.科技进步极大提高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2.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分工深化;3.高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需要基础服务产业的支撑。
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达;
1、科学技术发达;
2、生产力发达
(二)产业结构先进;1.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物质生产部门比重降低,服务业部门比重调高;2.在物质生产部门中,农业比重降低,工业比重提高;3.在整个工业部门中,传统工业比重降低,新兴工业部门比重提高。
(三)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高;
(四)市场经济现代化;
1、企业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
2、市场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
3、政府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
(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六)贫富悬殊并且差距扩大。
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机制。
六、发达国家的企业制度体系包括: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七、发达国家四种市场形态: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八、二战后国家垄断的主要表现:1.国家经济实力大增,从而干预经济能力大增;2.私人垄断资本的活动越来越离不开国家的调节扶助,从而具有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3.国家不仅作为上层建筑,而且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即作为真正的总垄断资本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运动,这种运动贯穿于剩余价值的产生、实现和分割的全过程。
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1.实力处于主体地位;2.在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3.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制约地位(制约规模、制约发展速度);4.在世界事务中处于支配地位(支配组织活动、支配主要因素变动)十、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恢复阶段(1945—1953)、高速增长(1953-1973)、停滞膨胀(1973-1983)、中低速增长(1983年以来)。
十一、西欧、日本经济恢复的主要原因:1.较强的物质技术基础;2.充裕的、素质较高的人才和劳动力;3.经济体制和政策的改革与调整;4.其他因素,如:朝鲜战争、美国援助等
十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1.生产力发展的自身动因(自身积累、自身加速);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的促进作用;3.其他因素的促进作用,如:战争破坏、战争需求、战后新秩序、廉价石油等。
十三、国家垄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表现:1.垄断促进了科技进步;2.国家对垄断组织帮助,为其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3.国家宏观调控减轻了经济危机冲击。
局限性:局限性不在于调节手段本身,而是在于调节的资本主义基础。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法规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不更多地从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出发,影响其作用发挥。
十四、经济滞胀阶段的主要表现: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率。
十五、经济中低速增长的原因:1.政府扩大政府开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复苏;2.进行主要是降低税率的税制改革,以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3.紧缩货币供给,以控制通货膨胀;4.实行企业私有化,以增强经济活力和减少政府财政负担;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便生产和增强经济增长的新的活力和推动力。
十六、单纯市场对经济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实现宏观总量的平衡和稳定;2.市场调节不能单独保证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3.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中长期预测和调节的能力不足;4.市场竞争可能产生两极分化,市场调节对诸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社会效益目标不能充分实现;5.市场竞争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但市场竞争也会产生垄断又反过来抑制市场调节的效能;6.市场调节在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经济中不能独自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十七、当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和作用:1.调节总需求以保证经济发展少受周期性危机的冲击;2.调节和制定国家的中长期经济目标,引导和指导企业生产及整体经济发展;3.调节和维护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障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发挥;4.调节经济关系,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内部的、外部的条件。
十八、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1.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点水平较低;2.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3.经济结构不合理,对外依附比较严重;4.社会经济具有二元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5.发展不平衡普遍存在,贫富相差悬殊。
十九、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发展中国家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支独立的新兴力量;2.发展中国家经济越来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3.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仍摆脱不了发达国家的掠夺和剥削;4.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二十、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1.以其自身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世界经济新的发展,提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和水平,在某些时期和方面,甚至起到带动作用,如目前东亚、东南亚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就具有这种作用;2.在其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各种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程度不同的改造,在世界范围内促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实现经济起飞,形成新兴市场,不断地有效扩大世界市场的总需求,支持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4.扩大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各种国际经济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环流,深化了国际分工,优化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活动总体效率;5.通过一系列国际经济关系演变,如:南北关系、南南合作、缓解了一些国际经济矛盾,协调了一些国际经济行为和政策,稳定了一些方面的国际经济运行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十一、发展中民族国家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粮食短缺;2.人口增长过快;3.债务负担沉重;4.经济结构畸形;5.社会政治不稳定。
二十二、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企业自由型(新加坡);二是政府主导性(韩国);三是混合型(印度)。
二十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概念: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按照生产力过程区分为:生产体制、流通体制、分配体制;按照国民经济构成分为:国民经济体制、部门经济体制、企业体制;按照综合部门区分:计划体制、投资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劳动工资体制;按照各经济部门区分:工业体制、农业体制、外贸体制。
3、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原因:1).市场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有效方式;2.)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配置资源具有自动性;3.)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市场经济能够不断推动生产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层次发展。
二十四、经济转轨中存在的问题:1.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2.私有化加剧了两极分化;3.在私有化过程中,贪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4.外国资本控制了金融等关键领域。
二十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西欧经济增长大大超过美国,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排名由日本第一、西欧居中、美国为末,转变成日本第一、美国居中、西欧为末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第一,西欧居中,日本为末。
二十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程度不同;2.积累率不同;3.宏观调控的方式和力度不同;4.国际地位不同。二
十七、国际分工:
1、概念: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各国的生产领域乃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民经济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历史发展: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
3、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的特征:1.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型世界工业农业的分工削弱,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分工日趋加强;2.从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3.社会主义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4、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因素:1.自然条件差异;2.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3.各国的生产关系。
5、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
6、国际分工的特点:一是国际分工的基础更加技术化;二是国际分工的内容不断细化(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三是国际分工媒介形式日益多样化(国际商品交换、生产资本的国际流动、地区性经济集团内各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四是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逐渐强化;五是国际分工格局有所变化。
7、现有国际分工的缺陷:1.)世界经济财富的总量增长与国际经济主体间的社会分配存在着明显的失衡和不公;2.)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环境和发展环境趋于恶化;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挑战和侵蚀。
8、努力构建合理的国际分工:1).加强团结合作,推动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改革与调整;2.)积极引进外资,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改善国际分工体系;3).加强技术创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十八、国际贸易协调:
1、概念:就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为了解决相互贸易中的问题和矛盾而进行的,一般通过协商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以及建立经济协调组织等形式,制定共同的规则,协调相互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活动,以促进相互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全球性贸易协调体制经历了两个阶段: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48年1月1日生效、世纪贸易组织(WTO)1995年1月1日
3、当代国际交换的特点:1.国际交换发展迅速;2.国际交换内容和结构发生新变化;3.国际交换中各类国家的地位发生变化;4.贸易方式发生变化。
4、当代国际交换的特点的成因:1.科技进步的推动;2.资本国际流动的促进;3.区域集团的影响;4.各国政府对其出口贸易的支持;5.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二
十九、|国际货币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市,召开了有44个同盟国的300多名代表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因为此国际货币制度是在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实行两个挂钩。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二是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的价比,即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汇率关系。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1.)美元作为国际货币;2.)固定汇率制;3.)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一是通过基金组织来调节;二是通过汇率来调节)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对布雷顿货币体系美国有两个责任,一是要使美元按照固定价格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美元。由不可能同时解决清偿问题和信心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1978年3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从1978年4月1日起有关肯定浮动汇率和取消黄金条款的决议正式生效,维持了34年的布雷顿货币体系结束。,5、布雷顿体系的作用:1.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局面;2.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3.该体系所创建的国际多边支付制度,缓解了一些国家在国际收支方面遇到的困难,促进了资金融通和调节,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三
十、牙买加体系:1976年1月8日在牙买加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定》。从1978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
1、牙买加货币体系的特点:1).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但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2).浮动汇率制;3.)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发展;4.)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相互补充。
2、浮动汇率按照浮动方式分为: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单一货币、钉住一揽子货币;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管理浮动。三
十一、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1.投资规模迅速增长;2.国际资本争夺加剧。
2、国际资本争夺加剧的主要因素:1.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经常赤字,需要大量外资流入;2.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资本输出收缩;3.德国的投资更多转向统一后的国内;4.俄罗斯、东欧经济恢复转轨,需要巨额国际资金支持;5.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和争夺;6.发展中国重债国摆脱困境,形成资金需求“大洞”。
3、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1)国际分工和国际交往的需要;2)追求高额利润的需要;3)汇率变动影响;4)降低风险的需要。
三
十二、各国对国际间接投资管制的措施:1.政府调节措施;2.外汇管理措施;3.限制贷款用途;4.对金融市场干预。各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一是投资母国的政策;二是投资东道国的政策。三
十三、各国对国际直接投资政策
1、投资母国的政策:1.)通过纳税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私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对私人直接投资提供担保和保险;3).对私人对外投资提供情报信息和信贷支持。
2、通过纳税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私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税收抵免、税收饶让、延期纳税政策、免税。
3、投资东道国的政策:1.税收优惠政策;2.承担担保和保护;3.建立经济特区,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外资入境;4.对外国私人投资的管理与限制措施。三
十四、国际劳动力流动
1、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原因:1)劳动力价格差异是引起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2)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不平衡,驱动国际劳动力的流动;3)各国政府对外籍劳动力流入的态度和政策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
2、国际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和障碍:经济因素方面的障碍(流动成本)、非经济因素的障碍(心理成本)、政策因素方面的障碍(限制劳动力跨国流动的重要成本)
3、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利的:1)减缓国内就业压力;2.)能增加外汇收入;3).海外就业提高了出国劳动者的工作技能,人才回流也有助于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用于国内建设。不利的:人才流失,加剧了人才短缺的程度。
4、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发达国家的影响:1).促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2.)抵消了发达国家劳动人口下降3).改善了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
5、国际劳动力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从总体上看,国际劳动力流动有利于世界范围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更充分、有效的利用,形成更高的社会生产力;2.)国际劳动力流动引致国际分工优势转移;3.)国际劳动力流动,与国际商品、资本流、信息流、技术流一起,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世界各国联系的更加紧密。总之,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全球化的深入,可以预见,国际劳动力流动在21世纪仍将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三
十五、当代国际技术流动政策:
1、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对技术流动活动所作出的宏观的、原则性的规定。
2、当代国际技术流动政策的目的:1).延长技术生命周期;2.)扩大技术效应;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成果,缩小技术差距,培养技术人才;4.)配合国家的发展目标选择技术,合理分配资源,不同时期可以采用不同政策以保证发展目标实现。
3、当代国际技术流动的鼓励政策:发达国家:1.)在税收、财政、信贷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和传播新技术,积极参与技术贸易;2.)政府直接进行技术传播的政策;3.)制定科技咨询政策;4.)制定技术教育政策;发展中国家:1)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发达国家投资、设厂,促使外企带入先进、适用技术。2).对技术先进、本国急需项目给予优惠;3)提供信息咨询服务;4)给外国科技人员以优惠待遇,以引进人才来促进技术贸易和经济的发展;5)采取优惠措施,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4、当代国际技术流动的限制政策:发达国家:主要是针对技术输出,重点放在防止尖端技术,特别是可用于军事目的的技术外流。发展中国家:主要在技术输入方面:1)对引进技术进行技术分类,分轻重缓急,以不同的政策措施区别对待;2)设立技术引进管委会,审批引进技术项目;3)制定各种标准来评估技术引进水平,通过评估来确定引进技术的项目和应采取的政策。三
十六、区域一体化
1、区域一体化的内涵:是指一体化涉及的经济领域、达到的层次和程度。
2、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工业自由贸易区、完全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
3、区域一体化的外延:是指一体化涉及的地域范围、广度、包含成员数量、规模。三种组织形式:区域组织、次区域组织、跨区域组织。
4、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1.区域化与全球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域化是与全球化并存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且两个趋势本是同根生。经济资源愈益跨越国界自由、全面、大量、结合地流动和配置,并在体制框架上加强国际联合与调节的进程,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就是经济全球化,发生在区域范围内就是区域化。两个趋势都是在生产国际化、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不过全球化在范围上比区域化更广,而区域化在层次上比全球化更高。2.区域化与全球化是对立统一的两个趋势。只要努力减少区域一体化的排他性,增加其开放性,作为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化就会促进前者的发展,同时区域化自身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三
十七、战后世界经济长周期
1、战后世界经济长周期的基本状况:1)经济增长率在前期明显高于后期;2)失业率相应的在前期低于后期;3)物价水平出现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动。
2、战后世界经济长周期的上升波:两个黄金时代特点原因:一是高投资,另一个是高生产率。
3、战后世界经济长周期的下降波:1)出现了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2)出现了价格水平运动的新特点3)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一是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二是低油价;三是高股价;四是高美元;五是文件灵活的宏观政策)
4、战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特点的成因:1)科技革命的发展;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3)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的兴起;4)局部战争的影响。
三
十八、产业结构演变的状况和特点:
1)工业化前的经济: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微不足道,第三产业还未形成规模。2)工业化经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但仍低于第二产业。3)后工业化经济:从结构变化看:第一产业地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趋于下降;第三产业迅猛增长,在国民经济中跃居首位;产业间依赖性加强。从产业内部变化看: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特点:一是农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较为平衡;二是农业生产专业化有了很大发展;三是农场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特点:一是传统产业比重降低,新兴产业比重提高;二是整个工业部门出现了从劳动、资本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特点:一是传统服务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三是第三产业中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服务部门迅速扩大。三
十九、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人口急剧增长(失业严重、贫困加深、设施不足、社会动荡);2.资源告急;3.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四
十、世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1.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2.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3.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四
十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1.公平性原则(当代人群之间的公平、代际间公平);2.可持续原则(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3.整体性原则 四
十二、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1、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1)贸易自由化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2)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加速资源耗竭);3)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挑战;4)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
2、贸易自由化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1)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总量增加,从而带动一国综合国力提高,有利于该国集中更多财力用于环境保护;2)贸易自由化可以提高资源在国际间的配置效率,将资源配置到成本最低而效益最高的生产领域,这样可以有效发挥拥有不同资源的国家的比较优势,克服因其资源有限而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3)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使发达国家加快环保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也有利于外国投资者大幅增加对环境技术设施与运营环保技术的开发环保设备的生产的直接投资.四
十三、经济知识化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几点影响:
1.网络对全球化的影响。网络的发展将使得经济的知识化进一步加强,并把全球化推向一个新时代——网络经济时代;2.经济知识化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将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3.知识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一是知识经济在创造新的岗位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机会急剧减少;二是知识含量高的就业机会增多,知识含量低的就业机会则迅速减少); 4.知识经济不能消除不平等现象。如贫富差距加大。四
十四、世界政治的相对独立性:
4.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小抄 篇四
:
1.(C)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
C).A.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无为而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为思想核心。
A.王道
B.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非攻
4.孙中山先生是(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5.美国政治家(B)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西塞罗
7.1880年美国(D)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华盛顿大学
B.康奈尔大学
C.哈佛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尔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D.苏格拉底
1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经济秩序
B.阶级状况
C.政治力量分布
D.政治秩序
11.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A.制度研究途径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2.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而展开。
A.治臣之道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13.1949—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D)的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14.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15.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A.城市
B.民主
C.法律
D.国家
16.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管理
B.文学
C.历史
D.社会伦理
17.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B)
A.皇权政治学
B.伦理政治学
C.政治社会学
D.法治政治学
18.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19.(C)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20.(A)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A.理想主义
B
.经验主义
C.科学主义
D.多元主义
21.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D)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A.经济学
B.生物学
C.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
22.(B)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23.(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因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24.(D)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
25.(B)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托克维尔
26.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
A.君权神授论
B.人民主权论
C.社会契约论
D.天赋人权论
27.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
A.政治权利
B.财产权
C.平等权
D.自由权
28.各国宪法和法律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上。
A.财产权
B.平等权
C.自由权
D.参政权
29.在中国,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C),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A.直接选举
B.普遍选举
C.村民自治
D.监督制约
30.马克思主义认为(D)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集体
B.政党
C.民族认同
D.利益
31.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D)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A.权力制衡原则
B.法制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32.议行合一原则是(A)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A.社会主义
B.奴隶制
C.资本主义
D.封建制
33.(D)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A.议行合一制度
B.首长负责制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制度
34.马克思主义认为(A)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35.(C)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36.(D)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37.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A)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集中于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38.(B)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盛顿
39.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直接民主
D.议会民主
40.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41.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4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43.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一党制
44.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B)。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45.美国政治学家(D)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A.罗尔斯
B.布坎南
C.亨廷顿
D.达尔
46.社会主义将(D)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司法独立
B.三权分立
C.党的领导
D.议行合一
47.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D)
A.政治妥协
B.政治改良
C.政治革命
D.政治改革
48.(A)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
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A.罗尔斯
B.韦伯
C.托克维尔
D.亨廷顿
49.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C)的理解。
A.政治妥协
B.政治治理
C.政治合作
D.竞争
50.(C)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他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善治
B.服务
C.契约
D.平等
51.(A)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2.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
A.布丹
B.霍布斯
C.马克斯·韦伯
D
。孟德斯鸠
83.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D)精神的结果。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平等协商
54.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A.公开性
B.自愿
C.责任性
D.一致同意
54.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的是通过(D)的形式来实现的。
A.意识形态
B.宣传教育
C.国家强制
D.重叠共识
55.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D)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56.(A)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集合D.游行
57.在现代社会中,(B)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弹劾
B.选举
C.监督
D.罢免
58.马克思主义对于(D)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A.政权建设
B.普选
C.人民当家作主
D.政治参与
59.在现代法治社会,(D)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
B.社会
C.公民
D.新闻舆论
60.一般来讲,(A)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1.(B)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62.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是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
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63.政治参与实际上仍是公民行使以(D)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选权
64.(A)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重点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公民文化
>>
B.<<政治文化>>
C.<<政治社会学>>
D.<<政治心理学>>
65.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D)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66.(A)被认为是工业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67.(A)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自由主义
B.福利社会主义
C.社群主义
D.第三条道路
68.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B)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无政府主义
B.自由主义
C.保守主义
D.法西斯主义
69.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C)为特点。
A.自由贸易
B.自由经济
C.社群主义
D.政府改革
70.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D),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A.生态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理想主义
D.实用主义
71.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D)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A.德国革命
B.美国革命
C.英国革命
D.法国革命
72.70年代以后,(C)的产生,使英美保守思想受到冲击。
A.生态主义
B.社群主义
C.新右派
D.女权主义
73、在当代,政治发展稳定的途径包括(A)
A.现代化
B.法治化
C.高效化
D
法制化
74.(D)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共同富裕
C.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75.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指公共领域里的(C),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A.政治稳定
B.政治一致
C.政治秩序
D.政治共识
76.(D)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亨廷顿
77.宪政的核心是(D)。
A.形成公民社会
B.依法治国
C.保障自由
D.民主政治
78.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的统一,而要求(D)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
A.国家元首
B.立法机关
C.政党
D.政治秩序
79.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根本原则就是(D)
A.法制
B.法治
C.平等
D.80.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C)正义。
A法治
B形式
C结果
D程序
81、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D)
A.权威
B.平等
C.自由
D.自治
82、(B)是天生的民主派。
A.工人阶级
B.中产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83、目前,现代国家一般都采用(A)民主制。
A.代议制
B.参与制
C.直接参与
D.精英
84、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是在(B)。
A.19世纪
B.20世纪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85、多元化民主理论认同(A)主义的民主观,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
A.精英
B.保守
C.社会
D.自由
86、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B)的民主化改造。
A.政府职能
B.政府体制
C.政府结构
D
政府管理
87、人们把古希腊(A)的哲学王思想看做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格拉底
88、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B),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A.工人阶级
B.中产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
B
C
D)。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批评和建议权
2.就当前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
C
D)
A.民主权
B.财产权
.C.平等权
D.自由权
3.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
B)
A.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
C.政治经济研究
D.政治法律研究
4.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
D)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公共权力
B.民主
C.专制
D.人性
5.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
B
D)
A.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6.政治权力具有(A
B
C
D
E)的特征。
A.权威性
B.扩张性
C.排他性
D.强制性
E.支配性
7.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A
B
C
D)的活动,以期发展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A.政府
B.政党
C.利益集团
D.选民
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A
B
C
D)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
9.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
D)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阶级分析方法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0.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
B
C).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法
B.势
C.术
D.变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有表现在于(A
B
C
D)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
B
C
D).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3.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
B
C
D)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14.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A
C)。
A.自由权
B.社会经济权
C。
公民权
D.社团和群体权
15.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
B
C
D)。
A.复决权
B.罢免权
C.创制权
D.选举权
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
C)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政府
B.行业
C.市场
D.政党
1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的原则要求包括(A
B
D)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制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18.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
B
C)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19、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
B
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的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20.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
B
C
D)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21.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A
C
D)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2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A
D)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23.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
D)为特点。
A
制度化
B.平等性
C.组织化
D.独立性
24.(A
D)是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25.作为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C
D)是现代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公民个人
B.政府
C.社团
D.政党
26.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
B
C
D)
A.大众传媒
B.立法机关
C.超国家机构
D.政党和议会党团
27.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A
B
C
D).A.示威抗议
B.政变
C.恐怖活动
D
司法诉讼
28.英国政府一直在(AD)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共和党
C.民主党
D.工党
2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
B
C
D)。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30.两党制以(C
D)最为典型。
A.新西兰
B.澳大利亚
C.英国
D.美国
31.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
B
C
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合作
C.伙伴关系
D.协商
32.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B
C
D)
A.责任性
B.制度效率
C.回应性
D.管理效率
33.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
C)
A.效率精神
B.民主精神
C.契约观念
D.法治观念
34.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
D)认同之上的合作。
A.法律
B.平等
C.公共利益
D.市场原则
35.(A
D)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阿根廷
36.从政治参与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
B
D)关系。
A.义务
B.责任
C.权力
D.权利
36.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
C
D)。
A.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B.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C.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D.有助于经济发展
37.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
B
C
D)
A.撤销决定
B.制止行为
C.否定议案
D.选举权利
38.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
B
C
D)。
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间接选举原则
D.普遍选举原则
39.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C
D)。
A.对政治参与权的保护
B.平等的参与权
C.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
D.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
40.舆论监督以其(A.B
C
D)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成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评价性
B.广泛性
C.及时性
D.公开性
41.“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
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42.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
B)
A.代议制
B.民主制
C.法治
D.法制
43.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
C)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A.冲突
B.合作
C.竞争
D.团结
44.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
B)。
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5.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C
D)这样的观念。
A.政治平等
B.法律平等
C.社会平等
D.收入平等
46.下列关于改良社会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
C)。
A.按照道德原则分配财富
B.按照市场原则分配财富
C.反对暴力革命
D.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
47.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A
D)
A自由经济
B弱国家
C干预经济
D强国家
48.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A
D)
A.政治制度化
B.法治化
C.民主化
D.减少政治参与
49.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有(A
B
C
D)。
A.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B.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
C.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D.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0、(A
D)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
A.宽容
B.民主
C.法治
D.理性
51.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推动着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A
BD)
A技术革命
B各国的制度变革
C文化趋同
D跨国公司
52.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
B
C
D)。
A.平等原则
B.宽容和理性精神
C.自由原则
D.秩序原则
5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A
B
C
D)。
A.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
B.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
C.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
D.理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54..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
B
C
D)
A.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加意识的提高
B.政府的执行危机
C.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D
利益冲突加剧
55.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A
B
D)
A.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B.权力结构的稳定
C.社会稳定
D.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
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民主理论
家提出(A
C
D)
原则,限制公共权力,还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A.有限政府
B.廉洁政府
C.高效政府
D.法治政府
57、民主的限度包括(A
C
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58、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A
B
C)。
A.权威
B.平等
C.自由
D.自治
59、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
B
C
D)。
A.经济市场化
B.文化世俗化
C.政治文明化
D.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60、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61、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
D)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三、填空题
1.中国
儒家
学说对政治的阐述,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
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
社会价值
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
国家
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之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
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
意识形态
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做
理性经济
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宫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
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
问题。
14.伦理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
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
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
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
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
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
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
权威性
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
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述,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
人民主权
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
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
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
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
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
传统型权威
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
法律制度
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
单一制
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分权原则。
37.专制君主制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权威制
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分权制衡
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
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我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
与
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
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
选举
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
民主党
和共和党所把持。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竟取职位而赢得
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
社会民主
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
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最为突出。
49.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
军人集团
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1.政治秩序
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5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
政治合法性
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53.宽容
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54.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断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5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力制约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政治正义观念。
56.宪政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57.政治
合法性危机
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58.善治
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59.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统治。
60.政治合法性
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6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
人民权利的思想。
62.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
政治斗争
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63.与古代社会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采用普选制。
64.制约权力
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65.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
合法方式
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66.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
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67.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
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68.我们把人民运用其
民主权利
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6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
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70.根据
分权制衡
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71.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7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7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74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75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的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
76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他倡导法律的自由。
77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78顺从性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相伴随。
79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80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8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政治革命
和政治改革。
8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
三个阶段。
83.政治
正义观
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
84.政治稳定
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85.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86.宪政建设
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87.宪政
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88.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89.政治稳定
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90.选举权和
罢免权
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9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
公民的意志
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为最终依据。
9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
宽容精神
和个人独立。
代议制民主
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宪法和
个人权利
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利制约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民主化
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
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惯被看成是
暴民统治的典型。
19世纪,由于
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现代民主宪政包含的统治和
对人民的保护
两个方面的内容。
100.具有现代化和
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四、名词解释
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权或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
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政治权力:
它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
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公共利益:
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6利益:
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
7权力:是指一种能力,某人或某一机构具有的要求他人服从的能力。
8法治原则: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共和制:
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议会共和制: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权,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政府须辞职或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3总统共和制: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权,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议会掌握立法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相互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14国家元首:
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6利益集团:
又称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7.政治社团:
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8市民社会:
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指人们为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0一党制: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21两党制:
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竟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2多党制:是指有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3.政治秩序:
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4政治共识:
是指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25政治合法性:
指的是人们对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6政治革命:
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27治理:是指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28公开性:
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得到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29政治参与:
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0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31选举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据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
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35.社会监督:
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37.政治变化: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38.政治信仰:
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情感投入。
39.意识形态:
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40.政治改革:
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的过程。
42.政治稳定:
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44宪政:主要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45.有限政府:
是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46.民主:
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民主化:
指的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性,以民主为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48寡头铁律: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49多数代表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
50公民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制、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合理性进行监督。
51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
52两院制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五、简答题
1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
答:
(1).价值论的解释。
(2)神学论的解释。(3).权力论解释。
(4).管理论解释。(5).决策论的解释。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
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什么是政治?
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答: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从三方面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
4.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和“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5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
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研究。(2)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的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
(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包括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法、术、势统治术,天朝大国理想,等级制度等。
6从政治学角度讲如何理解权力这一概念。
答: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从三方面来理解:
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机构对另一个人或机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7.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
①
权威性
②
支配性
③
强制性
④
扩张性
⑤
排他性
8从历史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代发展变化?
答:经历了三
代,一代是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的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三代是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民族自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9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1自由权:人身、言论、通信、集会、结社等自由。
2平等权。3民主权
10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在权力分配上采取封建等级制度。2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3在经济和政治上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压迫与剥削。4在思想上广泛利用宗教和宗法思想,对农民阶级进行精神奴役。
11.政府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
基本特性:
①
阶级性
②
公共性
③
权威性
④
有机组织性
⑤
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12宪法为国家政权组织构建提出了哪些组织原则?
答
(1)人民主权原则
(2)
权力制约原则
(3)
法治原则
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基本指导原则。
13如何理解人民主权原则
答①
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同意,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②
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③
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国家权力接受人民监督。④
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14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须与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政治主体、一旦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惩罚。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是即保护公民的法律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构建改组合解散都须依照法律的规范和程序。
5司法独立。
15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哪些特性?
答:1阶级性2实体性
3严密组织性
4特定的职能性。
16市民社会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民主化的意义是什么?
答:
①
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
②
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③
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
④
多重组织的民主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17.政党具有哪些特性?
答:
一,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竟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二,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三,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四,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18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
答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共之外,还存在其他8个政党,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二、中共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党是参政党。
19.政治社团的特征是什么?
答: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2)
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4)
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20.政治社团具有哪些功能?
答:①
象征性功能
②
意识形态功能
③
提供信息的功能
④
工具性功能
⑤经济性功能
⑥
政治社会化功能
21.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是什么?(或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良好社会?)
答:①
具有普遍的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
②
实现高度的政治制度化
③存在有效的协商机制
④具有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22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哪几种?
答一建立政治共识、二宪政建设、三提高政治体的效率系
23善治的精神是什么?
答一契约观念、包含自愿、一致同意、责任性、公开性。
二效率精神、包含管理效率、制度效率、回应性。
24效率精神包含哪几方面的内涵
答: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二、制度效率、三、回应性。
25契约观念包含那几个要素?
答: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透明性。
26.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特征是
①
政治色彩浓厚
②
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
③
政府职能包罗万象
④
治理方法单一
27.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第一,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第二,从政治参与的本质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体现;第三,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是合法行为,是通过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第四,从政治参与的目的与对象来看,它不只局限于政府决策,政治参与包括公民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相关的公共活动。
28.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
答:
①
政治参与有助于民主政治发展;②
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
③
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29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政治选举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普遍选举原则
(2)
平等选举原则
(3)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
(4)
秘密投票原则
30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大致包含那几个环节?
答:一划分选区、二选民登记、三提出候选人、四竞选、五投票、六计算选票。
31.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
第一,政治选举为公民选举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二,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第三,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意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第四,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32.社会监督的内容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
第一,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第二,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第三,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约束其权力的运行;第四,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
33社会监督的途径与方式?
答:1是公民监督。2社会团体监督。3舆论监督。
34.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答:①影响社会政治体系②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③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
35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
答一方面它使某种行为和安排合法化另一方面使人们在某种目标下凝聚和团结起来。它是一种社会改造方案,也是一种行动计划。具有三特性1是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2是提供未来理想模式,3是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如何改变现实。
36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有哪些?
答1是传统观2是实用主义3人性论4社会有机论5等级观念6权威观念7财产观念。
37.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
答:
在它看来,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此外,财产是人的个性的外化,总是用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38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哪些深刻影响?
答1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制约。2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4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39政治革命不同于其它政治发展方式的特征?
答1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2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体制。4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40.政治改革具有哪些特征?
答;①
它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了实现政治改革进程。②
它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
③
它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④
它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41政治稳定对政治发展有哪些意义?
答1是政治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2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42为什么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
答:
①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③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导致政治不稳定④
政府的执行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
⑤
国际势力的影响造成的政治不稳定。
43政治制度化包含那几个内容?
答1是政治参与的制度化。2是政治管理的制度化。
44.现代政治文明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①
秩序原则
②自由原则
③平等原则
④
宽容和理解精神
45宽容与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答1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2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46.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①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②
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③
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④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47全球化具有哪些特征?
答(1)是自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以来而开始的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和趋势。(2)全球化内容以经济领域为主,涵盖社会各个方面。
48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理论有哪些
答:
在政治学关于民主的诸多理论形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直接参与民主理论、代议制民主理论[或自由民主理论]、精英民主理论和多元民主理论。
49民主具有哪些价值?
答:
一是自治二是平等三是权威
民主制度的价值:①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②
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③
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50民主可能的缺陷有哪些?
答:
①
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和专制”
②
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
③
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
51民主应有的限度是什么?
答:
一、民主须以下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二、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三、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52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答:
第一。经济发展创造了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第二,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
53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答:一方面因为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另一方面他们的教育水平提高,自主意识强,不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
六、论述题
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答:(1)价值论的解释。①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解释,直接寄托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②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③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人们凭借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3).权力论解释。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被视为权力政治观。(4).管理论解释。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现代观念。(5).决策论的解释。
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2.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研究。(2)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的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包括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法、术、势统治术,天朝大国理想,等级制度等。
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
答:(1)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3)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4试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但不同于原始社会中的公共权力。其特殊在于: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他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阶级产生后取代了天然血缘关系的基本纽带作用。这也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划分。
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首先国家有武装的人和各种强制机关,其次是国家的暴力是为统治阶级专属的,其三国家是系统采用的暴力,是精巧的暴力机器。为此可以认为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5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答: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包括:
①
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同意,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②
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③
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国家权力接受人民监督。④
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委托于被委托的关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明确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民主权得到法律保障。
6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功能和作用。
答:
一,实行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桥梁。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二,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三,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四、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
7试述政治社团的功能?
答:
包括①
象征性功能。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作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②意识形态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实在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
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
③
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共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
④工具性功能。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
⑤
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⑥
政治社会化功能。该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
8试述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
答:①
具有普遍的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因此我们要抱着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承认对方利益的基础上作出让步,从而解决冲突,形成一种文明的程序。
②实现高度的政治制度化,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有着高度的政治制度化。③
存在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而有效的协商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范围内规定了解决的边界。④具有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高效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实现。
9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唯一性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政府外,各种机构只有得到公共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善治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它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善治模式认为办事事情能力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还存在其他管理方法和技术。
10.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
答:
第一、政治选举为公民选举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二、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第三、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意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第四、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11试述社会监督的功能。
答:
社会监督的功能是指社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生活进行的监控和监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功效和价值。(1)预防功能;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它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2)矫正功能;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3)惩戒功能、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4)保健功能、它不仅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为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起到保健作用。(5)教育功能、它不仅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12试述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原则。
答:
原则有
①
个人主义原则,这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②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③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解释这种理性结构。④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
⑤
宽容原则。宽容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的手段。⑥同意原则。自由主义认为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
⑦
宪政主义原则。自由主义也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倡导有限政府。确保个人权利得到保障。
13试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答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第一个途径,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2学校。学校是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途径。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4社会政治组织。一些社团组织通过宣传自己组织的主张和信念,实现自己的政治文化传播。5政治符号。特点的政治符号生活中具有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也起着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14.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
答: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
。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经济上的分配不公,进而引起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当现代化加速体制转轨,社会关系凋整和生活改善的步伐时,处于变革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也同时在发生转变,从而与另一部分旧价值观念的人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政治冲突。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对社会的期望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推动,导致期望革命。4政府的执行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展过程往往会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就会出现一个无力进行整合和管理的弱政府,是得政府不稳定。
5国际势力的影响造成的政治不稳定。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从而干预内政,导致不稳定。
15.现代政治文明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①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他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②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主要体现在人的自由权,包括人身言论等自由,以及有限政府,政府的有限性是现代社会的方向。③平等原则。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即是平等权。二是民主,平等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体决策时,就是民主。④
宽容和理解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包含一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二是妥协精神,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参与人都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就是妥协精神。三是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该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16试述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答:
①
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②
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③
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④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7.试述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
答:
第一,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第二,文化世俗化。
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是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不同的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第三,政治文明化。
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不能得到成长。第四,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5.建筑施工 小抄 篇五
A 按传力特征桩分为哪几类?预制桩施工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答:按 传力 可分 擦型 端承。质 制 包括 方面 一 特征 为摩 桩和 型桩 量控 主要 两个 : 是贯 或桩 高是 足设 求; 桩 量检 差是 在 入度 尖标 否满 计要 一是 的质 验偏 否 施工 允 围 打桩 贯入 桩 高 列原 控制 1)尖 规范 许范 内。的 度或 尖标 按下 则 :(桩 位于、硬 粘性 碎石 中密 的 或风 等持 层 坚硬 塑的 土、土、以上 砂土 化岩 力 的端,以 度控 主,进入 层 或桩 高可 参 承桩 贯入 制为 桩尖 持力 深度 尖标 作 考。(尖位于 软土 2)桩 其他 层的摩,以桩 计标高 为主,入 擦桩 尖设 控制 贯 度可 参考 作。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模板可分为哪些种类?对模板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 施工 不同 板分 场装、式及 式三。根据 方法,模 为现 拆式 固定 移动 种 对模板的基 本要求为 :(1)尺 寸、位 置准确;(2)有足 够强度、度 刚 及稳定性;(3)表面 光洁,接 缝严密 ;(4)拆 装方便,成系列化 标、准化。B 泵送混 凝土工 艺对混 的配合 凝土 比有哪 求?答 1)水 量(2 落 些要 :(泥用)坍 度(骨料 类(骨 配 砂 3)种 4)料级 和含 率.边坡塌方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答:在一般情况下,基坑边坡失稳、发生,其 原因 于土 外界 的,致 体难 的 滑动 主要 是由 质及 因素 影响 使土 题 抗剪 降低 应力,使 中的 力 其抗 度。了 强度 或剪 增加 土体 剪应 超过 剪强 为 防止 边坡,除 边坡 与坡 荷 合规 求外 在 基坑 坍塌 保证 大小 顶上 载符 定要,施工 必须 地面 排除 防止 水 工与 用水 浸 中还 做好 水的,并 地表、施 生活 等 入基 坡。内的 工作 持续 下 施工,坑 回 坑边 基坑 降水,应 到地 结构 完成 内 填土 为止 雨季 时,注意 基 坡的 性,要 完毕。在 施工 更应 检查 坑边 稳定 必 时,适当 缓边 坡度 设置 护结,以 塌方 可 放 坡 或 支 构 防。D 冬期 时, 蓄热 掺外 法养 凝土 原理 施工 采用 法、加剂 护混 的。答: 热法 蓄 就 是利用加热原材料或混凝土所预加的热量和水泥水化热,再用适当的保 温材料覆盖, 防止热量 散失过快 ,使混凝 土在正温 条件下增 长强度直 达 至 到受冻临界强度。掺外加剂法不需要加热措施,就可使混凝土的水花作 用在负温环境中正常进行。掺外加剂的作用是使混凝土产生抗冻、早 强、减水等 效果,降低 混凝土的 冰点,使 之在负温 下加速硬 化以达到 求 要 的强。度 F 分件吊装法与综合吊装法的吊装顺序是怎样的?如果需要充分发挥起 重机的工作性能,应选择哪种吊装方法? 答案:分件吊装法的吊装顺序 是第一次开行
6.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式研究 篇六
一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不合理现状
1. 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
由于中学教学时间有限, 导致许多语文教师把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安排在节假日和课后。这是一种“放羊式阅读”方式, 它会产生下面四个弊端:第一, 随意, 学生想读就读, 没有阅读的连续性;第二, 盲目, 学生不知道哪些著作该精读, 哪些该选读, 哪些应当略读, 不知从何处开始阅读, 比较盲目;第三, 阅读效率低下;第四, 教师无法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如八年级上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对本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是:在寒假中读完整本名著并选择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和情节谈谈自己的看法。开学时检查阅读情况, 笔者统计发现, 全班64位学生, 读完整本名著的学生有24人, 读完一半名著的学生有25人, 还有15人没有读这本名著, 而在读完整本名著的24位学生中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只有4人。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 由于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将名著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环节放在假期和课后, 致使中学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致使教学的目的和意义难以实现。
2. 要求学生完成大量摘抄笔记
我国长期以来在教学传统中形成了阅读教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金科玉律, 所以教师一遇到名著阅读就要求学生完成大量摘抄笔记, 甚至要求学生全文整篇的摘抄下来。但是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时, 往往只摘抄不阅读, 只抄写文字不进行思考, 这样浪费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有的教师为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甚至还把名著大卸八块:按字、词、句、段、篇的模式要求学生完成摘抄笔记。这样把原来完整丰满的文学艺术形象拆解得七零八落, 完整的名著变得面目全非, 阅读变成字、词、句、段、篇的摘抄, 试想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学生如何能接受, 学生如何从中感受名家大师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领略他们的风采呢?
3. 课堂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考试技能的培养
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他们为了争取教学时间, 完成考试升学任务, 过于注重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 把名著阅读教学处理成“压缩饼干”, 直接灌输给学生。在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直接从应试考点出发, 将名著的文学常识、人物特点、思想意义、精彩片段进行简要分析概括总结出来, 灌输给学生, 学生只需死记硬背, 最后只要学生记忆了这些知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教学中的这种教学方式使得优秀的名著变成又干又硬的“压缩饼干”, 学生对这样的名著阅读课堂教学很难产生学习兴趣。
二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不合理现状产生的原因
1. 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有功利化倾向
教师在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教学动机会支配其教学行为, 他们认为名著阅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 应付考试, 这是很多教师给学生安排阅读教学任务的动机, 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上的功利化倾向很严重。这致使教师不得不去追求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 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的这种功利化教学动机支配着语文名著阅读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 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方式。因此, 改变教师名著阅读教学的动机是解决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
2. 教师缺乏研究文学的素养
大部分语文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后就故步自封, 不再关心文学的发展, 不去研究身边的文学现象, 以及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增加自己文学知识的储备, 其知识仅仅停留在大学时的范围内。教学中习惯于使用教参, 一切以教参为依据, 得出现成的教学结论, 这就导致教学中教师没有自己的观点。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也不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 按部就班地灌输教参的观点, 使得学生也跟着教师一样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体会。
3. 学生追随教师功利化的教学方式
在教师功利化的教学指挥棒下, 学生为了应试, 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阅读方式, 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明显不足。为应付升学, 应付教师的检查, 应付家长的监督, 学生不是跟随自己的阅读兴趣去选择读物, 而是只选读零散语段, 为获取考试信息, 进行短、平、快的阅读, 浅尝辄止。
三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新方式的初探
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上述功利化现状严重制约着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发展, 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扭转这种局面国家教育部出台了《语文课程标准》, 对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比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 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名著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 教师就必须转变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变功利化名著阅读教学策略为重能力、重精神培养的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着重分析怎样转变教师功利化的教学方式。
1. 用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名著阅读教学的时间有限, 而名著的篇幅又较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合理有效的安排阅读时间, 做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首先, 教师每周必须安排一节课内阅读课用于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如:教会学生读名著序言, 什么时间段阅读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记忆。其次, 将整本书的阅读应该放在课外进行, 如果完全放在课内, 教学时间是不允许的, 更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最后, 让学生自己挑选书中的精彩情节, 在课内反复阅读并就阅读感受做交流。在整个阅读过程中, 教师不需要指定哪些是精彩片段,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如:教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时, 让学生在课内自由选取“筑路”“生命的意义”等的精彩片段, 让学生再反复阅读, 阅读后分小组交流和讨论。通过对“生命的意义”中精彩片段的讨论许多学生谈到对生命的理解时说:“读完‘生命的意义’, 让我知道了‘人活着, 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 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生命中可能会刮风下雨, 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 这些体会都较为深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不仅让学生学到名著中的写作方法, 更感悟了名著的精神内涵。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才能走进名著的世界, 领略名家大师们的风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每册教材中选读的名著的不同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初一上册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教学时, 教师可在学生自读全书的基础上开展走进汤姆世界的活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汤姆是近代世界文学中鲜活的顽童形象。汤姆叛逆的行为、善良的性格、对新奇冒险生活的幻想等都是今天中学生思想行为的真实表现。这样的名著学生阅读起来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汤姆的行为设计问题, 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再次展现汤姆的心里想法。如设计问题:汤姆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时心里怎么想?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走进汤姆的世界,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汤姆的认识, 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汤姆的行为不能简单模仿。初二上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人公保尔生活的年代与我们今天的和平时代相距甚远, 学生对主人公保尔的一些行为无法理解, 但书中保尔勇敢乐观、坚强不屈的精神却是世界各国中学生永久的精神食粮,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精巧夺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时可以分成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8至10名同学。题型设置必答题、抢答题和即兴表演三部分。活动结果取前三名争夺冠军。通过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的世界, 活动过程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名著《水浒传》这类作品, 学生已经在观看影视作品过程中对《水浒传》有了一些了解。教师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名著, 品味名著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教师在课内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巧手绘英豪”活动。活动要求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绘出自己喜欢的英雄形象, 根据名著内容帮助英雄写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 并运用名著中作者刻画英雄时运用的写作方法来刻画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一位人物形象。“巧手绘英豪”活动既让学生真正体会《水浒传》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3.“读”与“写”巧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从来都是不分家的, 只有“读”和“写”巧妙结合, 才能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各册教材所选择名著的不同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一些有创新性的写作。如:阅读《水浒传》后可指导学生进行改写:假如宋江没有带领梁山泊108位好汉招安。通过改写不仅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认识, 更培养了学生对原著的赏析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综合写作能力。阅读《西游记》可组织学生在原著人物形象基础上新编“西游记故事”, 采用这种方式就必须要求学生对原著所述故事深入透彻的了解, 编起故事来才能得心应手、合情合理。同时编故事要编出新意, 学生就必须超越时空限制, 古今结合, 融会贯通, 才能展示人物新的言行、新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促使学生认真阅读原著, 了解原著的人物情节、思想内涵, 更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 每册教材中所选的名著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的, 都有编者选择的道理, 教师可根据教材选择的名著情况有条理地指导学生进行一些仿写练习,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最精彩的是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细节描写, 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角度描绘打死镇关西的全过程, 可谓准确、生动、形象、入木三分。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细节描写, 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一个类似的生活情节。
中学语文名著阅读作为基础教育, 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能只偏重课本上知识的传授, 为应试而阅读。这种舍本逐末的功利化教学方式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必须转变教师的功利化教学动机, 从而让学生在大量的名著阅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净化自己的灵魂, 升华自己的人格。
摘要: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同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的心理, 这种心理严重制约着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发展, 学生在这种心理的长期影响下将失去对阅读名著的兴趣。要真正让学生对阅读名著产生浓厚兴趣, 从名家著作中学到更多有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知识, 教师就必须克服名著阅读教学中急功近利的不合理教学方式。本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总结了这种心理问题, 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尝试探寻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新方式。
关键词: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急功近利,新方式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小抄】推荐阅读:
中学语文讲堂的朗读教学方式研究论文09-11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研究11-02
论中学作文教学――“面对中学语文的沉思”08-21
中学语文教学随笔10-06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09-16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06-20
中学语文阅读论文08-02
中学语文研修日志08-18
怎样学好中学语文10-01
论中学语文教学任务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