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的素质——从《论语-为政篇》浅谈为政的素质

2024-09-13

为政的素质——从《论语-为政篇》浅谈为政的素质(10篇)

1.为政的素质——从《论语-为政篇》浅谈为政的素质 篇一

论语为政篇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知道有不能由人力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r、小车没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2.为政篇论语原文注解及翻译 篇二

【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原文】

22 子曰: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释】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评析】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原文】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评析】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

(1)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217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

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原文】

219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原文】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书》: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评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释】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3.以论语为政为题的散文 篇三

春秋有序,朝廷无常。朝廷无常,其亡有常,观历代之亡,察其亡故,盖其政不顺民循常也。法者,国之权衡也。推法治,吏不尊于法之上,吏生政令,此非吏之威,而乃法之威也,是百吏从于法也。古之政,吏治刻深,政令独主。吏治刻深,有何患也?曰:吏不慎身善明,则政蠹不通,壅弊久疾不去,必上乱,然后下反,当此之时,国家又无序也。是以一朝之兴亡,一地之祸福,庶民之安危,独断于吏。吏治倾颓,则百姓苦;吏治开明,则百姓安。俚语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欲使天下久固,百姓安居乐业,必制天下之法,以法校吏之政,去吏匡政,上尽于法,然后天下皆相率而归其法,法至矣。

政不顺民循常而卒亡,何也?政者独主离下,专断于权,百姓欲指其过,然阖口而不言,吏唯上,百姓左右畏之,踧踖而不语,敢怒而不敢言,迨百姓椎心泣血之时,视生亦死,视亡亦死,视死如归也,故不顾己之性命,以死而起之,谋其新政。在上者,恐万民之逆政而倒其政,例行公事,跸之而禁百姓之行,施之暴,行之力,不思政之过而思民之过,果乃民之过乎?恐是其政先逆民也,非民牴其政,而政牴其民,故而政亡朝灭。下荩于法而上婼,习浇漓之风,为政者之过,其不知民易治而政难治也。

古之治,德为政之本,法为政之用,德为先,辅以刑。德厚刑仁,则政通。今法为政之本,德为政之用,法为先,辅以德。法厚德推,则天下和。俚语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上乱则天下乱,上序则政通,政通则人和,自然之理也。故法之治,政为先,民为后,自百吏以下至于万民。自上而下,上浚下通,国可安定也。以法治其吏,匡其政,正在上之序,去奸邪谗佞欺负之徒,不因位高处远而疏其隐慝之罪也。

4.《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四 篇四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怎样管理国家,到了三十岁终于学成了。四十岁对所有治理国家的难题都想到了妥善的对策。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怎样判定人或国家的命运。六十岁的时候能坦然面对各种不同的治国思想。七十岁可以非常轻松地运用一整套治国方案来治理国家。

【评析】首先,我觉得这里的“学”不是我们今天的“上学读书写字”的意思,而是指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管理国家。这里的“学”,与“学而优则仕”的“学”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治理国家的学问。

其次,“三十而立”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成家立业”的意思,而是指学业完成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十五年的学习,才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后面的岁数,也都是讲对这套治理国家的知识的不同阶段,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样:人到了四十岁就不迷惑了,人到了五十岁就能知到自己的命运了,人到了六十岁什么意见都听得进去,人到了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不违背规矩了。

5.论语为政第二读书心得 篇五

再谈《诗经》。《诗经》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就是“无邪”(“思”为语助词,并非思想的意思)。这里的邪不是邪恶,而是邪曲,即伪饰。无邪,就是真诚无虚。李泽厚《今读》引郑浩《论语集注述要》: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

若说“为人之学”,其中伪饰必然难免。文章伪饰并不难,为此下功夫的人也不少,却很少听说有谁耗费心力去硬写诗来伪饰自己,更不曾听说有哪一首抱此目的写成的诗被誉为佳作。“诗言志”,志是感情,感情本不易伪饰,即便试图伪饰也很容易被发现。因此,诗最可称得上一个“真”字。

《宋诗菁华录》评陆游《钗头凤》曰:“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唯其情真意诚,笔端才能凄婉萧索。又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寥寥四句,语意平凡,直似脱口而出一般,豪无华丽辞藻可言,不带半点修饰。但这首极为平凡的诗,却因感情真诚,便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陶陶然令人沉醉。

我是喜欢诗的,自忖也还有一两分诗情,只是空有诗情,无奈缺少诗才,所以只能体悟诗人的情感,却难以用好诗来表达自己。以前也曾硬着头皮凑出几首,方家一看便知蹩脚之极,看来这写诗是勉强不来的。

孔子不是诗人,似乎也不见得有诗人气质,但《诗经》是先秦思想家必读的典籍,孔子没有不精通的道理。他读《诗经》,读的是兴、观、群、怨之道(《阳货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因此所有的诗句都带上了礼乐教化的色彩,这才有了《论语》中的多次引用。原本“诗无达诂”, 况且诗中本就很多比兴,后人对《诗经》断章取义,强作类比,也无可厚非。而且这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本来就为孔子所惯用。孔子思想不重严密的逻辑推理,也很少论及“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他的思路多为“如何做”,于平凡的行为要求中见大智慧。

★ 论语为政篇第二

★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 论语读书心得

★ 《论语》读书心得

★ 论语读书心得

★ 教师读书论语心得

★ 《教育论语》读书心得

★ 《论语》读书心得400字

★ 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篇

6.为政的素质——从《论语-为政篇》浅谈为政的素质 篇六

《论语》内有太多的人生真谛,奈何才疏学浅,即使倒背如流,也未能参透其中的内涵。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让我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其有了不同的认知。

小时候,经常听刚上小学的哥哥诵读这句圣言,我也跟着诵读,儿时并不知其中含义,只是觉得朗朗上口,说白了就像一句儿歌。等上学才知道其中的含义,却又是觉得毫无道理:为什么我学会的东西,还要回头看,岂不是浪费时间?一直到高考复习,一遍遍的复习知识点,才慢慢懂得: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总是追求速度效率,却往往只是走马观花,而当我们再回首这一路的风景,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任何事件都有两面性,取优舍短是典型的唯物辩证法思维,而对于此处圣言,却难以找到说服我们不去学而时习之的理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道理简单,要做到不易,需沉心忌躁,方可取!

活在当下,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身为新时代的医务人员,医学知识更是浩瀚无边,边学习边工作更是我们的日常。很幸运能在今年有机会学习《学习强国》,在历时xx个月的学习时间中,我更是深刻理解到《论语》的重要性。当下学习都是通过手机APP学习,没有了书本笔记,更是让许多知识水过地皮湿。想要更好的学习,更要好好的去复习观看过的视频及知识点,这样才能让大脑更好的吸收消化这些知识营养。时代是发展的,科技是进步的,医学同样如此,我们在医学的浩瀚大海中捕鱼,更要学而时习之,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下药如神助,为医院为社会作出贡献!

杨伯峻解释道:学习到的知识要运用到实践中。想来也是真理,时至以“实干兴邦”的名义予以诠释再好不过。医务人员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后期学习到的知识,纸上谈兵终是无用功,把所学之术应用到实践中才是正道。理论推动实践,实践总结理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7.《为政以德》的课文翻译 篇七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历史背景

这是儒家德治论的主张,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但也进行了改造。儒家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二是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

法律思想

“为政以德”表现在法理思想上,就是“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恤刑慎杀”。

相关成语

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极星。

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

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

后比喻放纵坏人。

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代文含义: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现代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8.浅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篇八

论文摘要:本文从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以“仁”为理论基础,以“礼”为上下制约机制,以“人才”为实现途径的政治思想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现实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孔子;为政以德;礼治

孔子为实现其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为此建立起了以“仁”为理论基础,以“礼”为上下制约机制,以“人才”为实现途径的政治思想体系,对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形态和吏制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有些观点,直至今天,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剔除腐坏仍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为政以德”思想,是孔子为春秋时期新兴的封建领主阶级提出的一条“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路线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期。当时以齐桓公为代表的“五霸”到“七雄”等诸候强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已有百余年历史,新的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已经初步确立,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促使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使自夏商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天命”基础受到严重冲击,改革在各诸候国已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之潮流,周王朝的统治,已从自周穆王起的“王道衰微”沦为摇摇欲坠的境地。这一时期,其实是从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的封建领主阶级的初级革命时期,作为封建领主阶级中的保守知识分子,孔子对春秋社会现实是有深刻认识的,他既看到了周王朝的衰亡已无可救药,更看到了新生阶级的蓬勃生力,而且对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持欢迎态度的,因而他非常赞赏齐相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对管仲的改革从总体上是加以肯定的,且认为管仲的改革,不仅仅使齐国富强,人民得到了实惠,更重要的是,改革使人们的思想解放了,社会进步了,因而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称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同上),对能善用管仲实施改革的齐桓公也大加赞扬,称其“正而不谲”(同上),同样,对子产在郑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刑罚改革,也都基本予以肯定,称子产“其行也恭,其事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同上),真正一个“仁人”形象。所以,当闻子产死时,竟非常悲痛,喃喃而语:“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由此可见,孔子是渴望社会进步,并不反对改革的,对于新的“田赋式”的生产关系也是肯定的。 但是,孔子作为一位思想家,他也更加理性地看到了当时新兴的封建领主阶级在同贵族旧势力斗争,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如敛聚民财、权力倾轧、生活奢侈,对百姓的剥削压迫过于残酷等现象,并对此极为忧虑。

首先,他看到当时诸候国之间的互相吞并战争。其实质是一个弱肉强食般的残杀,其结果,并非能够实现统一,反而使各国人民承爱着战争的残酷熬煎,因此,他反对依靠武力征伐称霸诸候的路线,认为春秋无义战,主张通过“修德养民”的途径,提高综合国力,最终用和平的途径,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所以,他充分肯定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候,不以兵车”(《论语·宪问》)的壮举。

其次,他反对鲁国季氏的加赋,指责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嘲讽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在祭祖时唱《雍》诗,摆天子的威风,批评齐相管仲“不俭,不知礼”等,其实质并非是反对新出现的封建地租制度和单纯维护“周礼”,而是反对对百姓过度的赋税,徭役剥削和腐坏奢侈的生活方式。

第三,他反对晋国铸刑鼎的做法,其实质不是反对法的公布和新的法律制度。(周王朝自周穆王起就已有了较为系统的刑罚制度——《甫刑》),而是他反对晋刑中类似追捕逃跑之人的“董捕法”那样过于残酷的刑罚措施,是他反对虐民,反对严刑重罚,主张“德主刑辅”立场的表现。

9.古代为政箴言(一) 篇九

(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原典】贪廉者治理之大纲,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先使之俭。

——清·陈廷敬《陈文贞公廷敬事略》

【注译】治贪墨和倡廉洁是治国理政的总纲,奢侈和勤俭又是贪与廉的根本。想要教育官员廉洁,必须先让他们做到勤俭。

【解读】奢则贪,俭则廉。要戒贪,必去奢;要守廉,必倡俭。

【原典】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战国《韩非子·有度》

【注译】法律不屈从迁就地位高的权贵者,就如同拉直的绳子没有弯曲一样。

【解读】这句话道出了法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战国末年,封建地主阶级是政治上的统治者,也是特权阶层。韩非一反儒家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提出执法必须公正严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无借鉴意义。

【原典】心有所未达,以下情塞而不能上通;行有所未孚,以上泽壅而不得下浃。

——宋·欧阳修《新唐书·列传·刘赉》

【注译】心意有所不能通达,是因为下面的情况闭塞而不能通到上面;行动有所不能使人信服,是因为上面的恩泽不能遍及下面。

【解读】此句为唐代刘赉所言。刘赉这两句话想要说明的是,国家以民为本,欲治理天下,不可不知百姓之情。如果百姓之苦君主能够了解,君主惠民的恩泽百姓能够得到,君民上下相孚,彼此信任,则国家安定,政权巩固。可以说,民情是实事求是中最大的“实事”,也是所求的最大的“是”。

【原典】专听生奸,独任成乱。

——唐·姚思廉《梁书·贺琛传》

【注译】如果专听一面之词,就会生出奸邪之事;如果独断专行,就会发生祸乱。

【解读】南朝梁武帝萧衍,历史学家称他“英武睿智”、“弘招贤之路”、“引谅直之规”。“专听生奸,独任成乱”,是梁武帝驳斥大臣贺琛专听独任的言论时说的。梁武帝还列举秦二世胡亥独任赵高,出现指鹿为马的叛逆行为作为其论据。这句话到今天仍然发人深省。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扬民主,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独断专行。

【原典】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春秋《老子·五十一章》 【注译】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生长而不自以为尽了力,作为万物的首长而不对它们宰制,这是最深厚崇高的道德。

【解读】这实际上是倡导谦虚谨慎的道德品格。老子是教人们在公心上自知、自谦、自重,不要贪天之功,不要居功自恃,也不要以“长”自居。

【原典】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战国·庄子《德充符》

【注译】镜子明亮就不落灰尘,落下灰尘就不明亮。经常和贤人一起相处就不会有过错。

【解读】这是庄子《德充符》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断了脚的申徒嘉和郑国大夫子产一同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瞧不起申徒嘉,不愿意和申徒嘉一起出入。申徒嘉就说了上面那句话批评子产。子产听后,觉得很惭愧,立即改变了对申徒嘉的态度,和申徒嘉以德相交。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意义正在于此。

【原典】损上益下,人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周易·益》

【注译】减省于上而增于下,民众就会无限欣喜;从上方施利于下,其道义必能大放光芒。

【解读】在上位的人只要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百姓就会感到无限欢欣。在上位的人只要真诚地施惠于民众,就会得到民众真心的爱戴和拥护。

【原典】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译】善于做官的人在百姓之中树立恩德,不会做官的人在百姓之中树立怨恨。

【解读】孔子在卫国担任宰相时,他的弟子子皋担任主管刑罚的官员。子皋按照刑律,砍掉了一个犯人的脚,这个被砍掉脚的人后来当了守门人。有人在卫国国君面前造谣说“孔子要造反”,卫君听信谣言,要捉拿孔子。孔子急忙逃走,他的弟子也四散躲避。子皋从后门逃出,那个被砍掉脚的守门人引着他躲在暗室里,子皋才没有被捉到。事后,子皋问那个守门人为什么要救他。守门人说:“我罪有应得,您秉公执法,我何怨之有?”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了上面的那句话,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为政以德”的赞赏溢于言表。

【原典】闻贤而不举,殆。

——春秋《管子》

【注译】知道贤才而不举用,就会失败。

【解读】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执政者必须重视人才,唯贤是举。2000多年前的管仲提出要“使贤者食于能”。就是说,让有才能的人担当重任,治理民众,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国家官吏都是一些庸碌无能的人,民众就很难服从,就会导致“殆”。所以,举贤任能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原典】明王之任人,谗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

——战国《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注译】圣明的君主任用人,谗谄阿谀的小人不能靠近他的左右,结党营私的人不能在他的朝廷上为官。

【解读】“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君主是否“亲贤臣,远小人”,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谗谀之人一向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他们对君主的喜恶了如指掌,所说的都是君主爱听的话,所做的都是君主喜欢的事。这样的人一旦被重用,便会欺上压下,误国害民。因此,对于谗谀之人必须坚决清除,否则将会危害国家和人民。

【原典】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春秋《管子·九守》

【注译】眼睛贵在明亮,耳朵贵在灵敏,头脑贵在智慧。用众人的眼睛观察,就没有看不见的;用众人的耳朵来听,就没有听不到的;用众人的头脑来思考,就没有不知道的。

【解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当政者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历史上多少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君主,闭塞了自己的视听之路,最终导致了身死国亡的下场!

【原典】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注译】为官者重视诚信,老百姓就不敢不动真情说真话。

【解读】生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之中,孔子看到战乱频频,民不聊生,清楚地意识到民心向背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因此,他劝导执政者要施行德政,讲诚信。执政者讲诚信,人民就会以诚相待。

【原典】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西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注译】身为人臣,应以使人民富裕快乐为功绩,而以人民贫穷困苦为罪过。

【解读】这实际上是贾谊的政绩观,很值得当代的党员干部借鉴。为官从政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的疾苦,帮助人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原典】德惟治,否德乱。

——战国《尚书·太甲下》

【注译】用德治理国家,就会天下大治;不用德治理国家,就会天下大乱。

【解读】这句话是商朝宰相伊尹告诫新王太甲的话,他希望太甲施行德政,做一个英明的君主。中国的政治传统十分重视德治,也十分重视政德。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论文汇编《尚书》,主张将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不失借鉴意义。当前,全国各地加强对领导干部德的教育、考核,有助于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官德,有助于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信力。

【原典】“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周易·谦》

【注译】“勤劳谦虚的君子”,民众都敬重服从他。

【解读】谦虚不仅仅是一种立身之道,而且是一种为政之德——一种联系群众、团结人民的道德力量。谦虚谨慎、彬彬有礼,是对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的人,必然受到别人的尊重。勤政为民、谦虚谨慎的干部,作出的决策群众必然拥护和支持。

【原典】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译】君子平安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的危险,存在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的败亡,政治稳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的**,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家政权的稳定。

【解读】这句话源于《周易》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魏征从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深感《周易》中的这段话非常中肯,便在给唐太宗进谏时加以引用,规谏唐太宗“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尤其要警惕“骄奢淫逸”,而且“闻过必改”,于“当今之无事”中,“行畴昔之恭俭”。

【原典】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

——西汉·扬雄《法言·修身》

【注译】爱好谈大事业而不去做,大事业就成就不了;爱好谈高远的理想而没有行动,高远的理想就实现不了。

【解读】“好大而不为”、“好高而不为”,就是空谈之意。古来空谈皆误国,大话尽化为乌有。当前,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力戒空谈,远离浮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原典】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战国《墨子·公孟》

【注译】从事政务的人,嘴上说的,自己一定要做到。

【解读】告子曾对墨子说:“我(能)治国为政。”墨子对他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墨子怀抱“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理想,并把这一人生理想付诸实施。他强调为政者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到做到。他反对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他认为,“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对那些夸夸其谈而不付诸行动的人,墨子极为鄙夷。

【原典】吏人盖法律为师也。——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作为官吏,应该把法律作为处理公务的老师。

【解读】依法治国,重要的是依法治官治吏。作为官吏,应当懂法,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元代名相张养浩主张,凡是求学准备当官的人,在阅读经书史籍之外的时间里,应该将国家的制度、法令详尽地考察和阅读。只有如此,有朝一日做了官,才不会被庸俗的小吏所蒙蔽。

【原典】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西晋·陈寿《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

【注译】治理国家,应该以人民为基础,而人民以衣食为根本。

【解读】太和年间,魏明帝欲伐蜀,曾任相国的华歆上疏劝阻。这句话就是疏中之言。华歆希望魏明帝“先留心治道,以征伐为后事”,意思是先解决老百姓的衣食问题,“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华歆的“以民为基”思想,无论哪个时代的执政者都应该记取。

【原典】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注译】在和平年代,德行和才干都兼备的人,才可以任用。

【解读】贞观六年,魏征向唐太宗提出“才行俱兼,始可任用”的用人建议,无疑对“贞观之治”起了积极的作用。他认为,如用“才力不及”的人,“不为大害”;如果“误用恶人”,即使这个人才能高超,也“为害极多”。因此,他建议唐太宗选拔人才时,“审访其行”,“察其善恶”,“知其善,然后用之”。魏征这种用人之策,到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原典】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

——后晋·刘响《旧唐书·列传·魏玄同》

【注译】制造器具的人只有选择良匠才能节省材料,执政治国者必须寻求贤才来担任官职。

【解读】这是吏部侍郎魏玄同给唐太宗上书中的话。魏玄同认为,“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他指出,百姓穷困,盗贼四起,狱讼不清,礼仪缺失,其原因在于“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而更重要的是“官之不得其才者,取人之道,有所未尽也”。就是说,官吏不称职,用非其才,主要是选拔任用官吏的办法存在问题。这是“为国者”必须重视的。

【原典】明王之所恒者二:一曰明法而固守之,二曰禁民私而收使之。

——春秋《管子·任法》 【注译】全句意译为:贤明的君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制定的法律并且坚持执行;二是制止民众损公利己的行为,并使他们为君主效力。

【解读】要做到依法治国,首先要“明法”并持之以恒,再就是执法要坚决,要公正。对于触犯法律的人,不管是至爱贵戚,还是达官显要,都要依法予以惩罚。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法律的威慑力,才能有效地制止损公利己的行为。管仲的“明法而固守之”思想,对于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仍具有积极的镜鉴意义。

【原典】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

【注译】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又怎么能让别人接受批评呢?

【解读】这是贞观五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近臣所作的训示。唐太宗认为:“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他常恐因喜怒妄行赏罚,所以告诉大臣们:“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唐太宗为了政治清明,常常自我反省,要求群臣直言他的过失,同时也要求大臣们能“受谏”。唐太宗的这段训示,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三?唐纪九》中亦有记载。【原典】使吏非法无以守,则虽巧不得为奸。

——战国《商君书·慎法》

【注译】要使官吏除了法令以外就没有遵守的东西,这样,官吏再狡猾也干不成坏事。

【解读】商鞅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必须依法治吏。在今天看来,这一思想仍有积极意义。国家管理官员的最好办法是制定法律,并要求官吏严格遵守,对违反法律的官员坚决依法予以严惩,这样才能促使各级官员廉洁奉公,不敢胡作非为。

【原典】居官以正己为先。

——清·张廷玉《明史?刘大夏传》

【注译】当官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行。

【解读】所谓“官”,就含有领导、导向之意。“正人先正己”,如果居官行事不正,贪污腐化,而要求部下清正廉洁,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原典】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元·脱脱等《宋史·包拯传》

【注译】包氏后世子孙有贪赃枉法者,活着的逐出本家,死了的不得归葬祖坟。不听从我的教导,就不是我的子孙。

10.《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十三 篇十

【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先要按照自己的言论去行动,而且要始终如一。”

【评析】我的这句翻译的意思,与其他人翻译的不同。我的理解,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做一时的君子容易,做一世的君子难。

上一篇:描写中华魂辉煌与梦想作文下一篇:班组长岗位责任制(十大员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