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

2024-07-16

《寡人之于国也 》(精选10篇)

1.《寡人之于国也 》 篇一

《寡人之于国也》 3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三、分析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理解内容。

[投影]        措施                      效果

,                   不可胜食也叫

,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                   不可胜用也。

说明:“不可胜……也”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了排比手法。

理清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    第1、2、3小句

第二层    第4句

第三层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导朗读:第一层三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层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2.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

[投影]

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  时  胜  数  罟    斧斤  以  憾  树  衣  畜  无  谨  庠

2.《寡人之于国也 》 篇二

这是一个设计结果的平面呈现。推敲起来, 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生成的目标与目标的生成需要考虑的因素还不止这些。要准确定位阅读教学目标, 我们还要弄清楚教学目标的“来”和“去”。

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 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 也称行为目标”。它来自于课程目标, 换句话来说, 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在此基础上, 我们再来解决如何精准定位阅读教学目标;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 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块“短板”。有了明确的目标, 其它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事实上,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层面学习目标的精准定位需要考虑下列要素:行为主体 (谁学) 、行为表现 (学什么) 、行为条件 (怎么学) 、行为程度 (学到什么程度) 。

依照“四要素”原则,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目标定位首先要考虑以学生为主体来,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激发学生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 点拨学生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 启悟学生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有一位教师预设时想了很多做法, 设计了问题穿插。

首先, 多媒体展示有关孟子及其经典名言的图片。其次, 画“三国形势图”, 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 指出河内、河东所在, 并简介谈话背景;知人必先论世, 了解梁惠王西畏强秦东败于齐, “国以空虚”, 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为何焦虑“民不加多”, 为何特邀孟子指点强国之道。图文结合, 更利于学生置换角色, 以天下为己任, 分别从梁惠王和孟子的角度思考治国之道, 从而与文本交流、碰撞、共鸣。再次, 学生分组接力诵读关键句段, 体味:语调、语速、表情如何?哪些字要重读?最后, 学生分组展示探究成果, 教师相继追问, 进行纵深拓展, 并予以总结、评价。生成过程穿插的问题有:

(1)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初中已学过, 现在可以对此作些新的思考:孟子想借这个寓言指出梁惠王哪方面的问题?

(2) 孟子为什么反复强调“谷”、“鱼鳖”、“材木”?

(3) 如何实现“王道之成”?能用两点说明吗?

(4) 梁惠王到底是否“尽心”?能联系全文加以说明吗?

(5) 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呢?你认为孟子的王道为什么不被齐宣王采纳?

如此, 就这一课目标定位而言, 具备了“来”“去”自如的条件了, 同时还彰显了三个特征:

基于文本施教, 以“读”悟理。《寡人之于国也》篇幅不长、语言生动、流转自如, 十分宜于诵读, 通过多遍诵读, 体会语气、语调, 揣摩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的语感, 理解文本内涵。大致算一下, 用中速读一遍需2分钟, 读5至6遍 (包含) 加上诵读中的间歇, 外加分段式、多角色的文本探究, 耗时40分钟。以读悟理, “渗透知识、理清结构、触摸思想、熟读成诵”, 完全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强调学生的学, 重视教师的导。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基于必修1和必修2两册的文言积淀, 相信学生有自主探究文本的能力。但淡化预设与讲授, 并不是要教师淡化出场, 让课堂放任自流。第1节小切口进入, 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设计, 一反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讲解, 质疑解疑活化文本、激活思维, 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兼具, 正是“授之以渔”, 实现了由教读到自读的过渡。第7段中其余6段放手交给学生分组诵读感悟, 再展示探究成果, 教师规正其探究方向, 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生成和深化, 课堂就收放有序, 活而不乱。

立足人格教育, 提升审美情趣。孟子其文的尺幅兴波, 精神的烛照千古, 利于鉴赏活动与读法指导的相得相融, 人文经典与时代脉搏的宏音共振, 再加上从导语与结语的文学性与逻辑性并重, 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美、结构美、情韵美、思想美, 熟习文言读法, 提高语文素养, 获得知识积累与精神教养, 有兴趣也有底气来面对以后的自主学习。

以上特征不离传统, 又不乏创新, 既紧扣文本, 又以人为本, 那是因为预设时“胸中有丘壑”, “三维目标”立体交叉呈现, 目标设计与目标达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让平面的目标站起来, 目标就更明确、更具体、更科学。成目标于胸中, 生成时不游离目标, 阅读教学的有效度会有所提升。

但是, 观察语文阅读教学, 发现有一种语文课型大开大阖, 融历史、哲学、美学、地理、天文于一体, 涉及面极其广阔, 教学过程如风筝断线, 野马脱缰, 像浮萍, 像云雾, “野语文”含量过高, 语文味过少。就语文阅读课而言, “漂课”表现为无固定教学目标, 形散神亦散。阅读教学频繁跑偏、散打, 从表象看, 展示了教师学识的渊博, 实际上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阅读教学丰富多彩的基点是紧扣文本, 从“目标”出发来设计课堂流程, 课前围绕“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预设过程中, 定位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一环节常常被人忽略, 而空洞、抽象的目标常见于教学案。胸无目标,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现象依然存在。通过课程标准解读, 细化教学目标是规范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度需要突破的一个瓶颈。如果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设定“空”而“大”, 教学过程往往就“飘”而“散”。学科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该学科不但承担学科知识的传授, 而且承载人文思想的熏陶。相对而言, 学科知识的传授属显性目标, 人文思想的熏陶属隐性目标。处理好两者关系也是目标精准定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解读文本围绕“仁政思想”、“思辩色彩”、“实词和句式”就成为教学过程的基点。游离目标往往表现为:脱离文本的具体表述而空谈“仁政”, 脱离文本“问”和“答”谈思辨, 脱离文本传授文言知识。更有甚者, 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 这就谈不上目标的准确定位了。细致分析, “飘”课产生的根源有两个:微观而论, 有明确目标而游离目标, 如上所述;宏观而论, 目标意识不强, 目标确立不科学。第二个问题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学案的设计重“过程”, 轻“目标”是常有的现象, 轻“过程”重“目标”同样不可取!

语文课需要纵横捭阖, 需要天马行空, 但必须有目标统领, 否则, 就会变味, 就会越位, 被严重异化, “跑、冒、滴、漏”层出不穷, 从而误入歧途, 效率自然大打折扣了。优质的阅读课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到具体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去, 每一堂课都精准定位, 这样的课当然是“飘”而不“飘”。优秀教师上课有时看似游离, 实则相关;有时欲擒故纵, 埋下草蛇灰线, 最终豁然开朗。

3.《寡人之于国也》“喻”字考辨 篇三

人教版解释的思路是: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这样解释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因文生义。《孟子梁惠王上》共七章,其中确实有几处比喻,比如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好杀戮的君王,比作盼望的七八月间救命雨水的禾苗。孟子用“禾苗”比喻百姓,用“雨水”比喻君恩,这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这两个比喻相互照应,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到第五章“寡人之于国也”中“请以战喻”,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是程度较轻却讥笑别人。根据文意,把“喻”翻译为“比喻、打比方”似乎也颇合情理。其二,古文注释家释义为比喻。如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一向以注释准确著称,是当代《孟子》读本之一,在学术界中享有盛誉。在《梁惠王章句上》一文中:王好战,请以战喻。译为: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喻吧。再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孟子文选》也解释为“比喻”。其三,因人生义。孟子的门人曾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使用比喻的有93章,一共使用比喻个数159个。所以孟子散文善用多样的比喻,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与人们习见的事物作比,用直观感觉,因势利导,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顺理成章地达到传播仁政思想的目的。孟子独有的劝说特点让这个“喻”的释义成为比喻。可孟子好用比喻并不意味《孟子》中出现的每一个“喻”字都是“比喻”义。如《孟子·告子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其中“喻”释为“知晓,明白”。

这里的“喻”究竟是不是“比喻”义?我们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考释。

首先,我们要看“喻”从何处来?这需要我们探寻一下“喻”的源头。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并未见“喻”字,既然我们见到的先秦文献中存在“喻”字,该书却未能收录,原因是什么?笔者在该书中找到了形体相关的“俞”、“谕”二字。《说文》【卷八】【舟部】:“俞,从亼,从舟,从巜。巜,水也。”很明显《寡人之于国也》中“喻”字与水、舟无关。《说文》:“谕,告也。”有一篇关于解释“俞”字的文章,它从以“俞”为声符的诸多形声字入手,调查其共同的语源义。而“喻”字恰恰在这一组形声字中。它总结了含有“变动不居、畅达前行”意义的字,其中就有喻和谕;而“谕”字排在“喻”的前面,可见彼时“谕”使用更多且“喻”同“谕”。《集韵·遇韵》:“谕,《说文》:‘告也。一曰晓也,亦姓。或作喻。”《广韵·遇韵》:“谕,譬谕也,谏也,又姓。”“喻,同上。”《说文·言部》:“谕,告也。”《类篇·言部》:“谕,《说文》:‘告也。一曰晓也。”又口部:“喻”。这几个证据证明了“喻”是“俞”的声符字,也是“谕”的异体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晓谕人者,皆举其所易明也。”在古代汉语中,晓是明白、知道的意思,所以《说文解字》解释为“告也”。在先秦汉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是晓的意思;对于“王好战,请以战喻”,汉代赵岐的《孟子注》说:“因王好战,故以战事喻解王意。”喻解,就是说解,开解之意,用战事来使您明白。喻并不是比喻、打比方的意思。所以,歧义也就产生了。那么,比喻之义从何处来?喻通谕,譬喻亦作“譬諭”,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现在一般称为比喻。如《荀子·非十二子》:“辩説譬諭,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姦説。”这也是“比喻”义最早出现的地方。它使用的范围是辩说,作用是委婉劝谏或顺礼义。《寡人之于国也》正是孟子劝谏梁惠王实施王道的辩说,请以战喻的“喻”字解释为“比喻”无可厚非。

在现在能够看到的文言材料中,“喻”字出现并不多见,它的解释现今已分为四种,一为《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皇疏(南朝皇侃所注《论语》)解释为:“喻,晓也。”即明白。二为《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解释为“比喻”。三为《淮南子·修务训》:“故作书以喻意。”解释为“表达”。四为《礼记·文王世子》:“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解释为“告知”,同“谕”。现代汉语用并列(联合)的构词法将比和喻组在一起。现代汉语词典中,喻的含义被分为四类。其一:说明,告知。如晓喻、喻之以理、不可理喻。其二:明白,了解。如家喻户晓、不言而喻。其三:比方。其四:姓。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可以得出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喻”字应解释为“说明”。由于古汉语本身固有的特点,中学文言文的解释常常有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古文注释家常常采用“两说并存”或“亦通”的办法,这对教学是否有益仍待商榷,我们只能补充新的证据进行考察、辨析,提供不同的可能性,以益于注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后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周国瑞.中学古诗文注释汇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7]程翔,郑晓龙,严寅贤,翟小宁.特级教师高中文言文译解(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刘凌.释俞[J].兰州学刊,2013,(9).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H].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4.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四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王道之始也。(4)未之有也。

A.(1)与(2)不同,(3)与(4)相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相同,(3)与(4)不同。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然”字。[来源:]

A.填然鼓之。B.太后曰:“然。”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以为然。

3、对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则修文德以来之。(2)王好战,请以战喻。

(3)申之以孝悌之义。(4)以五十步笑百步。

A.(1)与(3)不同,(2)与(4)也不同。

B、(1)与(3)相同,(2)与(4)也相同。

C.(1)与(3)相同,(2)与(4)不同。

D、(1)与(3)不同,(2)与(4)相同。

4、下列各句中的 “兵”字和“兵认既接”中“兵”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可汗大点兵。B、纸上谈兵。C、斩木为兵。D、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

5、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思想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有相同之处。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孟子的梦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孟子理想中的“理想国”呢?他的梦想,和我们今天所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有着怎么样的相似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起来看一下孟子心中的理想国度。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 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三、熟读课文 自主学习

1.第一遍学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 法。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 道路矣(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3)tún zhì xù(4)cù gǔ洿(5)无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颁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业 :

5.《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现象 篇五

【省略句】

1、何也

省略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

省略主语“将士”。

3、可以无饥矣

省略主语“黎民”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介宾结构省略主语,“以”后面省略了“之”)

通假字词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鸡豚狗彘(zhì)之畜 【无】失其时 【无】通“勿”或“毋” 不要。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一说通“敛” 收敛 积蓄(一些学者提出:“检”字本应为“敛”后经讹传为“检”,若为“敛”字,与下句的“发”字对仗更为工整。)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 道路 【莩】通“殍” 饿死的人

5:【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无】通“毋” 不要

一词多义

·1.数

①数罟不入洿池 :cù 密、细密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shuò 屡次

⑤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只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⑤理直气壮 成语正确

·3.发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②百发百中 成语发射

③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开放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出发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发出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

⑧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发射

9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头发

·4.兵

①非我也,兵也 :兵器

②穷兵黩武 成语战争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士兵

·5.胜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②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承受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超过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宏伟的

·6.时

①不违农时 :名词,季节

②无失其时 :名词,时机,机会

·7.王

①王无罪岁 :大王,名词,读wáng

②然而不王者 :称王,统一天下,读wàng

·8.食

①谷不可胜食 :动词,吃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动词,吃;名词,食物

·9.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 :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在

④则移其民于河东 :介词,到

·10.之

①寡人之于国也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意义

③王道之始也 :助词,的

④五亩之宅 :助词,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代词,代百姓;助词,的

⑥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隆中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以

①请以战喻 :用

②以时入山林 :按照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 :凭借

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

·12.凶

①河内凶:饥荒

②汉初匈奴凶黠 凶恶

③甫闻凶讯 不幸

④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⑤凶多吉少 成语不吉利的事

·13.加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

②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增加

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施加

④樊哙负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鸿门宴》放

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夸大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击鼓进军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树之以桑】

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做动词:种植

【王无罪岁】:“罪”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句式:是……也)

2、非我也,岁也(句式:……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句式:……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式:是……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句式:……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

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标志: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

畜鸡豚狗彘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4)树之以桑

以桑树之

(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6.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六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此文,进一步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

3、理解本文思想内容,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同学间相互合作、问老师等方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读懂大意。

2、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学习本文论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克服畏难情绪;

2、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学会鉴别、学会审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文知识积累

2、孟子思想及散文艺术特色

三、课型 讲读课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设想(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朗读法、比较阅读法

六、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①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文学常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②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③培养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情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论说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且比较能够体现孟子的仁政主张。在初中时,学生已经接触过他的《孟子两章》中的《得道才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所表现的主要思想与本文基本一致。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考虑,本文语言障碍较小,想让学生通过自学——结合注释、借助辞书、同学合作、教师答疑等方式,自己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以达到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的目的。本课的重点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理解和孟子散文艺术特色的赏析上。具体方法是通过与孔子的思想及《论语》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阅读而获得。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2分钟

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我们通过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再一次领会一下他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二、简介孟子及其政治主张——仁政(略) 3分钟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悟 3分钟

1、读音,停顿,语气语调

2、梁惠王主要与孟子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孟子是否作了直接回答?

四、引导学生“读读--译译--论论”

㈠课前完成: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略)

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梳理作者的思路,领会高明的论辨艺术。

1、梁惠王向孟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了解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吗?

2、“何也?”以什么样的语气读?这一问中包含着梁惠王怎样的心理?

3、他之所以有这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或“他认为民应多”的理由是什么)

4、孟子对他的疑问作了直接的回答吗?

5、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寓指什么?

6、是啊,梁惠王不但谈不上尽心,还可以说有“虐政”现象,哪一段体现出来了?为什么不直接在惠王发问之后就指出来?

7、从“五十步笑百步”到最后提示仁政,你能认识到孟子论辨艺术有哪些高明之处吗?我们如何借鉴学习?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重点赏析5、6段,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阅读,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孟子写颁奖词,领会孟子的“王道”思想;

2、通过比较阅读、诵读品味《孟子》的语言艺术;

一、忆旧导新 2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领会了孟子在论辨中善用比喻,寓言委婉劝谏,步步诱导的方法。本节课我们主要来领悟孟子的仁政思想,赏析他激情荡漾的语言——酣畅淋漓宣王道,激情荡漾品语言。

二、引导学生“悟王道,品语言”

㈠比较阅读

师引:大家知道,孟子师承孔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说的另一继大成者。我们也曾学习了会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许多名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 (1)德不孤,必有邻。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巧言令色,鲜仁矣。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师:今天,我们再读两则 (3分钟)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或“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师引:这两则论语与本文的哪两段内容是相同的?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仁政------王道

师引:从语言、句式上来讲,孔子的《论语》与孟子的风格有何不同?你们觉得哪种表达更好?(或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概括简约----具体详尽

㈡以声传情读出来(以读促悟)

7.《寡人之于国也 》 篇七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的难题,文字晦涩,语法复杂,难于理解,而且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到。因此,许多学生对文言文非常厌烦,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备课费时费力,字字落实,课堂教学逐字逐句翻译。然而,大多数学生却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如何上好文言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文言教学时,应该把单调枯燥的古汉语教学课还原成一堂文质兼美的古文课,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通过实践,笔者总结出了文言文四步教学法。下面结合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谈一谈具体操作。

一、读准字音,掌握句读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重视熟读、背诵。白居易曾苦读至“口舌生疮”,欧阳修曾“昼夜废寝食,唯读书是务”,韩愈曾“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我们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证明,熟读、背诵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的最有效途径,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朗读时,要读准字音,掌握句读。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只有读准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

在《寡人之于国也》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大声地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读音,不会的要做好标注。朗读的时候还要注意断句,要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情。读不好的地方要做出标注。学生读完后,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认真听老师的朗读进行正音和解决句读方面的问题。范读结束后,老师强调:王好战(hào),谷不可胜(shēng)食也,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然而不王(wàng)者,弃甲曳(yè)兵,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鸡豚(tún)狗彘(zhì),庠(xiáng)序,饿莩(piǎo)等重点字词。在句读上,教师选取了几个“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等比较难的句子。经过学生自读和老师范读,学生基本掌握了字音和句读,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二、质疑释义,疏通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 “翻译”是将文言句子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翻译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信、达、雅”的翻译要求:所谓“信”,就是准确,即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不走样,不增减,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所谓“达”,就是畅达,即要求译文的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使语言清晰流畅。所谓“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通顺、流畅,而且要尽可能地保存原文的语言风格。

在《寡人之于国也》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前后位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学生手中的工具书,共同完成翻译课文的任务。难于理解的句子四个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划下来,由老师来解答。这样做降学生艰难的个人翻译变为小组协作,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的句子,在班级里统一讲解。这种做法避免了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学生翻译结束后,教师重点讲解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语句。通过翻译课文,学生对课文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三、分析结构,明确寓意

文言文的学习不仅限于会读和会翻译,而且更要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我们学过的文言文,有的描绘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哲理,有的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有的寄寓了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因此,学习文言文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增强我们阅读古文的能力,还能了解古代学者的思想情感。

在《寡人之于国也》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列出结构提纲,并设计了7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①梁惠王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 ②孟子是怎样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的?③孟子是怎样阐述“王道之始”的?④孟子是怎样阐述“王道之成”的?⑤孟子是怎样阐述“王道之效”的?⑥孟子的仁政思想包含哪些内容?⑦孟子的说理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讨论,基本掌握了问题的答案。一个学生在谈到孟子文章的特点时说:“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另一位学生谈到孟子的仁政思想说:“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其次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第三,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

四、归纳总结,积累知识

文言文知识主要是积累。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教师要要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笔者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 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一要整理通假字。比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二要整理词类活用。比如:填然鼓之(鼓:打鼓,名词做动词)、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名词作动词)。三要整理特殊句式。比如: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非我也,兵也(判断句)。四要整理古今异义。比如:河内凶(古义是谷物收成不好,今义是暴躁,心肠狠),弃甲曳兵而走(兵古义是兵器,今义是战士;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走)。五要整理一词多义。比如:“之”的用法: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通过积累,丰富了学生的文言知识,提高了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也增加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有信心,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只要学生能够勤思索、勤积累、勤背诵,就一定能学好文言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光军.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两种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2003,(03).

8.《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篇八

1、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通过课后练习把握一词多义。

2、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

3、体味欣赏本文运用比喻说理,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孟子主张──仁政。

【教学过程】

一、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二、《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三、读课文,生字正音

弃甲曳(yè)兵

涂(tú)有饿莩(piǎo)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无(wú)失其时

谨庠(xiáng)序之教

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谷不可胜食也(shēng)

四、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3、之:

⑴ 寡人之于国也: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无意义。

⑵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 填然鼓之:衬字,无意义。

⑷ 树之以桑:衬字,无意义。

五、文言句式

1、否定句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2、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

六、分析课文理解孟子的仁政

1、提出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

2、分析问题: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解决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焉。

4、仁政内容:

孟子的仁政:

⑴ 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⑵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⑶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君王要“不扰民”、“不违农时”,要“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七、体味欣赏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八、通过背诵练习感受孟子的语言魅力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王道之始也。

九、学以致用,课堂思考孟子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十一、结束语

9.《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篇九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指导学生自读预习:

(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一、学生进行《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二、学生自读预习:

1、自读正音:

数罟(gu)洿池(wu)鱼鳖(bie)河豚(tun)狗彘(zhi)庠序(xiang)

三、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B凶多吉少

C汉初匈奴凶黠

D甫闻凶讯

E缉拿元凶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 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师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四、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孝悌(ti)饿莩(pia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三、分析课文第一段: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庄稼收成不好

不吉利的事

凶恶,残暴

不幸,多指丧事

杀人的人

更加

施加

放上

增加

夸大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四、分析解读二三段。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 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 有时

C莫之或止 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许 直

A直不百步耳 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 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 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师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五、教师加以指点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

六、布置作业 :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请生解析: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五、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

板书设计 :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孟子有关常识:《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10.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篇十

三维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引导学生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知识宜作适当小结;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3.理解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并更好地理解新时期党中央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复习导入1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复习导入2 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知识积累 1.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曾游说各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现存七章)传世。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孟子》现存七章,全面反映了孟子思想。孟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元文宗封他为“亚圣”。《孟子》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都是摘取每章开头几个字命名,没有特别意义。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故有《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的篇名。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所以说《孟子》给人的感觉是侃侃而谈。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情感强烈,文笔犀利,论辩性强;(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巧妙控制论辩方向,驱诱论敌就范;(3)巧用比喻,使枯燥理论具体、生动,富有可读性和说服力;(4)文辞方面富于铺陈扬厉,时露尖刻,句式喜用排偶,笔锋咄咄逼人,文章酣畅淋漓。2.基础积累 ①字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â)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ɡ)食也数罟(cùɡ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ɡ)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谨庠(xiánɡ)序之教然而不王(wànɡ)者涂有饿莩(piǎo)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②通假字

涂(tú,通“途”)有饿莩

无(wú,通“毋”)失其时

颁(bān,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信息筛选

1.解题:

“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谦词,今义是形影孤单的人,即孤家寡人。“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原句是主谓句,感叹句。“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之”,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2.整体感知: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合作探究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如多。” 2.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他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6.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时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8.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作者采用类比论证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方法点拨: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利用相关信息,解读 2 潜藏在文本背后的主题。这是全新的阅读要求。

文本研习的手段、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教师不必过早地将结论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同学,也不必让学生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能力提升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明确: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规律总结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明确: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课堂小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有所发展。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作业设计

1.归纳文中的主要文言现象。

2.在今天“仁政”思想仍有它的时代意义,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9.荀子《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颜真卿的《劝学》和古乐府《长歌行》导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通译全文,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 4 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业。略

10.过 秦 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

2、指导翻译;

3、背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贾 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 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生字】

腴(yú)轸(zhěn)镞(z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五、学生自读课文。

六、学生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B、动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4、一词多义(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七、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

2、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 8 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下列句子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挑出的,试说说译文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明确: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明确: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明确: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明确: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明确: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踏。”(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4、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五、研习课文4、5自然段。

1、朗读第4、5自然段。

12.师 说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 10 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见课件)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写作背景(见课件)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题(见课件)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见课件)

2.听课文录音,注意句读。(见课件示例)

3、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从而 古:跟从„„并且

(4)、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

1、指导朗读。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从师 11 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 2)也说明了从师的重要性。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问题探讨: 1。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2。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3.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四、欣赏品味

1.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明确: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课堂训练

(1)背诵全文。

(2)、思考: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12 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

第三课时

复习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12.宇宙的边疆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 14 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 太阳系 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2.【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寡人之于国也 》】推荐阅读: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07-07

上一篇:描写春花雪月的诗句下一篇:白云区拆迁补偿标准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