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呵护农村留守儿童

2024-07-26

用爱呵护农村留守儿童(共9篇)

1.用爱呵护农村留守儿童 篇一

关爱学困生,呵护留守儿童—— “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

南门小学

王火星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精彩的书,我们一起用朴实的心奋笔疾书。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欣赏,不仅陶醉于他们美丽动人的一面,还要找出疵瑕之处,使之日臻完美。

2011年11月10日下午5:00,我和四(2)班的班主任高红英老师、科任老师万骏、蹲点领导孙天峰一起来到四(2)班的留守儿童郑晓宇和学困生周慧玲两位同学的家里家访。

这两名学生的成绩都不太好,在班上的表现也算不上好,在路上,我们心情忐忑,因为我们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免不了敷衍了事,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早点回家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很快来到了郑晓宇同学的家里,由于事先进行过电话联系,孩子的奶奶在家,一进家门,家长很热情的让我们坐。孩子的奶奶说,由于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自己年纪大了,眼睛看不见,一些题目也不会做,没有能力辅导。我们向孩子奶奶说明了来意,汇报了孩子在校的表现,询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学校开展“校外访万家”活动的具体情况。孩子奶奶对于老师的到来非常高兴,起初她以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老师就没有当回事,事实却不是这样,后悔自己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表示以后一定尽全力配合学校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将近30分钟,但对于教育孩子的话题,孩子的奶奶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由于我们还要家访,只好告辞,并相约下次再交流。接着,我们来到了另一位家访对象——周慧玲同学的家里,孩子的父亲在家,这位憨厚的父亲赶紧拿出准备好的饮料让老师们解渴。孩子的父亲满怀歉意地告诉老师,由于自己平时忙于上班,无暇顾及孩子的管教,给老师们添了很多麻烦,希望老师们对孩子严加管教,自己以后也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家庭和学校一起将孩子培养成人。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大家得告辞了,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大家感慨良多,家长的表现让我们感到意外,也让我们无比感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需要老师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需要他们眼中的教育专家给他们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和孩子,更需要学校和我们老师的关爱,而我们却往忽视了这一点,也许我们的一次微不足道的行动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关爱学困生,呵护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来关心、爱护、教育、帮助我们的下一代。

2.用爱呵护农村留守儿童 篇二

1农村留守儿童的文明行为习惯现状

留守儿童的父母因长年在外, 对孩子照顾不够, 心存愧疚, 同时又爱子心切, 所以偶尔回来一次总想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特别是物质方面的要求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而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却视而不见或不忍心责备。而祖辈们则认为:一是隔代亲, 二是感觉孩子不在父母身边很可怜, 加上农村的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解只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 并且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至于习惯问题, 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因此, 许多老人对孙子辈总是娇宠、溺爱, 事事包办, 没有原则。长期以来, 这些留守儿童就养成了以下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厌学情绪较浓, 学习成绩欠佳;依赖性强、不爱劳动, 自理能力差;情感得不到满足, 缺乏亲情和关爱;违纪现象多,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性格孤僻、任性自私, 逆反心理强。

2农村留守儿童不良文明行为习惯的成因

2.1监护人监管不尽职

农村留守儿童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方面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 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 他们整天忙农活, 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言行, 以及学习各方面, 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 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 不让孩子挨冻受饿, 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 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 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错误想法在农村村民中占到了大多数。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 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进行的一件重大事情。

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由于监护人失去了监护能力, 说白了就是监护人已经管不住孩子了。这也许是由于监护人平时对孩子娇宠所致。娇宠最容易使孩子形成小气、任性、爱耍性子、爱发脾气等性格。这样一来, 孩子所犯下的错误也就不能及时得以纠正, 因为监护人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 不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更不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危害, 还有一部分监护人见苦口婆心地说不管用, 于是就采用极端的方法, 进行打骂教育, 这也许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 打骂还是不能从本质使孩子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打骂绝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2.2学校教师管理不到位

学校对于这类学生没有足够的关注, 教师能力有限, 现在的学生实在是太难管理了, 很多教师都感到如今从教的最大困惑是不知怎么管学生了, 管多了不是, 管少了不是, 看到学生有问题不管当教师的职业良心过不去, 可管的“风险”又很大。因为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不象以前那样融洽,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太高, 导致教师承受的压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教师是该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能控制得那么“到位”。所以, 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甚至产生放弃管理学生的想法。

2.3学生心理得不到关爱

遭遇挫折得不到鼓励, 受了委屈得不到应有的关爱, 让他们丧失了对世界美好事物的追求。世界观、人生观都有了偏差, 父母的不闻不问, 对自己的孩子关爱太少, 跟他 (她) 们交流太少, 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变强, 不让父母省心, 就会做出不当的行为。

3农村留守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3.1爱心涌动, 温暖心灵

良好的做人习惯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是学会做人, 有爱心。老师本身就应该是爱的天使, 要用爱去让这类学生明白, 这世界是多么温馨, 以期实现爱的传递。以爱动真情, 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 把他们缺失的爱尽量补足。讲真爱, 学会接受爱和付出爱;学会自爱——即自尊、独立、健康、自我展示和自我推销;学会理解与尊重——即理解对方的需要, 在理解中学会理解, 尊重他人人格, 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尊重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学会宽容——即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善于交朋友。

3.2智慧引导, 规范言行

注意观察这类学生的行为举动, 定期关注他们的表现, 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要从小处着手, 抓细节。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使其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 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 鼓励他们, 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

3.3家校联动, 做好表率

留守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性, 教师和家长都应以身作则, 做他们的镜子。1) 讲卫生。不乱丢垃圾, 爱护环境。2) 讲文明。不说脏话, 礼貌待人。3) 讲诚信。做到遵守诺言、说话算数;实事求是做事;待人真诚、守时。4) 有责任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经常反省, 查找自己的不足;正确面对过失、勇于承担责任;服务他人、有社会责任感。5) 为人乐观、豁达。自信自强;遇事心态平和;正确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

3.4严格要求, 反复训练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 首先, 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持之以恒, 要有耐心, 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 往往会出现“5+2=0 (学校训练五天, 双休日回家两天就还原) ”的现象, 切不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其次, 严而有爱, 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 突出一个“爱”字, 不见实效不收兵。最后, 习惯养成固然要严, 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 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两字, 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 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3.用心呵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篇三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家庭将外出打工作为致富之路,致使孩子常年处于缺失亲情的成长环境中,对留守在家中的孩子造成了很多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使得这些孩子的道德品质现状堪忧。这对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现状

总的来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对道德认识的理解。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年纪偏大并且文化程度不高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照顾,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程度不能够给予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留守儿童往往会在判断善恶是非的问题上产生困惑,可能使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上产生一定的欠缺。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弱化。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亲情的关爱,导致在亲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上出现了困难,致使留守儿童对荣誉感、耻辱感等基本的道德情感缺乏,缺乏对道德义务履行的毅力,对道德价值信念的追求。三是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对道德行为规范的认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在行为上缺乏父母的约束,加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农村留守儿童在自身的道德行为上容易出现错误,缺乏对是非观念、荣辱的分辨能力。由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他们的教育认识和教育方法相对落后,隔代亲情也导致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溺爱过度,造成了留守儿童的放任自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秩序和规则的认识。

二、构建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学校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农村学校的教育难度。学校有责任承担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常年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德育环境。

1.建设有人文关怀的学校文化

大多数学校为了追求规范化管理,学校管理方面缺少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气息,学校教师、学生行动仿佛都被束缚住了。由于父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不足,辅导不力,他们往往会成为学习上的困难户,很难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同时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怀与理解,希望教师关注自己,增强学习的信心。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上要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大对留守儿童内心感受的照顾,平等对待,甚至优先关照,特别是班主任要把班级营造出家的氛围,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温暖,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全体教师切实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中

在目前的学校管理形式下,学生的德育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班主任的工作量大,既要负责管理班级,还要负责教学,因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就大大减少,很难将道德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因此,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该切实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用爱搭建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对留守儿童进行辅导、监督,更多地陪伴留守儿童。将留守儿童按家庭住址在一定范围以内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让他们在相互帮助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问题,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建立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档案,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进行治疗。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疏导,邀请家长也参与其中。全体教师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只要用心细心,留守儿童就能得到全面发展。

3.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灵的沟通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来自父母的陪伴与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很容易感到孤独、失落,甚至还有一些年纪很小的留守儿童就有了很重的心理负担。他们不仅要为家庭的生活感到担心,还要为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的安全和健康担心。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处境都不一样,教师要通过与他们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与同学的交往情况等,对他们生活、学习等存在的问题给予帮助指导。只有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爱心与耐心,才有可能让学生打开心扉,讲出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的内心想法,教师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始终是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只有在工作中用爱心与责任心去寻找经验,发现其中的新问题,探索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新方法,才能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丽娟.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5):138.

4.愿用爱托起留守儿童的蓝天 篇四

-------上老小学刘传钦老师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纪实

瘦高的个儿,略黑的肌肤,脸上始终带着浅浅的微笑,他就是上老小学副教导主任刘传钦老师。自2006年2月办起利民托教中心以来,他迎来送走了一拨又一拨留守儿童,被留守儿童亲切地称为“刘爸爸”。几年以来,刘主任含辛茹苦,无微不至地关爱着留守儿童,用爱托起了留守儿童的蓝天。

说起刘主任办托教中心,还有一段辛酸的往事:

2000年,不甘贫穷的他毅然辞职下海,把自己的大儿子松林带到九江文武学校读书,没想到在那里儿子武术是学到了不少,但在生活和心灵上都遭受到了特大的磨难。那时他夫妇俩都在福建省打工,因工资没有按时发放,导致松林的伙食费交不上去,连续几个月都交不起伙食费。所以他学校后勤部下令停了儿子的伙食,在停伙食前,既没有先通知他,也没有好心的老师帮助儿子,使松林7天都没有吃一餐饭,只饮一些水和个别好心的同学送一些包子、零食度日,儿子那时才12岁,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得知这一事实后,刘老师哭了整整一天都未能上班,后来好心的工友和刘老师去找到老板向他说了这件心疼的事后,老板才勉强的借了一千块钱解决儿子的吃饭问题,这件事在他的心里刻下了深深地印记。刘老师小儿柏林,在他外出时是上小学二年级,走之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两名又是班长,每学期都是班里的“三好学生”,性格开朗、活泼、能说会道,很受师生的喜爱,刘老师外出打工后,由于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和家庭的关爱,只跟随70多岁的爷爷奶奶,对于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少有关注,家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生活又无规律,又经常迟到,加上常常想父母,那时又没有电话,要几个月才能收到一封信,根本不能在心灵上沟通,后来他的性格也变了,变得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性情孤僻、感情脆弱、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导致他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由一个热爱学习有上进心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不求上进,只求玩乐的人了,和从前比较判若两人。而刘老师一门心思地想攒到更多的钱,贻误了他们兄弟俩,这一损失,刘老师觉得终生都无法挽回。

返回学校工作后,刘老师无论在哪个学校都负责少先队工作,在工作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的生活深深牵动着这个中年汉子的心,曾经的伤痛让他对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关注,更多挂念。他十分了解这些留守学生的生活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三类:一是隔代监护型,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方式;二是亲友监护型,即把孩子托付给亲朋好友,如叔叔婶婶、姑舅或是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监护责任落在孩子自己头上。无论何种监护形式,监护中的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但求物质和生活上全方位满足,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孩子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却少有关注,家庭教育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另外这些留守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经常不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旷课是家常便饭,有的留守学生甚至辍学,有些留守还的生活习惯极差,不讲卫生,经常不洗头、不洗脚、不洗澡、不理发、不剪指甲、不换衣服,还长期不吃早饭,生活没有规律,再加上学校布局的调整,多数山区孩子上学都很远,像现在上老、曾子、黄屋小学等等,远的学生来上学要走五、六公里之多的崎岖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又没有家长的护送,起早贫黑,非常危险,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人又小,他们因为害怕财务被盗、被拐卖和被欺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些留守学生好吃懒做,喜欢小偷小摸,不按时回家,在外面与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打架斗殴、偷盗抢劫,有的还追求时髦、缺乏爱心、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一到上课时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较差,还存在厌学情绪。因此,鉴于以上种种留守学生的不良情况,加上自己两个孩子所导致的损失和感受,所以,一看见这些可怜的留守学生,他就会心疼难忍,有时还会流泪,于是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办好一留守还托教中心,敢想敢做的他不顾家人反对,向亲朋好友和银行借了一大笔钱加上自己的全部积蓄,建起了一栋三层半高的托教楼,投资二十多万,目的是让更多的留守孩子有个温馨的家,让他们身心得健康发展,让他们尽早走入课堂参加学习。本着“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本着对祖国下一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本着不能让其他留守学生像儿子一样再有遗憾。他以市场最低收费保吃保住保护理每生每月只收260元费,招收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守学生,在教育和管理中,他经常和留守学生沟通,谈心,他始终坚持“孩子是没有错的”,他尽量寻找孩子深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教育引导。

在平时教育中,刘老师不但能正确认识留守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还备了“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尊重留守学生,与他们建立彼此信任,尊重的基础上,给他们更多的关怀,早晚问寒问暖,晚上查几次房,看他们有没有盖好被子,平时有什么要求等等,让其感受到老师是真心诚意地对“留守学生”好,赢得了“留守学生”的信任、爱戴和尊重。时时处处去发现“留守学生”的优点,采取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不挖苦,及时帮助他们总结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引导他们认识自我价值,不断增强他们追求进步的信心。

留守学生想亲人时,刘老师还特意装了两部电话,供给留守学生随时都可以和自己的亲人说话,谈心。让家长共同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2008年春,中心收留了一名原先在葛坳初中读初一,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他开除的原因是偷盗,与社会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混夜不归宿),后来家家长来跟刘老师商议,请他一定要帮忙,救救她的儿子。当时家长说的很诚恳,刘老师就和爱人商量决定收下这个孩子,当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让更多的人像自己的儿子一样错过少年的学习机会,收下后,刘老师经常与他谈心,引导他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取得了他的信任,刘老师还请他的老师共同合作共同关注他学习和做人。引导他从点滴开始,因势利导,树立他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心和认识自我的价值。

刘老师每周五晚上组织留守儿童开民主生活会,到时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发出自己的心声,心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困难、要求尽可提出来,而他便默默记在心中,一一解决无误。他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琴、棋、书、画......活动,使他们能从各种竞赛中来发现自己能行,不会比别人差,也能从中得到充实,不会无所事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校运动会中,34个留守学生,有10个取得学校单项比赛的前三名奖,有6名留守学生中长跑成绩非常突出,还加入了校运动小分队的集中训练,在10月份全乡运动会中,有6名留守学生取得了全乡优秀运动员奖,11月份全乡中小学运动会中有3名留守学生获全县800m、1500m第一,第二名,刘建文还打破了记录,这16名留守学生的学习也进步很快,特别是那个被初中开除的留守孩子,不但学习成绩进步飞快,思想道德也来了个大转变,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如今他已是县实验二中高一年级的学生了。

5.幼师演讲:用爱呵护茶乡幼苗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繁忙、重复、平凡、疲惫的每一天中,我仍旧孜孜不倦的努力工作,因为它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命的一片绿洲。有人说我们是燃烧的红烛,有人说我们是高级保姆,无论别人对我们怎样评价,我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大。

几个月前,我有幸参加施甸县幼儿园组织的全市幼儿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其中一堂社会活动《我心中的好爷爷》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在我们保山施甸,有一位好爷爷,他的名字叫杨善洲,一个传遍云岭、感动神州的名字,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的人民公仆,一个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如今善洲林茂盛了,老书记却走了。但是,大亮山不会忘记,和他并肩奋斗过的同事们不会忘记,当地的人民群众更不会忘记,是他用大山般坚定的信念、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在云岭大地上留下了一片爱的绿洲。

老书记让大亮山绿了,老书记让大亮山笑了!老书记给我们留下了无形的财富。而对我来说,孩子就是我心目中的“那一片绿洲”,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要用爱浇灌他们,使他们茁壮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做一个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宇妈妈送孩子到教室,随后与我攀谈起来。她无不感激地说:“老师谢谢你,又奖给小宇一朵小红花,孩子可高兴了,一回到家就拿给全家看,把它放在了心爱的盒子里”。她边说边拿出一个装饰精美的纸盒:“看,里面全是这学期她得的小红花。我们娘儿俩一起数了数,已经有18朵了,小宇喜欢我更高兴,老师这可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第一学期的奖励啊”。当眼光划过她那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庞,落在薄薄纸片剪成的小红花上时,我的眼睛被定格了。是惊奇,是感动,更有许多说不出的滋味,小宇妈妈喜滋滋地走了,留给我的却是难以抚平的心境。18朵小红花——那是一个孩子一学期的渴望与自豪;18朵小红花——那是一位母亲一学期的企盼与慰藉;18朵小红花——那更是一位老师用爱呵护孩子成长的责任与震撼。

老书记走了,在他生命的每一天里,他都在用爱浇注心里的那一片绿洲,在我心里,亲爱的宝贝们你们就是我的爱,就是那一株株吐绿的幼苗,我要用我一生的爱用心呵护好你们。

老书记啊,是你用爱的脚步丈量了8万亩的大亮山、是你用心血和汗水染绿了大亮山的每一寸土地、是你用自己的双手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真正内涵。是你用生命的最后一刻兑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诺言,老书记啊,您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献给了那片让您一生眷恋的土地。

我们不需要惊天动地的豪言,却要脚踏实地的履职尽责,不需要望洋兴叹的感慨,却要有滴水穿石的信念再前行;因为你我的辛勤耕耘,我们收获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因为有你我的无私奉献,茶乡幼儿教育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

6.关于我县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篇六

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5月24日至27日,县政协社会发展委牵头,组织相关界别委员一行6人就我县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分别深入田蓬镇、归朝镇、那能乡等三个乡(镇),听取工作情况介绍。实地走访部分村委会、村小组和农户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在县民政局、教育局分别听取关于我县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留守老人基本情况

我县共辖13个乡镇,145个村(居、社区)委会,2615个村小组,截止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40.17万人,其中60岁以上有4.5万人,占总人口的11.25%。据统计,属于留守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共计18538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41.2%。其中留守老人最多的是木央镇,该镇总人口51103人,其中60岁以上有5698人,占11.2%,留守老人有2878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50.5%;其次是洞波乡、谷拉乡和那能乡,留守老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9%、48.2%和48%。

(二)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全县2010学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64202人,其中小学在校生45347人,初中在校生188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1%,适龄少年毛入学率102.53%。截止2010年秋季学期,全县7-15周岁适龄儿童58782人,属于留守儿童24063人。其中小学18126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9.97%;初中5937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1.49%。留守儿童占在校学生数较大的是板仑乡和田蓬镇,分别达到60.35%和52.74%。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留守老人生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收入低,生活条件差。随着农村劳务输出的开展,子女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医疗方面的不足,但是只靠外出打工子女的支持还不能给予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撑。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提供。据调查,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植、养殖,但因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劳动强度大。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子女在外务工压力增大,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因此,老年人生活相当困难。

2.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心理负担重。从目前看,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都将子女留在农村父母身边,由父母看护小孩,带子女上学。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从对小孩教育方面而言是心理负担重,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其次目前农村交通、通讯得到迅速改善,电视、网吧到处有,孩子在外的时间长,担心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3.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的养老方式。由于子女都外出务工,家庭出现“空巢”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安慰和生活照料,在这方面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农村留守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大多数过的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老人在家庭之外也很难找到精神寄托。

4.生活缺乏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小事,诸如理发、换电灯泡等都成为难题。尤其是老人生病,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感到很失落。山区农户居住分散,老人在遇到意外时,更是束手无策。

5.看病问题较突出,健康难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村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甚至多病缠身,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带来的收入有所提高,加之新农合的实施,留守老人就医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二)留守儿童生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家庭教育存在欠缺。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在隔代监护的问题上,大多数家庭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缺少心理、学业、思想道德上的管束与教育。

2.情感需求难以满足。有部分父母半年以上才与孩子联系一次,相当一部分父母一年才回家探亲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感情淡漠。

3.心理问题逐步显现。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生理和心理得不到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中性格内向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他们通常表现出焦虑、紧张、软弱等性格特征。当遇到问题时多数会自己解决,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孩子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会引起留守儿童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

4.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同属留守的祖辈需承担繁重的家务和农活,无法对留守儿童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另一方面,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践性内容增加,需要家长适当辅导,爷爷奶奶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然不够,学习状况很不理想。

5.思想道德出现滑坡。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儿童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高,极易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乱花钱等不良习气。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偷盗等行为,有的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6.安全隐患较多。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留守儿童伤害他人或被人伤害等安全隐患较多。

四、建议与对策

(一)对留守老人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筑“新巢”。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提供场所,政府适当扶持,成立老年人互助会等组织,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组织留守老人互相帮助,克服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2.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为留守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尚未形成之前,传统式家庭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有效形式。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对在尊老爱老方面做得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大力表彰,对歧视、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曝光、批评。架起亲情时时沟通的桥梁,在外子女要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3.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首先是争取政策扩大农村低保范围,让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4.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的地方,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

5.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留守老人大多体弱多病,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我县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得到较多的费用报销,而村级的门诊费报销比例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提高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村级门诊费的报销比例,切实解决他们看病贵的问题。

(二)对留守儿童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目前,我县经济总量偏小,缺乏新兴产业,缺少大型企业,工业支撑作用不强,产业优势尚未真正形成,无法给富余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因此,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让农民就近务工,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是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有效措施。建议出台各项优惠措施,动员条件成熟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大力开展家庭创业工程、信贷助推妇女创业行动、青年创业小老板行动等,同时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就近就业。

2.逐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城就学问题。农民外出打工将是今后较长时期的必然趋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政策,给进城务工人员同等享受市民待遇,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使尽可能多的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进城就学。

3.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留守儿童工作情况作为学校教育考核内容之一,各农村学校幼儿园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档案,分类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留守儿童管教。一是教师要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二是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将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与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材料结合起来管理;三是为方便留守群体与亲人沟通联系,在各村委会建立“打工家庭亲情联络站”;四是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

4.净化优化社会环境。文化、工商等部门要经常性开展清理音像、图书市场及游戏室、网吧和校园周边经营食品小店等场所,对出售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图书、游戏、食品等行为要予以坚决打击。5.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要加大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力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

7.用爱呵护孩子成长 篇七

一、消除自卑心

自卑心是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碍。克服自卑心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非常关键。自卑心犹如一个幽灵时时困扰着后进生, 他们觉得时时不如人, 事事不如人, 事事做不好。有时甚至遭到老师、同学的挖苦、讽刺、打击, 从而加重自卑心滋长。作为教育工作者, 不能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 应该是一种失职。李白在《将进酒》中讲得很好: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是的, 在这个社会中, 人人都有长处, 人人都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后进生也是如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给后进生积极正确的引导, 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尽量让后进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让他知道“我能行”, 使其体验成就感。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逐步就可以排除自卑心, 树立自信心。拥有了自信心, 他们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就能一次次体验到成就感, 也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排除戒备心

后进生由于学习差、调皮、不守纪律, 在校得不到老师的信任, 在家得不到家长的理解, 有时即使取得了成绩, 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 家长也时常持怀疑态度。因此戒备心特别强, 他们时时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正是这样, 我们更不能弃之不管, 放任自流, 他们毕竟是孩子, 他们有美好的理想, 有美好的未来, 他们更渴望成功。因此, 要转变他们, 必须排除戒备心。戒备心的排除主要靠老师和家长。对孩子, 家长应多一些关心, 多一些理解。遇事不能不分青红皂白, 轻则臭骂, 重则体罚, 有可能从此断送一个孩子的前途, 而且这种做法不但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结果反而会更加糟糕。作为家长, 应心态平和, 静下心来, 和孩子认真沟通, 慢慢找出原因。我相信,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作为一名老师更应如此, 多给后进生如同父母一样的关心, 主动和学生打招呼, 交朋友, 多谈心, 教育班上同学不歧视他们, 与他们为伴, 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我们还要寻找契合点, 对后进生及时给予引导教育。记得在一次音乐课上, 我正津津有味地教同学们唱歌。突然, 有一个后进生竟然敲起桌子来。此时, 我很愤怒, 很想发火, 但我还是控制住了。我冷静一想, 何不借机引导他呢?于是我借敲桌子谈节奏、拍子、音长, 最后归结到怎样打拍子, 结果全部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这节课可谓收到意想不到之功效。事后, 那位后进生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 他主动和我亲近, 各方面都有很大改变。

三、排除逆反心

逆反心, 人皆有之, 尤其是后进生, 他们的逆反心特别重, 有的甚至处处与老师作对, 让人非常头疼。后进生是否真就这样无可救药了呢?其实不然。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只要老师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逆反心理一定会排除的。我曾遇到一个后进生, 他时时和班主任、老师作对, 叫他别做, 他偏要做, 叫他做, 他偏不做。班主任真为他伤透了脑筋, 也多次为他流下眼泪。有一次, 我为他们上《幸福是什么》这课时, 我谈到了人生, 幸福就是为了他人的快乐, 进而也谈到了我。辛辛苦苦工作二十多年, 看到自己的一个个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看到他们一个个成才, 虽然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师, 可我仍然感到幸福。此时, 他站起来大声说:“老师, 将来我能像你一样就不错了。”我很感动, 他能有这样的见解。我借机引导他:“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努力学习, 勤于思考, 刻苦钻研, 诚实做人, 努力奋斗, 前途一定是美好的。”从此, 我找机会多次同他谈心, 和他谈贝多芬, 谈霍金, 谈保尔……慢慢地, 他和我亲近了, 同我无话不谈。其实, 排除逆反心的方法很多, 我们的课堂, 我们的身边, 随处都有素材等待我们去应用, 只要我们有恒心和耐心。

四、排除厌学心理

现在的农村中学厌学问题尤为严重。学生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 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 缺少父母的教育, 也受到哥哥姐姐在外打工挣钱的影响, 认为打工既不受学校的约束, 还可以挣钱,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其实, 他们只看到表面现象, 没有长远眼光, 特别是后进生, 表现就尤为明显。为排除厌学心理, 我从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谈起, 说到每个家庭都会拥有小汽车, 要开车, 就要考驾驶证, 没有相应的文化程度, 是难以通过考试的。鼓励学生必须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排除厌学心理, 还必须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多给学生一些可以达到的目标, 诱导他们“跳一跳可摘桃”, 体验成就感,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八年级课文《散步》饱含浓浓的亲情———前面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读到这里, 平时一个非常调皮的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 我以后也要像他们那样, 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借机肯定了他:“老师相信你以后会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但你得加油哟。”孩子高兴地点了点头。从此, 孩子变得懂事了。我平时找机会同他聊天, 谈人生, 谈理想, 渐渐地, 他就像变了一个人, 变得懂事而有理想了。老师们都说:“想不到他有这么大的转变, 真想不到啊!

五、消除惰性

8.用爱陪伴留守儿童的成长 篇八

一、用“和风细雨”式的教育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

作为班主任,要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感情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哪怕是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孩子都会高兴,会从心里觉得你是个可亲的老师朋友,也会回报你优异的表现。

记得刚毕业那年,我教四年级语文。第一次走进教室,一个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脏兮兮的衣服和一副麻木的表情。她叫荣荣。几周下来,她的作业无法按时完成,成绩也一塌糊涂。有一次,我被气昏了头,便大声宣布放学后要把她留下来。不料“哇”的一声,她大哭了起来,我吓了一跳。班上几个淘气的小男生告诉我:她家住在山里,挺远的,一放学就得回家。我半信半疑,决定家访。山路的远及崎岖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花了两个多钟头才到达他们建在山坡上的家。她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告诉我,荣荣已经有三年没见到父母了,家里又没电话,孩子整天沉默寡言,根本就没跟人交流。我的心灵受到一种极大的震撼。此后,我时常让她陪我一起打扫办公室,一起浇花,尽量多创造机会跟她接触,就是不提及她的学习成绩。几个星期后,她开始在我面前絮絮叨叨:“刚开始,我很想爸爸妈妈,渐渐地就不想了,因为想了也没有用……他们的样子都快记不清了……”我教她梳辫子,教她踢毽子……不知从何时起,教室里多了双扑闪扑闪的眼睛;操场上多了个活跃的身影……她的成绩也不知不觉地从二十多分蹦到了七十多分。我很欣慰,荣荣终于打开了心扉,在成长的道路上成功地迈出了一小步。

二、以博大的胸怀看待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

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无法得到及时的宣泄,有的孩子就选择了上网作为情感的替代品。遇到这种情况,班主任要转变观念,用一颗宽容的心,唤回学生一个明媚的春天。

小涛是我几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三岁起就寄养在外婆家,属于留守儿童并隔代抚养。他一天到晚泡在网吧,外婆还不能唠叨,一说就逃出去,甚至几天不回来,村里人帮忙找了好多次。久而久之,小涛就成了一个无心向学、行为放纵的学生。开学第一周,我苦口婆心的说教计划便宣告失败了。正在这时候,我从书上看到了“成功教育”法,决定尝试一下。避开小涛的种种劣迹,我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使他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 这句话在小涛身上得到了印证,他上网的次数越来越少,成绩一次比一次好。被表扬的次数多了,他竟爱上了写作,有好几次他的作文被我当作范文在班上念出来,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坚信,小涛一定会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一片晴空!

三、用真诚的师爱守护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教书育人是世间一部很大很沉的辞典,责任心和爱心是这本辞典最重要的一部分。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担起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用爱去滋润他们,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拥有阳光和雨露,拥有温馨和快乐。

子灵在班上属于中等生,以她的聪慧,成绩应该出类拔萃。经过调查,原来她父母去香港打工了,留她一个人在家已有两年了,她也由原来的班长降到了普通学生。原来的班主任做了她大量的思想工作,可她依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想:师生关系是最亲密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该体现对学生的信赖,只有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而学其礼。我了解到她做事的责任心挺强,就让她当图书管理员。她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把图书整理得井井有条,遇到有破损的图书,她就用心修补好。课堂上,我常提问她,并给予鼓励,让她重拾往日的学习信心……”渐渐地子灵恢复了班上“学习骄子”的地位,且变得更活泼开朗了,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9.对农村留守儿童 篇九

——基于纳雍县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籍制度的存在等因素,农民工子女只能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导致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衍生出一系列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的问题。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是留守儿童身心不健康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各种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见,提升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揭露了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一些表现,并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对症下药,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提升;措施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广大农民工为大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城市偏高的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无法长期跟随父母进城生活,只能留在农村,成为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衍生出一系列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缺失

(一)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表现

对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他们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关爱;而临时监护人、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也做得不好。可以说,留守儿童被忽视、被冷落、甚至被遗忘,他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良性社会情感的支撑,他们的自我存在感就会渐渐缺失,这将会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存在感的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自我认知偏颇

自我认知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受个体的过去经验的影响,如过去的成功让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失败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其次,还有他人对自我的影响,如老师、家长、同学对自我的评价影响着自我评价;还有自我及他人对自身的期望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我认知。在形成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就会形成相应的认同感。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自我认同感则是指对自身各个方面的正确认同。而留守儿童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会形成不同的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或者认同感过高,骄傲自大;或者认同感过低,妄自菲薄。人是需要被肯定的,但是很多人却得不到它而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而当个体(如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得不到承认的境地时,他体验到的更多的是疏离感,就会出现过多的“我没有用、我没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即认同感缺失。

2.社会情感冷漠

社会情感是人们对社会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社会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互动频率低下,亲子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成绩差,得不到教师的关爱,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导致留守儿童情感发展出现异常。据调查了解到,在被调查的200名留守儿童中,只有五分之二的留守儿童会主动关心他人,会主动亲近别人,而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过于极端,不会主动关心他人,认为“别人不关心我,我凭什么要关心他”,他们通常把自己的冷漠归咎于别人的态度之上,这显然是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的。

3.行为模式极端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来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即是说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需要和周围的人发生联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交往。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获取存在感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交往的需要和动机,青少年通过与同伴的正常交往,可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从他人那里寻求安慰和帮助,缓解心里压力和不良情绪。[7]学生的交往方式可以分为退缩、自主、攻击三种基本方式,留守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则主要倾向于退缩和攻击两种基本方式。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留守儿童虽然情感上相对冷漠,但他们内心深处是极其渴望情感的。大多农村留守儿童是严重缺乏自身存在感的孩子,他们在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中,强烈地觉得自身不被周围的人所感知,不被需要,自己对他人来说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这种存在感,所以留守儿童会企图通过种种反常行为来获取他们想要的存在感。他们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不是正常的自主交往。一种就是自我封闭,疏远他人,希望通过这种“以退为进”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也就是所谓的退缩。另一种则会选择攻击的方式与人交往。比如: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被调查的100个留守儿童中,只有15个人能够主动正常地与人交往,有35人选择退缩,他们疏远他人,自我封闭,沉默寡言。而有45人则选择攻击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他们在学校破坏公物,和老师顶撞,在课上捣乱,欺负他人,打架斗殴等;在街坊邻里,他们也不会闲着,总要搞一些小破坏,这样即使被别人责骂了,他们也乐此不疲。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希望通过以上极端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这并不能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相反,这会使得他们在他人眼中印象更差了,这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其负面影响是不敢想象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关注度不高

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不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今社会人情冷漠,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又加上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使得他们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网络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报道较少或者较多的是负面报道,误导了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印象,不能呼吁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教育部门未形成有效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体系,不能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在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受到领导、老师的忽视,受到非留守学生的歧视和排挤。党和政府没有发挥其组织的作用,没有调动共青团、妇联、派出所、工会、村委会等组织的作用,没有建立起有效社会监护体系。政府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援助和帮扶政策,妇联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很难普及农村,村委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不管不问。社会各界的这种不积极态度会使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孤僻、厌世等情绪,产生仇视、仇恨和冷漠的畸形心态,使其自我存在感降低甚至缺失。

(二)学校教育

1.教育理念较落后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不仅要承担起孕育培养人才的责任,更多的是要注重育人。然而当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却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品德教育,不进行人格教育。主要表现为不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德育与智育的培养分割开来,这种观念在农村教育中尤其普遍。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教师眼中,普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只有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区别,没有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区别。而所谓的“坏学生”遭到歧视,会导致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学生片面发展,出现人格障碍,如:自私、暴吝、孤僻,他们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的复杂现象、不能正确接纳自己的不足和差错等。学校教育理念落后,这极不宜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那些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一种不公的对待。2.德育机制欠完善

大多农村学校的德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其德育工作理念中,只有品行好的和品行差的两种学生,对待两种学生的态度的截然不同的,对待品行好的学生,学校德育处会大势表扬,会锦上添花;而对待品行不是很好的学生,其则会辱骂加责罚,从不顾及学生的自尊,不去帮助学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比如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甚至可能还有学校的因素等)。而在老师眼中所谓的品行差的学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尤其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各方面条件都不及非留守儿童的条件,他们之中真正做到品学兼优的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学校眼中的问题学生。这样,学校的不合理的德育管理机制似乎就是专针对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了。比如:在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学校接受教育中,学校或老师有没有对你进行过打骂?有占百分之三十五的留守儿童回答了经常打骂。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及不公平公正的德育管理下,难免会产生一种“我不好,我没用”的想法,不能正确定位自己。而一部分留守儿童则可能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为他们自身之外的环境条件是客观的,是他们不能左右的,学校不从他们的角度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而是一味的辱骂责罚。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看不到希望,就会抱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行为会日趋变得恶劣。

3.教师素质待提升

在西部农村,教育条件、教育设施及师资资源有限,因而都实行大班教学。教师少,学生多,一个教师要担任几个班级的教学,同时要担任几门课程,任务极其繁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在乡镇上,入学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素质可谓是参差不齐,尤

其父母长期在外的留守学生,其基本素质更是令人堪忧。这种种形势都要求在农村任教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要对教育工作保持较高的热情度,要自觉地不断完善自我,要关心热爱学生,更应该多关心处于相对弱势的留守学生。然而,在贵州农村,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都属于特岗教师,特岗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且他们年轻气盛,志向根本不在农村,大多特岗教师都抱着“过一天,是一天,晃晃悠悠就三年”的想法,他们只把特岗作为他们就业的缓兵之计。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热情度,自然就不可能自觉提升自身素质,这是不言而喻的。特岗教师在工作上不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到为人师表;不会关爱学生,更不会注意到班上的留守学生,做不到循循善诱。

(三)家庭 1.父母亲情缺失

生活中亲情的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因素。亲情的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内向、自卑、蛮横霸道、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农村留守儿童大都处于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 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 缺少正常的亲子交流与亲情关爱,孩子感受不到亲情和父母关爱,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因而其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等,情感相对冷漠。缺少父母亲情的留守儿童可能会对自己及父母产生怀疑。他们会怀疑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怀疑父母是否爱自己,是否在乎自己;他们也不能理解父母务工的良苦用心,甚至怀疑父母为了挣钱而不顾自己,在父母眼里只有钱最重要。例如:在一次调查中,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百分之四十的回答是:不爱,他们只想赚钱;有百分之十五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爱不爱自己。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亲情的缺失也使得留守儿童的自我存在感较低甚至缺失。2.教育意识淡薄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在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今天,“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边远贫困的农村较为盛行,使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经济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农民工只看到其对教育的投资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且在短期内可能无利所获,因而他们认为让子女读书花钱,不如让子女打工赚钱。即使有的农民工也供孩子上学,但他们从不寄希望于孩子身上,他们只想尽到自己的义务,完成孩子的义务教育。例如,在被调查20个长期外出的家长中,有五分之三的家长并不指望孩子靠读书成大器,他们认为读书不一定能当官,读书出来也只能去打工,与其花钱作无谓的投资,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孩子只要能识几个字就行,没必要在上学读书上投入太多。在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父母无期望,孩子更无动力。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孩子就会理解为父母不重视自己,自己学不学习、上不上进对父母来说都无所谓。这样长期下来,留守儿童对自己认识评价就会出现偏差。

三、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措施

从宏观上看,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其自我存在感,引领其健康全面地发展,就要结束留守儿童目前的留守生活状态。这首先就要求政府根据社会形势的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村就业渠道,帮助农民返乡就业;同时提高城镇生活水平,增加城镇边远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福利,鼓励农民在本地就业。这样,就避免了父母子女分离,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存在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现有的条件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改变留守儿童目前的生活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提升社会关注度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得到这个大家庭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时也是处于弱势的群体,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应加强电视媒体正面宣传,增强社会的关注程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大多数农民现在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 因此电视媒体的报道对农民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非常大。其次, 教育部门应制订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门的监测体系, 明确监测办法, 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做到实时实地都能了解留守儿童的动向。最后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组织的作用, 建立社会监护体系, 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演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的传承和弘扬,可以丰富留守儿童在文化和精神上的生活内容, 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思想道德受到良性感染。总之,我们应加大社会关注力度, 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努力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自我存在感。

(二)改善学校教育

要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够重获自信,找到自尊,树立信心,使其自我存在感有所提升,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学校教育方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理念

要转变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学校的教育观念。学校应一视同仁,在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留守学生的状况,从生命的视角关爱每一个学生。学校和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守学生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面对面地与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学生交流谈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怀,从而自觉改正陋习,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受到尊重和公平对待,他也不会公平地对待别人;一个学生缺乏了个性和创造力,也就没有自我实现的快感;一个学生不信任父母和老师,当他出现困惑和挫折,同时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时,就会很容易走向偏激或犯罪的道路。当留守儿童认为自己遭受到外界的不公平待遇时,在没有家长的及时抚慰下,教师的关心与帮助往往能起到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有悬崖勒马之功效。

2.完善德育机制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兄弟姐妹除外),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学校,既有非留守学生,又有留守学生。在这样复杂的情形下,我们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不应是极端的,对好的永远是褒扬,锦上添花;对不好的则一味地批评打击,雪上加霜。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不是让好的更好,让坏的更坏,而应该是让品行上存在不足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向好的方面改进,即应是让“坏”的变好。这就要求学校制定的德育制度要人性化,要较多地考虑到相对处于弱势的学生。比如,学校长期进行德育教育的学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特殊家庭的孩子,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学校德育就应人性化,应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等分析导致学生品行不好的原因,并且应循循善诱,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克服自身弱点,改掉陋习,帮助学生重新点燃希望,重新树立人生目标。

3.提高教师素质

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理念,还是学校的德育管理,最终或多或少都要由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来践行。可见,教师的行为素质对农村留守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在原初的意义上, 教师是学生趋益避害的引导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健康发展的促进者”。[15]这就要求农村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提升自己对自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受教育者的关怀程度,要尽可能地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处于相对弱势,教师更应把自己特别的关爱给特别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还应倡导班上学生、学校教师、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俄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指出, 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态度, 而教育的失败总是与教育气氛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30]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用心与留守儿童交流,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可信赖的对象,让留守儿童更好地体会学校集体的温暖。

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注意发挥农村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加快课程建设,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增强教育的固有魅力。切实从留守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家庭 1.弥补父母亲情

人是感性动物,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定情感的支撑。作为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亲情的滋养。而在农村,大多留守儿童不得不与父母长期分离,极其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更不能享受到正常的父母亲情。对此,长期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多地给予孩子亲情关爱,不仅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多的要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父母应尽量多回家陪陪孩子,或者父母双方留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父母双方迫不得已外出打工的,至少也应该多和孩子发短信、通电话,多多交流。父母应多和孩子交流包括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话题,了解孩子心理动向,满足孩子情感需求。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而不是在他们看来,父母的眼里只有挣钱。不能让孩子感到孤独,变得自卑、孤僻、暴躁,缺乏安全感。

2.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不是一本暴利的投资,但是教育也绝不是一无所获,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可谓影响深远。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能够影响他将来能走多远。作为

父母,应该提升教育理念,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应当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将来,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只看到供孩子上学要花钱,而让孩子外出打工能挣钱。另外,在外的父母应转变对孩子的守教育的观念,应对孩子抱一个正确的期望值。家长的适当期望值是孩子成长的外在动力之一。家长应在充分了解和全面分析孩子的特点、能力、兴趣的基础上, 提出适当的期望。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从而丧失信心。而相反,如果对孩子期望值过低,则不能完全激发孩子的潜力,还会磨灭孩子的斗志。家长对孩子不适当的期望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期望值,才能形成强大动力,帮助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臻.我国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其他:2013,28(1)[2]赵嘉.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与培养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3:57 [3]苏志铭,陈力.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培育策略研究[J] [4]刘洋.留守儿童存在感的缺失与补偿——基于一个留守儿童W的个案分析[J].观察与分析

上一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试点工作方案下一篇:两基办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