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呼吸功能锻炼

2024-07-23

copd呼吸功能锻炼(通用9篇)

1.copd呼吸功能锻炼 篇一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单国琴

柏静

(盐城大丰人民医院

呼吸科

224100)【摘要】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08月中旬-09月中旬在盐城大丰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患者100例为观察组,2015年06月住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10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105例行常规肺康复锻炼管理,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全面的肺康复锻炼,通过6min步行距离测试及COPD患者生活质量测评问卷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价两组患者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稳定期COPD患者的依从性从42.86%提升至75.00%。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国每年病死率较高,已居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COPD全球倡议(GOLD)中推荐肺功能分级II级及以上的COPD患者均应接受肺康复治疗[1]。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饮食、服药及改变其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但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因缺少严格设计的运动规程及严密的监护运动,导致肺康复锻炼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实施困难。品管圈是由工作在同一性质的人群自觉或自发组成的一个活动团体,通过全员参与、相互合作,采用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管理模式对工作场所内出现的某一问题而制定改进措施或方法,使其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2]。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及时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系统性的措施。2015年4月-10月,我科就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依从性低的问题,组织开展以“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为问题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8月中旬-09月中旬在我科住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76±3.5)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12年版COPD的诊断标准[3];2015年06月住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10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0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76±5.5.排除标准:伴有肺间质纤维化、肿瘤、、胸部手术外伤史、哮喘急性发作或伴有严重的心、肾、脑、肝、神经系统疾病、等及其他影响运动疾病[4]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级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P>0.05)。

1.2方法 对照组 给予患者行常规肺康复锻炼,护士为稳定期COPD患者讲解健康教育和肺康复锻炼的内容并示范;观察组通过品管圈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科室护理人员自愿报名品管圈活动小组,本次共有7人报名参加,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1名,选出品管圈圈长1名,负责协调小组活动,护士长为督导员。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集体讨论,确定圈名“环氧圈”,同时确定圈徽图案。

1.2.2确定主题 由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列出所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按其相似性分类,按照SMART原则,根据问题的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等进行打分,汇总分数最高的“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为活动主题。

1.2.3制定活动计划表 按照PDCA程序,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2015年4-6月为确定品管圈主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及制定对策阶段;7-8月为组织实施阶段;8-9月为效果检查和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总结资料及成果发布阶段。

1.2.4现状调查 对2015年06月在我科住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能正确坚持肺康复锻炼的稳定期COPD患者仅占66.7%。影响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的主要原因为护士宣教不到位和患者未重视。

1.2.5目标值设定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值设定公式[5],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复锻炼的依从性进行了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现况值=35÷105=33.33% 圈能力=3.75÷5=0.75 目标值=33.33%-(33.33%×0.8857×0.75)=11.18% 1.2.6 原因分析 通过头脑风暴法,分别从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回鱼骨图(图1),并通过柏拉图分析造成患者依从性低的真正原因(图2)

其他护士与患者时间冲突时间安排不当护士健康问题主动性差宣教资料不足个人状态宣教不规范专业知识不足培训不足医院未制定相关规定新进人员多责任感不强情绪人员流动大人员少COPD患者未进行肺功能锻炼病人增多护士工作强度大护理工作量多医生支持不够自身不重视锻炼肢体活动障碍主动性不强家庭环境病情反复易加重语言障碍家属不重视家属未支持病区空间小活动范围受限白天探视家属多沟通不足病情不稳定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不足环境嘈杂病人环境 图1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鱼骨图

平均每周未进行肺康复锻炼的人数稳定期COPD患者未进行肺康复锻炼的查检表8.757.756.755.754.753.752.751.750.75-0.25120.00%100%97.14%100.00%88.57%94.28%80.00%71.43%60.00%2.7540.00%1.540.00%0.50.250.2520.00%0.00%3.5平均每周人次累积百分比患者不重视护士宣教方式不当患者认知能力差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受限护士未宣教其他 图2 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依从性低的真因分析柏拉图

1.2.7制定对策,实施方案 明确目标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这些主要原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相应对策,最终设定了具体的史实方案

1.2.7.1 做好患者肺康复锻炼前的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COPD疾病基础知识简介、戒烟宣传、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药物的正确使用、身体运动训练及呼吸肌在肺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心理与行为干预治疗等。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知晓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有效提高运动耐力,减轻日常生活中气急、气促等不适症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6]。

1.2.7.2 指导患者正确实施肺康复锻炼 由床位组长及责任护士共同指导患者正确实施肺康复锻炼。根据肺康复指南设计了较为严密的康复锻炼操并制作成光盘,初次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操的一对一指导,主要内容包括:(1)上肢肌肉运动,主要做哑铃运动,双手握0.5~1kg的哑铃,依次做哑铃侧手举、哑铃耸肩、哑铃前手举及其他利用哑铃做过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弯曲的运动、腕关节的伸展和屈曲运动,每个运动重复20次;(2)下肢肌肉运动,利用弹力绷带缠绕双腿,按光盘运动示范做绷带上下运动、髋关节外展运动、抬起-伸展运动及划行运动等,每个运动重复20次。加适量的步行、爬楼梯;(3)呼吸功能锻炼,主要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缓慢呼吸的锻炼。向患者发放康复锻炼操光盘,患者根据视频进行练习时,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宣教和纠正,患者掌握后让其根据内容在家中自行进行锻炼。1.2.7.3 定期电话回访,了解锻炼情况 专职护师每周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患者在康复锻炼中存在的问题,记录训练的频率和强度和天数,并嘱患者在训练中如出现身体不适、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应暂停训练,立即予以沙丁胺醇喷剂吸入,回访中注重对患者的鼓励和支持。患者4周后至医院复查1次6min步行距离测试、完成1份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测问卷评分(CAT)[7]。

1.3 评价指标 评价并比较患者进行锻炼前后6min步行距离测试及CAT评分。(1)6min步行距离测试:一种运动试验,方法简单易行,根据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6min步行试验操作规程,即在病区走道上划出一段长达30m的直线距离,起点线用色彩鲜艳的标线,折返点处用一椅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走动,起点线作为起始点,也作为往返一次的终点,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在旁监督的人员每2min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胸痛、不能耐受的喘憋、步态不稳等不适,可暂时休息或中止试验。6min后试验结束,监护人员统计患者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及疲劳程度评估。6min步行距离测试简单、经济、安全、有效,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的运动耐力,是评价COPD患者身体状况的良好指标[7]。(2)CAT评分:由Jones等设计完成,共8个问题,包含症状、活动能力、睡眠质量等方面内容,范围是0-40分,最高分值为40分,分值越高说明疾病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或 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品管圈管理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品管圈管理实施前每月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分别为42.86% 组别 例数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和45(42.86)25(23.81)35(33.33)

75(75.00)15(15.00)10(10.00)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品管圈管理前后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比较[n(%)]

2.2无形成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与患者的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责任心、团队精神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等方面均得到提高,见图对照组 观察组 105 100 3

图3品管圈管理前后全员能力评价雷达图 3.讨论

3.1 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肺康复锻炼被认为是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康复指导,如戒烟宣教、运动锻炼、服药知识等,以便患者达到最佳的生活状态[8]。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不仅对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了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较好掌握了相关的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康复锻炼知识等,录制了康复锻炼操并制作成光盘发放给患者。护理人员认识到导致患者肺康复锻炼依从性低的影响因素,通过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多样化宣教方式、规范功能锻炼方法等方面,提高了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3.2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升护士综合水平“环氧圈”通过专业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柏拉图、分析原因等方法,拟定实施方案,提高护士自觉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加科室护理团队积极性。

3.3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通过积极开展品管圈的活动,规范了患者功能锻炼的方式。同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延续性肺功能锻炼指导,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自觉有效地发现、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张雯。慢性阻塞性疾病肺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9):663-666 [2]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11:1-3 [3]Vestbo,HurdS S,AgustiA G,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OLD esecutive summar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3,187(4):347-365 [4]吴海蓉,韩红梅,罗慧玲。呼吸康复训练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的疗效分析[J]。临床探讨,2013,51(24):156-158 [5]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6]刘秋云,赵静,王苑,等.健康教育级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扉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35.[7]曹思贤,谭新洪.心肺动脉试验的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8]刘洪,张驰,刘素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近况[J].临床肺科杂志,2010,5(8):1059-1060.

2.copd呼吸功能锻炼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 均符合COPD诊治指南 (2007年修订版) 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 (56.21±3.31) 岁。均符合进行呼吸锻炼条件: (1) 必须是稳定期患者, 有稳定的维持用药、支持治疗; (2) 有合适的运动量和时间; (3) 患者居住所在均为附属医院社区管辖范围内。

1.2 方法

1.2.1

对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呼吸锻炼计划, 进行呼吸锻炼教育培训, 直至其完全掌握并适应。嘱患者院外坚持呼吸锻炼, 定期回院复查。

1.2.2 患者呼吸锻炼前及锻炼6个月后, 分别监测其肺功能。

测患者肺活量 (VC) 、用力肺活量 (FVC)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FEV1)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 (FEV1/FVC) 、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 (MMEF) 、呼气峰值流速 (PEF) 。

1.2.3 呼吸功能训练

(1) 缩唇呼气法:用鼻吸气, 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 s~6 s, 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 以能轻轻吹动面前30 cm的白纸为适度[2]。3次/d, 10 min~15 min/次。 (2) 腹式呼吸锻炼:患者取舒适体位, 全身放松, 闭嘴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 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将左手放于上胸部, 右手平放于腹部, 让腹部肌肉放松进行膈肌呼吸锻炼。吸气时用膈肌吸气使腹部隆起, 同时右手随腹壁隆起而轻轻上抬;呼气时则相反, 右手轻压腹壁。吸气时膈肌下降, 腹部外凸, 呼气时膈肌上升, 腹部内凹。一般吸气2 s, 呼气4 s~6 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呼吸速度保持在7~8次/min左右, 2次/d, 10 min~15 min/次, 熟练后可增加次数和时间。 (3) 全身性呼吸体操:全身性呼吸体操指将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的锻炼方法。方法如下: (1) 单举呼吸:单手握拳并举起, 举起时深吸气, 放下时缓慢呼气或做缩唇呼吸; (2) 托天呼吸:双手握拳, 有节奏地缓慢举起并放下, 举起时吸气或呼气, 放下时呼气或吸气; (3) 蹲站呼吸:双手自然放松, 做下蹲动作同时吸气, 站立时缓慢呼气。锻炼时量力而行, 以患者自己感觉稍累而无呼吸困难为宜。 (4) 体能训练:定量散步、医疗行走、踏车试验、太极拳, 上肢拉力器训练, 重量0.5~2.0 kg, 连续拉10~20次。训练时, 要配合呼吸进行, 拉起吸气, 放松呼气。训练时间、次数、方法应据患者状况而定。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各种肺功能指标用±s表示, 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测定。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患者做吹哨式呼吸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 缩唇呼气与非缩唇呼气相比, 气道的等压点更向气道远端推移, 可防止呼气时小气道陷闭和狭窄, 有利于肺泡气排除;呼气时间的延长也有利于肺内气体充分排出, 防止气道陷闭。

3.2 腹式呼吸可锻炼呼吸肌的功能。

呼气时, 腹肌收缩帮助膈肌松弛, 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 增加呼吸潮气量;吸气时, 膈肌收缩下降, 腹肌松弛, 保证最大吸气量。腹式呼吸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 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 患者潮气量增大, 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提高呼吸效能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从而减轻呼吸困难, 提高活动耐力, 改善肺通气功能。

3.3 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和体能训练。

通过长期锻炼, 使呼吸肌尤其是膈肌强壮有力, 增加通气量, 减少残气量, 使肺通气量增加, 呼吸肌做功能力增强, 改善呼吸类型, 提高呼吸效率, 增强患者体质和抵抗力, 阻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同时增加呼吸功能锻炼情趣。

经过呼吸肌功能锻炼, 患者肺功能锻炼后比锻炼前有所改善。呼吸锻炼作为肺康复治疗的方法之一, 是医疗体育的一种形式, 要求患者在锻炼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 注意保暖, 防止感冒, 坚持锻炼。科学、合理的呼吸肌功能锻炼确有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

3.秋冬肺病多赶紧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篇三

呼吸功能锻炼,是进行有效的呼吸,以增强呼吸肌,特别是膈肌的肌力和耐力为主要原则,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机体活动能力、预防呼吸肌疲劳、防治发生呼吸衰竭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有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全身呼气体操。

1.腹式呼吸

可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者以半卧位最适合。步骤: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使膈肌松弛,放在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放在胸部的手原位不动;用口呼气(缩唇状),使腹肌收缩,放在腹部的手有下降感。每次腹式呼吸重复8~10次,每天2~4次。

2.缩唇呼吸

闭嘴经鼻吸气;口唇缩成吹口哨状呼气,收腹、胸部前倾,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 1∶2 或1∶3;呼气力度能使距口唇15~20厘米处的蜡烛火焰倾斜又不至于熄灭。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

3.全身呼气体操

提肩运动:两手自然下垂站立;吸气的同时提双肩;呼气的同时下降双肩。

胸肌锻炼Ⅰ:两手交叉放在胸前后吸气;双手压住胸部呼气的同时头往后伸扬;吸气,呼气的同时头部回原位。

胸肌锻炼Ⅱ:两手交叉放在头枕部吸气;呼气的同时双手上扬;呼气末头稍前倾吸气;呼气的同时双手回到头枕部。

背肌锻炼:两手互扣放在胸前后吸气;呼气的同时充分伸展双手,再吸气;呼气的同时双手回原位。

肋间肌锻炼:一只手放在颞部,另一只手放在对侧腰部,吸气;呼气的同时身体倒向一侧再回原位;换方向再做。可先从每次1~2遍做起,逐渐增加到每次做4~6遍,每天1~2次,量力而行。

有研究表明,呼吸功能锻炼可以使人的肺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考虑可能与呼吸功能锻炼提高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减少残气量,延长吸气与呼气时间,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密切相关,可有效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同时又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避免不良因素影响,故可使肺功能得到改善。

当然,如同其他运动锻炼一样,呼吸功能锻炼要想取得效果,达到运动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持之以恒,天天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取得近远期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最终达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4.功能锻炼的原则 篇四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

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一)主动运动 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式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压力垫效应力增强,对稳固断端和逐渐整复残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挠骨双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即可进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锻炼。

骨折2-3周后肢体肿胀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创伤已基本修复,骨痂开始形成,断端初步连接,除加强进行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外,其他关节均可逐渐加大主动活动度,由单一而到几个关节的协同锻炼,在牵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来带动患肢的活动。

2.第二阶段:此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和牵引拆除后,除了固定期间所控制的关节活动需继续锻炼修复外,某些病人由于初期锻炼比较差,固定拆除后,还可能存在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肢体水肿等症状,那么必须继续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外洗和推拿来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复。另外,还可据病情需要适当配合物理治疗,但应仍以主动锻炼为主。

(二)被动运动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三)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2.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能操之过急,若骤然作剧烈活动而使骨断端再移位,同时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不敢进行锻炼,对这样的病人应作耐心说服工作。3.功能锻炼是为了加速骨折愈合与恢复患肢功能,所以对骨折有利的活动应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要严加防止,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骨折的内收活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直活动,屈曲型骨折的屈曲活动,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胫腓骨干骨折的内外旋转活动,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背伸挠屈活动等都应防止。

功能锻炼是促使骨折痊愈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疗骨折不能缺少的。骨折部位不同,其锻炼方法也不同。

上肢骨折,主要是握拳,伸屈、外展、内收及大前臂旋转等活动。肩胛骨骨折, 扩胸运动300-500次/日.肱骨外科颈骨折初期先让患者握拳,屈伸肘关节、腕关节,舒缩上肢肌肉,尤其以耸肩为主;中期以练习肩关节各方向活动为主(包括内收、外展、环绕活动),期间活动范围应循序渐进。

下肢骨折,主要是踝关节伸屈及小腿肌肉和股四头肌的收缩,膝关节伸缩和抬腿、髋关节活动。

胫骨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中的0.38%。是较为常见的骨折。要争取早期活动,可以避免关节内粘连引起的活动障碍与疼痛,更好地塑造被破坏的关节面,应尽早开始关节活动,损伤越严重,越需要早期活动关节。

脊柱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脊柱骨折和脱位绝大多数系外伤引起,伤情严重,并发症多,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包括已瘫痪与未瘫痪的肌肉和关节的活动。

1.利用哑铃或拉簧锻炼上肢及胸背部肌肉,为扶拐下地做好准备。

2.仰卧位或俯卧位的应积极锻炼腰背肌,其方法有:

⑴挺胸。

⑵五点支撑法:仰卧,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伤后1周可练习此法。

⑶三点支撑法: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足部撑在床上,而全身腾空后伸,伤后3-4周可练习此法。

⑷四点支撑法: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伤后3-4周可练习此法。

⑸背伸法: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向背后伸,两膝伸直,从床上抬起两腿,伤后5-6周可练习此法。

3.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起床、离床。

4.在上肢的帮助和上身的带动下,借助辅佐工具,如支具、助行器等,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

骨折或骨折合并关节韧带损伤后的功能锻炼

在进行手术或石膏固定后,常引起关节韧带挛缩和粘连,从而影响关节的运动功能。如治疗不及时,功能障碍可能持续很久,而影响机体的正常运动。治疗方法 指关节屈伸活动的训练 手指关节屈曲活动受限时,可用手指勾橡皮筋、做手指抓握练习。用手指背反拨橡皮筋,可练习手指的伸展动作。掌指和腕关节的活动练习掌指和腕关节活动障碍时,(1)用双手指交叉,翻过来使掌心向前,用力伸展掌指及腕关节。(2)将手掌扶于桌面,用健手掌下压掌指关节,同时用力使腕关节背伸。前臂内外旋的练习当科雷氏骨折或肘部骨折后,常引起前臂内外旋的功能障碍。最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是以患手握榔头的木柄,外旋时使榔头向外倾倒,内旋时使之向内翻倒。4 肘关节的伸屈功能锻炼 肘关节伸屈的功能锻炼,可通过两个滑轮,一手握手柄,拉或放松重锤,以锻炼肘关节的伸、屈功能。肩关节的功能锻炼 肩关节上举障碍时,可利用手爬梯进行练习开始将患肢手指按在适宜高度的阶梯上,然后以手指逐步上移至肩关节上举的最高点。这样每天练习并升高上举的高度,可改善肩关节的活动。无此设备时也可用手指触在墙上,按此法练习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膝关节的功能练习膝关节的功能练习可到有条件的医院中利用膝关节功能练习器进行锻炼。或将滑轮固定在床的前止方,牵引绳两头各系一套,分别套在两踝关节上利用健侧下肢的伸屈,带动患肢膝关节的活动。

膝关节骨折的功能训练

在手术前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对于手术后的恢复是极为有利的。医生会指导并帮助您进行功能锻炼,但功能锻炼只能靠您自己去做。制定了合适的功能锻炼计划之后,就应该坚持不懈以下这些功能锻炼的内容是您必须坚持的。1.股四头肌收缩锻炼

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由四块肌肉组成,对膝关节的稳定和活动都非常重要。具体的练习方法是,平躺在床上,将两腿伸直,手放在身体的两边。每次练习一条腿的股四头肌。绷紧(收缩)大腿上方的肌肉(股四头肌),同时尽量伸直膝关节,使大腿的后侧尽可能地贴近床面,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休息5秒钟。每条腿重复练习10次。手术后第二天就应该开始进行该项练习,而且两条腿都要练习。手术后的疼痛可能会影响您练习的次数,但每小时都应该坚持做上几次。2.终末伸膝锻炼

这项锻炼能够帮助您增强股四头肌,所谓终末伸膝锻炼就是将膝关节彻底伸直的动作练习。具体方法是,平躺在床上,在准备锻炼的膝关节下方垫一个枕头或一块毯子,使膝关节屈曲30~40o,绷紧股四头肌并伸直膝关节,使足跟抬离床面,坚持5秒钟,然后缓慢地将足跟放回床面。每天重复练习10~20次。3.膝关节屈曲锻炼

除了CPM能够帮助您被动地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以外,您必须每天练习主动的膝关节屈曲,医生也会告诉您最佳的练习方法来增加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练习重在质量,即每天都要比前一天的屈膝角度增大一点。医生也应该每天测量您的屈膝角度,指导调整练习的方法和强度。.直腿抬高练习

这也是一项增强股四头肌的锻炼。具体方法是,平躺在床上,伸直膝关节,将腿抬起,臀部不离床,足跟抬离床面25公分左右,坚持1分钟,然后慢慢放下,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每天重复练习10~20次。

当您能够很轻松地完成20次直腿抬高练习,而且每次都能坚持1分钟以上,就可以在踝关节上加上重量(如放上沙袋),继续练习负重下的直腿抬高,进一步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沙袋的重量可从1公斤逐渐增加到5公斤,循序渐进。如果能坚持练习,会有令您惊喜的效果。

儿童骨折的功能训练

功能锻炼 上肢骨骺损伤在骨愈合后即可开始功能锻炼,下肢损伤则先求关节功能恢复,再行负重训练,由于儿童好动的特点,只要不痛就会自动使用肢体,因此一般不会发生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也不需要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护理,但损伤早期由于疼痛、恐惧,自我保护表现非常强烈,使早期锻炼难以进行,因此,在锻炼前应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患儿的信赖,锻炼时应具备极大的耐心,必要时配合使用镇痛药物,尽量减轻锻炼时的痛苦,争取初次锻炼成功。在形式上注意趣味性、游乐性,寓锻炼于游戏中,可借助部分玩具,使患儿乐意接受,在损伤后期锻炼时,由于疼痛消失,患儿在伤肢的活动使用中不注意自我保护,容易造成活动过度而致再损伤,应加以保护。

老人骨折后的锻炼

老年人骨折后肢体疼痛,长期卧床,饮食和生活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心理状态很不平衡,需要服侍又不愿被人服侍,往往不能很好配合医生进行功能锻炼,以致关节粘连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预防骨折并发症的措施在于早期康复锻炼,下面介绍骨折后三期的锻炼方法。

早期康复(伤后或术后3-6周内)方法有:

1、抬高患肢,消除肿胀;

2、活动、锻炼肢体末端的关节,手指、足趾每日应多次活动;

3、应用功能锻炼器械连续被动活动,每日1-3次,每次30-60分钟。

中期康复:伤后3-6周起至8-10周,骨折基本愈合,去除石膏等外固定的,要逐步增加肌力锻炼。肌力达一定程度后,逐步增加对抗锻炼。由于骨折初步愈合,关节活动应当慎重。

晚期康复:骨折已愈合,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内外软组织粘连,韧带挛缩,肌肉萎缩,康复治疗目的是增强肌力,克服挛缩与活动关节。方法有:

1、肌力的锻炼:抗阻力下锻炼,逐步增强肌力。

2、关节活动的锻炼:①主动锻炼:对不同关节,活动范围有所不同;②被动锻炼:利用健侧肢体或器材帮助活动;③主动控制下有节律地主动被动交替活动练习。

3、理疗:作为锻炼的辅助治疗,包括局部热敷、药物熏蒸、红外线照射等,可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关节。

4、手法治疗:对关节粘连与肌肉挛缩者,可试行手法治疗,但力量要适宜,以免造成再次损伤。

5、手术治疗:关节粘连与挛缩较重,其他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术后仍须功能锻炼。

5.成人语言功能障碍锻炼方法 篇五

训练必须从发音开始,练习简单对话,唱自己熟悉的歌曲,逐步增加词汇量和语言范围。训练患者说出日常生活用语、物品及熟悉的器宫等,如吃饭、睡觉、洗脸、桌、椅、眼睛、耳朵、鼻子等。患者能够发音后,自己要经常练习,并主动与别人说话以锻炼说话能力,不要怕别人笑话。

连接性训练是让患者听前半句话,再说出后半句话。复述性训练是让患者重复别人说过的单词、词汇或句子,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训练患者读出卡片上的文字,从简单到复杂,锻炼读、写能力。

对语言不流利的患者,构音机构的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患者发“啊”声,并用嘴吹灭蜡烛或吹纸片来锻炼嘴唇肌肉。失语症患者唇音最容易恢复。

临床上还常采用听语指图或指字训练,令患者执行口令,指出有关口令的图片或文字,并令其发音和解释,以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

6.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图 篇六

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有利于手术后上肢静脉回流及上肢水肿的消退

有利于术后引流液的流出

降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及上肢严重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疤痕挛缩的发生,提高了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

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重建,增强了患者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卧 床 期

乳腺癌根治术后1-3天,主要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  术后24小时做伸指握拳动作

 术后2~3天 坐位练习屈肘、屈腕动作,前臂伸屈运动

下 床 期

肩关节 上肢功能锻炼的重要一环  术后4~7天摸同侧耳,摸对侧肩膀

出 院 后

 术后9-10天 抬高患侧上肢

 术后14天

①低头位 ②挺胸位 ③抬头位

④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

⑤肘关节后伸练习⑥手指爬墙练习

避免过度疲劳,定时定量,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但尽量不要停止练习。

手指沿墙壁向上伸,以术前记录高度为目标。每天做好记录,每次尽量向上伸。伸至一定高度时,停留3~5秒,再慢慢放下。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功能锻炼持续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前三个月尤为重要

 不要在患侧肢体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提重物等,患肢负重不能超过5公斤,以免影响患肢功能锻炼,避免皮肤破损及感染、避免蚊虫叮咬和戴腕饰。

 出院后,可重复做上述的各项练习,特别是扶墙抬高上肢的运动。可使上肢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使各项动作协调、自然、轻松,还可以进行以下几项功能锻炼

(1)上肢旋转运动;先将上肢自然下垂,五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时要尽量伸直,避免弯曲,动作应连贯,也可以从反方向进行锻炼。

(2)上肢后伸运动;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用力向后面摆动上肢,再恢复原位,反复进行。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

 此外,一些基本的锻炼方法常用以恢复手臂及肩部功能,若您对常规锻炼感到厌倦,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如扫地、洗碗、晒衣服、擦窗户等,这样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以上锻炼要求每天锻炼1~3次,每次15~20分钟。按时、准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锻炼中既要防止动作过大、过猛影响伤口愈合,又要注意动作不能过小,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7.copd呼吸功能锻炼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

COPD稳定期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8.6±6.3)岁;病程(12.4±2.3)年。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8.5±5.9)岁;病程(11.9±2.8)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祛痰治疗、面罩吸氧治疗和呼吸道通畅治疗,然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基础护理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为患者安排安静整洁的病房,并且定时定点进行打扫消毒,保证病房温度和湿度处于标准值范围内,同时安排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正常。此外要按时叮嘱患者服药和饮食。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和心理引导护理干预。(1)功能锻炼。患者可通过一系列的功能锻炼提升自身的呼吸功能,从而改善病情状况。首先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方式呼吸,指导时让患者身体前倾,口唇缩小,保持吹笛状,气息缓慢吐出。另外指导患者做呼吸操,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选择适合的姿势(坐、卧、立)。坐姿:双手握拳,通过屈伸肘关节调节呼吸,屈臂吸气,伸臂呼气,坚持4~8次,然后进行平静深呼吸和抱胸呼气,同样坚持4~8次。卧姿:患者仰卧在病床上,操作方法与坐姿一致,护理人员在旁细致讲解并辅导。立姿:第一步双脚叉开与肩保持同宽;第二步:双手叉腰进行呼吸,然后一手搭肩,另一手伸展旋转;第三步:双手置于肩上,上身进行旋转,同样坚持各4~8次。此外还可指导患者通过爬楼梯、吹泡泡等锻炼患者的呼吸功能。(2)心理引导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传授一些健康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并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进行分析,让患者认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制定自己的生活计划表,此外对患者进行深入的心理疏导,与患者真诚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减少患者的顾虑和烦恼。最后也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让其家属多关注、陪伴、关心患者。

1.3 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

查,其中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6min步行试验(6MWT)等。(2)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共包含14项内容,每项0~4分。心理状态正常:0分;轻度抑郁:1分;中度抑郁:2分;重度抑郁:3分;极重抑郁:4分。(3)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满分100分[5]。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大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COPD发病率逐年上升,且90%为55岁以上的老年人[6]。COPD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粉尘等恶劣环境、年龄增长、不良习惯、各种不良刺激和炎性反应均会增加患病风险,到目前为止并无针对COPD的良好治疗方案,因此加强平时锻炼、提高护理水平、控制患者的病情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7,8]。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各项指标、HAMA指标及ADL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COPD作为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科学的呼吸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极为重要[9]。COPD以老年患者为主,其生活习惯已形成多年,不良生活习惯长久累积最终导致病情的发生,因此有效的护理和指导极为重要[10]。本文在基础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功能训练,让患者通过训练提高病情的治疗效果,此外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引导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肺功能和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摘要:目的 观察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引导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和心理引导护理干预。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查,其中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6min步行试验(6MWT)等。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大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引导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心理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功能锻炼,心理引导护理

参考文献

[1]于洁.综合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141-143.

[2]潘晶.COPD患者稳定期护理干预对其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238-239.

[3]廖丽君.呼吸功能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影响的分析[J].大众科技,2015,17(12):79-82.

[4]黄仕明,李江旭,王秋梅,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COPD患者疾病认知与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0):1136-1138.

[5]华静,张燕,欧阳涛,等.呼吸肌功能锻炼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4):3058-3060.

[6]李家芝,李维,刘昀,等.呼吸肌功能锻炼结合散步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5):1363-1365.

[7]方丽华,梁海燕,胡继华.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103-104.

[8]刘东杰,李阳,张波,等.综合护理对改善并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92-1093.

[9]昝晶,王小芳.PDCA模式在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3):129-130.

8.copd呼吸功能锻炼 篇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从COPD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预防COPD的发生发展及避免急性加重、延缓合并症的出现在COPD稳定期的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COPD稳定期患者,在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利于预防急性发作,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受损的心肺功能,防止或减缓心肺功能的减退,预防或减轻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在COPD稳定期的临床护理中,劝阻患者戒烟、按时吸入药物、长期家庭氧疗、预防感冒等容易被接受,而鼓励及劝勉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大多不能坚持。护理工作就是需要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呼吸功能锻炼的意义及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呼吸功能锻炼是COPD稳定期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帮助病人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案,采取多種锻炼方法并鼓励坚持训练,有效延缓COPD的进程,本人简单介绍临床常用的几种锻炼方法。

1 腹式呼吸锻炼:

心情宁静,颈部肌肉放松,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呼气时腹肌内收,把肺内的废气尽可能多的呼出。每次重复8-10次,坚持5-10分钟,每日2-4次。

2 缩唇呼吸:

先用鼻吸气,再用口呼气,呼气时尽量将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或1:3,刚开始练习时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以后可逐渐增加训练次数及时间。

3 呼吸保健操:

①先平静呼吸;②立位吸气—前倾呼气;③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④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⑤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⑥抱头吸气—转体呼气;⑦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⑧腹式缩唇呼吸,再平静呼气[2]。

COPD患者多有肺过度膨胀,肺内积气相对增多,腹肌位置低平力量薄弱,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可使上胸呼吸变为下肋及横膈式呼吸,调整呼吸频率,减少肺内残气,增强腹肌功能。缩唇呼吸可使气道气流的压力下降变缓,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可避免过多的气体滞留肺内。腹肌活动度增加,肺内滞留气体减少,随之肺通气功能得以改善,患者病情得以缓解,进展减慢,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COPD稳定期呼吸功能锻炼期间也应坚持家庭氧疗,定时吸入相应药物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勤咳排痰,预防感冒等,若出现急性加重情况也应尽量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7.30(1):8-17

9.copd呼吸功能锻炼 篇九

【关键词】COPD; 无创呼吸机; 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85-02

COPD 患者常伴有2 型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或伴有高碳酸血症。临床上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气喘,缺氧,紫绀,昼眠夜醒,甚至意识障碍,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无创呼吸机以使用方便,无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减少患者痛苦,无需使用镇静剂,能正常吞咽,进食,讲话,生理性咳嗽,可以保留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过滤功能,并发症少,感染机会小。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COPD患者经动脉血气确诊为II型呼衰的住院患者58例。其中男45人次,女13人次; 年龄50 ~ 80岁,平均65岁,上机时间最短为5 d,最长为31 d,均有不同程度的气喘,紫绀,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均提示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治疗上予抗炎解痉平喘及无创通气治疗,病情稳定后改为鼻导管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1. 2 结果58 例患者, 38 例效果满意,顺利辙机,改为低流量吸氧,15例因病情严重,改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5例自行放弃治疗。

2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危重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例如恐惧、紧张、烦躁、焦虑等。危重症患者多数次入院,对离开家庭和工作、入院后的陌生环境缺乏心理上的准备。尤其是ICU 病房与外界隔离,家属不在身边,医护人员与患者谈心时间少,产生沟通交流障碍,患者会产生孤独,加之病房内各种仪器、设备、监护仪、呼吸机等也容易使患者触景生情,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担心能否好转,产生忧郁,严重者有轻生念头,甚至拒绝医护人员的治疗。因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富有责任心、同情心,要沉着、稳重、严肃、有序的进行抢救和护理,可使

患者对治疗产生信心,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提供心理支持,护士要有热情关怀的态度,言语要和蔼可亲,主动与患者交流,解除他们的心理顾虑和恐惧感。及时了解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的原因,然后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对产生呼吸机依赖心理的患者,应向患者解释现在病情已经好转,可以按计划间断撤机,呼吸机就备在患者身边,一旦觉得呼吸困难,可以随时给他接上呼吸机,这样可减轻患者的顾虑,争取早日撤机。

2.2 面罩的护理

无创呼吸机治疗中面罩的选择和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应当选择与病人面部大小匹配的面罩,并以四头带固定,转动头部时面罩不能移位,松紧度以病人感觉舒适又不能漏气,固定过松产生漏气达不到治疗效果,过紧的长时间固定会对鼻及面部皮肤造成压伤及破溃。带机治疗期间病人如果要咯痰及饮水进食,应该松开头带,每次不超过20min[1 ] ,在停機期间应该给患者持续鼻导管吸氧。

2.3 呼吸道护理

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运动,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指导病人行体位引流,翻身拍背以促使痰液的引流,尽可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COPD 患者气管内黏液腺分泌增加,纤毛功能障碍呼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应用呼吸机后大量水分被带走,极易形成痰痂,排痰不畅,致COPD 患者经常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并发症。因此,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咽湿润,要保持病室内空气的湿度到50 %~70 %。同时予以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可给普米克、博利康尼雾入,氨溴索静脉注射化痰治疗。无力咳痰者可给吸痰护理,及时清除痰液,防止窒息的发生。

2.4 严密观察病情与监测生命体征

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皮肤颜色,及时采血做动脉血气分析,以掌握病情进展情况。意识是判断患者是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重要指征,若出现嗜睡、意识模糊、不能讲话或谵妄,则表明病情严重,有严重的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若意识由嗜睡转为清醒,皮肤颜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则表明缺氧和二化碳潴留有所改善,通气治疗有效。治疗期间还应密切观察面罩及管路有无漏气,观察有无人机对抗情况,观察呼吸机的参数,避免张口呼吸,以免氧气外漏。当患者感觉不适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观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是否改善,是否有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3并发症的观察及应对方法

①胃肠胀气: 主要由于反复的吞气或者上气道内压力超过食道喷门括约肌的压力,使气体直接进入胃,多见于张口呼吸和通气压力较高患者。解决的方法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避免压力过高( 小于25cmH2O) ,张口呼吸患者提醒应尽量闭紧嘴用鼻呼吸,带机期间尽量不说话,防止吸入大量气体引起胀气。腹胀明显者,可早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或使用胃肠动力药,局部芒硝外敷。②面罩压迫和鼻梁皮肤损伤: 选择合适形状大小的、组织容性较好、密闭性

好的硅胶面罩,固定带可采用的有“四点固定”或“三点固定”,调整合适的松紧度,每2小时放松头带1次。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患者方便安全,患者耐受性好,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有创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节约医疗费用。因此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3 ]。但使用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加强护理,及时指导,定期观察。

参考文献

[1] 郑雪琴. 无创呼吸机应用与COPD 病人的护理要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 18) : 2968-2969.

[2] 聂涛.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 患者的护理问题与措施. 护理学杂志,2009,24( 10) : 35-36.

上一篇:刚到新单位工作总结下一篇:标准实习报告范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