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参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等

2024-10-21

“岗位参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等(共3篇)

1.“岗位参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等 篇一

1.1 专业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专业知识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其专业知识的支撑。叶澜教授认为, 教师应有的知识包括:对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 熟练的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和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了解学科对社会对人类的价值, 尤其是要掌握学科知识在人类实践中的各种表现形态及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情景;掌握学科提供的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 (2)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教师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不仅要具备自身所教学科的学科知识, 还要具备与自身的教学科目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广博的人文基础知识。由于课程和教学知识的扩充, 教师在面对教学改革时, 同时也要面对社会变迁知识日益激增的情境, 因此, 随着时间的演进不断充实自己就显得格外迫切。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出路,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膜”, 只有不断为自己“充电”, “蓄能”, 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1.2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也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一旦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 首先要让自己热爱这份职业, 热爱你的学生, 热爱你的讲台、同事和学校。也只有有了这些, 我们才能对教育有理性的思考, 对教育的激情投入。因此理解、爱心与责任是教育者专业思想的基础。中国正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教师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首先, 面对社会的巨大转型, 现代人碰到的困难也是教师所碰到的困难。比如, 如何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最大困难。 (3) 其次是当今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多种信息, 这对教师的挑战也是空前的。再者,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深刻的变革, 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用一个好的心态去做一个快乐健康的教师, 只有心态乐观, 健康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活泼健康的学生。我们无法回避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 也不可能解决太多的难以避免的教育问题, 教师须为自己创设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理环境。

1.3 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反思

教学创新的主要动力与核心因素是教学反思。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 古希腊的先哲们也说“认识你自己”, 这些先人想表达的意思是说人应该学会反思, 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作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更有学会反思的必要。“学而不思则罔”, 反思才能帮助教师解决各种疑惑, 促进个人的教师专业发展, 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反思, 教师才能把握实际情况下具体问题的本质所在, 以此获得对教育的感悟, 生成新的创意, 提高实践能力, 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 提高教学质量。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优化教学效果的过程, 提高教师专业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过程。

1.4 向研究性教师转变

发展趋势教育研究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表现形式, 应当成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 (4) 教师通过研究怎样完善自己的教育工作、完善自我, 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当代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时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教师应当具备研究问题的意识。因为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拿提问这一环节举例, 通过研究会教师会发现提问不仅要注意提问的方法, 还应当注意提问的习惯、所提问题的意识形态、提问的行为、提问的意志等各方面的因素。问题研究意识的培养是对问题进行研究的前提准备, 通过对问题细致的研究, 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以此来获得提高。其次, 教师应当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机会的同时, 也对教师从多方面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通过积极主动地对新课程进行研究, 才能建立起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具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才能更好地建立当前需要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完成教师新角色的成功转变。

2 学校

2.1 营造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建设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教师每天工作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 其教师信念和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学校文化的影响。所以, 要想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需要营造容易被教师所理解和认同的学校文化, 这样才有助于学校文化对教师个体价值的内化。这就要求学校积极营造适合的学校文化,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 营造良好能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首先要重视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创建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民主、和谐、合作的学习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托。 (5) 其次是要强化专业学习。要进行课题研究, 围绕研究专题进行学习。再次是学习并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必然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一种手段, 也是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是21世纪人才的通行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 是教师增长知识, 提高自我, 促进专业发展的机会, 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2.2 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1) 培植优良的管理文化。管理文化的培植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只有建立健全有效地管理制度, 才能保障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 真正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关注教师的人文需求是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 这就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软环境的建设, 激发内部活力, 变教师的“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学校制定制度的时候, 要注意给教师的创新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 做到对教师的尊重, 以此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一是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是评价体系的重要方面, 内容要体现出合理的的育人理念和合理的评价标准。二是评价的方法。评价方法要求把“软性”评价与“硬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充分体现出公开、公正和民主的特性。三是在评价结果。要体现评价的导向, 规范和激励的作用, 让评价结果成为教师自我认识、自主发展的有力依据。

2.3 落实学校职责

首先, 要给教师自己的业余时间。湖北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说过:“没有业余时间, 就没有专家”。工作八小时之外, 教师们干什么去了?除一部分时间用来娱乐、应酬外, 很多教师疲于批改作业、家访, 甚至还要进教室辅导学生。教师的最大困惑就是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 没有自己的时间, 何来阅读、研究?何来与他人交流沟通?所以, 学校领导要保证教师在工作八小时之外, 能够有自己掌控的时间, 不要给教师过重的工作量。 (6) 其次, 学校要有一定的倾斜政策。如必要的经费保障, 积极给教师提供参与竞争各种荣誉的机会等。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其空间是无限的, 成熟是相对的, 成长是绝对的, 更好的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需要教师个人、学校, 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协作和努力。

摘要:在课程改革中, 教师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因为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 也是专业的发展, 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 只有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才有真正的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社会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大环境, 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教师自身, 学校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①谢蕾蕾.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新课程研究, 2009 (5) .

②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研究出版社, 2001:23.

③黄友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多重性[T].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④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⑤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6.

2.“岗位参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等 篇二

一、农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对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来讲, 由于学校大多处在交通不便的偏僻落后地区, 学校经费又十分短缺, 因此, 他们很难接受到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方面的培训。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实施初期, 本课题组通过调查, 发现甘肃临夏州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数十年也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即使能够参加一些上级教育部门安排的培训活动, 培训也大多以专家讲座方式进行, 偏重于理论描述, 培训形式单一, 教师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 缺乏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调查中就有教师反映, 以往参加的培训对其专业发展帮助不大。有教师说:“培训时讲的东西不符合我们的实际, 回来用不上。”“培训配发的教材太深, 看不明白, 专家的报告理论性太强, 听不懂”。可以看出, 脱离农村教师实际的培训不但无益于教师专业提升, 反而增加了农村教师的疑虑和负担, 不能有效地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更难以帮助农村教师改变教育教学观念。

本课题组了解到, 农村教师希望通过培训不仅仅能获得新理论, 得到新知识, 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掌握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技巧。例如在回答“你所期待的教师培训内容”这一问题时, 有93%的教师选择“指向农村中小学的实际问题”, 有94%的教师选择“与其他受训者交流教学经验”, 有81.4%的教师选择“对学科教学提供具体策略”。有68%的小学教师和52.38%的初中教师希望改变“讲座式培训方式”, 认为最有帮助的培训方式是专家与教师互动交流。他们特别希望能通过培训与专家沟通, 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 学到有用的东西, 了解别人在怎样上课, 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这不仅反映出长期以来农村教师的培训现状, 也反映出农村教师对培训的强烈需求。因此,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培训形式单调等问题, 成为农村教师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城市教师一样,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他们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参加进修学习和专业培训, 才能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变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育方法。长期以来, 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学校环境、交流机会等, 都比不上城镇教师。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他们个人的工作经历、生活环境及个人发展意识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进修培训的学习观念、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发展。因此, 寻找和提供一种基于农村、基于学校、基于课堂、基于教师, 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 符合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有效培训方式, 应该是关注农村教师发展、参与农村教师培训的教育培训组织及培训专家的目标和责任。正是基于这一背景,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师培训提供了最适宜于农村教师培训需要的这样一种新型培训方式, 即参与式教师培训。从2002年至今,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一期和二期, 一直在教师、校长培训中积极倡导和实施参与式培训。目前, 不仅在县级培训、省级培训、校本培训中持续推行参与式培训, 而且这种培训已经开始推向全国。

二、参与式教师培训的特点

1. 参与式教师培训注重培训

过程中培训者与教师的共同参与, 让教师明确参与式培训必须依靠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用的发挥。而且参与式培训注重形成活跃、宽松、平等、和谐的培训情景, 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参与热情和创造力的发挥, 使接受培训成为教师自主、自动、自觉的行为。

2. 参与式教师培训可以将农

村教师现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交流充分展现出来, 有利于培训过程中所有参与者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 并且在交流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有许多教师长期任教于农村学校,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其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就是一大笔财富, 而参与式培训也为教师充分展示他们的经验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3. 参与式培训本身对教师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参与式教师培训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培训模式。这种教师培训模式提倡培训者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 可以拓展教师主动学习的空间和领域, 激发教师学习的动机, 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亲自参与活动过程, 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 便于他们回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迁移操作。这对于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授受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下忽略学生主体的现象, 都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和作用。

4. 参与式培训的组织形式有

利于形成积极讨论的交流气氛, 能充分体现教师参与的主体性, 给培训者与教师之间创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宽松安全的环境。每一位教师在培训中都有机会发言, 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培训过程中, 教师之间互动的方式也灵活多样, 这使得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达到比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参与式教师培训有效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题组通过对接受过参与式培训的临夏州的东乡县、康乐县、和政县的部分农村学校教师进行追踪调查, 了解到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1. 参与式培训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通过笔者开展的有关参与式教师培训效果的调查发现, 参与式教学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共同参与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并运用到了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69.8%的教师对参与式培训给予了比较好的评价, 认为“与讲座式培训相比较, 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形式效果更好”。有一位老师说:“参与式培训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学习方式, 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行为。”“参与式教学让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们普遍认为, 经过参与式教师培训后, 他们对教育、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变化。谈到参与式培训的效果时, 老师们常常提到的话题就是参与式教师培训在改变自己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例如, 在被问到“教学中你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最主要的原因”时, 有59.5%的教师选择回答“教学理念科学”。在对“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回答上, 有46.4%的教师认为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变了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78.9%的教师认为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形式非常好;有88.3%的教师回答自己在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中基本实现了师生互动式的合作交流。在回答“参与式教师培训对你改进教学、转变观念所提供的帮助”问题的选择中, 有46.5%的教师认为有很大帮助, 有53.5%的教师认为有帮助。对学生的问卷结果说明, 在老师采用的参与式教学中, 有92.9%的学生认为自己都能积极参与。学生普遍认为, 参与式教学使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了一定提高。可见, 参与式教师培训在帮助教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念、转化教育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 参与式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的提升。

接受过参与式培训的教师普遍认为, 参与式教学没有单一固定的形式, 要求教师根据需要和教育教学的实际条件即兴创造, 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访谈、辩论等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参与式方法。此外, 为促进学生参与和增强学生体验而设计的各种活动也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全面准备, 而且要能够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灵活地处理各种突发问题, 娴熟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 恰如其分地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参与式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挑战, 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施展才华、发挥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使他们的专业素质在组织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中得到提升。有一位被调查的教师说:“自从接受了参与式培训之后, 自己不仅对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而且对自我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参与式教学也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由于在参与式教师培训过程中, 参与者被要求不断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情感反应和学习策略进行反思, 在与其他参与者的交流中不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因而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 学会了对自身行为进行控制, 对未来的自我进行筹划, 从而为在专业水平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提供可能性。由此可见, 参与式教师培训对于激发和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3. 参与式培训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与式教师培训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师培训听讲座、记笔记的单向培训方式, 同时让教师作为培训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到培训活动之中以增强培训活动中的教师合作意识, 提高培训效果, 更重要的是接受参与式培训以后, 教师通过体验能够掌握参与式方法, 提高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回到学校后,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参与式方法, 尽可能将有关理念和方法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在本项目的调查中了解到, 接受过参与式培训的教师都在自己的教学中积极实践参与式方法, 并且教学能力从中得到一定的提高。问卷结果显示, 有97.7%的教师认为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方法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方法有比较大的帮助。有67.5%的教师认为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比较大。在对被调查学校的课堂观察中我们看到, 尽管有的课堂活动设计并不是很好, 但老师们都在积极尝试运用参与式方法, 努力为学生提供共同参与、主动学习的机会, 说明了老师们的教学行为在发生变化。在我们观察的25节课堂中, 有18节采用了课桌分组摆放的形式。有的学校由中英项目配置的课桌就是六边形的, 这种形式本身就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老师们采用比较多的参与式方法有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师生问答、角色扮演等。他们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也经常在一起探讨和交流经验。调查中了解到, 有55.7%的教师经常与其他教师讨论参与式教学方法。他们认为, 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能力、教学的组织与驾驭能力都提出了比过去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 在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应具备一定的水平和应变能力。同时他们也积极尝试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 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更多收获。可以说, 教师恰当、高效地使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过程, 也就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完善的过程。

4. 参与式培训促进了教师教研意识的增强。

调查显示, 有71.7%的教师认为, 与接受培训前相比,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有一位校长说:“过去学校开展的一些教研活动基本上流于形式, 学校与外界交流很少, 得不到其他学校的教改信息。”老师们也反映过去几乎不知道怎么进行教学研究, 因此教研意识比较弱。自从接受参与式培训之后, 很多教师开始琢磨教学问题, 反思教学行为, 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寻找解决的办法, 也尝试着写一些教学论文。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教研成果变成文字发表在专业刊物上时, 感到非常自豪。可以看出, 参与式培训让教师的教研意识有所增强, 给参与者提供了教育和教学研究的新思路, 改变了教师不进行研究的习惯, 改变了“只教不研”“教研脱节”的现象。通过这种培训使教师认识到, 要在尊重每一位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学会对自身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 学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学会对自己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 教师也要不断进行专业学习, 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在组织与实施教学的实践中得到提升, 教育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增强。可以说, 农村教师对教研问题认识上的变化和教研意识的提高是参与式培训给他们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

以上分析说明, 参与式培训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其意义在于它能够关注教师需求, 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主体性、创造性, 促进了农村教师在培训中的有效参与。

3.“岗位参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等 篇三

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劳动安全、工资收入、子女教育等各方面与城市居民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相距甚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还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对农民工而言是最重要的三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仅覆盖11.5%的农民工。2009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335万人,参保比例为18.8%。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5587万人,参保比例为24.3%。而城镇就业人员参加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57.0%、70.5%和47.9%。

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人保部出台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都体现了中央政府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作出的重大努力。广东、四川、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全国多个省、市都在积极试行农民工参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央和地方政策频出,而农民工参保率却持续低迷。本文拟对农民工参与医疗保险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调研方法和描述性统计结果

本文的研究以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政策研究”课题组于2006-2007年间进行的问卷调查为依据,使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该项目选取了中西东部7个城市进行调查,包括5个大城市和2个小城市。每个大城市调查500人左右,小城市调查250人左右,调查对象是外来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共计得到3024份有效问卷,其中广州509、沈阳500、天津503、昆明497、上海500、威海265、宜宾250。

鉴于进城就业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工作和就业分布的不确定性,很难获得完整的抽样框。因此,此次问卷抽样调查采取判断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方法是:第一步,按照地域和城市类型确定7个调查城市,包含国内各个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不同特点的城市;第二步,在每个调查城市中,按照城市有关管理部门提供的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布的行业,按比例确定每个行业调查的人员数;第三步,按照每个行业调查的人数,分别选取2~3个调查点(企业、餐馆、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选取调查点时考虑城市内部的区域分布大致均衡;第四步,在调查点上采用现场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被调查者。

通过调查,获得了样本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包括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基本趋势及特点,特别是样本在就业收入、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迫切需求以及现实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出如下一些特点:进城务人工员年纪较轻,平均年龄是30.7岁,而且约42%的被访者都处在16~2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超过了75%。由于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且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多数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

样本中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零售商业、宾馆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的人有23.7%每周工作6天,63.6%的人每周工作7天。受访者跨省流动的比例高达61.3%,这说明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农民工进城务工是一种稳定且持续的社会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的农民工大部分没有劳动合同(75.3%),因而工作相对不稳定、缺乏劳动保障,相应收入也比较低,平均收入是1068.5元,并且收入多集中在800~1200元之间(45.6%),2400元以上仅占3.6%。住房方面,仅有4.7%的人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住房;住房平均月花费164.4元,占收入的15.3%。

2003年社科院的调研样本中,农民工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为分别7.22%、10.43%和9.76%(都阳、高文书,2005);2005年农业部调查显示,三种参保率分别达到13.8%、10.0%和12.9%。本文研究中,参与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个体分别占到全样本的6.2%、9.9%、和10.1%,这与前人文献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二、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从各地的实践情况看,参保率低、覆盖面窄、退保严重是现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相比于城镇职工,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覆盖情况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农民工参保率不高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依附其上的社会保障政策层面的局限性造成的。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农民工自身入保意愿匮乏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社会保障理论假设:个体通常比较“短视”,其预算周期通常比较短,若非强制,个人一般不会为了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或是可能的患病状况储蓄;而且即便个人希望未雨绸缪,但其自我保障的能力却往往有限。农民工群体往往比较年轻,工作流动性较强;而且他们收入水平较低,因而参保能力有限。农民工群体对社会保障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些也是制约农民工参保的原因。

虽然社会保障政策是由政府负责设计并安排,但是政策的目标群体是农民工,是对农民工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安排。从根本而言,社会保障是一种个人层面的、积极的、相对的社会经济权利。在中央文件和地方政策频频出台、农民工参保水平却依然差强人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回到农民的个人禀赋和政策需求,藉此发现农民工实际参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对现有政策加以修改和完善,使之更贴合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和政策需求。

基于前人文献和上述研究目的,笔者构建了计量模型,并以样本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参与情况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进行回归。解释变量主要按照年龄、性别、收入等个人特征和行业、所有制类型与劳动合同签订与否等非个人的工作岗位特征分类。考虑到农民工对社会保障认知情况和入保意愿对实际入保情况的影响,作者加入社会保障认知程度和入保意愿变量。为了控制调查区域对被解释变量的系统性影响,城市虚拟变量也被纳入模型。

具体而言,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入城年限、健康状况、子女情况等7组变量;工作岗位特征则通过产业、企业所有制和劳动合同虚拟变量来勾勒①。对个人特征,性别细分为男性和女性;年龄细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婚姻细分为单身和已婚;健康状况根据农民工的自我反映细分为较好和较差等虚拟变量。而对工作岗位特征,劳动合同分为签订合同和无合同;产业分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有制细分为国有、外企、私营及自我雇佣4种类型。接下来,作者构建二元离散选择Probit模型进行回归,首先构建一个线性的潜在变量模型:

y*=β0+β1个人特征+β2岗位特征+β3城市变量+β4认知情况及参保意愿+ε(1)

其中,y*代表一个未被观察的潜在变量,ε满足标准正态分布。y代表被解释变量(工伤保险参与情况),和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2)

当y取1时,表明样本更倾向于参于社会保障。我们可以得到y的响应概率:

P(y=1)=P(y*>0)=φ(β0+β1,个人特征+β2社会特征+β3城市虚拟变量+β4认知情况及参保意愿)(3)

模型建立后,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其中参数即可。作者在计量分析中分别在选入变量标准α=0.05和剔除标准α=0.10的水平上,就全样本养老保险参保情况(模型1)、全样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模型2)和全样本工伤保险参保情况(模型3)进行逐步(Stepwise)回归,只在模型中留下解释力较强的变量测算各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简明起见,回归表格在此省略。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个体特征变量分析

首先看个体特征的影响。性别对于工伤保险参与情况(模型3)并无显著的影响,而在养老保险的回归结果中,男性虚拟变量的负向边际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只有在有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回归中,性别影响稍显突出(边际效应-2.1%)。其次看年龄,回归结果表明青年农民工在实际参保选择上与中老年样本并无实质性差异,而在参与养老保险方面,年轻农民工参与程度甚至更低;这可以理解为,养老保险是一种长期计划,而对年轻农民工而言,退休还很遥远。样本统计显示年轻人参与各种社会保障的意愿更加强烈,这说明虽然年轻人更加渴望被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所接纳,但是未必有充足的能力和急切的参保需求。另外,婚姻和健康状况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教育程度对社会保障参与行为存在显著影响。特别对医疗保险而言,教育水平高的组别参与医疗保险的可能性比教育水平低的样本高出4.3%。模型2和模型3中,收入对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与程度有显著的正向贡献;但在模型1中,高收入虚拟变量和中等收入虚拟变量的边际效应不大,而且均显著为负。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养老保险是为多年以后退休生活的积累,而某种程度上当前收入意味着对未来生活的保障;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提高,农民工的参与养老保险的动力反而可能降低。

观察子女个数变量在各个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子女人数在模型1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但在模型2和模型3中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本文的样本而言,子女赡养或家庭供养仍然是重要的养老方式;子女越多,参加公共养老保险的几率越低,但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是对当期生活的保障,子女个数的影响并不显著。

(二)工作岗位特征变量分析

岗位特征变量的回归结果同预期和前人的研究基本符合。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工作的被访者,无论是在养老、医疗还是工伤保险,参与情况都明显优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工人。笔者认为第二产业相对较为稳定,其工作流动性低于服务行业,因而社会保障制度更便于实施和延续。而且第二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性质,劳动强度也较大。多数农民工聚集在一起从事相对稳定的工作,更有要求企业为其办理公共养老保险的可能和议价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国企工作的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程度显著优于私营和自我雇佣样本(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与分别高出1.0%、0.1%和0.2%),但外企的状况更优于集体、个体和私营企业(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与分别高出7.1%、9.2%和3.8%)。因此有理由认为,外企在农民工的配套待遇上更为正规。

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程度存在比较显著的影响。签订合同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比未签订合同的农民工高出了7.3%、10.1%和6.5%。这说明明确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在劳动关系上更为规范,而且更有能力和责任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

(三)社会保障认知和意愿变量

从回归结果上看,对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有所了解可以显著地影响到样本的参保行为(边际效应分别为4.8%、9.2%和5.6%)。此外对于那些有参与意愿的农民工而言,其实际参与社会保障的情况也更为乐观(参与三种保险的边际效应分别为2.9%、5.5%和3.0%),这也意味着,参保意愿会对农民工的工作选择造成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

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受访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情况更多受到其企业性质和岗位特征的作用,但收入、家庭、特别是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影响。特别是教育水平和对社保制度的认知状况等个体因素,与参与社会保障情况成显著正向关系。因此要想提高参保率,有必要加强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以及相关的教育。

2010年9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并强调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应该“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对农民工群体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对安定其生活、幸福其家庭具有深远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达致这一目标,2亿多人的农民工队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群。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产业工人是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农民工社会保障将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议题。由于不同农民工群体在个人禀赋、职业分布、就业方式、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既要考虑到现有制度基础,又要考虑其该群体在需求和能力上的多样和差异性,而且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总之,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意愿、需求和能力,探索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农村流动性人口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基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政策研究”课题组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本文着重考虑养老、医疗和工伤三大社会保险,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情况更多受其企业性质和岗位特征的影响,但教育水平和认知状况等个体因素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鉴于农民工群体在就业、社保需求和缴费能力等方面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意愿、需求和能力,探索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民工,岗位特征,个体特征,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Thompson,L.H.(1998).Older and wiser:the economics of pubhc pensions.Aldershot,England:Ashgate

[2]Wooldridge,J.(2002),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MIT Press.

[3]董延芳、刘传江.农民工社保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

[4]都阳、高文书.中国离一元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多远.中国劳动经济学,2005年第2卷第2辑

[5]关信平.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背景下社会政策的主要议题及模式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6]王冉、盛来运.中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9期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狼喝粥》含反思下一篇:xx年年会主持词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