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内外德育发展的缺陷与超越

2024-11-11

当代国内外德育发展的缺陷与超越

1.当代国内外德育发展的缺陷与超越 篇一

一、以经济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及其缺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以整体取代个体、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逐渐确立了高扬个体价值与自我实现的崭新的现代社会的人生价值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个人的地位、作用、价值被突显出来,个人成为市场行为的独立主体和承担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为个体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平等机会和途径,个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不再通过特权而是通过商品价值体现出来,商品价值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并通过交换实现的,而商品交换要求交换主体的行为完全建立在独立、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这就突出了人的个体价值,培植了人的自主、自尊和民主精神。这种价值观的变迁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背离,也是对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扬弃,为市场经济下新型价值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计划经济下的中国社会深受传统儒家义利观影响,在传统观念中长期存在着言义非利、重义轻利、以义代利以及重名轻实、忽视物质利益的倾向,社会价值集中于“公共集体”,过分强调主体发展的精神资源的动力,往往忽视利益引导,弱化利益作用,淡化利益观念,片面强调“精神至上”论、“道德约束论”、“思想灌输论”。这与当代市场经济下实利主义的价值观悖反,已无法在一个利益配置日显公开化、紧张化的世界中得到认同,因而无法引起当代人的共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基本建构,促使社会主体价值观发生剧变,建构起以趋利为特征的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市场经济把重视“物质利益”、追求“实惠”和“实效”的价值观念推至前台。社会主义重视物质利益的正当获取,注重主体自我实现与全面发展。在义利观上,现在人们的金钱观念、实利意识大大强化,泛道德主义及道德的绝对价值尺度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受到了空前的冲击,而竞争、进取、效率、求利的新型价值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唯我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渐渐抬头,并在社会中产生了很坏的侵蚀作用,使我国社会也出现了类似西方的一系列不健康的社会现象。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及由此导致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腐败堕落、视人生为赌注的现实使人触目惊心。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必须正视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正视社会转型时期新型价值观的科学性、时代性和现实性,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改革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一元化的格局,社会经济生活的多重性决定了人的多重需要与多元发展,致使社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态势演进。在价值尺度上,市场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使个人成为独立的价值主体,树立和增强了主体意识,培养了人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创新精神、自我选择意识、个体利益意识和个体价值意识,人们的思想由单一趋向丰富,由封闭僵化转为开放活跃。另一方面,当人们获得了自由,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和个人主体性得到张扬的同时,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宿命主义以及各种各样的消极价值观与市场经济如影形随般滋生蔓延开来,像蛀虫一样吞噬着人们的灵魂,致使许多人泯灭了人格和尊严,贫穷得除了金钱和“自由”之外一无所有。人们感到迷惘、困惑,感到失去了精神家园,感到从未有过的虚无缥缈和无所适从。这是一个社会价值王国失衡的重要标志。

二、全面和谐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现实渴望

在西方社会,价值取向的抑制和替代现象也成为历史演讲过程中发人深省的问题。以宗教为主导的价值取向根源于原始低下的生产力,与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盲目认知有关,其本质是一种精神上的控制。近代启蒙把人从神的奴役中解救出来,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然而,资本主义的商品发展和物质进步大大激发了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披上了神秘的外衣,物质和金钱具有无限的魅力,人们拜物,迷信商品,物质替代精神,科技替代道德,造成西方社会对精神贫乏、道德沦丧的无能为力,于是物本价值取向替代其他社会价值取向的现象成为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困惑。随着现代科技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作用的不断强化,当代西方国家以科技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日益彰显,甚至出现了科技决定一切、科技改变一切的唯科技主义价值取向。西方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享受的传统现代化模式,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造成了人的“单向度”发展。西方国家以物质价值替代精神价值、科技价值替代道德价值的现象,已经和正在受到众多思想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未来学家等的深刻揭露与批评。

在我国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条件下,物本价值取向与以科技为本的价值取向所引发的替代性现象的后果是堪忧的,它势必带来现代社会的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无论是物质替代精神,还是科技替代道德,都会引起人们在主观上过分关注身外世界的某一方面,以物质、科技作为衡量价值的准绳,忽视自身内在精神世界的耕耘与和谐。一些人思想上存在着迷惘与困惑,不愿意从精神和理论的层面求解;一些人不自觉地表现出急躁、浮躁、焦躁、烦躁,不明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古训;一些人拥有现代化生活的物质条件,但烦恼不断和幸福感缺乏;一些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稍有不顺就怨天尤人和动力不足;还有一些人内在精神缺乏支撑,患上各种精神疾病而遭受精神折磨;更有一些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和科技成果,而不顾廉耻,丧失道德,甚至违法犯罪,制造社会丑恶。所有这些我们可以大量感受到的事实,都可以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精神缺乏症”和“道德缺乏症”。这些症状不仅给社会和个人发展增加了阻抗,而且还要社会对其所造成的损失做出补偿。对此,我们只能理解为是社会和一些人忽视和轻视精神与道德生活所遭致的应有报复。因为我们是人,人就有精神和道德生活,谁替代它谁就要遭受惩罚。

当前我国之所以出现价值取向上的抑制与替代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上看,我国以往社会价值取向由于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存在片面取向现象,这种片面性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不成熟性,要克服这种片面性或不成熟性要有一个过程。有些人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政治替代其他价值的错误之后,转向对政治本身的否定而陷于经济、科技价值,则是另一种片面性或不成熟性。我们必须从片面性或不成熟性中解脱出来,以免社会价值取向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从现实来看,科技进步、市场体制所引发的社会竞争量强大。在竞争中,经济与科技由于直接与人们的物质利益相关,并且可以物化、量化和指标化进行比较而显示价值优位,受到重视,精神、道德往往难以直接比较而常常被忽视,这是造成价值取向抑制与替代的现实原因。从人的认识上看,价值替代现象反映人对自身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本质认识与把握的片面性,导致了价值实现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科技与道德的分离与对立。因此,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确立科学

发展观,谋求社会和人的协调、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时代超越

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时代超越目标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谋求社会和人的协调、全面发展。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但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建构什么样的发展理念?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遵循什么样的发展规律?追求什么样的发展价值和目的?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一句话,正确的发展模式需要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

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人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主体。离开人和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和社会的内容。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是评价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尺度。社会发展要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判断标准。否则,社会发展就是无主体和无实在内容的空洞的或抽象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可能,也无意义。当代中国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现代化实践上,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一个人作为主体参与其间并影响其进程的历史过程。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心,把满足人的现实需要,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主攻目标和终极目的。发展的直接而外在的表现是经济增长、财富积累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深层次的内在蕴涵则体现在社会的民主、文明、法治、生活质量、财富分配、人权保障等多方面。经济增长固然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表现之一,但它不是惟一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如果人民群众不能分享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果经济增长和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形成同步性发展的态势,如果经济增长以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如果经济增长与政治、文化的进步不能相一致,这样的发展就无法体现出意义和价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吸取历史上社会价值取向偏颇经验教训,充分体现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规律的作用,体现了全面、协调的社会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刻揭示了中国改革的时代背景,而且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为我们追求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全面、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指示面度,是我国社会和每个人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也是我们在改革发展中的客观现实活动或价值实现活动。研究社会价值观的历史转移和变迁,审视我国当前价值取向的状况,对于实现社会价值取向的合理转移,确立全面,协调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上一篇:缩写教学设计下一篇:落实安全会议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