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2024-06-25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精选7篇)

1.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篇一

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之

答 题 比 赛 试 卷

A卷(80分)

1.用“四舍五入法”对799.7取近似数,精确到个位是多少?近似数有几个有效数字?相对误差是多少?(8分)

2.小明一家本月中外出旅游7天,这7天的日期之和为98,问小明几号出发的?(8分)

3.一种碗,每个售价4.2元,如果一次买100个以上,可以打九折。食堂买了150个碗,应该付多少钱?(8分)

4.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由甲地到乙地,3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问往返一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8分)

5.下图是从正面观察一个圆锥看到的图形(单位:厘米)。求这个圆锥的体积。(8分)

6.亮亮剪了两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其中一个的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上(如下图),把这两个正方形覆盖在桌面上,覆盖的面积是多少?(写出过程)(8分)

7.小明从起点先向东走100米,再向南走75米,这时他在起点的什么方向上?离起点的距离是多少?(按比例画出示意图)(8分)

8.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10千米,则下午1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15千米,则上午11时可以到达。现在要求中午12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8分)

9.用画图的策略解决下列问题:(16分)

某班有42人,28人参加了数学小组,14人参加了语文小组,有10人同时参加了这两个小组。问这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的有多少人?

甲、乙、丙、丁和小强五人中,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象棋。现在,甲已经赛了4盘,乙赛了3盘,丙赛了2盘,丁赛了1盘。问小强已经赛了几盘?

B卷(20分)

1.学生对图(1)都能正确判断,而对图(2),有的会说:“因为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表示。”你认为这样的表述好不好?为什么?(5分)

在分数认识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下面每幅图中的阴影部分能不能用表示,为什么?”

2.假定有张、王、李三位同学竞选班长。民意测验表明,同学中有愿意选张不愿选王,有愿意选王不愿选李。问:是否愿意选张不愿选李的多?请说明理由。(5分)

3.用牙签搭正方形的活动,如图:(5分)

图①图②图③

(1)搭4个这样的正方形需根牙签;(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根牙签;

(3)由以上的问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说说你的理由。

4.对“+++……+=(1-)+(-)+(-)+……+(-)=1-=”

运用类比法,解决下面的问题:(5分)

如果a1,a2,a3,…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那么,+++…+和是多少?

2.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篇二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微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新融合

李存

进入21 世纪以来, 随着媒介、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短信、微博、微信为主要载体的传播手段逐渐普及, 衍生出了微文学这种崭新的文学样式。从范围上它包括短信文学、微博文学、微电影文学、微图文文学等众多文学子类, 从内容上它承继了传统文学道义担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格, 又呈现出了快捷、互动、多样的技术特质, 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基于技术上对“微”的要求, 微文学作品一般语言都高度凝结精练、情感表达直率自然, 较少用华丽的辞藻。从内容类别上看集中在哲理类、社会类等愉情喻理的主题范围, 这些主题贴合大众的情绪需求, 容易用简练的语句取得较好的效果, 类似于佛教中用“顿悟”的方式以一个微小的细节瞬间引发受众的共鸣。因此微文学特别强调“炼字”, 强调言简而意浓。这种对语言提炼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等的码字、注水现象。

微文学的“微”是一把双刃剑, 体量的“微”很容易造成思考的浅薄和言说的局限, 不能很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与此同时, 技术上的“微”却又有效地克服了这种“浅言说”的缺陷。

作为微文学载体出现的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的便捷、多样, 以及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 使微文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炫目化的技术方式实现内容的“深表达”。微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内容是作者即时发布的、亲身感知的真实事件, 在以往许多难以被捕捉、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假想的现实故事也能够即时地呈现, 而这种真实的现实一旦呈现, 在一定意义上就比刻意创作的小说更深刻、更震撼, 从而具备了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 读者只能进行阅读、评价, 很难有效地参与创作、修改。微文学能很好地克服这种缺点, 微博、微信本身群体化或部落化的特征, 使其对微文学作品评论、转发十分便利, 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的交互性强, 这在很大程度上最终改变了微文学作品的初始形态, 使其呈现出了新的面貌。这种互动的思想碰撞会改变作者原初的想法, 使作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文学出现了由个体创作向集体参与创作的转变。通过互动、回应, 微文学产生了区别于传统文学的再创作效果, 它有利于文学走出传统的疆域, 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地扩展影响力, 提升文学表达的效果。

诚然, 当前微文学的发展还比较散乱。但是, 人类不断追求审美境界提升的要求和媒介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 必将促使微文学自身不断发展完善, 而其所具有的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的特质, 既能有效地统辖未来层出不穷的技术变迁, 又能为整个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它的发展壮大将最终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 成为文学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节选自2015年10月5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文学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 从大众情绪需求和简练语句表达效果出发, 它将主题集中在哲理类、社会类等愉情喻理的主题范围。

B.微文学重视“炼字”, 强调言简意浓,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等的码字、注水现象。

C.微文学以其技术上“微”的优势有效地克服了体量上“微”的缺陷, 从而在形式上实现了从“浅言说”到“深表达”的转变。

D.读者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只能阅读、评价, 无法参与创作、修改;而在微文学作品中却可通过互动、回应, 产生再创作效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微文学客观上的技术约束有效地提高了大众获取的便利度, 适应了当代人快餐式阅读的需要, 因而具有庞大的读者基础。

B.微文学作品基于技术上对“微”的要求, 在内容表达上要实现从普通文学作品的繁复、宏大向凝结精练、直率自然的转变。

C.作者在微文学作品中呈现的亲身感知的真实事件, 要比传统文学中的小说更深刻、更震撼, 因而读者获得的审美体验更深。

D.微文学借助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回应, 可以改变作者原初的想法, 使作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从而产生集体参与创作的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文学将传统文学道义担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和现代技术快捷、互动、多样的特质联结起来, 所以更易为受众所接受。

B.微文学充分地体现了古老艺术眼光与崭新媒介载体的完美统一, 使文学探寻到应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的有力方式。

C.微文学不仅能应运而生, 而且能不断发展完善, 因为人类有着提升审美境界的要求, 而媒介技术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

D.微文学有机融合了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特质, 所以它既能统辖未来的技术变迁, 又能为传统文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刘湜字子正, 徐州彭城人。举, 为澶州观察推官, 再调湖南节度推官, 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益都县, 徙阴平。再太常博士、通判剑州。审阆州狱, 活死囚七人。王尧臣安抚陕西, 荐之, 擢知耀州。富平有盗掠人子女者, 既就擒, 阳死, 伺间逸去;捕得, 复阳死, 守者以报, 湜趣焚其尸。拜监察御史, 王德用自随州诏还, 近臣言其有反相, 湜保右之。历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 迁殿中侍御史。上言:“转运使掎摭郡县, 苛束官吏, 人不得骋其材, 宜稍宽假, 不为改者绳治之。”诏诣渭州劾尹洙私用公使钱, 颇傅致重法, 以故洙坐废。还, 为尚书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同判吏部流内铨, 除盐铁副使。议者谓湜探宰相意, 深致洙罪, 故得优擢焉。

明年, 宴紫宸殿, 副使当坐殿东庑, 湜不即坐, 趣出。阁门奏之, 坐谪知沂州, 徙兖州。又坐沂州误出囚死罪, 降知海州。起为河东转运使, 迁户部员外郎, 复为盐铁副使兼领河渠事。汴水绝, 凿河阴新渠, 通漕运如故。会江南饥, 擢天章阁待制、知江宁府, 奏运苏州米五十万斛, 以贷饥民。除户部郎中、知广州。侬智高初平, 湜练士兵, 葺械器, 作铁锁断江路。居二年, 母老求内徙, 遂徙徐州。湜喜曰:“昔布衣随计, 今以侍从官三品复典乡郡, 过始望矣。”又以左司郎中知郓州, 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

湜少贱, 母更嫁营卒, 既登第, 具袍趋卒舍迎母, 里人观叹。然嗜酒, 持法少恕, 改知密州, 以病卒。

(选自《宋史·刘湜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有盗据山/ 敕贷罪/ 招之不肯降/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即徙民绝饷/ 盗困蹙乞降/ 民安之/

B. 有盗据山/ 敕贷罪招之/ 不肯降/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即徙民/ 绝饷盗困蹙乞降/ 民安之/

C. 有盗据山/ 敕贷罪/ 招之不肯降/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即徙民/ 绝饷盗困蹙乞降/ 民安之/

D.有盗据山/ 敕贷罪招之/ 不肯降/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即徙民绝饷/ 盗困蹙乞降/ 民安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封建科举考试依次有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院试考取后经过殿试者为进士。

B.“迁”在古代官职变动中指调动官职, 一般是升官, 而“左迁”则指贬官降职。

C.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 掌管礼乐、祭祀、宴乐及学校贡举等的政令。

D.笏是古代君臣朝见时大臣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 用以比画或在上面记事, 以备遗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刘湜善于逢迎, 执法严酷。受诏审理渭州尹洙私用公款一事, 因探知尹洙与宰相有嫌隙, 所以罗织罪状使他受到重判, 回朝后得到优先提升。

B.刘湜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汴水断流, 他开凿河阴新渠, 使漕运像以往一样畅通;江南饥荒, 他奏请从苏州调运五十万斛米, 赈济灾民。

C.刘湜运筹帷幄, 指挥有方。在平定侬智高之后, 他未作片刻休整, 就立即训练当地士兵, 修整器械, 铸造铁链封锁江面, 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D.刘湜恪守孝道, 贵贱不移。年少时地位低下, 母亲改嫁给士兵;考中进士后, 并不以此为辱, 仍穿朝服执笏去兵营迎接母亲, 乡人都为之感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捕得, 复阳死, 守者以报, 湜趣焚其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转运使掎摭郡县, 苛束官吏, 人不得骋其材, 宜稍宽假, 不为改者绳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移使鄂州 (1) 次岘阳馆怀旧居

刘长卿

多惭恩未报, 敢问路何长。

万里通秋雁, 千峰共夕阳。

旧游成远道, 此去更违乡。

草露深山里, 朝朝落客裳。

【注】 (1) 唐代宗大历七年 (772年) 左右, 诗人刘长卿结束了十年多闲居流寓生涯, 以监察御史、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鄂州, 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是转运使署所在地。

8.诗以“路何长”为纲, 并贯穿全篇。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 阐明了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

(2)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一联, 写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 风格雄健, 意境高远。

(3) 辛弃疾《永遇乐 (千古江山) 》中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句, 形象地概括了南朝宋武帝刘义隆当年挥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 借古意抒今情。

乙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25 分)

老逃同志

韩少功

雾峰村在普同村的上方, 山林覆盖更为广阔, 道路更为崎岖险峻。那里有一个战争年代留下来的“逃兵”——大家不知道他的姓名, 只能这样叫。稍微客气一点, 就叫他“老逃”或者“逃夫子”。在乡干部在场的一类正规场合, 人们舌头一溜也许就叫成了“逃同志”。

听那人的口音, 他是四川或云南人, 只是说不清自己的来处, 甚至说不清自己的姓名、年龄以及家人情况。他很可能是在战场上被炮弹炸疯了, 失去记忆了。这样的人没法遣返。暂时留下来先混一口饭吃, 是当年县人民武装部的安排。

老逃一留下来就是好几十年, 成了雾峰村的合法村民。他虽然有些呆笨, 但为人忠厚本分, 干活也卖力, 挖茶山或者修渡槽都是一把好手, 还学会了说本地话。只是年老力衰以后, 在这里无亲无故, 晚景有些凄凉。几年前的一天, 他大雪天去砍柴, 摔了一跤, 落了个中风, 全身瘫痪, 连自己找口水喝也犯难了。当时赶上人民公社散伙, 分田又分山, 只差没有把几间公屋拆了分砖瓦, 各家自扫门前雪。一个瘫子, 而且是个无名无姓的瘫子, 哪一家愿意接纳收留?

村长老杨为此急得一宵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就赶到木匠家里说:“你牛皮哄哄, 说你什么东西都做得出?”木匠说那是不假。村长说:“那好, 你给我做一样东西。”木匠问他要做什么。村长说:“这样东西要有几用:抬起来是个担架, 放下来是张椅子, 打开来是张床。”木匠不明白对方要这个有何用。村长说:“这你不要管。你只管做好就是。”

木匠费了一番心思, 三天之后果然把一个多功能担架发明出来了。老杨便召集全村人来看新式装备“:逃夫子瘫了, 这你们是知道的。他没有后人, 你们也是知道的。孤寡残疾都有所养, 这是天道, 何况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呢。所以从今以后大家都要伸一只手。逃兵要在村里吃轮饭, 今天从我家轮起。我说清楚了, 规矩要立三条:一是主家吃什么, 他就要吃什么。二是每天要抬进屋, 不能让他睡台阶。三是每一家管送不管接, 但送人时要保证他身上干净, 没气味, 不然下方家可以不接。你们听清楚了吗?”

有两三个人不大乐意, 但嘀咕了一阵, 见规矩一视同仁, 也不好说什么。

从此以后, 老逃瘫了两年多, 也就吃了两年多的百家饭, 算是没饿着也没冻着, 身上也没怎么臭, 被村民们一直服侍到最后一刻。临终前, 他瞪大眼睛看来看去, 看着担架边的人, 咬住最后一口气, 硬挺着脖子, 就是不死。

旁人说:“你的寿衣早准备好了, 放心吧。”

他眼里没什么反应。

旁人又说:“你的料 (棺木) 也有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

他大张着嘴, 说不出话来, 脸上憋得通红。

这可难住了大家。有人说:“他兴怕是要找杨老倌?”这一说, 大家都觉得像, 于是赶快差人去找村长。当时老杨在县城里做木材生意, 听到消息后深夜赶回来, 一进门没顾上擦汗, 就抓住了逃兵的手。果然, 逃兵一见到他, 目光微微一颤, 转而变得柔和与安详。他没有说话, 只是随着两脚使劲一蹬, 眼皮慢慢地合上了, 但留下一条缝, 得由老杨去抹一把。

他最后的神情不像个老人, 倒像个孩子, 似乎对即将开始的远行有点害怕, 得抓住父母的手, 才有几分心安。

村里给他放了一挂鞭炮, 让他善终入土。只是墓碑没法立, 因为谁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也不知道他到底活了多少岁。他到底是来自红军, 抑或来自国军, 抑或来自土匪流寇, 无人知晓。总不能只在墓碑上刻下“逃兵”二字吧?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第19期)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老逃是一个战争时代的逃兵, 客居雾峰村, 无亲无故, 而村民却给他养老送终, 体现了乡村生活的道义以及友善的传统美德。

B.雾峰村民风淳朴, 虽然供养老逃的规矩涉及吃、住、送等方面, 但是当村长老杨向村民提出时, 全村村民都能自觉主动地响应。

C.雾峰村村民重情重义, 对无亲无故的瘫子老逃生前轮流供养, 不让他饿着、冻着、臭着, 死后缝衣、打棺、放鞭, 让他善终入土。

D.老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眼皮慢慢地合上了, 但留下一条缝”, 这一细节传神地表现出他对雾峰村这个充满人情味的世界的眷念。

E.小说结尾处交代村民对老逃的姓名、年岁和来历等情况均不知晓, 侧面反映出雾峰村道路崎岖险峻, 与外界缺乏联系, 闭塞落后。

(2) 小说在刻画“老逃”这个形象时, 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说中的“多功能担架”与刻画村长老杨的形象有密切关系,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老逃临终前咬住最后一口气, 村民对此先后有三次揣测。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25 分)

国学大师汤一介

汤一介祖籍湖北, 1927 年生于天津。汤氏一族是湖北黄梅的诗书之家, 以“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为家训。

天资聪颖的汤一介早在读高中时便思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去探讨一些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 撰写了《论死》《论善》《论生意义》等一些展露哲学家天赋的文章。

1946年, 汤一介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北大, 汤一介仍然保持着勤学苦读的习惯, 并很快崭露头角。改革开放以后, 汤一介迎来了个人学术生涯的春天。在很多人心灵滞塞、头脑僵固的时候, 汤一介决心要成为一个思想独立的学者, 决心要突出重围, 走出哲学研究的困境。

1981 年, 汤一介在北京大学首开选修课《魏晋时期的玄学和佛教、道教》。这个题目不仅涉及玄学, 还涉及佛教跟道教的关系等问题, 难度相当大。为了成功开讲, 他每天“做功课”到很晚, 几乎没有一天能在夜里两点钟以前就寝。而这样一门可能“相当枯燥”的课程, 却被他讲得有声有色。之后, 他又相继出版了《郭象与魏晋玄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这些都成为研究中国哲学绕不开的著作。

1983年, 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 会上特设了中国哲学的圆桌会议专场。汤一介以“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为题作演讲。他认为: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儒家的这几个中心理念都没有失去现代意义, 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1993年, 美国学者亨廷顿发表“文明冲突论”, 汤一介立即对此予以批评和回应。早已习惯“用自己的脑子来思考问题”的汤一介, 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来批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他指出:不同的文化可以不同, 但可以和谐相处。那么, 不同观念、背景下的文化共处如何实现?汤一介认为, 唯一的途径就是对话。只有互相理解, 相互尊重, 才能取得共识。

汤一介曾广泛参加众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他在纽约第四届国际中国哲学讨论会、汉堡第十九届亚洲与北非国际讨论会等众多哲学会议上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并受邀到纽约州立大学、德国、荷兰等地交流讲学。

1984 年, 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核心, 组建了中国文化书院, 汤一介任院长。书院的宗旨是“继承并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书院举办了四届反响巨大的“文化系列讲习班”, 还举办了有数万名学员参加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函授班, 强化了当时的文化思想意识。

2010 年, 北大儒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汤一介又挑起重担, 出任首任院长。他认为哲学家要关注到现实社会有哪些重要问题要解决, “我们现在对各种学科的解释用的是西方的解释学, 能不能做出一个中国解释学的框架, 这是迫切需要的。根据中国现实的情况, 我们既然有儒家传统, 又有马克思主义, 可以整合起来解决中国自己存在的问题。”

在汤一介家中, 四壁皆为书架。他说自己另外还有四个地方存放书籍, 两个是办公室, 一个是租的房子, 此外还买了一个房子专门用来装书。他不承认自己是“大师”:“我说现在没有大师, 因为还没一个思想体系被普遍接受, 还没出过一本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

编纂《儒藏》是汤一介的夙愿, 20世纪80年代末他就曾提出这一课题。“在中国历史上有儒释道三家, 现在有《佛藏》《道藏》, 但一直没有《儒藏》。中华民族要复兴, 从儒释道三家讲, 儒学在历史上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是应该做的时候了。”

2002 年, 北京大学提出《儒藏》 (儒家著作的总汇) 编撰课题。第二年, 作为教育部的重大项目, 《儒藏》编撰正式启动, 汤一介受命出任《儒藏》编纂工作首席专家, 这一年他76岁。

“后来我想, 光因历史上没有《儒藏》, 就来编一部《儒藏》虽也是一个理由, 但是更深层的理由, 是儒家思想里有相当多的对我国今后发展很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我想给大家准备一套材料, 让大家来研究它。”汤一介说, 还有一个让他必须要做这件事的原因, 是出于中国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佛藏》从宋朝起一直到现在, 至少编了二十多种, 但现在通用的是日本人编的《大正藏》。所以我们应该编出一本让世界通用的《儒藏》。”

汤一介不以金钱、名誉、地位为意, 而是汲汲遑遑地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诸永世而恪尽一介书生之绵薄微力, 兢兢业业地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添砖加瓦, 其志永固, 其情可感, 其愿撼天。

(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汤一介出身于诗书之家, 天资聪颖, 北大“相当枯燥”的选修课程《魏晋时期的玄学和佛教、道教》, 也被他讲得有声有色。

B.美国学者亨廷顿发表“文明冲突论”, 汤一介立即予以批评和回应, 他明确地指出不同的文化可以不同, 但可以和谐相处。

C.汤一介认为, 儒学的中心理念不仅没有过时, 而且还能发展, 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探索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D.汤一介一生倡导的“和而不同”“普遍和谐”“中国解释学”等诸多前瞻性的理念, 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讨论。

E.汤一介恪守“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的家训, 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诸永世而殚精竭虑, 76岁仍然受命编纂《儒藏》。

()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汤一介为什么要编纂《儒藏》?请简要回答。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汤一介的学者风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1) 小说《白鹿原》继在话剧舞台上演之后, 又将被改编成舞剧, 小说原作者陈忠实称, 用舞蹈的形式来演绎这部作品, 是他_______的事情。

(2)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对公交车实施限行, 开错了治理污染的药方, 不但不能治污, 反而给治污添堵, 与治污初衷________。

(3) 交通肇事者选择逃跑以逃避法律追究或回避对受害人的救助, 其结果往往______, 在法律实践上, 肇事逃逸者所面临的将是更为严厉的处罚。

A.事与愿违 南辕北辙 始料不及

B始料不及 事与愿违 南辕北辙

C.事与愿违 始料不及 南辕北辙

D.始料不及 南辕北辙 事与愿违

1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实现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升华, 充分展示了我国维护和平正义的国际形象。

B.9 月20 日,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入轨, 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C.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其突出贡献是发现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它们可以显著减少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D.中国承建的非洲首条现代化的城市轻轨——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日前正式通车, 它对于缓解交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高速铁路由于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 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 所以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比拟的。几个主要的高速铁路国家, 一天要发出上千对的高速列车, _____________。因此, 高速铁路被认为是最安全的。

A.即使计入德国曾发生的事故, 其事故率及人员伤亡率也远远低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B.其事故率及人员伤亡率也远远低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即使计入德国曾发生的事故

C.如果不计入德国曾发生的事故, 其事故率及人员伤亡率要远远低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D.其事故率及人员伤亡率要远远低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如果不计入德国曾发生的事故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5分)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 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 小到人们身边的MP3, 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1) ____________。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 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 网络就是用来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 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 (2) __________。这个比喻十分经典, (3) ____________。

17.下面是中国邮政为北京申办2022 年冬奥会成功发行的邮票的主体图形, 请写出“冬”字的构图要素, 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 句子通顺, 不超过80个字。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古董鉴赏家马未都到一位日本陶瓷收藏家的府上做客, 老人拿出一只在20 世纪80 年代以五百多万港币拍得的斗彩鸡缸杯, 斟茶相待。马未都右手拈起此杯, 左手托稳, 一口饮尽清茶, 然后向老人行礼道谢:“这是我这一生喝过的最昂贵的茶了。”老人说:“茶不以杯贵, 却以人贵。你是贵客、知音。”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

【解析】根据文本第四段信息, D项中的“无法参与”应改为“很难有效地参与”。

2.C

【解析】根据文本第三段信息, C项中的“传统文学中的小说”应改为“刻意创作的小说”;同时, 文本中“在一定意义上”这一修饰语, 也表明“更深刻、更震撼……深层次的审美体验”有着特定的限制。

3.D

【解析】根据文本末尾段信息, D项中的“传统文学发展”应改为“整个文学的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4.D

5.A

【解析】封建科举考试依次有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会试考取后通过殿试者为进士。

6.A

【解析】主观臆断, 无中生有。“尹洙与宰相有嫌隙”于文无据。

7. (1) 这个强盗又被抓住后, 又装死, 看守的人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刘湜, 刘湜督促焚烧他的尸体。[得分点: (1) 阳, 通“佯”, 假装。 (2) 趣, 督促, 催促。 (3) 守者以 (之) 报]

(2) 转运使指摘州县, 苛刻地约束官吏, 官吏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应该稍加宽容, 不加以改正的按照法令惩处他。 (得分点: (1) 骋, 施展。 (2) 材, 通“才”, 才能。 (3) 宽假, 宽容。 (4) 绳, 名词作状语, 按照法令)

【参考译文】刘湜字子正, 是徐州彭城人。考中进士, 任澶州观察推官, 又调任湖南节度推官, 改任秘书省著作佐郎、益都知县, 又调往阴平。再升任太常博士、剑州通判。审讯阆州的案子, 保全七名死囚的生命。王尧臣安抚陕西, 举荐了他, 他被提拔为耀州知州。富平有一个抢掠别人子女的强盗, 被抓获后, 装死, 伺机逃走;这个强盗又被抓住后, 又装死, 看守的人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刘湜, 刘湜督促焚烧他的尸体。刘湜升为监察御史, 王德用受诏令从随州回朝, 近臣说他有谋反的迹象, 刘湜保护了他。历任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 升任殿中侍御史。上奏说:“转运使指摘州县, 苛刻地约束官吏, 官吏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应该稍加宽容, 不加以改正的按照法令惩处他。”受诏前往渭州审理尹洙私用公款一事, 罗织罪状使尹洙受到严惩, 尹洙因此获罪被撤职。回朝后, 升任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同判吏部流内铨, 又任盐铁副使。人们说刘湜探知宰相的心思, 罗织罪状重判尹洙, 所以被优先提升。

第二年, 皇帝在紫宸殿设宴, 盐铁副使应坐在殿东的廊屋, 刘湜不入座, 急速走出。守殿门的宦官报告了此事, 刘湜获罪被贬任沂州知州, 调往兖州。又因在沂州时误减囚犯死刑, 降任海州知州。后起用任河东转运使, 升任户部员外郎, 又担任盐铁副使兼管河渠事。汴水断流, 开凿河阴新渠, 使漕运像以往一样畅通。适逢江南饥荒, 升任天章阁待制、江宁知府, 奏请从苏州调运五十万斛米, 赈济饥民。任户部郎中、广州知州。侬智高刚被平定后, 刘湜训练当地士兵, 修整器械, 铸造铁链封锁江面。有强盗占据山岭, 诏令免罪招安, 不肯投降。刘湜得知强盗逼迫山民供给他们粮食, 就迁走山民, 断绝强盗粮饷, 强盗困窘投降, 百姓得以安宁。任职第二年, 因母亲年老, 请求调任内地, 于是被调往徐州。刘湜高兴地说:“从前我不过是个平民跟着计吏离家, 现在我成为三品侍从官又来掌管乡州, 超出我原先的期望了。”又以左司郎中任郓州知州, 升任龙图阁直学士、庆州知州。

刘湜年少时地位低下, 母亲改嫁给士兵, 考中进士后, 穿朝服执笏去兵营迎接母亲, 家乡的人看到无不感叹。但他特别喜欢喝酒, 执法过严, 改任密州知州, 因病去世。

(二) 古代诗歌阅读

8.颔联:赴任之途, 漫长坎坷, 劳顿孤寂。颈联:行程愈长, 离乡愈远, 别居愈遥。尾联:旅途还长, 人生还长, 仕途还长。

9.表现了诗人对旅途跋涉劳顿的慨叹、流寓生涯悲苦的回味和日后仕途坎坷的忧虑。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 , 诗人借沿途清冷的秋景来抒发心中回荡的忧思。

(三) 名篇名句默写

10. (1)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2)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3)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 A C

【解析】B项, 以偏概全, 文本中有“有两三个人不大乐意, 但嘀咕了一阵, 见规矩一视同仁, 也不好说什么”的信息。D项, 表现的应是老逃对村长老杨的依赖, 不仅生前依赖老杨得以延续生命, 而且死后还要依赖老杨方得心安。E项, 昭示雾峰村村民所恪守的人情道义具有更为广泛的普世价值。

(2) (1) 失忆呆笨。可能是在战场上被炮弹炸疯了, 说不清自己的来处, 甚至说不清自己的姓名、年龄以及家人情况。 (2) 忠厚本分, 勤恳卖力。挖茶山或者修渡槽都是一把好手;雪天砍柴, 摔成瘫痪。 (3) 知恩感恩。临终前咬住最后一口气要见村长老杨一面。

(3) (1) 设想多功能担架, 深思熟虑, 关怀备至。 (2) 首用多功能担架, 遇事带头, 有感召力。 (3) 交接多功能担架, 考虑周全, 安排缜密。

(4) (1) 设置悬念, 引发读者对老逃死不瞑目原因的遐想。 (2) 补叙情节, 交代村民对老逃临终事宜的悉心安排。 (3) 逐层蓄势, 突出老逃对村长老杨的感恩之情。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1) B E

【解析】A项, 能把课程讲得有声有色的主要原因是他勤奋刻苦, 文本中有“他每天‘做功课’到很晚, 几乎没有一天能在夜里两点钟以前就寝”的信息。C项, 还要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才能解决问题, 文本中有“我们既然有儒家传统, 又有马克思主义, 可以整合起来解决中国自己存在的问题”的信息。D项, 以偏概全, 这些理念是汤一介晚年提出的, 而非“一生倡导的”。

(2) (1) 推进国际化。广泛开展国际对话与交流, 让世界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 (2) 推进现代化。组建中国文化书院,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3) 推进本土 (中国) 化。成立北大儒学研究院, 整合儒家传统和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自己存在的问题。

(3) (1) 弥补历史缺憾。在中国历史上有儒释道三家, 但现在只有《佛藏》《道藏》, 而一直没有《儒藏》。 (2) 满足未来需要。儒家思想里有相当多的思想资源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很有意义, 编纂《儒藏》, 有助于大家的研究。 (3) 担起中国责任。儒学源于中国, 出于荣誉感和责任感, 中国人应该编出一本让世界通用的《儒藏》。

(4) (1) 心系国运, 目光远大。 (2) 淡泊名利, 守志不移。 (3) 思想独立, 坚持主见。 (4) 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5) 勤勉敬业, 执着追求。 (6)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D

【解析】“始料不及”指当初没有预料到“。南辕北辙”指行动和目的相反“。事与愿违”指事情的发展跟愿望相反。三个成语都涉及最初的想法“, 始料不及”侧重于突破性“, 南辕北辙”侧重于行动与目的相反, “事与愿违”侧重于结果与愿望相反。 (1) 句“, 用舞蹈的形式来演绎”《白鹿原》突破了原作者陈忠实对小说表现形式的想象, 所以选用“始料不及”。 (2) 句, 陈述的是“对公交车实施限行”的做法, 所以选用“南辕北辙”。 (3) 句, 陈述的是“逃跑”的结果, 所以选用“事与愿违”。

14.A

【解析】B项, 语序不当, 应将“将20颗卫星” (表对象) 与“成功” (表情态) 两个状语互换位置。C项, 搭配不当, “减少”可与“死亡人数”搭配, 但不能与“死亡率”搭配, 应改为“降低”。D项, 成分残缺, 应在“交通”后面补上“缓解”的宾语“压力”。

15.A

【解析】B项, 采用倒装句式, 与横线后的句子衔接不紧密。C、D项, 强调了比较的前提条件, 与横线后的句子语意相悖。

16. (1) 推动着工业生产 (以及国防工业) 的发展 (2) 在接收信息后要进行 (分类) 处理 (3) 形象地描述了三者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解析】根据前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可以推知 (1) 句谈的是嵌入式系统的作用;再根据前面“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和“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 可以进一步推知 (1) 句谈的是嵌入式系统对工业生产 (以及国防工业) 发展的作用。根据前句“网络就是用来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 可以推知 (2) 句谈的是嵌入式系统作为“人的大脑”的作用。根据“这个比喻十分经典”这一总括性的语言提示, 可以推知 (3) 句是对“这个比喻”的概括和总结。

17.示例:“冬”字由一个运动的人形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构成。它将抽象的滑道、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 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 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彰显动感、时尚和现代, 将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

六、作文

18.【写作指导】材料涉及三个对象——古董鉴赏家马未都、老人 (日本陶瓷收藏家) 、斗彩鸡缸杯。关键句是马未都与老人的对话, 其中, 马未都的话充满感激之情, 老人的话充满哲理。为此, 审视该文题应该围绕“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来进行, 其立意角度有三:

(1) 从古董鉴赏家马未都的角度: (1) 要理解别人的善意, 懂得别人的尊重。 (2) 对别人的善意、尊重, 要懂得感恩。 (3) 物质只能让人富有, 知识 (学识) 方能让人真正高贵。 (4) 人的见识比事物本身更加可贵。

(2) 从老人 (日本陶瓷收藏家) 的角度: (1) 人, 贵在相知。 (2) 面对知音, 应以最好的心意相待。 (3) 对人最大的尊重是相知。 (4) 千金易得, 知音难求。

3.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篇三

语文是工具学科。语文科教学的成效往往决定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效益。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精神、师德修养外,还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即要努力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教学基本功。但由于种种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不能很有效地提高自身基本功。作为学校,就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从主观上有提高自身基本功的愿望,从客观上有提高基本功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师;基本功;内涵;现状分析;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儿童成长的历程喻示着祖国明天的愿景。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故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必将大大影响教育对象——儿童的教育效果。可以这样说,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受教育者的教育结果。

一、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内涵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专业精神、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三方面”。[1]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精神及师德修养外,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即要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特别是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现状

事实上,在职的小学语文教师中,虽然各种形式的培训相继出现,但力度似乎还远远不够;有些语文教师就算参加了各种培训,但也是出工不出力;或者有些语文教师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加强了,但传统的双基教学却缺失了。

2.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种专题培训,语文教师参加培训要成为一种制度。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学校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好培训这一有效的提高手段。现在,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各种培训层出不穷。

3.鼓励语文教师参加学历或非学历进修。

教师进修,包括学历进修和非学历进修。未达到学历要求的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报考适合自己的大专院校,拿到学历证书,并通过学历进修的过程,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教师互助学习策略

俗语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语文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将语文教师组合起来开展种形式的学习互助活动,势必会事半功倍。

1.设立教学沙龙或教学论坛。

现代社会的人,交流手段非常丰富。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沙龙的形式,开展学术交流。这样的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交流更加开放、自由,更加有成效,同时也更有利于教师基本功的提高。东莞市有这样一所学校,他们在自己的校园网上开辟论坛,光是语文方面的论坛就不少。

2.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讨论会。

每周,学校可以统一开辟出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全体语文教师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如怎样备课、怎样提高提问的艺术等等。东莞市有一所学校的做法就很好,学校开学初排课时就有意安排每周二下午二三节课时间作为全校语文教师的业务学习时间。

3.开展教学论文评选。

撰写教学论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每个学年必定要完成的功课之一。为了提高语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的水平,更为了提高语文教师“写”的基本功,学校应该组织好一年一度的校际论文评选。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师写作论文的积极性,提高写作论文的水平。

(三)教师反思学习策略

1.语文教师每周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反思。

反思是人自身觉悟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和教师教育实践中,造就“反思型教师”成为人们的共识。[4]从一定意义上说,撰写教学反思,就是语文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手段。教学反思,可以写自己教学当中的成功之处,可以写教学当中存在的失误,可以写教学当中的灵机一动、点晴之笔,还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等等。

2.对语文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进行评奖。

为了褒扬认真撰写反思的教师,为了提高语文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的兴趣,更为了及时修正撰写教学反思之路,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对语文教师上交的教学反思进行一次评奖。评奖应该公平、公正、公开,应该邀请此方面的专家作评委,以体现评奖的权威性。

(四)教师实践学习策略

1.开展教学设计比赛。

教师的主要活动之一是备课,备课水平的高低,往往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基本功的水平高低。俗话说得好,人不学后退,刀不磨生锈。作为语文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比赛,就是磨刀,就是一条提高自身基本功的捷径。这样的比赛,可以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提早准备的精品教案;第二种是全体语文教师现场完成的即席教案。两种比赛,各有千秋,可以在两个学期当中轮流进行。

2.开展即席上课比赛。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集中反映了一个语文教师语言的功底、课外知识的水平、教学设计的能力、课堂应变的技巧等等。故学校领导者特别是语文科负责人就应该统筹安排,不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即席授课比赛,提早发动,限定时间、限定内容,对所有教师的授课进行公开、公平、中肯的评价,促进语文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举办语文教师朗诵或演讲比赛。

可以这样说,学生佩服语文教师,首先从语文教师的讲话开始。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往往会成为学生喜恶语文教师的分水岭。因此,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应该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开展语文教师朗诵与演讲比赛,是提高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捷径。

4、举办语文教师三笔字培训和三笔字比赛。

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三笔字。学生佩服语文教师,除了教师的出口成章以外就是教师的三笔字了,可见三笔字对于语文教师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语文教师三笔字水平,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三个办法;(1)、聘请专家举办三笔字技法讲座;(2)、设立教师每周练习三笔字的制度,要求教师每周上交一些练习作品;(3)、学校组织三笔字比赛。用好了以上多种训练手段,不出两年,语文教师的三笔字水平必将有质的飞跃。

(五)教师学习激励策略

语文教师专业化的成长,除了增鼓励其个人要求进步、开展各种活动以外,学校还应该有制度方面的激励措施。

结束语:当然,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我们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本人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学校管理者与广大语文教师上下一心,提高语文教师基本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业。

参考文献

1.作者段晓蕾,《成功教师语言艺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年版。

2.作者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26页。

3.作者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10页。

4.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篇四

A课程标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⑴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单的数量关系。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以

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易混淆处;在思维的交锋处、发散处;在规律的探索处;在动手操作处。

B教材知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某一天的外汇牌价所显示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8.4元人民币。这天李先生用80美元兑换了112万越南盾,1万越南盾约合(6)元人民币。

2.在100克的水中加入20克的盐,盐占盐水的(六分之一).3.将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体积应是(16)。表面积应是(40)。

4.判断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钟摆的运动

(旋转)、电梯的上下移动(平移),跷跷板的运动(旋转)、推拉抽屉

(平移).5、李家湾今年水稻的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五;

今年水稻总产量是去年的(115)%。

6、如果某年的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四月一日是星期(六)。

二、解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5分)

1、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怎样能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为1/3?

答:在两个面上标上“2”。

2、教职工篮球赛市直学校组共有5个球队,每两个队要打一场,一共要打多少场?

答:10场。

3.根据例题,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例如:

a

+

=

3x

=12

解:

a

+

=

解:3x÷3

=12÷3

a

=1

x

=44、魏师傅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怎样能最快烙完5张饼?最快用多少分钟?

答:15分钟。

5、小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0分,其中英语成绩比语文成绩多6分,数学成绩是98分,问小伟的语文、英语成绩各是多少?

答:语文83分,英语89分。

C教学案例分析部分(40分)

一、案例分析(12分)

案例:“面积的含义”中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出示面积比较接近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后,发言踊跃,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

生1: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个角对齐,然后把长方形多余的部分剪掉后放在正方形上面,再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再放在上面,多余的再剪掉,直到剪拼到最后,把正方形全盖上了,长方形还剩下一点儿,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这个方法行不行?

生:行。

生2:我将透明方格纸分别放在两个图形上面数方格,长方形10个方格,正方形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师:你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挺好。

生3:我是用一个小正方形比着在两个图形上面画格子,长方形里能画10个方格,正方形里只能画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4:我在图形上摆小方块,数一数,发现长方形上面一排摆5个,能摆2排,一共能摆10个小方块;正方形里一排摆3个,能摆3排,一共能摆9个小方块,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5:我是用摆小圆片的方法,长方形上能摆10个圆片,正方形上只能摆9个圆片,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6:我量了它们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5×2=10(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3×3=9(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7:我也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与宽,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要长,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7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其他学生也面露困惑之色)

师: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这权且也算一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我们今后会进一步研究。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了不起!我相信今后大家会有更多的方法。

……

请根据以上教学片段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6分)

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努力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中学生是“动”起来了,但教师却满足于学生“自发”状态的发现,停留于不同方法的展现上。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许多信息,基本上教师默认的多,回应反馈的少,缺乏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确的讲授和适时的评价指导,很难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对影响后继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放任不管,就会失去教师“教”的真正意义,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比较、交流与提升的机会。因此,当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后,教师应“趁热打铁”,继续通过适当的评价和引导,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地自行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主动地拓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你会怎么做?(6分)

答:

比如,对于其中几位学生的发言可作如下回应反馈:

生1:我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剪下来,再放在一起比一比,看最后谁露出来,谁的面积就大。

师:这是一种剪拼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破坏了图形的原有形状,但也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这种剪拼的方法,在今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中用处可大了。(有效的点拨和提炼)

……

生2:用尺子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周长长,面积肯定就大。

师:你认为周长长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肯定就大,是吗?这个猜想很有价值,但是否成立,还必须通过验证才行。下课后,你可以想办法验证一下,然后把你的验证结论告诉老师,好吗?

在学生展示了多种方法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生1用的是剪拼重叠的方法,生2、生3和生4的方法很相似,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生5用的是摆小圆片的方法,以及我们现在还不太明白的直接列式计算的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想法。(必要的梳理和适时的引导)

生8:我喜欢摆小圆片和数方格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样方便。

师:在摆圆片和数方格的这两种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逐步逼近数学的核心)

生9:我觉得摆圆片的方法更方便。

生10:我不同意生9的意见。用摆圆片的方法,图形的中间有空隙,容易出现误差,不如数方格的方法科学。(这是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学生大都喜欢用数方格的方法)

师:确实,用数方格的方法能铺满整个图形,比较精确,也比较科学。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几组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对下面的教学片断进行分析。

(8分)

教学片段:

小明家今秋收稻谷3500斤,扣除口粮和种子1500斤,尚有余粮2000斤,小明爸爸准备卖出去,你看怎么卖?最多能卖多少元?

生:老师,稻谷多少钱一斤,我们不知道是不能算的!

师:稻谷0.86元/斤,谁能算出来?

生:最多能卖1720元。

生:老师能不能碾米以后卖呢?

师:他提出疑问,能不能……

(分组讨论。)

教师相机提供一些数据:

大米每斤1.50元

出米率72%

加工费100斤稻谷4元

信息汇总:教师出示其中1~2位学生计算办法:

2000×72%=1440(斤)

1440×1.50=2160(元)

2000÷100×4=80(元)

2160-80=2080(元)

2080-1720=360(元)

生:还有米糠呢?

360+米糠100=460(元)

……

案例分析:

1.“探索”学习,让“学”先行一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一个热点。以本案为例,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调查、采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反馈得到信息:(1)丰收;(2)亩产在1000斤左右;(3)新米很香;(4)有的小朋友家中没有田了,只好写别人的……使学生对有关问题形成初步认识。学生经过充分探究、思考后学到的东西是书本知识根本无法给予的,学生发言的真实与精彩,更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这样在安排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行为过程无人干扰,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从而切实保证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也显得轻松、自然。

2.尊重教材,更应注重开发数学内容的价值。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最大限度地开发并体现教材的价值。而数学内容的价值并不完全在教材中静态地呈现,它需要教师去思考、捕捉、开发,然后通过教学动态地渗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两点:(1)培养学生商品经济意识。当意外发生时,我没有制止,而是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去讨论、比较、分析,及时抓住了这个教学契机,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后得到的结果是碾米后比直接卖稻谷多赚了460元。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一种意识,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赚钱,而且赚钱要赚得合情、合理、合法。(2)“学生之间的信息差”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家住在镇上的学生比较多。这次实践活动后,许多原先成绩优秀的学生少了发言权,而家住农村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成了主讲。学生在讨论、汇报、交流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数学即生活。数学活动回归生活必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架构起弹性空间。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不能单一地巩固新知、训练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它蕴涵的诸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教学价值。当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被我们合理开发并能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时,数学课也一定会精彩纷呈。

三、请选择一个课题写出你的简要教学设计(15分),并对你的设计做出简要评析(5分)。

(20分)

1、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节。

2、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节。

3、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一节。

(另附纸)

答案略《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通过讨论、猜测、验证,理解对圆的认识;通过画圆,知道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通过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通过应用,使学校数学向生活数学延伸,升华对圆的认识。

2.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3.通过介绍圆,培养主动建构的能力;通过学生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

教学设计思路:

圆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通过举例、欣赏、想象基础上的两次剪圆、套圈基础上的探究活动,实现对生活数学的提炼和向学校数学的过渡;通过用圆形物体画圆、用圆规画圆、用绳子画圆,实现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精密结合;通过设计汽车轮胎、测量实物圆的直径、利用圆设计图案,实现学校数学的提升和向生活数学的延伸。

学生对生活中的圆是认识的,对数学中的圆也是有一定基础的。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通过讨论、猜测、验证,理解对圆的认识;通过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通过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通过应用,升华对圆的认识。

一、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板书圆。你见过圆吗?在哪里见过?

师:放课件,欣赏生活中的圆。

师:请你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一下圆的形状.师:直接剪出你印象中的圆。

师:剪下来的图形跟你印象中的圆完全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怎样才能剪出你印象中的圆呢?在刚才的基础上剪一剪。

师:通过剪圆,你觉得圆与带来的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二、探究,理解对圆的认识

师:我有一件礼物,谁先抢到就送给谁,你认为现在这种排列合理吗?为什么?怎么排队最合理?我应该站在哪儿?你怎么跑?哪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最远?

师:我们把刚才讨论的内容在这个圆中表示出来,分别怎么表示?分别叫什么?

师:直径真的是最长的吗?怎么验证呢?

师:请你猜想一下,圆会有哪些特征?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

师:你能验证这些猜想吗?请你试一试。如果一个人验证有困难可以找人合作。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验证的?有补充吗?在验证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吗?

三、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

师:我们知道要剪圆先要画圆,你以前画过圆吗?你是怎么画的?

师:如果想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借助什么来画会比较方便?你会画吗?

师:谁愿意展示你是怎么画圆的?先说再画。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若想改变圆的大小,我们可以怎么做?半径的作用是?

师:若想改变圆的位置,我们可以怎么做?圆心的作用是?

师:你还知道其他画圆的方法吗?

师:我想到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谁愿意示范?用这种方法画圆要注意什么?

四、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对圆进行了研究,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过程,整理一下你的学习收获。睁开眼睛,你能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圆吗?

五、应用,升华对圆的认识

师: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会把车轮设计成什么形状?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不设计成其它形状呢?

师:其实利用圆还可以设计出非常美的图案,欣赏用圆设计的图案。

师:你能利用圆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吗?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

(经典版)

A课程标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⑴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单的数量关系。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以

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易混淆处;在思维的交锋处、发散处;在规律的探索处;在动手操作处。

B教材知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某一天的外汇牌价所显示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8.4元人民币。这天李先生用80美元兑换了112万越南盾,1万越南盾约合(6)元人民币。

2.在100克的水中加入20克的盐,盐占盐水的(六分之一).3.将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体积应是(16)。表面积应是(40)。

4.判断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钟摆的运动

(旋转)、电梯的上下移动(平移),跷跷板的运动(旋转)、推拉抽屉

(平移).5、李家湾今年水稻的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五;

今年水稻总产量是去年的(115)%。

6、如果某年的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四月一日是星期(六)。

二、解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5分)

1、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怎样能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为1/3?

答:在两个面上标上“2”。

2、教职工篮球赛市直学校组共有5个球队,每两个队要打一场,一共要打多少场?

答:10场。

3.根据例题,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例如:

a

+

=

3x

=12

解:

a

+

=

解:3x÷3

=12÷3

a

=1

x

=44、魏师傅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怎样能最快烙完5张饼?最快用多少分钟?

答:15分钟。

5、小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0分,其中英语成绩比语文成绩多6分,数学成绩是98分,问小伟的语文、英语成绩各是多少?

答:语文83分,英语89分。

C教学案例分析部分(40分)

一、案例分析(12分)

案例:“面积的含义”中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出示面积比较接近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后,发言踊跃,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

生1: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个角对齐,然后把长方形多余的部分剪掉后放在正方形上面,再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再放在上面,多余的再剪掉,直到剪拼到最后,把正方形全盖上了,长方形还剩下一点儿,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这个方法行不行?

生:行。

生2:我将透明方格纸分别放在两个图形上面数方格,长方形10个方格,正方形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师:你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挺好。

生3:我是用一个小正方形比着在两个图形上面画格子,长方形里能画10个方格,正方形里只能画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4:我在图形上摆小方块,数一数,发现长方形上面一排摆5个,能摆2排,一共能摆10个小方块;正方形里一排摆3个,能摆3排,一共能摆9个小方块,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5:我是用摆小圆片的方法,长方形上能摆10个圆片,正方形上只能摆9个圆片,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6:我量了它们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5×2=10(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3×3=9(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7:我也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与宽,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要长,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7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其他学生也面露困惑之色)

师: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这权且也算一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我们今后会进一步研究。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了不起!我相信今后大家会有更多的方法。

……

请根据以上教学片段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6分)

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努力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中学生是“动”起来了,但教师却满足于学生“自发”状态的发现,停留于不同方法的展现上。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许多信息,基本上教师默认的多,回应反馈的少,缺乏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确的讲授和适时的评价指导,很难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对影响后继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放任不管,就会失去教师“教”的真正意义,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比较、交流与提升的机会。因此,当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后,教师应“趁热打铁”,继续通过适当的评价和引导,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地自行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主动地拓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你会怎么做?(6分)

答:

比如,对于其中几位学生的发言可作如下回应反馈:

生1:我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剪下来,再放在一起比一比,看最后谁露出来,谁的面积就大。

师:这是一种剪拼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破坏了图形的原有形状,但也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这种剪拼的方法,在今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中用处可大了。(有效的点拨和提炼)

……

生2:用尺子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周长长,面积肯定就大。

师:你认为周长长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肯定就大,是吗?这个猜想很有价值,但是否成立,还必须通过验证才行。下课后,你可以想办法验证一下,然后把你的验证结论告诉老师,好吗?

在学生展示了多种方法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生1用的是剪拼重叠的方法,生2、生3和生4的方法很相似,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生5用的是摆小圆片的方法,以及我们现在还不太明白的直接列式计算的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想法。(必要的梳理和适时的引导)

生8:我喜欢摆小圆片和数方格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样方便。

师:在摆圆片和数方格的这两种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逐步逼近数学的核心)

生9:我觉得摆圆片的方法更方便。

生10:我不同意生9的意见。用摆圆片的方法,图形的中间有空隙,容易出现误差,不如数方格的方法科学。(这是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学生大都喜欢用数方格的方法)

师:确实,用数方格的方法能铺满整个图形,比较精确,也比较科学。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几组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对下面的教学片断进行分析。

(8分)

教学片段:

小明家今秋收稻谷3500斤,扣除口粮和种子1500斤,尚有余粮2000斤,小明爸爸准备卖出去,你看怎么卖?最多能卖多少元?

生:老师,稻谷多少钱一斤,我们不知道是不能算的!

师:稻谷0.86元/斤,谁能算出来?

生:最多能卖1720元。

生:老师能不能碾米以后卖呢?

师:他提出疑问,能不能……

(分组讨论。)

教师相机提供一些数据:

大米每斤1.50元

出米率72%

加工费100斤稻谷4元

信息汇总:教师出示其中1~2位学生计算办法:

2000×72%=1440(斤)

1440×1.50=2160(元)

2000÷100×4=80(元)

2160-80=2080(元)

2080-1720=360(元)

生:还有米糠呢?

360+米糠100=460(元)

……

案例分析:

1.“探索”学习,让“学”先行一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一个热点。以本案为例,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调查、采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反馈得到信息:(1)丰收;(2)亩产在1000斤左右;(3)新米很香;(4)有的小朋友家中没有田了,只好写别人的……使学生对有关问题形成初步认识。学生经过充分探究、思考后学到的东西是书本知识根本无法给予的,学生发言的真实与精彩,更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这样在安排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行为过程无人干扰,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从而切实保证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也显得轻松、自然。

2.尊重教材,更应注重开发数学内容的价值。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最大限度地开发并体现教材的价值。而数学内容的价值并不完全在教材中静态地呈现,它需要教师去思考、捕捉、开发,然后通过教学动态地渗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两点:(1)培养学生商品经济意识。当意外发生时,我没有制止,而是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去讨论、比较、分析,及时抓住了这个教学契机,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后得到的结果是碾米后比直接卖稻谷多赚了460元。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一种意识,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赚钱,而且赚钱要赚得合情、合理、合法。(2)“学生之间的信息差”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家住在镇上的学生比较多。这次实践活动后,许多原先成绩优秀的学生少了发言权,而家住农村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成了主讲。学生在讨论、汇报、交流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数学即生活。数学活动回归生活必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架构起弹性空间。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不能单一地巩固新知、训练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它蕴涵的诸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教学价值。当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被我们合理开发并能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时,数学课也一定会精彩纷呈。

三、请选择一个课题写出你的简要教学设计(15分),并对你的设计做出简要评析(5分)。

(20分)

1、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节。

2、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节。

3、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一节。

(另附纸)

答案略《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通过讨论、猜测、验证,理解对圆的认识;通过画圆,知道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通过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通过应用,使学校数学向生活数学延伸,升华对圆的认识。

2.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3.通过介绍圆,培养主动建构的能力;通过学生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

教学设计思路:

圆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通过举例、欣赏、想象基础上的两次剪圆、套圈基础上的探究活动,实现对生活数学的提炼和向学校数学的过渡;通过用圆形物体画圆、用圆规画圆、用绳子画圆,实现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精密结合;通过设计汽车轮胎、测量实物圆的直径、利用圆设计图案,实现学校数学的提升和向生活数学的延伸。

学生对生活中的圆是认识的,对数学中的圆也是有一定基础的。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通过讨论、猜测、验证,理解对圆的认识;通过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通过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通过应用,升华对圆的认识。

一、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板书圆。你见过圆吗?在哪里见过?

师:放课件,欣赏生活中的圆。

师:请你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一下圆的形状.师:直接剪出你印象中的圆。

师:剪下来的图形跟你印象中的圆完全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怎样才能剪出你印象中的圆呢?在刚才的基础上剪一剪。

师:通过剪圆,你觉得圆与带来的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二、探究,理解对圆的认识

师:我有一件礼物,谁先抢到就送给谁,你认为现在这种排列合理吗?为什么?怎么排队最合理?我应该站在哪儿?你怎么跑?哪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最远?

师:我们把刚才讨论的内容在这个圆中表示出来,分别怎么表示?分别叫什么?

师:直径真的是最长的吗?怎么验证呢?

师:请你猜想一下,圆会有哪些特征?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

师:你能验证这些猜想吗?请你试一试。如果一个人验证有困难可以找人合作。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验证的?有补充吗?在验证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吗?

三、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

师:我们知道要剪圆先要画圆,你以前画过圆吗?你是怎么画的?

师:如果想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借助什么来画会比较方便?你会画吗?

师:谁愿意展示你是怎么画圆的?先说再画。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若想改变圆的大小,我们可以怎么做?半径的作用是?

师:若想改变圆的位置,我们可以怎么做?圆心的作用是?

师:你还知道其他画圆的方法吗?

师:我想到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谁愿意示范?用这种方法画圆要注意什么?

四、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对圆进行了研究,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过程,整理一下你的学习收获。睁开眼睛,你能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圆吗?

五、应用,升华对圆的认识

师: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会把车轮设计成什么形状?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不设计成其它形状呢?

师:其实利用圆还可以设计出非常美的图案,欣赏用圆设计的图案。

5.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篇五

一、填空题:

1.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作用。2.对美术教师的评价要重视其(教学态度),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新和个性发挥,既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3.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简答:(共18分)

1.简单阐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0分)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了哪四个学习领域?请简要说明“设计•应用”领域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的目标。(8分)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三、中外美术名作辨认:

1.作品时代辨认(中国作品指明朝代;外国作品指明世纪):(1)青铜器《莲鹤方壶》

春秋(公元前771年——前476年)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出土。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2)青铜器《长信宫灯》

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3)希腊帕特农神庙

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长方形建筑物,这就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侬神庙。这座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庙顶已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帕特农神庙之名出于雅典娜的别号Parthenon,即希腊文∏αρθενωσ的转写,意为“处女”。帕台农神庙也译为“帕特农神庙”。

(4)波提切利:《春》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春》取材于诗人波利齐亚诺的诗歌,艺术家以自己的思想诠释了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在一个优美雅静的树林里,画面中间是位美丽端庄的维纳斯,她以闲散优雅的表情等待着春的降临。左面是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3位富有生气的女神沐浴在阳光里,她们相互携手翩翩起舞。右面是正以优美飘逸的健步向观者迎面而来的花神、春神、风神,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5)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

晋祠又名王祠,始建于北魏,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兴建的,后来又多次重修翻建。现存建筑主要建造于宋金时期,以圣母殿最为著名。2.作品作者辨认:

(1)中国画《李白行吟图》

南宋画家梁楷作品。这幅画仅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洒脱放达的诗仙形象。梁楷天性疏野,常饮酒自乐,人称“梁风子”。他的减笔画是一种运用粗阔的笔势与有浓淡的水墨作的写意画,《李白行吟图》即体现了这种大胆的画风;用笔简练豪放,纯以线描表现,但诗人疏放不羁的个性,以及边吟边行的姿态却刻划得生动传神,令人叫绝。(2)油画《自由引导人民》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3)雕塑《马赛曲》

《马赛曲》,石制雕像,法国雕塑家吕德 1836年完成。法国巴黎。《马赛曲》是1792年,奥国军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时,马赛人民威武雄壮地开赴巴黎战斗时所唱的爱国歌曲。法兰西共和国建立以后,立即被决定用作法国国歌。吕德借用这一曲名作为浮雕的题名,无疑是要在这座雄伟的凯旋门建筑物上宣传革命,宣传法兰西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让这一尊浮雕成为象征人民民主思想的纪念碑。

浮雕《马赛曲》分为两个部分:上部是一位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冲去。她那张开的羽翼,飞舞飘动的衣裙,和召唤性的内在激情,表现出急速的运动和奔放的革命热情。两腿大步向前迈进,更加强了浮雕形象的前进感。女神占据整个浮雕的上半部,正从人们头顶上疾驰而过。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热情号召下蜂拥前进。其中心人物是一个有着大胡子的战士,他带领自己年轻的儿子一起参加战斗,少年依傍着父亲,走得更加坚定有力。和这个跃跃欲试的激动少年相对应的,是走在其后的沉着刚强的老人,他仿佛多次为自由而战,今天为了祖国又从容奔赴疆场。行列的最前面,号手正在吹响进军号,其余人物有持盾牌和宝剑的战士,有弯腰系结兵器的弓箭手,这些细节预示着战斗即将开始。所有这些人物被组成一个整体,显示出一种剑拔弩张的声势。(4)建筑《包豪斯校舍》

包豪斯校舍Bauhaus Building,192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新校舍。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

象。该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划清了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5)中国画《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唐代画家周昉作,用笔朴实、气韵古雅。3.作品艺术风格或艺术流派辨认:(1)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新印象画派。(2)席里柯:《梅杜萨之筏》浪漫主义。(3)蒙克:《呐喊》表现主义。

(4)德国科隆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 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5)达维特:《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新古典主义。

四、名词术语解释:

(1)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2)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3)浮世绘: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它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借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

(5)写出南朝齐谢赫《古代品录》“六法”,并分别作简单介绍: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所举“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集锦及答案

(二)一、填空题: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2、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器中的(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4、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画像石)与(画像砖)。

5、(《霍去病墓前石刻》)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马踏匈奴》)。

6、六朝三大家指的是(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安济桥)(赵州桥)。

8、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和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9、唐代画马的名家是(韩干)、画牛的名家是(韩滉)。

10、“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风格。

12、宋代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其后成为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

13、元代肖像画家(王绎),驰名江浙一带,著(《写像秘诀》)一书。

14、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陈淳)和(徐渭)。

15、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曾鲸)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

16、“扬州八怪”大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如(金农)、(高翔)、(汪士慎)等。

17、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

18、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有(赵之谦)和(虚谷)。

19、天津泥人张被徐悲鸿成为“虽杨惠之不足过也”。其创始人是(张长林)。20、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郑曼陀)。

21、写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22、欧洲历代油画名作中,<<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拾穗>>的作者是(米勒),<<日出、印象>>的作者是(莫纳),<<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

24、美术的分类一般有(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6、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姿态平等、教材处理变式、教学流程清晰、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27、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28、人言“墨分五彩”,墨色有(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29、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30、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31、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32、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克孜尔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

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

33、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4、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图>>的作者是(黄荃),<<五马图>>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赵佶),<<秋效饮马图>>的作者是(赵孟頫)。<<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

35、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36、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37、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38、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9、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0、“颜筋柳骨”中的“颜”和“柳”是指代(颜真卿)、(柳公权)两位大书法家。

41、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的颜色有(蓝)、(黄)、(黑)、(绿)、(红)这五种颜色。

42、卡通画综合了(连环画)、(漫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特有的表现手法。

43、中国结象征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基本节)和(变化节)两类。

44、在我国传统画论中对于五官位置有(三停五眼)之说,眼在头高的(三分之二)处。45《红色的和谐》是法国著名的(马蒂斯)所创。

46、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全图长1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47、用笔,中国画技法属于。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勾、皴、点、染)等方法。

48、毕加索是(西班牙)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立体派)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49、《椅中圣母》描绘的是(宗教故事)中的圣母和圣婴。50、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

51、在色环中,互成(150°——180°)的色,为(强烈对比)。位于60°以内的色,为(柔和对比)。

52、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53、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54、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55、文艺复兴“三杰”分别是(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56、用来概括八种脸型的汉字是(国)、(甲)、(申)、(风)、(用)、(目)等。57、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的创意源于中国传统的(印章)艺术。

58、美术包括(雕塑)、(绘画)、(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等。

59、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60、从小学至高中设置(课外)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61、教师的素养包括(人文素养)、(知识素养)及(道德素养)三个方面。62、我国模范班主任老师总结出来的德育经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6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北宋大文学家对唐代作家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草圣”(张旭)是朝的大书法家。64、“似与不似之间”是现代画家(齐白石)提出的绘画理论。65、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66、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是指(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它们分别位于(甘肃省)、(山西省)、(河南省)和(甘肃省)境内。6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是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68、《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画家(张择瑞)的一幅描绘(京城及郊外汴河两岸人们生活和自然风光)的风俗画,它采用以线描为主,略施淡彩的手法来表现的。69、色彩三要素是指色彩的(纯度)、(明度)和(色相)。70、《三毛流浪记》为画家(张乐平)最著名的代表作。71、美术教师应该具有:营造互动发展的教学过程、(面对全体学生)、(树立课程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等教育观念。72、泥塑的基本技法有(揉)、(搓)、(捏)、(盘)、(刻)、(粘)、(切)、(挖)等。73、对于人体身高比例概括的口诀是(立七坐五盘三半)。74、造型元素组合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平衡)、(节奏)、(和谐)、(对比)等。

二、判断题:

1、“南宋四家”是指荆浩、董源、关同、巨然等四位山水画家。(×)

2、《自由女神像》是法国浪漫主义代表画家德拉克洛瓦创作的作品。(×)

3、中国画从传统表现技法角度来分,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画种。(×)

4、《掷铁饼者》和《命运三女神》是希腊古典时期的作品。(√)

5、“三停五眼”表述的是如下图所示的人的五官比例位置。(×)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表格内)

1、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D)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2、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登第的建筑物是(A)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B)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序》 D、王微《叙画》

4、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B)

A、历代名画记 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 D、续画品

5、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C)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

6、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是(A)

A 妙应寺白塔 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 D、天宁寺塔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D)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D)

A、王时敏 B、王鉴 C、王翚 D、王原祁

9、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D)A、拙政图 B、网师园 C、怡园 D、留园

10、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C)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11、《梅杜萨之筏》是19世纪法国画家席里柯运用何种手法来表现的(C)A.现实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12、立体派代表画家是(B)A.马蒂斯 B.毕加索 C.达利 D.康定斯基 E.蒙德里安

13、唐寅是哪个朝代的画家(C)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E.宋朝

14、研究儿童绘画可以发现不同年龄与智力的发展关系,一般认为3—5岁属于(D)A.涂鸦期 B.写实期 c.主观感觉表现期 D.象征期

15、指出下面哪种刺锈是属于我国四大名绣之一(D)A.广绣 B.京绣 C.瓯绣 D.粤绣 E.锦绣

四、名词解释:

1、农民画:农民的画。也包括渔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画。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农民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自由随意,经常借用民间美术,如剪纸、刺绣、皮影等造型方法,在画法上没有既定的框框,不求形似,不讲透视,总体上呈现出热烈、明朗、质朴、稚拙的艺术风格。

2、版画:在不同的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从拓印方法和材质上可分为七个类别:凸版型版画、凹版型版画、平板型版画、孔版型版画、独幅版画、玻璃版画、拓篇。

3、肖像画:人物画的一种。专描绘人物形象之画。可分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4、二方连续:是用一个单独纹样,按一定的形式法则,上下或左右连续或重复而成的。

5、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是雕和塑的总称。以可塑的或可雕刻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实在体积的形象。

6、成角透视:如果物体的一个角与画着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

7、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国画技法的异种。将两只湿笔种的一只蘸颜色,将颜色涂染要求范围的一部分,再用另一支清水笔沿颜色的边缘运行,同时带少许颜色,一直涂到要求的范围,使颜色产生深浅自然的过渡效果。

8、接染:用渲染的方法,将两个在一个范围的颜色,用清水衔接起来,产生自然过渡的效果。

9、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成为明度。

10、插图:又名“插画”,绘画的异中,指插附在书报杂志中的图画。一般份艺术插图和图解插图。

11、帛画: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长安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12、唐三彩: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3、浙派: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

等。

五、简答题: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影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4、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是什么?(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行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5.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

和整体艺术特色。风格具有以下特性:(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

6.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根据艺术批评的着重点不同,艺术批评的形态可以分为:

(1)社会批评;(2)传记批评;(3)心理批评;(4)文化批评;(5)读者批评。7.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组合,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性:

(1)具象性:形象思维始终以具体可感的事物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2)情感性: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3)创造性: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功能。

8、介绍画家莫奈的生平、艺术风格等,并举代表作品一幅作简单评述。

要点:莫奈(1840—1926)是法国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出生于巴黎,他父亲在哈佛尔开杂货店,莫奈的童年便在哈佛尔度过,大自然陶冶了他自由自在的性格,那时他常在练习本封面上画装饰取乐,不知不觉从玩乐中积累了许多绘画技巧,十五岁时便以一个漫画家闻名于家乡。

9、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10、什么是美术语言?

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1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是一种平面抽象艺术的设计方法,也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平面构成通过对抽象造型因素(点、线、面)的研究,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进行平面视觉语言的训练,将几个以上单元中心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多运用于实用艺术领域。

13、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铅笔、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14、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15、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

16、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1)目标设计是否在学生需求中生成。

(2)目标达成是否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3)环节设计是否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4)思维激发是否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5)教师引领是否在适度拓展中生成。(6)情感态度是否在创造中生成。

17、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18、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1)学生本位意识。(2)学生主体意识。(3)学生个体意识。

19、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的建设者。

20、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21、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22、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23、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答:(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24、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有何特点? 答:(1)主要表现北方石质山岳,山势险峻。(2)画上多有长松、古树、巨石、飞泉。

(3)画法以顿挫的线条勾出山石凹凸,再加点皴,山石外轮廓线条较为明显。(4)画风雄伟刚健,给人以崇高的壮美。

25、美术教师不仅要懂得一般性的教学原则,更要掌握好体现美术学科特点的教学原则,请写出五条主要原则? 答:

1、审美性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创造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囚材施教原则。

26、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分级目标要求,请分别写出三层次及其各分级目标要求? 答:①认识目标它分为: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目标要求。②技能目标它分为:练习和初步学会;级的目标要求。③思想情感目标它分为:接受和初步具有二级的目标要求。

27、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中占有多少比重,一般有哪些教学方式,最常用的是哪种方式? 答:①占20%的比重;②教学方式一般有:随堂欣赏、专题欣赏、现场欣赏。最常用的是随堂欣赏。

28、写出美术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并谈谈最后一个环节你是怎样做的? 答:①备课、上课、作业评改、质量检测。

②关于质量检测这一环节可视不同教师,不同学校采用不同方式,但必须能反映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

29、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就是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出来的画。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笔墨。30、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好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1、提问是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提问有哪几个作用?

课堂提问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有价值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深刻思考,并能引导他们去提出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技能发展。

32、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一、师应该将“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将学生视为主体。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要尊重与爱护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给予尊重,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前提。

33、教学活动的要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

二、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尝试、发现美术语言的特征和规律。

34、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5、什么是素描?

狭义上讲:有“朴素的描写”之意。它是用铅笔、毛笔、炭笔等工具做单色的描绘。

广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学科。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

36、什么是案例?

应该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7、什么是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38、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可以从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例、对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困惑、喜悦、问题等途径去发现问题。

39、什么是美术语言?

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40、什么是文化情境?

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六、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1、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答:(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2、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答:(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七、分析题:(每题10分)

1、写生是绘画教学的重要手段,它需要画者具备一定的造型技能技巧,但是,为什么还要提倡在小学中低年级就开设写生课? 要点;要有一定的分析: A、学校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美术与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写生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等。B、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

C、写生教学的方式和要求上有何不同的分析。以上要点可以不同方式进行文字组织,论述。

2、你是如何理解美术创新教学的,能否以《黑体美术字写法》教学为例,谈谈创新设想?

要点:A、能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分析、“创新”含义,体现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趋势。B、以《黑》教学为例,目的是如何在技能课教学中,体现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发现教师对教材驾驭和教学设计能力。

3、美术是精神创造的产品,是体现人类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要点:正确。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美术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

4、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5、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点:片面。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6、你认为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以“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还是以“科学性评价为主”?为什么?

要点: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们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即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要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7、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要点:正确。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8、你认为“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要点: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分析。比如学习任务的结果是什么,性质、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起点与重点分析等等。强调的教师的“教”,教师主导着教学的进程,控制着学生的学习。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焦点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知识应用的实际情境下的学习,学习者的经验才能赋予新的学习意义。因此,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学”,教师主要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主导权在学生手中。

9、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要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10、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要点: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① 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② 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③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纪律,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

①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②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③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11、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要点:知识与能力是有联系的,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存在着美术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对一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12、什么叫“建构主义”?

要点:建构主义认为,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因此,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13、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

⑵ 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4、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

其次要做到:(1)、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2)、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3)、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4)、一般用过去式表达。(5)、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外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2、古埃及雕刻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3、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

4、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泼留克列特斯),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荷矛者》)中。

5、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6、罗马式教堂是以(巴西利卡)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封建城堡)的特点。

7、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乔托),其代表作有壁画(《逃亡埃及》)等。

8、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

9、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农民生活的画家是尼德兰(国)的(勃鲁盖尔)。

10、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团体肖像)画,其代表画家是(哈尔斯)和(伦勃朗)。

11、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是(亲友)肖像,一类是(下层人民)肖像。

12、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华多)、(布歇)、(费拉戈纳)。

13、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14、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西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15、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主将是(卢梭),而另一位画家(杜比尼),则被誉为“画水的贝多芬”。

16、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杜米埃)。

17、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强调(结构)美的(塞尚),强调(线条)美的(凡.高)和强调(装饰)美的(高更)。

18、十九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画派是(巡回画派),其组织者和思想领袖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而代表着一画派现实主义艺术最高成就的则是画家(列宾)。

二、名词解释(20分)

1、洞窟壁画:欧洲史前时期画于洞窟壁上的绘画作品,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而写实。代表者是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2、金字塔: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因其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其中间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它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3、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包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之意。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点神秘感。雕刻和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

4、立体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三、简答题(20分)

1、古代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埃及是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的典型代表。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艺术的法则和程式。总的说来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2、法国印象派对油画艺术发展的主要贡献有哪些?(1)突破了色彩运用上传统的“固有色”概念

(2)树立“条件色”概念,并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自然呈现的那种瞬息即逝的色彩和气氛。

(3)使油画的色彩显得更加丰富灿烂。

(4)在欧洲绘画史上是一次色彩上的重大革新。

四、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20分)

1、伦勃朗的《夜巡》:

(1)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题材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2)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形象,在白天执行一件紧急任务而即将出发前的情景。(3)画面整体处理得富有戏剧性,人物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强烈。

(4)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建成了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原则。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2、米勒的《拾穗》:

(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

(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6.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篇六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2.因素。

A:稳定、可控 B:不稳定、可控 C:稳定、不可控 D:不稳定、不可控

3.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替代强化

4.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6.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抑制说

7.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模仿

8.在时期,自我意识从仿效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地进行道德评价。A:幼儿 B:小学 C:中学 D:大学

9.规则是用什么来表达的?。A:句子 B:词 C:符号 D:图式

10.教育心理学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后

11.创造性主要表现为。A:创造性意识 B:创造性思维能力 C:创造性情感 D:灵感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锐角,很快掌握钝角的概念,这是。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15.顿悟说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杜威 B:苛勒 C:西蒙 D:桑代克

16.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在。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岁以后

17.想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问题“你喜欢数学吗”印在纸上,进行调查了解,这种方法属于。A:访谈法 B:开放式问卷 C:封闭式问卷 D:实验法

18.模象直观和。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19.道德情感和。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20.“萝卜”和“菠菜”等概念后,再去学习“蔬菜”这个总括性概念。这种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A:1879年 B:1905年 C:1907年 D:1903年

22.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23.新学习的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即上位概念的一个特例,它完全可以由上位概念派生出来而获得意义。这种概念学习形式被称为。A:关系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

24.以下属于关系概念的是。A:皮衣 B:艺术家 C:高低 D:铅笔室

25.顿悟说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杜威 B:苛勒 C:西蒙 D:桑代克

26.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阶段。A: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27.以下哪种理论中,体现的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A:完形一顿悟说 B:尝试一错误说 C:意义学习

D: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8.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个体自我29.知识的保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A:复述 B:记忆 C:练习D:反馈

30.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为。A:操作的模仿 B:操作的定向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31.在学期即将结束时,教师为了解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考试属于。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32.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 B:关系转换说 C:共同要素说 D:经验类化说

33.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公正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

34.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这说明心理发展的哪个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定向性与顺序性 D:差异性

35.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A:以策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B: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D: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36.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学习也能够发生。这种学习被称为。A:替代学习B:潜伏学习C:试误学习D:意义学习

37.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A:游戏 B:运动 C:工作 D:学习

38.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性格差异 B:气质差异 C:能力差异 D:兴趣差异

39.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称为。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40.一般来说,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动机激起水平是。A: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B:较低的动机水平C:较高的动机水平D:非常高的动机水平

41.“无意义音节”是发明的。A:奥苏伯尔 B:马斯洛 C:艾宾浩斯 D:布鲁纳

42.在记忆一篇较长的文章时,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遗忘,这是哪种现象影响的结果? A:同化 B:痕迹消退 C:压抑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43.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A:任务难度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能力高低

44.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的动机分类方法是。A: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B:近景的动机与远景的动机 C: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45.由于过去的反复经验而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某种倾向性或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即。A:定势 B:顺应 C:变式 D:同化

46.群体的主要功能表现为。A:生产性与维持性 B:社会助长与社会阻抑 C:竞争与合作 D:从众与服从

47.皮亚杰道德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A:对偶故事法 B:道德判断晤谈法 C:正直测验 D:现场观察法

48.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A:0.25~2秒 B:0.2~0.5秒 C:2秒~1分钟 D:5秒~2分钟

49.1903年出版的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的作者是。A:弗洛伊德 B:桑代克 C:皮亚杰 D:马斯洛

7.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篇七

一、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书面表达水平

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可见说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写得好不好。翻开农村学生的作文本,文章的文句不通,文理不顺,词语单调,“土话”多是最突出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当前广大农村学生说话训练远远不够,说话能力必须加强。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让学生有充分的说话环境。因此,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形成用普通话交际的良好风气,对提高农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普遍比农村学生高,这与他们都能使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无关系。

普通话的推广在农村小学一直实施不好,大多数的学生不论在家中或是在学校里都使用家乡话,笔者是个农村小学教师,因此深有感触。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活环境对学生的阻碍;另一方面却是教师的努力不够,甚至是不以为然。推普工作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应有深刻的认识,下工夫排除推普工作中的困难,教育学生认识到讲普通话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交际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说话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义务教育教材的说话训练,中高年级在低年级的基础上作了系统安排。当然,说话训练仅靠基础训练中的安排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充分采用多种形式,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训练,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乐于说,说得好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提问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心思想,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挥。课堂提问切忌太深或太浅。太深的提问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大,学生绞尽脑汁,不得其解。而太浅的提问让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面对“是不是”“对不对”式的满堂问,学生想都不用想,习惯性的答案脱口而出,难有展现才能的空间。课堂提问应精心设计,才能发挥作用。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对于概括性较强的题目,学生的思维难于一步到位。教师可以将题目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由分到总,寻找答案。如在教学《题西林壁》一课中,要让学生说说该诗所蕴涵的生活哲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时,手中拿着一个球,左右两边颜色各不相同,通过提问“这个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两边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答案?”引发学生讨论得出了“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看待,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的结论,然后再把学生的思路引回课文中,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生活当中,有什么相同的情况?”学生的思路打通了,“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2.改变角色,置身情境

如果学生把回答问题当成一种任务、一项测试,那么,紧张感必定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反之,如果把回答问题当做一次展示知识或个性的机会,则会兴趣盎然,积极发言。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中,教师有意说出“农夫想出了揠苗助长的办法,禾苗一天之内就长高了一大截,这样子,过不了几天就能得到丰收,农夫真是个聪明的人!”班级顿时哄堂大笑,学生纷纷表示反对,说出理由,讲明道理,并联系到生活之中。

三、掌握说话的恰当时机,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1.课前预习检查,有备而说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不必局限于字词,可以从更多的方面着手。

2.课后总结,有感而发

課后总结的任务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这样不利于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失去一个表达、交流的机会。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如设计“口述课文内容”“学了这篇幅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同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你有什么感想?”等说话题目,鼓励学生大胆说,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感受激奋情境,一吐为快

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的说话欲望。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教师先进入角色,以哀伤、沉重的感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入情,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此时,学生对穷苦人民的深深同情、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的强烈不满充满了胸膛,当教师提出“小女孩的不幸遭遇表现在哪里?”“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命运?”“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你应该怎样珍惜幸福生活?”等这些问题时,学生情绪饱满,你一言我一语地畅吐心声。

在学生说话过程中,教师应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有成就感,有说话的乐趣。同时应带头示范,鼓励学生多使用成语、古诗句、歇后语、格言等,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词汇的能力,增强学生说话的生动性。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白土镇学区张二庄中心小学)

上一篇:初中历史与社会整体性教学的几点感悟下一篇:百日会战攻坚工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