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共10篇)
1.《唐雎不辱使命》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
2014年泰安市中考文言文试题:唐雎不辱使命(答案)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的文字,完成22—25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表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巯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2.下列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组句子是()
①秦王不悦②秦王怫然怒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其许寡人!”(D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⑤秦王色挠
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④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24.下列对选文的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秦王最后“长跪而谢之”,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C.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
D.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
25.下列篇目与选文反映的社会背景相同的一项是()
A.《伤仲永》B.《木兰诗》
C.《邹忌讽齐王纳谏》D.《出师表》
【答案】
第Ⅱ卷(表述题共70分)
五、22.D23.D24.B25.C【评分】每题2分,共50分。
(二)(10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布衣之怒⑵以头抢地耳⑶长跪而谢之曰⑷寡人谕矣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臣未尝闻也
尝趋百里外
B.休祲降于天
行者休于树
C.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D.先生坐
满坐寂然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结合句子的内容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4.(4分)⑴平民⑵撞⑶道歉⑷明白,懂得
15.(2分)A
16.(2分)韩国、魏国灭亡了,但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意对即可)
17.(2分)增强语气,表现秦王对“布衣之怒”的鄙视。(只答“增强语气”给1分)
(三)(12分)
郑絪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③荆部商山:地名。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⑥馔:念zhuàn,食物。
18.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2分)
⑴十八九,絪为御史,⑵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19.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21.《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2分)
A.俊辩B.气义C.知人D.幼敏
22.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4分)
答案:
18.(2分)⑴刘景(景)⑵郑絪(絪)
19.(2分)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20.(2分)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意对即可)
21.(2分)C
22.(4分)示例:一是善于学习,刘景作为书僮能一鸣惊人,不难推测他长期以来留心学习;二是敢于展露才华,并不因为自己是仆人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胆题诗,才有被赏识的机会;三是珍惜学习机会,仅三年左右时间就学有所成,这与他努力进取的态度密不可分。(一条2分,原因、分析各1分)2010年中考文言文训练:《唐雎不辱使命》
一填空题
1本文选自,是时期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
2本文作者,本名,字,时期家、家、家。他修订了,全书共篇,是一部史书。
二解释下列词语
1唐雎不辱使命()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大王加惠()4甚善()5弗敢易()
6故不错意也()7请广于君()8秦王怫然怒()9岂直五百里哉()10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1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12亦免冠徒跣()13以头抢地耳()14此庸夫之怒也()15非士之怒也()16仓鹰击于殿上()17休祲降于天()18天下缟素()19秦王色挠()20长跪而谢之曰()21寡人谕
矣()
三问答题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一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是处于好心吗?秦王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可以体现秦王怎样的特点?
2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表现了安陵君怎样的特点?
3面对盛气凌人的秦王,唐雎是怎样取胜的?
4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6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要离、聂政”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7“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8“色挠”、“长跪”体现了什么?这与文章开篇的“骄横无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9唐雎针锋相对,列举了历史上平民中有胆识的人的壮举,并将人事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10秦王的反映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11如何评价唐雎?
12读过本文后,相信你一定会为唐雎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机智所折服,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13文中“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表现了安陵君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时期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
2本文作者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末年时期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家。他修订了《战国策》,全书共33篇,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二解释下列词语
1唐雎不辱使命(辱没、辜负)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3大王加惠(给予恩惠)4甚善(很、非常)5弗敢易(不)6故不错意也(置意。错通措)7请广于君(扩充)8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9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10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的称呼)1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平民)
12亦免冠徒跣(脚)13以头抢地耳(撞)14此庸夫之怒也(平庸无能的人)15非士之怒也(有才能有胆识的人)16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17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18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19秦王色挠(屈服)20长跪而谢之曰(道歉)21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三问答题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一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是处于好心吗?秦王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可以体现秦王怎样的特点?
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别有用心。秦王提出的“以大易小”是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阴险、狡诈、专横、狂妄
2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表现了安陵君怎样的特点?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3面对盛气凌人的秦王,唐雎是怎样取胜的? 唐雎巧妙运用“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事意在告知秦王:如果要“易地”你与王僚等将是一样的下场。
4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5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用天子之怒来威慑唐雎,以显示自己的实力。
6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要离、聂政”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言下之意表明自己跟这三个人物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
7“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表现了唐雎要跟秦王拼命的忘我的大无畏精神。
8“色挠”、“长跪”体现了什么?这与文章开篇的“骄横无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活化了秦王前倨后恭的丑态。唐雎的镇定自若以及要与秦王拼命的表白,使秦王前后出现了大相径庭的态度。
9唐雎针锋相对,列举了历史上平民中有胆识的人的壮举,并将人事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其主要目的是什么?暗示他要刺杀秦王
10秦王的反映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从侧面刻画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智勇超群、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11如何评价唐雎? 机智、勇敢、沉着、镇定、坚强无畏、敢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12读过本文后,相信你一定会为唐雎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机智所折服,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不会遇到类似的事,但唐雎的独立人格和精神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努力学习,自力、自强,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13文中“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表现了安陵君怎样的特点?
虽为小国之君,但在强权政治面前婉言相拒,不失为爱国之君。
2.《唐雎不辱使命》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二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试题。
【甲】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⑥不至也。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⑥所以:……的原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臣未尝闻也( )
(3)休稷降于天( )(4)长跪而谢之日(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归之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聂政之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D.安陵君其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翻译。(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译文: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分)
译文:
4.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先 生 坐 何 至 于 此 寡 人 谕 矣
5.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5分)
答:
参考答案:
1.(4分) (1)交换 (2)曾经 (3)吉祥 (4)道歉
2. (2分) C
3. (4分)
(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分)
(2)安陵国凭借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活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在啊。(2分)
4. (2分) 先生 坐 /何 至 于 此/ 寡 人 谕 矣
3.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三
藏书
聚而必散,物理之常。父兄藏书,惟恐子弟不读;读无所成,犹胜腐烂箧笥,旋致蠹书之变。陈亚少卿藏书千卷 、名画一千余轴,晚年复得华亭双鹤,及怪石异花,作诗戒其后,曰:“满室图书杂典坟,华亭仙客岱云根②。他年若不和花卖,便是吾家好子孙。”亚死,悉归他人。
注:①E(chi):盛酒的器具。古人向人借书,以E盛酒为酬。②云根:深山高远云起之处。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自示不广
(2)是恶得不贫()
(3)聚而必散,物理之常()
(4)亚死,悉归他人()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必因人得之因噎废食B.鬻及借人为不孝爱屋及乌C.未免往来于怀毁于一旦D.作诗戒其后舍我其谁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象。
(2)读无所成,犹胜腐烂箧箱,旋致蠹书之变。
小题4:作者引用《失茶具说》的作用是(2分)
小题5:“借书”“藏书”两则短文蕴含的共同道理是(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扩散
怎么
事物的道理
全部
小题2:C
小题3:(1)后来把“E”错成“痴”,就很失厚道的意味。(重点词:讹、殊、气象)
(2)即使读书没有什么成就,也要比让书烂在书箱里,很快招来被虫蛀坏的后果要好。(重点词:成、旋、省略介词“于”)
小题4:排解自己出借图书不能收回的郁闷
4.自戒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四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遗善为闾里传为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参考答案:
7、D【解析】A项两个为均表被动,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项两个以均作介词,解释为用、拿,D项第一个其表反问的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可译为它们。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8、D【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劝谏他人。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的细心,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比对选项与原文信息的异同,难度不大。
翻译:
3、(1)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2)有行,即使至贫至贱,处于社会最底层,仍是可以亲近之人;无行,至富至贵,不值得亲近。为什么呢?有行之人,寂然不动时,武道为纲,文理为纪,内敛于制度文件中,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篡改一个字,谓之纲纪森然;君子儒,一旦行动起来,动皆法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恣其所行,且不敢一毫越理犯分)。这种君子,已经超越世俗的贫富观,无功不受禄是这类人的操守,君子儒,怎么会妄谋国家大事!君子儒,以忠孝仁义为本,有利于国家,爱惜其在家族、在故乡的好名声;这类人做事严密,能为国家培根固本,不遗后患。无行之人,心胸间充满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之戾气;一心一意想的是巧言令色、作奸犯科之事,这类人,贪婪的口水都流到嘴外了,其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的邪恶欲望,犹如炽烈的火焰,在其内心经久不息。这种人得势,国本都会被其劫空。这种人,为争权夺利,有勇有谋;这种人在位,即使发现后被铲除,其政治影响,也难以收回;不慎用了这样的小人儒,必有余殃于社稷。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以其美名在故乡广为流传为荣;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以遗臭为后世笑为荣。
5.陆琼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五
(·威海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琼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并集。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①,由是京师号曰神童。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②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十一,丁父忧,毁瘠有至性,从祖襄叹曰:此儿必荷门基,所谓一不为少。及侯景作逆,携母避地于县之西乡,勤苦读书,昼夜无怠,遂博学,善属文。
永定中,州举秀才。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寻以本官兼尚书外兵郎,满岁为真。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及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③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及高宗为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曰: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左西掾缺,允膺兹选。乃除司徒左西掾。
太建元年,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循法度,高宗以王年少,授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带寻阳太守。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又领大著作,撰国史。后主即位,直中书省,掌诏诰。初,琼父云公奉梁武帝敕撰《嘉瑞记》,琼述其旨而续焉,自永定讫于至德,勒成一家之言。迁吏部尚书,著作如故。
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园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禄俸,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俄丁母忧,去职。初,琼之侍东宫也,母随在官舍,后主赏赐优厚。及丧柩还乡,诏加赙赠,并遣谒者黄长贵持册奠祭,后主又自制志铭,朝野荣之。琼哀慕过毁,以至德四年卒,时年五十。诏赠领军将军,官给丧事。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选自《陈书卷三十》)
【注】 ①覆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王)粲为覆之。覆,同复,覆局,指记忆力极强。②风神,指神态。③都官符,指诏书。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儿必荷门基 荷:承担
B.善属文 属:写作
C.自永定讫于至德 讫:至,到
D.不尚鲜华 尚:超过,过分
解析:选D。尚:崇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
A.①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
②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①乃除司徒左西掾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①琼述其旨而续焉
②惑而不从师
D.①琼之侍东宫也
②斯用兵之效也
解析:选A。A.都是介词,向。 B.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C.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D.①主谓间助词,不译;②结构助词,的.。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的一组是( )
①丁父忧,毁瘠有至性 ②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 ③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 ④又领大著作,撰国史 ⑤勒成一家之言 ⑥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解析:选B。见识优敏,文史足用,是说陆琼见识多而聪敏,精通文史。①体现孝顺;②说明他深受器重;⑥体现性谦俭。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琼的父亲陆云公接受梁武帝的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局。
B.天嘉元年,陆琼担任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不久以法曹行参军的身份兼任尚书外兵郎,任职期满由代理转为正职。
C.长沙王做江州刺史时,不遵循法度,高宗以长沙王年少为由,派陆琼去做长史。陆琼前去担任了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
D.陆琼生性谦虚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四时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
6.语文敬畏生命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六
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问题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朝服衣冠 _______________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_____________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____________及其结果。
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穿戴
⑵偏爱
2、B
3、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4、切身经历 齐王纳谏
7.文言文《鲁人徙越》阅读题及答案 篇七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 ①屦:麻鞋。②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③跣:赤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 )
(2)游与不用之国(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迁移,搬家(2)前往,行走
2、有人对他说:你(去越国)必然会贫穷的。
8.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八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唐雎( ) 怫然( ) 免冠徒跣( ) 韩傀( ) 休祲( ) 寡人谕( )
考查目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答案:jū;fú;xiǎn;guī;jìn;yù。
解析:略。
2.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不错意也。
A.秦王不悦 B.天下缟素 C.仓鹰击于殿上 D.为天下唱
考查目的:通假字辨析。
答案:B
解析:例句“错”通“措”,放置。
A项“说”通“悦”,高兴、愉快。
C项“仓”通“苍”,青色。
D项“唱”通“倡”,首发。
3.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秦王色挠 抓耳挠腮
B.非若是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
C.且秦灭韩亡魏 亡羊补牢
D.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如反掌
考查目的:一词多义。
答案:B
解析:A项“色挠”中的“挠”是“屈服”的意思,“抓耳挠腮”中“挠”是“抓”的意思。
B项“是”这里都是代词“这”。注意“是”还表示“对;正确”,如:一无是处、自以为是、实事求是。
C项“灭韩亡魏”中“亡”指“灭亡”,“亡羊补牢”中“亡”指“失去;丢失”,意思是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
D项“易安陵”中“易”指“交换”,“易如反掌”中“易”指“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
4.填空。
(1)《陈涉世家》中“扶苏以数谏故”一句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本文中“徒以有先生也”中“以”的意思是 。
(2)《陈涉世家》中“然足下卜之鬼乎”一句中的“然”是“然而,但是”的意思,《桃花源记》中“屋舍俨然”一句中的“然”是“的样子”,文中“秦王怫然怒”中“然”的意思是 。
考查目的:能根据所给例句,在语境中辨析词语的用法。
答案:(1)因为;(2)……的样子。
解析:“以”的常见用法有三种:作介词,作连词,作动词。这里作连词,可译作“因为。“然”的常用用法有四种:作连词,作助词,作代词,做形容词。这里作助词,可译作“的样子”。
5.下列语句中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未尝闻也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C.与臣而将四矣 上使外将兵
D.若士必怒 若为佣耕
考查目的:一词多义。
答案:A
解析:A项“尝”是曾经。
B项“许”分别是“答应”“大约”的意思。
C项“将”有两个读音“jiāng”和“jiàng”,读音不同,意义不同,要注意区别。“与臣而将四矣”中“将”读“jiāng”,意思是“将要”,“上使外将兵”中“将”读“jiàng”,意思是“带领”。
D项“若”分别是“如果”“你”的意思。
6.翻译下列语句。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长跪而谢之。
(4)此庸夫之怒也。
(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考查目的:重点语句翻译,落实重点词语。
答案:(1)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到秦国出使。
(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3)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4)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
(5)即使拿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解析:文言文语句翻译时要注意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用重点词等情况。
(北京市通州二模试卷)
7.填空。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这是一部 史书,是 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共三十三篇。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常用寓言阐明道理,著名的寓言故事就有 、、等。
考查目的:《战国策》的相关知识。
答案:战国策;国别体;西汉;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门庭若市。
解析:略。
(20北京朝阳区九年级上期末试卷)
8.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曾提到“伐无道,诛暴秦”。结合《唐雎不辱使命》,概括说出哪些内容表现了秦王的“无道”?
考查目的:比较阅读。
答案:图谋霸占他国国土;灭掉韩国魏国;扬言杀人百万。
解析:理解“无道”中“道”指“道义、正道”,结合《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的表现概括归纳。
(广东湛江中考语文试卷)
二、课内阅读。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错意也 错意:置意,错,通“措”
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
C.天下缟素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道歉
考查目的:重点字词的理解。
答案:C
解析:“缟素”应为“穿丧服”之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D.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聂政之刺韩傀也
考查目的:一词多义。
答案:D
解析:D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介词,到;介词,从。
B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词,表判断。
C项,介词,用;介词,因为。
3.请将文章画线句子“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翻译为现代汉语。
考查目的:重点句意理解。
答案: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违背我,是轻视我吗?
解析:略。
4.唐雎的形象鲜明,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
考查目的:描写方法的作用。
答案:运用侧面烘托(反衬)的手法塑造了他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
9.杜畿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篇九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少孤,继母苦之 苦:
②荀彧进之太祖 进: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诣:
④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化:
10.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为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11.翻译下面这个句子。(4分)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答: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
10.宋史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篇十
石扬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唐兵部郎中仲览之后,后徙京兆。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将军,明于历数,尝召家人谓曰:“天下将有变,而蜀为最安处。”乃去依其亲眉州刺史李漓,遂为眉州人。
扬休少孤力学,进士高第,为同州观察推官,迁著作佐郎,知中牟县。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改秘书丞,为秘阁校理、开封而推官,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三司度支、盐铁判官。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
顷之,召入为度支判官,修起居注。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皆得侍坐迩英阁。扬休奏:“史官记言动,当立以侍。”从其言。判盐铁勾院,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初,内出香祠温成庙,帝误书名称臣,扬休言:“此奉宗庙礼,有司承误不以闻。”帝嘉之。兼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迁工部郎中,未及谢,卒。
扬休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与家人言,未尝及朝廷事。及卒,发楮中所得上封事十余章,其大略:请增谏官以广言路,置五经博士使学者专其业,出御史按察诸道以防壅蔽,复齿胄之礼以强宗室,择守令,重农桑,禁奢侈,皆有补于时者。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至于诰命,尤非所长。
平生好殖财。因使契丹,道感寒毒,得风痹,谒告归乡,别坟墓。扬休初在乡时,衣食不足,徒步去家十八年。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日:“昌言来,必我矣。”扬休卒不挥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B.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C.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D.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数”指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
B.“孤”古时称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称为“独”。
C.“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五经博士”,学官名。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扬休,进士考试高等及第,入仕后能体察民生疾苦,因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被追究,由开封府推官外调担任宿州知府。
B.石扬休上奏称记注官应当站立陪侍天子,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时,他对官员的失职也提出了批评,这些都得到了皇上的赞同。
C.石扬休性喜悠闲,和家人谈话从不涉及朝廷事务,也不以草拟诰命文书见长,但他关心朝政,所上奏章对时政均有补益。
D.石扬休早年家境贫寒,衣食不足,出仕后历任地方及朝中多职,十八年后才因病暂得归乡,却遍受乡里富人的钱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
(2)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日:“吕言来,必我矣。”
参考答案
4.B
5.A(“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错)
6.A(不是从开封府任上调任宿州,原文为:“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
7.(1)(5分)但扬休为人谨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长言辞看待他。(译出大意给2分;“慎默”“未尝”“能言”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石扬休)后以侍从官身份还乡,往昔一同生活贫苦的人还在,都说:“石昌言来,肯定会救济我们了。”(译出大意给2分;“畴昔”“贫窭”“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石扬休,字昌言,他的祖先是江都人。唐朝兵部郎中石仲览的后代,后来迁至京兆。七代祖石藏用,为右羽林大将军,通晓历数,曾对家人说:“天下将有大事发生,蜀地最为安全。”就去投靠亲戚眉州刺史李滴,成为眉州人。
扬休幼年丧父而勤勉学习,进士考试高等及第,任同州观察推官,升著作佐郎、中牟县知县。该县是国都西边门户,缙绅往来必经之地,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在太常寺为乐工,侥幸投机免役的共六十多家。扬休申请全部取消。改授秘书丞,任秘阁校理、开封府推官,多次升迁后担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任三司度支、盐铁判官。因以前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出朝任宿州知州。
不久,召入朝中任度支判官,修起居注。起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都可陪伴皇帝坐在迩英阁。扬休奏称:“史官记录言行,应站立陪伴。”朝廷同意他的说法。任为判盐铁勾院,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起初,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皇帝误写名称臣,扬休说:“这是奉宗庙礼,主管官员发现错误却没有禀报。”皇帝嘉许他。兼任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升工部郎中,未及任职,去世。
扬休喜欢悠闲随性,平时在家中养猿鹤,玩赏图书,咏诗自娱,和家人谈话,不曾涉及朝廷事。等到去世时,人们打开箱子找到十多件密封奏事,大致内容是:请增加谏官拓宽言路,设五经博士使学生专心学业,派遣御史巡察各路以防蒙蔽,恢复齿胄之礼以加强宗室,挑选知州县令,重视耕织,禁止奢侈,都是对时政有所补益的。但扬休为人谨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长言辞看待他。至于起草诰命,尤为不擅长。
【《唐雎不辱使命》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的说课稿10-04
21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06-20
《鲁人烧积泽》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10-03
唐雎说信陵君的原文阅读及翻译08-30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的内容07-20
口技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7-17
虎丘记文言文阅读答案09-06
《苏秦之楚》文言文阅读答案08-31
兰亭序文言文阅读答案11-01
《勿斋记》文言文阅读译文及答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