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2024-09-01

苏联改革对中国的启示(共8篇)

1.苏联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篇一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引言: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并将继续作为他国学习的榜样与示警的红灯影响更长远的时间。

苏联的建立与急速发展,为20世纪浴血追求独立的受压迫民族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道路;实践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了马列思想的先进性与正确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

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最终解体,是苏联社会各种问题总爆发的结果,也是苏共执政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政权的结果;苏联的解体,有许多外部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苏共的内部原因。

我国作为仅存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之一,面临全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汲取苏联及苏共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显得必要且紧迫。

一、苏联兴盛的经验

1.国家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是落后国家快速发展的捷径

苏联成立之前,沙俄工业基础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经济薄弱,且科学技术远远落后美国。综合国力孱弱,虽有数百万陆军,但枪支都不能配发完全,一战及日俄战争的失败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变革。也许正是这些惨败促使苏联人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的制度下,集中全国物力,使用国家力量,史无前例地大规模规划国家发展前景,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短短十年,就使苏联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击败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工业基础。苏联初期的计划经济取得空前成功,与同期欧美自由经济的大萧条对比鲜明,使欧美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甚至有美国记者回国后宣称在苏联看到了行得通的未来。

苏联的发展之路,是将国家力量充分运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这种方法为我国所用,在建国初期完成了从没有重工业到初步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建立起了日后改革开放依靠的工业基础。美国罗斯福新政,也是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力量监管、干预经济生活,使美国率先走出了席卷欧美的经济大萧条。可以说,国家干预、参与经济已经成了发达国家拯救危机的法宝了。近两年的经济危机,也正是美国金融市场缺乏国家监管、干预而爆发问题的结果;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干预金融市场、直接参与通用公司的运作。

2.政权的统一、思想的统一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发高昂建设热情

苏共经过艰苦残酷的斗争,肃清了国内的反动势力,也镇压了所有的反对者。虽然我个人认为血腥的镇压远远超过了实际的政治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镇压之后在苏联国内苏共的统治能力大大加强、思想高度统一,在社会主义理想的指引下,工人阶级凝聚在一起,爆发出了空前的建设热情。采煤工斯达汉洛夫作为一面旗帜被高调宣传之后,苏联工人阶级更是热情高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技术革新运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劳动率竟提高了82%。他们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之高,令前去考察取经的欧美人士惊异。

思想的统一,往往能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理想的指引下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苏共的政治政策,使苏联工人团结起来,用极大的热情参与这个新生国家的建设。这一点在我国也得到了验证。铁人王进喜就是一面为建设国家而不惧一切、不惜一切的旗帜。

3.领导阶层革命意志坚定、发展目标明确

苏联初期,因为战争的创伤加上自然灾害,国内经济极为困难。1918年出现了粮食危机,但是有权调拨千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鲁巴,竟在一次会议上饿得昏倒了。从中可以看到列宁时期的苏共干部革命意志坚定,没有丝毫的特权。这是苏共可以在艰苦条件下依旧得到工人阶级拥护支持的重要原因。而且坚定的革命意志使苏共干部集中精力于国家的建设,没有想过花时间去享受特权,使政府的工作效率较高,让各种政策都得到了充分的执行,朝着预定目标步步前进。可以说,苏联的快速发展,部分源于革命意志坚定的苏共干部党员的无私奉献。

建国初期苏共领导人认识到,虽然击退了欧洲国家联军的武装干涉,但苏俄落后的工业不足以完全地保卫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中都将工业作为重点去发展,努力赶上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步伐。这无疑为苏联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一方向在后来变得不再正确,但在立国之初是必要且迫切的。根据形势选择正确的方向,是每一个国家不被淘汰都必须做好的,尤其是新生的国家和落后的国家。当今,虽然发达国家主导着世界,但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好自己的选择,朝着对自己民族有利的目标坚定前进。

二、苏联衰亡的教训

1.特权阶层贪污腐败致使苏共失去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

苏联的特权现象,经过建国初期的十来年后就渐渐显露,二战后形成了特权阶层。勃列日涅夫时期,强调干部的稳定,“终身制”开始大行其道。这样的结果是形成“官僚氏族集团”,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这些官僚氏族集团腐蚀了苏共的执政能力,使苏共与普通群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直至完全丧失民心,得不到人民支持,惨淡解散,政权旁落。更严重的是特权阶级的渎职,致使苏联国内问题不能反映到决

策层,使政策越来越脱离实际,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落后欧美,使人民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倒向了西方的所谓自由主义。

纵观历史,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导致改朝换代不胜枚举,虽然苏联的建立不同于一般的政权更替,但他的命运依旧没逃过历史的碾压,最终被腐蚀了根基,一个超级大国轰然倒下,令世人震惊、深思。贪污腐败虽不能说要为苏联的解体负全责,但这是重要原因之一了。况且除了强敌入侵、自然天灾,又有几个国家是因为单一的原因亡国的?都是种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贪污腐败太常见罢了。

2.国家经济结构失衡、体制僵化、农业失败造成国家崩溃

苏联的重工业与军事工业极度发达,其军力在70年代甚至超越美国,依靠其强大的军力在世界各地与美国针锋相对。虽然苏联成立之后,俄罗斯人不再仅仅是依靠强大的武力而是倚靠雄厚国力称雄全球,但可能是骨子里的尚武精神使苏联人热衷于武力解决问题,大力发展军工,展开军备竞赛,致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失衡的结果是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随苏联国力的提升而同步提高,苏联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一直处在战时经济体制的紧缺状态下,引起了普通群众的普遍不满,致使部分人倒向了西方丰富的物质生活,社会主义也失去了吸引力。

苏联农业的失败,也是其最终解体的根源之一。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一切工业的基础,虽然工业化开始时不得不靠工农业的剪刀差去发展工业,但这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到了后来,工业必须反哺农业。但苏联领导人一直忽视了这个问题,将农民看做小资产阶级的一份子,把他们当做阶级敌人对待,一直剥削农民,以致农民们失去劳动积极性,苏联农业长时间萎靡不振,粮食产量不足,到后来竟要依靠进口粮食,不得不说苏联农业总体上讲是彻底失败的。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不得不确保粮食安全,所以必须重视农业问题。

3.错误处理民族问题导致加盟共和国纷纷脱离苏联,最终苏联解体

众所周知,苏联国土面积世界第一,但苏俄土地大多是沙俄时期侵略扩张的战利品。沙俄征服了120多个民族,但也埋下了国家分裂的祸根。列宁认为苏联采取联邦制度是向最终统一的过渡,要经过相当长时间去完成民族融合,但继任者过于急于求成,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影响下,人为加速民族融合进程,不顾及历史沿袭,以行政命令代替协商解决,造成民族关系紧张,且占总人口不足50%的俄罗斯人却拥有90%以上的政府要职,享有政治特权。苏联领导人忽视了实际情况,认为民族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的建成已经解决,错误估计形势,造成民族分离主义大肆传播,特别是90年代初加盟共和国民族独立运动达到顶峰,最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退出苏联,直至俄罗斯共和国退出,苏联解体。民族分离主义虽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但在解体过程中充当了主角,是苏联解体的推手。

民族问题在多民族国家始终有着重要地位,虽然强大的主体民族可以暂时的压制少数民族,但压制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协商解决才可能不出问题。压制的后果就是问题最终集中地爆发,爆发得彻底,爆发得无可挽回。

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1.加强廉政建设、反贪反腐,确保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

我国现在的贪污腐败现象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普通民众的不满,也成为西方舆论攻击的借口。贪污腐败不仅腐蚀政党的执政能力,更会导致政党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的信任、支持,最终走向失败与灭亡。任何贪污腐败的政党,注定失败,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也是前车之鉴了。现在“送红包”现象较为严重,也许就是上层部分人贪腐在基层的反应。或者说,贪污腐败也成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了,不是短时间可以杜绝的。所以,加强法制规范、法律监督、惩戒力度,从严从重处罚贪污腐败分子,在当今中国显得必要而且迫切,是共产党保持执政地位不得不采取的措施。苏共的失败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也许如新加坡那样高薪养廉、严厉罚贪是我们现在可以采取的较为可行的措施,让各层干部可以安心的工作,不用为物质问题分心进而贪腐。这是物质上采取的应对措施,但仅仅只有物质措施是绝对不够的,加强先进性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是必须同步采取的政策。

2.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苏联人社会主义信念丧失的结果,在美苏的竞争中,苏联并未表现出超越美国的优势,尤其是经济的崩溃使得广大人民失望不已,不再相信社会主义,纷纷转投资本主义的怀抱,社会主义阵营不攻自破。连赫鲁晓夫都对自己的弟弟说不再相信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只是拿来糊弄老百姓的。面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全面冲击,我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沿着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思想教育不仅要面对群众,更要面对共产党员。如果共产党员都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很难想象普通群众还会相信共产主义。加强党员的思想就是要凝聚党员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确保社会主义的践行;同时,这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甚至比物质措施重要的多。

3.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改善经济结构

经济始终是国家民生的命脉,在经济生活中,国家力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历了近年来的经济危机,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的概念深入人心,没有国家的强力监管,资本贪婪逐利的特性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现今我国工业过度依赖出口贸易,致使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深受影响,这警示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外向型经济,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国内市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美国作为自由经济的代表,周期性的经历经济危机,虽然美国通过转嫁、美元等手段化解了多次危机,也在几次危机中通国家力量干预经济生活顺利复苏,但这种危机能保证每次都被化解吗?我们要看到自由经济的弊端,在未发生危机时就用国家力量正确适度地干预经济生活,避免发生不可挽回的危机。也许下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就是另一次大战的祸根,或者说导致又一些国家分崩离析。

同时,在我国这种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半的国家,农业必定是立国的根本,我们不得不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力水平,是当今中国农业的努力方向。13亿人的吃饭问题高于其他一切问题,13亿人的温饱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结束语:

苏联在没有外敌入侵及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自行解体,不仅深深地震撼了世界,也留下长远的沉思。如普金所言,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是没有良心,但想恢复苏联是没有头脑。我们可以做的,是在追思苏联的同时避免重蹈覆辙,是在苏联失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的更远。

参考资料

《苏联兴亡史论》陆南泉

《大国崛起》

百度百科

2.苏联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篇二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历史虚无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将历史虚无化。它从人的主观意志出发,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可以任意割裂、否定的过程,因此是一种扭曲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是适应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以及反对社会主义阵营而泛起的一种政治思潮,其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有许多学者指出了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等唯心主义的表现。[1]

历史虚无主义者主张历史选择论,他们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推崇和照搬西方史学流派的观点,为达到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动摇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目的,歪曲领袖人物,污蔑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和合法地位,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革命历史事实。

二、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影响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社会逐渐产生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倾向。尤其是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以反对个人崇拜为理由全面否定斯大林之后,史学界有人开始主张填补历史空白、恢复历史真相,煽动对历史进行重新评价、重新定位的浪潮。在这个过程中,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斯大林进行全面丑化和否定,甚至有激进派史学家开始污蔑列宁,进而把斗争的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一些激进的政论家、新闻记者和激进主义历史学家,热衷于翻历史旧账,鼓吹去苏联化,甚至编造历史。在这场“历史评价”的浪潮中,共产党的形象被扭曲了,苏共的威望丧失了,思想上的极度混乱进而导致民族主义、分裂主义泛起,苏联走向解体已在所难免。历史虚无主义的逆流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起到了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催化剂的作用。

(一)颠覆核心价值体系,弱化主流意识形态

赫鲁晓夫在1956年10月的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个人崇拜及其严重后果》的秘密报告,全面否定了斯大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功绩,从而引起了巨大的思想混乱。在当时,西方敌对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发起了一波又一波反共反苏的浪潮。这股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给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列宁、斯大林建立起来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推行“民主化”“公开性”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引入了意识形态多元论,这使得更大规模的历史虚无主义乘势而起,展开了一场通过猛烈批判斯大林,进而全盘否定苏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运动。这场运动最终导致的是日趋混乱的意识形态领域和一齐涌现的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想,经济萎靡不前的苏联逐渐在价值观和思想上也陷入混乱的境地。理论上的表现为,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苏共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在被一次次的污蔑、攻击中丢失。

(二)扰乱公众思想,动摇政治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虚无苏联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虚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虚无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美化历史上已被否定、推翻的反动统治者,呼唤历史的亡灵,目的就是要把苏联从社会主义道路扭转到资本主义道路上。”[2]这在本质上是对苏共和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信任的虚无,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虚无。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培养了人们对苏共的信任和对于社会主义政权的感情,帮助公众树立了基本的政治价值观念。共产主义的信仰普遍受到欢迎,在苏共的领导下,人们满怀着信心和期望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然而,纷至沓来的历史虚无主义对斯大林进行全盘否定,丑化领袖,而后更是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革命历史,从而使广大群众认识模糊、信仰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苏共后期的一党专政、腐败严重、脱离群众、大搞特权主义,社会不满情绪和危机因素越积越多,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信仰。在丧失信仰、失去民心的情况下,苏共倒台就成为必然。

(三)适应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主张放弃科学社会主义,大力宣扬民主的社会主义,再一次给了历史虚无主义可乘之机。历史虚无主义同当时的西方反对势力,一内一外,前者歪曲事实,否定苏联历史,后者则从外部与之形成了里外夹击的形式。“历史虚无主义从标榜非意识形态化到赤裸裸地反共反社会主义,从鼓吹不问姓‘社’姓‘资’到公开主张搞资本主义,这是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手段。”[3]西方敌对势力一直以来采取的对苏联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采取的“和平演变”攻势变的更加猛烈,无限夸大社会问题,大举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煽动人民对社会的负面情绪,最终引爆苏共的执政危机。苏联解体有外部国家实施西化分化的原因,同时也是受国内错误思潮的影响。

三、历史虚无主义加快苏联解体给我国的当代启示

在我国,也存在着轻视历史、丑化现实的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经常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权进行攻击,而西方敌对势力也一直没有放弃利用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错误思潮,图谋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当前,我国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从苏联剧变中吸取教训,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历史自信,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

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坚定对历史的自觉自信。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歪曲了党和人民在长期共同奋斗中形成的历史,是当前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要害。党的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是多年来,党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抗击外侮、争取民主自由,使中国站起来了;经过改革开放,又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富起来了,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到来。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无法动摇的铁的事实。

(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值得重视的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松懈导致错误思潮乘虚而入。对待社会上的各种社会思潮,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引导,不仅要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各种社会思潮,把握其发展规律。在抵制错误思想的同时要坚持兼容并包、尊重差异,尤其要正确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问题。“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基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在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1. 在学术上要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正确辨别是非黑白,把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传播给社会。

要通过在学术理论上驳倒其错误观点,来阻止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和传播。

2. 丰富历史和历史观教育的手段和内容。

在学校教育的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各个阶段都应该增加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发展传播史的内容。

3. 加强媒体对社会舆论和思潮的引导,注重激发媒体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贴吧、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中,个人可以随意地在朋友圈发布任何信息,面对更为快捷的信息传播,要积极思考如何科学地发挥新兴媒体的引领作用。

(三)重点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苏联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是历史虚无主义乘虚而入的重要原因。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变革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所导致的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历史虚无主义能够存在的社会基础。同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了部分民众在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因此,要铲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土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一条路可走。面对必须要解决的的矛盾和问题,面对人民群众的期待,要不断推动转变发展思路、更新发展观念、解决发展难题。通过使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才会逐渐偃旗息鼓、不攻自破。

(四)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奠定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基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缺憾,就是文化建设工作滞后直接导致的文化安全威胁加重,文化安全受到严重冲击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中国尤其要吸取苏联的教训,重视新时期的文化安全工作。在科学技术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形成正确的、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工作思路,就必须保持开放的姿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要全面加强文化建设:第一,大力推进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不仅要通过增加投入来丰富公共文化载体,更要强调文化服务,在公众中倡导、传播正能量。第三,着力提高我国总体文化软实力,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时刻确保文化阵地的安全。第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在全民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一旦对本国的历史产生了认识上的扭曲,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就失去了精神支柱。”[5]从苏联解体的沉痛历史教训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反华势力不会自动停止敌对活动,而且国内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虚无主义的土壤仍然存在。因此,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将成为一个需要我们长期紧抓不懈的斗争任务。所以我们必须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误本质,坚定地、明确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错误思潮,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中后期的社会发展中逐渐显现,对苏联解体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不仅颠覆了苏联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而且扰乱公众思想,动摇苏联的政治基础,与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里应外合,加剧了苏联解体的进程。我们要吸取苏联剧变的教训,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培养历史自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重点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加强文化建设,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奠定文化基础。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苏联解体,启示

参考文献

[1]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红旗文稿,2009(9).

[2]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5(5):50.

[3]张骥,张爱丽.论苏联意识形态建设的教训及其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

[4]任理轩.中国奇迹的一大法宝——论新形势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N].人民日报,2012-06-29(1).

[5]郭光明.总结国际共运历史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决策与信息,2011(6):43.

3.苏联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篇三

一、“走俄国人的路”:效法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运动展开

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宣布:“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里,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

中国“是一个被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所造成的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问题,苏联文化的建设自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学习的范式,因为:其一,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决定的。高等教育部部长钱俊瑞指出:“孙中山先生说:以俄为师;毛主席说:走俄国人的路。这已是为历史所证明的颠不破的真理。学英美日本不行,因为它们是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的国家。”其二,中国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分成两大阵营,决定了中国只能推行“一边倒”的政策,中共向苏联学习是自然而然的。其三,中苏两国要建设的文化体系都是人民大众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时,苏联已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建立起真正的人民的文化,“这文化是由人民发展的、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是帮助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的”,因此,刚诞生的新中国有必要学习苏联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日报》发表署名“舒”的文章《“走俄国人的路”——读〈论人民民主专政〉笔记》,强调:第一,民主革命的历史证明了“我们中国革命‘走俄国人的路’是千真万确的走对了”。第二,“走俄国人的路”,“不是说不顾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依样画葫芦,‘孔步亦步,孔趋亦趋’。俄国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实现,就是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情形与苏联有着许多相似。(1)尽管两国建设步骤不同,但“总的方向是一致的”。(2)经济建设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与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有某些类似”,苏联“积累了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学习的是很多很多的”,经济建设如此,教育建设亦然!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宣布:“苏联所创造的新文化,应当成为我们建设人民文化的范例。”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是随意决定的。毛泽东发出号召:“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这样,一场学习苏联的运动轰轰烈烈地自上而下在中国大地上开展起来。

根据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钱俊瑞的报告,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是:“全国现有大学和专科学校约二百所,学生不超过十五万人……。这些学校:第一是数量太少,对全国工、农及其子女的文化要求不相适应;高级学校的学生在全国范围讲,绝大多数还是城市小资产阶级以上的子女,真正的工农及其子女还是极少数。……第二,这些学校的极大多数还在实行旧教育,其内容、方法、制度基本上不能适应新国家的需要,必须实行彻底的和稳步的改造。”

1949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现在实施的国民教育方针虽然还只是新民主主义的,不是社会主义的,但指导整个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建设的思想体系则是马列主义的。所以,学习苏联的经验对我们是十分有用、十分必要的。”12月12日,又专门发表了杜伯洛维娜在沈阳各界欢送苏联文化代表团教育座谈会上所发表的关于《对苏联教育工作》的讲话,“以为我国教育改造工作的借鉴”。教育界效法苏联进行改革的运动展开。

12月下旬,中央人民政府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规定“我们的教育必须根据共同纲领,以原有的新教育的良好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根据这一方针,高等教育部于1950年5月16日至30日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确立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和途径。根据会议的指示,各地教育改革开始实行。

二、新型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从教育方针、体制、学制到教材

苏联在十月革命后,以列宁的《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为指导方针,对旧教育、旧学制、旧课程加以根本改革,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其基本特点是:对教师进行马列主义的教育;在课程改革和设置上,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原则;统一学制,实行义务教育,不论男女,只要达到入学年龄,“就一定得入学”,“所有学校经费,都由国家来支出”。根据苏联的这一基本特点,从教育方针、体制、学制到教材,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高等教育体系。

在高等教育基本方针方面,钱俊瑞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指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方针和任务是:“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并准备和开始吸收具备入学条件的工农干部与工农青年进我们的高等学校,以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加入国家建设的行列。”

就具体改革内容而言,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改革学制、教材等。教育改革的方针和主要任务明确后,具体实施过程就从课程改革发端了。

精简旧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教育传统中生长起来的,课程中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亟需改革。新中国一成立,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就明文规定课程改革的首要实施原则是“废除反动课程(如国民党党义、六法全书等),添设马列主义的课程,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

1949年8月10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决定各大院校共同必修课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简史)两种。各课每周皆为三小时,一学期教完。文法学院另加政治经济学一种为必修课。每周三小时,一学年教完。同年10月12日又公布了《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更明确规定文学院、法学院的公共必修课程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一学期学完,每周三小时)、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一学期学完,每周三小时)、政治经济学(每周三小时,一年学完)等三门。

nlc202309031906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又一内容。其原则是“取消一切有害的和为建设所不需要的内容,加强和添设为国家建设所急需的内容,减少为建设所不很需要的内容,应适当地缩减分量,力求提高质量,以求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高等教育部为此专门公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应以学系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教学单位,各系课程应密切配合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和文化建设当前与长期的需要,……各校开设课程应按照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不应因人设课。”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重点是反对书本与实际脱离的教条主义,坚决实行理论与实际的一致。但同时应防止轻视有系统地学习理论的狭隘实用主义。填鸭式的教学法必须抛弃。”

在学校体制改革方面,按照苏联经验确立教育新体制:(一)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学校的领导和教育的无产阶级性。政务院效法苏联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指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军事学校除外)均负有领导的责任,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或文教部均有根据中央统一的方针政策,领导本区高等学校的责任。”(二)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与过去有着根本的不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1938年12月发表《论教师的任务》,强调教师的任务是: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新华月报》专门发表此文,强调“加里宁的这些指示,也值得我国作教员的同志们学习和记取的”。

从1952年起,效法苏联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大规模展开。高等教育部首先推行“教师思想改造、院系调整、设置专业等一系列的整顿改革措施”;接着“进行了教学改革,包括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教学组织等一系列工作”。1953年7月,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杨秀峰在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上提出应该运用苏联的先进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一系列改革。

效法苏联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窗口是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1949年12月16日,政务院决定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明确指出要接受苏联先进的建设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各种建设干部。1950年10月3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从教育方针、体制、学制到教材的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

招收对象:“首先是参加工作有一定年限,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工农革命干部和有一定工龄和文化水平的进步工人,其次是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在首次3000余学生中,工农革命干部1872人。

教育方针:“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

教学方法:基本精神“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系统讲授科学理论和政治知识;另一方面进行各种作业实验。为此,人大“与中央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建立起了业务上的联系,特别是与财经部门关系较为密切”。

院系设置:设置经济计划、财政信用、合作社等8个系以及11个专修班和1个工农文化补习班。

课程设置:基本精神“是马列主义基础,与各种专门科学密切结合”,目的“是要达到培养通晓马列主义和专门业务的专家”。本科除俄文系外,各系学生均学习20门至30门课程。其中政治理论课占20%至25%,业务课占50%至55%,文化课占20%。各专修班均学习12门至15门课程。其中史地班、教育班政治理论课占26%,业务课占74%;其余各班政治理论课占37%,业务课占63%。“学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知识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这是全部课程的灵魂”。

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样就基本确立起来了。

三、效法苏联进行文化思想建设得失利弊的思考

效法苏联进行教育改革,不仅包括高等教育,还有初等、中等教育。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对新中国教育体系的建立起了极大作用:(1)在政治上,中国的教育发生了根本的质的变化。在各级学校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确立起来了。(2)从小学到大学各级新型教育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奠定了新中国教育体系发展的格局。(3)改变以往无教学计划、无教学进度安排等无序状态,规定上课之前须备课,有安排,教学质量得到普遍的提高。(4)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培养出新中国建设急需的人才。以高等学校为例,正如1954年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指出:“8年来毕业生的数字比解放前54年的毕业生总数21万多名还要多。”这一切说明,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教育已经能基本上适应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这是当时学习苏联发展教育、确立新中国自己的教育体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苏联专家曾指出:“有苏联经验可以参考,苏联过去所发生的一些错误,希望在中国教育改造中不要重犯”。效法苏联,进行教育改革,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1)在思想认识上,认为只有苏联的教育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反动的;这导致对中国原有的教育经验全盘否定,对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拒不吸收。(2)在学制上缺乏多样性和完整性。当时苏联儿童8岁入学,小学到高中仅9年至10年,高等学校学生入学起点不高,所以高等学校学制较长,一般为5年。在大学本科和中等学校之间没有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比较单一。而当时把苏联的这一做法照搬过来,取消专修科,使高等教育缺乏层次,初级职业学校消失,在中小学长期进行实验,想改为9年或10年一贯制。(3)在教学方法和专业设置方面,按照苏联模式制定的教学大纲,过多的强调统一,缺乏灵活性;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甚至以产品定专业。(4)在教学计划方面,“以苏联经验为蓝本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分量重了,限制又死,缺乏执行上的灵活性,因而造成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都过重”。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文艺界套式化一样,“一般的还不是由于不动脑筋、不加思索地依样照抄,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学校条件,但是部分的也确实存在着教条主义的搬用现象,有些还相当严重”。

尽管在效法苏联进行文化思想建设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所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在效法中反映出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问题,对于今天吸收和学习外国文化是一个有益的教训。对此要放在当时一穷二白的历史条件下辩证地分析。比如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纵然工作中因为考虑不周,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有的不该调整的也调整了,如把个别有几十年历史的应该保留的大学也拆散调整了;但是总的看来,院系调整工作基本上是做得对的,必要的,在主要方面适应了发展工业的要求,已经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4.戊戌变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篇四

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这两次中国历史上靠得最近的重大改革的命运和结果迥然不同。总结中国历次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以及外国的经验教训,能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和推动,得到光绪皇帝支持的戊戌变法,由于遭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保守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仅仅进行103天就寿终正寝。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宪政意义的政治改革,戊戌变法用血的教训给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从政的美德是节制和谨慎,改革需取得保守集团的中立并拥有相当实力的支持者,通盘计划与具体推进协调进行,用地方改革拉动全局改革。

1978年开始,由邓小平倡导和推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三十多年,还将继续进行下去。迄今为止,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壮阔、持久和深刻的改革运动,从总体上来看,进行顺利,成果巨大,影响深远,势头经久不衰。

与历史上那些惨遭失败的变法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以中国迄今唯一成功的改革范例载入了历史。为什么过去的改革大都失败,唯独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改革者们能功德圆满呢?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戊戌变法因为朝中大臣多为慈禧亲信,所以最终导向维护保守派的利益。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并且急切的对慈禧展开进攻,操之过急,树敌太广,这是改革大忌。

任何旨在革除积弊,缓和矛盾,推动发展,富国强兵的变革,都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但谁来发动、领导和支持改革运动,却与改革的命运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一开始就是由中国共产党亲自发动和全力推动的,始终处于党的坚强领导之下。邓小平是党的领袖,是改革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对改革的发动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独特的作用。但改革不是靠他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也不是靠一群人的智慧和力量,而是靠全党的智慧和力量。一句话,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意志和行动。

二是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世界上一切改革与革命的终极关怀,无不是为大多数人谋福祉。清末的中国民众正处在空前的水深火热之中。戊戌变法的维新派在政治改革上激情燃烧,而在解决具体民生问题上却一筹莫展,从而远远地脱离了底层群体,尤其是农民群众。光绪帝颁布的新政上谕数以百计,却没有一件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仅如此,某些新政措施却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发生了直接冲突。地方老百姓对维新派的种种措施讨厌已极。

改革开放,固然有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提高执政能力的考虑,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它领导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革除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社会长治久安。

判断改革是非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主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一切改革举措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人民不是改革的旁观者,而是改革的主人,直接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普遍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现在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人民从改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未来希望,因而衷心支持改革。三是改革策略正确

在改革顺序上,先农村,后城市。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相对来说,农村情况较简单,改革容易推开,城市较复杂,改革需做大量准备工作;农村改革见效快,第 1 页

可以为城市改革提供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保障;农村改革成功能为整个改革积累经验,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

先侧重经济改革,同时不失时机地在某些政治领域进行改革。废除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终身制,既是重大政治改革,又比较容易做到。规定领导职务任期制,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把政治改革引向深入。这些年来,围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国家政治领域在民主和法制轨道上取得显著进步。先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经济特区建设、国企改革、税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农村基层选举改革等,无不在试点基础上推开的。

循序渐进,或“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一条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历程,仍方兴未艾,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深懂得,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会平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会一帆风顺,但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举国举世公认。任何否定改革开放、让改革开放停顿或倒退的企图,都是不可能得逞的。改革的目标必将全面实现,一个现代化的、繁荣昌盛的、民主文明的、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必将屹立在世界东方。

5.苏联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篇五

XX年12月14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Louise Fox 女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了题为“养老金制度创新:世界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如下:

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了《避免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书中指出,有四个因素造成了当时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窘境。一是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这主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出生率造成的。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人类老年所需的养老金也逐渐增加。三是越来越多的人较早离开了工作岗位。四是某些国家为了避免高通货膨胀,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这些因素都使得实施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养老保险债务缺口。世界银行建议这些国家从现收现付制度逐渐转变为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支柱构成:一是传统的现收现付体系,养老金的支付根据劳动者某几个年份的工资而定。二是基金制的个人账户,这是需要政府强制执行的,也就是劳动者每个月需要把他工资的一部分存入个人的账户,养老金的支付取决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资金的总量和预期的生存时间。三是个人的储蓄。

当时,许多国家确实都在采取这一混合的多支柱的体系。而且出于刺激劳动者积极性的考虑,都在向朝贡献确定(defined contribution)的养老制度方向改革,也就是退休后养老金的支付依赖于工作生涯中投资于养老保险的资金总量和预期的生存时间。为什么这些国家不从一个福利确定的(defined benefit)的现收现付制度直接转变为贡献确定的养老制度?主要是转型成本太高,如果完全变为一个纯粹的贡献确定的养老制度,当前这一代不得不要把工资的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由于政府养老保险债务总量已经很大,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只有由当代人支付,这就会极大地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大都是有两种并行的体系,新的劳动者被要求加入新的养老体系,而当前的劳动者可以在旧体系和新体系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下面就逐一地分析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改革前大都是现收现付制度。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引入个人帐户体系,英国、澳大利亚和瑞典的政府建议劳动者从旧的体系中退出来,加入到个人帐户体系中。二是减少政府的养老保险债务,改变养老金支付的计算公式,例如在价格指数方面的调整。三是加强养老金与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关联性。对于欧洲和中亚的转型国家,在改革中存在一些自身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大的利益集团,高的隐性养老保险债务、低的退休年龄和不完善的政府管理基金体系。因此这些国家仍没有采取基金制的操作办法,只是通过立法提高了退休年龄和逐渐地减少特权群体。拉丁国家中有几个国家采取了单一的个人帐户体系,智利是一个先例。智利政府动用很大财力,形成现有工人的个人账户体系。对于退休工人,则由国家发行国债进行支付,这些国债将会分摊给未来的几代人。除此以外,为了保证低收入水平退休工人的生活,政府还规定了一最低工资水平,不到最低工资水平的,由国家给予补助。玻利维亚和墨西哥也采取了类似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智利的经济环境也比较适宜于采取一个单一的个人账户体系:智利前几年的财政盈余达到了本国GDP的5%,以及养老保险债务总量不是很大。亚洲国家拥有世界二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其人口分布还比较年轻化,所以未来肯定会有一个剧烈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有人预测东亚的老龄人口比例在未来的四十年中会翻三番。因此,亚洲更需要一个快速的养老体系改革。然而,当亚洲国家对现收现付制进行改革时,政府对养老金的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些政府对养老金的投资有严格的审查,而且要求养老金只能投资到没有风险低回报率的国债,造成了养老金回报率不高,例如新加坡的年回报率低于2%,别的一些亚洲国家的回报率甚至为负值。但是由于巨额的养老保险债务,可以想象这些国家不会完全放弃现收现付体系,但又必需要采取个人帐户体系,所以未来的取向肯定是一个混合的养老保险体系。

6.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刻启示 篇六

漾江信用社

饶梅志

我认真拜读学习了 “苏联亡党亡国五大原因”。并且又查阅了相关的理论文章,如“究竟应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等署名文章。总感到,列宁、斯大林以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来的苏联共产党;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会灭亡得如此干干净净、彻彻底底、惨烈无比。我们深刻反思苏联的亡党亡国,以免重蹈覆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991 年 12 月 25 日,随着戈尔巴乔夫辞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红旗陨落。向全球宣告:世界上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苏联共产党(前称:布尔什维克党),与所建立的世界上一个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同时灭亡。这就是“亡党、亡国”。紧接着,欧洲的社会主义阵营也遭到了严重挑战。共产党的不少高级领导遭逮捕;连已经退休的老党员工资也被打 8 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乌云迷漫、马列主义遭受前所未有的攻击和冷遇。

苏联共产党执政 74 年,最终亡党亡国,决不是危言耸听、已经变成了残酷的现实。那么,它对我们有什么深刻启示呢?其中,肯定有深刻的内因和外因,诸如: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渗透干涉、民族矛盾、党的建设、体制机制、党内腐败等等综合原因造成的。其中蕴含了无数极其深奥的理论

—1— 和实践问题。我结合现实谈四点通俗的启示,概括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人,加强党的建设和监督。

一、坚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 否定马列主义、诋毁党和社会主义开国领袖将苏联带入深渊。苏联 1917 年10月革命胜利后,在伟大领袖列宁和斯大林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如加加林成为世界登月第一人,可见当时苏联的综合国力足以强大。自从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几乎全盘否定斯大林(开国领袖列宁、斯大林)。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批得一无是处、把马列主义描绘成法西斯主义。特别是,抓住了斯大林在建国初期的“大清洗”(镇压了一些人)。大书特书所谓斯大林的罪行。并且把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墓中挖了出来——真的挖了祖坟。在客观上,搞乱了苏联人民的信仰和思想。反而帮了敌人动员起更多的反动势力,来反对苏联共产党。由此可见,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如果否定了真正的马列主义领袖、没有了旗帜——指导思想、信仰,肯定是一盘散沙。

我国在毛主席逝世后,不也上演过苏联的“相似”一幕吗?否定文化大革命、否定“两个凡是”。特别是“理论务虚会”上,谩骂、攻击、诋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甚嚣尘上。也有以反对个人迷信为由要捣毁毛主席纪念堂。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许多文章曾经在党中央《大内参》内发表。是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发出,暂时平息了那场**。但是,我国从此出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淡化、边缘化。同时也将旗帜和信仰淡化、边缘化。—2— 造成道德、诚信缺失,一切向钱看、五毒六害泛滥。当前,我们如果仍然不认真解决旗帜、信仰的问题,那是极其危险的。

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唯有走社会主义之路,才能避免亡党亡国。是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开始的所谓改革。大肆否定苏联当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首先把原有公有制企业搞得一团糟。并且借口商品贫乏,大量向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商品,供各级高层领导享用。“究竟应如何看待苏联解体”文章中写道:苏联当局,将“改革”变成了“改向”(从史实看,当时苏联没有明确提开放)。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这基石。致使苏联经济社会一派乱糟糟。为日后的亡党亡国奠定了经济和社会基础。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党就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总路线和总方针。十分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开放。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不少方面走了样,特别是在以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为主体这个根本性质的问题上,已经出了不少问题。真如胡总书记最近指出:“虽然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们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我们有理由相信,党中央已经总结了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一定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正确、胜利的航向。

三、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才能兴党强国 得人心者得天下。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凡是背离人民的政党、国家,迟早会灭亡。水能载舟,也能覆

—3— 舟。我们常常把共产党比作种子、鱼;把人民比作土地、水。无论是苏联,还是我国,共产党的一切胜利,都是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的。革命胜利了,共产党执政了,如果脱离了人民,就会走向失败。苏联共产党,依靠工人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到了第三、第四代,党的各级高官,高高在上,严重脱离工农群众,又不愿意倾听人民心声。造成大多数工人、农民,生活贫穷。而,各级领导干部,进口的物品应有尽有。渐渐地失去了广大工农群众对党、对领导的信任。直至苏联共产党灭亡,基本上没有人民群众起来维护这个党、这个国家。

我们的党、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明确“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共同富裕。但是,在改革开放中,随着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分配上“按劳分配、改革开放成果人民共享”的分配原则,受到了冲击,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主要根源。如不尽快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其后果很难想象。

四、坚持加强党的建设,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方能永葆执政青春

“成也在党,败也在党”。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苏联的亡党亡国,千个原因、万条理由,致命的是共产党自己。其中,党内腐败、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等等。最为关键的是,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权最终没有掌握在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手里。因此,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建设,是至关重要、头等重大的问题。

—4— 我们的党,已经有不少成熟的经验。但是,总感到监督体制缺失、不到位现象还十分严重。特别是目前,党内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贪、腐金额越来越大,这就是最好的例证。比如,党的组织纪律: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紧跟其后的,个人怎么监督组织、下级怎么监督上级、全党怎么监督中央。这一体制从来没有制定过。还有,党外个人、组织、特别是人民群众如何对执政党监督?都没有明确的、相关的规定和制度。世界上无数事实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是放肆的权力;终将是腐败的权力;也一定是走向灭亡的权力。比如:党和国家的领导,为了加强对各级领导的监督,早就提出要公开领导干部的财产和家庭情况,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但是,至今八字还没有一撇。其理由是“条件不成熟”。这明明是在忽悠老百姓(用上海方言说是“捣浆糊”)。相对贫穷落后的延安时期已经可以公开。现在电子科技时代倒反而“条件不成熟”了。事实是:差距太大,不能公布、或者不便公布吧了。

综上所述,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前途都掌握在执政党手中。执政党的生死攸关,都在党的各级领导、特别是在高级领导肩上。愿“苏联亡党亡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后的一次。

7.日本流通产业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篇七

关键词:日本流通产业,零售业,《大店法》,信息化,中国流通产业

中国流通产业

日本的流通业包括商流和物流。流通机关包括商流领域 (生产者、批发业者、零售业者和消费者) 、物流领域 (生产者、运输业者、仓储业者、装卸业者、流通加工业者及批发零售业者和消费者) 、补充领域 (信息服务业者、金融业者、保险业者、政府部门及公共团体) 。流通领域行政主管部门有:经济产业省 (含中小企业厅) 、农林水产省、厚生劳动省、国土交通省、公平交易委员会、地方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等。

一、日本流通产业改革的背景

日本的流通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后, 在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下, 又进入了一个发生质变的历史时期。其契机是由通产省的政策咨询机构“物流和经济研究会”在研究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日本的物流系统现状以后于1990年发出了“如果现在的物流状况不改变的话物流将会成为经济成长的瓶颈”的警言。这个研究结果和观点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 也正式拉开了日本物流系统再建的序幕, 同时也为继续保持日本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供了保证。而日本近年来流通产业的改革背景主要如下。

1、低价格零售业的崛起和冲击。

1992年“泡沫经济”崩溃后, 日本经济持续下滑, 经济不景气导致市场低迷, 需求不振。商品价格体系受到破坏, 降价成为日本社会流行的风气, 所谓“价格破坏”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日本国内商品价格水平很高, 高价格问题一直是困扰日本社会的问题之一。但是, 90年代后长期不变的高价格开始崩溃, 价格一路走低。导致价格降低的原因很多, 比如国外低价商品的输入、消费者对价格的关心以及定价体制的变化等, 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廉价商店的迅速发展。廉价商店以低价格为武器, 迎合了消费者在经济不景气时代低价格需求的心理, 掀起了新一轮的流通变革浪潮。

日本的流通体系一直是建立在生产决定流通的基础之上的。生产者生产产品, 流通者负责销售, 因此流通处于生产附属和服务的地位。直到90年代日本传统的生产支配流通的观念和做法并没有根本变化。这种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品定价主导权完全掌握在生产者手里。即所谓生产者定价的“建值制”。

所谓建值制是指以生产商提出的希望价格为基准形成的价格机制。厂家在推出产品后一般都会向流通机构提出自己的指导价格, 流通机构按照这个价格销售商品, 厂家提出的价格虽然不是强制的 (有些是强制的) , 但是厂家对那些遵守指导价格的流通机构会采取回扣的优惠措施, 因此流通机构一般都会按照指导价格销售商品。很显然, 这种建值制实际上是强化了生产商的地位。流通机构丧失了定价主导权。

2、政府管制的放松和市场自由化。

战后日本政府对流通市场采取了较严的管制政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56年出台, 1974年进行修订的《大店法》 (《大规模店铺管理法》) 。大店法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对大型店铺的开设采取限制措施以确保中小型零售商的生存空间, 以及促进零售商的正常发展。但是大店法对大型超市等采取严厉的管制措施, 提高了流通市场进入的壁垒。为了缓解同欧美的紧张经贸关系, 日本不得不放宽《大店法》中某些条款的限制, 分三步对该法实行规制缓和, 逐步修订此法的协议。正因为这些措施带来了日本流通的近代化、合理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日本国内流通市场的变化还受到进口商品的影响。

与国

内商品相比, 进口商品价格低廉, 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日本国内消费者对待海外产品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 在90年代之前, 日本民众一般都不倾向于接受海外产品, 一是因为当时国内消费正处于高级化时期, 二是东南亚等地区的制造水平不高, 人们对产品质量抱有成见。但是, 随着消费风气的变化和东南亚工业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越来越接受海外产品了。受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 90年代以后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更加理智, 对价格的敏感性也提高了, 出现了从高级品导向向廉价品导向转变的趋向。特别是像纺织品、食品、家电等从海外进口的廉价品, 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很高, 人们意识到为购买那些没有必要的高级品而花费大量的钱财是不值得的。生产厂家根据消费者志向的转变, 在产品设计上也改变传统的豪华作风, 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多余功能, 产品向简朴化和低价格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流通产业改革的内容

近年来日本流通领域出现了大变革。这场变革被称为战后日本的第二次“流通革命”。这场变革是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结果。改革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政府放松流通领域内的各种管制, 营造开放与竞争的流

通体制。首先, 为了缓和出现在流通领域的一系列问题, 日本政府决心形成开放和竞争的流通体制, 为此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大店法》等公共规制的缓和;面向消费者的信息提供等的环境整备;路通信息化的积极推进;为了促进开发进口的基础设施的整备。由于《大店法》的存在, 1982年以后大型店的销售面积的增长速度迅速降低, 百货店和超市的销售额增长减缓。《大店法》偏离了原来的目标轨道, 也成为限制欧美流通企业进入日本的屏障。在2000年6月, 《大规模零售店铺立地法》取代了《大店法》。《大店立地法》同《中心市街地活性化法》、《改正都市计划法》一起被称为“街道建设三法”, 他们是从有利解决交通、环境和城市建设问题的角度出发来重新设计大型店规制法, 体现了日本政府将流通政策与城市建设政策进一步一体化的思想。其次, 在物流领域放松经济管制, 强化社会管制与制度创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 在日本经济改革中, 流通领域改革始终被政府定位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政府的流通规制程度在某种角度上说, 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反映。流通规制的改革表明, 政府政策的重心已经发生了由修补市场失败向扩张市场作用的转变, 政府流通管理的侧重点已经从经济规制向社会规制转变。再次, 《禁止垄断法》的修正与竞争政策的强化。通过对《禁止垄断法》的修正来强化竞争政策, 是与规制缓和并行的。这二者的目标都是促进市场自由、公平竞争。只有自由化的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才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才能激发经济活力。日本政府在90年中后期, 重视竞争政策, 采取严厉的措施制裁违法行为, 努力创造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的态度和决心。

2、日本流通产业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 引起了现代流通领域的深刻变革。日本流通业信息化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主要表现为广泛应用计算机进行大型零售业各方面管理数据的处理。70年代进入成长期, 开始大规模普及应用计算机, 也开始了EOS的应用。进入80年代, 流通业信息化进程有了更大的发展。POS、信用卡系统、流通VAN等都开始广泛应用。90年代是日本流通业信息系统化质的提高与信息应用高度化的时代。

三、日本流通产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流通产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回顾我国流通产业60年来的探索和发展, 流通领域经历了社会主义流通初步探索的前30年和社会主义现代流通改革开放30年。经过先后六十年的发展历经了十个阶段, 我国的流通产业现在已基本实现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自从中国在70年代实现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递增。日本流通产业在经过两次“流通革命”和不断地发展之后已经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日本流通产业的发展有很多值得中国流通产业借鉴之处。本文总结了三个促进日本流通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

1、积极发挥政府对于流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禁止市场

垄断。日本政府于上个世纪推行了两次“流通革命”以促进日本流通产业发展, 同时颁布《大店法》对大规模零售店的建店、营业进行规制。政府的这些措施不仅对日本零售业的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也极大保护和推动了整个流通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中国的流通产业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一方面政府应该做好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完善的措施和方案对流通业进行相关的规制和管理。流通产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 所以中国政府应该在流通产业的发展重要的角色。

2、加快流通产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现代流通产业已经不仅仅是从生产, 运输到销售的简单流程, 而是有信息化、现代化技术参与其中的现代运作模式。日本本零售业物流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 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因而我国物流体系建设应该由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发展。新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手段的采用, 使流通作业的自动化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电子计算机、条码、POS系统等现代信息处理手段应该逐步采用。流通业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柜台销售、经验性管理逐步转向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营, 行业的资金与技术含量都有所提高。深圳、上海、天津等地已着手物流基地的建立, 通过规划和多渠道投资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同时也应注重商品物流运输中的绿色化,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物流质量。

3、提高流通产业的服务质量和全球化。

物流服务的优质化是流通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5个“Right”的服务, 即把好的产品 (The right product) 在规定的时间 (At the right time) 、规定的地点 (In the right place) 、以适当的数量 (In the right quantity) 、合格的价格 (At the right price) 提供给客户将成为零售业物流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物流成本己不再是客户选择零售业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 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物流服务的质量。日本重视流通产业的服务质量, 并立足将本国的产品推向全世界。这对于中国流通业的启示就在于要提高流通产业的服务质量, 并加快推进产品的国际化, 要做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强调增值服务和附加服务。

中国的流通产业在近60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 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 然而要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流通产业, 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改进。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流通产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以及良好的服务质量与全球化将成为我国流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何大安:中国流通产业运行问题——基于产业了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理论考察[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胡方:日美经济摩擦的理论与实态:我国对日美贸易摩擦的对策与建议[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3]姜晓波:日本零售业物流的发展和启示[D].延边大学, 2006.

[4]李智:日本流通业的管理[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4 (12) .

[5]刘庆林、韩经纶:流通革命理论及其在日本流通产业的验证[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1) .

[6]马晓科:入世后中国流通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 2007 (6) .

[7]乔艳昭:日本流通产业现状及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8]孙明贵:浅析90年代以来日本“流通革命的原因”[J].现代日本经济, 2003 (2) .

[9]武云亮等:中国流通产业理论与政策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8.苏联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篇八

奥巴马医改;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医疗保障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67-02

一、奥巴马医改的时代背景

近来,美国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引起热议。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提供某种程度的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而美国医疗保障体制是以商业健康保险为主体的,以高度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然而,市场化主导的医疗保障体制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导致医疗服务市场逐利性目标扩张,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公平缺失。美国的医保制度遭世人诟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国民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医疗保障覆盖面不足,15%美国人缺乏医疗保障。在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萧条背景下,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压力;医疗保障体系面临公平缺失,医疗体制运行效率低下。

二、奥巴马医改方案的主要内容

在医保覆盖方面,奥巴马提出要确保所有美国公民都能获得适当的医保覆盖,让医疗保健成为每个美国人都负担得起、享受得到的服务,但保留患者的选择权;并且要建立一项全美健康保险交换制度和一项新的公共卫生计划,提供一定程度的私人保险。政府设立一个医疗保险计划市场,各个家庭可以在私人计划或是美国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等政府新推出的计划中选择。

在医疗保险的可及性与公平性方面,奥巴马主张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用于保险成本,向重病患者提供补贴帮助投保。家长必须为孩子投保,大公司必须提供保险,或是成立基金用于支付保险费。消除癌症患者和癌症幸存者之间的医疗保险差异,确保所有的人能够公平地购买到合理保费的私人保险。

在医疗保健方面,奥巴马主张通过扩大贷款还款资助力度,提供适当的赔偿,保证培训课程开展,加强医疗保健工作队伍,加强基础建设以改善工作环境。

三、奥巴马医改阻力何在

1.民意分歧巨大。医改在推行过程中的最大“绊脚石”是美国民意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据盖洛普的最新民调结果,在美国普通民众中,医改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分别占45%和48%。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医改只会使那些目前没有医保的人和低收入群体受益,而中产阶级和高收入人群将受到冲击。除缴纳更多税收来为穷人享受医保“埋单”外,富裕阶层还担心穷人在获保后涌入医疗服务市场,而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富人们曾经享受的VIP式服务可能将不复存在。

2.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存在重大分歧,共和党的极力阻挠让医改步履维艰。共和党人主张“小政府大市场”,反对政府对市场过多干预,反对增加税收。他们认为,民主党的医改方案实质上是“政府接管医疗体系”,“破坏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投票过程中,共和党众议员当晚三次集体投下反对票,民主党版本医改议案刚超过最低多数。与此同时,民主党内部的自由派、中间派和反堕胎集团在医改问题上分歧严重。

3.政府依然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对联邦财政而言,根据独立预算评估机构国会预算局的数据,医改法案在生效后第一个10年内将使美国政府预算赤字减少1380亿美元,在第二个10年内减少约1.2万亿美元。但共和党人及部分民众认为,虽然长远来看医改有助于削减赤字,但在短期内医改仍可能导致政府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四、对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启示

奥巴马医改的重心不再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是着重加强对医保制度的有效管理,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从而降低美国人的医保成本;同时,弥补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责任缺失,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以实现“病者有其医”的社会公平目标。尽管中美两国的医疗制度改革所依托的体制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奥巴马医改无疑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加强政府对医疗制度的有效管理,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统分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提高医疗体制的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企业和居民的医疗成本。美国医疗体制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导致医疗服务市场逐利性目标扩张,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公平缺失。中国的医疗体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供给,加之对相关市场主体监管不到位,社会医疗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合理,从而导致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医疗体系“以药养医”的严峻局面。

2.政府应主导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构建统一规范、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国民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中国虽然已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尚未建立统一的医保制度,导致各地执行标准不统一,医疗体制的运行效率低下,医保的参保率和参保积极性普遍不高,医保资金筹集困难,部分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个体工商户、职工家属和少年儿童等城镇非劳动人口和部分富裕地区的农民仍游离于医疗保障体系之外。与此同时,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作用却未得到有效地发挥。

[1]王梅.奥巴马医疗改革计划评述[J].卫生经济研究,2009(10).

[2]邹恒.我国医疗改革及医疗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J].北方经济,2007年9月.

上一篇:我的梦幻汽车三年级作文下一篇:发烧感冒咳嗽怎么治疗