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2024-07-09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精选9篇)

1.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篇一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探讨

Study of transfer strategy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n Hebei Countryside

杨立铭 周玉梅 郜秀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财经学院秦皇岛 066004)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技项目“冀东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体系建设及培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0457285)秦皇岛市科技支撑项目“秦皇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体系建设及培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101A433)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笔者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不断增长的原因、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河北省农民增收、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庞大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势必会影响整个农村的经济振兴、社会稳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应给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以高度的重视。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涵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有序地完成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内部的转移,即从传统的种植业中分离出来,向大农业中的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转移。

二、制约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就业能力相对较差

鉴于农村收入较低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普遍较少。据调查,2010年河北省外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70%左右,未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占60%左右,虽然这些数据较以前年度都有所降低,但这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需求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数据来源华聘网)。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因文化程度偏低,只能从事最简单的体力劳动,比如清洁工、搬运工、服务员、建筑工人等,就业渠道较窄。一部分想在农村内部进行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因文化程度较低,因不能很好的掌握科技知识无法创造更好的收益不能实现很好的转移。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参加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接近14万,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很对单位不愿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二)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

据河北省统计局公布的经济年鉴数据显示,河北省农村人口2009年是5495.5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是2894.82万人。由于耕地数量的限制,农村人口没有充分就业,按测算农村劳动力大约有100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我省大约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70万左右。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又会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又放慢了对劳动力的吸收速度,双重作用下共同导致了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转移吸收的局面。

(三)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首先,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为集体所有制,即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民只拥有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农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模式来实现对土地的使用。这种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经营模式决定了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一个重要保障。农民一旦放弃土地、脱离农民的身份,他们无法带走或者转让他们的那部分土地,也无法获取等同于城市居民的各方面的保障。这样一来,农民在进入城市务工经商时不会轻易放弃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也不会完全抛开农民的身份向城市流动、融入城市。从而造成了一种“亦工亦农”兼业的特殊现象,即进城务工的农民与土地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农闲时外出务工而农忙时则回乡务农,呈现出一种在城乡之间不断流动的“候鸟式”生存状态。由此看来,这种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性质,集体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阻碍了农民进城发展,延缓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的进程,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权益保护制度尚不十分完善或现有制度执行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劳动者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权益保护制度尚不十分完善或现有制度执行不到位。2011年1月29日,刘德军“服毒讨薪”事件的发生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一起因劳资争执引起的民事纠纷是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引起的,类似这些问题目前还是法律和政策的空白点。切实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益,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

(四)劳动力转移市场不完善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一直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导致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就业的机会、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和技能培训等方面都不一样。首先表现在就业保护主义,政府管理机制的双重性导致出现就业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城市的弱势群体就业,采取种种苛刻的政策限制外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入。其次,农民劳动力培训体系不完善。现有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专业化程度低、培训质量低,且与劳务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脱节,不能真正起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成市场所需要的技术工。第三,农村劳务供需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非常滞后,农村劳务市场信息来源渠道少,没有或者很少有正规的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取劳务市场信息的渠道很少而且不规范、不可靠,获取的信息量很少,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也无法保障。目前农民外出务工主要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这种获取信息的严重不对称的现状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转移。

三、促进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努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及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首先,加强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青少年的基本文化素质。强化九年义务教育,不但要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还应唤起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教育、投资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在河北省教育制度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多种形式的社会助学会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应该大力倡导。另一方面要大力兴办农村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系统的、规范的、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水平的工、农业生产技术或服务行业的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在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中增加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特别是高危行业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的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

其次,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政府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构建多层次的法律援助体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时提供帮助。让他们逐步成为懂法、用法、护法的新时代民工,通过提高农民法律方面的素质,逐渐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弱势地位,提高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二)控制人口数量,实现有序增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河北省常住人口为7185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了6.55%,总人口数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六位。全国十年来人口增长5.84%,相比之下,我省6.55%的人口增长幅度仍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虽然河北省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相对以前来说已经慢下来了,但是鉴于我省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是不能放松的。同时,应该进行思想教育宣传,改变“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虽然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必须长期坚持不懈。通过坚持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好人口的增长速度,减轻就业的压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数量也会减少,避免了剩余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大带来的更多的问题。

(三)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具体来说,土地应该按照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土地的市场化流动。对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如果他们有转移的意愿,应该允许他们依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把承包期的土地以转包、出租、转让等多种形式流转给其他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获得他们离开家乡、在城市生活所必须的保障金和经营资本。对那些不愿意离开农村的种田大户,应该向他们提供技术支持或者资金帮助,加速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其次,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省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覆盖城市,而在我省相当多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水平很低,所以应该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异,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制度

首先,制定公平的竞争规则,政府要制定公平的竞争规则,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种种制度性差别和障碍,甚至歧视,给予城市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和权重。采取一体化的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机会和就业管理的均等。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有序的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的合理有效利用。第三,完善和规范职业介绍组织机构,并与其他省的服务网络相连通,扩大服务的范围,增强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重要的媒介作用。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就业服务所的作用,掌握本地区劳动力需求信息,以及企业用工的信息,建立及时、方便、准确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信息网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四,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消除农村劳动力在获得教育、就业服务、职业培训上的差别,对城乡劳动力同等对待,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切实维护好转移后的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上实行统一标准。建立和健全劳动就业市场的法律规范,保护劳动者之间的公开公平竞争,约束用工单位和中介组织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大力发展农业,加大农业内部的就业能力

首先,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运输、水利工程、水库、河流等修复和治理的力度。这既有利于发展农业,又有利于缩小城乡经济的差别,也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次,改变农村单一的农业结构。由片面的强调种植业向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发展。通过“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大农业丰富的资源来发展农村经济,发掘农村本身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最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行业,实现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劳动—技术密集型大农业产业模式,走“农业+加工业+商业”结合的大农业产业化道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发挥地域特色、区域优势和科技优势,依靠科技围绕市场需要发展大农业产业,在农业内部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量。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2010 [M] 45-232

[2] 秦皇岛统计年鉴--2010[M] 37-85

[3] 廖芳.浅论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老区建设,2008,20:36-37.[4] 徐文.论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J].吉林工商学院报,2008,24(5):69-71.[5] 陈俊.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J].经济与管理,2009,23,(75):9-10.[6] 司晓雪.论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巢湖学院学报,2011,13(1):42-45.[7]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2011-03-01.[8] 熊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0,34-39.

2.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篇二

1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提高农业就业容量

狭义的农业, 指种植业, 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广义的农业, 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优化农业的内部结构, 是从广义的农业这个维度讲的, 主要是指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和发展林、牧、副、渔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有关研究表明, 粮食作物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总量是13.61, 而蔬菜、水果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量是61.52和67.13, 将近是粮食作物用工量的6倍。而养殖业中, 一亩鱼塘的养殖平均用工量为30.9, 一头牛的养殖用工量也达57.54。而且畜牧、养殖、水产、瓜果和园艺农业等利润相对丰厚, 因此, 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能起到增加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重功效。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粮食种植向蔬果种植业、养畜业转移是提高农业就业容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物结构的改变, 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种植方面, 应依据当地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 加深就业深度, 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 还有助于缓解中国农村的就业压力,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2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 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 围绕若干骨干农产品, 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联结为一个产业体系, 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 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第三产业,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其它国家的经验看,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发展、工业扩张, 发展二、三产业;二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 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 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 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更多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第二, 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果我们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 我们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践证明,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既可以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 又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荒村”现象, 应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

3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产业结构上, 要注重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具有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优点, 如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等, 这些部门资本装备水平比较低, 同等数额的投资可以提供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关社会服务的行业, 如市政公共服务、社区服务, 居民生活服务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 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 适合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现状特点。其三, 第三产业的就业稳定性强, 受冲击和影响小。根据库兹涅茨对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成果来看, “人均GDP从70美元上升为1000美元时,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0.5%上升到37%, 也就是说人均GDP增长13倍带动就业比重上升了26.5个百分点, 2000~2009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3.25倍, 而同期就业比重却只增长1.08倍, 因此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 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从总体来看,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比如: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农村的交通、邮电通讯、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科技文化以及公用设施等发展滞后的状况远远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很难发挥农村社会的整体功能。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 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 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 扩大市场容量, 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应注重培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 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 要重点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第二, 要选择就业容量大的农村三产。例如饮食、商店、旅馆、修理、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等传统的服务行业。第三, 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 注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潜力大、预期效益好的农村第三产业, 比如特色旅游业。第四, 深化各项改革, 调整农村政策, 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4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一定要与新农村的建设相结合。2005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什么大量转移到城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他们在农村没活干;二是在农村干活的比较收益低, 三是在城市打工可以享受到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四是城市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丰富。因此, 新农村的建设应在注重农村功能建设的同时要逐步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一定要置身于国家社会的整个发展进程中, 要融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

参考文献

[1]蔡昉, 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八—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篇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K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06-1

1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1 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能力差

由于多年来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相对于城镇,国家在资金、人财力等方面在农村投入相对较少,而且农村多数地远人稀,交通、信息等都不发达,所以一直以来,农村的发展速度都很慢,加上受传统思想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都不高,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能力较差,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就业面狭小,市场适应能力弱,转移就业存在较大的困难。

1.2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受到种种限制,且缺乏长期的保障机制,农民工在城市打工需要更高生活成本,一旦失业或患病,就难以承担,很多情况是只能回到农村,这就形成了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的来回迁移,但却不彻底,严重影响劳动力移动的速度。

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影响劳动力转移

相对城市来讲,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相当不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没有社会保障,全凭土地生活,但土地的面积却十分有限,收入甚微。多数外出打工的劳动力,都是为生活所迫才背井离乡的,但土地仍是其生活的根本保障,虽然外出打工,也不敢轻易放弃承包地,多数外出务工者都是“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因为在外打工,一旦遇到失业、病患情况,生活就无法保障,起码有土地,还可以有个退路,何况在城市生活,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都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阻碍。

1.4 城市居民与农民工权利不平等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区域分治制度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根本性原因。多年来,城市只把农民工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农民工”一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带有歧视性,基本是下等人的代名词,过去一些城市对农民工是实行收费管理、收费服务,旨在为当地人谋利益,而如今虽然不收费了,但实际情况是仍然沒有形成把农民工纳入本地居民、为农民工服务的相关机制,这在管理上仍是真空地带。

2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应对策略

2.1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必要的趋势,如何合理的转移是国家和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要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根据农民工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整合社会资源,改进培训模式,创新就业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培训合作机制。

2.2 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

要大力促进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完善,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通过网络、手机、电脑等新型媒体搭建信息平台,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快捷信息服务。消除制约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完善的劳动力管理与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自由、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的合理配置。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有效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2.3 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机制。制定一系列适应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内容的法律规定具体化,以增加其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保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来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政府担负起一定的职责,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2.4 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构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和区域分治的体制和结构,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社会服务和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统筹产业发展,优化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的产业结构,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区域协调的公共服务制度。

统筹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区域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保障生产安全,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和就业环境。

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协调积极作用,打破区域分割限制,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重视农业生产,通过农业的发展解决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健全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自由流动。

4.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篇四

如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有效解决农村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民通过转移就业而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迅猛增长,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贡献力量。科学调控、合理引导、依法保障、全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将成为今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但目前,我市当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民工以自发和亲友介绍输出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比较大;二是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就业渠道较少,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内容简单,对外出就业帮助不大;三是外出就业以短暂输出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四是缺乏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五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运用好劳动力资源

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农民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和风险。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积极与务工人员集聚地的司法、计生、劳动人事等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搞好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规范劳动力中介组织,全面搜集和及时反馈各地务工信息,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劳务信息,使农民“外流”由自发松散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从完善镇、村级劳务市场入手,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首先进入镇内劳务市场,积累经验和技能,然后逐步向省内和省外劳务市场进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使农村劳动力一旦转移出去就能站得稳,立得住。

二、大力开展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订单培训。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努力打造劳务精品,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并驾齐驱快速增长。

要在对全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进行认真摸底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状况及不同思想状态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逐年加大政府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尽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促使 更多的农民离土离乡,务工创业。

要抓好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上,应从抓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以使更多的后备劳动力在义务教育中接受到职业技能,各类职业学校要面向城市办学,积极探索“学校+公司+农民工”的办学模式,实行订单式办学,使之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培训的主要基地。

三、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步伐,分步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让外出的游子从繁杂的养老送终和子女教育等事务中解脱出来。

5.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篇五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日趋庞大,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容纳和消化这些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在全社会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转化过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山区地区,耕地在逐渐减少,信息闭塞,非农产业不够发达,对转移劳动力更是困难重重,进而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

网.://.]

我所驻的镇村是位于富阳市以南约20公里,是灵桥镇的一个经济薄弱村。村地处山区,地理位置并不十分优越,但全村平均收入却有5618元,具备典型的尚未开发的农村的特征。作为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我是带着“尽己所能为提高农民收入寻求一个好的切入点”来开展工作的。两个月来,我和村两委的几位同志通过上门走访、座谈等形式,掌握了制约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联系周边地区的经济情况和村的历史,经过分析后觉得:村靠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特色经济、搞实业办工厂来发展经济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见效也不会很明显;村的出路在于高质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一、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第一,转移不够。截止到12月,村农村总人口692人,劳动力总数约为370人,各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172

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左右。村第二村民小组是全村外出务工最多村民小组,其总人口218人,劳动人口87人,外出务工55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63%。第五村民小组则相反,总人口131人,劳动人口68人,外出务工17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25%。

第二,文化程度较低。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为文盲。以第二村民小组当前外出务工人员为例,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0人,占70%;高中文化程度12人,占%;中专5人,占%;文盲10人,占%。

第三,男性较多。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约146人,占%左右;女性约26人,占%左右。

第四,技能较差。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只有部分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劳动力,而这鸿世电器公司和电动工具厂。大部分未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劳动

力,主要分散在各造纸厂。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普遍在18~45岁之间,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涌向电器或造纸行业,从事简单的低技能的体力劳动。外出务工人员地区分布亦不平衡,绝大部分集中在附近的地方,较远相对比较少。

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随着城镇企业转制改革,企业下岗人员增多,并且受基础设施限制,城镇不能容纳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发挥山区优势,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应成为当前的举措。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把一些中低产田改造好,种植一些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根据调查,村在白扬尖曾有茶叶地200多亩,可以通过引资将其

扩大,产出高质量的茶叶。因此,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继续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作用。

一是增加投入,保障农业生产的后劲。对农业的保护和投入,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开发山区山地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业地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是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机制。按照“保障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努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个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开发的农村市场体系,重点是深化流通体系改革,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2、努力提高山区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前面所述,不管是已工作的劳动力,还是未就业的劳动力,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还是较低的。文化程度低下,只能从事重体力的第一产业劳动和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急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等行业严重不足,这就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以扩大就业面。长期实际情况表明,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速度要高于素质低的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方式的转变,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在招工时,不但要求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学历和技术职称外,连一般工人也要各种的就业证书,这说明了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紧迫性。由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决定转移的速度与成效,所以加强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当前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行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

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各种成人教育中心、成人培训学校。培训农电技术人员,注意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

3、完善劳务市场管理体系,确保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山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是近年来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很多劳务市场不归范,招工既滥又乱,以招工之名行骗财之实屡见不鲜,甚至引发社会治安不稳定,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那些缺乏文化的青年经常受骗。因此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规范好城乡劳务市场应下大力气,建议全市甚至全国用工单位要通过政府部门统一招工,与外出人员签定正式的招工合同,完善招工手续,明确劳动保障。

6.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篇六

市委农工办 2006年2月22日

最近,市组织百名农口机关干部深入到镇、村、组、户,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共涉及六个专题。现围绕“如何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这一调研课题,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的观念,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各镇各相关部门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千方百计地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36.8万人,2005年全市举办各类劳动力培训班145个,受训人员达1.44万人次,就业1.31万人,占培训人数的91%;2006年计划举办培训班135个,培训人员1.54万人次。全市农村劳动力中,至2月15日,已转移就业劳动力25.04万人,转移率达68.04 %;在县外打工的有13.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53.1%,预计全年转移劳动力可达30.5万人,“外出打工”已成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出省劳务人员较多,全市省外劳务人员已达7.83万人,占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的31.3%;出国劳

养实用型“土博士”。小纪镇从事蔬菜、水产生产和蛋鸭饲养的千余劳力中,2005年人均培训都在3次以上;大桥镇2006年将分别举办花木、蔬菜和农作物栽培三期培训班,参训人数将达750人次左右。

②以专业技能为主实施劳动力“订单培训”。根据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实行定向培训、专业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专业技能。2005年,真武镇分别举办了机械识图、车工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182人全部被企业录用;邵伯镇为江佳电子专门培训了69名电子装配工;丁伙恒远公司由市劳动部门组织师资,举办了为期1周、有50人参加的电焊工培训班,所有培训人员被该公司输送到阿曼、阿联酋等国的工程上去。

③以专业职称为主实施劳动力 “资质”培训。为适应市场需求,去年下半年丁伙镇与省电大、省建设厅联合举办了花卉园艺中级职称培训班,培训对象以花木种植大户、经纪人为主,培训时间3个月,每月集中授课4天,目前已有45人拿到中级技能证书。

④以管理协调为主实施劳动力“创业”培训。把一批一专多能、善于经营、能驾驭市场的农业专业大户、营销大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为懂 现代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加工技术的创业型人才,使他们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带领广大农村劳动者共同致富的领路人。丁伙镇今年计划与省电大、省建设厅共同举办二级项目经理、三级项目经

次占18.5%,大专及以上文化层次仅占3%。我市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中既要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也要培养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改变农村劳动力只能进入加工业、建筑业、运输服务业、小商业等较低层次产业的格局。

三、建议及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市要在强化培训,加速农村劳动力向更高层次转移上做文章。

一要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化程度。一是从管理体系上要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整合领导层、部门之间的人力资源,发挥劳动保障、农经、教育等部门有培训师资、有资源信息、有劳务市场的优势,提高劳务培训的工作效率。二是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打造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为农村劳务输出构建公平竞争平台,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设立引导培训专项资金,对组织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实施以奖代补,对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实施培训补助。

二要创新培训方式。坚持“个人自愿、政策引导、政府促进、就业服务”的原则,通过长班短班相补充等方式,方便农村劳动力就近参学、边做边学。开展“定向式”培训,走先培

7.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篇七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自身方面: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想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改善自身及整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农村的收入低, 而城市的高工资率、高预期收入给他们的迁移带来了动力。同时, 迁移本身需要一定的成本, 如货币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等[2], 转移者在成本与预期收益中寻找平衡点。

外部原因: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工业化战略、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 (蔡昉将其称为“一项战略, 三驾马车”[3]) 束缚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 使农村积存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改革之后, 人们的束缚被减轻, 新兴的产业部门对劳动力也有大量需求。这样, 农村和城市就从两个方向对劳动力转移起着推力和拉力作用[4]。

此外, 我认为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 那就是转移者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转移的劳动力一般都是他们农村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年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几乎成了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的代言词。他们充满着激情和梦想, 城市生活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我国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

(一) 对迁出地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没有为农村的发展造成阻碍, 反而是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在外出户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资金对劳动的替代。因为,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返乡农民工带回的资金、技术、先进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3]。

然而, 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地也有一些不利影响,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量土地因缺少劳动力而被抛荒;二是育龄妇女大批外出使计划生育变得困难;三是大量乡村精英的转移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另外, 外出者会给家庭留守人员带来情感压力。

(二) 对迁入地的影响。

多位学者分析新增劳动力对迁入地的影响, 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但积极评价占主导:新增劳动力一方面填补了城镇地区结构性劳动力短缺, 丰富了城镇的行业构成和就业结构, 使其产业和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另一方面还促进了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开放, 推动了城市化和现代化。

总之, 在宏观环境上, 不管是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也推动了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就业制度的改革, 在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等发面都起了促进作用。

(三) 对迁移主体的影响。

迁移本来就是一个重要决策, 转移成本与收益的矛盾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才能解决, 但到时不管对错, 迁移都不可逆转, 否则成本更高。而且, 迁移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劳动技能、行为规范等方面产生多种影响[4], 他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

本人认为, 适度的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 但目前很多省份的农村已经出现只剩下老弱妇孺的现象, 即劳动力转移过度。这使我国本来的人口分布不均问题愈加严重。这种极度不均衡现象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即使有好处也只是暂时的, 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迁移者总生活在“不是家的地方”, 没有归属感, 也不利于他们及其后代的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 转移数量巨大, 每年新增几百万, 远远超过了生产企业的需求。改革开放后, 各大中城市的接纳空间很大, 但进入90年代后, 城市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接纳速度有所放缓。

第二,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且呈现下降的趋势[5]。由于教育投资较低, 他们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观念保守落后, 在城市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制造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一些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领域[4]。这种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 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第三, 转移劳动力依然面临着制度障碍[5]。我国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城市间人口流动, 地方政府也排斥外地民工在城市就业。

第四, 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低下, 属边缘群体。他们与城里人相比, 工作时间长报酬低, 居住条件恶劣, 健康和福利都无法得到保障, 还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歧视。

四、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前景

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国必然会实现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农民也会转向非农民, 至少不会是现在意义上的农民。但是, 要实现这种转变, 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准备时间, 也需要经过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专家、学者为此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总结一下,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开展农民工培训:

开展引导性素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其软实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6]。

(二) 消除体制障碍:

全面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体制方面的障碍, 使农村人口在就业岗位、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上都不至受到歧视[7]。

(三) 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将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7]。

(四) 走城市化道路[2]:

城市化的程序一般是农村农业—乡村农业—城市非农产业。我国现阶段, 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远强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 着重发展这些中小企业, 才能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5]。

本人认为, 促进劳动力的转出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政府的优惠政策, 吸引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到农村去激活当地经济, 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把现代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才能走得更久更远。

摘要:1994-2009年国内众学者发表的该方面的文章进行综述, 以此总结各学者对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些看法:转移的原因、带来的影响、遇到的问题及转移的前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的现状, 当代中国人口;

[2]蔡承荣, 农业剩余劳动力, 宏观经济;

[3]盛来运,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 2008.10;

[4]张正河、谭向勇, 论中国乡城人口迁移,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财经问题研究, 1999年第1期, 总第182期;

8.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 篇八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特点

英国农业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前的16世纪。这时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从而形成了最初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但此时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在农村以内部家庭为纽带,通过兼营农业和手工业方式实现的,因而转移过程缓慢。研究表明,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体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转移背景的独特性。英国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背景条件,如早期机器大工业的空前发展;始于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小农经济的“圈地运动”,是英国所特有的条件。英国历年向海外净移民1000多万人,殖民扩张历时之久规模之大,也是其他工业化国家所不及的。无疑这些对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二,转移过程的漫长性。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但农业劳动力转移却经历了长达四个世纪的时期,即使只考察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后的阶段,其转移的速度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也并不快。

第三,转移方式的递进性。在英国,工业部门一直是容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服务业才逐渐成为容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但其劳动力来源主要不是农业部门,而是传统工业部门所释放出的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由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递进结构。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变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政策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政策的形成和演进角度看,英国劳动力转移政策表现为从严厉限制到积极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血腥立法”限制阶段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初是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圈地运动本身,不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而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圈地的目的,是为了养羊赚钱,而不是为了扩大农业生产。由于牧场不能容纳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因此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当时英国还没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生产阶段,非农业部门也还没有产生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所以这些被驱赶的农民,除少数人受雇于农场和手工业工场外,绝大部分人成为生计无着、四处行乞的流浪汉。他们逐步向城市转移,成为游民、失业者和贫民。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200多年里,英国圈地运动受到法律的限制,规模不大,失地农民的问题还没有严重到威胁旧国民体制存在的地步,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禁止他们到处流浪,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爱德华六世在位时,于1547年通过了被认为是都铎王朝最严厉的惩治流浪汉法令。健康流浪汉将被逮捕,在前胸打上“S”烙印,被罚做两年奴隶;如果逃跑,将被判终身为奴;逃跑两次,将被判死刑。

由单一的限制性惩罚向救济过渡阶段

随着圈地规模的扩大,失地农民的数量在增加,英国政府逐步认识到进城流浪农民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失地农民的过错,而是由社会转型带来的。于是,英国政府采用了恩威并施的手段,即救济和惩罚并用的两手政策。最初英国政府允许对无劳动能力和老弱病残等流浪汉进行救济,后来逐步扩大救济范围。但是,开始时救济基金主要由私人和私人机构来进行。政府并不承担责任。从亨利八世开始,英国政府开始承担起组织救济和筹集救济资金的责任。

英国工业革命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为此政策层面的调整即所谓历史上有名的“斯宾汉姆法”。该法对流浪者、失业者等贫困人口实施补贴,具体方法是根据食品价格决定工资标准,对工资达不到标准者,由政府给予补贴。然而这种救济只是暂时的办法,它不仅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且造成了更多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的另一种应对方是推出鼓励向海外移民的政策。英国在海外移民中,主要转移的是游民、失业者、贫民和犯人,而对于熟练工人的转移英国政府是严格禁止的。英国通过这种手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国本土的人口压力和社会矛盾。

谋求就业机会和提供政府救济并重阶段

在本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英国政府认识到移民和流放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创造工作机会,积极促进就业,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英国在政策导向上开始发生转变,而工业化的发展,也为这一政策提供了可能。因为在工业化初期,尽管工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失地农民本来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工厂谋到一份工作,但是由于当时工厂工作条件十分恶劣,收入极低,失地农民宁可乞讨过活,也不愿意在工厂做工。而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主要是受到社会物质财富增加、工人生活和劳动条件得到改善以及海外殖民掠夺的影响。不过,在这一时期,失业问题成为比流民更为严重的问题。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找到工作后,很快又失业,失业问题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而失业问题毫无疑问需要由国家来解决,因此英国政府以解决失业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为突破口,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英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游民的劳动习惯,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同时,英国政府还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同时继续对流浪者、失业者等贫困人口实行救济性福利措施。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史进程及其政策演变,体现出许多共性的和规律性的东西,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借鉴。

政府需要推出积极的政策予以支持和引导

在劳动力转移道路上存在着制度制约因素,积极主动消解障碍性制度,为人口自由流动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和加速劳动力转移进程。英国的历史发展证明:只有束缚和压迫农民们的各种制度逐渐松懈、瓦解,越来越多的农民才能够获得自由迁徙和流动的权利。在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制度性障碍因素,如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子女城市就学制度、入城收费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这既不利于农村人口城市化,也不利于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发挥。

同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城市经济难以吸纳众多就业人员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建立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劳动技能培训和医疗服务等一套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移民过多对城市经济造成的冲击,从而减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城市化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市化快速进行中农村移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需要,才能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才能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目前,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依然生活在农村,还处于劳动力转移起步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化及相关部门产业,增加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区域和对农村社区剩余人口的“拉力”效应,从而在城市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接收机制,吸纳剩余劳动力参与城市经济活动。否则,农村剩余劳动力仅仅是被农业“推出”土地,农民们虽然摆脱了农业,但他们“离土不离乡”不会成为城市人口,至少大部分不会变成稳定的城市人口。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仅仅完成了一半,农民走出了农村,却没有进入城市。这些剩余劳动力不过变成“季节性”打工群,周期性游动于城市和農村之间。因此,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地理空间的变化,转向生存方式和社会身份的变化,才能真正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乡村工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益补充

在城市现代大工业没有建立时,发展乡村工业,缓解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超快造成的就业压力,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准备条件。一般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难以同步的。如果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显然,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寻求不到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导致失业。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同步的矛盾也很突出,工业吸收就业人员的有限性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的“瓶颈”,这种状况在全国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存在,在工业发展薄弱地区尤其如此。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走上发展“乡村工业”之路,并正在这条道路上行进。

9.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篇九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劳动就业状况,充分把握全县就业形势,积极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近期,我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对全县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各类用工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盘点2010年就业,严峻与希望并存,现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一)劳动力资源现状

我县现有人口6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3万人,非农业人口12.1万人。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企业改制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逐年增加。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21.0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0.37万人。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青壮年劳动力占有较大比重,35岁以下的占37.07%。

根据统计调查数据,全县实有劳动力37.15万人。其中:男性19.03万人,女性18.12万人;外出务工14.52万人;从事第一产业12.54万人,所占比例33.76%,从事第二产业9.53万人,所占比例25.65%,从事第三产业15.08万人,所占比例40.59%;县内就业10.09万人,省内务工4.49万人,省外务工9.96万人,国外务工0.07万人。

(二)就业状况调查

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到我县期间状况的直接表象存在于三个方面:

(一)大量民工陆续提前返乡,乡镇街头、车站陆续出现了到处观望和写满无可奈何表情的人们。

(二)广东沿海一带小型企业业主陆续回乡“渡假”。

(三)地产特色农副产品原料材料收购迟滞缓慢,有的无人问津。县就业局分管领导通过认真了解分析、充分认识到事态发展的严峻性,一方面及时向上级汇报,依靠上级和政府为民生及时筹划;另一方面组织人力市场工作人员分头下乡、作详细认真具体的调查研究。

综合汇聚来自各方面的情况,使上级主管部门判断和决策依据。他们深信大悟人民的信念与创造力,由此当即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比较前卫的动作是:

(一)由政府出面,以镇乡为板块,召集外出创业有成的人士座谈,共商应对金融危机大计,寻找应对良策与出路。大致的意向有以下几点:

1、借助现有市场的产品来实现产业转向、避开不利、及时重组、待机恢复;

2、利用现有资金回乡创业,变以工为主为以农为主,“生意不好整柜台”;

3、充分利用这个短暂“休整”期来弥补原来农民工在文化、电脑科技、生产技术、安全技术、市场生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以备后发。当然,细节远不止这些。但由此给了就业局领导和各级政府以充分地自信、他们甚感觉到“金融危机也许是个新的契机”。

(二)认真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所提供的更确切全面的信息以及为此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建议与指导方针,从中得到启示与支持;

(三)围绕民生生计大事,参照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制订与落实各项服务民生的决策与计划,在宣传、组织、推动、落实的各个环节加大力度,使之快速、稳健、高效进展;

(四)由劳动人力部门牵头、政府出面支持,重新逐步启动原以建立的劳务工作关系,力图恢复与加强合作,为农民工再就业搭桥铺路,在此过程中,一是帮助企业减缓由工薪问题带来的某些暂时压力,鼓励农民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同舟共济”,恢复生产、稳定就业。二是提高生产技能,尽量满足企业人员与技术需求,为企业提能减负。三是挂钩培训、待机上岗,做到“磨好镰刀不误砍柴工”;

(五)派出专业人员到东南江淅闽一带寻找新的关系户,有的甚至是关系户的关系户,来扩大就业范围,通过09年一年多的努力,新发掘可就业客户两百余家企业。在过程中有的客户实在是不太景气,但通过交谈、分析市场、相信“下一波”一定不远;果然,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完全有能力、高效率的应对并且利用了“金融海啸”这一历史机遇。

(六)发展过程中,我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京珠高速、麻竹高速、京港动铁等”交通大动脉纵横贯通等有利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仅09年即有几十户加工制作服务企业在大悟落户,可容纳农民工几百余人。

(七)拓宽回乡创业之路,当好外出创业人士的坚强后盾和永远的大后方。09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行程上千公里,接触千余大悟籍创业人士,为他们回乡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尽可能的便利条件,至今已有几十户回乡办厂,容纳就业约上千余人。

(八)拓展就业渠道、倡导、支持全民创业,县委、政府及部门通盘考虑创业意识的确定来源于内在外因两个方面,如能进一步相应放宽政策,提供现有条件下的便利予以支持,在税收、放贷、运输、手续等方面宽松一下,即可吸引一部分农民在某些方面的投入,最起码能让他本人有事可做、有业可为。至今年底止,类似情况的就业人员约达到上千名;

(九)拓展创业领域、扩大就业范围。在县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把眼光从工业板块转向农业板块,帮助他们下完决心,坚信社会需求的提升与转变将会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现在下手、正当其时;现在,承包林木果、从事种养植等以农为主体内容的产业更全面、立体化展开,即减少了闲臵资源,又符合环境保护诸项社会要求。初步统计,至今已有新增此类就业农户上千家,容纳就业人员上万人。

(十)着眼远处,同时也不放弃近处,我县就业局同时派遣工作人员到周边地级市调研,帮助落户当地的大悟籍人士解决人力问题,鼓励资源互补、创业互利,改变应对措施,调整就业人员待遇,提升技能等,吸引就业,取得相应成效。

(十一)许多创业人士在曾经的创业过程中,主要是抓信了机遇,打下了基础,但是面临社会各类其他原因带来的困难如:金融危机、政策调整、发展与管理、社会负担、技能与就业质量提升、产品升级与市场坚持等等,就业局向各个方面派驻了支配联络人员,及时为他们在诸多方面排忧解难、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较大程度上帮助创业人士知难而进,稳定了产业;同时也就稳定了就业。

目前,我县就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饰、化工、矿业、建材、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几个支柱行业。其中:开发区工业园入园企业32家,已开业企业1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从业人员3893人,主要支柱行业有纺织、服饰、化工、建材等,该园区各类企业用工主要以本县城乡劳动力为主;各乡、镇共有大小企业870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家),从业人员近5万余人,主要支柱行业有矿业、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等,乡、镇各类企业用工主要以本乡、镇农民工为主。

根据工商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县目前登记的各类个体工商户有7811家,私营企业有976家;以及对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36家有代表性的企业,22户有代表性的个体从业人员进行抽样调查、走访摸底。个体私营企业及其他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城区就业的主渠道,可吸纳1.79万人实现就业。加上招商引进、回归创业、科技型工业和各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相继开工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达4.47万个,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县城乡劳动力就业需求。

二、劳动力就业现状及特点

(一)截止9月底,全县城乡实现就业人员共计10.37万人,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除原在岗位就业的9.03万人(含外来劳动力0.37万人)外,前三季度全县城乡劳动力共实现就业13355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42人,城镇新增就业6513人。

(二)我县城乡劳动力就业主要是以劳务输出为主。根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中,跨省区就业劳动力占69.08%,且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江浙、东北、天津、北京等地;本省内就业的劳动力占30.92%,主要是在武汉和本市、县区域内就地就近就业。

(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等工作力度的加大和各项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的陆续开工,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加上公益性岗位、社区灵活就业吸纳大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有所增加。

(四)劳动力转移就业以体力型为主,收入增加不明显。尽管近年来我县劳动力培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因资金缺乏,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只能停留在一些简单,费用小的初级工种培训上,对技术含量高的培训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不能开展培训,因此导致城乡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技能素质较低,外出务工还是以体力型输出为主,影响了他们的收入。

(五)一些用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底、拖欠职工工资及社会保险的企业用工紧缺,还有一些小企业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21.05万人,各类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其它行业共计可提供用工岗位达10万个,目前本县城乡劳动力已就业的达9.72万人,不含外来就业0.37万人,虽能基本满足县内各类工业企业、其他用人单位及季节性用工的需求,但总体上还存在着就业不充分的问题。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原因 据调查研究,随着工业企业的经营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自身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人力资源结构的偏低及其它原因是导致企业“用工荒”和“民工荒”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因素。

(一)就业观念陈旧。一是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地处丘陵山区,灌溉条件好,旱涝保收,不愁吃穿。长期以来,受传统“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岗位不愿去做;二是因自身缺乏劳动技术技能,在外缺乏劳动竞争力,难以找到合适的且工资收入高的工作;三是部分企业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且工资待遇底,导致部分城乡劳动力不愿到类似企业务工;四是新生代农民工因对物质要求较高,生活向城市化方向看起,不愿到企业或工厂一线从事体力工作。

(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三差”是影响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道坎。一是“基础建设功能差”。我县人力资源市场虽位于县城中心区域,城乡劳动力前来获取用工信息、求职方便,但因基础条件差、功能不配套、作用发挥少,不能很好地适应城乡统筹就业的需求,于国家提出的劳动力市场“新三化”还有差距,难以发挥“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功能;二是“工作人员服务差”。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工作人员全部为兼职,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主动性差,使有限的劳动保障服务功能与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劳动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三是“就业信息传递差”。现有劳动力市场信息尽管已实现覆盖县、乡镇,但运行不规范,企业用工信息和技能培训信息还没有实现充分的共享,传输渠道不畅,难以为城乡劳动力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就业培训实用性不够强,缺乏吸引力。企业用工需求和今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缺乏总体把握和预测,无前瞻性、指导性的整体培训规划。一是一些培训机构为完成培训指标,存在应付办班的倾向,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内容单调,缺少有特色、有出路的培训,“订单、定向”培训不多,针对性较差,培训与就业存在一定的脱节;二是县内培训资源分散,尽管数量不少,却缺乏具有一定品牌和规模的培训机构,难以形成培训的合力;三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人才战略目光,不愿在培训员工上进行投资,致使培训缺乏吸引力。

(四)城乡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困难多。城乡劳动力尤其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状况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一是企业需要高科技人才;二是企业又缺乏留住高科技人才的环境和待遇;三是大批农民工、改制企业的失业人员中,大部分年龄偏大,且技能偏低的占有较大比例,难以被企业招用。

(五)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和维权意识弱。外出务工人员中,由于文化素质不高,绝大部分务工人员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务工盲目性大,追求短期利益严重,企业也不愿接受这些打工“游击队”。

(六)社会歧视、政策不公现象依然存在。虽然目前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限制逐步放宽,但在实际中,农民工在就业、生活、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依然没有享有应有的待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七)劳务输出品牌规模小,影响力不大。目前,我县虽然先后打造了“大悟建工”、“大悟纺织”、“大悟缝纫”、“大悟技工”等劳务品牌,但是不论是从总体规模还是实际效果来看,都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叫得响、影响大的劳务品牌,制约了劳务输出向深度、广度发展。

四、建议及措施 针对劳动力资源和用工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就实现我县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对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的资金投入。从总体上看,我县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把劳动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辅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推动研究和解决我县广大劳动者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方案,确保就业工作全面、高效运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就业良好氛围。一要开设经常性的咨询服务电话,解释答复有关就业再就业政策问题;二要通过广播、电视、电子屏、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把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各类用工单位;三要继续树立和宣传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企业积极吸纳就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帮助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技能差”是一季度全国出现招工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县也不例外。因此,一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进一步健全培训机构,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二要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针对性;三要创新以企业需求为目的,以“订单、定向”为主体的培训新机制;四要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五要引导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实现培训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四)强化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一是加大职业指导力度,提供服务质量,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建立信息网络,解决“信息差”的问题,实现就业信息广覆盖、实时共享和方便快捷,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就业“春风行动”的长效机制,为农民工提供爱心、便捷服务,最大限度的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配臵劳动力资源中的基础作用。

(五)营造良好氛围,吸引创业人员“回乡创业”。把“走出去”和“返乡创业”相结合,树立“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致富一地”、“放出小鸟,引回凤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结合我县实际,鼓励支持返乡创业者将在外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技术和淘到的“金”带回来,支持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

(六)加大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按照国家推行的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积极做好维权工作。一是加快解决建筑等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落实《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工时、休息休假的规定。三是严格推行就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持证上岗,签订劳动合同的务工人员应积极为其创造条件纳入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范围。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虽然任务艰巨,工作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乡镇一如继往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将继续转变作风、克难奋进、不懈努力,力争使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上规模、上档次,树立我县劳务输出“品牌”,将我县建设成为孝感市劳务输出基地县之一。

大悟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上一篇:环境保护所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下一篇:干部进村入户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