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灵魂诗歌

2024-08-24

放飞灵魂诗歌(共6篇)

1.放飞灵魂诗歌 篇一

【万银巨】在东风小学教育集团担任总校长以来, 我认为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对学校原有办学理念进行了继承和提升, 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绿色成长, 达善人生。

【陶继新】非常欣赏您的办学理念, “绿色”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活力, “达善”不但可以让人联想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还可以追溯到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以及“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等经典之语。

【万银巨】我一直认为, 作为校长要办好学校首先必须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它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它指导和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实践。

【陶继新】在很大程度上, 理念决定行动, 甚至决定学校发展的命运。如果连“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都弄不明白, 是绝对不可能办好学校的。

【万银巨】东风小学是创立于1898年的百年老校。2010年我担任校长时, 学校已发展为余姚义务教育阶段第一个公办的教育集团, 拥有了两个校区, 学校的办学特色鲜明, 荣誉众多, 曾于2008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应该说已经是当地的名校、大校。那么, 如何促进如此高位的学校持续发展呢?我认为, 像东风这样的百年名校, 更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来引领。

【陶继新】百年老校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何在继承其文化命脉的同时更好地发展, 当是赋予有责任感的校长的一种挑战性的使命。那么, 学校新的办学理念“绿色成长, 达善人生”有哪些具体的含义呢?

【万银巨】“绿色成长”是一种以人为本, 追求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形式。

它具有三大含义:一是通过总结学校“节能环保”特色教育的成果和理念, 进一步延伸到德育、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的各个方面, 提升为“绿色教育”。

二是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 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努力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是体现生命安全和谐成长的理念。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绿色成长”旨在带给学生安全和谐的“生命教育”, 将教育、绿色与生命达到和谐。

我校始名“达善学堂”, “达善”一词取自孟子名言:“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达善”即通过修身立德, 砥砺品行, 以达到尽善尽美的人格境界, 最终为师生的“达善人生”而服务。

【陶继新】理念的形成, 来自于实践思考, 同时, 再用合理的语系诠释出来, 则又显见出水平。因为这样的诠释, 既要合乎理念的要义, 又需要言简意明。更重要的是, 这种理念还不能是束之高阁的玄妙之理, 还要内化到师生的心里, 进而变成一种有效的行动。

【万银巨】有了顶层设计的教育理念, 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践行理念, 让理念落地, 思考课程建设。所以, 我们围绕绿色开展了绿色德育、绿色教学、绿色科研、绿色管理、绿色文化的行动与探索。

【陶继新】理念属于学校文化的精神层面, 而精神落地, 则需要过程, 也需要载体。你们围绕绿色进行课程建设, 那是文而“化”之的好方法。

绿色德育 立德树人

【万银巨】立德树人, 德育先行。我们将学校节能环保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生长点, 积极践行绿色德育。学校的节能环保教育开始于1991年全国第一个节能宣传周时的一次宣传活动, 已坚持了20多年。

【陶继新】《诗经》有言:“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20多年坚持节能环保教育, 当是一个奇迹, 令人赞叹。而有了这道风景, 如何让这道风景更加绚丽, 同样也是需要智慧与努力的, 这一历史使命则落在您这位校长的身上。

【万银巨】为使这道风景更加绚丽, 近年来, 学校节能环保教育主要做到六个一:一支队伍, 家校共同携手;一套教材, 完善课程体系;一只宝箱, 积淀一种习惯;一个模式, 倾诉绿色心意;一种评价, 立足意识能力;一项工程, 净化学生心灵。

小手拉大手, 携手“1+6”, 是一种带动, 一种传递, 让一个孩子携手更多的身边人共同呵护同一个家园。编写《节能与环保》校本教材, 让学生接受绿色启蒙, 收获知识, 更收获一份社会责任感。设置“变废为宝箱”, 播下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有了教材, 有了习惯, 也就渐渐形成了一种立体式教育模式。每学期的易拉罐、饮料瓶回收, 是一道绿色的风景, 一项意义深远的爱心工程, 彰显了东风人的成德达善。

经过“1+6”的手拉手护卫队等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节能环保教育成果斐然。《节能与环保》教材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并荣获浙江省首批“百门德育精品课程”。易拉罐、饮料瓶“变废为宝”工程已累计捐款达40余万元, 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结对学校。学校节能环保教育课题获浙江省、宁波市两级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首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二等奖;专著《关爱地球呼唤绿色》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东风蝴蝶》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学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环保大奖“地球奖”、全国低碳文明生活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肯定了我校节能环保教育的成果。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众多媒体对我校的节能环保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尤其是2011年4月, 学校受邀参加了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全球第六届人居环境论坛, 并作了绿色环保的主题发言, 受到了与会国际代表的高度赞赏!

【陶继新】一所小学能获得如此之多如此之高的殊荣, 真是太了不起了!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 让我们感到更加欣慰的是, 这让同学们懂得了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可以说,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节能环保的“星星之火”, 他们会在更大的范围里点燃更多的节能环保之“火”。而且, 你们的节能环保教育还带给了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 提升了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人格境界。这些, 不是一般课堂教学中能学到的, 却又与其终生的成长紧密联系。

【万银巨】节能环保教育只是绿色德育的其中一项, 绿色德育还包括开展“生命教育”, 推进“六个一”活动, 创建“温馨教室”, 完善“闪亮星”评价等。不过在节能环保教育中, 学校除了进一步提升教育内涵、创新教育模式外, 正在设想把东风校区建设成为“生态校园”, 建设一些直观的节能环保设备, 如中水利用系统、太阳能转化系统等, 让我们的学生在直观中接受环保教育, 引发探究兴趣, 为成为一个绿色的人、达善的人而努力。

【陶继新】节能环保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并不只是开展一些简单的活动, 它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体系, 建设一些直观的节能环保设备, 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什么是节能环保、如何节能环保。这样学生学习的时候, 就有了触手可及的物象, 也有了学习的兴趣。

绿色教学 生命源地

【万银巨】课堂教学永远是绿色的生命源地, 立足“绿色成长”的理念, 我们提出了绿色课堂的基本要求, 课堂做到三个“起来”:老师“笑”起来,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动”起来,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形式,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学会为会学;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陶继新】教师之笑, 会传递出温情与柔和, 会让学生走进“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境地。特别是小学生, 他们喜欢不喜欢某些学科, 往往是与喜欢还是不喜欢教师有着一定的联系。而笑, 则会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教师。

课堂不应当是教师唱“独角戏”, 而应当是师生互动的“生命场”。让学生“动”起来, 不但要让他们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 更多时候, 教师要让位于学生,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想让课堂“活”起来, 就要让学生“活”起来。学生的“活”起来, 首先要有一个安全的“心理场”, 而重要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是真正爱学生, 而且会爱学生, 让他们感到自尊与自信。其次是要有比较多的生生、师生交流的时间。很多问题, 不是教师提供方案, 而是师生特别生生交流研究中获得的。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快乐起来。而快乐状态下的学习, 思维也是开放的, 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万银巨】绿色课堂在形式上立足于常态课、教研课、展示课的整合。常态课落实在“备课组”, 落实在常态课堂教学和作业研究;教研课立足绿色教研、语用课堂, 人人参与;展示课体现绿色教学的精品课堂、示范课堂。同时, 抓好教研活动的有目标、有主题、有过程、有质量。看到以往教师教研活动时间欠充裕、形式欠丰富、层次欠高远的状况, 就改变和创设了一些活动载体, 如从隔周的学科教研活动到“半日教研”活动, 从“达善论坛”到“互动评课”, 从“课堂周”到“课堂节”, 从“达善杯”绿色课堂节到“小学语文研究院”的建立等, 统筹、整合安排, 集中进行教研, 使课堂展示不仅仅是一次绿色成效的检验, 更是一次绿色理念的碰撞和洗礼。

【陶继新】绿色课堂应当是常态的、自然的, 不然, 就会变“色”变“味”。即使是比较大型的观摩课, 我也不太主张很多人为上课人“添枝加叶”, 而是让其以自己为主的备课后自然地呈现出来。当然, 这并不是不要您上面所说的研究了。每个教师都不是独立存在于教育之中的, 既要自主探索, 同时又要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所以, 彼此听课与研讨, 这是必须的。但是, 最终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点以至风格。这个风格烙印着“这一个”的特点, 而不是“拿来主义”的同质化“产品”。这样, 就会很好地促进教师自主探索, 不断成长。当更多的教师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有了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后, 整个学校的教学也就驶进了更高的境界。

【万银巨】学校的内涵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拥有不同风格的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 学校创设绿色课堂就是基于绿色成长、个性发展的思考。从2012年开始, 学校创设了“半天教研制”,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半天教研制”是学校根据不同学科专门安排半天时间让该学科教师组织进行校本教研活动, 以保证教研时间, 提高教研质量。学校根据学科性质分上、下午安排, 语文周二下午, 数学周四下午, 音乐周二上午, 科学和信息技术周三上午, 美术周四上午, 英语和体育周五上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这种立足校本的教研形式, 使教师们不仅在专业上成长较快, 而且在团队建设上更为有效。很多教研组还形成了各自的教研文化, 如语文教研组的“绿色教研, 语用课堂”, 数学教研组的“研教合一, 智慧数学”等。

【陶继新】这样的校本研究, 很多是基于问题的研究, 而不是研究那些与自己教学关系不大的大而空的课题。我们主张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教师的成长也要交流。在交流中, 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 而展示的过程, 也是自信心与自豪感不断提升的过程。水平还不是太高的教师则可以很快地吸纳这些成果, 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当然, 水平还不是太高的教师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有的也可能相当精彩, 甚至给高水平的教师一定的启示。而且, 在交流中大家的集体研究风气形成了, 合作意识增强了, 群体的教学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

【万银巨】学校优质发展的关键是拥有优秀的教师, 我们要设法给教师们创设各种促使他们持续成长的平台。这平台不仅要有效, 还有优质, 甚至适当高远, 让教师们能触摸到最新的、前沿的、优质的理念与方式, 让我们的教师成长得更快。

同时我一直在想, 作为小学教学阶段,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要给学生有个更好的语文底蕴, 必须增加教师的语文素养与教学能力。为此, 学校于2012年10月成立了“小学语文研究院”。小学语文研究院定位为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编著、文献、博物、展示、交流于一身的全国首创的民间学术组织, 由我校语文骨干教师为研究院主体, 是集全国小学语文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小学语文名家的学术组织。

我们聘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田若研究员为首席导师,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系教授、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首席导师汪潮教授为主持导师, 引领东风小学构建语文教研文化。还聘请了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研究中心总督谢锡金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分会原会长沈大安、浙派名师工作站站长张化万、绍兴市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周一贯、杭州市西湖区文苑小学特级教师魏丽君为首期学术导师, 从专业引领的角度有效促进了教研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 推进和深化着绿色教研文化。

【陶继新】“名师出高徒”是古已有之的真理。教师水平的高下, 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而你们的名师, 还不止于学校内部, 而且向校外拓展, 且多是中国小语界“大腕”式的专家。他们成为你们学术组织的成员, 指导教师业务发展, 可以让他们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因为这些专家名师, 既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也有深厚的理论水平, 他们可以从更高的层次对你们的教师进行指导。这正如读书一样, 要“取法乎上”, 才能以一当十, 收获更大的硕果。而且, 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名师, 不但学术水平高, 而且人格也高尚。他们在你们学校活动的时候, 其人格能量也会有意无意地传递出来, 从而让老师们在敬仰之时, 去“学而时习之”。

【万银巨】小学语文研究院每月一个主题, 做到专题化、系列化、有效化。研讨活动既有全体语文教师参与的, 如读书活动、语用课堂、达善讲坛等;也有骨干研究员参加, 如《国文》教材的编写等。通过各种丰富有效的研讨活动, 使老师们从实践走向了思考。有了思考, 就会凝结成思想, 进而指导教学实践, 同时也凝聚了团队精神, 提升了人格精神。

【陶继新】小学语文研究院真成了研究的“学院”, 不同层面的教师都可以在这里一展才思, 也都可以在这里汲取营养, 并可以在这里不断地成长。学校教学研究风气的浓郁, 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还会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场域。身在这样的场中, 即使有些倦怠情绪的教师也会振奋起来。相反, 如果是一个非但没有研究氛围, 而且死气沉沉的学校里, 即使有些朝气的教师也有可能走进倦怠怪圈里的。而且, 教师的状态, 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状态。你们的学生之所以朝气蓬勃, 当与老师们拥有生命活力有着一种内在的维系吧。

绿色科研 袖珍课题

【万银巨】科研与课堂的结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也是建设课程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有效载体。学校以“绿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为“领雁课题”, 倡导绿色科研, 做好教科研三级管理, 引领每位教师以“袖珍课题”为载体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还制定《教科研管理办法》, 开设达善讲坛, 邀请名家、大家、专家来校进行引领讲座, 定期组织科研教研评比;积极建设省教科研孵化基地, 做好“快乐科学”和“快乐星期三”等课程建设, 同时扎实开展“绿色阅读”工程建设, 办好校刊《东风人》, 让东风人在绿色科研中绿色成长。

【陶继新】非常欣赏你们的“袖珍课题”, 课题研究价值的优劣, 不在于课题的大小。一般教师不必要也没有能力研究很大的课题, 而那些与教师教学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的小课题, 反而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你们的课程也很好, “快乐”两字特别符合小孩子学习的特点。他们学习效率的高下, 很多时候是与情绪联系在一起的。快乐状态下的学习, 会让孩子们在乐此不疲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万银巨】学校的持续优质发展, 我认为必须走一条道路, 坚持两个抓手。一条道路就是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两个抓手就是学校文化和课程建设。因此, 学校根据“绿色成长, 达善人生”的办学理念, 积极创设快乐学习行动计划, 如先在东江校区开设了“快乐星期三”的校本课程。“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是我校结合新校区实际, 整合课程, 统筹课程, 立足“自主选择, 健康快乐”活动理念, 每周三下午集中半天时间, 以学生自主活动体验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校本课程实施方式。其主旨是探求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实践, 丰富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经历, 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陶继新】文化的要义, 就是以文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校文化建设, 当是发展的魂之所系。在你们学校采访的时候, 感到处处都有文化的景点, 而且, 与这些外在景点相和谐的, 还有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景点。文化建设的高品位, 决定了你们这所学校的高品质。而课程的开设, 也有一般与优质的不同, 只有形成课程文化, 才能抵达上乘境界。因为这样的课程, 教师甚至学生, 不但对课程有了高度的心理认可, 还成了课程的构建者与修订者, 也是被课程“化”了, 而且也“化”于课程之中了。于是, 课程也就成了一道文化的风景。

【万银巨】“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是以校区教师和集团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家长及社会资源为课程实施的辅助, 学校教师担当课程学习伙伴, 家长也作为“合作伙伴”和“学习伙伴”加入;活动课程学生自主选课, 只要有学生选择, 学校尽量满足, 目前已开设了22门课程, 每门课程人数多者20余人, 少者几人, 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活动课程有普及课程、提高课程、延伸课程三种。普及课程每周星期三下午一至两节, 全体学生参加, 活动课程涉及“达善园”、“健乐吧”、“书艺廊”和“创意堂”。

提高课程在普及课程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课外兴趣培养自主选择, 以“快乐星期三”小社团活动课程形式实施。设置硬笔书法、小歌手、剪纸造型、摄影、素描绘画、国画水彩、趣味思维、乒乓球、男子小足球等小社团课程, 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小社团参加。其中, 部分小社团活动时间延伸, 如乒乓球、男子小足球等。

普及课程和提高课程的集中进行, 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为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延伸, 使“快乐”走进每一天, 学校又有分散穿插、渗透于每天不同时段的延伸课程活动时间, 这样既有效保证每个孩子有充分的活动时间, 又能让他们有尽可能多的时空去参与到学校各个不同领域的活动中去。

同时, 为真正落实“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 校区每周三不布置回家作业 (包括口头作业) , 让“快乐”延伸到家庭, 让学生在家里继续他们的“快乐”。通过一年多的课程实施, “小学生‘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被确立为宁波市2013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相约星期三, 快乐我做主”案例获2013年浙江省“轻负高质”优秀实践案例。

【陶继新】家长的积极参与, 说明他们对“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的高度认可与支持;这样, 在实施课程的时候, 就有了更广泛的基础。课程丰富多彩而又自主选择, 不但会让学生乐在其中, 也会学得更好。乐与学合而为一, 对孩子当下的幸福与一生的成长, 都是大有裨益的。

【万银巨】让学生“健康快乐、智慧成长”是我们学校东江校区的办学理念, 是集团在“和而不同”的办学思路下的体现, 也是“绿色成长, 达善人生”教育理念的延伸, 更是集团绿色管理的一个策略。健康会让人更快乐, 快乐也让人更健康, 两者的融合, 则会让人更快乐、更幸福。智慧成长与知识成长不一样, 智慧是超越知识的, 它展现的是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 知难而进且又享受生活的快乐。“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 智慧成长。

【陶继新】你们的学生为什么喜欢这些课程?因为它与孩子们的“玩心”是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有智慧?因为它又是与学生的和谐发展有着内在的维系。而这个年龄时段的快乐, 不只彰显于当下, 还会在未来的生命中展现出来。有人说, 童年的心理状态, 最终会在成年后再现出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在学校里感到压抑, 很不快乐;长大成人后, 这种压抑有的时候也会以另外一种形态“复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你们的这个“快乐星期三”, 也是在铸造孩子的快乐人生。再说, 学生需要学习课本知识, 同时也需要学习课外与其生命成长有关的东西。如果顾此失彼, 学生的健康成长就不可能实现。

绿色管理 服务师生

【万银巨】有人说优秀的管理是文化管理, 我认为文化管理首先必须是绿色管理。绿色管理就是以人为本, 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 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人文管理, 以“绿色成长, 达善人生”的办学理念全方位引领学校管理工作, 使学校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潜力, 以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通过绿色管理新模式的探索, 集团将实现现代化学校管理的“三化”, 即法制化、扁平化及信息化。《学校管理章程》《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教研组建设意见》等一项项管理制度, 既有顶层架构, 又有自下而上, 让每一位东风人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翁, 让绿色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集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陶继新】管理的要义之一, 就是要把人当成人。心中有人的时候, 就要考虑人如何有尊严地活着, 如何积极地工作, 如何幸福地生活, 如何更好地发展。尊严强调的是人格的平等, 领导不能以权压人, 而是平等待人。积极工作不是被动的, 而应是主动的。管理, 就要思考如何才能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工作。幸福更多折射在心理层面, 要想让教师幸福, 就要让他们快乐, 而且是持久的快乐。当然, 还要有另外一个因素, 那就是高尚。快乐与高尚“联姻”后, 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发展才是硬道理, 每一个教师都有发展的潜力, 关键是如何让这种潜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甚至形成一种内在的需求。这样, 管理也就有了“人”的味道, 也就有了民主与科学。

【万银巨】在绿色管理中, 一切以服务师生、成长师生为要务, 当然在服务过程中, 积极建设好行政团队尤为重要。因此, 在行政的绿色管理中, 积极实施“我的工作笔记”制、行政会议制、管理工作轨迹制、行政联系级段制等一些管理措施来架起绿色沟通的桥梁, 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如行政会议制, 每周五的校长办公会由总校长召集, 小结前期工作, 分析管理得失, 决策相关事项, 部署下期工作;每周一的校区行政会, 由校区校长召集;每月一次的集团行政会, 组织中心组学习、读书推介、外出学习行政精彩分享、分校区分行政线工作交流, 以及近阶段的管理发现, 包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还有下阶段工作部署等, 让我们的行政团队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陶继新】这其实就是制度文化, 而不只是制度。如果只有制度, 而没有执行力, 特别是没有内化到大家的心里, 形不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则还不能称之为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不但有制度, 更有大家依制度而行的高度自觉。在实施制度的过程中, 人人会受到制度的约束, 可是, 却又甘愿受其约束, 因为这时候的约束已经形成习惯, 有的还会对制度心存敬畏, 或以执行制度为乐事。学校文化建设除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外, 就是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有时可以起到约束与规范的作用, 它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万银巨】在教师团队建设中, 以教研组、年级组为抓手, 开展和谐幸福建设。首先抓好教师的健康幸福指数。为积极创设机会, 努力提高教师的健康指数, 学校专门制定了《教师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组织全体教师去杭州的空军疗养院进行了相对高规格的体检;2013年又根据《教师体质达标测试方案》对全体教师分年龄段进行了健康体质测试, 并给予一定的“锻炼奖”。在平时的工作中, 学校也常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教职工的管理中。

【陶继新】“健康第一”太对了!那种对教师礼赞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固然可贵, 可是, 如果以牺牲教师健康为代价的教育, 真的是弊端很多。有了健康, 才有了幸福的可能, 也才有了对教育作出更大贡献的可能。况且, 我们应当敬畏生命。我现在担任《创新教育》执行主编, 对编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在这里工作几年或者更长时间之后, 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你们的身体比以前更健康了。”您知道吗?如果我在济南, 如果不是暴风骤雨, 我一定带领编辑们去山里锻炼一个来小时。看起来耽误了一些工作的时间, 可是, 当编辑们身体健康之后, 工作效率高了, 心情愉悦了, 我这个当执行主编的不也就幸福了吗?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就更好了吗?

【万银巨】在教师的管理建设中, 还要抓好和谐的团队建设, 学校制定了《级段活动及活动经费的管理意见》。每个年级组都有一定活动经费, 让他们自主组织活动, 可以是小型比赛活动, 可以是读书沙龙类的活动, 也可以是娱乐活动、休闲活动等等。出发点就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适当调节, 还可增强年级组内教师间的团结凝聚, 即使有点小误会也会在集体活动中得到消除。

教师的管理建设中, 最后才是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当然这又有很多有效的策略, 包括高端的、校本的、自主的等等。

【陶继新】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能量, 也是教师幸福的必备品质。可是, 人与人在一起的时候, 有时也会发生这样那样不愉快的摩擦, 甚至会产生比较大的矛盾。破解这些矛盾的方法非止一端, 而通过有益的活动, 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一些学校教师之所以名师辈出, 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教师之间和谐团结。因为在和谐状态下的教师, 彼此不是“成人之恶”, 而是“成人之美”;不是阻碍他人发展, 而是帮助别人发展。当帮助别人发展的时候, 别人也会帮助你发展。于是, 和谐也就有了更大的能量, 教师也就有了更多的成果, 也就有了更多的名师, 学校也就发展起来了。

【万银巨】在学生的绿色管理与助力成长中, 学校主要是依托《东风学子成才规划》为每一个学生搭建绿色成长的舞台。《成才规划》一切从“学生成长”层面进行主题化、系列化、活动化的规划, 涵盖“德育主题、学科主题、综合性主题”三大主题活动, 体现“全面参与、全程参与”, 即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有选择地参与活动,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每学期初会对常规的《成才规划》“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适当完善, 各项活动提前制定活动方案, 且有切实落实的活动过程, 有及时的评价反馈小结。

一学期来, 《东风学子成才规划》催生了一大批“绿色成长”的东风学子, 在读书、写作、绘画、歌唱、舞蹈、科技等各个领域, 涌现出了更多、更亮的东风学子。

【陶继新】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各有不同, 这种多元智能如果得到有效的开发, 就会呈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奇观。你们的《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则为不同学生发展搭建了舞台。当学生在其爱好的平台上施展才华, 并不断发展的时候, 就会为自己积淀下自信的心理, 而这种心理, 又成为继续发展的一种内在推动力。而且, 它还会向外扩展, 即有了这一方面的成绩及其自信后, 在学习其他方面东西的时候, 也会生成积极的能量。所以, 你们学校的学生成长会越来越好, 优秀学子也会越来越多。

绿色评价 立足多元

【万银巨】我校积极探索学生个性化评价的改革, 取消“三好生”评比, 实施个性化评价——“闪亮星”的评比, 给每个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 促进学生绿色成长, 个性发展。“闪亮星”是指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有发展特质的学生。它刻画和标识的并不是达到某一标准、某一水平的结果, 而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发展的行为倾向、发展的志趣, 以及可能会在某一方面有较好发展的潜质。因此, 可以说“闪亮星”的评比主旨在于给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领域给予一种肯定、一种期望、一种激励与导向。

【陶继新】发展性评价是一种积极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个性化评价, 它会促进不同类型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不同, 其发展起点也不一样;某些学生在这方面优秀, 在另一些方面则不一定优秀。不是看其起点如何, 也不是观其在某些方面是不是优秀, 而是观其在原有起点上的发展度以及持续发展的质量。这种评价的结果, 让学生在发展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 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也就有了持续不断的动力。

【万银巨】“闪亮星”评价是立足多元, 关注全面、全体、全程的一种评价方式。学校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道德品格、个性倾向、学习状况、专长发展等方面入手, 按照“德育类、个性类”分成18项, 给奖卡统一冠名。

学校统一设立的奖项, 德育类有爱心奖、文明奖、好习惯奖、进步奖、孝敬奖、小蜜蜂奖、小助手奖、绿色奖、节约奖;个性类有冰心奖、华罗庚奖、英语奖、电脑奖、爱迪生奖、健儿奖、徐悲鸿奖、王羲之奖、聂耳奖。

坚持激励性、全员性和过程生成性三项原则, 统一设立红、绿、黄三种颜色的“闪亮星”操作卡。红卡代表有资格评选德育类奖项, 绿卡代表有资格评选其他学科类奖项, 两张红 (绿) 卡即能换回一张“闪亮星”奖卡;而黄卡为警示卡, 表示学生行为严重违反校纪校规, 在此期间不能得到其他任何奖卡, 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可以通过做好事取消该警示卡。

期末, 学生根据积累的荣誉卡数量, 向学校申请“达善奖”、“钻石奖”、“金星奖”、“银星奖”与“新星奖”。

【陶继新】这种评价不是个别学生得到了奖励, 而是绝大多数学生得到了鼓励。而个别学生得到奖励的时候, 尽管他们非常高兴, 可是大多数同学在“徒有羡鱼情”的同时, 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心理打击。孩子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 有的学生有可能因此而对未来失去信心, 如果再得不到有效的疏导, 很有可能造成不思进取的心理, 甚至由此破罐子破摔, 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心理也会渐趋暗淡。你们的评价则不然, 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某个领域里取得奖励, 也都可以生成自信心。这样, 便激发了他们不断进取的能动性。评价的目的, 不是打击落后, 也不只是表彰先进, 而是促进所有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而你们的评价, 则达到了这一目的。

绿色文化 成德达材

【万银巨】陶老师, 我想我们的谈话从理念开始, 就到校训结束吧。

“成德达材”校训的建构。校训是学校精神风貌的象征, 是学校办学育人的追求, 也是学校校园文化个性的鲜明标识。它往往给师生以传统的熏陶, 品位的传递, 奋斗的激励, 甚至一生的影响。为此, 我们以我校毕业生蒋梦麟先生在我校建校40周年时的赠言“成德达材”作为新的校训。

“成德”, 就是成就理想人格, 以求达善成德;“达材”, 意为使之通达、成材, 即成为社会有用之材。“成德”与“达材”,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促进。“成德达材”与“绿色成长, 达善人生”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既蕴含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内核, 又体现了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

学校将以“成德达材”为主旨, 融汇整合, 提升学校绿色文化品位;以课程改革为契机, 发展和创新有学校特色的教学体系;建设学习型团队, 合作互助, 在校本研究中加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德治校, 依法治校, 优化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机制, 促进学校持续优质发展。

【陶继新】蒋梦麟先生是中国新教育的倡导者之一, 是北京大学校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是北大的骄傲, 也是你们学校的自豪。他的赠言“成德达材”成了你们学校的校训, 也成了你们学校的一种精神符号。孔子当年的教育, 就特别重视德育。他的教学总纲只有十二个字:“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前九个字, 都与人格生成有关;后三个字, 也不是与做人毫无关系。孔子的这种教育, 迄今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果有材而无德, 非但不会对社会作出贡献, 甚至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但仅有德还是不够的, 还要成材, 这样, 才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况且, 成德与达材也是互相促进的。有了德, 会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会更加努力, 去学习更多有用的东西, 让自己更加有材, 而且会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如果再有了材, 就会去做有益于人民与社会的事情。所谓德才兼备是也。

【万银巨】我认为, 一所学校只有真正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从拥有自己的先进教育理念开始, 以至建设有优质的学校课程, 构建有优秀的学校文化, 这样的学校才会达到“无为而和谐”的境界, 才能成为品牌学校, 这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2.守住灵魂放飞梦想 篇二

每个成功的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梦想,而我也有我的梦想,用自己短暂的、拼搏的一生投身到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辛勤耕耘,充满智慧的锐意创新,伴着孩子们天真的欢笑,嗅着满园桃李的芳香,那一路是何等的精彩!

为了实践这一梦想,我是这样一点点努力的:

一、修身正德,带学生一起做人

回首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分配在了邻村的一所小学。于是在从我家到我可爱的学校的乡间小路上多了一个骑单车的消瘦身影;清晨的教室里多了一名和学生一起背书的“假学生”;课间的操场上添了一个和学生一起游戏的大姐姐……与学生比着第一个到校;替工友锁好放学后的门窗。听着每天在路上看到的和我一样起早贪晚的家长说:“这个年轻老师可真负责任!”我心中不免有些沾沾自喜。可我哪知道,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就在我刚参加工作半个多月后的一个星期五,自习课上,我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后由于办公室临时有事,我离开了一会儿。当我回来时,发现一名叫江春雨的同学离开了自己的座位,看见我回来,他便很快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拿起笔写了起来。此时我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只是默默地走到他的桌边;可当我发现他的本上只有不到一行的字时,我不由火冒三丈,询问他原因,他却无言以对,甚至露出了一种不屑的微笑。我终于没有抑制住自己的冲动,抬手就向他打去,这孩子顺势一躲,我的手指甲刮在了他的嘴唇上,可丝毫看不出有坏的迹象。但就是这样我已经很后悔。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虽然这一下让这个调皮的学生完成了那次学习任务,让当时的课堂死一样的寂静;但我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无论我怎样登门赔礼道歉,那家长都硬是向我要两千元钱,可那时的我根本不挣工资,家里又只有一位靠种地为生的老母亲,我拿什么来给这笔钱。同事们好说歹说,那家长还是要一千元。人在年轻时总是要为自己的冲动买单,不管你有多么崇高的动机。所以从那以后,在教育学生时,我真的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把自己动手的冲动用在为学生修自行车上;用在因鞋坏而回不去家的学生缝鞋上;用在抱腿受伤的孩子上厕所上……就这样我用更多的关怀代替了呵斥,更多的耐心代替了冲动,更多的宽容代替了狭隘。

在尽全力给孩子做出榜样的同时,我深感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就经常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让他们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识到自身的渺小,领略到做人的真谛。

二、精心授业,带着孩子一起学习

做教师,育人与教书素来都是并驾齐驱的,而“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思想早就提醒我要博学多识,所以精心授业,带着学生一起学习,成了我的又一条工作准则。

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没放弃过每一次学习机会,不但在上级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中成绩优异,且在业余时间又自学了大专大本,阅读了大量和教育有关的专业书籍以及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读物等。而学习这一切,丝毫没耽误我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相反的,把学来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方法准确而适当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使我受益匪浅。参加工作以来,总能主动承担并上好教研课,认真反思,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中注重孩子的积累,练笔;数学方面,在培养孩子思维的同时,教会孩子结合生活学数学;并抓住机会让孩子学以致用,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用到学校或家庭生活中(如画板报、替父母写信等)。我爱读书,指导读书的好处,所以我着重培养学生们读课外书的习惯,我深知教材只是教学的媒介而绝非教学的全部,再把教材知识落实后,我经常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并带头把自己家适合小学生读的书拿到学校来,在号召同学从自己家拿一些有益的书籍,放到班级前面的立柜里,由专人保管,订立一定的借阅制度,这样班里的小图书室就建成了。这既锻炼了他们的管理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读书兴趣,为孩子以后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打下一定基础。

读书是为了积累,因此我又告诉孩子们注重积累,并建议他们每人准备一本积累本,积累课本里、课外书中、电视里、生活中听到看到的所有好词,警句格言、等有用的语言,帮学生树立一种大语文观。而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每学期都设计一些奖项,给那些成绩突出,进步迅速,作业认真,积累丰富,乐于读书的学生。尽管我因少了那本就不多的零花钱而囊中羞涩,可当无看到孩子么点滴的进步和拿到奖品时的成就感,我的心里比买了一件新衣服都高兴。然而关于课堂教学,我的成功经验不多,愿意尝试,也愿意和同仁交流,更愿意自己琢磨,但目前为止还没有自己成熟的课堂教学风格。所以我更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学习、勤实践、善反思、乐积累,用自己的学习热情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带动学生,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他们一些学习方法,让自己体验授之以渔的快乐,让学生拥有扬帆远航的双桨,我乐此不疲。

三、与时俱进,带孩子一起飞翔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只知道继承昨天,充实今天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教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果没有一点前瞻性和创造性,又怎能让他所教的孩子充满憧憬呢?所以我要求自己关注时事,经常上网,利用网络知晓教育的最新动态;经常上书店,留意最新的和教育有关的书籍;经常看新闻,感知世界的脉搏,体察教育领域的发展。

3.放飞梦想诗歌 篇三

夜空

蓝的深邃

浩渺的银河

闪烁着

钻石般的璀璨

葡萄架下

那低吟浅唱的

可是

牛郎和织女

一年一度的

鹊桥相会

心爱的你

可曾记得

我在等你

这夜,请让我们以七夕的名义,重温那些经典的片段,狠狠地爱一次。再不然,狠狠地回味一番,给自己寂寥的心情来次爱的洗礼。

又到了中国情人节,也叫女儿节。这一天女孩儿们在月下花园里,焚香祈求,闻着桂香,吃着石榴,暗将心结愁绪随着一缕香幽幽飘往银河,感叹牛郎和织女,将天长地久的爱情发挥得如此的唯美,如此的浪漫和感人······

爱是一种不变的信念,无论过去多少天,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一直怀着那颗彼时纯真深爱的心,去等待一个值得信仰的承诺,相信有天总会幻化成梦想中爱的世界。

爱是一份永远难了的情,爱是永恒不变的曾经。在你一低头的温柔里,在我一伸手的温暖里,我们被属于幸福的味道包围。

最浪漫的爱情,在最平实的幸福里。偶然回想那些生活的断面,截取一个个温馨而又犀利的真爱展现场景。那些绯红的文字,诠释爱情的不舍,愿我们一直可以相伴走过许多个动情时刻。

佳期如梦,鹊桥银河,爱情原来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最近旁的距离,从未远离。在你的背影里,在我身上的每一片土地里,在这一刻缠绵地开出绚丽的花来。

昨夜七夕,今夕何夕。这个夜里,恨不能就此坐拥星辰长相守,直到绿草漫过唇角,直到青苔爬上眉梢。把我们的名字镌刻在银河星之海洋的一隅,同坐扁舟飘摇。

在这个七夕之夜,重拾那些属于爱情最纯真的过往,在心间停驻的那一刻,你一定不是更寂寞,而是更幸福,更快乐······

不再回首

不再回首,

轻轻将梦留在身后,

任凭眼泪获得自由,

随心逝的方向漂流,

宁愿悲伤伴着我走。

不再回首,

悄悄独自裹着哀愁,

伫立在黑暗中竹楼。

让风带走全部温柔,

在冰寒中默然承受。

不再回首,

静静让这孤单笼囚,

与凄冷的伤痛相守。

熟悉旋律飘进眼眸,

再没有坚强的借口。

不再回首,

点点回忆埋藏心头,

淡淡微笑掩饰眉皱,

就让这飞逝的星斗,

带走曾经的那依旧。

蓦然回首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心灵深深处

有温柔与疼痛

有甜蜜与梦想

蓦然回首

那份苦涩

那份甜蜜

那份哀愁

那份欣喜

已珍藏于心中

是最珍贵的记忆

蓦然回首

潮起潮落

花开花谢

那首酸甜苦辣的歌

用超脱的境界去体味

永远悦耳

永远动听

又是一年的七夕

忽然听人说,明天是七夕,于是手又痒起来(听起来挺像阳澄湖里的大闸蟹)……于是泡杯龙井,写段文字,记念这又是一年的七夕。

七夕的来历,大家都清楚。因为起源比较久远,所以自然会有善想像的人附庸上一大堆凄美的神话故事,感叹人生的不幸;而到了物质文明充分发达的现世纪,也自然会有善经营的人发明出一系列让大众甘愿卖力花钱并为了花得起钱而更加卖力赚钱的所谓商品。

于是,就有了“中国的情人节”,就有了扎堆仿效西方的中国情人。不说这个“情人节”的含金量有多少,但仅仅对于那些赞美并推崇吾国文化的勇气或者说智商,我们就该大声赞叹一个。

可惜,终脱不了那个目的。

我是个俗人,总是千方百计把脱俗的事往落俗的套里拖。忘记是什么时候,与谁讨论关于风与幡的公案,大言不惭地叫嚣——第一层境界是幡动,第二层境界是风动,第三层境界是心动,第四层境界是世界无所不动,第五层境界是世界无一所动……回想起来,原来还在这个俗套里循环反复。

就像另外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就像再另外的一种境界(或说是现象):一条蛇用自己的嘴巴咬着自己的尾巴……

周而复始,我们总是在自己的思维里复制和迷惑自己,真正能看破、能放下、能解脱、能自在的到底是谁?

所以,为了不至于那么痛苦,我们编造了一些美丽的节日来表示无力的狂欢与无边的庆祝,用来互贺这不断减少、又不断增加的幸福。

正如这又是一个七夕节,对于此生,我又少了一个;对于下世,好像又增加了一个;但是,对于无限的轮回之上的空明,我却不增不减……

看过即忘,一笑而已。

七夕寄怀并致挚友(绝句五首)

(一)

天上人间共此愁,云河苦渡恨悠悠。

相思不厌天涯阔,一念直飞天尽头。

(二)

网海遨游不夜天,豪情儿女亦缠绵。

心藏小妹如怀宝,喜挂眉梢梦也鲜。

(三)

云卷云舒起艳涛,神游渺渺自逍遥。

妙音一曲归天籁,飘落凡尘迷野樵。

(四)

网上幸逢君, 相知恨未识。

几番度君仪, 辗转入梦迟。

(五)

君居千里远,却似手中筝。

昨夜金鸾梦,分明执手喧。

七夕夜雨

默默的聆听,

雨悄悄的叫醒,

窗外摇曳的风铃。

寒语声声,

独自悲鸣。

思绪在远行,

仿佛这雨夜的风,

没有归宿可靠停。

丝丝缕缕,

漂泊不定。

雨滴的晶莹,

敲打着空荡的心,

伴随着泪珠泣音。

永藏深情,

尘封霜凝。

朦胧的身影,

梦中那般的轻盈,

却是触不到空灵。

若远似近,

芳如香茗。

雨方静,

夜初明,

4.放飞梦想抒情诗歌 篇四

有梦想又是什么?

我愿化为一只小鸟,

寻找梦想的真谛。

穿过那一望无际的山峦,

一阵阵麦芽的香甜,

在人们不经意时,

偷偷地啄取一粒。

啊!梦想就仿佛似那麦芽糖的甜;

穿过那波涛汹涌的海洋,

一波波海水的清澈无边,

乘着风平浪静时,

小心地品饮一口。

啊!梦想就仿似那海洋水的清;

穿过那书香浓郁的校园,

一缕缕阳光的朝气,

在“阳光”求知盛时,

不经意窥视一眼。

啊!梦想就仿似那阳光般的热;

我的.路似乎已走完,

其实,梦想的真谛就是放飞梦想。

好似天空飞过的鸽群留下哨音的悠远。

除了现实世界,

还存在,

一个梦想与价值的王国,

5.放飞灵魂诗歌 篇五

众人猜测诗人对爱情的止步皆因对宗教的虔诚, 真实的原因是个秘密, 诗人至死都未吐露。或许, 她的一切坚持和抉择, 都是源于那颗浪漫的灵魂, 这一点可以从她的诗歌中得到印证。

一、圣洁的爱情在期待

诗人早期的代表作《小妖精的集市》讲述了两姐妹被小妖精引诱吃禁果的故事。妹妹萝拉没能抵制住诱惑, 用金发换来果子, 一口气吃了个够。她有所不知, 这是有魔力的果子, 吃过一次就会时时渴望, 然而却没有人能再次吃到。在强烈的渴望中萝拉的生命转向枯竭, 姐姐莉姬为了解救妹妹寻到小妖们乞求他们卖给她一些果子让她带回去给妹妹吃。只有她先尝过之后小妖才肯卖给她, 她拒绝, 一动不动站在那儿, “好像水流中一枝百合花/……像一座庄严的处女城/高扬起镀金的尖塔和圆顶”。1小妖们把果汁抹在她脸上, 她咬紧牙齿就是不吃, 最后带着满脸的果酱回家。萝拉如饥似渴得允吸她的面颊, 终于对自己的姿态生出厌恶并晕倒, 醒来之后又恢复之前的勃勃生机。

显然, 这首诗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 它讽喻了情欲的诱惑, 将其视为禁果。萝拉的欲望和堕落是丑恶而应受鄙夷的, 莉姬坚贞清纯才是女性的榜样。同时, 莉姬也代表了诗人对爱情的信念, 它应该是完全纯洁的, 不掺杂任何肉欲的。人们应该像信奉宗教般信仰爱情, 对身体欲望的迷恋只会将它玷污。诗人对爱情充满了这种浪漫而圣洁的期待, 也许正是这一点阻止她走入婚姻。

二、动人的爱情要到来

诗人在与恋人顺利交往的日子里写下的大部分是爱情诗, 文字里有着抑制不住的渴望与喜悦, 例如, 《在那儿, 要么在别处》:“在那儿, 要么在别处, 一定有/一张脸我不曾见过, 一种声音我不曾听到/一颗心还不曾—从来不曾 (呵, 可怜我!) /回答我的话语……”2山这边海那边, 或近或远或远或近, 你的爱人一定在等你。对爱的渴望总是如少女的热忱, 热切而真挚。

又如, 《生日》:“我的心像一只欢唱的鸟/窝儿在雨润露滋的嫩芽间/我的心如同一棵苹果树/累累的果子把树枝儿挂弯/我的心好似斑斓的海螺/浮游在波浪不兴的水面上/我的心比所有这些都欢/因为我的情人来到了我身旁/备好我锦缎羽绒的高座/用毛皮和紫料子把它装点/刻上带着百翎斑的孔雀/刻上野鸽子和石榴的图案/再做上镀金嵌银的葡萄/做上叶瓣和纯银的百合花/我的生活也有了个生日/因为, 我的心上人儿来啦。”3心上人到来之前诗人心情如此激动, 并且还要锦缎羽绒、镀金嵌银的隆重接待, 可见对于罗塞蒂, 她的情人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耳鬓厮磨唇齿交错的情人, 而是要庄重迎接盛礼相待的贵宾, 她的爱情充满了中世纪贵族小姐的优雅与浪漫。同时这里又提到了百合花, 它与莉姬的百合花源出一处, 圣洁高雅, 不容玷污。诗人的爱情一定要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无暇, 容不得半点俗世的尘埃, 这是何其浪漫而天真的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 “要么在那儿, 要么在别处”, 这两个“要么”无形中道出了人世机缘的无常。即使你坚定地相信爱情的存在, 也只能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 你不知道该向何方去找寻。嫩芽间的鸟窝、挂满果子的树枝、浮在海面的海螺, 也许是诗人无心的比喻, 但是所有这些意象都不是能够持久存在的, 在罗塞蒂的潜意识里, 欢乐背面永远暗藏危机。

三、俗世的爱情终覆灭

罗塞蒂的叙事长诗《王子的历程》告诉人们爱为时已晚, 欢亦已太晚。公主被巫婆的咒语锁住无法动弹, 在深林深处的木屋里等待王子前来为她接触诅咒。王子在途中受到种种诱惑一再耽搁, 终于到达时一切已是太晚4。

《歌》这首短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写对已逝情感的淡淡忧伤。爱终究是不能持久, 所以诗人说爱人哪, 你愿惦记就惦记, 你愿忘记就忘记;而诗人自己, 也许会记得, 又或许会忘记。记得还是忘记, 与诗人似乎都不会在意, 但是这段爱情如若不是留下深入骨髓的痛, 又何必选择忘记?

《爱情三重奏》描述了三种女性追求爱情的三种悲剧命运。第一个女人妖艳浪荡, 在恋爱中倍感羞耻;第二个女人爱慕虚荣、精于算计, 婚姻中缺乏真爱而渐渐变成粗俗愚钝的主妇;第三个女人寻死觅活也无法追求到理想的爱情, 在无奈和失望中死去。诗人失望地宣告, 不论如何作为, 理想的爱情终是无法得到的。

四、结语

罗塞蒂诗作中透出来对爱的渴望很难让人相信宗教是她孤身面对后半生的真实理由。她一定是在寻找什么, 一定不仅仅是一种稳定的关系, 凡庸的爱情只是俗不可耐的把戏。或许她终身在追求极致的美, 美与爱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她做出了一个诗人最为理智的抉择。冯骥才先生说过, 行为的浪漫不过是表面的浪漫, 真正的浪漫是灵魂的浪漫。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她有一颗浪漫的灵魂。

注释

11.飞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208-232.

22.朱云奇.世界名诗精选·朝圣者的灵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17.

33.黄杲炘.英美爱情诗萃[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52-53

6.诗歌批评应该面对灵魂 篇六

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家有时更需要去重新做一个读者,以普通读者的心态去欣赏和吟诵诗歌。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贴近诗人的内心,去挖掘那些能与我们产生碰撞乃至共鸣的诗意。当下诗歌,只有让更多的人阅读了,它或许才会显出其经典价值,否则,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而已。因此,在诗歌批评上,应该有“求疵”的批评,但也应该有那些能让人感觉愉悦的“寻美”批评,它不仅重建设,更应该是一种创造。评论家李振声曾多次提到“批评也是一种写作”的看法:

批评这一写作方式,面对的主要是一个文本性和学识性的世界,而写小说和写诗所面对的,主要是一个世情世俗的生活世界,差异不可谓不明显,但作为一种个体思想、感觉和悟性的表达,作为陈寅恪在痛悼王国维时所特意标举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或通畅或幽隐的一种表述,批评与其他写作无本质的不同。根子里都有需要文化的想象力和领悟世界的诗意,均属一种知识分子的写作方式。(李振声《批评,作为一种写作……》,《书架上的历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258-259)

真正的诗歌批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诗歌批评需要批评家们更富原创精神和挖掘再造的能力,想象力的深度发挥,语言的准确表达,都应该被纳入到诗歌批评的核心理念中。

诗歌批评成了纯粹技术活

当下的批评变得极端技术化,毫无生气,不是吹捧,就是棒杀。真正富有激情、富有想象力的批评凤毛麟角。学者陈平原在一次访谈中说:

我反对学术越界说话、借题发挥,像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借学术写政论。但也不要把学术作成纯粹的技术活。在选题和思考的时候,背后要有东西,做学问要有压在纸背的生命之感。没有这一点,一个课题你能做别人也能做,今天能做明天也能做,就没意思了。(参见陈洁《山河判断笔尖头》,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P45)

当然,陈平原的这种学术思想,有很高的境界,我们很多人达不到,但是将自己的生命放在批评里,还是可以做到的。当下的学术研究中,何以没有我们自己内在的存在?这成了最难解的命题。西学为我们带来了技术,但我们却丧失了中国传统学人作生命之学问的气度,尤其是文学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零度学术”。而我们的诗歌批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甚至觉得,当下的诗歌批评大都成了纯粹的技术活,匮乏的不仅是批评家灵魂参与的活力,而且丧失的还有想象力,无论是语言想象力还是理论想象力。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面对一首诗或一个诗人的整体写作时,能否用直白的文学语言去描述其优势与缺陷,去评判其美感和不足?对于一个有心的批评家来说,这应该是能做到的。“不用理论术语就不会作批评”的批评家,离开了那些炫技的概念,就无法下笔,或者说一下笔就是术语的表演,不仅让别人看不懂,他自己很多时候也会被绕进去而出不来。如此而来的批评文字,如何能让人产生信任?如何让诗人获得有效的建言?一些诗歌批评家在“理论阐释空间架构力和理论想象力”这两方面,已经失去了自信心和原创精神。批评家朱大可在《忧郁的批评——关于文学批评的精神分析》一文中说,当下学院批评丧失了内在灵魂,以及内在超越的可能性,继而成为行尸走肉。(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而李敬泽直接指出,当下的文学批评现状大都是“冷漠而客气”,这就是批评家与作家的真正关系。我们看到的很多批评文章都似曾相识,大同小异,却惟独听不到批评者个性化的声音,因为都使用着同一套模式、同一些术语、同一种语调,这是学院教育体制下的产物。

当下最缺“综合批评”

优秀的诗歌批评家,应该是能在五篇文章之内就看出他的批评风格。其语气用词,表述形式,独特的话语方式,自觉的理论意识,都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批评气度与抱负。像吴思敬、徐敬亚、陈超等诗歌批评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批评方式和风格。比如陈超所提倡的综合批评,“要求批评家保持对当下生存和语言的双重关注,使评论写作兼容具体历史语境的真实性和文学问题的专业性,从而对语言、技艺、生存、生命、历史、文化,进行扭结一体的思考”。

这种“综合批评”,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容量与缜密的理性思维,而且还要求有知性的批评气度与开阔的精神视野,这些品质不可或缺,否则,其批评就没有向生命敞开的可能。因此,陈超认为他理想中的“综合批评”,“除了应有思想深度和对形式感的自觉外,还必须能做到紧贴文学创作的实际,不发空言。既要在学术上训练有素,又避免以生硬的某个既成‘理论框架’去硬套文学现实。对作家作品的细读、论述,应能够做到直人腠理,令人(有一定文学教养的普通读者)会心。这样的批评话语,应不乏丰富的信息,但又是准确、求实的,要尽力避免牵意就词或‘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处。这种学术品格和审美敏感的自觉培养,或许使我们有可能将某些真正有重要‘意味’的话题伸延、廓清、引向深入,并给人以启迪”。(陈超《寻求“综合批评”的活力和有效性》,栽《文艺报》2007年11月15日)这种“综合批评”能力,正是我们当下诗歌批评所匮乏的。如何培养这种能力,也正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

诗歌批评的自觉,并不是说要求诗歌批评成为模式化的写作;恰恰相反,诗歌批评应是融合多种功能与方式的文学创造,它带给我们的,除了心灵的愉悦,最重要的还有启迪心智的力量。如同哈罗德布鲁姆所说的一样,“诗歌不是一种生活批评,但是诗歌批评却是或者说应该是生活批评。”(【美】哈罗德·布鲁姆《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事实性的悲哀》,吴琼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116)这其实也暗合了陈超所提出的“综合批评”之意。在我看来,诗歌批评的视野要拓宽,不能仅仅限于在纯诗歌内部作解读,而应该实行走出来的策略,寻求一种宽大、开放的探索路径,让诗歌批评向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生命乃至终极价值靠拢。这或许才是诗歌批评所要转变的方向。

对学院派批评的批评

在北京文艺批评家论坛上,学者赵勇道出了学院派批评的内幕:

课题与项目一方面会让学院批评变得越来越学术化,批评因此被削弱了必要

的思想锋芒,学者失去了提出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它们又加大了学院批评行政化的力度——在许多人心目中,课题与项目只是进入下一步申报系统的通行证,是接受评估的重要指数,它们与批评和思想无关,甚至也与纯正的学术思考无关。而这样一种学术体制运作到最后,势必导致学院批评的柔弱化与空心化。(赵勇《学院批评的历史问题与现实困境》,载《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赵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学院批评所存在的严重弊端,当然,有些批评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们迫于体制的规训,而无法直接来挽救这种危机。

在《作为想象力的批评》一文中,学者崔卫平给批评的想象力作了界定:本来应该由作者提供的阐释空间,变成需要批评者进驻和工作的场所。这就是所谓批评工作的想象力。他进而分析道:

人们一度将方法论作为批评的法宝,认为只要掌握了种种批评武器——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等,就有可能挖掘出一部作品的秘密。但那武器说到底是人家的,是在人家的工场制造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考虑在自己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批评,这种批评不应该仅仅是学院式的,而是需要与这个正在成长的社会一道成长,与我们周围一道拓展的空间一道拓展。(崔卫平《作为想象力的批评》,载《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在崔卫平看来,使用别人现成的方法是大多数批评家所习惯的路径,而一旦要让自己的心魂来参与批评实践,就变得艰难了。这也是当下只求技艺和术语的方法式批评盛行,而有灵魂与性情参与的批评越来越少的原因。当然,有些批评家对西方批评理论的运用,掩盖了他缺乏文学鉴赏与批评的天赋,这直接导致文学批评成为了一种技术写作,而与作家的创作完全隔裂。另一方面,在当下的文学研究评价体制下,有心的、富有激情的批评,不仅不被认可与重视,反倒被指责为不讲学术规范,毫无学术含量,这或许才是大多数有天赋的批评家很困惑却又无奈的原因。

歌德曾激愤地说:“我痛恨一切只是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这句话与他想将批评家当作狗一样打死的观点,如出一辙。歌德对于批评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即任何文字,必须要能启发人,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的话,那么所谓的批评就毫无写作的必要。而现在的诗歌批评,大都是浮在表面上作综合性的总结和概括。很多批评家都钟情于依靠学院做“研究”,热衷于做整体评价,以适应学术体制。

诗学应离生命近离学术远

已过花甲之年的诗歌批评家徐敬亚,当年以《崛起的诗群》和《圭臬之死》两篇雄文,为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作出政治与美学辩护,并留下了诗歌批评战士的美名。20年后,他依然故我,坦荡地主张“让批评回到民间”,他说一些批评家对西方批评传统有一种“奴性认可”的卑微屈服,这样的言辞虽过激,但的确指出了诗歌批评界存在的问题。一些批评家在囫囵吞枣地滥用西方学术方法,根本都不结合中国诗人的实际创作状况,将西方最新学术方法生硬地套用在作家作品上,这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诗人要么对此视而不见,要么对其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最后,批评家也只能尴尬地落得个自讨没趣。因为批评家只是局限于学问式的批评,而不是与诗人进行灵魂对话。

诚如批评家沈奇所言,学术研究似乎离诗歌太遥远了,远得让人无法衡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所以他又说,自己多年来不断地提倡的所谓“诗学”,就是离生命更近、离学术较远的学问。此一观点对于当下诗歌来说,不无道理。学术与诗歌,似乎正在走着两条并行不悖的道路,诗歌批评家总想对当下诗歌现状给出自己的看法,并希望对诗人们有所触动,但可能往往事与愿违。他们的文章不仅不能影响当下诗歌,而且可能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令诗人们厌恶不已,也极少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与深思,充其量也只能用来为作者评职称增加砝码而已。

在如此形势下,沈奇真实地道出了自己作为批评家的尴尬,同时也暴露出了自身在学术与个人生存之间的矛盾但又无奈的心境。诗人在抱怨批评家的苛责与无知,以及深深的不理解;批评家在批评诗人不努力改变干篇一律、格局狭小的创作现状。双方不能进行对话,也没有能产生共鸣的交集,要么相互攻击,要么形同陌路。诗人与批评家双方心态的调整,现在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是生活中的处世哲学,而将其移接到诗歌批评中来,也是合适的。一个批评家,将此心与诗人之彼心作比较分析,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去思考和感悟,总能感应诗人创作时的心态,领悟到诗人何以如此写作。只有这样的批评,才可能会有准确的分析与表达,相应地也才会更显真实和大气。

呼唤富有灵魂深度的批评

林贤治这位思想随笔作家,写诗虽少,但真正懂得诗,从事诗歌批评也显生动。一本《中国新诗五十年》(漓江出版社2012年1月版),虽为诗论,但更多的笔墨还是放在了这五十年新诗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性上,这包括诗歌文本的语言、节奏和艺术美感,更包括诗人的担当、道义与伦理责任。与纯粹的诗歌理论和评论著作不一样的是,《中国新诗五十年》并没有什么高头讲章式的宏大理论,所以并非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学术专著,它有着鲜明的个性,甚至也有着“一个人的诗歌史”之性情和意趣。他就是用心思和灵魂在从事诗歌批评的典范,他用独立的立场和自由主义的文学观,来评判诗人诗作,同时也为我们遴选出他心目中的佳作和经典。

出示一些优秀的作品,提供一些经典的范例,这也是批评文章写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分析那些经典之作,看它们好在哪里,而何处又存在缺陷,这才是批评的及物性所在。这要求批评家有一种专业精神。在评论家谢有顺看来,批评的专业精神,应该是比纯粹的理论阐释更为深广的表达和解读,这种专业精神即意味着“独立的见解、智慧的表达和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谢有顺《对人心和智慧的警惕——论李静的写作,兼谈一种批评伦理》,载《南方文坛》2006年第5期)。而这三点,同样需要批评家在作评时面对灵魂,而这现在恰恰被很多学院派批评家所抛弃和遗忘了。

负责任的诗歌批评家,不光只是总结现象,概括经验,热衷于宏大的诗歌史研究,而应该真正深入到诗歌内部中去,寻找诗人的情感与语言对接的秘密,挖掘他的日常生活对诗歌创作提供了哪些特殊的经验,洞悉他的灵魂驾驭其精神世界的能力,把握他敏锐的感觉捕捉到了哪些思想的信息,最终探出其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多少有艺术美感的语言创新,让我们获得了多少有思想含量的美学意蕴。而这些,或许才是当下的诗歌批评家真正需要去关注的核心命题。

真正富有灵魂深度的诗歌批评,应该切入到优秀的文本与诗人的内心,去与它们进行交流和对话,以激活那些隐藏在诗歌中具有普适价值的诗意,重新让诗歌走进大众,而不是在为学术而学术的体制下走向绝路。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上一篇:2016年黑龙江土地估价师:建设用地供应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考试试题下一篇:“喜迎十九大,我想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班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