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2024-07-09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共12篇)

1.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一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交通协管活动总结

志愿者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同时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情况下,为至善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提供的服务。作为一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交通协管作为志愿性顶的其中一项,既响应了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又大力推动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牢固了当代大学生良好形象。河北交通学院提供了“立足校园,面对社会”的指导方针,以“交通协管”为口号,一志愿为前提,以发挥大学生只是技能为基础,八参加社会服务与优化环境乡结合面试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青年志愿者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志愿精神。

11月22日,我院青协成员主要是针对石家庄公交车站,及中山路,与中华大街交叉口,依照各站点流动人数不同,将志愿者分成俩组,在流通人数多站点疏导乘客,在相对较少的地方采取积极宣传的方式进行在此交通协管活动中,我院青协积极协助工作人员疏导车站交通,帮助工作人员打扫车站卫生,帮助司机其清洗车辆。

在此活动意义重大,首先缓解了周六周日的交通拥堵现象,同时使车站卫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培养了同学们的秩序性和总结性,更重要的是响应了我省团中央为人们服务的志愿精神,充分发挥了我院治学严谨服务社会,学习和实践结合的教育风格。

青年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从文化精神的影响上将一直起着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从这次公交协管的活动可以折射出和谐社会的发展。青协的行动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净化了社会空气,为塑造健康的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由于青协成员者有不同阶层成员组成,他们由于共同目标和价值标准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友爱,互助,进步的团体。

本次活动组织周密,爱拍有序,志愿者的微笑,周到的服务,辛勤的劳动,博得了公交公司及广大市民的共同称赞,志愿者也体会到了奉献社会的快乐。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我院大学生呢规划志愿者服务活动走向社会开创了良好的开端。院团委,学生处跟家有信心有决心组织引导我院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向纵深处发展。

我院各青年志愿者将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力争把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服务相结合,促进志愿者活动向纵深发展,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

2.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二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科学发展观

青年志愿者活动如今在大学中是一种十分广泛而又普遍的活动。就如我们浙江大学, 除了有校红十字会, 我们医学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很出色的组织也经常发起一些志愿者活动。长期以来, 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品牌活动如“守望工程”、“支教”、“社区为老”等, 受到同学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 也有很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通过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不再只是象牙塔里只会学习的学生, 也懂得关心社会, 回馈社会。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喜欢参加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 在学校经常参加一些社区为老服务、图书馆义务助理、敬老院慰问等活动。通过这些青年志愿者活动, 能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中去, 能够尽自己所能为这个社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同时在活动中也锻炼了自己, 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青年志愿者活动无论对于我们整个社会还是志愿者自身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对社会和志愿者都意义重大

1. 青年志愿者活动对于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增进社会的和谐, 促进人际间的关系。助人为乐, 甘于奉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青年志愿者活动正是发扬了这种精神, 在无偿的服务中, 体现这个社会的温暖, 让那些受到帮助的人可以从中体会到社会的关怀。而且在这些人与人的接触中使人们感受到社会的美好, 感受到他人的关心, 通过交流也可以更好地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对这个社会的和谐有重要意义。而受到帮助的人在感动之余也会想到要把这种精神传播出去, 这样一传十, 十传百, 我相信社会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温馨。

其次, 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社会资源短缺的情况, 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完善。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 像环保志愿者、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社区服务志愿者等, 他们都为社会的保障体系做出了贡献。确实, 社会保障的完善需要很多人力, 以及人们的服务, 但是有时候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如奥运期间, 我们需要很多的工作人员, 但是除了那些聘用的工作人员外还需要很多人一起协助, 而志愿者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体。他们在不耽误自己工作的情况下又可以为奥运做出一份贡献, 可以保障奥运的顺利进行, 这是志愿者的重要贡献。

最后, 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利于社会的团结。当今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越来越多的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开始逐渐淡漠了集体观念。但是通过志愿者服务, 可以把大家再次凝聚起来, 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 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的那种抗击灾难精神, 正是体现了我们团结的力量。

2. 青年志愿者活动对于志愿者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青年志愿者通过活动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 投入社会, 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 平时都在学校学习, 很少有机会真正踏入社会, 但是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 我们能够和社会接触。这不仅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一些知识应用到其中去, 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实践中长才干。

第二, 志愿者在活动中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在现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重要, 我们以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需要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而志愿者服务正是我们锻炼自己这些能力的过程。

第三, 可以增强我们的集体意识以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如今, 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都倍受父母宠爱, 这样导致我们很多人常常难以做到为他人着想, 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比较严重。而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 能让我们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更好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消除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培养集体精神和服务意识。

二、社区老人, 我们不容忽视的群体

志愿者活动不仅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些志愿者活动我们也可以发现社会上的一些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特色活动就是“灯芯巷社区为老服务”。这项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几年, 几乎每周都有20名左右的志愿者到灯芯巷社区为特定的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一些服务, 包括测量血压、交流聊天、打扫卫生、买菜散步等。在这个活动中经过和社区老人的接触发现当前社区老年人中需要我们重视的一些问题。

第一, 社会的保障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为老服务时, 通过一对一结对的老人很多都是独居的, 他们缺少亲人的照顾, 平时生活中虽然有时候会得到社区服务中心的一些帮助, 但这毕竟是有限的。正因为这样, 再加上年纪大, 身体行动不方便, 他们平时只能呆在家中, 很少有机会出去, 缺少依靠, 家中的一些事务也缺少别人的帮助。虽然我们的志愿者活动为他们带去了不小的帮助, 但是这种服务是有限的。其他一些社区中也一定有这样的孤寡老人, 所以我认为在社区中进一步落实对孤寡老人的帮助和生活支持, 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这些老人提供保障, 使他们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第二, 我们要进一步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老年人闲居在家, 社会活动减少, 往往心理上会产生老而无用感, 表现为孤独、寂寞、烦恼、焦虑、抑郁[1], 这是老年人的一些心理特点。有些老人虽然子女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费, 在生活中并不愁吃穿, 但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或者常年在外, 缺少和老人相处的机会, 这样他们长时间一个人住久了, 无事可做, 有时在家只能看电视, 没有诉说心事的对象, 精神上比较空虚。对于这种“空巢”现象, 我觉得可以在社区为老人举办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哪怕只是老人之间聚在一起聊聊天, 话话家常, 也是很不错的。我们在高呼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在社会上还有这么一个老年群体同样需要在精神上有更多的文化生活。

第三, 老人的健康问题需要得到更加的关注, 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在志愿者服务中发现, 很多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不是很了解, 对于一些健康知识也了解不多, 这样对于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和保持是不利的。我们在活动中常会给他们量血压, 并且会告诉他们吃哪些东西对健康有益, 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等等, 这对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因此, 在社区中我们需要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知识的宣传。在社会不断迈入老龄化的今天, 在社会中实现健康老龄化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这些点滴做起, 从老人自身抓起。

三、志愿者活动组织要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

从前面, 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 在活动的实际行动中也更好地发现了问题, 我们也将继续投身于志愿者工作。那么在志愿者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又该如何去指导和实施呢?我觉得和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当前提出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重要的指导思想。它对我们的指导是非常广泛的,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中适用, 在个人发展中适用, 在组织志愿者活动中同样适用。故志愿者活动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志愿者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一方面要以受服务的人为出发点。志愿者服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每个受助对象的实际出发。例如为老服务, 我们根据不同老人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帮助。有的老人喜欢和人聊天, 那我们就陪他们聊聊他们喜欢的事情, 听他们讲讲他们心中的想法, 为他们讲讲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事情;有的老人需要我们帮他们做一些他们有困难的家务, 那么我们就帮他们扫扫地, 洗洗衣服, 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 等等。另一方面, 志愿者组织的机构也要坚持以志愿者为出发点。在组织的过程中要为每个志愿者安排好任务, 协调好人员之间的分配, 在外出过程中保障安全, 同时也可以在活动中更广泛地征求志愿者的意见。

志愿者活动中要做到统筹兼顾。要优化服务流程, 改善内部沟通, 整合资源[2]。组织志愿者活动时, 我们一定要做好各项安排工作, 在分工上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 对于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也要事先提出解决方案。整个活动中既要有参与服务的人也要有做调配的人, 这样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活动中也要做到公平公正, 对待每个志愿者和每个受服务的人都要注意平等。另外组织的机构还要做好培训工作, 对于机构内部的资源也要合理利用、合理分配。其内部的建设需要逐渐完善, 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国家应该在社会的志愿者管理中制定相应的措施, 使志愿者活动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志愿者活动中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现在学校中志愿者活动越来越多, 活动也越来越多, 这对志愿者组织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我们在确定活动的时候要选择一些长期需要服务的活动, 避免落入俗套而做一些表面功夫。志愿者服务不是哗众取宠, 不是追求名利, 而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我们需要长期投入到那些最需要的项目中去, 形成一个可以持续开展的活动, 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此外, 我们也要从参加服务的志愿者的精神层面抓起, 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端正其思想, 让这种活动真正体现服务的意识。只有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才可以推动这一事业的长期发展。

综合各个方面我们可以发现青年志愿者服务确实是学生回馈社会和锻炼自己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我们学生党员更应该在其中起积极带头作用, 推动青年志愿者事业向前发展, 在自己参与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 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让这个社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冯素荣等.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健康教育[J].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2月第14卷, 第4期, 第477-478页.

3.日本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篇三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启示

日本是一个志愿者活动非常盛行的国家。日本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以后。1947年,京都的大学生开展BBS( Big Brothers and Sisters)活动,给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孤儿们提供援助和进行教育活动。1952年兴起的VYS(Voluntary Youth Social Workers)也是以青年志愿者为主的志愿组织,其活动内容主要是通过与儿童一起游戏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1967年,日本青年服务协会成立,成为推动日本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全国性中心组织。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逐步走向普及阶段。80年代—90年代中期,日本的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始出现网络组织并组织全国性集会等大型活动。[1]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激发了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来的强烈愿望,有鉴于此,许多大学开始引入志愿服务作为大学教育与社会互动之间的桥梁,并为此设计相应的学分制度,志愿精神教育正在成为日本教育的一部分。日本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迎来了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一、 社会背景

70年代中期以后,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日本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开始减缓。随之,社会论、福利重建论、日本型福利社会论等一系列社会福利领域中的新的理论观点被陆续提出。到了八九十年代,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总体环境和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的国民经济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虽然日本政府对经济政策做了多番调整,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从1991年以来至今为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政府行政体系纵向操纵的公共事务的模式受到了财源、效率、国民需求多样化等多种问题的困扰,国内要求对公共事务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淡路大地震直接催生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该法在日本非营利组织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这部法律是以“议员立法”的方式出台的,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政府立法模式;其次,该法制定的目的即是为了降低主管机关对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干预;再次,打破了政府关于公共事务的纵向行政管理模式。随后,以《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为主的多部NPO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健全,直接推动了日本整个第三部门的发展。由于有了相关法律制度的强有力保障,日本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日本社会对其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也有着充分的认识。日本政府明文规定:“大学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积极地把自己的知识、人才资源提供给社会,使大学成为一个开放的机构,为此要积极地导入实习生制度和志愿者活动,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志愿者活动是日本大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2]日本大学生毕业后在其找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在简历中注明自己的志愿者经历,因为有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十分重视应聘者的志愿者经历。

二、 主要领域

二战以后经过创伤恢复期的日本政局平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交通通讯条件便利,社会民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因此志愿服务的各方资源都十分丰富,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影响下,日本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更多地倾向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在服务对象方面除特定的困难群体以外,更多的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例如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环境保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等。此外,日本的青年志愿服务与国际接轨较早,国际志愿援助活动较多,侧重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理解和民族融合等领域。志愿服务的领域和形式多种多样,层次较高。

三、 主要特点

日本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下,已开展得十分广泛,并已逐渐走入了组织化、制度化、系统化的轨道,主要有以下几点特点:首先,注重志愿服务意识的教育,不断提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学生的文化水平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的规模;其次,把社会急需的服务项目当做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再次,志愿服务国际化。除了在国内的活动以外,日本政府很重视向国外调派青年志愿者,以此来获取国际基金组织的支持,扩大本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国际影响。

四、活动效果

在日本大学各方面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大学生不断的走出校门,投入到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大学生对服务对象的实际帮助以及自身的锻炼发展当然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志愿者可通过自身的行动唤起公众的自觉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认为,这种思想观念上的改变较实际工作或有形的物质帮助更为迫切、重要。[3]阪神大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纷纷对这一些列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给予高度的赞扬,改变了对青年大学生社会行动能力差的观点。整个社会掀起了崇尚志愿服务精神的热潮。

五、启示和借鉴

(一)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面对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的情况,社会各界都应该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立法问题高度重视,加快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全国性立法,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完善而及时的法律支持,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是高校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4]政府也应当继续深化改革,科学运用其行政力量,推进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自主性发展。

(二)把社会急需的服务项目当做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日本的青年志愿服务机构在其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启示我们,要结合社会实际,抓一些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社会影响广泛的项目,不要贪多求全。选择一个项目,就要将它抓好做实,塑造成社会公认的品牌,开展得深入人心,深入扎实长久地开展下去。

(三)大力加强志愿服务意识教育。我们有必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在社会以及学校对广大民众特别是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大力进行志愿服务意识的相关教育。我国高校要加快课程改革建设,将志愿服务加入到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与课程安排中,开设有关志愿服务活动知识的相关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大对开展国际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力度,以国家政府为最坚强的后盾,争取国家下拨项目专款资金以及国际基金组织的援助,并积极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资金,日益实现人员招募和培训机制的精细化与专业化以及保障机制的人性化,为我们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和国际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早日接轨创造条件。(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娟 胡希希.中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异同比较和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3,(03).

[2]大学教育研究会(日).大学资料[M].平成10年140;平成11年143、144.

[3]曹卫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概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4.大学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总结书 篇四

**大学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一、活动背景活动总共青团**大学委员会2014年12月18日结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全球的志愿者将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志愿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迎接自己的节日。今年的12月5日,是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为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普及青年志愿服务理念,不断推动江西省志愿服务事业深入发展,我校积极响应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号召,广泛开展服务民生、绿色、崛起的“青春志愿中国梦——十万志愿者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

青春志愿中国梦——十万志愿者学雷锋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开展国际志愿者日系列活动,提高全社会对青年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从而进一步增强志愿者行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切实围绕当前党政工作大局和群众实际需求,以志愿服务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传递社会正能量。

同时,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的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鼓励广大同学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构建谐社会,营造校园文明新风尚,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四、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25日——2013年12月25日

五、参与人员

以学院为单位,每个学院至少组建1支服务队伍,每支队伍指定1名负责人,校学生会组建检查小组,对各服务队的服务情况进行协助、监督、检查。

六、活动地点

校园内部各角落、各校门口附近、赣州市各交通要道、赣州市各景点区、敬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小学、公园、居民小区等地。

七、活动开展及宣传工作

1.志愿服务期间,我们

先去了位于文清路的赣州

公园,向各位社会人士宣

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环

境保护的正确做法。向他

们传达了共建美好地球的积极想法。

去了赣州公园之后,我们部门成员又在杨梅渡公园为美化公园环境做出了一份努力并且举办了一个针对儿童环保意识培养的有奖问答活动。

八、活动内容

1、组织志愿者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

行劝导并向市民发放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资料,增加市民的道德意识。

2、组织志愿者对学校及学校附件各个角落的牛皮癣、小广告及等饮食摊点周边等处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

3、组建交通协管队伍,将志愿者们分配到赣州市各交通要道,引导乘客有序上下车,帮助弱势群体上下车等。

4、在各自行车停放地点安排志愿者值班,引导广大师生合理停放车辆。

5、组织志愿者在赣州各公园视察,提醒广大居民,不要随意丢弃垃圾,不要践踏草坪。

6、各学院分别组织服务队,前往赣州市各敬老院、福利院,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服等;为老人们献上红歌、相声、舞蹈、乐器等文艺活动;陪老人们下棋、聊天谈心、教授简单的健康知识。

7、各学院组织服务队前往赣州市各小学、幼儿园,为小朋友们送上新礼物,为小朋友们普及安全用电、防火防盗等知识,并为小朋友们讲解雷锋精神及雷锋活动的意义。

8、前往各居民小区,普及宣传法律知识。现场为社区住户提供法律咨询,宣传一些社区住户经常遇到的法律法规。通过与住户交流,意在让每个住户能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9、组织部分服务队,在赣州市各居民小区及敬老院、小学、幼儿园等地,为大家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常识、家用电器安全使用方法、电力设施保护常识、漏电保护等内容进行讲解,并制作安全用电常识手册,便于大家记忆理解。

10、动员全校学生,为贫困地区儿童捐赠书籍。在全校各食堂门口设立展板及捐赠点,并安排专门人员对捐赠的意义及方法进行讲解,最后将捐来的书籍进行汇总,邮寄或送至各贫困学校。

九、活动宣传方式

1、活动前期,制作展板和横幅,在校园各条路上进行展示,并利用学校广播站,对雷锋精神及雷锋事迹进行宣传。

2、活动中,动员各学院新闻中心成员及校团委宣传部、记者团成员一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活动形成真实的新闻报道,并利用微博,将感人事迹及时图文并茂的发布出去,让广大同学了解服务活动开展进度及开展情况。

3、活动结束后,每支服务队上交一篇活动总结,鼓励服务队员写服务心得,并将评选出优秀心得,刊登在校团委网站,供广大同学学习雷锋精神。

十、活动要求

1、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江西理工大学对此次志愿服务高度重视,将活动扩展到全校每一个学院(校区),各学院结合各学院特色及实际,认真研究实施方案,落实专人负责,抓好宣传方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求实创新,注重实效。要求各学院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学院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既要有丰富的形式和热烈的氛围,更要有具体的内容和实际效果。要切实达到宣传雷锋

精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

3、挖掘典型,加强宣传。要求各学院积极挖掘特色志愿活动及感人事迹,加强宣传,努力为强化全社会志愿服务意识做贡献,在我校广大学生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掀起志愿服务的新高潮。

十一、注意事项

1、参加活动人员必须准时在指定地点集合,必须服从安排,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者,请及时转告服务队的负责人。

2、志愿者要注意自身形象,穿戴志愿者服装,佩带工作证,展现我校学子朝气蓬勃的风貌,自觉履行义务。

3、志愿者要秉持“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的原则,用平等和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要有爱心,信心,耐心,责任心。

4、在进行工作中,所有志愿者要认真负责,不可自行到处闲逛,开小差。全体参与者必须遵守学校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

5、活动前,要先了解服务活动的内容及服务对象的特点,以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5.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五

我财经学院社团部积极向雷锋同志学习,发扬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于十月三十日在校园内开展“志愿者校园大清扫活动”,由社团部下属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

十月三十日早上七点由12级社团部部长,副部长和干事和青协成员共25人组成的活动集体在AB楼前集合,负责人考勤后活动正式开始。活动共分为四个小组并安排一名组长以便于活动开展,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活动中由各组长对各区域的卫生死角进行重点安排清理。活动积极和谐地开展着。七点四十分各小组高效率的提前完成任务,在负责人对每个区域进行确认后,活动宣告圆满结束。

由于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充足无一人缺勤,这也为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分组后每个人也能积极与组长配合,并且不怕脏不怕累地完成自己所分到的区域,这也真正做到了志愿者的宗旨。早上的草坪还打有露水,在我们对草地进行清扫时都感觉到有一丝凉意,但我们的参与人员没有一个人在意这些,服务才是他们最在乎的事。道路上、草地上全部都散落着落叶,甚至一些角落堆积着一些落叶都已腐烂发出一阵难闻的来恶臭,但我们的队员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有丝毫退意,相反是以其全力将之收到垃圾箱内,并运送到指定位置.更有同学因为草地上的一些落叶不能用扫帚清扫硬是用手一点点地捡到垃圾箱中,整个活动中这种情况都已成了他们清扫的一种手段。活动接近尾声,有一些组提前完成,他们不约而同地加入还未完成的组,可能他们并不认识,但同一样的目的早以让他们不分彼此,心意交融。整个活动体现出来的是和谐、融洽的气氛,并且是高效地完成了本次任务。活动不止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让我们认识到建造一个清洁的校园从自身做起是多么的重要,不管在校园还是在校外,保持清洁都是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六

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总结

由于各种原因,2016年的志愿者服务月活动,我们没有像去年一样到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场所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而是将目光锁定在了我们的身边,关心身边需要关心的人,关注公司的发展变革,随时为公司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以回馈公司,回报社会。

三月初,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名11个月大的婴儿在其9个月的时候被诊断出双眼视膜母细胞肿瘤,在忍受了数日病痛的折磨后,最终摘除了左眼。目前,这名婴儿已经做了3次全麻眼底检查,左眼摘除+眼台植入手术,右眼激光治疗和数次化疗。现在每隔4到6周便要做一次化疗加激光治疗,每

次治疗费用都要三到五万,这是一个普通家庭根本不可能承受的压力。公司团委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了为龙龙宝宝捐款献爱心活动。公司团员青年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同时团委的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公司老团员们的大力支持,他们非常同情这位龙龙,希望孩子能早日康复。短短1周的时间,我们就筹到善款1万余元了,善款其中包含公司团员青年的,公司老职工的,还有公司职工家属和朋友的。公司广大团员青年非常关心此事,踊跃捐款,并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宣传。在轮驳公司团委的帮助下,我们将11880元交到了龙龙妈妈手中,希望孩子到美国治疗一切顺利,希望龙龙能早日康复。

近期,公司工作需要,将公司存放船公司档案的办公室进行调换。由于近10年的档案,数量多,重量超1吨重。时间紧,任务中,公司雇佣了多名搬运工帮助搬运。公司的志愿者看到此景利用三天中午休息时间主动去帮忙和他们

一起分类打包,并将打包好的麻袋从没有电梯的办公楼五楼运下来。正是志愿者的积极主动的行为,公司行政部少雇佣了3名搬运工,为公司节省了600元。虽然钱数不多,但体现了公司志愿者的志愿者精神。

不一样的2016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却在志愿者心中更加记忆犹新。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情况总结

一、注重宣传先行,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络

1、抓宣传动员。社区采取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共建联席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与机关、非公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并通过社区宣传栏、广播、楼组长会、党员学习日、计生入户宣传、综治上门走访,以及社区举办的街头宣传演出、文体活动等各类活动,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和重要意义,提高机关干部、居民群众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为社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下

良好的基础。

2、抓队伍组建。社区结合本辖区内省直机关单位多、资源丰富的特点,加强与省直机关党工委以及老干部处的联系,积极调动老干部这一支队伍的特有资源。由社区党委牵头,屏山社区组建了10余支志愿者队伍:扶贫助困志愿者、家政服务志愿者、医疗保健志愿者、社区工作志愿者、法律援助志愿者、文体宣传志愿者、生育关怀志愿者、敬老服务志愿者、拥军优属志愿者、科普宣传志愿者等。这10支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单位小区、街巷、新村楼院,特别是经常活跃在省直机关宿舍区开展国家政策和健康知识咨询、护绿种植、综治巡逻、卫生督导、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形成了省直机关小区里的一道风景线。

3、抓络建设。为了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工作队伍,社区专门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共建单位作为主体纳入到成员中,形成了由社区党委牵头、辖区单位主动参与、居民群

众志愿加入的良好的志愿服务工作氛围。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使志愿服务的活动更有效。社区还制定并实施了开展社区党员、青年志愿活动的工作方案,使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二、注重机制建立,探索志愿者发展模式

1、做好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社区规范做好志愿者招募、登记、注册的工作,对内容填写及选择服务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为社区广大党员居民进行志愿者服务注册登记提供便利。目前,社区注册的志愿者达到1510人,使广大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从此有了志愿服务的“身份证”。

2、开展志愿者服务互评活动。根据区、街和社区的部署和安排,社区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社区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安排和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志愿者参加服

务活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开展志愿者服务互评活动,对经常参加活动的在职党员干部、离退休干部、居民群众积极推荐到街道、区参加评先评优。社区也每半年召开一次评比会,对开展志愿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3、组建弱势群体“解忧解困小组”。社区党委为有效地解决空巢老人、特困家庭的帮扶问题,成立了“解忧解困小组”,该小组志愿者经常上门服务,成为社区居民诉说衷肠、解疑难的好帮手。如冶山路105号5座303室的空巢老人潘水玉,生活孤单,身体欠佳,社区青年志愿者黄桂仙得知情况后,经常前往老人家中,陪她聊天、看病,帮助解决老人实际生活困难,让老人真正感到“空巢不空,孤老不孤”。

三、注重突出重点,拓展社区志愿服务内涵

1、以“便民”为中心,拓展志愿者

服务内涵。屏山社区坚持以“民思我想、民需我为、民困我帮、民求我应”为志愿服务的宗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如以辖区资源为依托,成立卫生保健服务志愿者分队,定期为居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经常为社区老人进行身体保健宣传检查,及时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上门,极大方便了年老、残疾及其他行动不便的群众。

2、以“安民”为保障,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为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以辖区单位为依托,组建青年干部治安巡逻志愿者服务队。这支志愿者服务队与民警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定期、不定期发放治安宣传资料,到居民中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行动,积极配合社区民警巡防工作,健全群防群治络,有效维护社区社会稳定。

3、以“助民”为动力,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社区居民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助学助困活动,并作为加强社区精

神文明建设,促进社区良好风尚的举措来落实。根据毗邻就近原则,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以“一助一”、“多助一”形式,对各分属片区内的特困孤寡老人、病人及残疾人和特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解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例如,在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之后,社区党委及时了解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情况,组织志愿者定期到老人们家中,嘘寒问暖,解决他们生活实际困难;每逢节假日,给老人们送上慰问金、礼品、组织文艺活动,丰富老人们的节日生活,让社区的老人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以“乐民”为载体,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为了丰富辖区居民生活,活跃节日气氛,社区利用节假日或中国传统节日,邀请具有文娱特长的居民群众参加文化娱乐表演等活动,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宣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知识,弘扬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御邪教的良好氛围,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注重丰富活动,发挥志愿服务示范效应

1、开展“党心连民心、亲情进万家”活动。社区发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以“一举一动树形象”为主题的“四个一”即“每月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找社区居民聊一次天、帮助群众解决一个问题”活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也树立了党员志愿者的榜样形象,极大地推动了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

2、开展“进家门、知家情、解家难”主题活动。以社区成员为带头人、青年志愿者为主力的服务队伍,以“进家门、知家情、解家难、暖家心”为工作标准,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为己任,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就业再就业、社会救助和福利、医疗卫生、群众维权、计生、幼儿保健、政策法规咨询、治安管理、家政、电讯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使社区居民逐步实现小事不出门、方便在社区,真正实现社区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利益的服务宗旨,构建“顺心、舒心、安心、贴心、欢心”的和谐社区。

7.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七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在社会、学校之间建立起来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能够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党和国家对当代青年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是大学生发挥自身才能、将爱心奉献社会的一条好的道路, 是高校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好形式。这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有利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行, 为培养当代知识青年的高尚道德情操起到积极作用。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是高尚思想道德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应当受到社会的支持和尊重。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石家庄学院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状况, 把握石家庄学院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形式, 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激励机制, 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 弘扬志愿精神, 本课题组开展了“石家庄学院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志愿精神研究”课题研究。本课题组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对志愿服务内容的选择和期望、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对石家庄学院青年志愿者行动1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访, 调研大学生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认知、理解及心态等, 希望能为社会、高校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及为志愿者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资料及合理化建议。

二、石家庄学院青年志愿者调查问卷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所有石家庄学院在校大专和本科生。

此次问卷调查完成访问问卷100份, 剔除无效问卷11份, 有效问卷89份。样本的具体构成是:男性40人, 占44.9%;女性49人, 占55.1%。大一学生31人, 占34.8%;大二学生43人, 占48.3%;大三学生15人, 占10.1%;大四学生0人, 占0.00%。

本调查报告主要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认知、参加志愿服务的倾向 (包括对志愿服务内容的选择和期望) 、参加志愿服务的现状、、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影响因素、青年志愿者组织建设、构建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 对志愿服务的认知

我们分三项内容来调查我院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认知。

从调查结果看, 在“您了解并关注青年志愿者吗”的调查中, 被访大学生对“了解并关注青年志愿者”的认知率为23.6%;“了解一些, 在关注”的认知率为64%, 最高;“听说过, 不关注”的认知率为20.2%;认知率最低的是“不了解, 不关注”, 为7.8%。总体了解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认知率为92.2%, 关注率为87.6%。

在“您怎样看待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中, 被访大学生认为“做宣传, 搞形式”的为14.6%, 认为“做实事, 有益于提倡社会公益”的为53.9%, 认为“有益于培养品质、锻炼能力”的为32.6%, 认为“其他”的为5.6%。

在“您觉得参加志愿者活动应该是”问题的回答中, 44.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是“无偿提供服务”, 14.6%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得到适当的报酬”, 26.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是“只要在个人财力无法负担时才接受一定的报酬”, 11.2%的大学生“说不清”。

可见我院大学生总体了解并关注青年志愿者活动, 大部分认同青年志愿者活动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我院志愿者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满, 59.5%的大学生认为在个人财力可以负担时应无偿参加志愿活动。

(二) 参加志愿服务的倾向

我们设置了三个问题来了解我院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倾向。

通过调查, 82%的大学生有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想法;在“如果有一项志愿者活动即将开始, 您参加志愿者活动的自愿度是”问题的回答“非常乐意” (57.3%) 和“乐意” (24.7%) 的大学生为82%;在活动内容上, 倾向于选择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志愿活动”的为18%, 倾向于选择参加“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的志愿活动”的为53.9%, 倾向于选择参加“爱心公益活动”的为24.7%, 倾向于选择参加“其他”的为3.4%。可见我院大学生大部分比较乐意参加志愿活动, 但在服务内容的选择和期望上有所分歧, 大部分大学生希望参加能够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和奉献爱心的活动。

(三) 参加志愿服务的现状

在接受我们调查的大学生中, 有48人 (53.9%) 有过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 以下是我们对经历过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年志愿者的现状分析。

1. 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和动机。

54.2%的志愿者回答“我有社会责任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43.8%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可以“增加社会见识”, 45.8%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可以“令生活更加充实”, 39.6%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活动“想多结识朋友, 扩大交际圈”, 33.3%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活动“有助于以后发展”, 10.4%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可以“使自己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只有6.3%的志愿者认为志愿活动是“学校或学院组织的, 不得不参加”。

通过分析, 我们认为, 我院93.7%大学生选择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是积极的, 他们参加志愿活动主要源于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需求 (挖掘潜能、增长和发挥才干、获得经验、扩展交际、成就感) 两方面。这两个方面以及参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可能的积极影响, 不仅是参与志愿服务的人的共同感受, 也是全社会已经基本达成的共识, 并成为广大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动机之一。

2. 参加志愿服务的持续性。

我院青年志愿者能否坚持参与经常性的志愿活动呢?只有39.6%的受访者回答“能”, 45.8%受访者回答“不能”, 看来大学生在持续参加志愿活动方面有一定困难。

3. 参加志愿服务的途径。

85.4%的志愿者是通过“学校社团和协会组织”参加志愿活动的, 6.3%的志愿者是通过“自己上网或主动了解”参加志愿活动的, 8.3%的志愿者是通过“周围同学的介绍”参加志愿活动的, 看来石院青协在我院青年志愿者活动中确实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作用。

4. 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

97.9%的志愿者是利用双休日 (27.1%) 、节假日 (29.2%) 和课余时间 (43.8%) 参加志愿活动的, 只有2.1%的志愿者认为“只要需要, 任何时间都可以”, 看来我院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进行并没有占用大学生日常课业。

5. 参加志愿服务的内容。

我院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内容比较多样, 主要内容有环境保护与美化服务 (37.5%) 、大型会展、大型活动服务 (20.8%) 、无偿献血、艾滋病等的宣传服务 (14.6%) 、支教服务 (14.6%)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服务 (12.5%) 、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 (6.3%) 、帮助孤、寡、残疾人的服务 (6.3%) , 其他内容的服务 (25%) 。

6. 参加志愿服务的困难。

56.3%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活动时存在阻力或困难, 依次是有, 志愿活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比较松散 (39.6%) , 大家对志愿活动了解不多、存在偏见 (31.3%) , 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效率低、分工不明确 (20.8%) , 资金不足 (18.8%) , 学校不重视 (16.7%) , 没有规范的奖惩机制 (14.6%) 。

7. 参加志愿服务的权利和义务。

31.3%的志愿者会在参与志愿活动前向组织方了解相关章程, 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但29.2%的志愿者没想过, 47.9%的志愿者有想过, 但没有了解依据, 因为志愿活动中没有相关宣传。

8. 参加志愿服务的培训。

大部分志愿者 (87.5%) 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相关培训, 只有10.4%的志愿者认为没必要, 2.1%的志愿者认为无所谓。但现状如何呢?只有一半 (52.1%) 的志愿者认为我院志愿者活动有培训, 其中认为内容充实、有一定效果的仅为12.5%, 39.6%的志愿者认为虽有培训, 但内容空泛、效果不大, 47.9%的志愿者认为没有培训。看来我院志愿者活动在培训机制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健全。

三、对我院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建议

通过我们的走访和问卷调查, 我们认为石家庄学院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得相对规范和深入, 建立了自己的志愿机构, 设立了相对完善的活动章程, 但志愿者工作不够扎实, 没有特色, 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都有待提高, 志愿者组织的服务能力与学生的现实需求还有一些差距;另外由于青年志愿者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压力,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提高。志愿者管理及具体运作仍须进一步规范, 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发挥不够、科技含量低、经费来源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活动的深入开展。志愿者的培训机制、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因此, 为了改善我院大学生志愿组织、志愿者现状, 帮助他们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保证我院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持久性和高效性, 本课题组认为我院志愿者活动应该:

1.创新工作方法, 探索新思路。

志愿者工作是年轻人的工作, 这一点就要求必须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以广大团员青年易于接受的形式, 达到吸引教育更多青年的目的。今后我院志愿者工作, 应更多地从我院大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坚持参加志愿者行动“自觉自愿”的宗旨, 避免变成行政命令或组织任务。另外, 志愿者工作应紧跟大学生思想脉搏的跳动, 积极吸收、引进年轻团干部, 利用网络如博客、QQ群等覆盖面广、青年喜欢的形式开展活动, 促进我院团学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2.加大调研交流, 促进发展。

要注意加强我院与其他高校之间以及我院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会组织的联系, 实现相互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整合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 创建一支多专业、多层次、高素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3.加强完善志愿者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志愿者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又包括志愿者培训制度建设和保障与激励机制建设。要保障志愿者活动开展的长效性和高效性一定要注意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应包括志愿者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架构;进行志愿者活动有关规章制度、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具体志愿项目活动意义、活动内容、时间、地点、要求、注意事项等。保障与激励机制要求做好志愿者活动的资金保障、法律保障、奖励 (激励) 保障等。

参考文献

[1]梁绿琦, 余逸群等.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 2005, (07)

[1]桑运川.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 2006, (03)

8.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八

摘要:本文就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作用进行分析探索,通过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口腔相关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学中做,做中学,达到锻炼学生沟通能力、提高操作水平、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目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社会美誉度,实现双赢。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 教学 实训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以“奉献、友爱、团结、互助”为宗旨、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奉献个人力量,是新时期青年人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个人综合素质和道德品德的良好活动。志愿者活动对社会、志愿者个人及志愿活动的服务对象都有着积极意义。对志愿者个人而言,一是奉献社会,二是丰富生活体验,三是提供学习机会。

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与口腔相关的志愿者活动,特别是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引入的相关志愿活动,如9.20爱牙日、暑期社会实践、中小学口腔预防知识普及等。这样不但能早期接触社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在活动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组织能力。

一、增强医患沟通能力

医学是一项实践活动,而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之间不信任,导致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往往会被患者所拒绝,或者无限放大学生在診断治疗过程中由于不熟练、紧张而引起的小差错,使学生心理负担加重而不敢进行操作,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有调查显示,面对实习医生,69.7%的人选择直接拒绝,15.1%的人碍于面子勉强接受,只有15.2%的人爽快答应。而且学生初入临床,面对各种各样社会人群会有恐惧感,自信心不足,即使理论学习很优秀,但是临床动手能力往往受到限制。特别是口腔医师,临床上需要与患者面对面进行沟通,并在口腔这个狭小的范围内进行一系列有创操作,更增加了医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口腔相关的志愿者活动,由于是免费的活动,相互之间没有利益关系,活动的服务对象往往具有更强的耐受力,加上志愿者真诚的态度、耐心的解答、细心的诊查,双方都可以获得较好的体验。因此在临床实习前,通过参与相应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增加临床经验、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锻炼沟通能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在临床上可以更从容地面对患者。因此可以说,志愿者活动能营造宽松的环境,帮助学生克服恐慌心理,将理论联系实际。

二、锻炼动手能力

口腔预防医学实训中有很多的无创操作,通过课堂学习及课后实训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能在学院或系部的组织下、服务对象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执行相关的操作。例如“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活动,即将流体树脂导入到新生恒牙咬合面的凹凸不平的窝沟中,从而达到避免细菌、食物残渣进入其中而导致龋病的一个措施。2011年,苏州市姑苏区将其列为民生实事项目,通过相关项目,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并让培训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作为助手参与到实际操作中,达到早期接触患者、接触临床的目的。再比如,对于苏州这样水氟浓度较低的地区,采用局部涂氟的措施来增强牙齿的防龋能力,局部涂氟无创无毒,操作简单,这样可以让学生由易到难接触临床,积累临床经验。

三、提高自学能力

口腔预防的主要对象为儿童、老人。在临床上儿童操作具有以下难点:第一,口腔内操作范围小,常规器械难以展开,而且锐器会导致儿童的恐惧,第二,儿童是特殊群体,配合程度差,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水、噪声、疼痛都会导致儿童抗拒治疗,更容易出现差错,第三,儿童对治疗中的疼痛记忆深刻,在以后的治疗中更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因此通过参加相关志愿活动,义务为各年龄段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宣教相关口腔知识,到学校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采取不同措施耐心、细心地与其沟通,了解与儿童沟通的技巧,熟悉乳牙、初萌恒牙的形态,掌握各年龄段易出现的口腔疾病及对策,为以后在临床上给儿童患者诊治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对于老年人,可以采取免费送医到社区或者关爱老年人送医到家等活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口腔检查,指导口腔护理。老年患者口腔疾病往往具有综合性,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从牙周、牙体、修复、口外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治疗计划;同时还可以探查以前充填修复的情况,从而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另外我们可以收集到相应的典型病例,从而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病例讨论,以利于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

四、培养组织能力

教师设定项目,放手让学生团队自己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合理地筹划、设计、宣传、组织、实施志愿者活动,老师予以引导帮助并进行总结,使学生在活动筹备时了解别人是怎么组织的,有何借鉴之处;在活动进行中体验如何调度,如何协调;在活动后思考成功在何处,失败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最后老师在了解实践单位对学生志愿活动评价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评估,使他们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组织能力。

参加志愿者活动,传递了爱心,把关怀带给了社会,有利于改善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认知,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怀,消除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进步。而对口腔专业学生来讲通过为服务对象进行口腔检查,可以了解口腔疾病的分布情况、严重程度,明白我们国家的口腔疾病的防治任务任重道远,增加自己从医的使命感。另外在志愿者活动中被服务对象褒奖可以增加职业荣誉感、自豪感。

9.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九

今年的三月五日,在此之际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文明月活动。

我们班积极响应团委的号召,经过精心的准备,于3月27日,开展了“环卫xx社区之行”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对xx社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扫活动,给社区居民带去了一份温暖,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让我们这些平时没怎么劳动过的大学生们,获得了一次难忘服务社区的经历……

奉献着是美好的,奋斗着是精彩的,在志愿者的道路上找到了快乐的真谛,奉献是快乐的源泉,因为我坚信“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居民们真诚的笑脸是我们参与活动的无穷的动力源泉。用实际行动给社区送去我们最真挚的祝福,这也是我们的活动的宗旨之一。“服务社区,从我做起,和谐社会,有你有我……”,我们将继续贯彻这个理念,将志愿者活动进行到底。

这次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走出去,我们代表的是一个团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短暂的实践虽然结束了,但对这次活动来说,或许大家都成长了。我们开始真正明白志愿者精神的含义,我们也开始真正履行这种精神,同时,我们也会努力向周围的人传播这种思想,让志愿者精神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或许,这才是这次活动的最大意义吧。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个给予他人关爱的群体中的一员我深知为他人传递一份爱心与温暖的自豪与真诚。

10.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十

我们的青春是美丽的,我们的前程是灿烂的,在我们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时候,你是否知道有许多的白血病儿童,他们的生活失去了欢笑、失去了希望,甚至,会失去宝贵的生命。

你们知道吗,目前全国有200多万的白血病儿童,他们正在承受着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痛苦。有来自疾病本身的病痛,还有,就是因为无法负担巨额的医疗费不得不放弃治疗的心痛……是谁说白血病无救,只要我们每个人能伸出我们的援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为了救助患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患者等重大疾病的中小学生、幼儿,…也许每个人的爱心只是涓涓细流,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的点滴付出终将汇成爱心的洪流,让暗淡的生命重新进发出灿烂的霞光,让希望的光芒照亮每个人的人生前程用我们的爱雕刻出一个爱的长城。生命的阳光是可贵的,当我们享受着生命阳光赋予我们幸福的时候,只要你能想起用你的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我想你一定会觉得生命的阳光更加来的灿烂。

当我们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重视这种事情,比如我们的红十字会和更多像这样的机构还有那些慷慨的人们。我真的好开心。我相信凭我们的爱心一定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建立起一座爱的桥梁,让他们刚觉到爱的关怀,这是来自我们所有人的爱心和努力。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是一个美好的人间。我相信我们的爱能呼吁出一片爱的阳光。

范文六: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

为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弘扬社会新风,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三·五”期间我校全面开展了“创造美好新生活——志愿者在你身边”行动,用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学校和社会贡献力量。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法和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大力作好宣传,是成功开展活动的保证

在“三·五”青年志愿者活动期间,我校活动领导小组,把每一项活动落实到人,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了各项活动得到了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同时,对活动开展好的组织和个人进行了奖励。

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活动项目及方法,是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

①开展“帮扶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无偿为群众量身高和讲解春季健康常识;走进敬老院,有针对性地为困难的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爱心陪护、亲情沟通、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如送去祝福的话语,打扫卫生,组织少先队员表演文艺节目,倾听故事,交流沟通。

2、开展“爱城护城、爱家美家”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双休日粉刷校园门墙,美化校园周边环境。修理破旧桌椅,种植新春树苗,修正花圃。以校为家,爱家护家,具主人翁精神。

3、开展“为奉献者奉献”活动。在校领导的带领下,青年志愿者来到金山小区对我校离休教师于涵容、退休老校长于春琛、孤寡老教师刘春岩家中进行走访慰问,给老同志们送上了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老同志们高兴地迎了出来,脸上露出了欣慰和爽朗的笑容。

4、开展“岗位学雷锋、社会献爱心”活动。为更好的迎接今年河北省教育督导评估检查,青年志愿者积极备战,开学伊始,他们早来完走,加班加点的工作,不将条件,不求回报。从我做起,立足岗位,埋头苦干、敬业奉献,以实际行动为今年河北省教育督导评估顺利通过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志愿者主动帮助别人的积极性,受到的好评。为倡导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

二实小

11.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新时期“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走向

长期以来,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社区援助工作,扶贫接力服务,假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危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新时期,广大群众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甚至不乏专业程度高的需求。对此,应创新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使志愿服务工作真正成为大学生日常的自愿服务行为,实实在在地为社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本文拟对新时期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走向进行探讨。具体说来,新时期创新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结合大学生的特性,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专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大学生是一个知识群体,有知识、有文化。具备了一定的认识能力;思维活跃,敢闯、敢为天下先,有强烈的展示自我的愿望。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公益事业,热切希望能投入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活动之中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要注重结合大学生的特性,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让大学生充当“主角”,为他们搭建一个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的平台,以实现他们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愿望。

现实生活中群众的服务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因此,志愿服务一定要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把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社会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允许的程度来开展工作。新形势下,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的展开,可以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为榜样,结合自己的专业专长和专业特点,建立固定的服务基地,规范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保持有长期的服务对象,防止出现空壳现象。

二、加强横向联系,扩大开放性。加速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参与社会生活,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履行一定的角色行为,同时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作为以公益性服务为工作核心的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它的成长过程、工作对象均离不开社会,它总是存在和活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必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尽自己所能为民服务,为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进程寻找有效途径。而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也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增长见识,丰富社会阅历,在奉献才智的过程中也大大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因此,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必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依托项目争取社会的赞助,争取更多的物质保障。实现优势互助、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加速自身社会化的进程。

三、坚持探索创新。把“品牌”服务项目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突破点。使志愿服务工作走上新台阶

创,“始造之也”,是首创、创始之义;新,初次出现,与旧相对,才、刚之义。创新有三层涵义,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更新;三是指创造性、新意。本文中的“创新”主要是指第二、第三层含义。

创新是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生命力所在,没有创新,志愿服务工作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就会在低层次的水平上重复。缺乏长远、深刻的社会意义。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应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协会的基础和特点,通过探索、创新,组织一些内容充实、形式贴近民意、效果明显的品牌项目,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因此,新时期,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应努力打造并深化有活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有了品牌,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就能更好地对外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志愿服务活动而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的行列中;有了品牌,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服务目标就更明确,志愿者就会为了解决某一具体的社会问题而共同努力,就会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有了品牌,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就能协助政府展开一些社会关注、党政关心、学生能为的社会公益事业;有了品牌,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就能产生更好的社会效应。

四、坚持活动日常化、平民化。保持连续性和时效性。使志愿服务工作长盛不衰

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开展志愿服务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细致周全的工作。但是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其实效性还相对欠缺。表现在:服务对象和运作项目的覆盖面还相对狭小,原有的服务项目满足不了被服务者的个性化的需求;服务领域还仅限于校园及周边一些社区、大中小学校,影响面不大,社会效应的互动性也不大;志愿者队伍庞大,人力资源丰富,但因缺乏服务项目和服务点,大多难以人尽其才,缺乏施展才华的平台,“助人”和“助己”之间缺乏连接的桥梁;组织模式单一化,行政过于干涉,志愿服务工作的灵活性受牵制,不利于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挖掘和发挥;片面地追求面上的示范性活动,使志愿服务工作缺乏连续性、长期性,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工作向更持久、更深入、更有效的方向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新时期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的展开,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专业创设项目,以小型化、平民化和普遍性、长期性、连续性为特点,贴近民意、贴近生活,服务对象明确,服务工作具体,服务时间灵活,便于学生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提供服务。这些活动更富于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能充分发挥志愿者人力资源的优势,使志愿者人尽其才,“助人”的愿望得到满足。从中也能让更多的民众受益。这一方面使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使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和保证,因而具有“双赢”的功效。

12.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十二

一、和谐校园的建设与青年志愿者

1. 指导纲领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尊重创造,激发活力的原则。

2. 青年志愿者行动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等。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来源,和谐的达成依靠社会活力的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在于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与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为一个拥有较多具体分支的社会系统,和谐校园建设须兼顾多方的不同利益,注重多重环境的建设,尤其在教育环境方面,更该倾注心力关注其内部协调发展。

教育环境包括教育因素和非教育因素两方面。二者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和谐校园的建设方向。“教育因素”以课堂为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理论。而“非教育因素”则指学校校园环境制度建设、文化生活等育人方面。两种因素统一、和谐进步是形成和谐校园的关键条件之一。青年志愿服务作为校园人文环境的一部分,不仅在“非教育因素”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将“教育因素”以另一种方式更好地同校园生活和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显著的群众性、志愿性和实践性等特征。也就是说,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是自主自愿的,是亲身实践的。这种从精神层面出发的自愿付出对于校园内人文氛围的建设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促进着校园“非教育因素”的良性发展。在社会学家看来,志愿者数量的多少,志愿者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也是一个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标志。

具有实际意义的优质服务项目使共同目标和价值理念的志愿者们集合在一起,成员间形成了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互动关系,原有的地位、财富、文化等差异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的今天,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关怀和接触,减轻乃至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成功地与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缔造了新型的人际关系——一种基于共同理想而团结起来、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广泛的多元人际关系,在青年主体意识觉醒的带动下,更多人投身于校园和谐的建设中,这无疑会成为最大限度发挥校园整体效应的强大动力支持,也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源泉。

换个角度看,青年志愿者服务是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是知识技能的运用和延伸,可以将其看作是对“教育因素”的良好检验途径。而此种公益性的道德实践也让广大参与者加入校园精神文明体系的建设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是对我国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

二、如何通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1. 开展以“做光荣志愿者,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志愿者服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抓手,是提升学校精神的实践形式。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各类大型的活动已成为学术交流和对外展示的重要元素,更需要我们考虑如何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这不仅仅有利于提升志愿服务的品质,更是评判校园文明程度的标志。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十分必要。其主要内容可归纳如下。

(1)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组织青年志愿者通过支教、讲座、宣讲等多种形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和禁毒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禁毒宣传等服务活动。

(3)在学生食堂宣传“创建节约型社会”。

(4)围绕春季植树造林,组织一批青年志愿者在学校附近开展植绿护绿、水土保持等环保宣传。

(5)围绕预防禽流感和春季常见流行病,在校园内,通过集中培训、广播宣传、发放资料等形式开展志愿服务。

(6)在校园内开展“节约校园,关爱弱势群体”活动,通过志愿者活动宣传绿色校园理念,收集全校范围内的可回收垃圾,并将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资助失学儿童,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环保理念,关爱弱势群体。

(7)开展环保校园建设,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工作,保护校园卫生。

(8)做好义务支教和老年活动中心的服务工作。

2. 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是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重要目标和长期性基础工作,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手段。学校要通过评选表彰,组织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树立和宣传先进志愿者典型,在校园里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要抓住有利时机、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宣传栏、海报、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载体,加大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普及力度;要注重和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效应,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有机结合起来。要精心策划,集中力量,掀起志愿服务宣传的高潮。

三、结语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必将强有力地推动校园和谐建设,为个人积累阅历、净化思想,为校园弹奏出和谐之音。正如志愿者誓词里所讲: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让我们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摘要:当代中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热潮,表明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因素,表现了“有我利他意识”的日趋普遍化。大学生志愿者缔造了新型人际关系,带动更多人投身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成为最大限度发挥校园整体效应的动力支持及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力源泉。

关键词:和谐校园,青年志愿者,和谐社会,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曹林.学雷锋如何与和谐社会对接[N].解放日报,2005-03-05(5).

[2]沈东华.论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77-79.

[3]英健文.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援助的探索与实践[J].青年探索,2004(4):36-38.

[4]水为之.践行志愿精神[J].当代学生,2005(11).

上一篇:社区教师管理制度下一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