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

2024-06-24

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共8篇)

1.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 篇一

兰州新区介绍 兰州新区的设立正是在兰州自身谋求发展和国家战略要求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的。兰州新区选址北距兰州市老城区70 公里外的秦王川,西距兰白经济区中的白银市正好70 公里,东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72 公里。可以看出,兰州新区区位优势较兰州老城区更加明显,完全契合国家战略规划中对于兰州发展的要求。因为在构建兰白都市核心经济圈中,兰州新区与兰州市老城区以及白银市共同构成了一个等边金三角,将兰州与白银无缝的链接在一起;而在构建“兰西经济带”中,兰州新区较老城区距离西宁更近,进而可以辐射到格尔木,使得“兰西经济带”的发展更加具有潜力。最后,兰州新区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357公里,在兰白实现经济一体化形成现代化都市圈后,也可以辐射宁夏部分地区。没有理由否认,兰州将会成为西北地区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而兰州新区又是兰州的特区,是全省集中发展的战略高地,因此,兰州新区的成立与发展是兰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前所述,兰州新区选址秦王川,北距兰州市老城区70 公里。与国内其他同级城市的新区相比,兰州新区或许是距离老城区最远的新区。比如:郑州的郑东新区(郑州市区东部)、南昌红谷滩新区(红谷滩,地处南昌赣江之北,与南昌南部的主要城区隔江相望)、贵阳金阳新区(离主城区仅5 公里)。这些新区有一个共同点的特点,那就是新区离老城区相对较近,是老城区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必然要

求。因此,这些城市新区可以通过“老城带动新城”的模式加以发展,由于新区与老城空间距离较近,因此,新区的物流、人流等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于新区人气、商气的聚集有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兰州新区的选址却在北距兰州老城区70 公里的秦王川。事实上,选取秦王川作为兰州新区,本身就反映了兰州这座城市选择的独特发展路径。首先,兰州市现有城区受到地形限制,发展空间接近饱和,导致大型工业投资项目无法集中落地;其次,与其他城市利用老城带动新区发展不同,正是由于兰州市的特殊地理条件,使得兰州市做出“跳出老城,建设新区”的战略决策,引用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的话说就是:“跳出兰州思考兰州,跳出兰州谋划兰州,跳出兰州发展兰州”,这一系列“跳”字反映出兰州新区的特殊性,即:它是要依托“再造兰州”战略的实施,通过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来达到整个兰州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在省内实现“中心带动”作用,在西北实现辐射青海、宁夏两省(自治区)的功能。

如前所述,兰州新区要发挥其“中心带动,辐射周边”的作用,其自身必须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从无到有的经济发展,其基础则是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作为一个距老城区相对较远的经济发展区域,兰州新区在初始建设阶段面临着交通体系构建的挑战,只有将新区与老城区之间的通道迅速打通,克服新区与老城之间空间距离较远产生的困难,新区的发展才有前提,新区的建设速度才会呈现几何级数式的增长。依据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2011-2030)(以下简称为《规划》),兰州新区对外交通规划为

“三纵一横”的区域交通廊道。其中,“三纵”包括:兰州—张掖城际铁路、机场高速、快速路(201 省道提级)形成西部交通廊道;兰州新区—安宁快速路,形成中部廊道;兰州新区—城关快速路以及兰州市区—兰州新区市域轨道形成东部廊道。“一横”是指白银至中川的高速公路;白银—兰州新区—兰新铁路联络线;白银—兰州新区城际铁路以及白银—中川机场高速形成兰州新区至白银交通廊道。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划》中数次提及兰州中川机场,实质上,兰州新区的选址就是在兰州中川机场所在的中川镇,新区的发展规划将中川机场区域作为一个特殊的功能片区加以定位,是新区最不可或缺的一个先决优势。依据《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兰州中川机场定位为西北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并已于2010 年12 月实施了中川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飞行区标准至4E,扩建航站楼和站坪。结合《规划》中建设兰州中川机场免税临空加工制造与物流基地,其目的是为了将中川机场提升为立足西北、面向中西亚、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国际机场。因此,兰州新区的选址虽然离老城区较远,但是其优势在于,一旦与外界的陆路交通体系建立,那么将会实现新区与老城的共同快速发展,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依据《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新区与老城之间的陆路交通构架将会在短时间内初步形成并进一步得到完善。首先是于2010 年12 月与中川机场改扩建项目同时开工的“兰州—中川机场城际铁路”,届时,从拟建的兰州西客站引出,只需15 分钟即可到达中川机场,也即新区所在地;其次是兰州老城区到新区的三条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三条公路将会是

目前沟通兰州老城与新区的主干要道;最后,将于今年开工建设的兰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以及兰州西客站在未来3 年将会与在建的兰州—中川机场城际铁路一同将兰州市主城区与新区以及中川机场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新区对外交通的主架构。

2.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 篇二

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市北部的秦王川盘地, 规划区面积806平方公里, 涉及兰州市辖区内永登县和皋兰县6个乡镇, 距兰州市主城区38.5公里, 距白银市区79公里。该地区区位优势明显, 自古就是沟通内地、联通西部边疆和中亚地区的战略通道, 是支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2012年8月, 兰州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 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 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随着兰州新区的开发建设, 引起了地表覆盖的急剧变化, 使原有以农业为主的地表形态大规模、急速地转换为城市地表形态。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研究区的地表覆盖变化及进行描述和分析。

数据来源

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要求, 将采集的内容分为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要素三个方面。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 将其类型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水域等10种类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表覆盖变化分析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本文利用兰州新区规划区 (以下简称规划区) 2010年和2013年遥感影像资料, 以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分类指标进行数据解译, 见表1。

兰州新区地表覆盖变化情况

地表覆盖类型变化情况

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 兰州新区地表覆盖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草地面积减少, 人工堆掘地、道路和房屋建筑区面积的增加。其中耕地减少了1933.22公顷;草地中的自然低密度覆盖草地减少1893.42公顷, 人工草地增加40公顷, 合计共减少1852.48公顷;人工堆掘地共增加2483.28公顷, 其中建筑工地和露天采掘场分别增加了2411.16公顷和64.75公顷, 林地增加了680.31公顷, 以人工幼林增加为主, 占到增加面积的93.3%, 道路增加290.32公顷。人工幼林、道路及建筑工地总的增加面积为3335.66公顷, 占耕地与草地减少面积总和的87%。房屋建筑区增加了244.35公顷, 水域增加了102.45公顷, 年变化率分别为2%和9%。具体变化情况如表2。

从总体数量看, 较2010年10月, 2013年5月新区耕地比重从42%减小至39%, 减少3个百分点, 草地从43%减少至41%, 减少了2个百分点, 园地、房屋建筑区、构筑物、道路、略有增减, 增加较明显的是人工堆掘地, 即主要为建筑工地。而水域和林地各增加了一个百分点, 各约8平方公里, 新区地表正在经历一个由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 正地经历急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地表覆盖转移矩阵

将2010年和2013年地表覆盖数据用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空间叠加来生成2010至2013年的兰州新区地表覆盖面积转移矩阵。地表覆盖类型转移矩阵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各地表类型之间的结构转换和数量转换关系, 是地表类型演变的重要参照, 见下表3。

根据转移矩阵, 规划区内2010年至2013年共发生地表类型转移的总量为6948.84公顷, 合计10.4万亩, 占规划区总面积的8.6%。从转换的地表类型来看,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耕地和草地的转出量较大, 总和为3.5万亩。耕地转化为人工堆掘地的面积最大, 为1621.44公顷, 其次为草地, 转化面积为741.38公顷。耕地和草地转出成为人工堆掘地的总和占人工堆掘地增加面积2483.23公顷的95%。

人工堆掘地、道路、房屋建筑区的面积转入量较大, 他们的转换方向主要为其他类型的转入;耕地和草地的转出量较大, 面积减少较多, 转换方向主要为向其他类型的转出。

地表覆盖类型变化分析

1) 耕地变化

2010年耕地总量为33606.92公顷, 占规划区总面积的42%, 至2013年规划区耕地总量为31673.7公顷, 占规划区总面积的39%, 占比减少了3个百分点, 面积减少了1933.22公顷, 占规划区总面积的2.4%。耕地主要减少的区域是规划区南部的秦王川平原的中心地带, 其地势平坦、海拔较低, 主要位于红玉、西槽、北坪、倒水塘等村委会周边地区, 该区域也是新区综合行政服务区的重点开发地区。耕地增加的地区主要位于西岔镇西岔村附近的开山造地所形成的耕地, 面积约为250.35公顷, 其余为零星地类的增加。

2) 林地变化

从林地各类的变化量上看, 规划区具有人工幼林的大面积种值和绿化林地的增多, 而其它各类基本持平的特征, 这一特点明显地反映了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方面, 即退耕还林和大面积改造荒草地为林地及城市内部生态林地建设的持续推进。至2013年5月, 林地增加的主要的区域位于纬三路以南的约4至5公里的低矮丘陵地的南坡, 其人工造林面积超过万亩, 其次是在引大入秦东干渠延线附过, 形成了林地的带状结构。而林地的转出主要在规划区南部林地转为了草地, 这种转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退耕还林后, 由于林木干枯而致使林地退化为草地。

3) 草地变化

2010年草地的总量为34602.76公顷, 占规划区总面积的43%, 2013年草地变为32750.28公顷, 占规划区总面积41%, 相比2010年减少了1852.48公顷, 约合2.8万亩, 减少的总量与耕地减少的总量2.9万亩基本相当。从减少的结构来看, 天然草地减少了1893.42公顷, 合2.84万亩, 与此同时, 2010年比2013年人工草地的面积总量大幅增加, 较2010年增加了62%, 2013年人工草地的面积为106.5公顷, 合1600亩。这也反映了在新区建设中注重提高绿化地表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改善生态环境的思路和政策, 从另一方面, 在天然草地中低植被覆盖草地实际上占有相当大的面积, 减少低密度植被草地的覆盖是新区土地开发整理、用地集约化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4) 房屋建筑区变化

从建筑用地变化的空间位置上看, 房屋建筑区的增加主要集中于新区城市中心建设过程中已成形的用于生产生活的房屋建筑, 但其增加的主要位于秦王川中部的平原地区, 而且分布相对分散。房屋建筑区的转出主要位于规划区在建或已建成的经六、经十等道路的附近, 这是规划后, 形成了原有居民居住区的搬迁, 由于规模并不大, 所以其线路还不明显。

5) 建筑工地变化

在地理国情普查中建筑工地是属人工推掘地中的指标。而人工推掘地是指被人类活动形成的弃置物长期覆盖或经人工开掘、正在进行大规模土木工程而出露的地表。采集的最小图斑对应的面实地积为400平方米。由于新区原本为耕地和荒草地为主的地表覆盖, 自2012年8月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级新区时起, 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时期, 所以建筑工地的规模和数量是最直接反映新区开发和建设的指标, 也代表了新区城市化初期地表急速转换的过程。

到2013年建筑工地的规模达到2952.93公顷, 而2010年建筑工地的规模仅为541.77公顷, 两年多的时间内增加了5倍之多。从比重上看, 2010年建筑工地占整个人工堆掘地的58%, 到2013年建筑工地占整个人工堆掘地的86%, 上升了近30%, 而与此同时, 露天采掘场由原来的30%减少到10%, 2013年为345.43公顷, 比2010年增加了975亩。堆放物, 指人工长期堆积的各种矿物、尾矿、弃渣、垃圾、垃圾沙土、岩屑等覆盖的地表。采集的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积为400平方米。堆放物的面积基本持平, 为120公顷。因此, 由于新区的大面积建设, 使建筑工地的面积大为增加, 而致使人工堆掘地的面积变化较大, 而其它采掘场、堆放物在基本稳定的同进略有增加。这也反映了新区地表在大面积建设的同时并未带来过多的用于采掘和堆放的闲置地, 控制并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6) 城市道路变化

从道路长度计算中可知, 城市道路里程增加了193公里。规划区要建设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形成“三纵一横”交通网络, 道路的面积和里程将会近一步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道路的年递增率为7%, 这与林地年递增率8%相近。道路主要增加的是规划区新建设的水秦路、纬一路、纬三路、经十三路等, 其主要占用的是耕地。

5.结语

3.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 篇三

当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甘肃建设投资集团工业园项目已完成综合办公楼基础工程。该项目一期占地156亩,一期总投资3.5亿元。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0(一期10亿元)亿元,年上缴税收将达到2.75亿元,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现已累计完成投资约8000万元,今年计划完成综合办公楼主体工程,3个车间在10月份开始设备安装与调试。计划全年完成投资2亿元。

兰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是兰州市城中村改造的一部分,其中的骆驼滩城中村改造项目于2009年8月27日动工,将分两期建设,总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4.8亿元。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骆驼滩安置小区1号、2号楼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据了解,高新区共有骆驼滩、均家滩、南面滩三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除骆驼滩安置小区外,均家滩安置小区1号楼主体20层的建设任务,也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南面滩安置小区计划本月底开工,将于2012年竣工。这三个城中村居民安置住宅小区的总建设面积约为63万平方米,可解决社区2000多户居民的居住问题。

据了解,截至2010年9月底,经高新区管委会批准,在彭家坪新区落地建设的产业项目共25个,近期正在洽谈推进的还有三个项目,28个项目总占地2805亩,总投资75亿元,预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总产出约158亿元,总税收贡献为11亿元。截至2011年5月底,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有21项,等待新批次土地征用工作的项目有7项。

4.兰州新区发展史 篇四

一、新区由来

2010年12月,甘肃省设立兰州新区。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总规划1700平方公里,控制规划821平方公里。是兰州、白银两市的接合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也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南北长约49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距兰州市38.5公里,白银市79公里,西宁市195公里,距西安560公里,经景泰到银川有470公里,经河西走廊直通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

二、新区定位

发展成为兰州市的副城(大学城的建立),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注:

1、兰州市的副城(大学城的建立):兰州市四面环山,已经无发展之土地,只能向兰州新区发展。

2、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

3、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4、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

5、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三、新区规划及产业分布

兰州新区作为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也是“西北的物流基地”,经过五年多的快速发展下,已形成“两区、三片、多组团”的空间结构。(着重突出新区规划合理,对比兰州市区的规划之乱)两区 是指

北部农业示范区和南部林业休闲区,重点发展新区的农业、林业,通过绿化、人工湖防风护沙。三片是指 ①北部石油化工产业片区 ②中部综合产业片区 ③南部大型城市生活服务片区

●北部石油化工产业片区,规划2020年后,西固的兰炼、兰化将全部搬迁过来,形成西部的石油炼化生产基地。

●中部综合产业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和高教园区。生物医药园区内:有兰药、佛慈制造、和盛堂药业等国内知名的大型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工业园区内:兰石重装、四联光电、陇星科技等56家大型国营企业通过“出城入园”的政策,相继落户进入投产。

高教园区内:

1、兰州工业学院于2017年11月16开工奠基,占地1748亩,建筑面积116万方,投资47亿。2020年建成,预计招生20000学生。

2、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2017年10月动工开建,占地812亩,投资18亿,2020年,下半年建成使用,预计招生38600左右学生。

3、兰州外语职业学院,2017年9月15日开工,2020年建成,占地1545亩,投资27亿,2020年建成使用,预计招生近20000人。

4、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8月开工,总占地796亩,体量30万方,投资2亿,2020年建成,学生可达8000多人。

5、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8月15开工,占地1050亩,28万方体量,明年6月份建成,预计招生13000左右。

6、甘肃广播电视学院,于2017年5月7日开工,占地972亩,投资19亿,于2019年建成使用,预计招生28000人左右。

7、甘肃商贸职业学院,占地1032亩,投资了12亿,今年九月开学,在校生达6100多人。

8、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占地1125亩,投资7.8亿,今年九月份开学,在校生9000多名。

9、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占地1055亩,投资6亿,今年九月开学,在校生11000多人。

10、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占地1024亩,投资18亿,2019年建成使用,预计招生15000学生。

11、兰州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占地2718亩,投资50亿,今年九月开学,在校生24737人。教师规模1421名。

●南部大型城市生活服务片区:坐落着最早入驻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吉利集团、三一重工、中国铁建、亚太实业、碧桂园、绿地等。

还有我们的行政文化中心,区管委会等17个行政机关单位800多名公务人员,都参加到新区的规划与建设上,这里有二号湖的人工喷泉广场也是兰州最大的喷泉,吸引着大量的人群来此参观。

长城影视基地、秦王川5A级湿地公园、恐龙园、秦王川等旅游景点也会带动新区的客流量。周边学校有:现阶段兰州新区托管范围内有中小学49所,在校学生人数11335人,教职工人数837人;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园数2465人,教职工110人。

医疗配套有: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民生医院、康复中心、辅仁医院等国家大型医院。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咱们新区依托中川机场的大规模改造、扩建,客流量达到1000万人次,为新区带来大量流动人口;欧亚大陆桥的开通,大大的拉近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东欧的距离;

●兰青铁路、宝兰铁路、陇海铁路等几条铁路,将新区与国家铁路网快速连接起来; ●新区内机场高速、连霍高速、城际铁路、水秦快速等城际快速主干路,将新区至兰州和周边城市快速结合;

●市区内“六纵五横”的骨架性主干路网络体系完全满足城市内部交通需求。

比如新区发展以前,去兰州市只能打黑车,现在通往市区的城际公交就有四条线路,601、602、603、604可以到达兰州市的各个地方。而且城际铁路开通后,从新区乘高铁至市区,仅需要35分钟左右。

无论是从新区产业、服务配套或是交通配套来看,都是非常完善的。红色的区域是我们的项目所在地,家宜万象新天地。

成立新区目的:国家成立浦东新区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分散当时上海主城区过多的人口和工业压力。成立兰州新区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把新区发展成兰州市的副城,大家都知道兰州市四面环山,已无发展之地。浦东新区及兰州新区成立之前都是一片荒芜之地,经过5——10的初期发展已经形成规模。从浦东新区我们不难看出在06年之前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发展,此时房价都处于一个缓慢增长的趋势,一旦产业布局完成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房屋价格会出现井喷式的发展,此时你在投资为时已晚。而现在的兰州新区就相当于06年之前的浦东新区,正处于第二阶段的发展,正是你投资的最佳时间。兰州新区基础设施

交通设施:兰州新区航空条件便利,拥有甘肃省唯一的国际航空港——兰州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直通兰州中心城区,另有甘肃省道201线穿盆地而过。兰州新区总体规划“三纵一横“。三纵:兰州-张掖城际铁路、机场高速、快速路(201省道提级)形成西部交通廊道;兰州新区-安宁快速路,形成中部廊道;兰州新区城关快速路,兰州市区-兰州新区市域轨道形成东部廊道。一横:白银-兰州新区-兰新铁路联络线、白银-兰州新区城际铁路、白银-中川机场高速形成兰州新区至白银交通廊道。

未来几年重大交通投资:我省将投资160亿元建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新建总面积36万平方米、吞吐量3000万人次,其规模将是现运行的兰州中川机场T2航站楼的6倍,预计3年建成。同时,兰州、敦煌、嘉峪关省内3家国际机场争取每年开通10条国际航线,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节点城市互联互通。

投资170亿元、总长76公里的兰州至中川机场T3航站楼专用高速公路(中通道)将于今年底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兰州直达中川国际机场的公路、铁路通道将全部畅通,百姓出行乃至周游世界将非常便捷。休闲设施:在纬一路以南、行政中心以东、经十二路以西,利用大片低洼地带建设总占地面积1360多亩的人工湖,形成水域面积1265亩。4处人工湖总体平面布置近似甘肃省版图,南北总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280米,总蓄水容积160.4万立方米。其中,最大的人工湖总占地面积848亩,最小的70.16亩。兰州新区人口

新区目前常住人口18万,外来人口20万。2016年至2018年兰州出城入园300多家企业入驻新区,员工18万,2017年三校(兰州商贸学院,兰州能源化工学院,兰州卫生职业学院)一区一共招生18万,再加每年外来企业的人口,预计到2020年新区常住人口将超过100万[7]

兰州新区功能分区

兰州新区被分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临空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新兴产业园区、循环产业园区、生态休闲区等十个园区,其中仅生态休闲区就占地50平方公里,将依托现有的一块湿地,建成主题文化公园,此外还有248平方公里将被储藏起来,表面是生态修复,其实质是未来发展的预留地。[7]

兰州新区产业布局

十大主导产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综合产业片区:依托现有吉利汽车等企业,发展汽车与机械制造产业,在其南部,依托产业升级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石化产业片区:位于新区北部,结合国家石油储备库和西固石化产业扩能,重点引进与石化产业相关的项目类型。

装备制造产业片区:在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公司、兰通厂、长征机械等项目的带动下,引进相关产业类型,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组团;

5.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 篇五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

物理教师

韩振权

献教师

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行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忠于爱,无伦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凡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苍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才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

10月14日早,伴随着市教育局安局长的一首“献教师”,为期一周的2013年新教师培训在兰州市三中拉开了帷幕......回顾这几天来的培训学习,虽然早出晚归,旅途劳顿但我觉得自己深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感触颇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教育教师为本。每一个学生都是社会的接班人。正所谓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传,学生身心能否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和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操守乃至思想境界息息相关,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教育是伟大的事业,教师是一份良心工作。教师不但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境界,而且还得耐得住寂寞,受的住挫折,有时候甚至要咽得下屈辱,安贫乐教,默默奉献。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教师职业的厚重和无限荣光。个人觉得开篇的“献教师”就是教师的清晰写照。一言以蔽之,“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不但要安贫乐教,无怨无无尤吞折齿,而且还要有一颗充满着父母本能之爱的心,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我们应该像母亲一样无差别、无歧视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爱是最好的教育。此外,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要静心养性,有耐心,不要急燥,要随和,不要生气,然则孩子遭罪自己受累。蒸馒头的面没发酵好是发酵团的问题,“启而不发”却是孩子的问题?借用安局长的话蔽之,养好六气:朝气、锐气、正气、静气、和气、底气。

底气不足硬不起来,何以为师?更何以做学生身正学高的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们西北师范大学的校训,也无时不刻的鞭策着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但要身正,而且还要学高。“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在教学中,生虽需一瓢,师必要弱水三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渊博的知识,怎么解学生之惑?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也只有这样,才能去面对学生千奇百怪之问。如若不然,自己的那桶死水只有慢慢发臭,腐化。借引苏教授讲座的案例:有一项“中美中小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教师的特点的研究”,统计发现,两国学生喜爱的教师之特点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内容相同或趋近。其中排在第一项的都是教师渊博的知识和高质量的课堂。可见,不断的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从新课改后的教育观、教师服务观出发,备好课、上好课,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最终成为一名专业教师是为时代之要求。

在培训工作的第四天,很荣幸和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牵头学校兰炼二中的张明刚老师交流,张老师讲座的题目是“我这样做班主任”,不是大、空的理论,而是很务实、自己实实在在的实践经验,张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中有很多基本的、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一些班主任,包括资深班主任,处理班级问题,要么缺少方法,要么跟着感觉走,要么草率行事,犯下低级错误。很多班主任依然在用非职业的手段或者简单粗暴的方法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使得班主任工作的技术含量下降,教师无法通过做班主任奠定自己的教育地位,使得业外人士对“班主任”这一职务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而且这一现象并没有随着教师做班主任年限的增加而减少。”“班主任工作,应该有着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他可以通过智慧的、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小环境并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班主任在教育中体现的最为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人”的价值。在教育中要彰显人性的光辉,让学生在充满温情、人性的环境中成长。班主任是否具备这种意识并能主动地刻意地将这种意识化作实际行动,是班主任能否成为优秀的人师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职业化也是当务之急,时代所需。当老师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当班主任当然也要当职业化班主任。

接着张老师围绕“一个‘职业的’班主任到底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个主题,结合自己所带班级的实际案例娓娓道来,有图有真相,触动很大,“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不是一句书面语。展现在我眼前的是“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一个近距离的,鲜活的例子......,感谢张老师!

再者,张老师还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怎样保护自己?需要知道哪些法律法规?班级纪律怎么管?家长会怎么开?在家长面前怎样保持有趣?遇到和家长的误会或矛盾怎样处理等等,逐点逐条,用自己”怎么做”的实例现身说法,让我受益匪浅。比如班主任应该熟悉像《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管理班级纪律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处理学生问题是要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做好家长工作的六点建议等等,内容较多,营养丰富,在这里就不予一一赘述了。听完之后,我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张老师还使我知道了班主任管理三境界:三流班主任用威权;二流班主任用制度;一流班主任用班级文化。嗯!如果以后有机会也有幸的话,自己一定要从制度管理起步,向文化管理修炼!

一周的新教师培训很快就结束了,通过私下里和同事们的简短交流和探讨,对自己被划分在兰炼二中的片区深感荣幸和庆幸。感谢学校的组织和马老师负责人的态度让活动不至流于形式,感谢各位授课教师的精心准备和重视让这周的学习变得厚重,充满价值。感谢市教育局和每一位认真投入到本次培训中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怀和敬业,是你们的关怀和敬业,让我明确了教师发展的方向,坚定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化教师的信心!

6.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 篇六

关于印发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

资金认定报备办法的通知

兰政办发〔2013〕179号

2013年7月12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认定报备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认定报备

办法

根据《关于做好2013年兰州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兰办发〔2013〕7号)、《关于推进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兰发〔2012〕32号)和《兰州市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兰办发〔2013〕69号)有关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认定考核工作,确保完成兰州新区1100亿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项目认定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是指各园区、县区、产业小组办公室和有关单位(以下简称“引荐方”)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市外(含国外)各类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通过现金、实物、产权(知识产权)等方式,以合资、合作、独资或其他形式,在以下范围内(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负责建设的兰州新区现代物流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兰州经济区负责建设的兰州新区北部现代物流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农业生态产业园)(以下简称“引入方”)投资落户的项目。

二、项目到位资金认定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包括当年新引进项目实际建设投入资金、历年引进项目当年实际建设投入资金和技改投入资金。

(一)工业项目到位资金是指用于生产经营性的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及其配套的办公、生活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技改、扩产扩能投入的资金)及流动资金。

(二)农业项目到位资金包括外来投资者从事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

(三)总部经济以注册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总和为到位资金。商贸流通业、餐饮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项目原则上以注册资金算作到位资金,但其固定资产投资大于注册资金的以其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到位资金。

(四)基础设施项目到位资金包括外来投资者无偿投入、自主经营用于属地方管理的水利、公路、桥梁、城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五)社会事业性项目到位资金包括外来投资者无偿投入、自主经营用于医院、福利院、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博物馆、图书馆、公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六)文化旅游项目以其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到位资金。

(七)城市综合体及房地产项目以建设投入资金作为到位资金。

(八)其他项目到位资金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三、项目认定报备

(一)报备主体

兰州新区区域内招商引资项目均需填写《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认定报备登记表》报备。1.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为本园区引入项目的,作为引入方报备。2.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除本园区外,为其他两个园区引荐项目的,作为引荐方报备。3.各县区、各产业小组办公室为兰州新区各园区引荐项目的,作为引荐方报备。

(二)报备主体认定

1.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为本园区引入项目,由投资方出具证明认定。2.各县区、各产业小组办公室为兰州新区引入的项目,属于兰州新区园区的项目由兰州新区管委会指定的招商部门出具证明认定;属于高新区、经济区园区的项目由各自招商局出具证明认定。

(三)报备要求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两次报备,即在项目洽谈初期和项目开工阶段,分两次填写报备登记表,盖章确认后报市经合局备案;凡证明材料不全的,一律不予确认。

四、项目到位资金核算

(一)新签合同项目

1.各县区及各产业小组办公室引入到兰州新区的项目,到位资金全额计入各县区及市有关单位。2.经过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前期洽谈,但因不符合各自产业布局要求而落户到其它园区范围内的项目到位资金,双方按5:5的比例进行核算。

(二)结转项目

在2012年年底前已经签订合同,在高新区、经济区建设范围内的已开工项目,后续到位资金计入兰州新区;未开工项目到位资金,高新区、经济区与兰州新区按4:6的比例进行核算。

(三)“出城入园”项目

1.中央及省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的项目到位资金由省“出城入园”领导小组与落地园区协商确定核算比例。2.市属国有或国有改制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的项目到位资金由市“出城入园”领导小组确定的产业组责任单位与落地园区按5:5核算比例。3.县区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的到位资金由原县区与落地园区按5:5的比例核算。4.民营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的到位资金由原县区与落地园区按5:5的比例核算。5.高新区、经济区原雁滩、安宁园区管辖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自己园区的,到位资金全额计入各自园区;落户到自己园区外的,到位资金由企业管辖开发区与落地园区按5:5的比例核算。

(四)移交项目

因园区规划调整、职能调整而发生移交的各类项目,到位资金移交方与接收方按5:5的比例核算。

(五)争议项目

存在争议的项目,由相关各方协商确定核算比例或由投资商认定。

五、项目到位资金汇总统计

各园区、县区、产业小组办公室和有关单位必须如实填写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认定报备登记表、兰州新区招商引资新签合同项目情况明细表、兰州新区招商引资结转合同项目情况明细表和兰州新区月招商引资项目统计汇总表(附后),由市经合局负责收集、审核、汇总。统计报表实行月报制,于每月25日前报送至市经合局经合一处。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必须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购置土地的协议及付款凭证;新建厂房、购置设备、配套设施以及其他项目投资的合同及付款凭证;项目公司在银行的开户证明和埠外资金进入本地开户银行的进账凭证等。

六、项目引荐方与引入方责任

(一)引荐方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要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直至企业落户为止。具体参与客商联络、项目洽谈、督促投资商资金到位、开工建设等项目引进各项工作。指定责任领导及具体负责人员主动与引入方联系,协助引入方做好项目引进全程的各项保障工作,促进项目顺利建设投产。

(二)引入方要指定责任领导及具体负责人员做好与引荐方和投资商的沟通、洽谈和引进工作。负责项目洽谈、选址,报批、办证工作;负责提供场地备选、征地、供水、供电、供气、治安等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负责项目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

七、其他事项

7.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 篇七

1 兰州新区的整体优势

总体上讲, 与国外新区相比, 兰州新区被赋予了特殊的战略意义和特殊功能, 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关注;与传统高新区、开发区等相比, 兰州新区在土地使用、建设规模上具有“超大”特征;从促进改革的角度说, 兰州新区具有改革先行先试区、新产业集聚区等特征。相对而言, 兰州新区具有以下特点。

1.1 政策覆盖面大, 扶持力度强

实践证明, 每一个国家级新区的设立, 都会强有力地催化、拉动所在区域的发展。放眼全国, 浦东新区引领长三角、滨海新区带动京津冀、两江新区辐射大西南, 兰州新区则要承担引领和带动广袤大西北发展的历史使命。兰州新区不仅享有一般传统开发区的支持性优惠政策, 同时还有国家级新区相关政策, 比如, 支持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力度、优先布局重大项目及加大金融支持等政策。

1.2 新区占地范围广, 规划面积大

兰州新区土地利用占地范围广、建城区规划面积大, 均超过了一般传统开发区。根据《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2011-2030) 》 (2014修改) , 兰州新区规划用地面积1750km2;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上看, 兰州新区2020年规划面积为110km2, 可见, 兰州新区长远发展有效土地供给充足。

1.3 功能定位明确, 发展前景广阔

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建设兰州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努力实现甘肃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兰州新区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突出经济结构调整, 突出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 突出对内对外开放, 突出改革创新, 推动兰州市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在带动甘肃及周边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向西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就产业发展而言, 兰州新区今后发展方向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打造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业等产业集群。

1.4 区位优势独特, 极化效应突显

规划建设兰州新区,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建设兰州新区, 有利于兰州发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特大型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兰 (州) 西 (宁) 格 (尔木) 黄河上游经济增长带和西 (宁) 兰 (州) 银 (川) 省会经济圈的发展, 有利于与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共同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撑, 对于优化发展格局,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兰州新区的空间结构优化功能与机遇

2.1 空间优化

兰州新区土地规划面积做的很大, 规划控制面积1750km2, 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0km2。相比较而言, 2013年兰州市建成区面积137km2, 兰州新区的规划建设将为兰州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为兰州市老城区内, 尤其是居民生活区、现代商业区内的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提供了空间置换土地, 这既是城区内工业企业寻求土地成本低、拓展空间大、运营成本低的内在需求, 也是城市政府着力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根本举措;二是兰州老城区或白银主城区“出城入园”企业、招商引资企业以及本地发展起来的企业, 在兰州新区集聚, 有助于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联系, 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建立兰白经济区, 打造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区, 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承担起兰白经济区重要的社会财富生产基地职能;三是对于兰州老城区而言, 进一步盘活了原来被工业企业占据的土地, 从工业用地性质向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性质转变, 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 更重要的是为兰州老城区发展现代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 提升功能等级、打造区域中心提高了发展空间。

2.2 对外开放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2014年世界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排名表, 2014年, 中国人均GDP7589美元, 世界排名第80位, 在“一带一路”中排名第30位;甘肃省人均GDP4032美元, 介于蒙古与格鲁吉亚之间, 在“一带一路”中排名第41位, 兰州市人均GDP8526美元, 介于马尔代夫与罗马利亚之间, 在“一带一路”中排名第25位, 这就说明, 甘肃省整体发展水平在“一带一路”中排名中间靠后一点, 兰州整体发展水平在“一带一路”中排名中间靠前一点, 总体而言, 兰州新区立足甘肃和兰州与沿线国家建立经贸关系, 既有“走出去”的实力, 也有“引进来”的必要,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发展新战略, 通过突出开放战略平台的建设, 来推动国家产业基地、转移产业示范区的建设, 进而带动周边区域开放开发。

2.3 激活市场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15年12月24日正式封关运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享受税收、贸易管制、保税监管和外汇管理四大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 可以有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一是吸纳国外、国内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企业集聚, 促进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二是带动甘肃和西北地区资源深加工、制造业、物流业等转型、改造、升级, 推动兰州新区及相关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大经贸合作。对于全省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展国内外市场而言,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批复建设为兰州新区成长为甘肃对外开放、建立外向型经济体系的桥头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政策平台和政策机遇, 有助于促进省内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大发展、加快全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步伐, 进一步构建全面开放的经济新体系和新格局。

2.4 扩大投资

兰州新区批复建设以来, 国家对兰州新区的投资很大, 项目上得很多, 建设资金充足, 发展快;同时,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规模大、投资大、技术先进。从投资的类别上来看, 主要包括产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

一是产业投资。2013年, 兰州市整合集中兰州新区、高新区和经济区“三区”的资源和力量, 全面启动了兰州新区石化、装备制造、科教研发中心、行政中心和区域中心、物流和高新技术, 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六个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工作。截止2014年7月底, 新区六大园区已累计引进、在建各类重大项目286个, 总投资达到3885.73亿元。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从2011年的140.37亿元, 增加到2015年500亿元的规模。“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各类固定资产投资1610亿元, 年均增速37.38%, 固定资产投资位次从全省各市州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九位, 占兰州市投资比重从2011年的16.12%上升到2015年11月的26.54%, 五年的时间提高了10.42个百分点。

2.5 整合政策

兰州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 获得了来自中央政府、国家部委、甘肃省委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兰州市委市政府等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 其中政策类型多、覆盖面广、涉及单位和主体多, 需要统筹协调好, 大力提升各个扶持政策的整合效果。一是充分发挥好国家及国家部委对兰州新区的政策支持;二是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兰州新区的政策支持;三是充分发挥好兰州综合保税区为甘肃对外开放、兰州新区建立外向型经济体体系所提供的政策机遇;四是依托兰州市推进兰州新区建设, 要处理好兰州新区与其他国家级开发区的相互关系。

2.6 提升战略

一是在发展视野上, 强调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既要向国际市场输送优势产品, 更要从国际市场获取能源资源、优质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在开放方向上, 强调西向东向开放互为补充、互为支撑。在“一带一路”开放新体系下, 需要将“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调整为“全面开放的战略平台”, 因为依托“一带一路”所形成的开放体系, 为兰州新区在开放方向与路径选择上提供更多的选择, 并为不同选择之间进行优化互补提供了各种可能, 即兰州新区内的企业可根据产品市场地和市场范围特点以及资源能源分布地特点, 选择陆上贸易、海上贸易或海陆贸易互补, 降低开放成本, 提高开放效率和效益。三是在产业定位上, 强调出口产业体系的培育, 以出口为导向建立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四是在辐射带动上, 强调兰州新区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发挥, 以兰州新区的开放带动周边地区的开放发展。

2.7 推进城镇化

兰州新区作为区域内城镇化重点区域, 一方面通过加速工业化进程、大量工业项目的建成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使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实现了职业身份的转变, 这也是城镇化内涵中最核心的内容;另一方面, 兰州新区在安置进程的失地农民过程中, 需要抓住城镇化的核心问题, 即人的城镇化问题, 关心进城农民的住房、就业、养老等问题, 从根本上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3 兰州新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机制机构

兰州新区发挥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是通过自身发展和极化效应来实现的。基于兰州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空间优化功能, 从功能分工、产业布局、环境治理、交通联系等四个方面建立兰州新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充分发挥兰州新区对周边区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作用。

3.1 强调区域内功能分工

兰州新区作为新建城区, 承担工业生产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职能;兰州老城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 承担生活、消费、娱乐及高端服务业职能;白银主城区作为资源型城市, 承担生活与生产并重的职能, 兰州新区、兰州老城区、白银主城区, 分别处于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区域空间结构自我完善过程中承担的功能各有重点。一是兰州老城区要承担起生活消费职能;同时, 兰州老城区要强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二是兰州新区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 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的先导区,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重要集聚区, 沟通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很明显, 工业生产和财富创造则是兰州新区的核心职能。三是相对而言, 白银主城区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史, 城市职能相对比较单一, 经过近几年城市转型与发展, 城市功能逐步向综合性城市转变, 突出强调城市功能的完善。

3.2 强调区域内产业布局

根据区域内功能分工, 一是兰州老城区强化生活与服务功能, 重点强调精神产品的生产、新兴产业的服务、生活消费的服务以及生产性服务业, 主要包括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二是兰州新区强化生产功能, 重点强调建成产业集聚发展区, 依托兰州市、白银市资源、技术、人才优势, 积极承接全国产业转移,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业、临空现代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白银主城区在强化节能环保和突出规模集聚优势的同时, 着重发展箔、板、带深加工等产业链延伸项目, 提升产品附加值, 实现传统有色冶金行业的优化发展;加快电解铝、钢铁、铁合金三大行业整合, 推进节能降耗改造,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

3.3 强调区域内环境治理

环境污染的根源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向环境排放超标、过量, 超出了环境自身净化能力。要推动经济发展, 不能不要工业生产。那么环境治理的途径只有在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中减少甚至杜绝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减少排放的途径:一是通过改进工艺, 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实现绿色生产;二是通过延长产业链, 实现上、中、下游产业链协作,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三是发展静脉产业, 集中处理生产环节末端的废弃物, 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或再生利用。其中第二、三种途径的实现有赖于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与协作, 通过市场化机制形成产业集群, 实现原材料的高效利用与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在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条件下推进废弃物处理的集中化、市场化与高效化, 兰州新区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平台与市场环境。

3.4 强调区域内交通联系支撑

兰州新区与兰州老城区、白银主城区之间明确的生产与生活、作业与消费、实体经济与服务经济之间的功能分工, 导致了城区之间流量大、时间规律、持续运行的交通需求。鉴于此, 需要在不同城区两两之间建设多样性、快捷性、容量大、通畅性的交通联系网络, 构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区域交通联系, 支撑兰州新区建设, 同时为不同城区之间的人流、物流提供便捷通道。

4 结语

兰州新区不同于传统开发区的特点, 是自身规划、建设的结果, 更是兰州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以后所赋予的, 这是兰州新区今后发展的出发点, 更是兰州新区在发展中所要承担的国家任务与历史使命。兰州新区依托自身特点和发展基础具有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 能够给区域空间关系科学配置带来空间优化、对外开放、激活市场、扩大投资、整合政策、提升战略、推进城镇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兰州新区自身综合实力的增强, 是发挥极化效应的前提, 促进区域内科学的功能分工、产业布局、环境治理、交通联系等, 是兰州新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摘要:作为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在政策、机遇、定位以及发展规模与速度上, 具有其他传统开发区所不具有的优势;作为区域增长极, 兰州新区具有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大机遇与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功能和把握机遇, 需要从功能分工、产业布局、环境治理及交通支撑等四个方面建立优化机制, 切实推进兰白经济区空间结构优化。

关键词:兰州新区,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功能,优化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含琳.甘肃整体融入丝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N].甘肃日报, 2014-10-31 (11) .

[2]郭爱君, 毛锦凰.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2 (1) :40-49.

8.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 篇八

以上成绩,得益于兰州高新区的“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今年以来,兰州高新区在项目建设上突出优质服务链建设,建立项目引进、项目促建、项目成长等一条龙服务体系,使项目能够引得进、落得下、建设快、成长好。一季度,高新区落地项目41个,其中雁滩园区17个,七里河园区24个;开工项目26个,占到63.4%。新签约项目5项,总投资12.21亿元。据兰州高新区负责人介绍,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主要靠新建项目的强力拉动作用。

为了促成项目落地,兰州高新区抢抓各种机遇,认真凝练项目,主动沟通衔接,获取更多支持,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是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广泛收集各方面信息,派出专业小分队具体跟踪,积极搭建承接平台,促成落实了10多个产业项目。

除了项目建设和引进方面的工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之大也是促成项目更快落地的重要因素。以兰州高新区七里河园区为例,七里河园区规划道路34条,总里程52.2公里。兰州高新区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力促T219#路以北区域的道路建设全面展开。目前,先期计划投资6亿多元,已实际完成投资近2亿元,T218#等两条道路已经建成通车,S202#等9条道路10月底前将全部动工建设。同时,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和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正在抓紧衔接落实和促成建设。

据悉,除了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取得的突出成效之外,高新区在相关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了适应增容扩区的需要,高新区坚持规划先行,邀请多个知名规划设计院编制榆中园区分区规划、总体规划、局部概念性规划、产业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和七里河园区概念性规划和总体规划。目前,以上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初稿。

上一篇:作文素材人物传记下一篇:干部履职尽责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