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精选8篇)
1.《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的过程,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月球的宇航员在月球面对说话能够听见吗?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的好的,因为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猜想,或者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回答。有的学生能,有的不能。我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我想现在的孩子读书读的比较的多,因此学生就会更好了解相应的科学知识。在下面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很是自然的想到了空气。那么空气是否传播声音呢?这个实验的设计我是首先做了个书上的演示实验,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蜡烛被震灭了。然而这个实验只是说明音乐有能量,而且声音的振动引起空气振动,从近及远的传播的。下面有设计了将闹钟在钟罩里罩住,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理解空气能够传播的声音的。
在学生实验验证了空气能够传播的声音的之后,我顺便提出水能够传播声音吗?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然后设计怎样验证这样猜想。在这个时候,我们同学们将闹钟封上塑料袋放入。学生能够非常好的感受效果。这样实验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我的人为在各个小组都能把材料备齐效果会跟好的。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准备材料。这样的学生才能够体验实验的乐趣。
在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中,学生做的也很好。
现在我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小组的合作的问题。学生能够在小组的更加的积极一些会更好的。因此我想在需要对于学生分组积极的调整,同时对于那些不积极的学生的进行教育,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作用,体验自己在小组内学习乐趣。
2.《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中关注科学方法的教育, 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 提高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7-9年级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从之一, 科学方法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具备地一定的应用研究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 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比较、演绎、分析、综合、假说、转化、理想推理、数学方法等。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时, 可将一些科学方法融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在七年级学生的心中播下运用科学方法, 进行科学探究的种子, 符合新课程序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转换法在理解声音发生条件知识点的应用
所谓转换法, 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 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小学四 (上) 科学声音这一单元对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已有所介绍。对于发声物体在振动, 振动停止, 声音也消失这一知识理解有难度。因为发声物体在振动通常情况下并不易观察。书体安排活动让学生触摸发声的声带, 是通过触觉体验, 感知振动。还通过尺子、橡皮筋发声振动来进行视觉体验。但这个效果不是最好的。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更深的体验, 可增加音叉发声实验。敲击音叉, 发声音叉的振动并不明显, 但如果采用转换法, 可让学生获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采用如下方法:1.将一个被绳子系住的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 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从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用发声的音叉去靠近盛有水的烧杯, 可观察到原本平静的水平被激起一层浪花, 学生为这个明显的现象惊呼, 说明视觉冲击的影响力。
这两种方法旨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将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成为可形象感知的现象。强烈的视觉冲击, 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将转化法的应用在课堂中无痕地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也领悟到一些看似不明显的如果采用科学方法, 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此时的教学效果无声胜有声。
二、实验推理法在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中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 有许多的概念、规律、结论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 但是也有不少实验, 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于是需要在大量可靠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推理, 得出某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规律和结论, 这个过程和方法就是实验推理的方法。实验推理法又称理想实验法, 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 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 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 深刻地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书本的探究活动:将一只小电铃, 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 接通过电源使电铃发声,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 听声音有什么变化?通过实验发现随着空气的抽出, 声音由大逐渐变小了。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 声音又从小逐渐变大。但实验中我们无法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净变成真空, 无法通过实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那么这个结论的得出就需要用到这种实验推理法。在这个推理思想的指导下, 学生就有一个思考的方向, 空气越少, 声音越小, 那么如果没有空气 (真空) , 将听不到声音。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这种实验推理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更是一种思想, 使学生理解在实验条件无法达到时, 具备基本的分析推理能力, 为以后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教给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使其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让他们的思维充满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 能其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三、类比法在声音传播形式知识中的应用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 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 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类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是前提, “彼”看作是结论, 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过程。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 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 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
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这对学生是一个难点知识, 因为声音看不见, 摸不着, 这就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声波这个概念的建立, 通过与水波类比, 将一枝铅笔不断轻触水槽内的水面, 水面上就会形志向外散的一圈一圈的水波, 从观察水波的形状来理解物体振动时使空气向外散开的一圈一圈疏密变化形成声波, 通过水波与声波的类比, 逐渐使声波的概念明朗化, 清晰化, 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再用音响发声振动, 使烛焰跳舞, 随着节奏的改变, 烛焰表现的变化, 验证了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与水波一样, 也有疏密变化。
类比时需要经历一个归纳和演绎过程, 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也为后面电流的形成, 电压的作用学习打下基础。类比法在初中阶段学习还需要用到很多。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这种方法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四、数学法在声速与传声距离关系知识中的应用
数学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 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 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科学研究中, 为了要对所研究的对象的质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 都需要对之作出量的方面的刻画, 这就需要借助于数学方法。建模法是数学的一般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关键, 就在于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炼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既能反映问题的本质, 又能使问题得到必要的简化。
声速与传声距离关系s=vt这一模型的建立, 有助于学生对于回声形成最短距离的理解。根据人耳能分辨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 从而理解教室内如果要避免回声现象的出现, 那么教室的距离不得超过17米, 大会议厅会出现回声的根本原因是距离引起的。这正是体现了科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因此数学方法中建立模型的过程还是一个“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 是科学研究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科学方法。通过科学课堂对这种科学方法的渗透, 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方法的优点,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迁移。
运用科学方法, 优化科学课堂, 使科学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更是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殿堂。那么什么时候, 怎么用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教学时切不可为了科学方法训练而纯粹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让科学方法教育逾越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设计中将科学方法教育作为一条隐线, 科学知识点作为主线进行教学, 既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同时又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优化的科学课堂的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学习中提高科学素养, 习惯应用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在科学方法引领下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学生能力提升, 实现科学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维兵.《立足双基、突出过程;重视方法、强调能力》.物理教学探讨[J].201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1.
[3]李国栋.《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渐进培养》.物理教学, 1999. (7) .
[4]《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舟山教育, 2007. (7) .
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篇三
本节课在新教材中被安排在了绪言课《科学之旅》后的第一节课,是有其重要的意义的。前一节课,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神奇而又有趣的物理实验使学生对物理课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开篇第一课,选取了物理学中声现象作为物理教学的起点,能够使学生在真正学习物理时依然保持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以后学习其他物理知识起到积极的引路作用。
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教学还为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奠定了知识与学习方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
学生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稚气未脱,活泼好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维在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他们对实验感兴趣,但是由于刚刚接触物理,本书的所倡导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还不熟悉,所以有兴趣,乐于动手,是现在学生的现状。本课力求通过多设置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教学实际,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课程标准》要求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使学生全面地发展。而且,针对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特点,应使学生有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物理知识的愿望和能力,真正做到物理课在“玩”中学,轻轻松松学物理。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物理课上,我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了富有启发、培养能力的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本节课我指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用实验的方法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实现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分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学生的社会特征、预备技能、目标技能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声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新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一段音乐会实录片段,让学生仔细倾听。然后提问:在这美妙的旋律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讨论后,教师追问:关于这些现象,你想探究哪些问题呢?
优美动听的音乐,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此时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生要探索的问题可能会很多,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热情和自尊心,给予鼓励的同时,向学生交代:本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其他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继续学习,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探究1:声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向学生指出:我们每天都要说话交流,我们都要和声音打交道。那么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猜想:当物体静止时,你会听见声音吗?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后,进而形成假说:声音,是由于物体发生某种运动产生的。
接着,学生在教师引导学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这里学生可以设计出很多实验:如:用钢板尺在桌子缝隙间振动发声;手摸喉头发声;敲击文具盒;敲击音叉溅起水花;手摩擦桌面;吹口哨;抖动白纸;敲击鼓面纸片跳舞等等。
学生实验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教师适时点拨物体的这种运动叫振动。然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最后得出结论: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说出常见的声音是谁在振动产生的。
为了使学生保持兴趣,同时扩展知识面,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教师提出问题:物体振动发生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吗?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要学习的知识太多,还没有积累太多的资料,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给与鼓励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特殊的发声现象,如:蝉的发声;青蛙的发声;管弦乐器的发生等,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的奇妙。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现在常用的记录声音的方法:包括早期爱迪生发明的机械唱片的原理;现在的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原理等,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信心与热情。
接下来进行探究2。
探究2:声音怎样向远处传播?
教师演示真空铃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猜猜,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集中提炼一个问题来进行探究:声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根据真空铃实验的分析,建立假说: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动手验证假说。这里学生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把两张课桌紧挨在一起,敲击这一侧,另一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侧听声音;把桌子分开一个小缝,再试一次。敲击有金鱼的鱼缸;做玩具土电话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做后得出结论:声的传播需要物质。假说正确。指出: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介质。重点介绍空气也是传声的介质。同时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介绍月球上宇航员间的通话方式。
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这个问题学生不知道。这里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演示水波与声波的类比,使学生明确声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从而突破难
点。
以上教学,我通过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研究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一部分是声速的教学。
利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演示回声现象,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不能马上听到回声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出声速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自学声速表,并请学生思考:从声速表中你发现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归纳后,得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气体中的速度大,而且声速不仅和介质的种类有关,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最后举例说明。
三、课堂小结
本课的课堂小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加以总结:
1.知识:你学到了什么?
2.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
3.拓展: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4.情感: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四、巩固练习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习题的配备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注重动手动脑能力,为此本节课我选取了以下几组习题:
1.夯实基础:选取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习题,强化本节所学知识。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创新训练: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4.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科学技术的伟大作用。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课本习题;
2.开放作业: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和声有关的玩具吗?它利用了什么原理?
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不束缚学生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是探究策略。教学中,我将教材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究实验,从问题猜测、形成假说、实验探究到得出结论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给学生营造了创新环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意识。在物理课上,探究实验是分组进行的,个人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本节教学也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 篇四
王浩丽
一:课堂教学中体验探究教学的一点感悟(1)、在学习中要利用好图片,力图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本章的章首图是一些物体发出是声音,让同学们闭上双音猜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真领会获取本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如运用比较的方法判断发声和未发声的区别;运用归纳的方法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运用转化和放大的方法,放大人眼看不到的振动。例如音叉的振动不能明显看出,可通过看到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被弹起以及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等现象来显示。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想象化”的思维方法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3)会选用身边的有关器材设计一些小实验来证明: 声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可进行探究的器材在周围随处可见,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器材进行探究教学,这样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激发物理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动手做一些活动(如尺子振动发声、声带振动发声、击打纸片发声等),来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时的都发生振动基本特征。这一章的“探究”相对后面的几章而言比较容易,学生做起来也比较简单。
(4)关注生活中与声音有关的物理现象,能把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声现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声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能把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声现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①动物的发声方法:鸟鸣是怎么发生的?蝉是怎么发声的?等等。②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能否一试?可让学生讨论发言,增加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些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随时进行探究活动,来激发兴趣。(5)、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乐趣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议评、教师综合评,对学生的探究学习做出适当的评价。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取得的进步及其经历过程,如,他们如何发现问题,如何与同伴合作,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兴趣、责任感、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等
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 篇五
反思之一: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来做实验,例如:用直尺、笔,饮料瓶、眼镜盒……等物品制造声音,从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发声的物体有什么样的特征?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从而使学生也能喜欢上物理课!当然在有些实验器材的处理方面,有些技巧还不够老练,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上需要不断磨练。
反思之二: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在对教学内容认真的思考。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知识和自然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反思之三: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再发现过程,再研究过程。我在进行本节课物理知识教学的同时,通过引导,利用实验的方式把厚缩在其中的认识历程重演,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短暂而迅速地重走一遍,从中体验和学习思维的方法,如在本节课提到的放大法、实验推理法、归纳总结法等等。
反思之四:在教学过程,我能从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学生的直观形象的认识过程,将科学家的原发现过程,从教育、教学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剪辑和引导,减少岔道,精简时间。当然在指导学生实验方面,正如陈教授所说有一些细节方面还不够精致。如实验*作的注意事项,仪器的正确使用方面等等。
6.《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 篇六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这节课中我认为应该在把握书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本节课的关键。上课伊始,我便引发学生说出每天都能听到哪些声音,学生认为物理其实很简单,所以不再认为物理难学,有了很浓的学习兴趣。接着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人为什么能听到声音?”这种怀境的创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接着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证明或设计小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学生不仅有真实的体验,而且能充分体验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种学习氛围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使他们能更有兴趣地带着问题去学习。而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学生很自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此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危机的到来,不得不马上“充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二、处理好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在备课时我发现这节课的知识点有些乱,只有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于是我便决定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设计小实验,学生理解起来简明易懂,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三、及时探究,共同合作。
我认为本节课的精彩之处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总结出知识点,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优点。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学生受益匪浅,使全班同学都行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合作性学习,及时地解决问题。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时刻具有新鲜感
本节课的知识较多,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觉得累呢?我认为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非常重要。如在复习巩固本节课知识时,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动画,让学生看到渔民捕鱼使用的电子发生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不会感到物理知识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以讨论、实验探究为主线,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这时候教室顿时变成了实验室,同学们互相合作,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中共识。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此时我也成为学生的一员,不断地在各组之间穿来穿去,共同参与、共同探究,不断地指导,同时也掌握了学生活动的情况,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我还设计了抢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新鲜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动多样化,使学生具有新鲜感,是课堂达到最好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真控不能传声的导入,如果能演示真空铃实验我想这节课会更完美,但是由于获得真空有一定难度,学校实验器材(抽气机)有限,影响了教学效果,应及时改进。另外本节课由于知识容量大、活动多,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这也是本节课的待改进之处。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物理的趣味和意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探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种任务和负担,而是精神上的充实,渴望更多的物理知识成为生活中博学之才。
7.《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名人效应,意见领袖,信息
引自荷兰的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 在浙江卫视一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 据《新民晚报》报道, 《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首播后引起热烈反响, 收视率高达1.5%, 与风靡全国的首届“达人秀”开播时的高收视率打平。节目期间不少明星名人也纷纷发微博为其喝彩。持续了两个多月的《中国好声音》在内地赢得的广泛关注一举扭转了国内音乐选秀节目走向低靡的局面。节目的成功与制播分离运行机制、新颖的节目形式、豪华的导师阵容等各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也有人归结为好声音、好故事、好创意, 而笔者在此欲主要从导师方面着手分析, 探讨导师作为节目强有力的推手, 是如何增强传播效果的。
一、作为名人, 引发“名人效应”
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导师加入作为节目评委, 在节目之初就吸引了大量的受众, 如果节目后的无法统计的人们的热议说明不了问题, 那各大媒体披露的数据——《中国好声音》第一期收视1.5%, 第二期2.8%——应该足以现实节目的受众之多。大体来看, 导师所吸引的受众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导师们各自忠实的粉丝团, 另一类归结为围观群体 (传统受众) , 这类人认可导师在音乐界的权威地位, 从而对其参与的节目持有较高的认可度, 加上围观名人的心理作用, 进而产生收看节目的行为。
明星评委无疑是让观众打开电视收看节目的最直观的理由, 那为什么仅仅是有刘欢四人的加入, 受众变趋之若鹜了呢, 简单来讲, 这是名人效应在起作用。刘欢是早在二十年前就已是享誉国内的流行歌手, 其创作和演唱的作品多次获奖, 被冠以“中国歌王”、“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人”等各种美名。那英也是华语乐坛首屈一指的实力派天后, 曾被《Time》时代杂志评为“13亿华人最爱的声音”, 更有东方惠特妮·休斯顿的美誉。庾澄庆和杨坤也在音乐界盛名已久。四个人把身上的光环带到节目中, 他们在节目中一出现, 便引发了受众和媒体的注意, 使节目在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人气, 一时间《中国好声音》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热门话题, 这种人气之高通过媒体再次报道出去, 继而引发更多的人对节目产生兴趣, 进一步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的影响力。而起初的受众也通过人际传播等形式将节目消息传播到更大的人群中去, 从而使《中国好声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管后来节目传播效果归结于何种因素, 但起初人气的聚集和节目影响的迅速扩散与名人效应是密不可分的。
二、作为意见领袖, 影响受众
当我们这些非专业音乐人士在看节目时, 尤其是面对那些有一定水准的选手, 我们很难用专业的知识去科学地判断哪个选手的水平更高一筹, 孰该去孰该留。这时, 我们寄希望于评委, 也就是四位导师, 从他们口中知道谁的音域广、谁的节奏准、谁的跳音漂亮、谁的技艺炉火纯青等, 我们对导师们对选手歌声的评判也毫无置疑, 认可他们所挑选出来的选手。在节目中, 我们对导师们信任而依赖。从传播过程来看, 四位导师能够左右部分观众看不看该节目, 能够引导和左右观众对于节目和选手的评价, 是因为其在业内的权威地位让我们把它当做自己的意见领袖来看待。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上世纪40年代传播流研究中提出的概念, 即在传播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他们往往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传媒接触频度大, 在某些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和巨大的影响力。随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 信息爆炸式呈现在受众面前, 使得受众的知情权和媒体接触权得以较充分的实现, 受众的信息接触面渐渐趋于平等, 所掌握的知识也大体一致, 因而他们所尊崇的意见领袖也在不断嬗变中。单纯的媒体接触大信息渠道多的人已经很难左右其他人的意志和行为, 只有那些在某一个行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获得精华知识的人, 即权威, 才可能在这个行业、领域里影响到其他人, 成为行业内的意见领袖。刘欢、那英、杨坤、庾澄庆四人在歌坛盛名久已, 他们掌握较多的音乐知识, 对音乐有较多的研究, 在音乐领域造诣颇深, 因而被赋予“音乐权威”的象征意义。他们共同参与的节目《中国好声音》, 在受众心中也被赋予了与“权威”相对应的级别的意义, 所以受众乐于去收看这样的节目。这样他们作为意见领袖很容易在认知、心理和态度及行动层面上左右受众, 而受众的声势叠加媒体的鼓噪, 使节目在短时间内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三、作为信息, 吸引受众
当我们拿着遥控器浏览节目, 决定看哪个或不看哪个, 注意力能在每个频道停留多久,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目的内容是否吸引我们, 也就是传播信息是否吸引受众。当我们收看《中国好声音》时, 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每个选手的心路历程, 听到选手们在舞台上的歌声, 了解导师们对选手们的评价, 这些故事是否精彩, 歌声是否动听, 导师对学员的选择过程是否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都关系到节目的收视。
早在山东卫视《天籁之声》节目中已有“盲听”的节目形式, 该节目率先提出寻找让13亿人洗耳的好声音, 齐秦、高晓松、小柯、萨顶顶担当评委, 选手唱歌时, 四个人比较镇定没有过多表情地坐在转椅上, 喜欢选手的歌声便悄然地转过身来, 接着又陷入安静。一个新奇引人的节目形式让四个人的淡定的处理方式变得了无生趣。同样是盲听, 《中国好声音》中的四位导师工作可谓卖力了, 背对着选手听着他们的歌声, 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比划着自己想象中选手的样子, 或交流下彼此的评价, 时而和着歌曲的调子在椅子上有节奏的舞动, 时而闭着眼睛静静的聆听, 忽地又紧缩了眉头, 时而振奋不已走马上就要拍到转椅的按钮却又不知为何又收了手。转过身来, 他们毫不掩藏看到选手时的惊喜或惊讶, 兴奋时会站起来手舞足蹈, 总之, 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 每个细节每个表情都紧紧地牵扯着观众的心, 让观众跟着选手和其家人一起紧张焦虑而满腹期盼, 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节目之中。选手选择导师阶段, 导师们又一个个表现出求贤若渴的姿态, 为了争个学生用尽十八般武艺, 笑料百出。在导师们的把控下, 时而松时而紧的节目进程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着实让观众享受了一场娱乐盛宴。
这场看点十足的娱乐盛宴也正是由导师、学员、主持人、舞台、灯光等共同构成的信息大餐。导师们作为名人, 作为意见领袖以及生动的节目信息, 吸引着大批受众, 帮助《中国好声音》扩散得更广更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绍庭.名人效应论[J].中国广告, 2000 (3) .
8.王学刚享受传播好声音的快感 篇八
在正式开始对王学刚的采访前,我想说一小段题外话。前面关于数码编辑工作描述的那段话,你可以照单全信,也可以认为我在戏说夸张,反正不管你信不信,我是相信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能第一时间玩遍各种数码产品,便在当时的领导办公桌前软磨硬泡了大半年,终于如愿,从一名美术编辑转型成了数码编辑。在正式开始编辑生涯前,领导送了我厚厚的一摞数码杂志作为教科书让我学习,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王学刚编辑制作的《数码精品世界》杂志。尽管现在的他已经离开了平面媒体,转做网络媒体,但在《数码精品世界》十周岁生日时能请王学刚来回顾曾经的工作点滴,是策划本期选题时我最期待的事。
大片拍摄“一辆车”带来的改变
见面前已说明了来意,所以在采访开始时,王学刚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那些年做杂志的事。他的回忆从2002年筹备《数码精品世界》杂志时置办的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开始,之所以让他印象深刻,那是因为当时几乎是花了“买一辆车的钱”,带回了尼康D1X旗舰数码单反和24-85、 70-200以及90微距三支镜头,在制作2003年1月的创刊号时,所有人物、产品照片均采用这台数码相机拍摄,这在当时还是以胶片为主的年代里,是不多见的。尽管当时无论是数码相机的画幅和成像效果、后期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以及当时电脑对于大量浮点运算的支持还都略显差强人意,但告别冲印正片时间上的浪费、使用放大镜和透台挑选照片的简陋、选中照片还需去印厂电分才能得到大画幅数码文件的周折,前前后后能节省出近一周的时间,还是让王学刚深深地感受到了全数码化制作内容的好处。从那以后,除了与一些还坚守胶片的摄影师合作外,杂志上的照片能用数码的就都改用数码了。
人物采访录音笔还没好到能改变习惯
从2003年第一期开始,王学刚负责做“数码格调”这个栏目(此栏目一直延续到今天)。当时的采访设备就是台索尼的卡带式采访机,每盘磁带可以录1小时,时长基本上可以应对大多数采访,而且这个小家伙的声音采集效果相当出色。但痛苦的环节是在整理录音上,磁带线性的整理方式,再配上键程超长而且还需要用力按下的按钮,很难把握好想要寻找的关键录音点位置。所以更多的时候,录音是作为辅助的,主要还是靠在本子上手写和大脑来“人肉记”,久而久之也就習惯了。至于后来评测过的录音笔,虽然也不错,但还没好到能像现在的iPhone搭配Audiobook之类的专业录音笔记软件那样,可以改变之前的采访习惯,就更别提那些兼具录音功能,但声音采样相当一般的MP3了。
资料整理 真指望不上搜索引擎
好编辑主要靠积累,尤其是对平面媒体的编辑来说。因为印刷对于图片的分辨率要求很高,那些可以被网站转来转去的小图,放到杂志上可能就只有邮票大小,所以不仅要搜集整理新鲜产品的资讯,还要确保能找到这个产品的精美大图,这可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当时的搜索引擎功能还都比较原始,Google也还没有开通图片搜索功能,所以平时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就会赶紧按照产品类别保存下来,当存够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做一篇文章了。虽然今天整理资料的方法众多,比如睡前在iPad上使用Reeder去阅读资讯,再将有用的内容一键转存到印象笔记上,之后打上标签就可以了,非常方便高效,而且产品或场景的高分辨率大图对于王学刚现在的工作已经不再是必须的了,但对他来说这已经成了习惯,不存下来就会很难受。
行业变化 感慨万千
在采访的最后,谈到数码科技给这样一本数码科技的杂志,带来了哪些改变时,王学刚一口气说了三条改变。
以前每做一期杂志,王学刚就会建立一个文件夹,最早的一期文件夹只有20MB大小,后来文件夹越来越大,200MB起步,甚至可以达到2GB以上。这和用户手里数码设备像素越来越高、闪存成本越来越低、厂商提供的照片越来越专业精美、网络速度越来越快、图片分享网站越来越多、搜索引擎功能越来越强大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令电脑配备的存储设备容量一路飙升。
出版杂志的流程也越来越简化,从最初由专人带着MO和移动硬盘往返于编辑部和印刷厂之间传送文件,到直接将审校好的排版文件FTP上传到印刷厂;从灯光下比对四张CMYK分色的菲林片是否存在套色问题,到PDF所见即所得直接数码印刷,大幅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当年做完一期杂志,如果过后还想再翻看,或者检索杂志中的一个关键词,那就必须找到那一期杂志,逐页翻看才行。不说别的,至少你得先有一个大到足够放得下所有杂志的书架吧。如今别说一本杂志,借助Newsstand或者其他电子出版物平台,将全世界上所有的最新一期杂志存在iPad里随身带着都行。
从杂志编辑,到网站总编;从报纸杂志到网站、论坛、博客,再到社交网络和App应用,王学刚清楚地看到了十年间媒体介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或许也正因如此,杂志所保持的独立个性、制作精美的内容、赏心悦目的排版,以及鲜明的观点,和这些观点所引发的共鸣,在他眼中是其他媒体介质所无法比拟的。
曾经用过的产品
尼康D1X
这台与《数码精品世界》杂志同岁(其实大3个月),为杂志拍摄出无数张精美大片,立下汗马功劳的尼康D1X,现在正静静地躺在杂志社的柜子里休息。但如果编辑有需要,有着547万像素CCD传感器和高速1394火线接口的它,在今天依然可以带来出色的表现。
索尼TCM-150卡带式采访机
我们在库房里翻了很久,试图想听一下这台采访机最后一次被用于采访时记录下了什么,音质如何。但遗憾的是因为保管不当,未能如愿。但从网络上残存的关于它的资料上来看,有着16小时长时间播放,25小时超长时间录音,内置大型扬声器的它,当年一定要比手机更讨编辑的欢心。
Moleskine Reporter Plain采访笔记本+LAMY自来水钢笔
我们不确定王学刚口中用于采访的本子是不是这款,但相信每一个编辑心中都有一本Moleskine和一支LAMY,希望能用它们采访到最崇拜的科技领袖。我的那一套,2011年后就再没拿出来。
精品推荐
索尼NEX-F3微单数码相机
小巧、可换镜头,1600万像素的感光器不仅保证了杂志印刷可使用的画幅,而且成像效果相当不错,内置的多款滤镜效果省去了后期处理的烦恼。最重要的是这台相机支持USB充电,没电的时候无论是接在电脑上,还是直接挂个移动电源,都可以让它继续工作。
Eye-Fi Wi-Fi SD卡(8GB)
这是一张神奇的SD卡,虽然读取和写入速度一般,容量也不算太大,但它可以瞬间将你的数码相机变成具有Wi-Fi传输功能的新一代网络相机。所有拍摄的照片都可以在几十秒内(依据像素尺寸、距离和环境干扰不同有所差别)传输到你的iOS、Android或电脑上,让你无需从相机中取下SD卡,便可第一时间将照片发回编辑部或者分享到SNS上。
Belkin F9K1107双频旅行路由器
记者经常需要出差,随身携带体积小巧的Belkin F9K1107无线路由器可以在酒店中,只要支付一次Wi-Fi费用,即可与住在同一房间的媒体同行共享网络,还可以同时连接多台设备,让手机和平板电脑也一起上网。你还可以为2.4GHz和5GHz两个频段设立不同的密码,在不暴露隐私的前提下,方便访客接入。
苹果The new iPad平板电脑
对于编辑来说,一款随时随地可以高速接入网络,更新阅读新鲜资讯;通过聊天软件24小时与同事、合作伙伴保持沟通;可以通过邮件、网盘、社交软件等多种方式接收摄影师发过来的大尺寸照片,并借助Retina高清显示屏查看照片细节,提出修改意见;并能接入云服务器与公司和家里的电脑保持文件的同步更新;甚至直接在上面编辑各类文稿、幻灯片,并随时将见闻和观点分享出去的The new iPad绝对是必备神器。有了它,什么样的工作都不叫事儿。
印象笔记
面对每天如潮水般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仅凭大脑记忆是不靠谱的,你需要一个“外脑”来帮你记忆;如果你之前在电脑上就有很好的文件夹分类和文件命名的习惯来整理资料,那么你需要一个助手帮你将所有资料跨平台同步到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电脑上,让你随身保存;如果你和我一样,不仅又记不住,还没有整理的好习惯,那你可以完全把所有与工作和生活相关,需要你记忆、处理的事情,全部挪到印象笔记上。随着使用的深入,你会越来越离不开它。
AudioNote
尽管上面的印象笔记也可以帮助你完成手写、简单绘图、笔记和录音功能,但AudioNote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录音时同步输入的笔记,作为整理录音的时间节点,非线性地选择回放录音片段,也就是说可以将声音与文字同步保存,方便你日后整理录音。而且AudioNote不仅有iPhone和iPad版,还推出了Android以及Windows和Mac版本,你可以较为方便地将采访的录音,同步到电脑上进行整理,提高效率。美中不足的是这家伙现在还不支持云同步。
印象笔记·人脉
【《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物理教案-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0-11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07-25
光的传播教师教学反思10-30
中班科学教案《声音的秘密》及教学反思08-11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声音》及教学反思11-17
《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07-01
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07-04
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08-14
四年级 科学 《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