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2024-09-10

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共10篇)

1.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篇一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现在的孩子们最爱看的是诸如:《阿衰》、《冒险小虎队》等休闲性的书籍,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一步明确强调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我校从办学以来一直坚持“人文化”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育人的摇篮。许多经典名著,虽然时间已久远,但是著作中闪烁着的人性的温暖,却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化的校园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人文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育思想修养较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学生。这正是我们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改实践。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从大陆的情况来看,建国以来,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一直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虽然明确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9年阅读应该达到800——1200万字)。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因此很难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而且随着教改的深入,原先课内阅读教学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不少教师通常把阅读教育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不是学会读书。在教学中习惯用支离破碎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当然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近、热爱之情,使很多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

实际上,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强调多读多写多体会,此一“多”字意蕴深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启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以上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预期目标

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二)研究内容

1.掌握方法,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2.优化语感,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3.接受熏陶,促进人文素养与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的提高。4.重视积累,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行为观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除总课题外,由各年级语文备课组长负责,设立了若干子课题,全体语文教师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效果

从大语文观看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在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方面,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四条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要求每个班级做到四个“一”:布置一个书香教室;出一期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的读书板报;建立一个好书交换站;继续坚持“每周一诗”活动。

2.制订详尽的读书指导计划。要让读书活动收到实效,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准备通过召开语文教研组会议,请优秀教师介绍经验,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制订班级读书方案,商讨如何开展班级读书活动。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扎实有效的读书活动,能够有效地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读书活动,还力争做到:(1)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请专家评课并作进一步指导。(2)举行年级读书汇报会。低年级童话故事表演会;中年级“冬之韵”美文朗诵会;高年级读名著、写书评活动。

4.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求各语文教师做到:(1)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读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改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等活动。(2)在“家校联系本”上请家长每天填写孩子的读书书目、读书时间,真正做到家校携手育英才。

2.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篇二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而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小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植物的种植正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项社会活动,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种植科学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 感受生活体验。然而现在的学生严重的脱离了农业生活, 对于种植知识一无所知。因此在学校的教学中能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科学的种植技术的培养, 开展一些活动, 加深老师、学生对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 显得非常有必要。如何做好科学种植实践活动, 我就我校开展的种菜活动做进一步说明。

一、立足教材, 做好前期工作

我校使用的是苏教版科学教材, 三年级教材中有一大项内容是关于“生物”的, 其中植物就是一大分支, 教师要帮助学生科学认识植物分类、各部分名称作用等, 探究植物生长的条件。在其他年级, 科学教师要进行一次对学生的植物知识回顾课, 唤起学生对于之前讲过内容的记忆, 加深他们对于植物的理解。教材上这些内容正好为我们开展种植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讲这些课时候, 教师有意的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 看看他们是怎么生长的, 并且在探究植物生长条件时, 可以先让学生种最简单的大蒜, 让学生初步获得植物生长的经验。老师进行了一系列课堂教学之后, 学生开展课外种植实践活动就顺理成章了。

二、根据实情, 确定种植对象

由于种植活动的对象是植物, 所以教师在进行实践前对本地气候土壤水源等有个充分的认识, 选取适宜种植的植物。我校地处温带半干旱地区, 热带亚热带植物很显然种不了。另外选定植物时教师还需考虑学生年龄特点。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 对科学课抱有极大的热情, 他们很乐意投入到课外的种植活动中。但是这一阶段儿童好动, 热情来得快去的也快, 没什么耐心, 如果教师选的植物种子发芽时间和生长周期长的话, 很多学生往往产生焦急失落情绪, 进而厌弃这项活动, 所以在种植活动开始前, 教师一定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生长信息, 如近年来草莓种植越来越普及, 学生也喜欢种, 但是草莓发芽较慢, 一般需要20天左右, 从播种到开花约需要90天, 思虑了再三, 还是放弃了草莓。后询问农业站的技术人员后, 确定种植对象是发芽快生长周期短的生菜和油麦菜。这样学生的种植活动可以在一个学期时间内完成, 不会有虎头蛇尾的结果出现。

三、方法指导, 落实细节

科学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做主角全程参与的过程, 那么老师的角色和定位是什么呢?老师着重于方法指导, 做科学实践活动的“助推器”, 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解决学生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在种植蔬菜种子的过程中, 学生种植活动历时数月, 从育种、养苗、间苗、田间管理、收获这些过程, 学生细心呵护, 小心培育, 投入了极大的心血, 感受一个生命从破芽而出到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 整个生命轮回的直接接触, 就是一次完整生动的学习过程, 也是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进行科学知识传授及情感教育的实践过程。教师主要起两个作用, 一是指导学生如何才能种植好植物, 解答学生种植中出现的问题, 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了减轻教师工作量, 发种子的时候就做第一次系统的种植培训, 并发下去种植建议和种植记录本。二是做个监督者, 对学生种植蔬菜的全程起督促和引导作用, 利用好发下去的种植记录本, 提醒学生在植物生长的每个阶段做好什么工作。尤其是在种植中期, 每个学生几乎都会出现病虫害现象或“疯长”现象, 也就是如何进行田间管理这块知识学生相对缺乏, 对此教师要进行专门的针对性指导讲座, 解答学生各种疑问。

种植活动虽然结束了, 但是它的影响依然还在, 我们也尝到了特殊的喜悦。其实, 小学的科学实践活动开展并不难, 只要学校高度重视, 教师组织得当, 学生积极参与, 每次活动都可以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谁能否认几年之后中国的“牛顿、爱迪生”不会在这帮孩子中间诞生。这次科学实践活动成功举行, 丰富了科学课程的教材, 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并且为我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

参考文献

[1]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科学饲养和种植的研究.课题研究.

3.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条件

一、宽松、和谐、民主的“研究”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的功能。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唤起学生“研究”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保证“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

二、充满“悬念”的“研究”情境

所谓充满“悬念”,实质上就是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疑问满腹,学生有了很多的疑问,就能极大地增强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充满“悬念”的研究情境,是学生能坚持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事实上,研究性学习主要就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去。

三、适合学生学习的“研究”素材

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来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变传递结论为发现真知。教师必须精当地提供给学生可进行探索的、富有挑战的学习材料,能创造性地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索发现的“研究”素材,特别是要把远离学生实际的教材知识尽可能地还原成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数学,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教师在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研究”素材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下面五个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对教材中直观性较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有利于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量一量、看一看、比一比、议一议等研究活动,获得相关的知识。通过这些研究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2.迁移性原则

对于那些自身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找到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与“连接点”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能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孩子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学会迁移,会从已有的知识中找到能用于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相似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分析、探讨过程,研究、论证的方法基本相似。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利用已经掌握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其他类似问题,这样既能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研究方法,更能在运用和比较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规律性原则

如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商不变的性质、小数、分数、比、比例的性质等,这些知识有较大的相似程度,规律较为明显,教师可以先呈现与规则有关的若干例证,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操作验证等研究活动逐步概括、归纳出一般的结论,从而获得规律、性质、法则等。

5.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强的知识是指方法的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知识。这些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

四、有效合作交流的组织与指导

研究性学习既要注重个体的独立研究,又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因其受年龄和知识层次的制约,“小组合作学习”应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合作交流。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因此在指导合作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在“研究”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与他人融洽协作的意义,能互相帮助,能正确对待“研究”中的“失败”与“成功”,能热情地为同伴排忧解难,能成全他人的“研究”成果。第二,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在课堂上“研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研究”小组,共同合作。课外的“研究”,学生更愿与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研究”,探讨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第三,要将“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适时结合。学生通过独立“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个体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意识。对于独立研究有困难的课题,可采取“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相结合,通过必要的组织、引导、探讨、交流和归纳,使优势互补,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

4.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篇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这既是适应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的必然。“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既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要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下面就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的编写

1.选择活动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通过学生的探究和社会参与、体验和操作性的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学生可以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调查,增加许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提高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2.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获得发展,在活动过程的体验中学会反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触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要将教室、学校和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情境可能与我们的预设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可能是预期的,也可能不是预期的,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显著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当学生在活动中碰到问题、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作为一个指导者,给学生暗示性的帮助和引导,使学生的认识在活动中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

二、上好数学综合实践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在经历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中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又区别于其它数学课,在一节课中,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

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仍是实践活动课的灵魂。通过有效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仍需把握这一灵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数学中有机地渗透数学文化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延伸的空间比较深,学生活动的范畴比大,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这些因素就为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名著、著名数学猜想、数学史料等。

4.创新作业形式DD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性作业。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地创新作业形式DD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作业。这项作业可以对课内活动做有效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实践与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接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获得更多的数学信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5.及时中肯的教学评价DD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催化剂。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拨动学生内心情感,启发学生相互借鉴,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6.有效地整合数学素材,不断拓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新课标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在我们的周边还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为鲜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时效性很强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数学趣题而成的素材等。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落实的过程有着很大的探究空间。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们还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大胆尝试,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5.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篇五

任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里屯学校朱文静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关键词: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

现代阅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的课程阅读同样也应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学不好语文。

为落实这一思想,我认为首先应从阅读的数量入手。这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倡导学生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以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二是为学生规定课外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以后逐渐递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倡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其次,还应明确向学生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终身的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呢?在我校承担的课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我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所谓的“三分钟热情”。因此,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实效性的组织形式会更利于帮助他们对课外阅读实践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一)、帮助孩子们选择适当的读物。

“适当”是指读物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与人性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息息相通,读物的表述水平略高于学生,语言在现实交际中具有广泛实用性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并为学生所喜爱。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发现: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学幻想小说等;好奇是孩子们的又一天性,因此喜欢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孩子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喜欢读一些具体形象的小故事,如寓言故事等;儿童诗反映了孩子们的世界,表现了孩子们善良的童心,天真的童趣,为孩子们所喜爱;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一来文字精美,学生爱读,二来所描写或反映的是世间常景常物,人之常情常理,具有普遍性和广泛的迁移性,应指导学生多读;反映现实生活的时文在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语言水平略高于学生,但为学生所理解所喜爱。这些读物都符合“适当”的原则,应该尽量向孩子们推荐。)

(二)保证组织形式既丰富多彩又富有成效。

1、自读自悟

这是最普通,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组织形式。因其具有灵活方便、自主性强等特点,因此深受师生欢迎。但是若对这一方式把握不好,就容易流于形式,导致孩子们对所阅读的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读而不思则罔”;如果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当,还会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活动产生误导。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自由的同时,也要对阅读过程适时监控和正确引导。如为他们推荐适当的读物,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并及时组织相关的、有针对性的讨论、辩论活动等。

2、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开展小组间的阅读比赛。

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我还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自己命名并列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每天的课外阅读课时间,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如:每读完一本书,便加一颗星;每背完十首古诗也加一颗星…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孩子们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使“读好书、好读书”在校内蔚然成风。

3、在扩散性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三圈相结合”的原则,即:课文为一圈,引申、延伸为一圈,课外阅读为一圈,三圈呈同心圆,紧密结合,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开展扩散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扩散性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低、中、高段的学生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对于低段的孩子,重在激趣。如:学习了生字“鲸”,便让学生交流自已对鲸的了解,孩子们便主动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上去寻找相关的资料,甚至回忆起自已看过的电视片,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以便讲给别人听;不求深度和广度,以学生愿读、爱读并乐于表达为目的。

对于中段的孩子,则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读整篇的故事。同样对“鲸”的相关资料的阅读,就会要求他们主动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了解鲸的体形特点、生活习性等知识,并在课堂上交流,互相补充,以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对高年级段的学生,除了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并交流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作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带领他们通过质疑、辨论、争论等形式,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审美性、批判性阅读。这种思维的交锋不一定非要产生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提倡,以帮助孩子形成“不唯书、不唯师”的思维品质。

4、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孩子多读书。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因此,我们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手抄小报比赛”、“古诗擂台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校园童话节”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二、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精讲多读”,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2、所有年级均不准留书面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3、将每周二和周四的中午活动课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用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读书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向各班级全面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外,还倡导各班建立了“小图书箱“,号召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

5、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专门印制了课外阅读资料汇集本――――《记忆的碎片》,指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和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不拘形式,张扬个性。

三、收获与困惑

我们欣喜地发现:课外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因为有些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没

有足够的背景材料作依托,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如《长征》、《赤壁之战》等;因为阅读是一种信息输入,说写是一种信息输出,没有输入,哪来输出?而适当的扩散性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心理空间,它为学生解读语言文字、领悟相关内容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撑。

通过一年的尝试,各班级孩子们的表现也令人惊喜:不仅顺利完成了阅读任务,而且在创新思维的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一年级的孩子们便出了一本日记小册子《小脚丫》;在阅读古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时,孩子们也敢于向古人发问:既然山水俱翠,又何来“白银盘”一说?

更令人高兴的是:我发现孩子们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一下课便三、五成群地阅读、讨论;自习课做完作业后,总是迫不及待地问:“老师,可以看课外书吗?”课外阅读的范围更是广泛:童话类、科普类、小说类……课外书,已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到周末,新华书店、图书馆成了最吸引孩子们的场所;家长们也纷纷反映,孩子更爱读书了、更懂事了!

6.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篇六

金镇小学

郭赵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传承历史,寄托希望”,让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让中国的未来凝聚更牢固的力量,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小学的体育老师,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把历史拓展,把未来引导——把民间体育活动带进校园,让孩子们在学习与玩乐中体会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和爱我中华的拳拳之心。“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既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娱乐性,又有技巧性、健身性,同时还有较强的教育性。根据这些特点,实施起来简便易行,活动开展十分方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可以开辟出新的校园活动领域;通过把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经研究、整理和改编后运用到教学中,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提供真实可行的文本。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为民间体育活动走进校园提供了契机,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融会贯通地落实到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课程具体操作行为,努力使课程更好地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增加了选修教材的授课时数比重,从选修教材的内容看,不仅包括现代的韵律活动和舞蹈、小球类等课程,更是拓展和加深了民族、民间的体育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把一些民间体育项目编入教学内容。使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我校在2010年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创编了本地区的一些民间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赞赏。借此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何不将民间体育辐射出去,将民间体育项目编制成体育教材并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呢?由此,我们将进行课题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民间体育活动是一个众所周知、不言自明的概念,有着悠久历史,具有着普遍性、传统性,不仅能强身娱乐,且简单易行,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

活动。民间体育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就是指选择适合的活动项目,编写出相关的校本教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参插教学。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1)验证经过收集、整理和创编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2)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尝试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

(3)编写符合儿童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教材。

2.研究的主要的内容:

(1)民间体育活动的安排方案及活动效果;

(2)民间体育活动的各项内容及其作为教材的运用效果;

(3)民间体育活动在校园内推广,对学生、家长以及对学校工作的影响。

四、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学大纲》、《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

2、问卷调查法∶通过咨询、调查了解我们这个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有哪些民间体育项目。

3、观

法: 围绕着民间体育及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的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方法。

五、实践过程与成效

(一)确定课题,对收集来的民间体育项目进行分析研究

1、我校在2010年大课间活动中,我们体育组负责创编的一些民间体育项目,如跳绳、打陀螺、跳橡皮筋等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赏识。初步取得成效后,计划在二期课程改革实践中,将全面铺开并扩大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尝试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并将在学校体育实践教学中进行拓展和加深。因此,我带领体育组全体老师进行《民间体育活动走进校园探索与实践研究》的课题深入研究。

2、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宣传发动,让学生通过上网搜寻、查阅有关资料等途径,了解我们国家有哪些民间体育项目,以及开展民间体育的目的和建议,其次对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来完成,了解长辈们儿时玩得一些民间体育项目,最后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作出统计、分析。

分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收集到的民间体育项目进行筛选,筛选出适合我校开展的又具有安全性的项目:打陀螺、踢毽、跳绳、跳橡皮筋、徒手游戏、呼啦圈等。

(二)制定计划、编写教材,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民间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民间体育的校本教材。首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各年级的民间体育项目,然后由各年级专任体育教师负责编制教材:

一、二年级王峰老师负责,主要以徒手游戏、跳绳、跳橡皮筋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喜欢体育的热情。三、四、五年级郭赵林、杨维祥老师负责,主要以跳皮筋、打陀螺、跳绳、踢毽、呼啦圈等。

(三)民间体育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探索民间体育的教学有效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开展各运动项目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并且掌握运动技术的方法,从而运用到各项运动中。因此,如何将民间体育贯彻到课堂教学,以及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关键之处,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1)自主学习研究

自主学习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质疑,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作主张”,谈话时学生可以提出批评,使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师则积极引导,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

因此,我们在实施民间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原则。例如:在 打陀螺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教会学生一些打陀螺的基本方法,然后由学生分散的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作巡回指导,为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

导的教学模式。同学们在欢快、自由地教学氛围中尽情的学练,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身心又得到了发展。(2)合作学习研究

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通过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通过合作能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分享成功的喜悦。

a、生生合作。在教学中我首先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其目的让一些好的学生来帮助掌握动作技术困难的学生。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可爱非常乐意帮助别人,教师略微引导一下,他们会积极地找伙伴,然后根据他们的搭配稍作调整(主要是将一些掌握较快的小朋友与掌握动作困难的小朋友之间的搭配)。如“提高跳绳成绩,有什么方法?跳的好的小朋友愿意帮助跳的差的小朋友做伙伴吗?”再如跳橡皮筋教学时,说实话教师也不会跳,因此请高年级的女同学帮我教会他们„„。因此,通过学生之间合作与老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b、师生合作。教师在参与学生的练习的同时要善于寻找、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做伙伴,同伴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师来帮助他们,从而掌握动作技术,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五(5)班的一节体育课上,我们分组结伴进行跳长绳练习,我参与了第三组的练习,在练习中我发现性格内向的许珂同学怎么也穿不进去,因此,不断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她就悄悄地溜到了一边,低着头流着眼泪。于是我马上走了过去问她:“你为什么不跳了?”她回答:“我不会跳,同学都笑我,”原来是这样,接着我就跟她进行交流寻找她不会跳的原因,后来才知道她由于害怕而不敢跳,我就鼓励她:“勇敢一点,不要害怕,老师和你做伙伴,找准机会冲进去。”我就拉着她的手找准机会一起跳了进去,一次、二次、三次在老师的鼓励下她终于学会了跳长绳,此时发现她脸上露出成功的笑容。因此通过师生合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直至动作技术的掌握,获取成功的快乐。(3)创新学习研究

a、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学习的培养,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过去唯师是从的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学生

都被训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绵羊,不敢轻举妄动。老师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应着老师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想象的空间,哪有机会提出什么奇思妙想,更不敢奢望什么创造发明了,显然局限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探究,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b、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因为创造性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所以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安排,把学生的个性捆得死死的,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留点时间给学生进行拓展性的练习,让他们做些自己喜欢做的练习。记得有一次,在打陀螺的复习课上,小朋友都能按照老师要求熟练地进行打击,刚开始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不多久有些小朋友喊好累呀!只练习了5、6分钟,怎么办?我灵机一动,集体讲评,表扬小朋友们都能掌握了打陀螺的技术,那么除了老师教的你们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进行打陀螺吗?“能”,这下可好了,他们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各种各样“怪招”,有的一个人打2个、3个;有的画一个圈,不许打出圈;有的一小组的同学打一个大一点的陀螺;有的一边跳一边打;有的用陀螺摆出各种图案,各种“怪招”层出不穷,通过这样的创新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顺利完成。

2、从“兴趣”入手,激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兴趣”是积极参与活动的动力和基础。有了“兴趣”对任何事物取到一个积极因素,会主动地参与到某种事件中,其效率很大程度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实施开展课题研究,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对民间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民间体育活动中。

(1)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可单一,教学方法应该形式多样,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采用了以上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2)开展民间体育系列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好胜心强,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在校级运动会开设民间体育比赛项目,曾多次举办民间体育系列比赛。学生比赛兴趣十足,能积极地投入到民间体育活动的学练中,将课题推向高潮。

3、民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活动,深受同学们喜爱,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们在其乐融融的民间体育活动中体验民间体育的乐趣,掌握民间体育活动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得以传承,达到我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跳绳、跳橡皮筋能发展学生的耐力、跳跃能力;打陀螺能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能力„„等。

六、结论与思考

课题实施近一年了,通过民间体育项目的实施开展,同学们基本能够了解到我国的体育传统文化的内涵,了解到民间体育的来源,并能通过实施掌握了一些民间体育项目的方法和技巧,不断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断地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回顾这一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了许多问题。

1、每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地掌握各种民间体育活动,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对于踢毽、跳绳、不能够重视,并没有能熟练地完成这些动作,越是不会跳,不会踢,也就越不想利用空余时间去练习,这样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明显。

2、踢毽、跳橡筋、花样跳绳等项目的拓展思路不是很开阔,想到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动作,欠缺新意,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来说也就减少。

3、在掌握打陀螺技术中,只能是一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尤其是男生。相对来说女生在这一环节也较薄弱。打陀螺,不仅需要脑力技巧,也需要体力。学生启动时不能很好控制陀螺的方向,在打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速度,造成转速过快的现象,而不能自如的打陀螺。

以上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不因课题结束而终止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我们将不断地开展下去,深入研究它,使其更加完善,真正地体会民间体育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参考文献:

7.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篇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是以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问题为目的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我校小学教育从2005级本科生开始就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立项前已开课4届。

2005年在教改课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新模式研究》, 研究了教师教育专业中课程考试如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如何培养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能力。构建适应学习型社会、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多形式的考试模式。研究在课程成绩评定过程中, 如何发挥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参与评价 (自评与互评) , 研究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方法及原则等。

2008年在论文《在高师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中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探索》, 阐述了多元主体参与学生学业评定, 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2009年7月发表的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构想》, 提出了“建立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多维课堂为阵地的教学模式”和通过“综合考核评价学生活动方案设计的水平、实施活动的能力、活动实施的效果及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来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初步设想。

二、考试改革立项后的课程教学模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 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具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 建立了理论精讲—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此我把课程内容分解为三部分, 即教师精讲部分, 主线任务完成的实践中体验学习部分和研究性学习部分。

1. 精练的理论讲授。

讲授的内容有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特征、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等, 目的在于把握课程的理念和特征, 理解课程开设的意义和目标, 明确课程的内容特点。

2. 主线任务的实践体验。

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活动的设计、实施活动及评价活动, 学生对课程的总体及具体实施有进一步的认识, 明确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中教师的具体工作, 具备实施课程的基本策略。所以在讲授10课时的基本理论之后, 将学生分成3~5人/组, 围绕主线任务, 合作设计1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的、具体方案, 并在事前联系好的学校、指定的班级组织实施。课程学习期间, 至少在小学课堂中完成三次实践性学习。分别完成主题活动选题指导、活动方案制定指导、活动汇报交流指导。学生在这一真实的任务驱动下, 亲身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 经历从“选题指导—活动方案制订指导—活动实施指导—组织活动总结与评价”四个基本环节的全过程。

3. 自主研究与交流讨论。

在实践任务完成后, 自主学习和研究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的评价等问题。因为实践过程中学生实际遇到过一些问题并基本解决了相应的问题, 再来学习, 理解更深刻, 效果更好。如讲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素质需要, 学生们感受颇深。讲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学生们思路较为清晰。

三、课程考试改革的措施

课程总成绩=综合评价成绩×80%+平时成绩×20%。但综合评价是一种改变“一卷定乾坤”的考试传统, 把考试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建立从学习过程、知识掌握及综合应用的全程多元考核评价模式。多元评价具体体现在包括了多项考核评价内容, 多次考核评价过程, 多人参与考核评价三个方面。

1. 综合评价的三项考核内容。

综合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三大板块内容。一是小组合作完成的一份完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 依据课堂交流分享的情况及最后定稿的情况评价选题的价值, 方案的可行性、规范性等。二是在小学真实组织和实施所制订方案的过程情况, 在日常交流、分享中了解活动实施的过程和效果并进行成绩评定。三是期末结束时学生个人撰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学习总结》, 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本课程中的态度、方法及收获所做的全面总结, 包括课堂理论讲授的学习、三次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自学内容完成的情况、课堂讨论参与的情况、对课程教学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要对自己学习本课程的态度、收获做出自我评定。

2. 突出过程考核。

针对考核的内容, 突出过程性考核, 以考核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以上三项内容的考核是随进程进行的, 分散在一个学期的不同阶段。同时小组合作完成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至少有三次成绩评定, 即初稿、二稿和定稿。初稿是学生还没正式进入小学前, 根据所学理论及对小学、小学生的主观印象制定的, 二稿是进入小学后, 结合了学生和学校的实际修改过的, 三稿是整个实践过程完成后, 经过反思后再修改的。

3. 学生参与成绩评定。

学生参与成绩评定, 改变“教师说了算”的评价方式, 建立多视角、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体现学生主体性, 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参与成绩评定的方式有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三种方式, 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活动方案设计和活动组织实施两部分。 (1)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撰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学习总结》中给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效果等做出成绩评定, 评定的成绩占综合考核评价的10%。 (2) 小组内互评:小组成员依据活动参与程度、贡献大小等小组实践活动情况对小组逐一进行评价。组内评价成绩占综合考核评价的20%。 (3) 小组间互评:组与组之间依据日常教学中选题分享、活动设计分享、活动组织实施分享等就活动设计与实施进行互相评定。各小组评定后的平均成绩占综合考核评价的20%。

4. 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是日常学习笔记、自主研修学习和讨论情况、作业、考勤等。占总成绩的20%。

四、课程考试改革取得的成效

1. 在教育理念上给了学生正面示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形式, 尤其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非常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促进课程的民主化等。本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无疑是为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示范。

2. 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改变。

与传统的笔试、闭卷的形式相比, 重视知识的记忆, 忽视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状态得到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再是“上课抄笔记, 下课补笔记, 考前背笔记”了。考试也不再只是充当甄别的工具, 让学生谈而紧张。而是发挥了其导向的功能, 成为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的有效手段。

3.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学习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能力。考试改革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 但并没有忽视基本理论的学习, 相反地在实践应用与讨论交流中更加深了对课程理论的理解。

4. 学生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得到提高。

课程综合考核评价学生活动方案设计的水平、实施活动的能力、活动实施的效果及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使得学生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问题的兴趣得到提高, 提出相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从2009级学生论文选题来看, 很多学生选择了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问题开展研究, 体现了选题的实用性、地域性,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收集了一套有价值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每一学期, 我都组织学生将他们自行学生自行设计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进行汇编, 按实施学校编印成册, 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组编文本材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宝贵的资料保存下来, 对实施学校来说, 有了课程实施的有效支撑材料;对学生们来说, 为以后实施该课程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五、考试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 大班化教学实施难度大, 效果不理想。

无论是小组合作完成主线任务, 还是开展自主研究、讨论交流, 都需要任课教师进行细致指导, 但该课程上课的班级人数达80~100人, 指导难度大, 结果集体指导多, 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少, 效果不理想。同时一个班级同时去一所小学组织实施小学生的活动, 对学校规模要求高, 组织工作困难, 学校及任课教师难以全面把握各小组实际情况。

2. 实施改革增加了师生负担。

如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交通费、文印费等均自行承担, 增加了学生经济负担;同时改革工作也大大增加了教师教学工作量, 联系并多次带领学生去小学组织活动, 耗费的时间比较多, 修改学生撰写的活动指导方案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3. 学生评价主权的运用中有功利思想存在。

学生参与评价, 在行使其评价权的时候不排除学生有功利思想存在, 不得已采取了必须体现层次、规定指标等方式加以控制, 但仍不能保证学生评价的完全客观性, 还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引导与教育。

参考文献

[1]蒋爱英.在高师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中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探索[J].科学时代, 2008.

[2]蒋爱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构想[J].怀化学院高等教育研究, 2009.

8.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篇八

一、改变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综合实践课强调的是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我校几年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

1. 综合实践课是原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它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

2. 综合实践课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以“中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所认为的那样:“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充分体现“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发展”。

3. 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的课程论,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它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全程性等特征。

4. 综合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服务和探索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等。

5. 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归纳及发表和讨论等学习方法,使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二、科学地启动综合实践课

我们认为“大有大动,小有小动,不能不动”,一切应在实践中运行,在“动”中求突破,科学地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

1. 骨干教师起模范作用

2011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区每所学校正常启动。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主题,而我校经过行政讨论,确立的主题是《夏街魅力》。首先,三~六年级各确立了一个实验班,以点带动,连点成线,并挑选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作为实验老师,要求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不要怕出“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学校领导则深入第一线,时刻关注实验班的实施状况,不断总结、反思。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将现有优势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整合,依据社区资源,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四大板块设计课程内容,闯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不少教师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2. 尝试制定校本教材

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无本”新课程,教师们都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压力在心头。在上课过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追求固定模式,但要有基本思路,就是说要选题、定方案,要过程体验,要交流成果、汇总收获。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去自编综合实践的校本教材。首先,我们学校召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会的成员开会讨论,分工合作,制作出一本综合实践的校本教材。在行家的指导下,组织了有经验的老师来审阅,力求提高我们的编写水平,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实践证明,在学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期,编写综合实践校本教材可以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3. 教材研讨与课堂督查联动

经过我们的努力,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材已制定出来,为了更好地利用这本教材,让它在课堂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不断研讨,不断总结,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这个学期,我们根据教材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校园形象大使比赛、中华美文朗诵比赛、“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大赛、亚运形象大使竞赛、种植小能手等等。在课堂操作中,我们验证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的可行性。

三、 走出校门,体会夏街魅力

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夏街魅力》,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夏街的魅力,只是停留在课堂上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走进社区,亲身感受。记得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讲过: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儿童有自己活动的时间。我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生活,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因此,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夏街村,参观了夏街村委的展览室,感受了夏街的农家美;学生还到了夏街的老人院,采访那里的老人家,感受了夏街的人情美;我们还要求学生在自家的园子里种上自己喜欢吃的蔬果,深入体会劳动之美……

四、在实施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式多样,学生的兴趣都很浓,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尝试到成功与失败、失望与喜悦,我们在指导学生操作时都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成功的方法推广出去,失败之处,师生合作或同伴合作进行探究,不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一次种植活动中,小梨刚种的青菜全死了,她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我们一起为小梨找原因,经过多方面了解、观察和研究,终于找出了问题。原来她刚埋好菜种就施肥,而且把很多肥料放到菜苗头里,柔嫩的青菜能不被腌死吗?我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小梨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后不会再犯这个毛病了。”就这样,孩子们积累了新的经验,我们的种植活动也随之推向了高潮。综合实践课的老师很注重反思总结,每节课我们都会像语数英那样写反思,把当节课的成功或失败都写下来,不断总结,为上好下次的课不断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们学校实施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共同合作,该课程一定能实施得有声有色,形成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夏街小学)

9.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篇九

《探索小学古诗词吟唱教学法》阶段总结

2013年悄然逝去,迎来崭新的2014年。回顾本学上半期,我们学校精心筹备了区教委综合督导检查自选项目,开展《探索小学古诗词吟唱教学法》校本研究,自接到区教委下发文件起,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在刘校长的高度重视下,我校从起草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扎扎实实的开展了三次 “古诗词吟唱教学法”的探讨,全体课题组成员信心十足。每次都按制定的计划展开活动,在古诗词吟唱教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课题组成员遇到很多的困惑,期待着解决。不过,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解决。现将前期的阶段总结如下,以便指导我校后期的“古诗词吟唱教学法”研讨工作。

一、“古诗词吟唱教学法” 活动情况

本期自课题研究计划制定好后,分别在十四、十五、十六周进行了高、中、低三个段的古诗词吟唱教学法的研讨。分别选取了高、中、低段的青年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他们服从学校的安排,勇挑重担,为老师们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每次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按照计划展开活动,即上课老师选题——备课——说课——集体备课——音乐教师古诗词吟唱培训——课堂展示——集体议课——反思——再研讨,每次的研讨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取得了研究活动的实效。

高段组文昌菊老师执教的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属于教长的七

律诗。特请来教管中心粟主任亲临指导,采用一边吟唱一边学习的方式教学,课后课题组对较长的诗词究竟采用几课时教学合适,每课时又该达到怎么的教学目标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中段组胡云华老师执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吟诵——吟唱——拓展激起孩子们思念亲人的涟漪。低段组谢眉老师执教的李白的《静夜思》,采用的是先激趣导入————理解诗意——吟诵——吟唱的方式教学,课后老师们就低段古诗词教学应该达到怎么的目标要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每次的研讨活动不是流于形式,真切的总结出古诗词吟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研讨活动扎实有效,老师们把教学古诗词的问题当成课题研究,营造了我校良好的科研氛围。

二、古诗词吟唱教学法探索中的困惑

三堂“古诗词吟唱教学法”研讨课的展示,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的反思,在古诗词吟唱课堂实践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惑,提炼整理如下: 1.古诗词教学采用吟唱教学法,对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有音乐素养。

2.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融入吟唱教学效果更好、教学环节更自然,同时让别人认可是采用的吟唱法教学古诗词。

3.各段的古诗词教学分别上几课时合适,每课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4.古诗词的配乐应该选取什么的曲谱适合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5.如何在常态教学中达到展示课中达到的这种效果。6.古诗教学的容量问题;教师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

三、古诗词吟唱教学法初步的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我认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不是每一课时都得有一个模式,只能是古诗词教学的一般教学模式。初步整理出以下模式供课题组全体人员探讨。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

1.课前预习,收集信息——创设情境,走近诗歌——交流资料,激发兴趣——诵读感悟,入情入境——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2.解诗题——明诗意——抓诗眼——品诗情——诵诗韵——唱诗情。3.意境入眼,以画传情——吟唱入心,诵诗悟情——诵诗入口,品诗愉情——舞蹈入神,演诗表情

4.聆听音乐,想像诗中意境——组织讨论,增加对诗文的理解——歌唱古诗,体验诗中情感——动作演绎,升华诗文意境

四、今后的打算

本学期“古诗词吟唱教学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这探索过程中遇到很多的疑难困惑,需要课题组成员客服困难,在以后的古诗词教学中不断努力、继续探索,不断取得古诗词吟唱教学法的有效途径。今后的探索工作初步打算如下:

1.全面展开古诗词吟唱教学法的探讨,语文教师人人上研讨课,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上示范、展示课。

2.请教研室的专家对“古诗词吟唱教学法”进行课堂指导。3.为培养课题组成员的音乐素养,开展卡拉OK大赛。

4..课题组成员在探索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实践,撰写“古诗词吟唱教学法”研究小论文,开展论文赛。

玉峰小学课题组

10.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篇十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现状和趋势

(一)理论背景

1、时代的要求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多元文化碰撞的特殊时期,令人遗憾甚至痛心的是,这生生不息、绵延千年的人类传统美德却因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而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与危机。那些子孙成群而老无所养的辛酸事例和“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等等令人发指的故事,这种责任感与感激之情的严重缺失、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严重扭曲,对于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国度来说是多么地悲哀与不幸!人们不禁责问:这种“辛酸”与“不幸”的出现到底应归咎于我们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不力还是社会环境的不佳?这确实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冷静反思。情感教育”的失落与苍白,“感恩教育”的滞后与断层,应该是产生这些“问题孩子”的主要原因。中国自古就有“感恩”的传统。“泛爱众”;“投桃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什么古人尚且明白的浅显道理,在我们今天看来反倒难以施行呢?

2、课改的要求 2001年我们走进课改,“感恩教育”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它的功利性在于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

3、学生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而“感恩”是最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加强对公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更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二)、研究现状和趋势

“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这不是一句空话,应是一个正直的人最起码的品德。然而,在我们的身边,每一个鲜活的事例都让人触目惊心。面对人们感恩之情、感恩之德、感恩之心、感恩之行的缺乏,人们呼吁立即补感恩教育这一课。我们不仅反思:感恩教育靠补是否可行?对于孩子来说,儿童期是培养价值观念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时期。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因此,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应从小开始,越早越好。....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而“感恩”是最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加强对公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更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二)、研究现状和趋势

“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这不是一句空话,应是一个正直的人最起码的品德。然而,在我们的身边,每一个鲜活的事例都让人触目惊心。面对人们感恩之情、感恩之德、感恩之心、感恩之行的缺乏,人们呼吁立即补感恩教育这一课。我们不仅反思:感恩教育靠补是否可行?对于孩子来说,儿童期是培养价值观念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时期。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因此,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应从小开始,越早越好。

二、关键词的解读:

感恩教育界定为: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所以感恩教育对于个体,不仅是道德教育,也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也是理想教育。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是大自然、是社会、是国家和他人的恩泽与奉献的结果,因而应当珍惜与感激。这意味着人们在享受恩泽的同时更要承担一份责任,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因此,感恩其实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实践:实践是人们有意识地,能动地探索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和表达,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育技能。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

1、生活教育观 陶行知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要想继承和发扬“感恩”这一生生不息、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就必须走进生活。

2、科学实践观

全面思考,重新定位,加快学校科学发展步伐。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三个”重点出发,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学校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围绕“打造优质教育、创建品牌学校”的共同愿景,确立学校“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情智和谐、德艺双馨”为核心,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化教育和幸福教育融合的方式及途径,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的习惯。

2、通过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祖国之恩,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激广后奉献之恩,唤醒学生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方法与途径

1、课题研究的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我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组织领导。课题成员年龄结构均衡,业务能力较强,素质较高。采用课题专人负责制,由校长亲自主抓,德育主任具体抓,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全体成员在研究中积极参与,合力攻坚,形成领导重视,师生协同作战的课题研讨氛围。

(2)理论提升。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实现对课题研究的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监督。针对课题研究内容,强化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多样,有教师读书自学、专题讲座等。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多次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建构充实的理论框架,促进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不断内化。教师们在不断学习研究、交流中,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提高了理性认识。

(3)享受过程、关注评价。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调控研究过程,加强课题资料的研究、建档、积累、整理和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4)创造和谐的教育实验氛围。我校注重校内外环境建设,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及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加强与各实验学校的交流研讨活动,创造和谐的教育实验氛围。5)关注信息交流。我校充分运用学校网络,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扩大信息的接触面,大量地占有信息。积极开发信息资料,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

(6)保证课题研究必要的经费,加强软硬件的建设。课题研究经费,全部用于购置课题研究资料和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之中,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本阅读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感恩教育的文献收集和研究,尤其关注我国传统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2)、调查分析法:在课题实施阶段,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调查分析我校的现状等,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措施。(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研究每一种具体做法的效果。(4)、个案研究法:对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5)、经验总结法: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提炼、提高认识。

3、课题研究的途径:(1)、教育阵地化。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开辟教育阵地。(2)、课程国学味。通过开设书法、武术、民乐、经典诵读等国学课程,让课程充满国学味。3)、礼仪外显化。除了在品生、品社课中渗透传统礼仪教育,还逐步改革一些日常礼仪。(4)、范围全员化。按不同层次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全校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这一教育行动。(5)、展示规模化。全校学生会唱《弟子规》,六年级毕业生能背出百篇诗文,能编课本剧、讲传统美德故事,演练武术操,展示书画作品,进行陶艺创作。

五、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2008年6月——2008年9月

建立课题组、落实分工、加强理论学习、拟订总课题方案、构建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做好课题实施准备。

2、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6月

根据本方案的研究内容和策略落实研究计划,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举行实践研讨整合意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推广,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3、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09年9月

对预期目标进行评估,作课题总结;整理物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提请有关部门进行课题鉴定。

六、课题研究成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顾我校一年来的实验经历,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位专家的引领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

此课题开展已经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及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孩子们从过去大部分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到现在已经清楚地记得父母的生日,还能采用亲自做贺卡、送祝福等形式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尤其部分学生在对待家长的态度上有了明显的好转,学生体谅父母,也不乱发脾气了。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中,参加实验的孩子们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已经没有学生因老师的说教而怨恨老师,更是体现了这些孩子们也开始理解老师,并能够与老师合作完成好每一件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三大工程 全面实施感恩教育 第一 诵读古典诗文 彰显少年君子风貌

诵读古诗文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我校以诵读古诗文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感恩特色教育的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我们以“两结合、三机制、三延伸”的诵读模式,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诵读系列活动。四结合,即特色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修建了刻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假山,配有潺潺的水流,醒目的字迹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中。诵读经典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结合《弟子规——日常生活力行表》的设计,将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活动表现一律纳入此次教育行动中,完成了三维一体的整合,使学生明白了感恩无处不在。使全体师生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相互学习,共同感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地迎接明天。第二 礼仪童子功奠基工程

开发礼仪校本课程,自编了《小学生礼仪》校本教材。通过每周礼仪广播,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各科教学之中不断渗透文明礼仪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的引导与教育。引导学生通过上网,到书店、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举行邀请函设计、感恩语言描绘、手抄报评比等活动,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第三 思源归真普及工程

我校开展“让爱传递、让梦飞翔”系列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递梦想 快乐阅读”的读书周活动,鼓励学生学会读书、读好书并用绘画、诗歌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梦想,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然后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真爱梦想图片、视频宣传,让学生了解山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号召学生为他们捐款捐书,为帮助山区孩子实现读书梦想献上一份爱心,和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共同成长。让我们的孩子们从读书中享受到快乐,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捐书”并非仅仅是赠送这么简单,“捐书”是一个纽带,让“捐书”和“受书”的学校、小集体和个人之间从此建立长期的友谊关系,今后将开展许多相互有益的快乐读书活动,如交流读书心得、互通学习经验,各自向对方介绍本地民风民俗,邀请对方交换考察,共同举办夏令营活动等等。开展快乐“读书捐书”活动,必将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兴趣,使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健康成长。学校开展特色大课间活动,我们始终坚持“健康第一,懂得感恩”的指导思想、在大课间中全校师生共同完成口语操《让爱传出去》,使学生懂得感恩,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感谢父母给予生命,从而必发自内心的情感会自然的随着音乐流露出来。在以维吾尔族音乐为背景的舞蹈更是让学生兴奋不已,踏着优美的舞步,摆动着可爱的小脑袋,孩子们就是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感受新疆地域的多民族化,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家乡,与民族同学手拉手,肩并肩,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清明节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感恩教育的极好时机。通过祭扫烈士陵园活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了解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激发队员们对英烈的崇敬之情,珍惜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使学生接受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今年,我校开展了主题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的清明网上公祭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爱国主义网站——“民族魂”网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发表祭拜感言等以这种特殊的祭扫方式缅怀先烈。通过此次活动让全体少先队员感受到胸前红领巾的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与爱护,用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民俗风情、参加社会实践,感受祖国之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如:参观吐鲁番火焰山、坎儿井、沙漠公园等,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又如:参观蔬菜大棚、草莓基地等,整个活动过程有张有弛,同学们的热情高涨,营造出紧张、活泼、欢乐、和谐的气氛。通过实践锻炼,同学们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懂得了友情的珍贵,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回校后,学生还根据自己的见闻写下了真实的感言。我校还利用陶艺做画话的契机,通过“赏陶艺----设计陶艺----制作陶艺----画陶艺----话陶艺----写陶艺”等系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陶艺课程成为学生的至爱、学校的品牌,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真正体现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大语文观。最后学校还将自己亲自制作的陶艺作品送给来校参观的领导、送给了社区的孤寡老人等。这样的活动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让孩子们学会了关心他人。

七、课题研究的问题思考及展望:

课题研究开展到今天,我们也发现:课堂,已不是传统意义上教室;实践:已不是简单的活动。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帮助者,要和学生一起在广袤的信息原野上驰骋。

上一篇:学期工作总结幼儿园201下一篇:动名词ing的变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