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摩擦力难点

2024-07-19

初中物理摩擦力难点(共9篇)

1.初中物理摩擦力难点 篇一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和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复习

教学目标: 只知识与技能:(1)、知道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侧电动律的原理

(2)、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3)、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学会系统梳理相关知识,(2)、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喝酒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具有合作意识,(2)、培养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察屏幕的电路图(课件展示)

教师讲述:此电路图学生非常熟悉,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此电路中涉及三个电学仪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其次,此电路图能测量电学物理量和探究物理量间的关系,而且,历年中考中涉及到的考题较多。

学生活动:分析此电路图,思考回答:此电路图能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归纳问题)教师总结:

1、不移动仪器:(1)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2)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移动仪器:(1)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移动电流表)

(2)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移动电压表)

(3)研究电流和典雅的关系。(移动滑动变阻器)

3、更换仪器:(1)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2)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师讲述:本节课我们重点复习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功率两个实验的相关知识。

二、讲述新课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和提出问题:

1、本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分别讨论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

功率的实验,问题写在纸上,问题可设计想知道的或已经知道的,本组提出的问题由另一组给出答案。

2、小组收集问题,相同问题只有一次记录。教师活动:巡视并给学生指导,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教师讲述:讨论的问题给大家展示,分组回答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并作出评价和总结,不足的问题给予适当的补充)

教师提问: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功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屏幕展示:(根据回答总结)

1、实验的相同点:(1)、相似的实验器材

(2)电路的连接形式(3)测量物理量相同、(4)、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相同

2、实验的不同点:(1)、实验的目的不同

(2)、实验原理不同

(3)、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不同

三、实践与练习:

1、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如图:小明同学已连接好的电路,但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C P D B

错误,请你把错误的连接线改正过来(在连错的导线上画

“X”,并在原图上画出正确的接线)。

(2)小明同学连完电路后,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分别出现如图所示情况,电流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正确操作测得数据如下,电流表的第三次示数如图,请你帮小明填入下表适当空格处,并补完成最后一行的内容。

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1.5 0.34 4.41

2 2.0 0.42 4.76

3 2.5

2、小明利用以上电路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1)、小明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 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同桌提醒实验有问题,小明想, 实验连接没问题,请同学们找出可能的操作不当的地方是,(2)、小明在同桌的建议下,检查电路并重新 连接电路,当他闭合开关时,灯光偏暗,但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灯的亮度都不变,原因是

1、实验的相同点

2.初中物理摩擦力难点 篇二

一、知识来源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公式、定律等都是物理学家们在一系列实践活动后总结出来的,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例如, 冬天马路结冰后行人特别容易滑倒, 但在冰上撒一层盐后就不那么滑了;大雪过后, 在冰上行走与在雪中行走人们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自行车的刹车系统是如何起到刹车作用的……引导学生对诸如此类的生活现象展开探讨。考虑其中蕴涵着哪些物理知识, 以及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物理, 从而深切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回归课堂教学, 巧用“实践与总结”教学方法

1. 初中物理中关于“摩擦力”的教学安排应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新课。

首先,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从而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猜想, 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鼓励他们通过“合理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和“归纳整理”等教学流程得出结论, 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践, 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重要因素, 即“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进而形成深刻的印象, 强化实际动手能力, 为接下来物理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规律的正误总是依据一定的实践活动而得以证明的, 因此,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自然就成为了教学重点。

就本节课, 我为学生们选择了实验所必需的器材, 其中包括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正方体木块、等质量等底面积的铁块和铜块、木板、玻璃板、毛巾、小木棍。待道具准备齐全后, 我让学生分组实践, 自行选择他们认为应该用到的实验器材, 作为证明他们猜想的其中一个环节。实践活动开始前, 我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强调了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请各小组自行制订合作计划, 做好每个组员的任务分工和实践记录。实践进行以后, 教师要注意观察各小组的操作流程, 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指导学生。最终他们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实践活动。

3. 实验结束后, 各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展开交流, 分享实验成果。

此刻, 对于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不论正误、优劣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 肯定他们敢于猜想和动手实践的勇气。在小组交流结束后, 教师公布正确的实验结果:强调在计算摩擦力大小时, 应先判断该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再根据实验推算出的公式进行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μN, 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 也叫滑动摩擦系数, 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另外, 还要特别提醒学生, 它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N为正压力。经过计算、总结, 让学生发现静摩擦力与物体之间平衡条件的关系。在公布正确实验结果后, 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观察生活中与摩擦有关的现象并分析其属于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 最后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回收和批改完作业后, 给予作业完成优异的学生奖励。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自身综合能力的养成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大力提倡“实践与总结”的教育方法, 因为它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其过程中需要他们动手实践, 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猜想和验证, 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最重要的是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勇于尝试。另一方面, 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活动中, 成员之间会相互鼓励, 相互监督, 共同探讨, 这都会为他们日后综合素质的提高夯实基础。所以, “实践与总结”的教学方法值得尝试。

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 应丰富教学形式, 以科学的教学策略为指导,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另外, 实践活动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灵活性、多样性、清晰性和多角度性。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 倡导学生使用实践研究方法, 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在日后深层次学习中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挑战。因此, 物理教学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重点是从实际生活出发, 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解, 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 使他们对物理学这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有初步的了解。本文以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为具体教学案例, 结合“实践与总结”的教学方法, 归纳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规律, 以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摩擦力,实践与总结,操作性,归纳整理

参考文献

[1]谢慧英.“摩擦力”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J].湖南中学物理, 2011 (04) .

3.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难点解析 篇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 概念教学 难点 初中人教版的物理教材中的物理概念通常都出现在本章的开头和结尾,并且用黑体字标记出来。可以看出,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还比较浅,因此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要重视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难点,化繁为简,由难变易,生动的向学生进行概念讲解。

一、物理概念本身的抽象性

初中的物理概念基本上分为四大模块,即光、电、热、力。这四大板块中,又有很多细微划分,这些物理概念由于自身的抽象性,很难被学生理解。学生大多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将物理概念正确理解和运用。这是我们在物理概念教学中遇见的难题之一。因此我们要将物理概念具象化,通过比喻等方式,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容易理解的、直观的概念。

例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中,我们学到了“电荷”这一概念,教材中电荷的概念是: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电荷的概念,因此,我会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对电荷进行讲解。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荷的图片,这样学生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随后,我又将事先准备好的四块圆形吸铁石拿出来,其中两块吸铁石正极一端上标注着“+”,其他两个负极一端标注则是“-”,分别代表正负电荷。两个“+”或“-”放在一起的时候,会相互排斥,而一“+”一“-”放在一起时会相互吸引,这就生动的解释了同电荷相互排斥,异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这堂课学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关于电荷的概念,对以后关于电荷的深入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忽视实验和概念结合

在我们的物理概念教学中,缺乏实验和概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物理实验是物理概念的实际应用,因此对物理概念教学,我们应该加强对物理实验课程的运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

例如,在讲到光的直线传播的时候,物理书上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x108 m/s。我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证明了光是直线传播的。我的实验工具是一张纸和一根针,在纸上用针扎两个相距不超过3mm的针孔,然后把针放在纸的背后约2.5cm处,让学生单眼透过双孔观察。

教师:“你们看见了什么?”

学生:“我见了两根针。”

随后,我在两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依旧让学生透过孔进行观察。

教师:“你能看见什么?”

学生:“能看见三根针。”

以此类推,再扎第四个孔,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学生会得出一个结论,扎的孔越多,看到的针越多。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可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使学生对光直线传播的物理概念更清晰。

三、初中生认知水平浅

由于初中生还处于心理和身体发育阶段,因此他们对一些知识的认知度还比较低。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即从初步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对于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他们很难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最好将物理概念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到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比热容》的时候,就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概念讲解。教材中的概念是这样的: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对这一概念,学生们很难理解,我会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如提问引导:“同学们,夏天去海边的时候,你踩在沙滩上和海水中,是什么感觉?”

学生:“踩在沙滩上感觉很热,踩在水里感觉很凉。”

教师:“这就是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同样的时间在阳光下照射并接受热量,为什么温度却不同呢?这就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更大,也就是吸收热量更快更多。”

通过我结合生活实际对物理概念的表述,学生对比热容这种抽象的物理概念理解更加的深刻了。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是由于物理概念过于抽象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教学中的实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郭亚敏.浅谈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实效性[J].时代教育,2010,(03).

[2]朱喜香.情境策略转变学生物理前概念[J].物理通报,2010(03).

4.初中物理经典说课稿《摩擦力》 篇四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将《摩擦力》安排在这个位置研究,既可以和《重力》、《弹力》相对比,加深学生对力的认识,又为下一步“二力平衡”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1、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

(1)摩擦力的概念;

(2)探究活动: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3)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本节教材的内容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探究性,虽然摩擦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却并不熟悉,这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二是实用性,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将本节课重点定为组织好学生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活动,尤其要引导学生灵活使用“控制变量法”制订试验的方案,设计试验的步骤。

预计难点会出现在探究活动的“猜想与假设”环节。“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如果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猜想,可能会出现许多答案,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压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运动的方式,运动的速度等,由于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本身就是有争议的,所以要解释清楚它与以上因素的关系并不容易,有些关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无法接受,但是不让学生猜想,直接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度的关系,又不符合科学探究的规律。因此形成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物理研究方法;已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但不掌握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另外考虑到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并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有关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法方面计划采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教学方法有:指导探究法、引导谈话法、帮助分析法。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热情,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法方面主要指导学生使用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观察阅读法等。

四、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首先,创设情境,利用夹玻璃球比赛活动引入:在这一活动中,我特意将常用的乒乓球改为更光滑的玻璃球并将其浸泡在肥皂水中,筷子使用的是光滑的塑料筷子。几次活动中,从来没有学生能夹出一个玻璃球,这样就更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展示课题以后我们很快就进入【活动1】

【活动1】让我们来体验!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这是一组对比活动,通过1、2对比使学生体会到摩擦力的性质是阻碍,通过1和2与3的对比学生体会到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已经发生或要发生相对运动。这样不仅让学生其实体会到摩擦力是一种阻碍作用,而且为学生以后的分析是否存在静摩擦和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两次对比实验的体会,经过讨论,学生会很容易得出摩擦力的定义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摩擦力,物理学中常用字母f表示。

到这里,学生对摩擦力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接下来通过活动2我们有可以带着学生回到生活中来。

【活动2】比一比,看谁观察更细致!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回顾生活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摩擦,无处不在!掌握摩擦的知识非常有用!师生共同分析这些现象。由于摩擦力的分类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课本内容有有所涉及,不可回避。所以,在分析学生例举的摩擦力事例时,我适时提醒学生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状态,最后以投影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摩擦力的种类,使学生在进入下一个环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没有很突兀的感觉。

接下来,进入重头戏,突破难点:为了使学生有猜想可说,也为了避免陷入假探究戳伤学生的探究热情,我设计了【活动3】

【活动3】搓搓手,你有什么新发现?

1、用轻重不同的力进行搓手,体会摩擦力的大小,发现了什么?

2、在手上涂些肥皂液再搓,你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亲自动手,使学生接下来的猜想时有充足的依据!并且,加深了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印象!

至此,万事俱备,只剩下两只拦路虎(将这一活动称为“两只老虎”就是想激情学生的打虎热情。)

【活动4】两只老虎!

测定滑动摩擦力需要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是几天后就会完全明白的内容,本身也不难理解,所以这里就按照课本安排让学生自主阅读“信息快递”。另外,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正确完成探究活动,设计时,提醒了部分同学:本实验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当然,点到即止。

水到渠成,学生很自然的就开始进行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活动5】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开始探究,教师巡视学生探究活动。通过讨论、探究、交流三个阶段归纳实验结论: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等无关。物体间的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有了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作为理论基础,学生完全能够读懂、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所以,接下来我设计了

【活动6】阅读归纳: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完成验证性活动8、6。由学生交流后归纳结论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接触面间的压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减少压力

2、接触面变得光滑些

3、用滚动代替滑动

4、加润滑油

交流提升,让物理回归生活!

三、交流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改变摩擦力的四种典型方法的事例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并更进一步地把“自行车的哪些部位存在摩擦?”以开放题型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而把本节课的学生活动推到了高潮:每位学生都有话说,每位学生都能说清楚,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

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后,我布置了两条作业:

1、阅读课本第55页“读一读”和“生活、物理、社会”

2、以“假如没有摩擦力”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希望通过作业1帮助学生完善摩擦力知识体系,通过作业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摩擦力

1、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要做相对运动时,在接 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等无关。物体间的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a、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增大接触面间的压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a、减少压力

b、接触面变得光滑些

c、用滚动代替滑动

d、加润滑油

通过这样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将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强化重点知识。

5.初中物理摩擦力难点 篇五

学生的前经验: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小孔成像,学生已有倒立实像的概念。(甚至已有学生知道像的大小可由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改变或由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改变来调节);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的平面镜成像,学生已有了正立虚像的概念。(学生已经知道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而虚像只能用眼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承接)而据光的折射规律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因其

成像的复杂多变而成为学生认知上的新难点。

突破的方法:

1.建立模型

学生或亲自实验(若班额小而实验器材又充分的化,一定要让学生分组实验)或听老师边讲解边演示的实验,要要求学生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根据现象初步知道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什么像;二是要让学生建立有关光具座上三个物体的空间模型:实验源(蜡烛)、实验对象(凸透镜)、效果显示器(光屏)。

2.建立静态的成像模型

凸透镜成像从生活中的应用来说,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一是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应用是照相机;二是当物体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在二倍焦距之外),应用是幻灯机;三是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如果只是这样平面的让学生记忆和考查的化,问题不大。但如果考查如何调节,即让学生由静态的模型,到动态的模型的化,当是学生认知上的最大问题所在。

3.建立动态的调节模型

凸透镜不动,移动蜡烛,其所成像的大小和位置就会随之移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倍焦距处及二倍焦距处。在光具座上这两点把长度分为三个区间:二倍焦距外、二倍及一倍焦距间和一倍焦距内。同学们可以建立这样的动态模型:物近,像远,像也大。即当物体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它所成的像就会远离凸透镜且渐次变大。以上是指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

4。“口诀”辅助

6.初中物理摩擦力难点 篇六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用导线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L1不亮,而L2仍发光(较亮)。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有阻”,而开关

S的局部短路通道则比作是“无阻”。电流只会“走无阻”而不会去“走有阻”。即L1短路不工作,电流从导线经过。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⑵、节点法:没经过用电器,导线再长都相当于一个节点,观察每个用电器两端的端点确定它在电路中的位置。图2、图3是对各电阻的连接情况分析。

如上图2各个A点都与电源正极相连,各个B点与电源负极相连,可以简化为图3。在图3中,R1、R2、R3的并联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

⑶、去表法: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在电路中去掉电压表,不会影响电路结构,电压表所在之处可视为开路。而电流表的内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几乎不影响电路的电流强度,因而,在电路分析中,电流表可以看成一根导线,去掉后改成一根导线即可。、三、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特点

1.两个电阻无论是串还是并联,其中一个电阻增加,总电阻都增加。原因:串联时,R=R1+R2,若R1增大,则R增大并联时,1/R=1/R1+1/R2

若R1增大

1/R1减小,则1/R减小,所以R增大。

2.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电阻都小。并联时 1/R=1/R1+1/R2 因为1/R>1/R1,1/R>1/R2 所以R

p=““>

四、欧姆定律的理解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

U/R

。注意点:(1)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刻,对同一电阻(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即一

一对应。

(2)注意不变量和变量:在R一定时,I与U成正比。在U一定时,I与R成反比。(3)

变形公式

R=U/I的理解:R可以通过U/I的比值求出,但R的大小不是由U/I决定的,R的大小由公式R=ρL/S的因素决

五、R1、R2串、并联在电路中公式

1.串联分压(1)I=I1=I2(2)U=U1+U2(3)R=R1+R2(4)各量比例关系: 串正比(指各种量之比与电阻之比的关系属于正比用电流相等推导)

2.并联分流(1)I=I1+I2(2)U=U1=U2(3)1/R=1/R1+1/R2

或者

R=R1R2/(R1+R2)(4)各量比例关系: 并反比(指各种量之比与电阻之比的关系属于反比用电压相等推导)

六、关于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问题

灯泡铭牌上标的“220V 60W”就是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额定电压(U0)

额定功率(P0).实际电压(U)

实际功率(P)对某用电器而言,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只有一个。对某用电器而言,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可有很多个。当U

U0时,则P

P0

;灯很亮,易烧坏。当U

U0时,则P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例1 “220V

100W“的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若把这只灯泡接到110V的电源上,灯泡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少?工作10分钟消耗电能多少?1度电能让它工作多少小时?

七、电功和电功率单位问题

有的同学在计算时由于单位不统一,或者不会选择合适的单位,使计算很繁锁还容易出错。电功的单位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单位:焦耳;还有一个大单位:千瓦时(又叫度)1度=1千瓦时=3.6X106焦耳电功率的单位也有两个:W,KW

1KW=1000WW=UIt

=I2Rt

=U2t/R=PtP=W/t=UI=I2R=U2/R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都用国际单位P→瓦(w);W→焦(J);t→秒;U→伏(V);I→安(A);R→欧姆(Ώ)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八、如何画等效电路图

(1).特点法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电流流向法.(电流有分支,被分支的部分是并联,无分支是串联)

(3).节点法(把开关、电流表看成导线,导线无论多长,都相当于一个节点)

(4).含有电表的――“开除电表法”(电流表相当于短路即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流表两端,电压表相当于断路去掉)

1.识别含有电表电路的小窍门--(打油诗)

两表先“开除” 等效看懂图 恢复明职责

结果立即出注意:恢复电流表很容易,看它原来在哪一支路或干路上直接画出,而恢复电压表有点困难,关键看它是直接加在哪个用电器的两端(中间不能是用电器再串有电源),即是测该用电器的电压,电压表直接和它并联。

例1:请你画出如图一所示的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并说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作用。

解:(1)两表先开除

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压表视为开路。

(2)标出电路图的结点A、B、C、D。

(3)

等效看懂图

根据电流路径,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经过D点和R1来到A点,电流在A点分开两路,一路通过R2到达B点,另一路通过R3到达B点,两路在B点汇合到达电源负极形成回路。画出简单易看的电路图(如图一1)。由此可知R2、R3是并联,然后再与R1串联。

(4)

恢复明职责电流表电压表复位。由电路图一可知C、A两点之间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可看作同一点,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D点和A点,所以电压表是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流通过A点分开两路,一路经过电流表后,再经过R3到达B点,所以电流表是测量通过R3的电流强度(如图一2)。由上面例子,可看出分析电路的重要性。在复习中应特别强调分析电路,画等效电路图的必要性,使学生掌握这个基本技能。并能养成遇到电学问题,先画出电路图。遇到电路图先分析电路的好习惯。练习:如下图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各表的示数如何变化2.分析开关闭合\断开(断路和短路)引起的电路变化(抓住状态,画出等效图)例2.如图所示电路,试分析各种情况下R1、R2、R3、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1)当S1,S2都闭合时。(注意:s1,s2都闭合时,R2被局部短路)

(2)当S1,S2都断开时。

(3)当S1断开,S2闭合时。

(4)当S1闭合,S2断开时,其等效电路图分别为:

例3.(2006年北京市)在图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R1、R2为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开关S1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开关S2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3

B.开关S2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6VC.开关S2闭合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D.开关S2闭合时,R2两端电压为6V练习:如图所示电路,试分析各种情况下R1、R2、R3、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1)当S1断开,S2闭合时。(2)当S1,S2都闭合时,(3)当S1闭合,S2断开时。(4)当S1,S2都断开时。

3.滑动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

例4.如下图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各表的示数如何变化?思路:部分电阻变化--整体电阻变化--整体电流变化--部分电流(电压)变化例5:如图四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

例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

(D)

A.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B.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亮C.电压表示数减小,灯变暗D.电流表示数增大,灯变亮(注意分析此题时,以电灯上电压做为电压变化的参照物,因为灯泡的电阻不变)小结:电路的识别1.有电表的“等效开除”2.有开关的注意断开、闭合抓状态3.有滑动变阻器的看变化4.关键画好等效电路图

九、有关“电路变化”的分析和计算

变化电路主要是通过开关或滑动变阻器的改变来引起电路变化的。电路中有多个开关,通过开关闭合和断开的状态变化,往往会使各用电器的连接关系发生变化,而滑动变阻器则通过滑片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有效电阻,从而使电路中的各电器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等数值发生变化(也有改变电路结构的)

分析电路变化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四步:

1.从变化电阻人手。

2.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看电阻的变化情况。

3.一般电源的电压是不变的,由总电压(电源电压)不变,得出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4.根据电路特点以及题意,由欧姆定律来判断部分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1、开关的通、断造成电路的变化当开关处在不同状态时,由于断路和短路,接入电路中的用电器,及其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要发生变化,因此首先要在原电路的基础上画出各种情况下的实际等效电路。画图时注意应用串并联知识、去除电表再还原法、局部短路法等知识的应用。

例1:如图5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伏,L1的电阻为4欧,L2、L3的电阻均为16欧求:⑴、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⑵、S1、S2都接通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例题分析:在题中的当开关处于闭合或断开的两种情况下电路结构发生了变化,可进行电路的改画,见图6。解:当S1、S2都断开时,L1、L3串联。等效电路图为:图一

电流表读数

电压表读数

当S1、S2都接通时,L2、L3并联。等效电路图为图二

总电阻总功率

2.滑动变阻器变化问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有效电阻发生变化了,或是引起电路结构的变化,或是引起电路中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变化。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此类型问题,解题关键是:⑴、弄清滑动变阻器原理,滑片滑动时电阻是变大还是变小?⑵、弄清物理量是否变化,一般来说,电源的电压,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不变,其它的物理量都是可变化的;⑶、弄清电压表读数读出的是哪一个电器两端的电压;⑷、反复利用串并联电路中各量的公式以及欧姆定律来求解,注意要一一对应。例1:如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B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例2 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滑片在中点C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求:(1)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2)电源的电压和R1的阻值.。(3)电路的最大功率P解题思路:利用不变量(如电源的电压、定值电阻)列方程,两个未知数,列两个方程求解。由题意知R1与R2是串联关系,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2电压。(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这个时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为最大阻值。R2最大=U2/I=9v/0.15A=60欧

(2)P在C处:RAC=1/2R2

=30欧R=R1+RAC=R1+30U=IR=UAC/RAC(R1+30)=6/30(R1+30)①P在B处:R=R1+RAB=R1+60U=IR=0.15(R1+60)=0.15(R1+60)②解①②方程组得:U=18V R1=60欧

7.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学浅谈 篇七

例如, 让学生伸开手掌, 将掌心与桌面相切, 用力向下压桌面, 学生都感到手掌被向上挤压;接着叫他们一边向下压桌面一边用力向前推手掌, 当手掌相对于桌面运动时, 学生感到手掌既被向上挤压又被向后扯;再让学生一边向下压桌面, 一边用比较小的力向前推手掌, 他们还是觉得手掌既被向上挤压又被向后扯;接着指出这种“挤压”就是已经学过的弹力, 而两次向后“扯”的力就是将要学习的摩擦力;然后分析归纳给出摩擦力的概念.

一、摩擦力的概念

相互接触, 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的力, 叫做滑动 (静) 摩擦力.

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接触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存在;接触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力) 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 ;接触面粗糙。这四点必须同时满足, 缺一不可.

三、摩擦力的方向

1.概念法.判断摩擦力方向的依据是:滑动 (静) 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 跟正压力垂直且与物体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确定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是关键。具体步骤为:选取研究对象 (受摩擦力作用的物体) ;选取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并确定接触面;找出研究对象相对于参考系的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滑动 (静) 摩擦力的方向跟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反且跟接触面相切.

2.运动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利用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判断.例如, 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物体一定受到了水平面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与拉力F平衡, 方向与F相反.

3.反作用力法.先确定受力较小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方向, 再找出另一个与它接触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求解摩擦力时首先确定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再具体进行求解.

1.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f=μ·FN, μ为动摩擦因数, 无单位, 取决于接触面的材料、光滑程度等;FN为正压力, 不一定等于重力;Ff的大小与物体速度、接触面等无关.

2.静摩擦力的确定:静摩擦力的范围0≤f≤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正压力越大, 最大静摩擦力越大, 但静摩擦力不一定越大;一般情况下,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3.滑动 (静) 摩擦力的大小也可用“运动状态法”及“反作用力法”求解, 但常常要利用整体与隔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受力分析, 而摩擦力隐蔽性极强, 学生会感到很困难, 下面的例题对帮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图所示, 三个质量均为100kg的物体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B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

当F=90N时, A、B、C相对静止, 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A、B、C受的摩擦力?

解:当F=90N时, A、B、C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对A:由平衡条件知, B对A的摩擦力f1=0.对B: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A对B的摩擦力f1′=0;因B处于平衡状态且C与B相对静止, 所以C对B的静摩擦力f2=F=90N, 方向水平向左.对C: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B对C的静摩擦力f2′=f2=90N, 方向水平向右;因为C处于平衡状态, 又与地面相对滑动, 所以地面对C的滑动摩擦力f3=f2′=90N, 方向水平向左.

五、注意事项

1.静止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 也可能受静摩擦力, 还可能受滑动摩擦力;同样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 也可能受静摩擦力, 还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8.初中物理摩擦力难点 篇八

在初中物理教材“杠杆”教学中,学生根据教材设计能够利用钩码得出在水平位置的杠杆平衡条件。由于力臂恰好在杠杆上,学生能顺利读取,这样设计虽然降低教学难度但容易使学生误解,认为力臂是在杠杆上。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领悟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可在杠杆上,可不在杠杆上呢?

在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在学生用钩码得出平衡条件后,老师可让学生做图1实验。用弹簧秤竖直向上用力拉时,当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记下弹簧秤的示数、钩码的重力和对应的力臂,验证是否符合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从而加深对杠杆定义的理解。此时改变拉力的方向,会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变大。使学生对前面得出的条件产生了疑问。然后指导学生在支点0点和弹簧秤作用点A之间拉一根橡皮筋,重复上述实验,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学生会发现弹簧示数变大,而且橡皮筋沿弹簧秤挂钩滑动长度变短。如果力的大小和此时的“力臂”相乘,乘积变大,和另一端力和力臂乘积不相等,不符合刚才得出的平衡条件。给学生提出疑问,说明刚才得出的规律不符合一般情况。此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要符合刚才的规律,力变大,距离减小可能符合刚才得出规律。用改装的教具可使学生想到“橡皮筋”长度变化即力臂是支点到作用线的距离可能符合。然后测量橡皮筋长度和拉力相乘,比较两边乘积,重复几次,符合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让学生明白力臂是支点到作用线的距离。

注意事项(1)做实验的橡皮筋不能太紧太粗,松紧粗细适宜。(2)如果做图3实验,弹簧秤的示数偏小,因弹簧秤中弹簧和挂钩有重力。

动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在学习动滑轮时,为了从理论上解说动滑轮是省力的,教材中采用变形杠杆的说法。既然动滑轮是杠杆,就要确定支点。而动滑轮的支点是一个动点,和支点的定义不符,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我用硬纸板做一个简易滑轮教具,在演示时学生很容易理解。如图5。做实验时按图6安装好,手拉自由绳子一端上下移动,可使学生根据杠杆的定义很容易找到支点;然后继续向上拉,但不能上升时按图7改变可继续。连续几次能观察到杠杆绕支点转动。这样使学生充分理解动滑轮是一个变形的杠杆,并轻松找到它的支点。

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在初中物理教材“二力平衡”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教材中通过在静止的物体两边加力很容易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而无法验证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经过多次实帮验发现这样做可完成。第一种方法找一个电动玩具汽车,先使小汽车在水平桌面上缓慢运动,近似看作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给小车加一对平衡力再让小车运动,比较前后两次的运动快慢可推出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二种方法将木板稍倾斜使小车能缓慢下滑,然后给小车加一对平衡力再让小车运动,如图8比较前后两次的运动快慢可推出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 篇九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摩擦力与弹力地位等同。本节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故应对该节内容的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本节教材从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考虑出发,从静摩擦力入手,然后介绍滑动摩擦力。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认识摩擦力的规律,使学生认识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学情分析: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在生活经验和课堂实验的双重引导下,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摩擦力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

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掌握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

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会运用公式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知道生产和生活中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实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认识静摩擦力,知道最大静摩擦力;

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难点:

理解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利用二力平衡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利用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方法设计

首先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让同学们思考讨论,引出摩擦力。接着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以及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教学方式与手段

教学方式:多媒体展示,教师现场实验,学生自己实验

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多媒体手段展示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物理情境,引出摩擦力。再通过课堂小实验让学生探究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让同学们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列举花样溜冰比赛,人推桌子,下雪天在地上铺炭灰等与摩擦力有关的场景,展示生活中摩擦力处处存在。

2.本章知识介绍

在初中时已经学过,俩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摩擦力。在本节课,将进一步探讨几种具体的摩擦力分类,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在静摩擦力中将着重点出最大静摩擦力。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和大小。

二、新课教学

1.静摩擦力

实验:把毛刷放在桌面上,用力拉毛刷的把手,使毛刷上部稍稍移动一些,刷毛的下部由于受到桌面的摩擦仍静止,使得刷毛发生了弯曲。这表明刷毛和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的作用。让同学们观察并指出此时毛刷和桌面分别受到的摩擦力的特点和方向。

在上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教科书中小孩推木箱的实例,得出结论。

引入静摩擦力:俩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思考:什么叫有相对运动趋势?

考虑瓶子瓶口竖直朝上被手握在空中静止,由平衡条件比较容易判断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和瓶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但瓶子相对手的接触面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假设接触面光滑,瓶子一定会向下滑落,这个“向下滑落”的方向就是瓶子相对接触面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而静摩擦力与这个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 静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1.如图所示,在托盘里放一定质量的砝码,木盒子静止。逐渐增加砝码的个数,物体仍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分析木盒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SHAPE MERGEFORMAT

2.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各不相同的毛巾、棉布、木板,重复上述实验,当物体仍静止在桌面上时,分析此时木盒子所受静摩擦力大小,并与上实验对比。

3.在木盒子里逐渐添加砝码,重复第一个实验,分析此时木匣子所受摩擦力。与其他俩实验对比。

4.观察:当托盘中的砝码增加到某一重量时,木盒子将开始运动,此时木盒子所受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小结: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与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与物体所受拉力的方向相反。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与跟它相平衡的力有关,静摩擦力随平衡力的增大而增大。

3.滑动摩擦力

举例生活中的滑动摩擦力,让学生感受到它的无处不在。

在冰面或湿滑的路面上,人跑几步后,若不再跑动,会在冰面上或湿滑的路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缓慢抽出压在重物下的纸条时,手要持续用力,同时重物会跟着纸条移动一段距离;擦黑板时,黑板对黑板擦有阻碍作用。

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探究对比物体的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在较光滑的桌面上放一木板,上面放一质量较大的木块(如下图)。开始时,在木板与木块接触的外侧面作俩个对顶的三角形的记号。当用手沿如图中箭头所指方向缓缓地拉木板时,可以看到木块随木板一起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但俩个三角形记号的相对位置却没有变化,知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某一数值后,才看到俩个三角形记号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继续拉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在木块相对木板静止不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 SHAPE MERGEFORMAT

观察并记录下木块从跟木板一起移动到滑动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放大演示教科书中的实验3.3-2,让学生分析讨论物体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通过演示教科书实验3.3-2,结合学生讨论后得出的结论,继续启发学生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都有哪些,并让学生积极回答。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水平拉动木块下面的木板2,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是木块1受到的摩擦力。

该实验在操作时木板2的运动不要求匀速,但开始启动时要缓慢一些,木块与木板之间从相对静止到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会晃动。用毛巾铺在木板2的上面,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保持木块与接触面的情况不变,在木块上面放一重物,再做一次对比实验。并据此寻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探究后,请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SHAPE MERGEFORMAT

此实验采取边实验边教学的方法,在教学提纲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寻找答案。给学生每2人一组准备好随堂实验器材。

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俩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如果用 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 表示压力的大小,则有: 。其中 是比例常数(无单位),叫做动摩擦因数。

思考:

解释实验现象:为什么木块与木板之间从相对静止到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会晃动?

公式中的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有直接关系吗?

的数值与什么有关?(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没有单位)

课下思考并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何与接触面积、运动方向无关。

4.总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即彼此之间有压力;

有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

接触面不光滑。

上一篇:项目建议书编制办法下一篇:永葆团员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